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城记·成都

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地图 > 城市自助旅游指南 > 寻城记·成都

出版社:四川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1
ISBN:9787541124808
作者:田飞
页数:280页

作者简介

《寻城记·成都》内容简介:成都-人们说它是悠闲逍遥之地,成都-其实埋藏了太多的沉重,《寻城记·成都》是一个闪光的路标,带你走进古蜀之都的街巷城堞……

书籍目录

探寻城市轮廓  北城墙——黄埔军校所在地  西城墙——惊探神秘防空洞  南城墙——记录城墙建造者  东城墙    ——水上警察驻地    ——水东门的呼吸    ——拆东墙补西墙三国成都  三国遗址一览  北门武担山——刘备称帝之地  古关帝庙——祭祀关羽的庙宇  古三义庙——祭祀刘、关、张的庙宇  张爷庙  娘娘庙——刘备之孙刘谌的家庙  小关庙——祭奠关羽的义子关平的庙宇  和平街子龙祠——相传祠边为赵云洗马的子龙塘  马超墓的前世今生尖顶上的十字桑  平安桥天主教堂——中国衙门式教堂  四圣祠福音堂——德国巴伐利亚式礼拜堂风格建筑  寻访牧师小洋楼  白家塘基督教堂——基督复临安息日会  张家巷天主教堂  上翔街基督教礼拜堂  基督教青年会  舒家湾天主教堂工业遗产  白药厂  四川机器总局  工厂?菜市场?走进老公馆  李家钰公馆  李家钰兄弟公馆  王氏公馆  唯仁山庄  肇第  刘存厚公馆  颐庐  走马转角楼  赵公馆  lSO其他公馆老街拾瓦  宽窄巷子街区  锦官驿街区  水井街——井水滋润的街道  黄伞巷——光影洒成的小巷  大同巷——历史在这里停止  存古巷 储存记忆的地方  锦官驿街——已经消失的老成都画卷  青龙正街——青龙牌坊今何在  老街上的幸福生活  大慈寺街区    ——糠市街    ——纱帽街    ——和尚街    ——寻井    ——笔帖式衙门旧城遗痕  护城之神城隍庙  香艳青楼惊现繁华闹市  花街柳巷同春里  身边的客家碉楼  广东会馆  《新华日报》驻成都办事处旧址——地下联络点  西川邮政管理大楼  九思巷冯家大院  百年风雨邱家襁  贲园书库  三访兴业里  小姐闺楼  北门火神庙  华西坝藏着的城市后记关于我们

