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走三国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通俗说史 > 千里走三国

出版社:深圳报业
出版日期:2009-1
ISBN:9787807092339
作者:成君忆
页数:235页

作者简介

你可能听过三国的故事,但你真正了解三国的历史吗?你可能读过《三国演义》,但你知道刘备、曹操、诸葛亮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吗?
自2008年春踏上千里三国之旅,近一年的时间里,成君忆走遍了河北、山东、湖北、四川、甘肃、浙江等地的三国遗址,以边走边看、边想边写的形式,完成了《千里走三国》的创作。作品既对当前某些学术超男的历史观点进行了冷静认真的批判,又以超越政治学和军事学的视野,从历史学和管理学两个方面,对三国时期社会局势之所以发生剧烈变化的成因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回答了曹操为什么受到现代社会的追捧、刘备为什么遭到人们误解、关羽的赤兔马有着怎样的文学含义、诸葛亮为什么被称为“卧龙”、赤壁大战的背后存在哪些令人费解的奥秘等诸多问题。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在刘备的家乡第二章  洛阳的关公文化第三章  管理学视野中的中国历史第四章  寻找陶谦时代的徐州第五章  许昌的旅游经济第六章  访问卧龙故地第七章  赤壁大战的真相第八章  天府之国的灾难与爱第九章  五丈原的那颗星附录  三国大事年表  三国旅游路线  答问录

编辑推荐

  你可能听过三国的故事,但你真正了解三国的历史吗?你可能读过《三国演义》,  但你知道刘备、曹操、诸葛亮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吗?  本社编辑同仁  我与成君忆先生相交多年,深知他那种言则必行、行则必果的性情。一年以前他许下过“千里走三国”的宏愿,一年以后便有了这部《千里走三国》的著述。他为此付出的辛劳与坚持,以及一路上的观察与思考,令我由衷地感动和敬佩。  北京大学精细化管理研究中心主任、《细节决定成败》作者汪中求  成君忆先生善于从管理学的路径看历史,也长于从历史学的路径说管理。这种“以史为鉴”的治学方法,不仅拓展了管理学的研究领域,也为管理学植入了人文的良知。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世界银行管理顾问

内容概要

成君忆,湖北赤壁人。管理学专家,中国管理文学的开创者,中国本土最受欢迎的经管类图书写作者之一。所著《水煮三国》、《孙悟空是个好员工》、《渔夫与管理学》、《像园丁那样管理》、《管理三国志》、《爱情经济学》等系列作品不仅畅销国内市场(其中《水煮三国》首开大话式写作风格,总发行最120万册),而且在欧、美、日、韩、东南亚和港台地区引起强烈反响,成为中国对外输出本土经管图书的第一人。

媒体关注与评论

  你可能听过三国的故事,  但你真正了解三国的历史吗?  你可能读过《三国演义》,  但你知道刘备、曹操、诸葛亮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吗?  ——本社编辑同仁  我与成君忆先生相交多年,深知他那种言则必行、行则必果的性情。一年以前他许下过“千里走三国”的宏愿,一年以后便有了这部《千里走三国》的著述。他为此付出的辛劳与坚持,以及一路上的观察与思考,令我由衷地感动和敬佩。  ——北京大学精细化管理研究中心主任、《细节决定成败》作者汪中求  成君忆先生善于从管理学的路径看历史,也长于从历史学的路径说管理。这种“以史为鉴”的治学方法,不仅拓展了管理学的研究领域,也为管理学植入了人文的良知。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世界银行管理顾问

