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头文化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社会科学总论 > 街头文化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2
ISBN:9787300070599
作者:王笛
页数:402页

作者简介

这是一部关于下层民众的历史。在本书中,我们既可体会到微观历史下日常生活的丰富多彩、街头文化的引人入胜,亦可看到近代中国政治、经济和社会剧变的宏大叙事。当历史舞台总是被精英的话语霸权所左右之时,本书则从社会的最底层、从历史上没有留名的芸芸众生的角度,来看人民在改良、革命以及社会动乱中的遭遇,发出了他们失去了一个旧世界,但并没有得到一个新世界这样的悲叹和沉重的结论。
从作者对下层民众公共空间与日常生活关系细致入微的分析中,不难看出他对于下层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注。作者拨开层层覆盖的历史法埃,让后人看到在那些变幻炫目的旗号和悦耳动听的口号下,下层民众是怎样一步步丧失了他们的生存空间和文化传统的,同时又揭示了民众是怎样拿起“弱者的武器”为自己的命运而抗争的。
本书以其在学术上的重要性、原创性、深入的研究、方法的精湛、论证的力度,以及对城市史研究领域的重大贡献,于2005年荣获两年一度的“美国城市史研究学会最佳著作奖”。

书籍目录

中文版自序
英文版自序
新订成都街道二十七区图
成都街道图
成都市细图
成都街市图
最新成都街市图
第一章 导论
进入中国腹地
资料分析
公共空间、下层民众与大众文化
第一部 下层民众与公共空间
第二章 街头
城市环境:城墙和街道
商业空间:店铺与地摊
日常空间:家与邻之间
社会空间:茶馆与文化
庆典空间:节日与仪式
社区自治:共同体意识
第三章 街民
小商小贩:街头市场
工匠苦力:街头作坊
民间艺人:街头舞台
江湖游民:街头谋生
善男信女:街头祭坛
公共妇女:街头娱乐
忙人闲人:街头茶馆
第二部 下层民众与社会改良
第四章 改造
精英眼中下层民众的公共行为
创造新的大众娱乐
物质文化的变迁
重建公共空间
……

内容概要

王笛,美国得克萨斯A&M大学历史系副教授,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历史学博士,华中师范大学近代史研究中心客座教授,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特邀研究员,2003和2004年任旅美中国历史学会会长。曾在美国密西根大学中国研究中心、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等任客员研究员。他的《跨出封闭的世界:长江上游区域社会研究,1644-1911》是中国区域史研究的代表作。2003年在斯坦福大学出版社出版《街头文化:成都公共空间、下层民众与地方政治,1870-1930》。其英文新著《茶馆:成都的小商业、日常文化与公共政治,1900-1950》将由斯坦福大学出版社出版。《街头文化》一书,因“在学术上重要性、原创性、深入的研究、方法的精湛、论证的力度,以及对城市史研究领域的重大贡献”,2005年荣获两年一度颁发的“美国城市史学会最佳著作奖”。

媒体关注与评论

  本书探讨了在社会转型和政治动乱时期一个传统中国城市的日常生活和大众文化,这是关于国家政治怎样影响一个地区普通人们生活的代表作。  ——《美国历史评论》(美国)   这是一项非常深入的研究,并配有精彩的插图,给我们显示了在邻里穿梭的小贩和工匠、打扰居民的乞丐和流氓、宗教仪式和娱乐,以及那充满活力的茶馆。这是中国新一代年轻历史学家在社会史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就的一个优秀代表作。  ——《中国季刊》 (英国)  在未来的若干年内,本书都将是研究中国城市文化的典范之作。  ——《中国政治学刊》(美国)  王笛的著作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有价值的成果,其以一个城市为基点,从而使过去的模糊的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化 过程变得清晰起来。  ——《加拿大历史学刊》(加拿大)  本书纵论国家、精英、下层民众三者间在大众文化问题上的合作、斗争和反抗。……随着本书的出版,将大众文化在中国各地区以及中国内外地区之间进行比较研究成为可能。  ——《跨学科历史杂志》(美国)  摒弃精英们的偏见,从下层的眼光来描述成都街头文化,不仅更生动和全面地再现了历史画面,而且能对传统文化的价值以及现代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有一种全新的认识。现代城市的街道越来越美观,街头越来越繁华,但是却缺少街头文化;人们只是街头的匆匆过客,城市因此而缺乏生气。那么问题是,我们需要建立一种新的街头文化吗?本书研究的是20世纪前后60年间的成都社会大众文化,意图为今天的读者提供某种启示。作者在书中避免使用过多的理论和术语,目的在于使本领域的专家,以及其他领域的学者,甚至大众读者都能读懂,而且喜欢看下去,他希望读者从他讲述的故事中去体会他试图表达的学术观点。将学术的严谨与表述的轻松结合在一起,是这本书最大的特点。令人微感遗憾的是,正文前的5幅老地图被缩印得太小且印制模糊不清,影响了编印的品质。  ——中华读书报

