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及其背叛》章节试读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社会科学理论 > 自由及其背叛章节试读

出版社:译林出版
出版日期:2005-9
ISBN:9787806579183
作者:以赛亚·伯林
页数:194页

《自由及其背叛》的笔记-第143页 - 迈斯特

他认为,人性从根本上说是自我毁灭性的,需要加以抑制和控制。唯一可信赖的东西,唯一可靠的东西,不是人造的;因为如果它是人造的话,他同样可被人毁掉。

《自由及其背叛》的笔记-第127页

他最先看到了,由一群本身就知道向什么目标努力以及如何让人类朝这个目标努力的明智之士所领导的社会,与最好自行管理而不是被管理这种观念是不相容的。当然他的选择是倾向于优秀政府的,但他清醒地认识到,这就意味着自律政府行不通。他是第一位阐明这一点的人呢,这就是为什么他对18世纪所有自由主义思想的攻击不仅具有现代的光环,而且的确有些新意。

《自由及其背叛》的笔记-迈斯特 - 迈斯特

迈斯特主要反对这种臆断:理性对事物有支配作用。借助于理性管理人或事,不可能取得成功。他说,你认为理性对我来说为何物?理性只不过是人们时常让手段与目的相吻合而使用的一种脆弱的能力。你真的认为人类的伟大制度都是合理的构建吗?记住,制度的职责是树立自己的权威性。政府的职责在于管理。

《自由及其背叛》的笔记-第1页

爱尔维修:利用另一种暴政,一种技术暴政、一种理性暴政取代了无知、恐惧、迷信的教士、专断的国王的暴政。技术保证同样敌视自由,敌视:人类生活中最珍贵的是为了选择而选择,不仅是选择善的东西而且是选择本身。
卢梭:强迫一个人获得自由就是强迫他以理性的方式行事。---我比你更了解你
费希特:
【英法的自由观念允许每一个人都可以有它的圈子,在那个小小的、但不不可少的空间内,它可以为所欲为,作恶或着行善,为了选择而选择,在这个空间里,选择的价值本身被认为i是神圣的】

《自由及其背叛》的笔记-圣西门 - 圣西门

圣西门说:我们总听说这种进步观念,但我们知道的进步是什么?... 他罗列了四条标准,每一条都很有趣:
第一条标准是:进步的社会就是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绝大多数人需要的社会;
第二条标准是:任何进步的东西都会给最优秀者到达最顶峰的机会;
第三条标准是:能够为反叛与入侵提供最大限度的团结和力量的东西,就是进步的;
第四条标准是:看它是否有助于发展、发现和文明。
几乎就是长者的三个代表了

《自由及其背叛》的笔记-第112页 - 圣西门

“我写作乃是因为我有新思想……我是作为一名绅士、作为圣西门公爵的文学后人、作为韦芒伯爵的后代而写作的……哥白尼、伽利略、笛卡尔、牛顿、莱布尼茨他们都属于绅士阶层。拿破仑要不是偶然发现那个空出的王位,他也会写下自己的所有思想,而不是将其付诸实践。”
这个例子很能说明圣西门夸大其词的作派。据说,他每天早晨让男仆说同一句话唤醒自己:“起来吧,伯爵先生——您还有大事要做呢。”
哈哈哈哈,虽说他自我感觉非常好,但看了下他的个人经历,人家也不是光说不做的

《自由及其背叛》的笔记-第47页

卢梭神秘莫测地从一种观念(个体们资源汇集成群、自由结成关系、每个人都追求自己的福祉)过渡到另一种观念(个体屈从于相当于自身而又比自身大的东西——整体、社会)。这是一个不可思议的转折。他经过的各个步骤是独特的,值得我们简短地考察。
我知道人的真正自我寻求的东西是什么;因为它一定寻求我本人的自我寻求的东西,只要我知道现在的我就是我真正的自我,而不是别的虚幻的自我。两个自我的这种观念的确在卢梭的思想中发挥作用。当我阻止一个人追求邪恶目的时,甚至当我为了防止他给别的好的人造成伤害而将他投入监狱只是,即使我将他当做寡廉鲜耻的罪犯而执行之时,我这么做不是出于功利主义理由——给别人带来幸福;甚至不是出于因果报应的理由——因他作恶而惩罚他。我这么做是因为,这是他内心里更优秀、更现实的自我会做出的行为,假如他允许它说话的话。我不仅把我自己当成了主宰自身行动的权威,也当成了主宰别人行动的权威。这就是卢梭有名的警句——社会有权强迫人们获取自由——的含义。

《自由及其背叛》的笔记-黑格尔 - 黑格尔

不喜欢你认为是由理性所决定的东西,抵制它,这纯粹是自杀式的疯狂,最愚蠢的行径,一种不成熟的表现,孩子气十足。“主观的”这个词在黑格尔看来具有极端轻蔑的含义。有谁在意一个小学生对欧几里得的理论或对牛顿或爱因斯坦命题的看法?憎恶这个宇宙,摒弃它、抵制它、发现它不合乎你的胃口,抱怨它,说这些事实于你不利,说你遭受到了无法破解的无情抵制,你因此而受挫,因跌落在生活的荆棘上而流血。在黑格尔看来,这就是卑下、盲目、没有理解力的表现,最终还是罪恶的表现。

