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帝国史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世界史 > 蒙古帝国史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1989-8
ISBN:9787100022033
作者:[法]雷纳·格鲁塞
页数:418页

作者简介

本书的目的,有如著者自己在“引言”里面所说的,旨在将主要的几种蒙古史源(中国的、波斯的和蒙古的)互相比较和对证。看了这本书,觉得著者在这一方面所做的寻究工作贡献较大,很有参考的价值。在叙事方面,蒙古史素称难读,他也费了一番斟酌,使阅读起来比较容易,对于日期和地点也做了查考。至于本书文笔的简洁,叙事的生动,有如苏联学者雅库博夫斯基评此书所说:“有它在文学上的成就。”
格鲁塞此书,上溯蒙古民族的起源,说明蒙古国家的形成和蒙古帝国的成立,至忽必烈征服中国,拔都和旭烈兀等征服罗斯和波斯之后,他认为这时候的蒙古帝国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改变了原来的面貌,他的叙事也就到此为止。在最后一章(第五章),著者讨论蒙古人征服的结果,著者就事论事,未作进一步的分析。纵使有如著者所说,元代的事应归中国史家,波斯的事应归波斯史家来探讨(见第四章第八节末),但就蒙古本身历史而言,向外征略的结果,本来可能因统一而达到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现反而停滞不前,著者竟未加究问。
格鲁塞此书,取材于《元朝秘史》的最多。《秘史》记事比较翔实,描写各主要人物的性格,如札木合的狡狯,塔阳的柔弱,成吉思汗的善于投机等等,栩栩如生,足使读者增加兴趣。然而《秘史》究竟系史诗的体裁,史诗所歌颂的是个人英雄主义。格鲁塞此书的叙事也深染个人英雄主义色彩。对当时蒙古社会的阶级矛盾,他没有分析。他所分析的不过是蒙古当时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和种族矛盾。他虽然看到蒙古当时有成立一个统一国家的要求,甚至象阿勒坛、撒察别乞、答里台之流,比成吉思汗更有资格继承汗位的,都愿意终止氏族间的分裂而推选成吉思汗为蒙古人之长。但他看不到这个时代的蒙古贵族,“为巩固他们在游牧社会中统治地位,不能满足于旧的氏族部落组织的形式,而要求有国家形式的强大的暴力机关”,是其历史发展的必然过程。总之,著者是资产阶级学者,对他书中的观点,我们应采取批判的态度。
《世界史》主编卡韦涅在书后所作的补充,即附篇《成吉思汗系诸汗国》,将成吉思汗在波斯、在罗斯、在突厥斯坦、在阿富汗和在中国的后裔,从世界史的角度提纲挈领地叙述其大概,对读者检阅极为方便,故将它译出。书末,格鲁塞有篇幅很长的“注释和参考”,对此译者初感觉它是寻章摘句,无关宏旨,曾考虑应否全译,后来尊重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同志们的意见,也将它全部译出。因为这里面固然很多是对音问题、字义问题,但可供参考之处不少。而且格鲁塞此书引用的史料很多,所引史料多在书后“注释和参考”里面提到,所以它可供读者作进一步研究的参考。

