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岁月与海外萍踪

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地图 > 旅游随笔 > 丽江岁月与海外萍踪

出版社:云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5
ISBN:9787222047297
作者:杨福泉
页数:266页

作者简介

你可还记得中学时学的那篇描写天山美景的文章。如果你还记得,那你一定还记得里面那描写景色的句子有多么优美,多么迷人。本书收录的文章均系此类散文,描写的都是云南丽江的幽美环境以及一些海外风光。如果翻阅本书,你的思绪必将能跟随本书的作者,飘至那世外桃源。
  云南丽江、海外风光,你喜欢这些环境吗?你喜欢这些景致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赶快翻开本书吧。它必将满足你的这种心理需求。

书籍目录

第一辑 读故土 圣山与情山 雪山第一村 礼敬大自然的玉龙村 静静的文海 虎跳峡之夜 丽江热土大具随笔 “茶马古道”老镇丽江古城忆旧 古城新事 束河村纪事 “美女之乡”塔城之行 江山奇迹石头城 千年本波的心灵之旅——在“茶马古道”上寻访东巴的历史足迹 走进西藏古镇盐井 陶然于乐舞中的纳西人 深山寒弦声 山野里的音乐 感动我心灵的负重山民 母语和我第二辑 沈从文留在玉龙雪山的惆怅 吴冠中月夜画玉龙 李霖灿埋发玉龙雪山 海天远隔的高山流水之情——李霖灿教授《艺术欣赏与人生》再版序言 解脱林前思霞客 探访“木天王”的遁世处 回忆几位老东巴 怀念两个东巴老人 从东巴到著名学者——怀念和志武研究员 怀念和万宝阿老——写在和万宝逝世周年之际 回忆方国瑜教授 心如灵珠气如兰——回忆赵银棠老师 沉静的跋涉者——纳西族画家木基新小记 清秋寒雪葬画魂 古城回族画家哈三 “茶马古道”藏客李达三印象 纳西僧人孙诺小记 纳西人黄乃镇与木府 八年鸽友“阿老乖” 我与洛克博士的隔世缘 一个痴迷于纳西学的德国教授 伤怀泸沽湖第三辑 西柏林国立图书馆之行 柏林墙下 大自然的谐趣——联邦德国见闻 在世界的那一边——联邦德国青年生活散记 欧洲街头音乐印象 卢浮宫小记 月夜,在塞纳河畔 巴黎埃菲尔铁塔巡礼 友善和热爱“大地母亲”的民族 为濒危的民族传统文化而苦斗的酋长们 印第安人的精神领袖——长老 印第安人的部落集会 大马哈鱼的乡恋和殉身 圣谷 茫茫大海中的艺术之岛 大地的歌者 北美印第安文化的悲欢与启示 昆明的姐妹城——苏黎世 记在瑞士举行的国外首次纳西东巴文化展 在诺贝尔的故乡邂逅东巴经典 斯德哥尔摩老城印象 我眼中丹麦美人鱼的忧伤 埃及游历三篇 走进“没有墙和门的博物馆”——意大利乡村生态博物馆的启示 在威尼斯 美国西部露营之旅 记纳西族东巴艺术展在美国 东巴在美国校园里与大自然的对话

内容概要

杨福泉,1955年生于丽江,纳西族。文学学士,历史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现任云南省社科院副院长、云南通志馆馆长、中国民族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副会长。
多年来主要致力于民族学、民俗学研究。曾多次应邀德国、美国、加拿大、瑞典、意大利、埃及、泰国讲学访问。
学术研究之余进行散文创作,在报刊发表过数十篇。这本书是作者的第一本散文集。