《自由及其背叛》的笔记-第93页

《自由及其背叛》的笔记-第12页 - 爱尔维修

P12
(功利主义原则的最早阐述:...)根据这一原则,人类唯一想得到的就是快乐,人类唯一想避免的就是痛苦。
边沁,在《道德与立法原理引论》一书中给出了功利主义的概念:
他按照看来势必增大或减小利益有关者的幸福的倾向,亦即促进或妨碍这种幸福的倾向,来赞成或非难任何一项行动。任何法律的功利,都应由其促进相关者的愉快、善与幸福的程度来衡量的。
P13
为什么人类会不幸福?为什么世界上会有这么多苦难、不公、无能、无效、残酷、专制?
1)因为人们不知如何获得快乐,避免痛苦,人们还是一直饱受恐惧。
2)统治者(少数人)不让统治下的大多数人知道如何发挥天性的功能。
P14
与18世纪其他一些思想家不同,爱尔维修对于人性并没有太高的评价。他认为人性非善亦非恶,人具有无限的灵活性和适应力;人是由自然和环境,主要是由教育随心所欲加以塑造的自然事物。
爱尔维修的教育观念:
爱尔维修是“教育万能论”的倡导者。他认为,人的才智差别是因为人所处的环境和后天的机遇,以及所受的教育不同所造成的,甚至认为教育可以创造天才。爱尔维修所讲的教育是“一切生活条件的总和”,即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总和。他一方面认为,人是教育的产物,改造人必须改造环境;另一方面又认为,人们的偏见统治着世界,改造环境又必须改造人的偏见,即通过教育改造社会。
(这样,就把人民群众看成是消极的,而把少数教育者看成是生而知之的“天才人物”。他不理解人在参与改造社会的革命实践的过程中,同时也改造着自己的主观世界。因而,他在观察社会历史问题时,陷入了“意见支配世界”的唯心史观。)
以上来自于百度百科,真是非常意识形态的一段评价。。。
因此他认为,只有通过论辩来改进人类是无用之举... .... 通过戒律做不到这一点,即使树立榜样也做不到。单凭布道不会有太大的收获,因为人太无知、太盲目;他们盲从于自身的激情,他们盲从于自身的习惯,他们盲从于毫无意义和毫无理性的忠诚
如何根治?只有借助于人为的操纵。爱尔维修不相信进步会自动发生(这大概就是为啥被评价为唯心主义了= =?)
他必须通过立法和为人类这头犟驴发明一套大棒和萝卜的制度才能做到。
P16
人类的动机是什么,完全不重要。人们是否有助于幸福,这一点也不重要... ... 因此我们必须放弃所有对动机的讨论,这种讨论是无关紧要的。试图采取行动反对人类的偏见,反对对人类的迷信,是徒劳无益的,因为这些偏见只有在很长时间之内才能根除。在短期之内,这些东西是根深蒂固的,因此,正如意大利思想家帕累托在20世纪用愤世嫉俗的口气建议的那样,“不要反对偏见,要利用它。”
... ... 正如爱尔维修所说,我们必须使用“利益的语调”去取代“伤害的语调”。
这一段能深深功利主义思想,寻找使人类达到幸福结果的途径,而不去讨论人类(偏离幸福道路)行为的动机。
即讨论,如何去做而不是之前为什么做错。利用人得自然习性而无需顾忌这些习性或动机的性质
爱尔维修说,“只要人们头脑明智,我不在乎他们是否邪恶... ... 法律会解决一切问题。”那就是对他们本身利益的明智判断。
P21 应该怎样组织美好的新社会?当然它不能是一个民主社会,因为人们通常很愚蠢而且经常很邪恶,(之前不还是说人类非善亦非恶的吗?= =|||),而且我们都知道,要是我们被公共舆论所左右的话,我们很少能做成什么事,因为人们在黑暗中住得太久,一旦突然出现在阳光下,就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伏尔泰:
“如果大众开始推理了,我们可就遇到麻烦了”,“人民就是老牛,他们需要的是一副牛轭,一根赶牛棒和饲料”
惊... 如果这是伏尔泰的思想的话,高中历史书到底在教什么啊。
P20狄德罗和达朗贝尔编辑的伟大的《大百科全书》中在“民众”这个条目之下有这样一段话:
在思想问题上,大众的意见充满了恶意、愚蠢、野蛮、任性、偏见……它无知又愚蠢……在道德问题上要多加小心:它做不出高尚或坚强之举……在他眼里英雄主义就是疯狂。” 对于一些凭空想象、没有经过准确核实的东西,例如中国的政治制度。百科全书派全大加赞扬:在中国的政治制度下,官员本身就很明智,他们不听从群众的意见,而是通过制定法律逐渐把他们印象一种更幸福、更自由和更文明的生存状态,这些法律是群众理解不了的,但是这些法律引导他们不知不觉沿着良好的方向前进,也就是走向他们自身的幸福。我对启蒙运动还有多少误解= =?
在爱尔维修看来,唯一支配人类的是“利益”
P21有一件事情很清楚,在爱尔维修所描述的世界里,没有或几乎没有个体自由的空间,在他的世界里,人们可能变得幸福,但自由观念最终消失了。之所以说它消失,乃是因为,作恶的自由消失了,因为现在每个人只能做善事。... 那种自由被成功的教育铲除了。
(这段论证好牵强,根据爱尔维修的理论,人类正确的行为是去做追求自己人生幸福的行为,这里的善事应该就是指这种行为。但他并没有论证追求个体幸福不会妨碍他人幸福,如果个体在追求幸福中损害了他人的行为,这种定义为善还是恶?)
P22
... 例如,自由是某些人的终极目的,它时常与平等格格不入,而平等是另外一些人的终极目的,很难理解,为什么荣誉总是而且自动地与爱国主义息息相通。
(个人看法:爱国主义对于部分人,尤其是平凡的人来说,是符合其自身利益的。当人们没有足够强大的时候,自己利益的维护依赖于国家,所以对于大部分来说爱国看上去是无私行为,实际上却是利己行为。)
P23当然,人的利益并不是自动保持一致的,必须调整他们的利益,这项调整便是立法者的职责。正如爱尔维修所说,一个人的幸福不一定与他人的幸福相关。... 这就需要科学家集团的专制主义。
这段话倒是回答了我之前的疑问,如何保证个人追求利益不影响他人的利益。这位哲学家给出的答案就是精英专制主义。
这是完美的解决方法吗?当然不是,在这里“调整”只是“压制”或者说“消灭”的代名词。
P24爱尔维修心里清楚自然教给了他什么。他知道,自然告诉他,人们能够做到而且应该做的事情仅仅就是追求快乐和回避痛苦,以此为基础,他建立了一套功利主义思想体系,这套思想体系在世界上最佳意志的武装下,在最纯粹的动机的启发下,反对不公正,反对蒙昧无知,反对专断统治,反对18世纪社会里依然充斥的所有恐怖,直接导致了官僚暴政的最终出现。
反对专断统治这里非常有意思,之前爱尔维修自己提出的解决方案就是精英专政。用一种专政反对另一种专政。
可见爱尔维修反对的是特定的群体,而不是专政本身。
写到这里,我也有些明白了,这里为什么叫自由及其背叛。
最后贴上柏林的精彩总结:它利用另一种暴政,一种技术暴政、一种理性暴政,取代了无知、恐惧、迷信的教士、专断的国王的暴政以及18世纪启蒙运动所反对的一切妖魔鬼怪的暴政,技术暴政同样敌视自由,同样敌视如下概念,即人类生活中最珍贵的是为了选择而选择,不仅是选择善的东西,而是选择本身。
...
它是一套非常严密而牢固的系统;想要闯进去,没门。也许它能够产生幸福;但是,这种幸福是否就是人类追求的唯一价值,尚不清楚——甚至在18世纪也没有弄清楚,当然后来也就不可能弄得更清楚。
看完这篇,我有个疑问,平日我们经常说,要追求自由,平等和幸福。但这三个看似非常和谐相容的目标,真的能找寻到途径让三者共同实现吗?

