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故事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世界史 > 印度的故事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10
ISBN:9787308102292
作者:迈克尔·伍德
页数:260页

后记

由于制作工作如此漫长,我必须向许多人致谢。首先,我想感谢印度政府、外交部人员和印度考古调查协会,他们使纪录片拍摄更为顺利。在伦敦,我特别要感谢印度高级专员卡姆利什·夏尔马和巴布利·夏尔马女士他们尽全力提供的协助和鼓励,以及印度文化部长和伦敦尼赫鲁中心所长阿图·凯尔博士。还有印度航空公司,机组人员尽力在旅程中协助我们。感谢德里国家博物馆、巴特纳、鹿野苑、秣菟罗、加尔各答、安拉阿巴德、清奈和坦焦尔博物馆人员,以及加尔各答亚洲协会和德里国家档案处。马杜赖大学校长慷慨地允许我们拍摄他们的遗传计划。萨瑞嘎玛允许我们在纪录片中使用A.R.拉曼的一些曲子。在巴基斯坦,我要感谢巴基斯坦考古调查协会、欧耶马布·杰、瑞斯·阿巴斯·斋地、当时的文化部长贾利·阿巴斯、塔克西拉和白沙瓦博物馆,以及哈拉帕和泰提拜挖掘地点人员。    在家乡,我要感谢大英图书馆的卡特欧娜·菲莱森和她的同事,他们让我们有取之不竭的资源拍摄,并提供大量研究素材;在伦敦帝国学院,桑吉夫‘古帕让我们看计算机图样;在大英博物馆,理查德·布鲁顿、乔·克利伯和莉兹·爱林顿不厌其烦地回答各类问题,并指引我们新的方向。尼克·辛姆一威廉斯教授兴奋地分享他的贵霜发现。在印度,我想感谢R.皮曲查帕教授、埃尔芬·哈比、D.N.贾、A.帕萨德、S.P古帕和S.梅若拉的帮助和洞见;阿里教授是我们在巴基斯坦西北部的考古向导;赞胡·杜拉尼是我们在白沙瓦的主人,他知识渊博,热情招待。我并要感谢沙伦·拉纳格和纳雅乔·拉合利在电话中讨论他们的工作;与罗利塔·尼赫鲁在伦敦共进晚餐、和英迪拉·彼得森共逛坦焦尔花园;罗米拉·坦帕的慈祥言语在许多年前鼓励了一名刚出道的年轻人。我必须强调,以上人士都不必对此书中的错误或诠释负责;此书包含许多引发争议的话题,比如“亚利安”入侵、或中世纪的伊斯兰和印度教的诠释,书中所写全是我个人的结论;我只希望这部大众化的作品不会离他们的崇高标准太远。在外景部分,我要感谢桑迪雅·穆查纳尼和莱珊德·贾吉;迪迪提·比斯瓦教授;R.巴拉苏布拉曼尼盎教授;B.B.拉尔教授;沙西·塔如;巴特纳的阿吉特·帕拉萨德博士;潘尼帕特的哈本·穆克奚亚教授;拘尸那罗的阿格曼哈·巴丹塔·格纳夏瓦;威廉·达莱波和曼穆·法洛奇;玛杜拉·穆克杰教授;清奈的萨特巴玛和潘迪雅教授;A.西瓦克卢杜教授;S.苏瑞熙教授;奥利萨的帕拉哈博士及其同事;R.克利纳木提;喀拉拉的赛瓦库玛和沙将博士;德里的安比卡·舒克拉;贝拿勒斯的兰杰·查得利和他的家人;菩提迦耶的比库·伯西帕拉;鹿野苑的玛哈瑟罗·瓦莱;勒克瑙的库珊·卑尔根和她丈夫莱库玛·纳克西·汗阁下,以及他们的家庭和友人,我们与他们共度了难忘的开斋节;利拉哈·古帕塔和他家人为我们示范秣菟罗的阿育吠陀古老传统。在喀拉拉,我要感谢维诺·巴塔提利帕和南布迪里小区;在安拉阿巴德,拉斯顿·甘地及其家人,在王合城和菩提迦耶,感谢珊顿·赛斯的智慧和陪伴;西姆拉的潘卡·米施拉;伊塔瓦西姆拉和贝瑞的史利伦·梅合洛塔教授;卡加立的爱德·穆顿。    我也要感谢久德浦、坦焦尔和贝拿勒斯的王侯,他们的雇员和秘书竭尽全力帮助我们。    在拉贾斯坦,斋浦尔的宝石宫的穆鲁·卡力瓦尽力协助且学识渊博。在南方,我特别感谢他们的仁慈和特许,感谢马杜赖米娜克什寺庙、提鲁瓦讷玛来和坦焦尔寺庙的祭司,以及提鲁文嘎杜寺庙的祭司、歌唱人员和信众。    