书籍目录

著者引言
第一章 成吉思汗勃兴前的蒙古
第一节 蒙古民族溯源、成吉思汗武功的前奏
第二节 成吉思汗以前的蒙古
第三节 十二世纪时蒙古种民族之一初次向西发展、哈剌契丹人的西迁
第四节 哈剌契丹帝国的建立
第五节 从乞儿吉思人统治权的衰亡至成吉思汗诞生时的蒙古、蒙古民族起源的传说
第六节 成吉思汗时代来临前夕的蒙古地区、蒙古各部落
第七节 客列亦惕人和乃蛮人
第八节 蒙古社会的解体、成吉思汗创业前在混乱状态之中的蒙古
第九节 成吉思汗的先驱者、蒙古人初期的团结趋势、海都的称汗
第十节 合不勒汗
第十一节 俺巴孩汗
第十二节 忽图剌汗
第十三节 第一个蒙古王朝的衰亡
第十四节 成吉思汗的父亲也速该
第二章 蒙古国家的形成
第一节 成吉思汗的幼年、艰苦的岁月
第二节 成吉思汗为泰亦赤兀惕人所俘
第三节 博尔术事业的开端
第四节 成吉思汗的结婚、成吉思汗依附于客列亦惕人
第五节 成吉思汗对篾儿乞惕人的第一次战争
第六节 成吉思汗和札木合的决裂
第七节 成吉思汗的被推戴
第八节 成吉思汗和札木合的初次冲突
第九节 成吉思汗仲裁客列亦惕领主们的争端
第十节 成吉思汗和主儿勤首领们的磨擦
第十一节 成吉思汗和北京朝廷联盟对抗塔塔儿人
第十二节 主儿勤首领的被杀
第十三节 关于以下各事件的日期程序
第十四节 成吉思汗和汪罕对乃蛮人的战争
第十五节 各部落第一次联盟对抗成吉思汗和汪罕、年代不确定
第十六节 札木合被拥立为古儿汗
第十七节 成吉思汗为泰亦赤兀惕人所伤、者勒篾的效忠
第十八节 者别的归附
第十九节 塔塔儿人被成吉思汗所消灭
第二十节 成吉思汗和客列亦惕人的决裂
第二十一节成吉思汗对客列亦惕人的战争
第二十二节“成吉思汗的声诉”
第二十三节成吉思汗在巴泐渚纳
第二十四节成吉思汗战胜客列亦惕人
第二十五节成吉思汗兼并客列亦惕人的地方
第二十六节成吉思汗和乃蛮塔阳汗的决裂
第二十七节蒙古军队的整编
第二十八节成吉思汗对塔阳的战争
第二十九节成吉思汗战胜塔阳、海押立
第三十节成吉思汗对脱黑脱阿和不亦鲁黑的最后斗争
第三十一节札木合的终局
第三章 蒙古帝国的建立
第一节 1206年的大忽里勒台、成吉思汗帝国宣告成立
第二节 “即位”后的论功行赏
第三节 护卫军的整编
第四节 篾儿乞惕流亡者的终局
第五节 斡亦剌惕、乞儿吉思和秃马惕人的降附
第六节 成吉思汗系各亲王的“藩邸”
第七节 珊蛮阔阔出的势力
第八节 珊蛮阔阔出的覆亡
第九节 临近中国边境、成吉思汗与汪古人
第十节 成吉思汗出征唐兀
第十一节 成吉思汗侵入金国
第十二节 蒙古人征服东突厥斯坦
第十三节 成吉思汗和花剌子模帝国的决裂
第十四节 在出征花剌子模前提到的继承问题
第十五节 花剌子模帝国的毁灭、河中和花剌子模的征服
第十六节 成吉思汗攻克呼罗珊与阿富汗
第十七节 丘长春的旅行、横穿蒙古
第十八节 丘长春与成吉思汗
第十九节 者别和速不台燃起蒙古人将来征服波斯和罗斯的战火
第二十节 成吉思汗返回蒙古
第二十一节耶律楚材
第二十二节畏吾儿“文书处”和成吉思汗的行政制度
第二十三节成吉思汗最后一次出兵唐兀
第二十四节成吉思汗之死
第四章 蒙古帝国的变迁
第一节 窝阔台的统治
第二节 窝阔台在位时期蒙古对中国和对波斯的征服
第三节 窝阔台在位时期蒙古对欧洲的征服
第四节 窝阔台的继承:贵由
第五节 窝阔台系的衰落
第六节 蒙哥在位时期
第七节 忽必烈在位时期和阿里不哥的斗争
第八节 忽必烈在位时期征服宋朝的帝国、和海都的斗争
第五章 对蒙古征服的总结
第一节 侵入的定向
第二节 蒙古人入侵的规律:是气候的周期性运动还是政治事实?
第三节 周期性侵掠的规则与偶然的征服
第四节 联盟者和边境民族
第五节 草原的牧人和林木中人
第六节 草原和耕地
第七节 蒙古人统一的功绩
第八节 迁移还是侵入?
第九节 迁移不如说是统治
第十节 残破地方的再繁殖
第十一节 中国农人的侵入草莽之原
第十二节 草原文化的历史边界
附录 成吉思汗系诸汗国(卡韦涅编)
成吉思汗系人物的肖像和服装
注释和参考
地图:
(1)蒙古地区图
(2)1217年之际欧亚地区的西部
(3)1217年之际欧亚地区的东部
(4)1270年之际蒙古帝国的西部
(5)1270年之际蒙古帝国的东部
人名译名对照表
地名译名对照表
部落、族别、种别译名对照表

