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活的历史》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通俗说史 > 复活的历史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日期:2007-4
ISBN:9787101055481
作者:李开元
页数:256页

越来越模糊的过去

对于历史外行,本书挺好,语言清新,不会苦涩,叙述也没有那么多花花肠子,看得流畅也蛮舒服。往事迷茫,只要是过去的事情,再回忆再记叙,无不是在思考者、记叙者的脑袋上进行了一番推想。在远古的氏族传说中,母亲与神怪结合诞生英雄,是父系不明的古代婚姻关系的遗留;所以,注意了,在近古的民间传说中,母亲与神怪相结合诞生的英雄,或许这就是婚外野合的结果。同时他说,私生子因生于激情,所以智商会高。这段述说让我很无语,对于历史上的名人,我们总要为他找到光荣的祖谱,为他证明高贵的血缘,所以一定要有特别的出生吗,普通人家出生的一般途径下出生的孩子就不能有非凡的后来了?不过还是推荐这本书,它帮我跳出了以往年代划分带来的误区,其实秦皇和刘邦是同一年代的,刘邦是大气晚成者,就是出名没趁早呗。

历史其实有很多种读法

 我很喜欢这种娓娓道来的讲述方式,它给我以一种身临历史之中的感觉。我并不在乎那些细节是否准确。因为“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当什么东西成为历史之后,我们也就永远不可能再恢复其本来的真实面目了。而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那份对于历史的感悟和交流才是最值得回味的部分。这也是我对于读史的看法。   而这本《复活的历史》就是这样一本符合我口味的好书!

《楚汉传奇》真没有《复活的历史:秦帝国的崩溃》好看。

《复活的历史:秦帝国的崩溃》从文字上说不上精品,但作为一个通俗历史读物,肯定值得一看,因为很多考据和推测还是很靠谱儿。尤其里面涉及到一些史学观点,比如对赵高身世的论述,很是精彩。后世均对历史装扮,如何去伪,这是个技术活儿,因为人都愿意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东西。PS:最近在热映《楚汉传奇》,两者一比,显然书更精彩。

原来他们是一代人

这本书前两年很火,算是在易中天风潮之下,中国历史上第二波历史学家写通俗历史读物的代表作,相对于易中天的俗,李开元以一种风趣的雅昭示世人,这本书在07年那会儿也掀起了一股不大不小的争议风暴,李开元的推理历史小说也的确给人以一种另类的角度,别样的风采。直到前天叶炜上课的时候,为上课的同仁介绍这一时期的历史著作时推荐了李开元、陈再道和胡宝国三个人的作品,我才知道原来他们三个竟然是同学诶!对于任何一个历史作者来说,推理能力是一门必不可少的技能,记得水帝在跟我聊天的时候,曾经特意提到太傅要他多读推理书,于是他开始日系、英系、美系的一部部的看下去,前天叶老师也推荐大家看李开元老师的这本书还有之后的那本《秦始皇的秘密》,他说这虽不算学术书但是很有意思。昨天上课无聊,我一气儿看完了此书,觉得开头还是很引人入胜的。李老师很会写开头,胡宝国也是,简单明了,一个看上去让人大跌眼镜但又证据确凿的疑问的提出,勾起了人们对这本书美好的联想。比如,李师在前言中提出,我们总是说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皇帝,但我们从来没人提过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皇后是谁?公子扶苏和秦二世他们的母亲是谁?这真是个好疑问,一步步的诱导我们看下去。李开元提出的第二个大论点就是,刘邦出生在公元前256年,而秦始皇出生在公元前259年,刘邦直到47岁起兵,50岁称帝,说明刘邦跟秦始皇其实是一代人,只是因为登上历史舞台的先后顺序让我们误以为他们是两代人。按照现代艺术素养学说来讲,一个人在20岁之前最喜欢接触什么类型的艺术活动的话,那么他这一辈子最喜欢从事的就是他20岁前最喜欢的那些事物了,我们足可以发现,刘邦在他20岁之前完全就是个楚国人,如此可鉴,刘邦登基后唱着“大风起兮云飞扬”,将楚文化视为官方主流文化是如此的顺理成章,而在时代趋势下的分封制,在那个时代也会因为是一种历史常态而被保存下来,不管是开始的异姓王还是后期的同姓王,刘邦作为一个朝代的统治者都给予了这些诸侯王很高的权利,由此可鉴一般。在李开元书中,提出的第三大新颖观点就是,秦子婴其实是秦皇子,名婴,作为成峤的儿子,皇族的旁支,免于秦二世的杀身之祸才得以留存下来,在年龄上甚至比秦二世更大,而不是一个婴儿而叫做婴,由此不禁引发一个联想,战国秦汉时期有很多名人的名字都叫“婴”,比如灌婴、田婴、还有这个嬴子婴,但是他们完全看不出什么婴儿的形态,另外也觉察不出来“婴”字在《说文》中的释义,婴,颈饰也。在下音韵文字训诂水平很次,训不出其中的奥妙,不知道哪位高人可以指点一下!总体说来,李开元这本书的开头是引人入胜的,因为刘邦和秦始皇是一个时代的人,所以说要想刘邦先要了解那个时代的战国,由此引到了信陵君窃符救赵,然后引出战国四公子,也正是因为战国四公子在天下广收门课,使得很多任侠分子得以美名远扬,而刘邦正是其中的一份子,在接受了任侠的行事风格后,又见了回秦始皇,于是有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在之后那段写的相对来说就比较无趣,因为大家之前都知道了。倒是结尾有些戛然而止的感觉,李开元奉承的是比较新潮的“秦——楚——汉”的历史承袭模式,故而在秦帝国在刘邦项羽的楚政权完全干掉之后,小说就得以完结,而不必去纠缠楚汉之争中的各种纠结。这种做法很聪明,也很实际。如果你在写历史论文的时候,想要休息的时候可以翻翻这本书,因为中文作品可以给你带来无限的亲近感,而且这本书还看上去那么靠谱,顺便可以提高一下自己的写作推理水平,何乐而不为!

