美国的弑母文化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社会学 > 美国的弑母文化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9
ISBN:9787214062109
作者:孙隆基
页数:494页

作者简介

《美国的弑母文化:20世纪美国大众心态史》主要内容简介:以严肃的心情深究美国历史文化的惊人真相;以轻松的心情进行趣味盎然的美国文化之旅。《美国的弒母文化》从构思到完稿,历史学者孙隆基耗时近四分之一个世纪。作者从“弒母”这一新颖的角度,深度剖析美国之。世纪的历史文化。作者从百余部好莱坞影片以及美国上个世纪的众多小说、诗作、电视剧作等材料着手,运用历史学、影视学、心理学、社会学、性别研究、女性主义等相关理论,剖析并证明了“弒母”文化乃美国20世纪大众文化的主流。《美国的弑母文化:20世纪美国大众心态史》分析了如达尔文、尼采、怀宁格、劳伦斯、弗洛伊德、苏理文、马尔库塞等人是如何影响美国的重要人物和作品的,还解答了美国文化史上一些重要话题,如原野理想、杀父娶母、大妈咪主义、边疆理论、世纪末思潮、白色愿望时代、杜鹃窝情结、性别教条、阳具型女人、多样相的变态等等。

书籍目录

总论第一章  世纪之交的美国:黄色祸害、白色大愿和男性危机  世纪末文明的转型危机  世纪之交的时代里程碑  时代精神的聚焦:老罗斯福  作为新边疆的太平洋  “黄祸论”成为时代话语  帝国主义文明与男子汉气概  原野的理想和神经衰弱气质  野性的呼唤  世纪之交的男性焦虑  神经衰弱成为时尚病  神经衰弱与阳刚隳沉的梦魇  白色人种的大愿望第二章  现代文明的困境?  女人:物种的守成者  男女教育分途说  建立美国童子军的路线斗争  比现代文明危机更深层的因素第三章  尼采式超人论与仇母情结  尼采与他妈妈来自不同的“国度”  怀宁格:男与女=灵与肉  劳伦斯和妈妈划清界限的《宣言》  门肯如何“捍卫”妇女  怀利对“大妈咪主义”的鞭笞  超人与母亲第四章  美国性别的两极化  性别观:从生理到心理  弗洛伊德话语的来临  苏理文的“杜鹃窝情结”  将性别暧昧与精神病混为一谈  性别作为一种角色、一种认同  美国性别教条的形成第五章  世纪中期:性别角色的严重危机  性别角色论在大众想象里的掠影  不称母职的阳具型女人  宜家宜室的女性型女人  女性成长的歧途  美国电影把阳具型女人漫画化  理论的修正与戏剧化效果  妇女非女性化面貌之蜕变第六章  山雨欲来:杀母幻想之前奏曲  人类堕落之源:夏娃  女性意象的一分为二  “与敌同眠”(男性版)  谴责妈妈缺乏爱心  父母子的“三角”是永恒的吗?  从杀父娶母过渡到杀母第七章  60年代:“杀母”的经典著作时期  妈妈是成长的绊脚石  异性恋还是同性恋?  妈妈居高临下的威胁  被妈妈宰制的“小丈夫”  灵魂被妈妈占据的犯罪型人格  划时代的经典杰作《惊魂记》  “杀母”成为时代精神  攻击母亲成了“八股”第八章  战后女权意识的初步:杀母  “杀母”作为一种共识  妈妈对女儿的宰制  母亲与女人角色的抵牾  “妈妈/家庭主妇”的病态学  炮轰家庭主妇角色  “史德福妻子”症候群  口腔欲望之压抑与吃食错乱症  性成长的政治  多重人格分裂症的政治第九章  女性主义如何重建“母亲”  男性的成长:断裂与异化  80年代的“母亲”热  女性的传承:联结与关怀  电影故事里的女性思维  连续性与个体化的矛盾  女性化与东方化第十章  言不由衷的母女亲和论  离家的喜悦  《通灵女士》里的母女情仇  对“最亲爱的妈咪”口诛笔伐  弗朗西丝的苦难  母女关系之妖魔化第十一章  杀父杀母的心理倒影:杀子  战后婴儿潮世代  