图书封面


 街头文化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8条)

  •     街头文化描绘了当时成都下层社会的民众与生活的状况,曾几何时,在人文社科研究中,微观的研究和非实证的研究并不占据着一个主流或者说受到重视的地位,但是作者通过翔实的资料和生动的笔触把我们读者带到了彼时彼地,亲临成都的下层公共空间,感受着权与力的交织横纵。很久前读过,对其研究的视角和方法蛮感兴趣......
  •     第一章 导论第一部分 下层民众与公共空间第二章 街头第三章 街民第二部分 下层民众与社会改良第四章 改造第五章 控制第三部分 下层民众与地方政治第六章 冲突第七章 政治第八章 结论
  •     以我有限的史学观念来看,是不宜在史学后接“武器”这一后缀的,大概是人文学科大抵清贵,都有自动远离“工具化”的倾向,否则岂不是落入“历史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的窠臼。但是合上王笛这本《街头文化》,我再次确定这是本观念先行的书,王笛自己在序言里也说的明白,“《街头文化》……它反映了我的学术兴趣、学术观念、学术方法极大的转变。”变在哪里呢?王笛将其与自己1993年由中华书局出版的《跨出封闭的世界》相比较,给出这样的答案,“如果说《跨出封闭的世界》是从精英的眼光去看社会的变化的话,那么《街头文化》则是从下层民众的角度探索现代化对他们日常生活的影响。”历经十年后出版的《街头文化》将视角移动,从宏大的长江领域缩小到成都乃至其中一间小小的茶铺,从精英下移到底层民众。这不仅是一本观念先行的书,而且它的观念和诉求恰恰就是于微观的街头一窥底层民众,为他们发声。书中王笛反复提到一个词weapons of weak(弱者的武器),即成都民众面对不可抵挡的现代化手中举起的戏本和茶壶,手绢和瓷碗,于是我便想到这些柔软的纸张,作者四处搜寻来的百年前的黑白照片,何不是史学家手中脆弱的武器,而最脆弱同时又最顽硬的武器,在头脑里。王笛其人,网上所得资料甚少,大概因为他早早出国,这一点从他的书中也可发现端倪。阅读《街头文化》时,我发现王笛常常引用社会学、人类学等跨学科的观念,如哈贝马斯、吉尔兹、马克思·韦伯等诸大家,显示出非常宽广的学术背景,这在国内学者的专著中是少见的。再看王笛在密歇根大学的选课:“另外还有美国的社会文化史,在政治学上修比较政治学,在人类学上修社会人类学,而且每个领域跟着一位老师修整整一年的课……”这样也解释了这本书的广度问题,虽然它最终被归类于社会学,但是以社会学、政治学等等其他学科知识佐证、丰富史料,开阔史学视野,为我们展现了一种历史学应有的吞吐百川的图景。史学观念上王笛直承布罗代尔,“遗憾的是,我们对那些巍峨的王宫的只是多于卖鱼市场。鲜鱼装在谁想里被运到市场,在那里我们还可以看到大量的狍、野鸡以及山鹑,我们在那里每天都可以有新的发现。”王笛敏锐地意识到这是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已有知识的不平衡的体现,他不仅要增添大众文化的知识,而且要为大众文化的历史正名。但他并不完全倒向布罗代尔,他同时兼具政治研究的野心,政治在他的书里并不是作为政治史的面貌出现,而是作为社会生活史的背景和推动力,他自己承认,在完全忽视政治注重日常的布罗代尔和纯粹的政治史之间,他倾向于进行政治和社会文化的综合研究,并援引了法国史学家L.