可以更好的了解后秦的历史

描述后秦这段时间的书籍并不多。这本书还是可以让大家对这段历史更好的了解。不过大家阅读过程中要十分注意哪些是历史的记载,哪些是作者的推论。还是不能把推论看成真实的历史。只是让大家从另外一个角度解读。会有一些启发。

很新鲜的感觉

秦汉之际的历史,看完这本书,就不必看别的书了。作者对历史的推理和复活,真是让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呢。

战国遗风

还算不错的一本书,虽然不如期望的那么高。作者主要的观点是秦末这段历史应该用战国的眼光来看,因为这段历史的大部分主角如刘邦等人大部分是出生于那个年代,这也解释了为什么项羽为什么在机会极好的情况不谋求天下一统,而只封了自己一个名义上的霸王,颇有点战国遗风,到底是英雄少年。书写的很散文,比纯学术要生动些,但有些时候太酸,白的不够彻底。

书缘与人缘:读李开元《复活的历史》

又是别人的题目,唐德刚的著作,借用一下。偶然的机缘结识了成都的李开胤先生。李先生多年前移居澳大利亚,此次回国处理一些家庭事务。他是78年恢复高考的第一届大学生,知识面广,博闻强记,而且个人生活阅历丰富,善于总结。几天聊下来,有胜读十年书之感。期间李先生谈到自己的弟弟,北京大学博士,秦汉史学家,现执教于日本就实大学的李开元教授,推荐了李教授的两本著作《复活的历史》和《秦始皇的秘密》。我是听不得有好书的,李先生看我有兴趣,便答应代弟送我两本。李先生家住成都有名的宽巷子,知我第二天即将离蓉,便要亲自将书送来我住的酒店,只是当晚关系单位聚餐送行,便相约散场后在宽巷子入口处见面。从成都回来忙活一些杂事,一直不能静下心来,李教授的书也一直放在一边,直到孩子开了学,才有一些自己的时间,安下心来读书。研究生论文开题论证的时候,教研室老师经常会问两个问题,一是本篇论文的创新点是什么;二是需要老师帮助解决的难点在哪里。我那时候取巧,说,这篇论文的难点就是它的创新点,它的创新点就是它的难点。细想似乎也不错。一篇论文或者一部著作,最看重的就是它的创新点,而有所创新自然是最困难的。用这个观点来看李教授的这本书,仅就本人的阅读水平看,以下两方面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第一、注重把握历史中的时代精神。这本书的副标题是“秦帝国的崩溃”,选取秦末自秦始皇病逝沙丘,帝国内部展开权力争夺,外部陈胜、吴广起义以及刘邦、项羽中原逐鹿,直到秦帝国灭亡的这一历史阶段。这一段相去七雄争霸的战国时代不远,体现出一种群雄并起的“后战国时代”特征,而在当时的人物如刘邦、项羽、张良、朱亥等人身上,仍然保留着战国时代的精神,如不受群体约束的自由个性,任气节、行侠义,轻生死、重然诺,知恩图报,男儿友谊,丈夫情怀,是一种任侠风气。时代精神体现在历史人物的个性当中,而人物的个性影响着历史人物的行为方式,历史人物的行为方式又直接影响着历史的进程。所以,对于历史的研究,如果不能把握当时的时代精神,那么历史就成为事件的堆积,缺少了有机感,事件之间没有润滑,显得生涩、死板。第二、对历史做地理研究。唐德刚是主张对历史做哲学研究的,重在发现历史背后隐藏的规律性。李开元教授本书一个很显著的特征就是对历史做地理研究。李教授在几年的时间里,几乎走遍了这块中原大地,通过对历史发生地的地形地貌、人文气候进行实地考察,对一些具体事件以及一些关键性战役当中的未解之谜得出了合理的答案。曾经说过,本人历史感奇差,是历史的怀疑主义甚至是虚无主义,找不到历史的真实感。李教授的这种在历史之地“复活”历史的方法能够给人很强的实在感,对于提高人的历史感很有帮助。以往或许我们对于历史当中的地理问题重视不够,现在想,地理问题在历史研究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或许是应当引起重视的。(想起李开胤先生谈话中对于地理问题也极为强调,我笑他是“地理环境决定论者”,他很痛快地承认:“是啊,唯物主义者嘛”。)看过的历史书不多,毕竟不是从事专业研究的。除了当作学习古文时看过的《史记》、《左传》等史籍中的一些名篇外,没有正儿八经读过历史。近年来兴起一股说历史的热潮,出现了多种说历史的方法,看过《百家讲坛》,看过唐德刚、黄仁宇、陈寅恪,也看袁腾飞、当年明月等人,各有特点。对于秦汉史的研究,李开元教授或许可自成一家。但是有一点,不管是哪一家,不管怎样说历史,相信一个严肃的历史学家,每一个结论的得出都有强大的史料支撑。曾经比较过黄仁宇的“大历史”与陈寅恪的“小”历史,可以清楚地看出,黄仁宇短短的几句话的结论,都是从浩瀚的史料当中归纳提取出的,均有据可查。刘小枫《沉重的肉身》一书里有这样的段落,他说思想界有两种人,一种是思想领域里的作奸犯科者;另一种可称为思想领域里的刑事侦探。前者如卢梭、黑格尔、马克思、尼采,后者则有施特劳斯、沃格林等人,专门破解历史当中积淀下来的思想悬案。其实在任何领域里或许都有这样两种人,一种制造谜题,另一种力求破解谜题。历史对于我们所有的后来者来说都是包含谜题的,所有研究历史的学者或许都可称作历史悬案的侦探。所不同的是有的人掌握的史料更多,使用的方法更科学,那么就相当于具备了更多的猜谜所需要的条件和技巧,谜题的破解也就相对顺利、准确。离开成都的前一天去了三星堆博物馆,也是李开胤先生极力推荐的。那些千年前深埋于地下的文物如今在展窗里静默,一语不发,又是多么深奥谜题啊。它们是什么人制造的?为何被毁坏?又为何深埋于地下?对此,我们该怎样穿越时空、穿越精神的世界去寻求答案呢?!