我在吉登伯勒姆有许多友人,我再次感谢寺庙主管协会、湿婆赛奇跳舞学校,感谢M那格拉提南和其家人,后者带领我们这些外人认识泰米尔圣人的古老传统。清奈的拉舒科·维西万纳坦如往常般大力协助!    在贝拿勒斯,我要感谢拉西米民宿的雇员,那里是我的第二个家,没有比它更棒的居住地点了。我亦要感谢安拉阿巴德的非纳罗饭店,那是我二十年来躲避尘嚣之所。    在巴基斯坦,我要感谢乌玛·穆塔支的辛勤工作和幽默,J.马克·肯诺尔,和哈拉帕的穆罕默德·哈珊博士。我还要再次感谢赞胡·杜拉尼,我很高兴能再次回到木尔坦拜访加德齐一家人:苏坦、胡尔和所有家人。感谢德里大清真寺的伊玛目布哈利及其家人;史万马莱的德万那塔帕提一家人为我们示范青铜铸造的古老艺术。在伊拉克,我要感谢巴伯·富来中将,以及美国陆军的哈利·谢伍德上尉和东尼·安吉拉。在土库曼,提姆·威廉斯教授引介我们给在哥诺泰贝挖掘的维克多·萨里安迪教授和他优秀的小组。    在纪录片制作方面,推动整个计划的德里制作小组是Eartllcare Films,我在此致上最高敬意:感谢玛德胡利玛、克利西那杜·赛·伯瑟、拉胡·帕、莫提特·拉陀格,以及卡罗琳·桑伯,还有MidgePath的贾洋·提列和凯桑·盖利,他俩提供全力支持。我亦特别感谢赛克伯·阿莫德,我们的二号摄影师和摄影助理;我们绝对缺不了他。在清奈,我们的朋友凯南以他惯常的充沛精力和绝大弹性组织我们的南方拍摄镜头;库西克·查特杰在西孟加拉国和拉贾斯坦打点好一切。    在英国方面,杰里米·杰夫在导演和拍摄此系列上大获成功,值得多方感谢和褒扬;蕾贝卡·多伯制作和监督整套系列,堪称我们的精锐大师。卡伦·布玛录制音效,拍摄书中许多照片;葛瑞·布朗尼刚这位剪接师功夫高超,并加入自己的抒情观点,阿列克·尼可利克则是他的好助手;莎莉·托马斯像往常般妥善管理整个制作程序。霍华德·戴维森编写了好听动人的音乐,由贾提尼·贝内杰主唱,皇家爱乐交响乐团录音。超过18个月以来,负责拍摄和剪接的小组成员是索纳利·马歇尔、安伯·杜法尔、乔纳森·佩吉、法提玛·兰格、克莱尔·克鲁斯奇、杰内维夫·哈利森、亚伦·杨、阿列克·尼可利克和爱德·拉得佛。后制作业则都在Envy进行,由优异的珍妮·马汀主导——特别感谢巴伯·杰克森优秀的环绕录音技术。我们办公室的计算机鬼才约翰·克兰纳为纪录片制作了精致的地图。布来登·麦克奇提展露优异的延时摄影,克利斯·库鲁帕制作优美图画,而派地·马克执导连续镜头;Tara Arts的贾丁登·瓦玛、莎夏·贝哈、罗伯特·穆特佛和克劳蒂雅·迈尔表演了片中一些传奇场景。感谢大家,以及过去和现在在Mwavision的所有朋友,在过去25年来,这家小而奇特的独立制片公司仍然能在与大公司竞争下,制作高水平的优异节目。永别了,巴斯克·巴塔查耶,他是我们公司的创办人之一,不幸在拍摄此系列途中逝于印度。    在BBC,特别感谢马汀·戴维森的睿智建议、热诚和鼓励,以及爱玛·斯旺、克利珊·爱罗拉、罗利·奇汀和珍娜·贝纳特的无尽支持。美国的康宝公司非常具有前瞻性,在开始这项企划上提供大力支持;在PBS,我们仰赖老友李奥·伊顿、约翰·威尔森和桑迪·贺伯瑞——感谢他们以及我们所有在美国的同事,包括珍妮弗·劳森和凯蒂·卡特隆,我们首先和她俩谈及这系列的点子。至于书籍方面,我要感谢Basic Books的经纪人拉薇妮雅·特瑞佛、普鲁·凯夫和拉拉·海梅特,以及BBC Books的琳达·布雷克摩尔和伊莉诺·麦克斯斐德,她们在马汀·瑞分的指导下完成不可能的任务,瑞分则在我们仍在印度拍摄期间,从头到尾,于6个月间,监督整个企划!    最后,我必须感谢我的家人在这段疲惫但愉快的时间内的支持和鼓励:幸运的是,他们像我一样深爱印度。我妻子蕾贝卡在20年前首度和我一起到印度旅行,她是再棒不过的旅伴。没有她的爱、精力、洞见和陪伴,这些都无法成形。我的女儿乔约蒂和米娜一直是我的现实来源,幽默风趣,让我脚踏实地。我对她们的感谢无法以言语表达。

