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第77辑)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史料典籍 > 老照片(第77辑)

出版社:山东画报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6
ISBN:9787547404058
作者:冯克力
页数:189页

作者简介

由冯克力主编的《老照片》提供给读者的,除了已逝的生活,已逝的
场景,还有各种各样的视角。一张照片,一段往事,虽然叙说的只是一个
人或一个家庭的经历,看似微不足道,但同时却于不经意间折射出了一个
民族,乃至一个国家的历史……《老照片》出版后风靡海内外,至1997年
每辑销量达30万册,是当年十大畅销书之一。

书籍目录

记梅贻琦夫人韩咏华
我的老师周辅成先生
从军札记
我的大学
北京地铁的开工典礼
核试验亲历记”
镇江的人防工程和民兵训练
“隐蔽”在照片中的历史
未被认可的八路
爷爷的足迹
陈涛的传奇人生
涅粱
七十年前的全家福
印象姥姥家
黄君璧与蒋介石的交往
鲜为人知的史实
过去的官员与教授
封面 1942年的姑嫂合影(王宛欣)
封二 同住台大医院的胡适与梅贻琦(刘自强)
中插 鲁中旧影(秦风老照片馆)
封三 在照相馆留影的女子(黎家军)

编辑推荐

由冯克力主编的《老照片》内容介绍:“逝鸿片羽”、“旧事重温”、“凝望集”、“故时风物”、“名人一瞬”、“秘闻片影”、“私人相簿”、“环球影存”、“记者手存”、“法国专稿”、“照片考证”、“再品斋”、“事件写真”……在回荡着回忆的背景音乐声中,你可以慢慢咀嚼每一个故事、每一张照片、每一个细节,细细体味我们经历过的或未经历过的、听说过的或未听说过的,任这些云烟般的往事穿透时空、萦绕在我们的心头耳边……

章节摘录

记梅贻琦夫人韩咏华    韩咏华生于1893年8月28日,祖籍安徽,后移居天津。韩、梅两家是世交。    韩咏华兄弟姐妹五人,七妹为卫立煌太太,亲戚中还有地质学家袁复礼、华裔美国图书馆学家袁同礼、农业经济学家韩德章、数学家徐宪瑜、物理学家汪德昭等。    韩咏华和梅贻琦颇有缘分。1898年11月,张伯苓在天津严氏家馆教授英文、数学、理化诸西学,梅贻琦是张伯苓此时的学生。1902年冬,严修在家设女塾,聘请张伯苓兼授算术、英文等课,韩咏华是张伯苓此时的学生。韩咏华晚年回忆起当时的情形,写道:“女生上体育课时,要把通向男生院的门关上,因我年级最小,每次都被派去关门。另外,从女生这边隔着窗子也可以看到男生的活动,这样我就知道了月涵和金邦正等人。”    1914年秋天,梅贻琦从美国留学归来。韩咏华说:“我记得他(梅贻琦)是和出国考察观光的严范孙(严修)老先生同船归来的,我们许多人都曾到大沽口码头去迎接。”梅贻琦在天津基督教青年会任干事,恰好韩咏华这时也在女青年会做些工作,两人相识。“那时我已经幼师毕业,任教天津严氏幼稚园和朝阳观幼稚园,业余在女青年会做些工作,每遇请人演讲等事都是我找月涵联系,这才正式与他相识”。    1918年,由严修、卞肇新为介绍人,梅贻琦和韩咏华订婚。两人订婚的消息被韩咏华的同学陶履辛(陶孟和的妹妹)知道了,急忙跑来对韩咏华说:“告诉你,梅贻琦可是不爱说话的呀。”韩咏华说:“豁出去了,他说多少算多少吧。”1919年6月,梅贻琦和韩咏华结婚,梅贻琦此时已经三十岁,韩咏华二十六岁,这在那时已相当晚了。张伯苓偕胞弟张彭春亲赴北京祝贺。    1933年至1935年,韩咏华已经四十多岁了,还在清华大学旁听了一段时间陈福田的英语、钱稻孙的日语和金岳霖的逻辑学。事先曾征求梅贻琦的意见,他不反对,但要求夫人既想学就要坚持学到底。    在昆明西南联大时,梅贻琦家住在花椒巷,一年后迁往西仓坡。正面小楼楼上是梅贻琦的书房和卧室,和儿子梅祖彦同屋住,楼下即是联大办事处。韩咏华住在西面小楼上,楼下是会客室。教务长潘光旦住在南面楼上。此时,梅贻琦的三女一子都在联大就读。    韩咏华在1981年春写的《同甘共苦四十年——记我所了解的梅贻琦》中,提到抗战时期在西南联大的艰苦生活,他们经常吃的是白饭拌辣椒,家常的菠菜豆腐汤已是相当不错的待遇。为补贴家用,吴有训的夫人王立芬绣围巾,卖给驻扎昆明的美国盟军;韩咏华则做糕点出售:“有人建议我们把炉子支在‘冠生园’门口现做现卖,我碍于月涵的面子,没肯这样做。卖糕时我穿着蓝布褂子,自称姓韩而不说姓梅,尽管如此,还是谁都知道了梅校长的夫人挎篮卖‘定胜糕’的事。”后来,韩咏华与潘光旦夫人、袁复礼夫人组成“互助组”,自制这种上海点心,到冠生园食品店寄售。梅贻琦家离冠生园很远,来回要一个半小时。韩咏华不舍得穿袜子,光脚穿皮鞋,把脚都磨破了。P1-6