章节摘录

  第一章 在刘备的家乡  花市灯如昼  我若是问你2008年2月21日是什么日子,你很可能一脸茫然。但若是问你正月十五是什么日子,你立即就会想起元宵节。  在中国民间,元宵节是一个比春节更热闹的节日。之所以名为元宵节,因为那是新年第一个月圆之夜,圆满而又明媚的月亮照耀着初春的大地,充满着无限美好的寓意。到了那天傍晚,人们或者聚在院子里赏月,或者走出门去看花灯。宋朝文学家欧阳修有诗云:“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说的是一位有情人的感伤,他(她)想起了那天从热闹的灯市中偷偷地溜出来,跑到僻静的地方谈恋爱的情景。  说到花灯,则有“南有扬州,北有涿州”的说法。涿州的“通会灯市”,据说始于汉朝、兴于隋唐、盛于明清,很有一些历史。2008年2月21日傍晚,我赶到涿州,为的就是去观看那里的灯会。  所谓“通会灯市”之“通会”,指的是涿州的通会楼,这座楼建在城内南北中轴线的三夯之二处,沿南北大街延伸开来,向东西巷陌辐射而去,成为全城最为繁华热闹的所在。每年元宵节的灯会,也就设在这个地方。“通会灯市”,因此而得名。  但是,我此去已经看不到通会楼了。通会楼旧址,位于涿州城内鼓楼大街北段,素有“万户之门屏,一州之形胜”的美称。1975年,因为鼓楼大街扩建,通会楼被拆毁。2001年,“通会灯市”被更名为“中国涿州花灯节”,改在位于范阳中路的文化广场举行。而我下榻的酒店,就在文化广场的东侧。  虽然看不到通会楼,“花市灯如昼”的盛况却再一次出现在涿州市的民俗生活之中。26架大型组灯和上万只大红灯笼把文化方场装扮得流光溢彩,有着一种盛大和辉煌灿烂的美丽。因为2008年在北京举办奥运会,今年的花灯也以奥运题材为多。这里是刘备、关羽、张飞“桃园三结义”的地方,自然也少不了以三国文化为题材的花灯。还有一组“双塔生辉”的花灯,取材于涿州八景之一的“双塔晴烟”。最让我意想不到的是,居然还有一座“黄鹤楼”,按照原楼三分之一的比例设计制作,甚是雄伟壮观。听说我来自湖北,“黄鹤楼”的设计者非常热情地接待我,与我合影留念。黄鹤楼之于湖北,恰似通会楼之于涿州,都是当地具有文化标志意义的古建筑。  看花灯的人也确实是多,人潮涌动,如山如海。我看到一对双胞胎姐妹,头戴牛角形状的荧光灯,在父母的牵引下,穿行于人群之中,显得特别地可爱。也有一些别的小孩和大人头戴那种牛角形状的荧光灯。我试图跟踪他们,追拍几个瞬间,只是摄影技术实在欠佳,并没有拍到令人满意的照片。而追拍的过程,倒是很快乐的感受。  扭头看到一座艾菲尔铁塔的仿制品。我很是感慨,在这儿不仅可以看到“黄鹤楼”,还可以看到“艾菲尔铁塔”。我在猜想,也许某个地方还能看到“凯旋门”和“国会山”呢!恍惚之中,我竟不知置身何处。人说涿州是三国文化之乡,也许应该改mt世界文化之窗吧?  “黄鹤楼”只是一座花灯,“艾菲尔铁塔”却是一座真的铁塔。事实上,我从酒店出来的第一眼就看到它了。它黑黢黢地耸立在车水马龙的十字街头,与周围的环境很不协调,让人感到怪异。等到它身上缠绕的霓虹灯亮起来,我这才发现它是一座用来做广告的到达体。在我们这个追求注意力经济的商业时代,因为它独特的造型,因为它身处的地理位置,没有任何人会忽视它的存在,广告的到达率自然是相当可观。记得一位市场营销专家说过,广告讲究的是出位——看到这座“艾菲尔铁塔”,我只能叹为信然。  没有“月上柳梢头”。也没有“人约黄昏后”。月亮没有柳梢可挂,只好挂在那座高耸的“艾菲尔铁塔”上面。我此行的目的,也不是为了美人的约会,而是为了看看三国文化之乡的历史遗存。看着“艾菲尔铁塔”上面熠熠生辉的广告字体,我忽然感到迷惑起来。  每一组花灯都是那么灿烂辉煌,但整个灯会却又显得那么盛大而又杂乱。相比之下,我觉得更喜欢看人们燃放孔明灯。涿州是刘备的故里,在刘备的故里看到孔明灯,当然是很有意思的事情。  相传,孔明灯是诸葛亮的发明。诸葛亮,字孔明,孔明灯也因此而得名。在我的老家,孔明灯也叫天灯。有一年春节,穷凶极恶的土匪们闯入村庄,大肆抢劫。几天以后,逃往山中避难的村民们看到了夜空中升腾的孔明灯。