图书封面


 寻城记·成都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台词控:城墙、三国遗迹、教堂、工业遗产、老公馆、旧城遗痕、老街拾瓦。三国成都这是一座与三国文化密不可分的城市,当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就注定会在这里留下众多记录三国英雄们的点点痕迹。然而,如今除了惠陵、武侯祠,我们似乎已经很难找到什么了。或许是这座城市变化太快,也或许是他们隐藏得太深。我们也曾试着找寻一些被遗忘了的三国遗迹,虽然他们可能过于破败,过于简陋,但他们却都是真实的。他们的建造者是古人和岁月,而不是自作聪明的我们。三国遗迹一览表武担山:刘备设坛称帝;这座不高的小山丘既埋葬了古蜀王妃倾国倾城的美丽容颜,也记载着刘皇叔登台称帝的千古霸业,同时也留下了黄埔军校年轻军官们踌躇满志,谈笑风生的豪迈情怀。汉昭烈庙/惠陵:今武侯祠;诸葛亮观星台、点将台,八阵图三义庙、三义寺、洗面桥、赵云洗马池传教士洛书雅鉴于成都“教案”频频发生,心有余悸,在重建平安桥天主教堂时,就把建筑群总平面设计成中文的“悚”字,以示教会“自警自律”。为主教堂,另半边“束”字为主教公署,这种布局,在成都教会建筑中仅此一例。四圣祠福音堂 也称“百万砖教堂”。四圣街供奉孔子四位门徒:曾参、颜回、子路、子由。福音堂对面的牧师小楼:屋檐由层层叠叠青砖砌成,每层砌法均不同。春熙路是这座城市的窗口,也是消费的最前沿阵地。“四川兵工厂”厂房奇高无比,置身其中会有一种莫名的兴奋,斑驳的墙面,充满张力的钢架,破碎的玻璃窗,随意堆放的机器设备都在向我们展示着工业所带给我们的一种厚重与力度。“方池街”原名“钟灵胡同”(原有钟灵坊一座)。后一人改建挖出方形池塘,改名为“方池胡同”。“刘厚存公馆”位于西珠市街,是一条地方特色较为浓厚的老街区,与全国著名的十大佛教禅院之一的文殊院相比邻,成都著名禅院爱道堂和金少庵也近在咫尺。戴季陶宋公桥街,宋濂(明文学家)尸首由蜀王接至此处安葬。宽窄巷子为两条平行的小巷,早在清代,引小巷一宽一窄,故名“宽巷子”“窄巷子”。宽窄巷子后分别改名“兴仁胡同”“太平胡同”。这里曾是八旗官兵的驻防地。锦官驿街区两江交汇之地往往都是商贾云集、人头攒动之地。在成都,府河南河交汇处的码头也是舟楫林立、樯橹连云。公元十四世纪,一个姓王的小客商开设酒肆,他们所酿造的酒醇香透亮,烧坊一时名声大噪,生意兴隆。600多年以后,当年酿酒的老井又重现天日。1998年四川某酒厂在水井街车间实施环保改造时偶然发现了埋藏地下的古代酿酒遗存。在已发掘的280平中,发现晾堂、酒窖、炉灶、酿酒设备基座等,基本揭示了元明清时代酿造工艺的全过程。而且从地层叠压堆积感和器物的类型排序上,可谓元、明、清、民国至当代酿酒史连接起来,延续六七百年未曾间断生产。人们将这个酿酒遗址称为“水井坊”,水井坊如今有“中国白酒第一坊”的美誉,堪称“白酒史上的兵马俑”。大同巷 历史在这里停止要不了多久这一切将会成为过去,粗制滥造的仿古建筑将取代这里的一切,为你端茶续水的不再是那满脸皱纹的阿婆,而是穿着唐装制服的漂亮小姐,装修精美的茶楼上挂起了最低消费10元的牌子,上好的茶水里再也品不出1元钱一辈的粗茶的味道,这里不再是摄影家的乐园,而是商人们大把捞钱的广阔舞台。一个城市就在这样的文化舞台上失去了他的所有文化底蕴。老街上的幸福生活双槐树街28号院,附近的街坊都叫它“万家门楼”,吴师傅的“风干麻辣萝卜干”,麻、辣、香、脆,价格便宜,5元1斤。金泉街100号,糖油果子远近闻名,外酥内糯。黄山特味包子 1元5个纯高粱老窖 3.5元/斤王烤鸭 7元/斤录像茶大慈寺街区糠市街 曾是专门卖米糠的市场。“光荣豆腐”“辣椒酱”“蟠龙烤鸭”“榨菜丝丝”“纱帽街” 一家店铺的佛龛 上刻有“坤厚载物”出自《易经》的“坤厚载物,德合无疆”表达的是君子应效法大地的美德,胸怀宽广,慈心包容万物,看来小店主人以此自勉,也不知道过去小店是做何营生,但相信与其做生意应该十分放心。这与现在的这些店铺商家挂着“招财进宝”“财源滚滚”匾牌相比,似乎要含蓄了许多。笔帖式衙门 笔帖式为满语,是清代官职名称。从事翻译工作的文职人员,在中央一级的品位相当于汉制的翰林。城隍庙 城隍庙是中国古代城池中不可缺少的五大建筑之一。上古时期,城隍原为沟渠神,仅仅是一个地位地位的小神。后来,护城河成为了城市的屏障,城隍庙地位随之提升。