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百科全书(中兽医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动物医学 >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中兽医卷)

出版社:农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1-09
ISBN:9787109020658
作者:中国农业百科全书辑部辑
页数:453页

作者简介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是一部荟萃中外古今农业科学知识的大型工具书。
中国农业历史悠久,农业科学知识的积累源远流长。中国历代刊行的许多农学著作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 明代徐光启的《农政全书》, 被誉为中国古代的农业百科全书,至今为国内外学者所珍视。到了现代,由于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农业生产迅速发展,农业科学已发展成为多学科构成的综合体系。面向现代化,面

书籍目录

目录
前言
凡例
条目分类目录
附:彩图目录
正 文
附:中兽医学大事年表
索 引
条目汉字笔画索引
条目外文索引
内容索引
条目分类目录
说明
一、本条目供了解中兽医学科知识体系,查阅一个分支或一个大的知识主题的有关条目
之用。例如查“麻黄汤”,麻黄汤属解表剂,在“中兽医方剂学”这一分类标题下查到‘解表剂’,
再在“解表剂”标题下查到“麻黄汤”在第155页。
二、为了学科分类体系的完整,有些条目可能在几个分类标题下出现 例如“卞宝起卧入
手论”既列入总论 又列入中兽医诊断学
中兽医学
五脏论
东溪素问碎金四十七论
五劳
七伤
七十二症
七十二大病
三十六起卧
卞宝起卧入手论
《齐民要术》(卷第六)
《司牧安骥集》
《伯乐针经》
《蕃牧纂验方》
《安骥集药方》
《痊骥通玄论》
《马书》
《元亨疗马集》
《新编集成马医方牛医方》
《类方马经》
《活兽慈舟》
《养耕集》
《串雅兽医方》
《猪经大全》
《疗马集》
《抱犊集》
《牛医金鉴》
《牛经备要医方》
《大武经》
《校正驹病集》
现代中兽医学主要著作
《新牛马经》
《兽医针灸汇编》
《中兽医针灸学》
《兽医中药学》
《中兽医诊断学》
《中兽医治疗学》
《中兽医诊疗经验》
《中国民间畜禽阉割术》
《新编中兽医学》
《藏兽医经验选编》
《中国兽医针灸学》
《兽医中草药大全》
《中国针灸荟萃・兽医针灸卷》
《民间兽医本草》
《临床兽医针灸学》
《全国中兽医经验选编》
〔历代名中兽医 中兽医学家〕
伯乐
李石(783~845)
王愈
常顺(1061~1137)
卞宝
杨时乔
喻本元和喻本亨
李南晖(1709~1784)
傅述风(1714~?
郭怀西
李春松(1774~1861)
崔涤僧(1885~1966)
阎冠五(1891~1982)
路步云(1897~1977)
高国景(1902~1963)
赵茂斋(1904~1965)
于涌泉(1909~1975)
裴耀卿(1911~1971)
金重冶(1913~)
蒋次升(1914~)
路振海(1917~)
田炳煊(1918~1986)
杨宏道(1920~1986)
于船(1924~)
李克琛(1926~)
瞿自明(1930~)
中西兽医结合
中兽医行政机构
中兽医学术团体
中兽医教育机构
中兽医研究机构
中兽医学刊物
〔基础理论〕
整体观念
辨证论治
阴阳五行学说
阴阳学说
五行学说
脏象
脏腑(见脏象)
〔五脏〕





