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的敏感者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社会科学总论 > 孤独的敏感者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1
ISBN:9787549527311
作者:王人博
页数:377页

作者简介

《新民说:孤独的敏感者》是一个有关闲逛者的故事:闲逛是一种诗意的思考;闲逛是一种收藏,将其所闻、所见,哪怕仅是一缕思绪都攥在手里;闲逛者想象力丰富,生性敏感,内心尊贵,他只听从没有目的地的乌托邦的召唤;闲逛者喜欢的孤独,是置身于夜色的孤独,是一个人在黑夜里的狂欢。有趣的是,虽然作者被誉为中国最优秀的宪政学者(《南方周末》),但他却说:专业性的学术在他这里,那只是一个狭小的空间,是人为挤出的一个地方,而剩下的那一大片空地,却被一个叫“闲逛者”的主人所占据。他没有固定的姿态,没有专注的事物,其存在的唯一方式就是闲逛。闲逛既可以在挤满人群的街道,以漫无目的的游走姿态背离人群,同时又被人群推挤;也可以远离人群,在黑夜的世界里,在那些声色光影以及漂浮于心底的记忆中游荡。他偏爱的是后一种。黑夜中的漫游是一种无聊的快乐。鲁迅、本雅明、竹内好、北野武都是他造访的主人。其实,也不是造访,算是一种顺道的路过,一种好奇心驱使下的探头探脑。闲逛者在黑夜里漫无目的的游荡,这与那些白天匆忙有致的人们形成对照。任何有规则的忙碌,都是一种冗余。这是闲逛者遵守的基本价值。要说明一点的是:闲逛者并不提供娱乐,也不提供教诲,更不想用自我的剖白来换取冰冷的金钱。他呈现的只是漫游的快乐和收藏的热情。

书籍目录

闲逛者絮语(序)
孤独的敏感者
孤独的敏感者
《刺猬的优雅》中的美丽衣褶
电影里的“第三种镜头”
谁摇动了天使之铃?
《summer》:洗耳恭听久石让
给斯大林的礼物?
摄影机的罪恶
是喜剧还是自嘲?
有一种病叫爱情
性与艺术
请掐灭那燃烧着的火焰
其实,我们活得都不是太坚定
从马背上摔下来的现代性
一株无法救赎的山楂树
死也是美好的
《香水》:一个黑郁的玩笑
梦之秋天
窗前的那一抹枫红
上帝掷下的骰子
悲梦的颜色
美艳有毒
女人的故事
音乐的那点滋味(外四篇)
人鬼话未了
再嚼鲁迅
又见鲁迅
人鬼话未了
颓败线的颤动
“为别人”还是“自己玩玩”
试着了解:竹内好和他的书
失传的手艺
失传的手艺
侧耳死神的叩门
案头、床头两相宜
读书碎语
新春里的旧书单
正月里的消闲
千年一梦为蝴蝶
千年一梦为蝴蝶
庄子的“鹅”
庄子的“猴子”
彭塔力斯的乡愁
有一种爱在松痕里
伤心最是清明时
童年
聆听生命
给无知一点谦卑
给无知一点谦卑
我是华夏,他是夷狄
宪政:一种结果两条路径
陀思妥耶夫斯基式的癫痫
从猴子到人是幸也是不幸?
猪类的悲哀
梦中的一株高粱
当不幸成为一种炫耀
律师之为“师”
绝望的语词
绝望的语词
历史
失眠
诅咒
还账
期待
告别
耍猴
称呼及其他
戏子与大师
性:少儿未必不宜
“怕老婆”及其他
凡世、凡人、凡心
世间女子
冬日里的温暖记忆
今夜这里放电影
不穿裤子的岁月
上大学的第一天
凡世、凡人、凡心
我对面的那个人走了
教师与修养
王人博:一个宪政主义者的当代史(代跋)
后记

编辑推荐

  购买同系列其他图书请见:  《新民说·儒家式现代秩序》  《新民说·公天下:多中心治理与双主体法权》  《新民说·坐待天明》  《新民说·孤独的敏感者》著名宪政学者王人博最新作品,献给在这个不耐烦的时代那些不追梦的人。  ▲ 一本不是“自传”的自传,在这里,读懂王人博。  ▲ 一本超脱法域眼光观照社会与人生的书,亲聆睿智者的思考与言辞。  这是一本有关电影、音乐与读书,有关鲁迅、本雅明、北野武、竹内好的书,文辞与义理齐彰,美文共美图一册,一本超脱法域眼光观照社会与人生的书;同时,这也是一本不是“自传”的自传,从这里,你可以读懂一个中国宪政主义者的那种敏感、警觉、难以驯服,以及痛楚、困惑乃至迷惘。