编辑推荐

  《蒙古帝国史》旨在将主要的几种蒙古史源(中国的、波斯的和蒙古的)互相比较和对证。《蒙古帝国史》,在这一方面所做的研究工作贡献较大,很有参考的价值。在叙事方面,蒙古史素称难读,作者也费了一番斟酌,使阅读起来比较容易,对于日期和地点也做了查考。至于《蒙古帝国史》文笔的简洁,叙事的生动,有如苏联学者雅库博夫斯基评此书所说:“有它在文学上的成就。”

前言

  本书著者雷纳·格鲁塞曾任巴黎塞尼希博物馆馆长,他所写的有关蒙古史著作,据我所知有四种。1929年出版了《远东史》,该书分五篇:中国两篇,印度一篇,蒙古一篇,印度支那半岛一篇。其中蒙古的一篇,已经由冯承钧译成中文,题名《蒙古史略》(商务印书馆,史地小丛书,1934年7月初版)。1938年出版了《草原帝国》。我现在译的《蒙古帝国史》,系E.卡韦涅主编的《世界史》中的一种,初版于1941年。在1944年又出版了《世界征服者》一书。本书在他所著的蒙古史里面,是成书比较晚的,如果取他以前的两种有关著作比较,可以发现不少地方,著者纠正了他过去的错误或遗漏。  本书的目的,有如著者自己在“引言”里面所说的,旨在将主要的几种蒙古史源(中国的、波斯的和蒙古的)互相比较和对证。看了这本书,觉得著者在这一方面所做的寻究工作贡献较大,很有参考的价值。在叙事方面,蒙古史素称难读,他也费了一番斟酌,使阅读起来比较容易,对于日期和地点也做了查考。至于本书文笔的简洁,叙事的生动,有如苏联学者雅库博夫斯基评此书所说:“有它在文学上的成就。”  格鲁塞此书,上溯蒙古民族的起源,说明蒙古国家的形成和蒙古帝国的成立,至忽必烈征服中国,拔都和旭烈兀等征服罗斯和波斯之后,他认为这时候的蒙古帝国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改变了原来的面貌,他的叙事也就到此为止。在最后一章(第五章 ),著者讨论蒙古人征服的结果,著者就事论事,未作进一步的分析。纵使有如著者所说,元代的事应归中国史家,波斯的事应归波斯史家来探讨(见第四章 第八节 末),但就蒙古本身历史而言,向外征略的结果,本来可能因统一而达到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现反而停滞不前,著者竟未加究问。  格鲁塞此书,取材于《元朝秘史》的最多。《秘史》记事比较翔实,描写各主要人物的性格,如札木合的狡狯,塔阳的柔弱,成吉思汗的善于投机等等,栩栩如生,足使读者增加兴趣。然而《秘史》究竟系史诗的体裁,史诗所歌颂的是个人英雄主义。格鲁塞此书的叙事也深染个人英雄主义色彩。对当时蒙古社会的阶级矛盾,他没有分析。他所分析的不过是蒙古当时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和种族矛盾。他虽然看到蒙古当时有成立一个统一国家的要求,甚至象阿勒坛、撒察别乞、答里台之流,比成吉思汗更有资格继承汗位的,都愿意终止氏族间的分裂而推选成吉思汗为蒙古人之长。