《自由及其背叛》的笔记-导论 - 导论

“为什么某一个体应该服从其他个体?为什么每一位个体都要服从其他个体或个体构成的群体和整体?”这六位思想家使用的语言还是直接针对我们这个时代的。爱尔维修谴责无知、残酷、不公正和蒙昧主义;卢梭义愤填膺地痛斥艺术和科学以及知识分子,替简朴的人类灵魂张目;黑格尔和费希特赞美组织有序的庞大整体,也就是他们所从属的国家组织,而且还谈到奉献、使命和民族义务,以及在执行共同的任务中当与他人认同所属的快乐;圣西门谈到,生产者将来会生活在某一个合理地制度之下,我们所有的经济顽症以及由此产生的其他苦难,将一劳永逸地得到解决;最后,麦斯特将生活描述为植物动物和人类之间不断地斗争,让人不寒而栗,在这个渗透鲜血的战场上,弱小、无力和邪恶的人类彼此厮杀不停,除非动用最严格和嘴有力地禁律才能震慑住,人只是偶尔才能超越自身,应对自我奉献或自我牺牲所带来的巨大痛苦。
麦斯特说得是进击的巨人吗(
在人类重要哲学家的著作里出现的所有伟大思想机器,通常只是内在堡垒的外围工事——对抗袭击的武器,对反对意见的反对、对驳斥的驳斥,试图预先阻止和反击针对他们的观点和理论的批评——实际和可能的批评;除非我们穿过这一层由防御性武器构造的火力网,深入那个核心的、和谐一致的内部观念,否则,我们便无从了解他们究竟想说什么。那种核心观念通常不是精致和复杂的,而是简单的、和谐的,而且容易被视为一个整体。牛顿用极少数简单明了的定律表现了自然界,按照这些定律,宇宙中每一个物质微粒的运动和位置原则都可以推断出来... 这样做依据的法则,数量也很少,很容易被那些不惮其烦、细心学习的人掌握。做到这一步无需特殊才能,无需神学上的洞见,无需形而上学的天分,只需明确的推理和客观观察的能力,以及尽可能专门去筹划实验,从而证明观察结果的能力。
祛魅

《自由及其背叛》的笔记-第146页 - 迈斯特

要想让人们在社会中生活,唯一的办法是防止他们产生疑问,阻止他们质疑的唯一办法是使用恐怖。……一旦人们参透事物本质,一旦它是理性的东西,一旦人们能够理解它,他们就不会畏惧它。他们不会敬畏它,不会尊重它,所以它就会垮掉。

《自由及其背叛》的笔记-第49页


卢梭:“你可能认为你自己是自由的,你可能认为自己是幸福的,你可能认为你想要这想要那,但我比你更了解你,更了解你想要什么,更了解什么东西会使你得到解放。”
卢梭试图调和自由与权威的Paradox境况,而这种语词逻辑为后来的暴君诸如罗伯斯庇尔、拿破仑、希特勒、斯大林、Mao等人提供了理论依据:没有所谓个体私域的happiness,只有经过权威的声音过滤后的个体需求,才是你“真正”想要的,也只有权威才能带给个体“解放”。这种诡辩的“逻辑”居然让欧亚混乱了一个多世纪,至今仍余波未平,实在是令人气闷。正如伯林所言:“在整个现代思想史上,卢梭是自由最阴险和最可怕的一个敌人。”

《自由及其背叛》的笔记-编者前言 - 编者前言

柏林是 “唯一能以一个音节说出‘认识论’的人。”

《自由及其背叛》的笔记-第27页 - 《卢梭》。

始于不受限制的自由,终于不受限制的专制。

《自由及其背叛》的笔记-第110页

世界在总体上完全是自由的,如果我们将自己等同于世界的理性原则,那么我们就是自由的。一位自由的数学家是一位自然而然地按照数学的思路去思考的人,历史上的自由人就是自然而然地依据支配人类生活、支配历史的理性规律而开始行事的。要想幸福、要想自由,就是理解一个人在什么位置以及在什么时代;他在地图的什么地方;然后相应地作出行动。如果你不想行动,你就会很被动

《自由及其背叛》的笔记-第131页 - 迈斯特

18世纪的思想并不是铁板一块,实际上18世纪的思想家分歧很深,不过有些东西是共通的,他们都相信,
1)在本质上,人,即便不是善的,但无论如何也不会是恶的,人有仁慈的潜能。
2)所有好的和真的东西,高尚的和自由的东西必须是相容的。实际上,不仅如此,它们还是互相关联的。
3)人性的科学的发展程度不逊于非生命物质的科学的发展,关于人性的问题,可以像物理数学一样得到一个明确的答案。
4)建立在这些答案基础上的生活应当是自由的、安全的、幸福的、明智的。
而这些都是迈斯特决心破坏的。他决心彻底铲除18世纪的任何这类特征(简单说就是反对18世纪风行的理性主义)。他认为:
1)重要的是多样性、不平等以及利益冲突。
(这点很有趣,从之前的章节中,可以看出无论是爱尔维修,卢梭,还是费希特,这些自由的捍卫者在论证自己的观点时,都有一个潜在的前提,他们认为人类追求的东西是一致的,这一致具有崇高性,在达到这一致的过程中可以采取各种手段。这些手段中,几乎不可避免地都导向了专制的产生。
而迈斯特这位自由的抨击者,在他的言论中却率先提及多样性的重要性。
在如今,人们似乎从来不会去想或者质疑自由和多样性是否矛盾。这看似和谐的组合是否如我们想象的一样是互相促进的关系?)
从这个论点中,迈斯特又进一步表达他对战争的看法
2)自然的牙齿和爪子沾满了鲜血,这是一幅巨大的屠宰和毁灭的场景。“整个地球,永远浸泡在血液中,它只不过是一个巨大的祭坛,在这个祭坛上,一切生灵都永无止境地做牺牲品,没有限度,没有停止,直到事物的结局,直到邪恶灭绝,直到死亡到来”
(这个观点中可以看到一些神学思想。迈斯特眼中的自然有着沾满了鲜血的爪牙,这一点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圣经中人的原罪。其他18世纪的哲学家似乎倾向于把自然描述为美的,善的“她”。对我来说,自然是冷酷的,这里的冷酷指向的意义是置身事外,自然的存在从来不以人类为中心。自然的行为如果有善有恶,那只是人类从自己的角度去审视所带来的答案。跟这个行为的本质并无关系。)
在后面的段落中,柏林又对迈斯特对自然的看法进行了总结:
自然决不是一切好东西的仁慈提供者,决不是一切生活知识和幸福的源泉,而是一种永远神秘莫测的东西;她的方法是野蛮的,她是残酷、痛苦、混乱的主要来源;无疑它是为了上帝不可测知的目的服务的,却很少是舒适或者启蒙的来源。
3)长久持续的事物都是非理性的。(举例:君主制,婚姻制度)
“以婚姻制度为例。两个人仅仅因为在人生的一个阶段上偶然相爱,他们就应当厮守终生,其理由与过去并无二致,还有比这更非理性的吗?”
迈斯特一个接一个的举例下去,似是而非地断言:由理性建成的任何事物都能够被理性毁灭;由自我批评能力建成的任何东西都经不住自我批评的攻击。
(这个论证基调的前提是毁灭是错误的,是不好的。但是由自我批评的所带来的毁灭难道不是重生吗?换个词情感色彩就立刻不一样了。)
迈斯特反对理性的另一个理由:
“一旦人们参透事物本质,一旦它是理性的东西,一旦人们能够理解它,他们就不再畏惧它。它们就不会敬畏它,不会尊重它,所以它就会垮掉。因此,我们需要的是模糊而无法理解的东西。”
(这个推理回路简直是令人瞠目结舌的可笑。如果一件事物在被理解后就失去了捍卫自己地位的力量,那么说明这件事物本身就不值得人们信仰和敬畏。之前的敬畏是来自于无知,我们为什么要保护这种来自于无知的畏惧?)

