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饮茶艺术

当前位置:首页 > 烹饪美食 > 茶酒饮料 > 中国古代饮茶艺术

出版社:陕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2-9
ISBN:9787224000368
作者:刘昭瑞
页数:102页

作者简介

《中国古代饮茶艺术》全面深入研究中国风俗文化的书,也是二十世纪以来在全国范围首次对风俗文化作出科学性、系统性论述的大型丛书,填补空白之功不可没。介绍了茶与饮茶小史;茶具艺术;煎水、煎茶、斗茶及其他;饮茶的习俗和习俗中的饮茶;古人对饮茶艺术的欣赏等内容。

书籍目录

一、茶与饮茶小史  1、茶的古名与唐以前的饮茶  2、法相初具的唐代茶  3、穷极精巧的宋代茶  4、面貌一新的明、清茶二、茶具艺术  1、“兰气氤氲盏壶间”    ——古人的饮茶用具  2、“红炉石铫炭方炽”     ——古人的煎水用具  3、“密罗深碾看飞霜”    ——古人的茶碾与茶罗  4、炙茶、洗茶用具及其他  5、贮茶、焙茶及其工具三、茶的色、香、味体现者——水  1、古人对水的最初认识  2、古人饮茶用水的理论  3、古人饮茶用水的实践四、煎水、煎茶、斗茶及其他  1、“相传煎茶只煎水”    ——古人的煎水功夫  2、“素瓷雪色漂沫香”    ——古人的煎茶  3、“争新斗试夸击拂”    ——古人的斗茶  4、功夫茶与震钧的《茶说》五、饮茶的习俗和习俗中的饮茶  1、古代饮茶时的作料    茶与辛辣型作料    茶与花香型作料    茶与食物型作料    茶与其他饮料  2、古代礼俗中的饮茶    茶宴、茶室与茶肆    与茶有关的礼俗六、古人对饮茶艺术的欣赏  1、品茶中的“三不点”  2、茶与酒、诗  3、茶与文人生活

编辑推荐

《中国古代饮茶艺术》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章节摘录

版权页:   3.古人饮茶用水的实践 明代张大有《梅花草堂笔谈》中有一段文字。对茶与水的关系作了精辟的描述,他说:“茶性必发于水,八分之茶,遇水十分,茶亦十分矣:八分之水,试茶十分,茶只八分耳。”意思是说茶的特性——色、香、味,必须依靠好水才能显现出来。稍次的茶,用特别好的水瀹饮,茶性借之而充分显现,就变成了上好的茶;反之,用稍次的水瀹上好的茶,茶性不能充分发挥,有十分好处的茶,也只能显现出八分,变成较次的茶。由于古人品水经验的积累,使人们已能充分认识到好的水质的特征和产地,一旦有机会得到,总是不遗余力地去追求,这方面有不少记载。 唐宋时,有关取用惠山泉的记载最多。惠山的得名,是因西域惠照和尚曾在此山结庐传道,而惠山泉的发现和利用,和陆羽、敬澄二人分不开。唐代独孤及有一篇《惠山新泉记》文中说:“无锡令敬澄,字源深,考古案图;有客陆羽,多识名山大川之名,与此峰白云相为宾主。”二人相得甚欢,于是合力“双垦袤丈之沼,疏为悬流,使瀑布下钟,甘流湍激”。从此惠山泉名噪天下,刘伯刍和陆羽都品评为天下第二泉。刘伯刍品为第一泉的扬子江南零水艰险难汲,陆羽品为第一泉的庐山谷帘水又较为僻远,而无锡惠山泉,处于江浙富庶之地,人烟稠密,得之较易,所以在唐时已极为有名,并流传了许多人们取用惠山泉的故事。 唐代无名氏所著《玉泉子》记载,李德裕做宰相时,最喜惠山泉水,他在京师长安为官,却利用权势,从江苏无锡直到长安设“递铺”(即类似驿站的专门运输机构),为他运送惠泉水,闹得劳民伤财,他的政敌们也以此为把柄对他进行攻击。一次,一个云游和尚告诉他:惠山泉水虽然甘美,但从千里之外致之京师,水味早失,现在长安城内有一眼井,“与惠山泉脉相通”,水味相同,可以用来代替惠山泉。李德裕听了大笑说:“真荒唐也!”和尚告诉李德裕,井在长安城内昊天观常住库后,不信可以取来试一试。

图书封面


 中国古代饮茶艺术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2条)

  •     看完好想来一杯茶!
  •     很薄的一本书 但是内容的含量却十分醇厚很多茶历史的书都是浅尝辄止 但是这本却可以细微到某地某时某刻工艺的再现和比摹书中引用了大量唐宋时期的诗词歌赋来佐证茶在当时的轶事非常好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