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去哪儿》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青春文学 > 叛逆/成长 > 我们去哪儿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8
ISBN:9787508607108
作者:BENJAMIN
页数:153页

Where shall we go

我从未看过BENJAMIN的小说,除这本之外。到是经常见到他的画,浓重的油彩般的笔触,纷乱驳杂的色彩。老实说我不喜欢那样的少年,有着邋遢的摇滚式的头发,脏兮兮的面孔,在城市浑浊的空气里沉默寡言。那样凶猛的姿态让我心惊。但他的文字却触动了我。那是青春成长中轰然的疼痛,撕扯着血肉的刻骨铭心。友情,爱情,亲情,在社会的阴霾下如同少年心底灼灼燃烧的火焰,是撕心裂肺的炙烤却又是致命的吸引。然而我始终不愿停止向前的奔跑,如同洪水猛兽般肆无忌惮,即便周身已鲜血淋漓。这才是男孩子的书,是那些已经成长为男人的男孩子的书。没有忧伤的资本,只有在生存的流浪中的痛彻心扉。

其实我们真的无处可去

突然心血来潮 想聊聊这本书我们去哪儿 从来都不是一个问题 是个无可奈何的答案很早以前就读了这本书 所以很多记忆都开始模糊不清 只记得这是本关于成长的疼痛和荒芜的经历 小时候 我们很盼望很盼望长大 以为长大了 就可以拥有我们想要的一切 不用再经过家长的同意 彼时的我们 小小的脑袋里 想得东西不过是冰棒动画片和不用上学 可是长大以后 才发现现实的真实和惨白 我们需要想的 远远不是这些 是关于生命的空洞 关于人性的孤独 关于世事的灰暗他 用华丽的色彩 描绘人世的苍白 以及我们的无能为力其实比较起来 好像更加喜欢他的《地下室》 那种刚刚长大的孩子 为了完成梦想 在现实里撞得头破血流的真实 能带来扑面而来的疼痛 和内心的震撼 从此在走过地下道的时候 总会给予那些弹着吉他的人更多的关注 因为想起了那个蓬头垢面在地下道弹吉它的男孩 我们只是不想后悔 不会服输 不会妥协 到了这一本书 好像变得圆滑了 不再触及那些最尖锐的疼痛 事情在变坏之间 都有转机 它变得更像一个故事了 而不是生活 太多的时候 我们的生活没有奇迹 没有转机 只在乎你是不是还有一头撞上去的勇气 而不是转身逃避 所以 不得不承认 我们真的无处可去了

你爱的姑娘们还在吗?

应该更喜欢本杰明的画。偶尔的句子会让我觉得真不错,可故事让我觉得过分压抑。疯子你到底是坚强还是懦弱呢。如果我是秋,我会恨你。

我在哪里?

买这本书是以为里面会有无数张你的插画拿到手的时候大失所望,一张插画也没有你会买金庸的插画集吗?这让我后悔不已顺手把它闲置了周末赖在床上不想动弹的下午,抱着翻翻看的心情打开了第一页21点左右读完,这本书像一把钥匙,打开了记忆之门情绪很复杂,沉沉的睡去直到早上8点。醒来以后,我在哪里?再也没有这样的人了,为了梦想纯粹活着的人没错,你就是一个疯子,每个人都懂得为了走得更舒服,不停的换掉脚上的鞋子你却偏爱穿着荆棘编织的鞋子独舞你是不折不扣的恶棍,也是一尘不染的天使是人群中看过一眼就不会忘记的人谢谢你告诉我什么叫执着,什么是生活的基本需要。我爱你我恨你

繼續愛 繼續畫。

我说过 画画是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Ben的画 我第一眼看到的时候 我就知道我爱上了更没想到 他不仅仅画画 还写文字 出了书 等等很多事欣赏很欣赏他 虽然我对他本人并没有更多的关注和了解但是我只要知道 他是爱着画画 在画着画的就好这样就足够了 同样的一种感动 就足够他笔下的色彩人物情绪 表达的那些情结都令我深深喜欢我知道我写这篇评论真的是太文不对题了绝对不会有相关于这个本书的任何情节描叙透露 说实话 那么久了 大概是三年看过的了吧他故事的结尾是如何 我都已无法记得但是其中的情节曲折纠葛 倒是在脑海中留着印象其中相关于剧中人物的生活颠沛绘画情感统统留有记忆的轮廓也许原本我并不会如此推荐这本书仅仅只因为 当初这本书借给了那个我深深爱着的人我始终记得他看后 对我说过的“原来我还是那么喜欢画画 书中那样的生活就是我向往的”我第一次在豆瓣里提到他我想这里也是最后一个地方 令我再度提到他一个很有画画天赋的人 一个孩子气超有自己想法的人一个敢爱敢恨的人 一个用什么都无法代替和超越无法在我心底泯灭的家伙从前从前的你的一个问题 到现在我都哑口无言你问我“我要你喜欢的人你杂不要帮我呆一起捏”说你懂我 其实你也并不理解我或者说你是不想去理解的因为你的任性和孩子气 你觉得喜欢就喜欢了 想要的就去做只是我无法想的那么简单其实无法简单 也只是因为你无论过去多少年 我只要知道 我们一帮爱画画的孩子 还是继续爱着画着就很好。By Kite091126或许我们还是有很多不甘和埋怨但是请不要伤害和放弃自己的梦。

残酷青春

又是一本关于青春,爱情,理想与现实冲突的书一直很怀疑这世界上有没有真正的爱情横冲直撞的青春一去不返却留下隐隐作痛的回忆Benjamin他的文字,他的画是那种自成风格的不羁喜欢

我们能去哪儿

这是BENJAMIN的第二部小说<我们去那儿>.如作者所言我相信写这本自传式的故事搭上了他的半条命.用粗造的笔触记录一段不堪回首的青春岁月,那些爱过恨过背叛过被背叛过的人一个个消失在人群里,唯一不变的是这本属于我们的眼花缭乱光彩依旧的世界,已经不再属于我们,我们转过身去,隐没在另一个时空,继续默默无闻的燃烧那点消耗殆尽的没落英雄式的勇气和热情.本来没对这本书抱太多想法,以为可以轻松的读下来,BENJAMIN的前一部小说<地下室>就远没有这部来的真切和血性.或许是因为跟自己的经历密切关联,把一个漫画艺术家的艰难创作历程和其爱恨交织的峥嵘岁月近乎冷酷的粗野的呈现在或激烈或颓丧的字里行间.故事围绕主人公疯子的两段爱情和两段友情并穿插疯子对漫画的艺术家般狂热追梦中展开.我想这是青春爱情小说更是一部揭示这几年国内漫画行业尴尬生存境遇的严肃小说.虽然被感动,但感动于偏执狂般的青春岁月.很不喜欢里面那个自以为是的疯子.自私的想把身边的所有东西按着自己的轨迹转动,但爱情是活的就像鲜花一样不灌溉就会枯萎.在咒骂别人世俗的同时,是否想过自己又为这个世俗社会做过什么努力呢.追求理想追求得抛开一切不顾,会快乐吗?或许.每个艺术家都是极端自私的.每一个艺术家都是极端悲剧的.每一个艺术家都是极端勇猛的.每一个艺术家都是极端弱智的.最美好,最激动,最善良,最懦弱,最疯狂的一切俱成往事,不悔的青春如烟云.我们不哭也不能崩溃.唯有挺起胸膛重新走在路上.

