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白》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青春文学 > 悬疑/惊悚 > 告白

出版社:哈尔滨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年6月
ISBN:9787548401087
作者:[日]凑佳苗,湊かなえ
页数:181页

结局出我意料

结局出我意料 虽然看之前心里有过两个拟定的结局 无非是死与不死 但是..文章采用多人称叙述很有特点 但是个人觉得翻译稍显生涩 扭曲的修哉 可怜的小直(为了得到认可 觉得很可怜)森口嘛 虽然我个人是赞成她复仇 但是没想到是这样的结局 狠.....期待电影

恶毒的泥潭

我是在写新书当中《荏苒》的间隙里,看完了这本书。《荏苒》本身就是一篇特殊的小说,它由许多人完成,由多人跟帖回复的心情文字加入故事当中,断断续续写,至今没有完结,终日内心惶惶,在看完《告白》时更是如此,总会把自己也放在故事里想该如何去做,说实话,我不太喜欢这样的感受。其实我是近几年才开始频繁地看日本的小说,对这个国家,我不知道自己是如何的感受,它的种种不是我能够说明白,对比很多了解这个国家的朋友,我只能说是一知半解。而近几年的阅读,和其他方面的认知,我开始渐渐明朗起自己内心的想法。那样的国家和民族,有太多自己的特点,也融合的太多。这本书很薄,一个晚上的时间便看完,看完神情恍惚,不知道自己心里是怎么想的。一位老师自己的亲生女儿被惨遭杀害,之后忍痛辞职,开始了自己的报复计划。就是这样的一个故事,由短篇合为长篇,通过不同人物的第一人称自述,通过不同的心理、动作和表情的描述,来从不同的角度,诉说着同样的一个故事,同样的一个悲剧。这样写的好处,是让一个看似仇恨的故事,变得更加的复杂和立体。全书的六章标题也非常有趣:神职者、殉教者、慈爱者、求道者、信奉者和传道者。我曾经对号入座将标题所指代的意义赋予对应的人,不同人用他们的眼睛和笔触来讲述他们眼中故事的发展和变化。所不同的是相同世界里不同的态度,以及那些在卑微生命下微微颤抖着的不同灵魂。我想,这个世界上,总会有这样的事情吧。为了自己心爱的人而不顾一切,没有人可以解脱,没有人可以完美。就好比没有人可以一直善良,也没有人是真正的丑恶。一个人眼中的美好和犀利不等于就是这个世界真正的标准,而在这本书中,当不同的一个个人用自己的口吻讲述自己看到的事情时,我也不禁感叹:人,果然都是自我的动物。永远看到的都是自己眼睛中的世界,但谁又不是如此呢?那些在眼下的人事,包括我们所崇尚的灵魂、信仰,都为在为自己服务。不管是社会道德也好,不管是法律约束也罢,自尊、爱慕、误解、伤害、依赖,都是每个人看到的关于自己的最后的结局。日本的作品,总是喜欢赤裸裸揭示这样的道理,很多人说日本的作品变态,变态让人无法直视。他们的各种产业,他们的文化中所透露的种种讯息,有的都让人汗颜。但不得不说,正是这种赤裸裸的揭露,才让人看到了血淋淋的现实。比如我们曾经喜欢的代表作《不再莉莉周》,可以说是正式拉开了残酷青春的大幕。而后被人津津乐道的《死亡笔记》系列,还有《大逃杀》系列,都是反映出了日本社会——或者是世界上——的残酷现状。这本书也是如此,森口老师的爱与恨,她为人师表下的残忍,说残忍或许太过分,但又想,在自己的女儿惨遭杀害之后不去报警,反而自己实行报复计划,是否真的是处于一种博大的母爱?她是否也想过别人的孩子也是有父母,这样的复仇,是否具有对她安慰的意义,还是她可以亲自泄愤的工具。我想,就算是受了再大的伤害,任何人都没有制裁别人的权利。书中所有的人物,不管是母亲,还是学生等等,都没有完美,都是带有缺憾的人物,一如现实当中的你我。性格截然不同的三个学生,是全书当中最具有特色的角色,也是重点人物。他们的自述,将这个故事充满了一种叵测的气氛,犹如在黑暗当中有三条向导,不知道故事该如何进行,怎样才是真实。一般性的小说作品,作者都会以非常旁观的姿态来写,最后总有一个真相留给读者。而这本书则没有,它将故事戈然而止在一个看似是顿号的地方,就那么结束了。仇恨,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东西。它让人变得不理智,让人变得疯狂,让人觉得复仇是为了死去的人而非自己的欲望。这就类似于一种慢性的毒药,无色无味,吸入体内浑然不觉,待到挥发的时候,以不甘、痛苦、失落作为催化剂,将内心点燃成一团火焰,这火焰烧光了人的灵魂,烧化了人的理智,让人开始变得不受自己原本的思维控制,变成了一团幽蓝色潜伏在旁人身后的恶毒灵魂。书中所提到的那些人们哪,都是这样的火焰点燃。孤僻的好学生、平庸的男孩子、愚昧的妇女、无知的男人、多心的班长、暴利的学生。那些这个社会里不健康的心态,和不健全的价值观,都在这本书里被融合在一个故事里,所以很多人都说这本书很变态很疯狂,但也不得不说,它让人羞愧。日本的文化作品当中,很多都是如此的代表性,比如在《大逃杀》系列当中,因为学生仇恨大人,于是学校将学生骗到一座荒岛上,让他们自相残杀,最后剩下的一个人就可以胜利安全地回家。理由很简单,就是教育这些孩子们要懂得尊重大人。而在这样疯狂的规定之下,学生们原始的暴力和欲望就被逼了出来,原本要好的朋友互相残杀,漂亮的女孩子以裸体吸引男人之后再将他们杀害,胆小懦弱人的双手沾满了鲜血,无所畏惧的人睁大了血红的双眼,嘶喊着将刀插入了自己曾经同学的身体里。这样的一幕幕,何尝不是一种“变态”,但更是一种现实的夸张。随波逐流的人们,常常受到社会的制约和束缚,在日常生活之下,就会有丑陋不堪的灵魂在肆意涌动,而作家,就是要揭开在表面的这太平盛世,给你一个真实的存在。任何的写作者,并不是为了揭露而揭露,而是从这黑暗面当中让你看到大光,看到希望,从那些肮脏的事情里挖掘出每个人同样具有的善意和平凡。这本书在最后一张给了我们一个特殊的结局,一切的因果都已经尘埃落定,故事终究只是故事,而从故事当中看到了什么想到什么,我想,就如同书中的人物一样,每个人心里的答案都不同,而我们看到的,仅仅是我们自己需要的。很多人将这本书中所提到的问题上升到社会的高度,青少年的犯罪心理和家长的教育方式方法问题,在这本书不同年龄人不同口吻的叙述当中,被很好的揭示出来,但是小说最后也没有给出一个完美的结局。只是停留在了叙述的最后,一代人与另外一个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或许永远存在着障碍和不平,而推卸责任和相互的指责也会让这样的问题愈演愈烈。那些内心当中的嫉妒、仇恨,让人活得如此不甘,而在谋划那些嫉妒之后事情的时候,又是活得如此之累。从来只有命运弄人,却从无人造命运,任何一个人,都会有自己内心的黑暗面,你是让它完全在阳光下曝晒出来,还是在内心当中慢慢挥发、腐烂、发臭,成为一潭死水、成为恶毒的泥潭,欲罢不能。【新浪专稿】

在恶意中绽放的花朵,竟是寻着爱的踪迹而开

在书店里看到<告白>安静地呆在角落里的样子。浅灰色的一小本儿,没人会想到盖上的是一个如此的罪恶之城。相比于单个未成年人的犯罪,更令人不寒而栗的是整个与之相联系的链条一环扣错一环,一个人眼中的世界不等于另外一个人眼中的世界,一个人眼中的正义不等于另一个人眼中的正义。最后这张庞大的网已经无人可解。迄今为止看到的最黑暗的一种写作手法。对于这样一个故事而言。叙事本身,会让人想起<人间失格><彷徨之刃>,但是力度上,却远远超过二者。也许是我未见过对类似故事有其他手法的描述,于是在摸清它的脉络走向的初始,已经开始浑身发寒。<彷徨之刃>里还有执法者的质疑,<告白>连这个都省了,从神职者、殉教者、慈爱者、求道者、信奉者、到传道者,从头到尾冷酷无比。虽然主要质疑都直指未成年人犯罪制裁的盲区:如果只是走过场式惩罚,那法律和审判的公正何在?还没看至中局,阅读已经变得越发困难。于是我不得不停步清理脑中累计不断的震惊。因为你只有进入到那个故事、那个场景、那些个前后串联着的对话,你才会明白,人心的恶,恶于被逼迫,恶于无形。艰难地读下去,却得出与先前的印象不太一样的观点:关键词是母亲,而非恶意。母亲代表爱,代表最温暖的感情;那求而不得的母爱,就这样与恶紧紧联系在了一起。与<恶意>不同,在读<告白>的过程中,你周身遍布的凉意最后会幻化成温暖的眼泪。原来爱与恨是这样的比邻而居。看到最后,也许会无法恨每一个人,每一个人都生活在自己狭小天井中,努力想要抓住得不到的感情,他们是这么近,又是那么远。也许只要少许话就可以沟通,但他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放弃,因为怕被放弃。于是在各自的繆论中越走越远。这样诡异的写作手法,电影又会如何呈现,怕是拍不来这样的多棱镜般的心理场景。<彷徨之刃>失败在前。听说<告白>别有一番切入手法与叙事氛围,很是期待。

似曾相识

看到有人说跟GOTH断掌之谜很像,的确啊,看的时候一直有看乙一的感觉,但是想不起是哪本了,现在想想神马修啊美月啊和GOTH里的男女主角很神似。可惜他们并没有建立和GOTH里一样的阶级友情,美月的结局让我觉得太过于急促,这种只是为了让她去死的写法让我不能接受。看到很多豆友都看过电影了,就好奇是不是很好看,正好卓越送了这本书(居然还是精装本),花了一个下午的时间读完。我欣赏森口老师的说法,我认为所谓的热血教师都蛮无聊的。。如果每个问题学生都能用热血来拯救,那只要让老师去学生家门口洒洒狗血就行了。所谓的老师和学生打成一片,终究不太能实现。尤其最近在思考执法与服务这个问题,更加觉得,教师应该保持一定的威严,就像执法和服务很难统一一样。不过这样一来,事情的关键都出在森口老师身上了。为什么要把小孩放到学校?作为一个和学生并不亲近、并且对他们有过不信任感的老师,难道不觉得把年幼的孩子放在青春期少年间很危险么- -有点乱了。。可能森口相信青少年的善良,那最后的一击又是什么呢,对始作俑者的报复?总之,结局也很乙一,不过没乙一写的好看。

人人都是变态

读完这本小说,已经没想去讨论老师复仇的方式的争议。事实上,在作者笔下,来自几个人的独白,一个个扭曲变态至极,夸张程度已经是整个青少年群,整个社会的道德的沦丧。那么,这本书的作用,就是对于当今的警世小说了。

人生而平等,没有人有制裁他人的权利!

书中的一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美月看到修哉受到大家的制裁时说“人生而平等,没有人有制裁他人的权利!”同时也想送给那些总以裁判长自居的人。别一出什么事就群起而攻之,你当你是谁?总想替天行道。人生而平等,没有人有制裁他人的权利!

告白的简说

告白这本书描写着森口是如何伤心和气愤,因为她的女儿爱美被人杀了!在她的学生毕业的时候她向她教的所有同学告白自己的女儿爱美被谁杀了,自己教完书了以后要为女儿爱美报仇。

杀戮の小清新。

初读凑佳苗,原本只想在睡前略读片刻,不想此书太好看,结果一口气读完。入题快,行文的形式别具一格,开头便非常地吸引人。没有冗长的铺叙,没有多余的环境气氛的描写,直接以主人公对全班的一段“告白”切入主题。然后整本书都贯彻第一人称的视角,分别以“复仇的母亲、被杀的班长、少年B的母亲、少年B的姐姐、少年A”为视角展开平行叙述,使整个事件的全貌以及细节脉络慢慢浮出水面。这种叙述方式就非常的有意思。犯罪并不是一个人的事——尤其是未成年人犯罪、乃至弑亲——这是整个家庭乃至整个社会的问题,当发生这种事件的时候我们必定会感到好奇——究竟是怎样扭曲的生活环境导致这种异常现象的发生?此书就以受害者和加害者的不同视角剖析。层层揭开导致犯罪的因素:社会因素、家庭因素、个人因素。读完此书最直接的想法就是: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可怜的小爱美确实只是可怜……)听起来很俗。=。=确实也很俗。姑且就就这个论点展开分析吧。森口老师:冷静执着到可怕的复仇者,可恨又可怜的主人公。男友在结婚前被查出感染了艾滋,4岁的爱女被班里同学杀害。——真的是很可怜,然后可笑的是,导致女儿被杀的原因就是因为她对少年A发明作品的一句讥讽。尽管事实正如她讥讽的那样:那玩意成了杀人工具。我一度想这个女人的命运是不是从一开始就被注定了,那样毫无生气的人生,学习,考试,任教,导致这一切的必定与她本身的性格有关系。她在全班同学前絮絮叨叨的那些,是否也是一种失败的自我总结呢?班长美月:应该是全篇死得最无辜的一个人(除了爱美)。我猜她也是城府最深的一个人。作为一个班长,不应该是一个很耀眼的存在么?可是她却被全班同学孤立着~与她的性格有关吧。思想独立的主见的姑娘,会在听完老师的告白后去检测牛奶(我猜她检测牛奶也是因为她喜欢小直)。发现真相的她却独自隐藏,只是因为没有什么人可以说。最后沦为和杀人凶手在同一条船上~然后被干掉。也是自找的吧。群体制裁这种现象,本身就只会出现在性格孤立又懦弱的人身上~读过很多写霸凌现象的书了(印象深刻的《恶意》啊)日本这个民族就是这样,恃强凌弱天经地义。少年B的母亲:我只有一句话:这个妈妈死的真是活该。少年B小直:从小除了“善良”就没有什么可以被妈妈称赞的优点,这样的少年还真是阴郁。有一个懦弱无能的父亲,一个溺爱孩子的母亲,这样的环境下成长出来的阴郁的少年通常有两种结果,要么自杀要么杀人。哎~这么说还真是黑暗。少年A修哉:读《神职者》的时候觉得他很冷血很残酷,读到《求道者》,才觉得真是一个可怜的孩子。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啊。说小直是恋母狂,其实他才是真正的恋母狂啊~恋到不惜杀人也要让母亲注意到自己。缺乏母爱的孩子就是会这样的性格扭曲么。~还有那个热血鲜师:可怜么?很可怜~染了艾滋~不能认女儿~婚也没法结~只能工作工作工作到死。可恨么?很可恨~自以为多了解青少年,摆出一幅圣人的样子,甚至还要拯救杀害自己女儿两个学生。我就讨厌这样的人~= = = = = = = 噗,竟然胡扯了这么多。书不在手边~很多细节没法写,等有空把书拿过来再慢慢改吧。

《告白》小感

两小时内一气呵成结束了文字版的“告白”!内心有不可名状的抑郁与沉重!难以想象,如果我生活在书中构建的停滞凝重环境中,我会变成像书中每一位对生死淡漠残忍,冰冷无情的同学么?还好,我有我想要珍惜,有害怕失去的事物;还好,我的心中有持久的温度!向来我自认为有一套分辨对错的基本处事准则:做任何事,尽量不给他人造成伤害和痛苦!我想,这也应该算是做人最基本的道德准则吧!但情感太过复杂的人类组成的社会群体,难以预测倏忽不定的事时有发生,偶尔事与愿违,不经意间你的一己私欲也许造成了对他人的伤害,这或许是成长过程中在所难免的;最起码,我对自己的要求是,决不能有意而为之,损人利己的事是需要坚决绝缘的,否则哪天成了习惯使然也未可知!书中的单亲妈妈森口悠子在痛失自己四岁的女儿爱美后,得知女儿的死并非意外而是班上两位同学的蓄意谋杀,她放弃采用法律行动,因为她深知青少年凶手会被少年法律保护,所以用自己的手段展开复仇,也希望两位凶手能从中领悟到生命的可贵!也许有人认为这样的手法太过极端,对于两个尚未成年的少年做出如此残忍的报复,而不是劝导教育,森口自身也不具有为人师表的资格!现实社会中,难道不正是由于对青少年过多的包庇与溺爱,导致日后整个社会接踵而至的悲剧,连连引发难以置信的全然震撼!法律的制裁与舆论的谴责在受害者心灵创伤面前总显得苍白无力!也许书中森口的报复行为过于极端,但森口在作为老师的同时,首先是一位母亲!再反观两位凶手少年A和少年B,如果人性尚存,在实施凶案前,怎会没有一丝恐惧;如果人性尚存,在坦白事实时,怎会没有一丝忏悔;如果人性尚存,在受到制裁后,怎会装作若无其事或任由自己堕落!对于两个早已人性泯灭,冷血自私的青少年,法律与教育对他们来说根本无关痛痒!成年人往往会被他们天真无邪,纯真善良的学生外表所欺骗,殊不知明亮外表遮掩下内心深处讳莫如深的阴暗与残忍!处心积虑为满足自己愿望的两个少年,都自认为聪明绝顶,不可一世,在他们眼中,生命如同儿戏,所有人都可以被利用,作为达到目的理所应当的陪葬,如此冷漠麻木的性格不仅体现在他们身上,乃至全班同学事不关己的嬉笑态度,班级中清新流通的诡谲气氛,道德观的集体沦丧都让读者不寒而栗,毛骨悚然!两位少年都无知地自认聪明,机关算尽,最后却都输给了自己;天才少年a本想通过实验杀人引起母亲的注意,实验本身就是不能致死的失败实验!懦弱少年b以为自己完成了惊天动地的大事来证明自己的勇敢,最终却把自己推进绝望的泥潭,还害死了溺爱骄纵自己的母亲!全然是对两个悲剧性人物的绝佳讽刺!读罢此书,冷彻心骨的惊悚真正来源于整部作品的黑暗与沉重,让我联想到自己曾经亲身经历一些事件的缩影!虽然当时这些事件简单到不足挂齿,比如高中班里两个男生打架,差学生最后被学校勒令退学,好学生竟安然无恙,唐而皇之在年度表彰大会上受到品学兼优的嘉奖!班主任事后也通过调查了解到打架的起因是由于好学生的挑衅与讥讽,却在班会上对我们说出:“一优遮百丑,这就是让你们好好学习的最佳事例证明!”这句话迄今为止我仍记忆犹新,当时的我作为旁观者,不正如书中描述的其他学生一样对此类看似微不足道的事件淡漠不仁么!虽然现在的我仍不能保证自己在面对各种不公时会挺身而出伸张正义,对与错从来也没有统一的标准,任何人都不可能完美,任何人都有自己的懦弱与缺失!不过作为人类,无论生活在怎样污秽不堪的环境中,自己最起码应该遵守最基本的道德底线,内心最起码应该留有一丝人性的光芒!这恐怕不仅仅是教育或老师的一己之力能够完成的艰巨任务,而是整个社会与家庭共同承担的责任!

卓越有卖

http://www.amazon.cn/mn/detailApp/ref=sr_1_1?_encoding=UTF8&s=books&qid=1281072279&asin=B003XU5RMK&sr=8-1 《告白》卓越已经有卖了。。。台湾的翻译。。真好看!

_ 假清高·

-真的很真理!就像我背地里歧视自以为是的黑的白的人[道上或道边],表面还是客气有理.其实就是自以为是的清高.正解:假清高.

还以为《告白》讲的是表白,才知道原只是坦白

初见,还以为《告白》讲的是表白,才知道原只是坦白。《告白》第一篇《神职者》果然是给我震动最大的一篇。采用多线叙事,在一个又一个只为视点人物所知的信息纷泄而出时,所有人都只得到了片面的真相。足以相信的,尽然就荡然无存了。所以大家还是有一说一比较好啦,讲话总是讲一句再留着半句其实很危险,要是人家误会要如何是好。通篇读下来,这一段印象最为深刻。“要满二十岁才能抽烟喝酒。二十岁就是成人了。每年电视新闻上的成人仪式,都是满二十岁的新成人拼命喝酒的报道。法律允许满二十岁后饮酒,并非建议满了二十岁就要喝酒。但是既然有年龄限制,觉得满了这个年龄不喝好像就亏到,所以助长了这种想象吧?”。浅浅的,好像很随意的,却说的特别的痛快。

独立从自我角度出发引起的事件

单看单元前的名字,似乎很神圣和凝重,其实里面每个人物都不是那么得纯白,不过可以理解森口的心情,换做我们,也会这样去做吧,毕竟我们也不是圣人,而且虽然道理也都知道,只是因为作为人,所以有7情6欲也不是能用释怀能平复的。作为杀人者则是完全处于引起母亲以及让对方有挫败感的动机去杀人,则是无法原谅。

《告白》- 湊佳苗

这不是推理小说,更多地讲述家庭学校和孩子的关系。太多这样的家长,当孩子出现问题,不反省自己的责任,而是责怪学校,责怪同学,责怪社会。同样,孩子遭遇问题,也缺乏反省能力,只会迁怒身边的人:同学,老师,家人,因为没有人教过他们如何自我反省。如果一个人没有任何的畏惧,对生命没有任何的感觉,从不反省,那末这个世界,没有人是安全的。还好这只是一本小说,但缺乏反省能力,缺乏敬畏之心,不正是这个世界的现实?

其实 很棒

虽然 告白 中给予读者的是此起彼伏的震撼,但是小说中的人物都完全超出的一般人所能接受的黑暗程度,校内的不良少年也好,老师为了复仇而丧失人性的做法也罢,都将矛头指向了这个社会最根本的一方面。揣摩这些人物 也许还能发现更多有用或者作者想要揭示的东西。

悲剧人生

从悲剧人生,想到了悲惨世界。老师的女儿不幸身亡,后面惹出来了很多问题。不是因为问题而出问题,而是因为同时都存在很多问题,积累了很多矛盾,一条引线开始了爆炸。老师的女儿,是在单亲家庭长大,不是因为父母的不合而单亲,而是因为为了女儿的健康成长而单亲——好奇怪的逻辑,对不?明明单亲是对成长不利,就要说明了对成长最好的一面,究竟什么原因?因为父亲是怀有了hiv,社会上会歧视这样的人,无形中比未婚先孕下生下来的女儿承受的精神压力更大。本来大家都以为了在单亲的家庭成长的孩子会自卑,但恰恰相反,让我去想:究竟我们的固定思维要维持多场时间,虽然说可以在双亲下成长是应该,但还是要看怎么去培养,怎么去教育?母亲的言传身教,究竟要怎么呢?孩子没有自卑,还是归功于母亲。女儿身亡,失足?a与b,a是天才——即系在学术上是有天赋,b家庭很好——只是维持了表面的丰满。a的母亲是一个发明家,下嫁于开电器的父亲,生下了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社会位置,人来到了这个世界上,总需要做自己能所力及的事情。一个归国的学子,有了机会可以在自己天赋方面去做自己的事情,是应该的。但是为了生活,为了孩子,她拒绝了,在这里找不到她感兴趣的事情,看出来,跟老公是无法沟通的,对儿子的期望过高——其实,从一开始就是一个错误的选择。既然不能满足她的需求,只能靠自己去做,同时也有机会了,肯定是走了。走就决定了跟过去告别,过去的生活都没有什么可以留恋了,包括孩子都不要了。问题是,你生出来的孩子,就是这样就可以割裂吗?她也很残忍,孩子小时候都没有什么给童真,教育是机械方面的知识,一个闹钟都敲碎这类的去教育,有小小的出差错,就开始暴力去对待,老公也是不管,后来听到邻居说暴力,然后两人才离婚。从小到大,情感都是虚空,孩子跟母亲相处多,但是又得不到什么爱,反而激发了想得到哪怕是一点点的爱,一直以来,在他的世界中,都只有母亲,却给母亲抛弃了,心里有很大的扭曲——有能力有怎样?还不是一个空壳子,里面是空的,什么都没有,难以成人!喝了牛奶,以为自己染上了hiv,本来应该是担心,反而是高兴,因为终于了因为病死的原因可以见母亲;用自己的发明,打算去导致导师的女儿身亡,是因为上次因为自己的发明得奖得不到母亲的注意而报复,想叫b作为一个目击证人去告发他,却b真正成为了杀人凶手,导师都不去报警;自己设计的集体自杀炸弹却给人拿去了母亲的研究室……b家庭完满,两个姐姐,一个姐姐嫁人,一个姐姐上大学,爸爸在外工作,经常加班加点,母亲致力于家庭做一个家庭主妇,表面上家庭其乐融融。事件发生之后,怀疑喝了牛奶之后,染上了hiv,心里恐惧,开始了躲着,与其他人不能沟通,悲剧发生了……

残酷的童话

所有的一切归于三个字——小屁孩。目空一切,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屁孩。活在自以为是的童话世界里,用可笑的理由恣意践踏他人的生命,其实本身只是个渴望疼爱的孩子,当一切真相被残酷的剥开,却不愿正视自己的软弱和无能,只会用各种理由来为自己的行为开脱,那么就让你尝尝什么是真正的残酷吧。社会的因素,家长教育的缺失似乎都是原因,但关键还是自身的想法的偏颇——大家都是生活在各种杯具里,可是大部人还是可以正常的成长。所以我讨厌小屁孩= =这般各种现实因素拼凑成的杯具,这般华丽的复仇,所有的一切构成了这部神作,这是我去年看过的最震撼的推理小说。

净化心灵——读少年犯罪心理小说《告白》心声

发人深省、令人惊叹的《告白》一书,从这么多双不同的眼睛窥探这个社会,那么真实,那么坦白。古人曰“感人心者,莫过于情”。这次,使我陷入深思的不仅仅是这个故事,也把目光投向身边……《告白》关注的这几类人群就围绕着我,教师、家长、学生,在真实的生活里,你又扮演过哪个角色呢? 《告白》反映出我们现在社会的教育的缺失,其实理论上每个孩子接受的教育只有四种:一是家庭教育;二是学校教育;三是社会教育;四是自我教育。其中自我教育是孩子真正走向成功的教育方式,也就是说,家庭、学校、社会三种教育最终应该让孩子能进行自我教育,只有如此,孩子才能回归社会,才能展现出自己的价值。但回到现实教育,远远比想象的复杂,不管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告白》给我震惊、思考,也带来希望,昂扬的精神面貌关键在于是否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如开朗的个性和乐观的精神;广泛的兴趣和坚定的自信心;坚强的意志品质;高度的敬业精神、责任感和事业心;豁达的胸怀和真诚的态度。为自己、为家人、为孩子的身心,让我们生活态度有更高的追求,只为 ——净化心灵。

湊佳苗vs.東野圭吾以及「告白」vs.「家族遊戲」

──正文前的小吐槽:“湊佳苗這個名字怎麼看怎麼念都怎麼不像日本人好嗎。“ (╯﹏╰)b──正文:這還是第一次讀東野圭吾之外的推理小說。以前也讀過島田莊司和阿加莎克利斯蒂,但實在無法消瘦島田鋪天蓋地的血腥描寫(說的是《占星術殺人魔法》第一章,然後我就不敢看下去了;至於阿婆,因為最早看過電影《陽光下的罪惡》,所以杭外圖書館里看見書就也拿來寥寥草草地翻過;但我認為英國人的東西還是看原著好,中文翻譯很沒意思,所以當時的感想是電影比書好看。扯遠了。讀《告白》之前,我似乎只看得進東野大神的著作。東野圭吾的小說很有故事性,然後大概是身為男性作家的緣故,理性思考的部份比平鋪直敘的部份要多,所以整體節奏不拖沓,有起有落,在給出很多線索后又佈迷陣,所謂“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很能滿足讀者“尋求刺激”的快感心態。相反,湊佳苗的《告白》,沒有殺人謎團,沒有複雜到叫人震驚的作案手法,就連案發現場都是再平常不過的學校,犯人和被害人也都是再老套不過的教師和學生。記得當初讀東野圭吾的《放學後》也都略覺得無聊,很多章節都是一目十行地帶過了。──然而,《告白》卻看得我津津有味,而且一字一句都不肯放過。作者一開始就告訴你誰死了,誰殺的,怎麼死的,死在哪兒,我想要是東野圭吾這書就寫不下去了;然而,也就因為不是東野圭吾,湊佳苗開闢了日本推理小說的新路,她給讀者的懸疑,是找尋“作案動機”,以及,安排被害人復仇這條截然不同但極為重要的另一條線索。我的短評里說這本書承載著此起彼伏的「情理之中意料之外」,恰恰是這種一浪接一浪的意外感,叫人捧起這本書就放不下。值得一提的還有作者的敘事手法,用第一人稱,以不同的6個人的身份,這讓我想到東野圭吾的《惡意》。於是一開始我就有做好心理準備,這些人物的話語中必定有能帶給我們極為震撼的消息的。而和《惡意》不同,《告白》里每一句都是實實在在的告白絕無謊言,精妙之處就在於不同人的告白擁有不同的心理,而每個人也都擁有選擇「說」與「不說」的權利。於是這個人說這些,然後換個人又說了不同的那些,這些零零碎碎拼湊起來的細節,分開來講看似毫無亮點,而整體連起來就好似多米諾骨牌一樣一觸即發!這點來說,作者一方面達到了她“講道理談論社會問題”的目的,另一方面又增添了讀者對未知章節的期待。出於「俗套」而「脫俗」,《告白》真的非常成功。不知為何,我在短短5個小時刷書的過程中反覆想起之前剛看過的日劇「家族遊戲」,兩者截然不同但叫人著迷且震驚的效果卻非常相似。只是,「家族遊戲」選擇了happy ending, 給了主人公們一個“重生“的機會;而《告白》卻全線走”毀滅之路“,發揮”黑暗系“的極致。個人覺得真實生活中,《告白》的結局看似不可思議卻更為現實。不止一次提起「日本是個表面文明骨子裡野蠻的民族」,這麼說也許一葉障目,但就小說人物的心理問題來深究,治癒系的效果只會顯得突兀吧。所以作者也的確選擇了一條好路去收尾。總之,《告白》無論是作為一部推理小說,還是論社會現象的教育著作,都的確非常成功。o(≧v≦)o~

和电影的不同之处。

1.女老师确实想用牛奶加血的方法来惩治学生A和B,最后牛奶被女老师的男人掉包,临终前告诉了女主真相。2.美香(就是最后被学生A杀害的女生)在女老师走了之后就检查了那两盒牛奶,确信没有被加过血液。3.新来的年轻老师碰巧和女老师的男人认识,他对于班级的举动并非受女主蛊惑,而是出自年少的各种不成熟。最后他在学生A的测谎仪下(美香让他系上一根带子,带子连着学生A发明的测谎仪)暴露了由于自我膨胀而做出各种举动而非真正关心学生B,被美香指责。4.学生A并非一开始就知道自己不会得艾滋,他甚至希望的病来获得母亲的注意。最后通过诊断及美香的叙述才知道真相。5.美香在被杀前确切的说出了诸如恋母之类的话,激怒了少年A。6.电影最后一句台词:我开玩笑的。没有出现,哎,说明女主似乎是真的炸了。。。学生A的老母。。。7.(林喵之同学提供)美香暗恋着学生B,(B在电影里这么矬,呃。。。。。。)立意的不同:女主的报复心比电影强。

或许可以写在这

是之前写的了。趁着失眠的劲,躲进被窝看《告白》。不知什么时候睡着了,醒来了继续看。在去食堂的路上感觉胃部痉挛,头痛欲裂,一阵阵地不适催发我的呕吐欲。太阴暗了!太阴暗了!并不是什么神作,推理方面与东野大神的《嫌疑犯X的献身》《白夜行》本格推理小说以及阿婆的《无人生还》《罗杰疑案》传统侦探小说都相差甚远。也许存在小说篇幅不长、节奏较快的缘故吧,这部小说有让人一口气读完的魔力。一直很敬佩日本人有这么深刻地自我剖析的勇气,人性的阴暗总是无情地揭露出来,虽时有夸张却不为过。国内似乎没有这样的小说吧,安妮四娘的华丽词藻,韩寒王朔的讥讽怒骂还有许多如六六那样混迹于浅显的爱情婚姻都市言情题材的“作家”。即使无所事事也不会去思索生死或探究人性,这是出于我们内心的恐惧还是什么?《告白》里的人都很自我。自以为优秀的渡边修哉觉得周围的人都是愚蠢的是笨蛋,甚至认为父亲也是毫无长处没有生存价值。也许有也应该是自以为是的人获得满足的工具以及仰视他们优秀的观众。几乎是出于惯性,我反思了自己作为毫无长处的人的生存价值。更多的是包含自我安慰的情绪罢了,只好认为天才还是少数况且很多东西是可以学会的。悠子老师也这样反问渡边:你甚至说自己的父亲没有生存的价值,那你现在能活着是托了谁的福?当然一个人的生存价值应不仅于此。可有些极端的父母,悲哀地将所有期望寄托于子女身上的,似乎只有这点生存价值在维系他们的生命了。这终究还是有价值观的不同。直树的母亲是个悲剧的角色,可让我心痛的是她身上投射了太多我们母亲的影子。我想如果没有直树父亲懦弱的性格的遗传的话,直树可能成为像他舅舅那样的精英。被溺爱的孩子自小就背负母亲那么重的期冀和爱,总有把心压碎的那天。不过直树母亲还是一个好母亲,直树二姐回忆到:我突然想起刚开始自己一个人住的时候,母亲买了日记本送我,“有什么伤心难过的事随时都可以来找妈妈,但要是没这心情的话,就把日记当成最信赖的人倾吐吧。人脑虽然可以努力什么都试图记住,但写下来就可以安心忘记了。脑子里只要记得愉快的事,伤心事写了忘掉就好。”当看到直树把他妈妈杀死的时候,莫名地难受。直树说活着的证据就是对死亡的恐惧。他总是这么一个喜欢意淫在自己的想法中的人,沉浸于自以为是的世界里。自尊心果然让人厌恶啊,实在是可恶的东西。多少人对弱者的同情与怜悯不是出于内心油然而生的优越感啊,多少人穷凶极恶不是自尊心在作祟啊。小说让伦理凌驾于了正义,过分强调制裁的作者应记得法律的最终目的并不是出于惩治罪恶,而在于防止罪恶,予人以警戒。复仇从来都被认为理所应当,罪与罚关系到的不仅仅是施害方与受害者。我们也许还缺乏一种高度的危机感,生长在岛国的日本人时刻都在意生存价值,一如《大逃杀》中展现的。极度自我内心却又深怀危机感并常常自责自省然后自尊心唆使仍就自我,这样一个矛盾体,应该就是我了。记得书中有一句话:喜欢开始就把一切责任推开的是孩子的共同特点。成年的起点不就是承担责任的开始

关于审判

在看完这本书的时候 大约已经是凌晨两点了..终归觉得这是一本很变态的书...人们都自以为是的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迷恋着自己的权威..我忽然想起的是圣经里,当所有人拿起石头要打死淫妇的时候,耶稣说 你们当中谁没有犯过罪,可以上前来惩罚她,最终连小孩子都放下了石头..耶稣说那么我也不惩罚你,你可以走了...

