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莲

当前位置:首页 > 青春文学 > 爱情/情感 > 伊莲

出版社:万卷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09.4
ISBN:9787807597971
作者:吴虹飞
页数:229页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作者自传式的青春小说。
无意中看到的一场摇滚乐队演出,让富家弟子程西泠爱上了歌手伊莲。他愿意帮助伊莲在音乐上发展,但后者却神秘失踪了。伊莲的失踪牵扯出两位神秘人物——“金三角”毒枭李军和多年前就离开京城的吉他手小龙。
年轻的记者叶凌飞负责去追查伊莲的下落,却在南方邂逅了让伊莲魂牵梦萦的小龙。她得知了伊莲失踪的真正原因。原来伊莲随李军到了西贡,沉迷于致幻剂,黯然离世。叶凌飞此时虽与小龙相爱,但感伤之余也离开了小龙。
我们这样的人,爱一个人很慢,不爱一个人也很慢。总是过分地爱,不合时宜地爱,不顾一切。
在这个萧条的年代,所有人都失去了爱情。
《伊莲》新闻材料:
今年五月,摇滚乐队幸福大街主唱,作家吴虹飞即将出版第一本长篇小说《伊莲》,由当下的著名的评论家,小说家,艺术家联袂推荐,万卷出版公司推出。春天是一个好的开始,幸福大街将携带新书《伊莲》与第二张唱片《胭脂》在北京、上海、南京、苏州,杭州等地做小型巡回演出。
读者对象:
18-30岁之间的青年女性读者。
关于吴虹飞:
原籍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人,侗族。
清华大学环境工程、中文系科技编辑双学士,现当代文学硕士。
1996年获清华大学校园文学大奖赛诗歌奖一等奖
1998年在清华大学蒙民伟楼举行个人作品演唱会
2003年1月起出版《小龙房间里的鱼》、《阿飞姑娘的双重生活》、《征婚启事》、《这个世界好些了吗》、《名流》等书。
2007年6月,应艺术家艾未未之邀,完成卡塞尔艺术节上观念艺术《童话》的采访录,完成了40万字的《童话——中国采访录》,事关感情,性,安全感,价值观,艺术观念,环保问题,能源问题,中国和世界的关系。
2008年,开始做侗族音乐的收集。并且筹备第三张专辑《冷兵器》
曾经有美国制作人认为,“我意识到吴虹飞确实在用她的音乐创造了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世界——感性热忱,带着浓重文学色彩和音乐特质。”
乐评人李皖曾经写过:
在1997至1998年这段时间,吴虹飞惯用的做法是献祭,牺牲地、神圣地、神情庄严地,献出自己的身、自己的血、自己的心和自己的灵魂,她用祭礼般的仪式把自己升到了接近天空的那个高度。
名家推荐:
她的幽默感,是女作家中少见的。她的感性与敏锐,是作家中少见的。她对待世事与感情的执着和痴迷,是认识字儿的人中少见的。
——宁财神(作家,编剧)
我先后知道了阿飞的方方面面:这个人物、她的音乐、她的文字,以及她的部分生活。这几个部分相互重叠交叉,构成一个不完整但是丰富的形象。进而反观本心,自己的价值观又一次出现一瞬间的恍惚,仿佛进入三十岁之后,每两三个月一次,那种有震感的心率不齐。
——冯唐(作家)
哼哼唧唧的青春腔在拖腔拿调的海淀岁月中飘落,在衰亡的垃圾时代中寻找真情实意的落脚之处,一段带着山间气息的蹉跎青春流水账。一本关于梦想的,忧伤的书。
——艾未未(艺术家)
一个文雅而尖锐的心灵,一段细致而抒情的人生,一个精神恍惚的人活在一群精神恍惚的人之中,正如一场爱情被置放于无数种欲望里面,难道情感、梦想、单纯的幸福都像存在本身一样是一个不容修改的错误?吴虹飞的小说写出了现代生活中这个容易被人忽略的重要侧面。
——谢有顺(文学评论家,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