我们去哪

花了差不多一天的时间看完了本杰明的《我们去哪儿》。然后就空虚得不知道要干嘛。我想我还是少看这种郁闷的书比较好。插图很漂亮,小说写得很好,或者应该说让人觉得很真实,真实的疼痛。那是谁说的,什么不幸的人各有不同。现在发现原来人们疼痛的姿势是何其相似,以至于绝望的表情和空洞的手指都如出一辙。把痛苦用文字表现出来是何等残忍的事情。要经历什么样折磨的才能把痛苦的每个毛孔放在显微镜下娓娓道来?这种事情做过一次足矣,决计不再这么干。可是看着别人的文字还是很疼。年轻而有理想的孩子,走着与众不同的道路。不断地投入全部热情,不断迷茫得想要死去。在时光的河流中恍惚间已经找不到曾经阳光下那个明媚的少年。这段时间一直在思考关于快乐的问题。学了半辈子心理学,开始相信,有些人生下来就注定是不快乐的。这和职业、环境、经历等等的关系好像也不是很大。洋洋说:每天能吃到很多好吃的东西很开心啊。英子说:每天对这些吃的都没想法很郁闷啊。洋洋说:每天想看电影的时候就能看很开心啊。英子说:每天即使看了电影还是觉得空虚,觉得一天就这样碌碌无为的过去了,该做的正经一样也没做很郁闷啊。洋洋说:每天起来想起我有很多可爱的小东西就很开心啊。英子说:每天起来发现今天不知道想干吗,没有事情能吸引我的注意力很郁闷啊。我只想说,所谓快乐只是人的一转念什么的其实完全是废话。谁不想往好处想谁不想开心?但是气质、心境这种东西完全跟逻辑思维不在同一维空间。今天看到某女同学。跟旁边的女生说,我要是男生就喜欢这样的女生。其实完全没有任何美女的特征,也没有什么过人的气质、冰雪的聪慧什么的。可是她看上去这样舒服啊,笑容永远安静,就像初夏傍晚的微风。旁边的女生问我,你要是男生会喜欢你自己这样的女生么?哈,这倒是没想过的论题。想了半天说,除非我是个心理非常健康的男生吧……书里的孩子们,他们那样年轻啊。相爱的时候可以那样汹涌惨烈。前两天看的文章中有这么一句“我还不曾年轻就已经老去。”我曾经年轻过么?曾经用可以抛弃全世界的力气去爱什么人么?好像都已经记不太清楚了。当我想明白了一些问题,这些事情开始变得模糊和不真实。前些日子慢慢开始相信。并不是每个人都会终于遇见个什么人然后轰轰烈烈地相爱不管结局如何。开始慢慢相信,也许有一天会和一个能过日子的人在一起吧。并肩的时候波澜不惊,云淡风轻。“现在社会多么险恶,还是拉帮结派地过吧。”——有人这么写。恩,好吧,可以,没问题。请再给我一点时间。在这之前,请让我瞎了吧!请让我聋了吧!请让我变得更麻木些吧!最后的扉页上,一贯风格的模糊画面,大大的黑色字体“其实最后,我们都会幸福……”幸福是什么概念?是那种怎么答都不会错的开放问答题么?好吧,前面几个字持保留态度,我能接受的只是最后的省略号。

无知的青春

在火车上把这本书看完了,与 地下室 比起来,这本要好得多。青春的我们总是游走在对与错的边缘,渐渐年长,渐渐了解,一切却已经无法挽回,只剩一人孤独的行走

喜欢老本喜欢爱猫的男人

依然是个性鲜明横冲直撞的年轻人…依然是色彩明艳大胆的插画…以为会孤独终老于猫为伴的一个人…竟然结婚了

Where shall we go?

这本书依旧是在高中的某节课上看完的,已经记不清很多具体的东西了。印象深刻的是书里的那种挣扎,迷茫,纠结。小时候,我们有很多的梦想。随着不紧不慢的长大,它们像在阳光底下的肥皂泡,曾经斑斓的光泽都破灭了。这个年龄的我们,看着湛蓝却又空旷的天空,问自己:where shall we go?

我不论深深感受到你的情意

看见这本书,就像他的画一样,会感受到深深的情意,与他无关,是仿佛看到了自己的世界里那些震撼的色彩,作为一个漫画家,一个作家,生活并没有浪掷。他终于成功了。(允许转载或使用整体或任何部分的内容)

一本很一般的书

我当时买这本书完全是冲着作者的漫画去的.单说他的漫画,我表示欣赏,不过,关于书的内容以及文字,我有一点都不喜欢,或许自己已经过了看这种文章的年龄,以至于看了1/3就知道了书的结果.说真的,我希望,画漫画的最好钻攻一术,别写小说

追寻ing

第一次看它,无聊。因为那样的生活离我太远·后来,怀着不一样的心情看完,渴望有疯子那样的勇气。那些故事里的男男女女···我无法··但我知道,他们一直在为梦想追寻着···

唯一记得的。。。

这本书是我在大学期间,泡在图书馆看完的,时隔好几年,所以里面的情节,人物关系,等等。。大致忘干净了。所以选择了“还行”但我还是想写几句,因为是看完这本书之后,我学到了,在有些话不知道对谁说,不知道向谁来寻求安慰的时候,可以自己给自己发或鼓励,或打击,或调侃的短信。。。到后来,我就养成了,不写日记,不在空间里面写日志,而是把自己心理面想说的话,对自己或对别人的,写在邮件,或保存为草稿,或发给自己。因为大部分时间里,自己还是比较可靠的。虽然感觉有点凄凉。。。