人心难测

这个故事最打动我的还是开头。先看电影。一群没心没肺的初中生,带了那个年纪特有的残酷嬉笑、打闹,哪怕老师在场,也并没有表现出一点儿尊重来。各种各样的笑,傻笑、有心计的笑、欺负的笑。满教室花季的少年,气氛却是那么的诡异。然后老师出场了,异常冷静地讲述了一个杀人的故事,自己的爱女被班上两个同学杀害。在讲述过程中,又先后插入了青春期、学生陷害老师、劝世鲜师、艾滋病、单亲妈妈等话题,最后在黑板上写下“生命”两个字,借此述出复仇的心声。杀人事件引起了学生的关注。可是,更多是好奇。他们的年纪是无法理解“生命”这个词所蕴含的意义的,所以,完了还是笑,还有欢快的音乐,极其不协调地配在老师丧女的背景下。所有人的心灵都是扭曲的。这个故事叙述的角度选得很好。通过不同人物的第一人称自述,通过不同的心理、动作和表情的描述,来从不同的角度,诉说着同样的一个故事。这种手法有些让人想起《冰与火之歌》的POV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让一个看似仇恨的故事,变得更加的复杂和立体。全书的六章标题也非常有趣:神职者、殉教者、慈爱者、求道者、信奉者和传道者。我曾经对号入座将标题所指代的意义赋予对应的人,不同人用他们的眼睛和笔触来讲述他们眼中故事的发展和变化。所不同的是相同世界里不同的态度,以及那些在卑微生命下微微颤抖着的不同灵魂。这个故事所反映的是人性的恶。这种恶有时让人绝望。当森口因为女儿之死去找直树母亲的时候,后者全然没有一丝悔改的新意,不停地重复“可怜啊可怜”,只是觉得自己的儿子经历了这样的事件可怜,全然不想被害者母亲的感受。从她的立场而言,自己的儿子是最好的,永远不会犯错,这就是道理。现实中这样的妈妈少吗?也不止于溺爱孩子这件事上,同样一件商品,商家恨不能掏空顾客最后一文钱,顾客恨不能东西免费拿。人们立场不同,出发点不同,考虑的角度也不一样。其间当然是有个尺度的,但是假如尺度失效了呢。人心中的那把秤可并没有统一的度量衡。所以就常常出现,A觉得自己付出很多,B觉得A付出很少。彼此猜疑,他人成了地狱。人间即是地狱。我喜欢这个故事那份冷酷里透了诡异的基调。虽然极端化,但是故事自有它现实的土壤。有的时候,人心之恶并不比故事逊色。

不是《告白》,是每个人心中的独白

《告白》也是看完电影才看的书,而且中间差了两年半之久。记得看电影《告白》的时候是大三暑假在大连做实习,每次白天实习或者游玩之后,就会在住的地方跟同学打游戏,看电影,或是动漫。一个偶然的机会被推荐了《告白》这个电影,其中灰暗的色调,以及主人公各自的告白仍然记忆犹新。电影开头,森田老师以平稳的语气诉说着自己的“告白”,而教室里是相互打闹,无所事事的少年,直到说到牛奶中的HIV病毒,恐惧油然而生。相对于电影,我从《告白》一书中读到了其他的精妙之处,也可能是其他读者认为败笔的地方。首先,即是所谓的“重复”。对于同一件事,不同告白者的告白是完全不同的。例如,对于直树认为自己感染HIV而把自己关在家里这件事。直树妈妈得知真相后,认为直树是因为收到森口老师的报复而“隐忍”;但直树自己的想法却是“害怕”,害怕遇到同学,害怕遇到老师,害怕遇到所有人,认为任何人都为因为“杀人凶手”而杀了自己。直树妈妈的想法使她认为本应内在“善良”的直树是因为自己没有教育好直树,是自己“失败”;而“失败”又恰恰激起了直树内心的愤怒,最终导致了弑母的罪行。正是对于同一件事情不同人物的告白,才能使事情真相更加清晰明了。再次,便是人物的“变态”。由于读这本书之前阅读了作家余华的相关作品,对余华作品中“荒诞手法”印象颇深,这里人物的“变态”,我认为是一定“荒诞手法”的使用。《告白》中,森口老师因为樱宫老师身患艾滋病而无法结婚,这使得森口老师将对樱宫老师的感情也转移到女儿身上,才会在失去女儿后变得更加愤恨;诚哉因为对于妈妈的“爱慕”,同时自己为了不起的头脑,看轻周围的人,使得他的妈妈在内心中的地位无限抬高,使得他的一切行为只为与妈妈再次团聚,其实说的更为直白一些,这是一个缺少母爱的单亲孩子经常会有的情况(其实也缺少父爱,因为他从不把爸爸当爸爸看,所以也就无从说起父爱),由于内心的脆弱以及感情的缺失,使得诚哉本身的感情就是不完整,之后的行为也反映出了这种现象,没有与同龄人之间的友情,没有对长辈的尊重,没有朋友以及真正意义上的家人使得他缺失“信任”,因此他的行为变为更加不考虑他人,而只考虑自己。正是书中人物各种“情感问题”问题,以及作者荒诞夸张的手法,才成就了这样的作品。最后,“告白”手法的使用。我是第一次读这种手法的书(有其他更好的作品也期待大家推荐),读起来甚是过瘾。这种手法在读的时候能够更多的感受到每个人物的内心想法,会明白他们一系列行动的内在原因。同时,大量的告白,即内心描写,使人物更加饱满,每个人的性格更加鲜明。身口老师就是一个只想着平平淡淡给女儿一个良好成长环境的母亲,直树是一个不太努力却希望周围人肯定的少年,诚哉更为高傲,希望利用自己的头脑,利用他人,做一些引起妈妈注意的大事,直树妈妈则是一个有些软弱、庇护儿子、对他人有偏见的中年妇女形象。最后,关于大家对是不是推理小说一事,我只能说我感觉这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推理。他在开篇(第一个森口老师的告白)就将主要事件的主要人物、事情的主要过程、作案的主要动机说明完成,之后的告白是之前的叙述修正、补充,将一个模糊的事件说的更为清楚。《告白》是一部值得一读的作品。

本来想打四星,但是特别不喜欢小说的结尾. 带着紧张复杂的心情从头看下来,每个人的独白都有至少一处看点。唯独结尾的那一篇太平凡了

日本仔果然还是很变态~

结局出息,但还是不能理解为什么日本人对青春期杀人议题那么热衷。好似他们的生命成年以后就没有了。

集体癫狂的哀歌

神职者&传道者 森口开始我们听着森口平静的絮絮叨叨的讲述貌似无关紧要的事:牛奶,劝世鲜师,青少年犯罪,艾滋病,爱美……随后我们了知道在那张镇静自诺的面孔下,承载着怎样的丧女之痛,愤怒与悲哀在不健全的未成年犯罪处罚体系下如何无奈的凝结累积渐渐酝酿成厚厚的恨,接着我们看到在忍耐思忖之后决绝的复仇之姿又是怎样披着冷静的外衣爆发出来。森口的复仇绝非“不报警而予人改过自新的机会”,从投毒告白到改装炸药告白,她化身为想象中的正义,按部就班的施展复仇大计,一步步将凶手学生和他的家庭推上毁灭之路。即便她知道就算把凶手碎尸万段,爱美也不会活过来,仇恨也不会改变,她想要依然、仅仅是复仇而已。殉教者 北原&维特在全民皆狂的班级中北原美月无疑是个特殊的存在,她冷静,聪明,有同情心,厌世,并有犯罪崇拜的迹象,一班狂热的同学中只有她一个人带着老实懦弱的面具仿佛超脱于外的冷眼旁观,但也许是同为孤独者的吸引,她喜欢上渡边,并用她的聪明与冷静直指对方的的心结——也许他们真的是相互喜欢的?——于是她也成了渡边的疯狂的牺牲者。热血的新老师寺田是森口教唆下推动着校园欺凌与直树精神崩溃的执行复仇的工具,因而他也是个无比悲剧的角色,一边被人利用而不自知,一边被学生戏耍而不自知,一边自以为是的以救世鲜师的姿态获取自我满足,于是他也理所当然的殉葬于森口地复仇大计之中。 慈爱者&求道者 下村母子 下村的母亲在日记里反复思考直树的行为,她始终认为儿子是善良的,是可怜的,是被逼的,不好的是学校的老师和其他同学,甚至在最后准备和儿子同归于尽的动机也很难说是儿子谋杀了手无寸铁的四岁幼女的罪恶感,是教育出了“失败的作品”的儿子的羞愧感还是一直信奉的成功教育出“善良的小直”的信仰崩溃的绝望感哪种更多一点。可以确定的只有一点,那就是这位母亲的教育终究是失败的。这个一直在质疑森口作为单亲母亲怎么能够为人师表教育敏感的中学生的女人,作为一个丈夫常年在外的独立抚养幼子的家庭主妇,她的立场和森口又有多少不同呢?作为母亲长期无原则溺爱下的产物,直树却一直以透明人的身份在班级中存活着,长期的被无视的愤恨和被利用欺骗的不甘使他更渴望关注,想以完成了惊天动地的大事来证明自己的勇敢,却陷入焦躁与恐惧中无法脱身,痛苦不堪,杀死身边最亲近的人,最终却把自己推进绝望的深渊。信奉者 渡边渡边的母亲无疑是自私的,这个心比天高的女知识分子在不甘于平凡的主妇生活抛夫弃子前给儿子灌输的扭曲的价值观和加之的肉体暴力就已经给渡边造成了极度人格缺陷,父母是人生第一个老师,于是为了找妈妈而杀人,在渡边看来必是自有一番道理的,但他却也不是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缺乏伦理道德观念,仿佛自己这样全是母亲的错,只要改变了就是切断了和母亲之间的羁绊,执拗的走在找妈妈的疯狂之路上,直到被愤怒的烈焰吞噬。

恶毒

本来以为是推理小说,结果不是。作为小说,在叙事方式上倒有点意思。各色人物自叙,常有出人意表之处。只是这故事太恶毒了,我不喜欢。要吹毛求疵的话,第一章老师揭穿女儿死亡真相就有问题,她完全不能保证班上的学生都不去报警,那样她的计划从一开始就失败了。即便如此,她也应该知道以A的智商,她的招数对A是无效的。

令人凉透心底的正常

  这本小说不厚,以我用不到一周时间就读完。不得不说,好几次想放弃阅读,但又忍不住拿起来继续看。   想放弃,源自于那种那种令人窒息的寒意。   小说共六章,第一章《神职者》是作者湊佳苗的出道作,大概后来觉得这个题材可以继续发挥,所以把其发展为一本长篇小说。   小说的每一章都以第一人称来描述,对于侦探小说来说,这种方式再好不过了,这样既可以令读者更快地代入故事中,也可以限制读者掌握的信息。这样就很考验作者的功力,若是笔力不够就难免让人觉得空洞拖沓。   第一次拜读凑佳苗的作品,她的文笔让人眼前一亮。六章小说没有什么对白,全部是主人公的告白。凑佳苗的文笔极为细腻,主人公仿佛把心剥开,里面每一滴血液,每一块肌肉都清晰可见。   森口老师四岁的女儿在学校的泳池遇溺身亡,看起来像是意外。但森口老师却意外地发现看起来的意外背后的真相,森口与兇手谈过后表示不需要警方再次翻案,她在班级的结业当天当着全班的面公布了自己的复仇计划。   复仇,在故事的开端就已经开始。   寒意已经在第一章已经直渗骨髓。失去挚爱的女儿,森口没有崩溃,没有痛哭流涕,没有咬牙切齿,甚至她的告白已经过半,仍然没有感受到她的仇恨,只感受到她对女儿的爱,对失去女儿的心痛。她很冷静,很正常,很理智。她把自己了解的一切向学生一一道来,然而当她公布自己的复仇计划时,那种深深的恨如一把刀一般直插人心。因为对女儿的爱,所以才有对凶手的恨,爱有多深恨就有多深。一条紧扣人心的感情线索水到渠成。   第二章的叙述者是美月。她其实不能算是主角,她只是一位旁观者叙述者,但她并不空洞,她很真实。我们身边或本身自己就是一位像美月这样的人,看似平凡,什么话都藏在心底,却其实又很有想法,只是不愿意说出来。美月把森口老师离开后的几个月所发生的事情巨细无遗地说了出来,包括凶手之一的下村没有上学,热血的新老师如何频频家访。还有另一位凶手渡边被同学欺负以及如何反击,还有如何与渡边成为朋友……这一切都写了出来。其实美月是位十分细心十分聪明的女孩,例如她对新老师频频家访是不赞成的,但她没有说出来,如果她敢向老师说出来而且热血过头的新老师会冷静接受的话,或者下村不会杀死妈妈。   第三章的叙述者是下村妈妈的,是她的日记。   其实我觉得第三章已经明显落入了俗套,没有了前两章那种令人惊艳的感觉,更没有那种压抑的、令人寒透心底的感觉。这一章会让人感到愤怒,愤怒于下村太太对下村的溺爱。然而那种令人压抑的寒意在最后几段又重新回归,原来对儿子所谓的爱终究不过是一种自私的自我陶醉,当儿子真正让自己失望的时候,母亲想到的不是如何包容和补救,而是想到让这个儿子永远消失。   第四章的主角是下村,此时的下村已经完全疯了。这一章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在这里我甚至有些同情下村。森口的复仇在他身上显示出了威力,令这个孩子活在了恐惧当中。当他把自己的罪行全盘托出,准备松一口气的时候,母亲的刀成为了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   第五章和第六章都不喜欢。第三第四章虽说俗套,但仍能让人感觉到一种真实感,一切恐惧、压抑都源自于这种真实感:冷静的老师、深沉的少女、怯弱的少年、溺爱的母亲,这样的人随处可见,描写得也很真实。而到了第五章反倒失去了这种真实的感觉,渡边的告白显示出他是一位心理失常的男孩,其实在现实中,只要不招惹这种人,这种人跟我们还是很有距离的。   最后一章又回归森口老师的告白,与第一章呼应。森口老师的复仇可以说是一波三折,处心积虑的,最后她向渡力告白,把她过去所做的一切全盘托出,目的便是要不断打压渡力,要把这位自以为是的天才少年逼至崩溃,渡力的结局如何没有说,但我想这位少年不是疯癫便是自寻短见了。其实不喜欢这一章节,感觉太过直白,虽说有一种解恨的感觉,但也破坏了全书努力营造出来的那种黑色、压抑的氛围。   总体来说,看完这本书,给人一种沉重感,不是想哭,也不是愤怒,是一种寒意,一种压抑,因为很不幸,书中的那一个个形象鲜活、表现正常的人物其实在现实中随处可见。

恶之源

曾经粗略地看过同名电影,当时看完似乎都没有对这部电影有太大的印象,可能是因为我跳着看的原因吧。后来最近看到有人推荐这本书,所以就想重新去了解一下这个故事,想不到却意外地好看。 本书多线的叙述手法让读者能够从故事中各个角色的角度来了解清楚整个杀人案件的来龙去脉。而这本书令我最值得关注的地方似乎就是当今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发展问题。在第一章的时候老师已经提及过两件凶杀案,而两个案件的凶手都是青少年,到底是什么因素推动这些少年走向犯罪的道路?估计很多人都能够想到:不幸福的童年,缺失的家庭,老师与学校的教育问题,家长的教育方式等等,似乎看了那么多电视剧和书,相似的事件的原因都不外乎这几个。既然原因都知道,那为什么明明能有相应的解决办法,这类事件还是会在社会上不断发生?其实说实话吧,现在能有多少个家长和老师能够有足够的耐心去观察自己子女和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成人世界的攀比和欲望,现在社会的浮躁心态早已消磨大人们的耐心。但是,说到底家庭教育和父母的关怀才是推动小孩成长最重要的因素,故事中直树的妈妈一直埋怨自己儿子一直以来的所受的挫折都来源于学校和老师,认为自己的育儿方式永远是最正确的,却没有好好聆听儿子的想法,而自己又爱面子,不愿意承认自己儿子的不足,就这样一直自我催眠,到最后使自己儿子扭曲的心态爆发,酿造悲剧。而文中少年a修哉的妈妈在文中似乎没有太多的描述,但是我们通过修哉的叙述可以知道,他的妈妈在他小的时候就离开了他,曾说过会再见面,最后却没有信守诺言,毫无音讯。失去母爱的修哉,和现有家庭的关爱不足让修哉成为了一个孤独的人,似乎没有人能够走进他的内心。怀着对母亲的思念和尊敬还有少年成长的心思却又无处释放,从而慢慢扭曲了自己的心态,虽然最后不是他直接杀人,但是他的犯罪动机已经让他在罪恶的道路上一去不复返。关于老师,我并不认为森口是一位好老师,她最后还是让自己向两位少年进行报复,虽然一开始的牛奶没有成功让两位男生喝到,但到最后她还是没有放弃复仇,并且是用对修哉来说最残忍的方法来打击他,并且还间接杀人。这样不就让自己的双手染上鲜血吗?而且暗中操控所得出的结果是造成了更多人的痛苦,并且让这种痛苦不断地循环下去。总体来说,故事还是非常的精彩,从第一章以森口的角度对杀人案件进行概括一步一步通过不同视觉让故事情节不断发展,描写人物心理也十分详细,非常值得一看!

所有人眼里,只有自己的影子

拖了很久的一部小说,看完后觉得结局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自作聪明的少年A内心挣扎的无知和埋怨,最后也在老师的仇恨中做了一个了解,中间穿插着内心崩溃弑母的少年B,和被无辜害死的班长,一切都真实得让人恐惧,又像一个戏谑不堪的现实。我是先被电影给震撼得,后转看的小说。要是说电影吸引我的是演员细腻的演技、导演巧妙的情节设置以及最阴暗人性被挖掘出来的时的震撼,小说就是在用一种平静来敲击着我清醒的意识。对,从头到尾没有人物面部描写的狰狞,只有内心描写,用独特的视角,来诠释所有的一切,但无一例外的就是再怎么扭曲的心理活动,给人感觉,就是平静,令人不安的恐惧。就算是少年B在杀人事件发生之后的一连串死死死死死死死,也让我感觉不到真正的崩溃,话语不多,就是静。但是这种静,所带来的作用就是在看似冗杂的情节推进中,带来微妙的化学反应,在所谓的无所谓中透出的是恐惧、自私、挣扎、反抗,但是唯一相同的就是,在每一个人平静的独白中,透露出的是他们窄小的眼界,那个世界里,只有自己以及自己所谓的他人。社会,也就是这样了。为了同假象敌中夺回母亲以杀死他人哗众取宠的少年A,无一是处只有自尊高人一等真正凶手的少年B,无理由溺爱孩子最后把孩子内心扭曲的少年B母亲,欣赏凶手但头脑简单认为自己是某个少年犯影子的班长,最后是孩子被杀展开了疯狂报复的森口老师,所有人都自私,所有人都在错综复杂层层叠叠的情节中展开。不同的视角展开的每个人的定位都不同,唯一相同的就是,自己眼里的别人永远不会真正去努力了解,而自己,就是自己世界里的神。这个算不算社会教育中的缺失呢,就是凭借一己之力终结掉真实的别人,自以为是,甘愿就算是错的也强词夺理。我知道一个人不能评价别人的人生,也不能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到别人身上,但是就这本书所描写的人物而言,表面的服从,从来不代表内心的肯定。看过书后人性最黑暗的那面都出来了,其实我也有种精神分裂的感觉,想一手掐住那个暗黑的自己的脖子,但是一想,我正在努力改变自己所有消极和负面的一切,就算是没太有什么真正的结果,但是,至少,我知道,黑暗的存在,只会让我成为更好的人。知道这一点并不那么自私了,也就够了。

与其说是推理小说 说人性道德观小说更为贴切

作者并非按照正常文章流程来诠释这部小说,而是通过与事件相关的中心人物以及他们身边的人的内心独白来不同角度不同立场构筑起这个看似普通却又值得深思的故事,这是一篇不做作、不煽情、没有伪善感的小说,其中的人物性格算不上十分地鲜明,但却十分地真实,不论是复仇的女教师也好、少年A、B也好,将人是复杂矛盾多变的个体的特性完美体现出来,少年A和少年B映射了现代社会儿童教育正在越来越严重地畸形化,对于儿童心灵成长及精神需求的关注越来越少,取而代之是一味地灌输给儿童大人们自己的观念及想法,说到底都是大人们的自私与自我满足,少年A与少年B的母亲,前者为了自己的理想弃其而去,后者则过分的保护及溺爱,如果少年A有一个完整的家庭,如果少年B的母亲不是那么过于保护溺爱少年B,他们现在一定过着不一样的人生。人犯了罪该有国家法律制裁还是由受害者来制裁,我想了半天无法回答这个问题,如果是考试我想不论谁都会毫不犹豫的回答当然是由国家法律来制裁,但这就像人人都知道闯红灯是违反交通法规,但却没有人可以理直气壮的说自己从来没有闯过红灯一样。所以这世界是没有完全的正义或者完全的罪恶,没有真正的好人或者坏人,有的只是倾斜了道德观念而已。

如何报复犯罪者是一项技术活

前面几章的叙述只是三颗星的水平,最后一章的大逆转,让全书的素质陡然上升了一个层次,直逼五星。看来,日系作家埋伏够深的。装帧设计实在不敢恭维,181页的小书为了应付26元的高价,不得不装上个硬壳封面,也实在为难出版社的大叔了。看完此书,有两点巨大的收获,不得不分享一下。一、变态的父母盛产变态的小孩。 小孩子真的是无辜的,但是因为父母的错误,就导致了小孩子变得无比邪恶,最后就坠入无底深渊,根本无力回头。每当我要恨那个些个小屁孩的残忍之时,总会想起其父母的行为,哎呀,顿时又恨不起来,你让我这满腔的愤怒如何排解?真是恼人的作者啊,干嘛不给一个完全邪恶的设定?让我狠起来也解气一点?动漫看太多就只这样的后果,非得分出个好人坏人,我脑残了。二、要报复一个人,要找到他的最弱点。 如果找不到最弱点,一切所谓饿报复都是徒劳,因为有些犯罪之人,有这极其坚强的心理防线,几本上无法攻破,除非找到他隐藏很深的罩门。为了心爱之人而犯罪,最后只能是攻击其心爱之人才能达成报复吧!《44号孩子》有同样的犯罪诱因。《GOTH断掌事件》的两人组合极其相似,说的是修哉和美月而已。最后的最后,个人认为,森口才是货真价实的极道鲜师!远比她老公更有拯救的手段。

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我是先看的电影,再找的书来看。告白这个名字,似乎有一些误导,一开始我也很困惑,怎么是告白呢,更多是应该是自白。却也是期待有人理解的自白。虽然这本书,被戴了很多大帽子,上升到什么生命轻重的主题上来。但在我看来,这是一本与青少年的教育有关的书。初中生,是自我意识强烈发展的阶段,关注点总在自己身上,忽略身边的人事。一些很小的问题被放得很大,一些大的问题却又看不见。有很多的困惑,找不到倾诉的人,一点点自命不凡,认为别人都不会理解自己的烦恼。这本书,对我意义就是,不要放大自己的痛苦,很多时候如果能考虑到别人的感受,反而能让自己释然。

要是有另一个自己就好了

《告白》分六章,分别是神职者、殉教者、慈爱者、求道者、信奉者、传道者。不同的章节由不同的人做自己最真实的告白。围绕“中学一年级单亲妈妈班主任四岁的女儿在校园溺死,但事实真相却是被自己班的学生杀死”这一事件,不同的当事人对整件事情的发生做了详细的描述。神职者—单亲妈妈是很辛苦的,特别是她的工作还是中学班主任,工作任务繁重,本来就很少能好好照顾孩子,却还因为自己工作的原因害死了唯一珍爱的女儿。失去女儿的森口老师在休息的那一周时间内该是多么的绝望啊……要是有另一个自己,职业不是这么辛劳的教师,只是一个普通的上班族,是不是就能陪在女儿身边,保护她不遭受这样的事情,让她能继续美好的人生?好不容易接受了女儿的意外死亡,却又突然发现真相可能有所不同,一翻轻易的调查就让女儿死亡的真相浮出水面,与此同时,一场对杀人凶手,对社会的报复计划也在老师的心里开始酝酿。殉教者—一直暗恋着青梅竹马的直君(真正的杀人凶手),在得知直君被森口老师报复的时候,她冷静地去验证老师所说是否是真的。的确是个聪明的脑子,但是还不够聪明,因为她没有勇气将这件事情告诉直君。也许要是有另一个自己,勇敢的把真相告诉直君,也许他不至于最后精神失常酿成惨剧。跟修君在一起的时候感觉很奇怪,好像本应该是两个相同的人却有些什么地方不一样,导致两人之间有一层奇怪的隔阂。要是有另一个自己,从一开始就粘着直君,不让直君孤独,那一切会不会就不会发生?至少不会发生在直君的身上?慈爱者—从小经历了家庭的变故,但是母亲对家庭的管理方法却在心中根深蒂固。为了鼓励孩子向好的一面发展自顾自地说着谎话,牵强的连孩子都看出来了。这无形中给孩子制造了压力。经历那件事后,孩子的变化巨大,这让自己曾一度怀疑自己的教育方式是不是出了问题,但却又自顾自地对自己说起了谎话,自己的关怀照料下长大的弟弟如此的成功,不正是自己没错的佐证吗?要是有另一个自己,在发现直树的改变和自己的教育方式有关联的时候,试着改变自己的态度,不要再苛求完美,放下那些假言之词,是不是就能缓解孩子的压力?能了解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是不是就能帮助直树恢复正常,帮助自己得到解脱?求道者—这一篇章是直树君(真正的凶手)的自白。原谅我对于他没有太多的遗憾,因为他的懦弱性格多半由于家庭造成,他的扭曲与恐惧,是换一个自己也拯救不了的。毕竟如果还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长大的话,最后还是他。无知懦弱而不自知,导致自卑胆小而不能自救。对于他以及他的轨迹,很难由“另一个自己”这种可能来改变。信奉者—在幼年,得到母亲的爱是每个孩子的权利。但是在还没有得到足够的母亲的爱的时候,这种权利却被母亲的欲望代替,被母亲的憧憬剥夺。就算被母亲虐待,却还是爱着母亲,这是每个幼小的孩子都会坚持的事,因为他们的世界里,母亲的爱是所有。在这种需要关爱的时候失去母亲,本是不小的打击。继母出现了,自己对她并不讨厌。(我认为是因为继母虽然是修君眼中愚蠢的笨蛋,但她努力生活,对修君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的关心,让修君重新有了再次被母爱温暖的希望)但是小弟弟降生了,又再一次,被剥夺了得到母爱的权利。越是得不到的东西,自己却越想得到。修君有自己的母亲,更想得到自己的母亲的爱,修君想要的,不过是母亲的赞赏、认同。也许,如果有另一个自己,鼓起勇气告诉母亲,“我学习很好,我做的很优秀,我需要你的表扬和认同。”那母亲是不是也许会对自己微笑,拥抱自己呢?会不会也许,自己不会想太多做了这么多错事,走了这么多弯路却也没能达到目标呢?传道者—对于杀害女儿的凶手,自己恨之入骨,却苦于社会的法律不能为自己伸张正义,那我只好自己来报复这两个幼稚而可笑的未成年人。每个人都有弱点,就算冷酷地杀害无辜的人的修哉也是,他的弱点就是对母爱的渴望。可笑的是,修哉渴望母爱却同时恨着抛弃自己的妈妈,他自己可能都没意识到吧,这就是他的命门。对于爱女死亡后展开报复的森口老师,我觉得不需要有另一个自己的假想,面对要报复的对象若选择了同情,那之前的报复就失去了意义。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一再感慨森口老师的心思缜密,转念一想,其实老师的报复最开始就是简单的想让两个杀人凶手在自己的生命受到威胁的时候感受生命的重量,然后悔恨自己犯下的罪行。至于到最后发展到社会惨剧的地步,可能还有上天的作弄吧,寺田良辉竟是新班导,直树跟母亲之间的隔阂,修哉的心结以及给老师写信的美月都是促成最后结局的推动力量。世界是由各种奇妙的巧合构成的,小说不过把这些巧合揭开,就成了小说。

人心的叠加

本想等电影的,没想到图书馆瞧见书了,就借了。和我的预期还是有很大差距。薄薄的小书我一晚上就看完了,亮点在于“告白”的形式,它的真实性让所有行为的“理由”都有了“合理性”。然后在误会,冲动,仇恨的作用下这些“理由”编织交织成了一出出的悲剧。向我们展示了人心叠加的化学效果。自我为中心的人不会明白这点,孩子都是自我为中心的。我本以为女主的报复会更给力些,不过小说的卖点似乎并不在此。虽然手段和犯罪技巧俗弱了点,但作者的文字表达还是很给力的。小说还从另一个角度向我们展示了群众的力量。所谓的另一个角度就是,在那种情况下,这种力量是很多人所期盼所等待的。但结果呢?作者高明,瞬间又换了个角度让我们看到自己招来了什么。当然这个结果也有偏狭,但却无疑是可能性颇大的备选之一。另外,我不想怀疑男老师的真诚(女学生的测谎我认为是败笔),但他没有改变他人的智慧。我理解他,有时候,看着别人自作孽的凄惨,会忍不住说道两句,别自以为是了,也许别人真需要有人点播,但适可而止吧,可能你是坐井观天可能你并不聪明。我一直讨厌天使爱美丽这种电影,因为它只能给人冲动却无法教人智慧,害人害己。

只是记一下书和电影最大的不同

看完电影才买的书,因为看完电影和朋友对结局颇有歧义,所以找来原著看。果然,在原著中,森口绝对是怀有恶意,怀有绝对的主观性去谋划、执行这一切的:1、电影中是那个男人发现森口抽他的血而进行阻止,而在阻止行为后,森口依旧完成告白,来进行到恐吓、危言耸听的效果。而书里,是森口的确把血注入牛奶中让A与B喝下,只不过牛奶是被男人换过了,在森口不知情的情况下。2、电影中美月对于森口没有下毒的肯定来源于对她人格和品行的信任,而书中则是来源于她自己拿着牛奶盒做过的化学实验的证实。3、电影中给了一个开放式结局,森口老师在电话里说了一切真相以后,又莫名其妙地加了句"なんでね"作为整部影片的结尾。这也是我和朋友看完电影出现分歧的最大原因。我认为导演加上这么一句只不过是因为:I,整部影片太过阴暗,如果结局再是那么万劫不复,未免会引起比现在光是剧情和人设以外更大的争议,因为从电影来讲还是把森口设计得非常道德化的。II,开放式结局是今年影片大趋势嘛 看看人家盗梦空间和禁闭岛。再说了,光说"なんでね"这句话,也不代表是电影中翻译的"骗你的呢"这种意思。本来就是很模棱两可的一句话,电影中的翻译有点误导。而事实证明,书里的确是没有这句话的。另外,就文字而言,基本上书就是日本小说那种温温的翻译和阐述方式,而电影由口白娓娓道来则显得更有感觉了。而电影的画面感也非常强。及其推荐。不过,可能,像朋友说的,太忠于原著,反而没了导演自己的东西吧。

他们都在向我们告白

《告白》在我这里华丽丽地落幕了,原来每个人都有阴暗面,每个人都为了自己那渺小的欲望满足感去伤害了无辜的人,每个人都在报复,每个人都在向社会求救,结果每个人都得不到该有的救赎。。。。。只有自己放下了,心里真正地放下了,才能得到精神上的解脱

最后一根稻草

这本书采用了多线叙事,读来引人入胜。但故事还是那样的故事,我们在日本的书和电影里司空见惯的极端人性。随便抽出书架上一本日本小说,里面都禁锢着一个变态的灵魂。某老师的女儿溺水身亡。经过查证,老师发现不是意外,而是班里的两个学生谋杀了她——少年A和少年B。少年A是普通概念里的好学生,成绩优异,不惹是非,还拿过全国发明大奖。少年B是那种往人群里随便一抓就可以出来一把的家伙,成绩平平,性格懦弱,过目即忘的那种。这样的两个学生,看起来像是再平常不过的两个中学生,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事呢?原来A从小被自己崇拜的母亲遗弃,而B则自幼受到母亲的过分重视。——哦,果然如此。读者暗暗松了口气。时下许多惊世骇俗的案件,每每溯及源头——发现“哦,原来XX从小家庭破碎”“啊,原来他老公外面有人了”——读者需要的是“动机”“根源”之类的东西,一是可以将自己和杀人犯区分而开,并且通过感叹而获取某种优越感;二是大部分的读者想来是无法接受人会没有动机没有理由没有根源地去杀害自己的同类吧。可是,真的是这样吗?我有两个朋友,J和K,同样父母离异,从小成长在外婆家中。两个外婆也都不是传说中那种虎外婆。可是J性格十分开朗明快,遇到挫折积极对待;K却极度缺乏安全感,想事情易走极端。如果有一天,K杀人放火了(阿弥陀佛,我是说如果……),报纸估计又会把家庭背景这段大书特书。可是论起这点,J和K的区别到底在哪里呢?所谓根源之类的,或许是有的,但绝不是那么三言两语可以概括的。人格的形成实在是太微妙的东西。就像少年A和B,截然不同的母亲,却同样走向了扭曲。微妙的东西,类似什么呢?电视剧里经常有那种回放,是某杀人犯童年时候的背影,他蹲在地上,然后镜头一转——哦,原来他在虐待一只毛毛虫——观众于是感叹:真是三岁看到大啊!每每看到这样的情节,我都不禁满头黑线。要知道我小时候是多么热衷此道。把蚱蜢们翅膀撕掉跑田径,用放大镜烧蚂蚁,拿掉蜗牛的外壳……幸好我循规蹈矩,所以我的幼儿园同学才没有机会对着媒体痛心疾首言辞凿凿,“哦,她啊,是我童年玩伴,小时候就特别残忍变态,喜欢虐待小动物”……我记得有一本书里曾经解释自闭症的产生是由于大脑缺乏某种物质。我不是否认经历和阅历对人性格所起的巨大作用,但是仅仅那样是否足够呢?是否能解释为什么有的人在挫折面前越战越勇,而有的人却偃旗息鼓呢?我不禁想,除了我们的背景经历,我们的性格,是否早在我们出生前,就已经在我们的大脑里埋下了伏笔?是否某种化学物质让人更容易正向思考,有的人分泌得多,而有的人少呢?这样看来,也许有所谓的“犯罪体质”。以此类推,也有“吊儿郎当体质”,“得过且过体质”“奋发图强体质”等等。犯罪体质的人不见得一定会去犯罪,就像体弱的人不一定会生病。但也许这类人更容易被挫败引导去黑暗的那一面,就像体弱的人去淋雨感冒几率就大一样。这只是一个想法。而这个想法源于一个旧事。我小学时候的一个音乐老师,长得很美,后来被人泼了盐酸——原来是某人的丈夫对老师朝思暮想。嫉妒,这种感受我们或多或少都有过,可是除了本性的极端和邪恶,我想不出是什么让她朝那么美丽的一张脸孔泼出致命的毁灭。这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从来都只在我们内心深处。

烂书

这绝对是我今年读过的最烂的小说.5.875个印张,定价26,接近5块钱一个印张了,你他妈怎么不去抢银行啊.还他妈精装,加个硬壳加个封皮就敢叫精装,那种印刷,那种纸张...书做得烂也就算了,写得更烂,现在评分还8.4,我就是冲这个买的,别说没书托...有时间再写个长的骂.

