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随喜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社会科学总论 > 人间随喜

出版社:同心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7
ISBN:9787547705162
作者:薛仁明
页数:254页

后记

编后记•何以安心,何以为家?我能感受到,也许其他人亦能感受到,现下是一个乱象丛生、人心惶惶的浮躁时代,或者说,是个体生命饱受挤压又莫可奈何的艰难时代,因为,这就是如今的生活带给人们的真切体会。可是,在真切的体会里,并不一定有生命的真实。在这样的时代,我们还是可以做些什么,并且应该去做些什么,以丰沛我们的生命。那么,生命的真实是什么?生命的出口又在哪里?本书的作者,有人称之为“从山野里走出来的读书人”。一九九三年,为了解脱内心多年笼罩着的烦忧,他“走进了”山野,在台东县的池上乡做了中学教师;十几年后,他开始发表文章,这位在文坛上崭露头角的“乡下人”(作者对自己的戏称),打一开始就显出不同的气象,其文被台湾尔雅出版社的隐地先生评价为“绝对大气”,同时,他的“走出”,也是从内心的困顿走出,体尝到生命的清安。让作者受益良多,也是他在本书当中着墨最多的,是中国文明。中国文明?说起这个词,如今我们会想到什么?中国文明是四书五经吗?那似乎是专业学者才会去深究和精研的;是笔墨书法吗?那似乎已淡出我们的日常生活,我们只视之为艺术;是中国戏曲吗?那似乎已是可有可无的鉴赏,我们与之隔阂甚深;或者是民间工艺吗?那似乎也逐渐失去承传,要悉数变为纸上文物了。今天多数国人对自家文明极其陌生,叹其浩瀚、却敬而远之。也难怪有人会感慨,文脉已断。上述这些学问,当然是中国文明,但中国文明亦可以是普通大众“习而不察”、“日用而不知”的淳厚民风。譬如本书《何谓文明》这篇里,有客问:“何谓文明?”作者答:“文明是路上有景致,人家有笑语。”昔日,又有胡兰成先生说过:“春风至人前,礼仪生百媚。”胡著《禅是一枝花》里,还有一段对这幅人世风景的颇令人追怀的描写:“小时我骑在舅舅肩上去街上看灯市,……弯到我舅舅家,是在僻巷,此地没有灯翠经过,连街上的锣鼓声亦不容易听到,惟家家门口挂一盏灯笼,篾竹丝编的透明油纸灯笼点的红烛,只觉是天下世界都在苏州城的灯节里。”处在现代社会中的我们,即使对自家文明再怎么陌生,我想,对上述文字当中所蕴含的安稳现世、岁月静好、脉脉人情、悠悠怀远这层好意思,也多少能体认并感到亲切吧。然而,这种其乐融融、物亦有情的人世风景,现今已难寻觅,尤其是在现代化城市里。从这一点来看,即便不能下定论说文脉已断,但作为世风的文明可以说是隐去了。而我们一直在努力效法的现代西方文明呢?可以给我们一个安稳现世吗?看看现代世界,产业膨胀、商品泛滥,导致资源蒸发、生态失衡、人们忙迫不堪、人心为物所役,其弊日彰,有目共睹,自不待言。艰难时世,中国文明尚能复兴吗?或者换个更切实的问题来问,中国文明如何能让人受用?作者在这本书里,有颇多笔墨即在谈中国文明如何让他受用。按说,熟读胡兰成、拜师林谷芳、习儒释道已有二十余载的作者,本可以把中国文明谈得相当漂亮,但他的文章却显得很平实,不离于自身经验。他是做几分,谈几分。因为他深知,若不能知行合一,那么谈得再好,也只是戏论,误己误人。这是作者基于自己的生命经历得出的领悟。作者年轻时候,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写文章可以旁征博引、酣畅淋漓,似乎由此可以实现生命的提升和通达;然而,他怎么也摆脱不了愁闷,亦摇摆在各种理论之间,没有一个可以让他在现实中受用,真遇事便不安稳。他那时有着知识青年常见的愤懑与烦躁。生命似乎越走越窄,他觉得浑身不对劲,便决定归于乡野。那一年,他来到稻米之乡池上,这里地处花东纵谷,夹居中央山脉和海岸山脉之间,青山幽幽,水田漠漠,他放眼这风景,觉得踏实,就住了下来。他又开始自修传统文化,静下心来听戏曲、写书法、读古书,浸润当中,便体会到其中的好。这般离于抽象思维,亲于自然,修身养性之后,他不仅摸到了生命的真实,对世间万象也看得更为真切。如今作者回首自己一路走来,自叹“幸甚至哉”。可叹如今尚有众多读书人,徘徊在理论与身心相脱节的虚假人生里;可幸如今想寻觅生命安稳的人们,可以从作者的现身说法里,得一些明白。从作者的书里,我体会中国文明好在哪里?好在且喜、且亲、且真的情怀;好在对应生命的真实不虚。作者说:“你看《论语》一开头,就是‘不亦悦乎’,又是‘不亦乐乎’……也让我们猛然惊觉,是呀!全世界又有哪个文明的根本典籍是如此开篇的?”这句话真是醍醐灌顶。唯有觉悟的文明,才有光明喜气。从这喜气,可见出中国人的通达,即便处于逆境也不会丧失饱满的人格精神,这就是真生命。而这喜气,亦肯定和允诺了一个安稳繁荣的人世间。这个“喜”字,就是我们的乡音,最容易唤起我们对自家文明的好感与回忆。中国文明里,不仅有与人亲,更有与物亲。这个亲,在贤者以天下为己任的胸怀里,在陌路人亦可悲喜与共的温情里,在温、良、恭、俭、让的厚朴民风里。甚而自然万物,也因为人的珍惜与寄情,生出融融情意。这一切,无论磊落人格、美好情怀、物亦有情,皆可见中国人从容有余的生命,不与境迁,因而真。今年农历正月,我去了向往已久的台湾,行程中安排了作者书中提到的美浓小镇,那里比较好地保存了客家文化。美浓人当真热情,令我感念。犹记得正月十五那夜,明月当空,美浓民宿的主人带我去参观当地人拜伯公的祭礼。主祭的人身着青衫,另有十几位乡民参与,似乎仪式里重要的不是什么具体的象征含义,唯寄托的是一份情思,而怀有这情思,他们便让人感到可敬可亲。听说,以前参与祭拜的乡民更多,而今天是美浓爱乡协进会的人,为了保存当地文化不至失传,会有意识地承办这些活动。我想象如果这场面更为喜气热闹的话,就好像昔日苏州城家家户户门前的灯笼,浸润在这似有若无的文明氛围和浓浓人情当中,定会给我一种家的感觉,一个使吾心安然的故乡。若论复兴中国文明之必要,其实也不必先比拼文明的高下,因为,那即是我们的家啊,忘失这个家,如何安稳人心?可是,中国文明尚能复兴吗?我问自己这个问题。心中给出的是肯定的答案,但理由却不大对题。不知为何,只是想到这片华夏大地,和土地上的人们,我就认定中国文明只是暂时隐去而已。胡兰成先生有句话:“今日我与世人喜结同心。”(《心经随喜》)我们情同手足,念及这一点,心中的信念便不会熄灭;而有志者有心人遍在各处,正进行着各种努力和尝试。所以在我来看,中国文明是否需要又能否复兴?这个疑是明明白白的。但这个疑,却也难解。只是记录和保存中国文明,这个作为是不够的。中国文明如何能对应当下,接引大众,是需要今人发挥创造力的。本书作者发表第一篇文章时,已四十出头;今日向学、践行中国文明并致力其复兴的人们,且不急不躁,来想办法。这一课题,与追求梦想无关,不过是为了做些事情罢了。编者二〇一二年四月十八日

