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学历史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史学理论 > 经学历史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日期:2008年第二版
ISBN:9787101005349
作者:皮锡瑞
页数:364页

作者简介

中国经学,假使我们慎重点说,上追到西汉初年为止,也已经有二千一百多年的历史。这二千多年中,经部书籍,因为传统的因袭的思想关系,只就量说,也可以配得说“汗牛充栋。”不说别的,我们只要一看纳兰性德汇刊的通志堂经解,阮元、王先谦汇刊的正、续清经解,也几乎覴你目眩;至若列举朱彝尊经义考的书目,那真所谓“更仆难数”了。但是,假覴我们能够应用史学家处置史料的手段,这许多繁重的著作,也不过可以归纳为三大派,所谓“经学的三派”。这三大派都显然自有它的立志和特色,可称为一、“西汉今文学”二、“东汉古文学”,三、“宋学”。
本书是第一部完整的中国经学史。在书中,皮锡瑞以今文经举作为经学的正宗源头,在经学发展各时期的叙述中,以今文经学在各个时期舶发展为依归而进行判别。全书共分十个部分,分别论述经学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过程。

书籍目录

序言
凡例
一 经学开辟时代
二 经学流传时代
三 经学昌明时代
四 经学极盛时代
五 经学中衰时代
六 经学分立时代
七 经学统一时代
八 经学变古时代
九 经学积衰时代
十 经学复盛时代
附录一 皮鹿门先生传略
附录二 本书引用清代人名出处表
重印后记

前言

  皮锡瑞经学历史是经学入门书籍,可以说是经学之导言;本篇的任务,在介绍经学历史于读者之前,那不过是经学导言之导言而已。然而因为是经举导莒之导言,所以不能不对于经学先作鸟瞰的说明夕以便显出经学史的重要性和本书的价值。  中国经学夕假使我们慎重点说,上追到西汉初年为止夕也已经有二千百多年的历史。这二千多年中夕经部书籍,因为传统的因袭的思想关系,只就量说,也可以配得说汗牛充栋。不说别的夕我们只要一看纳兰性德汇刊的通志堂经解,经解,也几乎使你目眩多至若列举朱彝尊经义考的书目,那翼所谓「更仆难数」了。但是,假使我

图书封面


 经学历史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自幼受新学濡染,对于经学堪称无知。所有的不过是对古代一些符号化的认识,封建、保守、礼教以及五千年文明史之类。少长,又赶上社会掀起了一股“复古”大潮,于是看着半懂不懂的文言又奉为经典了。可惜,所谓“经典”,对于大众以及大部分受新式教育出来的人,不过是对古代有一次符号化的包装。从极端的摒弃到狂热的追捧,对于“中国古代”,很多人采取了一种自甘“外在于其中”的旁观态度,不过算是在京剧的戏场里跟着忠实票友叫好的“客人”,甚或是“异乡人”了。这就是中国传统经典面对现代中国人的尴尬。当一个中国人使用老祖宗的东西仅仅是为了“有裨博雅,无关宏旨”,他已经渐渐丧失了前代对古典的判断能力。更可悲的是,每当民族情绪的有一次激荡,这些古代经典的游魂又依附于浅薄的流氓政治&学术暴力,转化为万世不易的律法。这种对经典的曲说在抛弃经典若干年后的反复肯定还会一次次重来。清末置京师大学堂,创设经学院。辛亥一变,经学不再单设,严复持之甚力,今日观之,未免矫枉过正。漂亮的经学堂由于办学经费无着,也托付军方以谋稻梁应急。之后的白话文运动,“新文化”的激进主义思潮不断推动中国进入万古未有的奇变之中。然而,经学毕竟不是摆设,要了解中国古代思想世界,更不能对其视而不见。其本愈固,其枝弥繁,在“救亡”背景下作为时代的公敌必然遭受一波波的毁灭性攻击。不论新老士人,往往并欲除之而后快。随着教育体制的整个脱胎换骨,也许不在先烈们的估计之中(他们都有旧学基础),新一代人,已经把古典淡忘。有人说,文艺复兴是对古典的重新解读。崩坏之后的经学也不妨再度被我们拾起,我不愿倡导什么读经,只希望,我们的祖先不再是任人愚弄的符号,古书中的智慧也要进一步的拷问,是为幸。
  •     这本书是我研一的时候,作为了解经学历史的入门书。当时手头也没有纸质版,就直接在网上下单了。但买来之后才发现,其实这本书不是很适合阅读,字体比较小,字迹有点模糊,并且是竖排,在书上做笔记不是很方便。内容是比较不错的,但是皮锡瑞首先是一个今文经学家,在对经学历史进行评价的时候很难不受其主观影响。
  •     皮氏的这本书写得不是很难,对经史有一点常识的人,读这本书都不会觉得深奥。除去注,这本书最初其实也就只一卷,读完也用不了太多时间。皮氏总结的不一定很对,但是讲述的脉络十分清晰。对经学有兴趣的人来说,这是一本很好的入门书。末世纷纭更乱真,从这本书中,也可以了解读经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而哪些注疏虽富盛名,却其实难付。说一下做注的这个人,周某,对他也不是很了解,但是却很不欣赏他注书的态度,似乎他不太看得起皮氏,抱着一个怀疑甚至鄙视的态度。注书时间为民国之后,这一时期的所谓学人,似乎都爱谈一些西方新思想,对自己的传统却不太看得顺眼。平心而论,周注还是比罗详实的,可就因为他看不起皮氏,所以动辄会下一些很噎啜的话,可既然你不相信皮氏,为什么还要注他的书呢?这就不能不让人怀疑他做注所取的材料是否得当。此人在后记里还推荐了一下他自己写的经学概论。估计早就没有人看了吧。其实我们看古人的书里面,除了别有用心的书,很能看出一种很真实的态度,不管他说的是对还是错,不幸,这种态度在现在越来越少了。