经历过才会感同身受

感同身受,是经历过才会有的感觉。只有真正经历过痛苦的人,才会有的感觉。看过一篇评论,对其中的一部分理解是:和教育的方式相比,教育的目的才是最重要的。这么说,并不是教育的方式不重要。只是对这两者相比较而言。告诉他这么做不对,他不会听的。跌倒了才会知道疼。错误是自己犯下的,苦果要自己尝。

《告白》读后感

就推理本身而言,非常的精彩。不论是故事构架还是推理的展开,都无可挑剔。森口是位非常有魅力的老师。第一章的告白,话题洋洋洒洒东扯西拉,却在同学们最放松最没有防备的时候慢慢收紧,归结到她的中心思想上。这样的逻辑条理这样的冷静淡定,不是平常人所能拥有的。森口老师一定很受同学们的爱戴吧。关于文中几个人物的精神状态,我同意其他人关于“极端个人主义”的说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无可厚非吧,时代即是如此。与其说是现代人的缺陷,不如说是现代人的特点。现代人,很多都是独生子女,即便不是,也大多从小独立生活,很早便拥有独立自主的人格。不是不能适应集体生活,应该怎么说呢,是更注重个体的感受,追求个体的平等。以森口老师来说,就是在寻求个体的平等——以牙还牙。有想过把自己放到那个位置上去,大概也会做出类似的事……不能够接受未成年人保护的这种说法,不能接受对方是未成年人就可以毫无顾忌的犯下如此残忍的罪行,不能接受犯下如此残忍罪行的人轻易的逃开法律的制裁再次融入社会自在的生活。我的女儿死了,为什么你们可以逍遥自在地活着。老师并不是卫道者,她只是个极度悲痛想要为爱女报仇的母亲。这一点我是可以理解接受的。在牛奶里放下含有艾滋病毒的血,与其说是赌那千万分之一的患病几率,还不如说是在赌人心在极度恐惧下的悲观绝望。老师是想逼死两个少年,然而故事的走向总是随着人性的不确定而出乎意料。看到结尾的时候觉得,老师也不过如此,不过是个自私的人。她说她祈求过修哉放弃引爆,其实她并不害怕他这么做,她并不挣扎,不困扰。这才是“极端个人主义”的症结所在吧,她缺乏了一个社会人所应具备的恐惧,对暴力事件对公共安全妨碍的恐惧,她并不顾及无辜的人,那炸药的威力会有多大她明明很清楚的,她却不吝惜让大家一起陪葬。其他人对她来说都是无意义的存在,而非拥有生命权利的人。这么说来她跟少年A又有什么不同呢。我可以理解接受她想复仇的心情,却不能接受她拉人下水的手段。出现了其他的牺牲者,在她看来就如此不值一提么。书很好看,是最近看的基本推理书里最好看的一本,以每个人的立场去看,都有其值得怜悯的地方。然而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并不值得同情呢。

第一人称的写法用得极好~~

在准备开始写长评的时候,遇见的第一本书是《告白》,必须要说的是这个版本不是最早的时候我所关注的那个,不过译者没有变,所以还是买了回来,拿到手的时候有些失望封面的纸张手感,打开之后对里面的纸张印刷更是失望,有种买回了盗版书,被恶心了一把的感觉,在阅读第一章“神职者”时,这种感觉尤为强烈:语无伦次、标点符号不明、感觉不出叙述者是谁?哇靠,真是一本神文。。。在第一章结束时,终于明了了这是怎样的一个故事,其实如果是从微型小说来看,这个故事已经可以在此结尾,大家可以去自行想象学生A跟B会面临怎样的未来,已经很是大快人心!从一个妈妈的角度来看,她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自己的女儿,年仅四岁的爱美,这个女儿多么地来之不易、可爱乖巧,作为一个单亲母亲的辛苦,面对青春期骚动不安学生们的态度,都表现得淋漓尽致,当知道了自己的女儿是被自己的学生所杀害时,当法律无法将正义伸张的时候,由自己来进行审判!!这一点的天经地义似乎无法被人指责,基督山伯爵中的主人公即是如此;第二章的“殉教者”完结时,我会开始转而同情学生A跟B(这就是为什么我说自己很容易被影响的原因,立场实在是不够坚定)~~是的,从班长美月的角度来看,这样的审判有些太过:学生A仍旧正常上学生活,被所有的同学隔离、被“制裁”,美月了解真实的情况却没有说出口而选择了冷眼旁观,直到因为“制裁”事件与A发生了交集,而B却因为害怕而惶惶不可终日,躲在家里逐步走向了毁灭,最后以杀死自己的母亲被抓而告终~~在此刻,我赞成了美月的观点:愚蠢的凡人忘记了最重要的事情,那就是自己并没有制裁他人的权力~~有很多的人并不是为了伸张正义而去做什么,只是为了得到别人的认可和赞赏,而最简单的事情就是雪上加霜,在所有人都针对的伤口上再踩上两脚;“慈爱者”从B母亲的日记角度描述了B的所有变化以及母亲的心理活动,哈哈哈哈,真的是想仰天长啸一番,这世上的母亲是如此相似,喜爱拿自己的孩子与他人比较的同时还看不见孩子的任何缺点,有错误的一定是对方,自己的孩子永远都是善良真实的,她们总是会忘记自己会加载在孩子身上多少的期翼,一旦达不到时又会给孩子带来多大的失望,这样的爱的确是甜蜜又绝望;“求道者”这个标题实在有几分无奈,对于B来说,他唯一值得称赞的地方就是在以为自己感染了艾滋病毒而又不能说出口的时候,疯狂地将自己与家人隔离。。。可是,仅仅因为失败者这几个字将四岁的孩子扔进泳池溺毙的行为完全无法得到任何人的原谅,可恨之人的可怜之处还在于他把很多事情看得太重而且偏激;A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一个因为被母亲遗弃而脑袋抽风的怪咔,已经没有任何语言再去对他进行描述,最后还无比冷血地杀死了美月,虽然这个女的也不是很想活的样子(我靠,这些日本人脑袋里都装了些什么呀);森口老师最后的报复只能说明什么呢?那个炸弹带来的又仅仅是一个人的伤害吗?当一切再被人查明的时候,她也无所顾忌了吧,丈夫、孩子都已经失去了,的确没有什么好再在意了~~突然想起了某一集的犯罪心理,哥哥因为弟弟跟他争抢玩具而将其掐死,父母为了保护剩下的孩子伪造了一系列的证据证明他杀,最后发现他们的儿子是一个骨子里的“反社会型”人格(貌似是这个),压根就是无药可救的那种,杀戮对他来说根本不算什么,完全可被归纳在“遇佛杀佛”的范畴内。。。15万字的小说,很快就可以翻完,内容却是让人深思的,其实对于日本的文化向来很是有抵触情绪,某段时间里,日剧、日本电影、音乐,所以的一切都是禁忌~对我来说,这是一个诡异+让人无法理解的民族,无法理解北野武的《大逃杀》、那样血肉模糊的对垒,阅读日本作家的作品,时常也会有思绪诡异的想法,正常人是不会想出来的,其实,《放学后》也会给我这样的感觉,杀人的理由都有些不可思议(再比如《神探伽利略》第一集里杀死喧闹青年的电焊工)或者是我在潜意识地给自己下了某种暗示?路漫漫其修远兮~~贫尼还有分身、黑笑小说、白夜行、巷说百物语等等静待分享。。。

人心,永远是最可怕的

我是先看《告白》电影,非常震撼,然后才知道它是根据小说改编,马上找了来看。一起普通的校园意外事故,却是一场校园犯罪,小说分别以神职者、殉教者、慈爱者、求道者、信奉者、传道者六章,以案件中不同人物的内心告白各自诉说他们的动机,最后完成作者要向读者揭示的社会状况。其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诉求,他们心里渴望的,或是亲情、或是关注、或是认同,但都分别用一种极端的方式来实现。记得其中有一段话写的很好:无论怎样残忍的罪犯,审判果然还是必要的吧。这并不是为了犯人,我认为审判是为了阻止世人误会和失控的必要方式。大部分的人多少都希望受到别人的赞赏。但是做好事做大事太困难了。那最简单的方法是什么呢?谴责做坏事的人就好了。话虽如此,率先纠举的人,站在纠举最前线的人还是需要相当勇气的。但是跟着打落水狗就简单了,不需要自己的理念,只要附和就好。这么做除了当好人,还能发泄日常的压力,岂不是一举数得的乐事吗?而且一尝到甜头,一次制裁结束后为了获得新的快感就会找寻下一个制裁对象吧。一开始的目的是要纠举坏人,渐渐就变成强行创造出制裁对象了。这样一来就跟中世纪欧洲的女巫审判没有两样。愚蠢的凡人忘记了最重要的事情,那就是自己并没有制裁他人的权力···我们现在的社会不也是这样吗?更多的故事内容我就不透露了,这绝对一本印象深刻的书,如同电影一般。

一个黑洞 一个恶意蔓延的世界

  S同学读完新小说立即赠阅予我,用了两个晚上睡前阅读,凑佳苗的《告白》是黑暗系案件小说。理所当然,获奖了。本来只有第一段告白,是短篇小说,已经将案件平凡又悚然的坦白了,之后出书的关系,作者续写成中篇。   我认为比以暗线涌动作为经典的《白夜行》更深度更精彩更现实批判主义,不分国界的少年心理问题,恶意无限蔓延的小世界......作者认真做过社会调查的功课。      小说每个少年杀人者类型站在他自己的立场,无辜兼可爱或者善良或者聪明绝顶。因为人性的多样化。世界上有数不清的深深浅浅的灰色。   小说中每个人物大致可在当今中国找出来,非常有现实感了。      最令人难受是小说的事件中心点,一个四岁小女孩被杀了,并且是根本没有动机的、误打误撞就被杀了。她是整个小说里唯一没有人性污点的小天使,为了跑去喂一个没人照顾的小狗,造成了单独一人的被害环境。      我看着肝儿颤,想起《虹色夏恋》里的充满灵气的小女孩,马上代入。S同学知道了说“你怎么忍心”,可是我不转移思维更难受我是四岁半小女孩的娘啊。所以我举双手赞成小女孩妈妈用特有的方式报复这些少年,要打击恶,才能维护善。      为了证明某些扭曲价值观而找了一个人来杀死,凡做任何事在少年们的告白里必是自有一番道理,犯罪心理未成年与成年人一摸一样,果然他们的父母是人生第一个老师,不怨社会怨父母。   无论是溺爱儿子的娘(典型的日剧里追求幸福感的家庭妇女),最终认识到她粉饰赞美的好孩子是个杀人犯,终于唤起觉醒要亲手杀掉儿子,可是被儿子已是恶魔占领心灵,被轻易所杀。这种做妈的死掉,咎由自取。   或者是抛弃儿子的娘(典型的心比天高的女知识分子),母爱缺失给儿子造成了极度人格缺陷,而遗传了高智商的儿子一切是以“找妈妈,我要找到妈妈”的理由来做出种种恶行。      书中也认真剥开一些事物的皮,比如少年犯的惩罚力度是少年们犯罪逃避惩罚的港湾,比如报纸大肆猎奇的扭曲,比如热血教师这种生物的无用、比如“用找妈妈来励志”的可怕真相(小鹿纯子当年就是这样路子!)。   究竟人类的正义感在哪一方?也许在人类永远甩不掉的心理局限性里,正义感游移不定。   譬如小说中最理智的中学生班长,才女,既同情幼年死者,也厌恶全班同学以中世纪审判女巫的姿态折磨两个少年杀人犯,但是她最终因为犀利直白而被杀,却又然而,她也不是个好孩子,从实验室偷来化学药品试试毒杀家人的念头长期在她的脑袋里转啊转啊,没有机会实施。      终于明白这本小说为何读后我耿耿于怀,字句简明,结构精彩,传达给我无以伦比的压抑,全部是负能量! 所以我一定要写出来,写出来就能摆脱负能量。   刚才居然乱想,四娘团队那种蠢材青春小说家若把《告白》抄袭一点结构与浓缩信息,扩充小清新哀伤做作形容词够出三本以上的书了。      《告白》最弱的是翻译,译者毫无个人感情,快速平静的阐述着情节,象翻译机出品! 可是有废柴、爽呆了等词汇。      缓缓的,过一阵,我会去找告白改编的同名电影看一看,改编一定会失望的(譬如嫌疑犯的献身),所以我从来没看过任意版本的白夜行影视。      心情类似上次读完宫部美雪的《火车》,欲罢不能,不言不快。

我心中尚未崩坏的地方

于2014.3.17午夜看完这本书。我看完了这本书,两口气看完的,但我估计我要缓过来需要更长的时间。我始终坚信人性本恶,但是人类进化是为了什么呢?应该是包装起来恶吧!但是很遗憾,经过数万年的进化,恶还是时不时出来秀一下,来嘲笑人类是多么的脆弱。可悲吧?但是别沮丧,如果能够在崩溃的边缘前多一些表达、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帮助,如果这些是“正确的“话,悲剧也许不会发生。之前看过东野圭吾的《彷徨之刃》,也是关于少年犯案的,讲的是一个父亲为了自己被少年害死的孩子复仇的故事,《告白》更为甚,是一个不断的循环 ,恶引起了更多的恶,制造了更多的恶。但从一个简单的角度去说,任何人都从年少过来,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道德成长至关重要,这样的书籍能否给家庭教育带来一些启发呢?见仁见智吧。饿着肚子看完一本书,再打开电脑发一条长微博,只因此书给我的感受确实可以用震撼来形容。推荐这本书,不要因为书中太多阴暗面而感到害怕,因为现实就是如此,敢于直面现实的人生,才是真的勇士。

这是白色书评又不是什么告白

我写不出什么出彩的黑暗书评。(喂!都黑了,要怎么出彩呢?先生您色盲吗?)(不,我不是色盲,我是色狼。)(南方人也请学点普通话好吗!撸撸姐的口音诡计你以为是那么容易学的吗!)嗯,都说了,我写不出什么出彩的黑暗书评。我又不是随便讲句话都能变成冷笑话简直像点石成金点话成冷笑话的那什么什么名侦探基生先生。第一篇真的很出彩,太出彩了以至于我在读后面几篇的时候都抱着第一篇的心理期待。其实后面几篇也很棒,但总觉得有种顺势慢慢走低的趋势简直像在买一只每天跌一点的股票。倒是关于那个“想见的人只在四小时的距离以外,那想见就去见啊!”的喊话,让我一时之间有在读励志书的幻觉。如果能剧透的来写书评的话,我倒是想说:被抛弃的孩子,只是因为那是父/母亲吧,所以才有资格抱怨吧。就算对方是为了追求自己事业上的理想又如何,就算对方其实只是想跟别人结婚生孩子又如何,假如换了是恋人被抛弃的话,根本没资格这样程度的抱怨吧?果然,还是因为是孩子,所以可以被体谅吧,这种明明就是程度太超过了的嫉妒和占有欲心理。以上。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悲哀——不是“啪”,而是“咚”!

在看了四遍电影之后,我终于在昨天看了原著小说。虽说早就知道情节,但仍是被深深吸引。为何这个故事能有这样大的魅力?在美好与残忍的交织之下,渐渐显露出深深的悲哀。。北原美月我喜欢这个角色。从看电影的时候就是如此。喜欢她在一群喧闹学生中静静旁观,自己思考的样子。冷静而成熟,跟下村直树完全不一样呢。“愚蠢的凡人忘记了最重要的事情,那就是自己并没有制裁他人的权力。”美月说的这句话,是在同情修哉吧。她以为找到了唯一的伙伴,渡边修哉。“修哉好像是来拯救在黑暗中期望世界就此毁灭的我一样。”这便是她最最悲哀的地方。美月见证了森口悠子说牛奶里有感染了HIV的血的谎言;见证了渡边修哉杀人计划的失败;见证了寺田良辉可笑的拙劣表演;见证了自己从小暗恋的小直杀死森口爱美和自己的妈妈,但她最终也死在了渡边修哉手下,因为把他跟下村直树那样的废物相提并论;因为揭了修哉“妈妈控”的伤疤。其实我想她渴望死亡的,她收集了那么多化学药品就是为了以后自杀用的。但尽管如此我仍觉得她死在修哉手中是个莫大的遗憾。大概觉得修哉不配剥夺如此美好的生命吧。。渡边修哉我是妈妈唯一的孩子,我流着跟妈妈一样的血液,继承了妈妈的才华,所以我也要跟妈妈一样优秀。我一样要让妈妈看到我的成功,即使是杀人也不惜代价。我想这就是一直占据着修哉大脑的想法吧。看电影的时候同学就跟我说:“真的好想扁修哉啊!”但是我倒觉得并不讨厌这个角色。大概我从内心深处也对他有一丝同情吧。“一个人的价值观跟标准是由成长环境决定的。而判断他人的标准是依据自己最初接触的人物而定,我想这个人通常都是母亲。”渡边修哉的母亲,颇有天分的物理研究者,然而却是事业为上、智商高情商低的女人。我怀疑过她当初与修哉的父亲结婚时到底是不是只是一种对救命之恩的感激,总之她对这个家应该没有多少感情吧。小修哉有什么错呢,既然是你的绊脚石那当初又为什么要生下他呢。无法平衡事业和家庭的她便对小修哉施行家暴。小修哉也真是可怜呢,他想到的只是母亲的痛苦,因为母亲每次的道歉都对她恨不起来。“那个时候我第一次想到死。”是啊,既然是因为自己扯了母亲的后腿,那么要是我不存在就好了。从那个时候起,“啪”地一声,某种重要的东西就消失了。修哉已经搞不清楚生命的意义,更搞不清楚自己存在的价值。而后母亲的离去更对他的心灵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从此他的心里就只有母亲,那个给了自己天赋却又弃自己而去的人。修哉只想得到别人的认可,准确地说是母亲的认可。可谁知费尽心血获得科技发明比赛名次的消息却被Lunacy事件掩盖了。失望、愤懑充满了修哉的心。不就是杀人吗,用药店和学校得来的药品杀人什么的明明一点都不厉害,如果是我的话,就连杀人的机器都可以自己做。是的,我要杀人,而且要做就要做大,闹出让媒体争相报道的事,这样母亲就一定会来找我的。真是种可怕的病态恋母啊。然而第一次计划的失败和此后得知的母亲同濑口教授结婚并且怀孕的消息将修哉推向了深渊,使他重新制定了一个更大的计划。不知道当修哉听到森口悠子最后那段告白的时候是怎样的心情。电影里的他眼神空洞、鼻血直流,发出像是死前最后的嘶吼,泣不成声。作为爱美的死的罪魁祸首和杀死美月的残忍凶手,干嘛要扯上这些不相干的人呢?你的感情只是想对母亲表述,既然心里只有母亲的话,就先杀了挚爱的母亲吧。自以为高人一等、觉得别人都是白痴、暴躁而胆小的渡边修哉。你做梦也没想到这样的结局吧?最终杀死母亲,这才是对修哉真正的制裁。。下村直树书中对直树在不同阶段的状态用了以下的小标题:鼻尖通红,啪哒啪哒走路的中学生。——开始的那天。神清气爽醒来的少年。——案发次日。以颤抖的声音叙述的少年。——案发后一个月。坐在座位上脸色铁青低着头的少年。——家庭访问后一星期。在房间茫然望着窗外天空的少年。——复仇之后。从窗帘缝隙偷看来访者的少年。——复仇之后约两个月。茫然望着黑色物体的少年。——复仇之后约四个月。从一个乖巧、听话的孩子变成坦然自若的杀人犯,只是因为自认为的唯一伙伴渡边修哉的利用和嘲笑么?当然不。无论是他的母亲下村优子(电影中用名,小说中并未提到)还是后来的导师寺田良辉都对直树的改变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是个悲哀的孩子。从一开始,母亲对他的夸奖便是“善良”。“因为没什么可被夸奖的,所以只能用‘善良’这种词来蒙混。”其实直树他自己很清楚呢。可惜他的母亲并不知道。她以为自己这种褒奖式的慈爱教育能够培养出善良懂事的好孩子,然而事实恰好相反。直树并不喜欢母亲为他做的事情,包括向学校写告状的信,这只能让他更加自卑而已。其实他心里早就埋下了小小的叛逆种子,只是由于他的怯懦没有显现出来罢了。这个自卑、怯懦的孩子遇上了渡边修哉。真是不幸。自己无比羡慕的修哉君居然主动找我说话了,还说很羡慕我呢。满以为找到了唯一能够理解自己的人的直树就这样被修哉带进了圈套。在游泳池边抱着爱美准备丢进水里的直树,看到爱美睁开眼睛的时候,在想什么呢。大概是:哈,这孩子没死,渡边修哉你失败了,你失败了!说我是失败品?让我们来看看究竟是谁失败了吧!现在让我来完成你没办法做到的事吧,真正成功的人是我!无法忍受唯一“朋友”背叛的他,就这样杀死了森口爱美。这却让他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满足感。然而随着事情败露和悠子老师的复仇,直树脆弱而敏感的本质更加凸显出来,成天躲在房间,自闭而害怕。此后出现的寺田良辉没能让直树来学校,却逐渐把他逼到死角,最终杀死了母亲。。寺田良辉既然说到了下村直树,那么接下来就说寺田良辉这个人物吧。在整个事件中,他就是个可笑的小丑。明明什么都不知道,一心想要成为热血老师的他怎么可以这么白痴呢。其实他去直树家做家访根本就不是关心直树吧,只是为了“从学生身上看见自己的形象然后自我陶醉”,只是愚蠢地想要表现自我罢了。把樱宫正义作为偶像的他大概认为这样做就是称职的老师了吧。我不知道是要说他单纯呢还是什么,单纯到傻了吧。被森口利用的他在美月控诉之后,不知道下学期还会不会做班导呢。。下村优子到最后才了解直树是杀人凶手的真相,真是可悲呢。“我所爱的直树已经不在了”只是借口吧,你只是无法接受自己对小直的悉心教育备至关怀的最终失败。你说,“就算导火线是学校或社会,小孩的基本人格是在家里形成的。原因不可能跟家庭无关。”这正宣告了你的彻底失败。不知道被小直亲手杀死的你死前有何感想呢。你最终还是没能带走小直。那么就自己上天堂吧。。森口悠子其实我不知道该如何来评价这个既身为老师又身为人母的女人。如她的告白所说,作为死去的爱美的母亲,她恨不得亲手杀了直树和修哉,但作为他们的老师,让学生反省自己的罪恶并且回归正道是她的责任。这两重身份的矛盾让她导演了这一切。起初在班上讲述了关于女儿的死的详细经过。虽然说是用少年A和少年B来代替,但其实所有人都心知肚明这两个少年是谁。而后又告知他们,他们俩刚才喝的牛奶里加了樱宫正义感染了HIV的血。她就是想让同学们排挤、欺负修哉和直树,然后让他们俩被杀或者自杀。其间良辉老师发现了班上对修哉的欺负现象,来找悠子,她建议良辉告诉学生有人传了纸条上来告发,以此想要助长欺负现象。然而这失败了,修哉学会了利用大家害怕传染的优势成功解决了。她还建议良辉去直树家做家访,每周至少一次,就算被拒绝也要去。真是可怕的女人呢。她所做的这一切就是要把修哉和直树逼到角落,逼着他们赎罪。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算不算是一种有些残忍的教育方法呢?如果不是真正经历过那样的害怕与不安,这些处于叛逆的青春期的少年们又怎么能真正理解生命的含义呢。总是有人说些“好想死啊”“为什么要活着啊”之类的话,真是可笑呢。生命的重量,一定要让你们理解。否则爱美死得也就没有意义了。修哉,直树,这是你们重生的第一步。希望你们在此后的生命里,好好感受那沉甸甸的重量。不是“啪”,而是“咚”。

广大农民群众必须读的一本书

为什么这么说呢,原因很简单。在钢琴系才子都已经有被害妄想症的今天。不知道哪天又有其他才子佳人因为“怕农民来找麻烦”这种借口而下手。所以作为一个他们眼中会找麻烦的农民,必须学会万一家里有人发生不幸,冷静地像森口一样用自己的方式给地球一个交代。代表月亮该干嘛干嘛~~

最阴冷的诉说——《告白》

2009年,《告白》荣获了日本的本屋大赏第一名。究竟是何等的故事才能得到众书店的一致认可呢?抱着这样的怀疑我翻开了它的第一页。故事分为六个章节,神职者,殉教者,慈爱者,求道者,信奉者,传道者。可以说这六个小标题都完美概括了这个章节的内容,当然这在阅读之前,是不会明白的。第一章神职者,给人的感觉就是你坐在教室里,和众多同学一样,看着森口老师在台上说着话。整章开始阅读的时候会觉得奇怪,这个老师到底想说什么?先从中学生喝牛奶开始讲起,然后再提到电视上著名的热血老师,又扯到同学有麻烦找异性老师帮忙的话可能会产生误会所以学校订了个潜规则,再提到自己丈夫有艾滋,但是幸运的是自己和孩子都没有染病,一切似乎看起来都毫无任何逻辑可言。直到老师的告白进入主题…….森口老师的丈夫为了孩子的幸福而坚决离开了自己最爱的女人和孩子,于是森口只有唯一的女儿,爱美,与她相伴。在确认没有感染艾滋后,森口老师便决定要把全部的爱都投注到女儿身上。爱美是个可爱的孩子,喜欢小棉兔造型的任何东西。天真善良的她很受森口老师的学生的喜爱。然而她却淹死在了学校的游泳池内。这里有一段森口老师的话,让当时的我着实感动不已。“事发已经一个多月了,每天早上我还是在被子里伸手找爱美。爱美睡觉的时候总是要贴着我。要是我故意移开身子,她闭着眼睛也会伸手摸过来。我握住她的手她就又安心睡着了。每天醒来的时候,发现不管怎样伸手寻找都再也摸不到她软嫩的小脸跟柔顺的头发时,我总是泪流不止。”读至此,我不禁对这个孩子的死感到惋惜,更为森口老师感到同情。然后,森口老师说出了惊人的真相“爱美的死不是意外,她是被本班的学生杀害的。”于是我被这个故事深深吸引住了,各种疑惑接踵而至,但我万万没想到的是,爱美的死只是这一切的开始。严格意义上来说,这本书不算推理小说。因为就连凶手也在第一章就被森口老师揭露出来了。那么这本书后面五章究竟在讲述些什么呢?环绕着爱美的死,一些人的命运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不,与其说是围绕着爱美的死,更不如说是围绕着杀死爱美的凶手。凶手有两个,A和B。后面的五章与AB紧密联系。可以说,爱美的死只是浮在水面上的冰山一角,而真正的剧情,是还掩盖在水面之下,那更寒冷的冰块。湊佳苗居然成功地把自己代入到一个孩子的视野中,想出了这种“孩子气”的杀人动机。在后面五章中有着凶手AB的自述,从中可以看到他们的思维轨迹,一切的行为都是以孩子的逻辑去实施的。尽管A德头脑如此优秀,然而思想却是幼稚甚至有缺陷的。缺少自知之明的少年们,才犯下了那些旁人看来可悲,知情人看来可笑的罪。不过这本书在我阅读到一半多的时候,我就在想,这本书的结局究竟会是什么呢?森口老师虽然知道是AB杀死了自己最爱的孩子,但是却没有把他们交给警察局,因为少年法的存在,对他们的惩罚无法满足森口老师的恨意。在第一章结尾森口老师就说出了自己对他们的制裁,在他们的牛奶里加了含有艾滋病毒的血液。之后进入第二章,森口老师就没有登场了。那么森口老师在这个故事里只是个引子的作用么?只有读完全书才能知道,才能了解,森口老师的全貌。以上只能算是故事简介吧,接下来部分是感想。没看完全书的人请绕道。先说说三位母亲。一个是直树的母亲,一个是爱美的母亲,即森口老师,还有修哉的母亲。直树的母亲可以说是很多母亲的典型样板。她努力的发掘自己孩子身上的闪光点,但是却又过分的重视自己孩子的优点了。连小学时候获得的书法三等奖居然都拿来挂在客厅里显摆个不停,然后孩子学习不好,她就转而拿自己孩子很善良来炫耀。其实她是可悲的,直树也是可悲的。我们说的让家长发现自己孩子的优点的根本目的是什么?不是想让孩子能够有自信,能够健康成长吗?而直树母亲却是根本扭曲了这一目的,对她而言,孩子的优点就是自己的勋章,而如果孩子一无是处了,那么就是失败的作品。她几乎是犹如抓着蜘蛛丝般的抓住直树是善良的这个“优点”不放。所以当森口老师上门告诉她直树杀害了爱美的时候,就算直树供认不讳然而这位母亲依然在心中坚信自己孩子是被逼着承认罪责的。在她的日记本里,可以看出她对直树日益的自闭感到害怕与担心,但是直到那时,她的想法和行为都还可以说是一位普通母亲都会有的。但是当直树说出更为惊人的真相,直树是知道爱美没有死的,并看着她醒过来后再把她丢进游泳池里去的,这位母亲的心境已经彻底改变了,她认为自己的孩子最后的优点,善良也已经毁灭了,这个孩子已经没有存在的意义了,于是决定杀死自己的亲生孩子,然后自殺。不过悲剧的是,她被自己的孩子反杀了……可以说,这个母亲就是现在大众母亲的一个夸张版形象,对孩子的珍视反而成了杀人的动机,让人唏嘘不已。修哉的母亲,代表着的是对事业追求高于家庭的那一类人吧。可以说,这一连串的事件都是由于她所引发的蝴蝶效应。一般的母亲,在孩子临睡前,不是应该讲童话故事什么的么,然而她却从小给修哉讲各种机械的物理的知识。她口口声声地说,希望修哉能够完成她未能完成的梦想。然而这不是在撒谎么!她终究没有忍住让自己研究成功地欲望,还是与丈夫离了婚,回到了大学。修哉多么喜欢、多么尊敬自己的母亲,就算她打自己,就算她抛弃了自己,修哉依旧尝试着各种努力,想与自己母亲在一起。甚至在得知自己可能患了艾滋,他居然还欣喜若狂,每天幻想着自己病重的话,母亲一定回来到自己身边了。然后在有限的时间里与母亲一起研究,该是多么幸福的事。但是一切梦想都在看到那张照片的时候,犹如肥皂泡般破碎了。“她的绊脚石并不是孩子。是叫做修哉的孩子。”意识到这点的修哉产生了与师生同归于尽的念头。可以说,与其他两位母亲相比,修哉的母亲是最不负责任的。只注重自己的理想与幸福,完全忽略自己家人的感受..相比之下,森口老师对孩子的爱,却是通过她的复仇脚步淋漓精致地展现出来的。无论是开头的往牛奶里加含有HIV病毒的血液,还是故意不把这两个凶手送入警察局,希望他们在被全班同学的鄙视和欺辱下死去,以及得知直树躲在家里不去上学后利用后来的班主任步步把直树逼疯,都可见这个女人满满的恨意。一开始作者就给我们制造了假象,森口老师的告白中关于爱美的那段温馨感人,让人对这位母亲产生了无比的同情与尊重。当然,我也相信她对自己女儿的爱确实有那么深,这从她无尽的复仇也可以看出来了。但是这只是她为人母的慈爱一面,她还有着作为复仇者,那阴冷残酷的一面。领略这一面,只能是在最后一章。这个结局万万超出了我的意料,森口利用了修哉制造出的原本想炸死全校师生的炸彈,让修哉亲手把自己的母亲,最敬爱的母亲给炸死了。这一手,对修哉而言,恐怕是比死还难受一千倍的惩罚。修哉的一切努力,开办网页,制作吓人钱包,参加全国大赛,计划犯罪等等都只是为了让自己亲生母亲能和自己再见一面,然而他怎么也想不到吧,自己居然会把人生的唯一追求,亲手炸死!森口啊森口,我膜拜你啊!得到这个机会,与森口坚毅的复仇一直密不可分。她死守着修哉的网页,一直等着他的更新,然后“皇天不负有心人”,修哉本希望自己母亲能看到的遗书却被森口看到了,并被森口成功利用了。三位母亲,演绎出三种不同的教育方式,交织在一起,拼凑出这出完整的惨剧…….