亨特的一句话“政治是社会活动的一种形式,因而对社会历史学家严密的分析极富启发性。”说回书名,一开始,王笛在序言里解释了何为“公共空间”。说到“公共空间”,会联想起古雅典的广场,和近代西欧的咖啡馆。简而言之,也就是允许公众自由言论交流信息并对社会政治产生一定影响,甚至推动社会变革的场所。正如哈贝马斯所说,We call events and occasions public when they are open to all, in contrast to closed or exclusive affairs.王笛一开始试图撇清自己的“公共空间”和哈贝马斯的区别,强调自己所言实为“物质空间”而非哈贝马斯的社会和政治空间,他所要解决的是物质的公共空间是如何演变为社会的和政治的,所以弃哈贝马斯而不用。对这个问题我持相反的看法,因为物质的和社会及政治并非一条进化链条上的不同阶段,可以从前者演变到后者,相反,我以为那是一个叠加态,物质和社会、政治彼此叠加,部分重合,恰如同一杯水装在不同的容器中。假借结构主义的镜头来看,研究社会生活史也是一场破除容器的仪式。原始的材料多记叙于文人阶层之手,这便是一重容器,若要直探社会底层便要破除这一层容器,而不可否认的是,底层民众对周围世界的感受常常是表面的,是“有意识的”,难以触及“无意识”的“内核”,这就要破除第二层容器,层层打碎后,史学家才能接近还原那个他眼中的世界。对一个学者而言,书中的着眼点是他学术思想细微的体现,同一则原始材料,因筛选使用的学者不同便可能有截然不同的效果,对微观的生活史来说更是如此。因此我格外注重此书中一些细节,是谓“于无声处听惊雷”。首先见书中126页一节对“敬惜字纸”的描述,首先这一习俗并非蜀地独有而是全国性的,其次他受到官方和民众的两厢欢迎,甚至还成立了惜字会。大部分鼓吹惜字的人都是来自于底层,他们读书不多却对知识有一种天然的敬畏,这是自身贫乏却对智性生活的本能追求。这个细节让人非常震撼。他们和我熟悉的历史中“愚昧的人民”形象如此不同,事实上在“熟悉的历史”里因为种种原因晚清成为庞大封建机器的衰亡的代表和巅峰,晚清的人也被扁平化地只剩“愚昧”二字,事实上是我们的观念扁平化了。反观文革时期,在国家机器推动下知识被诋毁,拿无知装可爱,知识本身的尊严一再跌宕,整个社会走向了反智的一端。人才被真正地压扁。但是事情不总是这么简单,我回想起我奶奶,她识字不多,却十分通明,常常与我讲知识的可贵。可能正是因为她从那个匮乏的年代走来,因此才如此珍惜“字纸的馈赠”。这和十九世纪末的成都人是多么相似啊。王笛在书中一直强调大众文化绵延不绝的生命力,在本书71页的插图上,左侧是葛维汉博士20年代在四川收集的门神,而右侧是让自己1997年在成都购买的,神态、姿势无一不肖。这也反映了大众文化虽然脆弱,却韧如野草的惊人的生命力。“敬惜字纸”不也是这样么。王笛承认,研究街头文化是困难的,本书中使用了大量竹枝词、视觉资料等,以弥补资料的匮乏。在阅读过程中我注意到这样一个细节:“笑狗要下雨”是成都当地的一条谚语,而在当时的求雨仪式中亦存在小孩把狗打扮成人样,“在人们的欢呼声中牵着狗穿过街头,因为当地一条谚语称‘笑狗要下雨’。”