作者简介

本书收录作者近年来在两岸报刊发表的专栏文章,分为六辑:“躁郁时代”、“台湾现场”、“志士修行”、“礼乐文明”、“文化兴邦”、“教育之道”。这些文章从当下社会问题谈起,落脚到回归传统文化的人文关怀上,因目光犀利或直中心怀,遂引起热议,影响不俗;堪称时代人心的明眼洞察,中国文化的入心言说。
本书尤为难得之处在于,作者无论观察社会,针砭时弊,还是描摹世情,兼说文艺,皆从中国传统文化的母体出发。他寄身中国传统文化二十余载,终能与之相感相亲;于是他谈传统文化,能真切,能动情,能与生命相激荡,与现实相对应。他还原出中国文化最为光明且亲和的一面,如日出山谷,气象一新;如乡音悦耳,安稳人心。他的文字以士者情怀,允诺了一个安稳的现世,喜气的人间。
台湾的文坛巨擘隐地先生曾赞誉作者文章“绝对大气”,本书同样延续了这个品质,无论对当下浮躁的时代,还是荒失的人心,皆关怀深切,对治有方,具有不可估量的深远意义。
本书附赠《对话与问答》别册,收录作者与读者之间的讨论,所谈皆是今人感同身受的现实问题。而作者游刃有余、娓娓道来的对答,不禁令人感叹:唯能解答人们的现实困惑,才见学问之真实不虚。

书籍目录

代序•回归历史的轨迹——林谷芳访谈......1
楔子•《人间随喜》缘起......1
壹•躁郁时代[时代流弊,在于人心]
[躁郁]躁郁时代......7
[空言]现代学者太多,行者太少......14
[乖戾]我读大陆读书人的脸......18
[倨傲]请慎言“启蒙”二字......24
[迂执]一以贯之──忠厚者与聪明人之过......28
[骄吝]才情之外,才情之上......33
贰•台湾现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政界与社会]当美丽宝岛变成了综艺岛......39
[体制与现实]不患寡而患不均──从陈光标谈起......44
[精英与民间]隐性台湾与显性台湾......52
[民间与传统]星云法师与中国的人间佛教......56
[学界与文脉]中国文化在台湾?......61
[时代与青年]黄仁宇与宅男......66
[教育与教改]“零体罚”与台湾教改......70
叁•志士修行[自心光明,是谓志士;对应生命,是谓修行]
[元气]万象历然──关于文艺......77
[欢喜]只因那光明喜气——我与京剧的初识之缘......84
[朝气]晚九朝五......95
[兴志]独占一枝春──从梅花谈起......100
[清澈]孔子的明知故犯......106
[气度]孔门第一护法......110
[格局]堂堂汉家岁月......114
肆•礼乐文明[春风至人前,礼仪生百媚]
[人世静好]何谓文明?......119
[文明成毁]华夷之辨......122
[乐著大始]“乐”......126
[清严本真]凡中国乐器,皆是道器......131
[人情之美]台湾的传统底蕴......134
[唯诚唯敬]敬字亭与文化底蕴......139
[四时祭仪]祖父祖母,皇天后土......143
[沉静清和]法隆寺的黄土墙......149

伍•文化兴邦[游于艺,志于道]
[文脉接续]文章华国......157
[天心人意]无心,以成其大──关于书法......161
[平淡天真]纷纭天地,寂寥宇宙──倪再沁老师与台北当代艺术馆大展......167
[温柔敦厚]帮胡适说几句心里话......178
[存神忘形]笑忘三国......182
[文化土壤]关于两岸读经......186

陆•教育之道[使其虚心,使其滋养,使其扩大]
[师生印心]重建师生关系......193
[为人师表]当个神清气爽的老师......197
[端正寅畏]知所寅畏,始可言教......201
[尊师重道]“讲座”与“演讲”......205
[兴味盎然]游春涉险——关于阅读......209
[自在中学]薛朴“留学”......214
[颐养性情]食养山房,唱京剧......222
[耳濡目染]二丫头读三国......228

跋•我的书,我的老师......237
编后记•何以安心,何以为家?......241

编辑推荐

《人间随喜(附赠《对话与问答》别册)》编辑推荐:躁郁时代下一部安稳人心的书,明眼洞察时代之弊,有豁然清朗之气,还原中国文化之真,有闻者皆悦之喜,文字中见士者情怀,有安稳人心之力,附赠别册,为时人解惑答疑。