魔童文类系谱学之滥觞  愤怒世代之“街头的狂野”  “怀疑一切、打倒一切”的世代自身遭否定  魔童文类的里程碑:《罗斯玛丽的婴儿》  魔童文类的经典著作时代  魔童文类随时代递嬗  恐惧身体被侵犯与对人身自由的执著第十二章  失去的地平线:爱欲化的人生早期  个体心理成为整体文化的图式  对人生早期爱憎的双重情感  性解放狂飙时代的号手:马尔库塞  母亲与人生早期  性的乌托邦及其变质  诺曼·布朗的性组织解散论  不再有分离的夏娃  揭橥多样相变态的文艺里程碑  母亲与死亡  远在天边的“东方”第十三章  自我疆界之捍卫:歼灭“狂慕者”  忠实的信徒之原型  由恐惧妈妈到恐惧“狂慕者”  人格不独立等同“人我界限不明朗”  窃取他人认同的人附录第一章  美国人如何论说中国人的“性”  20世纪中期的一场“中国人性格”的研究  把人格当做文化的转喻  中国式的人生早期  中国人“性别角色”的倒错  美国研究者透露的“阉妈恐惧症”  藐视被动与恐惧“被耗尽”附录第二章  美国人如何论说中国人的“暴力”  爸爸缺了席的“父权社会”  中国式人格的攻击能力受损毁  把被动与被虐狂性别化  缺乏性与暴力的人格乃“非美国式”的  美国大众文化把东方人塑造成“第三性”附录第三章  美国大众文化里的男性杀父幻想  国王必死  浪子回头  比上一代道德上更优胜  谨防爸爸陷阱  抵制上一代的杀子图谋  爸爸对儿子的心理摧残  父权的解构  男儿本色的颠覆  东施效颦:画虎不成反类犬附录第四章  杀母意识渗入美国的犯罪学思维附录第五章  后经典时代“杀母”的成语化(至20世纪末)  历久不衰的犯罪型人格  自私的母爱  母爱杀人  缺乏“母爱”亦会引发杀机?  真实案件还是戏剧化?  影片《迷离布局》  母子关系总是负面的  重父轻母意识  同性恋、乱伦、性侵犯与童年受虐附录第六章  后经典时代“杀母”的成语化(进入21世纪后)  时代、潮流在变,杀母依旧  母亲与病态杀手结下不解缘  《鬼影人》的个案研究  《割破的伤口》的个案研究  “杀母”接近尾声,还是已全球化?  异军突起:产后忧郁与门乔森症附录第七章  与“杀母”唱反调的作品致谢

编辑推荐

  《美国的弑母文化》是一部关于美国社会文化心理研究的专著。作者从美国19-20世纪之交的社会以及文化状况出发,运用历史心理研究方法,分析这一时期美国文化中各类“杀母”现象和研究的内容,作者认为美国的“杀母”文化现已成为今日美国大众文化的主要内容,它着重挖掘美国社会人性中的阴暗面与非理性成分,显示出与基督教背道而驰的世俗化潮流。《美国的弑母文化》大量运用美国大众文化、电影、小说、心理学学说、性别理论等材料,予以生动的诠释,观点鲜明。为人们认识美国社会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

章节摘录

  3 时代精神的聚焦:老罗斯福  一个时代精神的聚焦,莫如当政者。在美国政界的人物中,最能代表这个转型期的就是第二十六届总统老罗斯福。他在前任总统麦金莱( William McKinley,1843-1901,任期:1897-1901)手下担任海军部次长,是美西战争期间(1898)主张从西班牙手中“解放”古巴最力者,并获准组织义勇骑兵队。这支部队名曰Rough Riders,取行走崎岖道路、不畏艰辛的铁汉子的形象。老罗斯福带领这支部队在进攻古巴的战争中立下大功,尤其在圣胡安山高地(San Juan Heights)的冲刺一役中变成一个传奇,而他本人亦成为全国英雄。战后,由于声名不佳的纽约州共和党组织需要一位战时英雄出任州长候选人,便由他代表该党竞选并获选为州长。接着,在1900年共和党提名麦金莱竞选连任的大会上,老罗斯福被提名为副总统候选人。