但他看不到这个时代的蒙古贵族,“为巩固他们在游牧社会中统治地位,不能满足于旧的氏族部落组织的形式,而要求有国家形式的强大的暴力机关”,是其历史发展的必然过程。总之,著者是资产阶级学者,对他书中的观点,我们应采取批判的态度。  《世界史》主编卡韦涅在书后所作的补充,即附篇《成吉思汗系诸汗国》,将成吉思汗在波斯、在罗斯、在突厥斯坦、在阿富汗和在中国的后裔,从世界史的角度提纲挈领地叙述其大概,对读者检阅极为方便,故将它译出。书末,格鲁塞有篇幅很长的“注释和参考”,对此译者初感觉它是寻章摘句,无关宏旨,曾考虑应否全译,后来尊重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同志们的意见,也将它全部译出。因为这里面固然很多是对音问题、字义问题,但可供参考之处不少。而且格鲁塞此书引用的史料很多,所引史料多在书后“注释和参考”里面提到,所以它可供读者作进一步研究的参考。  我在这里应该声明,格鲁塞引用各书,有许多地方虽然用引号而实际上往往不是原来词句。有时因为著者有意用浅显文字来表达原来的意义,有时因为辗转迻译,文字有出入。因此他所引用的如系中文书籍,我一一将它和原文对照,有时我径用中文原文,有时徇从著者的意思,易古奥为浅显。至于著者引用中文书籍有发生误解之处,我于照译之后,另外以译者按语指出。  译名问题,大约是蒙古史的一个最困难问题了。经过前人做了许多探索,我译此书,可以说绝大多数译名都是根据旧译。蒙古史里面的人名、地名、族名、衔名以及其他专门名称,不应该随意照音用中国字表达其近似,凡是有旧译的,应该尊重。虽然有近于保守,太受权威的影响,然而蒙古史的译名过于杂乱,同一人,同一地,在外文有好几种写法读法,在中文又有好几种译法,使研究蒙古史或元史的人,在译名问题上先望而生畏。格鲁塞在此书,常常列举《秘史》、《拉施特书》、《萨囊彻辰书》(关于萨囊彻辰所用的译名,他是采I.J.施密特译本,和汉文的《蒙古源流》不尽相同,所以在“注释和参考”里面,我仅录原名,不作音译)、《志费尼书》以及《元史》的各种写法读法,已经费去不少笔墨,所以我不想在中文的译名上再做许多对照和考证。这种工作是应该做的,但是最好另有专书,不宜由某一种蒙古史去做。所以我译此书,在译名问题上,主要的是在选择哪一个译名的问题。我所做的选择,当然容有不恰当的地方,希望读者批评。  选择山有的译名,要比随音径译费力而且容易犯主观主义的错误。蒙古史译名如此杂乱,但就两种主要史源,即《元史》和《元朝秘史》而言,彼此不同(仅少数译名,彼此一致,例如海都、也速该、札木合、乃蛮人,塔塔儿人、斡难河等);而且在一书之中,同一人,同一地,前后又有不同的很多。再加上《圣武亲征录》、《蒙古源流》、《续通鉴纲目》、《蒙鞑备录》等书的不同译法,诚足令人目迷心眩。而在选择译名上,我所采用的原则,首先是尊重原书的译法。