那是留守在村中的老人发出的信号,意思是说,土匪已经走了,可以放心地回家了。从此以后,燃放孔明灯就成了元宵节的一项民俗活动,村民们用燃放孔明灯的方式向邻近村庄的亲友们互报平安,并以为庆祝。孔明灯,也因此被称为“祈福灯”或“平安灯”。  三三五五的孔明灯,在“艾菲尔铁塔”周围接连不断地腾空而起,与那些春花一样绽放的绚丽多彩的烟花一起,形成了夜空中璀璨夺目的景观。有的孔明灯被烟花霰弹似地击中,宛如失事的飞机,燃烧着坠向地面。更多的孔明灯则越升越高,越升越远,高远得像天上闪烁的星星。  新年的心愿  我之所以到涿州来,与我的出身有关。我的老家,位于湖北省赤壁市的一个小镇。离开小镇不远的地方,是历史上著名的古战场赤壁。而赤壁大战,则正是三国英雄刘备从末路走向辉煌的转折点。  几个月前的一天,我翻阅2008年的月历,在12月19日上面用马克笔做了一个记号。这一天是农历戊子年十一月二十二日,赤壁大战1800周年纪念日。有一种神秘的声音提示我说,我应该为这一天做点什么。  中国的老百姓喜欢评说三国故事。那些故事经由各种路径流传至今,成为人们争论不休的话题。我打开三国时期的地图,查看那些故事所发生的地点。从涿州到赤壁,从赤壁到成都,从成都到白帝城,从白帝城到五丈原,这条历史的路线,演绎了一部伟大的古典文学名著,那就是人们耳熟能详的《三国演义》。我决定沿着这条路线,在赤壁大战1800周年纪念日即将到来的时候,去经历一次三国之旅。我希望能够从这次身临其境的旅行中,去探索历史的真相。感谢妻子对我的支持,为了这次旅行计划,我不仅要放弃很多挣钱的机会,而且要为此付出一笔不菲的经费,对家庭的经济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在做出决定之后,我停止了主题为“管理三国志”的系列讲座,然后在春节期间完成了《爱情经济学》的写作。万事俱备,我迎着初春乍暧还寒的东南风,开始了我的行程。  出发之前,我从网上搜索涿州的资料,知道这个地方有所谓“涿州八景”,分别是“通会灯市”、“楼桑春社”、“邵村花田”、“督亢秋成”、“胡良晓月”、“双塔晴烟”、“拒马长虹”和“盘坡积雪”。而我之所以在元宵节赶到这里,为的就是看看颇负盛名的“通会灯市”。  事实上,我的身体并不适合旅行。我有失眠的毛病,尤其是出门在外,更是入睡困难。由于睡眠不好,两只眼睛总是红彤彤的。又很容易因为水土不服而闹肚子,总是弄得自己疲惫不堪,浑身筋骨酸痛,很是难受。妻子也很担心,像我这样“千里走单骑”,会不会出现什么意外。但既然做了决定,我自然是义无返顾。更何况我深信孔子的哲言,只要牢记“入则孝,出则弟”的做人信条,一定能够寻求到人们的帮助。看罢灯市,回到酒店的房间,给王法文先生打了一个电话。王先生是涿州本地一位学者型官员,我通过河北电视台的朋友找到他,希望能够在他的帮助下,更深入地了解当地的人文历史。王先生事先已经知道我要来,很热情地问候我,并相约次日早上在酒店的大堂见面。  窗外夜空中的烟花还在流光溢彩地绽放着,而我也再一次陷入了失眠。我心里问,在经历了沧海桑田一样剧烈的社会变化之后,在这个地方还能够看到三国时期的文化遗存吗?从那些文化遗存之中,还能够找到历史的奥秘吗?我辗转反侧,翻身起床,打开一册新的笔记本,在上面写下第一句话:  “人活着就是为了发现真理,其余的不过是形形色色的寻找与迷惑。”  访问三义宫  王法文先生按时来到酒店,还带来了他的朋友刘桂郁先生。刘先生担任过涿州市档案局的局长,对本地的人文历史颇有研究,后来还邮寄给我几本由他主编和撰写的历史著作。我们从酒店出来,一路兴致盎然地谈论着那些三国故事,来到位于涿州市城南十五里楼桑村的三义宫。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逐鹿中原。读者们看到这段历史,以为只要有点英雄主义,就能够做逐鹿中原的军阀。事实上,那些做军阀的,要么是高干子弟,例如曹操(祖父曹腾做过宦官集团的首脑大长秋,父亲曹嵩先后担任过司隶校尉、大司农、大鸿胪和太尉等一系列高级官员);要么是簪缨世族,例如袁绍(自曾祖父起,四代有五人位居三公);