章节摘录

书摘  静静的文海  在玉龙雪山的西部丛岭中,有一个藏在深山高寒地带的村子,这就是文海。文海在纳西语中称为“嘎搞”(gaggaq),有“在高地的村子”的意思。文海村隶属丽江县白沙乡,位于玉龙雪山南麓,海拔3180米。历史上是著名的“茶马古道”的必经之路。离县城约23公里山路,迄今尚未通公路。人们可从几条道路去文海,一是经过“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外延村落束河(今称龙泉)村去,一是从白沙街市经过著名的“解脱林”(福国寺)去,再就是从玉湖村或玉龙村翻过雪山西麓山岭去往该村。此外,还可以从丽江县拉市乡的南尧村启程去文海。从前述三个地方去文海,还将路过位于称为“哈辽占”的雪山湖,最近由英国皇家植物园、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和丽江三方共同建立的高山植物园基地。  文海是丽江一个“特困”山区。村子虽然贫困,但民风淳朴,村民热情好客,加之这儿有个碧澄如玉的高原湖,是云南省第一个湿地保护区的三个高原湖泊之一。文海湖是一个古老的天然冰蚀湖泊,海拔3100米,湖面面积2400亩,汇水面积23.3平方公里。民间称此湖“嘎搞哦恒恨”,意为“如绿松石一般澄绿的湖泊”。雪山倒影在湖里,静谧如神境。从这里观玉龙雪山十三峰,另是一番不同的姿态。这里是观看民间所说的“黑雪山”最好的地方。“黑雪山”之名源于从此看到的雪山南端两角峰,其结合处恰恰是石灰岩与玄武岩交接处,黑白分明。此外,巨大的石灰石黑色峭壁与山顶积满皑皑白雪的山峰形成了鲜明的“黑白”对比,黑雪山与白雪山共同构成了玉龙雪山神秘壮丽的容颜。  在秋、冬两季,文海湖满眼碧水,如一匹巨大的蓝色绸缎从天上悄无声息地落在静谧的山间。明月高挂的夜里,星星在湖中闪烁,月光、星光和波光,还有湖畔村落里传来的几声寥落的犬吠,几声暗夜里悠远的鸟鸣,构筑成一个缥缈朦胧而孤寂美丽的梦。清晨早起,在湖畔漫步,近在眼前的玉龙雪峰在晨光中闪烁着晶莹的冰雪之光,那些从遥远的国度来此过冬的候鸟在清冽的风中歌吟着,宛如一个个精灵掠过水面,他们的晨歌久久地在湖面上飘荡。到初春时节,文海湖里的水逐渐从湖泊南面一个神秘的落水洞中不知流泻去何处,满湖绿波碧水逐渐被满湖的芳草野花取而代之,秋冬时的巨大绿宝石,转眼间变成了一个五颜六色的野花海洋。  文海村是个历史悠久的山村,20世纪60年代,村民们在盖房子时,还挖出一个巨大的爬行状动物的骨架,可惜当时没有人想到这可能是恐龙等类远古爬行动物的骨骼,被人们很快分光,作为药物来用。直至20世纪90年代,纳西族传统的族长制遗风在文海村还很浓厚,家族首领主持本家族祭祀、婚丧礼仪,调解纠纷等事务,村民开展歌舞活动时,族长也常常走在队列前当领唱者。  这个村子在历史上是著名的“茶马占道”的必经之路,其路径从丽江古城经白沙束河村(今龙泉)至文海,然后经龙蟠、中甸、德钦进藏。自1993年以来,我作为中美联合举行的玉龙雪山生物、文化多样性保护和社区发展项目的负责人之一,多次到这个村子进行田野调查,据村里上年纪的老人说,过去,来丽江和普洱等地贸易的藏民每年都把上千匹的骡马放牧于文海草甸,他们亦搭帐篷住宿歇息于此,还到城里买青稞等生活用品,亦经常去龙蟠买一些羊来杀吃。有时一住就是几个月,待到骡马被放养得膘肥体壮后,才驮着从丽江买来的各种货物和从普洱买来的饼茶、圆茶、沱茶等赶赴西藏。  当我在文海村进行田野调查时,当地人领我去看相传是藏传佛教“大宝法王”噶玛巴的神杖所化的一个岩石,它位于高原季节湖文海的南边。相传噶玛巴去鸡足山路过此地,在此放下手中的拐杖歇息,不一会公鸡啼明,他便往拉市(今丽江拉市乡)方向赶路,拐杖化成一根石柱。从此文海上下两村的地脉便被这根神奇的石柱护住。村民说美国著名学者洛克(J.F.Rock)博士在20世纪30年代来文海时,专门拍摄了传说中的石棍和石帽。  历史上,几世噶玛巴法王都到过丽江,如噶玛噶举派黑帽系八世活佛弥觉多杰在明嘉靖七年(1528年)应纳西族木氏土司之邀访问丽江,史载木氏土司曾出动上万名士兵和很多大象组成的仪仗队迎接法王;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在与格鲁巴(黄教)的教派斗争中失败的噶玛噶举派黑帽系十世活佛曲英多杰逃难到丽江,长期避居在木土司家里。在土司木增的大力支持下促成了噶玛噶举教派(白教)在滇西北和康区的繁荣。显然,几世噶玛巴的丽江之行都与这条“茶马古道”有密切的关系,因此,才在文海、拉市等“茶马古道”驿站留下了不少有关他的圣迹的民间传说。  在文海,当地人又指给我看文海南面不远处拉市的一片山峦,说这山称为“凑美居”,过去是纳西情侣最喜欢去殉情的山。此外还有花冷哺、根盘居等著名的殉情山,其中补世山可说是一个殉情的胜地,此山森林茂密,连绵起伏的玉龙雪山横亘眼前,做为封建社会牺牲者的殉情者可北望玉龙雪山的冰雪世界,俯视拉市神湖的一片碧蓝,与人世告别得从容和安详。  1993年,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和美国加州大学联合开展“玉龙山区域村寨发展和生态调查”项目,中外学者数次走进文海调研,形成了以生态旅游方式扶助村民脱贫的思路。在课题组的帮助下,文海上村成立了一个股份制的民间生态旅游合作社。课题组还资助合作社购买了作为接待地点的一个民宅,全村69户村民中有65户人了股。合作社的组成完全遵循国际“工合”组织的通行原则,通过社员大会选举成立了理事会,由社员大会选举产生理事、监事以及出纳和会计。  这个完全由村民来决策和经营的旅游合作社成立后,文海不断吸引着一些喜欢徒步游的旅人到这个安静而孤寂的山村,领略玉龙雪山的另一种神韵和纳西、彝族山民的文化习俗。后来,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TNC)云南项目办事处又和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的学者合作,继续推动这个以生态旅游促进扶贫的项目,获得日本驻华大使馆的社区扶贫项目资助,帮助文海村生态旅游合作社设置了“大棚沼气”、太阳能、污水处理等设备,改善了生态旅馆的接待条件。并由国内外专家培训了第一批村民导游员。如今,这些经过培训的年轻山民开始向国内外的旅人讲述自己的文化和地理环境。  文海,一个宁静、孤寂而神秘的高原山村和湖泊,深藏在“纳西古王国”的神山深处,但愿那些对大自然怀着挚情,怀着敬畏和关爱贫困山民的人们,有缘走进这个宁静和美丽的山村。  P19

图书封面


 丽江岁月与海外萍踪下载



发布书评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