前言

  闲逛者絮语(序)  “我是什么?”,“我是谁?”——这个问题像个幽魂死死地缠着我,让我纠葛其间,泪眼迷离,扯得生痛。  我的角色是个教书的,还顶了一个教授的头衔。按照社会分工的概念,“教授”除了教书,还得有自己的专业。是的,我的专业是一个法学的分支学科——宪法学。许多年前,在这块园田里,东刨西挖,沾着汗尘。这些年,却感到了前所未有的疲惫,不知是因了年老的缘故,还是上天弄人。这让我想起了过去村子里的“打井”。我的家乡是一个易旱少雨的地方。农人们把水井看成是关涉生存的大事。“打井”最重要的是要找准位置,若错了一点,辛苦就会白费。更糟的是,某些地方压根没水,付出越多,失望越大。  我的疲惫不知是来自于这愚蠢的劳作,还是来自于这劳作之地的“无水”。我学会了偷懒。冥命注定,我不可能归化为这个专业的主流。“为人所知却不知名”——这是归属也是对我的褒奖。  除了教书,还能向往什么?它是我唯一的职业。职业就是得选择一个角色,由它来养活。除此之外,它没有更多的东西。或者说,职业是人的社会存在方式,因为人离开了社会则无处可去。还好,我并不厌恶这个行当,喜欢给学生上课。在课堂,我可以把那些无用的胡思乱想像考试夹携小纸条的方式带进教室,学生能分享我的热情、玩笑或者不时冒出的几句机智之语,便是快乐的应许之地。  虽然选择了讲台,但本性上我却是个闲逛者,一个夜间的漫游者。  闲逛者既可以在挤满人群的街道,以漫无目的的游走姿态背离人群,同时又被人群推挤;也可以远离人群,在黑夜的世界里,在那些声色光影以及漂浮于心底的记忆中游荡。我属于后者。  夜深人静,那是我喜欢的去处。影像、音符、书页、过去的记忆,甚至在电脑里的一幅图画都是必经的路景,或探头探脑,或驻足观望,或走走停停。一个人若在树下坐等花开花落,果实由青变红直至熟透,在我看来那是傻子。(《许嵩:用音乐救赎》)  这也注定我成不了任何专家,一生都只是个闲逛者。喜欢电影、音乐和绘画,却成不了艺术家;喜欢格言箴句,也做不了诗人和哲学家。“专家与业余者的区别,除了高下,还在于进入作品的方式:前者注重作品的技术和理性,而业余者投放的是身心和感情。我宁愿一生以业余为业。”(《谁摇动了天使之铃?》)  闲逛是一种诗意的思考;闲逛是一种收藏,将其所闻、所见,哪怕仅是一缕思绪都攥在手里——“收藏是儿时的热情”。(《绝望的语词》和《凡世、凡人、凡心》篇目)  黑夜中的漫游是孤独者的快乐。先到鲁迅那里看一看。他的那份苍凉就着黑夜,给了我《再嚼鲁迅》的机会。“希望”在他头顶上掠过,像是流星划过夜空。我想到了他的写作:写作之于他是绝望的缓解?还是“还一笔宿债,就像一个上吊之前立下的遗嘱”?(卡夫卡语)写作也许是对他的“绝望”的一种苦涩的奖掖。  在鲁迅那里呆了一会,又到了瓦尔特•;本雅明的“住处”。他不讲故事,却喜欢讲故事的人。(《失传的手艺》)  他打动我的是那独特的思考和诡异的思考方式。赞叹他在“微小世界”里的大发现,感动于他思想的火焰在“过去”的干柴和生活的灰烬上的持续燃烧……  鲁迅、本雅明、竹内好都是闲逛中见到的景象。至于他们之间有何思想上的关联,这不管闲逛者的事,闲逛者只是东看看西瞧瞧的游走。我只是在这些身像之后,捡到了一枚刻有“阴郁”二字的徽章。  “电影”是黑夜的闲逛者的必经之地。与艺术家不同,闲逛者不讲究电影的分类,只要感觉有趣的,就能吸引他的眼球。当然,有关人生思考的电影,驻足的时间会久一些。像“悬疑片”这类电影他也愿意检验一下自己的智商。(《香水:一个黑郁的玩笑》)  对闲逛者来讲,他未必全神贯注于整部影片,但他会在意其中的单个镜头。因为结局往往藏身于以其凝练形态出现的细节中。(《中的美丽衣褶》)。  电影吸引他的永远不是一个观念,而是某个具象。(《给斯大林的礼物?》)  闲逛者一边用眼睛看,一边也用耳朵听。即便在观看那些影像时,他的耳朵也闲不下来,从银幕飘拂而出的音符,也会使他手舞足蹈。(《< summer>:洗耳恭听久石让》)。  一个音符,一句歌词,都可能为闲逛者收入囊中。(《音乐与脸谱》)  闲逛者在黑夜里漫无目的的游荡,这与那些白天匆忙有致的人们形成对照。任何有规则的忙碌,都是一种冗余。这是闲逛者遵守的基本价值。  闲逛者是社会专业化下的弃民。  “他们看上去,十分懒散,但在这懒散的背后,是一个观察者的警觉。”他对游荡本身的酷爱来自于对循规蹈矩的现实的鄙夷。对现实的绝望,加快了闲逛者游走的步伐。  闲逛者想象力丰富,生性敏感,内心尊贵,他只听从没有目的地的乌托邦的召唤。  闲逛者喜欢的孤独,是置身于夜色的孤独,是一个人在黑夜里的狂欢。黑夜给予的那种时刻成了他消磨时光的空当。  闲逛是那些内心尊贵者保持尊贵的一种仪式;  闲逛是保持想象力的一种方式。  闲逛者永远孤独的站立,眺望着这个身在的现实,然后把目光放低,将自己的孤独与这破碎的世界融为一体。(《孤独的敏感者》)  夜色褪去,置身于声色光影黑夜世界的闲逛者恋恋不舍,那意味着他将要别离灵魂世界的存在。  闲逛者不提供娱乐,也不提供教诲。更不想用自我的剖白来换取冰冷的金钱。他呈现的只是漫游的快乐和收藏的热情。