《自由及其背叛》的笔记-第61页

《自由及其背叛》的笔记-第23页

《自由及其背叛》的笔记-第100页 - 圣西门

之前每次听到圣西门,都是和空想社会主义这个词联系在一起。通过柏林这个文章对他有了多一点的了解。
1)对历史的阐释角度:开启了从科技角度阐释历史这种做法的先河,是现代意义上将阶级定为经济社会实体,阶级取决于科技的进步——机器的进步,人类获取、分配和消费产品方式的进步。
2)柏林在书中提到是圣西门而不是别人发明了精英治理社会这种观念。(我为什么觉得这种观念从苏格拉底那个时候开始就已经有了呢= =| 怎么也不会到18世纪才有这么迟吧)
圣西门认为,让那些了解科技需要和当前科技种种可能性的精英人物来管理社会,而不是由民主来管理社会,这是很重要的;由于人类当中大部分人都蠢不堪言(这是哲学家常见论调啊,各个都认为自己才是弥赛亚),由于他们主要受情感的支配,因此,启蒙精英的任务是,对自己奉行一套道德,而用另一套道德去反哺他们治下的臣属。
科技/武器—>帮助拥有它们的人去获得阶层(成为精英阶层)——>阶层形成后又会慢慢固化和过时——>思想变得僵化后忽略了下层阶级暗中的发明和发现——>从而被取代。
(简言之,精英政治和双重道德标准)
3)圣西门是所谓世俗宗教的创始人。他看到,人不能单凭科技智慧生存;他必须想办法去激发感情与情感,激发人类的宗教本能。(人类真的有宗教本能吗?我一直都不太喜欢宗教,不知道是不喜欢宗教本身,还是厌恶总和宗教相伴的极端热情。)
4)评判一件事的方法:放到其历史背景中。这个观念,我们现在耳熟能详,而在19世纪初,它却鲜为人知。
我们所谓黑暗的中世纪,在他们自己看来并不黑暗。在中世纪,人们的需要和我们不同,对一个时代是应当肯定还是否定,它应当受赞扬还是责备,认为它伟大还是渺小,进步还是反动,要根据它是否满足当时的需要这条标准来判断,而不是根据与那个时代大相径庭、后世的需要来判断。
5)判断是否进步的四条标准
第一:进步的社会就是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绝大多数人需要的社会。
第二:任何进步的东西都会给最优秀者达到顶峰的机会。(精英治理的体现)
第三:能够为反叛与入侵提供最大限度的团结和力量的东西,就是进步的。(这点倒不是太懂,是指包容性?)
第四:看它是否有助于发展、发现和文明。(圣西门关于社会的目的的观点是:社会的目的就是自我发展)
6)圣西门推崇的阶级/人群:一开始是科学家,后来偏重于银行家。这两种人在圣西门的眼中都是有助于社会生产的。圣西门非常看重生产的重要性,虽然不至于到马克思的地步,认为物质是精神的基础,精神不可能独立于物质,但是他也认为生产是人类社会前进的方法。
(社会主义的主要任务就是协调生产要素发展生产力。)
7)圣西门反对什么?
a. 他反对自由。他认为自由是一个荒唐可笑的口号。自由总是混乱无序;自由总是某种消极的东西,用以来反抗外来压迫。可是,在一个先进的政权下,一切都是进步的,没有压迫,也就没有要抵制的东西。自由总是一种爆破的炸药;可是,在一个建设性时期,在一个创造性而不是破坏性的时期,炸药派不上用场。
(这一段看上去新颖又有说服力,但是在本质上就让人存疑,为什么“自由总是一种爆破的炸药”? 可能圣西门有这个观点是受他的时代影响,在法国革命中,自由确实是一种“炸药”的形式体现出来的,它表现出的是一种摧毁的力量,但这并不表明,自由只有这一种表现形式。)
b. 他反对平等。他认为平等是受压迫的大众发出的十分愚蠢的呼吁,它与理性的政府安排的世界无关。我们要管理的不是人而是事。… 为了满足人类的目标,呼声最高的要求不应是平等,自由,而是博爱。
(完全看不出这其中的逻辑。爱和平等自由无论在相对意义和绝对意义上都不是矛盾的吧?)
8)圣西门整个观念的核心是科学或者科学主义,他认为自由、民主的个体主义、封建主义——所有这些没有太大意义的形而上的观念、口号、词语必须撤出,给某些更明晰、更大胆、更新的东西让路:大商业、国家资本主义、科学组织、世界和平组织、世界议会、世界联邦。这些都是圣西门性质的。
9)手段/方法: 圣西门不相信革命,因为他已经见过一场革命。他相信诱导的力量。(这一方面书中也没有具体阐述)
10)
他说,已经让中产阶级如此狂躁不安的自由,对于下层阶级来说,已经成为一件无关紧要的事情,因为我们都很清楚,在当前的文明状态下,任意使用权利对他们的影响并不很大。这些小人物、下层阶级、人类最大多数的和最穷困的阶级,没有他们,就无法重建人类——这些人不在乎自由;他们厌倦了公正,正如俄国左翼社会主义思想家车尔尼雪夫斯基在这个世纪末说的那样。人们想得到的不是议会、自由和权利,人们所要求的是靴子。
(议会,自由和权利,不是帮人民争取到靴子的工具吗?为什么要把这两者对立起来?)

