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中国史 > 三国志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日期:2006-9
ISBN:9787101052978
作者:[晉] 陈寿 (撰),[宋] 裴松之 (注)
页数:867页

读《三国志》

《三国志》西晋时期陈寿编写的一部记录魏、蜀、吴三国时期的纪传体国别史,它与《三国演义》有所不同,比如在刻画曹操这里,《三国演义》里把曹操写成了一个“奸雄”,比较侧重于负面,而在《三国志》里面,陈寿的刻画相对来说比较客观公正了。这告诉我们研究历史要客观严谨,不能只凭一个人的说法就来断定。

曹操真英雄也

真“大人”,伪君子在当今厚黑横行的时代,堪称厚黑“第二”的曹孟德或许更能受到现今人们的推崇吧!而刘备的哭哭啼啼和他满嘴的仁义道德、推崇正统,太不“应承”当今社会。曹丞相一句“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我想在现今是多少人的心声。刘皇叔面对赵云就出阿斗,竟说“为汝这孺子,几损我一员大将!”虎毒尚且不食子,人都救出来了,还演这一出,明显是验证了歇后语。是孟德心狠,还是编草织席者歹毒,不言而喻。若说刘备的仁义道德,与丞相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曹操在郭嘉死后,一直对他念念不忘,在赤壁败北后,大哭,若奉孝在,不至败如是。宛城损典韦,典韦于曹操救命之恩,而典韦当时从琴声听出张绣要反,曹操没听他劝告,最后害的英雄陨命,贵为丞相的曹操过宛城时亲自为其扫墓,切夜不入城,陪英雄魂魄!再看刘备,篡陶谦、弃刘表、逼刘璋。赵云千军中救主,且一直忠心耿耿,却一直只像个刘备的一个近卫,从未自己带兵独当一面,镇东、镇西、镇南、镇北将军没有他的栖身之地,为何?只因赵云是庶人,赵云的功劳,我想是在曹操手下不至于到死才追谥为顺平侯。赵云是庶人,刘备不用,而马超当时来投靠刘备时官级上,比刘备高,而马超又是被曹操点评“在世吕布”,刘备小人之心,不敢贸然用马超,至马超郁郁寡欢,英年早逝。论到推崇正统,曹操至死都没称帝,他的魏武帝还是曹丕给追谥的。而刘备一看孙权称帝,变急不可耐的称帝,真如曹操所说“若没有我曹孟德,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说曹操奸雄,但程昱、荀攸家族皆是士人,且在朝廷威望如斯,鬼才郭嘉,毒士贾诩,皆是天下之智,即是奸雄,为何对其忠心耿耿。

三国(1)

亮自至,数挑战。宣王亦表固请战。使卫尉辛毗持节以制之。姜维谓亮曰:“辛佐治仗节而到,贼不复出矣。”亮曰:“彼本无战情,所以固请战者,以示武於其众耳。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苟能制吾,岂千里而请战邪!”——————————————《汉晋春秋》——指建兴十二年,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与司马懿对峙于渭南(时曹真已死),诸葛亮考虑到劳师远征,因此“数挑战”,而司马懿也上表请战,史载帝使辛毗持节让司马懿坚守勿战。此处姜维的评论只看到一点,预见到辛毗带着皇帝的旨意让司马懿坚守勿战,但诸葛亮却看到了更深一层,即:这根本就是司马懿和魏明帝唱的双簧,司马懿根本就不想打,他所以请战的原因在于“示武於其众”,就是说他不想表现得怯战。诸葛亮高明之处就是他懂得:他司马懿也不是傻瓜,如果有战机能够打败诸葛亮,他不会“千里请战”,俗语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这一点他司马懿也不是不懂。。。两千多年后的今天,看到这一段也觉得那个时代真是英雄辈出的年代,特别是诸葛亮与司马懿,我想他们那个时候也有点英雄相惜的感觉吧(个人认为虽然司马懿在政治操守上远逊于诸葛亮,但司马在那个年代的确是个很有手段的人物)。

三国

多年之后再看一遍 感触良多 在看邓艾钟会那一篇时达到了顶点 没有什么能够阻挡 这个世界的繁华与凄凉 建功立业 谋定四方 王侯将相 荣耀故里 到底是为了什么 在史书里留下自己的名字供后人来体量 还是血脉喷张的在乱世中谋求一种生活方式 在没有其他方式可以供选择之时 或者亦可谓 只能这样 每个人都是被自己的理想和志气所吞噬 只可以汉征西将军之墓聊以慰籍 时势造英雄 时势起风尘 没有选择 只有继续向前

周瑜家族考证

我发现我读史书尽是在干无聊的事——唉,没办法,爱屋及乌呀……不过关于周瑜的家族,史书上的记载不仅少而且零散,甚至不同的史书还有冲突之处,整理起来比孙策家族实在是困难多了……比如,关于周荣到底是周瑜的曾祖父还是高祖父,这个辈分的问题我已经读晕了,但还是没有找到足够的证据……关于周瑜家族的第一手资料,还是先看《三国志》。《三国志》卷五十四吴书九周瑜传中有如下记载:1. (正文)“周瑜字公瑾,庐江舒人也。从祖父景,景子忠,皆为汉太尉。”所谓从祖父,就是祖父的兄弟(*此处有争议,见后记)。从这段可以知道,周瑜祖父的哥哥或弟弟叫周景,周景的儿子叫周忠,这两人均官至太尉。但这里未说周瑜祖父的名字。2. (裴注)“张璠汉纪曰:景父荣,章、和世为尚书令。”这里说周景的父亲叫周荣,在汉章帝、汉和帝两朝均官至尚书令。那么联系上面的第1条,周荣就应为周瑜的曾祖父。3. (正文)“父异,洛阳令。”这句好理解,周瑜的父亲叫周异,做过洛阳令。4. (正文)“瑜从父尚为丹杨太守”所谓从父,即伯父或叔父,是父亲的兄弟。从这句可知,周瑜父亲周异的哥哥或弟弟叫周尚,官至丹杨太守。联系上面第1条还可知,周忠应为周异的堂兄弟,即周瑜的再从父(再从父即父亲的堂兄弟)。5. (正文)“瑜两男一女。女配太子登。男循尚公主,拜骑都尉,有瑜风,早卒。循弟胤,初拜兴业都尉,妻以宗女,授兵千人,屯公安。黄龙元年,封都乡侯,后以罪徒庐陵郡。”这段是讲周瑜的子女,可知周瑜有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女儿嫁给了吴国太子孙登。长子叫周循,官至骑都尉,娶了吴国公主,但死得很早。次子叫周胤,娶了吴国宗室之女,封为都乡侯,但后来因有罪发配到庐陵郡。6. (正文)“瑜兄子峻,亦以瑜元功为偏将军,领吏士千人。”从这句可知周瑜哥哥的儿子叫周峻,官至偏将军。但这里未说周瑜哥哥的名字。7. (正文)“峻卒,全琮表峻子护为将。”从这句可知周峻的儿子叫周护。将上述《三国志》中的资料整理一下,可知周瑜家族如下:1. 曾祖父:周荣2. 祖父:周?(周荣之子,名不详)从祖父:周景 (周荣之子)3. 父:周异(周?之子)从父:周尚(周?之子,) 再从父:周忠(周景之子)4. 哥哥:周??(周异之子,名不详)自己:周瑜 (周异之子)5. 长子:周循 (周瑜之子)次子:周胤 (周瑜之子)长女:周氏 (周瑜之女)侄子:周峻 (周??之子)6. 侄孙:周护 (周峻之子)另一部对周瑜家族记述较多的史书是范晔的《后汉书》。范晔《后汉书》卷四十五中有如下记载:1. 周荣字平孙,庐江舒人也。…… 及窦氏败,荣由此显名。自郾令擢为尚书令。出为颍川太守,坐法,当下狱,和帝思荣忠节,左转共令。…… 以老病乞身,卒于家,诏特赐钱二十万,除子男兴为郎中。从这段可知,这里的周荣历经汉章帝、汉和帝两朝,官至尚书令,与前面《三国志》裴注中提到的周荣相符。这里还说周荣的儿子叫周兴,官至郎中。2. 诏乃拜兴为尚书郎。卒。兴子景。这里开始让我犯晕了。这段说周兴官至尚书郎,周兴的儿子叫周景。那么周荣就应该是周景的祖父。但《三国志》裴注中说“景父荣”,即周荣是周景的父亲。这个辈分岂不是乱掉了。到底是某本书写错,还是此周景非彼周景?我们再往下看。(不过按道理为了避讳也不应有同名。)3. 朝廷以景素著忠正,顷之,复引拜尚书令。…… 岁余,复代陈蕃为太尉。建宁元年薨。长子崇嗣,至甘陵相。中子忠,少历列位,累迁大司农。这里提到周景官至太尉,与《三国志》正文中记载一致。又提到周景的长子叫周崇,还有一个儿子叫周忠,与《三国志》正文中“景子忠”也一致。因此这里的周景与《三国志》中提到的周瑜的从祖父周景应为同一个人。那么周荣到底是周景的父亲还是祖父就说不清楚了。但从时间上分析,这里写周景死于建宁元年,即公元168年;而周荣在汉章帝、汉和帝两朝均为尚书令,汉章帝在位时间为公元58-88年,汉和帝在位时间为 公元88年-105年,这么看来似乎周荣为周景的祖父更为合理;但若周景活得较长,周荣为周景之父也并非不可能……4. 忠子晖,前为洛阳令,去官归。这句也好理解,周忠的儿子叫周晖,曾任洛阳令。上述关系比较简单,整理一下就是:周荣子周兴;周兴子周景;周景子周崇、周忠;周忠子周晖。目前读到的史书中对周瑜家族有记载的主要就是以上两部。另外在网上还找到一些其他资料,但出处难以考证,在此就不详述了。想来《三国志》裴注中提到的其他资料,如谢承的《后汉书》、张璠的《汉纪》、还有《江表传》等对周瑜家族也有较为详细的记载。但这些书有些在历史上已经遗失、有些我尚未找来读过,若以后有机会读到,可以再深入考证一下~~-------*后记 2013-11:这篇文章很久以前写的,后来有人说“从祖父”三字,不应断成“从-祖父”,而应为“从祖-父”,并且这里的“从祖”二字只表示亲疏,“父”才表示辈分,也就是说周景并非是周瑜祖父一辈,而是父亲那辈的。百度孙策吧有不错的讨论:http://tieba.baidu.com/p/1447891728http://tieba.baidu.com/p/2372681132http://tieba.baidu.com/p/2359776196

十年踪迹十年心

胡思乱想随便乱侃(⊙o⊙)纯粹的标题党……195年,刘繇放弃曲阿逃至豫章,孙策占据长江沿线数个重镇。几年前就跟在他身边,曾经在他最绝望的时期保护吴夫人与孙权的重臣吕范找到他说,孙策啊,你的势力越来越大,我在远方听闻你军中有人乱纪,你把都督一职交给我吧,我要帮你整顿军纪。孙策并不太愿意,回答道,子衡(吕范字)啊,你身为士大夫,在外面给我守城立功就好了,管我军中小事作甚?吕范曰,不然不然。我远道而来管你的事,是为了大家好,我们是在一条船上,“一事不牢,俱受其败”。言下之意,孙策你的某些行事损了我孙吴的名声,我大老远的跑来稳人心,你别不识好歹。孙策听罢只是笑笑,无以答。吕范随即自领都督。吕范的确是大功臣,但远道而来自讨军衔未免有点过分,而且说得一向能说会道的孙策哑口无言。孙策很忙,收复江东是他最专注的事情,而孙家在江东的人望更是他所向披靡人心归附的关键。所以他听从了吕范的劝告,对一直陪在他身边的周瑜说:“吾以此众取吴会平山越已足。卿还镇丹杨。”一句话就把周瑜赶回了后方,自己南下攻会稽。三年后的198年,二人才再次相见。孙策开始进攻庐江。攻下皖县后,二人成亲了,孙策纳大乔,周瑜纳小乔。此时孙策之威勇令曹操也大呼猘儿难与争锋也。击破刘勋后,孙策回到吴郡,因为官渡之战即将开始,他不想荆州却想往北打。周瑜再次被他留在后方,观察荆州动向。这次分别之后,二人再未得相见。孙策袭陈登所守的匡琦(徐州),只不过这次他碰的不是软柿子,而是经历大风大浪,连吕布都死于其手的陈元龙。孙策军大败,而他自己也被刺客射杀。在周瑜和孙策因为大小乔成为亲戚之后,蒋干曾来拜会周瑜。觥筹交错间,周瑜说道:丈夫处世,遇知己之主,外托君臣之义,内结骨肉之恩,言行计从,祸福共之……这句话也许是对这江东双璧的感情最好的注解。孙策死后,吴国大震动,方针是拥戴孙权,但逐渐分成两派:鹰派与鸽派。但这只是表象,曾跟孙策升堂拜母的张昭(周瑜也曾经跟孙策升堂拜母)怎会将吴国大业交到曹操手上?周瑜的才华能力,人望与野心令许多人不安了。南郡之战后,周瑜曾向孙权献计困住刘备,孙权不答应。后来又规划先于刘备夺益州,连马超,图北方。孙权答应了,叫他回去收拾行装。周瑜行至巴丘,染病暴死。周瑜之死并没有什么阴谋,只不过是跟赤壁曹军一样,染了疫病。加上南郡箭伤,跟工作操劳抵抗力下降,就这么死了。“鹰派”中的甘宁曾向孙权建议,西取荆州,渐规巴蜀。张昭反对得很激烈(又反对?当然了,因为甘宁显然受了周瑜的影响),而孙权充当了和事老,他说,兴霸,讨黄祖的事情我就交给你了,平定之后功劳全是你的,又何必在乎张长史的话呢?(甘宁跟周瑜一样终其一生未能一观巴蜀局势)随着鹰派首脑人物的凋零,孙策与周瑜未竟的野心烟消云散,东吴开始全心全意的贯彻孙权的“据守制衡”方针,孙权死时70岁,比孙策周瑜二人加起来(26+36=62)还活得长。还有一个小插曲。孙权跟他的哥哥一样,喜欢狩猎。而他特别喜欢射死老虎,为此还特意造了一台“射虎车”。张昭数次批评孙权射老虎,说人君该驾驭的不是老虎,而是英雄。你跟猛兽比什么英勇?孙权常常“笑而不答”,依然我行我素。我们都知道,孙坚与孙策都有江东猛虎之称,而两个人都是被箭射死的。

失去敬畏以后

法统并不是一个受中国人重视的概念,因为每两百年一个轮回的改朝换代都必然会带来法统的剧烈断裂,就好像你不能对空气征税一样,讨论一个无法实现的概念往往只是白费力气,在掌控中文世界背后的隐秘法则里,无可奈何的暴力才是最真实的统治者。历代的统治者并非不明了法统的重要性,尤其在古代中国的政治伦理里,人们以君统的继承关系为核心扩展出支撑社会正常运转的伦理关系,君统的颠覆很容易动摇剩下的纲常伦理,而一旦承认统治的依据只源于武力的强大,那么也就不难推导出暴力可以任意践踏社会中的一切伦理道德,人与人之间只有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关系,而绝大多数人只可能沦为被捕食者。可以想见,在这样的社会里所有人都是不安全的,统治者也必须时刻警惕被统治者。历代儒生努力论证持国在德而不在力,目的就在于使人们唤回对法统的敬畏,淡化武力在取得统治权中的作用。天命的修辞于是就这样应运而生,成为统治者的文宣工具,在五德循环论尚未臭名昭著,信用彻底破产的年代,天命成为法统的一个代名词,在统治者与儒生一同想象的世界里,天命的更替仿佛就是法统的自然承继。然而由于秦汉以降,统治者历来得国不正,不管儒生怎样文饰,统治者存在本身就在鼓励人们觊觎至高无上的帝位。恶例即开,就很难让沉默的大多数忘记历史的真实,奥威尔所谓双重思想在东亚其实早早就被发明出来,无奈前现代的统治技术无法做到控制与删改一切信息,于是战国时燕齐方士发明的天命一词,最后演变为暴力的另一种委婉说法,人们同样是这样理解所谓人民/历史的选择。对于自身所身处的现实,人们心知肚明,统治者同样心知肚明人们的心知肚明。但这就像皇帝的新衣,做得而说不得,很少会有人真的会去拆穿他们,也可能只有死读书的儒生才会真正去信仰这一套。为什么在中国人的历史印象里,儒生始终与迂腐逃脱不了干系,就是因为儒学往往脱离现实。儒学在中国历史中起到的一大作用是,它使许多善良的人们变成他的信徒,并由于这套理念大大脱离现实于是削弱了他们在现实中的生存能力,而没有儒家可能这群人依然还是一群好人。真正按照儒家学说进行统治的君主,往往会落得徐偃王、宋襄公、梁武帝式”行仁义而国亡,天胡为此醉”的结局,最后成为野心家嘲讽的反面教材。黄仁宇先生在《万历十五年》里批评中国古代以道德而不是法律治国,但以道德治国并没有错,如果我们知道北美清教社区的历史,就不难发现北美殖民地许多社区始终都是以道德进行自我治理,并行之有效。问题的关键在于儒生鼓吹的道德如果不说从来没有的话,至少可以说是很难在古代政治中被落实,我匪如今鼓吹以德治国,被人哂之以鼻,原因同样如此。这就是中国古代政治的一大关键:双重规则,从朝堂贯穿到地方社区,明面上的规则受到所有人提倡但没有人去落实它,真正支配所有人行为的隐秘法则却不能启之于口,东亚社区中常见的虚伪、奸诈、犬儒,都是这种现象的无意识后果。晚清时候许多来华的传教士的书里就记载了他们对中国社会观察后产生的如斯困惑,后来成为鲁迅一代五四作家批判中国人国民性的依据,启蒙运动时期许多不满部分启蒙主义者将中国宣传成理想国的观察家,批评中国人奸诈、虚伪,其依据便是对这种双重规则的不满。但这很难说是中国才有的国民性,如果我们观察埃及、伊朗、印度等法统同样遭受多次剧烈断裂的古代文明后裔,不难发现在这些地区同样存在这样的双重规则的现象,隐秘规则而不是表层规则才是当地人的统治者。换句话说,如果欧美同样有法统剧烈更迭的历史,那么他们的下场应该也会跟我们一样。启蒙作家经常做东西方的比较,在他们的修辞里,所谓的亚洲人或者说东方人——地中海以东所有地区,不如欧洲人的地方在于他们虽然更加勤劳,但是没有欧洲人一样的正直与勇气,缺乏公民特质。启蒙作家往往将原因归结为地理,这成为后来马克思批评地理决定论的根据之一。作为一名西欧中心论者,马克思并没有否定启蒙作家的观察,他只是将原因归结为亚细亚的生产方式。我想,可能我的解释比他们更有说服力。但是儒生们自始至终坚持他们的信念也不是没有好处,那就是他们活的理直气壮,死的心安理得(大概吧,其实也未必。试以诸葛亮与荀彧作为对比,荀彧就像古代许多儒生一样,为了避免自己的努力毫无意义,于是生活在自己想象出的世界之中,他将曹操比附为古代的贤主,匡复汉室的英雄,一生兢兢业业为经营曹操的事业奔走,直到最后才发现自己的主君其实才是对汉室危害最大的奸雄,然而此时一切已经悔之晚矣,更令让人尴尬的是自己的主君之所以有能量危害到自己一心想要匡复的汉室,大部分功劳应当归功于为其辛辛苦苦经营出完整的官僚与后勤系统的自己。荀彧的后半生始终在坚持心中的理念与无法违抗的现实中挣扎,最终只能选择郁郁而终。诸葛亮就没有这方面的心理阴影,他选择刘备就要比荀彧更有心理优势。虽然在我看来,刘备很可能也是朱棣式人物,但篡汉的终究是曹丕而不是他,因此自始至终都有大义名分,诸葛亮也就能够理直气壮地认定自己为之奋斗的事业是正义的,不必落入荀彧、钱谦益、陈寅恪式心灵困境,后半生始终徘徊于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首是百年身的自我谴责当中,在志向与现实里痛苦挣扎。诸葛亮能够预期到后人会以其为向往怀念的榜样,现实的失败和困顿在这心理优势面前就实在算不上什么了。值得注意的是,曹操起初也不曾想过自己会成为篡汉的奸雄,在他亲笔所撰,兼有自传色彩的《让县自明本志令》里提到自己最初的志向不过郡守,最多”汉征西将军曹侯”罢了。我相信这是真的,因为曹操是一个文学天才,在这种对他们微不足道的地方作伪会损及文学赖以为生的微妙感情,或者说真性情,是以古今天才不屑为之,秀亦如此。只是命运却将他推向醉卧美人膝,醒掌天下权的权臣位置,他在《让县自明本志令》里剖白内心时感慨当自己处于这个地位时,进亦不能,退亦不能,否则战乱之中得罪的人太多,性命与子孙很难得到保全,曹操有这样的忧虑是可能的,但在统治古代中国的隐秘规则里,既然你处在这样极具嫌隙的位置,并将皇帝架空成事实上的傀儡,那么所有人都会怀疑你图谋不轨,并且这种怀疑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合理的,因为法统由于春秋战国以来屡次崩坏,除了少数人以外很难得到真正的信仰,踏出禁忌的一步不会面临多少阻拦。既然如此,也就不能阻拦他人恶意的揣测。这在封建时代的欧洲与日本不可想象,最多只会出现幕府式政治,由于君统的稳固很少被破坏,对王位的争夺也就很少会危及民众的日常生活,社会异常稳定,君主不必时刻担忧觊觎者的威胁。中国很难出现君主立宪的原因之一便是,人们可以理解强有力的僭主,却不能忍受软弱的虚君,君主一旦失去保护自己的武装,便只能沦为所有人鼎中之鹿。很有可能曹操临死前对汉室还存有敬畏,但他既做不成伊尹周公,也不敢成为王莽,就只能在两难之中挣扎,曹丕没有父亲青少年时忠诚汉室的教育,耳濡目染的是曹操对汉帝的架空和凌迫,因此更加毫无顾忌。恶例既开,就不能阻挡野心家对魏室的觊觎。司马氏父子同样处在当年曹操的位置,最终司马炎篡魏时,却没有遭遇曹氏父子一样欺凌孤儿寡母的骂名,无非是因为继承曹氏父子的余荫,人们往往更在意始作俑者,秦始皇的暴政并不比汉武帝以及后世帝王更有想象力,但因为他是首开恶例者,所以承担了最多的批判与抨击。是以,子贡会感慨君子耻居下游。如果说魏晋之时的中国人与后世相比有何不同,可能在于这时的人们尚有节操,荣誉感与羞耻心,尚未像后世一般司空见惯城头变幻大王旗。是以汉室与魏室在退位以后尚能得到较好的待遇,直到刘裕篡晋,因为出身庶人的缘故,内心缺乏安全感,是以对晋宗室斩尽杀绝。在皇帝变成一个高风险的职业的过程中,宋武帝对此功不可没,人们对他做出的伟大贡献理当有所纪念。不过既然参与这场权力的游戏,就应当愿赌服输,虽然晋室下场凄凉,对自己德性所能匹配的结局却早有预见:明帝时,王导侍坐。帝问前世所以得天下,导乃陈帝创业之始,用文帝末高贵乡公事。明帝以面覆床曰:“若如公言,晋祚复安得长远!”(晋明帝时,王导侍坐,晋明帝问起晋前世得天下的具体情形,王导叙述了司马懿的业绩和手段,又说起司马昭在高贵乡公时的所作所为,晋明帝大惭,把脸埋覆在床上说:“若如公言,晋祚复安得长远!”)认定世间诸事不过虚幻空无的魏晋玄学以及日后大昌的浮屠之辞在三国时代开始兴盛,可能未必只是偶然。传统的解释往往侧重战乱之频仍,人世变幻之剧烈,但在我看来这同样是源于乱臣贼子的现实与儒家伦理在饱读圣贤书的士大夫心中激烈冲突与挣扎,迫使人们不得不寻找一种手段以求自我欺骗,安慰心中饱受煎熬的良心。但他们又知道自己在自我欺骗,最终只能愤世嫉俗,不阿于世,竹林七贤受人追捧,不仅是因为他们的潇洒风度,同时也是源于这一群人与曹魏关系密切,他们的放荡戏谑之辞实则是对把持朝政的权臣的嘲笑与反抗。日后,山涛背叛朋友入仕司马家,在成为尚书令以后举辟故友嵇康,却换得嵇康一纸《绝山巨源书》,以前读《世说新语》,不明白嵇康为何如此绝情,后来读《晋书》才知道这背景是因为高贵乡公曹髦不满司马昭把持朝政,绝望之下率领数百内侍造反,最后被贾充所率军士成济所弑,虽然东汉以来法统与皇帝的权威日渐衰退,弑君在当时依然不可想象。事后,为堵天下物议,司马昭杀死了成济以显示这并非自己本意,虽然不会有多少人相信。嵇康这一封《绝山巨源书》,实则如同日后庾纯对贾充的质问:”高贵乡公今何在?”当晋恭帝司马德文被刘裕派曹氏后人曹灵诞用刀架在脖子上时,不知他是否想及魏高贵乡公在乱军之中绝望的双眼。他的命运并不是一场血腥游戏的终结,而是戏剧平淡无奇的开场白,将多少穷凶极恶娓娓道来,随金陵王气,汉魏衣冠一同埋葬。对法统的敬畏失去以后,中国人就集体陷入囚徒困境之中,我突然想起陈升的歌:”把我的悲伤留给自己,你的美丽让你带走,从此以后我再没有,快乐起来的理由;我想我可以忍住悲伤,假装生命中再没有你,从此以后我在这里,日夜等待你的消息。”

《三国志》札记(5):如何对待昔日老上司?

