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戏弄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史学理论 > 唐戏弄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6
ISBN:9787532543779
作者:任半塘
页数:1416页

作者简介

这是一部从形式和精神两方面来阐明唐代戏剧发展状况的学术专著。作者广征博引,力求提示戏曲在宋代之前340年中的发展真相,介绍王国维《宋元戏曲考》问世后学者的种种分歧,以促使对戏剧起源和发展作进一步探讨。全书分总说、辨体、剧录、脚色、伎艺、设备、演员和杂考八章,并附有唐五代优语和唐戏百问等资料。本书最初于1958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1984年由本社增订再版。作者在原有基础上,增补近十万余言,除了充实有关史料外,对周代蜡祭、唐代戏剧文体和钵头戏、参军戏、傀儡戏等,也多有新的阐发。

书籍目录

王序
弁言
凡例
第一章 总说
一、正名
二、去蔽
三、溯源
四、初唐
五、盛唐
六、中唐
七、晚唐
八、五代
第二章 辨体
一、唐人分类
二、近人分类
三、第三种分类
四、歌舞戏总
五、合生
六、大面
七、钵头 附钵头戏不同於日本拔头舞、印度拔豆舞辨
八、弄婆罗门 附和尚俳优说
九、拍弹
十、参军戏 附参军戏非相声杂技辨
十一、傀儡戏 附戏剧不源於说话辨
十二、猴戏
第三章剧录
一、概说
二、踏谣娘
三、西凉伎 附胡腾歌舞戏说
四、苏莫遮
五、兰陵王
六、凤归云
七、苏中郎
八、舍利弗 附梵剧唐戏比较说
九、义阳主
十、神白马 附"弄贾大猎儿"
十一、旱税
十二、弄孔子
十三、樊哙排君难
十四、麦秀两歧
十五、灌口神队
十六、刘辟责买
十七、科白类诸剧
十八、待考诸剧
第四章
一、概说
二、生旦
三、末酸
四、参军苍鹘
五、痴大木大
第五章
一、剧本
二、音乐
三、歌唱
四、舞蹈
五、说白
六、表演
七、化妆
第六章
一、剧场
二、服饰
三、道具
第七章
一、概说
二、非优伶之演员
三、优伶名位与生活
四、女优
五、初盛中唐优伶
六、晚唐优伶
七、五代优伶
第八章
一、唐诗与唐戏
二、唐传奇与唐戏
三、唐变文与唐戏
四、梨园考
五、附会玄宗庄宗诸说
附载
一、唐优语 三十六则
二、五代优语 二十二则
三、关于黄幡绰之传说 十三则
四、唐戏百问 一百零三则
补说
一、戏礼──周代蜡祭
二、萧衍李白上云乐之体和用
三、孟郊列仙文究竟是什么文
四、李商隐俳谐诗指实
五、明张宁咏唐人勾兰图诗解释及辨正
六、说踏谣娘
七、辽兴宗后妃演戏
八、戏弄衡源
九、"戏剧风"说补例 八则
十、钵头戏补说
十一、参军戏补说
十二、傀儡戏补说
十三、补说拾遗
后记
续后记
索引