还有人记得这本书吗,还有人记得本杰明吗

生活中又有多少个秋在感情中苦苦挣扎,多少个疯子在迷茫。是说要写多少个字才不算短啊。。好吧。我的秋,可怜的秋``就像所有其他的人..一样..被遗忘了``她付出了那么多``但是始终只是被归结到了古利,徐老三的那一类``虽然他们在疯子的心里也是最最重要的``但是``始终是不能和娜娜和萨拉相比吧!疯子在抽走秋手里的一刹那``那样的坚定的奔赴娜娜``秋心里是伤心的吧``是痛苦的吧``但是却是没有恨的``因为那时侯疯子并不爱她``疯子不是属于她的``她只是希望疯子能得到幸福``那样自己也会很安慰的吧``但是当疯子在N年以后``在书出版以后``在人生最辉煌的时候``在醉酒不醒的时候``喊的不是秋的名字``他说``娜娜``娜娜你怎么在这啊``?疯子心里的最高地位还只是属于娜娜的吧``女人可以让自己的男人在心里永远保存这对以前怀缅的角落``但是心里的第一位一定是要留给自己的吧``秋看到光盘里的照片的时候是什么感受呢?~觉得自己一直都是局外人``还是一直都活在别人的故事当中呢`?自己是什么位置呢``自做多情``女人真是贱啊``真的是一点都不象自己``当事情过后的很多年``疯子还是只会想起娜娜吧``毕竟她是第一个啊```晚来的算什么啊``你对以前的好..可以变成对现在的自然``对现在的忽略``但是对以前的恨``只会变本加厉的推及到现在吧``疯子是真的爱娜娜``但是也真的爱秋的吧```但是疯子对娜娜的爱``就是什么都愿意为她去做``那么的不记得失``疯子对秋的爱``就是接受秋对他做的任何的事``那么理所当然``爱与被爱都是幸福的``但是感觉毕竟是不一样的吧``秋在离开了疯子之后真的是发现自己是一无所有```疯子从来都没有为自己做过任何的事``疯子爱娜娜``可以容忍她做的任何事``因为是自己爱的女人啊```疯子爱秋``一点都不能有什么对不起自己``因为爱我怎么能这样对我呢``秋只是爱了``但是没有幸福``你说爱和幸福``到底是哪一个更重要呢`?可怜的秋```一直都在徘徊``挣扎``那么全力的想得到自己应该得到的``但是却伤痕累累``毕竟那一个是刻骨铭心的娜娜啊``只是过路停下的秋怎么能比得上呢`?我爱秋```我也爱闻静```遇见```我爱那些一直在路上的女孩子们```不是她们不想停下``只是哪里才是那个最温暖的港湾呢~?

BENJAMIN本人比较好玩

因为饱,整个晚上都睡得有点恶心的胃胀。醒来很早,就随手把床头的一本青春小说看完。BENJAMIN-《我们去哪儿》我说过,我是个挑书会挑封面包装的读者,而且不喜欢旧旧的皱皱的黄黄的似乎沉淀了很多灰尘的书。在百度上搜到他的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benjamin男生写的青春小说,总是有着痛快的爱恨,女生写的同样有爱恨,却柔情得显得苍白。我不属于这个愤青的年代,我还很幼稚,却开始凸显出苍老,看着无数时光的胡闹,不断在心里原谅自己。

我们始终在讲同一个故事。

看过Ben所有的书,从最初轰动的画集《Remember》和《地下室》,到这本《我们去哪儿》,我们发现他始终都在说同一个故事,画同一位少女,追忆同一段青春。每一次捧起这些本色彩绚烂的书本,总是能唤起心底最深处说不清的一些搅动。其实喜欢Ben,从来不只是因为这些张扬的图画。记得在读这两本小说的时候,夜里总是悸动得无法入眠。偷偷羡慕着雨心,小甜甜和娜娜。一边牵挂着这个才华横溢,却郁郁不得志的男人。一边想着这样真好,如果我是这个男人,就这样放手让自己撕心裂肺地痛一次该有多好。也许人的一生中注定会有这样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恋,很多人却选择遗忘而不是这样一字一句地写出来。文笔粗糙了点又如何,况且远远不能算差。因为它们并不是小说,而是记忆。

我们去哪儿

BEIJAMIN是画漫画的,用色大胆画技优良,但只是看了些片段,知道他有地下铁的第一部小说.我们去那儿是很久没看小说的自己近期看的唯一一本,像个暗示说的是自己的心境.在文字里看到一个似曾相识的自己.

文艺男青年真是不怎么讨喜的物种

北漂,艺术,梦想,漂亮的长腿姑娘,特意磨旧的泛白牛仔裤,摩托车后飘扬起的乌亮长发,粗粗的金属链子,热烈碰撞的啤酒瓶,无尽的活力与青春压抑不住需要大吼大叫发泄的愤怒…那些年,酷酷地拎着破旧的黑色行李袋,满不在乎地叼着烟从凌乱的火车站走出来的文艺少年们,甩着柔软地趴在颈后的染过的长发眯眼看看灰色的天空,是不是笃信那个以宽容和机会著称的城市将带给他们的便是这样充满激情与碰撞的生活?   贫穷逼楱的窘迫,窄小的以致无法转身的昏暗地下室,摸遍全身却连搭末班车的零钱都凑不出的尴尬,无良的出版商不识伯乐的中年编辑,因灰暗的未来而与自己争吵哭泣分手的漂亮姑娘…或许,他们脑中也会偶尔闪现过关于那条追逐梦想的道路的另一些关键词,但最多也不过只是如高速行驶的长途汽车外那些黯淡的荒村灯火般一闪而过罢了。毕竟,带着满满的青春本身未经打磨过的勇气与热情而来的少年们眼望着那些在现实面前灰头土脸的前辈,多多少少是有些年少的骄傲的,以为自己是不一样的。   因为年青,所以幼稚,动骤用面目狰狞来掩饰内心的软弱,习惯抗拒和粗暴,同时“不知道哪里来的自信,笃信自己的一切都终将被原谅”,把青春用最张牙舞爪不讨喜的姿态涂抹。可也正因为未经世事,那些目中无人的狂傲.冲动.自以为是,通通如同加了柔光的慢镜头,渐渐变的不那么让人讨厌,甚至在时光幽深的变迁中,渐渐成为对当时的自己的一种自怜的温柔。   所有这一切,都如同以长镜头和清澈标榜却始终无法摆脱矫情的评价的二流文艺片,通篇刻意营造的残酷与伪装的情怀。benjamin作为一个确实经过在狭窄的租赁房昏天暗地赶稿,在看不见前景的灰色城市为梦想呕心沥血的文艺青年,把这部自传体小说写的如此虚假浅薄,仿佛不过是某个十六.七岁的少年在夏日的午后看过几部冗长的文艺片与文艺小说后因为青春本身的空虚和寂寞而衍生的自哀自怜,我是非常失望的。再加上,我不喜欢他粗犷夸张浓烈荒诞的画风且没有在国内原创动漫荒芜的早些年被他的横空出世一稿动江湖的独特所震撼,所以连共同回忆青春的感情牌都打不出。   疯子多半是benjamin自己的投射,回看当年莽撞而天真的自己他一定是充满了爱怜的柔情吧,通篇都带着一种粉饰的光环,责骂也不过是惯坏小孩的家长的宠溺自豪的口吻,仿佛在说,“我家小孩那么聪明可爱,犯点小错有什么了不起”。可是,抱歉的是,在我这个无关的旁人眼里,疯子自私,软弱,任性,神经质,性格粗暴,自以为是,不敢担当,大男子主义严重偏偏又自尊心薄弱得要死,满脑子把自己当情圣的虚伪深情,强要摆出的姿态令人恶心,以致完全把其它的闪光点掩盖了。其实这应该就是最真实的人性,每个自以为清醒冷静的人一边不断声讨反对忏悔着这种种缺点一边却始终无法摆脱的人类的劣根性。可不知道是我不习惯这种把散文的完全撕开内心的琐碎直白放在原本充满各种巧妙的伪饰的小说中的表述,还是对作者一副高高在上剖析自身津津自喜展示缺点很快又圣母般捻花微笑的姿态接受无能,越看越厌恶男主角。   说到底,我还是比较喜欢茄子老师那种能吃能打内心细腻温柔写散文都明显走小清新路线主动滤过现实种种不堪粗砺有点距离感的文艺女青年啊。谁说的,全面剖析自己,谁都逃不过极品两字的评价。这种意图把极品都写得讨喜的艰难大业,还是交给诺奖吧。