〔六腑〕


小肠
大肠
膀胱
三焦
奇恒之腑



津液

经络
十二经脉
奇经八脉
十四经脉(见奇经八脉)
病因
六淫



湿


疫疣之气
外伤
寄生虫
毒物
饥饱劳逸
七情
痰饮
瘀血
病理
阴阳盛衰
气血失调
正邪虚实
寒热进退
升降失常
表里出入
中兽医诊断学
八证
脉色论
王良�嗽论
点痛论
造父八十一难经
卞宝起卧入手论
四诊
望诊
闻诊
问诊
切诊
辨证
八纲辨证
表证与里证
寒证与热证
虚证与实证
阴证与阳证
脏腑辨证
心与小肠病辨证
肝与胆病辨证
脾与胃病辨证
肺与大肠病辨证
肾与膀胱病辨证
脏与脏合病辨证
六经辨证
太阳病证
少阳病证
阳明病证
太阴病证
少阴病证
厥阴病证
六经合并病
卫气营血辨证
卫分病证
气分病证
营分病证
血分病证
三焦辨证
预防
治疗法则
扶正与祛邪
治标与治本
正治与反治
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
八法
汗法
吐法
下法
和法
温法
清法
补法
消法
八法并用
外治法
兽医中药学
中药资源
中药采集
中药保存
中药炮制
中药性能
四气
五味
升降浮沉
归经
中药用法
中药配伍
中药禁忌
中药剂型
中药剂量
中药内服法
中药化学成分
中药分类
清热药
清热降火药
知母
栀子
石膏
夏枯草
芦根
清热燥湿药
黄连
黄芩
黄柏
龙胆草
茵陈
苦参
胡黄连
秦皮
清热解毒药
金银花
连翘
板蓝根
青黛
大青叶
蒲公英
山豆根
黄药子
白药子
鸦胆子
射干
败酱草
鱼腥草
重楼
紫花地丁
穿心莲
马勃
清热凉血药
地黄
槐米
槐角
牡丹皮
紫草
白头翁
白茅根
水牛角
清虚热药
玄参
地骨皮
银柴胡
青蒿
白薇
清热祛暑药
藿香
佩兰
香薷
白扁豆
解表药
辛温解表药
麻黄
桂枝
细辛
荆芥
防风
紫苏
白芷
辛夷
辛凉解表药
柴胡
升麻
菊花
桑叶
葛根
薄荷
牛蒡子
蝉蜕
蔓荆子
淡豆豉
泻下药
攻下药
大黄
芒硝
番泻叶
巴豆
续随子
润下药
火麻仁
郁李仁
峻下逐水药
牵牛子
葶苈子
红大戟
芫花
甘遂
渗湿利水药
猪苓
获苓
泽泻
车前子
地肤子
滑石
川木通
关木通
通草
瞿麦
�蓄
薏苡仁
海金沙
灯心草
淡竹叶
化痰止咳平喘药
止咳平喘药
桔梗
杏仁
款冬花
马兜铃
白果
旋复花
前胡
蛤蚧
百部
化痰降气药
半夏
天南星
胆南星
紫菀
紫苏子
白前
润肺化痰止咳药
浙贝母
川贝母
天花粉
瓜蒌
天门冬
麦冬
百合
清肺化痰止咳药
桑白皮
批把叶
沙参
理气药
青皮
陈皮
化橘红
枳实
枳壳
厚朴
莱菔子
香附子
木香
砂仁
大腹皮
乌药
代赭石
川楝子
消食药
六神曲
山楂
麦芽
鸡内金
理血药
活血祛瘀药
红花
桃仁
乳香
没药
三棱
莪术
郁金
延胡索
川芎
赤芍药
蒲黄
五灵脂
益母草
自然铜
土鳖虫
丹参
牛膝
穿山甲
止血药
地榆
茜草
三七
白及
血余炭
大蓟
小蓟
海螵蛸
仙鹤草
侧柏叶
祛寒药
附子
白附子
肉桂
干姜
吴茱萸
草豆�
丁香
小茴香
大茴香
高良姜
艾叶
祛风止痛药
羌活
独活
秦艽
藁本
木瓜
苍术
五加皮
威灵仙
桑寄生
川乌
草乌
广防己
防己
伸筋草
苍耳子
马钱子
透骨草
开窍药
菖蒲
麝香
冰片
牛黄
猪牙皂
安神镇惊药
安神定心药
远志
朱砂
获神
柏子仁
酸枣仁
天竺黄
镇惊熄风药
白僵蚕
天麻
蜈蚣
全蝎
乌蛇
钩藤
地龙
蛇蜕
平肝明目药
石决明
草决明
夜明砂
密蒙花
木贼草
青葙子
谷精草
刺蒺藜
补养药
补气药
党参
人参
黄芪
白术
山药
甘草
补血药
当归
白芍药
阿胶
何首乌
熟地黄
养阴药
枸杞子
龟板
鳖甲
石斛
山茱萸
女贞子
助阳药
菟丝子
骨碎补
续断
益智仁
杜仲
补骨脂
巴戟天
肉苁蓉
固涩药
涩肠止泻药
诃子
乌梅
肉豆�
石榴皮