秦王朝~刘邦~项羽~

说实话,当我看到这本书的小标题《秦帝国的崩溃》时,我想这是不是一本讲秦帝国的历史的书籍,可是翻开之后看着那一幅幅图片,还有文中易懂的文字。我发现这本书能够让我知道些什么,这就是我读这本书的目的。了解历史~~~~~

复活的历史地理

这本书的角度很特别,以前读历史书,很少与今天的中国版图仔细联系在一起过,很多古老的地名,也没费神考证过具体的方位。这本书把秦末汉初的那段历史,几路军队进攻长安的路线详细的图解出来,同时作者仿效司马迁,书中大量收录了古地今昔的考证和介绍,让人第一次把中国大地上上演的那段历史了解的那么清晰。想起当时自驾车从洛阳进西安的时候,一路的穿山过桥到达潼关,潼关的收费站造的颇有气势,由此入关,与飞机直飞的印象完全不同,遥想当年秦帝国雄据关中,各路英雄相约先入关者为秦王,让人不由不发思古幽情。读书和行路,使人充实。历史和地理结合,这本书读罢,行路变的更有趣味了。

读《复活的历史-秦帝国的崩溃》

作者说要打通文史哲,就是讲历史故事,有“闻”则录,五“闻”则猜,但因为是历史专业出身,猜想有控制,却加上了当下对历史遗迹的现场考察,大的关节做到了前后条贯左右旁通,太细节的东西只好缺如,毕竟是2千多年前的事情了。也不过是朝廷内的权力争斗和战场上的生死搏杀这点事,加上主要人物的生平介绍性格分析。这样说话其实是习惯了一种“历史叙事”:人命如草芥,动辄几千几万人就没了。杀人如麻,自杀也轻易,还有“屠城”“坑杀”,冷兵器时代受伤人更多,又不知如何下场了。

历史的重现

很好,地理上与现代相关联,读起来仿佛有回归的感觉。把历史人物拉到一起来品评,手法很好,以刘邦为主线,李斯,项羽,赵高,嬴政,胡亥之间的年龄差距和性格差异都跃然纸上,同时代的人物,经过不同朝代的分割,通过此书,关系得以理清,最后的大事年表非常清楚。

历史可以这样复活

这几天在读《复活的历史》,最初是在《南方周末》上本书作者李开元写的一篇小文,知道这本书的,后来又在象牙塔网站上断断续续的读了一部分,可能是因为网上阅读的原因,简单看过之后没有给我留下太深的印象。这次阅读原书,立刻便有一种欲罢不能的阅读冲动,似乎是在《万历十五年》之后,再也没有读过这样类似的历史书籍。近年来的读史热潮使市场上催生出一大批各种“正说”“戏说”“歪说”“水煮”之类的历史读物, 这些书籍为了吸引市场眼球,往往很容易流为插科打诨、喜笑调侃的轻浮之作,尽管很多作者言必称黄仁宇,刻意强调《万历十五年》的叙史风格对其的影响,但是大多数都避免不了翻译古文再加上一点个人的体会,而且这种认识往往都没有什么新意。《复活的历史》则不然,阅读本书的序言,一股清新隽永的叙述气息就会扑面而来。虽然身为专业史家,但是作者记录本书的初衷并不是为了研究考证某些学术问题,而是似乎很想通过“以发散式的推理和点触式的联想”,建立起“古史考证和推理小说”之间的联系,从而激发读者进入历史场景,还原历史场景,从而探求历史真相的阅读动力,也就是作者反复强调的以“极有限的史料,复活无穷无尽的远古”。通读本书,我能感觉到作者对于“人性”的深度挖掘和高度尊重,可以这样认为本书解读历史的线索便是“人性”。刘邦是作者串联这段史实的中心人物,尤其是第一章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对刘邦的成长历程作了极为精彩的分析,通过对刘邦身上表露出的战国时代游侠余风的揭示,体察到当时支撑民间社会内部运作的政治模式,进而引证出“后战国时代”的精辟之见。就我本人而言,似乎秦汉之间历史纷繁复杂,千头万绪,但是通过“后战国时代”概念的提示,很快便可以抓住历史演进的本质规律。这种规律可能也是作者所谈到的把握住时代精神。在作者看来,这段历史实际上是战国末期以来秦楚相争的延续,因为无论是陈胜、项羽还是刘邦,都是楚人,所以司马迁才会作“秦楚之际月表”,强调楚人在期间的巨大历史作用。此外,作者非常重视对地理空间的把握,有意识的把历史事件还原到当时当地,令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同,这可能来自于作者一直十分推崇的实地考察的学术态度息息相关。说来惭愧,因为专业的关系,这两三年里我也走了东北地区的不少地方,见到过很多历史遗迹,现在想想大多如过眼云烟,轻轻划过心间,从没有像作者那样在感受史迹的同时,心中还能聆听到贝多芬美妙的第九交响乐的美妙乐章。作者这样说道“复活历史的触点,常常就在你一脚踏上往事旧址的瞬间”,以为勉!

本书繁体版内文做得很棒

《复活的历史:秦帝国的崩溃》之繁体版是《秦崩》。      《秦崩》在台已印行多次,上了畅销榜,有大量彩图。      简体版彩图不多,印行两次。      领导说,这说明台湾读者文化水平高于大陆,所以能接受这种有文化含量的历史书。      怎么介么介么歧视大陆啊?呼呼。