作者简介

《印度的故事》由作家、历史学家迈克尔·伍德为印度历史描绘的绚丽长卷!起走近这个充满魔幻色彩、既远且近的神话国度!一场科技时代与悠远文明的相互审视基于IMDB评分高达8.7的BBC经典纪录片而成,带领读者走过南亚次大陆了解印度何以成就今日的风貌!印度建立现代的国家,不过是六十余年前的事,那里伟大而悠远的历史却足有数千年之久。这个具有魔幻色彩的古老国度既远且近,它充满了不可思议的戏剧性事件、惊人的创造力以及恢弘的理念,始终令人不可小觑。如今,从遥远的神话时代吹来的季风,在黑天悠远的牧笛声中正越过恒河的洪流,穿过自沙瓦的花园,吹向你的耳畔……《印度的故事》让BBC带你走近古老而迷人的印度。

书籍目录

第一章 起源和认同
第二章 理念的力量
第三章 文明的成长
第四章 中世纪印度:金与铁的年代
第五章 理性的统治:伟大的莫卧儿人
第六章 自由和解放
书摘
我拍摄过美洲和非洲,伊拉克、埃及、伊朗和中国这些伟大古老文明的影片,并有幸亲睹人类生活的丰富多彩和多样面貌。倘若这些经验享有一贯主题的话,那就是在我们的现在中回荡着过去的低喃。众所周知,在我们的时代,人类认同——文明、文化、部落、个人——在全球各地都遭到抹消的命运。经历数千年建立起来的身份认同,在数代内便迭失。旅行时你会看到,不仅环境、地貌、气候和种族消失殆尽,现代化和全球化也逐渐消除人类差异,特异的语言、习俗、音乐和故事的微妙网络往往不再。我们或许是能够看到各种差异仍旧鲜活存在的最后一代。但我个人认为,世界上没有任何地方像印度一样,从石器时代到地球村,呈现如此丰茂繁盛的人类历史。而这就是此书的故事。
印度成为自由国家仅是60年前的事,但它的真正历史有数千年之久。印度的故事是由不可思议的戏剧、伟大发明、繁复多貌、惊人的创造力和恢弘的理念所构成。但它也是全球新兴崛起势力之一的历史。
毋庸置疑,印度是一个多语言的国家。它总是呈现多元风貌:它伟大的地区文明自成一格(举泰米尔为例,它的文学可追溯至公元前3世纪——比大部分的西欧国家还要古老丰富)。作为一个文明,它长久以来多元宽容,并拥有撷取不尽的历史文化资源。印度文明的古老人生目标——利(artha,财富和成功)、欲(kama,欢愉和爱)、法(dharma,美德)和解脱(noksha,知识和自由)——仍是不分贫富的主要生活动力,而且在我看来,在可预见的未来仍将如此。
如今,印度正挟着所有惊人的多样性再度崛起。最近十五年来,印度跟随中国迈向成长。今日印度称霸全球的关键因素就在人口,但擅于信息科技,数学、科技和语言技巧也扮演着重要角色,以及英文作为世界语言的畅行无阻,加上印度庞大移民的散播和影响力。顶尖的金融分析师预测,以目前的趋势来看, 21世纪将见证亚洲伟大古老文明重返中央舞台。”
最后,我要在此引用14世纪的印度诗人阿米库什(Amir Khusrow)的诗句;他是穆斯林,以波斯文创作,他的祖先是土耳其人,但他认为出生印度,以印度为祖国使他成为世界上最幸运的人。
印度的氛围多么令人愉悦!
它人民的生活方式是人生的最佳导师。
如果外国人路经此地,他无须开口,
因为印度人待他如己。
他们是优秀的主人,能马上赢得他的心,
并教导他如何像花朵般绽放微笑。