生命是首需要尖叫的歌,

一口气看完。荡气回肠。这正是我认识的本杰明,正是我想的那个样子;这正是我不认识的本杰明,那个我从来就不认识的人。我想,还是用他自己的话来评价这本书吧——生命是首需要尖叫的歌,唱完之前,决不能止。

where~~~

方向在哪里?该去哪里...一口气走完了整个故事ben的where~一天都不用的时间一口气看到底,这算来是我看书以来最快的速度了.ben喃喃的述着述得身入其境这些事,那些人应该真的存在吧?不由自主开始将 我喜欢的他的画作往他的小说人物里搬似乎封面上 唇微启的girl就是娜娜你的痛 轻描淡写但那些不经意地想 又深深地刻出了你的痛是在心里 那么的根深蒂固那小白,'徐老三',小狸猫小灰应该就是你身边二只的真实写照吧看你的字很随意,亦很真实你活的更真真实实 像第一次看到你的图一样不可救药爱上你 你的文字青春很真实

我们哪里也不去

如果说本书的书名里透露着迷惘和疯狂,那么我想,作者最后想说的恰恰是我们哪里都不必去,我们周游世界之后我们回到最初。主人公疯子是一个在漫画道路上执著前行的年轻人,因为年轻,他敢于伤害自己的朋友,因为年轻,他敢于因为寂寞而敞开胸怀。等到人真的不年轻了,就不会再有这种胆量,不年轻的人会知道,朋友是难得的,而寂寞的时候敞开胸怀只会给自己和别人都带来伤害。据说本杰明拿到第一届金龙奖的金奖,就是因为他作品中浓郁的“在路上”的气质。在路上,意味着我们大胆逃离,意味着我们年轻叛逆,这里边没有结果,只有过程。看他的画儿,觉得比他的文字要老。文字里满是青春的激情感伤冲动和惩罚!都是真实得血淋淋的时光。而这本书的封面和插画,则已经非常的匠气。那种大眼睛那种迷惘,似乎已经程式化了。文字和图画之间有共通的地方,至少他的文字画面感就很好,这是很多作者空有激情却过不了的第一关。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他是高手,能够实现自己的通感。可惜的是,这部作品的精神内涵淡薄而分散,缺少锐利的东西。也许,他已经走过了自己的青春时代,如今回头看,拾起满地的画笔和画纸,却再找不到当年那个画室里的少年了。

是小说...

"是小说"看完之后我对自己说, 因为实在是觉得这故事的一切一切都是真是发生过的, 是BENJAMIN的经历...爱把你我牵到一起, 从千万里外,到只相隔着两人脆弱的心房.为什么把你放进自己的心里反而回伤害你?为什么把你当成自己反而会忽略了你?为什么如此爱你却总是要错怪了你, 用最最卑劣的怀疑...友谊,有时很可怕.萨沙的小白, 萨沙的娜娜, 古利和秋...非常恨"我"抢走了小白, 读到那我甚至把小说仍到了床的另一头.于是,伤害娜娜,伤害秋的时候,我干脆出去呼吸了一会空气."最终 我们都会幸福", 看着封底的这些字, 如此无力.就好像小说的标题, 我们 去哪儿?BENJAMIN 去哪? 我去哪儿? 我们又去哪儿?...

我们能去哪儿

BENJAMIN是我比较喜欢的一个画家。《我们去哪儿》是他以自传形式发表的小说,讲述一个颇有点“愤青”的漫画家的艰辛历程,和面对现实诸多问题的无奈。我看到网上很多人都批评这部小说写的不好,可能是BENJAMIN的插画太经典了,以至于抬高了大家的期望。不过从我而言,却能从这部小说里找到相当多的共鸣。一个直接的原因就是,我自己从小就是画漫画的。小说中反映的创作艰辛、行业贫瘠和社会普遍的不理解等等,都是我曾经经历过的事情。而有所不同的是,BENJAMIN最终还是当上了画家,而我却选择了新兴的高科技行业,并且为资本家打工。小说中的主人公也曾为资本家打工,但最终还是放弃工作而选择了自由。在我这个俗人看来,我不知道这究竟属于一种超脱俗世的高深觉悟,还是只是因为年轻血性头脑发热而滋生的一种肤浅情绪。不过,艺术与商业的确有如鱼与熊掌一般,是很难平衡、很难调和的一对矛盾体。无论是画家、作家、音乐家、电影导演还是游戏制作人,都统统地会遇到这样的问题。这本小说只适合作为一部励志作品,而非感情方面的参考读物。小说主人公的感情生活是很糟糕的,很凄惨,很身不由己。我虽然与作者的行业不同,但对其中的某些经历,还是可以映射到自己过去的一些影子。年轻人在什么资源都没有的情况下,很容易陷入到理想、爱情和面包这三座大山的重重包围,被残酷的社会现实撕扯欲裂。成功的光环,是一定会让成功者付出相应的代价的。这个普遍的道理,在所有的行业都成立。BENJAMIN幻想建立起一种有别于日本漫画的独特风格,并以此推动中国动漫事业的发展。但他的眼光实在是太狭隘了。BENJAMIN的作品普遍异常华丽,但其风格所倚赖的过高的制作成本,是只能用作坊的形式来产出,而无法形成一个规模化的创意工业。漫画事业要想有大出息,需要做到商品的符号化、制作成本的平易化、周边领域的兼容化等等,而这些基本的商业元素统统都是BENJAMIN所欠缺的。所以他的作品只能采用面向小众的零售这种单一脆弱的商业模式。这是匠人的局限,也是时代的悲哀。