麦金莱于蝉联总统职务后遇刺身亡,由老罗斯福以副总统的身份继任,年方42岁,为美国有史以来最年轻的总统。  老罗斯福的政见多反映所谓“进步时代”的要求。他在接任美国文官甄选委员会主任任上时,曾进行改革,在某些官职的考试方面采取男女平权措施。他亦采取亲劳工的政策,在总统任上自称“人民的管家”,推动一连串反对垄断资本、打击托拉斯的措施,同时针对黑人受到种族歧视问题,任命一些够水平的黑人任南方的高官,颇具“进步时代”的精神。但是,凡是符合“群众”的并不一定都是“进步”的。事实上,某些史学家在对20世纪初的进步主义这个笼统的名词下定义时,竟然也包括限制移民的运动。可以说:当时,提倡帝国主义扩张颇得人心,而排斥亚洲人移民也逐渐演变成国策,老罗斯福开始虽然反对,后来也不得不迎合这个潮流。因此,老罗斯福的“进步”具有两面性。  在历史这面镜子里,老罗斯福是“进步时代”光辉的映照,但他却有一个声名狼藉的倒影——同代人威廉·兰道夫·赫斯特(William Randolph Hearst,1863-1951)。这个报业界巨子把群众时代的来临漫画化了,他旗下的传媒擅长挖掘黑幕的调查报告,不无哗众取宠之嫌。他仍为今人所乐道者则是“黄色报业”,亦即用煽情手法制造——而不是报道——新闻,借此操纵群众心理。时人相信:美西战争由赫斯特报纸对美国战舰“缅因”号(U.S.S.Maine)在哈瓦拿港的不明爆炸案作不实报道所引起。赫斯特除了煽动美国人仇视西班牙人以外,还挑起并吞菲律宾以及制造对日本“黄祸”和俄国威胁的恐惧。  4 作为新边疆的太平洋  1890年,美国人口普查局正式宣布大陆边疆的关闭。当时在大陆疆界已经到头的情形下,鼓吹美国往海外扩展的主张的确有大量的听众。美西战争后,美国终于在1899年并吞关岛、波多黎各和菲律宾。在老罗斯福和马汉等人的鼓动下,美国在20世纪初年掌握了巴拿马运河的建筑权,首先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为美国在世界各大洋遍设海军基地的前景铺路。老罗斯福政府对门罗主义加以补充,阻止西欧国家在加勒比海设立基地,并宣称唯美国有权干预拉丁美洲的事务。这个干预包括派遣军舰“帮助”巴拿马这块土地从哥伦比亚“独立”出来;巴拿马在1903年自成一国,和美国签约,让美国对20英里宽的巴拿马运河地带拥有“永久使用、占据和控制权”。  在那个时代,主张向外扩张的帝国主义者多依据“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以及本于此原则的“种战”说。西方着眼于太平洋地区者,亦在预测全球范围的黄白大决战。1895年,由于甲午一役显示东亚国家似模似样地打现代化战争,已有追上西方之势,德皇威廉二世为了示警而制一图,用日耳曼神话里的战婢( Valkyries)象征欧洲各国,与背负佛陀的一条中国龙作战,以捍卫基督教的西方;他把此图复制后馈赠西欧各政府。1900年之义和团事件无疑更强化西方人黄祸论的心理。  ……

图书封面


 美国的弑母文化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任何一种文化发展到极端都会产生畸变。美国文化中的个人英雄主义,常常给人昂扬向上的印象,但也正是这种强调个人主体能动性的文化,衍生出了一种“弑母文化”:美国人在潜意识里认为,母亲的亲密培养了子女的依赖性,是对个人独立性的严重威胁,“依恋”就是“受制于人”,而个体要全面确立自己的存在,就必须与这种依赖感彻底断裂,心理上“打倒母亲”由此变成美国式人格健康成长的成人礼。美国文化是一种极其推崇个人主义的文化,人与人之间疆界分明,子女稍稍长大,两代人之间的关系就只是两个成人之间的关系。