但在搜寻这条谚语的相关解释时,我发现了另一个截然不同的解释:“抬狗即将狗打扮成新娘子,头戴鲜花,身穿花衣,用椅子扎成花轿,吹吹打打,抬狗游行,以求天神降雨。‘笑狗要下雨’‘狗坐轿子不受人抬举’等方言亦沿于此。”可以看到,这里描述的场景和谚语都是一样的,但是解释却是截然不同。前者认为因为“笑狗要下雨”的谚语存在,从而衍生出了这套求雨仪式,而后者将谚语的产生原因归于仪式本身。那么孰先孰后?这就有待考证二者的先后关系了,这里不再赘言。这则对比展现出历史研究的危险性,因为材料都是客观存在的,不存在孰对孰错的问题,两种观点的提出者未必都是“结论先行”者,即以结论寻找材料佐证,结论却如此不同。只能归因于部分信息的缺场。这对一本研究地方生活史的书来说,本身就是一种挑战。另外《街头文化》中还涉及了一些生活史里十分有趣的小问题(亦可能影响深远)。他在<重建公共空间>一节提到,成都的第一座钟楼于1909年建造,他没有简单地放过这个看似无关紧要的信息。恩斯特·容格说:“钟表创造了自然界中新的节奏。此后人类彻底告别了时间由自然决定的时代,摆脱了自然界的束缚,开创了自主划分时间的新纪元。”旧有的年月由地球公转和自转而决定,钟表的发明是人类第一次人为地划分时间。王笛也意识到了这一举动对成都的意义,将这座钟楼称为成都的“社会之钟”。并将其和整个当时中国背景下人们时间观念的转变相联系,指出它对商业社会发展的作用,甚至民众时间观念的深层转变。以上几例,可见王笛在《街头文化》中于无声处听惊雷的功夫是不浅的。本书分为三大部分,互相之间亦有重叠,但是总的来说第一部分是“旧世界”,第二部分是改良时处在新旧夹缝中的世界,而第三部分是民众与政治,突出二者的冲突。可以说全书之书眼在一个“变”字,在官方和精英两端的拉扯下,底层民众的生活是怎样一部部被改变。这其中几个部分至今仍有警示或者是说借鉴意义。首先是一个很有趣的色情问题,我们看到新政权对色情简直如坐针毡。对那些在街头卖唱的“无赖”,警察责其“有伤风化”和“引诱良家妇女”,禁止一切“卖唱”。而为了逃避这个规定,就有人假扮是盲人演唱淫曲。这是“禁淫曲”。1916年,警察局发布了控制茶馆戏院的规章,禁止上演所谓的“淫戏”,并规定演员在舞台上不得有任何不适当的言论和行为,这是“禁淫戏”。虽然使用了“色情”的字眼,但成都当时的“淫曲”“淫戏”远谈不上色情,至多是打情骂俏有碍礼教而已,警察禁止这类公众活动的原因是认为成都此类场所太多,有“教奢之弊”之嫌,而且格调不高影响人心。警察局为代表的官方上层将文化分为格调高低,而格调低的是要被剪除的。问题是警察局为何会握有这种权力?谁给了他们这种权力?我们可以认为,警察权力的膨胀伴随着市民空间的萎缩。恰如作者王笛在第一部分讲述茶馆讲理时,引用的黄宗智的话:“司法系统在国家和社会之间,存在一个半制度化的第三领域。”第三领域就是社会和司法系统之间的缓冲地带,比如茶馆讲理以化解民众冲突,就是缓冲地带的自调节作用,警察的介入逐渐取代了这种自调节作用,同时民众也被剥夺了自我管理的权利,可以说整个改良的过程就是第三领域萎缩,而“警察局”膨胀的过程。有趣的是,警察局永远不可能真正禁止民众生活。相反,由于民众喜爱被禁的剧目,“1932年,即使政府威胁要对违反者进行处罚严惩,也只有一家戏院遵守了提前递交剧目审查的规定。”可见虽然因为禁令导致大批人失业及行业衰落,戏院也在无声地抵抗着。