真实的迷惘。

Benjamin。任何生物的思想是在写作中得到某种满足。笔,是最好的意中工具。但,Ben却用他生硬狂燥的笔杆写出了如此令人心中有点儿震荡的东西。它的真实难以用语言形容,很奇特,但它所映照并不只是“疯子”。执着的人付出的是如此的沉重,用一切冷漠的态度看内心以外的所有,甚至是所爱的人,很难想象,这种人值得爱吗?似乎,珍惜的也只是捕捉到的那一瞬间的温柔。喜欢那种为了追求自我而放弃一切的感觉,但更多的是怕,怕失去,怕后悔,但无法挽回。从未尝试如此这般将失去的有多少,但恐怕永远都不会有机会,毕竟,并非人人都是“疯子”。萨沙,古利,娜娜,秋。在这儿,他(她)们都是主角,他(她)们都在为自己所扮演的哪个角色所努力,究竟谁对谁错,时间会揭示一切。跨越了三年的长度,而这三年却是从一个不羁满脑幻想对未来充满期待的年龄变成对一切冷漠的处理,对一切嗤之以鼻的阶段的复杂过程。Ben站在了三年的末端,用如此透彻看穿一切的文字记录了想说得所有,似乎,并未说完。心情是难以释放的,一口气一直憋着,憋着。最终,我忘记了如何吐出这口气。心随着“疯子”飘了,对着一无所知的远方,看不穿身边的任何人,无法估量他(她)们在我心中的重量,并非看重自己,但却不知自己的付出所得到的是什么。世界上本来只有一只贪婪的狼,但在变质的空气中呼吸的所有或许因此也成了其中的一员,所以,世界上的狼多了。在我未吸食他人的血液时,是否应该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好象,我也爱着身边的每一个人,但又是那么的恨着每一个人。爱愈深,恨愈浓。时间能见证一切,但Ben未告诉我有多长。迷失的孩子,我无助的看着穿梭在这个城市的每一张陌生的面孔。“我们去哪?”眼泪悄然而下。

我觉得很好,原因有二

1,把自己的暴力描写的很真实,没见过有人写暴力写成这样的。可能我读的书少原来我非常不能想象男人怎么会动手打女人,现在也看到了他们的失望,恐惧2,对理想执着的追求,在那么大的压力之下我没听说过他,在图书馆千篇一律的封面中看到这本书,本以为它和其它骗小男小女的书一样,没想到竟也给我带来一丝的颤动

内容已经记不太清 只有那一句话 诞生了一个小愤青

“如果自私就能幸福,如果无耻能带来成功,如果丧尽天良适合我,该有多好,活着该有多爽。”当时看着书开头的这句话,心里产生了无与伦比的共鸣。

我们的青春谁来挥霍...

用一个疑问句来开头...青春用来思念的日子充满轻狂青春用来奋斗的日子充满颓废青春用来装满的都是抱怨青春用来极度怨恨的日子兜里没有钱青春用来悔恨的日子只有香烟和酒精青春用来埋葬自己青春葬在了梦想的边缘除非在这一切发生的时候你看过这本书...

最后,还是看不到他们的方向

爱情,在疯子眼里曾经美好,为了娜娜,离开了最好的兄弟..好多感动为什么爱情总是那么现实喜欢<我们去哪儿>,残酷的爱

胡乱说说

很刻薄地说,看完这本书以后,相比较,感觉郭敬明写的是垃圾。倒不是benjamin多么地精品,起码感觉他不做作,而文章,最重要就是是拿来说事的,而不是让大家瞻仰你的并且,因为他的文章,而对我一向嗤之以鼻的漫画有了重新的认识和感受,相信这就是收获

我只有一句评价

画插画的人不要去写小说!!!!!(完)P.S.我有二手转让,并且有BENJAMIN的亲笔签名和头像。欢迎同城的朋友讲价。但是,说实话,看完后对这本书蛮生气的。我很少很少会舍得把自己买回来的书和CD卖出去。不过,这次真的,例外。原因就是我的那一句评价。BTW这是后来加上来的:我觉得这本书的主角疯子,是一个自私自利、自以为是的男人,并且,他歧视女性。这种角色设置,有点像林真理子的一本对男性批判的小说。但如果BENJAMIN对这个主角是持有正面定位的话,这就是我对这本书生气的原因了。人生观有问题的人可以成为很出色的插画人,但不要来玩弄文字,误导读者。

看到书的时候很激动。在一个门面到期的旧书店,在褶皱破损灰暗凌乱的书堆里,突然翻到塑封的唯一一本新书,而且还是BEN的。就快速地买了。那年才上初二,读了一遍。真觉得画插画的不应该写小说,我不能接受他文字的粗糙和里边的内容。高一的时候去外地读书,就开始莫名地想起BEN在北京,和萨沙,和娜娜,和徐老三,在天津和古力,和娜娜,和两只猫。和秋。后来因为成绩不好转学,目前人生最灰暗的一段,我读了它一遍又一遍。我不再觉得BEN装13了,不再觉得他文字粗制滥造却情绪做作了。我觉得里边所有的人,都像自己的至亲。又真实,又世俗。这书不文艺,不小资。就是一个爷们儿最真实最深腐的情绪和操蛋生活

速写流苏

写本杰明的书呢还是写本杰明的画儿呢,这是个问题。相信看他书的人都是看他画儿的人吧,所以仿佛也不是个问题。流畅而诡异的线条,厚重奔放的颜色,为什么就连最阳光的主题在他的笔下也有那么强烈的冲突?紫色是让人无法挚爱又难以离开的颜色,挚爱的蓝色的橙色的女孩,却永远挣扎在紫色恋人的身边。终于把所有对自己的描绘全都用最奔放的线条描绘出扭曲的面容,然后一遍又一遍铺陈上如同干涩的淤血般的凝紫……用流苏的华丽表现速写的轻捷,矛盾的画,矛盾的故事,矛盾的人。P.S. 自己驾驭语言的能力果然不能用于表达画面带来的冲击感,惭愧啊,如此吧……

多少年还是爱Benjamin

还是高中时,我就疯狂迷恋Benjamin 无论是他的画、他的书、还是他的人本身~ 都有一种无法低档的诱惑、他的书、、我最爱的还是《我们去哪儿》、、那个年纪的我还是有很多的叛逆成份、、看这本书像是在读我的心声、、每一页都让我感受到。。我们对梦想的执着、、对感情的迷茫、、还有对生活的无奈、记得Benjamin写猫的那段时、、我真的是哭了、、非常之到位、本人强烈推荐大家看!!!