格鲁塞在译名上面,他已经做了选择,照他外文读音,对照现成的中文译名,原书是趋向于采用《元朝秘史》的。显著之例,海都祖母之名,《拉施特书》和《元史》都作莫拿伦(Monoloun),所以我国各书如《元史译文证补》、《蒙兀儿史记》、《新元史》等都采用了莫拿伦这个译名。只有《元朝秘史》作那莫伦(Nomoloun),而格鲁塞即用那莫伦这个名字。再如博尔术,在《元朝秘史》作孛斡儿出,在他书或作不儿古赤(拉施特)或作博郭尔济(《蒙古源流》),或作博尔术(《元史》、《圣武亲征录》),而格鲁塞称之为Boortchou,完全是《元朝秘史》孛斡儿出的对音。其他人名、地名、族名,格鲁塞所采用的多与中文《元朝秘史》的译音相符。为了尊重原书起见,我也采用《元朝秘史》的译名比较多些。格鲁塞有些地方采用《元史》的译名,我当然也照他。《元史》译名,常常短促,例如不亦鲁黑作盃禄,客列亦惕作克烈,额勒火脱儿作燕火脱儿,阿勒敦阿述作按敦阿述等等,而原书讨论译音问题(在附注和在“注释和参考”里面)之处颇多,如果采用过于短促的译名,到了讨论译名的时候将无法迻译。然而在另一方面,格鲁塞并没有迷信《秘史》至于把花剌子模称撒儿塔兀勒,撒马耳干称薛米思坚,哈什噶尔称乞思合儿的程度。凡非蒙古人、蒙古地、蒙古族,我们可以看出,著者并不一定用《秘史》的名称。而在另一方面,《元史》和若干已普遍采用的译名,我常常仍旧沿用,上述博尔术,我仍作博尔术,不用孛斡儿出之名即是一例。说过以上这些之后,我对译名就不再在书中另加注释说明了。  此外,关于地名,某些地方我趋向于径用今名。例如里海,不曰宽田吉思海,鄂尔浑河不曰嗢昆河或斡儿寒河,印度河不曰辛头河,阿姆河不曰乌浒水,锡尔河不曰药杀水,德里不曰底里等等。是否有当,希望读者指正。  本书最后有“《圣武亲征录》记事的先后”l6页(原书的页数),因为这是将中文史籍介绍给西方读者,故我没有将它译出。又此书是卡韦涅主编的《世界史》中的一种,主编人在书的最前面有一篇序,将此书连系到《世界史》的其他部分,其内容和本书没有什么关系,我也没有将它译出。至于格鲁塞本人,除了一篇简短的“引言”之外,没有自序,并且也没有附一个简明的参考书目,这是件憾事。本书除每页脚注之外,书末另附“注释与参考”,但此类注释仅注明原书的页数、行数,在正文中未加标明,对读者查阅很不方便,现将“注释与参考”按正文分章节,每节分编序码,在正文中以方括号标出序码,以便读者检阅。  格鲁塞原书名《蒙古帝国史》后,用括弧标明“第一阶段”(Iphase),大概因为此书是那套《世界史》中的一卷,用以区别于“帖木儿帝国史”。现在我们译此书的名称,删去了“第一阶段”字样,特此声明。本书承翁独健教授加以校阅,并加了不少按语(在注中略作“翁按”),本书在编辑加工过程中,还承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罗贤佑同志对全书作了校订,特此致谢。译者水平有限,译文有错误不足之处,还希读者予以指正。