《自由及其背叛》的笔记-第67页

《自由及其背叛》的笔记-第46页 - 卢梭

卢梭相信,通过纯粹自由自在的人类理性,通过直接观察真实存在的三维的自然、作为空间里的客体这个意义上的自然,可以发现一切事物——人类、动物和无生命的物体。由于没有超自然权威的帮助,他只好求助于这一恐怖的悖论,正是由于这个悖论的缘故,自由最终被证明是一种奴隶制度,想得到某物就是根本不想得到它,除非你想以一种特殊方式得到它,这样一来,你很可能对一个人说,“你可能认为自己是自由的,你可能认为自己是幸福的,你可能认为你想要这想要那,但我比你更了解你,更了解你想要什么,更了解什么东西会使你得到解放”,如此等等。这是一个用心险恶的悖论,根据这个悖论,一个人在失去了他的政治自由和经济自由的同时,却在一个更高级的、更深刻的、更加理性的、更加自然的意义上获得了解放,对此,只有独裁者或国家,只有议会,只有最高的权威才能认识到,这样一来,最不受约束的自由与最严苛和最有奴役性的权威发生了重合。……在整个现代思想史上,卢梭是自由最险恶和最可怕的一个敌人。

《自由及其背叛》的笔记-第93页

19世纪欧洲俩种自由观

《自由及其背叛》的笔记-第86页

费希特:“人只有在其他人中间才能成其为人。”他还说:“人注定要在社会中生活,如果他离群索居,他就不是一个完整的人,他就会与自己的天性发生矛盾。”

《自由及其背叛》的笔记-第32页

如果一个人受到强制,受到别人的强制,受到一位暴君,甚至受到物质环境的强制,那么,说他作出选择便是荒唐之言;在卢梭看来,他成了一个物,一件动产,自然界当中的一个物体,不可能指望有责任心这样的东西。桌子和椅子,甚至动物,我们无从判断他们的对错,因为它们要么什么也不做,要么不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如果它们不知道,就不能说它们在行动,如果它们不行动,就算不上人类。行动即是选择,选择即意味着在其他目的当中进行遴选。要是有人因为受到胁迫,不能在其他目标之间进行选择,他就算不上人类。假如他是自然界决定的一个客体,正如物理学家们所教导的那样,他只是一个血肉之躯。一个原子的集合,像自然界中没有生命的物体那样,受到物质定律的支配,那么,就不能说他是人类。另外,假如他受到的决定不同于自然界中物体受到的决定,而是受到另一股力量的决定,因为他受到了暴君的威吓和强制,因为他成为别人手里的一件工具,别人利用他的恐惧、他的希望或他的虚荣心,他就像一个玩偶一样任人操纵——像这样的一件工具同样无法完全获得自由,完全不可能行动,因而他不是完整意义上的人类。

《自由及其背叛》的笔记-第113页 - 圣西门

简言之:改良人类←学习研究科学艺术←理解善与恶←多接触生活←生存←钱╮(╯▽╰)╭

《自由及其背叛》的笔记-第3页 - 导论

伯林在此书的导言里面转引了罗素的非常类似拉卡托斯精致证伪主义的阅读理解方法,这个对于理解西方哲学家的思想实在大有裨益,核心观点就是说哲学家的思想内核往往非常简单、和谐,我们需要尽量绕开一些“防御性武器”“工事”快速直达这个内核,这样能够了解他们真正希望要说什么,伯林其实就是在《自由论》里面用这样的方法与约翰·穆勒进行对话,并评价穆勒的《论自由》的外部工事并不怎么样(存在逻辑错乱,论证材料不当等等),但是其内部的城堡是坚固的。伯特兰·罗素曾经说过,读大哲学家的理论(不是读数学家或逻辑学家著作,他们处理的是符号,而非经验事实或人类特征),需要着重考虑的是,他们都拥有某种核心的生活观,拥有生活为何物,以及应当如何生活的观念;并在阐发自己的体系时透露出灵巧、微妙和明晰,偶尔还体现出深刻,并以此来证明自己的体系,在人类重要哲学家的著作里出现的所有伟大思想机器,通常只是内在堡垒的外围工事——对抗袭击的吴起,对反对意见的反对、对驳斥的驳斥,试图预先阻止和反击针对他们的意见和理论的批评——实际和可能的批评;除非我们穿过这一层由防御性武器构成的火力网,深入那个核心的、和谐一致的内部观念,否则,我们便无从了解他们究竟想说什么。那种核心的观念通常不是精致和复杂的,而是简单、和谐的,而且容易被视为一个整体

《自由及其背叛》的笔记-费希特 - 费希特

他给自由下的定义:它是个体只需遵守法律的权利如果你生活在一个可悲的环境下,你首先想到的是,你能做的事情几乎不存在。要么你没有物质手段,要么统治者不公正、残暴或者愚蠢;要么有太多天灾降临在你头上;要么你在别的方面受到了局限:你落入了英雄无用武之地。自由这种想法一方面成了在实践上不可能实现的东西;另一方面成了一种强烈和热切追求的理想。对于这种环境的反应,人类历史上也经常发生,那就是说,“如果我得不到我想得到的东西,那么,也许抛弃这种想得到某种东西的想法本身,就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幸福。”利用一种酸葡萄原理,我愿意把它说成是一种非常崇高的、非常宏大的酸葡萄原理。... 这种原理是说,一个没有得到满足的欲望和一个被泯灭的欲望,结果竟是同一回事。自律,即真正的自由,向我本人发布命令,随心所欲行事的我服从这些命令。自由便是服从自己给自己下的指令。受人羡慕和受人景仰的是那种能够正确地理解事物的人、能够发现正确答案的人、有知识的人。理想主义意味着什么?理想主义者就是摒弃了一切可能吸引卑劣天性的东西——财富、权力、成功、名誉——的人,他这么做是为了内心的理想,是为了创造出他的内在自我规定的东西。这种看法很新鲜。假如莫扎特和海顿得知,他们之所以受重视,乃是因为他们内在的精神冲动,他们会大为震惊:他们是创作出美妙音乐作品的艺术家,这些作品之所以受到主顾约请和听众景仰,是因为乐曲美妙。... 到了 19 世纪,艺术家成了英雄人物,反抗成了他们生活的主要行动。个体的自决现在变成集体的自我实现,民族变成了由统一意志组成的共同体,它在追求道德的真理。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何尝不是一条道德真理。
从强调理性转移到强调意志,产生了如下的自由观念:它是不干涉的观念、不是允许每一个人自由选择的观念,而是自我表现中的观念,将你自身强加于介质之上的观念,清楚你自己障碍的观念。只有通过征服障碍才能清除障碍:在数学中,通过理解;在物质生活中,通过篡取;在政治中,通过征服。这就是以下观念的核心,这种观念认为,一个自由的民族是一个获胜的民族,自由即是力量,征服和自由式同一回事。