前言

代序•回归历史的轨迹——林谷芳访谈林谷芳,禅者、音乐家、文化评论人,台湾佛光大学艺术学研究所所长,台北书院山长。六岁有感于死生,高一时读佛书有省,从此入禅;台湾大学毕业后,隐于市修行;后为印证生命所学,往来两岸,戮力于文化工作。其参禅讲学写作,均立足在安顿生命的真实学问。林谷芳乃本书作者之业师,此篇访谈对于作者文章及时代人心皆有点评。访谈时间:2012年2月4日访谈地点:台北书院编者:本书的一篇文章,题目叫做《躁郁时代》,写作缘起是作者与您在台湾的一场对谈。这篇文章似乎敏锐地摸到了当今的时代症候,因为躁郁不安是时下普遍存在的社会心态,像流行病一样几乎波及每一个人。请问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林谷芳:用一句简单的话讲,人心之所以躁郁,是因为所求未遂;所求不能达到,自然产生焦躁。现代社会这一现象尤为突出,是因为社会对于欲求给予的是鼓励态度。人们从小接受的教育,以及时代氛围,都认为加法是天经地义要被肯定的。究其原因,不只是物质文明的发达,不只是当今处在资本主义时代,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近代以西方为主导的文明发展,自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勃兴以来,对人的欲求就一直作正面的看待,使其变得越发天经地义。可是被不断刺激起来的欲求一旦得不到满足,就会导致躁郁。欲求膨胀,在西方其实还没有那么严重。在西方,虽然基督教和人文主义于历史上冲突不断,但每当人的地位被放大,神和原罪系统都会起到制衡作用,在社会中形成稳定的力量。因为观照到原罪和人自身的不足而产生的谦卑,一定程度上始终是西方非常根柢的性格。而在中国,由于西方文化居于强势,西化即被等同于现代化,我们不可避免地被卷入资本主义化和物质文明发展的浪潮里。在这个过程中,因为我们没有西方的宗教机制和文化土壤,再找不到自己的解决办法的话,所带来的问题就会更为严重。无论西方式的现代化进程带来多少弊病,都不可能再倒退回去。那么该怎么办?一方面,是从大的方面,即社会机制的改造入手;另一方面,其实我们每一个人可以从时代环境里抽离出来,回到“不与万法为侣”的主体,做到自足——社会还没有压缩到连这个空间都没有。当社会所有的机制和思想都在肯定外求的合理性,告诉我们只有在社会网络里生命才有意义的时候,其实你永远拥有生命的自由,在这里你可以找到生命的安顿。所求未遂导致躁郁,如今在知识分子身上体现尤为明显。为什么?因为他们更容易把自己的欲求扩充到极致。所谓齐家、治国、平天下,实际上也是欲求。如果这种向外的欲求不能被一种生命丘壑所承担,就会带来心理失衡。为什么很多知识分子会酸腐,会愤世嫉俗,会说“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样的话,就是因为欲求得不到实现而产生了心理落差。最近在大陆,机制问题成为公共知识分子的主要议题,这是社会转型的必然现象,也有其正面功能;但机制的改造和人心的观照,这两方面应当取得平衡,过分聚焦一个,都可能适得其反。编者:您讲到知识分子,就关涉到本书引起热议的一篇文章,《我读大陆读书人的脸》。文章指出大陆知识分子过度关注制度方面的问题,问题能解决到什么程度不好说,但立即能从他们身上看到的一个效应是,这些人越大声疾呼,心态就越不平衡,结果可能是离他们理想的安稳社会越远。林谷芳:对这篇文章,其实我有些保留看法。仁明比我有更多儒家的味道,所以他笔下会倾注更多的社会关注;为了强调他自己的观点,虽然他知道不是所有人都如此,但还是用了一个全称的语气——“大陆知识分子”,这也是为什么该篇文章在大陆会引起强烈的反弹。但抛开这一点,把它当做多数样态来看,那么大陆知识界确实存在着这样一个氛围。公共知识分子关注的社会议题,比一般常民百姓要广。按理说,应该是看得越广的人,心胸也越宽阔。但如果关注的议题很大,甚至无限延伸,而心胸却没有随之广大,反倒容易比一般人更加焦躁。知识分子因为关怀公共议题,因为比常人看得远而有忧虑,本是常态,但不能过甚。所谓“先天下之忧而忧”,其中的“忧”,还不只是忧一个天下之议题,更是有天下之胸怀。这两者之间要对称,否则就容易怀忧丧志、愤世嫉俗,不仅给自己的生命造成负担,甚至可能加速社会矛盾。我读仁明的文章,常会作两个设身处地的设想。其一是设想大陆读者的阅读感受,我想他们的反弹更多不是针对内容,而是出于情感。其二是设想我在仁明这个年纪,会如何去谈这些问题,语气是圆熟还是激烈?我是对大陆看得越多,越觉得中国有无限的可能性,所以不会把话说死。其实仁明本可以把话说得更完备,但我这是求全之论了;也许仁明需要的就是这样一剑,虽不能一击必杀,但剑路清晰,说不定能引发一些可能性,只是,这一击是否反映了自己的急,也还是要自我反观的。编者:人之所以有种种向外的欲望,是不是和物质文明时代下,人越来越少对生命的真实体验有关?林谷芳:在当代社会,许多欲望其实是人为创造出来的。好比手机,没有手机之前人也活得好好的,有手机当然不是坏事,但自从这个东西发明之后,的确不断刺激了人对手机新功能的欲望。这不仅有刚才说的思想背景的原因,它和“消费刺激生产”的资本主义逻辑也是一致的。当然,在群体社会里,我们不能简单地将问题完全归咎于某种主义或观点;但在一个社会总和体里面,有没有作为中和的机制,是避免危机的关键。就比如苹果公司的创始人乔布斯,虽然现在还很难估量信息时代的发明者于人心的正负影响,但两岸媒体几乎无一例外地把乔布斯捧为英雄,对其逝世如丧考妣,对他创造出来的消费需要的两面性,却几乎没有任何反省,说明我们的社会对于欲望的被创造是给予肯定的。再来说生命体验的问题。三十几年前,“知识爆炸”这个词首次出现,说明知识扩充给人类造成了巨大影响,发展到信息社会就更是如此。在这一过程中,人们越来越倾向于在虚拟世界得到满足,也就越来越远离现实的生命体验。以往是知识分子容易有这个问题,他们会把概念当实在,从而陷入戏论当中;如今更是每一个人都可能沉溺在虚拟世界里,所以这个问题变得越发严重了。我们一直说当代社会是多元社会,但因为信息渗透无远弗届,人人可以自由选择他要的信息,不必将自己暴露在一己不能掌握的实然环境里,从这儿来看,生命乃至社会反而是在趋于极度的一元化。而我们的文化论述总在倡导求新,年轻人在这样的鼓动下更加没有束缚,提供给他们的物质支持也比以前好很多,可是若论到生命的安顿和积累,那么现在年轻人的生活显然是不足以支撑的。要反转这样的现状,可以通过一些人文的作为,让人们多一些实际的生命体验,带着更多的觉醒回到实际生活,他们一定会发现其中的吸引力要远远大于虚拟世界。现今的文化环境虽然不利,但这些严肃的对内在生命议题的论说,还是尽量要让想看的人看到。当有了更多觉醒的分众和个人,就可能中和一元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编者:那么在中国,要建立对物质文明和一元社会的中和机制,中国传统文化是不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林谷芳:这个问题我想先谈得远一些。我是教艺术的,过去我们上课,一定是先讲艺术理论,再讲艺术史;但现在教法不一样,顺序是倒过来了。为什么?说明我们看到,所有的美学都是历史的产物。即便像西方的思辨美学,想象可以抽离于美学现象去谈美的本质,这种观点其实也是历史的产物。这又说明什么?说明人都是历史创造出来的,文化都是历史创造出来的。文化为什么不能简单地进行移植,而需要有机地涵化?因为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先验真理存在。人作为一个物种,当然有共通性;但随意把一个概念加上普世性,其实是很危险的,这样容易忽略人类社会发展中的特殊性和历史轨迹。我们活在这片土地上,活在这片文化氛围里,这土地和氛围都是历史的产物。只有接续这个历史,才能改变历史,而不是依据一个普世性的原理,就可以否定历史。每一个社会必然要回到自己的历史轨迹,去寻求它可能与当代发生的对应,其对应的样态不一样,也是必然的。所以我们说西方理论不能简单移植过来为我使用,不是在否定这些理论的价值,而是说要让它和我们的历史作一个有机的结合与转化。可是近一百多年来,我们大体上是在用外来的理论看自己,把太多精力放在借用西方的东西来改造自己,以为西方文化是可以直接嫁接和引进的;太少尊重和遵循自己的历史轨迹,并思考如何从这当中寻得一条对应当代的路。中国尤其是个重视历史的民族。中国文化是人间性的,好处是一切不离人间,但坏处可能是缺乏终极关怀。中国人在终极关怀上的追求更多表现为一种历史感,通过历史的兴替起落,了悟生命该如何安顿如何扩充;历史的联结一旦不在,中国文化很可能就只剩现实性。所以说,西方文明传到中国,负作用之所以会那么大,一方面因为两种文化属性不一样,一方面和历史的切割也有关。中国寻求自己的出路,还是要回到自身的历史轨迹作思考。从这一点考虑,那么可以看到仁明的一些说法,正是从中国文化母体出发所作的诠释,这是比较重要的;因为这是一个基点,没有这个基点,生命就很容易摇摆不定。我知道有些人对仁明有看法,认为他只讲结论,少有论理的过程;但仁明这样写是有道理的,因为观照有时不需要有那么严格的论理逻辑,它可以是一种直观和总体领悟。编者:有人说,在大陆,中国文化文脉已断。对此您怎么看?林谷芳:“文脉”也是一个全称的说法,而中国的民间是非常广大的。虽然文脉在大陆看似气若游丝,但并非已经断绝,而是不绝如缕。因为无论主流思想是否关注传统文化的接续,民间一直有着各种尝试。大陆的文化人要想在这上面有所作为,自身一定要先有生命的印证;如果只是空谈文脉,那谈到后来反而是要断掉的,何况,当前多数的论说方式也都不是中国的了。对仁明的文章,就不能当学术论文来点评,因为他写作的诉求点并非学术,而是与生命情境的对接。