五倍子
敛汗涩精药
龙骨
牡蛎
浮小麦
麻黄根
五味子
金樱子
驱虫杀虫药
使君子
苦楝皮
槟榔
硫黄
贯仲
南瓜子
钩吻
催情催乳药
阳起石
淫羊藿
胡卢巴
王不留行
催吐药
藜芦
胆矾
常山
外用药
水银
轻粉
白降丹
雄黄
砒石
炉甘石
硼砂
蟾酥
斑蝥
大风子
木鳖子
中兽医方剂学
方剂
臣佐使
加减化裁
方剂分类
成方制剂
三十六汤头
四时调理
痊骥通玄论注解汤头
疗马百一方
清热剂
〔清热泻火剂〕
白虎汤
栀连二石汤
〔清热解毒剂〕
黄连解毒汤
消黄散
济世消黄散
仙方活命饮
五味消毒饮
降气散
公英散
〔清营凉血剂〕
清营汤
犀角地黄汤
清瘟败毒饮
〔清脏腑热剂〕
泻心汤
洗心散
清肺散
清肺止咳散
二母冬花散
玄参散
五参散
苇茎汤
清胃散
郁金散
白头翁汤
葛根黄芩黄连汤
通肠芍药汤
苍术香连散
止痢散
龙胆泻肝汤
茵陈蒿汤
决明散
青葙散
〔清热解暑剂〕
香薷散
清暑香薷汤
〔清虚热剂〕
青蒿鳖甲汤
增液汤
解表剂
〔辛温解表剂〕
麻黄汤
桂枝汤
荆防败毒散
荆防解毒散
麻黄附子细辛汤
发表汤
小青龙汤
发汗散
〔辛凉解表剂〕
银翘散
麻杏甘石汤
泻下剂
〔峻下剂〕
大承气汤
无失丹
九龙转江散
马价丸
〔润下剂〕
通关散
当归苁蓉汤
猪膏散
大戟散
〔逐水剂〕
十枣汤
攻补兼施剂
一捻金
黄龙汤
和解剂
小柴胡汤
逍遥散
四逆散
白术芍药散
表里双解剂
柴葛解肌散
防风通圣散
消导剂
曲蘖散
保和丸
消积散
胃肠活
和胃消食汤
健胃散
木香槟榔九
祛寒剂
桂心散
理中汤
益智散
温脾散
健脾散
三圣散
茴香散
四逆汤
阳和汤
理气剂
越鞠丸
和气饮
三香散
橘皮散
厚朴散
消胀汤
玄胡丁香散
丁香散
醋香附汤
苏子降气汤
枳壳宽胸饮
理血剂
〔活血化瘀剂〕
定痛散
红花散
当归散
当归乳没汤
血府逐瘀汤
生化汤
益母生化散
五灵脂散
通乳散
跛行镇痛散
〔止血剂〕
十黑散
秦艽散
槐花散
黄土汤
补养剂
〔补气剂〕
四君子汤
参苓白术散
益气黄芪散
补中益气汤
〔补血剂〕
四物汤
归脾汤
归芪益母汤
〔养阴剂〕
六味地黄丸
熟地黄散
〔助阳剂〕
肾气丸
巴戟散
破故纸散
催情散
〔其他补养剂〕
七补散
大七伤散
白术散
祛湿剂
〔化湿剂〕
平胃散
藿香正气散
〔利水剂〕
八正散
滑石散
五苓散
猪苓散
厚朴苓术饮
知母散
五皮散
萆�分清饮
〔祛风湿剂〕
苍术散
防风散
独活寄生汤
活络丹
化痰止咳平喘剂
二陈汤
止咳散
止嗽散
百合散
白矾散
沙参散
理肺止咳散
贝母散
辛夷散
知柏汤
半夏散
理肺散
清燥救肺汤
百合固金汤
安神镇惊剂
朱砂散
镇心散
熄风镇痉剂
镇痫散
五虎追风散
羚羊钩藤汤
天麻散
牵正散
千金散
开窍剂
吹鼻散
固涩剂
牡蛎散
玉屏风散
当归六黄汤
乌梅散
四神丸
金锁固精丸
驱虫剂
贯众散
肝蛭散
驱虫散
流产
带下
产后恶露不尽
胎衣不下
产后腹痛
胎气
胎风
难产
阴道脱出及子宫脱出
产后发热
乳痈
缺乳
瘟病
破伤风
牛红眼病
马腺疫
猪链球菌病
猪喘气病
猪流行性感冒
猪传染性胃肠炎
仔猪白痢
羊痘
羔羊痢疾
禽霍乱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
兔流涎病
虫证
牛肝蛭病
猪姜片吸虫病
蚂磺症
绦虫病
猪蛔虫病
马蛲虫病
牛眼虫病
马混睛虫病
血汗症
蜱虫咬袖
疥癣
蹦虫病
瘦虫病
鼻蝇蛆病
虱病
牛焦虫病
鸡球虫病
兔球虫病
中国民间畜禽阉割术
阉割保定法
马骡阉割术
公牛阉割术
公羊阉割术
公驼阉割术
母猪阉割术
小挑花阉割术
大桃花阉割术
公猪阉割术
隐睾猪阉割术
阴囊疝气猪阉割术
犬阉割术
公猫阉割术
公兔阉割术
公鸡阉割术
公鸭阉割术
藏兽医学
《藏兽医经验选编》
藏兽医诊断方法
藏兽医辨治原则
藏兽药