内容概要

  雷纳·格鲁塞(René Grousset,1885年生于加尔省Aubais,1952年逝于巴黎),法国历史学家,以研究中亚和远东著名。其代表作为《草原帝国》(LEmpire des Steppes)。  格鲁塞毕业于蒙彼利埃大学历史系。其后长期就职于法国美术部,一战时曾短暂从军。1925年出任吉美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助理监管人及杂志asiatique的秘书。1933年任塞努奇博物馆馆长及其亚洲艺术藏品的负责人。在二战前,发表了他最重要的两篇著作:Histoire des Croisades(1934-36年)和 LEmpire des Steppes (1939年)。二战期间,他被维希法国政府解职,但仍秘密继续研究工作,在战争期间出版了三本有关中国和蒙古的作品。战后,他被重新任命为塞努奇博物馆馆长兼吉美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监管人。1946年,格鲁塞当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1946至49年间出版了四部最后的作品,主题围绕小亚细亚和近东。1952年,格鲁塞病逝于巴黎。

章节摘录

  第一章 戍吉思汗勃兴前的蒙古  第一节 蒙古民族溯源、成吉思汗武功的前奏  从语言学的观点来观察,蒙古人属于阿尔泰系或突厥一蒙古系。这一系也包括突厥人和通古斯人。在上述各民族里面,突厥人至公元六世纪才以突厥这个历史名称(Turk,即“强壮”之意)出现,而蒙古人到了十二世纪才以像现在这样的民族出现。但是我们今天根据语言学家们的研究结果,可以将古代的和中古前期的若干游牧部落分别归属于突厥系或蒙古系。因此人们常常将中国人所称为匈奴而西方人则称为匈人的,认为是原始的突厥人,列入突厥语系的民族里面。而在“突厥”一词出现之前,以魏朝建立了自五世纪至六世纪统治中国北方的而著称的桃花石或(按中文对音)拓拔,可能也是突厥人。相反地,蠕蠕人和噘哒人则可能是原始的蒙古人,前者曾一度称霸于蒙古地方,后者于公元五世纪曾统治过突厥斯坦。至于公元十世纪和十一世纪时,统治过北京和十二世纪时统治过突厥斯坦东部的契丹人可能也是原始的蒙古人。  由此可见,在亚洲草原的内部历史上,突厥人和蒙古人互为雄长:从公元前三世纪至于公元后二世纪,在匈奴或亚洲的匈人的霸权之下,是突厥人势力的时代;至二世纪中叶,鲜卑人占据了蒙古的东部,大约是蒙古人势力的时代;至公元五世纪,鲜卑人和突厥种的拓拔人争夺中国的北部,结果胜利属于拓拔人。在这个时候,戈壁还是属于蒙古种的蠕蠕人。六世纪中叶,历史上出现了突厥人,这就是中国人所称为“突厥”(T’OU-Kiue)的,他们称霸于蒙古和西突厥斯坦。至八世纪中叶,当突厥人失去了势力之后,与他们同种的其它民族代之而兴,首先是畏吾儿突厥人(自八世纪中叶至九世纪中叶),继之为乞儿吉思突厥人(自九世纪中叶至十世纪前四分之一的末期)。到了乞儿吉思人衰败(公元924年)之后,蒙古地方遂处于各种突厥部落和蒙古部落争夺之中,一直到成吉思汗于十三世纪初,在这一地域最终奠定了蒙古人的霸权。

图书封面


 蒙古帝国史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6条)

  •     《蒙古帝国史》和《草原帝国》这两本书我是慕名买的,读了几页后发现她们简直是天然的枕边读物。那拗口难记的蒙古人名,引经据典的学术风格,长篇大论的注释,都极具催眠效果。然而,就是这样一本“乏味”的书,让我欲罢不能,催然读得很慢,但是读的很入迷。每每在合上书,即将进入梦乡的时候,我感觉仿佛身处那个800多年前那腥风血雨的蒙古大草原,耳边回响着马蹄声。这是怎样的一种读书感觉啊!
  •     说实在话,这本书不适合我这种非专业人士阅读。记得选修清史的时候,某名教授说,最难研究的,最考验学者综合水平的,只有蒙古史,全世界皆然。单从这本汉译来看,我就知道此言不虚。
  •     不晓得是何种原因在当当网上购买了此书,兴许出于对游牧族这段烟波浩渺往事的美好遐想,亦或许出于为这种波澜壮阔的气概所震撼。但终究是套着学术著作的标签,原本以为会因为太过专业,而让自己对此的阅读变得不是自虐就是装X,总之是要花冤枉钱了。谁曾想,雷纳格鲁赛先生的行文深入浅出脉络分明,让我等没有专业背景的普通读者看起来也趣意盎然。怪不得诸多评论讲它在文学上也有其独到之成就。也许男儿郎本都做过这样那样的一个英雄梦,仗剑征服挥锋之处,成就顶天立地盖世伟业。这也是人性中隐含的某一种因子。如此种种真实的发生过而成为历史,尤其是作者内敛的笔镌书出那满目鲜血流淌在一次次的杀戮中,在呜咽大风过后的草原上不见了胜利者站立的身影,远山的歌谣中仿佛赢了的只是战争和征服本身。

精彩短评 (总计61条)