12月4日读《三国志 董卓传》,注引《山阳公载记》的一条资料,挺有意思:“初,卓为前将军,皇甫嵩为左将军,俱征韩遂,各不相下。后卓征为少府、并州牧,兵当属嵩,卓大怒。及为太师,嵩为御史中丞,拜于车下。卓问嵩:‘义真,服未乎?’嵩曰:‘安知明公,乃至于是!’卓曰:‘鸿鹄固有远志,但燕雀自不知乎!’嵩曰:‘昔与明公俱为鸿鹄;不意今日,变为凤凰耳。’卓笑曰:‘卿早服,今日可不拜也。’”董卓做人做事残暴,喜欢以势压人。他和皇甫嵩有旧,但当年各不相下,有一时,他被安排归嵩指挥,这让他很不服气。于是,在他到了长安,扬眉吐气了,就有点想羞辱皇甫嵩——看吧,现在怎样,老子不会不如你吧。皇甫嵩自然知晓董卓的意思。身在屋檐下,又不得不低头。但他既不贬低自己,又同时拍了董卓的马屁。从这也可见,董卓是个头脑简单的武夫,只懂一味压服。性格决定命运,他的失败,其实早已注定。《武帝纪》也有一则故事。曹操初次做官,除授官职洛阳北部尉,是出自司马懿之父司马防的大力推荐,“为尚书右丞司马建公所举。”注引《曹瞒传》里提到:“及公为王,召建公到邺,与欢饮。谓建公曰:‘孤今日,可复作尉否?’建公曰:‘昔举大王时,适可作尉耳。’王大笑。”《曹瞒传》的可靠性姑且不论,但这则故事却写得很有人情味。曹操并不是知恩不报的家伙。桥玄和他有旧,死了,他路过时,便去拜祭他的坟墓。而从这则故事里,更可以看出他的态度。曹操发迹了,司马防的几个儿子,后来都受到曹操的重用,这绝对不会和当年他的举荐无关。当然,司马家,是东汉豪族,出人才是肯定的,但是,不要忘了,曹操对豪强向来是警惕和打击的,若是没有这层关系,司马家未必能够光大门楣。曹操称了王,还不忘请老朋友来欢饮,可见他不忘旧。但毕竟春风得意,就难免有点得意忘形了。他问司马防,怎样,我现在还有资格做那个洛阳北部尉吗?司马防不卑不亢地答道:可是当年我举荐你时,你的才具,也仅够坐上那个位置而已。潜台词是,你能够有今天这样的成就,那都是经历过了一番人生历练,扩大了胸怀,拓宽了视野,才造就成的。曹操和董卓,听了既是昔日同僚又是老上司的话,都笑了。但曹操是开怀“大笑”。他听明白了。这个马屁,拍得很舒服。他是有着高度政治智慧的人,当然不会像董卓那样,一介莽夫,不能容人,带着胁迫,冷笑着要皇甫嵩“早服”,才可以“不拜”。这其实是气度问题。一个政治家,在身份置换后,如何对待昔日老上司,也可以看出这人的胸怀、格局。而这恰恰和成功与否,紧密相连。这是我读了上面两则小细节后,一点粗浅感想。

其实不仅仅是三国

再读三国志,想到了科学发展观,突然发现刘备败的很正确,刘备的一系列政策其实只是停留在政治层面,他忽略了一个根本问题——以人为本,虽然他以爱民著称,但很多做法细细品味,却偏离了其应有的方向。刘备是枭雄,但也许看的太远,忽略了眼前,诸葛亮亦是如此,蜀国应该灭亡,曹操才是代表当时先进生产力的统治者。

注意,《三国志》是首先历史,不是文学。

http://book.douban.com/review/1775556/本篇评论是对这篇书评的有感而发。没理解那位作者书评的最终意思,但从该作者的读书主页来看,主要是文学,兼读历史。所以请作者请注意:史书上的东西,不能只用现在的文学角度和逻辑去揣摩,必须要结合当时的历史环境,得有相关的历史知识做铺垫。否则用忧郁文学风格发了一通感慨,好像很“悲天悯人”,实际上可能会十分滑稽。你的这篇书评就是。“吕伯奢...........若果如此,至少事件的后果是真实的,同时在道德感上,曹操的表现是理直气壮的、正义的。如果曹操是错杀,他就没必要在别人不知情的情况下重新说起”“为什么“吕伯奢”到了《三国志》中却没有了?陈寿乃蜀国人,没有为尊者讳的嫌疑。唯一的解释就是:陈以为事体微小,不足写之。”作者的逻辑是:(无旁观者情况下)错杀吕伯奢一家----》除曹操外没人知道----》曹操瞒着不说----》史官不知道----》魏书无记载。所以作者得到如下结论是:既然魏书记载了,那杀吕伯奢一家这件事是曹操亲口说出来的,进而得出既然曹操敢说,则吕伯奢一家不是被错杀。从单纯的文学角度来看,作者的这种观点是不错的。但可惜,《三国志》首先不是文学,是历史!作者也知道:陈寿《三国志》中的魏吴部分,首先来源与魏吴两国的官方史书《魏书》和《吴书》。《魏书》前后经过多人的编写纪录,最后由秘书监王沈完成。一般来说,至少在宋朝以前,很多官方的史书虽然难免会有一些“忌讳”,但依然保有自己的独立性和底线。例如唐朝:贞观十三年(公元639年),褚遂良为谏议大夫,兼知起居注。太宗问曰:“卿比知起居,书何等事?大抵于人君得观见否?朕欲见此注记者,将却观所为得失以自警戒耳。”遂良曰:“今之起居,古之左、右史,以记人君言行,善恶毕书,庶几人主不为非法,不闻帝王躬自观史。”太宗曰:“朕有不善,卿必记耶?”遂良曰:“臣闻守道不如守官,臣职当载笔,何不书之?”黄门侍郎刘洎进曰:“人君有过失,如日月之蚀,人皆见之。设令遂良不记,天下之人皆记之矣。”在这种环境下编写的官方史书,除去不可避免的忌讳部分外,大体上都是可信的。但有些官方史书,史学界的评价很低。就比如这部《魏书》。《晋书》就称《魏书》“多为时讳”。唐代史学家刘知几更是一再说王沈的《魏书》是“假回邪以窃位”,“其书多为时讳,殊非实录”。在现代人看来,如果君王做了错事或坏事,依照现在逻辑,官方史书应该是避而不谈才对。可在当时的魏晋时期,对于不利于君王的历史事件,官方不是“避而不谈”就算了,而是不惜“颠倒黑白”!例如上面提到的《晋书》,司马懿打了败仗,官方史书不是单纯进行回避或春秋笔法,而是不顾事实,硬把败仗写成了胜仗。可就连《晋书》都批判《魏书》,可见《魏书》在这一点上做得更跟过分。《晋书》好歹如实纪录了司马懿对自己原配夫人的喜新厌旧,而《魏书》在这方面都要作假!《三国志》记载,曹丕后来嫌弃妃子甄氏,不立她为皇后;甄氏被冷落后有怨言,曹丕大怒,处死了甄氏。这本来是历史的公论,可在王沈的《魏书》中,却写成是“曹丕主动要立甄氏为后,甄氏自己再三推辞;甄氏的死是自己病死的,曹丕悲痛欲绝,追封甄氏为皇后”。裴松之在做注时也说“文帝之不立甄氏,及加杀害,事有明审。魏史若以为大恶邪,则宜隐而不言,若谓为小恶邪,则不应假为之辞,而崇饰虚文乃至於是”。所以陈寿在写《三国志》时,删除了《魏书》中的很多对魏国人物的溢美之词, 裴松之也赞同:“推此而言,其称卞、甄诸后言行之善,皆难以实论。陈氏删落,良有以也。”说了这么多,我们再回到王沈的《魏书》里记载吕伯奢的地方。作者的“如果曹操是错杀,他就没必要在别人不知情的情况下重新说起”这种逻辑看似合理,但结合当时的历史环境下,就不成立了。参考一下,司马懿打败仗可以写成胜仗;曹丕冷落并处死甄氏可以写成甄氏自己病死;所以“曹操错杀吕伯奢一家后,《魏书》不仅不会避嫌,相反还会故意颠倒黑白说是正当防卫以突显曹操的正当立场,这才符合王沈《魏书》的逻辑!只是陈寿是良史,在没有确凿史料的情况下,他仅仅是删除,而自己不做结论。例如陈寿删除了《魏书》后妃传中很多对曹魏后宫的溢美之词,但仅仅只是删除,自己不发表意见。也正是因为王沈《魏书》的不可靠,本来一件只要曹操自己避而不谈就会无人知晓的事情,却反而因为他欲盖弥彰而让众人皆知。本来吕伯奢这件事是不是被曹操错杀,历史书上没有权威的记载,但正因为王沈《魏书》习惯性地颠倒黑白,民众反而坚信曹操就是错杀了吕伯奢。这就是自作孽,不可活。

《三国志》人物论之 孙权:伟大领袖的变态晚年

他也曾是英明的贤主。曹操一生甚少服人,却道生子当如孙仲谋,少年英姿可以想见。只是人到老年,竟然晚节不保,《三国志》作者陈寿说他“性多嫌忌,果於杀戮,暨臻末年,弥以滋甚”。晚年的孙权和当时的吴国,完全可以用污七八糟来形容。我在此用以下文字来描述因孙权的恶趣味爱好而导致的当时吴国贵族之间混乱的姻亲关系,请根据自己逻辑能力的高低来决定是否真的要读完它们:●张承和诸葛瑾本是年岁相仿的好朋友。张承妻子死后,孙权出面做了媒,把诸葛瑾的女儿嫁给张承。张承和诸葛瑾的女儿生了两个女孩,一个嫁给孙权的儿子孙和,另一个嫁给陆逊的儿子陆抗。但陆抗的外公其实是孙权的哥哥孙策。也就是说,本来孙和是陆抗的堂舅,现在两人却成了连襟。并且孙和跟大张氏生的女儿后来又嫁给了陆抗跟小张氏生的儿子陆景。●孙权有两个女儿,大的叫孙鲁班,小的叫孙鲁育。孙鲁班嫁给周瑜的儿子周循,周循病死后改嫁给全琮。全琮的堂孙女全氏才貌双全,于是在孙鲁班的唆使下,孙权把全氏许配给了最小的儿子孙亮,尽管都未成年。也就是说,本来孙亮是全氏的爷爷的嫂子的弟弟,现在两人却成了夫妻。●孙鲁育嫁给了朱据,生了两男一女。孙权再次做媒,把孙鲁育和朱据的女儿朱氏嫁给了孙权的儿子孙休。也就是说,本来孙休是朱氏的亲舅舅,结果两人却奉孙权之命结成了夫妻。●孙权有个堂侄子叫孙恭,孙鲁育和朱据的其中一个儿子朱损娶了孙恭的小女儿。孙恭的儿子孙峻,则和他的远房堂姑、同时也是他的妹夫的大姨妈孙鲁班通奸。而孙恭的大女儿则正是全氏的母亲。也就是说,孙恭本来是孙鲁班的远房堂兄妹(二人的祖父是亲兄弟),孙恭的三个子女,本来都是该喊孙鲁班远房堂姑的,但实际上,大女儿得跟着老公喊孙鲁班婶婶,小女儿得跟着老公喊孙鲁班大姨妈,儿子则喊孙鲁班甜心……以上这些并非本文的重点,仅仅是道提供趣味的开胃小菜,用以印证文章的标题。下面要说的才是正题。孙权一共七个儿子,长子孙登本来是太子,此人聪明仁孝,深孚众望,得到了年轻一代的吴国名士诸葛恪、张休、顾谭、陈表的合力辅佐,这个众星捧月的格局被时人称为“太子四友”。他们四人分别是重臣诸葛瑾、张昭、顾雍以及过世的良将陈武的后代,如此华丽的阵容担任太子的辅弼,意味着孙权本人以及朝野上下都已毫不怀疑地将孙登视作国家未来的希望。可惜孙登三十一岁那年一病不起,死在孙权前面。论人品,孙登确实是谦谦君子。在他活着的时候,对弟弟孙和十分亲敬,“待之如兄”,甚至屡次想把太子之位让给孙和。等他一死,孙和就真的被立为了太子。孙和也是个不错的储君人选,无论在道德还是能力上都和孙登不相上下,一度得到孙权的宠爱。在被立为太子之初,几乎谁都以为他将在若干年后顺利接手东吴帝国的皇位,但是,仿佛受到了诅咒一般,他后来的遭遇比兄长孙登更为凄惨。孙权在立了太子之后,对另一个儿子、孙和的弟弟、被封为鲁王的孙霸又备加宠爱,程度“与和无殊”。这样的做法在正常人看来确实不可思议了些,于是一些心怀叵测的人果然利用了这一点,于是朝廷大臣逐渐分化为对立的两个派系,互相攻讦不已。心怀叵测的人里面,首当其冲的是“全公主”——嫁给了全琮的孙权长女孙鲁班。她无疑是整部三国历史里最富有野心和权术的女人,数百年后的太平公主和她相比都要相形见绌。事情的起因在于孙鲁班跟孙和的母亲王夫人不和,也许最初她只是想借机除掉王夫人。一次孙权得了重病,孙和在桓王(孙策)庙中为他祈祷,而孙和妃子(上文提到的大张氏)的叔父张休——从前的“太子四友”之一——住处离桓王庙很近,便邀请孙和到他的住处。本来是件好事,孙鲁班却到父亲面前告了一状,说太子在和张休算计呢,就等您一死他好继位,还有他的母亲,您的夫人王氏,听到您病重,高兴得不得了。孙权听了大发雷霆,王夫人知道后忧惧而死,孙和从此也日渐被疏远,而他的厄运远未到头。裴松之的注释引用晋时殷基的《通语》,记载了当时朝臣分属的派系,支持太子的一派有陆逊、诸葛恪、顾谭、朱据、滕胤、丁密等人,支持鲁王的一派有步骘、吕岱、全琮、吕据、孙弘等。不难发现,太子党包括了昔日孙登身边“太子四友”中在世的三人(诸葛恪、顾谭、张休——虽然名单里没提到张,但他是太子妃的叔父),以及以正直闻名的陆逊、朱据。而鲁王党则大多是奸佞小人,其中孙弘是出名的阴险之徒,全琮虽是良将,却素来德行有亏,名列鲁党应是妻子孙鲁班唆使,吕据更不足论,唯有步骘、吕岱参与其中让人殊不可解。派系斗争的后果是致命的,最后孙权亲自操刀定谳,两派玉石俱焚:孙和被废,陆逊气死,张休、朱据被杀,顾谭远放;鲁王赐死,全琮之子全寄等也遭诛杀。如果从动机来分析,无论是“立长”还是“立贤”,孙和都是继承皇位的不二人选,何况他已经身居太子之位,地位明明不容置疑,为何会出现裂缝,日渐动摇,乃至撼动根基,终致倾颓?常见的看法是孙权晚年昏庸日甚,反复无常,举动乖理,而孙鲁班等险人又从中挑拨。这是只得其表,不得其里。孙鲁班等人的挑拨恰恰是晚年的孙权所期望利用的,他之所以敢于屡次冒险做出看似不合逻辑的废立之举,原因在于他需要借此来打击乃至除去自己的心腹之患,而被他视为眼中钉、必欲除之而后快的第一人,正是对他最忠心耿耿的丞相陆逊。孙权为什么非要除掉陆逊不可?这一问题已有学者分析过,在此简要转述如下。第一,陆逊是江东的世家大族,姻亲甚为显赫,枝连叶蔓。第二,吕蒙死后,陆逊一直镇守武昌,吴国上自太子,下至步骘、诸葛瑾、潘浚、朱据等将相都与逊交好。到孙权晚年,国土疆域大致已确定,孙权对外攻虽不足,守则有余。即无陆逊,亦可划江自保。第三,孙权为身后之计,怕嗣主驾驭不了逊,所以陆逊等越是拥戴太子和,孙权越疑惑不安。他不仅逼陆逊致死,并且还追诘陆逊的儿子陆抗,正是猜忌陆逊的表现。第四,江东基业本来是孙权从兄长孙策手中继承的,但他对孙策的儿子并不与己子同样看待,孙权诸子虽孩提亦封王,而策子却终身为侯,这一点,连孙权本人也是不无内疚的。孙权病了,不向其父武烈皇帝坚祷告,却偏向兄长祷告,正说明权内心隐处也觉得对不住创业的兄长,怕他怪罪,所以才有此举。而陆逊为孙策的女婿,孙权对他的猜忌就更深一层。江东初兴之时,可称英杰荟萃,待到孙亮继位,已是良臣凋零,孙鲁班联合奸夫孙峻诛杀首辅诸葛恪,操持权柄,百官人人自危。后来孙亮和孙鲁班都被孙峻的堂弟孙綝废黜,继位的孙休又诛杀孙綝。孙休只活了三十岁,此后孙和的儿子孙皓继位,杀人如麻,残暴无度,直到国家覆灭,这一切追源溯始,都要拜孙权一手造成的两宫之争所赐。当离死亡已经不远的孙权环顾膝下,不得已而立了幼子孙亮为太子时,他是否产生过一丝后悔,一丝悲凉?综观孙权一生的表现,有人认为他是“七分功绩,三分过失”,这显然是太过宽容的观点,因为晚年的恶迹足以毁掉他之前所有美好的声名。两宫之争并非因昏庸所致,也并非仅仅是一小撮奸佞之人挑唆的后果——它实际上是吴国最高领袖孙权有预谋地、恶意发动的一场意在排斥异己、巩固权力的政治大清洗,这一事件不但从肉体上消灭了陆逊、朱据、张休、顾谭、吾粲等一大批忠诚、正直、善良的大臣,也在精神上使这片国土上的人们迷失了善良的本性,令他们信仰缺失,价值观混乱,人与人之间变得无法信任,互有敌意,这种人际争斗在孙权死后依然传续不断,仿佛他不散的阴魂仍旧笼罩着这个国度。(如果你觉得这篇评论有用,不妨移步看一下我写的小说 http://read.douban.com/ebook/1744800/关键词:二宫之争、陆逊、步骘、麦城、伐吴)

一代奇才—魏文长-

第一:勇武善战,功勋卓著史料记载:延以部曲随先主入蜀,延既善待士卒,勇猛过人”后刘备入川,延因“战功,迁牙门将军”。到刘备自立汉中王,需任命一位大将守卫汉中门户—汉中,先主挑了明不见经传的文长。那他守的如何呢?自魏延任汉中太守后,没有放一名敌兵进入自己的防区。因此,刘备称帝后拜延为镇北将军……后主封他为督亭侯,此后一路晋升,官至前军师,征系大将军,假节,南郑侯。其爵位与诸葛亮的武乡同级,可谓位高权重。第二:果敢刚毅,良有奇谋西取西川,战北川,南平蛮族,成就诸葛招招必胜,北出祁山,征讨中原,常出良计,就不一一列举了…………第三:忠心为国,运多不济……………………………………说到底,究竟是什么导致了魏延的悲剧?仔细分析来,粗暴冲动,桀骜不逊的性格缺陷是内在原因,而内扛的发起者杨仪等奸佞之徒的谋害是其直接诱因。大凡历史悲剧,都会有悲剧人物做主角,当马岱提着魏延的头去报功时,阴狠的杨仪竟“起自踏之,曰:庸奴,复能作恶不?”遂夷其三族。有大功而反糟诛杀,秧及三族,半世威名,毁于一旦,这真是莫大的悲剧,而《演义》里为了塑造诸葛圣人的形象而不惜歪曲魏延,终使魏延的英雄悲剧被淹没,这无疑又是悲剧中的悲剧!!!!!!!!!!