内容概要

薛仁明,1968年生于台湾高雄县茄萣乡,祖籍福建漳州,台大历史系、佛光大学艺术学研究所毕业。曾长期困惑于安身立命之道,十八岁时且因之休学半年。十九岁开始,有心于儒释道三家,关心的焦点,是文化之重建与生命之修行。
2009年4月,倾十年关注之力,出版《胡兰成•天地之始》;继而出版《万象历然》(2010年),被誉为“绝对大气之书”;随后《孔子随喜》(2011年)面世,还原孔子的活泼本色,有人称之为“使孔子出土”。
2011年开始,陆续在上海的《东方早报》与广州的《时代周报》开辟以中国文化为主体的专栏,并曾在台湾最重要的两大报刊文化版面《中国时报‧人间副刊》和《联合报‧联合副刊》长期发表专文,影响渐盛,声名日广。读书人和知识界将越来越认识到,这是一位无法绕开的作者。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这自残,使得他,阴郁终身;这自残,使得他,无论再如何置身自然,皆无济于事;这自残,使得他,不管再如何欣羡禅宗老庄,终究只能缘而不入。说到底,太平洋盐寮海滨的风日洒然抑或阳明山平等古圳的林木葱葱,都只是孟东篱那抑制病菌的抗生素;而谈禅说玄,也不过是孟东篱暂缓病痛之镇定剂罢了!他的病根,始终都在。他晚年生理上是拒绝了,但终其一生,在精神上,他却彻彻底底是,带病延年。 正因为孟东篱的带病延年,使得他病急不至于猝然迸发,一如同侪王尚义之肝癌遽逝;也使得他病笃不至于缠绵难耐,一如晚辈袁哲生之自杀身亡。然而,尽管病状缓急容或有异,但是,三人之病根,同也;其自残,一也。 话说回来,这自残,又岂是单单只此三人之所为?数十年来,有多少文艺青年谈克尔凯郭尔、论卡夫卡、诵加缪、读萨特,那一张张年轻忧郁的脸,布满了相濡以沫的自残伤痕。而今,孟东篱已逝,存在主义也不再流行,但是,当下许多的文化人,新一代的文艺青年,尽管看来样式繁多、色彩斑斓,似乎更多元、更众声喧哗,但好多人的脸上,却忧郁依旧,仍然是布满了惶惑与苍白;这群忧郁之人,他们在写作、在展演;他们在演说、在讨论;他们在相濡以沫。 曾经,我也是这样自残着。大学时代,看西方艺术电影,看他们逼视着人类的困境,剖析着人类的无明,穷究隐微,探尽幽暗。于是,每回看完,撼动惶悚,心头下沉,紧紧揪着,再久也解不开;隔阵子,又看,又揪,又不能解。这是什么?这当然是自残。

