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立宪之路(上下)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中国史 > 通往立宪之路(上下)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5
ISBN:9787308086585
作者:刘刚,李冬君
页数:550页

作者简介

本书共分13个部分(辑),包括:导论、近代史与近代性、白银流失的天下、走向世界的思想者、大用之人曾国藩、天国的堕落、汉人收复国权运动、国权与王权之争、立宪:皇帝的救赎、女子与小人的故事、立宪运动一分子、立宪:在党权与国权之间、文化个体性自觉,每辑之下按各自的侧重,细分篇目。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是本书写作的内核。在论及“自由”这个人类永恒的话题时,作者举了孙猴子的例子:孙悟空,从自发的生而自由的猴子转变为自觉的自由主义战士,他在完成了西天取经后,仍会回到花果山那个自由的王国。花果山是孙猴子的必然归宿。中国近代史上那些杰出人物的代表,又何尝不是一只只“孙猴子”呢?他们的思想绝无干涸,他们的斗志何其坚强,为了理想中充满大爱的自由江山,他们走上了同一条遍布荆棘的路。
曾国藩在“刺马案”中小试牛刀,已使朝廷心惊胆战的他,却不愿把“圣人子弟兵”带入军队国家化,从而给中国近代史留下个莫大的遗憾。
李鸿章这位硬脖子的中堂,竟敢在老佛爷面前自称“康党”。他创立了北洋“军事—工业复合体”,却在皇榻之下被“去李鸿章化”。他拒做总统,只因是个保皇死党。
徐继畬,一个用古汉语说新世界的人。《瀛环志略》里,没有天朝架子,没有华夷对立,枯燥的世界地理在他笔下顿时生动鲜活起来。
胡雪岩是唯一具有商战意识的红顶商人,他以一己之力搏帝国主义,而置生死安危于度外。既知有君臣大义,又知朝廷外尚有国家利益,仅其一人而已。
“千古一帝”光绪,居然要在中世纪帝制的朽木上,开出近代宪政之花。他是家天下的逆子,却是中国人民的儿子;他是帝制的叛徒,却是祖国的忠仆。
严修以教育独立的新思维,创私立新式小学及女学,亦是近代学潮的“第一推动者”。所上《奏请设经济专科折》被梁启超称作戊戌维新“变化之原点”,废科举制之先声。
蔡锷,普天下的军阀没有一个像他那样,主张军队国家化;没有一个像那样,无比自豪地宣称“军人不党”。他率先喊出“国权至上”,他的南方军魂,为江山而立国体。
地位卑微,却人格高贵——这就是民国女子赛金花,这个小女子的柔弱之躯,可以抵挡住八国联军的野蛮,却抵挡不住天朝臣民的践踏。
……
《通往立宪之路——告别晚清的近代史》带我们一步步重新发现近代史,重新学习近代史。它是一部英雄的赞歌,带着壮烈,带着激情。