内容概要

王人博:生于1958年,著名宪政学者,曾任西南政法大学教授、《现代法学》主编,现为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政法论坛》主编。在“西南”,被称为“西南政法的马克思”,是西南政法的精神领袖;在“法大”,“为人不识王人博,法大四年算白活”广为流传,曾被民间20余次提名中国政法大学“影响最大的或最能代表法大形象的人”。
其代表作品:
《法治论》(1989,与程燎原合著),90年代国内外极有影响的名著,国内系统研究法治理论的“开山之作”;
《宪政文化与近代中国》(1997),中国宪政文化研究范式的奠基之作;
《宪政的中国之道》(2003),“迄今为止最杰出的宪政研究”(《南方周末》)之一;
《中国近代宪政史上的关键词》(2009),“关键词”研究的代表作。

章节摘录

  作家是因为得病而写作,还是因为写作而染疾?热爱写作不是基于热爱,而是因为过往中那些为人不屑却也无法忘怀的故事。它犹如灵魂中的毒芽,膨胀、生长、乱窜,直至哽喉。书写会温暖手心,也会伤生。写作的最佳状态就存在于那生命将死与不死之中。  ——“女人的故事”  生意味着爱、喜悦、执守、希望、弃离、痛苦、无爱、恨、悔还……的经受;死则是“别离”和“重回”。在人生的一点,我们会因为某个“瞬间”忽然顿悟:死不是生命的结束和轮回,而是对生命的拓展和超越,是一种生之价值的终极静谧——“死是美好的”。这样的“顿悟”来自于我们对死亡的凝视、沉思、聆听的“契机”。“契机”是我们觉悟的诞生地。我在此所说的这个“契机”是一种职业,一种为死者最后装扮美丽和尊严的“清洁者”——入殓师。  ——“死也是美好的”  竹内好尊者说:“鲁迅的死是现役文学者的死,死是他文学的完成。”我赞同。只是,我不喜欢“文学者”这个称呼。原先是知道“文学”的,但面对鲁迅,我糊涂了文学的含义。鲁迅用他生命之血吐写的文字能简单的用“文学”加以了结吗?按我自己的喜好,我更愿用“做文者”这个词,它更带有宿命的意味。这世上,有三种人是宿命的:耕种者,如我的祖母;做工者,这个我不知道;做文者,如鲁迅。鲁迅是死在做文中的,就像我祖母死在了耕田里。这也是我理解竹内好尊者的“现役”一词的意思。  ——“再嚼鲁迅”  ……

图书封面


 孤独的敏感者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4条)