编辑推荐

《印度的故事》是迈克尔•伍德创作和主持的6集电视纪录片,分别在BBC(2007年)和PBS(2009年)播出。《印度的故事》是其配套图书。在书中,作者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生动的方式,讲述了印度的历史和文化:考古学显示的曾经一度繁荣的印度河流域文明,佛教的兴起和阿育王的故事,丝绸之路和香料贸易,笈多王朝的繁盛和莫卧儿帝国的统治,直至英国人的殖民和印巴分治。作者的足迹遍及整个次大陆,展现出一个古老文明的传承和延续,以及印度的历史如何塑造着今日的社会。

内容概要

迈克尔•伍德(Michael Wood)
1948年生于英国, 毕业于牛津大学奥瑞尔学院历史系,身兼历史学家、纪录片制片人、主持人、作家等多重身份,英国皇家历史协会成员,桑德兰大学名誉博士。他制作并主持了超过80部电视纪录片,并有多部讲述英国历史的专著,在英美等地深受欢迎。
代表作有:电视记录片《印度的故事》、《历史铁道大旅行》、《追寻文明的起源》、《亚历山大东征传奇》、《神话与英雄大观》等;历史著作《追寻中世纪》、《追寻英国》、《追寻莎士比亚》等。

媒体关注与评论

“这里充满了不可思议的戏剧性事件(incredible drama)、惊人的创造力(great inventions and phenomenal creativity)以及恢弘的理念(the biggest ideas)。”    ——迈克尔·伍德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早期英国行政长官是这些改变末期的目击者。1919年的塔尔地区指南描述了两个迥然不同的世界:西方是印度河丰饶的冲积平原;东方却是沙漠。这本老旧的指南也提到出现在桑吉夫计算机上的卫星照片中那条失落河流的关键信息。下游河流称为纳拉河(Nara),注入卡察荒地(Rannof KutCh),连接上卫星照片中的那条线。但指南亦证实,所有河道并未完全干涸。纳拉河仍有年度泛滥,一个世纪以前,一位地区官员报道说:“浓密的红荆、牧豆树和阿拉伯相思树丛林散布在一片无尽的常绿草坪上,衔接巨大的深湖,在几英里外与沙丘接壤,山谷里永远都有河水奔流。”在洪水泛滥时期,这里几乎是一片汪洋。这些湖中最大的是马奇当德湖(Maakhi Dhand),在19世纪90年代为藐视英国军威的逃犯和抢匪藏身之处。在英国人建造了灌溉沟渠后,这些湖随之消失,但这描述也许能为我们提供此地在青铜器时代的景观。令人惊异的是,我们可以在印度神话中找到印证。最早的梵文诗歌成书于印度河城市陨落后的时期,诗中提到一条大河在印度河东方出海;后来的传说说这条河消失,但今日的祭司仍记得这条圣河,并尊其为女神。她的名字就是娑罗室伐蒂,意为“湖之河”。因此,失落的河流曾真实存在——这里曾有青铜器时代的文明重镇。也许它的河水不曾像旁遮普的河流般滚滚如潮,而是受到季节泛滥宰制的一连串湖泊和河道,在历史中其大小曾变化数次。当部分河道干涸或水量减少时,大片土地遭受旱灾,城市和聚落衰亡。哈拉帕文明的数千处遗址,以及在青铜器时代末期人口移人恒河流域,强烈显示印度河文明之所以衰退肇因于城市遭弃,环境改变导致印度河下游和旁遮普的河流改道,以及迦葛哈克拉河干涸。 现在我们检视印度第一个伟大文明结束的证据。许多原因造成它的衰退,但现代考古学家认为,印度河世界在稳定了700年后发生重大变化。摩亨佐一达罗在公元前1900年至前1700年间屡遭洪水淹没;城堡的辉煌建筑瓦解成小房合和工作室;大澡堂上另有加盖。多拉维那(Dholavira)的平民百姓搬进公共建筑。哈拉帕的高丘上人口拥挤;排水沟无人清理,街道到处都是垃圾,包括死亡被弃置的动物。我们亦可见到暴力的证据。摩亨佐一达罗的骸骨当街曝晒;在哈拉帕,关节断离、显然遭到暴力杀戮的骸骨被重新埋葬,显示城市进入动荡期,而那些埋葬装饰品和珠宝的主人从未返回。在罗索尔(Lothal),港口设备遭烧毁;贸易和远距离商业活动消失殆尽;来自美索不达米亚的证据也显示与印度河流域的贸易中断。书写系统当然停止使用,显示精英权力结构瓦解。虽然有一群人仍固守在印度河流域,但许多人离开此地,到朱木拿河和恒河的新土地耕种。这是一个伟大时代的结束,但这漫长而缓慢的衰亡,并非一夕剧变。 因此,印度河城市的世界瓦解,一个次印度河文化混杂着新元素浮现。但城市的陨落是否伴随着新移民和入侵者的到来?新移民的问题是印度历史界近年来最大的争议之一,给印度认同的辩论抹上浓厚政治色彩。这个故事的下一阶段集中讨论一个简单但不容置疑的事实:从北印度到孟加拉国的人民所说的语言可追溯到城市陨落之后,这些语言与横跨欧亚大陆的印欧语系密切相关。大家都同意这点,却对其意义见解分歧。这论点的许多层面仍然成谜,我们可以从许多地点开始这个故事,但最适切的是东印度公司时代的加尔各答。