精彩短评 (总计57条)

  •     读之时要时刻记着,此为“今文经”学者的著作,是有其特定的立场的,方可不昏昏而敝。古今文经之争,清朝是其一端,此书虽然与现当代学者眼光不尽相同,然其草创之功不可泯灭,且其中亦颇多中肯之论,值得一读。另,周予同先生书前的序言,亦值得仔细研读。
  •     当年很崇敬地读,现在不想再翻
  •     今文经学之立场极度鲜明。
  •     了解经学的重要参考书目
  •     经学史的整体脉络得以清晰。周注详实,连皇帝年号都一一注出,甚便读者,然亦未必如朱维铮所言舍周注而本书不可读,本末关系不可倒置。惟国中至今尚无一极佳之经学史。。此书多从今文家立场论述。客观和详实皆不足而能经久不衰,真可谓世无英雄而使庶子成名。。
  •     都是经学老师惹的祸
  •     说是入门书,对我简直是扫盲。根据皮氏最后所录的《四书提要》,他对经学史的判断与当时官方的普遍判断同构。他所较为贬低的譬如魏晋,恰是现在学术的热点,甚至早已是五四一代借以撬动传统文化,尤其是经学文化的基点。今日学者少有治今学的人,大概也是不能逃开时代的意识形态(重科学、西学)。若后世恢复了经学,看现世面对经学的普遍的一筹莫展,又该怎样评价今天? 我的焦虑已不是面对西学的焦虑,虽也不是对此有什么了解,但至少比对经学、传统文化了解的多。 又及,此书可作为一本简略的经学目录。
  •     皮氏此书在当时算是今文经学里面比较公允的一种了,但还是有明显的尊今攻古倾向,有周予同先生的点校之后,雅颂各得其所,是至今为止正儿八经的最好经学入门书了。
  •     一颗星给周予同
  •     前面的周序相当精彩
  •     读完此书我也是拼了
  •     繁体直排
  •     历时一周才读完,诚如周予同先生言,现下还没有一本更“合于要求”的经学史,皮锡瑞的书便无妨重印。今文家说法在第一章让我颇不能接受,孔子可敬,但一旦要尊起来没个谱,就令人反胃了。但第二章皮有一个意见让我眼前一亮,西汉史籍所载之文献确实多属今文,古文似乎真是要很晚才浮现在我们眼前。
  •     这本书是我读的第一本介绍经学历史的书,第一遍根本不知道说什么,第二遍做了一些笔记才有了一个大概的概念和轮廓。
  •     有主观立场更好看
  •     在尚未形成現代學術觀念的時期的第一部最接近今天學術史的「學術史」,光是突破學案體就很不易了。澎湃不可遏的今學立場不能成為批判的理由。
  •     虽然皮鹿门先生并非从史学的角度论述经学历史,但他揭示的经学发展,正如周予同先生所言,了解此书还是非常必要的。论及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经学,非常想听听许君的高见。
  •     偏于今文经立场,入门书。
  •     先钞一遍再说
  •     必读。
  •     皮先生是偏經今文學的,看了開頭幾章,幾乎都為孔子的政治家身份辯白而否定經古文學。一個學期的經學研讀課程學習下來,還是不能給今古文學分個高下優劣。但對皮先生觀點有些不認同。
  •     皮氏平允,周注详尽。放眼今日,竟仍无一部可代替之经学史入门书籍,奈何?
  •     应该找个时间把它背下来
  •     路子野
  •     注解比正文长得多,但是有些貌似影响了学术性(?),大多还是很有价值的。序也写得很好。不过,我没觉得此书很强调孔教~~