笔记摘录分享~

据说,私生子往往聪明强健,因为授精于父母生命激情之时。古今中外的大人物,孔夫子出于私生,秦始皇有私生之嫌。刘邦个性完全不同于大哥、二哥,刘邦发迹以前一直不为父亲太公所爱,这些或许都与刘邦的出生暧昧不无关系?刘邦好酒好色,青年时浪荡乡里,胆大妄为,活脱脱一流氓无赖,这种天性的由来,或许不在太公,而在与刘媪野合的精壮汉子的基因当中? —— 复活的历史:秦帝国的崩溃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十七岁以后进入成年期的刘邦,没有走上出仕为吏的道路。究竟是没有得到乡里的推荐,还是考试的失败,或者另有原因,我们已经无从考察。我们现在所知道的事实是:进入成年时代以后的刘邦,似乎完全变了一个人,从一个为父母所喜爱、为乡里所称誉嘉奖的向学友爱的模范少年,变成了一个游手浪荡、聚众生事的不良青年,为亲人所不喜,受乡里近邻白眼相看。用当时的话来说,进入成年期以后的刘邦,走上了任侠的道路。他从成年以后到三十多岁的历史,就是一部任侠的历史。 —— 复活的历史:秦帝国的崩溃萧何虽然是看不惯刘邦的这些行为,但是,以萧何之明,他也欣赏刘邦敢做敢为、有事能够担当的个性。他能感觉得到,刘邦有一种独特的魅力,下能够仗气使人,深入三教九流,在身边聚集一帮铁杆哥们儿,上能够折节低首,远从张耳,兄事王陵,入仕为吏以来,虽然不循规矩,但却有力,在沛县吏卒当中,也是忽视不得的一方人物。在偶然的几次同席交谈中,萧何发现刘邦表面上虽然傲慢无礼,但是内慧有肚量,哪怕在酩酊醉饮、狂言妄语中,对于有理切中的话几乎马上就能省悟,或者默然,或者陈谢请从,断然变成了另一个人 —— 复活的历史:秦帝国的崩溃赵高不是宦官而是全才 赵高是第一流的书法家、文字学家,也是精通法律的专才。他体魄高大强壮,骑术车技精湛,武艺非同寻常,是秦帝国宫廷中不可多得的文武双全的人材。 赵高是沙丘之谋的主谋,也是未来毁灭秦帝国的主要人物。有关赵高的身世,两千年来了解甚少而曲解甚多。东汉以后,赵高被丑化为宦阉,其家族也被丑化为宦阉家族,不实的成见一直延续到今天。 我们知道,赵高是有儿女的人。他的女儿嫁与阎乐。阎乐任咸阳令,曾经参与望夷宫政变。这是赵高不是宦阉的明确证据。实际上,司马迁从来没有说过赵高是宦阉,不仅司马迁没有说过,东汉以前的所有史籍中都没有赵高是宦阉的记载。说赵高是宦阉的误解,一是出于对“宦”字理解的错误,二是基于错误的文字“隐宫”所作的丑化曲解。 —— 复活的历史:秦帝国的崩溃秦始皇三十三年,始皇帝任命任嚣为大将,开始第二次大规模对越军事进攻。这次军事行动,增兵移民超过五十万人,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源源不断地投入南越和骆越战场,终于攻占了岭南地区,在骆越地区设置了桂林郡,在南越地区设置了南海郡和象郡,长期屯驻军队,实现了对百越的直接统治。秦帝国屯驻岭南的军队及其辅助人员,数量以五十万计,称为南部军,先后由屠睢、任嚣和赵陀统领,大本营设在番禹,就是今天的广州。 —— 复活的历史:秦帝国的崩溃《博浪沙考察记》说:“博浪沙在今河南省旧阳武县城东南隅。有邑令谢包京立古博浪沙碑尚存。一九三四年十二月,予至阳武,曾特往游观。当未至其地时,每疑所谓博浪沙者,必为深山大泽,茂林曲涧之地,可以薮匿逋逃;否则,发笱门,却笠居,凭力斗于穴,可幸免耳。不然,则张良何以必于此地狙击始皇帝?又何以狙击不中后,竟能大索十日而不可得?及亲莅兹土,始知除荒沙一大堆之外,殆全为无草木、无山涧溪谷之一大平原,牛羊散其间,可数而知也。……盖博浪乃当日一地名,其地必多风沙。……大概探知始皇东游,必经由此道,故与仓海力士预伏于此。又至天幸,始皇车马过此时适风沙大起,故遂乘此于风沙中狙击之。此种风沙起时,往往弥漫空中,白昼如夜,对面不辨景物。不仅阳武如此,予在开封,即已遇有三四次之多。正惟其狙击系在风沙之中,故观察不确,致有误中副车之事。亦惟其系在风沙之中,故虽狙击未中,亦无法能从万人载道之内,将主犯明白认出。及至大索十日之时,则张良等已去之远矣另一方面,帝国士兵的武器盔甲等装备由政府提供,一般的生活用品则要由服兵役者自己负担,因此没有一定资产的家庭,从军会有相当的困难。多年以来,帝国以军队建设为中心,形成了一套完整而严密的制度,培育了一个数量庞大的拥有土地财产、有爵位有尊严的中产阶层,确保了军队有稳定而优秀的兵源,这是帝国之所以强大无敌的极为重要的原因。也正因为此,无产的贫穷人家,一般不在帝国征兵的对象当中。 —— 复活的历史:秦帝国的崩溃项梁是有战略眼光的将领,他之所以没有马上西击秦而是北上,自有其明确的战略意图。首先,项氏家族的封地和根基,在淮北泗水流域的下相县。项梁和项羽避祸客居吴县,项氏宗族都留在了下相。项梁起兵江东,仰仗的是世代楚将的家世名望,掌握江东会稽以后,迅速北上回到下相,与项氏家族会合,自然成了项梁的一大急务。东海郡是楚国故土,远离关中,秦统一以来成了反秦势力的逃亡聚集之地,以楚将的名义占领东海郡,略地收兵,壮大军队,是项梁北上的另一大目的。可以说,项梁的这两大目的都圆满地完成了。 —— 复活的历史:秦帝国的崩溃刘邦是志在天下的英雄,他入乡问俗,对于一文一武、称霸陈留的郦氏兄弟,早有收服共事之心。不过,刘邦用人有心计城府,对于桀骜狂妄之人,他的手法是先折后扬,首先无礼羞辱对方,折掉对方狂傲之气,然后他再低身卑辞,厚赏重用,在上下主从关系明确的基础上求人用人。对于郦食其的来访,刘邦也是施用故伎,居高临下,制造难堪占据先手,想不到被郦食其劈头抢白,当即火起,破口骂道:“臭儒生!天下不堪秦朝苛政,诸侯各国联合攻秦,敢说老子助秦进攻诸侯,放你妈的狗屁!” —— 复活的历史:秦帝国的崩溃按照与刘邦走时的约定,张良一直在军门外徘徊消磨时间,打算等刘邦远去,接近灞上军中时再回到项羽军帐中去。就在张良为刘邦消磨时间的当中,历史上的又一位有名人物登场。根据《史记》的记载,刘邦外出久不归来,项羽曾经派陈平去找刘邦。陈平后来与张良齐名,成为刘邦的著名参谋,楚汉战争中刘邦方面的谋略很多出于他的策划。当时,陈平是项羽部下的都尉,得项羽信任,在身边任事。鸿门宴,陈平是当事者之一,刘邦大度坚忍、能得人用人的气度,大概是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出来找刘邦见了张良,同是智慧明达之士,自然少不了共同的话语。以我的事后推测而论,以陈平之明察,刘邦的处境去向,他当然是一清二楚。然而,以陈平之智谋,他决不会紧追急究。张良和陈平能够默契遮掩,东找西找,为刘邦的脱逃赢得了时间,也为将来陈平投奔刘邦埋下了伏线。 —— 复活的历史:秦帝国的崩溃各王由西楚霸王封授,对西楚有朝觐听命、领军随同出征作战等义务。项羽所开创的这种封王建国制度,在多国共主的天下形式上是承继了西周春秋战国,在郡县乡里的基层社会组织上已经脱不开秦制。这种融汇古今、对应现状的结果,成为秦王朝走向汉王朝、郡县制走向郡国制、中央极权走向地方分权、绝对皇权走向相对皇权之间的过渡。历史行进到这里,启动了某种先行实验,在不稳定的状态中,展现出由统一帝国到联合帝国的嬗变趋势。 —— 复活的历史:秦帝国的崩溃