在这种氛围下,一个人最大的恐惧就是自己受到外在力量的宰制与摆布,因此毫不奇怪,在中国看来是母亲对子女慈爱的表示,在美国人看来却是这种亲密关系中隐含的危险和控制欲。一个成年后仍依赖母亲的人,几乎总是会遭到美国主流文化的贬斥,认为这是人格发育不健全或心理病态的表现。用孙隆基的话说,“在美国,人我界限不明朗或认同混淆被视为终极邪恶。”作为美国大众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形式,电影中就充分折射出这种文化心态。孙隆基分析了半个多世纪以来美国的一系列电影中的母亲形象,指出其思想意识的根源都在于这种对母亲的警惕和敌视。从恋母情结转变为杀母情结,这乍看起来很奇怪,但这正是美国文化的特点:在美国人看来,能理性控制自我的个体常常是一个男性形象,而女性经常缺乏自我、太黏缠、喜欢亲密关系、甚至通过这种亲密关系去控制丈夫和子女,自己人格不能独立又影响子女的人格独立,因而一个人要独立自主就首先要摆脱这种影响,因为屈服于母亲的非理性要求就等于个体的死亡。因此才能理解美国电影中的一种常见逻辑:一个男人把妈妈当作依恋和效忠的对象,总不会有好事。他们灵魂已被妈妈占有,成长过程中遇到严重的人格发育障碍,无法再爱上“第二女性”,最终造成认同混淆和一系列悲剧。按照美国的观点,这几乎就是上一代对下一代人权的剥夺和侵犯,会遭到所有人的一致声讨。“让下一代人有自己生活的权利”,早已成为一个不容挑战的基本信念,因为人们相信处在另一人的阴影下的个体永远得不到成长。而这种以下一代权益为中心的理念的结果,反过来就是越来越不尊重母亲作为人的权益。这种文化在潜意识里认为:自我以外的异体都是假想敌,只不过在家庭生活中,试图控制个人的异体通常正是父母。这种观念一般不去反思“个体可能才是有问题的”,而急切意图划下自我的疆界和全面主宰自我的命运,到最后发挥到极端就是任何他人都有加害自己的潜在可能,一个人唯有全面掌控自己的生命,才能获得安全感和独立性。不幸,正如孙隆基所言,在美国文化中,伸张个体个体权力、树立终极控制的不二法门却是暴力。许多中学大屠杀案件都表明,杀人者常常是被同学揶揄为同性恋、或被女朋友抛弃、或平时被欺侮者。这种攻击性一旦爆发出来,就会酿成惨剧。这也是美国式人格的特点:他对环境不是顺从,而是支配,个人必须对自己的环境绝对主宰,而主动出击者才能控制局面,这就必须把压在自己头上的任何势力一概扫除。个体确立自我的结果就是个体的孤独感。这种观念与东亚文化几乎背道而驰。在日本影视中有一类“妈妈物”的文类,总是讲述身为妈妈的妇女如何自我牺牲、受苦,子女却不懂感激,最后妈妈惨死,令观众热泪盈眶——华人电影中也不乏这样的桥段。但美国电影中却从来看不到这类母亲形象,歌颂妈妈的故事绝无仅有,不但如此,美国人也不信任母爱的天性,宁可信赖专业人员,孙隆基揶揄说“‘慈祥’这个造型实在超出美国文化的想象力”。这倒不是美国的母亲不爱子女,而是因为在美国文化中,任何亲密都被视为对个体权利的潜在侵犯,被妖魔化的母亲实际上表现的是个体对自我疆界被颠覆的恐惧。中国文化中没有这样紧张的母子关系,传统的孝道甚至格外强调对母亲的尊重(《红楼梦》中的贾母就是一例),因此儿子成年后和妈妈很亲近也属“天伦之乐”,但在美国,母子太亲近却容易被联想到乱伦。这也是两种文化的深层差异所在,梁漱溟1923年就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指出:西方人是强调个体权利的伸张,因此每个人之间彼此界限划得很清,“开口就是权利义务、法律关系,谁同谁都是要算帐,甚至于父子夫妇之间也都如此;这样生活实在不合理,实在太苦”;而中国人则相反,西方是有我,中国人则是无我,父母是不顾自身地奉献给子女,而子女孝顺父母时也不计自我,扩展到兄弟、朋友等之间,都是屈己以从人,“他不分什么人我界限,不讲什么权利义务,所谓孝弟礼让之训,处处尚情而无我”。