但自从经过那个动荡的岁月,老城隍庙也渐渐从人们记忆中淡出。这些城市的守护神在城市的飞速发展中,说不定那天也会成为开发商们开发的对象,人们早已不在祈求城隍老爷的庇护,城隍老爷却在渴求人们对他的家园保护。华兴街 是成都最繁华的地段。客家碉楼 明末清初四川连年战乱,人口严重下降,请采取强行移民,这就是著名的“湖广填四川”。碉楼则是为了保护自身安全的客家建筑形式蔵着的城市初涉一地,我们往往有一种新鲜的感受,其风土人情,经过一番独特的内心体味,便有了初悟,活泼泼的,只是还不太具体。倘能小住几日,行游一番,感觉自然会细腻些:民风怎样,建筑特色如何,历史文脉是否传承有序...其中大体,或不难领会的。此刻,如初试佳茗,尚未品位入微,虽得唇齿留香,到底浅淡了些。一座优美的、具有文化积淀的城市,是岁月的佳构,值得细细品读,且须颇费些时日才能读懂。人说,居住越久越能懂这城市,此话有理,但细究,不尽然。常见有人卜居一地数十载,阅尽沧桑却“熟视无睹”,成了久住的过客,到底没有了主人的心情。他们于这城市,很难说真懂。体悟山水的神气与品位城市的内韵,颇有相合之处,就在“情”“静”二字。兼有“静心”与“真情”,心静才能洞察幽微,有情才能物我两忘,与这城市神会。他们常感叹,这城市变得太快,快的那样匆忙,以至于岁月所精心雕琢的细节正迅速的消逝,零落成泥辗作尘,不多时,便泯灭无痕了。好在城市是极富生机的,尤其是成都这样历经岁月陶铸的古都!他将自己的“神”蕴藏在钢筋水泥的丛林之中。他们在每一个细节恭听岁月的消息,他们的心绪,随那些古物的境遇或喜或悲。
  •     《寻城记•成都》这本书被闲置了一年多,离开成都后,我才开始读这本关于寻访成都的书。总是这样,拥有的时候,不曾有心情过多的去了解她。直到失去她后,才开始珍惜回忆。每每翻过一页,心中便会遗憾,述说的再详细,无法亲眼看到,总不能切身感受。记得在书店里,第一眼就被它个性鲜明的装帧设计所吸引。拿起来翻了翻,书籍设计整体营造出了一种随性、四处走访以及怀旧的气息。整本书可以作为一本图文书来阅读,让我们通过图片来感受成都曾经的历史。文字能表达的内容并不多,显得浮光掠影。这几天仔细把整本书通看了一遍,《寻城记》勾勒出了一幅百年前的老成都画卷。曾经的三国历史,曾经的城墙,曾经的战火纷飞,曾经历史夹缝中生存着的老百姓,曾经历次更迭的军阀官绅们,曾经西方传教士遗留下的尖顶上的十字架,曾经的老街拾瓦……这一切对于我都是陌生的。生活在这里四年,我本以为成都的城市地标大致我都去了,武侯祠、杜甫草堂、锦里、宽窄巷子、文殊院、华西坝、熊猫基地、成都老酒馆、水井坊、安顺廊桥、合江亭……觉得这些已无新意。这也印证了扉页上的那句话:在找寻的日子里,发现这座再熟悉不过的城市,原来如此的陌生和新奇。每个城市都是不简单的,它总有那么多待开发的惊喜等待着你。不要轻视任何一座城,毕竟它再年轻也比你年长。然而,阅读起来,会发现这本书仍有一些不足之处。通篇沉浸在怀旧追忆往昔的氛围里,一味追求古老的东西,排斥新鲜事物。字里行间的描述里给人凡是老旧的都是好的,新鲜的东西都是坏的感觉。一部寻城记俨然写成了一部拆墙记。文字的描述与图片不匹配。既然是图文书,在阅读文字的过程中,自然会想看看文字描述的图片对照。但感觉图片和文字自成一体,没有遥相呼应。同时,配图选择的都是一些遗迹的局部细节,没有遗迹的整体观感。不能给读者一个整体全面的印象。部分建筑的描述中,没有点出该处建筑的重要性。作为一个建筑外行人来说,就会泛起前面提到的对作者有“凡是老旧的都是好的”的观点的怀疑。
  •     我很喜欢成都。有一次打车,远远看到一辆空车开过来,我招了下手。突然不知道从哪窜出一人,冲到我前面跟我抢车。我心想算了,也许人家有急事呢。结果出租在他前面绕了个很大的弯,开到了我的面前。上车后,司机说,格老子的,我最看不惯这种抢车的人,明明是你先招的手嘛,我偏不载他。这番话让我大为动容,成都人的形象瞬间高大。我一直想,同样是城市,怎么就觉得成都舒服安逸,上海浮躁不堪呢。后来发现,成都很少有高架路,而且地铁要到一零年通车,这是一座完全没有急躁的城市,生活在这里是很放松的感觉。成都的女孩子打扮时尚,看得我眼花缭乱,人们说到了成都才恨结婚太早,所言非虚。这本书应该算是本配图的游记,作者走了些地方,拍了些照片。只是信息量太少,所讲的典故也大多只是民国时期的佚事,实在没写出这座城市的底蕴来。通篇都在怀旧,沉浸在一片昨是而今非的感慨中。装帧很精致,图片漂亮,但读过之后,却并没有给人留下太多回味。