清爽的叙述视角,优美的叙述语言

《复活的历史》在通俗历史著作中,语言的优美程度令人惊艳。相比于一些文笔乏味,受中共钦定版历史教材影响过深的那些大学教授们,李开元的文笔真是让我看到了另一片天空:历史书也能写得这么好看!秦末的历史虽然比起其他乱世来,不是那么复杂,然而作者的叙述视角依旧值得让人称道,让不那么复杂的历史变得越发清晰起来。李开元的历史观有几个颇为有趣的地方:1 他将秦末的历史放在大背景下考虑,即与战国时代联系起来2 他分析了秦末的义军的发展脉络3 他提出了“军功受益阶层”这一概念。至于细节部分,看了《复活的历史》,才第一次知道原来刘邦和秦始皇是同时代的人;赵高原来不是太监。作者还很关注历史地理学的内容,做了不少细节上的推敲,如果能多附上一些地图,就再好不过了。

穿越时空的历史旅行记

一切不曾发生,除非它被记录。《复活的历史:秦帝国的崩溃》所要做的,是再次呈现秦汉之间纷繁复杂、多元交织的历史变迁和社会动荡,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工作。这不仅是因为秦汉时代距离今天已经两千余年,还在于我们已经拥有了汗牛充栋的解释性文章,很多问题似乎在专业领域已经走到了尽头。那么,关于这段历史,我们还能说些什么? 当抱着如是问题开始李开元先生新作的阅读时,我们还是感到了一股新鲜气息,这绝不仅仅是说一些具体历史问题上的新阐释,而是作者就史学本身的探讨以及历史写作的尝试带来的启示。可以看出,作者在写作之前,有两点清晰的认识,其一,历史应当是鲜活的,声音可闻,容颜可见,人情相通,没有政治、经济、文化的领域划分;其二,单纯的考证、论文、笔记等文体以及文史哲的门户分化不足以呈现全面的历史。在作者看来,历史学的本源当是历史叙事,因此,他的追求是打通文史哲,回到司马迁。诚然,史学家不可能让历史复活,但理论上却能在实践中进行不断重构的尝试。从这点意义上而言,李开元先生的新书与其说是一部专题著作,不如说是其历史观的一次尝试。本书中,作者切取的历史片段是秦末到汉初,以西汉王朝建立为终点。将刘邦作为主线贯穿始终,不光对刘邦个人做了深刻的生命史和心理学的分析,更是将与其有着直接抑或间接联系的人物牵到了一起。比如,刘邦与秦始皇,看似两个时代的人,其实只相差三岁,在同一个时空中,二人有着怎样共同的时代背景和历史记忆。再比如,刘邦平生唯一一次见到秦始皇的经历,他发出“嗟乎,大丈夫当如此”的感叹,实际上对人物性格的暗示。作者将那些为人忽视甚至忽略的历史元素汇集在一起,形成时代演进的洪流。而真相往往就蕴藏在这些看似毫不相干的现象中。该书的特点还不仅仅在于叙事和分析,而在于蕴藏于本书形式背后的结构,这既源于作者对秦汉史稔熟于心,更是因为面对文本中的历史,作者一直清醒地保持着“解读”与“整理”的角色。比如,作者对胡亥、赵高、李斯三人形成的权力三角结构进行了深入分析,对每个人的具体角色以及彼此之间的相互关联进行了淋漓尽致的阐发。同时将此权力结构与秦汉之交政治多元与民间群体的纷争战乱相呼应,实际上洞悉出了那个短暂而又瞬息万变时代中最具影响力的社会元素,而历史的推进就发生在这些元素交互影响与各自嬗变之中。作者相对合理的架构使得本书的叙事没有流于松散,然而也正是作者对叙事的过于强调,使得本书整体架构的优势没有充分发挥出来。比如,作者指出,秦帝国强大无敌的奥秘在于帝国以军队建设为中心,以法制为保障,形成了一套完整而严密的制度,使得在很短的时期内,中原由列国时代进入了帝国时代。然而秦始皇一人的驾崩却使整个社会旋即丧失了制度性的保障。这其中是存在问题的,但是作者没有在这一点上深入。作者指出列国时代政权交替的动力来自于外国,帝国时代则主要出自于国内民间社会的武装暴力。作者显然在将秦汉之间的社会动荡往后一种类型上靠。但事实上,正如作者所特意分析的“亡秦必楚”的真意义,秦汉之间的社会纷争与更迭实际上仍呈现列国纷争和民间暴乱的双重特性。就此点而言,我觉得作者更早一些的题目“新战国时代的英雄豪杰”(首发于象牙塔网站时的标题)更为契合,尤其是“新战国时代”的发明。这似乎在告诉我们,秦朝的建立在当时似乎缺乏一定的社会基础,而由秦入汉动荡,或许是历史在一定“倒退”的基础上的“前进”。作者始终强调受自于《万历十五年》“大历史观”的影响,而黄仁宇先生实际上在书中始终注重对技术性因素的洞察,他始终关注制度在实际中的操作与变迁,追索制度背后的种种关系,深入具体地把握制度中作为政治主体的各种不同角色在其中发挥的实际作用。此外,陈寅恪先生也为解释北朝、隋、唐的历史嬗变提出了较具说服力的“关陇集团”的概念。因此,在为历史叙事建设架构时,本书所面对的题目是否还存在更合理的方式?这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索。还不得不提的一点是,本书对地理概念的强调。事实上,历史发展存在着多样性和地域性的特点,任何事件都必须与特定的时、空位置相对应。作者非常重视零星的空间遗存和考古发现,一面将历史事件还原在特定的空间场景中,一面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中进行点触式的推理分析。于是作者将行走与阅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进行了一次穿越时空的历史旅行,本书便是这次特殊旅行的游记,在其中,那些远逝的人与事是鲜活的、动态的,我们在阅读的同时,也身临其境地感知了历史。刊于《天津日报》2007年8月20日“读书版”

