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是什么?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史学理论 > 历史是什么?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2007-6
ISBN:9787100051774
作者:[英] 爱德华·霍列特·卡尔
页数:280页

作者简介

该书是英国著名史学家卡尔的一部享誉世界的历史理论名著,作者在书中对“历史”从各个侧面进行了剖析,广征博引,提纲挈领,提出了“历史就是与现实不断的对话”的著名命题。

书籍目录

导言
导言注释
第二版序言
来自卡尔的档案:《历史是什么?》第二版注释
第一章 历史学家和历史学家的事实
第二章 社会与个人
第三章 历史、科学与道德
第四章 历史中的因果关系
第五章 作为进步的历史
第六章 扩展中的视野
索引
附录:卡尔年谱

编辑推荐

《历史是什么》是英国著名史学家卡尔的一部享誉世界的历史理论名著,作者在书中对“历史”从各个侧面进行了剖析,广征博引,提纲挈领,提出了“历史就是与现实不断的对话”的著名命题。

内容概要

作者:(英国)卡尔 译者:陈恒

章节摘录

第二章 社会与个人先有社会还是先有个人的问题如同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样的问题。无论你是把它当作一个逻辑问题还是当作一个历史问题,从哪一方面你都不能做出一个完美的陈述,一个陈述必定会被一个相反的、同样也是片面的结论所修正。社会与个人是水乳相融的;它们之间互为需要、互为补充,并不对立。用多恩的著名言论来说,“没人是一座自全的孤岛,人人都是大陆的一份子、整体的一部分”。这是真理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我们可以以典型的个人主义者穆勒的格言为例:“把人召集在一起并不能变成另一种物质”。这当然是不可能的。不过,这种说法的错误之处就在于,它假定人在被“召集”之前就已存在,或者是有某种物质的。当我们出生的时候,这个世界就开始对我们产生影响,并把我们从纯粹的生物单位转变为社会单位。历史每个阶段或者史前时期的人来到一个社会,从其早年时代就被那个社会所铸造。他所说的语言并不是一种个人的天赋,而是他从其生活群体中的获得物。语言和环境都有助于决定他的思想特征;他的最早的观念来自于别人。脱离了社会的个人既不会说话,也不会思想,这句话说得好极了。鲁滨逊·克鲁索神话经久不衰的魅力就在于它企图想象出一个独立于社会的个人。这种尝试失败了。鲁滨逊不是一位抽象的个体,而是来自约克镇的英国人;他随身携带着《圣经》,并向他的种族所敬奉的上帝祈祷。这个神话很快地又赋予了他的忠实仆人星期五;于是一个新社会的构建便开始了。另一个相关的神话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群魔》(Devils)中的基里洛夫(Kirillov),他以自杀来表明自己的绝对自由。自杀是任何个人都可以任意采取的惟一的绝对自由行为;任何其他行为都会以各种方式涉及他作为社会中的一个成员的资格。

图书封面


 历史是什么?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9条)