  •     如果没有书前书后的自序和附录帮助我们增进对作者的了解,一个偶然的读者,翻开《孤独的敏感者》这本文集,只怕怎么都想不到作者王人博居然是享有“中国法学界深具人文情怀与批判精神的学者”这一美誉的法学家。我们很难想象,法学家居然按照狼(wolf)的谐音,给自己取了个奇怪的笔名“王二黼”,以示自己狼一样的孤独和不羁,甘愿化为夜间的漫游者,敏感地面对未经许可便要倾轧在他身上的世界。他说自己的灵魂被“我是什么?”,“我是谁?”这样的问题所纠缠,扯得生痛,使自己无法满足于法学教授或者教书匠的社会分工,觉得自己本性上更接近“闲逛者”,因为“闲逛者既可以在挤满人群的街道,以漫无目的的游走姿态背离人群,同时又被人群推挤,也可以远离人群,在黑夜的世界里,在那些声色光影以及漂浮于心底的记忆中游荡。”这个闲逛者,像极了鲁迅的“中间物”,也是被两种力量所撕扯的灵魂。只是鲁迅的无地彷徨多少带有历史的因素,兼有启蒙者的悖谬,所以他还要给这“中间物”加上限定,成为“历史中间物”。而在王人博那里,闲逛者不再有社会历史的含义,纯然是难以落定群己权界的敏感者,既渴望人群,却又向往远离。这样想来,在文集中属于思想随笔的文章中,鲁迅占有巨大的篇幅就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了——王人博甚至说“他(指鲁迅)好像附了我的体,一个赶不走的影子”。有这种精神上的契合与认同,才有了对鲁迅的“再嚼”与“又见”,才有《“为别人”还是“自己玩玩”》。王人博说“为别人”与“自己玩玩”这两个词所表示的两种取向,甚至是界定了鲁迅自己的视界。老实讲,还不如说王人博通过这两个词,在鲁迅的视界中看到了自己。这可不就是那位“闲逛者”?可不就是那位当年只想成为张扬自我的摇滚歌手的王人博?这么说起来,王人博看过那些电影,听过那些音乐,读过那些书籍——非法学专业的或非专业法学的——都是一次次地遇到了自己,然后将所见记录成文字,成为《孤独的敏感者》这样一本注定要透露出文青气质的文集:文青最大的特点不就是在一切眼中看到自己么?文集里那篇同名文章中,王人博开篇就说自己在朝戈的画作《敏感者》中“似乎见到了自己的影子,一种相似的自我意识”,在我眼里,这句话基本上可以用来统领整部文集。其实没有什么好避讳的,这本书里,作者除了在评电影《马背上的法庭》时表现出法学家的职业敏感,其他的文章,哪怕是给《律师文摘》写的卷首语,都不是以法学家的状态和身份在写作。这部文集是王人博“自己玩玩”的一面,像极了一份精神日记,它其实并没有出现在世人面前的必要,却获得了想让更多人看到这份记录的早期读者——按照王人博的说法,是听过他课的学生将自己搜寻到的老师的文字细致而周到地整理了出来,甚至找到出版社。我不知道这位热情的读者最早读到书中这些文字的时候是什么样的感受,也不大能了解为什么他会积极推动这样一本文集出版,更不明白他究竟想要其他读者从这份王人博的精神日记中看到什么,不敢去妄自揣摩。我想说得再直白点,我并不太喜欢这样过于自我呓语的文字(当然不是指所有的篇章),但是看完这些文字,我却喜欢上了“王二黼”这个精神漫游者。他毫不避讳自己的缺陷,毫不掩饰自己的矛盾,他在一切对象中剖析自己,甚至探索语言本身。他的这份“自己玩玩”的记录,忍不住让人揣测当他“为别人”时会是什么样子。他“为别人”的时候,也许首先是位老师,法学老师,能让学生主动去整理自己并非课堂讲义的老师。没读过王人博教授的法学文字,但是我想这位教授的法学专著,只怕不是那种四平八稳生怕暴露自己情感的高头讲章。在我的揣想中,他可能会像康德那样,在艰深晦涩的大作中写下“位我上者灿烂星空,道德律令在我心中”这样充满诗意的文字,哪怕是自己要驳倒的对象,也给他们赋予“追赶地平线的人”那样苍凉的崇高。我想那位叫范新的学生,敬佩的就是这样一位诗人法学家,他推动这本文集的面世,大概也是想要让大家都看到,其实也有像王人博这样,充满文青气质的法学思考者、研究者和教授。让我们知道这已经是一个极其多元的社会,有各种风格迥异的学者,而法学家也不全是“无趣”的人,大概是这本文集比它本身更重要的言外之意。发表在《中国图书商报 》