可以说,西方的个人主义是“有我没你”,而东亚文化却是“有你没我”。两相参照,更耐人寻味。中国家长经常对子女说“我都是为你好”时,确实是为他们付出很多,但这却往往忽视了子女作为一个个体的独立自主性和代际差异,结果,处处替对方着想换个角度看却无异于处处试图控制别人。按照美国文化的观念,这都是人我界限不分造成的后果。将个人视为从社会中分离出来的个体,是西方的独有观念,美国的新教文化尤其强调个人要实现独立自主的价值观,但走到极端便发展出一种对受人控制的病态警惕、抗拒心理,以至于不敢接受母亲的慈爱,个人便只有在孤独的情况下最能安全地实现“自主”。正如人类学家Robert Hann在《疾病与治疗》一书中所言,在这种文化下,“人们把对实现个人独立的干扰看做是病态的,但在其他地方,人们却把实现相互依存的干扰看做是病态的。”世上当然没有完美的文化模式,尽管也有美国学者羡慕中国文化中亲子之间相对和谐融洽的关系,但孙隆基在他另一本著作《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中,解剖起中国文化来也丝毫不留情面。他并不是为了颂扬某一种文化,而只是希望通过揭示一些被人无视、否认、压抑的话语,来显示和洞察那种文化深处的心理。但本书的缺憾之一也在此:作者实际上将“文化”视为一种“集体无意识”的社会心理,一再从心理学角度去深入挖掘,却放弃了文化诠释的其他视角。作为一项研究,本书必然的一个争议之处大概是:作者的结论完全建立在对美国电影的叙事分析上,而美国电影本身是否能足以代表美国的大众心态?确实,这个切面显得有点不够充分,然而它仍然是相当有代表性的。电影是美国最流行的大众文化形式,而美国的市场逻辑要求电影的叙事话语必须贴合大众的心理,因为任何不符合消费者主流文化价值的作品必然遭到市场惨败——可以想象,《法外情》、《妈妈再爱我一次》这样含辛茹苦的慈祥妈妈形象,在美国放映的话必然票房惨淡,而在国内却可以赚得观众大把眼泪。说到底,电影制作和观众想象之间是一种交织在一起的共谋:观众的想象促成了电影制作并折射在其中,而电影的叙事又迎合并加强了观众原有的价值观。
  •     说起来这些年也算去过n次美国,且有几次还是常住,但作者掌握的这些美国乱象,我却一无所知,是我少见才多怪呢,还是作者多见而志怪?整本书我唯一感兴趣的是所谓“杜鹃窝”现象,但作者只提供了一个电影《飞越疯人院》,有些让我放心不下。“杜鹃窝”现象其实才是美国“弑母文化”的源头,因为杜鹃这种鸟最是残忍,幼鸟长成后就要吃掉母鸟。总体而言,媒体的东西太多,给人的感觉似乎美国是文化媒介里的美国,不是真实的美国。
  •     结合我成长过程来看:1、母亲软弱无力,父亲是突发性暴力症者,母亲沦为父亲帮凶。我小时候多次被父亲打都是由母亲挑起的。她的理由是我不尊重她,不讲理,不守规矩等等。可怜我年幼无力,被打得晕头转向,知道被打得莫名其妙,可是也无力反抗。现在想起来觉得又好气又好笑,既然是自己家人,终究只能一笑泯恩仇。若是别人,我绝对要狠狠报复。2、在不强调人格独立、反而讴歌母爱的东亚地区,这类弑母题材不要说出现于大众文化,连想象都很难。孙隆基在文中也屡次强调美国文化的不容易,也只有美国这样独立自主,强调个人解放的国家才能对“上一代欺压下一代”、“父母控制幼儿”这样的主题保持警醒。3、《坏种》里描写坏种:她像外星人般模仿人类的亲热,只是生存的伎俩,感情却没有投入。感觉说的就是我。曾经我也是像演戏一般地和每个人保持亲亲热热,然而内心空虚。我知道没有感情,但是不明白为何要扮演有感情的角色,困惑不已。现在明白了,不会再委屈自己扮演这样的角色。除了自己外,任何人都不重要。人生说到底是寂寞如雪的,我们拥有的只是自己,活在人世也不过是自己的一场修行。