对刘备、曹操道德评价的古今之变

传统观念认为刘备是仁君,而曹操是奸雄,甚至是狡诈的小人。现代人一般倾向于认为曹操是英雄,或者是可爱的奸雄,或者是真小人;刘备则有假仁假义之嫌。对于刘备、曹操的传统评价受到《三国演义》的巨大影响,但早在北宋的时候,在社会的一般观念里,曹操和刘备就分别处于道德评价的两端。苏东坡提到,当时民间说书人说三国,一说到刘备失败,听众就痛哭流涕;一说到曹操失败了,大家拍手称快。《三国演义》只是强化了这种观念。现代人对曹操有了比较多的正面评价,在中国的帝制结束之后,曹操“篡汉”的罪名已经基本无足轻重,对曹操的功业基本给予了肯定。鲁迅认为,“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我虽不是曹操一党,但无论如何,总是非常佩服他”。毛泽东对集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三重身份于一身的曹操甚为心仪,认为曹操为中国重新走向统一奠定了基础,并且极为欣赏其文采。聂绀弩为《三国演义》写的序也是一篇尊曹贬刘的文章。近年来风靡一时的易中天“品三国”则认为曹操是可爱的奸雄,或真小人。总的来说,曹操的形象越来越被美化,得到很多人的赞赏;刘备却变得不太招人喜欢了。刘备、曹操、孙权三人之中,刘备受儒家思想影响最大,而这是与他早年所受的教育分不开的。《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记载刘备“不甚悦读书”,但刘备最早曾在当时的名儒卢植门下读书,稍后又周旋于陈元方、郑康成间,陈元方为汉末名士陈寔之子,父子俱以德行而被世人推崇,郑康成则是一代儒学宗师。刘备儒家思想较为浓厚,行事较为合乎儒家的礼法观念,这在传统史家那里已有公论,也是他得到社会一般观念认可的主要原因。陈寿评价:“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及其举国讬孤於诸葛亮,而心神无贰,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刘备遵循儒家礼法的一个很突出的例证是在继承人选择问题上,客居荆州时他就劝刘表遵守儒家的礼法观念,立刘琦为继承人,他自己在确定继承人时,则毫不犹豫地选择了长子刘禅。刘备在遗诏中告诫刘禅,“可读汉书、礼记,间暇历观诸子及六韬、商君书,益人意智”。儒家与诸子主次分明,体现了刘备对二者关系的看法。刘备知人待士,襟怀坦白,而且仁慈爱民。但他在道德方面并非完美无缺,这也正是现代人认为刘备有假仁假义之嫌的原因。刘备在道德方面最为人诟病的应是取西川一事。刘备取西川,于德有亏,但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刘备要想在当时的情势下立足,并进一步一统中国,必须取得西川。但刘备不愿做不仁不义之人,所以要考虑取得西川的方式问题。刘备应刘璋之请入川,相会于涪,庞统献策:“今因此会,便可执之,则将军无用兵之劳而坐定一州也。”刘备没有同意。之后,刘备从刘璋求兵资救孙权,“璋但许兵四千,其馀皆给半”,刘备对此非常不满。张松献西川的谋划泄露后,刘璋收斩张松,“敕关戍诸将文书勿复关通先主”,刘备大怒,还攻成都。可以说,刘备最终找了一个不太站得住脚的借口,夺取了西川。习凿齿著《汉晋春秋》以蜀汉为正统,但于此事则评论:“刘备袭夺璋土,权以济业,负信违情,德义俱愆。”裴松之也认为刘备取西川,是“违义成功”。赐死刘封也是违德之事,这对刘备来说是一个痛苦的决定,刘封死后,刘备“为之流涕”。帝王家事,正应了孟达在策反刘封的信中所言,“势利所加,改亲为雠”。但与曹操相比,刘备没有妄杀臣属的行为。上面这两件事反映了要求一个政治家的道德完美,是不太可能的,普通人反而比政治家更容易做到道德完美。但这决不意味着马基雅维里式的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信条就应成为政治家的信念。与曹操、孙权相比,一两件事情的违德不能否定刘备是一个仁厚之人,那种认为刘备伪善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如果一定要求一个人在每一件事情上都是道德的,才不算伪善,这样的人到哪里去找呢?陈寿评价,“先主弘毅宽厚”,可谓恰如其分。刘备永安托孤,对诸葛亮说,“如其不才,君可自取”。有人认为这是刘备故意以退为进,警示诸葛,此事足以说明刘备也是一个奸诈之人。我倾向于认为这是刘备的真实想法,但是让刘禅即位同样也是他的真实想法。最大的可能是临终前的刘备在这件事上是自相矛盾的:一方面,让长子即位是顺理成章的事;另一方面,又觉得儿子的才能不够,当此乱世,不能成大事,不忍基业毁于后人之手,于是让诸葛亮继承的话就脱口而出。我们不应以为一位英雄在任何时候都是理性而果断的。与刘备崇信儒家思想不太一样,《三国志•魏书•太祖本纪》注引王沈《魏书》记载,曹操“博览群书,特好兵法,抄集诸家兵法,名曰接要,又注孙武十三篇,皆传於世”。考察曹操一生的为人处世,可以说兵家的思维方式支配了他的头脑。兵家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孙子兵法》第一篇明言 “兵者,诡道也”。此外,出于乱世用重典的需要,曹操尚刑名。所以陈寿评价曹操:“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曹操在传统观念中被视为奸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篡汉。有人以曹操自己并未篡汉,是他的儿子曹丕篡汉来为曹操辩护。但实际曹操自己根本不可能摆脱干系。曹操最初起兵时,应该说动机确实是为了辅助汉室,但随着他权力的增长,与汉室矛盾的尖锐,他的想法已经逐渐发生了变化。他只所以没有取代汉献帝,主要原因就是司马光的判断:害怕舆论,害怕背上千古骂名。曹操在接到孙权劝进的书信后说,“是儿欲踞吾于炉火上邪”。可见曹操对于舆论很敏感,这与他的出身有关。曹操晚年曾言,“倘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其表达的意思已很明确。王朝兴替,是自然之理,如果以较为正当的方式取代汉室,也不是什么值得给予过多道德批判的事情。第二,极端自私的人生哲学。对曹操为人的道德评价最不利的是吕伯奢事件,这涉及到是否曹操有一种极端自私的人生哲学。但吕伯奢事件的真相难有定论,故可搁置。我们还是关注那些可以确定的事实。第三,猜忌、狡诈。这是曹操性格的一大特点,相关事例很多,此处不一一列举。第四,败坏了社会风俗。曹操被现代人高度评价的唯才是举,有巨大的负作用。顾炎武评价:“孟德既有冀州,崇奖跅驰之士,观其下令再三,至于负污辱之名见笑之行,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者。于是权诈迭进,奸逆萌生。”对比一下汉代有多少忠臣,曹氏在司马氏篡魏之时又有几个忠臣,就能清楚地看出,曹操轻视道德是一个极大的认识谬误。良好的社会风俗对维持一个国家的长治久安极为重要,而王者崇尚什么、奖励什么、教育什么对风俗的变迁具有导向作用,不可以等闲视之。《资治通鉴》中司马光的一段评论显示了他对政治与教化风俗之间关系的洞见:“教化,国家之急务也,而俗吏慢之;风俗,天下之大事也,而庸君忽之。夫惟明智君子,深识长虑,然后知其为益之大而收功之远也。”第五,残暴,轻于杀戮。曹操杀孔融、崔琰、边让、杨修,逼死荀彧,狱系毛玠,皆反映了其为人中凶残的一面。曹操轻于杀戮还表现于对待降敌和百姓方面,本纪记载曹操攻陶谦,“所过多所残戮”。王夫之评价:“曹操父见杀而兴兵报之,是也;阬杀男女数十万人于泗水,徧屠城邑,则惨毒不仁,恶滔天矣。……操之所以任天下之智力,术也,非道也。”官渡之战后,袁绍部众伪降,曹操尽坑之。张璠《汉纪》云:杀绍卒凡八万人。此外,曹操还有不少屠城的行为。当曹操早年起兵讨伐董卓时,他写下了《蒿里行》,其中有“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的句子,他大概不会想到自己以后会与这首诗的诗人形象形成多么大的反差。而刘备方面,则没有这种屠民、杀降的记载。陈寿在曹操本纪最后的评价,不提道德,这是暗含批评的。至于现代人认为曹操是可爱的奸雄,原因主要有二:第一,认为曹操敢说真话,坦率真诚。第二,曹操在私人生活更近似于普通人,而不是圣贤;圣贤有作伪的嫌疑。曹操作为一个政治家,在治理国家上不可能排除儒家传统,但他自己身上有比较强烈的反传统色彩,不太认同儒家的礼法。这应该是他得到鲁迅、毛泽东赞赏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他得到现代人较高评价的原因。曹操性不信天命,王后卞氏的出身不好,选择继承人方面不以立嫡长子为第一选择,临终遗嘱不合常规,都反映出他不太看重儒家礼法。现代人从他的行为所发现的是一种藐视社会规范、任心而行的气质,虽然曹操其实又很在乎别人的评价。现代人倾向于认为真小人好过伪君子。似乎一个人如果真诚地坏,他的坏就变得相对可以宽容了,人们会说这个人有真性情。如果不是说“真”凌驾于“善”之上,也至少是取得了和“善”同等的地位。但我们要问,真小人真的比伪君子可爱吗?真诚的恶比虚伪的善要好一些吗?其实,关键的问题是我们最好不要把那些真诚求善但道德并不完美的人与动机不良的伪善之徒混为一谈,《大学》有言,“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同样重要的是,我们不能以拒斥伪善的名义来为行恶寻找借口。现代人被曹操在私人生活中表现出的某种温情所打动,比如他懊悔赶走丁夫人时说的一番话,“我前后行意,於心未曾有所负也。假令死而有灵,子脩若问‘我母所在’,我将何辞以答”。人们在了解了一个大人物的私人生活后,对他产生了某种亲近感,感到自己与他的距离拉近了。相比之下,圣贤却只能是一般人高山仰止,甚或敬而远之的对象。一个奸雄完全可能是一个体贴的丈夫,慈爱的父亲,这在逻辑上并不矛盾。举一个极端的例子,战犯戈林先生是第三帝国的模范丈夫和父亲,但这毫不妨碍他把炸弹扔到无辜的芸芸众生头上。相对于刘备而言,人们之觉得曹操可爱,一个重要原因是现在留下来的历史资料中有较多关于曹操私人生活的信息,而现代是个人主义的时代。我们需要看到,曹操私人生活中所表现的那一点温情不应遮蔽他在政治生活中的恶。2009年8-9月

看完《三国志》小评《三国演义》

我从小学开始到初中看过《三国演义》15、6遍,还是百看不厌;高中看了三遍《三国志》,顿时看法有了一些改变。      第一次看《三国演义》,总希望刘备赢,曹操输,那是全书基本的论调。那时候最喜欢诸葛亮,觉得他简直就是个神人;还喜欢赵云,有勇有谋,又能顾全大局,还非常好说话,简直新好男人标准。其他的曹操、周瑜之类的统统都是坏蛋。   看过几遍之后,觉得诸葛亮不像人,像个妖魔,无所不能;刘备忠厚,像个虚伪的人。和鲁迅先生的《中国小说史略》里面的“刘备之长厚近伪,诸葛之智近妖”不谋而合。觉得曹操挺有魄力的,就是太奸诈了一点。还有周瑜怎么那么死心眼啊,死都要整诸葛亮,不真实啊。还有那“草船借箭”,曹操放一支火箭怎么办啊?还有觉得司马懿不错,是诸葛亮的对手。      到了高中,看过《三国志》,真正了解了历史,哇赛,真相大白!   重点更改对以下几个人物的看法:   刘备:不仅仅是个虚伪男,除了虚伪耍赖,还是有点手段的,不然怎是一世枭雄?怒鞭督邮,斩杀车胄,火烧博望坡,赤壁之战,取荆州南部四郡,夺取西川,夺取汉中,他都起了主导作用,而不是诸葛亮。   关羽:没得说,颜良是他杀的,但是文丑是曹操杀的,华雄是孙坚杀的,三英站吕布纯属虚构,车胄是刘备杀的,过五关斩六将全部都是罗贯中瞎编的。华容道编得不错,可惜是假的。大战黄忠是假的。庞德武艺绝对不在他之下,还一箭射中他的额头,在演义中变成放他冷箭中了胳膊。单刀赴会?恰恰相反,英勇单刀赴会是他的对手鲁肃。刮骨疗毒更是假的,那时候华佗已经死了。还有最后那一段对孙权大义凛然的呵斥,也是编的,因为他死之前还搞过诈降(详见《三国志•关羽传》)。还有死后弄死吕蒙荒谬的没得说了吧?至于显圣什么的……总的来说,一个有本事的,但是高傲的,又被后人戴了高帽子的人。   诸葛亮:小说中的神人。《三国志•诸葛亮传》评价他只善于内政,不善于军事。事实的确如此。从他出山开始说起,火烧博望坡是刘备做的,火烧新野纯属虚构。出使东吴求救,智激孙权是真的,其余的舌战群儒,智激周瑜是假的,草船借箭,借东风更是荒谬之极。赤壁之战之后,三气周瑜纯属子虚乌有,夺取西川的时候他镇守荆州,夺取汉中的时候他镇守成都。这并不代表他不重要,他是萧何式的人物,主管后勤,也是很重要的。刘备死后,他六出祁山,全部战败。举例说明,第一次北伐,天水、南安、安定三郡自动投降,没那么多精彩的谋略,只有失街亭是真的。木牛、流马就算了吧,永动机器人?最后把蜀国国力耗光了,间接导致蜀国灭亡。好像在军事上她没什么本事,但是,《出师表》是真的,可见他对刘备有多么忠诚,阿斗无能,他完全可以向司马氏那样篡权,可是他没有。他的内政能力还是值得肯定的。   曹操:千古奸雄,综合实力无疑第一。小说比史书把他写得更加奸诈狡猾,但没有贬低的才能。比如向王郈借头,杀刘琮一家之类的,都是编的,就是为了渲染他坏。我目前最喜欢他。   周瑜:最可怜的被诬蔑的人。他风度翩翩,心胸宽广,对刘备等人极其宽容。深谋远虑,可惜英年早逝。更可惜他竟被诬蔑成一个心胸狭窄之人,居然会被气死……   鲁肃:被诬蔑第二人。被写成一个傻瓜,被周瑜诸葛亮来回耍。其实他是东吴四英将之一(周瑜、鲁肃、吕蒙、陆逊),能力丝毫不在其他三人之下。赤壁之战时,他坚决主张联刘抗曹,这点小说里写了。单刀赴会,是关羽请他鸿门宴,他是个文官,但他不怕关羽的淫威,欣然带一把佩刀赴会,为的是东吴的利益,堪称英雄!   司马懿:被诬蔑第三人。也是个曹操式的人物,军事上绝对强于诸葛亮,可惜在罗贯中笔下惨遭厄运。他的子孙夺取了天下,三国里我第二喜欢的人物。   庞德:被诬蔑第四人。武艺胆识绝对三国一流,不输给关张赵马黄,却可怜的因为它的对手是“武圣”关羽,被迫作出牺牲…… 不过写得还是挺壮烈的,带棺材出战啦,宁死不降啦。   吕蒙:被诬蔑第五人。又是因为关羽!因为它用计夺取了荆州这块本该属于东吴的土地,杀了关羽。居然被写成被恶鬼附身致死!天啊!看看《三国志•吴主传》和《吕蒙传》吧,他病逝之前和孙权多么感人的一段故事……

读陈思王曹植传

至其屡上书求领兵,至乞于子侄辈(明帝),终不可得。有感二端:一,纵被后人誉以才高八斗,当事人自己恐怕早已审美疲劳,其兄弟曹彰“横行燕代,威慑北胡”(曹植为之所做悼词)的风貌,才是他心切慕之的。对此最一般的围城效应难以完全解释。自古以来书生的梦想都包含这么几条:曰金榜题名、曰书生拜大将、曰泛舟五湖(携个西子更好)。有宋以前,恐怕“驱十万众横行沙漠”才是首选,寻章摘句当状元并没有那么大的优势,区区颜如玉黄金屋就更排不上号了。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的社会共识,曹植肯定难逃影响,而更切身的,恐怕是英雄父亲的巨大阴影,尤其在父亲死后自己受到兄弟排斥的情况下,父亲和他所代表的一切很可能更神格化了,与所有昔日的美好一起,成为求之不得的幻境。二、为啥面对这么一个叔叔屡次真诚苦求,魏明帝还是坚持不肯给他安排个军职呢?难道还真怕落魄成这样的曹子建还会威胁到自己的皇权吗?也许还真是。那毕竟是一个偶像派影响绝大的时代(看看世说新语)。就像现如今,谁敢给韩寒兵权呢?

旧话重提:《三国志》里的帅哥们

看《三国志》实在是件比较头晕的事,所以需要调剂一把~~虽然这种八卦的事早就有人做过了(比如http://tieba.baidu.com/f?kz=266896025),不过我看了一下,其实《三国志》陈寿的正文里提到的并没有那么多,上面那篇文章里的很多人都只是在裴松之的注里写到的,比如开篇的第一个曹叡;另外也有写漏掉的,比如《三国志》正文里有明确写到的张昭。所以,我还要再八卦一把~~说明一下,本次八卦的对象,仅限于《三国志》陈寿的正文里有明确外貌描写的,裴注里那些杂七杂八的这本书曰那本书曰就暂免了,否则没完啦~PS,《三国志》里的外貌描写不仅惜墨如金,还有很多用词重复,陈寿就不能换几个词么……莫非这些帅哥们都长得差不多?汗……另外,我发现对于曹氏家族,在正文里竟没有一个被写到外貌的……看来曹操这家子长得不咋地……(可能有看漏的地方,反正我看到只在裴注里有写曹叡、曹髦是帅哥~~)废话就不说了,下面是我找到的在《三国志》正文里有外貌描述的所有人物(有写漏的大家帮补哦~),按貌美程度从低到高,分类记之如下:一、 长得不怎么样的(虽然这一级的不能算帅哥,但在大多数人物都无外貌记载的《三国志》里能被陈寿记上一把,也很难得啊~~)1. 乐进容貌短小 ——《三国志》卷十七,魏书◎张乐于张徐传2. 管辂容貌粗丑,无威仪而嗜酒 ——《三国志》卷二十九,魏书◎方技传(能被史书上写成这样,还真是……)3. 刘备身长七尺五寸,垂手下膝,顾自见其耳。 ——《三国志》卷三十一,蜀书◎先主传 (虽然没有明确的说好不好看,不过就这描述,我觉得是不灵……)二、 外貌描写比较模糊,属气质型的(严格的说,我不知道此类算不算有明确的外貌描写……)1. 荀彧评曰:荀彧清秀通雅,有王佐之风 ——《三国志》卷十,魏书◎荀彧荀攸贾诩传(其实在记录荀彧的正文中并无外貌描写,只在裴注里有;不过陈寿在末尾评价人物的时候提到了上面这句)2. 李典典好学问,贵儒雅 ——《三国志》卷十八,魏书◎二李臧文吕许典二庞阎传3. 麋竺竺雍容敦雅 ——《三国志》卷三十八,蜀书◎许麋孙简伊秦传三、 高大伟岸威严的(这一级甚多,也是陈寿用词重复最多的一类,看来不够有特色……不知光长得高大或威严算帅哥不?)1. 刘表长八尺馀,姿貌甚伟。 ——《三国志》卷六,魏书◎董二袁刘传2. 何夔长八尺三寸,容貌矜严 ——《三国志》卷十二,魏书◎崔毛徐何邢鲍司马传3. 典韦形貌魁梧,旅力过人 ——《三国志》卷十八,魏书◎二李臧文吕许典二庞阎传4. 许褚长八尺馀,腰大十围,容貌雄毅,勇力绝人。 ——《三国志》卷十八,魏书◎二李臧文吕许典二庞阎传5. 诸葛亮身长八尺,容貌甚伟。 ——《三国志》卷三十五,蜀书◎诸葛亮传(用词开始重复啦~跟刘表的描述差不多)6. 彭羕身长八尺,容貌甚伟 ——《三国志》卷四十,蜀书◎刘彭廖李刘魏杨传(竟然跟诸葛亮的描述一模一样……)7. 张表张表有威仪风观 ——《三国志》卷四十五,蜀书◎邓张宗杨传8. 孙权形貌奇伟,骨体不恆 ——《三国志》卷四十七,吴书◎吴主传(这个虽在正文里,但是引用的刘琬的话。而且,长得不寻常似乎也不能说是好看……)9. 张昭昭容貌矜严,有威风 ——《三国志》卷五十二,吴书◎张顾诸葛步传(这个描述又跟写何夔的用词重复了……)10. 黄盖盖姿貌严毅 ——《三国志》卷五十五,吴书◎程黄韩蒋周陈董甘凌徐潘丁传11. 陆绩绩容貌雄壮 ——《三国志》卷五十七,吴书◎虞陆张骆陆吾硃传12. 张温容貌奇伟 ——《三国志》卷五十七,吴书◎虞陆张骆陆吾硃传(又来了,跟孙权的描述差不多……)四、 外貌中的某个细节好看的(这一级的基本都是不仅长得高大,还有细节之美,所以应胜于前面第三级~~)1. 管宁长八尺,美须眉。 ——《三国志》卷十一,魏书◎袁张凉国田王邴管传2. 崔炎琰声姿高暢,眉目疏朗,须长四尺,甚有威重 ——《三国志》卷十二,魏书◎崔毛徐何邢鲍司马传3. 程昱长八尺三寸,美须髯。 ——《三国志》卷十四,魏书◎程郭董刘蒋刘传4. 关羽羽美须髯 ——《三国志》卷三十六,蜀书◎关张马黄赵传(有开始描述重复了……)5. 太史慈慈长七尺七寸,美须髯 ——《三国志》卷四十九,吴书◎刘繇太史慈士燮传(继续描述重复……)五、 有姿貌的一般级帅哥(个人认为从这一级开始才可以算是帅哥啦!)1. 袁绍:绍有姿貌威容 ——《三国志》卷六,魏书◎董二袁刘传2. 公孙瓚有姿仪 ——《三国志》卷八,魏书◎二公孙陶四张传3. 诸葛瑾瑾为人有容貌思度 ——《三国志》卷五十二,吴书◎张顾诸葛步传(不过在《三国志》卷六十四中写诸葛瑾的儿子诸葛恪时,有一句“恪父瑾面长似驴”,让人比较无语……)4. 周瑜瑜长壮有姿貌。 ——《三国志》卷五十四,吴书◎周瑜鲁肃吕蒙传5. 程普有容貌计略 ——《三国志》卷五十五,吴书◎程黄韩蒋周陈董甘凌徐潘丁传(个人认为,“有容貌”比“有姿貌”还是要低个等级)6. 吕范有容观姿貌。 ——《三国志》卷五十六,吴书◎朱治硃然吕范硃桓传7. 朱据有姿貌膂力 ——《三国志》卷五十七,吴书◎虞陆张骆陆吾硃传六、 美貌的超级帅哥1. 袁尚绍爱少子尚,貌美 ——《三国志》卷六,魏书◎董二袁刘传2. 孙策策为人,美姿颜,好笑语 ——《三国志》卷四十六,吴书◎孙破虏讨逆传(《三国志》正文中对孙策还记有:性阔达听受,善於用人,是以士民见者,莫不尽心,乐为致死。……汗……这绝对是偶像级人物)3. 刘基姿容美好,孙权爱敬之。 ——《三国志》卷四十九,吴书◎刘繇太史慈士燮传4. 滕胤少有节操,美容仪。 ——《三国志》卷六十四,吴书◎诸葛滕二孙濮阳传综上所述,除了第一级长得不怎么样的和第二级外貌描写模糊的,总结如下:1. 魏书里记载的共十人,其中属第三、四级高大型的七人,第五级一般帅哥两人,第六级超级帅哥一人。看来北方男子还是高大威猛的居多~2. 蜀书里记载的共四人,全部属第三、四级高大型,无帅哥级别……3. 吴书里记载的共十四人,其中属第三、四级高大威严型的六人(有意思的是其中五人都无身高记录,只说威严而已……看来果然是没有北方的高大),一般级帅哥五人,超级帅哥三人。十四人里超过一半都是帅哥级别,看来东吴是出帅哥之地啊,哈哈~~补记:传闻中的几位帅哥,吕布、嵇康、马超、赵云、陆逊,在《三国志》陈寿的正文中均无外貌描述。不过考虑到赵云的粉丝太多,顺便提下,在裴注里有提到:“云别传曰:云身长八尺,姿颜雄伟”~~

看过《三国志》,读懂三国史

《三国志》不是小说,没有小说《三国》那般起伏情节,也比不上它的繁华文字,少了很多英雄豪气,没有金戈铁马的烽火硝烟,看不到云长过五关斩七将的一技绝尘,也没诸葛空城戏司马的惊心与传奇。但这些是真是假,虚虚实实都可以在《三国志》中得到还原,记录一段历史,返本归真,告知后人一段过去,无论是对个人之修养,还是于后辈之教育,都益看宜看!