  •     老娘看的是200706第一版P95脚注1 《晚期罗马帝国史》应为1889年完成P171历史的完整性应为Integrity of HistoryP192脚注2 Michael Clive Knowles后的1954应加括号P238缺尾注8、尾注9;尾注25、尾注26重复商务印书馆在自残砸牌子吗?这汉译名著系列果然还是上世纪的含金量高些...翻译上,的确差强人意,还算过得去...
  •         原载《文景》杂志2011年1、2月号合刊       “这是一个天真的年代,没有一丝哲学蔽体的历史学家们行走于伊甸园中,在历史的上帝面前赤裸着,毫无羞涩”。这是卡尔(E. H. Carr)的辛辣嘲讽,对象是19世纪那些对历史缺乏哲学思考的历史学家们。    19世纪的历史伊甸园内阳光灿烂,洋溢着空前的乐观与自信。被誉为近代史学之父的德国历史学家兰克(Leopold von Ranke)曾虔诚地相信,他只需要打理好历史事实,至于历史的意义则会由神圣的上天来安排。之后是禁忌的设立与违背。辨别善恶树上的果实成熟了,被偷食了,人们被逐出了历史的伊甸园。再后来是熟悉的堕落。卡尔指出,从那以后,人们了解了罪恶,经历了堕落,而今天想要抛弃历史哲学的想法,都不过是一些历史学家的痴心妄想——企图在郊外的花园中为自己和其他的裸体者重建一座伊甸园。卡尔的比喻让人想起《圣经·创世纪》中上帝对亚当的告诫:“但是那辨别善恶树上的果实,你不可吃,因为一旦有一天你吃了它,则必死无疑。”然而知识的果实终究为人所食,在对于历史自身性质的反思上,今天的历史学家不可能保持19世纪的漠然,那种天真无邪的乐观与自信已经死去,重返伊甸园,已是再无可能。    由自身启蒙萌动而生的快感在堕落中不断被放大,飞速的下滑使历史自身的存在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强烈关注与真切体验,同时也带来了本体论上挥之不去的困惑:历史究竟是什么?对此,不同的历史学家有着各自不同的答案,卡尔的答案是:历史是历史学家与他的事实之间持续互动的一个过程,是现在与过去之间永无休止的一场对话。要理解这一定义,就必须严肃审视其中凸现的两种主要关系:历史学家与事实以及现在与过去,而这两种关系又紧密地交织在一起,历史学家属于现在,而他的事实则属于过去。    在《历史是什么?》一书中,卡尔对历史自身的观照立足于对既往有关认知的理性批判之上,首当其冲的是19世纪历史学研究实践中对事实的绝对尊崇与信心。对于兰克而言,历史的核心问题是“究竟发生了什么”,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依赖客观事实,彻底排除历史学家自身以及其它主观因素的干扰。而这种对过去事实客观性的绝对化造成了主、客体之间的断裂,历史事实成为独立于主体之外的存在。于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诞生了:这边是属于过去的历史事实,在早已沉寂的历史长夜中巍然不动,静静地等待被发现;那边则是属于现在的历史学家,在一片严肃的喧嚣中,将手中的火炬尽力地伸向对岸,试图驱散一小片黑暗,重新照亮事实久违的面孔。然而在无边无尽的历史长夜中,火炬的光芒,连同不辞辛劳将其高举手中的历史学家,都是有限的。因此,兰克曾经喟然长叹:在无限资料面前,人显得分外渺小。“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庄子早已敏感地觉察了个体与外在的冲突以及这种冲突下潜伏的个体危机与困境。兰克的感叹体现了相似的感触,但遗憾的是,这种个体困境并没有有效地激发对历史自身性质的普遍反思与检讨,19世纪的阳光强力压抑着尚未形成气候的“阴霾”,用一种颇具时代眉目的自信将处于这一困境的历史学家们解脱出来。甚至在19世纪已经接近尾声的1896年,英国史学家阿克顿 (Lord Acton)的胸中依旧澎湃着创作“终极历史”(ultimate history)的雄心壮志:“我们这一代还无法拥有终极历史,但是我们可以废弃陈陈相袭的历史。既然一切信息触手可及,每一个问题都能有解决的方案,我们便能够展现出由一条道路至另一条道路的过渡中我们所到达的位置。”