  •     可读性不如草原帝国,学术价值另议~
  •     用kindle看这本书,太痛苦了。。
  •     当小说看...
  •     搞活动购买的,非常划算
  •     这本书很不错,讲述了帝国的兴衰。
  •     和《理想国》一阶段一起买的,10年前看过,内容全忘了。自刎!
  •     蒙古人在世界舞台上惊世骇俗地表演一番之后便无声无息地隐退到草原上的氏族生活中去了。
  •     忽必烈修正主义集团严重破坏了黄金家族内民主。忽必烈召开的忽里勒台会议是族内民主遭到极大破坏、族内生活陷入严重不正常的一次会议。从会议的召开,会议的进行,会议的结果等方面都可以看出,到这时,族内、特别是蒙古汗国的最高领导层中,各项民主原则都已被破坏到惊人的地步。这方面集中的体现是忽必烈的个人专断、为所欲为。此次忽里勒台全会自始至终都为忽必烈的个人意志所左右,全体与会者都被忽玩弄于股掌之上。正因为如此,对这次错误的会议,对整个汗国内战的发生,忽必烈的责任都是不可推卸的。
  •     实在是一本历史研究著作,较少的趣味性与细节的展开
  •     可能是翻译的问题吧
  •     国人提起成吉思汗和他所建立的蒙古帝国,感情总是不一般。就连本朝太祖也在诗词中称其“一代天骄”,赞莫大焉。时至今日,还有不少人把这个根本连汉语都不会说的蒙古征服者视为中华民族的英雄,自己的祖先,浑然不知自己是被征服者。前些日子,还有人因为韩国人在某个游戏中“侮辱”了成吉思汗的形象而大发抗议,令人哭笑不得。不过想来也是难怪,铁木真武功赫赫,服膺四海,威震八方,当然是争相攀附的对象。别说中国,就连日本都要横出一脚,捣鼓出个“成吉思汗即源义经”的雷人论调,可见其受欢迎程度,估计韩国人迟早也要加入到“认祖”队伍里。这种情况,也反映了这段历史在常人眼中的模糊程度。对于真正有心从历史获取智慧的人士来说,全面了解蒙古帝国的兴衰对我们评判这段历史是十分重要的前提,而以往国内史书往往着重从“元朝”角度进行叙述,视野不够广阔。想来蒙古汗国最为强盛时,其疆域之广大,与各地区经济文化关系之错综,内部斗争之复杂,想要全面记叙也的确并非易事。这一点上来说,法国人格鲁塞的这本《蒙古帝国史》提供了一个不错的视角。作者在书中所做,基本上是对《秘史》《拉施特书》和《元史》等不同史源的材料进行互相对比,从而勾勒出一幅蒙古帝国从源流到草创再到勃兴直至衰落的完整图画。当然蒙古相关史料卷轶浩繁,要想全部囊括实属困难,作者在叙述时也有所侧重。其重点叙述铁木真创立蒙古汗国前后的历史事件,待到四大汗国建立之后的历史就基本从简。虽不够全面,但对于了解忽必烈之前的蒙古历史已经足矣。之后各个汗国的历史,只好算作是“各国史”了。本书是一本学术著作,其优点就是引证清楚,条理明确。不过也有着一般学术著作的共有缺点:行文枯燥,可读性差。虽说其自称经过一番斟酌使其阅读容易,可真读起来还是令人不敢恭维。面对一大堆对音而成的人名、地名、民族、称号,一般读者可能顿生掩卷而逃之感,加之行文只顾对比史料,堆积事件,全无故事性可言,读来实在令人恹恹欲睡,非得强打精神才能继续。因此也感叹学术著作毕竟曲高和寡,那怪乏人问津。其实书中许多环节颇能引人关注,比如契丹民族最终之归宿,成吉思汗最初之成长,以及蒙古汗王与欧洲君主间关系等,如能加以发掘,未尝不能激发阅读者兴趣。只可惜终究无法当作通俗读物,只能供专家学者参考了。
  •     作者主要介绍了成吉思汗时代的蒙古崛起,到忽必烈为止,因为在作者看来,到忽必烈时元朝建立,其实统治区域只有北蒙古和中国地区,因为海都的“反叛”和阻隔,波斯等区域已经从蒙古帝国中独立而出。同时,在记叙蒙古人对俄罗斯的占领中有一条非常有意思,哲别西征时正是欧洲发动第五次十字军东征对埃及用兵,中国史与欧洲史因为蒙古的西征对上了号。 蒙古的兴起使得世界史出现。比起亚历山大的亚非欧帝国,蒙古帝国占有、影响区域东从日本,西至欧洲,北从西伯利亚、俄罗斯,南至印度、越南,并同埃及产生联系(虽然从未征服),比起亚历山大的希腊、波斯、埃及、印度四个区域自然是宽广了许多。另一方面,中国、波斯、欧洲各地的史学家将其有效的记载了下来,成为世界共同研究的一个话题。