图书封面


 千里走三国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在一种悲天悯人的古道热肠情怀激励之下,成继三国之后,完成了本部自三国之始以刘为主线直至三国覆亡的历史地点在现今旧址的寻觅。据说是一家三口。拖以病体完书之约。作者提出现今之中国与古代中国(以宋为界)的不同,上古之时,好道德;人民崇尚自然,爱好道德。明清学者如《三国演义》著者亦是此类人物。因此。书中才会大力崇尚刘皇叔,贬低曹操。当今人民更是....未完
  •     在读本书的过程中,我又看到了传统道德的卫道士,又看到了似是而非、似真实伪的所谓君子。(一)开篇没看几页,我就读到作者说为了这次旅行,为了探索历史的真相,放弃了很多挣钱的机会,而且要为此付出一笔不菲的经费,对家庭的经济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这种说辞就让我心里敲起了鼓——像这样一本经过策划的、涉及管理和历史的书,并且是以为有点名气的管理学专家的著作,应该发行量不会太小,作者也应该能收获不少的版税,而在本书开篇就读到这种说辞实在让人难以置信。好在,在同一章里面,他又写下了“人活着就是为了发现真理,其余的不过是形形色色的寻找与迷惑。”这样一句颇有哲理的话,让我有信心继续读下去。但是我的信心随着书页往前翻,也变得越来越少了。桃园的秘密、对仁义的理解、人间有沧桑各章,作者完全站在传统道德的角度解析了刘备的桃园结义和皇族身份,虽然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却渐渐有了道德决定论的趋势。而接下来对关羽和曹操的解读更让我如吞苍蝇:只因为关羽“忠”于刘备,作者就极度推崇关羽,而忽略其人格上的其他缺陷;就因为曹操“不忠”于汉献帝,作者就全盘否定曹操,而忽略其人格上的其他魅力以及对当时历史的贡献。而读到作者对女子“三从四德”的重新解读的时候,我彻底受不了了。作者认为“三从四德”的本来意义,不过是教女人如何做一个淑女、贤妻、良母,因此应该大力宣扬。在此,作者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忽略了“三从四德”这个概念的背景。如果单从字面上理解,也许作者的理解也是行得通的,但是“三从四德”之所以被打倒,是因为几千年来儒家对它的解读,通过它而构建了数千年的男尊女卑的道德理念。因此,作者的理解是极其片面的,表现出来的完全是一种捍卫传统道德的姿态。读到这儿,我已经读不下去了,便把这本书放到一边。这一放,就是好几个月。期间,又好几次鼓起勇气想要继续读下去,又一次次打了退堂鼓。直到这个月,由于一口气读完了黄仁宇的十本历史题材的书,而这本书也是解读历史的,因此决定无论如何坚持读完它。(二)读这本书的过程,整个就是一个接受道德决定论洗礼的过程,于我几乎成了一种煎熬。尤其在“赤壁大战的真相”一章中,这种道德决定一切的论调达到了极致:其一,刘琮举荆州投降曹操,刘备过襄阳城时,诸葛亮劝刘备攻打刘琮,以便借助襄阳城来抵抗曹操、保有荆州,而刘备说不忍去攻打刘表的小儿子。