一条道路是前终极历史,另一条道路是终极历史,行走于其间的阿克顿虽然有几分惆怅和遗憾,但是对未来新历史的念想使他能够坚定不移地叩石垦壤,做愚公移山式的努力,“子子孙孙无穷匮”,兰克关于个人有限性的哀叹被一种薪尽火传的乐观所替代,终有一代历史学家能够拥抱那终极历史,那时人类与过去再无隔断。然而,此种信心背后的假设与兰克并无二致:历史依旧是由客观事实构成的庞然大物。    卡尔在书中批判了这一假设以及与其相关的主客观绝对隔离:不是所有的事实都是历史事实,历史事实实际上是一种渗透了历史学家主观色彩的选择,1850年的小贩之死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那个小贩在小小的争吵后被一帮暴徒蓄意踢死,卡尔当时认为在一年前这仅仅是一个发生于过去的事件,并非历史事实,鲜有历史学家提及此事。即便有了克拉克博士对它的引用,卡尔依然认为这一事件仅仅获得了向历史事实俱乐部的推荐,其本身的历史事实地位还有待于进一步的主观选择,取决于今后几十年内能否继续出现于有关19世纪英格兰的书籍或文章中,其中的关键就在于阐释,即克拉克博士对这一事件所作的阐释(或者以此来支撑的论题)能否为其他历史学家所接受和认可。在卡尔的心目中,历史事实不再是一个僵硬的存在,它的形成被过程化,而历史学家的阐释便是牵动和引发这一过程的重要动力。在澄清历史事实属性的同时,卡尔也驳斥了长期存在于众人心中所谓“历史研究两步法”的错误观念——先收集事实材料,再进行写作。因为收集事实的行为本身也是一个阐释、评估与筛选的过程,卡尔强调了历史学家在其间的双重职责:发现一些重要的事实并将它们带入历史,同时抛弃诸多不具备历史意义的细枝末节。试图建构处于阐释真空的客观事实之基,不过是自欺欺人的做法罢了,尽管它看起来可以非常的严肃和正义凛然。    事实上,对历史自身属性的反思与对历史事实阐释构建因素的强调,在卡尔以前的西方并非完全缺位,即便是在对历史书写客观性顶礼膜拜的19世纪,我们也能听到来自黑格尔、德罗伊森、尼采和克罗齐等人所发出的不同的声音。海登·怀特(Hayden White)曾指出,上述四位19世纪著名的理论家都将阐释视为历史书写之魂。在《历史中的阐释》一文中怀特对此进行了简要概括分析:黑格尔等人都反对存在作为成品提供给历史学家的事实,一致强调事实的主体建构属性,突出了历史学家对 “究竟发生了什么”的想象性探究。其中尼采对客观性的主张颇具颠覆力度,对他而言,阐释是客观性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这种客观性本身具有艺术性,历史学家应该以剧作家的姿态游走其间,将各种因素编织成为一个整体。因此,尼采坦承自己能够想象一种历史写作,其中并无丝毫的基本事实然而却能被称为至高无上的客观。这些19世纪的“叛逆”并没有在卡尔的书中受到关注,在对客观性崇拜的理论批判上,卡尔更多地借助的资源来自与其时代相近的另一位历史学家柯林武德(R.G.Collingwood)。卡尔将柯林武德誉为唯一的一位在20世纪英国对历史哲学做出重要贡献的思想家,并扼要总结了柯林武德在此问题上的主要观点。柯林武德认为如果历史学家不能理解过去某个行为背后隐藏的思想,那么这一行为对他而言就会毫无意义。对过去的重建有赖于事实,但是重建本身并非事实的简单复述,对事实的筛选与阐释是这一过程的应有之义,也是使事实成为历史事实的必经之途。卡尔认为这有效澄清了三点:第一,到达我们手中的永远不会是“纯粹”的历史事实,它们都经历了记录者心灵的折射;第二,对于历史人物的心灵,历史学家需要具备一种想象性的理解;第三,对过去的洞察与理解只能经由现在的视野方能到达。    当然,卡尔对柯林武德的“青睐”尚有其特定的意图,因为在将纯粹的客观性驱逐下神坛之后,历史学家又会面临另一个困境,即历史有可能沦为主观阐释肆意漂流的场域,变成弗劳德所言儿童玩具盒里的字母,可以被人随意拼成任何的字。    而在卡尔眼中,柯林武德的历史观便是深陷于相对主义泥沼的代表。卡尔引用了柯林武德的话:“圣·奥古斯丁从早期基督徒的视角来看待历史;提拉蒙特则采取了一个17世纪法国人的视角;吉本采取的是一个18世纪英国人的视角;蒙森采取的则是一个19世纪德国人的视角。