图书封面


 人间随喜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6条)

  •       我能感受到,也许其他人亦能感受到,现下是一个乱象丛生、人心惶惶的浮躁时代,或者说,是个体生命饱受挤压又莫可奈何的艰难时代,因为,这就是如今的生活带给人们的真切体会。  可是,在真切的体会里,并不一定有生命的真实。在这样的时代,我们还是可以做些什么,并且应该去做些什么,以丰沛我们的生命。  那么,生命的真实是什么?生命的出口又在哪里?  本书的作者,有人称之为“从山野里走出来的读书人”。一九九三年,为了解脱内心多年笼罩着的烦忧,他“走进了”山野,在台东县的池上乡做了中学教师;十几年后,他开始发表文章,这位在文坛上崭露头角的“乡下人”(作者对自己的戏称),打一开始就显出不同的气象,其文被台湾尔雅出版社的隐地先生评价为“绝对大气”,同时,他的“走出”,也是从内心的困顿走出,体尝到生命的清安。  让作者受益良多,也是他在本书当中着墨最多的,是中国文明。  中国文明?说起这个词,如今我们会想到什么?中国文明是四书五经吗?那似乎是专业学者才会去深究和精研的;是笔墨书法吗?那似乎已淡出我们的日常生活,我们只视之为艺术;是中国戏曲吗?那似乎已是可有可无的鉴赏,我们与之隔阂甚深;或者是民间工艺吗?那似乎也逐渐失去承传,要悉数变为纸上文物了。今天多数国人对自家文明极其陌生,叹其浩瀚、却敬而远之。也难怪有人会感慨,文脉已断。  上述这些学问,当然是中国文明,但中国文明亦可以是普通大众“习而不察”、“日用而不知”的淳厚民风。  譬如本书《何谓文明》这篇里,有客问:“何谓文明?”作者答:“文明是路上有景致,人家有笑语。”昔日,又有胡兰成先生说过:“春风至人前,礼仪生百媚。”胡著《禅是一枝花》里,还有一段对这幅人世风景的颇令人追怀的描写:“小时我骑在舅舅肩上去街上看灯市,……弯到我舅舅家,是在僻巷,此地没有灯翠经过,连街上的锣鼓声亦不容易听到,惟家家门口挂一盏灯笼,篾竹丝编的透明油纸灯笼点的红烛,只觉是天下世界都在苏州城的灯节里。”  处在现代社会中的我们,即使对自家文明再怎么陌生,我想,对上述文字当中所蕴含的安稳现世、岁月静好、脉脉人情、悠悠怀远这层好意思,也多少能体认并感到亲切吧。然而,这种其乐融融、物亦有情的人世风景,现今已难寻觅,尤其是在现代化城市里。从这一点来看,即便不能下定论说文脉已断,但作为世风的文明可以说是隐去了。而我们一直在努力效法的现代西方文明呢?可以给我们一个安稳现世吗?看看现代世界,产业膨胀、商品泛滥,导致资源蒸发、生态失衡、人们忙迫不堪、人心为物所役,其弊日彰,有目共睹,自不待言。  艰难时世,中国文明尚能复兴吗?或者换个更切实的问题来问,中国文明如何能让人受用?  作者在这本书里,有颇多笔墨即在谈中国文明如何让他受用。  按说,熟读胡兰成、拜师林谷芳、习儒释道已有二十余载的作者,本可以把中国文明谈得相当漂亮,但他的文章却显得很平实,不离于自身经验。他是做几分,谈几分。因为他深知,若不能知行合一,那么谈得再好,也只是戏论,误己误人。这是作者基于自己的生命经历得出的领悟。  作者年轻时候,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写文章可以旁征博引、酣畅淋漓,似乎由此可以实现生命的提升和通达;然而,他怎么也摆脱不了愁闷,亦摇摆在各种理论之间,没有一个可以让他在现实中受用,真遇事便不安稳。他那时有着知识青年常见的愤懑与烦躁。生命似乎越走越窄,他觉得浑身不对劲,便决定归于乡野。那一年,他来到稻米之乡池上,这里地处花东纵谷,夹居中央山脉和海岸山脉之间,青山幽幽,水田漠漠,他放眼这风景,觉得踏实,就住了下来。他又开始自修传统文化,静下心来听戏曲、写书法、读古书,浸润当中,便体会到其中的好。这般离于抽象思维,亲于自然,修身养性之后,他不仅摸到了生命的真实,对世间万象也看得更为真切。如今作者回首自己一路走来,自叹“幸甚至哉”。  可叹如今尚有众多读书人,徘徊在理论与身心相脱节的虚假人生里;可幸如今想寻觅生命安稳的人们,可以从作者的现身说法里,得一些明白。  从作者的书里,我体会中国文明好在哪里?好在且喜、且亲、且真的情怀;好在对应生命的真实不虚。  作者说:“你看《论语》一开头,就是‘不亦悦乎’,又是‘不亦乐乎’……也让我们猛然惊觉,是呀!全世界又有哪个文明的根本典籍是如此开篇的?”这句话真是醍醐灌顶。唯有觉悟的文明,才有光明喜气。从这喜气,可见出中国人的通达,即便处于逆境也不会丧失饱满的人格精神,这就是真生命。而这喜气,亦肯定和允诺了一个安稳繁荣的人世间。这个“喜”字,就是我们的乡音,最容易唤起我们对自家文明的好感与回忆。  中国文明里,不仅有与人亲,更有与物亲。这个亲,在贤者以天下为己任的胸怀里,在陌路人亦可悲喜与共的温情里,在温、良、恭、俭、让的厚朴民风里。甚而自然万物,也因为人的珍惜与寄情,生出融融情意。这一切,无论磊落人格、美好情怀、物亦有情,皆可见中国人从容有余的生命,不与境迁,因而真。  今年农历正月,我去了向往已久的台湾,行程中安排了作者书中提到的美浓小镇,那里比较好地保存了客家文化。