每个人都可能成为罪犯,因为你是人。

181页,不长的篇幅,看的却很揪心。这种感觉就如读东野圭吾的《白夜行》一般,黑暗的感觉慢慢侵袭,让人觉得恶心压抑,但又止不住地往下读。或许人就是这样,每个灵魂里都居住着一个邪恶的自我?很难说《告白》是一本推理小说,如果真要归入推理类,那也应该是属于社会派。其中核心的问题是教育问题,附带解读了与之关联其他的社会关系,如家庭、师生。但是在我看来,所有的这些问题,其实都只是一个壳,或者说是不同的壳,这些奇形怪状、色彩各异的壳里面,其实都是人性。书中的几个主角,悠子、直树、渡边、直树和渡边的妈妈、美月,每个人都罪大恶极而又情有可原。你无时无刻不会恼怒,怎么会有这种邪恶变态的思想存在着,衍生着?但是又有一种隐隐约约的恐惧,自己随时会变成你所恼怒的他。作者用了主体视角的方法,从六个人不同的角度,共同编织了这个故事。这种写作方式的好处在于,你能从不同的角度,全面地理解这个故事,理解故事中的人,每个细节都有前后呼应,每个人都活生生地跳脱在纸页间。你会发现,原来几乎所有的邪恶,都是诞生于微不足道的一个想法,我们平日习以为常,可是稍不注意,就会有人脱离正轨,铸成大错。另外,极深的一个感触是:每个人观看世界,理解世界,都有着自己的方式,这本身没有错,但是我们做的远远不够的是,我们几乎很少从别人的角度去思考。人是极度自恋的动物,人是屁股决定立场的动物,我自己的想法几乎再正常不过了,为什么你们总是不理解?你们这群白痴。你敢说你没有这么想过?这种思考和理解方式,放大孕育了许多微小的矛盾。书中的很多细节,六个人看来,有六个人的理由,从不同人的角度来看,都是无可非议的,可为什么整体看来就是扭曲,就是犯罪呢?悠子的女儿爱美被人杀害,由爱生恨;直树只是为了证明自己不是失败作品而将未死的爱美扔进泳池,这是缘于高度的自尊;渡边由于只是想再引起母亲的注意而拟定杀人计划,这是极度的爱和依赖,以及随之附生的软弱。。。这些动机,你是不是觉得很习以为常?可是正是它习以为常,才由此得见,犯罪植根于人性,我们每个人都可能犯罪。无论你自诩多么善良,你多么具有正义感,你多么想内裤反穿飞来飞去到处拯救世界,只要你还是一个人,你仍然有可能,有一天,刀杀,枪杀,毒杀你的同类。人性是不可抹杀的。犯罪也无法完全避免。但是,我认为,经常的沟通和相互的理解,能够帮助我们将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如果书中的杀人犯,都能够有父母朋友可以倾诉衷肠,一解心结,很多事情就不会发生。可惜的是,在异化的现代社会,依靠技术,人越来越封闭在自己的小小空间,连真正的沟通,都成为一种奢侈的享受。

叙述方式挺独特

其实构思和故事都很简单,凶手的杀人动机还是日本推理风格的一如既往的可笑……甚至可以说是有点无语……但叙述手段挺独特的,没耐心看的人可能会觉得眼花缭乱,这是优点,也是缺点。

我们在教育的路上诚惶诚恐

说是青少年成长犯罪,究其根本却是三位母亲共同制造的悲剧与闹剧有人说孩子的成长需要鼓励于是我们就一味的相信我们的孩子是最棒的,是不会犯错的天才哪怕是错也是别人诱拐陷害的于是我们的孩子长成了少年B,长成了我们的宠物,想要摆脱主人却不敢反抗有人说孩子的成长需要鞭策于是我们忽视了孩子的成就,忽视了他小小的虚荣心用成人的价值观贬低孩子的成就感于是我们的孩子长成了少年A,长成了傲慢的自卑者,想要证明自己缺害怕失败这之间的界限恐怕无人能划分我们一辈子会面对很多人对自己指指点点,但父母的评价胜过一切,这种东西叫做归属感,虽与年龄无关,却会在少年时期成为性格养成的基石最近在看毕淑敏的《愿你与这世界温暖相拥》儿时的老师,甚至不记得名字和长相,却因为她的一个动作使“我”二十多年不曾唱歌老师即如此,何况是父母所以我们究竟要用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孩子,我们不经意的一句话或者一个眼神会对孩子有什么样的影响,无从而知于是我们小心翼翼,我们诚惶诚恐

青春期的恶魔和复仇的疯狂||电影版很赞!!

【关于翻译】貌似是台湾翻译版直接来的,有点别扭。尤其是长难句,看起来有点像英语阅读的翻译。。。54页倒数第二段,这里的“直树”是翻译错的吧?还是重名?直树那时候在家呢..关于质量:这么薄的书还精装。。。【关于电影版】很喜欢电影版,于是买来小说看,希望能找到电影的心灵震撼还有看完电影仍存留的疑问。 关于炸弹炸没炸:按小说内容应该是炸了。电影中爆炸的倒带应该只是修哉内心中希望这一切没发生的幻想和对自己一丝后悔。关于影片最后森口老师对修哉说的“开玩笑的/玩儿你的~”,应该是针对对她之前说的“这是你改过自新的第一步”。意思就是“姐就是要让你内心痛苦死,根本没想让你改过自新~”。当然说这话之前森口的由哭变笑也多少说明了森口也在进行内心的善恶挣扎。【关于人物】书中的几个人物个性鲜明:到死也要固执地做育人为本的热血教师——樱宫(艾滋父亲); 本性善良单纯个性痴情执着的悲情少女——美月(女班长);胆小自大自以为是的偏执狂天才——修哉(学生A); 自卑懦弱天真无知的自闭男小孩——直树(学生B); 溺爱儿子内心脆弱臆想性格的控制狂——修哉母亲; 内心黑暗毒辣的恶魔制裁者——森口老师; 还有修哉生母、修哉父亲、同班同学、维特老师、直树父亲等等,都影射了一类人或一类现象。【美好的事物消失了】小孩子们凸显了当今独生子女们青春期的以自我为中心、希望掌控世界,但心智并未足够成熟的特点; 而大人们的或控制欲过强、或自满欲过剩的行为正使孩子们形成了这样的人格; 整个社会舆论的低智商化,法律对孩子的过分保护,人们的或冷漠或狂热,形成了整个世界的是非观价值观的错位。 人性的黑暗面,展现了这个有趣的故事。

都是他妈逼的(论童年成长阴影)

书里的两个凶手:小直、修哉,都有点性格扭曲。看完几章后,发现他们性格扭曲的原因一样:有个扭曲的妈妈。①小直的妈妈是过分溺爱。觉得自己孩子什么都好,明明只是个普通小孩,动不动就说“善良的”小直、“可怜的”小直、小直是被陷害的、小直一定吓坏了、“善良的”小直啊为了帮别人……明明孩子是杀人凶手,不仅不教育不开导,反而处处给孩子找理由,觉得就算杀人也是为了帮别人遮掩行径,一定是被逼迫的,一定是有苦衷的……包括小直的心病,也完全没有小直自己的问题,都是“导师害的”。总之,在小直妈妈看来,她儿子永远不会错,错的永远是别人。她把所有的罪过都推卸到别人身上,只觉得小直很可怜,被连累、被伤害、被拖累。但小直却知道自己不咋地,是个很普通的学生,在学校里都没被夸奖过。于是有个聪明厉害的男生接近时,二话不说就听了。完全顺从,要当帮凶。结果事后被说成是“失败品”,一气之下,把小女儿扔到池里,溺死。一个被妈妈捧上了天,实际上却很普通甚至庸俗的男孩,被另一个聪明的男孩说成“失败品”,激情杀人。②修哉刚好相反,成绩非常好,总是年纪第一,同时还活得发明大奖。但可惜,爸妈离婚,妈妈搞科研,从小就很少关爱孩子,别的爸妈跟孩子讲童话,她给孩子讲科学、物理、电子理论……妈妈因为有孩子,不能完成自己的科学事业,就把气撒在孩子身上,打骂孩子,说“要是没有人就好了”,每天打孩子,青菜没吃完、考试犯了小错、关门太用力……随便什么理由。“她只是不能原谅我存在她眼前这个事实。”打骂孩子是一方面,另一方便,修哉的妈妈又把所有的指望都放在修哉身上,觉得是修哉让自己失去了科研的梦想,就必须要修哉去追回来:“阿修是非常聪明的孩子。妈妈无法完成的梦想就只能交给阿修了。”那么小就给孩子那么大的压力。修哉会努力学习,可想而知了。虽然成绩好,在学校被老师、同学认可,但妈妈从来没有认可过,反而要求很好,这种心情很难过吧?(我能感同身受,因为我经历过,且一直经历着,包括现在。)别人说修哉很厉害,修哉想着“我只是一直希望有人这样称赞我而已。”于是加倍努力想要证明自己,不惜一切,甚至想着通过获得发明大奖上报纸的方法。结果发现一些杀人的社会新闻居然登的版面别他科技发明的获奖版面还要大。一气之下,想到杀人上版面,让妈妈看到。“中学男生在校内杀害导师的小孩!这是到目前为止没有过的案例。媒体一定会爱死的。”甚至想好了要有一个目击者。不然“就算杀了人,也没意义了。”这种极端的方式也是被他妈逼的。书里有段看着很可怜:“我们牵着手走上回家的路。灵活地使用螺丝起子的手。制作好吃汉堡的手。用力扇我耳光的手。”一个人的价值观跟标准是由成长环境决定的。而判断他人的标准是依据自己最初接触的人物而定,这个人通常都是母亲。有个扭曲的妈妈,怎会不有个压抑的童年?有个压抑的童年,自然有个变态的孩子。为人父母,好好爱孩子。不宠溺、不娇惯、不打骂、不冷漠,该夸奖的时候就夸奖,该教育的时候就教育,但要适度。最最关键的,还是爱,健康的爱。

各种家庭

喜欢这样的写作方式,通过人物的内心独白。清晰地感知到每一个人的起伏波澜,同时让故事的情节,合情合理的继续发展。一直觉得,家庭成员对于孩子的成长直接影响着孩子的一生。看完了这本书,这样的感觉得到了再一次的印证。渡边,至始至终都是想得到母亲的认可。就连让母亲引起注意,也是想通过母亲认可的方式,到没有任何预想效果后,还想用死亡来唤起母亲的注意。当发现母亲的爱被分享后,就接近崩溃。真的觉得很可怜,渴望得到母亲的注意,渴望母爱。就是一个缺失母爱孩子的悲剧。一直,虽然一直被母亲呵护着并赞美着“善良”。可是他不满意。当听到“是一个失败作品”时,心中的隐疾爆发式的将爱美推入了游泳池,没有任何罪恶感,有的只是快感。后来,知道原来母亲还是认可即使是杀人犯的儿子时,他觉得坐牢只要还有母亲的陪伴着走下去,都不是什么可怕的事。其实在小学时,孩子还很少有自我意识。当步入初中后,当心理和生理都在萌发时,这孩子急需要家庭的关爱和指引。如果在这个时候父母没有给与很好的教育,对于今后的人生我觉得其实就是一种缺失。父母们,总是忙着赚钱,觉得自己这么累了就是为了给孩子,这小子还这么不领情的烦着烦那得。真的,钱是赚不完的。孩子的时光一次,请给点时间给孩子,那怕就是听听他的话,让他感觉到你的爱。

凶手的审判

13岁的未成年,杀了人却会受法律的袒护,而无法真正承担自己的过失并理解罪行的残酷。一个中学班主任以校园内的“欺负别人”的传统而向两个杀害自己女儿的学生进行施压和报复,以至二人分别弑母和杀害同学并受法律制裁而得到应有的惩罚。也许本书唯一不太符合逻辑的地方就是,既然修哉是个成绩优秀,而理科又格外突出的学生,难道他会不知道仅仅是喝了带HIV病毒的牛奶染上艾滋病的几率很小?不常读推理小说,这部以5个不同人物的6个“告白”为线路的作品很精彩,值得一看。台版的《告白》同样也是丁世佳翻译,所以在版本上应该没有差异。

迷途的羔羊

在第一章神职者开头,看到悠子老师从喝牛奶讲到“厚生劳动者全国中学生乳制品推广运动”、喝牛奶的益处,再突然提到渡边同学能够消除成人片马赛克,又到学生正在经历着青春期、忙着确立自我,最后说了一句“这世上多的是只要看的角度不同,同一件事就会完全不一样的情况”。这773个字的开头看得我纳闷的很,这小说要都是这套路,读起来不得累死。耐心往下读,看到悠子老师痛失爱女,而且是被自己的学生设计害死的。接着悠子老师开始了严厉报复,直树因为惧怕身上带有的“艾滋”,选择休学在家,最后在班导维特的“关注”和母亲的“慈爱”中一步步走向扭曲,最终杀害了自己的母亲。而另一个策划者修哉,在轻易解决了班级欺凌、获得了美月的信任后,却最终发现自己早早就被敬爱的母亲抛弃的事实,计划在开学典礼上制造一次大爆炸事件以引起母亲的注意,结果由于悠子老师的插手,意外的杀害了自己的母亲。在本书中可以说几乎没有一个正常人,每当我怀着善意去揣测他们的内心时,最后展现出来的只有极大的恶。从擅自决定对修哉做出“制裁”的全体一年二班的学生开始,人性中恶的一面在这些少年犯中显露出来。最残忍的报复是,不断的给人“希望”又加以破灭,令其内心饱受痛苦折磨,在煎熬中丧失对生的渴望,成为行尸走肉。直树是自卑懦弱的,他自觉自己能力不足,没有什么值得夸耀的地方。但是他又渴求别人的认可和关爱,所以他才会对悠子老师没有亲自“解救”他怀有怨恨,才会在明知道爱美只是昏迷的情况下将其抛入池中溺死。在自己被悠子老师判了“死刑”后,只会蜷缩在自己的小屋里肮脏的苟活着,不敢向母亲倾诉,更不敢去警局自首面对自己的错误。这种种的行为都与他自卑懦弱的内心和溺爱盲目的母亲不无关系,乃至最后直树杀死了想杀死自己的母亲也是如此,幸福家庭的外衣下隐藏着悲哀的母子亲情。与惧怕死亡的直树不同,修哉面对死亡是坦然,甚至是渴望的。他曾经嘲笑过直树,称他为恋母狂,我觉得这其中包含的“嫉妒”是远胜于“鄙视”的。修哉在他很小的时候就被母亲抛弃了,虽然他坚持母亲只是为了自己的事业不得不放弃家庭,但是这么多年过去了,母亲真的如她所言跟自己没有半点联系。“妈妈说的是真的,那么如果我要是发生了什么事,妈妈一定也会遵守诺言不顾规定赶来见我的。”怀抱着这样的心理,修哉学习研制机械和各种发明,创建了“天才博士研究所”的网站以期获得母亲的关注。但事实证明,天才发明少年远不如凶残的少年犯罪来的吸引人。于是修哉策划了对爱美的谋杀,并特意选择了一个愚蠢又心怀不满的胆小鬼作为见证者。然而事与愿违,爱美不是被电死,而是溺死的;事件被隐藏,悠子老师并没有报警,而是选择自己报复。但可能身患艾滋的消息给修哉带来了希望,罹患重病的儿子可能比少年犯的儿子更能引起母亲的关心。此时,美月发现的直树和修哉喝的牛奶里没有出现血液反应,让修哉希望的泡泡又一次破碎了。最大的,最致命的一击还是来自于修哉的母亲。在美月死前的嘲讽下,修哉终于鼓起勇气去到母亲所在的学校,可迎接他的并不是心中思念多年的面容,而是母亲新婚一年的丈夫。不仅如此,自己也不是母亲唯一的儿子。带着对母亲最后的一丝期盼,修哉按下了起爆按钮,不成想在悠子老师的暗中操作下,自己真的永远的被母亲抛弃了。最令我惊讶的是,美月。在早先美月拒绝对修哉制裁,并且告知修哉牛奶中并没有注入血液的时候,我觉得她是“生命中的一汪清泉”的存在,是给修哉带来希望的人。甚至在她将直树杀母的原因全都推卸到维特老师身上的时候,我仍觉得她有自己的理由。可是为了一个自己暗恋的同学(小直)就对老师抱有杀机,甚至有直接在老师牛奶中注入毒剂的念头,这时的美月让我觉得她的心没有她的名字来得美丽。而在最后由修哉独白信中揭露出,美月认为自己是另露娜希(仅仅是因为名字和药单的巧合),甚至想效仿案件给维特老师下毒。曾被我视为班级中唯一存有良知的人,竟然还抱有这样可怕的念头。不经反省,到底是我太年轻,还是作者套路深。【有关悠子老师的描述打算留到以后再说,刚刚看完小说,感觉思绪还有点乱,想说的很多,但是又不知道该怎么表述比较好】【另:说句题外话,如果这书是法医秦明系列中的,故事大概就不会那么悲情了。《清道夫》中有一案件写到“电击伤遂会造成电斑”】

一个黑洞 一个恶意蔓延的世界

S同学读完新小说立即赠阅予我,用了两个晚上睡前阅读,凑佳苗的《告白》是黑暗系案件小说。理所当然,获奖了。本来只有第一段告白,是短篇小说,已经将案件平凡又悚然的坦白了,之后出书的关系,作者续写成中篇。我认为比以暗线涌动作为经典的《白夜行》更深度更精彩更现实批判主义,不分国界的少年心理问题,恶意无限蔓延的小世界......作者认真做过社会调查的功课。小说每个少年杀人者类型站在他自己的立场,无辜兼可爱或者善良或者聪明绝顶。因为人性的多样化。世界上有数不清的深深浅浅的灰色。小说中每个人物大致可在当今中国找出来,非常有现实感了。最令人难受是小说的事件中心点,一个四岁小女孩被杀了,并且是根本没有动机的、误打误撞就被杀了。她是整个小说里唯一没有人性污点的小天使,为了跑去喂一个没人照顾的小狗,造成了单独一人的被害环境。我看着肝儿颤,想起《虹色夏恋》里的充满灵气的小女孩,马上代入。S同学知道了说“你怎么忍心”,可是我不转移思维更难受我是四岁半小女孩的娘啊。所以我举双手赞成小女孩妈妈用特有的方式报复这些少年,要打击恶,才能维护善。为了证明某些扭曲价值观而找了一个人来杀死,凡做任何事在少年们的告白里必是自有一番道理,犯罪心理未成年与成年人一摸一样,果然他们的父母是人生第一个老师,不怨社会怨父母。无论是溺爱儿子的娘(典型的日剧里追求幸福感的家庭妇女),最终认识到她粉饰赞美的好孩子是个杀人犯,终于唤起觉醒要亲手杀掉儿子,可是被儿子已是恶魔占领心灵,被轻易所杀。这种做妈的死掉,咎由自取。或者是抛弃儿子的娘(典型的心比天高的女知识分子),母爱缺失给儿子造成了极度人格缺陷,而遗传了高智商的儿子一切是以“找妈妈,我要找到妈妈”的理由来做出种种恶行。书中也认真剥开一些事物的皮,比如少年犯的惩罚力度是少年们犯罪逃避惩罚的港湾,比如报纸大肆猎奇的扭曲,比如热血教师这种生物的无用、比如“用找妈妈来励志”的可怕真相(小鹿纯子当年就是这样路子!)。究竟人类的正义感在哪一方?也许在人类永远甩不掉的心理局限性里,正义感游移不定。譬如小说中最理智的中学生班长,才女,既同情幼年死者,也厌恶全班同学以中世纪审判女巫的姿态折磨两个少年杀人犯,但是她最终因为犀利直白而被杀,却又然而,她也不是个好孩子,从实验室偷来化学药品试试毒杀家人的念头长期在她的脑袋里转啊转啊,没有机会实施。终于明白这本小说为何读后我耿耿于怀,字句简明,结构精彩,传达给我无以伦比的压抑,全部是负能量! 所以我一定要写出来,写出来就能摆脱负能量。刚才居然乱想,四娘团队那种蠢材青春小说家若把《告白》抄袭一点结构与浓缩信息,扩充小清新哀伤做作形容词够出三本以上的书了。《告白》最弱的是翻译,译者毫无个人感情,快速平静的阐述着情节,象翻译机出品! 可是有废柴、爽呆了等词汇。缓缓的,过一阵,我会去找告白改编的同名电影看一看,改编一定会失望的(譬如嫌疑犯的献身),所以我从来没看过任意版本的白夜行影视。心情类似上次读完宫部美雪的《火车》,欲罢不能,不言不快。

小孩子的“恶”是最可怕的(看书时不能自省是很可悲的事)

之前看过电影,特来看原著。书评里有人说书里没一个正常人,都是变态,打三星。我反对。我刚看到第二章节,打了五星。的确,书里真没一个正常的,全变态,但作者把变态的心理刻画的很好。尤其是第二章节的——关于小孩子的“恶”。书里讨论了犯罪与法律的问题——“无论怎样残忍的罪犯,审判果然还是必要的吧。这并不是为了犯人,我认为审判是为了阻止世人误会和失控的必要方式。“”大部分的人多少都希望受到别人的赞赏。但是做好事做大事太困难了。那最简单的方法是什么呢?谴责做坏事的人就好了。话虽如此,率先纠举的人,站在纠举最前线的人还是需要相当勇气的。但是跟着打落水狗就简单了。不需要自己的理念,只要附和就好。这么做除了当好人,还能发泄日常的压力,岂不是一举数得的乐事么?而且一旦尝过甜头,一次制裁结束后为了获得新的快感就会找寻下一个制裁对象吧。一开始的目的是要纠举坏人,渐渐就变成强行创造出制裁对象了。“”这样一来就跟中世纪欧洲的女巫审判没有两样。愚蠢的凡人忘记了最重要的事情。那就是自己并没有制裁他人的权力……”我记得《看见》里也有一段类似的,说“只有完人才有资格向罪犯扔石头,而完人是没有的。”面对犯罪,我们应当交给法律惩处,而不是失控的民众。尤其是孩童。一班学生面对一个未成年的杀人犯,自以为审判者一样对杀人犯做出各种下作的事情来……书里反问得好——“小直跟修哉是杀人犯的话,那这些人又是什么呢?”大家不仅乐此不疲地共同欺负一个人(虽然那个人是杀人犯),而且相互比较,认为不欺负他的,就是他的同类。这让我想起两件事。一,小学的时候,我们班有个一个呆呆傻傻的貌似有点弱智的同学,大家都欺负他。我一开始没欺负他,但看大家都欺负他,我如果不欺负他似乎有点不合群,于是——我也有点欺负他了。我想,也许有不少人都是我这样心态,然后渐渐地就开始欺负他了。不欺负的话,大家就觉得:你是不是也弱智啊?然后开始欺负你。——这不,《告白》里的那个女生就因为没欺负杀人犯而被欺负了。二,让我想起之前吕丽萍、孙海洋夫妇抵制同性恋,某些网友声援,表示支持人权,支持同性恋,就有人反问:你支持同性恋,一定也是同性恋吧?这话说的就好像:①同性恋是一件可耻的事情;②不是同性恋就不能支持同性恋了。难道我们身在其外,就不能去反对一件错的事情了吗?杀人不对,欺负人难道就对了吗?小孩子的“恶”是最可怕的。——成年人的“恶”也好不到哪儿去。只不过小孩子本该是纯真的年纪,却做出那种事来,让人不寒而栗。看到第二章节,反省自己,向当年的那位同学致歉。

死也要死得让人赞叹

一个罗生门式的讲故事手法,前人已经太过成功,后来只能是东施效颦。西施有西施的美,东施肯定也有她的可爱之处,可是学人家捧心蹙眉状,就不必了,你大可像如今的潮女拍照一样,做出种种牙痛腮痛头痛肚子痛大腿痛的动作,世上有百媚千红,总有属于你的那一种。日本人对死亡的那种病态的崇拜,从来没有消停过,最是追求一种与众不同的非正常死亡,要死得美,死得像樱花飘纵,死得像油画浓笔,或像日本画淡雅,要死得让人赞叹,说我怎么没想到这个美妙的死法?从渡边淳一的《失乐园》里两个人在高潮时饮下含有氰化钾的葡萄酒,到《魂归阿寒》里少女追求在死后皮肤达到一种玫瑰红一样的艳丽色彩而卧雪求死,甚至在演茱丽叶时为了了解非处女的心态而特地与人发生性关系,都是这样的别出心裁,只要与众不同,死算什么?为了要世人记得“我”死得高明,花样百出,不另细表。在这本书中,A与B两个十三岁的孩子,为了让母亲发现他的存在,为了让周围的人觉得自己不是个笨蛋,就可以杀死老师四岁的孩子。从特定计划到实施过程到最后的“告白”时间,都看不到他们有一点点痛悔自己的行为的描写。还有森口的报复、美月的效仿,也没有一点点内心的不安。当然作者和读者说,这是为了剧情需要,作者要写的就是少年人犯罪的心态,刻画得如此深刻,怎么能说不好?描写犯罪心理,渲染做案的悲剧性,诚然是一种写作手法,但是可以从文字中看到作者的倾向。就像书里提到《罪与罚》,当男主人公在杀死放高利贷的老太婆时,并不是带着炫耀和快感在写。这本书恰恰可以从文字里看到这个毛病,作者在炫耀她的写作技巧和设置悬念的高明,怎么安排得天衣无缝,就像日本侦探界一直喜欢表现的一个题材:密室杀人——那样,他们的注意力放在了怎么样才能安排出一个完美的密室杀人案件之上,读者和观众丝毫看不到对生命的怜惜对世人的悲悯。 那么多集的柯蓝,一直活在少年的神探柯蓝,每到一个人地方就要死人,然后破案,几十年如一日,照这个算法,有多少人死去?古田任三郎对破案的沾沾自喜对下属直呼其笨做他的手下真是悲剧,金田一哪一个案件不是死一大串的人?美式硬汉侦探如马耳他之鹰也有他的无奈和痛苦,英式绅士侦探如波洛也有他对罪犯的谴责,日本的罪犯小说就只有对案件的痴迷。啊我这一次要写一个与众不同的案件是前人都没写过的……如果说,作者和读者一定说作者没写出犯罪的罪恶来,那是要留下开放式的结局让你读者自己去选择,是善是恶,完全由读者自己去决定的话,那不得不说,《雪山飞狐》是金庸作品中最失败的一部。这本书还有一个失败之处,就是书中讲述人的口气几乎一样,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几乎看不出前一个讲述人和后一个人之间有多大的差别。好的作家笔下人物一定是一个人有一个人口吻,只一句话就可以认出是谁。当然这样的要求对这样的作者来说太高,她还当不起这样的要求。

很不错 我喜欢

这本书终于出大陆简体版了 很不错 是我喜欢的校园犯罪情节 很紧张 很悬疑 结构又紧凑 真的是强力推荐大家看哈

青春并不是都是美好的

很早之前就开始明白,青春并不是美好的,好多人天生的恶人!书中两位少年无论是出于任何原因,他们都让自己的恶无限放大出来了!寂寞孤独缺爱,都是每个青春里可能发生的,,也许那些在有爱幸福美满的家庭是幸运的,但是大多数人事很难十全的,尤其强烈需要被爱的孤独感会把我们吞噬!青少年的犯罪完全离不开这些,人性的恶天生存在,我们不能否认,学会控制学会理解自己的不足才能成长吧!

《告白》是一本杀人犯的自白书,“资讯纷飞,谎言幻化为真。足以相信的,荡然无存。”

悬疑推理小说方面,日本作家独树一帜。《告白》这本畅销书不仅写谋杀破案,更是一本反映社会现实的书。好的推理小说要么让读者不停的猜想到底怎么回事,猜想经过结局;要么令人来不及想急匆匆读下去合上书慨叹原来是这样。《告白》是后一种。      旁边有人问:听说很吓人,小孩能不能看?我想,是太应该看看。在这个童年消逝的时代,小孩早已是身经百炼,没那么白痴也没那么纯真,何况本书写的就是少年犯罪的故事,作为预警,了解世界的另一面,是小孩必需的准备。      故事情节其实简单:老师的小孩被比她大一些的中学生杀害,老师的侦破和复仇;巧妙的是叙述方式:案件中的的凶手、凶手的家人同学、被害者亲人分别讲述所看到的事情和在事件中的想法。每个人都不可能亲历整件事情,而同一场景的在场者也对事情有不同的了解再现。用《告白》这本书还原出整件凶杀案的真相,又汇聚了所有人(老师、学生、家长、谋杀者、被害者)的看法和来历,从一件小事(抱歉把谋杀说成小事,但是从作案动机过程都轻飘的不可思议,一个十来岁的初中生异想天开的想用杀人来成名获得母亲的关注,要命的是这种不成熟的想法居然实现了,而倒霉的是那个无辜的生命,天真弱小的生命)反映社会大背景,尤见作者功力。      惊悚的情节被隐藏在平实朴素的叙说语言当中。被谋杀小孩的妈妈也就是女老师在离任告白中向所有同学说,凶手就在你们当中,真是令人一惊。而谋杀的过程:无论是电击、投毒、溺毙、刀刺、藏尸冰箱、手机遥控炸弹,都平静的让人觉得诡异,仿佛是普普通通吃法喝水一般的家常事,过后想想则令人后怕发抖。      不过,情节中不慎自然的地方有一处:森口悠子老师最后看到修哉公布在网站的遗书并拆除学校的炸弹安装到修哉母亲工作的地方,未免太过理想化的巧合,动作能那么迅速?不过,开放的结尾让故事隐雾缠绵,替凶手心悸:等着警察来吧,等着幻想破没吧,尝尝被复仇的痛苦吧,经自己的手杀掉最亲爱的人,有生之年被内疚折磨吧……能否悔悟呢?被老师用极端的残酷的方法教训。青少年教育的迷题惶惑。      没有一直悬着心,却对着儿童看不见未来的希望、天才少年的陨落、家庭变异对每个成员的心理异化感到深深的悲哀。

其实那些时候我们也有过

不得不承认日本人在描写阴暗面上总是高人一筹。细腻,平和,残忍。真正让我感触的,却是少年时自我以为的对错。那种残忍,恣意伤害任何人只为一些莫名其妙的理由的时期,我也有过。所以真的非常赞同那句话:真正的善良勇敢来自于对黑暗的深刻认识。原本动物的人类,没有经历足够的教育,不会成为人。

孩子,你是否看到了母亲的眼泪

五年前,如果读这本书,我可能会恨森口老师的阴险,可能嘲笑直树母亲的愚蠢,然而,五年之后,当我也是一个孩子的母亲,当我也经历了十月怀胎的种种艰辛,经历了辛苦哺育的不易,我更多的在这本书里看到了母亲的眼泪。日本女作家凑佳苗的这本《告白》最大的成功之处就是让你恨,却找不到恨的出口。你可以恨森口老师,她对待年轻生命如此漠视的态度以及由此引发的不相干的人的死亡,的确让人愤恨。但是,如果没有爱女的去世,她应该继续做一个和蔼可亲的老师,一个优秀的妈妈,继续她平静的生活。在她的心里,孩子的地位是重于学生的。虽然这与我们主流媒体的“爱生如子”的声音相悖,但是,在每个人的私心里,其实并无不妥。所以,在森口老师,她首先是个母亲,她的工作更主要的也是为了养活一个孩子。当孩子无辜被害,一个原本还算善良的人终于露出了人性最险恶的本性。森口从一个受人尊敬的老师变成受人憎恨的恶魔,是上帝不小心动错了一小指头的结果。你可以恨修哉和直树。只有十三岁的孩子,在成年人的眼里狗屁不通的小孩,竟然有如此的心机与极为扭曲的世界观。他们面对小动物和比他们更为弱小的孩子表现出来的对生命的漠视,让大人冷汗涔涔。如果说,森口的谋划来自于三十年的积累,那么13岁的孩子的心机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缜密起来的?六岁,七岁,还是更小的时候?每一个看了这本书的家长,恐怕都该回过头去认真的观察一下你那趴在地板上兴高采烈玩玩具的孩子,除了脸上的笑容,在他的心里,还藏着多少不能与人分享的秘密或者阴暗的想法?你可以恨维特老师。他的不和年龄的单纯,或者叫不可理喻的执着终于把直树由自我封闭,自我审判推向了报复社会。维特老师有错吗?连测谎仪都告诉我们,他真的想帮那个孩子。只是他太年轻,还不知道人世间有许多事情不是那么直接就能办到的,很多话不是都能在光天化日下去说的,很多鼓励,最终会变成伤害人的利剑。可是,我们的教育却最需要这样充满激情,朝气,信心的年轻人,需要他们带给年轻的孩子们充满阳光,远离阴霾的生活。你可以恨直树的母亲,整整半年的时间,让一个13岁的孩子远离尘世,把自己隔离在一个小小的房间里。无疑她是爱孩子的,但她这种爱首先是软弱的,她无法通过自己的强大把孩子从封闭的世界带出;她的爱也是无知的,她是如此相信自己的儿子,相信他的善良就像小时候一样,却不知道她的儿子已经变成了杀人恶魔。即便血淋淋的事实摆在面前,她并不选择让儿子去面对,而是选择自己的离去,她以为自己死去,就什么都不知道了,也没有痛苦了,而没有想到,她将把一家人永远带入痛苦的深渊。故事中的六个人,都是那样的可恨。但是,这种可恨是他们的本意吗?我们的老祖宗说:“人之初,性本善”,人的善是与生俱来的,人的恶,是生活在凡世间种种际遇赐予的。其实在每个人的心底,都住着一个恶。它什么时候会跑出来,谁也不知道。这样的一本书,说实话是不适合未成年人观看的。有些恶是教出来的,把孩子隔离在不被污染的真空虽然不是什么好主意,但是,有些时候,延后污染的发生或许真的是无奈中的选择了。希望每一个人,在心底的那个恶要露头的时候,都想想母亲的眼泪,想想母亲的眼泪可能激发出来的莫大的能量。希望清凉的泪水能够扑灭一些仇恨。

也许多了就成了一定

先看了电影,很震撼,于是买了书来看。看书的速度很快,几个小时就看完了。书里分了几章,每一章都是每一个叙述者自己不同的观点。正是观点的不同,性格的不同导致了悲剧的发生。或许这里面有一个小小的细节出入,它将会改变整个故事的情节。若是直树不会杀死爱美,那么他也许不会杀死自己的母亲。如果森口对修哉的发明报以积极鼓励的态度,也许修哉就不会动杀心。太多也许,必然发生。与其说是偶然的巧合事件,不如说这样的事迟早会发生,时间是个问题。

制裁

在杜绝犯罪的摸索里,人们渐渐趋向以“制裁”遏制犯罪——通过潜在制裁,对企图犯罪者产生心理的牵制,让对惩罚的恐惧超过犯罪的欲望,这便成了所谓法律的威严与胜利。就制裁本身,尽管依托的是客观法律,但执行起来,还是由充满主观不可测基因的人类完成。由此,制裁的执行分化出明与暗两种趋向。“明”:如果社会将“制裁”公开化,对“制裁”进行透明化正面宣传,客观上,对犯罪欲的打击几乎是地狱级的;主观上,在制裁者心中必然产生价值肯定,好像制裁犯罪是件神圣而光荣的事,真有多了不起似地。那么,有犯罪的时候赶紧制裁,没有犯罪的时候呢?制造制裁!最具代表性的事件莫过于1966-1976年……“暗”:如果明着来不行,暗地里处理又怎样?非公开化的行动与公开化的行动最大的区别在于执行者主观意志的融入:透明化的处理,执行者的行动便会在“目光中”更多地屈从客观规则;非公开化处理,执行者很轻易就可以将自己的意志加于事件本身之上,甚至完全由自我意志主导事件。在制裁这件事上,非透明化,意味着被制裁者只需要通过影响几位有决定权的制裁者,就可以达到扭转制裁的目的。这样的制裁已形同虚设,甚至比没有“制裁”,关靠社会道德约束还要糟糕。真正操纵制裁的是被制裁者而非制裁者,由该受到制裁的人来审判制裁,除了犯罪的肆无忌惮,恐怕没有别的更可能发生的结果了。书里是从一名初中生的口里说出观点的,原文(P48)比较轻松,好像没我写得这么一本正经。对于“制裁”这件事的结论,作者没有说法律应该如何如何,社会又应该怎样怎样。毕竟小说家要是连政治家这点权利都剥夺了,那政治家真的只好堕落成专门玩弄阴谋、权势的社会寄生虫了(尽管目前……)最后,用作者的原文作结“愚蠢的凡人忘记了最重要的事情,那就是自己并没有制裁他人的权利……”

像坐了次过山车,人性人心,远比想象的复杂

先知道的是电影版,可是看过的朋友说有点惊悚恐怖而自己又是个承受能力极低的人所以看了原著。说起读这本书真的是个偶然,那天去图书馆本来想借宫部美雪的所罗门的伪证的,按照索书号怎么也找不到,可是转身就看到告白了,应该是谁读完了刚放回去所以没放整齐,才想起这也是自己书单上的书于是就这么借了回来。对于从头至尾第一人称的写作手法,刚开始读起来有些不习惯,可是自从进入第二项之后,会发现第一人称代入感极强,更加主观的面对老师 少年A 少年B 少女 少年B的母亲的内心,更加由深处感受到所有发生的事真的有因果,造就每个人性格人格至此的是他们所经历的人生成长轨迹。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同样的,可恨之人也有可怜之处……作者描写故事节奏很紧凑,虽然距离自己读完已经快三个多月了,但依然记得很清楚,那几天一空下来就想马上看完,阅读过程中不知道倒吸了几口冷气……而全书最让我摇着头读完的应该是少年B的母亲的告白……典型的溺爱型母亲,自家孩子什么都好,就算真的有做错的地方也竭尽全力为自己的孩子开脱,相较于老师和少年A的冷静或者说前者的心死,后者的冷漠;少年B和他母亲的篇章真的歇斯底里到极致……而他们的结局却又真的是可悲有令人唏嘘,这种读后感让人感觉像过山车,心中惴惴不安,令人窒息……而结尾的大爆炸,也是经典,老师的报复并没有停止,没有我们所说的那种“孩子还小要慢慢教,不要打骂”这种传统式烂好人的套路。从心深处摧毁报复了少年A,精神上的击溃远比肉体上的更疯狂。至此,一趟过山车式的阅读结束,而心却需要时间去平静,真的是一部非常棒的小说!非常精彩!