图书封面


 印度的故事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西川说,印度曾经是我们的远方,我们的西天,是法显、玄奘、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到过的地方,是我们想象力的源泉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讲,印度像我们的一面镜子,了解印度或许正是了解我们自己的最好的辅助办法。在中国人的旅行地图上,迄今还没有标出印度这个国家。这表明我们的文化意识尚欠发达。印度是一个令人心烦意乱又是无法忘怀的国家。值得高兴的是,近几年,在中国人的旅行地图上,好像慢慢标出了印度这个国家。人们往欧洲跑,往北美跑,往日本、韩国,乃至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跑,现在也会往喜玛拉雅山脉那边,那片广大的、斑斓的、历史悠久的、丰饶的土地跑了。人们愿意去了解山那边的那个古老的文明了。毕竟,关照他者是为了更好地关注自我嘛。那么那里的人和事是否一如既往与我们的想象不谋而合?面对一种传统,一种文明,只有交出自己、放空灵魂,心怀谦逊,撇开那些民族优越感和不负责任的浪漫主义情怀,撇开那些先入为主的成见,把它放在一个和自己同等的位置,才能看清它。也只有亲自经历才能体验感悟,才有言说的可能与权力。此书的作者,或者说BBC六集的纪录片《印度的故事》(The Story of India)的导演兼编剧兼主演,迈克尔•伍德(Michael Wood)是一个对印度怀着虔诚的热爱的人。从07年的纪录片中我就能看出他亲临其境时流露出来的惊叹。这本书(我没法确定是先有书再有电影,还是先有电影再有书),也正如他在楔子中所说的那样,此书是“源于对印度久远的爱恋——这股爱恋洋溢着深沉的尊敬与欣赏,这些大都出于对印度及其文化的有感而发。”Michael Wood在过去的30年里前往印度旅行了不下二三十趟。显然他也和所有人一样震惊于这个国家的人口稠密和街道混乱,即便他做了充足的心理准备,在踏上印度大地的那一刻你会发现任何充足心里准备都是不够的。但迈克尔•伍德就如一个好学的学生一样,一路心怀谦逊进行着他的印度历史之旅,一点点地向内了解着这个纷繁复杂的奇迹国度,试图将其看清楚。全书的主体部分分为6大部分:起源和认同、理念的力量、文明的成长、金与铁的时代、理性的统治、自由和解放。也是与纪录片的6个episode对应起来。分别论述了(允许我这个对印度历史稍微有点了解的人做个不甚全面的总结):一、 印度河流域文明,雅利安人入主印度,婆罗门教的形成与早期吠陀经典;二、 亚历山大入侵,孔雀帝国,公元前5世纪列国时期的沙门思潮(佛教和耆那教的兴起);三、 南北诸侯割据时期南印度的崛起及,南印度与罗马的贸易往来,贵霜王朝;四、 笈多王朝,文学艺术的黄金年代;五、 莫卧儿帝国;六、 英国的殖民统治,印度独立运动。大致上按照时间顺序这么来排的。印度的历史有其特殊性,它复杂的地理形势促成了政治上的地区割据局面的形成。但纵观印度历史,在一段南北割据或列国时期之后,也一直有统一恒河流域和印度河流域的大帝国形成(即便其管辖范围只是印度北部和西北,或者它的统一方式很松散,不稳定)。孔雀王朝,贵霜王朝,笈多王朝和莫卧儿帝国就是这样的几个大帝国,我总是将它们分别对应很像我们中国历史上的秦帝国,宋朝,唐朝和清朝。这几个统一的大帝国确实足以拉出来当作一个章节那么讲。但似乎又不是严格按照时间顺序来排的。同样是讲一个文明的过去,这本书的关注点(或者我可不可以说是西方人的关注点)似乎与我们中国人那种传统的学习历史的方式不同。