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黄土高原植被恢复及近自然造林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业 > 陕北黄土高原植被恢复及近自然造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1
ISBN:9787030331250
页数:380页

作者简介

《陕北黄土高原植被恢复及近自然造林》在回顾和总结黄土高原植被恢复基础理论和主要问题的基础上,以陕北半干旱黄土高原吴起县为主要研究基地,分析研究半湿润和半干旱黄土高原植被恢复立地条件特征,造林困难立地条件类型的分布特征,以及其植被恢复重建的难易程度,通过对比试验和退耕地植被演替规律研究,提出陕北半干旱黄土高原植被恢复重建的主要途径是人工造林与封禁相结合;通过创新性的试验提出基于坡面微地形植物群落结构配置的近自然造林理论与技术。《陕北黄土高原植被恢复及近自然造林》可供从事林业生态工程、水土保持、森林培育、生态环境工程、森林经理、自然地理、土地管理和农业等方面的科研人员、大专院校师生和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书籍目录

前言
 第1章 绪论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第3章 黄土高原立地类型及微地形
上篇 黄土高原植被恢复立地条件
中篇 陕北黄土高原植被恢复重建途径
下篇 陕北黄土高原微地形植物群落结构配置近自然造林
参考文献
附录 主要植物名录

章节摘录

  黄土高原地处我国半干旱地区,降水稀少,阳坡更是因为光照强烈、蒸发量大,土壤水分严重亏缺,成为这一地区植被恢复的困难立地。在黄土高原阳坡人工造林、植被恢复过程中,往往出现成活率和保存率低、“小老树”、土壤干层等问题,土壤水分正是这一地区植物生长和植被恢复的限制因子(胡伟等,2006)。然而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地形复杂,水力侵蚀作用不仅形成黄土高原的各种侵蚀沟,而且把坡面分割成不同碎块,形成变化多端的微地形地貌,如浅沟、切沟、洼地、陡坎等(路保昌等,2009),这些微地形通过对降水的再分配、调节降水人渗和土壤蒸发等作用,使微地形处土壤水分和植被生长状况不同,形成不同的微生境。因此研究该地区微地形的土壤水分特征对科学合理的微地形植被配置、水资源的合理分配与高效利用以及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建设有着极其重要的生态意义。  目前对微地形的土壤水分已经有一些研究:刘宏伟等(2009)在湿润地区土壤水分对降雨的响应模式研究中发现,坡面上土壤含水率受地形和局部微地形影响显著;李艳梅等(2008)在对金沙江干热河谷微地形的研究中发现,微地形能把绝大多数的地表径流拦截下来,入渗到土壤中,在时空上重新进行分配,其中水平沟的这一特点尤为明显;段争虎等(2006)在对兰州市郊土壤水分的研究中得到,台面比阳坡其他地形的含水量更高;郑粉莉(1999)对浅沟微地形坡面土壤水分分布情况的研究也表明,在不同侵蚀条件下,浅沟沟槽处水分状况均明显优于沟坡处。对于黄土高原微地形的土壤水分特征,只有少量研究(路保昌等,2009),而且并不系统、全面。为此,以陕北吴起县合沟流域阳坡不同类型微地形土壤水分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量测和对比分析阳坡内0~60cm各种微地形及其相应原状坡的土壤含水量,以期揭示黄土高原坡面内微地形尺度的土壤根层水分空间分异特征;同时采用定点监测方法,明确微地形土壤水分的时间和空间变化特征及其与坡面的差异,从而深入认识不同微地形土壤水分特征,提高黄土区阳坡土壤水分利用效率,更好地为黄土区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

图书封面


 陕北黄土高原植被恢复及近自然造林下载



发布书评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