  •     一本值得选择的经学史入门书籍。全书语言简明,条理清晰,叙述求实平和,持论上突破门户之见。作为一个今文经学者,皮氏做到后两点殊为不易。另,书中的周予同注没有细看,个人感觉同样偏重照顾入门读者,不嫌繁复的注释了书中几乎所有的人名、书名以及经学专有名词。不过这毕竟是一本一百年前的经学史著作,书中正文以及注释上的观点有些已经比较陈旧,读者阅读时不可尽信。
  •     花了三天時間,趕在考試前刷了一遍。除去第八章變古時代的詳註沒有細讀以為,真真從頭到尾刷了一遍。以此書入門,再拾起其他經學史書籍,該是綽綽有餘了。缺點當然也有,但凡明瞭之後無甚大礙。
  •     补记
  •     平实。
  •     還好呀呀
  •     大愛皮公
  •     学求心得,勿争门户;若分门户,必起争诟//圣人之经,本如日月,万古常新。
  •     值得一读的历史专业书籍
  •     看着玩。
  •     顺畅
  •     脈絡掌握得很好,周注亦甚佳。
  •     今文經大師經典
  •     入海口
  •     又刷了一遍
  •     清今文學者經學史見...
  •     很值得讀
  •     今日猶為初學治經者所必讀
  •     這也是皮氏一本頗好讀的書了。
  •     作为“历史”,此书已经完全达到了提纲挈领且几乎不囿门户之见的水平,看到末章隐隐有些感动。周予同的注释几尽完善,也在序言中点出了此书的一些问题(学术史整理方面不得不服周、朱师徒二人)。只是实在对经学一事提不起兴趣,很长时间才看完,感觉就记下了一些经学历史上扯皮的八卦,然后记住皮先生所言治经还是要从近人之说治起。日后存翻吧。
  •     是药三分毒,钱钟书说,再伟大的著作出版也都是制造一个谬误,给未读过此书以及想以此书入门经学的同学两点建议: 第一,读此书不可尽信,但是该书作为入门书籍。很大部分读者并没有足够知识来辨明皮锡瑞门户之间,读完后尽可读读钱穆等人著作解读,不才以前无人指导,读了一堆疑古的东西,还真以为天下书都是刘歆篡改分; 第二,必须读注解,不可不求甚解。经学之说,玄微精妙,若想以正文把握经学走向,不借注解扩展,恐怕差距甚大。
  •     简明易懂
  •     基本从正史儒林传和常见书得来,观点偏颇自不必说。正如周予同前言所说,在当时也就这本书了。
  •     虽然称历史,其实是学术师承纪。今文派的一家之说。
  •     國朝諸經學史,大多以皮書為基礎衍發吧。我死心了。
  •     京东阅读上读的无注版,有时间再看一遍周予同的注本
  •     一個半鐘頭讀了不到三十頁⋯一学期总算度过一遍了…
  •     此书在南京时屡遭水厄,历十日读毕。周老先生注释工程浩大(此书随便一章拿来做史源学作业都会死人……),然略显繁琐,常有吃力之处;偶有抒发己见之处,甚是可观。正文倒是比刘申叔经学教科书生动好玩不少,脉络明晰,皮氏治学取向亦在在可见。趁着与经学通论对读再认真过一遍。
  •     喜欢~
  •     此书为经学大师名著,吕思勉推为经学入门第一书,又为经学大家周予同所注释,堪称最佳版本。但以个人阅读经验而言,我建议先抛开注释,直读原文。周氏注释精细严谨,不愧经学本色,但注释浩繁,与原文参看,极易喧宾夺主。本书属“学生国学丛书”,注释实为学生而设。原著本极简约明畅,允为经学入门之阶梯,而一经诠释,反觉甲胄重重、岸然高据,不易亲近了;注释本应便于读者,实则竟成障碍,功过是非,实在难言。
  •     大概是大学以来翻的次数最多的一本书了
  •     想来先生三十岁始治经,我也不必着急了。
  •     不需多说。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