美浓人当真热情,令我感念。犹记得正月十五那夜,明月当空,美浓民宿的主人带我去参观当地人拜伯公的祭礼。主祭的人身着青衫,另有十几位乡民参与,似乎仪式里重要的不是什么具体的象征含义,唯寄托的是一份情思,而怀有这情思,他们便让人感到可敬可亲。听说,以前参与祭拜的乡民更多,而今天是美浓爱乡协进会的人,为了保存当地文化不至失传,会有意识地承办这些活动。我想象如果这场面更为喜气热闹的话,就好像昔日苏州城家家户户门前的灯笼,浸润在这似有若无的文明氛围和浓浓人情当中,定会给我一种家的感觉,一个使吾心安然的故乡。  若论复兴中国文明之必要,其实也不必先比拼文明的高下,因为,那即是我们的家啊,忘失这个家,如何安稳人心?可是,中国文明尚能复兴吗?我问自己这个问题。心中给出的是肯定的答案,但理由却不大对题。不知为何,只是想到这片华夏大地,和土地上的人们,我就认定中国文明只是暂时隐去而已。胡兰成先生有句话:“今日我与世人喜结同心。”(《心经随喜》)我们情同手足,念及这一点,心中的信念便不会熄灭;而有志者有心人遍在各处,正进行着各种努力和尝试。  所以在我来看,中国文明是否需要又能否复兴?这个疑是明明白白的。但这个疑,却也难解。只是记录和保存中国文明,这个作为是不够的。中国文明如何能对应当下,接引大众,是需要今人发挥创造力的。本书作者发表第一篇文章时,已四十出头;今日向学、践行中国文明并致力其复兴的人们,且不急不躁,来想办法。这一课题,与追求梦想无关,不过是为了做些事情罢了。   编者   二〇一二年四月十八日
  •     随喜之心,拾起中国文化的碎片——略从薛仁明先生新作《人间随喜》说开去文/小北在我年轻之辈,要谈中国文化,谈何容易;在我年轻之辈,要讲礼乐文明,云何简单。如今有胸怀“我行四方”之志,从台东池上而来,一路北伐者,是薛仁明先生。荷花最盛的季节,薛先生新作《人间随喜》在北京出版,是他献给我们最好的礼物。如书中《楔子》所述,《人间随喜》缘起于作者专栏文章。因是专栏文章,所谈虽中国文化,但颇多碎片性质,故而内容其实很庞杂,涉及时代流弊,又兼说文艺,描摹世情。按编者所分,凡六个单元,作者所谈皆传承中国文化之母体,所以纵是内容丰富,也是气象万千。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薛先生其实也是述而不作,他的底蕴在中国民间,他的框架在中国传统;读其文章,每有亲切熟悉之感,皆在于他的体系乃是对胡兰成先生晚年最精华部分的追述。如云祭祀,如云礼乐,乃至与时弊直面相对的产业国家主义,都是胡先生晚年所要论述的未央之愿。薛先生如今是对胡先生的即兴发挥,加上他自己深厚的功底,而自成一路风景。《人间随喜》每一篇文章,在结集成书之前,我大抵都已读过,这回翻阅书本,又别有感慨。其间文章,我最喜“志士修行”“礼乐文明”“文化兴邦”几个篇章。读薛先生之文,是通篇即风景,每不乏偈语。如云“祭祀是对历史的感恩……也是对自然的感激”,如云“世间之美,无甚于人情之美”,又如“一日,有客问,‘何谓文明?’我只回答,‘文明是路上有景致,人家有笑语。’”。无一不是作者美丽性情之展现。可说,薛先生的文章,每一个单篇都是好文章,而且是“文章华国”之文章。但是,这样的文章,集于一处,乍看之下,对不相干之人难免疑为说教;又薛先生多说神清气爽、清洁明亮、万象历然等等,则又有人会怀疑,作者自己果真淡然了吗?如此怀疑,虽不必,却大有人在,亦这样的怀疑其实也正切中要害。薛先生是一介于禅者儒者之间的行者,他的底气我毫不怀疑,但他所行之处,所面对的当下之境,却多难揣测。薛先生出来行道,是好比以身试法,进了一只大熔炉。好的文章如一面镜子,其实人之于人,往往也相互成镜。种种境界,都在镜中相遇。有读者说:“作者忧岛忧民,本就做不到随喜。”就这一点,就是前面所说的境界问题。薛先生的心态,其实我很能理解,但我也总觉得薛先生的路子是否毫无问题呢?虽说孔子来到现世,也是要哭泣的。但既名之随喜,总还是清和一些吧。虽然僭越,但我以为薛先生太多以批评者的姿态,来阐说当下,或以家长的语态试图架构中国传统,示之以人的印象总是不好。对于薛先生本人,他长期居于池上乡下,深受人情物意之陶冶,自然比一般人高出一个境界。当他离开台湾乡下,奔走各地,遇见千千万万的人,其实本来就意味着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难进难退。薛先生虽非学术精英,但恐最终难逃精英者的命运。中国大陆,其实不乏精英,惟长期受主流意识形态压抑,所谓精英与民间遂产生疏隔。譬如,“礼乐”二字,能够洋洋洒洒写出上万字论文者,总不少,惟鲜有实感。所谓实感,是凡道器,皆用于生活日常。礼乐,本出祭祀,祭祀则由贵族,而融合于民间,乃成了万民的风景。如今,我们所见祭祀,则早已成为一国之陋俗。此即文化之碎裂。盖薛先生这一时期的文章,充满对时事的针砭,已从道艺的修行中起立,来到人世现前。但他要的“春风至人前,礼仪生百媚”,与一般人已很遥远。所幸,透过他的书,透过他的言谈举止,我们看到中国文化的碎片,如同在镜前看到了自己。今是我们要能以随喜之心,拾起中国文化的碎片,拼出一块完整的大图。《人间随喜》即是一面镜子,照出种种心态,照出各各自我。你若读得出书中的不足,乃至作者的不安,则都是种种心态,各各自我。小北2012年9月12日于北京