旁人,用一句流行语,关我屁事?!4、心理状态逆退回人生早期阶段。现在越来越怀疑是否人生功课没有完成的话,会不断回到这个点,不断经历类似的场景,直到跨越这个坎儿,人生才会前行,否则就一直轮回下去。我自己有这样的经验。我觉得我父母现在也临到了这样的轮回里。我父亲需要再经历一次被父母善待的童年。我母亲需要再经历一次被丈夫呵护的婚恋经历。我差不多过了一个坎,要朝着下一个挑战移动。这么想来,人生真像游戏呢,不断地打怪升级,被打死了就自己replay重来。5、人格不独立=人我界限不明朗。真是受尽了其中的苦。6、劫夺人生、寄生人格。7、正常的男女关系多从自利出发,乃全面成长的人格之理性行为。正常的人格应该是自利利人。而不正常的人格因为被无理的要求,小孩子过早就被要求承担起成人的义务,发展成了专门利他的人格,专门利他倒还好,更要命的是更进一步的舍己为他的人格,发展成这种人格,若是自己不猛回头及早醒悟,这辈子就完蛋了。8、看懂了弗兰肯斯坦的故事。弗兰肯斯坦最后对着科学家发出悲怆的呐喊:你造了我,却什么也没有教我,还带着人来杀我,我恨你。——多么像之前我对父母的控诉。到此我才看懂了文学作品之所以流传不朽的伟大意义。不朽的不是情节,而是其中的寓意。正如古龙所说,情节有穷尽,而情感永远不会穷尽。9、一个人必须找到自己,拜托盘踞在自己心灵上的另一人之幽灵,才能获得新生。人必须要获得本来面目,即是本来面目是抑郁症也在所不惜。10、父母不一定都是爱子的哦,上一代会用有意无意的关心来阻滞下一代的成长。

精彩短评 (总计47条)

  •     值得一看。可以引起思考
  •     很喜欢作者的各种思路,很有见解,里面的内容也相当丰富
  •     有的地方写的很浅,有的地方还真的可以启发不少。挺有意思
  •     一个只了解英国的人,到底有多了解英国呢?本书对我们了解美国和中国的大众文化心态,都有着非常的作用
  •     勉强看了近一半,实在看不下去,没有理论体系,一个劲地罗列电影资料,有一搭没一搭的观点,与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不好比。
  •     对美国的文化进行了举例分析与理性阐释,有参考价值。
  •     新书购入,一直在等着孙隆基先生在《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里提到的要写的这本书,据说孙先生为此准备了25年……但是国内版的装帧是在是太丑了,像是毫无生气的教科书。 看完了,挺深奥难懂的,和《中国文化的深层机构》两书比较差别挺大,但是对一些大众文化的解读还是有独到观点的。
  •     弑母乃培养独立人格的必经之路。唯一美中不足是作者的参考资料多是电影而非严肃学术研究或数据统计。
  •     对于这本书的作者孙隆基,个人一直以为他是和大陆的吴思可以齐名的两位真正的学者,他们身上没有功利光晕,有的是治学的光环。很早以前就看过孙隆基先生的两本书,一本是《历史学家的经线》,一本是《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深深地为先生的深邃思想而折服,后来一直在到处找寻先生的其它著作,但先生的作品似乎很少,更可见,真正思想的作品一定是不多的。现在终于又买到一本,感谢当当可以让我再一次捧读孙先生的作品,去再做一次思想旅行。让我再当一次站在巨人肩上的猴子吧。痛并快乐着。
  •     太难读了
  •     作者的切入角度与分析方法值得学习。
  •     书好当然喜欢!尤其盒子里给加了个气囊,哈哈第一次见哦!看来服务人员也是爱书啊!!!
  •     了解了很多美国电影!呵呵!还是值得一看的。
  •     竟然不知道有简体版的,汗,买的台版,很贵!