作者因此认为刘备在这件事上表现了他的仁义无双,而完全忽略了当时的形势:其一,刘备只有几千人的军队(这个作者自己也写到了);其二,刘琮能够举荆州而降,在三国那个时期,不会是只有他一个人愿意投降,而应该是得到了荆州占主导地位的势力的支持,因此刘琮的军事实力肯定不会弱,而且襄阳历来号称坚城,根本不可能一鼓而下;其三,曹操的军马在刘备身后不远处,如果刘备举兵攻襄阳,其结果逃不脱被曹操军马追上并包围的结局,那时候就算想要逃脱也很难了。离开这个背景来谈刘备在这件事上的仁义,实在没有什么意义。其二,刘备逃离樊城时,有大量百姓相随,甚至一路上也不断有人拖男带女加入到他们中间来,最后形成了一支十万余人口的逃难大军。因此,作者借用了陈寿的那句感叹:“其得人心如此!”这里,同样需要看一些背景:其一,刘备打了几十年的仗,难道连简单的军事常识也不具备吗?——军民混合怎么可能有战斗力?逃难人群的撤离速度怎么可能赶得上军队的行军速度?就凭他的几千人马,怎么可能保护得了上十万的难民?其二,曹操确实发布有屠城令,但是纵观曹操的战争经历,不经反抗、直接投降的民众从来都不会被屠杀,他的屠杀只针对反对他的人。刘备难道不知道难民跟着他只会给自己带来灾难性后果?综合这两点,我反而觉得这件事完全体现了刘备的伪善——他恐怕是知道凭着自己的几千步兵,是不可能逃脱曹操骑兵的追击和歼灭的。带上这么多难民,一方面可以造就自己的仁义之名,另一方面又可以为追击的曹军制造混乱,从而减少自己的损失,至少可以使自己逃脱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其三,大谈诸葛亮借东风的象征意义。认为,“东南风其实象征着一种被正义所鼓舞的勇气,以及一种以弱敌强的力量。”“战争的局势在发生逆转,天气也在发生逆转,意识界的东南风与自然界的东南风会合在一起,最终决定了赤壁之战的胜利。”这种论调完全回到了几千年来的“天人合一”说,认为自然现象与人的精神世界是相合的,甚至将自然想象归结到人的精神作用上去,其可笑至此。其四,针对赤壁之战时对曹军的记载:“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于是大疫。吏卒多死者,乃引军还。”提出了问题:当时究竟发生了什么瘟疫?既然曹操的军队出现了大面积的感染,为什么孙刘联军却没有出现任何不良反应呢?于是,作者从先有“与备战,不利”,再有“于是大疫”,推导出这个“大疫”实际上是曹操的人品问题以及他因此设计的组织结构造成的部队对其忠诚度低下,从而使得部队丧失了战斗力。而对于有些专家认为当时发生了大面积的流行性感冒的观点,则嗤之以鼻。这里其实又有很多问题:其一,流行性感冒在欧洲中世纪甚至造成了三分之一人口的死亡,因此流感在当时的医疗条件下其实是完全具备大疫的特征的;其二,在冬季,北方人到南方很容易感冒,而南方人到北方很少感冒,这应该是一个生活常识。因此作者认为“曹操的军队来自北方,在北方不感冒,跑到南方来感什么冒呢?这个说法明显不靠谱”应该是有问题的。尤其是在古代,人口流动性很低的年代,绝大部分人几乎一辈子没有离开过家乡。北方干旱地区的曹军跑到湿润的长江流域去,不经过长期适应,几乎不可能回避水土不服的问题。这个时候又刚好碰上湿冷的冬季,流行性感冒几乎是不可避免的结果;其三,为什么“孙刘联军却没有出现任何不良反应呢?”原因很简单,孙刘联军是本土作战,不会有水土不服造成的体质低下,因此不易得流感,再有孙刘联军跟曹军隔江对峙,大江也是防止流感南下的天然屏障。作者把这些因素全部剔除,而简单的把曹操在赤壁的失败归结于其人品和组织结构,殊为可笑。(三)作者在这本书中从头至尾都在宣扬一种道德至上、道德决定一切的论调。