  •     孤独,如今我对这个词有了几分谨慎,不肯轻易让他人知哓这个词或多或少地和我有着或深或浅的关系。这大概是我隐约觉得,现如今孤独是一件特难得的事,更是高人或异者的表征。在俗世看来,老虎,狮子,东方不败才是孤独的,我的那点小情绪,也就属孤单寂寞罢了,是红尘男女的浅吟低唱。 犹记得那年我初到单位,上班埋头干活,下班准时走人,不请吃闲聊,不打牌唱K,没事老背个书包,自读自游自乐。如此不出一月,领导找我谈话了:这里环境不好啊?干得不开心啊?有啥心事给说说行不?言语十分肯切。自此我再不敢“孤独”,遂和大伙打成一片。可不想前线安宁了,后院又起了火。妻子生气,老公你每天不是读啊就是写的,啥时陪我逛个街买个啥的?孩子也生气了,老爸你每天对着书和电脑,都成木头人了,什么时候陪我去海边挖沙啊? 一天下来,等终于一切都和谐了,却该洗洗睡了,可怎么也睡不着,心里不安啊:那么多闲书没读,那么多电影没看,那么多音乐没听,那么多玄之又玄的人生问题未解……于是安慰自己睡着,再早些起来。由是,清晨微光里一人一灯,一茶一书,整个世界就都是我一个人的,终于可以“孤独”一下了。 王人博先生将自已的随笔集取名为 《孤独的敏感者》,我想我是能感同身受的,这也是我决意绕过“新民说”这个宏大命题,而取用“孤独”一词,来写这篇书评的原因。余以为,不论是作者王人博自己,还是作者笔下的鲁迅,北野武,庄子等人,孤独者首先都是敏感者:他们虽然和你我一样,有着“前线”和“后院”的纷纷扰扰,却依然能心细如发,情细如弦,敏感着自己“五斗米”之外的世界,为人群的今日未来而孤独着。 诚如王人博先生在《后记》中所言:书中的文字都是为了消磨夜中的无聊和寂寞而写的。这话读起来有些自谦的意思,却也实为一个孤独者内心敏感的真实写照。长夜漫漫,夜长亦梦多,既不肯灯红酒绿,亦不想莺歌燕舞,孤独者只能在音乐,电影和书本中寻觅人群中那些坚实而又孤独的身影,从而描述出真切生活,真实世界的另一种图景及可能。而这些,像幽暗中的一盏微火,足以安慰并牵引,那些喧嚣迷幻街头同样敏感的灵魂。 在对朝戈的画作《敏感者》的解读中,王人博敏感地发现:“越往自己的内心走,就越对外界充满好奇。”人在一种“匆匆”中忽然表现出的不安,情感的不确定,隐藏着人们对外在世界的渴望,可对世界的生拙和乏力,却让人们重新走回内心的世界。“敏感者”不会沉沦,是他们总在“肉欲与灵魂,信仰与否定,物质与精神,顺从与抵抗”等矛盾中苦苦挣扎。 如此清醒是吧。但只有清醒能给人真正的抚慰和力量。 在对电影《菊次郎的夏天》的探讨中,王人博敏感地触及到人生“寻找”主题:“寻找”开始于希望的破灭,却也正是希望的真正开始,“在路上”永远带着“精神旅程”的况味,一路上的发现,不是“上帝”,便是“自己”,你我在“寻找”什么,他们在哪里,他们是否真的存在,这些并不重要,“寻找”真正要完成的,是这样一次人生的自觉,寻找的意义在寻找中实现。 这些,同样是一个孤独敏感者的特质。要如何去解读王人博的这些闲散文章?它们似乎并没有一个明确的俗世主题和意义,却又字字无出一个生命体的心跳和呼吸。 文字读到最后,才发现这个“心细如发,情细如弦”的敏感者原是一个严肃的宪政学者,曾先后发表 《法治论》、《权利及其救济》、《宪政的中国之道》等响当当的专著。要如何将严肃的“宪政”研究和随性的散文结合起来,放在同一个人身上?一时间我浮想联翩,却仍不着边际。倒是王人博先生在这本《孤独的敏感者》中谈到的一个故事,给我留下无尽的念想: 精神病院里,一个精神病患者正坐在床头钓鱼,看样子钓得津津有味。医生推门进来,问道:“今天钓了几条鱼呀?”不想那精神病患者把头一偏,说道:“你傻呀,没看到这里没水呀!” 这个故事,给我一种巨大的孤独感。是的,我读懂了一个敏感者心头,那深深的,巨大的孤独。原载于/《青岛早报》原作者/吴丙年