编辑推荐

《伊莲》是由吴虹飞编著的。

前言

我自从到清华担任中文系导师以来,也担当了文学社的指导老师。当时清华的创作气氛还很浓郁,大教室里经常有许多学生在旁听。许多理工科的学生,都很喜欢写诗,他们其中的佼佼者,有些也成为了我的研究生。吴虹飞被保送就读清华大学中文系硕士那年,系里外招学生增加,本校所招的学生名额有限,眼看她就要失去读硕士的机会。惜其才华,我力请本系招生委员,收她作为我的学生。后来作家格非调到了清华中文系,读到吴虹飞的《伊莲》,大为赞赏。他立刻打电话对我说,没想到清华还有这样的学生一一他更没想到的是,我恰好是虹飞的导师。我在清华教学多年,知道许多理工科学生都很有灵气,对文学也是有着热心和不俗的见解,只是他们大多内敛。格非当时觉得发现了好的写作者,十分高兴,向一些文学刊物大力推荐之时,也鼓励吴虹飞继续写作。我想她还是把这样的话记在了心里,她花好几年构思的长篇,往往因为学业、工作以及乐队排练的繁忙,无法完成。吴虹飞当年报考中文系的双学位时,曾经给我看过她写的诗歌,她诗歌中的阴郁情绪和一个女孩子对爱情的看法,令我印象深刻。后来她因为诗歌而迷上了音乐,抱着吉他自己写歌,也是阐发于此。

内容概要

侗族人。幸福大街乐队主唱。写作者。出版过《小龙房间里的鱼》、《阿飞姑娘的双重生活》《征婚启事》《这个世界好些了吗》《娱乐至死》《名流》等9本书。
唱片《小龙房间里的鱼》(2004),《胭脂》(2008)
目前致力于第三张乐队专辑《冷兵器》,以及侗族音乐的收集、整理。

媒体关注与评论

她的幽默感,是女作家中少见的。她的感性与敏锐,是作家中少见的。她对待世事与感情的执著与痴迷,是认识字儿的人中少见的。  ——宁财神(作家,编剧)我先后知道了阿飞的方方面面——这个人物,她的音乐、她的文字,以及她部分生活,这几个部分相互重叠交叉,构成一个不完整但是丰富地形象。进而反观本心,自己的价值观又一次出现一瞬间的恍惚,仿佛进入三十岁之后,每两三个月又一次,那种有震感的心率不齐。  ——冯唐(作家)哼哼唧唧的青春腔在拖腔拿调的海淀岁月中飘落,在衰亡的垃圾时代中寻找真情实意的落脚之处,一段带着山间气息的蹉跎青春流水账。一本关于梦想的,忧伤的书。  ——艾未未(艺术家)一个文雅而尖锐的心灵,一段细致而抒情的人生,一个精神恍惚的人活在一群精神恍惚的人中,正如一场爱情被置放于无数种欲望里面,难道情感、梦想、单纯的幸福都像存在本身一样是一个不容修改的错误?吴虹飞的小说写出了现代生活中这个容易被人忽略的重要侧面。  ——谢有顺(文学评论家,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