李开元:用写作向司马迁致敬

   李开元:用写作向司马迁致敬       “欢迎!欢迎!开元兄被海峡两岸顶级的出版机构簇拥着来我们清华做讲座,佩服之至!”2007年秋日的一天,当我们到达清华园,迎上前来的清华大学历史系主任张国刚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被他呼为“开元兄”的人是日本就实大学人文科学部教授李开元先生,两岸出版机构指中华书局和联经出版事业公司。这天下午,李先生受邀到清华做一个讲座,我和中华书局编辑部主任宋志军以及联经总发行人林载爵陪同。前一天,台湾的林先生从日本直飞北京,专门同李开元见面。这一切都跟李开元名为《复活的历史:秦帝国的崩溃》的新书有关。    《复活的历史:秦帝国的崩溃》以刘邦、项羽为中心,再现秦帝国的崩溃过程。全书融文献考证、推理联想和现场考察于一体,对历史上留存下来的极为有限的信息进行深入解读、贯通,力图恢复历史的整体面貌,把许多不为人知的历史缺环修补了起来。今年4月,这本书由中华书局编辑出版,引起网络、报纸、电台等各类媒体广泛的关注和报道。9月初,林先生来京参加国际书展,宋主任向他推荐这本书。他一读之下,马上决定要从中华书局引进繁体版权,介绍给台湾的读者。他认为,这是黄仁宇之后的第二本讲历史的好书,非常难得。书展结束后他到日本公干,一直惦记要同李开元见一面,才足以表达敬意,于是有了清华的一幕。    早在2005年底,我就开始与李开元先生以电话、电邮进行交流。之后李先生数次回国,我们都有见面,并参加了相关的系列讲演和访谈。如果要向国内读者介绍远在日本执教的李开元教授,谈谈他的梦想之路,如何从欢乐的成都少年成长为严肃但又活泼的历史学家,也许是不无意义的吧。        曾经是科学少年,偶像是牛顿和爱因斯坦    李开元的少年时代,是在故乡成都度过的。少年时代的记忆里,一片田园风光,菜花黄,豌豆绿,他曾和伙伴们一起在金沙小河里捞鱼戏水。少城里,祠堂街,将军衙门,都曾留下少年李开元游玩的欢乐身影。    “我当时喜欢的是数学和物理,志向是做理论物理学家,心中的偶像是牛顿和爱因斯坦。”李开元回忆起少年时代学习情形时说。不过,当“文革”这场浩劫袭来,他失学了。虽然失学,但梦想仍在。他坚持自学数学,从高中课程一直学到大学的微积分。上山下乡运动来了,继续上学的希望彻底破灭,苦闷之余,李开元大量阅读文史哲图书。和人文学科的不解之缘,就是这时结下的。    1977年恢复高考,顺理成章,他准备考理科。谁料考试前领导安排他到沈阳出差,他心急如焚,又不耐东北严寒,结果大病一场,没能参加高考。科学少年的梦,就此到头。但是,就是直到今天,李开元还坦言他喜欢浏览经济书和科普书。从这一点不难看出他少年时代的追求。次年,李开元参加高考,考虑到年龄渐大,不利于学理,便改考文科,如愿考上北大历史系,成为北大“文革”后中国史专业的第一批学生。        呼吁变革的史学青年,立志学司马迁    中国历史上最知名的史学家,无疑是汉代的司马迁。他留下的《史记》,被誉为“史家之绝唱”,不知让多少后人为之沉迷、倾倒。青年李开元无疑也是其中之一。“我喜欢《史记》。《史记》是伴随我一生的读物,我已经记不清读了多少遍了。我手边的一部《史记》,已经是封面脱落,断线掉页,可以说是读破了。《史记》,堪称中国历史叙事的顶峰,精彩动人的叙事,有根有据的史实,深藏微露的思想,是《史记》魅力无穷的所在。”在李开元为《南方周末》“秘密书架”专栏写的文章中,他这样写道。    李开元说他当初报考北大历史系,也是幻想着要做一个司马迁式的历史学家,到处走走,按自己的想法写历史,记载历史,解释历史。等他到北大报到,一上课,才发觉自己错了。中国第一流的高等学府,并不是培养司马迁的地方。学史,就要按照规矩,按照科学的方法,写那些论文,才被视为正途。“当年报考北大历史系,一个关键的决定因素就是景仰司马迁,以为历史系是司马迁的领地,我将来可以学太史公写出真实美丽的历史来。进去以后才发现不是那回事。历史系是历史科学系,历史研究才是历史学,至于《史记》和司马迁么,不过是历史研究的材料和对象而已,很有些失望苦恼。我是费了好长时间才适应下来。尽管适应下来了,也在既定道路上走得不算差,童年以来的天性和心愿虽然压抑在心,却一直没有泯灭。”李开元说。    李开元的第一篇史学论文就跟司马迁有关:《司马迁下吏受刑年考》。这篇文章是一篇地道的史学考证文章,打开了史学青年李开元的学术之路。1982年,大学毕业,他留校在北大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给田余庆先生当助教,在田先生的秦汉史专题课里插讲,同时,开始给北大非历史专业的学生上通史大课,学生遍及文理科和留学生。那时的李开元还想继续深造,考上了田先生的在职研究生。如果不出意外,青年李开元的学术之路将会是这样:讲课,写论文,撰专著,由助教而讲师,一直升到教授、博导。实际上,当年留在国内的同学、朋友,很多都是沿着这条道路走过来的,稳定而又平静。    大概在1984年暑期的时候,田先生要到美国的普林斯顿大学去讲学一年,临行前表示,希望在这期间李开元能研究出土的简牍。在秦汉史研究中,出土文献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从这一点来说,田先生的这一期望是寓意深远的考虑。田先生甚至亲自为李开元选定了老师,领着他登门拜师。拜完师回来,李开元思之再三,还是不甘心纯粹地去研究出土文献。他对田先生说,简牍我可以研究,但只能把它作为我需要的史料来用,而专门研究它,可能与我的天性不合,我还是跟从先生,等先生从美国回来吧。田先生同意了。这个时候的李开元,心中挥之不去的还是司马迁的影子,他不能想象纯粹是为了考证而去考证的历史研究法。    八十年代中期,改革开放已有数年,全国经济有了新发展,在思想文化领域也存在着改革与反思的潮流。1985年下半年开始,一批青年史学工作者不满史学领域僵化、教条的研究现状,提出史学变革的要求,从而引发我国历史上罕见的全国性史学大讨论,讨论范围涉及史学方法论、史学功能、史学人才建设等方面。对史学方法论的探讨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与此相应的结果就是1987年《史学理论》杂志的创刊。“当时,受到以经济改革为中心的社会变动的冲击,北京高校的一批年轻的历史学者感到历史学必须改革创新,开始酝酿新史学运动,希望在思路和方法上有所突破。我记得是李零来找的我,还有师大的刘北成(现在清华大学历史系),人大的高王凌等,后来我又去把阎步克叫上,开始串连活动,写文章,到高校讲演,准备出书。这次活动,得到《历史研究》、《文史知识》等媒体的支持而有了声势。”李开元回忆当时的情景说。    在《文史知识》编辑部组织的“八十年代我们怎样治学”讨论会上,李开元大声疾呼“史学危机”:“我们认为,从史学研究的状况,人才流动的走向,史学在学术界和社会生活中地位的变化诸方面来看,‘史学危机’是存在的。……旧史学的哀鸣,正是新史学的啼声。以文化史为内容,以各种新方法为特点的新史学浪潮正在蓬勃兴起,终将成为中国史学界的主流。”“史学危机”概念的提出,有力推动了讨论走向深入,引起更多学者的注意并参与进来。在当时讨论的学者中,既有像李开元、李零、阎步克、茅海建、杨念群这样的青年才俊,也有像罗荣渠、李侃、傅衣凌这样的前辈学者;讨论展开的园地,既有《光明日报》这样全国性的媒体,也有《安徽史学》这样的地方性专业杂志。这一场讨论真正是一场史无前例的史学盛会。这场大讨论拓宽了史学研究的视野,将史学研究从“影射史学”、“御用史学”的怪圈中解放出来,也促进了一大批青年史学工作者的成长,使之逐渐成为史学研究的中坚力量。    对弟子们热烈参与的这一场讨论,田余庆先生在1986年魏晋南北朝史学会年会上发言说:“近几年来,一部分青年史学工作者对当前中国历史研究状况感到不满,认为研究课题不够丰富,思路局限,视野狭窄,方法陈旧。有的年轻人还提出中国史学处在危机之中。他们要求借鉴西方史学,借鉴史学以外的学科包括某些自然科学的思想和方法,对中国史学作若干改造。他们的呼吁和努力,引起了史学界广泛的注意,同好者有之,附和者有之,观望者有之,疑虑者有之。