完了我看什么都是人类学的……

全书讲述了一个复仇的故事。由于没看过基督山小哥也不太了解POV是神马。因此没法做相关比较。只是觉得五个人(其实第三章应该算两个人)的六篇“告白”有点口述史研究的意思。作者没有站在上帝的角度“客观”叙述某一个社会事件,而是让几乎全部全部的主要参与者站在主位角度描述自我的主观感受。每个人都是对的,都有非做不可的理由。但读者一定可以从这个描述的过程中理解了他们诡异行为背后的社会化过程,而后据此见仁见智。我甚至怀疑作者在此设计了一个阴谋:将六篇告白当做六面镜子以便读者各取所需,寻找那个镜中的自己。有了这个想法之后我不禁背后发凉。因为这六面镜子拼凑出了自己虚空的影子——甚至也没什么价值判断。活着的,死去的,扭曲的,徘徊的,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在我眼里居然就像菜市场摆卖的苹果。。。艾玛这是超脱还是冷漠啊!人类学真的能把人教的反人类么。。。

聆听你的“告白”

在一所中学里,女教师森口老师的女儿意外溺死在了学校的游泳池中。一时间,全校哗然。然而痛失爱女的森口老师,她并没有报警,请求警方重新调查,而是选择在学生结业当天向全班同学告白,并宣告了自己的复仇计划,因为她的女儿并不是死于意外,凶手就是班级内的两位同学。这就是《告白》的大致内容。全书并不长,共有六个章节组成,每一个章节都是由一位当事人或当事人的朋友亲人来讲述。同时,这每一章节似乎也可以独立存在,各自独立的阅读。神职者——森口老师;殉教者——班内的女班长(文章特地用了这个“殉”,是的,她就是一个牺牲品。);慈爱者——其中一个凶手小直的母亲;求道者——凶手小直;信奉者——另一个凶手修哉;传道者——森口老是。这就是书中的五位主要人物,每一个人都存在着各自的问题,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苦衷。无论是严重溺爱自己儿子的小直母亲,还是缺乏关爱想念自己母亲的修哉,他们都迫切希望有人能够重视自己,理解自己。每一个人都有着各自的不幸与悲哀。看完全书,我不知怎么地,最讨厌的不是那两个凶手,而是那位小直的母亲,那个严重溺爱自己儿子的悲哀的母亲。在她的日记的开头,就写道“怎么能让单亲妈妈担任青春期多愁善感的儿子的导师呢!”多让人可笑的一句话呀!在这位母亲的眼里,所有的错,所有的不幸都是别人,自己的儿子是无辜的,甚至还是受害者,更是把森口老师女儿的死归结为是森口自己对公务员身份的骄纵才造成的意外!拜托,麻烦你搞清楚状况好不好?同样是母亲,难道就无法理解别人失去女儿的心情吗?况且这悲剧还是你自己的儿子造成的。在这位母亲的眼里,她的儿子是最优秀的,她的家庭是最幸福的,为了维持,维护这幸福的家庭,她更不惜亲手杀了小直,然后自杀。其实她根本就不了解自己的儿子,却还口口声声地说是为了她儿子。多么悲哀,又无奈的母亲呀。爱儿子,爱家庭,当儿子,家庭快要分崩离析的时候,为了这份爱,甚至愿意付出自己的生命。可是,过分的溺爱是没用的,真正了解孩子才是最重要的,可惜的是她并不懂自己的儿子需要的是什么。身为母亲,你也有自己的人生,当你苦心维持的现象出现漏洞的时候,就该好好想想,这美好的表象,到底是真实的吗?或许它只是你的一个期望呢?当孩子犯错了,应该给予孩子以正确的态度,帮助他再次走上正确的道路,而不是为了之前的那份美好,跟着他,错下去,那才是给儿子最大的伤害。像小直母亲这样的人在我们平常的生活中,其实并不少见。她们也是悲哀的一群人。孩子长大了,就该让他们知道自己的责任,自己的担当。而身为母亲,也是有自己的人生的,并不一定要围着孩子转,这样或许会让他们感到厌烦也不一定。看了挺多相关报道的,无论是书还是电影,人们对于结局的分歧似乎是挺大的。对于两个不幸走入歧途的,本身又存在严重心理问题的少年,需要采取这么严厉,残忍的报复吗?当然,这已经可以成为一个社会问题进行讨论了。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每一人心里的那个答案,就是你自己的告白了吧。以上就是我看完这本书的告白了。或许会有人不认同我的看法,但没关系,记住你自己内心最深刻的感受吧,不要被所谓的观点给迷失了自己。你想要“告白”吗?不要犹豫,说出来吧。、听听你自己内心的声音。

少年悲哀

日本人似乎很喜欢少年犯罪或校园暴力这些题材,我第一次接触的就是日剧《人间·失格》(不是太宰治的那本),后来就一直不太感涉足这类题材。所谓的《青春残酷三部曲》也就只止步于这一部。剧种的压抑气氛让我郁闷了一星期,现在仍然不太敢再看一遍。但人常说好奇心杀死猫,我就是这种不敢看还一直惦记着的白痴,看日剧的时候CM里介绍《告白》的预告片我就有点在意,后来看微博有人推了一下就受不了诱惑找来看了。    在看到第二章的时候,发现这本书采用了多人视角对一个事件展开叙述,这一点让我觉得很好,弥补了我看到第二章时以为这又是成了传统校园暴力小说的失望,让我继续把它看完。    我懒得评价书中人物的好坏,其实每个人都很可怜,人都是自私的。 有人指责老师的疯狂报复有违师德。呵呵,如果这一切发生在自己身上的话,我也难保能够控制自己。更何况大家都从两个少年的自诉中看到,他们并没有对自己犯下的罪行表现出一点点忏悔。    有人觉得小直可怜,我觉得他更属于可悲,在母亲的溺爱中长大,但心中缺少正常的伦理道德观,性格懦弱的他加上道德观的不完整注定不会是个有出息的人。    不过他的最大的悲哀是在遇到修哉这个BT男,这个男孩不是道德观完不完整的问题,而是完全的冷血动物,只有动物类自私本性的他还是个恋母狂,更可悲的是他的母亲抛弃了他,他整天沉静在自我怜悯及对母亲的极度崇拜中,无视周围一切人,认为除了自己和母亲以外都是一无是处的笨蛋,可以成为自己向母亲报复时用来随意杀掉的物品。而他母亲对他的不理不睬更是他最大的悲痛处。    日本人那么喜欢写这类题材让我觉得很有意思,也许是少年人生观的不成熟以及少年法对他们的保护让他们在干这些事情的时候显得更残忍,各种折磨人的手法都能想出来让我觉得也忙不容易的。日本人写了那么多的残酷文学经常让我周围的同事表示日本就是个BT的民族。不过敢于揭露这些腐臭面的他们其实比不敢面对这些东西的我们要勇敢吧。有人敢说我们周围肯定没有这些东西吗,大概就只是你不知道罢了。

告白者

不知道作者是自己编出的青少年犯罪事件,还是采访过日本的少年,难道日本现在的孩子们都是这么想的么?可怕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事件主人公内心的告白。每一个孩子都是幸福和不幸的,想想谁童年没个伤心事什么的。我就不恨爸爸,童年父母离异的很多,放任亲子不管的虽不多,但是想想他没把我射墙上,就当谢谢他了,没有他自没有我,感激和怨恨抵消,从此是路人罢了。为什么我要因为他的错误,而变得不好,不健康,不开心呢?为什么他的错误要我承担后果,让我一生蒙在阴影里呢?完全木有必要啊。但是显然那一群初中的孩子把问题复杂化扩大化了。如果是个孩子,就活的像个孩子不好么,这么看来,我的没心没肺到显得恰到好处。孩子的问题无疑与父母的教育密不可分,甚至可以说是父母导致了孩子的改变,得不到很好的沟通,没有真正的关心,时而久之,导致孩子们心里生了病,为了引人注意,而犯下大错。每一个告白者的内心,都像是一个炸弹,层层敲击着我的心。当然我不会说很同情悠子老师,但是也不该这么去做blablabla...突然间失去自己相依为命的人,换做是我,也不知道会做出什么疯狂的事情,她已经很冷静了,但是冷静的代价,是让更多不相干的人丢掉性命,我也无从去想内心的道德底线了。小直,有外人看来幸福美满的家庭,却也走上极端,不得不说,这和爸爸的冷漠懦弱,妈妈的过犹不及有着莫大的关系。修哉,很聪明的孩子,不在妈妈身边很可怜,但也不致要用杀人的方法引起妈妈的注意啊,如果这时候他更能体会家庭的温暖和至亲的爱,或许就不会变成那样了,亲生爸爸和后母没有得到惩罚倒有点遗憾。如何教育孩子真是很难的事情,怎么当个好妈妈,不溺爱的同时又要让她独立,善良爱自己的同时又要警惕坏人,因为我的人格会影响到她,我该变成怎样,才能让她健康快乐的成长。不能冷漠不理更不能过犹不及,告诉她世界是美好的又该肿么告诉她还有很多黑暗。她会长成怎样的性格如何的喜好,面对未知反而有点点期待和害怕了。自己分明迷迷糊糊的是个孩子,到怎样的境地,才有资格孕育出另一个生命呢?我将来的孩子,不管你是男是女,不管你能不能看到,妈妈只希望你健康,一切人世间的美好和苦难,都等你自己来体验吧。我内心的告白,是对你的爱。

看完之后 满脑子问号

我喜欢看完之后能让人思考的书,就像这本《告白》谁有资格审判谁!谁能说自己就是正义的公正的!!谁有资格成为正义的执行者!!!家庭 学校 社会 我们生存的空间人生观 法制观 世界观天啊 要思考的太多了

何谓推理?

利益的驱使把一篇说教式的短篇小说无良的硬生生拖成情节空洞俗套的长篇,花一个星期才读完,一百多页的书看完感觉像读资本论。

『灵魂的自白书』

先接触的是《告白》的电影,由松隆子主演。总体来说,电影拍得还是成功的。从剪辑到色调,再到构架和表演,同小说一样具有张力。是比较少的能把原著的汁味儿展现到位的荧幕作品。电影基本遵循原著的精髓,用影像的手段展现六人对各自灵魂的独白,极端地表现千面人性,看完之后除了震惊便开始思索,在这个价值观破碎的年代,任何一件事情的发生都是错综复杂,到底什么才是信仰。对原著和电影的评价是严重的两极分化(当然极力拍手称赞的要居多数),我属于表示十分欣赏的那一方。我看了写反对的意见,比如说太扭曲太变态太无聊,对青少年的错误引导等等。确实,故事设计的三大类身份——教师、学生和母亲,一个是担负教育年青一代的辛勤园丁,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一个是身处纯洁校园围墙内的学子,一个是照顾家庭操不尽心的母亲,在我们看来与那些画面感极强的复仇、血腥、暴力差距太大了。这也是本书选择这三个身份行文的目的,造成极其鲜明的对比,看似是不可能的荒诞,但当看完每个人的告白之后,觉得道理从任何角度都讲得通。也就是说,对于三种角色,只是凑佳苗的一种设计。反对者要是觉得学生这个扭曲影响不好,大可以替换成其他身份。一样的故事,一样的灵魂自白,深刻、可怕的自白。这样,换个角度会发现,凑佳苗确实相当准确地把握了人性最深的阴暗处,整个心理描写细腻而又流畅,完全说得通一点儿也不牵强。你会觉得若身处如此那般的状态,也会做出同样的选择。作为神职者,悠子老师反思自己的职业,实际上是“把自己的人生观强行灌输给学生,只是自我满足而已”。同时又向制度发问,“真正的不对到底是谁呢?真的是没能严厉管教学生的老师不对吗”?社会向老师提出了越来越多的要求,除了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要教书育人传道授业,还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思想动态。一旦某个方面有丝毫疏忽,便会受到诸多苛责。悠子的疑问让我们看到教师身份带给她的压力和疑惑,她不明白为什么她那么多的付出,换来的竟然是自己孩子被本班的学生害死了。多么大的一个讽刺!于是,她放弃了法律途径,而选择用自己的方式来惩罚这两个孩子。她一开始的复仇计划就是让修哉和小直喝下含有HIV病毒的樱宫老师的血。是的,她的悲伤确实想立即置他们于死地。可后来知道樱宫老师偷偷换走了牛奶,故事情节的发展便不受悠子老师控制了(即使她很了解两位学生的行为逻辑和性格特点,即使她暗中影响维特的行动)。也就是说,这是一次重生的机会,求道者小直和信奉者修哉的发展路径是可以改变的。小直,是个即使很努力却也只能水平中上的普通学生。母亲总是夸他善良,对此他表示“因为没什么可被夸奖的,所以只能用‘善良’这种词来蒙混。这样的话不要夸奖还比较好”。所以当修哉挑衅地说他是个“失败作品”时,他想证明自己,于是满怀成就感地将已经苏醒的爱美抛入游泳池。这种心理的养成,与他的慈爱者母亲脱不了干系。看似软弱、乖巧的孩子,内心世界也许无比复杂。药家鑫就是个典型的例证。因为他努力地迎合这个社会,而大人们却永远不想关心他真正的欲求。大人们的角色只是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孩子身上,而孩子们没有机会选择便已被迫开始适应并遵守这个社会的规则。大人们施加多大的压力,孩子们就有多大的逆反心理。孩子对父母亲是又依赖又憎恶,因此,小直以杀掉母亲为故事结局应该不难理解。但这只是个故事的结局,只是小直人生一个阶段的结局,并不是他整个人生的结局。他应当有别的选择。但对于悠子来说,这个结局也许出乎意料,但也已称其心意了。相对于天才少年修哉,小直怕只能算作是颗棋子了(虽然这颗棋子是这盘棋局最后致命的一步)。为了他爱的母亲,他从小也是听话的孩子。他努力学习努力生活,换来的却是母亲的离开。可他不断告诉自己,身上流的是母亲的血液,因而继续努力,只是目的变成了希望母亲能关注下可悲的自己。可老天却一次次让他的计划都失败了。于是,他沉淀许久,准备进行大手笔动作。他对母亲的感情是他的弱点,悠子老师发现了这一点,并以此作为对修哉最后的复仇。当修哉按下爆炸的按钮,时间无法倒流,他亲手杀死了母亲,似乎自己身体的一部分也随之死去了。如果小直打破所沉浸的悲观情绪,勇敢迈出家门,发现没有感染后,将这次经历当做涅槃,重新发现生命的意义,也许他就不会让母亲在最后的日子里背负自责和不安。如果修哉将这次重生的机会,用于认识爱的真谛,怀抱着对母亲幸福生活的祝福,对美月的尊重和宽容,也许他就能回到母亲身边,珍惜唯一理解自己的美月,而不是毁了自己,毁了一切。悠子老师给了他们机会,可他们仍旧选择对自己残忍对爱的人更是无所顾忌地伤害,太多也许都已不能实现。那么,你的选择是什么呢?

黑色的白底

我一直相信人是邪恶的,负有罪过的。即使在最初诞生的时候。日本的书很多都会有那些丑陋不堪的。而《告白》也不例外。读完它的时候心情很沉重,像是被人灌了铅般。但是我们必须要明白的是这个世界永远不可能那么干净。人们说以为的都只是把自己的希望或是梦建立在一个深不见底的地方。自以为是的过着所谓心安理得的生活。欺骗,被欺骗,惩罚,被惩罚。孩子们被告知要善良,诚实。但是这个世界无法善良,诚实。我们无奈的面对着它的冷漠。有些东西不是孩子可以承受的。正如那些已被扭曲了的东西,你该如何的温暖而后复原呢。最大的震撼不是那些告白的人,而是他们心里所潜藏的愤恨。无论是对于什么的。

青年人的犯罪

看了开篇的几章,觉得这种不同视角的独白来铺展案情,挺独特的。但是一件事情不同人来描述,虽然可以更深入地表达每个人的想法,这一点在单一视角的推理小说中比较难做到,主角的眼睛观察到的毕竟还是表象,但是就案件来说很难做到每一遍都有新的感觉。到倒数第二张少年A的独白之时,已经看得有些疲惫了。少年A的妈妈殴打他的起因很生硬,有种为了把情节推进而硬加上去的不和谐感。相比少年B扭曲的逻辑,本应该更加重头戏一些少年A的独白显得贴近中二病。如果说里面的人都是变态,那么少年A的变态程度并不在少年B之上,作为高潮前面的最后一层铺垫略显无力。其实我不是很喜欢看青少年犯罪的推理小说,因为其本身基本注定了是受害者和施害者的双重悲剧,作者很难给出不让人心里那么膈应的结局。无论是温情派的给多一次机会悔过还是强硬派的错了就是错了一定要用成人的标准来惩戒,总觉得都站不住脚。如果是形成了稳定世界观的成年人犯罪,通过法规来做出相应的处罚多数人可以接受。而到了青少年犯罪这里,面对青春期荷尔蒙的不稳定性,很多事情就会变得很棘手。而这一部的所谓解决方式是我最不愿意看到的,就是以伤害到施害者周围的人为解决方案(森口是做到了最大意义上的以牙还牙以眼还眼)。如果把时间线再往后推进,少年A受到青少年法的保护进了惩戒所,然后教育几年出来了。按照他以前中二病的一般性发展,再次伤害别人来吸引他母亲的注意,是悲剧,森口的做法让这种伤害扩大化了变成更大的悲剧。想来想去,我把自己绕了进去。一方面我同意以牙还牙以眼还眼,施害者必须受到受害者认为合理的惩罚,无论年龄。而另一方面,又觉得受害者认为合理的惩罚,可能会带来更大的悲剧,累及无辜。啊啊啊啊太烦了。

命运多舛的人,摇身一变成了最终大boss!凑佳苗的想法有点太简单了。

命运多舛的人,摇身一变成了最终大boss!凑佳苗简直在描写犯罪传奇!犯罪不需要犯罪能力的吗?制作炸弹是容易的事情吗?最后,那个死掉的小女孩的妈妈,这人是个化学老师就一定会制作炸药吗?居然神奇的把炸弹放到宿敌A的妈妈的实验室里,还炸死了对方,还是略施小计把遥控炸弹的遥控器塞到宿敌的手中!这真是,只要想复仇,好人就一定能成功!另外一个情节也很有趣,人人都说宿敌B的妈妈宠溺孩子,这种行为导致了宿敌B杀害了小女孩!我倒觉得是宿敌B的妈妈种种行为中展露出的幼稚和对社会规则的懵懂,是这些影响了孩子吧!理性的正常的大人都会在孩子犯罪之后,要求孩子自首以获得宽大处理。可是宿敌B的妈妈却要杀了还是小孩子的宿敌B,不但如此,还要同归于尽去争取一个叫做良知的东西。那么,是妈妈的良知杀人了。这逻辑真是无语了。

并不悬疑

所谓悬疑并不悬疑,在开头的不远处即交代清楚了故事的来龙去脉,但正如昆汀的电影,如果你以为那短短的十几页就是全部,那就大错特错了,第一部分可以是一部正常的电影,但随着从平面到多面的进一步展开,作者为我们上了一席不那么鸡汤的日式推理盛宴,观点独特,小众,甚至是争议。恶毒且视人命为草芥的孩子,以牙还牙有仇必报的老师,似乎与这个世界的主旋律大相径庭,一般人恐怕难以接受,没有美好温馨的结局,没有酣畅淋漓的完美收场,只有说不出的怪异和压抑,章节以基督教命名,但除了劝世鲜师,没有人选择饶恕,这或许是个有趣的话题留给我们讨论。

极端的恨与极端的爱

以前看这本书的时候,觉得渡边很病态,可以说是书中最讨厌的人。但是前几天再看的时候,我觉得最让人讨厌的寺田,他对樱宫正义极度崇拜,也想成为像他那样的热血老湿。然而,从他所做的一切的一切来看,他其实最重视的并不是关心学生,又是由自己将学生带向正规时的那种优越感,即他只是在获得自我满足的同时,希望别人能崇拜他,想他崇拜樱宫正义一样。森口,从美月自我告白中,可以看出她作为一名老师是合格的。然而,孩子的死以及凶手毫无愧疚的态度,让她变成了恶魔,向A和B进行复仇。渡边,其实他就是一个缺爱的小孩。从他的故事中,我觉得使他变成现在这样,他的母亲是绝对的引导线。渡边本来只是想让自己的发明被母亲看到,夸奖自己的优秀。而实际上呢?这是懦弱的行为。相见母亲又何必费这么大的劲,去母亲那里见他就行了啊!因为在他的内心早就明白其实自己已经被母亲抛弃了。在他的世界里,好像没有父亲这样东西的存在,然而若没有他的父亲,他能像现在这样活下去,进行这些行为吗?直树这是杯具的孩子啊。普普通通,毫无特色,他母亲对他的评价是善良。为什么是善良?因为自己没有其他的优点。所以直树的病态在于自卑。他的母亲总是在溺爱他,但是却也是无意中刺伤他的心,善良?失败?所以他疯了。美月,也是一个普通的学生,然而确是露娜希的支持者,对寺田应该是厌恶的,因为她喜欢小直啊,可是她的小直却被寺田的紧逼给逼疯了。还有直树之母,也挺恶心的。嫉妒溺爱自己的儿子,而且总是有事没事写信给学校说这些不好那些不好什么的,在她心里,自己的孩子永远是对得,说自己儿子不好的都是坏人,简直就是一个神经病,让人恶心。最后在知道自己儿子只是个失败品的时候,她才终于给我一种是母亲的感觉。

让人压抑的独白

神职者、殉道者、慈爱者、求道者、信奉者、传道者。每个篇章用了当事人的自白行事,用不同的角度说明了真相,而每个真相都让书外的我一阵阵的震撼。第一篇神职者,是我认为构思最精巧的一篇,从牛奶说起,看似不相关的事由,最后很好的贯穿真相,小爱美的死令人惋惜,修哉和直树的行为在令人发指之余,不禁也让人同情,修哉的母亲、直树的母亲、或者每月的母亲,如果他们能在一开始认真对待自己的孩子、而不是暴力、溺爱、不闻不问,说不定这一切都将不同,但是生活中没有但是,这一系列不幸相继发生,一系列的偶然造就的必然,只能令人唏嘘。说实话我并不喜欢这种自述模式的悬疑小说,但是本书给了我不一样的感觉,看到这些“告白”,让我有种直面当事人心灵的感觉,每一章节都给人不同的震撼之处,樱子老师作为复仇开始般的告白,拉开了恐怖的序幕,同样的樱子老师也以复仇的告白结束,完成了自己对修哉和直树的制裁。我很同情直树,但同样想来,难道修哉和美月不值得同情吗?难道善良的四岁的小爱美不值得同情吗?这样看来,樱子老师的复仇,并没有什么过错,直树和修哉,是为自己犯下的罪行恕罪而已,那么这其中被卷入的无辜人,比如修哉的爸爸和继母,直树的父亲、姐姐,美月甚至没有脑子自我虚荣的继田老师以及班里其他人,这种事情之后不会获得平静吧,生活必然会受到影响吧?那么他们难道不可怜吗?但是他们又完全是无辜的吗?我绝对不后悔看了这部书,最后说下我最喜欢的一段。殉道者一章,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一段,是美月对于制裁的看法,这是我认为全书最精华的部分,她这样说道:“大部分人都希望受到赞赏,但是做好事太难了。那最简单的办法是什么呢?谴责做坏事的人就好了。话虽然如此,率先纠举的人,站在纠举最前线的人还是需要勇气的。但是跟着别人痛打落水狗就简单多了,不需要自己的理念,只要附和就好。这么做出了当好人,还能发泄日常压力,岂不是一举数得的乐趣吗?而且一旦尝到甜头,一次制裁结束后为了寻找新的快感就会寻找下一个制裁对象吧。一开始的目的是要纠举坏人,渐渐就变成了强行制造制裁的对象了。这样一来就跟中世纪欧洲女巫审判没有两样,愚蠢的凡人忘记了最重要的事情,那就是自己并没有制裁他人的权利……”

简单一点的告白

我很少接触日本文学,用夏奈的话来说,他们总是愿意用文字来揭示人性的丑恶。像我这样抱着每个人都是好的可笑幻想的人,心里多少也会有些抗拒。好吧,我承认,开始看这本书也是以为它是纯爱小说。越看越惊心,这描述的到底是多大的一个黑洞算计多深的一场报复。通宵看完也顺带看了一些书评,有一部分的人会跟着作者所设定的场景来谈一谈教育的问题,另一部分在探讨现在孩子的心理问题(扫瑞,因为眼睛痛,书评我看得真的很随便也说不出什么)因为我想问题通常比较简单,所以我突然很想知道,在很多事情喧闹的表面,人们到底是抱着怎样的心态去关注事情的进展。会不会每个人都悄悄的觉得自己才是第一主角,打着算盘暗暗的觉得自己很聪明掌握了一切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如果每个人多多少少都抱着这心态去推进这个过程的话,那事实又是什么样子的呢。我很少因为看过一本书就要去写点什么,总觉得看过自己懂就好。可能因为我懒得去分析些什么,也可能因为我思想简单也分析不出什么。不管怎么样,还是抱着正直的态度过简单的生活吧

扭曲、无力、冷漠

虽然大家都一直说日本社会压力太大,追求统一律己,导致人性压抑,才容易发生各类变态的事。但这本书类似“竹林中”的写法,每个人的心理描写我也都可以体会。人的心理不是连贯保持一致的,随时会因为各种环境因素而发生转变。平常上公车都会主动让座的好人,也许会有一天工作太累或心情不好而拒绝让座给老大娘。而只看到当时这一幕从而断定此人是个没有同情心的坏人的人,是不是也过于武断了呢。   记得与友人探讨过一个话题:“如果没有任何惩罚,你会去杀人吗?”朋友反复问了几次如果别人会知道、如果会有谴责等等。最后迟疑的说真是完全没有考虑后果的话,有时会做得出来吧?   抛开杀人前一瞬间的勇气不谈,其实良心过不去并不是每个人都有的啊。也就是说,每个人心里都住着魔鬼,只不过没有特定条件下释放而已。   看此书时,最感慨的莫过于令人恐惧的群体道德感缺失。由于家庭破碎被虐待渴望母爱的A;家庭普通想交到朋友的B,姑且不谈两人杀人后仍完全没有悔意而只关注于自己这种让人愤怒的心理,即使是同班的同学,其实也没有几个有道德感善良的孩子。听说老师孩子死后大家争先讨论的是谁先发现、语气里多为炫耀的同学;有了借口趾高气扬制裁别人的同学;受到欺负转而同情杀人者并自己也准备杀人的同学……似乎每个人都没有了对他人的一点点善意。还都只是初中生而已啊。这个国家的未来真的已经变成这样冷漠无情了吗。

看得我要窒息!!!!

看到结尾太激动了!!混合了很多情绪,悲伤,无奈,同情,很意外的是,还有很多兴奋。是不是每个人内心都潜藏这样的因子?这样无限放大的复仇,虽然没有精密的计划和推理,但是如此有情理、有目的,能掌控、利用人的情感,难道不是最高水平的手法么?我真的很激动,很久没有看到如此带劲的小说。

“然而生命虽然轻于泡沫,尸体却重如铁块”