书籍目录

上册  导论:自我与江山    1.读史要读“我的祖国”    2.从文化个体到文化中国    3.江山有别于王朝  一、近代史与近代性    4.要思想不要主义    5.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6.中国近代化的两条路线    7.中国近代史也是世界史    8.从世界史来看明末危机    9.王朝中国海权沉沦    10.郑成功的海权之梦  二、白银流失的天下    11.皇家内务府造就“世界首富”    12.茶叶与鸦片引起的战争    13.海风吹来宪政的花粉    14.我们确实不是蛮夷    15.卖国:在国权与王权之间    16.天朝帝国的“尾巴”    17.“天朝爱国主义”的大旗    18.“民心可用”的背后    19.林则徐看不懂的世界  三、走向世界的思想者    20.中国近代地缘政治转型    21.“师夷”还是“师圣”    22.用古汉语解读新世界    23.深入“二希”文明    24.走向帝国主义的共和国    25.通往先王之道的合众国    26.走先王之路到欧洲去    27.英国人承认“中国海”    28.西方的权力:传教权与制海权    29.王朝中国的国旗与国歌    30.海上日记引起政治风波    31.为真理成了“人民公敌”    32.中国近代化之“三表法”  四、大用之人曾国藩    33.“赫曦”:理学家看日出    34.“灭心中贼”一一修身日记    35.内圣就是“换一个人”出来    36.“南蛮子”有杀伐决断之气    37.风水是地理,孝道是天理    38.从”笔杆子”到“刀把子”    39.靠“圣人子弟兵”收复国权    40.埋伏在学术里的救亡运动  五、天国的堕落    41.源于古史的天王宗教体验    42.“降僮”与天王权力的合法性    43.天王新思维及其合作者    44.洪、杨、萧“三权分立”    45.天王从思想者变成阴谋家    46.天王阴谋“三部曲”    47.太平天国运动之魂    48.靠人性挽救天国    49.石达开的悲歌    50.传教士的逃离和控诉  六、汉人收复国权运动    51.天理即人欲的兵法    52.曾、左、李三个英雄一台戏    53.科学初曙:从考据到格致    54.从“林肯之死”想到的    55.慈禧叫英雄“跪安吧”    56.英雄叩头不忘练兵    57.从“讨粤匪”到“打洋教”    58.“打天主堂”打出天津教案    59.冒着国人的唾沫前进    60.刺马:跟朝廷掰腕子    61.军队国家化还是私有化    62.曾氏教李一个“诚”字    63.朝廷怂恿清流言战    64.要“商战”还是要“招商”    65.用金融危机“做掉他”    66.“以夷制夷”:借款与赔款    67.李“条条”与左“块块”    68.官督商办的“首长所有制”    69.北洋“军事一工业复合体”    70.“反朝廷是不行的,要抓军队”下册  七、国权与王权之争    71.救灾背后的政治文化    72.抓军权:“以昆明易勃海”    73.皇榻之下“去李鸿章化”    74.以上海为起点画一个圈    75.慈禧拆了“同治”局    76.曾氏父子议立国防与国权    77.李不下地狱谁下地狱    78.从“甲申易枢”到“戊戌政变”    79.慈禧抢了“佛爷”名头  八、立宪:皇帝的救赎    80.通往自由另有一个出口    81.重整河山定国是:立宪    82.皇帝悲苦为中国而哭    83.老佛爷跳大神搞“大民主”    84.护国权:半壁江山谁做主    85.庚子之春醒来的良心    86.立山愿为皇帝而死  九、女子与小人的故事    87.假打与真打的辩证法    88.是友谊当然还有战利    89.皇城——“一沟绝望的死水”    90.妓女救国太后保命    91.为何问“也许汉人做皇帝”    92.让奕勖去找赛金花    93.书寓里的维新女子    94.四马路上的文人和妓女    95.小女子有大见识    96.瓦德西向她行军礼    97.“六君子”里有她的爱人    98.据说皇帝撰文褒奖她    99.妓业里也有政治陷阱    100.在狱中为英雄收尸    101.问一问她究竟为何入狱    102.汉奸的几句“闲话”    103.从此就与朝廷决裂了    104.命运之花为革命开放了    105.为革命者守节  十、立宪运动一分子    106.为什么要“小人”接了伟人的班    107.发现严修—一为新私学立言    108.学政维新——考试题里的变法初曙    109.《奏请设经济专科折》——“戊戌变法之原点”    110.士人维新与军人维新    111.从养士教育转向国民教育    112.直隶学务“听严先生指挥”    113.以君主立宪为目的确立教育宗旨    114.以办学推动自治引发学潮    115.立宪无望诀别旧朝廷  十一、立宪:在党权与国权之间    116.立国权:资政院里的那些议员    117.金融危机:在自治运动中自救    118.辛亥革命导火索与革命投名状    119.以独立人格捍卫共和国格    120.国体兴亡国民有责    121.国体与民意捏成一团泥    122.湘淮军系出政权不出皇权    123.南天军魂:为江山立国体    124.立宪:挣扎在党国与民国之间    125.革命——通往奴役之路    126.五四运动的赢家    127.国民党是如此“反动”    128.守住新文化的底线    129.五四运动中的个人  十二、文化个体性自觉    130.在思想解放的入口处    131.中国权力运动大势    132.圣化——中国的王权主义    133.走出圣化走向自我