只不过想当自己的上帝

听到有人说,BEN写字不如画画。我只是想为他“平反”。其实我并不算有这个资格吧,但只是想尽自己的努力,以自己的理解,去说这本书。其实我觉得,BEN在作品中是近乎虔诚地想把自己的心解剖开给别人看。疯子的本性是多么善良,多么单纯。可是社会让他不敢把自己的单纯展现给别人,他装成一头小兽,在那皮囊里,尽是内心的迷茫。我也喜欢漫画,看到本写出的心声,心里感到前所未有的共鸣。疯子为了生活而迷茫。 对于漫画,他想把自己全部的时间都贡献给她,可是那样就无法生活。为了生活,他陷入了对自己的责备与迷茫之中。为什么爱漫画?为什么愿意为了漫画放弃别的一切?每一个爱画画的人,都陷入了本为我们准备的漩涡里面。徘徊,而找不到出路。也许看到这本书,你会觉得本这个人愤世嫉俗,看不起社会,看不起别人。我觉得说他文章不如漫画就在这一点:不知道点到为止。本太想让我们认识到社会的不公与黑暗,所以把每句话都血淋淋的剖开给我们看。因为他过了很久没有人理解的生活了,所以希望每个人看到他的每句话都可以理解他。他对周围的世界过分失望了。其实通过他对故事的描写,人们已经可以理解他了。假如他把这些深入地分析留给读者,读者也许会更容易接受。精神可嘉,技巧不足。我觉得其实本的画已经够好的了,他为什么不愿意去做单幅插图,就愿意天天画一格一格的漫画?我想,是画漫画的人们想做自己的上帝。自己制造出一个世界,一个故事是多么快乐的事!疯子乐师在周围的世界中找不到认可,越是想自己创造出一个乌托邦的世界。(个人见解阿,呵呵)其实,本的过去看似很痛苦。但我读书时总是感觉他有炫耀的东西。不知道为什么,也许以个人经历过痛苦后再往回看,也会有一种成就感吧。

《我们去哪儿》摘录

那些小小的成功的背后,是天踏地陷般的人生要说心里话,我非常非常感谢上帝给我这样的处境,我非常高兴自己可以画画,我非常非常高兴有那么多人像我一样认同我的理念,像我一样认为贫穷和奋斗不是耻辱。我不是一个好的作家。我只想告诉大家,曾经擦肩而过的人们,我恨你们,也更多更多地爱你们。我很高兴,遇到过你们,承受着你们带来的痛和快乐。

心的方向——评《Where shall we go》

穿过无数时光的胡同,穿过一路爱人的哭泣和变换着的身影。停不下来,不知道是爱还是不爱,被内部不断勃发的欲望驱使着,有了新的欲望,就去新的世界。——《我们去哪儿》我依稀记得我们几个喜欢动漫的孩子们策划的未来,一间不大而明亮的工作室,Shimere负责编剧,透负责画稿,我负责一切对外的联系。那是年少,对未来抱着无可名状的期许,也许写完了这道难算的数学题,做完一套模拟,突破了高考的窄口,未来就是美好而无限的天空。这个世界不知道,我曾经抱着一个漫画梦。我也还记得幼年的自己把在课堂上画的漫画给爸爸看时,老爸露出些许赞许的目光,说着,我家丫头要不就去学画画吧。当时一个十岁的孩子用一句很老成的话打消了爸爸的想法,“爸,你不知道漫画家都很穷的吗?”我收起画作,摊开本子,写那些在我看来很简单的题目。现在想来,发现自己原来从小就是一个俗人,这也决定了,我的漫画梦从一开始就是一个骗局,好让我有一个正当理由在临近其中考试的手电灯光下依然抱着我的漫画,不撒手。所谓梦想,究竟有几分是真的,所谓追逐,又有那个方向是对的,所谓人生,穿过时光,谁装饰了谁的梦。那,我们,去哪儿?《我们去哪儿》当代漫画家Benjamin的自传体小说,故事用平淡的第一人称讲述一个文艺小愤青疯狂地热爱着漫画,热爱着梦想,追逐自己偏执地信仰,在每个人生的阶段遇到不同人,经历相似的境遇,而后成长,继而是回归原始状态下的流浪,继续寻着和坚持着自己的路。我们主人公是绰号叫疯子的漫画家,年轻,张扬,发誓要画出中国最好的漫画,一定可以赶超日本,我想,他是真正有梦想的人吧。故事经历了疯子由北漂到天津卫,再到上海,而后在离开上海后开始重新的流浪。故事如一个圆,绕了一圈,又回到最初的起点,只是在经历了颠沛流离的分分合合后,故事以不复纯真。北京,是一个埋着许多梦的地方,繁华,绮丽,却是一座钢筋水泥搭就的墓地,葬着无数人的青春时光与破碎斑驳的梦想。疯子就在这里被自己的房东诈骗,与最好的朋友萨沙在老旧四合院的大树下乘凉,谈着吉他,也许还会在半夜一行人抽着烟在鼓楼前溜达,在后海和小混混干场架,然后没事人似的,转身潇洒离开。那时“凭借着未经磨难的狂妄,注视来往的面色苍凉的人们,讥笑他们平凡,讥笑他们软弱、龟缩的行走”。那时,会疯狂地做订单,用自己的稿纸换来广告商的钱,一两万,然后挥霍,也许是拉帮结伙的吃饭去,也许是为了给自己还有萨沙去买一个帅气又个性的皮钱包。穿一样的衣服,吃同样的饭,有一个简单而又放荡不羁的生活,如同流浪在时间的边缘,用怎样的姿态都不是罪过,年轻,犯下什么样的错算错。那时的北京,是疯子梦开始地方,有最好的朋友,有而后对比来说,最简单的生活。如果不是娜娜的出现,世界是不是一如既往的豪放下去呢。疯子还是疯子,什么都不放在眼中,沉默寡言,心怀梦想地蹉跎时光。可是,娜娜还是悄悄出现了,这个赋有才气的女孩,轻而易举地夺走了萨沙的心,我想那时的疯子应该是稍稍对娜娜带着一点怨气的吧。可是最后娜娜却走进了自己的世界里。疯子就这样夺走了好友的心上人,多可悲。友情在爱情面前总有一种如玻璃一般的美,绝对纯净透明,却又那么易碎。疯子与娜娜俩开了北京,抱着被爱情烫热的心,奔赴一心相信的美好前程。天津,是一个属于小人物的城市,浓重的生活气息,琐碎生活的点点滴滴,让人容易念起自己的平凡。疯子与娜娜相爱,生活在一起,甜蜜,然后开始产生裂缝。这是一个多么正常的爱情的故事。因为爱在一起,因为生活而分离。当梦想与现实遇见的时候,就会让我们见识所谓的差距,梦想太丰满,现实太骨感。当爱情的温度难以温暖现实的寒冷,当我们为了梦想忘记了要多给爱人一些疼爱,当距离产生,裂缝难以缝合,痛苦滋生,单纯不复存在。娜娜,我们的才女,在庸俗地化妆装,掩盖岁月苍老的痕迹。不再去看那只可爱的白色猫咪是不是痛不欲生地被一个疯子折磨着。现实不肯给这对苦命鸳鸯一个奇迹。在梦想与爱情的抉择中,疯子身心俱疲,拖着步子,南下去上海,寻两人未来的物质基础,如果还有未来的话。上海,疯子的弟弟说上海是一座女里女气的城市,疯子对他说,这是一座真正不屈服的城市。疯子去了广告公司上班,做一个上班族,多么不可思议,然而他依然坚持着梦想,画漫画,坚信着有一天他的漫画会出版。不久,娜娜有了新的感情归宿,疯子这次彻底疯了,为了一个远在津城的女子,沉在失恋绝望中不能自拔。“既然要失恋,人为什么还要恋爱呢?”绝望,失眠,发了疯的工作,甚至自杀,一件一件疯子都试过了,在那时秋刚好出现,刚刚好。我真的很喜欢最开始爱着疯子的那个秋,她如江南的细雨,无声地爱着。为他收拾屋子,为他洗头发,和他一起淋雨,在他身边始终如一的陪着,当疯子满心都是娜娜的影子时,秋取出所有的钱,让疯子乘着飞机飞去津城,找那个变了心的女友。那时的秋,会不会想到有一天,她也会变的事故,变得爱慕虚荣,目光不复最初的清澈,也会想去离开疯子,她更不会想到疯子会为她的背叛,而大打出手,而后是永远的离开。无论是娜娜还是秋,最后都离开了疯子。这似乎是一个轮回,一个故事重复的发生,是梦想的错,是爱情的错,还是我们都还太年轻?疯子的画后来出版了,成了小名气的原创漫画家,最后他却如开始一般开始了流浪般的逃亡,去津城,去北京,只是记忆以与现实差距太远,它长不过生命。“生命是需要尖叫的歌,唱完之前,绝不能止。”这是一本漫画家写的小说,个人认为就算通篇都没有华丽的辞藻,但是却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表达,不虚伪做作。我喜欢里边疯子的自述,快乐,难过不带掩饰地爱着恨着,坚持一种信念“认为贫穷和奋斗不是耻辱”。我们都有自己的个性,热爱自由不干束缚的天性为了生活套上枷锁,而后为了理想解开束缚,打破生活的窄口,就想我们的疯子一样,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关于爱,错综复杂的曲线,钩钩画画,最后也未能描摹出最初纯洁与最后的复杂。爱情即使只有一秒也不能说它是假的,何况有人真的爱过,真的付出过。只是那个沉默的少年初识时不懂得珍惜,再遇时不懂得信任。悲哀地是最后结果,还是错过。最后他说“曾经擦肩而过飞人们,我恨你们,也更多更多地爱你们,我很高兴,遇到你们。承受着你们带来的痛和快乐。”“其实,最终我们都会幸福……”这是一个多么美丽的期许。可是我相信,人生若如此,经历平静,激情,苦难,背叛,绝望,而后依然能够站着生活,是多么的不易,心若可以,也应如此去坚持梦想,相信奇迹。让我们怀着最朴素的梦想,为未来或可期遇的美好努力,相信心的方向,我们去那里。其实,最终我们都会幸福