就拿我的教科书:人民出版社的“国别史系列”《印度史》作为参照。这本BBC的《印度的故事》没有讲阿育王巩固统一的帝国的措施,没有讲什么是王权至上的半世俗政体,也没有讲古代印度的封建土地关系是怎样发展何时形成的,以及土地制度对上层建筑的政治状况的影响。这位讲故事的制片人的注意力似乎全都放在一些“主题”上,宗教思想、文学艺术和建筑艺术,还有对外贸易。 再比如第三部分中着墨很多的南印度,有着全印度最华丽的印度教神庙米娜克希神庙的马杜赖,在所有中国人编著的印度史的著作中都很难被找到。确实,都是北印度的政权交替影响着印度的历史进程。至于南印度,一直处于很多地区性王国并存的状态,保留着原汁原味的印度风格。(我曾系统地学过印度历史,事实上整个印度史学下来后,南印度在我的脑中也就是简简单单地概括成的这句话而已。)同样的奇怪感觉在我阅读一位德国学者:赫尔曼•库尔克编著的《印度史》时同样也有过。赫尔曼•库尔克的全书就像是一本关于印度历史关键词的词条汇编。我的个人感觉哦,东西方人的思维方式确实有差异。我从中学时候学中国历史再到大学毕业后学印度历史,学习方法都是拉线条,注重看整个发展趋势,这个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发展,加强,到达顶峰…学习方法是是线状的。而西方学者呢,会倾向于把一些点状的细节和块状的某个方面(例如萨蒙塔和沙门思潮)单拉出来研究,出来的东西是多角度的详尽描述。所以,这本《印度的故事》和赫尔曼•库尔克的《印度史》,对我而言都意义重大。它们多方面地补充了我对印度历史的了解。历史是宏大的,肯定会有很多细枝末节的微观的东西,我都乐于去认识去了解。印度次大陆中南部德干高原以南的那些细小王国,它们的文学艺术和建筑艺术有哪些辉煌的成就,国与国之间的格局如何变化,我都很愿意去了解。如果你觉得Michael Wood在那部色彩和叙事都一流的BBC的纪录片里略显谄媚。那么来看书吧,落到语言上,叙事在表达情感上会更含蓄一些,并且经过翻译的处理,用含蓄的中文表达出来,不会让人产生“理性不足,感性有余”的反感。并且,由于是由一个人向大家讲述印度的故事,一个叙事的、讲故事口吻,比起啃专业读本,接受起来会比较轻松。虽然作者很谦逊地说自己的这本著作是通过旅行家的眼光来探索印度历史,选择性地叙述印度从悠久过去到现在的记载,强调它故事中的某些关键时刻和主题。“这只是份简介:印度历史是如此深远丰富和繁杂,无法在一本书里就描绘尽其轮廓。”这将是一本带点儿专业知识的讲印度文化(不仅是印度历史)的通俗读本,并且如果仅从这个层面来看,它还是较全面的。或者它也能成为意欲深入了解印度文明的发展历程的入门读本。又或者,你想在出发去印度旅游前找本不同于旅游攻略的书,来帮助从内在的、深层一点地地方了解这个国度。那么这本书都能满足你的需求,Michael Wood拥有一个学习者和一个文字拥有者的坦荡和自由,它的语言自由谦逊,并且BBC出品保证了其严谨性(经我这个半吊子的科班出身鉴别也的确如此)。而且不得不提的是,翻译很棒。很流畅,尤其在一些专业名词上翻译得很到位,这点甚是得我心。书的定价有点贵,软精装85块大洋。不过质量有所保证,印刷很够格,排版看起来也很舒服~~最后,谢谢编辑赠书:)
  •     用bbc纪录片的形式,是一个intro的方式,但绝不是探索的过程。对于印度,我一直想找到各种书籍去了解,但这个过程十分复杂,也没有成功。这本书是另一个失败的案例。bbc的强调太足,知识线索不清晰,逻辑性不够强,看了就像没看,跟大部分尝试向世界展示印度的书一样。因为印度实在是太难太难。以前很喜欢bbc的纪录片,现在可能因为阅读深度要求更高,所以已经无法满足。还是推荐韦伯文集,才是了解印度的正确方向,特别是对于印度很有兴趣,希望较为精准切入的学术性阅读。