《自由及其背叛》的笔记-第96页

在黑格尔看来,伟人,惊天动的人物,是好、是正直还是公正,这类问题毫无意义而且实际上无足轻重,因为这些话暗含的价值观本身就是伟人促动的变革所创造并取代的。

《自由及其背叛》的笔记-第47页 - 费希特

章节一到了德国人这里就变得有些看不懂了。不知道是不是文化受到本民族语言的影响。德国哲学家的论点形而上却有激情。这种激情和法国哲学家那种明朗而泛化的激情不同。这种激情所带着一种族群内的孤独。
因为对章节本身并没有完全理解,这里仅总结一下费希特的观点,不作评论。
首先,是费希特对于自由的定义。
在他看来,自由主要指不受外在世界严格规律的束缚,而不是不受邪恶或者愚蠢之徒的束缚。
(这点和卢梭的看法是相反的,卢梭认为人的自由来自于遵循绝对正确的规则,即这里费希特所反对的“世界严格规律”)
世界上唯一有价值的东西是这种真正的内在精神性自我的某种状态。幸福是我可能得到的、也可能得不到的东西:它不是由我说了算。它过多地取决于物质环境。因此,说人类的目标是幸福,注定使人永远遭受挫折的自我毁灭。真正的理想不能依靠受制于外在的东西;它必须依赖一种内在的理想,以及奉行这种内在的理想。
这其实是一种消极的自由观念。有点像葡萄酸理论。即我不追求我得不到的东西。
在费希特的眼中,一个人实现自由的方式,就是完成自我内心的投射,(而这种投射不能超过自己的能力。)
费希特继续引申自我的含义:自我根本不是个体的人类,个体与社会有关,或许自我,即人类的自我,的确不仅是历史和传统的产物,而且通过伯克所说的千丝万缕、牢不可破的精神环节与其他人密切联系,自我只是作为整体模式的组成部分而存在,它是这个整体模式的构成元素。
费希特开始倾向于一种神学式的自我管;他说,真正的、自由的自我不是包裹在身体之内而且处在一定的时间和地点之内的经验性自我,它是所有人共有的一个自我,它是一个超级自我,它是一个较大的、神圣的自我,费希特现在逐渐开始把它与自然、上帝、历史、民族相等同。
至此,费希特从肯定人的自我价值,转变为对神圣自我(实际上是一个群体,一个社会)的肯定。将重心从个人又转到社会,偏离了初始的起点。
费希特把自由等同于自我肯定,等同于你消除愿望的障碍,最后等同于一个获胜的民族阔步前进去实现它的命运。
本章节中有些地方没有看懂,列出来,有机会重读时重点关注和思考一下。
1)对于道德定义与探讨。
即道德为什么是一种发明,一种创造,而不是发现?
道德为什么是一种指令?
2)费希特《对德意志民族的演讲》这一段落

《自由及其背叛》的笔记-第30页

自由主义百科全书里——当时最进步的文献,巴黎教会的审查给 编者造成极大的麻烦 在“民众”这个条目之下,有这样-. 段活:“在思想问题上,大众的意见里充满了恶意、愚蠢、野蛮t. 任性、偏见……无知又愚蠢……在道德问题上要对它多加小 心:它做不出高尚或坚强之举……在它眼里,英雄主义就是疯 狂。“对于一些凭空想像、没经过准确核实的东西,例如中国的政 冶制度,百科全书派却大加赞扬:在中国的政治制度下,官员本 身就很明智,他们不听从群众的意见,而是通过制定法律逐渐把 他们引向….种更幸福、更自由和更文明的存在状态,这些法律是 群众理解不了的,但是这些法律引导他们小知不觉地沿着良好 的方向前进,也就是走向他们自身的幸福。
我始于不受限制的自由,终于不受限制的专制主义。 希加列夫语,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群魔》
一个或几个人的专断意志达到逮捕、拘押、处死、遭受任何 虐待。它是每个人表达自已的意见、选择并且从事自已的 职业、处置自已财产的权利一一前如他愿意的话,他甚至可 以挥霍自己的财产:它是不必经过允许就可以来米往往、而 无损说明理由或动机的权利。它是人们自愿绪社的权力。无论是为1讨论自已感兴趣的东西,还是为了与志 同道合者信奉宗教,或只是根据自己的意向或爱好打发时 光. 最后. 它是每一个人都拥有的、影响政府行为的权力,要么通过任命某些或全部公务员来进行.要么通过 代表、情思、合法的要求未进行,对于这些行为 当局多少都 得予以考虑。

《自由及其背叛》的笔记-卢梭 - 卢梭

感情使人分离,理性使人们统一。感情、情感是主观性的、个体性的、因人而,因国家而异,因气候而异;只有理性才是每一个人都有的,而且只有理性才是一贯正确的。在一位有理性的人看来是正确的东西,在另一位有理性的人看来也是正确的。
就像 pythonic 宣称 “一个问题一个唯一方案” 一样,从来没实现过。
或者换一个角度来思考,如果你深信自己的理性,而别人却得出了某种完全不同的结论,这本身即表明,他们可能是非理性的,你完全可以忽视他们的结论。在卢梭看来,自由式一种绝对价值。人类最严重的罪行,不是人天生就有的罪恶,而是丧失人性、贬低人格和剥削人。... 在他看来,这就是反对圣灵的罪恶。卢梭是日内瓦公民,深受加尔文教的影响;因此,在他看来,有关生活规则的看法是永远存在的。幸福不是人的追求目标:人类追求的目标是过上一种正确的生活。他一直坚持认为,法则不是一成不变的惯例,不是实用性的工具,它完全是根据非人为的,因而是永恒的、普世的、绝对的神圣真理和神圣规则,去制定适合于特定时间、地点和人物的规则的过程。这一来我们就遇到一个悖论。我们面临两种绝对的价值:绝对的自由价值和绝对的正确规则价值。诸如希特勒和墨索里尼这类造反起家的小资产阶级,都是他的思想继承人。自我控制是自由。就这样,卢梭逐渐向这样一种独特观念靠拢,即,人们想要达到的目的是,人们要以国家用暴力将他们联系在一起的方式将彼此联系起来。强迫一个人获得自由就是强迫他以理性的方式行事。假如他并不想得到一个合理的目的,那么他想得到的不是真正的自由,而是虚假的自由。我强迫他去做某些将会让他高兴的事情。假如他发现了真正的自我,他就会对我心存感激:这就是他著名学说的思想核心,在卢梭之后,西方的独裁者们无不利用这一恐怖悖论来证实自身行为的合理性。这种学说既有利又有弊。有利之处在于,他强调,一个社会如果没有自由,没有自发性,就不可取;弊端体现在,卢梭的确参与制造了真正的自我这个神话,打着真正的自我这个旗号,我就可以强制别人。在整个现代思想史上,卢梭是自由最险恶和最可怕的一个敌人。