没有必要去询问哪一个是正确的视角。对采取它的人而言,每一个视角都是唯一的可能。”对此卡尔的反驳是,看山的人固然会有“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体验,但这并不意味着山本身就没有形状或者具有无数形状。卡尔承认主观阐释在建构历史事实的必要性,但坚决反对将各种阐释不加甄别,认为每一种阐释都和另一种阐释同样好的错误想法。而要跳出历史相对主义或怀疑论的泥沼就必然要求卡尔完成一个思维运动的悖论,在历史的观念上重新导入先前批驳的客观性来对抗与控制主观阐释的泛滥,同时这种客观性必须经过改造,具备能够容纳主观阐释的理论弹性。相对于此前紧紧匍匐于客观性大地上的兰克等人,卡尔显然是挺身而起,高扬了作为历史学家主体的头颅,然而他的双脚却依然牢牢地站立于大地之上,如同古希腊神话中的安泰,藉此获得一种力量的源泉与安全的许诺。周旋于历史的主观与客观两个极端的卡尔,试图在两个极端中寻觅到一个不偏不倚的平衡点,既不为地面上的尘土弄得蓬头垢面,又不会脱离安全的地面,展现了一种与历史事实客观性的重力既抗衡又妥协的复杂姿态。这一精神姿态在卡尔下面的话中得到了反面的印证:“缺乏事实的历史学家轻浮而无根基,缺乏历史学家的事实僵死而无意义。”    然而细读上述柯林武德的话,虽然有些地方值得商榷,但单就这段话而言,并不能于其间发现卡尔批判的客观阐释的缺位。首先,圣·奥古斯丁等人的主观视角均被历史化,不同时代与社会赋予其阐释本身一定的客观性,而所谓“每一个视角都是唯一的可能”实际上是一种回溯式的反思与判断,在这一过程中历史阐释主体的独特性进一步被客观化,不同的阐释也得到了一定的区别。其次,对阐释多元性的肯定与拥抱并不必然排斥“客观阐释”或“客观真相”的存在。需要澄清的是,承认多元化并不意味着每个阐释都是同样的好,“好”本身也是一个价值判断,属于变动的历史范畴。柯林武德所言“没有必要去询问哪一个是正确的视角”,更多的是强调在此情境下有关正确性的质问可能会导致的遮蔽。这也不妨视作对某些作为后来者的历史学家的提醒,他们往往沉溺于自己在历史序列中的后置优势,以超越前人的视野窥探过去,自信地行使“客观性”的权力,忙于仲裁,然而却容易忘却对自身的视野进行反思与批判。对卡尔来讲,正确性和客观性是维系历史重力之所在,一旦断裂,就会出现历史场域的失重。漂浮的感觉卡尔显然不适应也不会喜欢,于是他必须强调客观性的绝对,并对这一衡量的标准予以重新的界定。卡尔将历史的客观性安放在永远的未来,认为只有将目光投向未来的历史学家方才具有客观的洞见,历史是前进的,这一方向感使我们能够对过去的阐释进行客观的判断,而通往未来之路是一个渐进和动态的过程,其间既有的阐释也会不断得到修正。在谈到对卑斯麦成就的客观评价上,卡尔形象说明了他的客观性标准:“20世纪二十年代的历史学家将会比19世纪八十年代的历史学家更接近客观的判断,而今天的历史学家则比19世纪二十年代的历史学家更客观;2000年的历史学家将会更客观。”卡尔关于历史客观性的标准兼具了延展性和方向性,摆脱了僵硬不变的存在,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演进。不过这种前进式延展的客观性主要凭借时间的跨越,在相同或相近的时间内情况又会如何?卡尔并没有明确回答,其中的缘故大概可以从他自己的话中推出:“它(历史中的绝对)并非是存在于当下的某种东西,因为一切当下的思考都必然是相对的。它是一种仍不完全的东西,处于形成的过程之中——是一种我们向之移动的未来之物,它只有在我们朝着它移动的时候才会开始形成,并且随着我们向前移动,我们能够凭借它来逐渐塑造对过去的阐释。”卡尔的客观性着眼于一种过去——现在——未来之间的关系,处于现在的阐释的客观性都将在未来得到审判和再审判,终点永远在前方,尽管作为个体的历史学家永远无法到达,但是回报这些跋涉者的是一种安全的承诺——他们当下的行走正是沿着具有历史客观性的道路前进。这里我们不妨驻足回首,对比一下卡尔与他先前嘲弄的19世纪历史学家们。在面对向未来无限延展的客观性上,我们似乎可以听到兰克式的个体哀叹;而在一代比一代胜出的客观性上,我们似乎又可以看到阿克顿般的解脱与信心。