章节摘录

第一章(1)许多年前,列农就在女生宿舍的楼下等伊莲。看门的大妈喜洋洋地告诉伊莲:“伊莲,有人找你。”伊莲就很害羞地跑了出去。见到他,就带着他绕到远一点的地方去,生怕别的女生看见。门房说:“他是不是你男朋友呀?”伊莲就斩钉截铁地说:“不是。”他个子不高,又瘦,戴着眼镜儿,半长头发,脏兮兮的。伊莲觉得他长得有点难看。很快到了冬天,他们穿过圆明园到一个流浪的歌手那里去听他唱歌。他们在土丘上一前一后地爬上、爬下。树叶都掉光了,那些灰灰的树在风里显得细长细长的,麻雀们在地上一跳一跳地找东西吃。伊莲穿着列农的一件灰色的夹袄,肥肥的。他就说:“你就像这冬天的肥麻雀一样的。”伊莲听了这句话很不高兴。她想他有什么资格觉得自己像麻雀。自己明明不是麻雀。叶凌飞正觉得自己倒了八辈子的大霉,有人把她叫到了老总的办公室。原来《南国周刊》这期又宣告售罄,老总知道自己捡了个宝,当即提升叶凌飞为主任记者。叶凌飞这才知道古人说得没错,福祸相倚。她一时啼笑皆非。(3)程西泠一早起床,就看到了《南国周刊》的副刊评论:世纪末的“冷兵器”。他知道说的是伊莲的乐队,心头突突一跳,赶忙读下去。1994年第一张校园民谣专辑大获成功,应该归功于长期积淀的城市怀旧情结,和唱片公司精良策划的商业运作。同年“魔岩”推出的人称“魔岩三杰”摇滚歌手——窦唯、张楚以及何勇的专辑,暗示了一种个人创作的可能性。酒吧业的一度繁荣使得许多外地歌手、吉他手云集北京,与流浪的诗人、画家一起形成了相对稳定的聚居区,如1994-1995圆明园村,1997-1999的树村、东北旺等,以及MlDI音乐学校。工人、农民、无业的游民、诗人、画家中的一部分转型为当下中国摇滚的精英分子。在唱片业的推动下,来自西安的许巍、郑钧,以及北京的朴树等,在几年间红极一时。“摇滚”这个曖昧不清的词形成于大众和官方的夹缝之间。

图书封面


 伊莲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5条)