宗教也在改良历程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在旧成都,宗教是塑造城市共同体非常重要的一环。这里的宗教并不特指某一种宗教,而是泛指民间信仰。在庆典仪式中,宗教组成了仪式的重要内涵之一。在王笛的书中,提到了门神信仰,以及财神、土地神等等,对于大部分中国城市来说城隍庙中供奉的城隍和日常生活更是息息相关,马克思·韦伯指出;“城隍便是市民通常的崇拜物。”城隍庙在成都不仅承担了宗教的作用,同时还是娱乐场所和公众集会地。城隍一词本身指护城壕,有护佑城市之意,和城市的历史文化息息相关,因此也是是成都人自我认同的一部分。但是在<改造>一节中,我们看到城隍庙在改良中首当其冲地被改造了,“比如簸箕街的县城隍庙成了剧院,改良者将寺庙和庙产视为城市改良资金的重要来源。”20年代后,当局进一步禁止民众进庙,对此民众组织起在街上建立祭坛以示反抗。值得注意的是,在民众依靠宗教建立共同体的日常生活被剥夺后,改良者转而举起了“共同体”的工具,曾经的寺庙被转变为政治舞台,这一幕颇具戏剧性“同志会的演讲会在三义庙、火神庙、延庆寺和文昌宫举行,敦促士绅、商人和街道居民参加。”立宪派们希望通过演讲来把民众拉入共和社会这个新的共同体,远离充斥着巫术、荡情、愚昧的旧共同体。在书中,诸如第三领域、共同体等等概念的引入让传统的生活史从另一个角度被切入,展现出了一种新的解释可能。对街头收容问题的处理让我们看到王笛的写作手法。在《流氓、赌棍与警察》一节,王笛首先交代了警察以收容为手段消除街头穷人(主要是乞丐)的原因,并列举了穷人理应被消灭的理由如:造成偷盗和抢劫等等,穷人因为这些行动可以改善自己本身的处境,非常有理有据令人信服。但是马上话锋又一转,指出改良者的初衷和“受益者”心态的错位,并且这种行为急速地转变穷人的生存状态,会受到他们的抵制。在下一章中,王笛详细解释了乞丐为什么会拒绝收容的原因。“他们在长期的乞讨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组织、生存方法和生活方式。”依托着组织,乞丐们拥有着利用城市空间的自由。而警察们破坏了这种组织并“让他们失去了这种自由”。王笛虽然并没有对这个问题进行进一步探讨,他的材料选取和叙述角度却让人联想到著名人类学家奥斯卡·刘易斯的贫穷文化理论,即穷人通常在聚居过程中会形成独特的生存方式,并衍生出贫穷亚文化,以与外界软隔离,“这种亚文化通过“圈内”交往而得到加强,并且被制度化,进而维持着贫困的生活。”所以收容制度不仅违背了“消极自由”的原则,而且在理论和实践上都难以真正实现,从现今世界仍存在的贫民窟便可得知。同时在尾注中王笛指出,当时的传教士对这些收容的乞丐多使用“inmates”的字眼,即囚犯,因为他们是被“强制”收容的。对于如警察和乞丐这样涉及到精英和民众的问题,王笛多次采用这种先抑后扬的写作手法,隐晦地在一些问题上表明自己的态度,这也印合了他在序中提到的自己治史方法的转变,以及“底层的视角”的体现。但是他的态度并不仅仅是出于“同情的理解”而为底层辩护,从乞丐的组织性等论据来看,他更多是出于理性的考虑。这本书在面世之初因为对百年前成都详实而narrative(记叙型)的写作风格而大受欢迎,同时也受到了“过于美化过去”的指责,由此看来,和那些感性至上的“民国控”相比,这指责倒是无端的了。  