《三国志》札记(7):以货取位

12月4日《三国志 董卓传》注引了《傅子》的一则资料,我读了后,有点哀伤。如下:“灵帝时榜门卖官,于是太尉段颎、司徒崔烈、太尉樊陵、司空张温之徒,皆入钱,上千万,下五百万,以买三公。颎数征伐有大功,烈有北州重名,温有杰才,陵能偶时;皆一时显士,犹以货取位;而况于刘嚣、唐珍、张颢之党乎!”无论能做事的,还是平庸的官员,为了升迁,都不得不往上送钱,这样的体制,注定是不健康的。史有定论,汉朝之亡,实亡于桓灵二帝。无他,政治上腐败透顶,卖官鬻爵到了明码标价的地步。那么多人花大价钱买官来做,上了台,自然拼命捞钱,如此,民不聊生,压迫到一定程度,就只有起来造反这一条路了。有想做事的官员,有能力的官员,在那样的环境中,在那样的潜规则下,也不得不随大流,“以货取位”。不然,就升迁不上去。做官的成本如此之重,那么,就算想做事,也不得不贪腐了。如此,整个官场彻底腐化,也就无药可治。这两年来,国家加大力度,严惩贪腐行为,我认为,这是对路的。细细追查,发现一个现象:贪腐问题,一般也存在跑官买官现象。于是,问题来了,挖掘技术,我们得承认,是中纪委比较强,但被抓的那些赫赫大员中,难道就没有想做事的人吗,难道就没有能力超群的人吗?如果说没有,我不太相信,同时也实在有损我党形象。然而,这许多能力一流、技术超群的官员,因为贪腐问题,最终锒铛入狱,那么,培养了他们的社会成本太高?这是值得深思的。眼下,老虎越打越多,可见一个强有效的监督制度,是多么亟切。抓贪官,只能治标。健全体制,才是遏制贪腐、降低社会成本的根本之道。

【书行者004】大象无形

【书行者】大象无形文/柳具足2009.12.11这是21世纪第一个十年,英文叫做decade,今年你一定会无数次遇见这个单词,请记住它。但我们的主题是凶狠地推书,而不是纪念2000年你在读什么? 2010年又读什么?如果2000年的你看到2020年的自己,又该怎么评价?——你应该来信说说你所读过最无情的段落,也可以嘲笑滥俗的书籍广告,你我的评语可能幼稚可笑,但绝没有惺惺作态;书行者的脚步必须坚定无疑。不具名网友留言:“因为你写了篇《终朝采兰》的书评,所以找了扬之水的几本书来看,都很喜欢,希望继续推荐一些~”这让我想起《攻壳机动队2:无垢/Ghost in the Shell 2: Innocence》:“独步天下,吾心自洁,无欲无求,如林中之象。”又想到耽美闲情BBS一旦开帖讨论历史,跟帖必定大爆发,隐藏在各个角落的人们把最感兴趣的年代、人物、服饰文物或复原图都贴上来,属于故纸堆的“过去”,转瞬间活生生地让人不敢直视——一年中我们总有11个月谈论小说,今天来推一推比小说更离奇的“古书”吧。1、 前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和《三国志》,被称为中国最好的四部史书,也是先秦两汉文学的巅峰;之后的史书则叫“烂朝帐”。我知道你对古文也许有意见,被语文课上剖析得支离破碎的字眼所折磨,或者这四本书名气太大,犹如空气一样理所当然的存在以至于你感觉不到有必要去读了,我的意见是“去读!它们在沉睡,当你触碰它,你也将和书一起醒来。”我常常在临睡前读到睡不着!所有的小说、获奖小说、烂小说、网络游戏加起来又有什么用——当曹丕朝我微笑?这套书最晚也有一千七百年了,司马迁、班固、范晔、陈寿都没版税拿(陈寿说:Show me the money!),版本多如牛毛,你不妨选注释版或找“解说书”。2、 中国史纲(张荫麟):张荫麟降生人间短短三十七年仿佛只为写这一本书,如果你背课本背得吃力,来看这本吧,周武王讨伐商纣原来也利用了“饥饿的力量”,也就不必死记硬背了,这是一册简单、通透、典雅的读本,“某某朝那些事儿”反而像末流徒孙了,可以选蓬莱阁丛书版,价格公道、导读刚正。不过张先生只写到东汉,要读三国两晋南北朝,我推荐——3、 魏晋南北朝史(王仲荦):因为太好看了甚至被质疑是否工具书了!也杂糅多家大师之言,比如“八王之乱”,“因为司马乂也是可能当上皇太弟的”,这句就和吕思勉几乎一样。王仲荦是偏爱曹操的魏国派,说到屯田制的消亡,“他们的劳动兴趣也不会很高”又很可爱。如果说吕思勉先生从制度史、民族史入手很强大;王先生在分析人物事件与背后的“人情”“义理”以及“义理”由来十分精彩(也有护短,噗,因为说到人情、义理所以更像是说故事了吗,中间竟然还有答读者来信!)4、 幽梦影(张潮):把它列进书单有点古怪,但这书实在太好笑了!这其实是一本先锋的古代BBS集,张潮先写上一段优美或“有意义”的话,哪知朋友们就跟着发一段更好笑的点评,尤其江竹坡、江含徽两位损友,张潮说望见有人在窗上写字多么风雅啊,朋友说:要是我望见追债人在窗上写字那就立马逃走。“古书”就像藏在我们身上的“大象”,一旦翻启,你也化身为乘坐大象于林中漫步的国王与王后。但是不具名网友,你很有大象无形之心,魔名殿可怎么给你寄书呀?  刊载/2010年01月号新蕾STORY100      →如何加入【书行者】   写调查表或者发送短信,也可直接登陆我的博客(http://prinkanjou.blog.tianya.cn)提出自己看过的、或想与我交换看法的书。被选中的下一位书行者,将免费得到当月“STORY100”样刊一本哦~

女权三国

偶尔用女权主义的温情视角去读史,也是件有趣的事。一部《三国志》,记述的多是男人间的智诡权谋、刀光剑影,关于女性的描述,除去魏、蜀、吴三书中各有一章妃嫔传外,其余零散在全书各处,然而就是在这样不多的记述中,依然有不少趣味之处。比如曹操的妻子卞夫人,也是曹丕、曹植的生母,生性简朴,曹操曾得到几付名贵的耳环,让她从中挑一付,她挑了中间的,曹操问她原因,答道:拿上面的是贪婪,拿下面的是作假,所以拿中间的。 (“取其上者为贪,取其下者为伪,故取其中者。”) 曹丕被立为太子以后,身边宫女向她恭贺:“将军被立为太子,大家没有不高兴的,您老人家应当拿出府中所藏财务来赏赐大家。”卞皇后说:魏王因为曹丕年长,所以立为太子,我只应以免去教导无方的过失为幸,又怎么能重赏大家呢?(“王自以丕年大,故用为嗣,我但当以免无教导之过为幸耳,亦何为当重赐遗乎!” ),曹操听说后赞道:生气时候不形于色,高兴时候不失节制,这才是最难做到的。(“怒不变容,喜不失节,故是最为难。”)卞夫人出身于倡伶世家,二十岁时被曹操纳为妾,原配丁夫人被休后立为正室,上面两处记注多少也反映出了其日后母仪魏国,教育出魏文帝曹丕的缘由。类似记述在孙坚的原配吴夫人上同样也有。孙坚死后,一官员因与孙策意见相左,孙策决心杀他,士大夫们惊恐却没有办法。于是吴夫人倚着井口对孙策说:你刚在江南站住脚,本应当礼贤下士,舍去过失而多记功劳。魏功曹因履行职责,你今天杀了他,将来大家就都会背叛你。我不忍心看到那一天到来,只好先跳到这井里了。(“汝新造江南,其事未集,方当优贤礼士,舍过录功。魏功曹在公尽规,汝今日杀之,则明日人皆叛汝。吾不忍见祸之及,当先投此井中耳。”)于是“策大惊,遽释腾”。末了《三国志》还不忘说了句:“夫人智略权谲,类皆如此。”从时间上看,孙坚去世时孙策年仅十六岁,孙策去世时孙权也不过十八岁。根据我们教育学的理论,人生观、价值观大多形成于青年早期,与父亲或是兄长的影响相比,母亲的教育在孙家兄弟成长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与之鲜明对比的是,不同于曹、孙两家,《三国志·蜀书》中关于皇叔夫人的记载仅寥寥几笔,言行记录更是只字未有,阿斗之所以扶不起来,母亲早逝导致教育的缺失想必也是重要原因。如果说女性通过教育这种潜移默化方式反馈于历史,是一时甚或一代也难以看清,而裴注《三国志》洋洋洒洒近七十万字,有关女性直接影响历史的记述,同样也有:董卓死后,李催、郭汜两人篡权,李催经常请郭汜来一起喝酒并留他在家中过夜。偏偏郭汜的老婆生怕郭汜喜欢上李催家的侍妾,于是不想让郭汜去李家赴宴,李催派人把酒菜送来,郭妻不但将其中豆豉说成是毒药,还说:一群鸟里都容不下两只公的,我就不明白你怎么这么相信李将军?(“一栖不两雄,我固疑将军之信李公也。”),结果哥俩反目成仇战长安,“相攻击连月,死者万数”。郭因妻挑拨反目,姑且算作狗咬狗一嘴毛的反面例子,《三国志》同样记述了英雄气短儿女情长的教训:建安三年,曹操带兵攻打吕布,吕布准备让陈宫、高顺守城,自己出城去断曹操粮道,这时吕布老婆说:陈宫、高顺一向不和,你一走,他们肯定不合作,有了闪失,你得去哪里立足啊?当年在长安,我已被你抛下过一回,这次可不能扔下我。(“宫、顺素不和,将军一出,宫、顺必不同心共城守也,如有蹉跌,将军当于何自立乎?愿将军谛计之,无为宫等所误也。妾昔在长安,已为将军所弃,赖得庞舒私藏妾身耳,今不须顾妾也。”)后来陈宫又献计:曹操远来,不能持久,如果将军率步骑屯兵城外,我在城内,曹操攻将军,我就从背后攻打他;曹操攻城,将军就在外救援,不出数十天,等他军粮一完,我们就能破敌。”这时吕布的老婆又说话了:当年曹操对陈宫像对自己孩子一样,陈宫还舍弃他投奔过来,你待陈宫再好也好不过曹操,却要把全城托付给他,留下妻儿老小,自己出城,万一出了问题,我难道还能再做你老婆嘛!(“昔曹氏待公台如赤子,犹舍而来。今将军厚公台不过于曹公,而欲委全城,捐妻子,孤军远出,若一旦有变,妾岂得为将军妻哉!”)常言说得好“人中吕布,马中赤兔”,看到这里我也不禁感慨,牛人的媳妇也是牛人啊!白门楼吕布殒命,还真是有原因的。这后两个故事告诉我们:任你英雄豪杰猛将谋臣,机关算尽却还是算不过那塌上的枕边风。这才是历史的大势啊!

从刘备的胡子说到拿破仑的痔疮

这或许是个奇特的题目,我并无意加入标题党,只是想讨论一下,历史的细节,对于历史本身,究竟有多大的影响。过河卒子吃将相,蚂蚁成群撼白象,细节之于历史,二者的关系,似乎并不寻常。刘备的胡子有位汉学家,研究方向是三国魏晋,他作文颇喜引动视听,故而他探讨刘备胡子问题的那篇学术著作,一开始的题目也很有些江湖小报味道,叫做《探讨刘备的性能力问题》,后来被人指责“为老不尊,耸人听闻”,乃改作《探讨刘备中年得子的问题》。然而题目改了,文章内容却是不动如山的。文中大意,无非以刘备“ 嘴上没毛,颌下无须”,与“中年得子”,推定刘备子嗣大有可疑,阿斗不是摔傻的,乃是他爸爸的绿帽子给戴傻的。这个研究新鲜与否?一点都不新鲜,比之昔年由种种蛛丝马迹而推定曹操乃一代女王的宏文巨著,更是等而下之。只是《曹操美娇娘考》一文,早已声明此系恶搞,看完哈哈一笑,也便罢了。如今这篇《刘备胡须考》,却打着汉学家的名号,自称绝非诬蔑,实有所据,倒要叫人看不懂了。那么,姑且不说这结论如何荒谬,或者论证结果有误,而论证过程与证据居然能够上下契合,自圆其说,也未可知?可是满纸荒唐言,却并无一把辛酸泪作陪,倒是嘻嘻哈哈,自说自话,连身为“汉学家”基本的文言阅读功底都破绽百出,实在叫人替这位海外华人捏一把冷汗。牛皮吹破了,在国内好歹是自家人,顶多打两个哈哈,也就过去了,可是身在海外,身负“普及中华文化”的宏大重任,而如此疏忽大意,岂不有愧“汉学家”大名?且看这位先生拿出的证据:将“饶须”解作“绕着胡子玩”,将“布虏其妻子”解作“吕布抢了刘备的老婆”,将“常摄内事”解作“常干房事”,呜呼,起刘备于地下,或者也要和这位先生拼一拼老命吧。为了让绿帽子坐实,而罔顾古文与现代文的区别,妄作解人,胡乱揣测,真正的海外汉学家,怕是也不愿与之同列吧。“饶须”,大抵是指满脸络腮胡。古文言之“妻子”,既有妻,又有子,怎地这儿子却被和脏水一起泼掉了?至于“常摄内事”,而大胆解作“常干房事”,荒谬绝伦,有逾于此的么?话说回来,能为了刘备的胡子问题,“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资料”,没有功劳,总也有些苦劳吧。只是显然这位先生的目的,并不是要论证刘备的胡子如何如何,这自有陈寿裴松之的记载与史上的标准像作证,其人用心所在,乃是由刘备无须,而证刘备无子,而证蜀汉之颓败,后继者之无能,皆是其来有自,能从这么个小小的细节,生发出如此多的解读来,倒要让人对其肃然起敬了。只是非但这证据苍白可笑,论证过程漏洞百出,结论更引人发噱,那么这篇文,就真的无甚意义了么?不过倒可以拿来当作发面教材,悬于高处,警醒世人,考据学问,不是这等做法的。另一个用处,是给我这篇小文做个引子,当个靶子,噼里啪啦,驳斥一番,甚是有趣,真个过瘾。自然,这篇文既然叫《从刘备的胡子说到拿破仑的痔疮》,说完了胡子,我们该转向痔疮了吧?不,在此之前,我们来聊聊一位真有可能“寡人有疾”的先生,他就是鼎鼎大名的牛顿爵士。苹果の炼金术师的处男之身刘备是有老婆孩子的,而且不少,可是仍然有人要凭空污他清白,泼他脏水,送他绿帽。那么,终其一生奉行独身主义的牛顿爵士,被怀疑至死仍是处男之身,就不足为奇了。这次倒不是汉学家作祟,而是有牛顿爵士自己的日记与著述为证。自打被爆炸头犹太人给PK下物理学王座之后,牛顿爵士的处境也开始令人堪忧,虽然西方与狗为善,并无“痛打落水狗”的传统,可是从来不缺戴着史学家铁假面的拍拍垃圾,在故纸堆中摸爬滚打一番,蝇营狗苟,寻到蛛丝马迹,添油加醋一番,就是一篇耸动听闻的绝妙学术新闻。牛顿爵士并非无神论者,而是虔诚的上帝仆从,他的三大定律,他的物理学研究,与他的一辈子保持处男之身,热衷炼金术研究,并无多大冲突,倒是相映成趣,于是我们无妨在科学教的神位上供奉这位“苹果の炼金术师”。炼金术乃是研究物质规律与重组的学问,虽然被视为异端,却也可算是化学发展必不可少的一环,仰赖其对金子孜孜不倦的追求,在沸腾的溶液配比实验中诞生了不少原先未曾预料的神奇炼成品。顺带一提,炼金术师的职业在东方由道士操持,炼丹以求长生不老,与炼金以求发财致富,其实殊途同归,皆是人类对欲望的顺从与追寻。当然,炼丹而炼出豆腐来,也是泽被后人的壮举。我们吃豆腐的时候,应该抱持着对炼金术师,不,是道士们的感恩之心。牛顿虽然对炼金术情有独钟,以至于狂热沉迷于此——彼时没有防沉迷机制,不得不说也是一个便利——可是他对豆腐却并无太多好感,不,准确的说法是,他对“吃豆腐”这件事倍感恶心。作为一个身心都献给了上帝和物理以及炼金术的虔诚信徒,“吃豆腐”无疑会分散他研究科学所必需的高度注意力,故而他选择当终身处男,看来也算是情有可原。照如此说,发掘出牛顿爵士的处男秘密,倒也有助于我们理解他为何能够在物理学和炼金术上同时获得显著成就,这倒要算是一个意外之喜了。西谚有云,硬币一体两面,端看你从哪一面来说了。古旧陈腐的处男观,同样可以解读为献身科学的伟大热忱,古人诚不我欺。题外话是,近人有言,好男人如硬币,前面是1,后面是0。至于作何解释,诸君自行揣摩为妙。拿破仑的痔疮十男九痔,牛顿爵士有没有,不得而知,不过据说拿破仑是有的,而且相当严重,严重到何等程度?耸人听闻的结论是,严重到直接影响了“滑铁卢之战”的胜败。整个推论过程十分奇特,由拿破仑身染痔疮,而推得拿破仑骑马不便,由拿破仑骑马不便,而推得拿破仑无法临场指挥若定,由拿破仑无法指挥若定,而推得至有“滑铁卢兵败”。看似合理,其实不然。虽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可是真离了将军就不会打仗的士兵,那可真是更糟糕的士兵。两军交战,排兵布阵,谋略装备,俱是重要非常,将军亲临战场,固然可以振奋士气,激发潜能,鼓舞手下的大头兵打出更漂亮的仗来,可是也并不是说,将军贵体微恙,无法和手下一起出生入死,士兵就不打仗了啊。固然士气是影响一场战役的重要因素,可也还不至于有那么多“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情况发生吧。自然,滑铁卢是败了,“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于是各种各样关于这位皇帝的言论蜂起,最常见的自然是攻击他的身高,矮个子,“三寸丁”云云,继而便有如同本文开头所提到的那位汉学家般,热衷于研究脐下三寸的“专家教授”粉墨登场,宣布关于皇帝的尸检报告,以确证他身为男人,并不伟岸,相反“短小的很”。那么,皇帝的情人们,都是摄于他的淫威,而非他的真本事才臣服于他的么?不得而知。继而,皇帝的痔疮也被搬上了台面,宣扬一番,并且有了如上所推理的奇妙结论。历史的细节与荒诞从刘备的胡子说到拿破仑的痔疮,自荒诞始,复归荒诞。除却对名人轶事的津津乐道,对古人名誉的肆意嘲弄,我们似乎还应该多想到一点什么。历史从来不缺大人物,大人物的言行甚至可以左右历史的走向,改写历史的真相——如果真有所谓真相。可是大人物也并非一言一行皆英明神武,相反,越是伟大的人物,倒越有可能有多如牛毛的小毛病。如果这些毛病微不足道,不足以影响他的“英明神武”,那么被忽略不计的可能性,自然要远远大于被抖落出来的可能性。“为尊者讳”,一言以蔽之,有些事情,是“不可说,不可说,非常不可说”的。很可惜的是,又或者很幸运的是,人们对于那些讳莫如深的东西,兴趣反而较之那些摆在台面上的东西更大。于是一本史书诞生后,除了利用研读其中已经记载的史料,找出那些被刻意隐瞒,藏着掖着的“不可对人言”之事,成了学者们最大的乐趣。继之而来的,便是纠谬正误,校勘补集,史书仿佛百衲衣,打满了补丁。在这一探寻史学真相的过程中,细节,成了历史研究的重大关键。对细节的执着,或许会被视为纠缠于细微末节的冗繁考证,既不如那些慷慨激昂的史论令人拍案叫绝,也不比发掘出地下遗迹的简牍引人侧目。然则若是脱离了细节,历史的真相又从何谈起?聚沙成塔,无数细节堆积成了历史这座通天巨塔,历史的年轮由岁月镌刻,而看似微不足道的小小细节,或许足以制造出引发巨大变迁的参天巨浪。如果历史是个可以被随意打扮的小萝莉,那么细节或许可以视作替她增添颜色的胭脂,又或许是给她扎羊角辫的红头绳。至于打扮出来的模样究竟是否仍旧“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仿似未曾装扮之前,却又比之前明艳动人许多,增光添彩不少;还是好像刻意要隐去清纯,故作风骚,由于不精化妆术,而致两颊通红如猿猴之臀,那可就端看这“化妆师”手段如何,心存何念了。或许有些细节过于荒诞,然则成年人之为成年人,一个重要的标准,便在能根据自己的经验与智慧,来判断是非对错,逻辑可不是为诡辩而发明的。或许各人心中的善恶标准不一,然则推己及人,审时度势,终究可以从荒诞中窥出历史的素颜。研究历史细节的过程,或许也可以看做是给历史卸妆的过程,洗尽铅华,究竟能看到一张怎样的脸,有待诸君打来的那盆水,和诸君的卸妆技巧,当然,也得历史本身乐意才好。