  •     阿飛不是敘事高手,講故事似乎也不是她目的。所以如果作為小說,《伊蓮》是不合格的。程家開頭的描寫像足亦舒的《乒乓》,且小硬傷不斷。阿飛擁有收集歸攏感情碎片的無比才華,隱蔽、細小、輕忽的碎片們就被她小心地拼在一起,并窮其才能和語言自圓其說。重複、絮絮不止,不妨礙我們繼續愛她。因為還要從“小說”中找到所有細節,來一小片一小片地還原阿飛與小龍的故事。是的,阿飛寫了那麼多書,講的都是同一個故事。“人與人之間是需要相互馴服的:一起做一些事情,度過一些時光,或者什麽也不用做,什麽也不用說,然後,在分手的時候,才會覺得憂傷。在這個世界上,有千百萬朵一模一樣的玫瑰花,只有一朵馴服了小王子。他們住在同一個星球上。他為她澆水、罩玻璃罩、立屏風、殺毛毛蟲。他留意她的無端抱怨、可笑的吹噓和沉默。可是,我們常常不重視這種微小的事情。正如小王子的狐狸說:這是一種常常被忽視的行為。”快兩年前的“明城”,阿飛和小龍相鄰坐在我的對面。我不知道阿飛是隔了多久再見到小龍。小龍始終安靜又淡淡地保持一種馬上就要微笑的表情。阿飛兀自落下淚來,時而又熱情地跟小龍耳語。周圍吵的要死。阿飛一定知道,她跟小龍,一定不可能互相馴服了。如果回到十幾年前呢?
  •     这是这一年中读到的最好的一部青春小说。她将残酷写的够力却不狠,仿佛一种隐隐的痛,却不是消极的。她的内心是开放的和接受的。关于命运给与的一切,从小时候的白糖饼开始,从遇见小龙开始。又是寂寞的,那么地渴望有一个人前来爱她。如果能够鼓起勇气去爱,是有多幸运。以下是摘录。1请开开门,夜已经这样深。2他并不知道自己孤单。3总是到了秋天伊莲才会明白,幸福是永远的乌托邦。4她总是想起小时候,一个小女孩的目光。她穿过冰冷的玻璃,落在默默无语的白糖饼上。她不肯说她要。5伊莲内向,害羞,却意志坚定,不可一世。携带着自卑长大的小孩,长大成为成年女人,也是要努力学会压制心脏中最隐秘的血液。6人和人之间是需要相互驯服的:一起做一些事情,度过一些时光,或者什么也不用做,什么也不用说,然后,在分手的时候,才会觉得忧伤。7这个世上将会有无数女子前仆后继,死于心碎。但她们不再是我。“我曾爱你,是真爱。”如果这个秘密一定要为人所知,我希望是你,听到了它。8“你不必看轻了自己。你与他们截然不同。你写那些黯然销魂的歌,歌颂那些抽掉了骨髓的、没有向往的生活,那些破败、萎靡的心,对生活无穷地妥协,憎恨和热爱。熄灭了的激情,不可能的救赎。但这不是生活的全部。生活有其他的面目,并非你想的那样阴郁和毫无希望。你只需获得更健康。”9她努力地和自己自卑做斗争,发展着一种孤独热烈茁壮单向度的乌托邦精神---她独坐孤寂又漫长的台灯前,给远方的北方恋人,写冷酷而磅礴的信——导致了大量精力的浪费,和那些隐秘的长诗和歌谣的诞生。10可是,麦丽素,麦丽素是一个好东西,每当她口里嚼着这种甜而速溶的糖,她就原谅了生活,原谅了自己,就变得姑息和苟且,继续生猛活泼地活下去了。11我知道我已经老了。我随意生长,随波逐流,我不重视自己的愿望。我被人看轻过,更要命的是我自己看轻了自己。我也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我也不知道自己是否孤独。我毫无主见地生活了这么多年。12我没有办法告诉你,我依然是崭新的,仿佛我,不曾爱过别人,不曾经历过疯狂的、伤心的、荒唐的、致命打击的往事。仿佛没有经历过痛苦。我没有办法编织这样的一个谎言。13我们这样的人,爱一个人很慢,不爱一个人也很慢。