然而,对历史中绝对的质疑并不必然导致衡量标准的缺失,也不必然会沦入相对主义。在这一点上,怀特的观点值得借鉴,他在《历史的重负》一文中认为历史学家应当经由一定的视角来展开对世界的探询,并将自己的分析与描述作为多元中的一元来对待,充分意识到对研究对象而言并不存在一个单一的、正确的观点,而是有多种正确的观点,每一个都有各自的呈现形式。怀特进一步指出,这种形式相当于一种符号体系,当我们观看艺术家(或者科学家)的作品时,我们并不去询问他是否看到了我们在同样的现象界中所看到的,而是他的呈现中是否导入了在任何具备理解该符号体系能力的人看来是错误的信息。    此外,卡尔此书在19世纪事实客观性的价值上没有给予足够的肯定,一味的批评在一定程度上遮蔽了其在19世纪历史学科构建中的基本作用,模糊了当时历史周旋于艺术与哲学之间的生存境况,即没有历史化、过程化作为历史事实的“历史事实”。而且今天看来,卡尔对历史学家的想象过于理想和抽象,或多或少忽略了历史学家存在的现实空间。书中卡尔在讨论历史事实时指出,“精确是一种责任,而不是一种美德”,“赞扬历史学家在基本事实上的精确如同赞扬一位建筑师在建筑物中使用了经过良好干燥的木料和适度搅拌的混凝土一样,这只是其工作的必要条件而非其主要职能”。卡尔此言有一定的道理,然而历史中这种作为责任的必要条件与作为主要职能的美德并非总无交涉。没有存活在真空中的历史学家,在历史上总是有责任严重匮乏的时代,有颠倒黑白的历史书写,这对于向来以历史传统悠久著称的民族想必绝不会陌生,当然前提是没有遗忘,不管是有心的还是无心的。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就能更好地理解(或是“曲解”)卢奇安(Lucian)在《论修史》中对历史学家的期望与要求,历史学家最重要的品质就是自由的精神,无所畏惧,亦无所求,他的唯一责任就是要讲述所发生的事实。卢奇安还引用了有关亚历山大的一段插曲,据说亚历山大曾经有言,他希望死后能够重生一段时间来听听看那时人们的评价,因为在他生前,人们的欢呼拥戴只不过是想赢取他的青睐罢了。我想,亚历山大面前那涌动的人潮中一定夹杂着不少历史学家的欢呼吧,当权者虽然并没有因此昏聩,然而对这种欢呼竟也无可奈何。在权力特别是极权的挤压下,责任未必不能成为一种美德,责任自身也要历史化,当然这也有赖于历史学家的主观选择。这里想顺便提及数量与历史的关系,卡尔强调历史的社会性,认为数量优势很重要,因为较多的数量意味着较强的普遍性和社会性,值得历史学家的关注。然而数量上的劣势,并不表明重要性的缺失,譬如夹杂于一片欢呼声中的少数异调,这同样是一个选择并带入历史的问题。    总的说来,卡尔在书中对历史客观性思考的努力值得肯定,而且他对语言文字有着良好的驾驭,使读者阅读时不仅可以在思想上触摸卡尔理性批判的锋芒,而且能够保持较高的阅读兴趣。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英国历史学者凯斯·詹金斯(Keith Jenkins)曾经写过一本《论“历史是什么?”》的著作(此书亦有中文译本),视卡尔为确定论者,认为他的相关讨论在后现代主义的语境下已经不合时宜,不应该在理解“历史是什么”的问题上继续占有一席之地。遗憾的是,詹金斯的批评虽然有合理之处,但是似乎对后现代主义自身的历史反思不够充分,而且在批判卡尔的时候也并没有将所谓的后现代主义解释清楚,在语言和思维的表达上也不如卡尔此书。因此今天在对“历史是什么”的问题上,卡尔此书仍不失为一本有意义的介绍性读物,尽管其间存在着一些问题,至少这些问题依然能够激发我们去进一步思考失去乐园以后的历史。
  •     翻译的水平实在不敢恭维.和80年代吴柱存的译本相比,就会发现不仅是翻译功底不够,而且在翻译此书的态度上也不够严谨. 多处重要语句的翻译,都非常容易给读者造成严重的理解困难.这点,在对比两个版本的翻译时非常明显.很可惜80年代版本只能下到电子版了.但对于和我一样对历史学有兴趣的朋友,建议大家对着电脑把书读完. 新版本虽然多出了很多可以参考的资料,但如何也弥补不了翻译上的严重缺陷.毕竟,这是一本初学史学时的重要书籍.多了很多初学者难以通读的资料,却忽略的主要内容的质量,无疑是本末倒置.建议商务重印老版~~