认为古代的道德至上、天人合一的统治方式、统治理念是最好的,而现代文化的多元化,造成了人们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大力宣扬他自己的价值观、道德观,而对其他人的观点大事挞伐。言下之意,他所说的价值观、道德观才是正确的,而其他人的观点都是不正确的。但是结合本书开头作者谈到自己创作本书的一些背景信息时的论调,实在让我对作者的居心起了怀疑。就像作者在本书最后的一段评论:“透过《英雄》,我们看到的是穿着秦始皇服装的张艺谋。透过《赤壁》,我们看到的是穿着曹操服装的吴宇森。透过高希希版的《三国》,我们看到的则是穿着赵云服装的高希希。”我想我也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本书:透过《千里走三国》,我们看到的是穿着圣人外衣的成君忆。
  •     这是一本扉页有“献给赤壁大战1800周年纪念日”的新书。作者成君忆,是湖北赤壁人。人称三国管理著作专家。你可能听过三国的故事,但你真正了解三国的历史吗?你可能读过《三国演义》,但你知道刘备、曹操、诸葛亮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吗?  自2008年春踏上千里三国之旅,近一年的时间里,成君忆走遍了河北、山东、湖北、四川、甘肃、浙江等地的三国遗址,以边走边看、边想边写的形式,完成了《千里走三国》的创作。作品既对当前某些学术超男的历史观点进行了冷静认真的批判,又以超越政治学和军事学的视野,从历史学和管理学两个方面,对三国时期社会局势之所以发生剧烈变化的成因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回答了曹操为什么受到现代社会的追捧、刘备为什么遭到人们误解、关羽的赤兔马有着怎样的文学含义、诸葛亮为什么被称为“卧龙”、赤壁大战的背后存在哪些令人费解的奥秘等诸多问题。这是成君忆09新书《千里走三国》的图书介绍。这些噱头一般的文字,根本无法容纳成君忆想要表达的东西。当然,赤壁大战的真相挺有意思,对电影《赤壁》的一点小解读也很好玩。他的这本书被我放在床头,我床头有很高一摞书,每次睡觉前,我会抽出一本书看个半小时,都会看到这本简单得几乎不能再简单的书,也会想起,成君忆谈及他要走三国路线的事情。08年整个一年,都没有成君忆的消息,除了偶尔看到在网上继续有他和易中天先生PK外,他到底做什么了,我一概不知。倒退到07年,我最后一次见成君忆,他只是简单地说,希望每年给喜欢他的读者奉献一本有关中国文化,有关三国故事,有关现代管理的三位一体的图书。《管理三国志》在07年出版后,08年他匆忙出版的《爱情经济学》,中间大概只是忙碌一些培训和讲课,深入思考的机会,几乎丢失。这个很能坐得住的人,也有坐不住的时候,没想到,他果然去走三国路线去了。做到这一点,诚然不容易。我自己就是一个经常做计划,但几乎从不实施的人。成君忆只是说到要走三国路线,但没跟任何人跨下海口,如果确实难走,本可偷偷回家就是。但就是在这种艰难中,他费劲地基本走遍了三国中描述到现在多数仅存的遗址。要知道,他不是那种看起来像喜欢户外运动的人,很多人看到他,首先想到的是柔弱两个字。当然,语言的尖锐也是很多人第一次见到他会感觉到的一个印象,会把柔弱自然抵消了一些。