《告白》从头到尾都叫人倒吸一口冷气001神职者。在一个宗教信仰并不强烈,或者说干脆没有的国家生活的你我,看到这三个字的第一反应,不出意外该是”教师“吧。所谓”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叫法,亦是从很小的年纪就被灌输着。这并不带有讽刺,老师一向担任着教导一个心智不成熟孩子的重任,不论是幼师抑或是高等学校的教职工,他们身上的责任并无差距。有差距的大概是工资而已。森口悠子,认为”既然要进入教育界,就要挑战义务教育的现场“,所以来到了国中当一位理科老师,同时她也是故事发生的一年二班的班导师。看了前大半段,我几乎要为这个湊佳女士写出的人物鼓掌,冷静,沉稳,一丝不苟,即便是查出爱女并非意外溺亡,而是遭到班上的两个同学致死,说话的语气也丝毫并无太大变化,依然平静如初地说着”爱美的死并不是意外,她是被本班的学生杀害的“,这样的话语。爱美是这位单亲妈妈心爱的小女儿,由于父亲年轻时自暴自弃染上了HIV——对,那种翻译为”艾滋病毒”的可怕病菌,因此爱美一直和母亲住在一起。正因为森口是单亲妈妈的原因,小孩只好在托管所下班后来到自己工作的地点待着,直到学校开完各类会议。说到这里,不知道会否有人提出异议。就算是单亲母亲也不能随便把小孩带进教育学生的地方吧?对自己的孩子总是比对学生更用心的老师真的差劲!诸如此类?我知道一定有人会这么想,因为这本书里杀人少年犯之一的母亲正是这样想的。因为是“神职者”,所以就应该放弃许多的东西,一心一意地为教育好每一位学生而奉献;所以就应该在学生发出“老师,我好想死”这样短信的时候,立刻达到现场安抚;所以就应该在学生整自己时也要耐心,而不是严厉地去指正错误。这样对吗?如果,学生的整蛊事件背后隐藏的是更大的阴谋,或者,学生发那个短信也是为了污蔑老师“轻薄”自己,更甚者,难道要为了自己的学生而不追究死去女儿的真实死因吗?森口悠子面临地正是上面讲的每一个状况。并不是因为你的年纪小,心智不成熟,就有理由去做出那些伤害到他人,特别是作为自己老师的人。然而,森口老师确实没有将真相告知警察,没有用法律手段来制裁杀人真凶,因为她说“我不是神职者”,所以她不需要伪装成圣母,所以她辞去了教师的职位,所以一段复仇,就此展开。少年A同少年B的人生,在国中一年级的最后一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喝下一盒掺入了爱美父亲血液的牛奶会怎么样?“没办法立刻晓得会不会有效果。两三个月后请一定要去验血。”“要是有效的话,潜伏期是五到十年,在这段时间请好好体验的生命的可贵。”以上是,森口悠子的告白。002殉教者。前面忘记讲一个很重要的人物。那就是患有艾滋病的热血教师樱宫正义,也就是爱美的父亲,一个曾经堕落过然而最后以其特有的教学方法而被冠名“劝世鲜师”的人。在森口辞职后担任升为二年二班的导师人,也正是这样一个热血的老师。这位自称没有烦恼的“维特”,在什么都不知道的情况下,一厢情愿地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激励”同学们,去“引导”同学们,或者说是用自己的意志在左右那些才经过一次可怕制裁现场的孩子。本章事实上是一封来自班长美月的信,给前任班导师森口悠子的信。她这样描述着,“总而言之,虽然是春天,的那我们二班教室里的气氛一言以蔽之就是……诡异。”,也就是森口对少年A和少年B做出制裁的那天的情形。并且这种“诡异”持续到了开学。少年B下村直树已然不来上学,少年A也是就渡边修哉,则因此受到全班的孤立乃至于欺侮。听了悠子老师的告白后,班上最大块头的佑介最先开始了对修哉的“制裁”。一开始害怕靠近感染了艾滋病毒的修哉的人,也都渐渐地被激起了心中的怒火,同学们对这个制造出可怕电子产品去杀人的家伙,出离愤怒了。按照美月的话来说,同学们始终认为修哉是“杀人凶手”,既然是杀人凶手就应该收到惩罚,哪怕是老师自己实行了那样的制裁也不足够,必须要给予更大的……侮辱才行不是么?维特因为不知道事情原由,工作重心倒是放在了一直没来上学的直树身上,作为“热血教师”的最大特点,便是帮助学生排除万难,于是他一次次带着美月去做家访,送去班里同学整理的笔记以及鼓励的话语,可惜结果只是,他们从来没看到过休学家中的下村,总是那个一直念叨“我们小直”的妈妈来接待客人。也正是这个没有烦恼的维特,才能对教室里压抑的沉静气氛毫无所觉吧?才能在有人递纸条道“班里有人受欺负哦”直接拿着纸条在班上问;才能在一次次对小直的家访中感觉不到那个男孩的痛苦;才能单纯到在修哉既拿了好成绩又没继续被欺负时在全班诡异的氛围中大笑。事实上,身为教师,什么才是有道德的呢?无条件帮助自己的学生?如果那个学生根本就不愿接受你认为的良好“帮助”呢?又或者是,想要集合全班的力量,去召唤一位被全班认为是“凶手”的家伙,而却不自知这反倒令心怀鬼胎的人趁机对小直投下更多的伤害。身为教师,尽管有满腔热忱,但总是一昧对着学生热切说教,似乎也是离谱过头了,就犹如强行把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灌输给小孩子,说白了还是以一种高高在上的态度在俯视学生,觉得学生应该听我的教导就好。明明才听到直树有所好转,也就是在最后一次家访完修哉的“共犯”直树后,美月便得知,“小直当晚把伯母杀了”。这大概就是一厢情愿的后果了吧。003慈爱者。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是?提出的这个命题的人到底是谁早已无从得知,只是在看到这样一句话时,按照常理,大部分的人还是会或坚定或犹豫的说出“母爱”二字。下村直树的母亲亦是这样一位对孩子充满慈爱的人。哪怕这个儿子已经当着自己同森口老师的面承认自己是害死爱美的凶手,身为母亲的她仍旧认为“我根本无法相信直树的告白”;哪怕这个儿子变得越来越乖戾,越来越不可理喻,甚至如同一只野兽般伤害他自己,作为一个母亲,她在日记中写下的也是“直树只是有点儿运气不好”;直至最后,直树终于道出真相——“我看见那个小孩醒来,然后才把她丢进游泳池里”,这位最慈爱的妈妈,却始终没有责备过直树。在她的心中,最爱的儿子没能成长为她期望的那样纯洁美好充满善良之心的男孩子,这都是身为母亲的错误,直树失去了人性,变成了坦然自若的杀人犯,那么——“我身为母亲的能替他做得只剩下一件事”。这位慈爱者日记的最后一句,清楚明白的写道:“我要带着直树先走一步,到我最爱的父母身边了”。这一章看到最后,眼中会情不自禁地氤氲出水汽,母亲,的确是写满血泪的两个字。日本有着很多全职母亲,但她们却不单单是只懂做饭忙家务的“女佣”,相反,其中不少人拥有丰富的知识,关于教育,关于传统习俗等等,因为孩子第一个老师便是最亲近的母亲。希望孩子成龙成风一定是为人父母最大的心愿,于是送孩子上最好的幼稚园,小学,中学等等,于是给孩子报了兴趣班,教他们音乐,数学等等,只是,这会不会又是一种“一厢情愿”呢?亲爱的父母们,你们抱着一颗火热的心去爱自己的孩子,是否真的考虑过孩子的感受呢?成绩不好,忧心的不仅仅是你们,身为有自尊的少年,同样觉得难过,谁会不希望自己优秀而强大呢?父母们,你们一定不知道孩子这样的“苦心”。言语永远有隔阂,无法表达出最真实的情感。如何才叫做“爱”?这个命题,或许没有答案。004求道者。那么再让我们看看少年犯之一的下村直树的内心告白。得知自己有艾滋病后,下村直树将自己封闭,他不跟家人同桌吃饭,他单独洗自己的衣衫,并且总是等到最后一个沐浴,然而这并不是自暴自弃,而是害怕把可怕的病毒传染给他最爱的家人。 可是有时候,母亲却总是做出一些叫他更难受的事情,例如说森口坏话,不承认他犯下的错,总是把新班导师带到家中,还让班长美月带笔记……诸如此类母亲认为会让他回到正常生活的行为。下村直树最苦恼的不是杀死的爱美,而是他才是最终导致爱美死亡的凶手这件事,没有一个人相信,他无法得到真正的制裁——“你是个失败作品”,渡边修哉嘲笑过他的这句话,成了他的梦魇。没有人会希望自己是“失败作品”,他下村来到这个世界上,不是为了成为别人戏谑语气下的“失败作品”,所以当初看到爱美清醒了过来后,他还是鬼使神差地将这个可爱的小女孩丢下了游泳池。而这一切,不过是为了证明渡边制作的小机器根本无法“杀人”,相反是他下村直树,才是真正的少年杀人犯。下村甚至给自己定义为“神清气爽醒来的少年——案发次日”。仿佛杀人是一件值得炫耀能够攀比的事情那般。可他没有想到,森口,母亲,美月,以及全班同学,在那一次学年结束的“告白”后,无一例外将渡边修哉当作了真正的杀人犯!他在别人眼中还是那个怯懦,胆小的家伙!他是一直窝在家中不敢面对的失败作品,失败,失败,失败……更冲击的是不明真相的“维特”对下村直树说的那番话,“其实这一学期痛苦的不只有你。修哉也非常难受,他被班上同学欺负了,非常恶劣的欺负手段……但大家也明白了我的苦心”,原来真正的杀人犯像个懦夫一样藏在家里,而渡边居然去上学了,心安理得的被当成杀人犯上学去了?还没被杀?下村一直以来的心理防线终于崩溃,他暗想着,渡边修哉那家伙肯定打心底蔑视他这个“家里蹲”,在嘲笑他。两个都感染了艾滋病毒深知命不久矣的少年,可是却只有他下村直树害怕死亡而躲在家中。 不仅如此,他深爱的母亲在得知一切后,拿着刀流着泪,“你变成这样都是妈妈的错。我没有好好教育你,对不起,我失败了,对不起。”就连在母亲心中,直树都成了失败作品。005信奉者渡边修哉是一位小小年纪便有着超凡发明能力,同时也出过不少风头的少年。只是他的特殊之处在于,他出风头的原因不是为了被同学老师们赞赏,也并非为了获得国家奖金,更不是为了日后能考上好的大学,他做一切科学实验的目的,都只是为了让离开自己的母亲看到。渡边的母亲是一位电子工程博士,最大的梦想是成为发明家,只是后来因修哉的存在无法继续攻读下去,从而对修哉家暴,最终同渡边的父亲离婚,并不再与自己的儿子见面。身体里流着这样出色的母亲血液的渡边修哉无意中完成了小发明后,惊觉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理解他,能够赞赏他的,只有他从小到大都最崇拜的,母亲。制作出“吓人钱包”并一举获得少年科学大奖,全部都是为了能够让在电子大学任教的母亲看到,当做一种惊喜让母亲看到。然而渡边没想到自己获奖的新闻却被日本一位毒死全家的少女的新闻“抢去了风头”,他的计划失败了。幼年失去母亲的渡边修哉,决定以一种决绝的方式让母亲承认自己,看到自己的成功。抱着这种想法,他开始计划用自己的发明杀死爱美——森口老师的女儿,但出乎渡边意料之外,这位单身母亲竟然在发现真相后没有报警,而是用她自己的方式制裁了自己。喝下混入艾滋病毒的牛奶,那么自己一定不会活多久了吧。时间不多了,渡边修哉更焦急地希望制造出大动静来告知母亲自己“优秀”地继承了她的血液,他不是阻挡母亲成为更优秀发明家的绊脚石,他会是一个少年发明家。看到这里,我只能不住地摇头了,犯罪根源竟来自于一个孩子欲向母亲展示自我的心。这样一来,森口的制裁,维特的同情,下村的协助,事实上都推动了渡边朝着更可怕的方向前进,只因他无法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制裁。得不到真正的制裁,就没有真正的关注度了吧?故事的最后,一心以为母亲是为了自己而放弃梦想的渡边却无意中发现,才华横溢的母亲与更优秀的男性结婚生子了,并且持续做着研究工作。那么当年母亲的绊脚石并不是孩子,而是这个叫做“修哉”的孩子,五年来的梦,就好比泡泡一样,破灭了。006传道者处于青少年时期的一个特点便是爱出风头,做不成总被赞美的人,不如做被惩戒的人吧,而且关注度反而更高呢!少年犯们多少抱着这种心理,再加上犯罪构成有年龄限制,他们也越发会钻空子了。如果,有一宗前所未有的少年犯罪,电视台会咬着不放吧?媒体会大为骚动吧?少年犯一夜成名,可因为是“少年犯”他们也不会获得重罪。渡边修哉为了报复母亲,在学校的大礼堂安置了炸弹,并且在他高超的技术之下,只需他轻按手机键即可以让全校师生陪他一同丧命——“接下来即将发生的集体谋杀,是为了确保母亲一定能知道我犯下的罪行,非这样做不可”。然而彼时获得作文优秀而站在礼堂中的渡边修哉,在按下按钮后,发现毫无反应,冒冷汗的他接到了一个电话。韩愈先生早就告诉过你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授业解惑都容易理解,只是排首位的“传道”似乎很难有一个统一的认知,传什么道,才符合一个为人师表者呢?森口悠子拨通了渡边修哉的手机,并告诉他,“渡边同学,我不止解除了你装在学校的土制炸弹,还把炸弹重新设置在别处了”,“K大学理工学院电子工程系第三研究院,那是我重新设置炸弹的地点”,“制作炸弹的、按下引爆钮的,都是你”。这个故事到这里便也结局了,森口悠子是一个女人,是一位失去爱女的母亲,更是一位深谙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在知晓她自己的制裁方式失败后——被患艾滋的前夫换了牛奶,森口悠子不动声色地去了解了所有有关学生的故事,终于,她也明白了渡边修哉。只是,她无法原谅,她相信,犯罪不是别人的错,没有借口,就是你本人的错。## “喏,渡边同学,你不觉得这才是真正的复仇,也是你重新做人的第一步吗?”——这是全文的最后一句,更是一句深深让我倒吸一口凉气的,告白。或许,只有当看到自己挚爱之人的冰冷尸体后,人们才会真正的重视起生命来吧。

这样才能重新开始

这种多线的描述推进故事,除了IQ84是第二次看.每个莫名的故事背后,总有些不为人知的心绪波动.一个小心思就能转变成杀人动机.....就像喜欢一个人,别人对他的指责无形就会和你也结了怨.小爱美的死让一个妈妈设计出这些?其实也正是因为小直和修哉内心有着那些情节才让小爱美亡死又将自己推向了故事最后的结局.最后森口将炸弹放在了修哉妈妈的所在的研究所,真是让我没有想到.但是按故事中人物的状态,这个结局很完美....结束的恰到好处.一个人的心志可以很简单,也可以特别可怕,也许这颗心本身没有进攻欲,但是会通过一个事情迅速启动邪恶的一面.无法收拾......这样看来,中学时我的一些怪想法也没那么弱了.....在这些故事背后,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家庭,是人格形成和人生去向的重要养成地......新闻中那些我们认为很变态的事,也许后面也有一个他们看来很自然的原因,那个结局对他来说特别自然,特别必然...

做个称职的妈妈

小直的母亲,按照自己的判断来教育孩子,用“善良”来时刻证明自己教育方法的成功。不愿去接受孩子的任何异乎寻常的举动,认为那都是青春期的叛逆,会自己好的。或者,索性把责任怪罪到老师、学校。如此自恋的母亲。修哉的母亲,因机缘巧合嫁个了和自己完全不是一个世界的人,生下了小修后,又觉得小修是个拖累,甚至整天拳脚相加。最后离开孩子时,还说出不会再联系的话。如此残忍的母亲。森口老师,也是母亲,因疏忽而失去了女儿。本来,她是故事中最大的受害者。可是她的复仇和告白令整个班级的同学都变成了疯狂的复仇者。后来一系列人的死亡,与她的复仇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连热血的寺田老师也不知情地成了她的傀儡。小直的软弱、小修的冷酷都受到各自母亲的影响。尤其是小修。从小就一直崇拜母亲,在他眼中没人都比得上母亲,不管母亲如何虐待他,只要每晚有一个拥抱,一句抱歉,孩子就原谅了母亲。对母亲,孩子是多么的宽容,多么的感人,如此宽容的小修,谁能想到后来会变得那么冷血。从制作科学家网站开始,他做每一件事的目的就是希望能见到母亲。可是,每一次都以失望告终,直到引爆炸弹,按在母亲研究室的炸弹,也许,以后就不会再有失望了吧。可是,如果母亲早一些出现,可是,这样的母亲,应该是不会再出现了,因为她已经决定抛弃自己的孩子,开始新生活了亚。既然决定抛弃了,为什么还要说如果小修有什么事,妈妈一定会出现之类的话呢?为什么还要给孩子希望呢?太自私了。对了,两个小孩的生活中,完全没有父爱。没有人培养他们宽容和大气的性格,以至于无法接受和面对每一次所谓的失败。两个孩子,最终被第三位母亲制裁,这是多么可悲的结局。全天下的妈妈们,孩子不是你的作品,没有成败可言,他们都是一个个可爱的小生命,多爱一些你们的孩子吧,让他们自然、快乐的成长。

毛骨悚然的《告白》,每个人都是从最有利于自己的角度看问题

这本书给我一种毛骨悚然的感觉。人性中最自私的东西淋漓尽致的体现在书中。每个人都是从最有利于自己的角度看问题。森口老师的女儿爱美死亡后,参与和旁观的人,从各自的角度对这个死亡事件进行描述。描述的事件居然各不相同,典型的罗生门。其中,最无辜的是爱美。因为两个学生一点小小的私心就死掉了。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告白》,在日本连续三周排在收视首位。

我在想

我初中的时候,个性似乎和事件一开始的直树比较相似。自尊心强又有点自卑,没什么朋友,有同学热情搭话的话我也是一边受宠若惊一边小心翼翼,会因为稍微被人喜欢或者佩服快乐,做许多事时都不安地想着“这样会被人瞧不起吧会被人讨厌吧”。想想在意着别人的眼光为了虚荣而过日子,真的很难啊。不过当年我学业上没怎么努力成绩也不错,老师也在时常鼓励我,也有一个理性的正直的母亲,这些都是我的幸运。否则我会像直树一样变成个急于在沉默中爆发的扭曲的小孩也说不定。深夜开始读《告白》,读完已经是清晨了。这本书给我带来了很多冲击,文笔烂的我就随意记录一点自己不成熟的感想吧,以一名刚刚高中毕业的未满十八岁的学生的视角。一夜没睡,头脑半混乱中。       首先对作者叹服。故事主体简单,叙述平实又波澜不惊,包括其中几次情节的逆转也还挺平缓的,没有卖弄那种突然吓读者一跳的写法(那种写法可以这么表达吗,现在常见到)。于是,造成了让我非常纠结的效果,一边想对着里面的每位主人公都大喊“你有罪!”,一边又被他们的思路和感情引导着,产生理解感和熟悉感。  森口,维特,修哉,直树,美月,其他同学,修哉的爸爸和妈妈,直树的爸爸和妈妈,往大了说还有媒体、舆论、教育制度、法律制度之类,他们全都有错。但是他们的错又都不是只靠自己产生的而是被别的地方的错牵引而来的。故事的简介里写着“伦理和正义出现分歧”,这种分歧本来就常常会出现吧。唉,真麻烦啊……如果要制裁犯人,终究还是交给缺陷多多的法律稍微好一点吧。    提到“制裁”,就想到故事里“制裁”发生过好几次呢。印象最深的就是直树妈妈的制裁,就是想用菜刀杀死他再自杀,最后妈妈却被杀了。直树很懦弱,明明杀人时是想逞强的,后来却一直欺骗自己想摆脱自己是杀人凶手的事实。向妈妈说明真相、自己提出去警察局,可是他第一次真正勇敢起来的时候。当然如果妈妈答应了他,直树也许还是个扭曲少年,大概早晚都会再酿悲剧。不过……还是觉得遗憾哪,妈妈对于他“不善良了”的误解,是因为她以前习惯了主观想象着儿子的善良,而不懂怎么真的欣赏儿子心底的善良了吧。       我初中的时候,个性似乎和事件一开始的直树比较相似。自尊心强又有点自卑,没什么朋友,有同学热情搭话的话我也是一边受宠若惊一边小心翼翼,会因为稍微被人喜欢或者佩服快乐,做许多事时都不安地想着“这样会被人瞧不起吧会被人讨厌吧”。想想在意着别人的眼光为了虚荣而过日子,真的很难啊。不过当年我学业上没怎么努力成绩也不错,老师也在时常鼓励我,也有一个理性的正直的母亲,这些都是我的幸运。否则我会像直树一样变成个急于在沉默中爆发的扭曲的小孩也说不定。    主观上在小说里最反感的人物是森口老师,或许是因为当完12年学生对老师本来就容易产生抵触情绪吧。遇到过一位不喜欢的数学女老师,一开始看小说开头我就立刻联想到她。这位老师的个性和森口老师相似。她从来不生气,从来不大笑,上课认真,会让人以为是专注学术、值得尊重的人。但是,她喜欢自以为是地评价学生;有时有同学提出很好的解题方法她也不采纳甚至都不认真看完;判错的题目明明没非要她加分只要承认同学做对就好,她也要在解答里硬是挑出毛病然后作出“果然我还是对的”这样的表情。我个人怀疑她有时故意针对不喜欢的学生,比如我的试卷少给分的情况真的多过其他人很多,当然我也懒得追究啦,真的说起来她也不算是坏人。都毕业了,感谢这小说给我一个回忆的机会。     人的性格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呢?曾经生气地对父母嚷着“刚出生的小孩都是一样的,我现在会有这么差的个性还不都是你们培养的成果”。但是我也明白这是假话。家庭、学校、整个的社会环境,或者已经遗忘的发生在身边某件事,都会一点点改变着人吧。刚出生的小孩也不都是一样的吧,遗传基因里的东西又会影响一个人多少呢?看着小说中的一个个人物,每个人仿佛站在多边形跷跷板的中心,父母、孩子、同学、老师、学生、还有他们所处社会中的一切,都在边缘维持平衡。如果不每一方都小心维持,这样的跷跷板很容易就会歪斜、倾覆了。

很一般,很一般

很快看完了整本书。情节没有什么太多的悬疑,只觉得比较压抑。可能因为看过几本东野圭吾的书,告白看上去真的了无滋味了。而且作者写作风格有些抄袭东野圭吾,整本书的矛盾冲突也不够。不喜欢。

微博直播记录整合

告白这本书是躺在床上看完的,边看边发微博胡说八道,现整理如下,未作任何增减修改。个人觉得樱宫和悠子是黑白转换体,他因为爱生命而由黑暗层挣扎出来,她则因为转嫁爱情的夭折由深入骨髓的仇恨拉进黑暗泥潭。人真奇怪,都极力压抑所谓负面情绪,然后找根引线等待爆发。——[告白]第一章 完。直树跟他老妈不仅有自我强迫症还有被害妄想症吧……悠子说的对,父母对孩子的宠爱与溺爱绝对不是一个概念,宠是有原则的期盼孩子健康自律成长的家教方式,而溺则是毁灭小孩的第一根稻草,随年月累加。还好我家小时候使用的是铁血政策,一度怀疑过我是捡来的娃,哎,爹娘诶!——[告白]第三章慈爱者。人在社会上过着团体生活,附属于某处,有某种称谓而获得安心感。不属于任何地方、没有任何称谓的话,就等于不存在于社会上。要是这样的话,大部分人应该都会感到不安焦虑,想尽快努力确保自己安身立命的地方吧。——[告白] 等级制度其实也挺可怕的,发达如日本仍旧没有年轻人上升空间呐。“幸福就像虚无缥缈的肥皂泡泡。——国中二年级男生的遗书用这句破题会不会太恶心了点儿?”——[告白]第五章 信奉者。想说的是,确实很恶心,况且修哉哪里幸福了?一直都是被工作狂高智商没情商老妈抛弃又极度恋母的变态小孩吧!从这个点来看,他跟直树确实是黄金搭档了……收礼只要脑白金噢!我了解杀人是犯罪,但我不能了解这为何是坏事。人只是地球上无数生物之一,为了得到某种利益而消灭某个物体的话,那也是没办法的事不是吗?——[告白]第五章。这观点适合近期沸沸扬扬的杨海鹏时间,也是写在遗书里的噢!真搞不懂高智商群体们都在想些什么……看完,仇恨和大人真是可怕,加起来就更恐怖了。总的说来,书跟电影是两种不同的感觉和结局。电影赢在画面感和紧凑的故事进展,相对来说,书在这两方面的呈现就不这么强了,属于典型的日本心理叙述小说,节奏慢得吃惊,但呈现的人性更多样更复杂。从结局来看,电影结束时会不由自主产生一种复仇得逞的快感,认为修哉从此丧失他引以为傲的发明才能是罪该如此,活该变得一无是处。但是书的结局却是,修哉这个恋母狂精神支柱彻底崩溃,跟他最蔑视的直树一样,落得个弑母的下场,临了还被仇敌揭露真相拼命奚落讥讽,毁了自尊不说,没了老妈才是大亏,这算是深层次的描绘了,电影里感觉呈现得不够彻底。不管怎么说,电影还是得了个重量级国际大奖,尽管书写得还好,但在文坛还排不上大奖吧?只能算还好的样子。

人性,不买勿碰

一部让我痛恨所有的人的一部小说,虽然每个人都有可怜之处。日本,这个国家就有很多令人想不明白的事情。有关于历史的就不多说了。一直认为日本是全世界最重视青少年的国家,从一些报道,杂志或者书籍中都会看到,然而最近才明白日本最关心的是青少年的身体而非身心。怎么总有那么多丧心病狂的孩子呢?《红色手指》中的孩子是我见过最丧心病狂的,虽然程度最重,但是也只有一个,姑且算作是众中的仅仅,然而《告白》却将那一仅仅分化成几个,让我突然觉得日本很可怕,日本的孩子更可怕。小说通过不断的转换人称将整个事件铺开,过程像在看嫌疑人和证人的口供。这种方式能够更加接近“事实”,也让人在面对这样的现实时惊恐万分。这部小说对所有人来说都不是悲剧的结局,无论他们是死了,活了,还是疯了,而是讽刺:死了的死不瞑目,活着的行尸走肉,那个疯了的则是活着和死了的双重人格。讽刺,我用一部小说彻底地明白了这两个字。太多的书写人性,太多的作者想阐释明白什么是人性:人性太简单,简单到只有一种颜色;人性也太复杂不是好坏说得清的。如果把人性放在真空里进行研究,得出的结论可能更会让人们接受,然而被社会扭曲了的人性,我们要怎么去探究呢?人性终究还是应该躺在黑暗的地方,让人静静地看着它,不管是带着揭秘的目的也好,带着敬畏的心情也好,带着恐惧的眼光也好,总之不要去触碰它,更不要将它放在阳光下暴晒,因为它就像黑洞,会吸走所有的光,让黑暗更黑暗。

关于写作结构、隐匿之恶等种种问题之浅析

读凑佳苗的《告白》,很容易地联想到乙一的《GOTH断掌事件》——气氛诡异且人心之恶暴露无遗。虽然《ZOO》也有此特点,但风格较为驳杂,黑白乙一并存,也夹带了不少仅仅风格异色但毫无推理元素的故事。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此类的诡异感在一向以纯正明晰著称的黄金时代作品中居然也能见到——即克里斯蒂安娜·布兰德的短篇集《不速之客的自助餐》。《告白》的定位应为长篇小说,然而每章都可各自独立而存在,所以把它和《GOTH》都看作短篇集亦无不可,两者都相当精致,每本都是同一系列的故事,有相同的人物穿插其间。但显然前者结构更为精密,围绕着一起中心凶杀展开,人物也仅限于有限的几人。事实上,整部小说集很有可能就是由第一篇获新人奖的《神职者》敷衍而成(应该就是这样的)。作者也许一开始并没有写成集子的想法,却发现在这短短的故事里还有更多幽微隐秘之处值得发掘,于是便精心罗织下这张网。第一篇《神职者》是给我震动最大的一篇。之前看了梗概,大概是四岁女儿被溺毙的女教师在全班学生面前作复仇告白。曾经以为是讲述女教师复仇之路的长篇,然而复仇在第一篇便已实施。翻开书,听被深深折磨的女教师像没事人一般絮絮叨叨讲述无关紧要的事:喝牛奶,劝世鲜师,青少年犯罪,艾滋病,法律的庇护,爱美的童年……语言不知不觉变得神经质起来,语速也渐渐快得不受控制——虽然她仍旧镇定自若。愤怒和悲戚经过长久的思忖忍耐而累积,酿成深沉浓郁的恨意,齿颊之间难以掩饰。既然已将凶手之名以A、B代之,凶手之名已昭然若揭,显然森口的复仇已绝非口头所说“不报警而予人改过自新的机会”那么简单慈悲——带着报复的痛切快感,最后的告白一泻而出。虽已对她的复仇有了心理准备,还是被狠狠击倒,像被弃掷在一片茫然的混沌之中,惊愕之后是冷雨般的寒意。如此的报复手段,并非古装剧里常说的“碎尸万段挫骨扬灰”那样的凛冽发泄,森口深谙复仇的真谛:若采用枪杀一类简单粗暴的手法只能泄一时之忿,凶手会在一瞬之间死去,死前或许会有铺天盖地的痛楚,但会立刻躲进死亡的壳中——“蒙蒙如烟然”,无知无惧,亦没有悔意。构筑起一条直达死亡的通道是远远不够的,需以毒剂把这条生命从内到外完完全全腐蚀、糜烂、摧垮。不是淋漓的暴雨,却是天边涌起的阴霾,整个畏缩的灵魂像海绵般被彻底浸湿,这是精神肉体的双重压迫,足以毁掉他整个人生。可谓“此恨绵绵无绝期”。通过第一篇就能大概把握大致是一件怎样的事,“爱美被杀案”便是总纲性质的谋杀。接下来几篇是凶手、凶手亲属、旁观者等等数人的告白,以第一人称的口吻从不同的角度叙述相同的事件,整个案件由平面而立体,最细微之处都被探知清楚。最令人齿冷的乃是对凶手动机之剖析。《GOTH》中亦有类似段落,但《GOTH》侧重于犯人的异常性,即凶手都患有变态或怪癖,属于与常人截然隔离的特殊群体,虽然人人内心都有不为人知的隐秘,但由于常识与理智的有力约束,一般不会逾越社会轨范。正因如此,《GOTH》里的故事显得离生活较远,与读者保持了一段恰到好处的安全距离,不会有“变态凶手也许就在身边”的战栗感,再结合乙一叙述死亡事件时平静清凉的文字,艺术的美感远远盖过了残虐心理和变态行为带来的不适。《告白》与此自然不同,内中涉及的人物都在生活中寻常可见:孤僻乖张的高材生,沉默寡言、永远沉在中下等难有进益的平庸男生,溺爱子女、急功近利、把一切罪责都推给老师的愚昧主妇,充满干劲、立志与学生打成一片的无知男老师,表面温顺、少年老成、一切都放在心底的班长,还有那一个个随波逐流、假借“集体无意识”之名发泄恶与暴力的学生……平日里内心不健全的因素都被压抑在主流思想之下,不知何时会在偶然的触发下化为浓雾占据心间。此时,“过路魔”便如蝴蝶般翩然停驻,杀戮和残酷在所难免。在日常生活波澜不惊的表面之下,竟有如此的冷漠隔阂,竟有如此的波诡云谲层层翻涌。这便是这本书的恐怖之处,它挖掘出一个平凡的人在熟识的表面下会改换成怎样的一张面目。身边的人你真的理解吗?我们流露出的善意在别人眼中真的是善意吗,抑或是冰冷的讥嘲?别人的善意便果真是善意吗?那一张张笑脸下是否正隐藏着刻骨的恶意?顺带一提,在表现被小看的青少年之邪恶偏激这方面,三岛由纪夫的《午后曳航》不逊于此。日本推理作家在表现凶手心理时可谓轻车熟路,战前作家尤其钟情于此,如江户川乱步、梦野久作、小酒井不木等等。但心理分析千篇一律,很多作品都把凶手表现成疯子狂人一类的人物,缺乏真实感。但也不乏杰作,比如印象较深的甲贺三郎的短篇《恶意的玩笑》,主人公“我”在下将棋时被友人高高在上的得意笑容搅动了内心之恶,情绪激动时将友人绞杀。《告白》里的心理描写真实细腻得能与此相比。只是在凶手A告白时,那种真实的寒意从语言上剥离开来,不复存在,因而略显失真,这也许是由于乖张的天才与日常生活有所脱节的缘故。一切的事件在最后一篇《传道者》里终结而归于灭寂,与前面数篇遥遥呼应,首尾回环,构成一条完美严密的因果之链。短篇集常用此种方式宣告终结,比如《死神的精确度》中的《死神VS老妪》、《解体诸因》中的《最终因》等等。只是略显不足的是,《传道者》虽然惊骇干脆有余,前文一直精心延续的低徊阴暗感和绵绵恨意却不复存在,有种我国宣扬因果报应的古典小说里“有仇报仇有怨抱怨”“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杀人偿命天理昭彰”的意思。虽然解恨,深沉哀戚的余味却荡然无存,实在有点可惜。鲁迅有一句论断被无数次引用,即“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悲剧之所以可悲是因为恶与毁灭毫无遮掩地曝露在人们眼前。有时候,真正可怕的并不是黑暗,而是黑暗及藏匿其中的隐秘之物被骤然照彻时那瞬间的光明。

不仅仅是一部扩充作品

《告白》的作者对于我来说很陌生,而且简洁的封面以及一看就能猜到是日系推理的这本小说竟是出自我从未接触过的哈尔滨出版社。不过我想说,这本小说值得花时间一看。2007年,作品的第一章《神职者》先是作为单独的推理小品获奖。紧接着,整部作品被推出文坛。或许是作者已经先好整个故事或者至少写好了框架以及最终结局,也或者是作者在获奖后才将一个不算完善地小品扩充为一个有意思的长篇。全书的结构其实还是比较少见的。我猜想可能受到了东野圭吾的《恶意》的一些影响。每一章分别用不同的第一人称来叙述。读第一章的时候,有些受不了那种第一人称的絮絮叨叨。但随着故事的重点迅速来到,也就习惯了这种叙述方式。当然,有些地方明显的还需要修改语句的组织结构。====下面说些感想=====比起东野的《恶意》,《告白》这部小说所展现出来的人物关系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抑或误解更为繁复。尽管手法有些相似,但湊家苗毕竟还是比较圆满地完成了多层次并逐步揭开真相的任务。但让人感到压抑的是,在小说的环境中,中学生之间的那些隐藏着的恶意,那些“单纯”的恶意才让人心惊。中学班长的一段话很有道理。每个人都想得到表扬。但是做好事太困难了,更方便的是去谴责坏人。痛打落水狗谁不会!因此再纯洁善良的人,也有可能变成一个道德的屠夫。在对所谓的坏人口诛笔伐甚至拳打脚踢后,自己得到了崇高感。这一点,今年也在李海鹏的《佛祖在一号线》中读到过。李说,当下道德水准的下降的第一个体现就是不关心细节(事实)。更简便的方法就是,你给我找出一个坏人,然后我来骂他就行了。至于他是怎么想打怎么做的等等丝毫无碍。当然,书中涉及的不仅仅是这些。举例来说,B同学的母亲让人很是慨叹。很多人包括你我都有可能将将自己的“善”或者是“爱”可以强加于人。我觉得这样对他好,所以我这么做。我猜想他不喜欢什么,所以我不去做。他不说话,我便觉得他在学校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我可以写信,我可以高密,我还可以做很多事。可这些,不都是我想要做的吗? 这些仅仅是“我想”要做的而已。最后的感想是,一口气看完这本书,觉得痛快但也疲惫。因为谁的话都不能相信。所以老话常说,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也许还有更糟糕的,即使你兼听了,也许还是没有了解到事情的真相。

2014.2

此书笔调极为冷静,但并不沉闷,而是像蜘蛛一样缓缓织成复杂的网络,将故事的脉络,人物的动机串联起来,并进行极为精彩的刻画。而中岛哲也的电影改编也相当成功,他尽可能的选取了电影的精华部分,并采取极为特别的诠释方式:如慢镜头,快速切换等。可惜的是没有把除森口和渡边的其他人物的心理活动勾勒细致。尤其是原书中关于下村直树和北原美月心理活动的描写,可以管中窥豹,探索以其为代表的一批青少年的心理活动。而且作者将每个人物的自白都赋予了合理性,看似每个人的动机都合理,但是需要读者来细究,才能体会到作者的深意和真正的抨击对象。摘抄1:大部分的人多少都希望受到别人的赞赏。但是做好事做大事太困难了。那最简单的方法是什么呢?谴责做坏事的人就好了。话虽如此,率先纠举的人,站在纠举最前线的人还是需要相当勇气的。但是跟着打落水狗就简单了。不需要自己的理念,只要附和就好。愚蠢的凡人忘记了最重要的事情。那就是自己并没有制裁他人的权力。悠子老师,小直跟修哉是杀人犯的话,那这些人又是什么呢?

复仇

匆匆三四个小时,就把十五万字的《告白》看完了。这本推理小说所给我的感觉与东野圭吾的推理作品有很不同的地方。当然,读后感也是不外乎心寒、后怕、世态炎凉之类。有点不恰当甚至有点夸大地把《告白》里的母亲化学老师森口悠子与《金锁记》里的母亲曹七巧作比较。为什么?与曹七巧颠覆了人们传统观念中的慈母形象相比,森口悠子也颠覆了人们传统观念中的大公无私、视学生如自己儿子的印象。很特别的叙事方法。作为主角,森口悠子分别在第一章《神职者》与最后一章《传道者》露面或者以第一人称进行告白。其余各章分别由二班班长美月、直树的二姐圣美、下村直树和渡边修哉进行告白,层层进入,丝丝入扣,紧张得难以透气。森口的复仇究竟是对还是错?从法理上来说,毋庸置疑,绝对是错误的。但是从情理上讲,作为一位母亲,当知道自己的年仅四岁的女儿被自己班里的两个学生谋杀了如果还能够冷静客观地处理这件事情的话,那么我只能说,这位母亲,理智得有点冷血了。当我读到她说把她的男友,感染HIV病毒的“劝世鲜师”的血液滴入到两位凶手的每天供应的牛奶里时,我觉得自己的鸡皮疙瘩都起来了。这就是作为一位母亲的彻彻底底的复仇哇。但是谁又能一口咬定她没有可以理解的地方呢?那些说起来轻松的人,用一句俗语来说就“针唔拮到肉唔知痛”,或者用国语说是站着说话不腰疼。若是设身处地地来评价的话,或许可以说她是一位深爱着自己骨肉的因而对于杀死她心肝女儿的凶手恨之入骨故作出了过激的行为。到了最后一章节《传道者》的最后几段,确实是过激,她用她的学识把修哉放的炸弹放到了他母亲的大学研究所那里,并由他亲手引爆了那个炸弹……但是,谁都没有赢。因为,认真你就输了。而且,是跟一个初二的小孩子较真。修哉之所以会这样,其实与他父母过早地离异有很大关系;母亲是一个在电子工程方面很有才干的博士,正是因为他,才放弃了继续研究,所以修哉觉得自己是一个累赘,并且,他很想证明给母亲看,他身体流着母亲的血,他和母亲一样能干。只是,他的才干用错了地方,酿成了大错。而美月,是最无辜的。她的死,正是在于她说了真话,说出了修哉的弱点。差点漏了真正的凶手直树了,如果不是因为他被修哉激怒了想报复修哉,美月是不会死的。他的懦弱使得他不敢勇敢面对,把所有事情都藏在心里。而他母亲对他溺爱其实是一种伤害,母亲以为,自己教育子女的方法是无比正确的,所以当她知道了她一直以为是被森口老师冤枉的儿子其实是真正的凶手时,她崩溃了,觉得无地自容,受到了极大的打击,所以她决定,自己的疏忽要由自己来弥补,但是却没想到直树……正如修哉所言,直树由于过于平庸,一旦有人对他进行夸奖,他就得意忘形了,以为自己真的有这么好了,所以诱导他做出恶果……忽然我想到了【钢炼】,里面的马斯丹上校得知到修兹被杀之后,无论他人如何劝告都无法遏制他的怒火。森口也是,女儿竟然被自己班的学生给谋杀了,而且竟然是如此荒唐的原因,这让她难以接受。最后她得知牛奶被男友调换了之后,她选择了观察情况,也才造成了炸弹引爆在了修哉母亲的研究所那里……复仇的火焰,足以把人的理智、良心给烧得不见踪影。

每个人都无辜得可悲

读过此书,总让我想起吉田修一的《恶人》,虽然所关注的年龄层次略有不同,但个人觉得其人物灵魂深处所潜伏着的莫可名状的孤独和叛逆还是颇有几分相似的。而这来自内心的“恶”之源在本书中则要来得更直接,但也更无辜。其实书中每个人都有着心底最难以启齿、也最不敢触及的创伤。无数的隐忧在一个节点瞬间交错,随后便又朝着各自的方向延伸开去,纵横交错之下,每个人的命运也就此注定。时间究竟缘起何处,其实真的剪不断、理还乱,充满着无力感。悲剧发生的过程中,曾经出现过无数次能够得以避免的机会。却被人们一次次合情合理的亲手葬送。对于悲剧的结局,感伤之余,还多了一份不舍。湊佳苗的叙述方式很有张力,通过不同视角来还原事件真相的写法,使得阅读起来丝毫不觉乏味,对于少男少女们青春期过程中心理历程的刻画也拿捏得十分到位。 故事结尾的峰回路转还是很有震撼力的,若有似无的悬念设置也很值得读者去联想和玩味。该书的电影版也已拍竣,而且成为本年度日本申奥的代表影片,希望能取得一个不错的口碑吧!