  •     《人间随喜》——没事儿偷着乐  副标题只是我对人间随喜的解释,不准确,只是喜欢。像随喜这个带有佛家味的词,如果薛仁明不在前面加一个人间,恐怕也很无趣。期盼《话题2013》未果,只好重温了一下《话题2012》其中一篇——《最熟悉的陌生人——想象中的台湾》。想起2012年初台湾7天,又想起朱天文/朱天心/张大春/杨照/白先勇/柏杨/余光中/琼瑶/邓丽君/杨德昌/赛德克巴莱……更觉杨早们的犀利与深刻,理性与高度。我只能做超级粉丝,再加一个超赞。盼望杨早们的《话题2013》尽快出版面世。  去台湾,逛了三个诚品和重庆一条街的十几家书店。回来时,每个行囊里都塞了书。偏偏查了里仁的《金瓶梅》。我说是文学作品,工作人员说是黄色小说。如何能争执得下?人民文学也有出这套书,其他出版社的版本也很多,我不就是奔着被删除的两万多字的淫词艳语去的嘛!有机会,要专门摘录这两万多字,和成人朋友们分享,要连载推出。想看的,要回复互动啊,再找微观配画,是不是很好?争执不下,侯检的不明真相的沉默者围观了过来。工作人员给上司打电话请示,最后放行,善莫大焉。  从台北去桃园机场的车上,司机不停的抱怨台湾的发展速度慢。左手一指立交桥,修了七年还这样;右手一指高楼大厦中间点缀着的茅草屋,这就是台北!司机不屑,这要是在大陆——那意思很有点向往大陆强拆的暴力倾向。司机很羡慕大陆人的阔气——随行的土豪老板更是在台湾中亲戚/朋友/老乡中上演了一掷千金的豪爽,随身的包包里装满了黄金/钻石和名表。  在台中,和一农民闲聊。他对台湾执政党的软弱失望到咬牙切齿。又感叹说大陆这几年发展的真好,真快。满脸的艳羡。  蒋方舟说,大陆人对台湾的爱之深,有多少是源于对自己的恨之切。这句话,说得好。缺什么,想什么,不是吗?不少台湾人对蓝绿两队的轰轰闹闹烦得要死呢!  东南去荒野书店参加活动,我托其带一本林培源的小说集,结果,售罄。带回来的是薛仁的《人间随喜》签名本。打开一看,果然随喜。  这本书对我的触动很大。  比如,作者大学期间,这会儿是论孟老庄,下会儿是韦伯新马及解构。他说牟宗三,一边陆王,一边康德;他说唐君毅,左手理学,右手黑格尔;他说徐复观,强调儒家伦理和自由主义兼容会通。作者后来“隐居”乡下十几年,1993年,为了解脱内心多年笼罩的烦忧……当然,隐居期间潜心读书,从容含玩。  不少人,有野心。后来发现,书海浩瀚,不得其法,年岁日长,由宽到窄,专门研究一门去了。薛仁明怀疑学贯东西,古今会通。想也是,非天才,无以如此。  杂文随笔类,不写于一时,不感于一事。行文观点都带有情绪。碎片之间,虽多有瓜葛,但成系统几乎不可能。读时感慨万千,读后忘却九霄。片言只语,微言大义,大浪淘沙,最后,闪光者渺渺。这是杂文随笔之难?作者此一时,感悟这方好,下一时,感悟此不妙者,俯首皆是。或也正因为如此,杂文随笔类,自有其妙处。  且摘录《人间随喜》几句。以记读过。  中国的生命学问,关键是体会和实践。——这是宋明理学的知行合一?  说了一堆,却与生命无涉,那叫戏论。孔子之所以不作系统论述,就是为了永绝戏论。——何也,大不明白!  作者“困而欲知之”,奋发读书。最后随缘随喜。他说,中国读书人,自宋儒以来,道德感太深,道德范围太窄,又过度以天下为己任。因此,一天天严肃……朱熹不吃豆腐的迂腐和严肃,在我看来,倒是很可爱。再说了,格物致知是一种科学的精神,只是,方法和工具有问题罢了。朱熹要是在现代,他估计会很喜欢吃豆腐,这有何难?  薛仁明对台湾的政治不满。对两岸的教育更加不满。亚里士多德和卢梭要是活着,是否也会惊讶政治的变化之神速?  大陆人对文革的痛心以及对社会矛盾/贫富差距的愤懑,自然而然的把台湾解读为中华文化的延续之地,无可厚非。此一时,彼一时也。想象中的台湾,多像蒋方舟之言,说的是他,关照的是自己。韩寒的风,也不难理解。然而,台湾的问题毕竟不少,大而观之,恐怕是全世界的习气,独善其身者,何其难也!我也经过几番努力,终觉台湾弹丸之地,怎么能和神州大地争执传统文化之牛耳,笑话。  不得不承认,薛仁明对台湾的认识——保留了世俗的,民俗的一些习惯,是台湾之所以迷人的核心因素,这是对的。中国历代王朝统治,不论是不是外儒内法,老百姓一直是世俗的老百姓,随缘欢喜,没事儿偷着乐。我想,这或是中华文化之所以延续的重要原因之一——豁达/宽容/变通/讨巧/乐观/实惠——无论你王朝更替,独尊儒术废黜百家,还是马列毛邓,全球接轨,是中体西用还是西体中用,这个主义那个社会,种种,种种,都是知识分子的事情,老百姓不管,他只管生活——习焉而不察。只要有自为空间,没事儿偷着乐的老百姓一定不在少数,即便在诸多荒唐的年代。  去卡拉OK玩儿,我经常说,来,让我糟蹋一首歌;读了一本书,写几句话,也真有这个意思。好在,卡拉OK的受众,也就区区几人。写了几句读书后感,发在朋友圈和博客,点击者寥寥,阅读者稀少。说得不对,也不算恶俗。对不对?薛仁明先生。对不对,诸君?倒是有心者能去翻翻这本书,也是不坏的。  嗯,没事儿,偷着乐吧。除此,还能如何?