姜维:国士无双,顾此失彼

许多年前,第一次读完《三国演义》(毛本)的原著,我迫不及待去查阅《三国志》,首先翻开的是《姜维传》。原因是《演义》中那句话:“魏兵争欲报仇,共剖维腹,其胆大如鸡卵。”读到这个血腥的场景时,天水城下挺枪跃马的少年英雄仿佛还在眼前。我以为罗贯中设计这样一个被人剖腹分尸的惨烈结局,可能是为了加强悲剧的艺术效果,一查《三国志》,裴注里赫然写着“维死时见剖,胆如(斗)大。”原来,现实就是如此血淋淋,联系起姜维命运的起伏,生前身后的诸多非议与争议,更加凸显了他一生的悲剧色调。【一】非议与争议姜维的一生有两件事受到极大的非议。第一件事是他投降蜀国,母亲和家人被魏国俘获,母亲招他返回魏国,他说了那番著名的话“良田百顷,不在一亩;但有远志,不在当归“(《三国志-姜维传》裴注引孙盛《杂记》),从此效忠蜀国,再也没有见到母亲。姜维幼年丧父,靠母亲养育成人,他又好注重孝道的郑氏学,结果面临母亲被执,他做出了与徐庶相反的选择。第二件事是频频北伐,消耗蜀国的军力民力,有不少人认为蜀国的早亡姜维难辞其咎。姜维的十一次大大小小的北伐,虽有大胜更有大败,况且胜而不能守成,退则前功尽弃,综合起来其实乏善可陈,姜维后期的北伐几乎在朝堂找不到支持的声音,可以算是力排众议一意孤行。姜维的一生也有一件事引发极大的争议,便是被壬午版《三国演义》概括为“一计害三贤“的无间道。后主刘禅投降,姜维奉旨停止抵抗,也“降“了魏国。紧接着,他策动魏将钟会反噬邓艾,又鼓动钟会讨伐司马昭,意图通过兵变让蜀国社稷“幽而复明“。这样一个亡国烈士的忠臣举动,放到姜维的身上,则引起了争议。这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姜维本是魏国将领,他穷途投蜀,魏国考虑他的处境,没有像一般做法那样诛杀他的家人,应当说是怀柔的,但姜维在蜀国却针对魏国屡屡兴兵,包括攻打他故乡所在的陇上地区。第二,作为曾经的魏将,姜维最后却为忠于蜀国而以身犯险,设计了一条惊天计策,按照计划,先让钟会圈禁并坑杀所有不同意参与谋反的魏将,然后再伺机刺杀钟会拥立刘禅。第三,本来蜀国的政权随着后主的投降”和平演变“,姜维失败的计谋触发了成都的一场动乱,在这场混杂着仇杀和清算的暴乱中,大量蜀国大臣遭到魏将的屠杀,关羽家被灭门,蜀中宿将张翼、蒋琬的儿子蒋斌等诸多重臣和他们的家属都因此遇害。在这场动乱中同时被杀的还有蜀国的太子刘璿,当然,姜维的家人更是不能幸免。这场灾难波及面之大,也许一生自信的姜维没有逆料到,也可能他想到了却不相信计谋会失败。最终,姜维计破,得知这个毒计的魏将非常愤怒,将姜维剖腹暴尸,发现他的胆如斗大。姜维由魏投蜀,战胜国丞相诸葛亮称赞他是“凉州上士“,从此悉心栽培他。姜维由蜀归魏,战胜国主将钟会对姜维一见倾心,托以心腹,“出则同轝,坐则同席”。姜维有哪些过人之处,使得诸葛亮、钟会这样敌国精英中的佼佼者对他另眼相看?姜维最后没有选择跟着刘禅安安静静作个降臣,却棋走险招意图为蜀国翻盘,又有怎样的心路历程?带着这些疑问,我开始查阅史书。《三国志-姜维传》十分简略,陈寿为这样一个敌国抵抗派将领作传似乎有些讳莫如深。我们只能通过各项史料的只言片语来拼凑姜维的形象。【二】天水夸英俊,术奉武侯来应该说,诸葛亮的慧眼成就了姜维,姜维报答诸葛亮的心态,也最终引致他的悲惨结局。解读姜维,不得不首先谈姜维和诸葛亮的缘分。建兴六年(公元228年),诸葛亮北伐一出祁山。时为魏国天水郡中郎的姜维和几位同僚在外随太守马遵(和雍州刺史郭淮)巡查,蜀军骤至,天水太守急逃入上邽城,姜维没赶上自己长官回城的步伐,回到城下时太守怀疑姜维有投敌心,闭门不纳,姜维转投冀县,冀县也拒绝放他入城。姜维一众走投无路,投降了诸葛亮。【原文:“建兴六年,丞相诸葛亮军向祁山,时天水太守適出案行,维及功曹梁绪、主簿尹赏、主记梁虔等从行。太守闻蜀军垂至,而诸县响应,疑维等皆有异心,於是夜亡保上邽。维等觉太守去,追迟,至城门,城门已闭,不纳。维等相率还冀,冀亦不入维。维等乃俱诣诸葛亮”。(《三国志-姜维传》)】那一年,姜维二十六岁。诸葛亮的大军一路凯歌,连得陇上三郡(天水、南安、安定)。结果姜维刚刚投蜀,马谡就失了街亭,诸葛亮只好匆忙撤退并迁徙西县的老百姓,姜维因此与母亲失散。【原文:“会马谡败於街亭,亮拔将西县千馀家及维等还,故维遂与母相失“。(《三国志-姜维传》)】作为一个初降的敌国将领,姜维行动能有多少自主?当时的心境,对比马超便知:陈寿在《三国志-彭羕传》中记载,马超“羁旅归国,常怀危惧“。同理,“羁旅托国”的姜维当时在无路可走的窘境下投降,紧接着随着新的主国仓皇撤军,估计连自己是否能保全还惴惴不安,因此无法顾及撤退自己的母亲和家人。古代军人出征,一家老小留守后方,也是留给朝廷作为人质,一旦他投敌,朝廷便可以拿他的家人开刀,以儆效尤。降将姜维的心情,想必是诚惶诚恐、千头万绪。这里解释一下,《三国志》之所以说马超是羁旅“归”国,而姜维是羁旅“托”国,是因为马氏从东汉伏波将军马援,到马超的父亲马腾,都是汉臣,而蜀汉算是“汉”后续,所以马超投降刘备是“归”汉。姜维的母国是魏国,他投降蜀汉是依托于客国,因此是“托”国。虽然用词有差别,意思一样,都在说明他们不是刘备集团的“原始股股东“,而是后来者,在新主人手下没有根基,因此心里不踏实。在这个背景下,我们来看姜维来到蜀国后的境遇,就能对姜维报答诸葛亮知遇之恩、不惜身死乃至一门宗灭的一生理解一二。军队撤回大本营,正当姜维不知自己命运如何时,诸葛亮给姜维封官了:作管粮仓的文官,加了一个“奉义将军“的荣誉称号,封亭侯(东汉的列侯分县侯、乡侯、亭侯三等,亭侯最低,但有食邑)。【原文:”亮辟维为仓曹掾,加奉义将军,封当阳亭侯“(《三国志-姜维传》)】给降将一些好处,从而动摇敌方的战心,也是战争双方的常用手段。这本不足为奇。但诸葛亮之后的做法显示他是看中了姜维,有意栽培他。诸葛亮写给属下(包括后来成为诸葛亮继承人的蒋琬)的信中说:“姜维这个人忠心勤力于时事,思维精细缜密,李绍和马良都比不上他,姜维其人是凉州上士。”【原文:“亮与留府长史张裔、参军蒋琬书曰:‘姜伯约忠勤时事,思虑精密,考其所有,永南、季常诸人不如也。其人,凉州上士也。’”(《三国志-姜维传》)】诸葛亮认为姜维“甚敏於军事,既有胆义,深解兵意”,马上把姜维安排到军事岗位上锻炼,让他带五六千人的精锐部队(“先教中虎步兵五六千人”);因为姜维是降将不被信任,诸葛亮专门给他的思想政治做了评价,说”此人心存汉室“;又夸赞说他“才兼於人”,等在军事上把他培养好了,就作为人才储备苗子直接推荐给皇帝。【原文:“毕教军事,当遣诣宫,觐见主上。”(《三国志-姜维传》)】诸葛亮去世前,姜维做到了中层干部:中监军征西将军,年纪三十三岁。降蜀之前,姜维是地方官员的幕僚,本来是做会计的文官(“上计掾”),后来郡里考虑姜维的父亲作为郡将在平乱时战死沙场,“赐维官中郎”,从此姜维得以参议军事。降蜀的时候,姜维正是中郎。可以想象姜维在魏国地方为官是不得志的:姜维在魏国官居下寮,升为中郎是因为组织考虑他是烈士子女,给予照顾,之后姜维再无升迁,史书上也没有他作为中郎任何建树的记载,可见他虽然有擢升,却不是因为自己的才干被领导欣赏,而是依靠父荫;虽然“参议军事“,却没有机会建功;蜀军来犯,姜维本来跟着领导出巡,领导一紧张急着跑回城躲避,居然把他一行人给抛弃了。在这种困窘情况下投奔蜀军的姜维,劫后余生,惊魂甫定,居然被大名鼎鼎的诸葛丞相相中,亲自指点栽培,把他当做蜀国未来股肱之臣来培养。姜维字伯约,可见是家中长子,他小小年纪失去父亲,与母亲相依为命,也许这样的成长环境让姜维成为一个极其好学上进、对自己要求很高的人,具体事例本文之后章节我会谈到。这样一个人,在他二十六岁那年,从怀才不遇,到被母国怀疑有家难回,到屈辱地成为降将,到扶摇直上成为敌对国丞相钦点的高级人才储备。诸葛亮对他有再生之德、知遇之恩,姜维当时的感激涕零可想而知。【三】凉州上士姜维日常生活中是怎样的人?姜维志趣高雅,不爱美女金钱。姜维死后,他的蜀国旧同僚郤正曾写文章评价他,说:“姜维作为国之上将,位极人臣,却住着很普通的房舍,没有多余的资财。家中没有纳妾,也没有歌舞升平。衣食住行既不奢侈,也不刻意节约,居官的花费随消随支。姜维这样做,并非为了反腐倡廉而故意做出节俭的一套,而是因为内心很知足,没有贪欲“。【原文:“姜伯约据上将之重,处群臣之右,宅舍弊薄,资财无馀,侧室无妾媵之亵,后庭无声乐之娱,衣服取供,舆马取备,饮食节制,不奢不约,官给费用,随手消尽;察其所以然者,非以激贪厉浊,抑情自割也,直谓如是为足,不在多求。”(《三国志-姜维传》)】郤正接着说,世人喜欢褒奖成功者而批评失败者,所以很多人认为姜维投错了主国,最终身死宗灭,由是对他的行为加以挑剔指摘,这不符合《春秋》的褒贬大义。姜维之乐学不倦,清素节约,堪为当时做出表率“。【原文:“凡人之谈,常誉成毁败,扶高抑下,咸以姜维投厝无所,身死宗灭,以是贬削,不复料擿,异乎春秋褒贬之义矣。如姜维之乐学不倦,清素节约,自一时之仪表也。”(《三国志-姜维传》)】诸葛亮对姜维青眼有加,应该是在姜维身上看到了自己。第一,姜维勤奋好学、在军事上有天赋,文武双全。姜维的军事才华自不必说,同时又有文学素养,他传世的作品有一部小小说《蒲元(别)传》【在《艺文类聚》与《太平御览》中分别收录了《蒲元传》和《蒲元别传》,情节相似而文字有差别,应当是同一篇作品流传的不同版本。】音乐史把姜维与司马相如、诸葛亮并列为汉代蜀山派古琴的代表人物。姜维被诸葛亮收降那年二十六岁(虚岁二十七),诸葛亮大概想起了自己曾经意气风发的年纪,当年他随刘备出山,也是二十七岁。第二,姜维生活作风上的务实朴素,也和诸葛亮很投契。诸葛亮曾经给后主上表说,自己的子女生活可以自给自足,在外当官的开销没有额外的开支,死的时候会做到“不使内有馀帛,外有赢财”。【原文“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馀饶。至於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於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馀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三国志-诸葛亮传》)】姜维则是“宅舍弊薄,资财无馀”,“官给费用,随手消尽”,何其相似!第三,诸葛亮从姜维身上看到了和自己一脉相承的执着,又看到了比自己更高的胆气机变。诸葛亮一生谨慎,勤勤恳恳巨细无遗,对本可以臣属去做的事情也大包大揽,结果被司马懿料定他会过劳死。【原文:“亮使至,(司马懿)问其寝食及其事之烦简,不问戎事。使对曰:“诸葛公夙兴夜寐,罚二十以上,皆亲揽焉;所啖食不至数升。”宣王曰:“亮将死矣。”(《三国志-诸葛亮传》裴注引《汉晋春秋》)】对于用兵,司马懿更是直接了当地指出诸葛亮思虑过多,用兵一板一眼,不会灵活见机权变。【原文:“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晋书-宣帝纪》)】姜维用兵的风格和诸葛亮有很大不同。诸葛亮按部就班,等到粮草充足、兵甲齐备的时候出兵,步步为营。姜维则是瞅准魏国内乱的时机出兵,趁机捞一把【原文:”魏征东大将军诸葛诞反於淮南……维欲乘虚向秦川”(《三国志-姜维传》)】。姜维这种机变的风格虽然让他获得过大败王经,“经众死者数万人”的大捷(诸葛亮也鲜有这样的歼敌战果),他的冒险速进主义却使得蜀国失去了汉中屏障。姜维认为驻守汉中“適可御敌,不获大利”,想拉长魏军补给线,然后伺机出手,因此他战略放弃了魏延据守几十年不失的阳平关。这使得后来伐蜀的钟会轻而易举地占领了汉中,蜀中防守门户大开。姜维和诸葛亮两个人的执着劲儿惊人相似,诸葛亮在陇上屯田打持久战,姜维也在沓中屯田。诸葛亮五出祁山【不是《演义》中所说的六出】,姜维七次兴大兵北伐,十一次与魏军交手。【不是《演义》中所说的九伐】,姜维这种“雄心誓不回”的精神在他人生最后一搏中,更是集其大成。诸葛亮之后另一个对姜维有殊遇的人是魏国镇西将军钟会,他攻取汉中与姜维在剑阁僵持,直到邓艾灭蜀国。姜维以无名小臣的身份背魏投蜀,当他作为亡国臣子重新回归魏国的时候,已经名满天下,敌国国君都知道姜维是蜀国的柱国之臣,曹魏最后一任皇帝曹奂评价蜀国军政形势说“蜀所恃赖,唯维而已“。(《三国志-陈留王奂传》)姜维降魏后,钟会给了姜维极高的礼遇,“出则同轝,坐则同席“(轝:车)。这样的待遇,曹操给过暂时投靠他的刘备【原文:(曹公)表先主为左将军,礼之愈重,出则同舆,坐则同席。(《三国志-先主传》)】;刘备给过关羽、张飞【原文:先主与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三国志-关羽传》)】面对诸葛亮的提携培养,姜维的回报是,用人生的最后一口气为蜀国的翻盘孤注一掷。面对钟会的信任和厚爱,姜维的反应是筹划着一场把钟会当作棋子之一的大变局。姜维策动钟会在西川拥兵自重,欲借钟会之手诛杀魏国诸臣,然后再刺杀钟会复辟蜀汉政权。这场无间道,陈寿的《三国志》原文没有记载,裴松之引用《汉晋春秋》,才使得姜维作为社稷臣的良苦用心载于史册。战胜国主将钟会与姜维接触不久。便作出了极高的评价,“以伯约比中土名士,公休、太初不能胜也。”公休、太初是魏国名士诸葛诞和夏侯玄的字。要理解这句评价,首先要知道诸葛诞和夏侯玄是怎样的人物。(1)诸葛诞(公休)诸葛诞有人事权力,如果有人向诸葛诞嘱托任用某人,他就把“打招呼”的话公开出来,然后再任用被推荐人,之后公开让大家来评价这个人任上的得失,作出奖惩。【原文:“人有所属托,辄显其言而承用之,后有当否,则公议其得失以为褒贬”(《三国志-诸葛诞传》)】。司马昭有取曹魏而代之的想法,因为诸葛诞在淮南握有重兵,便先派贾充以劳军为名,去探诸葛诞的口风,看看他支持哪一方。结果诸葛诞非常直白,厉声说:你贾充不是(魏国忠臣)贾逵的儿子吗,世代受到魏朝的恩惠,怎么能有把社稷给予他人的想法!如果都城有难,我会为捍卫魏天子而死。【原文:”充见诞,论说时事,因曰:“洛中诸贤,皆愿禅代,君以为如何?”诞厉声曰:卿非贾豫州子乎?世受魏恩,岂可欲以社稷输人乎!若洛中有难,吾当死之”。(《资治通鉴-魏纪九-卷七十七》)】后来诸葛诞果然在淮南拉起了反司马氏的大旗,史称淮南三叛,失败之后诸葛诞被夷三族。诸葛诞因为刚愎自用,听不进意见,导致组织内部矛盾不断,陆续有人叛变诸葛诞。兵败后,麾下依然有数百人被俘不肯投降,司马昭下令把这几百人一个一个处死,每斩一个人,都再问其余人一遍“降不降”,结果把这几百人行刑完毕,依然没有人投降。【原文:“诞麾下数百人,皆拱手为列,不降,每斩一人,辄降之,卒不变,以至于尽”。(《资治通鉴-魏纪九-卷七十七》)】(2)夏侯玄(太初)夏侯玄有一次靠着柱子写字,一道雷劈中了柱子,把夏侯玄的衣服都烧焦了,宾客和随从都跌跌撞撞东倒西歪,他却”神色不变,书亦如故“。(《世说新语-雅量》)魏国司空赵俨亡故,家中举办葬礼,宾客有几百人,夏侯玄稍迟到了葬礼现场,宾客们纷纷跨过座位,离席去看夏侯玄。【原文:“司空赵俨薨,大将军兄弟会葬,宾客以百数,玄时后至,众宾客咸越席而迎”。(《三国志-夏侯玄传》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裴松之引用这个故事的同时指出,赵俨葬礼时夏侯玄应该不在洛阳,所以这则传闻有误,但无论是不是葬礼的主人张冠李戴了,夏侯玄的“偶像效应”可见一斑。)】中书令裴凯评价夏侯玄:见到他人们就如同进入了朝廷,不由自主地肃然起敬,又好像进入了宗庙,满眼皆是礼器、乐器。【原文:“肃肃如入廊庙中,不修敬而人自敬。一曰:“如入宗庙,琅琅但见礼乐器“。(《世说新语-赏誉》)】。评价完夏侯玄,那位裴中书令紧接着评价了钟会其人,说:见到钟会“如观武库,但睹矛戟”。(《世说新语-赏誉》),这句话大概意指钟会具有杰出的军事才能,且为人处世锋芒毕露,不懂韬光养晦。钟会接触过夏侯玄本人,因为魏帝诛杀司马氏党羽的密诏事件,忠于魏朝的夏侯玄被羁押问斩。审理夏侯玄案件的钟毓是钟会的哥哥,钟会当时也在现场。钟会曾经想结交夏侯玄被拒绝,这次在法庭前又表露出结交的意愿,态度轻狎,夏侯玄依然拒绝了。审问的过程中面对严刑拷打,夏侯玄一言不发,定罪后“临刑东市,颜色不异”。(《世说新语-方正》)从诸葛诞和夏侯玄的以上二三事,我们可以看到两个人几个共性:方正直白,素有清名,粉丝极多,为魏王朝效忠导致自己家人被害,被诛灭三族。(3)姜维转过头来看姜维。钟会如此器重姜维,一方面,是因为钟会自己本身就有占领西蜀称霸一方的想法,因此需要倚重蜀国的要臣姜维;另一方面,姜维、钟会、夏侯玄、诸葛诞其实骨子里是一类人,姜维又比喜欢空谈的夏侯玄更务实,比诸葛诞性格更沉稳,比钟会更懂得迂回。之前已经谈到姜维生活简朴,品性自成”一时之仪表“,而且郤正特别说姜维这样的做派不是做给人看,而是天性使然。夏侯玄虽然是名士,但同时期的傅嘏曾很尖锐地指出夏侯玄“志大其量,能合虚声,而无实才“。(《三国志-傅嘏传》)诸葛诞、钟会被陈寿共同评价为“心大志迂,不虑祸难,变如发机,宗族涂地”(《三国志-诸葛诞传》),意思是志大心高,想办大事却不仔细考虑后果,自己事败而使宗族受到连累遭殃。联想到姜维的结局,竟然也挺适用于这个评价,让人脊背隐隐发凉:莫非人的命运真的由性格决定?!【四】后诸葛亮时代的姜维诸葛亮慧眼识人,他的接班人蒋琬、费祎相继辞世之后,姜维成为蜀国仰赖的唯一有能力做出有意义抵抗的军事领袖,并且最终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姜维据守的剑阁关,自始至终没有被魏军攻破;蜀国上上下下都已经投降,他还在作最后的抵抗,策划一场兵变,失败后被剖腹暴尸,家人也遭了秧。而蜀主刘禅却安安稳稳作着安乐公,长寿善终。古今有关后主刘禅不傻的分析不绝于耳,这些分析都有道理,刘禅作为被权臣辅佐的弱主,成年后能够收回大权,他的权术机变绝对是有一套的。刘禅在尊重诸葛亮生前对继承人蒋琬、费祎安排的基础上,巧妙地分了两人的权力,让两人职权交叉,从而让皇权逐渐蚕食相权。费祎死后,刘禅又剥夺了大将军开府办公的资格,因此姜维接费祎的班后,权力又被皇帝削弱一些。但刘禅能够收回皇权,并不代表他有乃父刘备那样让臣下誓死效忠的人格魅力。刘禅比刘备笼络人心的能力差得很远,对朝中的贤臣应该没有什么恩遇,因此诸葛亮说虽然蜀国弱小,但手下的“侍卫之臣”和“忠志之士”都没有跳槽或撂挑子,是“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诸葛亮《出师表》)随着被刘备的个人魅力团结在一起的创业团队逐渐凋零,后期的蜀国朝廷多半是拿工资混日子的人,况且刘备入川,益州本土人士的利益被外来户挤压,本身就对刘备虚与委蛇,因此邓艾涉险偷渡阴平之后,以残兵一路挺进成都,几乎没有遭到正儿八经的抵抗,反而一路通过收缴蜀国降兵的兵马钱粮而壮大起来。换言之,蜀国上上下下对魏国早就人心思归。谯周《仇国论》表达的观点,代表了当时益州本土人士的普遍心态,放到今天也是有现实意义的。仇国论举了“周文养民,以少取多;勾践恤众,以弱毙强”,“民疲秦役,天下土崩”的例子,说明小国想要图霸业,要像周文王、勾践那样让养民,体恤老百姓的辛苦,而如果用兵役徭役让老百姓困苦,就算是强秦,也不免分崩离析的命运。谯周被不少人诟病为“投降派”,蜀国出兵的时候他散布反战言论,邓艾入蜀的时候他劝刘禅投降。谯周看似软骨头,他前后行为的指导思想其实是一以贯之的:那就是让老百姓尽量不要因为军阀的吞并受到战乱,能和平演变就和平演变。谯周不看中个人名节,为民生代言,这样的文章发表并流传,说明这种投降论调在蜀国朝廷上下颇有市场,现代人跳出历史局限性,可以读出他“为生民立命”的情怀。 当然,这也侧面显示了姜维在朝中力量薄弱。诸葛亮北伐的时候,朝廷几乎没人敢说一个不字,谯周的论调似乎是少数派。诸葛死后,蜀汉反战派纷纷跳出来。在这种大环境下,后诸葛亮时代的姜维坚持北伐,基本上是不得人心,孤掌难鸣。我们可以从《三国志-姜维传》对几次北伐战役的寥寥数笔描述中,读出姜维的尴尬。(延熙)十二年,假维节,复出西平,不克而还。……(延熙)十六年春,维粮尽退还。(延熙)十九年春……与镇西大将军胡济期会上邽,济失誓不至,故维为魏大将邓艾所破於段谷,星散流离,死者甚众。众庶由是怨讟,而陇已西亦骚动不宁。(延熙)二十年,……维数下挑战,(司马)望、(邓)艾不应。景耀元年,维闻诞破败,乃还成都。这四次北伐时间点很近,多次无功而返。被邓艾破于段谷,“死者甚众“的那一场战役,更是因为同事约好了却不来助战,造成了这么大的伤亡,失约的胡济回朝没有被严惩,姜维则招致朝野的怨愤。