精彩短评 (总计74条)

  •     我的这次读书报告升级版
  •     大三下翻过,现在重新翻
  •     很好的研究范本,并没有落入怀旧的情绪化。历史在写作之初,就是包含价值判断的。
  •     新社会史的写作范式,配合将要出版的《茶馆》阅读,惠泽后学良多。
  •     给我带来方便
  •     了解老成都奇闻轶事风俗教化还是可看的,至于想以阶层概念论述问题,难免会在“大众”和“精英”的问题上划分困难,分界模糊。
  •     瑕不掩瑜
  •     关于公共空间的研究之一。咖啡馆,酒馆,茶馆。了解不多不敢妄言。搜集和呈现了很多成都社会史的资料;竹枝词的史料价值。
  •     : K297.11/1186
  •     这是我第一次在网上买书,书跟我在书店中看到的一样,现在正在阅读中。绝对的开卷有益。
  •     茶馆文化就是成都的灵魂。
  •     作为娱乐的书,有很强的可读性,非常有趣作为学术著作,非常严谨,有很多可以学习的地方
  •     他们失去了一个旧世界,但并没有得到一个新世界。
  •     内容比较丰富,稍显纷繁。
  •     对于一个工科出身的人来说,看这样一本书可能开始会有一些担心无法看懂.不过担心都是多余的.王笛先生的这本书详尽和介绍和分析了1870-1930成都的街头文化,看来令人觉得真实有用.并且可以看出作者认真踏实的风格,这些都令人获益匪浅!
  •     从长江上游区域社会到成都街头到茶馆再到袍哥,王笛的研究越微观越精彩,达到宏观史学难以企及的对社会的细微理解和精确把握。
  •     和同学在书店买的对比了一下,为什么同一个出版社的纸质却发黄而且薄了很多
  •     清末民初成都的日常生活
  •     视角还算可以,比如空间,比如底层,但是感觉不能完全到达。读着似乎缺了点什么,一时半会儿说不出来,大概是类似的书也读过吧。
  •     海外学者作学问的态度和观点都非常值得赞赏。对我的论文写作帮助很大。
  •     还原了一个逝去的成都的图景。
  •     可以看到下层民众的生活状态和生活环境,慢慢读,细细品,很是有趣。
  •     对于了解成都乃至四川的历史,和社会变迁,挺有好处的。就是前言太长了,后面的参考数目太长了。就是一篇论文嘛!还没完全看完,当然等我看完了再评不迟。但是好书是可以肯定的。
  •     或许可以这么说:本书中的城市大众文化只是受权力影响的因变量,它主要还是在讲转型期的中国城市公共空间是如何在各方权力影响下而逐渐形成的(虽然在这种公共空间中大众受到了比在传统街头中更多的限制,那么从某种角度上讲这是"公共"空间的萎缩?)。另外(与本书关系并不大的是),对空间的分析常常会变成对权力利益的分析?怎么把文化维度加入进去又不使之成为因变量呢?
  •     叙事还是话语分析不同的方式记录学术;关于博士论文的文献引用既是是佳话,也是个黑色幽默,引用是必须的,但是过于苛刻就影响了学术的真正的发展。仅仅是照片和地图略显的有点单薄,而仅仅是竹枝词给的也过于武断。过于有点被所谓学术的规范所制约,显得死板呆滞
  •     王笛以哈贝马斯之“公共空间”理论分析晚清、民国的成都社会,哈氏为左翼社会学家,我未必赞同其说。但以公共性的思路引入城市史概念,发掘出街道、市民的自治、自卫,包括袍哥等民间结社组织的治理与调解功能,是一种新的角度。传统中国的基层社会,未必是完全暴露在国家控制之下,晚清、民国尤其有自身特殊之处。
  •     内容一般,噱头不小。
  •     做城市调研时所读,受益匪浅
  •     很有趣,但怎么讲,不够深入。
  •     失去了一个旧世界,却没有得到一个新世界
  •     作家严谨的治学风格在这本书中充分表现出来了
  •     正如作者前面强调了他采取的研究方法是“叙事”而非“话语分析”,关注“小历史”,底层人民的“历史”,而非精英的官方的“历史”。只是看完了那些细致描述,毫无印象。。。一个亮点是,关注了妇女,另外,里面被引的人类学家也忒多了点吧~~~!!!也许是俺不懂怎样才为一本好的历史学著作,反正我不喜欢~!
  •     有点像地方志 说是“研究”稍显牵强
  •     依然是本不错的文献综述,提出了问题,列举了翔实的资料,解答留待其他学者吧。
  •     我生在成都,爱她,所以买了这本书来看。是学术性很强的,研究方法也很科学的装桢也好,看起来很舒服呢
  •     “他们失去了一个旧世界,但并没有得到一个新世界。“
  •     见读书笔记
  •     历史不是英雄人物的,也是平常市民的。作为个人,他们无法被记住,但作为集体,他们塑造一个地方的特色。