总是过分地爱,不合时宜地爱,不顾一切。我羡慕单纯的和果断的感情,爱和不爱,分的如此清楚。我却不能够。我必须反复,迟疑,远离,思念,怨恨,甚至企图背叛。14我不忍离开你。可是过去那些不应该、不合理、不得体的爱情,它在多年后依然如无声的潮水把我包围,我知道自己没有办法抵抗它。15我因为过度的怯懦,从来没有主动争取过什么。我希望你能原谅我的怯懦,一转身的游移。我的一生毫无转机,可惜了那一场痴心妄想。16你要好好吃饭,好好保重身体。不要再来找我了。17真正的暴力在于这些无言的强制,没有回旋余地的默认。18那些爱,既痛苦又无辜。19那些不得体、不合理、不值得的爱,终于如期来临。20伊莲无非爱上了叛逆和自我放逐,爱上了那个完全听从内心的、封闭的世界。21我辜负过青春,出于怯懦,我选择了逃避。22你知道我在意你,我在意一切。天生多情,不习惯于告别。23那些热烈、孤独和羞怯的感情,那些像野花一样在黑暗中疯狂地生长的欲望,和因此无穷尽的伤感。比伤感更可怕的是对时间的畏惧。24如果在南方,在起雾的街头,我能回过头看着你。如果恰好我从来没有远离过你。也许我会张开双臂,告诉你实情:我感到孤独。并且,为这些孤独,感到羞耻。25人生如寄。26他们的一生可能成不了艺术家,因为那一颗心,太懦弱,太犹豫,太微不足道。27多么荒芜的岁月。那些放纵和克制,自我牺牲和焦灼,等待;那些期盼、倔强、一意孤行和绝望。那些一低头的温柔,无处安放、不值一提的温存。那些隐忍,竭力维系的尊严。向死而生,何等寂寞。28有时候,不是每个人都那么幸运,能够找到真爱,或者在一生之中,他们注定了彼此错失。29所有人怀念那样的时光。看到时光在自己所爱之人身上驻足,她(他)依然是过去那一个。
  •     小说被冠以“青春”的标签,披一身粉红色的娇嫩外衣。你不知道这会是怎样一本小说,怎样一个故事。对“吴虹飞”这三个字完全陌生的人们,也许并不会凭外表对它产生兴趣;而了解“吴虹飞”的孩子们,大概又会嫌弃这外衣的俗气吧。上架建议:“青春文学”。赫然的四个字。尽管个人色彩鲜明,但是我感觉,这真是一个男权的社会。策划们把这本书做成一本庸俗小说的模样,把女人归类的粉红色,这是我所不喜欢的。阿飞在书中展现了她的才华,也展现了她的刻薄。这点我很喜欢。我读了一半。我觉得这本书有望赢得一批新的读者。我希望结果也是这样。我觉得阿飞应该被更多的人所认识。对于熟悉她的人,这本书所描绘的故事也并非毫无新意。只是有些段落眼熟罢了。这并不妨碍整本书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存在。对于熟悉她的人,阿飞的努力似乎是不够的。人们总是对他人报以更多的期望。我想这也是好事。此刻我听着幸福大街的第一张专辑。“幸福大街”这个乐队,作为社会背景,在书中也是出现过的,出现在某年“十一”的音乐节上。在故事中,歌手和记者是两个人。我倒很乐意把现实中阿飞的双重身份也分开来看待。我希望我阅读的时候可以忘记她是一个歌手,而我在聆听她的时候又忘记她作为一个写作者的身份。作为一个写作者,阿飞展现着她睿智、幽默以及哀伤、赤诚。不知何故,我在开怀嬉笑之后,突然觉得这个世界很没有意义。一切都过于彰显,静观这个世界的转动,觉得有些无望。从这个角度,我突然觉得,这故事,竟是十分黑暗的。女孩子们竭尽所能发出声音。她们没有想过要留下些什么。事情发生的时候,我们谁也不知道缘由,只眼睁睁看到这个过程。后来,我们都变得越来越小,喧嚣没过了虚弱的人声,我们都是时代的尘埃。