没想到紧接着下一年,魏国诸葛诞内乱,姜维又要出兵,挑战不应,僵持阶段,听说诸葛诞败了,姜维又是无功班师。北伐大量消耗蜀汉民财军力,老百姓有多苦,朝堂有多不耐烦,可想而知。从姜维个人利害的角度说,姜维作为敌国降将本来就没有根基,加上与朝中鸽派的斗争愈发尖锐,他也许只是需要兵权来保护自己。如果不北伐,他这个和平时期的大将军就要被削权;如果北伐,他的军事才能无人可以替代,所以后期姜维一路升至大将军一职,操持蜀汉兵权,严格贯彻北伐的“国策“。但如果说姜维只是为了保证自己安全而频频北伐,又是误读了他。假如姜维是个精明地会保全自己的人,就无法解释他在蜀国“主闇而不知其过,臣下容身以求免罪”的后主掌权时期,冒着被后主厌恶的大不韪,也冒着得罪权臣的风险,奏请后主诛杀奸臣宦官黄皓。也更无法解释他在蜀汉灭亡、钟会对他十分器重的情况下,策动兵变做出放手一搏的举动,这绝对不是明哲保身人的行事风格,而是荆轲做派,国士无双。【原文:“维恶黄皓恣擅,启后主欲杀之。后主曰:‘皓趋走小臣耳,往董允切齿,吾常恨之,君何足介意!’维见皓枝附叶连,惧於失言,逊辞而出。后主敕皓诣维陈谢。维说皓求沓中种麦,以避内逼耳。”(《三国志-姜维传》裴注引《华阳国志》)】姜维作为大将军,想诛杀宦官黄皓而不可得,这次正面冲突,姜维完败,刘禅站在黄皓一边,姜维为了“避内逼”,要离开成都到沓中屯田以自保。可见刘禅不得不倚赖姜维的能力,但人心隔肚皮,对姜维并不信任也不重视。皇帝如此,臣下怎么还会积极进取?蜀国上下就是这么离心离德。姜维在后诸葛亮时代的蜀国夹缝中的处境,和他希绪弗斯般近乎神经质的北伐,我的解释是,姜维对自身的定位和诸葛亮对姜维的定位产生了偏差。诸葛亮指定死后的接班人蒋琬、费祎都是守成派,可见诸葛亮认为自己身后的蜀国应当采取守势,以“内修政理”为主。蒋、费二人对诸葛亮指定的内政萧规曹随,费祎更是刻意限制姜维对北方用兵,每次姜维打报告要军队,费祎给他不超过万人。似乎诸葛亮没有寄希望于让姜维继承他的北伐大业,只是作为蜀国新生代人才储备的将领而栽培他。姜维却因为诸葛亮的悉心培养而自认为是继承武侯北伐遗志的衣钵传人,要实现诸葛亮未竟的愿望,但姜维对蜀国朝廷和军队的掌控远逊于诸葛亮,外部局势对偏安一隅的蜀国也愈发不利。这样,姜维对自身定义的错位,最终导致他在蜀国朝野因为频频兴兵引起众口交毁,这种错位的思路也最终导致了他本人的悲剧。【五】姜维的家人裴松之引述《魏略》中的记载,姜维投降后,他的母亲和妻儿都落入魏军手中,魏国考虑姜维是被太守挡在外迫不得已投降,对他滞留魏国的亲人没有诛杀,而是收官下狱。【原文:诸军攻冀,皆得维母妻子,亦以维本无去意,故不没其家,但系保官以延之。(《三国志-姜维传》裴注)】魏国对降将家人的处理,应当是很严厉的,陈仓之战的郝昭在诸葛亮四面围城的情况下对劝降者的说辞中,我们可以对这样的制度探之一二。他说 “魏家科法,卿所练也;我之为人,卿所知也。我受国恩多而门户重,卿无可言者,但有必死耳“。(《三国志-郝昭传》裴注引《魏略》)意思是说:魏国对降将的法令你是清楚的,我的为人你也是知道的,我受国恩多而门户重,你不用劝了,我已经做好必死的准备。郝昭的话里,“门户重”这三个字是关键,郝昭说自己宗族人口多,即“门户重”,宁愿自己城破被杀,不愿意自己的宗族被魏国惩罚降将家人的法律所累。姜维的母亲和第一次婚姻的妻儿最终下场如何,我们不得而知,史书上没有记载。既然他在魏国的家人身陷囹圄,姜维成为蜀臣后,应当是另有婚配,姜维策反钟会的计策失败后,在成都那场动乱中被诛杀的妻子和子女,应当是他第二次婚姻的家人。我们只能怀着侥幸去想象,姜维在魏国的家庭免于刑杀之后,有朝一日得到大赦出狱,得以归隐林泉,从此安安稳稳过一辈子老百姓的安生日子,没有因为姜维假降钟会策动的谋反大计而受到二次牵连。而陈寿《三国志》没有记载姜维两度家庭任何成员的姓名,这一现象在显赫大臣的传记中极为反常,仿佛为了掩护姜维亲人的隐姓埋名,更是给我们留下了无限遐想。【六】对姜维的评价罗贯中应该十分喜爱姜维这个历史人物,在《三国演义》中,虚构了诸葛亮先获得姜维老母,再让姜母召唤姜维降蜀的情节,掩盖了姜维被批评为“不孝”的重大事件。姜维对母国魏国,包括自己的故乡陇西地带频频用兵,因为《三国演义》尊刘贬曹的鲜明倾向性,弱化了姜维被诟病的“不忠”。姜维毕生顶着“不忠”“不孝”的评价,不论在古代还是现代,所承受的压力无法想象。加上他最终死亡的惨状,亲人被害的结局,姜维在成就“小我”的层面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古今对姜维的评价褒贬不一,我一边搜集与姜维有关的资料,一边心情愈发复杂起来。应该说,姜维是一个有“士为知己者死”的侠义精神的人,姜维执着而近乎偏执的个性,使得他为了对得起诸葛亮一人,没有成功兼顾其他各面。因此诸葛亮的美名流传千古,而姜维的生前身后却被不计其数的褒贬指摘所笼罩。首先,对姜维的评价不能超越他的历史局限。古人的价值观不能以今人的标准来衡量。比如说,古代悠久的殉葬习俗非常典型地体现了人身忠诚“从死“和“事死如事生“的观念,在数千年的文明史进程中屡禁不止,数次死灰复燃,直到清朝早起才彻底废止。在当时的价值体系下,姜维要做死社稷的臣子,没有像北地王刘谌那样自杀成仁,而是选择了赌上一把,力图拼死扳回一局,使离间计策动谋反,这种不惜代价的死节精神值得钦佩。作卧底,这是一条比自杀更为艰难的道路,对作为两度降将的姜维本人尤为如此。从古到今,因为卧底的身份不为人所周知,所以这样的人即使牺牲了,也可能在世人的误会中留下骂名。姜维的假降计谋在《三国志》中未被记载就是明证。(陈寿是姜维同时期的人,曾在蜀国为官,师从谯周。)如果不是因为东晋永和年间孙盛入四川(这时已经是约公元345年,距姜维死难的264年过去了80多年),见到蜀中的“故老“,又亲眼见到姜维给刘禅阐述自己计策的密疏,并且把这件事记录下来,姜维的赤胆忠心、临死一搏就真的湮没于漫漫历史长河了。【原文“见诸故老,及姜维既降之后密与刘禅表疏,说欲伪服事钟会,因杀之以复蜀土,会事不捷,遂至遂至泯灭,蜀人於今伤之。“(《三国志-姜维传》裴注引孙盛《晋阳秋》)】第二,对姜维的评价要考虑他所处的地位:蜀汉大将军,全国兵权在握。既然居其位,便要谋其政。姜维(至少是自认为)被诸葛亮培养来继承“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大业,既然受人之托,便要忠人之事。然而,姜维作为一个国家的顶梁柱,缺乏民生意识,不顾千夫所指,出师北伐,劳民伤财,让蜀国民生更加凋敝。但蜀国的灭亡不能归罪姜维,而是蜀国上上下下的昏庸与消极所致。吴国使臣薛诩出访蜀国的时候,见证了蜀国末期朝野上下的亡国之象。他回到吴国的时候向吴主汇报说:在蜀国,皇帝不知道自己的过错,臣子只求自保免罪,在朝堂上听不到有价值的言论,到了民间老百姓都饿着肚子。而蜀国的君臣依然悠然自得,就像栖息在将被焚烧的大厦房梁上的燕雀,不知道大祸即将临头。【原文:”主闇而不知其过,臣下容身以求免罪,入其朝不闻正言,经其野民皆菜色。臣闻燕雀处堂,子母相乐,自以为安也,突决栋焚,而燕雀怡然不知祸之将及,其是之谓乎!”(《三国志-薛综传》裴注引《汉晋春秋》)】第三,姜维对魏国和对蜀国不同的尽忠态度,我们可以通过春秋时期刺客豫让的故事来理解。豫让的故事要从三家分晋说起,豫让初是范氏家臣,后事中行氏,都默默无闻。直到他做了智伯的家臣,才受到重用,智伯对他很尊重。豫让如鱼得水之时,赵襄子灭了智伯,和韩、魏瓜分了智伯在晋的土地,赵襄子还把智伯的头盖骨漆成饮酒器具,以示侮辱。豫让为了报答智伯的知遇之恩,决定刺杀赵襄子。为了隐藏身份,豫让以漆涂身,使皮肤烂得像癞疮,吞炭弄哑了自己的声音,又乔装打扮,沿街乞讨,连他的妻子都认不出他。豫让行动失败,被赵襄子抓住,赵襄子责问他:您不是曾经侍奉过范氏、中行氏吗?智伯灭了他们,你不替他们报仇,反而服侍智伯。智伯已死,你为什么急于为他报仇呢?”豫让说:“范、中行氏把我当普通人,我就以普通人的方法报答他们。智伯把我当成国士来对待,我便用国士的做派报答智伯”。【原文:“臣事范、中行氏,范、中行氏皆众人遇我,我故众人报之。至于智伯,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 (《史记·刺客列传·豫让》)】第四,姜维铤而走险,不仅仅是报知遇之恩,也是出于深切的责任心。姜维处于大将军之位,总督全国兵马,在他的任期内国家败亡。此时的姜维想必陷入了震惊和深深自责当中,汉中失守、阴平被破,姜维却在成都门户剑阁被钟会大军绊住。蜀国边境防线全面崩溃,直至成都陷落……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国都没有了,还守剑阁何用?关于后主何去何从的谣言满天飞,传到剑阁前线,姜维连忙指挥蜀国最后的五万生力军回撤,走到一半,后主敕令姜维投降钟会。本来,他已经是蜀国后降的臣子。【原文“会谓维曰;‘来何迟也?’维正色流涕曰:‘今日见此为速矣!’”(《三国志-姜维传》裴注引干宝《晋纪》)】作为忠臣,抵抗到最后一刻,已经尽职了。但是,他又朝前迈了一步。这一步,一往无前,万丈深渊。【七】司马昭的预言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姜维在既不知己,也不知彼的情况下棋走险招,应该说,这场计策一开始就注定了败局。众所周知,姜维和钟会死于魏军的哗变,也就是说司马昭还没有出招,姜、钟的谋划就已经败了,司马到成都的时候只是去恩威并施、收拾残局而已。(1)姜维不知己(成都)蜀汉覆灭,成都人心浮动。到兵变的当日,推断姜维这时连刘禅的面都没有见到,他之前在沓中(甘肃)屯田、后移师退保剑阁(四川)抵御钟会,听说成都有失,他回师途中被敕令投降。也就是说姜维远离成都已经很长时间了。试想,曹爽和魏帝前脚离开洛阳,司马懿后脚在洛阳发动高平陵之变,就能把曹爽十几年的势力一锅端了,姜维长期不在成都,他对成都人心、势力的把握能有多少?也就是说,就算他一计成功,尽杀魏将、除掉钟会,下一步又怎么走?成都的局势、朝廷的人心向背,姜维当大将军的时候尚且控制不住,何况现在刘禅已降、臣下均有保全自己小九九。(2)姜维不知彼(魏军)头年冬天刘禅刚刚降魏,姜维策动的这场“成都事变”发生在次年元宵节,间隔时间才不到两个月,对钟会麾下的派系背景应该说是了解很少,对钟会对魏军的掌控能力也不甚清楚。其实,钟会是控制不住手下魏军的。原因有四:第一,钟会这次领兵之前,一直在司马昭跟前参议军政,虽然屡屡献策,但出征西蜀实际上是他首次将兵,没有军功给他既定的号召力。第二,在征讨过程中,因为妄杀许仪(许褚之子)、收押诸葛绪两件事,他手下将官已经颇有微词、人心惶惶,也就是说,钟会在军队里立威不立信,这就很危险了。第三,钟会是“镇西将军”,总督的是“青、徐、兗、豫、荆、扬诸州”军马。这些军马平时是受“镇东将军”、和“镇南将军”节制的。镇西将军统领“镇东””镇南“将军的兵马【注】,玄机就太大了,说明司马昭意在把这些军队暂时移交钟会统领,平蜀任务完成之后,这些外地兵马只剩静待回归本位。第四,手下将士军旅疲乏,等待朝廷封赏,家眷还在司马氏控制的大后方,心心念念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在这种情况下,钟会要拉他们造反,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一笔赔本买卖,不会有人支持的。(3)姜维与钟会姜维要复蜀汉,钟会想当刘备。在这种不知己、不知彼的背景下,想要实现二人同床异梦的主张,姜维和钟会可以说是光杆司令。果然,被钟会圈禁的将领中有一位护军胡烈,之前攻打西蜀的多次行动中都有他的身影;钟会信任的部下丘建却是胡烈最先推荐给司马昭的,心里感激的是胡烈,而钟会却信任丘建。【原文:“会帐下督丘建本属胡烈,烈荐之文王,会请以自随,任爱之”。(《三国志-钟会传》)】果不其然,钟会的计谋就毁在胡烈、丘建手里。钟会把囚禁魏军将领的任务交给丘建,丘建和受囚者、自己的恩人胡烈,取得联系,之后,丘建散布了钟会要用大棒打死并在殿后坑杀被囚将官的消息,消息一夜之间就在这些被钟会绑架的人质当中穿得人尽皆知(“一夜传相告,皆遍”)。这下子,被囚禁的魏军将领知道自己的命都保不住了,置之死地而后生,于是集体哗变。自此,钟会对属下失去控制。这个引起军队立迅速哗变的消息,是否是胡烈或丘建为了激发大家反抗意识,故意编造的?很有可能。因为哗变已经发生之后,手下有人(没有记载是姜维)建议钟会屠杀高级将官,钟会很明显还在犹豫。【原文:“或谓会:‘可尽杀牙门骑督以上。’会犹豫未决”。(《三国志-钟会传》)】接下来,姜维再次出场了,也是在此时,我们看清了钟会对姜维到底是信任更多,还是利用更多。从正月十五元宵节起事,到一夜之间屠杀魏将的流言满天飞,到部下瞬间集体反水,局面急转直下,钟会到这时还在犹豫是不是尽杀牙门骑督以上的将官。一直到正月十八中午,情势万分危急,钟会才给了姜维裁制自己军队的权力(“时方给与姜维铠杖”)。这个“方”字信息量很大,“方”是“方才”的意思。可以想见钟会虽然和姜维关系好,也同意姜维收监邓艾、反叛司马的计策,还让姜维依然统领原蜀国军马,但钟会这么聪明的人,他明白自己既要防范被囚的魏将,也要防范姜维。尽除了魏将,钟会就失去左右手,一旦姜维要独大,钟会就危险了。所以,钟会犹豫了两天两夜,直到手下即将攻进城的生死存亡之际,不得不依靠姜维,他才把天平倾向了姜维一端,也是势穷的无奈之举。这时,我们看到了姜维的沉着勇敢,从陈寿的字里行间,我们也可以感觉到他的无奈和绝望。由于丘建散布的消息里表示钟会要下杀手,反水的军士人人为生存而战斗,根本不需要有人指挥监督,争先恐后地攻城(“曾无督促之者,而争先赴城”)。钟会害怕了,觉得部下应该是要杀自己,问姜维怎么办(“会大惊,谓维曰:‘兵来似欲作恶,当云何?’”)。姜维说:那就还击反抗。(“但当击之耳”),一个“耳”字,显示姜维也知道大事不妙,途穷之际,只能硬拼以求生路。当时的情景还原:姜维首当其冲,姜维率钟会和亲兵左冲右突,年已六旬姜维仍身手了得,杀死了近身的五六人,最后不敌众人的围剿,倒地而亡,死在钟会之先。众将都知道诛杀钟会能记大功,姜维死后,这群人调转矛头,争先恐后地攻击钟会,钟会被一拥而上的乱军杀死。【原文:“姜维率会左右战,手杀五六人,众既格斩维,争赴杀会。”(《三国志-钟会传》)】而基于丘建散布的消息,大家推测钟会要集体诛杀魏将是听信了姜维的计谋,所以在愤怒之下,残忍地剖开姜维的尸体解气。因为《三国志》言简意赅,也因为当时局势瞬息万变,参与者或死、或事后噤若寒蝉,这件事情的始末,姜维参与度的深浅,到底多少在他谋划之内、多少是途中发生的意外,甚至姜维的动机到底是复国勤王,还是想和钟会在西蜀当山大王,都扑朔迷离。从史载的姜维事迹和诸葛亮对姜维政治操守的评价,也从裴松之引述孙盛、习凿齿的记录来看,我愿意相信姜维作为忠臣为蜀国翻盘的心居多。能想到这样的计谋,也真可谓奋不顾身、亲蹈虎狼之穴了。言至结局,也许姜维的心态与诸葛亮《后出师表》阐述的北伐心态相似,“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当然,众所周知,《后出师表》是否为诸葛所作也是一直有争议的。)(4)司马昭的预言姜维、钟会各自打算,但是都没有算过看得更为透彻的司马昭。闪回一下,我们看看司马昭是怎样看待钟会反情的。钟会大军还没出征,就有人提醒司马昭,钟会很有野心,一旦给他兵权,再加上平定西蜀的灭国之功,钟会恐怕会尾大不掉。(补充一下,在魏朝,钟会的父亲钟繇和司马昭的父亲司马懿是同辈人、同事,钟繇一度比司马懿的官阶高,而且钟家是中原世家大族,所以钟会不会甘心居司马昭之下,但眼光和韬晦上,他和司马昭就差远了。)面对亲信关于钟会反心的提醒,司马昭这样分析时局:“凡败军之将不可以语勇,亡国之大夫不可与图存,心胆以破故也。若蜀以破,遗民震恐,不足与图事;中国将士各自思归,不肯与同也。若作恶,祗自灭族耳。”(《三国志-钟会传》)司马昭的意思是说,蜀国的败军之将、亡国之臣,心胆皆破,想和这一帮人谋划图存称霸的事,队伍根本就带不动。而南下破敌的魏军都急切要回家(受封赏、与家人团聚),是不会支持钟会的。如果钟会一厢情愿想造反,那就是自取灭亡。这番话可谓是直指人心肺腑。而事态的发展,也没有出司马昭的预料,司马氏还没有采取行动,钟会和姜维便已经事败,死于自己属下的围剿。【原文:“军至长安,会果已死,咸如所策”。(《三国志-钟会传》)】(4)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在读这部分《三国志》的过程中我一直困惑,对于这场孤注一掷的冒险,姜维究竟有怎样的预期?从姜维的行事风格来看,他的机会主义和敢当大任的做派,可以说促成了他的一系列作为。姜维用兵喜欢伺机出动,趁魏国内乱而北伐,弃阳平关而“图大利”,能策划奇谋,但有赌徒心态:有一分胜算,就要付出一百分的代价和努力。同时,姜维作为统帅,每次带兵亲冒矢石,常常为大军断后,具有极强的责任心,蜀国在自己身为三军总司令之际覆亡,姜维一定心有不甘。从结果来看,姜维成功地成为一颗自杀式人肉炸弹,毁灭自己以致臣节,顺便把邓艾、钟会这两个魏国的军事人才一起陪绑送葬。从最终的成败来看,姜维策动钟会反噬邓艾,又利用钟会意图复国,他的做法客观上却帮助司马昭铲除了功高盖主的两大潜在威胁,整个事件可谓“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螳螂捕蝉,司马氏黄雀在后”。这场发生在公元264年元宵佳节的变故,读罢掩卷,五味杂陈。【尾声】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景耀六年冬(公元263年),蜀主刘禅降魏;紧接着,公元264年正月元宵节,姜维策划的兵变在成都爆发,计谋败露,姜维死于乱军之中,死后被剖,尸骨无存。姜维的故乡甘肃天水甘谷县(古冀县)有一座姜维墓,是衣冠冢,据说埋有抢救出来的一只姜维当时穿着的战靴,当时现场的血腥暴力可以想象。姜维终年62岁。他矛盾的一生、对蜀国尽心尽力流完最后一滴血的行为,是豫让精神:彼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至于他大大小小的疏失过错,只能说明姜维是一个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人,经历过每个人都可能面对的进退维谷、顾此失彼,也正因为如此,他的故事才会纵贯1800年,扣动着历代读者的心弦,萦回不去,让人心有戚戚。据习凿齿著《汉晋春秋》记载,钟会死于乱军中后,他的功曹给钟会收了尸(“钟会功曹向雄之收葬会”),而司马昭也鉴于钟家祖上的功勋,而只处死了与钟会合谋的钟邑和钟毅,没有牵连钟氏一门。当然,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司马氏立足未稳,钟家在洛阳门多故吏,一旦叫起真儿来,拔出萝卜带出泥,到时候不好收场。姜维则没这么幸运,他在蜀国这几十年本身已经是没有背景的孤臣,在魏朝作为降臣,还是力图谋反的降臣,更是为统治者所不容。既然铲除钟氏投鼠忌器,姜维则成了司马氏警示后人的绝好材料。除了天水甘谷的衣冠冢,四川芦山还有姜维的“胆墓”,传说朝廷禁止任何人收葬姜维,他的部将冒死偷走了他的胆,葬于芦山。姜维暴尸于市,遗体不知所终。伯约,最终是死无葬身之地。溯流而上,觅渡,觅渡,渡何处?远志当归,式微,式微,胡不归?【注】关于镇西、镇东、镇南将军统领的辖区,可以参照以下依据。如有谬误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邓艾被封镇西将军时,统领的是陇右兵马,这是正儿八经应该归镇西将军管辖的。--“以艾为镇西将军、都督陇右诸军事”(《三国志-邓艾传》)曹操年轻时,担任镇东将军,手下有兖州、青州(均在今山东)军马。--“收(黄巾)精锐者,号为青州兵……天子拜太祖兗州牧……夏六月,迁镇东将军”。(《三国志-魏书-武帝纪》)魏国后期新生代名将毌丘俭、诸葛诞分别任镇东、镇南将军时,统领的有杨(扬)洲、豫州兵马。(这里扬州是指安徽淮南一代,不是今天的江苏扬州,今天的扬州是当时徐州境内。)--“(毌丘俭)领豫州刺史,转为镇南将军”。(《三国志-毌丘俭传》)--“诸葛诞战于东关,不利,乃令诞、俭对换。诞为镇南,都督豫州。俭为镇东,都督杨(扬)州”。(《三国志-毌丘俭传》)--“以诞久在淮南,乃复以为镇东大将军、仪同三司、都督扬州”。(《三国志-诸葛诞传》)