精彩短评 (总计73条)

  •     书小小的一本,不薄,让没去过成都的人更进一步了解成都。
  •     照片还行,地图还行,涂鸦还行, 文章不行
  •     成都的朋友都说不错哦!
  •     一种淡淡的伤感
  •     最为一个成都人,感觉触摸着城市的呼吸,这是一个有生命有故事的地方。
  •     12月 成都出差 的预习
  •     司机阿姨说,就剩水井坊了,正在拆,也许还能看见些。。。
  •     抱歉,很多老建筑、老街已经消失。生活方式也和之前不同,宽窄巷子原本应该和这本书上的一样的,但它却商业化了。《寻城记》所记录的更多的是过往的碎片。
  •     有些惊喜的小插图,不过排版还是很乱
  •     内容不错,就是单薄了点,也贵了点
  •     是喜欢这个城市。
  •     不错,都配有图片看起来很有感觉
  •     偏重于历史古迹,很多老房子不像宽窄巷子那般就毁了
  •     作者的认真并没有反映出来,感觉是挺好玩的书。
  •     了解成都,很不错
  •     本站,南京;下一站,成都
  •     翻翻好了,也就是参考用
  •     读来很痛心,连政府对待古老建筑都是这种态度,败家子啊败家子/
  •     版式设计很用心但是还是有点幼稚。不过看下来很顺。成都很有魅力
  •     看封面还不错,应该内容也很好吧,图文并茂
  •     书还不错~超级文艺 但对于我这个旅游者来说,老街只能走一点点 还是很遗憾的…
  •     在成都周末多年,只知道成都是做很有历史的城市,不知道原来还有这么多的历史遗迹。
  •     这个作者的一套书,看起来像游记,读起来有些深度,用心去想了
  •     每个城市都有它独特的气质和文化底蕴,我们常常因身在其中而忽略了它的美,大概就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吧。都说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可事实上,城市在飞速行进的过程中,常常把它独有的特质与历史的城墙随着拖土机连同渣土一起被铲掉了。速度越快,被铲掉的越多,等到一个摩登而现代的新城市重新站在我们面前时,才会发现我们已经迷失在森林高楼里了。当我们站在熟悉而又陌生的大街上时,会找不到北,会发现自己像浮萍一样飘在这个城市的上空。所幸的是,在我们中间总有那么些人能够读懂得这个城市,能够寻找并发现它的美,能够不遗余力的用文字和照片去记录它。就算那些历史的砖墙灰飞烟灭了,它还能在我们的记忆中延续。我曾经按着《寻城记:成都》寻找了很多地方,可惜已不是当年的那个成都了,有些心痛,但也有庆幸的,那就是还有这些相片和文字可以述说它的美。
  •     排版花里胡哨
  •     如果你喜欢这个城市,且喜欢在里面胡乱的溜达,且对曾经的过去感兴趣,那么推荐买这本书。如果只是去旅行,不推荐的。
  •     了解你所在城市的前世今生。
  •     只是想更加了解自己的城市
  •     关于成都的那些事,在书上畅游成都。
  •     很多地方已经消失了,成都积累了很多精神的东西,实体的东西却越来越难找。
  •     就是里面的有些小字看着有些费力,纸张看着还行吧
  •     我很喜欢成都这个城市,对它的一切很感兴趣,所以买了相关的书籍,不是研究,只是作为闲情逸致读读而已,写的不错。
  •     成都人就该了解的成都历史!
  •     不太实用的旅行指南,但不乏对一个城市的思考。视角独特,但未留下太深的印象,亦没有发人深省的地方。手写的文字虽带来某种程度的艺术气质,但凌乱,没有阅读感。
  •     不错的一本书!喜欢!