图书封面


 老照片(第77辑)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这是我完整看完的第一本《老照片》,相比于我手头那本在豆瓣书店淘到的2000年的第15辑,这本小书的价钱差不多翻了一番,但是在这个浮躁的年代,拿起这样一本具有浓厚历史意义与人文气息的小书,让人不禁心生欢喜。大一时写过一篇论文《我们生活在读图时代》,毫无疑问,摄影老师试图向我们宣扬影像,尤其是图片在当今信息时代的爆炸性力量。习惯了文字阅读的我当时还存有一种观念,认为图片比文字肤浅,读图比读文更容易让人浮躁——对于一个正在接受多元文化轰炸的青年,受到了多少流行绘本与网络图片的迫害!当然,后来接触的图片、照片多了,也彻底改变了我对影像的看法。影像记录历史、收藏记忆的功能,在这部《老照片》中发挥到了淋漓尽致。从书中文字的作者本身来说,从照片出发,讲述一段几十年前的故事,就是在重温人生往事、梳理一段情谊、探寻年轻时走过的悲欢离合。而个体命运的展现由无一不带着时代的烙印:年幼有才的赵越胜由于“政治问题”错过了一次去北大念书的机会,而第二次厂里推选时幸运地被推选进北大哲学系,并有幸与中国伦理学泰斗周辅成先生展开哲学讨论(第77辑 赵越胜《我的老师周辅成先生》);李晓斌在“特殊时期”拍摄了一张反映人民上访的照片,骑车绕着城中心一圈确认无人跟踪后方敢回家,这就是后来基本成为“公共产权”并被无数次发表、评论、展出的《上访者》,被誉为“20世纪为数不多浓缩历史的照片之一",那正是1977-1980年来京上访群众最多、最集中的年代(第15辑 李晓斌《关于<上访者>的拍摄及其它》)。如果说历史教科书上展现的是社会领导分子或社会精英知识分子的光荣与辉煌,让人甘拜下风顶礼膜拜,那么《老照片》的图片和文字,是在以一种平易近人的方式,展现普通人人生的一段轨迹。每一期《老照片》都有征稿启事,目的就是向普通读者征集有意思的老照片和相关的文章。如果说《老照片》是一部异彩纷呈的话剧,那么书中的作者们就是一个个独白话剧演员,《老照片》试图让每一个经历了与作者同样时期的读者能够与作者的叙述产生共鸣,它渗透了一种博大宏伟的历史观念:我们每个人都是历史的亲历者和见证者。《老照片》的作者们大多为学者,语言朴实无华,情感深沉含蓄,每次阅读时都觉得像自己的爷爷奶奶在耳边讲故事。一张照片,一段历史与回忆。《老照片》对于我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它让我以一种更平实的态度了解最真实的历史,更在于它唤醒了我对自身命运的探讨。如果将这十多年的照片集成册,将每一张照片都写成一个故事,那是不是另一种形式的《我的自传》呢?

精彩短评 (总计32条)

  •     一本都不想少
  •     每期都买,送货快。
  •     石景山图书馆 写梅贻琦夫人和周辅成先生的文章很值得一看,特别是后者,看到那些年代的人的风度与风采,我们何时又能重现 从军札记中,钢板和钢管,我替你消灭这个敌人令人忍俊不禁 陈涛的传奇人生看得人惊心动魄 北京地铁的开工典礼,了解了地铁是65年开工,69年国庆前通车,81年正式对外运营
  •     从创刊号一直看到现在,一种习惯而已。
  •     喜欢的历史!
  •     有图有真相,看图学知识
  •     老照片(第77辑)老照片(第77辑)老照片(第77辑)
  •     一如既往的支持《老照片》!
  •     不错不错,多看看,了解历史。希望继续扩展,着眼世界
  •     质量和价格没说的,好。这次为了补齐所有《老照片》购买的。
  •     书还好,速度太慢了
  •     老照片系列
  •     真实的东西总是给人震撼的感觉
  •     《老照片》从出版问世就吸引了不少对历史感兴趣人的关注。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定格在那历史长河一束浪花中,丰富的体材,给与读者厚重的沧桑。编者、读者通过她释放怀旧情怀,珍惜今天,期待明天。
  •     很有历史价值,价格也很合适。
  •     从第一期开始都有
  •     一直留心买着,很喜欢。这本书让历史定格,带给人们回忆。
  •     还是以前的水准,不错。
  •     把以前的都买全了。
  •     要收集这么多历史的照片,真不容易,致敬!
  •     奶奶很喜欢的书 帮着都买齐了
  •     品读那些曾经耳熟能详的事件之下的每个个体历史细节
  •     看这种书,让人伤感
  •     好书,喜欢这一种历史价值很高的书。
  •     一直喜欢老照片
  •     冯克力 老照片
  •     品质和质量是满意,很快了.。
  •     这期很好的
  •     有图有文,充满了历史的沧桑,老照片,老故事。
  •     77辑了,好
  •     这本书,我期期都买,一直很好。借古鉴今。
  •     集齐全套!!!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