精彩短评 (总计101条)

  •     欣赏不来。插图倒尽了胃口,写得也一般再一般。你早就不是看这种青春小说的年龄了好嘛!
  •     好几年了,终于买到,三个下午读完
  •     世界的逻辑终是影像
  •     开始看着还可以,到后来各线全集中起来,就汇成一个很好看的故事,特别喜欢吴虹飞的文字,精准的用语值得学习,诗一样的语言在描写回忆的时候非常出彩。我特别喜欢这书,这不是单纯的一段小故事,也不是一个大而空虚哗众取宠的**故事,这是本经得住看的书,很好的,比韩寒郭敬明的不知好哪里去了,而安妮宝贝的边缘人物写的太考验人的耐心,其他人的小说就再难拿出这么出彩的文字。
  •     当初是看到一句话,才想买的这本书。
  •     看着有点懵、、最重要的是 很喜欢吴虹飞
  •     有时候人们需要的只是一个故事,所以有了小说家;有时候人们更关心的是真实,所以愿意对真相穷追不舍。这个世界太精彩,所以无论是故事还是真实都同样美不可言。我爱的是情绪、感念、信仰或没有信仰的信仰。只要有一瞬间被煽动了那份情怀,我就爱。
  •     书很小,很方便携带~内容也还算一般吧~
  •     你是化雪为颜的孩子,接受命运吧。
  •     有一些其他文字直接加了进来,额。然后“多年以后”用得有些多。其他方面蛮好的。两个女生的结构借鉴《两生花》。对小龙的爱是扎在阿飞心上永远取不掉的钉子 就像自己一样。。他们终于还是有一夜春宵。。
  •     青春小说
  •     封面真的很漂亮 拿起来也没有感觉 还没看 期待内容
  •     因为从薄本的《通俗歌曲》时代就开始看阿飞作品的,所以相信里边很大一部分是阿飞的自传。只是人名有所改动。富二代兄弟俩的故事可是半真半假?阿飞的文字,写此类小说,稍显深厚。远比那什么破访谈来的游刃有余,但对于写爱情的文字,终究不是那么喜欢。
  •     我们应该爱护自己的青春
  •     如果你喜欢阿飞
    就该有一本《伊莲》
    小小的书,握在手里是感动!
    阿飞的文字比她的声音让我更觉得亲近。
  •     多么希望 有人前来爱我
  •     还没看,书很漂亮
  •     大爱吴虹飞哦。她的书都挺喜欢的,但是重复章节偏多,我也买过其他她的书,好多都见过了。穿插的叶凌飞和伊莲,构思巧妙哦
  •     带我走向民谣控之路的吴虹飞,有很多她的签名、书、海报、CD、照片,在迷笛舞台上大声喊她的人,我算不算是她的粉丝?
  •     昨晚上下的订单,今天快中午的时候就到了,真的很迅速!哈哈哈,还来不及拆封,总之封面很漂亮,很喜欢!
  •     包装很好,小开本,很精致。
  •     其实,这书写的也还好,不能当小说来读。人物有点混乱,但因为带有自传性,所以还能理得清。
  •     总觉的基本有两种作者:一是在写作时对着许多人说话的,一是只对着自己或某个特定对象说话的。这本书作者明显给我的感觉是后者。因此,它更像是日记体的随笔,不像一个故事。故事组构的太弱,语言太富有自言自语的飘忽。忍耐着翻到了最后一页,马上看了保罗。奥斯特的“红色笔记本”。好吧,总算将我从一个人不知所云的呓语中拯救了出来。
  •     在这个萧条的年代,所有人都失去了爱情
  •     阿飞的书,全收!超爱!!
  •     正版,很精致
  •     该怎么评价这本类似自传的小说?书里带入了太多她自己的故事,点名道姓、头头是道,锋芒毕露又过于怜爱自己,用力过猛难免显得小家子气了。
  •     这本不错哟~
  •     帮朋友买的 她很喜欢
  •     价格便宜,包装精美,送给别人的,他说不错
  •     这本书开始。
  •     我们这样的人,爱一个人很慢,不爱一个人也很慢。总是过分地爱,不合时宜地爱,不顾一切!
  •     其实不太懂这本书,也不太懂吴虹飞。就像她的那首《小龙房间的鱼》,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不过还是喜欢她清华大学理工科的却又玩乐队又写书,总是一副伤感而深沉的样子,最文艺女青年了。始终记得她在某篇文章里写的那个盯着玻璃橱窗里白糖糕的女孩:“她始终不说她要。”她的那些另类歌曲也很好听,有几首真的很不错,虽然她只是像邻家女孩在唱歌,却有种特别味道。
  •     这小说,总觉得结构上,有点独特……
  •     看我喜欢的人写出了这么烂的小说,不仅叹息又觉得老子出江湖的时候快到了
  •     最终她们都没有收获爱情
  •     拼凑的感觉。
  •     书印的很好。。关键是内容好!
  •     是听了《嫁衣》才买的这本书,很想看看,那个昂着头,唱着自己歌的女生是什么样子,会写出什么样子的文字。在这里,我看到了,对理想一如既往地追求,在我们大家都生活的一个平庸世界里。
    人生,总要有一些追求,总要有一些不肯放手的东西,不然活着,与行尸何异?
    只是,我们都忘记了
  •     刚开始看。就被里面吸引了。。希望下面的故事还会更精彩。
  •     一气呵成看完的。唱摇滚的人都如此才华横溢。
  •     你如果不喜欢就罢了。
  •     我这样的人 爱一个人很慢 不爱一个人也很慢 总是过分的爱 不合时宜不合常理的爱 所以注定不会有幸福
  •     书名很特别,让我一下子想到了某首歌。书看了一半,感觉有点难懂,还需慢慢体会。
  •     小说不好看。我从来不看小说。