《三国志》札记:人不如狗

12月4日《三国志 董卓传》写了董卓的残暴,动辄以杀人取乐,还要其他人参观他的杀人大典,读来心惊肉跳。真是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他对自己的部下,倒是很好,不分是非,一味纵容,不曾约束,随着他们恣意妄为。他后来死于部下吕布之手,也属必然。部下到处乱来,哪一天,就会乱到自己这里来。裴松之注,引了《献帝纪》的一则故事:“卓所爱胡,恃宠放纵,为司隶校尉赵谦所杀。卓大怒曰:‘我爱狗,尚不欲令人呵之,而况人乎!’乃召司隶都官,挝杀之。”看,分明只有自己的好恶,哪有什么是非。这样的领导,这样的行为,注定了其统治,不能持久。董卓死后,虽然得以入葬。但是,“大风暴雨震卓墓,水流入藏,漂其棺椁。”这就是恶人的命运。作恶者,也该看看这段,不要管我死后,哪怕洪水滔天,尽然作恶。

jjjhjh

吕伯奢者,《三国》小人物也,出场仅一次,台词四五句,事迹百余字,因被曹操杀而闻名。然曹操杀吕,却是三国中最令人发指的一幕,称其是中国文化史上一桩重大的精神事件也不为过。比流血千里之戮,亦毫不逊色。追究这一事件的原委去向,是一件有意味的行为,也将大大满足笔者打破沙锅问到底的嗜好。  一、 材料  王沈《魏书》:“太祖以卓终必腐败,遂不就拜,逃归乡里。从数骑过故人成皋吕伯奢,伯奢不在,其子与宾客共劫太祖,取马及...

三国的悲剧天才:姜维

文/公元1874对于三国后期蜀国的将领姜维而言,这是一个在历史里也并不甚被关注的人物。一方面,是因为三国里名将太多,而这些名将所聚焦的历史都在三国前期,而姜维所在的后期并不是名将活跃的舞台;另一方面,作为一个谋反之臣,晋朝时所写的正史《三国志》,并不敢对姜维有过分褒奖的描写,也仅仅只是和蒋琬费祎一同列传,末了题记“姜维粗有文武,志立功名,而玩众黩旅,明断不周,终致陨毙。”而已。但吸引我关注姜维的,正是蜀国灭亡,姜维说服钟会谋反一事。设想,一个亡国之将,竟然能够成功说服敌方大将与自己一同谋反,这该是何等的才能?细细品读历史之后,懵然发觉这位诸葛亮唯一的学生,的确是一位才华横溢、文武双全之人。姜维生于202年,这时候是曹操确定地位的官渡之战的第二年,距离三分天下的赤壁之战还有六年。姜维的父亲是魏国官员,大概在姜维15岁左右的时候,为了镇压羌、戎族的叛乱,不幸战死。因为死在沙场的缘故,魏国赐他的儿子姜维中郎职务,可谓少年得志。姜维从小喜好儒学大师郑玄,这也使得他若干年后和诸葛亮的思想不谋而合。228年,诸葛亮一出祁山。这时候姜维26岁,诸葛亮47岁。诸葛亮这是第一次北伐,出征的两名大将分别是赵云和邓芝,而魏国则任曹真为大将,针对赵云、邓芝二人率领的大军在郿严阵以待,布下重防,却没有料到这是诸葛亮声东击西之计,这边厢两军对垒,那边厢诸葛亮已经领主力进攻祁山。当时姜维的顶头上司,天水太守马遵正带着姜维随同郭淮在附近做地方视察,郭淮一听见诸葛亮即将进攻祁山,而祁山周围的诸县大多都已降蜀的消息,大惊失色,立刻东行回城守备。而马遵为人平庸无才却又生性多疑,属下多有不满,诸葛亮杀到的消息传来,部分属下也偷偷出逃投奔了诸葛亮,马遵这时候不但不做出一点稳定军心的措施,相反的,对没跑的手下反倒越看越像是奸细。于是他命尚且还信得过的姜维(毕竟姜维的父亲是为魏国而死)带兵去跟诸葛亮打,自己却偷偷跟着郭淮一同跑到上邽。等到姜维发现自己上司已经跑路的时候已经晚了,主子一跑,军心自然散得更厉害,姜维被诸葛亮大败,等到姜维率领残部赶到上邽的时候,马遵早就已经把姜维当成已经被诸葛亮着降的人了。姜维在城外想让马遵开门,城内的马遵却觉得姜维这一出是诸葛亮的计,等上邽城门一开,便会有大军杀入。这个胆小如鼠的天水太守站在城墙上,破口大骂“卿诸人叵复信,皆贼也”,还放乱箭射姜维。姜维打了败仗,本来就够郁闷的了,被自己上司这么一骂,更是憋屈得心灰意冷,于是只能投靠诸葛亮。这一千古传颂的师徒,从这一刻开始,人生有了交集。作为诸葛亮唯一的学生,可以想像姜维有何等的才气,吸引了诸葛亮。在第一次北伐之后,诸葛亮给留府长史张裔、参军蒋琬写的信里,这样形容姜维:姜伯约忠勤时事,思虑精密,考其所有,永南(李邵)、季常(马良)诸人不如也。其人,凉州上士也。……姜伯约甚敏于军事,既有胆义,深解兵意。此人心存汉室而才兼于人,毕教军事,当遣诣宫,觐见主上。随后,姜维便在30不到的年纪,成为了征西大将军。姜维也从此,开始成为三国后期,最耀眼的将才。234年,姜维32岁,诸葛亮54岁。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半路病故于五丈原,而魏国大将则是司马懿。姜维知道诸葛亮逝世的消息一旦传出,不但蜀军心会大乱,司马懿亦会立马进攻,于是命令密不发丧,悄然退军。但纸包不住火,消息最终还是传到了司马懿耳朵里,同诸葛亮鏖战多年的司马懿自然大喜过望,立刻进攻,姜维则调整队型,树起诸葛的大旗,鸣起战鼓,一副正面对垒的阵势。多疑的司马懿深恐诸葛亮的逝世是一个全套,连忙撤军,而姜维命杨仪率小队人马在前方造势,自己则率大军安全退回蜀国。作为离开了老师诸葛亮,独自临危扛下重担的第一仗,不得不说相当漂亮。他没有呈匹夫之勇,与司马懿正面对抗,在蜀国头号大臣诸葛亮去世,军心散乱之时,有效的保存了蜀国实力。随后即被册封为平襄侯,统领全军,成为蜀国最高权位的大将之一。随后他率军励精图治,平定蜀国四处不断发生的少数民族判乱,使得蜀国在宦官当道,庸君治国的环境下,依然延续了数十年的历史。不过可惜的是,整个时代的气候已经不是他一人所能改变的。诸葛亮生前在内政上竭尽所虑,在平衡蜀内各个派系的斗争上费尽心思,但依然没能彻底解决魏延和杨仪的矛盾,以致于诸葛亮死后,杨仪立刻把魏延杀掉,费祎又利用权术使杨仪被废进而自杀,而费祎自己也神秘的遇刺而亡。加上宦官黄皓当权,更使得姜维深怕重演当年马遵时代的悲剧,只能远离都城在外避祸。但即便是在这样的境况下,姜维依然用他个人的才智,写下了蜀国后期最后的辉煌。蜀国的实力,在三国里自然只能排倒数第一。蜀失掉荆州后只剩一州,而魏国独占九州。面对敌众我寡的形势,诸葛亮的策略是以攻为守,主动出击,步步蚕食进而完成“光复汉室”的终极目标。五出祁山征讨魏国,除第一次因马谡失守街亭而匆忙退军和最后一次病故于半途,每次都攻下一定的魏国城池,可以说按照诸葛亮的计划,如此以往,必将达到刘备生前未了的心愿。而在诸葛亮去世后,姜维彻底贯彻了诸葛亮的方针,除了积极平定国内叛乱,另一方面亦不停进攻魏国,从238年第一次出祁山,直到262年最后一次出兵,20多年间,姜维竟然组织了十一次北伐!其中胜五次,平手四次,败两次。需要注意的是,与诸葛亮时期尚有赵云等大将不同,在姜维时期,蜀国已经是“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境地,而姜维与诸葛亮最大的不同在于他的武力亦是超群,于是凭借自己文武双全的身手,独力与魏国的众多大将屡次作战,战功赫赫。263年,钟会邓艾率领魏国大军进攻蜀国,此时的姜维正因为宦官专权而在沓中避乱。听闻魏国进攻的消息后他才出动,驻守剑阁对抗魏国的正面部队。可惜,天下只有一个姜维,在剑阁姜维虽然把魏国的大军压制得动弹不得,可邓艾一方面让钟会继续与姜维在剑阁死磕,另一方面自己领兵抄小道走阴平,越过了400公里荒无人烟的险域,奇袭成都的门户绵竹,守将诸葛亮之子诸葛瞻被杀得措手不及,英勇战死。绵竹失守,姜维接到消息后正欲班师抗敌,这时刘禅的降书已经传来,无奈的姜维只好向被他打得颇为狼狈的钟会投降,“将士咸怒,拔刀斫石。”成都城内的忠贞大臣,有的携妻儿一统自杀,有的告老归隐。如果姜维也同他们一样,我也绝对不会写这篇文章来纪念他。姜维生平最漂亮也是最悲壮的一出好戏,才刚刚开始。姜维降魏之后,成了钟会的手下。而他奉承钟会可谓相当有一套,使得钟会对姜维非常喜欢,视同己出,甚至出门都坐在同一个马车上。试想曾经两个敌对国家的将领,打了无数的对垒仗,末了一方还成为降将,居然还能够让钟会对姜维好到这个地步,是钟会太笨,还是姜维太具有政治智慧呢?我想只能是后者。带兵进攻蜀国的是钟会和邓艾,但攻进成都,接受刘禅降书的却只有邓艾一个人。于是,荣耀都跑到了邓艾身上,钟会坐了冷板凳。这让钟会十分不快。姜维抓住了这一个机会,与钟会商议如何设计除掉邓艾。于是钟会收买了监军,而监军则向上禀报说邓艾要谋反,于是司马昭下令罢免邓艾,押解回京。邓艾被这一招搞得莫名其妙,在264年的正月十五,钟会抵达成都,而邓艾父子却被关进牢车,踏上了回洛阳的路。这一计的成功,更让姜维成为了钟会的心腹。随后姜维便开始了他的第二步棋,策反钟会。此时的钟会,自邓艾被贬之后便是唯一的大将军,魏军加上蜀国降军共有20余万。姜维对钟会晓以利弊:你看同门的邓艾,被监军一句话就能变成阶下囚,你自己将来的路能好到哪里去?魏军现在听你,而我原来也统领着蜀军,有我们两人休整这20多万大军,对抗魏国还不是举手之劳?历史的真相已经无从稽考。但是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姜维作为一个降将,竟然能够让敌方大将离间、谋反,这是一种何等的个人魅力?结果就是,钟会决定彻底倒戈,重立刘禅为皇帝,扶起蜀国的大旗,对抗魏国。而此时姜维也深感复国有望,写了一封密书给刘禅:愿陛下忍数日之辱,臣欲使社稷危而复安,日月幽而复明。可惜,消息毕竟还是泄露了。司马昭立刻派遣了1万步骑进入蜀内,这更加拖延了钟会倒戈的计划。于是姜维和钟会只好走一步险棋,关押了所有魏军将领,并伪造了一封太后遗诏,上书废黜司马昭。姜维认为钟会应当当机立断杀掉所有魏军将领,可钟会念曾在共事一主的旧情上迟疑了一步,被关押的魏军将领深怕步邓艾的结局,立刻连同还未被关押的魏军残部,加上各营官兵为营救自己的主将也一起响应,264年正月十八日中午,胡渊率领魏军残部与钟会在成都的蜀国宫城内激战,钟会终因寡不敌众而战死,姜维眼见钟会被杀,知道复国再无望,挥剑自刎,时年63岁!纵观姜维的一生,充满着诸多的悲剧。他投靠蜀国,是因为被上司猜忌;他虽然成为诸葛亮唯一的学生,却是在诸葛亮去世的前几年,就连诸葛亮自己也觉得,认识姜维太晚,自己的生平尚未完全教予姜维;后来虽然成为蜀国第一大将,却因为自己是个降将,在朝中没有嫡系,没有根基,无法与黄皓等人对抗,而被排挤;十一次北伐,最成功的一次几乎要攻入长安,却因为黄皓怂恿刘禅,刘禅担心姜维成功后会谋反而急令他速回成都,使得这一次出征前功尽弃,这和若干年后精忠报国的岳飞那催命的13道金牌何其相似!就连最后蜀国都亡了,姜维仍能在这样的情况下成功说服魏国两个大将窝里斗甚至谋反,姜维的文武功绩与其悲剧性的一生,对照之下可谓空前绝后!姜维的同乡、清翰林侍读学士巩建丰在他主修的《甘谷县志》里,曾这样评价了姜维:“夫深知天下事不可为而为之者,孔明是也;深知国事不可为而为之者,姜伯约是也”。这二人的相遇、相交、相知,凭的是意气相投,凭的是诚信的一脉相传。诸葛亮为了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姜维为了报答诸葛亮的知遇之恩,苦心经营,肝胆涂地,他们是同一种人,他们把感恩与报答的情义推向了极致,为后世树立了道德的标尺。士为知己者死,姜维继承了诸葛亮的军事策略和道德观,为蜀汉献出了自己毕生的才能。我想没人能够否认姜维是一个文武双全的将才。诸葛亮虽有文采却输武略,姜维师承孔明,继承了诸葛亮的才能,加上自身的武力,成为了三国后期唯一一名文武双全的天才将领。可惜在天才的身后,背负了太多的悲剧,也背负了太多的遗憾。如果姜维能够早些结识诸葛亮,如果诸葛亮能够再多活几年,如果他能够果断的杀掉黄皓,如果诈降钟会能够最终成功……太多的如果。在姜维身上,我看见的是无尽的遗憾。如同鲁迅先生所言,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撕毁给人看。诸葛亮的死,如秋叶之静美凄凉;而姜维的死,如烟花般灿烂壮烈。千古风流,终化尘土。诸葛亮光复汉室,亦未能实现自己功成身就,归隐田园的梦想;而姜维,亦未能完成武侯遗志,重振江山。但他,亦给后世留下了三国中,最为精彩绝伦的个人传奇!本文参考书目:《三国演义》《三国志·蜀书十四·蒋琬费祎姜维传》《三国志集解》《三国志选评》

最后的回忆:梦与梦想的混淆

  阳光穿过层云,照射在白门楼上,那一刻,耀眼变成了永恒。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里,到处是充满血红色的记忆。皑皑白骨,残垣断壁,朝存夕亡,不知归路。手起刀落处,一颗头颅在空中翻滚,眼前的画面不断变换,他的时代结束了,那个“人中吕布”的时代。  这究竟是梦还是梦想呢?他临走前还是没有明白,心中万般不甘。问天,天不语。罢了罢了,大概苍天已死。  十多年前,他还是五原郡九原县一名以骁武闻名的壮士,刺史丁原看重了他的武力,任命他为主薄,对他很是亲待。而后灵帝崩,他跟随丁原发兵洛阳城,欲与大将军何进合谋共诛十常侍,可是功败垂成。西凉人董卓趁乱入京,想吞并丁原兵众,找到了他,让他杀了丁原。那个时候,自己到底有没有一丝犹豫,现在也记不清了,只知道面对巨大的权利诱惑,他斩丁原首,认董贼作父。至高无上的权力和数不尽的金钱,就要来了,他心里这样想着。  如果没有意外,荣华富贵一生,指日可待。可是义父性刚而褊,因小小的失意,就拔戟向他掷去。从此,怨恨就像扎根土壤的野草,开始疯长。司徒王允密谋诛杀董贼,找到他做内应,可是他却犹豫了:“奈如父子何!”“君自姓吕,本非骨肉。今忧死不暇,何谓父子?”王允还是说服了他。是了,我与你非同姓,今日就与尔割席而坐。他拍马赶去,手刃刺卓。奋威将军,仪比三司,进封温侯,共秉朝政。他终于笑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感觉原来如此美妙。 风险与利益永远是并存的。董卓虽死,然西凉人众多,李傕等逐鹿长安,他虽号为飞将,可螳臂难挡众车,他兵败了。带着数百骑出了武关,投奔袁术去了。然而袁术却厌恶他的反复,拒不接受,他只好向北找袁绍。 适逢袁绍与张燕交战于常山,他终于找到了释放自己的舞台,坐下赤兔,手中画戟,陷锋突陈,大破燕军。骄傲的战神广求良兵,将士肆意抢掠,声名是竖起了,可是别人却忌惮了。袁绍派遣壮士趁夜刺杀他,然而他事先收到风声,奔向河内。袁绍再派众人追击,可是温侯岂非浪得虚名,一群小兵看着威风的战神,个个莫敢靠前。  如鱼潜水,鸟翔于天,人中吕布的他终于迎来了生平重要的谋士——陈宫。在陈宫的帮助下,他入主了兖州,然而曹操听闻消息后,立刻回师,与他交战数次。不敌,于是东投刘皇叔,屯兵小沛。后趁刘备与袁术相争,他乘机夺得徐州,自称徐州牧,而昔日收留他的刘备,只能向自己臣服。  辕门前,他将画戟狠狠插入土中,跨过百步,手持大弓,以不可思议的方式将箭射中画戟的小支,引得袁术大将纪灵都不得不佩服“将军天威也”。他心里的石头也似乎落地,天命啊,袁术无法围堵我了。  不知三姓家奴之名何时起,这也成了他终身背负的骂名,成了他人出卖他的理由。陈珪让他与袁术终断盟好,与曹操议和,可是背地里让儿子陈登做内应,讨伐他。他欲与袁术再结盟,亲自送女突围,可与曹操兵相遇只得还城。  他心灰意冷了,人生短短几年,就一下子看不见所谓的希望,投降吧,就这么的像曹操臣服。可是妻子却来劝自己不要,他犹豫着,拿不定主意,实在拗不过妻子的请求,只好作罢。 他终于败了,被五花大绑着,送到了曹操面前。满目含泪,“曹大人,您就放过我吧,就让我做您的一条狗,为您征战四方,荡平天下。”可是,再怎么低声下气,命运还是让他命丧于此。鲜血洒满尘土之上,他的记忆就到此结束,再也回想不起任何关于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点点滴滴。  你本不该以此作为终结,然而知高顺之忠诚却不用,明陈宫之睿智不从其计,听信妇人言。白门楼外人皆言你有勇无谋,轻狡反复。可是,泪流满面的那刻,你是否曾想过要重来一次,哪怕要破釜沉舟、受胯下之辱、尝卧薪之胆? 情不知因何而起,一往情深。恨不知因何而起,相顾无言。往事越千年。  当独自游荡在某座城市,忽然对奉先你感同身受。人,就像离岸之小舟,茕茕孑立,不知将驶向何方,又将沉浮于何处,所以有时会病急乱投医。《三国志》里,满眼的“卒”,身处所谓太平盛世的我们,再也发不出“余独何人,能全其寿”的感慨,可是“五步杀一人,十步血成河,千里不留人”的你,早已成为战神留在我们心中。也许,小舟离岸并不是为了寻求新的港湾,只是但求此刻海上生明月,天水共一色。  你走了,就像那白门楼一样,不能永远矗立在那里。只留我独自哀叹:    白门楼折节再求生,    吕奉先殒命尽天数。    成与败笑听他人论,七尺儿终归一棺土。