精彩短评 (总计101条)

  •     第一章在说的就是论文里要谈的,可是总觉得太偏激。我们不能把东西说实了也不能说虚了对吧TAT
  •     Ian Morley的教材,实在买不到英文版,于是读了中文本。作者首先强调“历史是历史学家与历史事实之间连续不断的、互为作用的过程,就是现在与过去之间永无休止的对话”,全书作者都在提示历史研究中所谓的分寸,避免顾此失彼。作者从历史学家和历史事实两方面论证了社会与个人的关系,认为历史对话不产生于个人之间,而是发生在社会的层面上。在因果关系上,卡尔提出历史重要性的选择,解释要基于现实的认识并具有一定的概括能力。作者对历史的认识很大程度是基于如何将历史的研究通贯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时间维度去,这在第五章历史进步性的论述里可以看出很多,要从何处来发现何处去的方向。作者在演讲中一方面要解决历史的研究,一方面似乎在探讨历史的作用,前者显得较为成功,后者的论述依旧相当理论,个人觉得并不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     1005
  •     卡尔先生没有历史方面的学位,也没有在大学讲授过历史课程。在他看来,历史是史学家有意或无意选择材料而形成的结果,历史学教可以将过去一件普通小事写成重要的历史,也可以将那段真正的历史隐去。这本书处处闪现着他的智慧,尽管有些地方思考的不够深刻,但是,依然是史学理论中的经典。
  •     “克里欧帕特拉的鼻子”是历史虚无主义者质疑历史必然性和历史规律性的经典论据:若是克氏的鼻子扁一些或短一些,那安东尼可能就不会拜倒在埃及艳后的石榴裙下,安东尼就不会输掉与吴大维的战争,罗马的历史也会因此大变。在历史的因果的那一节,卡尔有力的驳斥了历史纯粹偶然的假说,证明史家的研究,不是无意义的历史假设,而是知果求因。就如同醉酒者在买烟途中被汽车撞到这个例子中,侦探在还原这个案件并寻找真相的过程中,不能假设要是被害者不去买烟或事前不喝醉就能避免事故,而是要寻找事故的多种可能原因:司机蓄意、道路昏暗、被害者意识不清等等,这个中的前因后果,构成了这一事件的必然性。卡尔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理论、一种方法、一扇门。
  •     对历史有了新的认识
  •     历史属于无为,它既不拥有巨大的百度,也不进行战争。是人,拥有财富、进行战争的真正活人无所不为。可活人总是忘记,社会生活的一个条件就是成人要为自己的个性担负道德责任。
  •     很好。值得一读,史学理论的入门书。
  •     “历史,不过是过去与现在的无休止的争吵。”
  •     谈论别的学者的部分比较有趣
  •     书果然不能这样读。。我随便拿了一本,谁知道是这么著名的书,就是浅浅读了一下都觉的写的好啊,有时间要细看一遍
  •     很有内涵,适合所有爱好历史的读者用心去阅读。
  •     历史只有好坏,没有对错
  •     很好的 一本理论书。
    我用了一个星期才读完一遍。。抽时间再度第二遍。。
    通过此书方明白很多自己以前自以为是的道理。。
    赞一个!
  •     卡尔此书的出版是对自兰克 阿克顿勋爵以来意气高扬的启蒙史学的最大反动,那种超然于历史事实之外的绝对客观性,被卡尔视为无稽之谈,历史学家无论如何无法摆脱时代的限制,虽然卡尔认为历史学家应带有超越感来评述历史,可最终他只是选择了游走于客观性与主观性之间。柏林,特雷弗罗伯对卡尔猛烈地批评,不仅表明了学院派史学家对卡尔这个非正统学院派的不满,同时也暗含了政治理念的不同。作为外交官的卡尔更喜欢从承认现实政治合理性的角度来写作历史,也就存在陷入倒说历史的困境,过多为掌权者建立的历史观念服务,如罗伯所言这是忠诚地站在强者一边,而无情的排斥反对者和牺牲者。当然卡尔在这部书中对于历史概念内在理论的诠释还是独到而深刻的,从而沟村了西方史学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
  •     勉强能懂一些。
  •     作者在书中对“历史”从各个侧面进行了剖析,广征博引,提纲挈领,提出了“历史就是与现实不断的对话”的著名命题。
  •     《历史是什么?》一直以来就是一本经典著作。自第一版以来,毕竟卖了25万多册,自有其道理所在。像许多书一样,该书也是急就章,源于一系列演讲,文风流畅、辛辣,而以更加深思熟虑的著作来衡量,则有所缺失。和其他许多关于历史理论与实践的著作不同的是,该书包含了大量有关真正历史学家和真正历史著作的事例,生动地说明较为抽象的论点。与大多数各式各样的历史初级读本和历史导论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该书不是用高人一等的口气对它的读者说话,而是以平等的态度向读者演讲。在处理最深奥的、最棘手的理论问题时,它也是机智的、有趣的、耐人寻味的。四十年以后它还保持着撩拨人心的力量。它不仅处理历史的基本问题,而且处理了政治、伦理的基本问题。在处理重大问题时,手法高超。该书对历史学家、哲学家、作家和思想家都有参考作用,会给他们带来思想上的惊异。卡尔知识渊博,是一位睿智之人,《历史是什么?》最诱人的部分就在于轻而易举地展现出知识和智慧。
  •     在
  •     很专业的书,开阔历史视野--哈
  •     历史是什么,人是什么
  •     一切历史是思想史
  •     提供另一个视角认识历史!
  •     詹金斯说现在的老师们还在推荐这本60年代写就的书作为史学理论入门有点可笑,不过不管卡尔—艾尔顿的论战如何过时,在后现代主义理论的包围中显得如何孱弱,还是不能忘记初读此书的感动和惊叹。内容三星,情怀加一。