  •     伊莲,依恋,想起那首歌的旋律,想起你
  •     非常不错的书,超值
  •     某些不可脱俗的小言情节掩盖不了脱俗的伊莲下阿飞的青春跋扈!
  •     自传式小说,吴虹飞
  •      吴虹飞这个女人,不继续写小说下去,真是白瞎了。
  •     小本,精美,文字好
  •     这本书在写不同的人的人生的时候带有不同的情感。写伊莲时伤感并带着宿命的虚幻。而写叶凌飞的时候却不乏幽默风趣。感性而愉悦!
  •     没什么感觉
  •     作者的影子在书里。
  •     ,,我们这样的人,爱一个人很慢,不爱一个人也很慢。总是过分地爱,不合时宜地爱,不顾一切。 在这个萧条的年代,所有人都失去了爱情。
  •     价格便宜,平时打发时间不错
  •     很喜欢《伊莲》 买了两本 只是其中一本书角被挤皱了
  •     《伊莲》经典!
  •     内容与书本都很精美。
  •     文艺女青年的双重生命
  •     整体感觉有点像安妮宝贝那个路子的。这种作品,给人留下印象的往往不是精彩绝伦的故事,而是其中的某种情绪,或绝望、或淡然…这种写作者厉害之处在于,你说不清她(他)到底写了些什么样的故事,但是你就是记住她(他)了,他们想要传达的东西总是隐隐地留存在你身体里,看不清楚,挥之不去。
  •     支持阿飞!阿飞好样的。
  •     同事介绍才买来看的。。。可是这本书看了一半。。还没看懂作者想表达的是什么
  •     为阿飞而来。
  •     真的看不懂
  •     有些凌乱,适合放在床头,在睡不着的夜里悦读。喜欢她的音乐和个人魅力。文字比较自我,随意,不拘泥矫情。还好。这样的小说看过一遍,如风吹过,记着那种感觉便罢。不再读第二次。有些小说就是这样,不适合读第二次,第二次就是浪费时间,时间也由不得我们去回头。
  •     这是一本摇滚启蒙。走进一个真实的姑娘。
  •     感觉这本书像是阿飞姑娘的自传,从06年第一次听她的歌到现在一直念念不忘,看了这本书才真正明白小龙房间里的鱼这首歌的意思,阿飞是个好姑娘,她的乐队是好乐队,她的歌是好歌,希望大家支持她。
  •     还没看但封面很美
  •     刚开始不是很喜欢可后来读着那些信就有了泪水
  •     还不错,一直很喜欢吴虹飞,所以一直想买一本她的书。
  •     别怕 只管走
  •     因你而有!
  •     吐槽无力
  •     封面很漂亮,内容还没看
  •     以前买的丢失了
    这次特意又买回来收藏 爱你啊飞~~~~~~~~~~~~
  •     悲情却也温馨。
  •     你要好好吃饭,好好保重身体,不要再来找我了。
  •     还没看完,就故事来讲也没什么特别与众不同的,不过在里面看到很多我喜欢的乐队,像永恒沉睡,就不绝特特别亲切。
  •     觉得吴虹飞的写作水平还很稚嫩 叶凌飞这条线好于其他 挺喜欢先分线叙事然后合为一线的结构 整体有点轻微的做作感 结束有些莫名其妙 也可能是剧情本来就没怎么发展的原因吧
  •     小小的一本,读了很多遍。开学准备把它送给靠靠姑娘
  •     过于破碎而造作的文章以后不应再多读,除了染人一身矫情之外再无益处。
  •     很有意思的故事
  •     故事烂熟于心。
  •     觉得是呓语。
  •     若是第一次接触阿飞的文字,应该会被其中的苍白感吸引这读下去。但若读过阿飞其它的小说自传等便会觉得情节的重复很严重。阿飞惯用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意象意境,几乎每本书都会涉及到。但这也许就是阿飞的特点吧。相比之下更喜欢阿飞的音乐。
  •     不得不说,这是好书,韩国后,我很悲伤、。作者我喜欢
  •     初三看的书,当时还听小龙房间里的鱼,觉得小龙幸福死了。结果高中到大学看吴虹飞的微博,还在一天到晚小龙小龙的,我又要为他捏了一把汗了。
  •     伊莲和寂寞
  •     除了作者假借写作之名间接无意的夸奖自己的那些文字以外,这书是令人心疼和喜爱的。但是不知道为什么,看到伊莲化作梦影之后,就合上书不想再看完那最后的几页了。也许找到现实中的小龙,他说了曾经或许喜欢过她的这番话,在我心中,这就是完美的结局了。
  •     这本书的好,你们难道真的无法欣赏吗?
    比米米的好,比郭敬明和韩寒的不知道要好到哪里去了,
    这么难得的天分。
  •     好啊啊啊啊啊啊 啊啊啊
  •     两个女主人公有很多吴虹飞的影子。文笔稍显青涩了一点。
  •     工大的晚上。
  •     有一些话曾经在《阿飞姑娘的双重生活》中看过。有一些爱,在阿飞的生命中,永远存在着。
  •     就一句,还行而已。
  •     所有的爱到最后不是荷尔蒙就是自我感动。
  •     还没读,质量还好
  •     还没拆
  •      小说被冠以“青春”的标签,披一身粉红色的娇嫩外衣。你不知道这会是怎样一本小说,怎样一个故事。对“吴虹飞”这三个字完全陌生的人们,也许并不会凭外表对它产生兴趣;而了解“吴虹飞”的孩子们,大概又会嫌弃这外衣的俗气吧。上架建议:“青春文学”。赫然的四个字。尽管个人色彩鲜明,但是我感觉,这真是一个男权的社会。策划们把这本书做成一本庸俗小说的模样,把女人归类的粉红色,这是我所不喜欢的。
      