陈宫

兴平元年夏天陈宫对曹操的背叛,只是三国历史无数背叛故事中的一个,这一事件所触发的涟漪,也在短短几年内为曹操所平息。然而,陈宫所代表的那些理想主义士大夫辅佐明主平定乱世的热情,却在王朝末年愈演愈烈。与演义中不多着墨相比,《三国志》里关于陈宫记载更是寥寥几笔。中平六年,曹操变姓易名逃至陈留起兵过程中并无陈宫功劳,所以演义里陈公台中牟义释曹孟德在历史上并不存在。时光转到初平三年,曹操起兵已四年。期间充斥着与董卓、黑山贼以及匈奴的恶战,其中不乏人中流矢、战马受创、仓皇而逃的窘迫,甚或深夜遭叛军烧帐,亲自持剑击杀数人的岌岌可危。更重要的,这四年的时间让曹操认清了当时共举义旗的十余人中究竟有没有当世英雄。但略有讽刺的是,就在这一年的夏天,他们所起兵的目标——董卓,已为王允与吕布所杀,帝都长安被董卓部将们搅得乌烟瘴气的同时,去其千里外的青、兖二州,滔滔黄巾号称聚众百万,竟杀了兖州刺史刘岱。但是,这次王朝东部的统治危机,对于起兵四年,一直苦于无地无兵的曹操来说,却是一个难得的机会——这机会很大程度上来自于陈宫的作用,不知在乱世中这些仍坚持自身理想的士大夫的存在,对于已摇摇欲坠的东汉王朝是幸或不幸。无论怎样,陈宫的谋士生涯就这么开始了:他一面游说曹操,请其出兵入兖州而拒黄巾;一面说服以鲍信为首的兖州本地势力接纳曹操这个少有的“命世之才”。同年冬,兖州牧曹操在济北将疲敝不堪的三十余万黄巾连同百万家属一并收降。喜投明主当得展抱负,这应是陈宫此时的心境。遗憾的是,他与曹操的蜜月未能持续多久:从初平四年开始,曹操已逐步在兖州站稳脚跟,结果由于一己之私便杀了素有才名的前九江太守边让,只因听说边让曾讥议过自己,这无疑导致了兖州本土势力的集体恐惧;而在后来为父仇讨伐徐州牧陶谦的过程中,曹操竟对部伍疏于管束而导致无辜百姓被大肆屠杀。此时,兖州势力领袖鲍信已在同黄巾的作战中战死,作为鲍信之后兖州势力的代表,陈宫同时还承受着主动迎接曹操入主兖州这一行为带来的压力。在他看来,曹操的所作所为,无疑是对兖州诸将的背叛;而以曹操的性格,或许有一天屠刀也会砍向他自己。于是就发生了本文开头所说的那一幕,兖州各郡县的响应似乎证明了陈宫选择的正确。为了充实自身的力量,陈宫还说服了一同反叛的张邈迎来吕布。 不少三国历史爱好者认为,舍曹操而选吕布,是陈宫一生之中最错误的决定。事实上,陈宫对此早有清醒认识:规劝张邈时,陈宫对吕布的评价也仅认可其善战而勇猛,想凭吕布之勇固守兖州这四战之地。与视曹操为明主不同,陈宫与吕布间更多是互相利用的关系。因此陈宫与吕布麾下最忠诚的部将高顺始终不睦;而为了利用陈宫在兖州的影响力,吕布可以容忍郝萌造反陈宫同谋的行为,甚至当曹操兵临城下,吕布在白门楼上感叹大势已去准备投降的计划也能够为陈宫所阻挠——“逆贼曹操,何等明公!”这是史载陈宫最激烈的一次感情表达,从识曹操为命世之才,到直叱其逆贼的心理转变,已去六年。表达什么都已太晚。建安三年,曹操围下邳三月,吕布部将侯成、宋宪、魏续投降。曹操生俘吕布、陈宫、高顺等,枭首送许昌后葬之。行刑前曹操与陈宫进行了最后,也是唯一一次被史书所载的谈话,然后陈宫主动就戮,曹操“泣而送之”,“宫不还顾”。陈宫死后,曹操厚待其家人如初。也就是这一年,袁术手下两位小县吏,认为袁术不足以立事,皆弃官渡江投奔孙策。而正忙于图谋江东的袁术,或许根本就不知两人的逃离。这两位县吏分别是居巢长周瑜,东城长鲁肃。1.鱼氏典略载:陈宫字公台,东郡人也。刚直烈壮,少与海内知名之士皆相连结。及天下乱,始随太祖,后自疑,乃从吕布,为布画策,布每不从其计。下邳败,军士执布及宫,太祖皆见之,与语平生,故布有求活之言。太祖谓宫曰:“公台,卿平常自谓智计有余,今竟何如?”宫顾指布曰:“但坐此人不从宫言,以至于此。若其见从,亦未必为禽也。”太祖笑曰:“今日之事当云何?”宫曰:“为臣不忠,为子不孝,死自分也。”太祖曰:“卿如是,奈卿老母何?”宫曰:“宫闻将以孝治天下者不害人之亲,老母之存否,在明公也。”太祖曰:“若卿妻子何?”宫曰:“宫闻将施仁政于天下者不绝人之祀,妻子之存否,亦在明公也。”太祖未复言。宫曰:“请出就戮,以明军法。”遂趋出,不可止。2.除曹操外其余共举义兵十人:后将军袁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河内太守王匡、勃海太守袁绍、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

聊聊三国时期的几位冷门美男子

同兄弟聊三国,论运筹帷幄,论攻城略地,皆是乐趣,但女娃儿不管这些,人家会问:三国?帅哥是不是就一个周郎?也难怪,作为男儿书,从陈寿到罗贯中,一个个都是用直男癌的笔锋描三国,罗贯中还好一点,尤其是陈寿,对于三国招牌帅哥周郎竟然只用了“少壮有姿貌”来描绘,丝毫不考虑女性读者人群的阅读需求,以至于多少倾城容颜,都被湮没在历史的尘埃里了。不过三国作家们虽然写帅哥的颜值写得笔墨少,终究还是写了几笔的,按图索骥,还是能发现不少美男子。谋士群体毕竟多文人出身,很多人都是名门之后,就比较容易出颜值高的美男子。比如《三国志》中描写魏相荀彧,惜字如金的陈寿用了“清秀通雅”这样的词汇来概括这位大帅哥,这在整部《三国志》中也是独一无二的待遇。这位荀帅哥“俊秀伟美”,容貌俊,身材好。这位帅哥还有个特点,喜欢熏香,还身配香囊,所到之处余香悠长,被称作“留香荀令”,外表看俨然古龙笔下盗帅楚留香的原型。当然长得帅是容易遭人妒忌的,恃才傲物的祢衡就讥讽荀彧“文若(荀彧字),可借面吊丧”,白话翻译过来就是“你荀彧长得帅了不起?虚有其表”。老板曹操家的才子曹植作赋评价荀彧“如冰之清,如玉之洁”《光禄大夫荀侯诔》,用词基是基了一点,但是赞美是出自真心的,汉魏第一美男子的有力争夺者。除了荀彧,曹操手下的美男子还大有人在,比如“眉目疏朗,须长八尺,甚有威重,朝士瞻望,而太祖亦敬畏焉”的崔琰,已经帅到“无法直视”的程度了,《世说新语》里头有个典故,说的是就是曹操觉得自己长得不够帅,叫崔琰代替自己去接见匈奴使者,逗得匈奴使者感叹道“魏王雅望非常”。另外不得不提一句的是曹操的养子何晏同学,这位是真正的“小白脸”,曹操一度怀疑他是不是在脸上抹了粉,就趁着他大汗淋漓的时候用衣袖去擦他的脸,心想你小子还想瞒过老子?结果发现擦过后还是那么粉嫩,“色转皎然”。成语“何郎傅粉”就是出自何晏,用以形容年轻俊美的男子。江南人杰地灵,所以东吴出产的美男子也是一点也不会少,从“美姿颜,好笑语”的孙策到“姿容美好”的孙权再到美周郎,领导层就整个一美少男偶像组合。往下,东吴四大都督颜值都很高,其中名气较低的是“身长八尺,面如美玉,体似凝酥”的陆逊,身高1米84的江南玉面小生,画面感就是个三国版林志颖。陆逊不仅是长得帅,而且是不世出的天才,“有王佐之才”,做事有条不紊,料敌千里之外。著名的夷陵之战七百里火烧连营,直接导致蜀国元气大伤,刘备身死,一战改变了整个三国时局。同样是东吴谋士,吕范也是标志性的大帅哥,早年从袁术,后来投奔孙策,可以说是东吴早期打天下的重要功臣,《三国志》写他“有容观姿貌”,而且这位吕帅哥非常闷骚,“其居处服饰,于时奢靡”,打扮得比主子还奢华,也就是孙权看他面子上,不跟他计较。滕胤是东吴军中另一个鲜为人知的帅哥,“少有节操,美容仪”,又“为人白皙,威仪可观,见者无不叹赏”,皮肤白,有气质,帅到让人赞叹。正所谓肥水不流外人田,孙权后来就收了滕帅哥作女婿。孙权另一个女婿朱据也是大帅哥,“有姿貌膂力”,又帅又有男人味。总的来说就是,做孙权女儿真好。孙权帐下还有个帅哥长相很有意思,那就是卧龙先生的亲哥哥诸葛瑾,弟弟诸葛亮那么潇洒俊逸,当哥哥的自然也差不到哪去。但有意思的是陈寿先是写他“有容貌思度”,后来在写他儿子诸葛恪的时候说他“恪父瑾面长似驴”,说他脸长(这里读“常”)得跟个驴一样,简直了。后来有次跟朋友聊到这,朋友分析说其实长脸帅哥也是不少的,也是特色,细一想也说得通,玩笑说后来吴宇森找来长脸大帅哥金城武来演他弟弟,确阴差阳错的有几分道理。相比较多贵族气的魏国帅哥,以及多书生气的东吴帅哥,蜀中的帅哥则是更多花样,有“身长八尺,姿颜雄伟”的阳光型男赵云,有让孙权“权睹亮奇雅”的俊雅型帅哥诸葛亮,还有马超这样“面如冠玉,眼若流星,虎体猿臂,彪腹狼腰”的运动型美少年。不过要说到蜀中的冷门帅哥,值得一提的倒是糜竺,《三国志》中写这位大哥乃“雍容敦雅”,也就是说他雍容大方,敦厚文雅,这在陈寿笔下是很高的评价了。不过这位帅哥真正厉害的地方就在于他基本是靠脸吃饭的,行军打仗辅佐内政通通不行,但是在蜀的地位一度压过诸葛亮,位极人臣。当然这哥们也不是一无是处的纯花瓶,赚钱相当有一手,早年“养有僮仆、食客近万人,资产上亿”。三国时期的美男都很喜欢折腾胡子,估计跟现在的帅哥喜欢折腾发型一个道理,“美髯公”云长就不用多说了,另外像管宁、崔炎 、太史慈、程昱以及前文提到的崔琰都是“美须髯”,加分不少。另外像三大体系外的帅哥,比如“有姿仪”的公孙瓒,“尚美貌”的袁绍之子袁尚,“姿貌甚伟”的刘表,也都是三国时期出挑的美男子,但是历史终究是个成王败寇的东西,没有拿得出手的战绩,不过都是历史的炮灰,被世人忘却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青州兵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中有这么一段:“(初平三年)冬,受降卒三十馀万,男女百余万口,收其精锐者,号为青州兵。”描述的是初平三年(192年)曹操在兖州收降黄巾军一事。历来的看法认为,此次收降除了给曹操带来大量富余劳力外,更大幅增强了其军事实力。更有甚者,在中华书局2010年出版的《一本书读懂三国》一书里,直接将青州兵描述为“曹操帐下最为骁勇的劲旅,为曹魏打天下立下汗马功劳。”尽管历史上关于青州兵的记载并不多,但从有限的史料看,上述说法是值得商榷的。我们不妨先从青州兵的前身——青、徐黄巾军说起。首先,关于青、徐黄巾的数目。《魏书》中描述得未必可信。众所周知,东汉末年属于我国人口锐减时期,“男女百万余口”的记载,纵观整个《三国志》,也仅寥寥几处。而在官修史书中,通过夸大敌方人数,压缩己方人数以突显己方文治武功的春秋笔法并不少见,初平三年青州破黄巾一战,《魏书》中对曹操实力的描述竟压缩到“步骑千馀人”,“旧兵少,新兵不习练”的地步。类似笔法,裴注本《三国志》中也有分析,这里就不再细述了。如果青、徐黄巾未及百万,那么其数目应是多少呢?据《后汉书·公孙瓒列传》载,初平二年(191年),“青、徐黄巾三十万众入渤海界…瓒率步骑二万人…大破之,斩首三万余级…贼复大破,死者数万…收得生口七万馀人…”;另据《后汉书·袁绍列传》载袁绍建安元年上书中称:“又黄巾十万焚烧青、兖、黑山、张杨蹈籍冀域。”袁绍所说的即是初平年间青、徐黄巾作乱之事,两相对照,《后汉书》中所记载数目应更为可信。其次,关于青、徐黄巾的构成。东汉朝光武罢兵之后,募兵制逐渐成为主要的兵役制度,自农民、商贾和少数民族中所募士兵经训练构成了地方割据势力的武装力量。而作为农民起义军的黄巾军,其有别于其他军队的重要一点既是军民混合。在青、徐黄巾初入兖州作乱时,鲍信曾向刘岱劝谏称:“…观贼众群辈相随,军无辎重,唯以钞略为资…”这一记载反映了黄巾军如下特点:一、流寇协裹大量农民,机动能力差;二、流动作乱,基本无后勤保障;三、作战目的以劫掠为主。直截了当地说,青、徐黄巾基本可视作东汉末年一支因战乱和饥荒而起的流民武装,其作战能力、素养及战斗意志是无法与地方割据势力所拥有的军队相比的。此外,作为流民武装的青、徐黄巾中参与战斗的人员往往是有限的。虽然《魏书》中所载曹操受降数目可疑,但其从中选拔兵丁的比例可作为参考。另据《三国志·魏书·钟毓传》载魏正元年间,吴国将军孙壹来降,“…所率,口不至千,兵不过三百”。由此可见,20%-30%的比例基本为人口中所能出兵丁,即青壮男性的最高限额了。因此,初平二年作乱渤海的青、徐黄巾虽号称三十万,但实际战斗人员,即流寇和青壮男丁数目至多不过九万,与公孙瓒常年征战的两万步骑相遇,大败的结果并不意外。如是就到了最后一个问题,以青、徐黄巾为基础,择其精锐所成的青州兵,其战斗力又如何呢?兴平元年(194年),张邈和陈宫叛变曹操,并引吕布前来与曹操对阵,“布出兵战,先以骑犯青州兵。青州兵奔,太祖陈乱…”(《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吕布善用骑兵,且此时据曹操收降青州兵不过两年,这一记载虽不能如实反映青州兵战斗力,但也明确暴露出青州兵在曹操部伍中实力较弱这一事实。至建安二年(197年),曹操讨张绣军败,平虏校尉于禁引军退还,“未至太祖所,道见十馀人被创裸走,(于)禁问其故,曰:被青州兵所劫”(《三国志·魏书·于禁传》)。此时青州兵被收降已有五年,竟还在曹操军败时趁机打劫己方逃退的士兵,其流民武装的本性到此已显露无遗。更为有趣的记载还在后面,于禁气愤青州兵行为,“乃讨之,数之以罪。青州兵遽走诣太祖自诉…”,打劫自己人被阻后,还敢第一时间跑去己方主帅前告状,这种军史奇闻也从侧面反映出曹操对这只收降而来的流民武装缺乏足够掌控这一事实。《三国志》中关于青州兵最后一条记载同样不甚光彩:“会太祖崩,(臧)霸所部及青州兵,以为天下将乱,皆鸣鼓擅去。”(《三国志·魏书·臧霸传》)。时为建安二十五年(220年),距曹操收降青州兵已去二十八年,这支难以驯服的流民武装就此湮没在历史长河之中了。

吕伯奢之死:影响中国的精神案件

吕伯奢者,《三国》小人物也,出场仅一次,台词四五句,事迹百余字,因被曹操杀而闻名。然曹操杀吕,却是三国中最令人发指的一幕,称其是中国文化史上一桩重大的精神事件也不为过。比流血千里之戮,亦毫不逊色。追究这一事件的原委去向,是一件有意味的行为,也将大大满足笔者打破沙锅问到底的嗜好。  一、 材料  王沈《魏书》:“太祖以卓终必腐败,遂不就拜,逃归乡里。从数骑过故人成皋吕伯奢,伯奢不在,其子与宾客共劫太祖,取马及物,太祖手刃击杀数人。”  陈寿《三国志/卷一/魏君一》:“卓到,废帝为弘历王而立献帝,帝都大乱。卓表太祖为骁骑太后,欲与计事。太祖乃变易姓名,间行东归。出关,过中牟,为亭长所疑,执诣县,邑中或窃识之,为请得解。”  刘义庆《世说新语》:“太祖过伯奢。伯奢出行,五子皆在,备宾主礼。太祖自以为背卓命,疑其图己,手剑杀八人而去。”  孙盛《杂记》:“太祖闻其食器声,以为图己,遂夜杀己,遂夜杀之。既而凄怆曰:宁我负人,毋人负我!”遂行。  罗贯中《三国演义》:“操与宫坐饮,忽闻庄后有磨刀之声……遂与宫拔剑直入,不问男女,皆杀之,连杀死八口……行不到二里,只见伯奢驴鞍前鞒悬酒二瓶,手携果菜而来……操不顾,策马而行。行不数步,忽拔剑叫伯奢曰:此来者何人?伯奢回头看时,操挥剑砍伯奢于驴下……宫曰:知而故杀,大不义也!操曰: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陈宫默然。  二、 辨析  吕伯奢的名字最早见于《魏书》。《魏书》乃官史,其中杀吕伯奢“子与宾客”,系正当防卫之举。此正好彰显太祖威武,故书之。《魏书》中未交代当时另有别人在场,因此此事极有可能出自曹操本人的回忆和讲述。若果如此,至少事件的后果是真实的,同时在道德感上,曹操的表现是理直气壮的、正义的。如果曹操是错杀,他就没必要在别人不知情的情况下重新说起,除非有当事人找到他追问原由,不得不说谎。比如:那个当时不在的吕伯奢。可惜,《魏书》对此并无交代,而那个吕伯奢也从此下落不明。  为什么“吕伯奢”到了《三国志》中却没有了?陈寿乃蜀国人,没有为尊者讳的嫌疑。唯一的解释就是:陈以为事体微小,不足写之。恐怕是因当时掌握的材料有限,未听到其他说法吧。  《世说新语》乃佚事小说之集大成者,一方面缀拾魏晋风流之牙惠,另一方面也深刻接橥了司马氏统治的黑暗恐怖。书中借说历史影射时局之举比比皆是,此处即可看为一例证,不足当史实待。“五子皆在,备宾主礼。太祖自以为背卓命,疑其图己,手剑杀八人而去。”由此看出除了五子之外,还有三人。这三人是干什么的?想必是厨子、丫鬓。罗贯中一定也是这样想的,要不怎会写道:不问男女,皆杀之……  至孙盛《杂记》,更是野叟曝言,姑妄听之了。“宁我负人,毋人负我!”未尝不是书生本人愤事嫉俗的心声。他原只是关起门发牢骚,没想到隔墙有耳,罗贯中却使得这声音壮大,传诸天下。世人闻之,无不心惊胆战,盖因这声音是灵魂里发出的恶声!这声音暗合了中国“外儒内法”、“成则将相败则贼”的历史伦理,也暗合了人性深处的黑暗,从而深深影响了我们的民族性格。国人虽尊《红楼》为“四大名著”之首,实则以《三国》影响为最。宝黛那样的人物,迄今甚至永远都是这个民族的异类,而“使君与操”这样的大小英雄随处尽可俯拾。所谓“少不读《水浒》,老不看《三国》”的古训,一语道出了两大名著的毒性。《杂记》这里一个令人费解的细节是“太祖闻其食器声,以为图己”,食器应是锅碗瓢盆之类,如何联系到杀?故罗贯中将其引申为“磨刀”声,这才有“遂夜杀之”的可能性。  到罗贯中《三国演义》这里,吕伯奢的事终于演变成了一桩展示善良、罪恶、暴力、人性的大戏。细节生动,节奏紧张,扣人心弦,使人震怖。然罗贯中得意忘形之既,不免也留下有欠推敲的痕迹。比如,既是杀猪,猪焉有不叫之理?操、宫又不是聋子,怎听不到?杀了人,才见有猪绑着?若果是夜,伯奢又到哪里采购?难怪曹操起疑。按“见伯奢驴鞍前鞒悬酒二瓶,手携果菜而来”的说法,即使是夜晚,也应该是月明之夜。  三、 小识  由吕伯奢事可以管窥《三国演义》的重要写作策略,它撬开历史的缝隙,拓出一方天地,成就百万言煌煌巨著。它的叙述行走于虚实、明暗之间,或举重若轻或举轻若重,常顾左右而言他,才使人生荡气回肠英雄气概,忽回首方觉只黄粱一梦。如其楔子所唱“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罗贯中秉持的是“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立场,但其中仍然可见书写者的良知和孤愤。这是《史记》之后,历史书写的尊严的又一次伟大呈现。  由吕伯奢事可以领略文学写作的自由,象吕伯奢,需要时就来,杀了也就杀了。以这样一个普通善良的小人物,充当黑暗暴力的献祭,更让人感觉历史和命运的无常。罗贯中还言之凿凿地造出了陈宫这样一个人物,让其充当见证者。另一方面,也是考虑到曹操纵然武艺高强,以一敌八,终也难逮,为他添一帮手。陈宫以其光明磊落,映衬曹操的乖戾残暴。这个人物完成了他的使命后,就自动消失了。消失只是不为我们所见,他其实还隐藏在文本的后面,发挥着作用。陈宫把一定把真相说给了草间巷陌,经过重重传播甚至传到了蔡文姬的耳中。不然,蔡文姬何以知晓?何以因此恼了曹操,远嫁匈奴?原来,吕伯奢竟是蔡文姬的远亲。一个“出台”即死的人物,关涉那么遥远寥廓!罗贯中真是信马游缰,却总能顺利返回初衷。  由吕伯奢事可以得到思维的乐趣。思维不一定都有价值,但一定有乐趣----王小波说过类似的话,但我将陈述句变成了转折句。这是写作此文的最大收获。


 三国志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