这是史学界的止水涟漪,反映了全国改革声中史学界有志青年的新的追求,新的探索,是史学发展的一种推动力量。”他肯定了青年史学工作者的热情与探索。“有的年轻人”,指的就是李开元。    距离八十年代史学变革运动已经十五年,2000年,李开元所著《汉帝国的建立与刘邦集团》由三联书店出版发行。这是他的博士论文,同时在日本由古典研究专门出版社汲古书院推出日文版。“在座的诸位同学、朋友,已经成名成家,我的第一本著作才出版,真是让我非常惭愧。”在三联书店召开的图书座谈会上,李开元说。这话带有调侃的意味,但也是实情。八十年代活跃的那一批年轻人都在各专门领域卓有建树,是现在青年学生专业追求上的楷模人物,而李开元却少有人知。原来,李开元走了一条与众不同的路。    1986年,李开元获得日本文部省的国费奖学金,赴日留学,在信州大学读完硕士。1989年考入东京大学,指导老师是尾形勇先生,同时得到从东京大学就任于就实大学的西嶋定生先生的直接指导。 1992年3月,西嶋先生退休,李开元就接任了他的教席,一直到今天。“那时我们受到出国浪潮的冲击,大家星散世界各国,新史学运动中途夭折。后来有朋友对我说,八十年代的新史学运动是失败了。我觉得尚未到盖棺论定的时候。也许,当时播下的种子,现在正是收获的季节。”回顾往事,李开元说。    李开元长期在日本留学、工作,因此与国内读者不免有些隔绝,但也正是这样的环境让他能够重拾青年时代的梦想,打通文史哲,回到司马迁,进行历史叙事的创新尝试。“二十年国外经历的意义,一言难尽。眼下最能感受到的意义,就是我自己边缘化了,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在日本,我是自放于学术主流之外。这种景况,给了我相对的自由,可以避开大道的车水马龙、红绿规矩,得以独行于乡间小路,随心采摘一两枝野放的花草。没有这种景况,我也许不会写出《复活的历史》。”李开元说。    《复活的历史:秦帝国的崩溃》出版后,有评论者认为李开元的写作是在向司马迁致敬。李开元同意这种说法。他在接受《出版人》采访时说:我用自己的写作向《史记》致敬,向司马迁致敬,呼唤人文叙事的新史学的到来。我向司马迁和《史记》致敬,既出于情也出于理。我感觉到,科学主义自从近代传到中国以后,我们对历史产生了非常大的争议。我们力图使历史学成为一门科学,这是非常宏大而有益的工作,可是我们由此忘记了历史学本身所特有的内涵。我们读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三国志》和《后汉书》,可以说是百读不厌,但是后来的历史著作,真的就不忍卒读了,因为完全失去了美感,失去了叙事能力,纯粹变成单纯的历史记事,近代以来更变成了问题研究。我在写《复活的历史》的时候,就是在真实的基础上还应该加上一个“美”,历史学本身具有的美感,这是我长期以来一直想追求的东西。        历史的行者,心系秦汉时代    李开元从事秦汉史研究已有三十年,对秦汉先民的历史、生活、心态了解得极其透彻。“我与秦汉先民对话多年,秦汉的历史早已活在我的心中。那是一个活的人间世界,不管是儿女情长还是铁马金戈,皆是声音可闻,容貌可见,人情相通。那是一个通的人文世界,情感理性,思想行动,衣食住行,一切浑然一体,没有政治、经济、文化的领域划分,也没有诸如文史哲类的门户区别。情思涌动之下,我萌发一种终生之志:将已经复活在我心中的一段历史,即秦汉帝国的历史,作复活型的叙述。”李开元在《复活的历史》后记中如是说。    早在八十年代,李开元对历史学的现状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认为一味强调客观因素,其结果就是忽视了史学家的主体意识,窒息了历史学的活力,断绝了历史学与大众之间的联系,使历史学的领地一天天萎缩。他因此提倡史学家要发挥主体意识,建设多元化的新史学。这一思想也完全体现在《复活的历史》的写作中,李开元宛若一位历史导游,带领我们走进历史情境:    在《复活的历史》中,我自己旗帜鲜明地登场了,频繁地穿越时空,既感受且评点古代,也去现场访古问旧。这既是司马迁开创的传统,也以此明确新史学的观念。史书是史家和历史对话的结果,史家是连接往事古人和今天读者的中介,与其在所谓“客观的历史”的遮掩下躲躲闪闪,不如堂堂正正现身叙事,明确告诉读者,哪些是历史学界的共识,哪些是我的个人看法,这样反而客观,读者更清楚。这种作法在写作上带来的好处,就是既有第一人称写法的亲切,也有第三人称写法的冷静,可以慷慨抒怀,也可以冷眼旁观。我由此获得一种表现的自由。    李开元的学术之路,经历了漫长的三十年,走到今天,既是对以《史记》为代表的历史学叙事传统的回归,也是向中华文化的回归,李开元自己总结说:“我的历史学的道路,由考证起步,以理论开路,作新旧融合的问题研究,再回归理论反思,终于回到历史叙事。国内国外,近三十年,也算是一种完整的历程。”    在日本留学,由硕士到博士,最后到讲授中国史的教授,李开元其实一路走得顺利,但是青年时代的苦恼始终未曾消去。虽然以历史学为志业,但是曾经有过一段时间,他几乎不看任何历史资料,只看闲杂书。如果不能写出像《史记》那样优美的历史作品,做这些历史研究又有什么意思呢?在做出博士论文之后,他开始尝试进行历史叙事的写作。他要写,就写心中的秦汉时代,就写中国人的历史。    李开元是爱旅游的人,手持地图,背负行囊,行走在大漠荒野中寻找故迹遗踪,这也是他少年时代以来的梦想。入史学之门之后,他国内走得多了,东渡日本以后,国外也多走了。东南亚,北美大陆,澳洲,欧罗巴……各地风土人情,历史文明,李开元无不亲履流连,然而游子的心最终定格于故乡。李开元如此描述他多年行走的心绪:“那时候,点点滴滴美丽的偶遇遐想,最是哀婉甜酸;丝丝缕缕爬上心田的情绪,竟然是我那遥远的故乡,日渐远去的童年回忆,青春岁月,连带着故国山河的旧创和顽强的生命。人生若旅,我仿佛行走到半生的尽头……多年来的东西南北,岁月长久的飘来游去,我心中总是无根,我感到失去自我的彷徨。当种种新奇浮华消退以后,一种质朴的返祖归根的情绪由我心底浸润开来。”他终于要回归中国人的文明,回归中国人的历史,执意以《复活的历史》写出他心中的秦汉时代。    这时候,他追随了司马迁的传统,写到哪里,脚步也就踏到哪里。秦始皇陵,芒砀山,殷墟,秦长城遗迹,鸿门宴故地……种种曾经演出过历史活剧的地方,李开元都一一亲访,探索历史的和沧桑。“西安是我游踪最多的古城;骊山始皇帝陵,比比多有流连的足迹。始皇帝陵千古雄伟,兵马俑坑赫然惊世,在临潼的山原丛林之间,处处是历史的遗恨和隐秘。”李开元这样描述他的考察心得,也带领读者走进活生生的历史现场,发现历史的 。    “我是历史的行者,当我行走在历史当中时,历史就复活在我的心中。我将复活的历史停留于纸上,笔录写成书。”李开元说。《复活的历史》系列计划写三到四部,《秦帝国的崩溃》是其中第一部。目前,李开元除了在日本教学之外,不时回国行走在祖国大地上,为后面的几部作品积累素材。    行走着的李开元是快乐的,火热的。今年9月,他沿着刘邦、项羽最后决战的路线走过一遍,回日本后给我来信说:“最近将考察的照片和笔记整理了,热气腾腾的感触,第二部非得马上完成不行。”    这种复活型历史叙事的形式大大地促进了李开元的历史学研究,新的课题新的发现一个接着一个,只愁没有时间一一整理出来。“我只能先将草稿放在计算机里,留待《复活的历史》系列完成,我走不动了,内心的火也熄灭了的时候,再闭门在书斋里作纸上的整理,平静地归回到历史中去。”李开元笑着说。    我们希望李开元心中的火感染更多的人,更多的人能够走进秦汉时代——那是一个与今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的时代。        人物档案    李开元,四川成都人,著名人文学者,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后获日本东京大学文学博士,现为日本就实大学人文科学部教授,自称“漂泊的华人,历史的行者”。上世纪80年代,自创历史学的层次模式理论,提倡多元化的新史学观念,并运用于自己的研究,著有《汉帝国的建立与刘邦集团:军功受益阶层研究》。近年来尝试历史叙事的创新,将推理、联想与史学研究融为一体,撰成《复活的历史:秦帝国的崩溃》。