  •     历史,是客观存在的事实,真相只有一个。然而记载历史、研究历史的学问却往往随着人类的主观意识而变化、发展完善,甚至也有歪曲、捏造。 史学究竟是什么 以上关于史学的定义或解说,虽然在文献史上大多是近人或今人确定的,但是从逻辑序列上讲,它们其实与历史学自身演进的自然历史过程和人们对它加以认识的思想史过程是基本相符的。“史有二义”和今人的“活动”说、“学问”或“学术”说与“知识体系”说、“超科学”或“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说、“科学”说,可以看作是分别对应于历史学在其发展历程中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个时代的客观存在事实在历史学家思想上或理论上的表现形式。其中,“科学”说中的一般“科学”说和其他两种史学解说,分别反映了历史学第四个发展时代中的前后两个不同时期;至于后者,更确切地说,是当代史学实践的客观存在状态在历史学家理论形式上的一种表现,也就是说,是史学理论工作者对当代史学实践进行抽象性认识的理论结果。而当今中国历史学界史学界说纷纭,不过是史学实践日趋复杂多元的纷乱现实在史学工作者思想上造成认识混乱的切实反映;而且,各自对史学定义的确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定义者学术背景和研究对象的具体内容的影响。
  •     历史并不像我们理解的那么简单啊
  •     高中看过。二刷 卡尔本身的阐释还是比较生动清楚的,可是这个翻译真的 非常垃圾。 花了一下午终于读完了…整理一下准备看第三遍
  •     很不错,卡尔的另一种风格的书,我在写历史有关的论文,顺便看看,还没看完。
  •     这本书是我们要求写作业的,这是我们历史理论课必读的,虽然不是十分理解这本书的观点,但是很明显卡尔的这本书给了我们不少启示。说不定哪一天我还会重新再读第N次呢
  •     很好的历史哲学
  •     PDF版本好像还是少了很多 不过抓住IDEA就够啦
  •     卡尔至少有一件是说对了,历史研究就像在两个致命漩涡之间航行的船,只能小心翼翼穿行在事实与价值之间,必然与偶然之间,历史和现实之间。
  •     电影《辩护人》里的小细节,忽然想起曾读过
  •     翻译翻得我看得想睡觉 硬着头皮看完了 感觉有些观点现在还适用,有些则不然
  •     "只有当历史学家要事实说话的时候,事实才会说话:由哪些事实说话、按照什么秩序说话或者在什么样的背景下说话,这一切都是由历史学家决定的。 "
  •     太无聊
  •     一般是这个系列的,我都看不懂……
  •     学历史的基础书,没有建立自己的历史观,你也就没必要看历史书了。
  •     学历史的,所以买。属于专业类书,很有帮助。
  •     政治让人看清人,历史让人看清事,人人事事,
  •     100多年我的同事们争来争去就争这点玩意
  •     翻译有点奇怪。薄薄的一本,看完不算豁然开朗,但至少得到了一些方向性的启发。
  •     读的第一本史学理论书
  •     看历史书前,应该先看看这本书,有所启迪。
  •     卡尔的书还是不错的,翻译的很好
  •     历史,一门很深的学问
  •     自己是学历史的,非常敬重的老师上课时总是提到这本书,因此决定买了,内容没细看,但是是老师推荐的陈恒译的版本,应该很不错,建议喜欢历史但是不是很懂历史的人看看这本书,会很受启发。
  •     其实这本书可以被翻译为“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
  •     不错的一本书,在图书馆无意翻到的,更新了我那少的可怜的历史知识,应该是一本偏专业的学术书籍,但静下来也不会太深奥。
  •     一扫我高中学的那些“静止的”历史理论和思想
  •     每个人有自己的历史观,历史是什么?自己好好想想
  •     爱德华·霍列特·卡尔的《历史是什么?》在1980年代对中国史学理论研究有着重要的影响。新出的商务版陈恒译本,与吴柱存译本相比,增加了“导言”、“第二版序言”及戴维斯的注释。卡尔的史学思想明显地受到新黑格尔主义历史哲学家、特别是克罗齐的影响,把历史学理解为“现在与过去之间无休止的对话”(该书的名言之一)。这句话本身没有什么错,而且只是一句老生常谈。问题的关键在于卡尔更强调的是“现在”,亦即作为历史表象的“人类此在”历史,这与克罗齐的名言“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在思想上是一致的。这种诗意的、历史表象主义的极端,就是后现代历史哲学对本质性历史即客观现实地存在的“人类往在”历史的彻底否定。《历史是什么?》的另一句名言是“历史研究是一种因果关系的研究”。这体现了亚里士多德所奠基的西方科学的精神和传统。也正因为卡尔没有忘记这种追本溯源的科学精神,所以他的历史表象主义才没有绝对化为“此在主义”。最不可理解的是,国内目前大有给历史科学“去科学化”的趋势。这实在没有一点的道理,也是最荒唐的史学主张。“历史学”本身就意味着“科学”——亚里士多德意义上的“科学”。历史科学的“去科学化”,本质上就是取消历史学本身。后现代主义的反科学主义、反本质主义,必然首先要反历史主义,必然要拿历史科学开刀、取消历史科学存在的合法性。中国的历史学家只会跟在西方学者屁股后面跑,难免自觉不自觉地登上洋人的“贼船”。
  •     居然没有标记过这本。有空再读一遍吧。
  •     卡尔是研究社会主义的名家,从书后附的年谱看,一生都在研究马克思、布尔舍维克。历史是什么?他的问题,也正是我想要问的,希望看了这本书,能找到答案
  •     特别讨厌历史的我都能通篇读完 逻辑缜密视角切题
  •     知道历史是什么是知道历史真相的基础
  •     导师推荐的国外译著,是很不错的历史类书籍
  •     早就看过关于卡尔的《历史是什么》的介绍,都乐之后,大呼过瘾,卡尔绝对是那种把理论讲的非常透彻的历史学家,对问题的分析深入浅出,喜欢用生活类比的办法说明理论,贴切而生动,能将理论解读的如此透彻的,恐怕只有卡尔了。
    此外,翻译的文笔也很棒,不是那种很滞涩的让人不知所云的翻译,喜欢。
  •     卡尔的代表作,没啥说的
  •     用啃字不为过
  •     比喻花样迭出,作者是吐槽大师
  •     本书是西方传统史学的经典之作,值得的一买!也是史学理论的重要的一本书
  •     我不是学历史的,写得再好也只是学术著作。不推荐象我这样没文化的买。
  •     读书会讨论过书中的内容,基本涉及历史的很多角落,不过似乎现在缺货,可见此书还是有收藏和品读价值
  •     喜欢历史的人必读
  •     虽然这本书出名,但卡尔最被后人认可的是国际关系学。他被后人评价为现实主义国际关系学之父,他在国际关系学上的开山之作是《二十年危机》,这是现今国际关系学专业学生必读的书本。
  •     这是一本相当重要的书。重读这本书让人收获颇丰。用心阅读这本书会平息很多无聊的争论。
  •     Edward H Carr,1961初版,根据2001再版翻译的