图书封面


 唐戏弄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这篇文字写于三年前,当时有部《兰陵王》电视剧在热映。我没有在搜索相关的研究现状,而主要参考了任半塘先生《唐戏弄》中的一些考证(当然也有一些内容是我从别处搜集整合;另外《唐戏弄》中关于《兰陵王》的资料也比较分散),权且将此文当作《唐戏弄》的一则读书札记吧。兰陵王故事为古代音乐史与文学史上之重要素材,由此亦可进而窥知我国戏曲之若干演进迁易。一、《兰陵王》本事兰陵王长恭事最早记载于《北齐书》卷十一兰陵王孝瓘列传,《北史》卷五十二文字几乎尽同。《北齐书》云:“兰陵武王长恭,一名孝瓘,文襄第四子也。累迁并州刺史。突厥入晋阳,长恭尽力击之。芒山之败,长恭为中军,率五百骑再入周军,遂至金墉之下,被围甚急,城上人弗识,长恭免胄示之面,乃下弩手救之,于是大捷。武士共歌谣之,为《兰陵王入阵曲》是也。历司州牧、青瀛二州,颇受财货。后为太尉,与段韶讨栢谷,又攻定阳。韶病,长恭总其众。前后以战功别封巨鹿、长乐、乐平、高阳等郡公。……长恭貌柔心壮,音容兼美。为将躬勤细事,每得甘美,虽一瓜数果,必与将士共之。……”从这篇唯一的正史列传记载看来,兰陵王“貌柔心壮,音容兼美”不假,但关于他作战时因容貌美丽而著假面一事似属无稽。考之《北齐书•卷二》:“西魏晋州刺史韦孝宽,守玉璧城中,出铁面。神武使元盗射之,每中其目。”《晋书•朱伺传》:“夏中之战,伺用铁面自卫。”《南史•贼臣传•侯景》:“见贼军皆著铁面,遂弃军走。”由上述记载可知,著铁面自卫,是当时军中流行事。兰陵王作战时批胄著面不假,但与下文貌柔容美不相联属,故不得谓兰陵王因容貌美丽而著假面是也。言兰陵王因貌美而著假面,皆唐以后史料之敷衍。二、《兰陵王入阵曲》关于《兰陵王入阵曲》,除了上文正史记载以外,《教坊记》云:“大面出北齐。兰陵王长恭性胆勇,而貌若妇人,自嫌不足以威敌,乃刻木为假面,临阵著之,因为此戏。亦入歌曲。”《隋唐嘉话》云:“高齐兰陵王长恭,白类美妇人,乃著假面以对敌。与周师战于金墉下,勇冠三军。齐人壮之,乃为舞,以效其指麾击刺之容,今‘人面’是。”《通典•卷一四六》及《旧唐书•音乐志》云:“代面出于北齐。兰陵王长恭才武而面美,常著假面以对敌。尝击周师金墉城下,勇冠三军。齐人壮之,为此舞,以效其指麾击刺之容,谓之《兰陵王入阵曲》。”大面即是代面,为歌舞戏之一类而并非仅一剧名。以面具著面或塗面皆可谓之大面。著面具为戏绝不自《兰陵王》始。汉代以前著面具为戏者,王国维先生于《古剧脚色考•面具考》一文已列之颇详,此点不可不明。《兰陵王》为大面伎之一种,昉自周之方相、汉之象人,而出于北齐,前文史料已明,绝无吾国人不能自创而必有赖于模仿西域音乐者之理!读者另需注意,此处几种史料皆为《兰陵王》当北齐时为《入阵曲》之情形,而并非《兰陵王》于唐代入燕乐后之情形。是溯其源而非指唐时之实。唐曲名“兰陵王”之下,从无“入阵曲”三字。宋叶廷珪《海录碎事》云:“北齐兰陵王体身白皙,而美风姿,乃著假面以对敌,数立奇功。齐人作舞以效之,号‘代面舞’。”方乃准确之言。而代面舞或《入阵曲》,是只为状貌之容舞,抑或为演故事之戏剧,史无记载,不可详知。惟唐时之《兰陵王》歌舞戏,继承北齐之《入阵曲》而熔铸升华,则无可疑。三、《兰陵王》歌舞戏唐时有《兰陵王》歌舞戏的表演记载,见于《全唐文•代国长公主碑文》,其文云:“初,则天太后御明堂宴,圣上年六岁,为楚王,舞长命(阙三字)年十二,为皇孙,作《安公子》;岐王年五岁,为卫王,弄《兰陵王》,兼为行主词曰:‘卫王入场,咒愿神圣神皇万岁!孙子成行。’公主年四岁,与寿昌公主对舞《西凉》,殿上群臣咸呼万岁!”。“圣上”指玄宗,此文作于开元二十二年。既然五岁儿童能学弄此戏,足见此戏在当时之盛行,尤其在宫中之盛行。至于此戏之容貌内容,只有唐段安节《乐府杂录》一段记载:“戏有代面,始自北齐。神武弟有胆勇,善斗战,以其颜貌无威,每入阵,即著面具。后乃百战百胜。戏者衣紫,腰金,执鞭也。”任半塘先生于《唐戏弄》一书中对此段歌舞略加想象而有述曰:“此剧演高长恭为武将,衣紫袍,围金带,蒙大面具,作威猛之容,惟尚不妨歌唱。手执鞭,率从卒,在金墉城下,呜咽叱咤,指挥击刺,勇战周师。而与从卒就《兰陵王》曲,递相唱和,歌成《入阵曲》。其声情与面容、舞态相配合,奋昂雄壮。较《踏摇娘》之作雌声,而慢拍哀吟者,迥异也。演员除主角及从卒外,尚有周师若干人登场。”唐代歌舞多为大曲,但亦有非大曲者。《教坊记》三度叙录《兰陵王》,分在舞曲、杂曲、剧曲,而所列四十六大曲名内,独无之,可证并非大曲。又,《兰陵王》起于军歌,乐必近于鼓吹,去大曲多用管弦者益远。四、《兰陵王》曲子词宋以后,则再无《兰陵王》作为歌舞戏之记载者。《兰陵王》转而为北宋周邦彦所创之曲子词调。周邦彦词之特色与其在词史上之地位,周济《宋四家词选》与王国维先生《清真先生遗事》所论至为肯綮,而《兰陵王》词沉郁劲直,又堪为周词之代表。宋毛幵《樵隐笔录》云:“绍兴初,都下盛行周清真咏柳《兰陵王慢》,西楼南瓦皆歌之,谓之《渭城三叠》。以周词凡三换头,至末段,声尤激越,惟教坊老笛师能倚之以节歌者。”可见当时周词之盛行。《词苑英华》本《少游诗馀》中有《兰陵王》一首,故有人谓《兰陵王》词调少游时已有。少游此词盖低手伪托,深不足辩。罗忼烈先生于《清真集笺注》中已有深论,考《兰陵王》为周邦彦提举大晟府时所撰新腔无疑,此不赘述。现将周邦彦《兰陵王》词誊录于下:“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 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梨花榆火催寒食。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 凄恻,恨堆积!渐别浦萦回,津堠岑寂,斜阳冉冉春无极。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沉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五、《兰陵王》日本唐乐日本又有所谓《兰陵王》日本唐乐者,前此有诸多学者将其与我国北齐至唐时《兰陵王》歌舞戏混为一谈,其实二者厥为二事。日本《罗陵王》曲,简称《陵王》,原称《龙王》,有时因音讹而称《兰陵王》。亦因舞人冠龙头之面具,遂以混淆。幸有任半塘先生辩之甚详,在此略为引述:《罗陵王》主题为娑竭罗,是龙王之女,与《兰陵王》故事可谓风马牛不相及。《罗陵王》传自林邑(今越南),来源与《兰陵王》亦绝不相同。《罗陵王》舞人手执小木,意在招日,较之《兰陵王》阵前勇士挥鞭杀敌,于义于象,相去远甚。《大日本史》有记载《罗陵王》戏“开口、显齿”,我国之《兰陵王》戏颇重歌唱,“开口、显齿”则不能歌,此又与我《兰陵王》为一大异。由此种种证据,断不可言日本今所保存者,犹我唐代之轨范!本文发布于微信公众平台(乐彼知园),未经笔者本人许可,谢绝任何形式的转载。