这个作者是研究者还是历史文学创作者?

相比“中国大历史”类的历史书,比较不欣赏“复活的历史”一书,因为我个人认为那是对历史细节的过份追究,而起点和目的又不够明确;不过如果了解了大框架、大脉络之后,补充这类细节,倒是会获得一些乐趣。 另外,此书在写作方面学术色彩明显淡于文学色彩,让人感觉作者是在为文学或影视创造提供通俗历史素材,而不是为了得出某种学术方面的结论。倒是比较符合它的名字中的“复活”那部分:用文字复活历史情景(都不能说场景,因为准确性太没有保证),但是主要观点呢?目的呢?意义呢?都不清楚。 如果作为辅助教材,在大学里,给低年级的历史学生讲课,作为一种普及,应该还是不错的。毕竟,大家感兴趣的估计更多是作为故事的历史吧。    

复活的历史

横扫天下的秦帝国怎么就忽然在短时间内灭亡了?感觉当时就是一团糟陈胜吴广和项羽刘邦什么关系?项羽这个二货怎么能打赢巨鹿之战?章邯什么情况?明显是战神级别为什么巨鹿之战只能负责粮草?巨鹿之战之后为什么就投降了?项羽为什么不杀他?王离去哪儿了?秦军怎样排兵布阵?邯郸大梁陈留定陶荥阳都什么关系?项羽为什么那样分天下?种种问题此书给出了很多解答。一气读下酣畅淋漓。扼腕叹息又豁然开朗。

适合对历史没有太多认识的人.

并不是说看这书的人都没有墨水.想说的是这本书够通俗易懂.看起来舒服.放在床头.每次睡觉前都看一点.然后就这样把陈胜项羽刘邦的故事在半梦半醒的状态中看完了.有时候起到了很好的催眠作用.有时候越看越精神.当初跟同学借书.让他给我一本不太晦涩难懂的历史书.他就给我了这本.后来还书给他的时候他说.这本书够媚俗的.我笑笑怔了一下.看来我果然是个媚俗的人.

写法新颖的历史书

①采用所谓“历史叙事”的方式来写作,让我这个门外汉有兴趣听完了这部小说。②刘邦与秦始皇年龄仅差几岁,他俩曾在同一片历史的天空下共同生活了几十年。这种跨越朝代的思维,让读者恍然知错。③作者通过实地的考察,来破解他对一些历史记述的存疑。通过历史发生的地点来还原史实的做法,具有科学的研究精神。


 复活的历史下载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