  •     没得讲重庆那本好,而且估计等我到了成都,已基本上除了书上介绍的教堂,其他都应该没得了。
  •     很不错的一本攻略,忽然觉得这是一个比自己所在的城市更迷人的地方
  •     那个午后兜着一座城走过一个斜斜方形,发现了藏在一个小区内部的残垣,攀上爬下。
  •     一座能够享受生活的城市。
  •     一个城市之所以成为城市,必须有残旧的破败的东西见证。成都是候选目的地,初识并被吸引是《城市画报》所描述的悠游印象,而这本书却是从教堂、公馆等诉说另一面的成都。只是排版有点不太正统,部分文字太密集,看起来挺辛苦。
  •     有別一般旅遊書
    好啊
  •     书整的太花哨了,字体 颜色看起来费劲
  •     说的布板 很新颖!
  •     老成都韵味在轰轰烈烈的大拆迁中逐渐消失,自己在成都生活一年半,看到的不过是作为都市的成都繁华,有时间真正走走,好好了解成都的韵味。
  •     06年写的,当时大多数地方都已经只剩地名,现在更加找不到痕迹了。很遗憾小时候每次来过寒暑假都窝在奶奶家,永远只晓得坐4路车从双桥子到春熙路...
  •     关于城市、城市里的人和历史。可以从一个城市,瞥见整个中国的历史。可以从过去的残垣破瓦,得到审视现状的新视角。成都的孩子可以去书上写的地方,那将是一次有意义的实践。需要一定的历史知识,书中信息量较大。
  •     成都去了好多次,喜欢那里,不过现在在逐渐变化了,路拆的不像路,不过成都人还保持的原有的休闲,希望从这本书中得出为何会有如此心境。拜服....
  •     这本书带我们寻找城市中丢失的记忆
  •     老地方,老房子,历史遗留,值得关注。
  •     排版太杂
  •     这个时代发展的太快,什么都是在拆拆拆中过的。
  •     寻找成都的城市记忆
  •     可以在书店看了喜欢了再买
  •     找寻很多已被世人遗忘的角落
  •     怅然若失
  •     一城一故事
  •     很多地方现在都强拆了吧,神马时候实地考察下,没有完全看完,放了2个月到期要还了…这排版看得真心DT,难道是我对成都爱得不够深沉?
  •     入门扫街佳品
  •     去成都前买来了解下成都的
  •     一个城市的记忆,最后只剩下钢筋水泥
  •     书中描述还是有些错误
  •     书很不错,图片与文件结合,让你了解成都的历史,和这个城市更融入,更接近。
  •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成都人,居然书里面好多地方我都不知道,不过里面好多地方应该都已经不在了吧?留本书做个纪念也好
  •     因为排版看不下去,东西说的多好的,可惜了
  •     老公馆( ⊙ o ⊙ )
  •     看了之后,你会爱上成都!
  •     一向都对这些历史文化有兴趣。成都人或者对成都有兴趣的可以翻一翻
  •     喜欢成都家乡呀~书是不错很多在生活中忽略的地方上面都有如果多介绍点成都的特点如生活,文化,小吃啊什么的就更好咯
  •     排版好乱啊好乱啊~~~
  •     读着读着 就有一种想穿越到过去 再去感受下那青砖绿瓦的质地 再对古时的成就顶礼膜拜 保护古建筑保护古建筑保护古建筑
  •     很不错的一本书,能这样的去追访一个城市需要花很大的功夫和努力,向两位作者致敬。
  •     一个人走在成都的街巷里的时候,就想了解她更多,于是买来这本
  •     寻城记俨然变成一部拆墙记,追忆往昔,怀旧气氛贯穿全书。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