《自由及其背叛》的笔记-第8页 - 导论

伯林本书的导论写的非常好,尤其是对政治哲学刚刚入门或初级水平者,伯林明确总结到政治哲学的几乎大部分问题都会归结到一个根问题,那就是“我为什么要服从别人,给个理由先”,伯林其实有两三页做了非常简明直白但深刻的归纳有人说,我拥有不可剥夺的权利,它们是自然或上帝赋予我的内在权利(比如说生命的权利,或自由的权利,或财产的权利),据说它们是我固有的权利,所有动脑思考的人对它们都一目了然。这些权利提出了人们必须服从的义务,以及让某些人以某些方式在某些场合必须服从的权利。另一方面,有些人说,我必须服从某位国王,某个政府,因为我已经答应这样做,这就是契约理论,为了自身利益,我同意遵守这份契约,因为我想清楚了,只有这样做,我才能获得我在同别人合作和协作时得到的那么多利益。或者说,也许我本人实际上从未答应这么做,但别人可能代表我作出这一承诺。或者说,这种承诺在历史上没发生过,但是它“内在于”我的行为方式之中。我的行为显示,它好像果真发生过,虽说它并未发生;假如我违背了它,我就是自食其言,或违背了别人代表我所说的话,这与道德律令背道而驰,因为诺言是应当遵守的。还有人说,我去遵守我应当遵守的东西,是因为我所受的教育、所处的环境,或社会压力,或担心不这样做就要遭罪的恐惧,限制我只好如此行事。还有人说,某种被称为公意的东西,或者被成为良知的一种内在的声音,或者说所谓道德意识命令我去服从,在某种意义上,公意与道德意识是一回事,或者说公意是它的一种社会化形式。还有一些人说,我之所以服从,乃是因为,这样做的同时,我可以满足世界精神的要求,或满足我的国家、民族、教会、我所在的阶级、我从属的种族或我的职业的“历史使命”的要求。有人说我之所以服从是因为有一位领袖,他把我给迷惑住了。还有人说我服从是由于我的家庭、朋友、祖先、后代,或通过劳动来供养我的穷人和被压迫者的缘故——我总是去做别人期待我去做的事情。最后,据说,我之所以服从乃是我乐意这么做,我喜欢服从,而且每当我不想服从的时候,我就不去服从;或者干脆说,我之所以服从是出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原因。
在这些答案当中,有的答案回答的是“我为什么服从”这个问题,有的答案针对的是“我为什么应该服从”这个问题,它们当然不是一个问题。康德将二者截然分开,注定要在整个这一主题的发展历史上开辟一个新时期。以上的分析当中能够看到许多重要的思想家和政治哲学流派,可以一个个摘出来讨论讨论

《自由及其背叛》的笔记-第61页


这是欧洲意识史上一个重要阶段。道德不再被看做利用发现道德事实的特殊才能可以发现的事实的集合,就像从柏拉图以来直到当代许多哲学家信以为真的那样;相反,道德是命令的结果,因而是不能被发现的。
从康德以来,道德逐渐变成了“接近于艺术创作”(伯林语),而费希特的“超我”试图从根本上绝对化的个体,实则是一种摒弃individualism的错误思潮。Romanticism带来的并非纯然是Romantic,还有很多ethnic group的语境和意识,离开社会、组织、群体,个体什么都不是……这种论调是相当误导人的,也是一种Paradox。个体是否能够脱离society、nation-state而自存,从实际情境而言,并不重要,而这种情形,对于极权国家和有野心的哲人王而言,则是非常不利的。

《自由及其背叛》的笔记-第136页 - 迈斯特

迈斯特实际上在此表明两点。第一点是,根据纯粹无益的人为发明解释不了事情的起因,长久持续的事物都是非理性的。他举例说,世袭君主制,还有什么东西能比它更没有理性?为什么聪明睿智的国王就一定会有一位同样睿智的儿子,也许他的儿子根本不够睿智。这显然是一种性质十分愚蠢的制度,然而这项制度却在延续。它延续了好多世纪。整个西方世界就是以它为基础的。废除这样的君主制更合乎理性、更顺理成章、更有道理,我们看一看这样做后果如何。波兰不实行世袭制,国王由选举产生,后果如何?混乱和毁灭几乎接踵而至。为什么?因为采用了一种理性的制度。以婚姻制度为例。两个人仅仅因为在人生的一个阶段上偶然相爱,他们就应当厮守终生,其理由与过去并无二致,还有比这更非理性的吗?可是没有什么东西比自由性爱更短命、更具破坏性、更加可憎的了。就这样,他一个制度一个制度地列举,似是而非地断言,只要是非理性的东西就能够延续下去,只要是理性的东西就会垮掉;它之所以垮掉,乃是因为由理性建成的任何事物都能够被理性毁灭;由自我批评能力建成的任何东西都经不住自我批评能力的攻击。唯一能够永远支配人们的东西是难解之谜。