编辑推荐

《通往立宪之路:告别晚清的近代史(套装上下册)》:我们从历史的深处去寻找自我,我们用自我的眼光去通读历史。传统书院和民间海权——中国近代化进程的两条起跑线。

内容概要

李冬君,女,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博士,从事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教学与研究。先后发表论文《儒家分化与孔子圣化》、《儒家道德英雄主义的本质》、《先秦诸子论孔子与孔子圣化》、《从神化到圣化》、《春秋圣化大趋势》、《先秦儒家圣化模式》、《泰博士儒的“王圣”运动》等,著作有《思想者的产业》(合著)、《中国私学百年》等。
刘刚,自由写作者,主要著作有:《文化的江山——重读中国史》、《从古代到古典一一进入轴心期的希腊和中国》,以及《中国史诗》卷一“从天命观到帝王术”、卷二“自由的寓言”等。

媒体关注与评论

假使他的梦真能“成功”,就不单是“驱逐鞑虏,恢复中华”,且以海权光大民族,使中国早在十七世纪便可以转型为一个伟大的海权国家。  ——郑成功在“刺马案”中小试牛刀,已使朝廷心惊胆战的他,却不愿把“圣人子弟兵”带入军队国家化,从而给中国近代史留下个莫大的遗憾。  ——曾国藩硬脖子的李中堂敢在老佛爷面前自称“康党”。他创立了北洋“军事-工业复合体”,却在皇榻之下被“去李鸿章化”。他拒做总统,只因是个顽固的保皇党。  ——李鸿章一个用古汉语说新世界的人。《瀛环志略》里,没有天朝架子,没有华夷对立,枯燥的世界地理在他笔下顿时生动鲜活起来。  ——徐继畲唯一具有商战意识的红顶商人。以一己之力搏帝国主义,而置生死安危于度外。既知有君臣大义,又知朝廷外尚有国家利益,仅其一人而已。  ——胡雪岩

章节摘录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就是用这样的历史大一统和天下观来确认“祖国”的。或问,如果文化认同和国家认同变了,“祖国”怎么办?事实上,这早已不是意料中的“如果”之事,而是自新文化运动以来已经发生还在继续发展之事。那些反传统的英雄,打倒了“孔家店”,却未放下“祖国”,所以,没有一个人愿意站出来向“祖国”发问。他们正是出于对“祖国”的爱,才挺身来反传统。可以反传统,却不能否定“祖国”,这无疑是新文化运动的价值取向。况且,“祖国”还有退路,可以退到血缘和地缘认同上去,那些反传统的英雄正是在此认同上“热爱祖国”的。“祖国”不是“王土”,但大好河山还在历史亦非祖先,可文化传承依然。王权之下的王土和国史固然不可取,但缺少文化认同和国家认同的“祖国”也未免狭隘。运动之初,破字当头,让“祖国”回归自然状态,既为势所必然,亦属不得已之举。时至今日,如新文化运动还不能提供超越王朝史观的文化认同,如现代化进程还不能建立王权主义之外的国家认同,那么,我们就只能认为,经历了将近两个世纪的文化转型和国家转型尚未成功,“祖国”还在转型中。新文化运动的纲领,是以“科学”解决文化认同,以“民主”解决国家认同。这样的纲领,应该说,今天依然适用,但它却没能为我们提供新的价值认同。如果说新文化运动革了传统文化的命,那么“文化大革命”则革了新文化运动的命。时下流行的“文化断层’’说,多半说到新文化运动使传统文化中断,少有人提起“文化大革命”更加彻底地步的酬劳。这真是一种对教育的特种报酬。”这样一说,就说透了中国的王权主义。《瀛环志略》初刊时影响不大,后来流传日本,返销中国,国内坊肆翻刻日本版本。徐氏复出以后,总理衙门重印该书,列为同文馆教材。此后,凡官员出使,都要随带此书,沿途校对,以为指南。斌椿使欧,就是据各国所译地图,参酌考订,而宗以《瀛环志略》。黎庶昌使欧,亦以之核对所经过山川城市,风土人情,以为十得七八。对此,郭嵩焘仍不以为然,总觉得他们有些言过其实。出使英国以后,他的看法就转变了,极力推崇徐氏为先知:“徐先生未历西土,所言乃确实如是,且早吾辈二十余年,非深识远谋加人一等乎!”但徐毕竟是以“闻知”和“说知”来谈论西方,“乘桴而浮于海”,对于徐氏而言,还是空想,而郭氏则以“礼失而求诸野”的“亲知”,验证了先知。郭嵩焘为什么要到欧洲去?是因为欧洲人又要打来了。为什么要打来?因为云南发生了“马嘉理案”。“马嘉理案”是怎么回事呀?边民打死英国人了。死者马嘉理,为英国使馆译员,奉命前往缅甸,迎接英国探路队人滇。探路队全副武装,鸣枪而行,打死中国边民。边民反击,击毙马嘉理。案发后,英国公使威妥玛要清政府速派“道歉使团”赴英通好谢罪,派谁去?朝廷选了郭氏。本来,鸦片战争以后,英、法等国,就提出与中国互派公使,但都被清政府“正言覆绝”了,结果是,只见外使进,不见清使出,士大夫们几乎一致认为,“中国赴外国,并无应办事件,无须遣使”,遣使,“徒损国体”而已。而郭嵩焘却乐意去,说:“数万里程途避而不任,更有艰巨,谁与任之。”此言一出,同僚视为“汉奸”,同乡“耻与为伍”,还骂他:“出乎其类,拔乎其萃,不容于尧舜之世;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何必去父母之邦!”郭氏不管士大夫们在他身后骂翻了天,依然前去拜会总税务司英国人赫德。赫德说,我是英国人,当然要站在英国的立场上,但我还要为中国办事,所以,我起沟通作用。还说,英国对华没有领土要求,只求互利。郭氏询以出使事宜,赫德说,宜早不宜迟。