编辑推荐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中兽医卷》是一部荟萃中外古今农业科学知识的大型工具书。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景岳全书》中的左归丸(熟地、山药、枸杞、山萸肉、川牛膝、菟丝子、鹿角胶、龟板胶)亦可滋补肝肾,其滋补功能比六昧地黄丸大。 (牟玉清) 六淫(six exogenous pathogenic factors)自然界的风、寒、鲁、湿、燥、火六种气候变化太过和不及的合称,是主要外感性病因。《左传》记载,天有六气,淫生六疾;六气是阴阳风雨晦明,过则为灾;阴淫寒疾,阳淫热疾,风淫末疾,雨淫腹疾,晦淫惑疾,明淫心疾。《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指出:“夫百病之生也,皆生于风寒暑湿燥火,以之化之变也。”两书所言内容虽有不同,但都指异常气候的侵害。六淫致病的特点:①多从肌肤口鼻而入,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但也有直中脏腑的,如夏日引起中暑,冰水引起冷痛等。②有一定的季节性,春多风病,夏多暑病,长夏多湿病,秋多燥病,冬多寒病等。但四季气候变化是复杂的,且有久雨生寒、久热生燥、热极动风、风盛生燥、燥极化火等相互转化现象,因此六淫致病的季节性并不是绝对的。例如,夏季虽多暑病,但也可出现寒病、温病、湿病。又如冬季多寒病,同样也可发生温病。③可单独致病,也有混合为患的,如风寒外感、湿热泄泻、风寒湿痹、燥热伤肺等。④六淫各有特性,所致疾病的症状也各有特征。如风病引起动摇善变急剧,寒证引起清冷收凝疼痛等。 还有许多单纯由于体内脏腑功能失调引起的病变,其临证表现与外来的风、寒、湿、燥、火所致的疾病大致相似,鉴于病从内生,分别称为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内火。中兽医传统上将这一类病变包括在六淫中,但二者性质不同,症状也有一定的差别,治法的侧重点不一。例如,外风一般表现发热、恶风、脉浮等症状,有时兼见鼻流清涕、咳嗽,治宜祛风解表。内风的主要症状是抽搐痉挛,颈项强直、角弓反张、肢体麻木、流涎,瘫痪等,宜用清热平肝、滋阴养血等治法。 古人所称外感六淫,是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宏观认识,实际上其中包括着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例如强直梭菌引起破伤风,多头蚴引起羊羔风(回旋病),某些病菌和原虫引起湿热型痢疾等。 (石育渊)龙胆草(radix gentianae) 清热燥湿药。出《神农本革经》。见《安骥集药方》。又名陵游、草龙胆、苦龙胆草、地胆草、胆草、四叶胆。为龙胆科植物龙胆Gentiana scabra Bge.、条叶龙胆Gentiana manshurica Kitag.、坚龙胆Gentiana regscens Franch.或三花龙胆Gentiana ttiflora Pall.的根及根茎。洗净,切段,晒干。生用或炙用。主产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苦,寒。入肝、胆经。功能泻肝胆实火,除下焦湿热。主治:①肝胆湿热,与柴胡、泽泻、车前子、生地黄等配伍,如龙胆泻肝汤。②牛胆黄证,与木瓜、柴胡,决明子、木贼草、硫黄、菌陈、鱼腥草配伍(《大武经校注》)。③牛、马消化不良,与陈皮、菖蒲等配伍。④牛、羊拉稀带血,与地榆炭、白术、枳壳、乌梅、黄连等配伍。

图书封面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中兽医卷)下载



发布书评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