愤怒无建树

我还记得2002年时Benjamin在上海时的模样,扎着红色头巾,仔裤配球鞋,家住上海老式木宅的二层,逼仄而温馨,有很多的野猫出入。但说起这些,并不是我的记忆力足够好,而是他的这本非插画类的纯小说将我一下子拽回了那时候。那时他疯狂画画的模样,不会有人比他自己记得更清晰,抑或是,记得更心痛。他那时候还没有诉诸于文字,但现在仿佛瓶颈泥沼里的自救,他需要用流畅而下的文字来充分抒写。Benjamin小说的迷人之处在于某种不可仿效的原生态。那群貌似痞子的摇滚愤青,投入地谈一场无望的短暂爱情,在贫苦的梦想途中目睹耳闻足够龌龊的世态炎凉、贱人贱相,在足够的泪水、淤痕、亲吻和怒骂中走到所谓的成年人之中。假如你看到一个略有成就的后青春男孩带着平和的微笑面对记者、粉丝、同事、上司、家人、恋人,请千万记住Benjamin的开篇箴言。“当我还是一个放肆孩童的时候,总是愤怒愤怒愤怒,后来知道,愤怒除了伤害自己的爱人,不会有一点建树。如何赤诚以待的热爱,顶不住一个龌龊欲望的阴谋,无论你爱,亦或愤怒。真诚永远不如欺骗令人感动。”