《自由及其背叛》的笔记-第25页 - 卢梭

作者总结的卢梭的观点:
卢梭伟大体现在何处?他的新颖和独创性又在哪里?
不是体现在《社会契约论》之中,这书中的观点早在古希腊时期就有了。卢梭的独创性体现在赋予词汇新的意义:
卢梭对于自由的看法:
在他看来,自由是一种绝对价值。在他眼里,自由好像是一种宗教式的概念。在他眼里,自由与人类个体是等同的。说一个人成其为人,与说他是自由的,几乎是一回事。
卢梭认为,一个人失去了自由就失去了做人的资格,这就是人为什么不能卖身为奴,因为他一旦成为了努力,他就不再是一个人,也不承担义务,而且一个人不能取消自身,他不能去做让自己无法进一步有所作为的行为。这样做就是道德自杀。
卢梭看来,人类的自由——独立自主地进行选择的能力——是一种绝对的价值。说一种价值是绝对的,就是在说,根本不能在它身上进行妥协。
这几句看来,似乎只能体会到卢梭对于自由的认同和激情,然而他随后阐述的观点,却是彻彻底底将自由送给独裁者。
卢梭认为存在绝对正确的规则,而自由和这绝对正确的规则是相统一的。也就是说,只有当你做出了正确的选择,你才是自由的。如果你做错了选择,哪怕这选择来自于你自身的意志,你实际上也是不自由的。“我”强迫你修改,强迫你做出“正确”的选择,实际上就是在帮助你自由。
卢梭名言又一句:“幸福不是人追求的目标:人类追求的目标是过上一种正确的生活。”
在一位有理性的人看来是正确的东西,在另一位有理性的人看来也是正确的,正像在自然科学领域发生的情形一样,一位科学家发生正确的事物,同样被其他科学家所接受。
完全是不当类比。卢梭本身反对爱尔维修倡导的让“科学家”来管理社会这个看法,但自己在推导观点时,还不自觉地用科学家来做例子。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也许在研究方法上有相似之处,但直接这样简单的类比,是粗暴和鲁莽的。
卢梭知道,既然自然是一种和谐状态(这是大前提,是几乎整个18世纪思想大的而且含糊的前提),那么,我真正想要的不可能与别人真正想要的发生矛盾。因为善能够真正满足任何人的合理要求;假如我真正想要的东西与别人真正想要的东西(换句话说,合乎理性的要求)不一致的话,即两个真正问题的两个正确答案彼此不相吻合;这在逻辑上是行不通的。
错误的大前提。自然是一种和谐状态?自然是优胜劣汰,自然是必然有物种要在进化中灭亡。没有哪个生物会自愿地选择灭亡(即自由意志选择灭亡),但活下去却是不容于自然法则的(即非正确的)。那么这种生物,按卢梭的理论,一生都不可能存在自由和正确的统一了。
以及完全没有论证的混沌概念,“善能够满足任何人的合理要求。” 善是什么?合理要求又是什么? 按照卢梭的诡辩逻辑,他大概会说,善和合理要求是统一的,本身就是一致的,一个合理的要求不会是善满足不了的。这种解决和回答问题的办法就是懒惰。
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给出了举世闻名的答案,即每个人“既然是向全体奉献出自己,他就没有向任何人奉献自己。”
怎么理解这句话呢?
根据卢梭的理论可以这样总结一下,社会是一群理性的人为了达到正确的生活方式来组建的团体,那么社会的运作就是追求善,追求每个人的权利。由于理性的人所追求的幸福是不会互相矛盾的(因为他们的正确规则是统一的),所以社会追求的东西就是国民每个人追求的东西。你献身于社会,就是献身于自己。你受限于社会的规则,实际上是受限于自己,而自我设限不是禁锢是自由。
卢梭的原话:“一个自我禁锢的人不是囚徒。”“人是天生自由的,然而他处处受到枷锁的束缚。” 什么是枷锁,如果这个枷锁是别人强制给你的,那么你需要去反抗,如果这个枷锁是自己设置的,这副枷锁只是应当遵守的规则,那么你内在的天性是最自由、最有力、最有自发性的表现,那么这副枷锁就不再束缚你。——因为自我控制不是控制。自我控制是自由。国家就是你以及和你相似的其他人,你们都在寻找共同的福祉。…… 个体们想要保持个体性和追求自身福祉,社会契约是他们完全自愿发出的行为,从这种社会契约观念,卢梭逐渐转向公意这一观念,公意差不多是一个庞大的,超个人实体的拟人化意愿,这个实体被称作“国家”。
这对国家来源的解释又体现了卢梭高超的诡辩才能。国家在我的眼里是人们为了追求自身利益,而在某些方面做出妥协而制造出来的高效机器。国家是个体为了获得更强大的能力而进行一定妥协的产物。而卢梭反对妥协,于是他就认定人的自身利益与他人是高度统一的,(如果不统一,必定有一方是错误的,不是自身自由意志的反应,必须另一方强制改过来,强制自由),所以国家就全面代表国民个人利益。(这国家利益等同于国民利益,冲突时就牺牲部分国民利益,这不是法西斯是什么?这完全是自由的反面!卢梭追求的不是自由,追求的是他认为的正确的规则)
如果我制裁一个“邪恶的人”(这里的邪恶有待商定,这里的邪恶大概就是指这个人的行为不符合卢梭的正确规则。不一定是真正的邪恶),是因为“这是他内心里更优秀、更现实的自我会做出的行为,假如他允许他说话的话。我不仅把我自己当成了主宰自身自由的权威,也当成了主宰别人行动的权威。”如果他想得到的不是一种合理的目的,他就不是真正想要得到什么东西;加入他并不想得到一个合理的目的,那么他想得到的不是真正的自由,而是虚假的自由。我强迫他去做某些将会让他高兴的事情。假如他发现了自己真正的自我,他就会对我心存感激。
这就是他著名学说思想的核心,在卢梭之后,西方的独裁者们无不利用这一恐怖悖论来证明自身行为的合理性。
正是这种学说导致了真正的奴役,沿着这条路径,从绝对自由概念的神化,我们逐渐看到绝对专制主义的概念。
这里,卢梭神化的其实是绝对正确的规则,和人类的理性。然后将自由与这二者等同。
下面是柏林对卢梭的总结,非常到位,摘抄下来。
卢梭才与制造了真正的自我这个神话,打着真正的自我这个旗号,我就可以去强制别人。毫无疑问,所有审判人员、所有大的宗教机构,都试图证实他们强制行为的正确性,而他们的强制行为在某些人看来,不管怎么说,都是残酷的和不公正的。
感想:不能把定义什么是真正的自我,什么是正确的人生的权利交给别人,否则,必然导致别人对你人生的专制。
卢梭的理念,“你可能认为自己是自由的,你可能认为自己是幸福的,你可能认为自己想要这想要那,但我比你更了解你,更了解你想要什么,更了解什么东西会使你得到解放”,如此等等。根据这个悖论,一个人在失去了他的政治自由和经济自由的同时,却在一个更高级、更深刻、更加自然的意义上获得了解放,对此,只有独裁者或国家,只有议会,只有最高的权威才能认识到,这样一来,最不受约束的自由与最严苛和最有奴役性的权威发生了重合。
卢梭的这番话,让我深深怀疑卢梭是不是教会的人啊,这怎么看都好像是教会对人洗脑的那一套,只不过是把上帝换成了国家或者独裁者。

《自由及其背叛》的笔记-第33页

《自由及其背叛》的笔记-第121页 - 圣西门

要是有什么东西让圣西门深恶痛绝的话,那就是绝对原则的观念——没有哪一样是静止的,没有哪一样东西是绝对的,万事万物都在演变

《自由及其背叛》的笔记-第95页

<原文开始></原文结束>看到人类的大动荡,然后指责它因为它残酷或者对无辜者不公平,在黑格尔看来这种行径傻气十足而且十分可笑……真正需要的是达到宇宙的高度,意识到重大和关键的事情正在发生,具有一种历史感,这时候,人类或许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自动转变了他们对事实和价值体系的审视。


 自由及其背叛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