      阿飞在书中展现了她的才华,也展现了她的刻薄。这点我很喜欢。我读了一半。我觉得这本书有望赢得一批新的读者。我希望结果也是这样。我觉得阿飞应该被更多的人所认识。
      
      对于熟悉她的人,这本书所描绘的故事也并非毫无新意。只是有些段落眼熟罢了。这并不妨碍整本书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存在。对于熟悉她的人,阿飞的努力似乎是不够的。人们总是对他人报以更多的期望。我想这也是好事。
      
      此刻我听着幸福大街的第一张专辑。“幸福大街”这个乐队,作为社会背景,在书中也是出现过的,出现在某年“十一”的音乐节上。在故事中,歌手和记者是两个人。我倒很乐意把现实中阿飞的双重身份也分开来看待。我希望我阅读的时候可以忘记她是一个歌手,而我在聆听她的时候又忘记她作为一个写作者的身份。
      
      作为一个写作者,阿飞展现着她睿智、幽默以及哀伤、赤诚。不知何故,我在开怀嬉笑之后,突然觉得这个世界很没有意义。一切都过于彰显,静观这个世界的转动,觉得有些无望。从这个角度,我突然觉得,这故事,竟是十分黑暗的。
      
      女孩子们竭尽所能发出声音。她们没有想过要留下些什么。事情发生的时候,我们谁也不知道缘由,只眼睁睁看到这个过程。后来,我们都变得越来越小,喧嚣没过了虚弱的人声,我们都是时代的尘埃。
  •     我不适合读这类书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