我们去哪儿

只有来自于生活,才能把书写的细腻,准确,真实。只有经历了生活的这些或那些,才能体会其中的一切。

BENJAMIN的毒

大约是五六年之后刚刚结束的夏天,北京的街头狂风大作,蓝得空旷的天空中满是被风吹着不断改变形状的云块,云底铅灰厚重,而被阳光穿透的部分则是刺目的白。这样一个天气里我偶尔走进据说是全场七折的第三极书局,像平时那样漫无目的地闲逛,站在书架旁翻阅一些印刷精美质感厚重价格也同样不菲的大部头,然后我终于又看见了BENJAMIN的书,只看封面便认得出来,巨大而炫目的女孩头像,略带紫色的殷红色调在女孩的头发、双眸与娇艳的唇上燃烧,鼻翼与面颊在绚烂的高光下又白得近乎透明,一些笔触如同狂风吹过般凌厉而又粗犷,另一些却温婉若水。令人屏住呼吸的惊艳。每个人一眼看到BENJAMIN的画总是如此印象,色彩,光,笔触,总是如此勇猛卓绝的同时又如此含情脉脉。我拿过那本书,发现那是一本小说,标题是苍白的,仿佛被刀劈开一般的字体。我们去哪儿Where shall we go?与BENJAMIN这个名字的相遇大概是在2000年,依照我模糊的记忆,那时候那个家伙和他在国内漫画界内风格独一无二的彩色插画一起横空出世,登上各种国内漫画杂志并震撼我们这些尚在日漫中浸泡对国内漫画界只算是一知半解空怀美好愿望的小屁孩们。在中国,动漫是一条血淋淋的荆棘路,每个动漫迷们心中千回百转无法言说的伤痛,如果看到这些文字的你同样是资深动漫迷便会明白我所写下的这些,如果你同样那个时候就知道BENJAMIN,便会明白那时候他的出现是多么响亮动人多么华丽。我跟死党们传看他的画,议论他的风格,那时候大概十六岁,单纯地喜欢那些无比华丽的色彩与形体,喜欢一个生长在中国的年轻男孩能画出如此漂亮的画。国内出名的漫画家与插画家出色的许许多多,但几乎没有人能够像他出现的那么轰动那么华丽,他的色彩几乎是一种毒,呼吸停止,眼睛无法离开。02年我离开了家乡北上,离开了学校附近成堆的盗版漫画书店和一起传看各种杂志漫画书的死党们。来到学校的第一个秋天,我在高数课上遇见一个跟我一样喜欢在笔记本上涂鸦的男生,下了课便带着找到组织般的兴奋一起去逛了宿舍附近某个传说中隐藏得很深的小书店,里面堆满了各种各样学院老师看来不着调的书,科幻奇幻漫画等等。记得那时我看到一套从印刷到纸质到价格都无比高档无比像正版的Clover,欣喜地告诉他那是我最喜欢的漫画,他说那你买么,我说我再想想好像钱没带够,他立刻掏钱买了递给我说,喜欢就买,不够我借你。那一天之后我们再很少有机会碰面,天气渐渐变得寒冷,北风凛冽的冬天里,最后突然得到的消息是听说他挂了三门课被退学,人和行李就此永远在这个园子里消失不见,只剩下他送我的书,珍藏在大堆的物理课本中间至今仍保存良好。那是我在北京度过的第一个冬天,就这样发生许多事情。还记得高中时最罩我的老大带着几个漫迷从天津杀过来找我的那天,正是十一月底最为寒冷阴湿的时节,我们几个在巨大空旷的城市里坐车阿倒车,倒车阿坐车,然后下了车走啊走啊走,无数次地迷路再无数次地找到路,先是去了地坛的书会淘了大堆漫画和拼图以及其他周边,接着走了好久才找到一家麦当劳坐下,一边轮番跺着被冻得麻木的脚一边分享某个姑娘从漫展上带来的cosplay照片,后来我们又继续坐车,去了国子监传说中的龙裔原创,那是一家当年《漫友》上评价极高的动漫产品店,店面很小然而处处透出一个牛字,柜子里全是各种贵的要死的正版书正版碟原声带首办钥匙扣海报以及其他周边,我们流着各种口水瞪着眼睛在店里转了一圈又一圈,临走的时候看见BENJAMIN新出的两本漫画技法教程和一本画集《One Day》,同样是封面无比绚丽惊艳的,同样都是漫友上广告了许久的,也同样是刚刚血拼一整天的我们几人可望不可求的。那天傍晚阴郁的天空中开始飘起了零星的冰粒,我送他们几人去了车站然后一个人坐车回学校,心里还在想着BENJAMIN新书封面上流光溢彩的头像,想着那些封存在冰凉的塑料袋里光洁崭新的书里还藏着怎样明艳的世界。一个多月后我居然真的拥有了那几本书,是老爹买下送我的圣诞礼物。现在想来,那时候能如此单纯如此执著地喜欢某些东西,并因此积淀了如此多回忆能够在此时此刻一点点回想一点点复活,有某种幸福而苦涩的味道。从《One Day》开始,才算是正式品到BENJAMIN的毒,不是单纯的色彩画面,还有故事,还有文字,还有他描述自己盲流一般的生活方式自己追求的梦想失落的希望自己对猫没有道理的溺爱。那时候我在北京晴朗大风的天空下一个小小的园子里啃一本又一本高数线代力热光电,床头放着薄薄的一本《One Day》,黑白红三色的封面上那个光头戴皮帽的家伙柔腻性感的嘴唇里斜叼着一杆香烟,帽檐阴影下半闭着睫毛浓重的眼睛。书里的BENJAMIN跟一群同样爱漫画的家伙们流窜在灯红酒绿钢铁森林的上海,把拼命赶稿挣来的钱交了房租买了猫粮和大堆盗版漫画,他用自己着魔一般的画笔描述那座阴雨连绵的城,描述从东方明珠望下去永远没有尽头的钢铁水泥的地平线,那些纷乱的电线狭窄的里弄滴水的床单苍凉的鸽群还有石窟门里黄浦江边厚底鞋低腰裤造型夸张的姑娘们……许多年后我终于去过一趟上海,天气炎热潮湿,夜晚灯光璀璨人流如织。回想当初的自己身为一个没见过世面的北方丫头却对这座城市有着某种近乎魔障的怨念,只因为我知道这城里有三个华丽的令人叹为观止的男人,一个是大角,一个是BENJAMIN,还有一个当时大我一届的学长。《One Day》就这样在我的床头放了四年,然后连同其他书一起拿下来掸掉灰尘装进纸箱带走。四年里可以改变的东西太多了,再没有买过漫画书,绘画和CG之类的东西也是学一阵放一阵,留下为数不多的几份作品残留在备份用的硬盘里,没有再见过那个学长,却见到了大角,同时又连带着见到另一个生活在上海的男人,渐渐地因为写字认识了更多人也被更多人认识,又听说老大也开始写字了,考虑拉她一起上贼船,当初买漫画的那家小书店拆迁了,床头的书仍然越来越多,大多数与物理无关,还有什么呢,我想啊想啊想啊想……四年后的夏天里我终于去了上海,回到北京的时候已经是凉风渐起的初秋,这次跑去了另外一个更小的园子里读书,那些漂亮活泼打扮入时的女生们听说我原先的学校和专业后总是夸张地大喊大叫或者张大了嘴巴吸气。新到一个地方或许会有些不适应,总是会安安静静地坐在那里想着许多事情,这时候就会觉得,这个园子离我原本住了四年的那座,实在是隔的有一些远,远到我要经历将近两个小时的车程来穿越几乎整座北京城。2006年9月8日的下午,我刚从一场异常严重的感冒里恢复过来,为了回原来的学校开一份证明而不得不经历这样一场漫长的旅途。阳光灿烂,风有一点大,天空中厚重的云团匆匆流过。我回了学校,看见绿荫浓密的道路上又多了许多新生;我去了北京分部的办公室,看见那些久未谋面的家伙们在热火朝天地讨论设定集,一旁的办公桌上多了一缸新买的锦鲤。接着我该走去回学校的车站继续我又一个将近两小时的旅程,路过崭新明亮的第三极大厦时看到图书全场七折的巨大海报,决定不妨进去转转,半个小时后我看到了BENJAMIN的新书。我们去哪儿Where shall we go?我在书柜旁边站了一个多小时,看完了这本书的一半,然后去收银台付账,带着它坐车回去,坐在床上看完了剩下的一半。这本书,我只能说,是一个疯狂漫画家在过去三年里的故事,三座城市,两个女孩,两个朋友,几只猫,一群热爱艺术的文青加流氓,无数得到的与失去的,燃烧的与熄灭的,希望与绝望,梦想与破灭,香烟和啤酒。还有文字和画。身为一个口味挑剔的读者和性格脱线的作者,我总是自负地宣称很难被某个故事感动,我大言不惭地宣称说故事只是一个框架用来盛放你想说的话想渲染的场景想倾诉的怨念人性里细腻而永恒的伤痛才是王道而不在于男猪脚有没有怀抱女猪脚的尸首仰天长啸三声,我奋勇地在未名九州版里单挑众土豆粉们说缥缈录不过是个双生一旦的煽情故事你们有爱它的理由我也有无动于衷的权利直到正版资深少男跳出来教育我说事情可以做绝话不能说绝,我看电影也好电视也好书或者漫画总是在该哭的时候不哭而在一些无比奇特的时候泪流满面放声抽泣无法抑制地握拳咬牙无比悲痛。这一次BENJAMIN的小说依然无法感动我,尽管他的文字比起他的画面毫不逊色地华丽,令早已拿不起画笔的我嫉妒得牙痒。但是无法不中他的毒。他依然年轻的生命里,那惨淡绚烂的生活轨迹与我是如此不同。然而那些字里行间的伤痛又是如此相似。我们去哪儿?Where to go?Who know?Who care?BENJAMIN,张彬,你这家伙,希望你书里最后一句是发自内心的。其实最终,我们都会幸福……2006.9.9


 我们去哪儿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