残酷的《告白》

《告白》想要告诉我们的不是一个故事,是很多个,很多个处于青春躁动期不安于室的灵魂都在这里向我们告白,他们的生活,他们的感受,不期待读者理解,但是还是不断的诉说,他们在这里,他们存在过。如果有一个人注意到了,这些灵魂就能得到解放,可是大多数时候,他们的告白都隐没在了喧嚣之中,在不断的说教里变得沉默。  森口老师的复仇成功了,她的告白就是导火线,引爆了所有沉积的紧张,也在最后击垮了少年A的自尊和所有的希望,所谓的报仇最完美的方式莫过于此了吧,夺走你仇恨的人所有的一切,让他和过去的你一样绝望,然后踩在他的头上走出去,没有比这更完美,也没有比这更残酷。

电影和书都值得一看

刚刚看完告白。好厉害噢。在最后的地方给人一种戛然而止的感觉。原来小说是这种目的这种目的,这种效果,难怪电影也要给人这种感觉了。不过有一个地方是不一样的,就是——在电影的末尾 ,黑幕出来以后多了一个“开玩笑”的,给了广大观众一个思考的余地。看你是愿意相信人性善还是相信人性恶。也多亏了最后这一招,给了我们一种“啊”的冲击力,心也猛地颤了一下——啊啊……~~这种反应不过来的感觉。大概因为电影到了最后是森口老师的陈述,如果没有一些突发环节,直接按照小说来,会少了小说给人的最后冲击力。小说的最后就是一句:”喏,渡边同学。你不觉得这才是真正的复仇,也是你重新做人的第一步吗?“一个问句结束了全文,留下观众心头颤颤。大概这部作品是影视化的一个典范吧!不一样的结尾给人相似的感受。还要提一下的是,在这本书里面对直树的描写比在电影里来得人性,也显得更加可悲。可能电影里的小孩演技还不够吧,也可能电影也难以浓缩那么多的东西。美月暗恋过直树,虽然后来是跟修哉在一起。在小说里,美月给人的形象变化反而是比电影里更加突兀——电影中的美月从出场开始就给人一种阴沉不是真的开朗的感觉和视觉感受。而在小说中,前半部看来,美月是懂事的,想东西也是比较能理解他人人的,但是到了后来却很幼稚地崇拜露娜希,但是大概小说里的美月才是符合实际吧。哪有电影那样子的小学生呢对不对?但是确实是电影里的美月比较木有那么突兀,无论是书是电影都值得一看!另外就是关于直树的,感觉电影里面的直树(长相)太可爱了,以至于有点脱戏><书里面的直树感觉就比较正常了,不过也很难要求一个孩子演出得像书里面一样吧。另外就是,这本书采取的是不同人的日记、视角来写,即便是在说话也没有引号之类的特别标出,大概可以给人一种代入的感觉,就像贞子的那部录影,把自己看到的东西刻在上面。虽然这样的写作方法可能不符合常规,但是对于以情节取胜的作品来说,是做得蛮成功的。尤其是如果遇上我这种喜欢yy的读者,拿着本书真的可以完全代入。

悬念迭生 引人深思

好久不看小说了,偶尔看了这本居然吸引了我,从这么多双不同的眼睛窥探这个社会,那么真实,那么坦白。古人曰“感人心者,莫过于情”。这次,使我陷入深思的不仅仅是这个故事,也把目光投向身边……《告白》关注的这几类人群就围绕着我,教师、家长、学生,在真实的生活里,你又扮演过哪个角色呢? 《告白》反映出我们现在社会的教育的缺失,其实理论上每个孩子接受的教育只有四种:一是家庭教育;二是学校教育;三是社会教育;四是自我教育。其中自我教育是孩子真正走向成功的教育方式,也就是说,家庭、学校、社会三种教育最终应该让孩子能进行自我教育,只有如此,孩子才能回归社会,才能展现出自己的价值。但回到现实教育,远远比想象的复杂,不管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告白》中那可怜的母亲,她是不知道怎样来爱自己的孩子,其实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应该做智慧型的父母,这样才能提高父母对孩子行为的辨析判断能力,使父母的良好愿望在孩子身上产生积极的教育影响和教育效果.看的出来,《告白》中这位母亲很爱自己的孩子,不管孩子出现什么问题,都会极力的把孩子保护起来,在我们的身边难道不是吗?在教育子女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的便是那些对孩子毫无责任的家长,他们常把孩子的学习不好、品行不端推卸给学校,认为是老师的失职,动辄就是“学校是干吗吃的”。如果是孩子做错了事,他们首先想到的便是追究他人的责任,以及如何为孩子开脱。对于孩子来说,犯错误是在所难免的。就是我们成年人,甚至于伟人都不可能不犯错误。然而成年人犯了错误大都能意识到。孩子则不然,许多时候,即便是他们做了错事,他们还浑然不觉呢。这就要求我们,当孩子犯了错误时,应正确地帮助他们认识,从而改正。放假回家时,大多数家长都问孩子的成绩,这是孩子最不愿意提及的问题,小说中发布成绩时只公布表扬前三名,在她看来会伤害没有名列前茅的孩子,想让学校以其他形式鼓励孩子虽有道理,但她处理事情的方式却欠妥,这份爱让孩子很负担,可能也是悲剧发生的其一诱因吧!好的父母必须给孩子自由的空间。我们的孩子不是我们手心的棋子,他有他的个性,他敢说、敢想、敢做大人认为出格的事,我们只要稍微引导,掌握分寸。换个角度想想看,如果发生这个事件后经过引导让孩子充分运用自我教育呢,结果又会如何?谈了父母和孩子,当然也要谈谈教师,也许,我们看过的小说中“坏”学生,和不懂教育的父母并不稀奇,在《告白》中这样的老师应是最让我们惊叹的吧!为复仇,老师竟这样平静的伤害着全然不知的两名学生,而后,坦荡荡的当着全体同学的面揭露两名学生的罪行……有人认为,学校教育的本质,实际上就是师生之间的一种互相交往的过程,凭借着交往活动,教师完成了“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同时也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可残酷的现实却要求着学生和老师用考卷的成绩来汇报,心理学家是这样解释“交往”的,交往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交流信息,沟通情感,互相作用的过程。如此说来,我们身边的教育为了最终的目标,也许只剩下老师的“传道、授业、解惑”,没有什么时间和精力去和学生“交往”了吧!那么《告白》的惨剧的发生,又看起来不是那么稀奇了。《告白》也反映了现实中某些教师对那些学习好,听话,反应快的学生格外器重,愿意和他们亲近。而对那些不够顺从,反应较慢,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则不愿多交往,多接触,甚至对一些所谓差生表现出厌弃或鄙视的态度。其实,那些学生更需要关怀和体贴,需要教师与他们多接触,多交往,多沟通,以消除他们与教师之间的隔阂和抵触,与他们建立起一种没有歧视和压抑,没有嘲笑与斥责的,宽松和谐的师生关系,增强他们的自尊心和上进心,促使他们思想觉悟与行为的转变。 如果社会上的教育师生关系是犹如亲人,似朋友的和谐,美妙的关系。如果是互相尊重,相互理解,平等民主的关系。我坚信,不仅学生的学习是积极主动的,形成的人格也会是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当然要想做到,并不像说起来般那样简单。《告白》给我震惊、思考,也带来希望,昂扬的精神面貌关键在于是否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如开朗的个性和乐观的精神;广泛的兴趣和坚定的自信心;坚强的意志品质;高度的敬业精神、责任感和事业心;豁达的胸怀和真诚的态度。为自己、为家人、为孩子的身心,让我们生活态度有更高的追求,只为 ——净化心灵。

通情达理还是简单粗暴?

先看的电影再看的书,在充分了解剧情的情况下比较能专注挖掘主题和细节。惊讶于这本书的分类一直是“推理”,也许在人称切换的过程中需要读者稍微分析,但诚实说作品大部分都是现成的演绎。故我觉得应该挖掘一下推理背后的弦外之音。看完小说后不难发现,电影改编时明显把重点放在了前后两部分,中间一部分关于直树的故事有压缩,关于美月的情节有拓展。这样的详略安排有助于放大主线人物的性格和关键情节的铺陈,但因此削弱了配角和细节的效果。而小说中较为突出的特点之一便是配角的设置,其次是连续的、大篇幅的独白。这也是改编的难度所在,电影能还原大篇幅独白的文学代入感,以冷静而不乏感性的态度陈述事件经过,却无法像小说那样在恰当的地方付之阙如。这一点在小说的最后一章有明显的体现,电影中伴随着森口老师的来电修哉丰富变化的表情小说里没有一个字的对应描写。甚至到结尾的最后一个字都是独白。不带任何转折、场景、心理描写而随着独白的结束戛然而止的故事讨巧地成为了极佳的阅读体验。容我杜撰一个名词来描述本作里集中体现的手段——「间接受害制裁法」。即施害者的目标受害人往往是因失去了最在意的事物而间接得到伤害,因弱点暴露且被轻而易举地击碎达到的伤害加成。未成年人的内心往往得不到应有的、恰如其分的审视。多半是出于成年人意识形态上的优越感,总是喜欢简单粗暴地贴标签、归类、封装、管理,这便导致了未成年人渴望得到额外关注的想法愈发强烈。可怕的是,在道德伦理方面模糊、价值观尚未成型的年纪,采取的途径容易走向极端,且在此欲望的趋势下愈挫愈勇。这便是渡边修哉的原罪。简单粗暴地分析下,中二两字足矣。扩展阅读便是因家庭分裂导致潜藏的俄狄浦斯情节被激发,生母又是智商极高的人,得到了遗传的眷顾天资不差,本该安于优等生的荣誉活在制定好的框架中,却为了博得关注倒行逆施,不惜采取极端手段。在自暴自弃和恃才傲物的权衡中走上偏执的道路。然而本作讨论的另一个话题是,这样的未成年人该不该受到制裁?该如何制裁?后一个问题已经满意地在结尾看到了。诚然这是我认为最公允的制裁方法,在这个案例中,有必要暂时抛弃不伤及无辜的人道主义精神,因为这是为了成全更上层的人道。所幸没有真实的案例来让看客们明白这一点,人道与人道本身的矛盾所在。如森口老师所言,就算她选择暴力复仇,修哉死前仍是毫无悔意,这并不是最佳的复仇手段。她选择了心理制裁,看似是大人与小孩较真,恃强凌弱且小心眼,但正是因为这一观点的包庇给了未成年人无法无天的倚仗,心理制裁却是这一弊端的终结者。你若无法将心比心,就由不得我以牙还牙。这竟然有意无意地暗合了「相信教育能使他们变善」的圣母理念,正如其丈夫换掉牛奶的善意初衷,然而血淋淋的实行代价也让各位推崇者见识到了。在这样的背景下,法律对未成年人的偏袒则显得浅薄。可以见得,渡边修哉的心理其实是多方面映射。比如他极端恋母的原因是家庭分裂后得不到关注,以及养母和生母智商上的差距使他「对笨蛋们充满蔑视和排斥心理」,而生母的形象愈发神化以至于渴望得到其关注来肯定自己的存在价值。证明自己的能力本无错,但情节的诡异之处就在于区别于叛逆的倒行逆施。这体现在「得到负面肯定比得到正面肯定」更值得显摆,以及「杀人犯罪才是大新闻」。从制造各种刑具来虐杀流浪猫狗便可窥见其扭曲人格,对生命的不屑一顾是任何凶手犯罪的资本。更无怪乎他在得知爱美之死不是因为他引以为傲的装置而是笨蛋队友为了脱罪而实施的愚蠢行为时的懊悔,他的关注点从来都是自己是否得到了预期的关注。而这种心理的形成并不突兀,伏笔便是修哉发明钱包的新闻被路娜希事件冲刷得一干二净,这是情节的合理安排,埋下了悲剧的种子。此处不得不说北原美月这一角色的重要性。残酷映射多半集中于此。首先,未成年人黑白不分盲目崇拜。基本上本书中未成年人崇拜的标准只有一个,那便是「做出同龄人无法做到的事」。而这点毫不关乎道义,十三岁的孩子对道义的定义基本上是模糊的,价值观也容易随波逐流。而新闻媒体则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他们只关乎话题的劲爆程度,因为这是与他们的收益挂钩的,却丝毫不考虑自己的职业本能将造成怎样的蝴蝶效应。书中明确提及「既然杀人犯少女的真实姓名和长相可以出于保护而隐匿,为什么要把“路娜希”这样无关紧要的网名透露出来,致使它成为同龄人口中津津乐道的话题。」确实诚如文中所言,这造成了错误的价值导向,即将杀人犯神化,不仅使杀人犯陷入深深的自我陶醉中,还使尚无判断能力的少年少女们错把无知当个性,形成一种「很酷」的错误认知。这便是北原美月为后续事件铺设的背景,让所有信手拈来的恶意有理有据。最终她的死也贡献给渡边修哉性格的塑造中,形成一个因果回环,正如直树之母和直树,森口老师认为这是自作自受。文中提到的《罪与罚》是让我眼前一亮的惊喜,感觉和作者想到了一块儿去,确实本书探讨的正是罪与罚的问题。关于罪的精心铺陈在于罚的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手段的残忍能让人清楚地认识到关于未成年人心理教育的漏洞的严重性。重重诱因堆砌起的悲剧回归到了教育的两难问题,包容或是教训。作者的态度不能更明确了。

好!

到底是整个社会的问题,还是父母的原因导致书中的结局?作者用了一种很特别的写法——人物视角。每一章的题目都是该章观点人物的一个概况性称呼。事件不断在发生,森口老师的告白是一个不幸的结局也是另一个悲剧的开端,通过不同的事件参与者对事件的描述和表达想法,读者最终得以了解整个不幸的来龙去脉,也渐渐可以猜测这个悲剧的结局。第一次接触这种写法还是在冰与火之歌里,作者以不同的角色为视角写一本小说,使读者产生上帝视角。我们对每一个参与人物都很清楚了,“原来就是因为你是这样的,而你又恰好这样做了……最后阴差阳错意外竟然发生了” “原来你一直在说谎,原来你的单纯都是表面的,害我同情你那么久……” 正因为我们从多角度了解了整件事,唏嘘的感觉无名而生,小直妈妈根本不了解小直,修哉妈妈的自私造就了修哉的自私……很难借此评价整个日本社会的家庭教育问题,小说总有其艺术创作、夸张的一面,更何况我不懂评价,也没有资格评价。

母亲对母亲的复仇,母亲对母亲的告白

因为喜欢松隆子,所以知道了告白,因为疯狂的想看电影而不得,所以读了小说。在网上看到有人说小说是三流的,电影才是一流。没看过电影的我不方便评论,但如果这是三流小说,我倒很想知道哪本书才够得上一流?很喜欢豆瓣上一个人对这书写的话。“只有日本人才可能写的出这样的书”。这不是贬低,而是褒奖,尽管本书还是让我轻易联想到了“变态”。这是我看完这本书头脑里浮现出来的第一个词,但第二浮现出来的词是“爽”。是的,别疑惑,因为这两个词连接起来,就是我对这本书的评价——‘淋漓尽致的变态’。我曾经好奇作者为什么不把书名直接取做《复仇》。因为这明明是一个恶意的,潇洒的,淋漓的,血腥的,复仇故事。而用了这么一个不伦不类的名字——《告白》,搞得好像爱情偶像剧的噱头。难道仅仅是因为小说解构的是主角们单个的内心,又是单个的内心独白构成了小说,所以才取这个乖戾的名字吗?现在想想,也许是我误会了。这里的是告白而不是内心的独白。告白不是自己说给自己听的话,而是把自己的思想剖开,赤裸裸的摊曝在别人面前,并且努力的让对方同意,才算是告白。告白的重点在于影响听众,而所谓告的内容可能是真实的,也可能就是胡说八道。所以书里那些主角们所说所写的一切其实并不是他们内心深处的感性和独白,而是因为想让对方被自己影响而说出的话。听起来有点绕嘴?其实一言以盖之,就是独白不过是自己想想而已,告白则是希望借自己的话影响对方甚至控制对方。就好像森口老师的告白,是想要用精神力将两个学生逼疯;A君的告白是想要让所有看过网页的人都了解他的罪的根源是母亲;美月的告白是想要森口老师了解,她走后其实一切不见得按照老师设计的进行;就连小直妈妈的告白也多少带着将自己和儿子描述成堕落天使的目的。也许唯一没有告白味道的,就是小直的篇章了,对已经疯了的他来说,那更适合叫做梦境。仔细阅读整部小说,深思这一偏偏真真假假的告白,一个词惊觉出现在我脑海——母亲。是的,我觉得这是一部有关母亲的告白小说。森口作为被害也害人的复仇母亲的告白,看起来是要惩罚害死女儿的少年,可剑锋直指的是少年身后的母亲,一头一尾,两段告白,两个凶手肉体寸毫未伤,倒是干净利落的让两个母亲死在自己儿子的手下。也许作为母亲的森口真正恨的人,不是那两个一心想证明自己伟大的可怜虫,而是教养出这两条无用而恶毒的虫子的女人。尽管她们各自用了不同的饲料,一个是无休止的溺爱,一个是无休止的冷漠。可核心都是一样的,都是出自母亲深处的占有和任性,不是将儿子当作一个需要成长的个体,而是自己身体的延伸和附属,所以爱或者恨,杀死或者放任,都是母亲自己就可随意做的决定,不用去征求所谓儿子的建议。“他的命,都是我给的,拿走又怎么样。”所以,这是母亲对母亲的告白,也是儿子对母亲的告白。母亲变态的爱换来的也必然是儿子变态的依恋。世界上只有母亲最重要,我想得到的只有母亲的赞扬。所以除了母亲的生命,其他人根本没有存在的价值。那是小直和修哉心底深处的执念,也是心灵唯一的支柱。母亲是他们生命的动力,也是他们罪恶的根源。他们所作的一切都是为了追随母亲,向母亲证明。所以森口选择了最为恶意,也最为淋漓的复仇,环环布局,让你们亲手杀死母亲,也杀死了那个过去的之所以为你的你。看着森口最后的告白。“这才是一个好的开始,不是吗?”淋漓的冷汗从背后透过,母亲对母亲的报复,才是最残酷的。

一边读一边质疑我自己

开篇很平淡,像是在跟人对话。渐渐的,透露的信息前后衔接起来,例如爱美的爸爸就是樱井神。线索都写成那样了,我竟然到指名道姓的那一章才联系起来,真不知道是人写的太好,还是我推理智商低下。这个故事,一开始我同情老师,然后同情学生,最后冷冷的看着这些人纠结,一个也不同情。最后的那个梗,倒是令我小小吃惊,老师真的狠狠的报复到了这个程度。杀了修哉恐怕是解脱了他,毁掉其人生这招实在够狠。日本的故事中,总会出现这类自我认知问题的东西,获取他人的认同是非常重要,但是为什么不自己先认同自己呢?

神职者的最强告白。

日本人总善于在文字作品和影像作品里揭露人性的恶劣和低俗。就拿影像作品而言,以备受血气方刚的青少年追捧的爱情动作片和备受重口味爱好者推崇的伦理禁片闻名就能点明这个事实。然而这些被普通人冠于“变态”、“三俗”或者被称为不伦的影像为何总是能得到如病毒般的传播?有没有曾经自省或者好奇为何他们总是能抓住人性里最原始最本我的状态,使大多数人达到满足和共鸣?关注《告白》是因为松隆子主演了同名电影,我对于她在《四月物语》里对角色轻松不造作的塑造有很大好感。搭上一个这么小清新的名字,使我原本以为《告白》是如《恋空》一般狗血的小清新爱情故事。但看了电影的故事简介后,我发现这是继“摸人工房”之后我第二次上了日式汉语的当。这里的“告白”不是“表白”,而是“剖白”。作者凑佳苗编织了六个心灵剖白,并将他们组织成一个绝妙又令人叫绝的悬疑小说。如果没有法律,这个世界会是怎样;如果没有伦理道德,这个世界会是怎样;如果没有社会秩序,这个世界又会是怎样;如果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内心剖白来行事,那么这个世界你真的能接受么?于是,在《告白》六段原始的剖白里,我们看到了人性最原始和最真实的部分:本应该是伟大园丁的老师对学生进行了近乎残酷的复仇;本应该是人们口中还不谙世事的祖国花朵策划着毫无血性的杀戮;本应该最相爱的家人却互相不甚了解。人性的自私和自我满足在凑佳苗笔下慢慢铺展开来。“热血老师”和“劝道鲜师”在这里是不真实和令人讨厌的,他们的伟大也是被社会的伦理道德造就的。在心底的剖白处,根本没有所谓的伟人,每个人都是为了自我实现而自私活着的个体。老师森口想要为最爱的孩子复仇、学生修哉想要再见到母亲一面、学生小直想要寻找自我价值得到别人的认可......而当这些人的自我实现交织在一起时,就造就了这个小说里的故事雏形。然而,我们不得不提问的是,这部小说有现实意义么?也就是,我们有共鸣之处么?其实,我们都知道《告白》里描述的问题就是现实中真实存在并且像个定时炸弹却没有人能拆除的群体交际副产品。现在的老师大部分都是因为他无法达到一个更高的高度而选择教师这个职业;现在的家长不了解孩子却总是自以为是为孩子做决定;现在的学生没有一个完整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被花边新闻和无聊媒体炮制得一塌糊涂。这些现实中尖锐的问题化成凑佳苗小说里的一个个导火索,慢慢把小说的故事推向高潮,也慢慢让看小说的人得到共鸣,体会到现实的压抑。小说里描写到的一些群体性攻击行为,其实是可笑和可耻的。并且描写这样桥段的小说不少,但是这样的行为却一直在继续。就拿《让子弹飞》来说,很多人看完之后说很牛逼,但是没有人自省自己是否像鹅城百姓一样趋炎附势。古往今来,人们总是习惯作为一个不思进取的看客和围观者,因为做先驱要思考太多——人们喜欢看过就忘,不喜欢反省。人们总是觉得自己很聪明或者很牛逼,他们却不知道这只是因为其他人也被法律和道德束缚着而已。如果脱离了这些束缚,没有人能在这个社会这个群体里毫发无伤地生存。世上没有绝对的伟人,正如老师不一定就是园丁——就算是,也只是在特定层面上。同时,永远不要随便说自己有多牛逼,因为真正的牛逼的人从来不需要通过哗众取宠来显示自己的才能——正如书中曾是神职者的森口老师。

每个人都有成为魔鬼的潜质

这是我看过最崩溃的一本书。“A虽然有杀意但并没有直接下手。B虽然没有杀意但却杀了人。就算交给警方,两个人顶多进少年院。我想把A电死,让B淹死。”——悠子老师在讲台上的告白“当天晚上,小直把伯母杀了。”“我看见那个小孩醒来,然后才把她丢进游泳池里。”——直树对妈妈的告白这些话,每一句都足够让人汗毛倒竖,却都用着像吃饭喝茶一样平淡的语气讲出来。豆瓣上有人说,这里面的每个人都可以归结为变态,可我却都觉得可以理解,这让我有点怀疑是不是我自己有点变态。的确,每个告白者都隐藏着杀机,而这些人都是身边最普通最正常的人(至少看上去是这样),这是它最让人不寒而栗的地方。这种感觉很像《大逃杀》(又是日本人...),让自己与最亲密的人拔刀相向,在最危险最无助的时候,却不知道该相信身边的谁,该依赖谁,让自己去恐惧最爱最亲的人,这大概是最可怕和残忍的。“大部分的人多少都希望受到别人的赞赏。但是做好事做大事太困难了。那最简单的方法是什么呢?谴责做坏事的人就好了。话虽如此,率先纠举的人,站在纠举最前线的人还是需要相当勇气的。但是跟着打落水狗就简单了。不需要自己的理念,只要附和就好。这么做除了当好人,还能发泄日常的压力,岂不是一举数德的乐事么?”——群众总是情绪化的,不管对好人的赞颂还是对坏人的谴责。我们总是不记得,好人也会自私,坏人必然有他的苦衷。几米的一句话我一直记得,“什么是互相帮助?什么是团队精神?什么是利人利几?为什么不能做害群之马?一匹害群的马背后必然有一个令人心酸的故事”,一匹害群的马背后必然有一个令人心酸的故事。所以我很讨厌《Criminal Minds》里面将每一个精细布置的悬案的作案动机那么草率的归咎于心理变态或者宗教问题。宗教我不懂,心理变态的人又能有多少。我对怎样精密的杀人游戏没兴趣,对高明的断案没兴趣,但我对作案动机很有兴趣,我很好奇是怎样的悲痛、绝望和愤怒能激励这个人去花这样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干一件明知会玉石俱焚的事情。我想看到,每一个凶手的告白。”——这样就够了……我只是一直希望有人这样称赞我而已……“——好让人心碎的一句,可怜的修哉,可怜又可恨的修哉。书还没有完全看完,到了第五章“修道者”——修哉的告白。却在这里停下来,因为看到他的动机就看到了他的邪恶。不愿意。每个人都有成为恶魔的潜质,可能因为失去爱,因为自尊,因为同情,因为一直期待的美好被破坏,因为渴望被关注。都是如此单纯的感情,却发酵成这么一个让人毛骨悚然的故事。

很新颖的手法

不得不说凑佳苗真是制造悬念的大师,更可贵的是竟然以这样独特的方式去一步步地制造一个又一个悬念:事情一开始可能很平静,让人产生这部作品可能平淡无奇的错觉,但一点点读下去你会发现原来事情没这么简单,发生了一件意外!然后竟然不是意外,是谋杀;你本来以为凶手和从犯都很明朗了,但又一波折,从犯其实是凶手;本来当事人说作为老师要保护自己的学生,不打算追究了,但事情的结尾却是老师用自己的方法对两个学生进行了报复!于是事情就告一段落了,可是你会发现怎么后面还有那么多页呢?难道这个是短篇小说集?下一章会再讲另一个故事吗?刚读下一章的开始你就会发现,还是这个事情,难道又有新发展了?对,第二学期发生很多事情,原来老师毕竟是老师,终究对杀自己女儿的凶手下不了手,所谓的报复只是那么一说。然后快要结束的时候,凶手又把自己母亲杀掉了!第三章呢,原来是母亲想要杀掉自己的孩子,孩子可能在反抗时误杀母亲第四章才知道真相,原来母亲其实当时是自杀的。。第五章。。第六章。。一个看似简单的事件,引出了这么多变化看完后我想到了两个东西:盲人摸象和蝴蝶效应六个事件的当事人,从各自的立场,自己的角度,以各自的方式述说着事件的经过,得出六段各不相同甚至互相对立的“真相”同时一件事情引发的各种后续进展也令人咋舌。真的很佩服作者讲故事的能力,更佩服她对那个年龄段少年的心理的把握,那么自以为是但明显在成人看起来很荒诞无稽的心理被她把握得恰到好处,无论从哪点来看,这部作品都是难得的佳作啊!

自我

初看这个书名时,会不会以为是爱情故事?告白,在这里,或许该说是告解?还是真相之类?不过最终还是不得不承认“告白”最为贴切。“当伦理和正义分歧,你该选哪边?”看到这本书,还是会想到《关于莉莉周的一切》,还是有一定的相同之处的吧?少年、复仇、网站,以及黑暗。其实,有的时候真的不知道应该选择哪一边。人之初,到底是性本恶还是性本善?这一点始终没有结论吧?小孩子的性格里,那一点点的恶,仿佛一触即发。大人们的世界里,稍不留意,也是一片扭曲。怎么样才是最好的惩戒或者引导?没有人知道。

微弱的呐喊

这是一个由少年犯罪与成人犯罪共同编织的社会现实,在残酷的社会现实面前,神职者、殉教者、慈爱者、求道者、信奉者和传道者,充满宗教意味的命名其实不能解决实际的问题,神也无法解决人类复杂的内心问题,因此最后以暴制暴的无奈也就显的让人同情甚至可以理解.老师,学生,家长,社会,是一个需要不断完善与发展的递进式生物链,每个环节脱链时应该及时修补才对,但是在狭隘且充满竞争的世界中,关注自我小世界的人们都冷漠的忽视了这一点.面对家长的责难与世界观不健全的学生,老师的心态出现偏差怎么办?面对家庭教导缺失以及日益增长的沉重社会压力,学生的心态出现偏差怎么办?面对子女的过分自我与脆弱,家长的心态出现偏差怎么办?所有的问题堆积起来,在临界点被引爆才是最无奈最悲惨最冷酷的真实.人与人之间的报复不单是自私狭隘的表现,更是无奈的抉择;社会监管与道德力量无从阻止,体现了社会整体的无力,从而形成一再循环的怪圈,可叹的是,面对即将发生的事情束手无策才真的让人无可奈何.父母的过分溺爱,家庭关注视线的死角,社会监管的缺失,现实压力的重负,让孩子无从选择.作为道德观没有健全的成长中的孩子来说,他们只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没有倾诉的对象,寻求社会和家长的关注是他们最需要的,不被认可以及缺乏贴切实际的关怀,导致盲目的自我膨胀以及压力下邪恶的释放,漠视社会道德以及漠视自我省视,面对问题只知道推卸责任和躲避,很少进行换位思考,理解与宽容也不复存在.因此才有校园暴力与社会暴力孳生的温床,因此才有故事里看到为了掩盖问题而不断累积的欺骗,老师对学生的欺骗,学生对学生的欺骗,家长对孩子的欺骗,其实他们都是在欺骗自己欺骗社会.所有的问题归根结底其实都是社会缺失造成的.人作为社会的组成部分,不再具有自我造血和修复的功能,产生的是破坏社会的效用.因此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其实又是一个不断重复现在时的故事,不但所有的叙述者从不同角度在重复同样故事,更是故事本身印证社会现实并与之平行的不断重复.人与社会以及信奉的竞争态度等等.正常与正义在不同视角下慢慢变形,人在重压之下可以变的自私与狠毒这样的残酷意念本身也是自我复制的过程,上一代影响下一代,极端的思维与现行的世界观强烈碰撞之后,闪耀的不再是希望的火花,而是文明毁灭的威胁.孩子是父母的希望,社会的希望,当希望不在时,只有毁灭与重生.当世界自我完善与更新停止,道德观完全倾斜后,悲剧自然无可避免.从表面看是少年犯罪逐渐成为严重社会问题并因此给成年人的世界带来焦虑,事实上是谴责这个社会充满伪善与欺骗,缺乏关怀与实际手段,面对事态向坏的方向发展却无能为力,或者是躲避的态度,继而失去进步的动力,貌似正常的运转中无法做到自我纠正.以杀戮吸引社会关注只是无奈的手段,最后森口的报复也正好印证了这一点.或许,他们的不幸从根本上来说是生活在缺乏信仰和关怀的不理智时代;或许,面对苍白的杀戮,我们面临的是巨大的信任危机.所谓告白也只能成为绝望下微弱的呐喊而已.