  •      自己不是在美国出生,感受不到背后深层的文化冲击。但是也大概了解了,在美国主张男性雄健,强调个性和独立的社会里,恋母一直是被提防,批判的对象。
  •     很早就想买这本书了,这次趁活动了了心愿
  •     全是讲电影和书籍的,有个毛用。还说文化!
  •     看了很久,终于自己买了一本。
  •     看看目录就知道了 非常有意思有个性的一本书 弑母弑父同性研究都有涉及 经典的电影案例也有分析到
  •     原来读过孙隆基写的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作为姐妹篇。还是很期待看看的
  •     应该先看看美国女权主义再看这本的= =
  •     虽然是分析美国文化,作者却对比分析了欧洲文化和中国文化,鞭辟入里。
  •     前半本讲理论,后半部基本就是影评,但还是从多方面反映出美国的文化特点,尤其是孩子独立这一块儿的文化形成。
  •     前30%的内容基本就是在用精神分析的理论去分析现象,虽说弗洛伊德那套理论基本可以被推翻了但是用来应付文学问题是不错的选择呢…虽说真的好牵强 但是起码现象是对的。中间50%我真心没看懂,这是在用电影论述理论还是在用精神分析的方法写影评?
  •     怎么看都厉害极了
  •     : C912.6/1474
  •     不如《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严谨,切入角度十分新颖,但部分解释仍较牵强,过于教条,缺乏信服力,充满猎奇趣味,旁观者不妨一读。
  •     孙隆基是很牛逼的人物,这本书虽然不如他写的《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也是一本很好的、给人启发的书籍,弑母文化,castrating mother, phallic breast等名词让人深省,美国1970年代以前有很多操控性太强的母亲,让子女得不到成长,心理出现问题。中国这种母亲更是大把大把。
  •     这本书写的是美国社会文化心理研究,写的比较全面。
  •     美国的弑母文化不代表美国文化,更不能是中国文化。文章有理有据,可终究我们不是美国人,并非一切都是旁观者清,太多的揣测容易失去根据。就如同书中美国人对中国人的妄自猜测,于中国人看来荒诞不经。不过的确满足了我的猎奇心,正如听到邻居大妈对一户新搬来的大家庭的猜想和各种流言,真真假假我不得而知。
  •     习惯五星好评,而且我相当认同作者的观点,虽然我是中国人,但书中描写的母亲的种种劣行至今仍然伤害着我,而周围人们的刻意无视和掩盖加重了她对我的伤害,总之,母亲对我而言是世界上最可恶的人,没有之一!
  •     孙老师这次将触角伸及电影话语所暗示的美国的大众文化心理演变,但所取的视角狭隘,选择的电影多无代表性,剖析也只是浅尝辄止,就这样还写了500页,失望。
  •     很值得玩味的一部作品。
  •     研究美国文化
  •     实在是觉得书中观点牵强附会~
  •     书名不如改成《性别与性》
  •     完全不如《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但还是可以窥见中美文化深入骨髓的差异甚至对立
  •     朋友推荐购买的,值得看。
  •     不大懂,没看下去
  •     此文所探讨的是问题如题所见,属少见的视角,深挖了美国的家庭发展与成员关系问题。弑母现象,能否称为文化还难说,但任何现象,挖掘太深都显得小题大作,成为阴谋论。此书所引论据中,美国电影、文学居多,教人难以彻信,是此书一病。
  •     哗众取宠的标题,没啥可读性。
  •     看完以后莫名觉得美国是食伤,中国是印枭。PS:孙先生真是去一个地方,就嘟嘟一个地方。
  •     标题党。
  •     最想说的是,这作者看了不少盗版碟吧?全书就是讲一个一个仇母情结电影。所以盗版是有好处的。至于母亲到底是功是过,意味着什么,作者也没看出来,还是深不下去,浅了。
  •     倒是充实了一下想看list
  •     大概扫了一下,实在是有点,看不进去,内容不变态,不要被名字骗了,
  •     总体而言,资料引用很齐全,缺憾之处是作者自身的价值观倾向不小心代入了,这一点不够客观,对虽然不是批判但并不赞同的立场总会用贬义词——老生常谈、陈腔滥调和八股之间是有微妙区别的,使用须小心。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