  •     《孤独的敏感者》是个很好的书名。这个词组很恰当地刻画了思想者、阅读者、写作者,解释了为什么这些人身上会有一些堪称相互矛盾的特征。“孤独”,是因为思考与读写都是个人化的,无论表达多么平易简洁,按照最基本的传播学规律,符号、信号的传递与接收都会产生误差,环节一多,自然就是误解。悖谬的是,如果你将精力都放在消除误会之上,也就不再成为主动的生产者,甚至很难再延续被动的生产者身份。 今时今日,就是在亲友汇集的地方,谈思想都显得怪异,而阅读图书也会是一件颇显特立独行的选择。交流思想、阅读和写作,只能在很小的圈子内进行,但这个圈子里的人未必就赞同你的观点甚至你的思想领域、阅读选择,既然如此,很多情况下,交流必成鸡同鸭讲,双方连争论都会觉得毫无必要。这是孤独的一种来由,让人倍感无奈。 我们曾因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欢欣雀跃。信息传播更加便捷,获得多元信息似乎全无难度,但更为悖谬并颇显反讽的是,在许多人变得更为开明的同时,意见观点各方面极化的趋势也很明显,导致的一种现象就是:我们更容易获得一类观点,很快深信不疑,拒绝接受其他观点乃至事实。我们更惯于观点先行,如果事实不符合我们的观点,就干脆不承认那是事实。是的,我们有了更多共识,却流于表面,一旦深入,就不可避免产生交锋。交锋实际上无助于扩大共识,总有一方按捺不住,率先上升为意气口水之争。不管是最初的BBS,还是博客、微博,互联网社交工具、平台带给人们的除了碎片化的时间耗费,还有疲惫和孤独。 孤独通常让人产生麻木。麻木并不是什么坏事,这能使我们应对重压或者细小庞杂的束缚。但思想者、阅读者、写作者却因孤独变得更为“敏感”。思考与表达都让人趋于细腻,但这还不至于敏感。敏感的真正原因,《孤独的敏感者》中第一篇文章给出了解答——思考与表达,都反映出“对外在世界‘参与’的热情,但真的面对这世界时,他又是那样的生拙和乏力。所以,他走回了他的内心世界。‘内省’不是与外部隔绝,而是认知的改变:由外在的打量、触摸、嗅探改为心灵的咀嚼……这带来的是内在的焦虑与不安。这焦虑与不安加重了其心理的破碎与敏感:越是往自己的内心走,就越是对外界感到好奇,更渴望对这世界的‘参与’,而自己就会越来越感到一种本源式的无力和无能”。 换言之,思考、阅读和写作,让我们切入的是一个宏大的现实世界。在这其中,我们作为个体而言,表现为主体的存在;但当现实由远及近,由旁观转为参与时,讷于行动训练的结果必然是执行缓慢,这也是现实世界嘲笑前者的一个依据。是的,你可以不理会外界嘲讽,一笑置之,但仍将脱离不开现实世界,于是就会出现焦灼、迷惘、愤懑等挣扎。思想者、阅读者和写作者其实心知肚明,在外人眼里甚至在自己眼里,他们其实格外敏感外在,其实“舍不得”,其实极想争取,其实不甘寂寞,其实距离自己刻画和描绘的那种高洁还相去甚远……没有人真的愿意选择恒久的孤独,也几乎没有人从下意识的敏感中得到真正的快乐。 《孤独的敏感者》是一本文集,作者王人博在全书自序中,自比为“闲逛者”,通过思想、阅读和写作而达成“闲逛”。这本书收录的文章,多为画作、电影、书籍、音乐等催发的感悟。公允而论,这些文章,有部分写得极其精彩及华丽,颇能提炼出发人深省的深刻洞见;也有一些显得拉杂甚至失于紊乱;还有几篇,篇幅过短,表达上不够清晰。王人博自称在影视画书等方面,都不是专家,也并不致力于成为诗人和哲学家,他所做的只是“闲逛”,“一种诗意的思考”、“一种收藏”。他甚至区分了业余化的闲逛者与专家之间的区别:“除了高下,还在于进入作品的方式:前者注重作品的技术和理性,而业余者投放的是身心和感情。我宁愿一生以业余为业。”原载于/《青岛日报》原作者/郑渝川