图书封面


 通往立宪之路(上下)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43条)

  •     李氏贤伉俪从另一个角度看晚清及晚清的改革,确实很有新意,也引人发历史之喟叹。哀哉我中华,当时无福也无缘走上一条康庄之道矣。若其时能立宪成功,延到当今,于我民族又何其幸也。历史不可假设,也不能假设。呜呼
  •     有深度!!
  •     汉唐阳光的书系,我基本都买了。这本书可读性还是不错的,文笔很流畅,读起来有趣味性。因为清代距离很近,文献保留极多,从二十四史的篇幅就能看出文献保留多寡。因此清史稿很庞大。这部书只能攫取部分片段描述,有作者自己的思路,可以读来看看
  •     个人主义的晚清史,抒情化的宪政路
  •     喜欢看关于历史的书~
  •     不同的理念,可以学习一下
  •     发散思维,值得一读
  •     有点点虚,看看也可以。
  •     我在单位图书馆借来读了一半,就来这里买下了,虽然不能说尽善尽美,但看得出作者写作时饱含的激情与思想。故值得收藏。
  •     刷新了一下对晚清史的认识。文笔不错,也意识到中国古文的美。
  •     这是一本非常具有思想的书,其中无处不透露出作者对自由民主的向往之心,其并非主流所倡导,甚至在某些方面推翻了主流,不论作者观点正确与否,至少给我们一种新的思考方式,新的观点,有内涵的人都不应该错过。贵是贵了点,但值得。另外,上一个评论真的好垃圾。
  •     总体来说这本书作者的大思路我还是同意的,但是书中流露出来的那种过于浓厚的文艺范,真是酸的我有点受不了。如果喜欢文艺风格的朋友,可以看看。

    还是芦笛式的砍瓜切菜来的痛快,道理也讲的明白。像这类文艺范太重的书,很难把作者的理念传达给读者。整个文风像病梅馆记中的病梅,理不直气不壮,还给人一种缺乏考证,信口胡诌的感觉。