让成君忆走下去的唯一理由是,2008年12月19日是赤壁大战1800年纪念日,他希望写一部特别的作品献给这个日子。他从元宵节的前一天动身,为的是看到河北涿州的灯会,然后这大半年时间,他都是一个人,到处PK三国遗址当地人对文化的误读,到处留下自己的理解,并试图纠正一些人不可理喻的三国经济学。比如他在这本书的一个访谈中说,“人活着就是为了发现真理,其余的不过是形形色色的寻找和迷惑。比起讨好公众来讲,追求真理无疑更有意义。我不需要在讨好公众和追求真理之间寻找平衡。”他确实这么走了一路,思考了一路。这本书,可以看做成君忆版本的《当我谈三国时我谈三国什么》。我这么将卡佛的《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谈论什么》用到这里来,似乎不太妥当,但09年还有一本村上春树的图书,《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村上通过谈他自己的23年坚持的跑步,谈的实际上已经脱离了跑步的范畴。既然是千里走三国,似乎很有余秋雨《文化苦旅》的意味,但成君忆的尖锐,又让人感觉到不舒服。甚至有人说作者因为对三国深度了解而显出一种自负。或者说,正确对待三国,文化确实需要一点自负。否则,有人跳出历史,迎合现代,会说曹操是大英雄,曹操是推动历史进步的关键人物。这种观念,如果被学者在电视和图书中不断加强,说多了,不想误导民众对历史和文化的理解,都难。成君忆这本书的“自负”的那点感觉,也许就出自对一些“学术超男”的一种天然应激反应吧。成君忆在本书的最后一段,道出了这种“自负”所来自何处:现代社会的价值观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很大的出入。正因为如此,我们就很难去理解真正的中国历史文化——与此相反的是,我们倒是很容易用自己的价值观去扭曲中国历史文化的真相。他单行千里,也许正是为了从文化角度,探寻一点没被人扭曲的历史文化真相。但如此认真的一路走来一路写出来,难免被人称之为,你又何尝不是用自己的价值观,套在历史文化的身上?本书的责编郭良原老师在参加今年的图书发布会时,很郑重地用四个字,向我推荐了这本书:不忍释卷。他在我的手上,写下一段话,说自己读了不下五遍,只剩下这四个字的感悟。我读了一遍,我就想给这本书打了五星,不是因为成君忆是我的朋友,也不是本书的责编的自卖自夸。是因为,成君忆透过走过的20多站,向我们提出了一个疑问:我们到底如何用自己的不当的价值观,曲解了多少应正确理解的历史和文化?这个问题,一百本这样的图书,也给出不了答案。

精彩短评 (总计6条)

  •     三观不合,满目神逻辑,从头膈应到尾
  •     没深度
  •     多年前看过成君忆的《水煮三国》,认为是本不错的书,并读过两遍。现在看到成君忆的新书《千里走三国》,内容比较朴实,或许没有《水煮三国》或者《管理三国志》那样精练,但书中有很多可取之处,对曹操、诸葛亮、刘备等人有比较客观的评价。此书通篇讲“道德观”,或许为很多人不齿,但我觉得成君忆这次是说真心话。
  •     全书的基本思想就是两个:传统文化的没落和尊刘抑曹。
  •     一本自我陶醉的图书
  •     又见传统道德的“卫道士”。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