精彩短评 (总计8条)

  •     读的是作家出版社58年版。正名去弊,溯流寻源。对之前戏曲史,尤其对王国维《宋元戏曲史》多有批驳。广采博收,用笔谨严,惜之枯繁,不大好读。
  •     资料丰富,考辩周详。对于了解唐戏之发展状况,此书帮助颇大。
  •     我看的老版,居然没法添加……
  •     半塘先生,朱大家同学的师祖。
  •     早于唐声诗接触,也是对我深有启发的书。
  •     经典
  •     唐戏是否具戏剧之辨论,展开已久。预料此稿新版印行之后,进一步将有更具体之争辩。在此项争辩中,必然坚持两点,持之亦不费力:一乃王考“真戏剧必与戏曲相表里”之绪论,务当取销,以容纳古今话剧;二乃对于古剧之理论,当容两派并立——一派由“体”出发,仿重故事性与形式,亦并不废意义与作用;一派由“用”出发,偏重意义与作用,亦并不废故事性与形式。换言之,此二派中,一重休,一重用;一重貌,一重神。体用之间,古剧譬如古医;礼貌之间,古剧譬如古画。近人之排拒古话剧真戏剧者,每认为非真演故事。如周贻白先生于中国戏剧的起源和发展一文内,指古话剧曰:“它是以一种主观的企图,拟造出一个故事,而求达到其讥评或讽喻的目的;而不是以客观的故事情节,通过演员的表演技术,从所装扮的人物形态,来表达其内容和所含的意识。”
  •     大四的寒假,图书馆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