    小书有两个很好的序,RJ 埃文斯和RW 戴维斯的序几乎和Carr的著作一样精彩,前者让我边走边看,觉得妙语连珠,重要的是,给我上了一堂课,一堂关于历史学的课

    时光在变,套用Butterfield的话说:唯一绝对的东西是变化,,,保持自己头脑中的东西不变化是危险的、腐朽的、没有前途的

    Carr的正文,应该说第一章和第五章写的最好,第一章雄心万丈,证实了一个假说:历史是历史学家与历史事实之间连续不断的、互为作用的过程,就是现在与过去之间永无休止的对话。。。而第五章作为进步的历史,我同意一半的内容,即历史是变化的,进步是非连续的

    Carr的历史道德观、因果关系是我不同意的,几乎是鄙视的。。。历史事件、进程与道德无关,历史上的人可能有道德评价,历史事件却是冷酷无情的,历史事件看来,几乎可以让人的血冻成冰河。。而且历史,不具有预判性,不具有“规律性”,这个规律性的确是某些学派最恶毒的一点。历史,不存在因果关系

    在维多利亚时代之后,Carr在WW II后试图定义历史的含义,与以赛亚·柏林、波普尔、汤因比、奥克肖特的论战及评论,给这部书带来一种传奇色彩

    本书不艰深,实际上是一种当年的大众讲座性质的,与现在某节目相仿,呵呵



    不过,这部书带来的后果是,我在当当网上又订购了一批类似的书,呵呵,看来我有购书强迫症了,哈哈哈哈
  •     很经典的一本历史类书籍,适合历史入门者阅读。
  •     写论文用的,没想到读到一堆看过无数次的经典,慢慢读来很有趣
  •     一如既往的好。多看书长知识。
  •     作者是以赛亚伯林的好朋友,还是剑桥大学董事会终身成员,不过作者确是不是一位史学理论家,更多的是实践家吧,对苏联、对时事政治、对现在发生的事情影响着作者,以致“历史是历史学家与历史事实之间连续不断的、互为作用的过程,就是现在与过去之间永无休止的对话”这样的观点,甚至让我误会了柯林伍德。本书谈不上历史哲学,只是作者的思想,观点没新意,论证甚至琐碎,假设不是作者这么显赫的身份,会是经典吗?
  •     金句满书飞
  •     历史是历史学家与过去时时更新的对话。与其他学科不同的是,历史学是必须将研究对象置于时空限制中的。历史学家需要想象的理解力,在碎片版的资料中有选择地整理出一些重要的历史事实,通过总结他们之间的因果关系来概括出一些教训,可以应用于以后类似的某些事件。历史并不对未来做语言,也没有任何学科可以,和科学一样历史只是总结了一些一般性的经验,然而我们并不能说这是无意义的。过去遗留下的资料的碎片化决定了我们永远不可能还原真实的历史,面对偶然性事件对已知的因果关系的挑战,历史学家应该做到的是将之抛弃,因为其没有研究价值。随着因果关系的推翻和重建,历史学家对于该段历史的认知也将更为深入。受人的认知能力所限,人可能永远无法确认所谓“历史的规律”,任何这种类型的结论往往是粗暴的。然而我们也必须尊重价值判断的多元性。
  •     历史哲学中的经典
  •     该书是英国著名史学家卡尔的一部享誉世界的历史理论名著,作者在书中对“历史”从各个侧面进行了剖析,广征博引,提纲挈领,提出了“历史就是与现实不断的对话”的著名命题。
  •     连夜看完,有一些语录真是精彩。
  •     经典中的经典。。。
  •     历史是什么啊
  •     其實沒有哲學基礎的話理論的東西也不是很好懂嗷,先把作者關於實踐的一條條教訓記下來好了,等著二刷吧。
  •     现代主义史学派的代表,理查德教授推荐,对许多历史学基本问题提出了真知灼见,应该作为历史专业学生基础读物。历史不是纯粹客观的,也不可能纯粹客观,历史资料都是历史事实在历史学家头脑中的反映。
  •     充满了折衷的意思,且内容易有东一锤子西一榔头的感觉,个人认为属于杂烩式历史哲学入门书,缺乏明晰的体系与框架,此书完全不如同类型的Bloch的为历史辩护精彩。 以及“历史就是与现实不断对话”完全不是一个新命题,这简直是年鉴派的立标之本,怎么就成了这个人的新学说呢?
  •     里面观点都很经典。
  •     不错,大概因为是演讲所以除了个别地方以外话都说的比较圆。既然这个问题历史学家们几十年几百年纠缠不清,那也让我无责任地作一个原理性的判断:历史是什么?历史是人们的避难所。
  •     国际关系史大师的历史宏观思考,他说20世纪是人类自我意识的时代,这样的思考和历史未来的发展比较起来发人深思
  •     真题最靠谱,这本书对考试实战演练非常有用
  •     非专业学者的一本关于历史方面的著作,内容通俗易懂 值得一看
  •     傻逼翻译扣一星
  •     非常有益
  •     入门的小册子。
  •     如书名所言——历史是什么?真的把我难住了。回想一路走来,上过历史课、读过历史书、关注过历史发展,可是,到底历史是什么?看的这个问题一下子懵了,还真的说不上,呵呵!真的要看看这本书了,不是为了找到答案!
  •     历史是什么是卡尔写的一本通俗易懂,很有意义的史学书籍,还有海外中国,西方日本系列丛书都不错
  •     满含折衷主义的演说,普及性较高
  •     好难理解呀 不过还是有收获。 历史永远不是客观的·。 可是地球是运行的呀
  •     因为作者是外交政治出身,这本书读起来也比较易懂,很适合想要了解历史学的人,但是其中的史学观念不应尽信。
  •     duang~没想到爱德华•卡尔那里 历史最终还是指向了理性
  •     此书虽薄,却十分精炼。看待历史的角度独特,客观且理性。
  •     爱德华·卡尔对历史学的解读,尤其前沿以赛亚·柏林和他的争辩很精彩。
  •     按照传统的观点来看,本书算不上经典,因为争议很多。但对于勤于思考的读者来说,这本书绝对是锻炼思维与观点的最好教材,每一个观点都会让你深思百遍,回味无穷。所以还是想有兴趣的读者推荐,书的质量很好,翻译也是国内目前最好的版本,有相关顾虑的读者完全可以放心购买。
  •     睿智 深刻 富有远见 无可挑剔
  •     作为柏林的拥趸看到许多细微之处还是不禁莞尔。给满五星的原因概为琐碎的相互叙事背后宏达的历史潮流视角,译笔不佳,瑕不掩瑜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