精彩短评 (总计31条)

  •     不愧是BBC王牌纪录片的文稿,文笔精炼,插图精美,提供了印度悠久、华丽历史的浓缩介绍
  •     是游记类,还行
  •     历史来来去去,生活在历史里的人也成为了历史。
  •     相对来说,纪录片更加的深刻一点……
  •     极高的期望,极大的失望。似乎是直接引进的台版翻译,翻译的长句结构零散、不完整,严重影响阅读的快感和理解。写作手法也差不离。
  •     已经等了很久了,终于买到了!
  •     果然是看了和没看差不多……不适合看这种纪录片似的图书
  •     很普通
  •     太过简单,浮于表面,线索混乱。其实,BBC就是一电视台,不必要太膜拜。对于电视节目制作他是很棒的,但讲历史还是算了吧。
  •     了解印度
  •     没想到是全彩的书,里面的文字配上插图,很不错
  •     BBC出品保证了其严谨性,各种全方位的主题性介绍。作者(就是同名纪录片的编剧和主演啦)拥有一个文字拥有者的谦逊和自由,是一个对印度怀着虔诚的热爱的人。印刷很棒,翻译很棒。总之,推荐啊。
  •     拖拖拉拉看了挺长时间,看完感觉还是不错。印度也是一个古老文明,多种族,多语言,多宗教,多阶级。目前是坚定的民主主义发扬继承者,即将在21世纪世界舞台上大放光彩。
  •     拿在手里很温厚,很沉稳的感觉,一如即将看到的内容
  •     翻译的不行啊,好多地名专有名词都有问题
  •     这是书,不是纪录片!以后不要迷信比比西
  •     一直向往印度,看了此书更加坚定了要去印度的想法
  •     去过印度后回来买了这本书再重新回味。
  •     开始做准备,BBC的历史,通俗易懂,大气磅礴,结合同名纪录片看就更加灵了,缺点:逻辑性稍差了一点,有点散
  •     内容还是挺不错的,有历史介绍,有个人见解,挺好的
  •     知识太芜杂,故弄玄虚且不够中立客观
  •     好书,好看,值得得一看哈,大家 可以买来看看
  •     一部讲述印度历史的书,书中的图片不错,不过全书脉络不够清楚,而且翻译实在让人无法忍受地混乱。
  •     作为BBC给印度门外汉看的书,还是相当不错的,但倾向性也极其明显~
  •     讲史有些混乱,对印度无好感
  •     with LYM
  •     速度 质量都是一流的!支持!
  •     看不懂……看了《项塔兰》之后萌生的兴趣,但是看这本书,虽然彩图很多但是看得昏昏欲睡,好像不是写给我辈凡人看的
  •     挺有意思
  •     相当旅游了解当地人文
  •     拿到书打开,手感纸质不错,感觉精工细做,文字与图片喜欢。就很想看下云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