精彩短评 (总计64条)

  •     薛仁明先生谈中国文化,格局很大
  •     或許薛先生所言所行,就是我奮鬥的方向。
  •     很喜欢这本书、老师推荐看的、谢谢赠品
  •     一起享受美与爱
  •     很不错,躁郁的知识分子可以看看。
  •     好久没有读到这么痛快淋漓的文字了!
  •     有些观点还是蛮中肯的,值得惊醒;譬如对商业文明的反思,对知识分子在近现代社会中的负面作用的观点。但是一方面和南怀瑾先生类似,有时对传统太过抬高了,由过度解读古籍的感觉。另一面分明感到了作者凌厉的精英之怒呵,和他自身倡导的宽容大度儒家传统不合。
  •     “路上有景致 人家有笑语”估计赶不上这么好的世代了 那就“任你嚣嚣 任你呶呶 我自巍巍 我自悠悠”吧 四星半
  •     读着好生安宁和欢喜
  •     好书,很有启发
  •     朋友推荐的,刚看了一部分,感觉不错。
  •     或许可称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原教旨主义。“托古”虽不能解决中国政治与社会结构的痼疾,但保持喜乐随和的心态至少对弭合阶层裂痕有一定助益。
  •     改善你的性格,改良你的态度。用心拥抱人生的点滴。
  •     让我拓展了知识面,老师推荐的,应该不错!
  •     理解什么是人间,什么是随喜。
  •     人如其文
  •     有点故作姿态的感觉。
  •     那段时间的自己很躁很糙【140323】
  •     第一次接触薛仁明,很喜欢他的思想,对我触动很大。书本质量看起来不错,但发现有少少的错漏之处,尚不碍瞻观。想对传统儒学有所了解的,可以买来一读。
  •     作者无论观察社会,针砭时弊,还是描摹世情,兼说文艺,皆从中国传统的母体出发。他寄身传统二十余载,终能与之相感相亲;于是他谈传统,能真切,能动情,能与生命相激荡,与现实相对应。他还原出我国传统最为光明且亲和的一面,如日出山谷,气象一新;如乡音悦耳,安稳人心。
  •     心平氣和地讀完以後大可"仰天大笑出門去"。
  •     读此书时想起曾有说法若民国文风不断,定然是木心先生的行文风格。此书读起来也很有平仄顺气的韵律,推荐此书主因文风。内容上前文先直抒儒者本"直",有孟子侠气,后文论文化,态度多谦谨,貌似平冈静流实在百川汇海。最近又读老子见曲则全一段,迷惑儒道是分不清还是不分家。
  •     作者对于儒学和传统文化还是很有见地,但是不应该成为他批判西方思潮的理由。他貌似对当下什么现象都看不惯,都是以前的好,这样的心态不足取啊。
  •     作者是实力派,看问题很有洞察力,读完后很受启发!
  •     子曰:“修己以安人”,作者做多少,谈多少,少说教,多恭行;行文虽略有方巾气(不一定是贬义,得看受众喜不喜欢),但观念清朗,多有振聋发聩之处。“世界本该天清地宁、万象历然”,作者如是说。
  •     一昧鼓吹古典但又说不出好在哪里。
  •     拍了“孔子随喜”、“人间随喜”各一本,可“人间随喜”寄来了二本,当然收的也是二本的钱。不知为何?
  •     喜欢这个人,空下来一定要静静地看!
  •     喜欢薛仁明先生的书
  •     文笔不错,非常赞同书中的很多观点。
  •     人间随悲剧
  •     见解独到、文笔雅致的随笔集。现在将中华文化的人很多,但大多数没有创见,有些甚至迂腐,薛仁明却能够讲得气象万千、别有洞天。
  •     智慧 内涵 精到
  •     我觉得不怎么样啊
  •     ‘充满正能量’用这句话做标题,虽然很俗,但未能想到更好的。在这本书中,我看到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如何可能;孔子的随喜;中华文化那种从容,悠然的态度,与西方思辨思维方式的不同。“禅,就是让人回到生命原点,把人拉回最真切处;既不歧出,也不啰嗦,更不空言”
  •     有位兄长推荐
  •     挺好的啊,还是觉得是好的
  •     觉得作者很有人格魅力
  •     关注心灵修养,但对儒家过于理想化
  •     内容还可以,但是看看就好了,不值得深究
  •     书刚到,送书速度特快!
  •     很好,会细细品读。
  •     读的时候颇为酣畅淋漓,兴高采烈固然好,可面对现实社会无法全身而退,必然要流转于细节琐碎他人地狱,每个人的境遇也不尽相同,只能尽量超脱豁达。作者有些观点也是值得商榷的,否定商品社会,否定浮躁肤浅之风,否定教育僵硬量化主导,这都没什么,进而否定整个西方社会的价值观,还是过于偏颇了。
  •     薛仁明的确是得了胡兰成的真传,无论谈礼乐文明,还是针砭时弊,皆能承接胡兰成的学问体系和思考方向,读起来异常亲切。
  •     还是那句话,欣赏先生的气性,但对很多观点持不同意见,尤其是先生对于西方文明的否定。另,对于学生早上十点听演讲昏昏欲睡,如此大怒,究竟是学生的不足,还是您的不够呢?
  •     随手翻翻挺有意思
  •     好书!找到最传统的气息
  •     读过后,很像静静的自己坐坐。满心欢喜。。薛先生是武士。。。
  •     消遣不错
  •     以本人鄙见,传统复兴必先恢复敬畏之心,有敬畏才会时常感念,如此才可与万物同俯仰,以有天下之胸怀忧天下之议题;才可悦乐自身、元气满满,从俗物、学问中露出一张张怡乐的笑靥。
  •     有责任感,所以恨铁不成钢。
  •     作者忧岛忧民,本就做不到随喜。于是我带着错误的情绪读完了作者的忧患和批判。既然说道随喜,那就请淡然一些吧。
  •     蛮少能读到这种反思西方价值观、自由主义的文字的。反观我们这些所谓在民间做事的人,其实不懂民间,更多还是遵从的西方和精英思维而已。
  •     书是家人喜欢的~~
  •     看了《孔子随喜》,忍不住又买了这本。
  •     可能是碍于专栏的篇幅,以及成书时选稿的时间范围过于紧凑,作者的思路略窄,尤其是对时事的看法,有种试图借一定理走天下的赶脚,倒是那些讲孔子三国等古代文化相关的篇幅很不错
  •     随喜
  •     得静下心来读的书籍
  •     印刷很好 和期待中一样
  •     感受到作者在中华传统文化熏陶下元气饱满、豁达通透。对比这个躁郁时代,我们急于抛弃自己的根基,一味拿来主义,所学所思名曰开放,实则漂浮,真觉得自己需要回到中国的文化里,好好浸染一番,也熏陶些宽厚通达、兴然勃发之气。
  •     我这种懒人,反而容易做到随缘欢喜。
  •     老古板
  •     人间人间!
  •     and《孔子随喜》http://book.douban.com/subject/6013378/ “想讀”改標“已讀”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