  •     非常好的一本书,我买了两本,一本送给老爸,一本给自己,书很专业,让我们更深入了解一个时代另,我是成都人,所以看起来非常亲切,书中讲的一切陌生而新鲜,很难得的一本书
  •     赞扬街角社会的书都不会太坏……
  •     很深奥的一本书籍,但是很好看
  •     其实如果说学术上的价值 可能不足够大 但是 作为博士论文 给了我很多勇气!
  •     买这本书是因为我是成都人,又喜欢社会学,本书其实是比较专业的书。
  •     我只记得老师说过的一句话 罗威廉写了汉口 王笛就去写成都 明显没有罗威廉写的好嘛
  •     非常好的研究课题
  •     有趣,有理,有内容的。慢慢看,回味无穷!
  •     印刷质量不可恭维...不管是字体还是图片,不知道是不是盗版的...
  •     这……刚想赞一个翻译,然后发现是中国人用英语写然后翻译过来的……不得不说中西语言之间有着巨大的鸿沟……
  •     可以看到老成都的一些生活细节。非常喜欢。
  •     蠻有趣的一本書可以看到許多不同的體驗
  •     没有细读
  •     叙事的这种风格非常值得注意,王老师是有理论的。
  •     看不出框架,但成都人看来还是有意思
  •     算是对本土资源的一个反讽。
  •     非常严谨的学术态度,写论文就要像作者一样小心求证。
  •     和茶馆一起配合阅读,我觉得还是有收获的,提供了不一样的视角。
  •     这本儿竟然没有标注...豆瓣的这个功能甚好,看到的都是熟悉的人的读过,所以我比大艾斯就迟三个月读过嘛,想起来还是觉得很惊险呀这不就是找打么。可惜了当时我又不会做ppt又不会熟练优雅地做课堂展示,最后交的读书报告也没有美工,真是有点可惜呀。
  •     读得太浅薄缺乏问题意识和细节比对,相比于历史专业的同学们,惭愧T T 这本书写得好零散,最后都没得出什么深刻的结论,这是所谓叙事史学逃不过的坎嘛>< 老师说这种写法可取,但是需要提升到更高的理论层次。
  •     从一个城市的街头窥见公共空间的收缩与膨胀,人来人往中底层的日常,"他们失去了一个旧世界,但并没有得到一个新世界",结尾这一句打开了一个从底层来的历史新视角,不是高墙内的秘史,也不是大人物的伟绩。
  •     略有些犬儒
  •     对大多数下层民众来说,他们失去了一个旧世界,但并没有得到一个新世界。
  •     前半部分略失望,茶馆文化讲得太多,反而显得累赘。其次,作者的立场偏向于街头的弱势群体,过渡强调立场,从而未将自己置于他者的角度,偏见之心因同情而生,虽亦点出街头群体生活方式的变换皆因政府与精英的利益转变为根本,但也略有管中窥豹之嫌,而未根据当时局势(帝国的侵略、国内满汉族群之争、自然灾害)等多个方面来考虑精英与政府做出某类决策的必然性。
  •     微观历史下的日常生活
  •     街头文化是一本与传统史学书籍不同的一部著作。它的观察点着眼于社会的中下层,从普通民众的角度来对社会各种现象做出评价,这摆脱了精英叙事的局限性,更加真实地反映了那个时期成都底层社会的形形色色,再加上许多珍贵的反映当时社会的照片资料,比较形象生动的再现了清末民初的社会原貌。
  •     有助于了解时代变革中的成都市民文化,不过非社会学专业的人来看资料有些太过琐碎了。
  •     讲得麻麻渣渣,精英一词太过模糊,大众描写太琐碎了。
  •     在学术方法给我启发的一本好书。
  •     缺点:印刷质量,特别是插图照片,实在对不起美国原版!无先入为主的政治和历史观点,这种历史书非常值得看。希望作者能够把北京和其它中国有代表性的城市文化也纳入研究范围。
  •     因为是成都人,再加上讲课的内容涉及到成都的近代的城市公共空间的问题,好奇买了这本书,还不错。作者可以看出是比较严谨的学者。
  •     在kindle里躺了这么久终于看完了……
  •     作为一个成都人,读过之后有重新认识成都之感,特别是一些街区的历史来源。很喜欢这样的社会史作品。
  •     序言结论里的反思有意思,中间也提供了足够的细节描述。不少人觉得作者的叙述太过怀旧浪漫,我反倒觉得个性化不高,读来就是一部标准的英文论文,处处辨析概念,小心谨慎,所以提供的材料丰富,但并未有洞见。
  •     旧成都活力 王笛这两本书超棒
  •     王笛描写成都的又一力作,能加深对成都的理解,但是论述有些琐碎,不够精炼,材料很多,但应该得到更好的运用。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