精彩短评 (总计90条)

  •     后悔买这书了,很呵呵。看来王老师的书,还是读学术著作吧。这本随笔太坑了。
  •     “欲求解放,必须自主;欲求自由,必须独立”,这种自主与独立注定是孤独的吧。
  •     作者个人对于鲁迅、文学还有宪政、诗歌的品读小篇值得一看,那种认真面对自我的诚实和幽默让人映像深刻。不喜欢最前面的影评部分,不对我味。总的来书,王人博不是一个闷人,真有趣。
  •     新民的当代解读
  •     王教授的书 非常好看
  •     没细看,不过王老师的书还是喜欢的
  •     本来是去抢那本即将化为纸浆的《法的中国性》,不想迟了一步,买下这本作个纪念。对现实的绝望,加快了闲逛者游走的步伐。而此书,是这位孤独的敏感者在黑夜世界透过光影声色所传递的警觉。
  •     跳读的,一般
  •     过于感性了,仅是个人认知。
  •     经常读不懂。
  •     作者具有深厚的人文关怀。
  •     法学家人文化。许嵩扣分……
  •     王人博老师随笔
  •     我是在学校图书馆看的这本书,封面简单就很吸引我;内容是作者的一些随笔,电影观后感,一些书目作品的读后感、评价等等,喜欢作者对于事物的思考,或许就是因为作者的职业,他会从一种我很少关注的角度去思考,去解读,我很喜欢这本书给我的感觉
  •     太遣词造句了,此类作品还是王小波的《我的精神家园》写得最好。
  •     稍后看完再加评说
  •     当初在我们学校听王人博和贺卫方大谈中国宪政,结果买书一看,文艺青年啊!
  •     电影、音乐、阅读,幸福的闲逛人生。
  •     内容不错,就书本外壳是硬装的...
  •     多话外之音
  •     文人气过剩
  •     就是书太厚实了,需要花很长时间去阅读。
  •     序言里提出的“闲逛者”的概念很启发人。主要是作者书评、影评、音乐评论的合集。
  •     智者生存之道给人教育和帮助!好。
  •     “中国的脊梁”
  •     父母辈就是五零后和六零后,他们这一代的观念很朴实,混出个名堂来的,也会将这些朴实的观念付梓成书,要说“真情实感”,我信,那种正三观的教育,一套一套的,语重心长,要说文采,被现在的语言潮流甩得远远的,谈不上文采。谈书谈电影谈音乐都是“我有想法但你们不认同也不打紧”的小心翼翼,正是这一代知识分子的处事法则,会想到高中班主任。
  •     具有文化内涵的内心感悟。
  •     很有深度也很精彩,值得一读
  •     作者的个人读书感悟,很有启发
  •     果然宪政学者还是不太适合写影评,但却非要放到书的前半部分,差点就看不下去了。
  •     意料之中,不出彩。这种书就很难写出出彩的地方。无论何种调调,读者都能难体会写作者的心境。人与人之间真的隔着不可逾越的鸿沟,在feelings上面体现的尤为明显。
  •     随便翻翻 不能较真 这本文集太散啦 杂文一堆堆 虽说作者知识广博 可惜我没能从中学到什么东西
  •     最好的王人博在课堂上,有幸成为先生的弟子
  •     作者以超然客观的笔触记述了牵绊着他生命的那些人、事、物。字里行间透露的是一种豁达乐观的生活态度。其中有一部分篇章还是不错的,但是其他的一般。
  •     王人博老师是教宪法的,但是笔触也还是挺温和细腻的。
  •     忘记这本书说什么了。
  •     认真看一下。
  •     王老师的随笔,读来也很贴近生活
  •     对不起啊,最近太忙了,货收到后忘了反馈。再次感谢!
  •     孙老师的老师的书,自然极好 像是又上了一节孙老师的课
  •     作者的心灵随笔
  •     影评、书评、人评,有空把书里写的没读过的没看过的不知道的找来,摆书架上、放抽屉里、揣口袋里,闲逛闲逛。
  •     不错的读本~书的质量很好,内容也很不错~推荐!
  •     刚收到货,很期待书的内容,应该不错
  •     一如既往的诚实 质朴 性情 好没有什么新东西
  •     好的很意外
  •     书名太过引人注目 宪法学者对电影、生活、艺术独到的理解
  •     很喜欢的一本书,没有想到书评里会有挺多人否定。 也行书的名字有些露骨吧,需要人鼓起勇气才能拿起来看,才能说喜欢。但还是挺欣赏这种勇气的,在不了解作者的情况下,看到书的名字而选择了这本书的人,应该都会喜欢这本书的。
  •     影评,乐评,很好的一本随笔。