    当然了,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从这本书中,(仅仅对我而言),教益不是很大,对于中学生或者自打中学之后停止人文教育的人而言,可能会有用。(因为对于这类人而言,一上来就用对症猛药,可能反倒激起强烈的抵触情绪,像这种朦朦胧胧,糊里糊涂的文风反倒更适合一些)
  •     此书虽说是写历史,但确写出了一批鲜活的人物,上至皇上大臣,下至普通之百姓女子。都各有个性,突出其最有意义的一面,深刻发挥,极具思想火花。“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是作者写作本书的宗旨和内核。此书应该说做到了这一点,因此读来引人入胜,和作者产生共鸣。这可说是本书成功之处,也是与其他辛亥之书不同之处。
  •     很不错的历史相关读物,少有地跳出王朝史观来看晚清到民国始建这段时间中国历史,通过一个接一个的人物来讲述历史,视角不同以往大多主流历史书,也就对一些我们早已耳熟能详的历史人物有了不同的评价。从个人口味来说,感觉笔触过于感性了一些,因而对于一些人物的经历、心理历程、想法等的揣测显得稍有些故事化抒情化。
  •     此类书不少,这一本看不出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     很多观点很有意思 不过有些地方显得比较生硬
  •     在看天下杂志上看到的介绍,买了看看,书的质量不是很好……小失望……
  •     本来看到简介和书名,我对这本书还是期待甚足的,拿到手后,才大呼上当,书的内容与《通往立宪之路》我看不出有什么关系,缺少一个专业史学家应有的水准,对于晚清的政治历程看法也是幼稚的可以,其中内容更像是野史,散碎不成体系。完全不像是一个历史教授写的,拿去故事会供人消遣差不多。
  •     观点独特而犀利,很佩服作者的渊博学识
  •     真实的历史往往没有教科书那样的“毒害”作用
  •     很别致的近代史
  •     国家至上
  •     有思想!值得读!
  •     不可多得的一本近代史读物,作者理念在书中表达的淋漓尽致
  •     历史普及
  •     我很喜欢,作者观点新颖,很多我都是第一次看到,不由觉得自己读书太少。这本书看完,对我启发很大,说不出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让我觉得,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居然会这么复杂,袁世凯也好,曾国藩也好,光绪也好,慈禧也好,小人物也好,回顾这段历史,让我觉得悲情无比。我觉得作者视野非常宽阔,文化史功底深厚。
  •     算是普及类的吧 但比市面上大多数靠书名和大量使用网络词汇赚取眼球的近代史书籍好得多.
  •     。。在准备高考期间读完上下两册。相信徐继畬总有一天会被写入历史教科书而且秒杀掉林则徐魏源~现在用搜狗输入法找他老人家名字都得找半天。
  •     这个很好呢,大家可以看看,了解哈~~~
  •     我觉得挺不错的
  •     言论尺度大的惊人
  •     涉及晚晴政治经济方方面面,还有那些大人小人们。给人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只是书角有些磨损,总体还是很满意
  •     不一样的角度 不一样的历史
  •     国体与政体的分别,王权与国权的分别,党权与国权的分别。其实如果读过《社会契约论》都会有一定的认识,在此书中看到不能说有什么新意。关于文明史的中国和王权史的中国的区别很有意思,最终提出,消除专制,宪政治国,消除圣化的传统文化,回归尊重个性自由的文化。当然,还有很多值得称道的地方……
  •     不错,作者洞悉历史及独立思考的能力很强
  •     作者犹如散文般的向我们展示他对历史的见解,读来颇受启发,但不足以引起深刻的感悟。
  •     关注个体、视角独特的近代史写作。对光绪褒奖有余而感情色彩太浓郁,不过一部书能让读者记住中国近代不仅有的慈禧曾国藩李鸿章,亦有徐继畬严修赛金花,革命奴役之侧也有自由的藤蔓在生长,足矣。
  •     我非常兴奋,从世界史的角度看中国近代史,书中妙语连珠,分析鞭辟入里,我甚至惊讶书是怎么通过审查的。
  •     我很喜欢,作者观点新颖,很多我都是第一次看到,不由觉得自己读书太少。这本书看完,对我启发很大,说不出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让我觉得,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居然会这么复杂,袁世凯也好,曾国藩也好,光绪也好,慈禧也好,小人物也好,回顾这段历史,让我觉得悲情无比。我觉得作者视野非常宽阔,文化史功底深厚,我只能说,我太喜欢了。
  •     了解历史
  •     视角独到,信息量大。从人性的角度上来写,这点很赞,但感觉yy的成分多了一点。
  •     包装很好,帮同事买的,同事很喜欢
  •     于辛亥革命百年之际,读此书,受益匪浅。本书内容很丰富,只是前面几节内容,似有兜售“文化江山”之嫌。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