《告白》入围明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

《告白》入围明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日本著名女星松隆子主演的电影《告白》,确定入围第83届奥斯卡外语电影单元。影片今年6月5日在日本上映引起很大的争论,更于今年7月23日荣获韩国第13届富川国际电影节评委特别奖。明年的奥斯卡颁奖典礼,《告白》将和来自全球的四倍外国作品一起争夺最佳外语片大奖

无路可走

这本书是我分两次读完的。读完一半的第二天,我跟朋友推荐这本书,这本书笔法十分细致,一点一点展开人物内心,我很喜欢。尤其是读到美月偷偷捡了A和B喝过的牛奶盒去化验发现里面并没有血液的时候,觉得这个世界上的人性是多么的温暖,希望那两个孩子能不被自己做过的事情锁负累,虽然小女孩无辜死去,但总有更多人坦然活在阳光之下。然而后半部事情急转直下,A和B并非无辜,但最可怖的并非如此,让我从心底里发出寒意的是他们的价值观如此扭曲。母亲可以漠视儿子当他从未出现过,儿子为了引起母亲的注意可以去犯罪,而伤害的都是无辜的人,也许仅仅是误会或者一句无心的话。这恐怕不仅仅是日本现代社会的误区,而是整个人类社会青少年一代价值观的不同。

贴肉

我在飞机上看完了书,又在地面上观完了影,窗外同样是雾气蒸腾,我想辐射云终于来了,挺好的,因为它来过了就会很快离去,新鲜感丧失,总好过一天一天担惊受怕的等它。《告白》的开头差不多就是这种套路,设置一种绝境状态,对于加害者和加害加害者的被害者都一样。我始终在犹豫如何评价这本书。它有一个完整而精炼的故事,太过精炼,以至于需要从N个角度复述才能勉强变成长篇。然而看过电影版后这种认识有点变化。多点叙述与无意义的重复终究有着很大的不同,就像给一个不怎么招人待见的白骷髅贴肉,如果拿捏得当,成品就是LADY GAGA。以前不止一次拿出《罗生门》和桐野夏生举例,同一件事情经过不同角度眼光心态的演绎与歪曲就能够生发出万花筒般的色彩,同时也把看戏的人带近人性的善恶之源。而《告白》在相同手段下取其反向,每个不同的叙述者基本上只是角度的不同,偶尔揭露一下细节推进一下情节,互相却并无大的矛盾之处。我等待大翻转的念头落空之际反倒对全书营造出的别样气氛有些欣赏。其实这本书吸引了如此多关注的一个最大原因在于其具有“可塑”的特质。去掉学校外部分,它是典型的校园推理小说,而去掉校内部分,它可以往《咒怨》的方向发展。若不写当事人们而只写周边人物的观感,可以成为高明的纯文学作品,而去掉案情和死亡部分的描写,悬疑度会得到提升。而如果干脆去掉开头和结尾,再转换一下语气,其实它也有望变成需要减负的轻小说。所以最终我也不认为它是一本方向性明确的作品,虽然它得到的奖项以推理方面居多,但是日本的文学奖尤其是推理文学奖向来是以破格录取为己任。果然,在作者介绍部分有云,凑佳苗同学获得推理小说新人奖的作品是《神职者》,也就是此书的第一章,它就是那副完整的骨架。至于电影,必须说它实在是极端忠实于原著。一本算不上杰作的小书加上一部看点不怎么明确的电影,居然产生了一定的化学反应,互相加分加人气,很像各自的大马甲。我怀疑凑佳苗写作之初就在头脑里把它影像化来着。

“如果你是邪恶的,那我又何必提醒自己你还只是个孩子。 ”

本来没想着一口气看完的,但昨晚还是忍不住刷刷刷地翻完了,到目前为止我所读过的为数不多的日本作品都具有让我欲罢不能的魔力说恐怖或者惊悚,其实远没我心理预期的严重,但看到最后一行,还是有点后背发凉的感觉,以至于大半夜的宿舍全睡了我连洗脸都不敢闭着眼睛……说不上百感交集,但可恨我也不是个善于驾驭文字的人情节不能说错综复杂,但全文看下来我总觉得自己的逻辑是一直被作者牵着走的,或许是看得太匆忙的原因,没过多的时间去斟酌和主动思考比方吧,从觉得A是想杀死爱美,到觉得他不想杀死只是误杀,到最后发现他的确是想杀死但是发现自己失败了其实A也很可怜,想死又死不了,想出名又出名不了,老师最后点评他的那段话算是说到位了,我就不剧透了很多人看完也许会问:你比较讨厌A还是讨厌B?说真的,我比较讨厌B其实A和B都是确实生活在现实生活中的,但A这种天才级的人物,相比起B这种自卑又自大的蠢蛋来说,还是算少数和另类吧其实,我觉得他们俩都很幼稚,从头到尾从动机到目的都彻头彻尾的幼稚当然,也有人会反驳我根本不了解也没法了解他们呵,呵要是我能了解~~~但问我最恨谁,我会最恨两位母亲说白了,一个有才无德,一个有爱无脑使得一个孩子缺爱,一个孩子被溺爱算是两种极端吧母亲很重要,于是看完之后我的第一反应就是两个问题:1、我是个心智健全的人吗?2、我将来做母亲的时候能培养出人格健全心理正常的孩子吗?有人说我有点偏向“有才无德”型尽管到现在我还是赞成“女子无才便是德”这一传统迂腐观点,但B的母亲不正是“无才(脑子)”的典范吗?那她那种就算“有德”了吗??算了,再纠结下去或者我的结论就是不生这部作品的背景是日本的青少年犯罪,里面提到的或真或假的案例都无一不让我不寒而栗,其中一件我还是看过详细报道的如果问我是作案者的冷血可怕还是旁观者的冷漠可怕,我会回答都可怕真正的恐怖不在于它们看起来有多么异常,恰恰相反,而是在于它们看起来是多么普通多么平凡所以我相信这世界上有许许多多A,而且有更多B题目是豆瓣或者哪儿的另外一位作者的话,恕我无能,无法想到一个贴切的名字,因为我从来就不善于用三言两语总结其实是部不错的作品,但不敢力荐,毕竟……还是算比较不和谐的题材吧??明晚看电影版的,预感告诉我它有可能打破“改编电影永远比不上原著”的魔咒不过还是先不要期待过高吧~

值得看

我看日本小说、尤其是推理小说也不算少了,这篇还是值得看的。叙事的模式也不陌生,从单个相关人物的视角出发,拼起整个事件。该怎么样教育孩子,作为教师的森口很无奈。我看到直树妈妈的自述那一章,简直是愤怒,这样的母亲能教育出什么样的孩子?可悲的是,这种妈妈不是个别。按如今中国的发展模式,我们也会经历这些,所以不要说“日本人真是变态”这样的话。翻译的不流畅,读起来疙疙瘩瘩的。

告白——新时代的“午夜凶灵”

看恐怖片欧美的恶心,还是日本的能让人发自心灵的恐惧,而心理描写在书本中体现得尤其明显。电影还限于拍摄技巧等手段,而书可以让人们在无穷的想象中寻找“被虐”的因子。《告白》,就是这样一本,让你心灵受到触动,文字优美的书,想“被虐的”可以体会一下!

每个人都是一个深渊

然去年看过电影,可是读到书的结尾还是不寒而栗。 人性真的是很可怕的东西。对我这种头脑简单的生物来说,实在没法想明白。 为什么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伦道德却变得模糊不清了呢?下村同学的母亲在日记里写的“就算导火线是学校或社会,小孩的基本人格是在家里形成的。原因不可能跟家庭无关。” 既然如此,就应该把人丢回家庭、抛向社会,在与人而不是与书本打交道的过程中养成道德观念。 现在,学校到底是什么呢?社会要求人们创造更多地财富去维持运作,学校成了少年儿童的托儿所。教师形同保姆。看着他们!不要打架!不要受伤!不要逃课!不要搞大肚子!讲台,变成戏台。台下,随君听否。 神职者,殉教者,慈爱者,求道者,信奉者,传道者…… 在这场寂静无声血流成河的祭祀中,教师、家长、学生分别扮演了“神圣”的角色。每个人的命运都在意料之外,却又冥冥中早有安排。每一个人都是一个深渊,往下看时都会头晕目眩。

告白中的自我意识(剧透了)

一口气读完了《告白》日韩文化人揭露民族自己伤疤的勇气让我一直很敬佩。韩有《老男孩》《那家伙的声音》(东元君~)等,日本的就更多了《LIFE》《东京圣战》以及这本《告白》,还有不直接扯上民族,但满纸恶意的《ZOO》等。如果让未经人事的小朋友看到这些作品,一定会觉得中国是天堂,地球上其他人民真是水深火热啊!只不过现今如此单纯的小孩子也难找了,语文老师曾在办公室听见同事小学二年级的小孩对另一小孩说:“这个社会太复杂了,我一点也不想进入。”笑。当然这会成为一些盲目的自以为是地所谓爱国反日人士批判为:这个民族真变态,只看到恶的一面,还拿来哗众取宠或者以之为乐。对这种五毛精神十足的人,谁跟他争都是自讨没趣。恶不是善的对立面,是相辅相成地。就像没人可以说自己是圣人或修罗。就算说了,也是一个相对的加以渲染的称谓。我妈妈单位有位同事以对病人的耐心照顾,打不还手,骂不还口获得了感动重庆十大人物。好笑,难道医院除了她其他医生护士都是天天对病人拳打脚踢吗?再者,某次该阿姨和发狂病人打斗后脸上留下地战绩我仍是记忆犹新啊。医院的人都心知肚明,她老公是某高中领导,院长儿子直接进入就读。如此而已。其实我想说的是《告白》这本书。很多人看完觉得毛骨悚然,可能是悬疑片看了有一些了,心里只是很凉。如果让我归咎,只能说,大家都太自我了。神职者。不信赖法律,以私刑处理罪犯的题材已不新鲜。如果对象是老师与学生呢?被学生杀害了女儿地女老师决定以私刑处理。因为社会对未成年犯罪地处罚体系并不健全。日本在14岁以下的青少年犯罪,无论是情节多么恶劣(比如毒死全家)。也只是送去劳改,并不会向社会公布姓名和一些私人信息。即是说,对这样冷血杀手,即使以后出少年劳改所,还是可以展开新的人生。那对受害者家属来说呢,杀人偿命就因为年龄因素被迫成为不平等地强制性生命交易吗?难道被害者就因为年龄而比加害者命贱一等吗?说来惭愧,上学的时候思想政治课教到这一节我也和很多同学一样笑着计算自己还有几的时间来犯罪。森口老师就是基于这样的心理,决定代替法律,化身神职者,给两位少年以制裁。于是森口老师在牛奶时间后在全班缓缓叙述自己侦破出的整个案件,并说明,自己已在那两位罪犯少年的牛奶中加入染了艾滋病的丈夫的血液。辞职。对森口的评述我留到最后说。殉教者新班主任维特是个白痴。还是个自以为是的白痴。他从头到尾唱着白痴地双头戏,一头是利用他来掌控时局的森口,一头是和我一样像看白痴一样看他的学生。他的独角戏在他的自以为是的指导下唱得是人狗皆嫌,自以为是地每星期去少年B家以救世鲜师的姿态勉励害怕学校的学生上课,殊不知在他的压迫下,这个畸形的家庭终于崩溃。自己也被以为是同伴的班长美月送上最后一击,殉葬于森口地复仇大计之中。而本章另一位主要人物就是全书相对我比较喜欢的美月。她冷静,聪明,有同情心,却…少女怀春了,全班都因为森口最后的表白震惊,包括最是冷静的少年A都被吓一跳,更不要听到牛奶里有艾滋血就面如死灰的少年B了。她却在放学大家一哄而逃后搜集两人牛奶盒,拿回家自己做血液检验—没有血液!后先是眼见小时候的初恋对象B同学被维特逼得弑母,就连自己想要告诉B检验结果之时也被维特耍白痴破坏掉。于是在学校调查的时候对维特的行为做出恶意但确实客观的总结,将此人教师生涯付之一炬。更留有后着,如果学校不处理他,那我就来杀他。如果说,看到这里,美月的确还不算悲剧,那么喜欢上A,她的悲剧就已经到来。慈爱者&求道者我一向不看不惯任何的乱(和谐)伦行为。开口闭口都是“我爸”的少女,“我妈”的的少年。子女杀了人就想,一定是被害者不好,或者全是同谋者的错,我善良的孩子,一定很煎熬吧。这样的子女以及他们的家长都是BT,这样的关系其实在我看来也是一种乱(和谐)伦。这种家庭出来的自身并不优异的孩子其实像夹心饼一样很倒霉。家里面有对自己足够好的父母,自己一有进步,便大加奖赏鼓励,小学时得了一张学校的书法三等奖奖状便可作为家里面唯一一张奖状摆上很多年,来客人父母便拿来炫耀。但学校是现实的,分数排名运动细胞交际能力都赤裸裸地摊开放在那里让所有人看,就是这样一无是处的我,父母就夸奖:善良。 都已经没有任何优点到只能被夸善良了啊…你们知道我内心已经压抑到想杀人了吗?如果杀人能证明我,那便杀人吧。当父母发现孩子真正的恶行后,便多半受不了打击,宁愿将他杀掉也不愿自己那么多年的一个天堂梦变为地狱。所以这样的家庭,不是你死,就是我亡。一个自以为是的把孩子尽力塑造完美,一个自以为是的用不可能企及的东西作为奋斗的目标。这个世界上最聪明的笨人,就是有自知之明的笨人。求道者如果说少年B遗传的是父亲的懦弱,和母亲的没有自知之明。那A就遗传了他母亲全部的智商和自私。身为人母不能从事研究还要忍受平凡无味的生活便以虐待小孩出气,终于决心抛弃了,为了自己心里好受,最后还上演一出类似《妈妈再爱我一次》的苦情戏。让小孩觉得,妈妈是爱我的,离开我是无奈。她所作所为不都是在为自己找平衡感吗?她的苦情戏得到了儿子A的力捧并倾情参演。儿子日后也学会这个平衡感法,不愧都是搞物理的啊。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妈妈。所以最后美月一语中的地点破他的恋母情结时,他就好像自己心里面最敏感的一块被人用锄头锄了一下,愤而再次杀人。他第一次杀人是为了引起社会关注,第二次杀人是因为恼羞成怒,第三次同第一次一样,但归根结底都是为了母亲。他把除了母亲和自己之外的人都看做笨蛋,却不知道,凡是有这种想法的人都没啥好下场。在他的世界里面都只有他自己和母亲。B不过是一件利用工具,美月也不过是一时寂寞寻求的慰藉。只是没有想到杀掉的人却是…这也可以说是对自私之人最大的惩罚。传道者森口染上艾滋病地丈夫就是被社会高歌颂德的救世鲜师。他发现了她的意图,将牛奶换掉。得知事情真相后,森口复仇的血再次沸腾了。她原本只是想让二人染上艾滋,再加上控制维特施压。就算没染上,也要吓死。她的复仇在B身上彻底成功了,A却仍然活的风生水气。她不甘了,只有实施了最后一步。森口最矛盾的地方在于,她自己也知道即使杀了他们也无法让女儿复活,却又想无尽的折磨他们。这已经脱离替天行道的范围,而是泄私愤了。但包括在最后对A的告白中,她都还是那么的义正言辞,大篇说理,宛如一个传道者。这已经是自我到了何等境界啊~其实我并不讨厌自我的人,比如C~无害的自我是迷人的~只不过看了《告白》,每个人都因为过于自我害人害己,还是要多多将个人放于社会,家庭的最佳位置,摆正好自己的态度,认清自己,认清他人,不然就是一条疯狗了。(上一段好像考试作文…)

片段

“决定离婚之后,母亲就不再打我了。相反地一有空就怜爱地抚摸我的脸和额头。吃饭的时候都做我喜欢的菜。包心菜卷、焗烤、蛋卷……手巧的她做的菜比任何餐厅都好吃。离别的前一天我们俩最后一次一起出门。她问我想去哪里,我无法回答。一开口好像眼泪就会掉下来。结果就到镇外国道旁新盖好的购物中心。母亲在那里买了几十本书跟最新的游戏机给我。游戏机是为了排遣当时的落寞而买,游戏软体她让我选自己喜欢的。但是书全部是她选的。“这些书现在对你可能还有点难,等到上中学的时候再看吧。全部都是对妈妈的人生有重大影响的书。阿修流着妈妈的血,一定也会被感动的。”她如是说。杜斯妥也夫斯基、屠格涅夫、卡缪……看起来一点都不有趣,但没关系。流着妈妈的血。有这句话就够了。最后的晚餐是汉堡。母亲虽说要吃更好的东西,但我要是不到轻松热闹的地方,就没法忍住眼泪。买的东西用宅配服务送回,我们牵着手走上回家的路。灵活地使用螺丝起子的手。制作好吃汉堡的手。用力扇我耳光的手。以及温柔地抚摸我的头的手。今天之前我不知道手能传达这么多的回忆。我已经到了极限了。脚踏出一步眼泪就流了下来。我用空着的那只手死命拭泪。妈妈开口说:“阿修,妈妈答应以后不能见你,也不能打电话或者写信给你。但是妈妈会一直想着阿修的。就算我们分开了,阿修也是妈妈唯一的孩子。阿修要是发生什么事,妈妈就算破坏约定也会赶来的。阿修也不要忘记妈妈喔……”母亲也哭了。“真的会来吗?”母亲没有回答,只停下脚步,用力紧紧抱住我。这是一无所有空虚的我,最后的幸福——。”

《告白》:循规蹈矩的人呢?

告白的第一个短篇发表于2007年。正好,那年我初一升初二。电影根本没办法看完,匠气太重,可惜松隆子,这样的故事用作MV式的华丽手法怎能表现,只能扔到一间普通不过的教室,甚至于墙角的漆皮在爆裂的教室,用干巴巴的视角,才能推演出这个故事本身的冲击。所以说,看小说《告白》未免有一种微妙的身临其境的感觉。说是身临其境,但是又并非真的参与到事件当中,毕竟这不是《女王的教室》,小学毕业前确实遇到不够好的老师,留下不够好的记忆,甚至一直有对于某种事物不够好的恐惧。但,我中二的时候未免也太过享受青春了。享受别人为我争取的最大的自由。花了很多时间检讨,究竟有没有以集体无意识之名伤害过同学,如果有,我想如何的抱歉都没有办法弥补。休学以后遇到很多事情,总之现在我变成一个没有中间态,不是沉默就是爆发,一旦回想起休学之后遇到的不好的事情就失控的状态。我没办法忍受别人靠近我的座位。森口老师说,“跟误入歧途后回归正道的人相比,一直都循规蹈矩的人绝对比较伟大。”其实看到第二遍,就在唏嘘樱宫正义老师,尽管大概真的遇上樱宫老师这样的人肯定会讨厌为什么一定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别人,但是如果缺了这种人,也总是遗憾的吧。没有人时时刻刻告诉你,做错了,该怎样做,必须这样做,不得不这样做。不听也好,讨厌也好,但始终不能缺少这样的人。黄金之弦呢。这样的人,才是神职者吧。虽然是钢质的。每个章节可以拆作各自的短篇看,其实如果当做短篇看,就更能感受到小说本身的延续性,小说的可能也好,小说的世界也好,不是停止的照片式的投影,而是流动的动画。其实中段森口老师的离场开始,尤其是B少年的两个短篇,慈爱,求道,因为重复,看的烦躁。凑佳苗的短篇的内核还是不能经得起反复的推演轰炸,因为她最精彩之处是视角的选取,但往往简单的故事并非能有两个以上的精彩视角。B少年总之就是类似于中二症患者一样的少年(当然,这部小说里能升到中三的人一点都没有),美月暗恋B的伏线设的漂亮,是相当漂亮,美月可怕的母性和占有欲,甚至于畸形的自我认同,所以A才会杀了美月。但是B的二姐的引入实在是,完全没有作用。B最为简单,依附母亲生活的小孩,永远都是幼儿园。不光是生活上,甚至于思想,行为,都完全被母亲控制。如果前面说樱宫老师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别人,其实是不对的,樱宫老师用的是一种柔和的让你头昏脑胀的方式,但是B的母亲,完完全全是把B的脑子刨开,把自己的脑子塞进去。B认为,或者说B的母亲认为B是世界最高,所有人都是错的,只有B是对的。B出了什么问题,问题不在B身上,B是无辜的被诬陷的无力的弱势群体。但是事实上,清晰的知道自己杀死爱美的,还是这个弱势的B。B只是在以自己的不成熟,逃避问题而已。以有限的自己限制自己有限的认知,和A的以自以为无限的认知限制无限的别人,又有什么区别呢?A厌恶B,是不是也在厌恶自己?我自我厌恶的时期,是小时候,讨厌小孩。所以讨厌自己,现在这个自己尽管不够好,但是却没有任何厌恶的情绪,没有中间态也好,冷漠也好,总之还够不上自我厌恶的标准。但是A,就弥漫着自我厌恶的情绪。以及美月,几乎在cos露娜希的缺乏自我认同的班长。对了,我一直不喜欢班长这种生物来着。露娜希事件,据说是有原型的吧,但是媒体起的不好的导向性的作用真是功不可没呢。A认为这样就可以换回抛弃他的母亲的怜悯之心呢(当然他想说的应该是注意),美月认为自己和露娜希是双生呢。别怪我用这么多“呢”。想想南京彭宇案,听说班长要定南瓜泡沫……黑骑士说的对呢,过了三十岁就不要看报纸了。A并非多么天才的少年,这句话就像汤川老师说如果是石神肯定会有更好地解决办法一样。A带着一种狂妄,中二式狂妄,当然不仅仅是中二的人才有。我更好奇的是谁给的A这样的狂妄,虽然是他的母亲,他那位想发明能够消除癌症的机器的母亲。那位母亲却忘了消除A的心里阴影。A在网站写下做作的遗书的时候,在看《罪与罚》、《战争与和平》的时候,大概都认为自己的基因和母亲有一半是一样的,所以自己可以制造出一半的母亲。他只是以孤独的名义,自恋的,在进行犯罪。可惜这个母亲是肥皂泡的母亲。并不是每个读罪与罚的人都会有同样的读后感的。每个人都不是单薄的一张纸,这就是小说和现实的区别,但每个人如果以一个方向膨胀,这就是小说和现实的勾连。A的膨胀,我们的膨胀,全球变暖的气候,空气膨胀。最后是集体无意识,了,呢。真讨厌的一群人。尤其是寺田。几乎所有老师都有过这样一段经历。至少是愿意和学生分享自己过往的老师。每个学生大概都有集体的保护壳。为什么呢?森口老师在神职者里的表述很吸引我,理想中的老师模型。用冷漠的视角关注无处可逃的人。可以关注到大都数的人。但,这仅仅是森口老师自己的表述。复仇绝对不是阴暗面。但是如果作为老师还有什么难以接受的瑕疵,这才是我最讨厌的地方。为什么我对老师这个职业有洁癖呢?“跟误入歧途后回归正道的人相比,一直都循规蹈矩的人绝对比较伟大。可惜的是这种人是不会成为聚光灯焦点的。在学校也是一样。于是认真过日子的人对自己的存在价值产生疑问,导致负面思考的原因不正在于此么?”写了很久,呢。一边听红白一边写。虽然没看到林檎,但是把生物股长的那首歌听了好多遍。那么,2012你好,2011再见。

心与心的沟通

最近一直在思索,什么样的沟通才是真正好的。老婆的小侄子被他妈妈拉去上钢琴课了。但是他仅仅是一个还在上学前班的小男孩儿,整日里与小朋友疯跑打闹是他最喜欢的事情。据说是由于他性格好动,所以才想让他学钢琴静静心。我对于他妈妈这种做法嘴上不置可否。但是心里确实实不能赞同。因为我看到过他眼中的不情愿。而且从每次他见到我就把我拉到一边秀他偷偷积攒的卡片这一行为来看,我就知道他在家里是无法得到大人的理解的。和一个六岁大的孩子沟通,是很多成年人不屑做的……罗嗦了这么多与主题无关的话,只是想说《告白》这本看似短到必须用多角度重复叙述才能撑起来的一部长篇小说,在对于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方法上,让我有了很多思考。老师与学生的沟通,母亲与孩子的沟通,同学与同学的沟通……如果书中的人物能够处理好这些沟通,那么这个悲剧就不会发生了。本书虽然得了很多推理小说的奖项,但是严格来说,本书中几乎没有推理。不过作者的逻辑性确实很严谨。本书采用了多重视角的方式进行,通过每一个当事人对同一件事情的不同角度的看法,像拼图一样将整个事件展现在读者眼前。这是一个极赞的写作结构。因为每个人的想法都会和其他人有出入,而明明是一句话就能说清楚的事,往往因为沟通不得法,使得原本可以缓和的问题矛盾加剧。而这一重重的矛盾和误解,最终导致了那个全书中唯一没有任何污点的四岁女孩儿的死亡。而她……临死都还相信人们都是善良的吧……作者对于每个角色的心理把握的十分到位。所以虽然是同一件事,在不同角色眼中展现出来的则是完全不同的故事。于是这个简单的故事中的每个人物都给人极大的印象!可以说在本书中,没有配角,全是主角!看完本书后,我在震撼之余,感到了一阵阵的压抑。似乎我正在一个黑色的房间中,怎么也找不到出口!我不知道书中的角色到底谁对谁错。可能,都是错的吧。但是大概在他们看来,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对的,都是可以义无反顾地去进行的。包括杀人!如果渡边的妈妈没有弃他而去,如果小直的母亲不是从小一味的只会夸他,如果森口老师没有用有色眼光去对待渡边,如果渡边没有对小直说出那句话,如果小直一开始就能把一切对母亲说出来,如果美月能够早点告诉小直实情,如果每个人都能够用心去沟通……可能这一切就不会发生了……而然,没有如果……我忽然想起《炊事班的故事》里一句台词——人与人之间,心的交流,是最容易的,也是最不容易的!

凶手到底是谁?——杀人的无责任化进程

“你不觉得这才是真正的复仇,也是你重新做人的第一步吗?”下村与渡边,13岁少年的迷惘,化作完美的杀人剧场上演。《告白》整本书都充满了杀人美学,少年以自己的年少为武器,不成熟为借口,展开了一场复仇者与被复仇者的角逐。直到最后一刻,凑佳苗也没打算拯救任何人。她以一个不现实的故事道出了最现实的世界。这个由残忍,虚妄道德,永远都有所偏颇的世界。说起来,下村与渡边的共同点还是很多的。但大致可以得出,两人的世界都是围着母亲打转。我们甚至还可以看到,整个事件的起因和线索,森口老师,也是作为受害者的母亲出现的。下村与母亲之间的依恋之强烈超越了其家庭本身的所应该达到的程度——从结果上来看更像是单亲家庭。我们说下村的故事不是下村与他父母的故事,也不是下村与他两个姐姐之间的故事,而是下村与他神经质的母亲之间的故事。温柔的母亲,内心里藏着对孩子的巨大的期待,由此导致她不断对孩子的过失进行美化,不断创造自己“理想的儿子”,过多干涉儿子周围的生活,加强了母子间的羁绊。而因为家庭父亲角色的缺失,下村的性格基本上是偏向于女性性格(软弱以及依赖),这就注定了他更无法脱离母亲,他们之间的羁绊就更深了。恶性循环。这里头隐形的人物反而是事件的最大成因——父亲。正如土居健郎在《撒娇的构造》里提出,日本已经进入了“无父社会”。父亲角色的缺少不仅造成儿子性格的自闭倾向与软弱,更严重的是让儿子无法找到精神信仰或者道德准则,这样的儿子更容易陷入沼泽之中。当然,母亲的责任也不可忽视。“一个人带孩子过于劳累”并不能成为脱罪的借口。说到底因为无法接受家庭平庸的事实,而硬把心中的光环套在下村身上,这才是最致命的。母亲的认知失调致使她早已脱离了“母亲”这一本质事实,而更像是一个固执的师傅——我教出的人必须优秀。于是下村沦为一件物品,一件可供炫耀的物品。所以在看到下村为了避免母亲受感染而自甘堕落的时候,在牵着母亲的手萌发幸福的感悟的时候,还有村下决定去自首的时候,才感到那么的感动。因为村下对母亲的爱是真挚而朴实的,但最后换来的却是,母亲因为自己所“创作”出的“失败的作品”而意图杀了村下。不,不是意图。从母亲拿起刀的那一刻起,村下已经死了。身为天才少年的渡边对下村的劝诱,致使他加入自己的杀人计划,不过是小小的导火索而已。下村的家庭是注定要毁灭的,方式可能没那么极端,反正也差不多。而一直遭受“失败作品”的诅咒的下村因为渴望独立和强大的心而轻而易举进了渡边的圈套,加上一直以来没有同伴的寂寞,对渡边产生了崇拜之情。当然,班里的同学大多都对渡边怀有一种崇拜,但村下所不一样的是,他的崇拜带有一种宗教性——全然相信渡边的话,没有怀疑过他。所以在得知自己只是渡边的工具之后,他才认知失调得这么严重,才亲手扼杀了渡边幼稚的计划,也扼杀了一条幼小的生命。渡边的家庭归根到底和村下有相似的病症——父亲缺失。渡边之所以陷入杀人的沼泽就是因为父亲的不敏感,无法察觉渡边“只要融入家庭变成笨蛋也无所谓”的心情。这种不敏感正体现了父亲的爱的浅薄。在遭受了自己深爱的母亲的抛弃后,父亲在新家庭中也不接纳自己,这种强烈的无所归依感是造成渡边道德感缺失的原因。因为,没有了家庭,等于没有了固定的避风港,所有的一切都将自己承担。这种不安全感正是告诉渡边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固定不变的东西,何况善恶,这种本就发展之后由我们学习而来的东西根本没有坚实的根据。“有人本能觉得杀人是坏事吗?这个信仰薄弱的国家里,大部分的人因为从懂事开始就被灌输这种观念,所以才根深蒂固了不是吗?正因为如此才会认为残忍的犯罪者当然该被判处死刑。连这里面的矛盾都看不出来。”渡边的这种想法其实正是他对“世界上唯一的确定性”的本质的怀疑的一种体现。而渡边和村下之间的矛盾与不同,即是强者与弱者之间的关系对比。正如森口所指出的那样,渡边不过是撒娇罢了。他扭曲的世界观的行程不仅由于他复杂的家庭背景,更是由于他能借助这种家庭背景任由自己的扭曲进行下去,去纵容自己心中的黑暗,去抵抗自己的无法成材的现实矛盾(自己的作品得不到认同)。渡边是一个软弱的强者,而村下则是一个软弱的弱者。他只能通过杀害比自己幼小的人去证明自己的强大,在渡边走后破坏他的计划,并永远躲在自己母亲的怀中。其实森口也并非完全的受害者。对于我来说,把孩子带来工作场所疏于照顾本来就是一个问题。不能说她没有错。但这场悲剧的本质并不是找出每个人的扭曲点,而是“这个社会怎么了。”这些扭曲的人并不是去告诉你“远离坏人”这种孩童式的箴言,而是想表示一种社会病态。这种病态在于社会责任的不断流失,而社会却日复一日在掩盖这一点。其中最明显的一点在于文中对媒体暴力的描写。日本青少年犯罪率日益上升,借助日本的少年保护法得以逃脱的人数不胜数,对于日本司法的公正的怀疑也渐渐引起了民愤。这一点在日本近年来的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中大量地(近似于泛滥地)出现。司法的公正暂且放一边,新闻媒体的误导却是实实在在的问题。新闻媒体对于这类案件的报道常常是挂着吸引眼球的噱头,尽力去描写家庭的扭曲和社会的黑暗,以至于就像在说“你看!就是因为这样才会犯罪的。”看似有情有理的论据其实是在引导另一种更可怕的思想——对,错的不是我,是世界。“但是赋予不存在于任何地方的人‘家里蹲’、‘尼特族’等名称,就给了那些人归属之地跟头衔。既然社会上有‘家里蹲’、‘尼特族’存在的地方,那些人就可以安心不用上学也不用工作了。”这些思想致使青少年的责任意识下降,使攻击行为合理化。这一点在渡边身上得到非常好的体现。媒体和学者合演的一场阴谋排队,肥了腰包,满足了自我满足感,却诱导了下一次的犯罪糖果。更让我深思的是,凑佳苗全片黑暗的格调不仅让人毛骨悚然,更是完全不给喘息的机会。我无法跳脱出人物作出“符合世界规则”的思考,我深深陷入故事的扭曲之中,我甚至无法否定任何一种扭曲。就仿佛作者想要告诉你,真实的世界都是一个假象,所有的道德不过是约定俗成,善恶不过是毫无意义的游戏而已。

爱的教育——《告白》读后感

《告白》讲述了一个奇特案件引发的一连串事件。学生杀死了自己老师的女儿,由此三个家庭、三个主人公的命运轨迹重叠并彻底改变。案件发生在校园,当事人活动的场所是两点一线的家与学校,他们的人际关系不过是家人、同学、老师。在这样单调与狭隘的空间里,主人公们有了大量的心理独白。森口悠子是个理智的教育者,她有原则地理性地教育自己的学生,包括四岁的女儿;她再简单不过的人生,因为女儿发生了两次重大变故。她冷静地分析事情始末、每个人的心理活动,可就算看透了全世界,她却无法看清自己逐渐变成了什么样子。惟一能帮她看清自己的人,在关键时刻去世了。渡边修哉是个被母亲抛弃的尖子生。他遗传了母亲理科方面的优秀头脑,却像台没有感情的机器,除了母亲不关心世界上的任何人与事。虽然还只是13岁的孩子,这世上能拯救他灵魂的却只剩下母亲。渡边的悲剧在于虽然母亲是他惟一的希望,而抛弃他却是他母亲一生的愿望。村下直树是个被母亲寄予厚望的软弱男孩。这世上他能感受到的爱全部来自家庭,而他却无力把这种爱带给其他人。他的自尊被娇宠得极大,眼中的世界里只有自己,生活中任何一点不顺,在他看来都是对自尊的严重伤害。母亲的过分保护与溺爱、同学的个性冲撞、老师的片刻不关注与批评、尖子生的嘲笑,这一切都会伤害他最珍重的自尊,而为了保护可怜的自尊心,他宁可让自己陷入愚蠢与疯狂,也不敢正视自己以外的世界。读《告白》时,我会想这是三个孤独的罪犯。但如果把他们从《告白》中拿出来,这三个人仿佛就生活在我们身边。抛掉爱滋病、杀人案,村下直树这样的孩子也是很多独生子女的影子,离异家庭出身的渡边修哉也并非单亲孩子的特例,至于森口悠子的理性至上却迷失自我,在现代人身上难道不具有普遍性吗?现代社会是个精英主导的社会,精英意识已成为教育主流。父母老师会不断灌输给孩子力争上游多么重要,多才多艺对未来多有帮助,一切都是精英实用主义。孩子间也会攀比家庭中的精英成员,比谁更有钱,更有权力,更有名。我们已经逐渐淡忘,对人而言,比一切外在标准都更重要的是,爱。爱才是维系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内在纽带。如果人类忘掉如何去爱,绝对理性带来的不就是《告白》中迷失自我的愚蠢、疯狂与毁灭么?如果渡边的母亲能放下自己那点儿可怜的野心,尽一个母亲的责任,教育儿子爱家人与朋友,爱生活,渡边会变成没有灵魂的机器么?如果村下的母亲不是一边过分袒护村下,让他变得软弱,一边又不断灌输精英意识给他;而是放开村下,让他自己去看世界,做自己,村下还会成为愚蠢的杀人犯么?如果森口悠子在绝对地执行理性时,还能不时流露情感,那她也许就能看透渡边希望被肯定的想法,就会先称赞他的发明;她也会在村下出事的第二天,与他沟通进警局的事情,误会就会解开;她应该也会买那个布绒包给女儿,那么女儿那天也许就不会死掉,结果可能会完全不同。如果学校不是一味地重视聪明的头脑,而也去关注丰富的心灵,那么这些孩子也许就不会变得毫无同情心与道德感,就不会面对同类的受伤与死亡无动于衷,只消一人说一句关切的话,三个人的一生可能就此改变。人总是会犯错,而错误的结果往往改变不了。与其悔恨所有一切错误,不如纠正方向,从现在开始进行学习爱。


 告白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