  •     很欣赏王人博老师的,一直关注他的微博,该书内容深刻,使人思考良多,收益。
  •     一看就会喜欢的书
  •     非常好。值得去阅读。能在深层次将一个人尤其是向内人的心理描绘出来,这个在我看来是非常难得的。
  •     
  •     有些地方还行,但是总体不让人满意
  •     该怎么说 像是吐槽 像是关怀。。
  •     非常欣赏“闲逛”这种状态和心态 有所同感的人看这些文字会更有感触。
  •     听过王老师的课,被那种桀骜不驯的气质吸引,看了这本书,才知道王老师原来内心深处是这样的孤独、敏感,书中的电影、音乐、书单,都是很好的指引,每次翻一翻都有不同的体验与感触。
  •     一个宪法教授写出的文艺评论,不着边际到读不下去。作者一贯的自谦显得客套而不真诚,对电影的解读既没有情感的延伸也没有专业的剖析,非常尴尬。整个集子读起来像一本端着架子的论文选,浪费了孤独的敏感者这么好的名字。[1/10]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系列出版物有思想!
  •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     前面是作者对电影的点评 ,后面有音乐我很喜欢后半部分
  •     好书,喜欢,待慢慢细读吧。
  •     大脑的纹理决定选读的作品,儿作品的笔墨也随时涂改着纹理的形状与图案。书涂改了我买的心情与想法,然后又轻轻吹去留下的墨香。
  •     王人博先生当面推荐,值得收藏的好书!
  •     看到报纸上介绍特地来买的,还行,不错。
  •     作者用哲学家一样的语气来对很多东西作赏析,不过修饰成分太多消褪了它本来可以有的意义,而且从开头就感觉他更多的是在写自己,到后面就成了想到什么就说什么,甚至真的直接就在写自己各种经历和感想了,还有,我对他的人物访谈什么的并不感兴趣谢谢
  •     笔记做完,终于可以标了。前后算下来,这本小书花了我2个多月?一方面是拖延,另一方面是电子版做的笔记丢失,只能重读一遍。 还有两本王人博的大著——法治论与权利论——待读。读完他们,王人博就告一段落了。本来是在阅读经济学的间隙作为消遣读物,结果经济学因为看到很多数学公式看不下去了……慢慢重拾吧。 都没有说本书。 本书其实也没什么好说的,王的散文一股论文味道,太过斧凿,反失真切,没有太多让人共情的地方。只能说还行……
  •     图书馆就是好。被彩色的封面吸引了,原来也是看脸呀。原来是影评
  •     帮同事买的,买了两本,推荐
  •     挺好地书,读起来另一种感觉
  •     已购。
  •     很有意思,很有想法的一部书~有我喜欢的部分也有不喜欢的~但总体来说还是很喜欢!
  •     和他专业相比,本书深度欠缺,文笔语言一般般,消遣之用,权当开卷有益吧。
  •     一个宪政学者,在捧许嵩…………
  •     与其说是读书,倒不如说像是遇见了一个喜欢“闲逛”的同类,坐下来聊聊喜欢的书影音古今人世。
  •     2015.9台湾东华大学图书馆
  •     有几篇蛮好
  •     部分观念冲突,但是总结的电影都还不错的
  •     : I267.1
  •     广西师范又一个好系列.
  •     张公子书单中推荐的书,心被抓走了
  •     、看到43页,最后一句“愿死在纳粹手下的本雅明永远诅咒这个把纳粹艺术化的蠢女人”把我吓得不不敢读下去。以及他对音乐的看法,把我吓得不轻。随手翻了翻,没有再读下去的兴致。
  •     有些不错的感悟 但写的略做作 言语中能看出作者的自命不凡 作者本身并没有他说的那么敏感 也配不上孤独 有些观点略主观一厢情愿了 经不起推敲
  •     好书,真的值得收藏,还等什么呢
  •     书很新,发货也快,是正版。书很喜欢。王老师的文集,必须赞。
  •     这是一本 豆瓣
  •     透过影评看电影
  •     叔叔你是文艺青年啊!
  •     老师感性起来也有另一面,不过还是有一些文章感觉浮于表面,有种应试作文的风味
  •     王人博老师一直是我比较敬仰的,他教“中国宪政史”,上过他两学期的课。不用PPT,没有讲义,站在那里娓娓而谈,听他细数往事,真是一种享受。他喜欢听歌,和看电影。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