  •     比起草原帝国来,关于蒙古的更加详尽了支持呀
  •     地名人名有点乱
  •     只能说还行吧 毕竟作者是以资本主义的的思想结构来写的 难免有不足之处
  •     扎木合敢情是铁木真派出去的双面间谍?其实觉得附录好看许多。另外这部书还是要对比地图看才行。
  •     一如既往的正版,内容丰富。
  •     作为专门的蒙古史研究者应该会认为本书,尤其是附录部分很有价值,但是作为普通读者,这部分价值并不是很大。正篇部分讲的比较细致,比较了各种史料的不同,但是笔法并不生动。让我觉得最有价值的是正篇的总结部分,分析了游牧对农耕侵袭的运动方式。
  •     全书不意淫,前帝国时期比较热血,第五章说与其说忽必烈是大汗不如说是一位中国皇帝,这个比较靠谱。
  •     还不错的一本书,但是有硬译之处。
  •     蒙古史必读入门著作
  •     书现在看来落伍了,但是译者按语,当时读的时候真心觉得NB!
  •     “于是成吉思汗说:'不然,人生最快乐的事是战胜敌人,追逐他们,抢夺他们所有的东西,看他们所亲爱的人以泪洗面,骑他们的马,臂挟他们的妻女。'这是自从十五个世纪以来一切匈人游牧部落的首领们的'理想'。”
  •     开卷有益
  •     人生最大的快乐莫过于到处追杀敌人,抢夺他们的土地财富,驾驭他们的马匹,听着他们的妻儿哭泣,和享受他们的女人。
  •     草原帝国的作者 他的名字有好多翻译法
  •     蒙古帝国就是新春秋战国的"周天子",八百年弹指而过,逐渐衰微到这个地步。尽管如此,似乎仍颇有号召力,中美俄等都很在乎。
  •     津津有味的看完,挺不错的,就像小说一样的生动。继续看草原帝国。
  •     go
  •     用处不大,不如去读多桑蒙古史
  •     翻完了,对我这闲读的人来说,感觉可读性不强,也许因为是近百年前的蒙古历著作吧。感叹一下,有的并不一是名著就是最适合拿来读的,对于这套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来说。
  •     这个法国人在研究蒙古历史方面是一个专家,他的几本书都很经典,值得读和收藏,而且他写这段历史部局限于国别史看历史,因此,觉得更眼光更广阔。
  •     想了想似乎没什么可以说的
  •     元史必备
  •     讀時總聯想到夷夏之辨,神州陸沉
  •     终身看的书之一。
  •     这么薄的一本书决定了它并非是我想要的那本书
  •     非虚构文学启蒙。
  •     汉译名著,蒙古史研究必读之书
  •     学术性很强,信息量很大,业余的我仅读一遍无法完全消化。
  •     商务印书馆的这一系列汉译名著堪称经典。里面汇聚了人类历史长河中,那些优秀杰出的代表为之付诸一生的思想和心血,横向纵向地展现了人类文明和灵魂的深邃。如果单说这一本书,可能初读者大致一翻就会觉得是历史文献,固然,这里面没有花里胡哨的辞藻,但是读完以后,我敢说你会爱上成吉思汗,也会明白为什么会爱上他。
  •     开年第一本书,巧合和巧合。
  •     满满的史料没有废话,资料全面,公正客观,最喜欢的历史书之一
  •     可惜后面只是带过了帖木儿和莫卧儿这两个泛突厥蒙古后裔的帝国。。。。
  •     商务印书馆出的书权威性没的说
  •     评论里这么多说像小说的...就是正常的历史书 精彩是因为成吉思汗一生确实颇具传奇 年代久远有些究竟是不是神话也不可考 很多事记熟识 看了没有特别大的新意 中规中矩
  •     有点浅了,基本就是把事件捋顺了流水账讲一遍,当然能捋清楚本来也不易。得和其他的蒙古史书对照对照
  •     其实对事件的描述很细致,大体尊重史料。但对社会情况的介绍有些太少!
  •     除了成吉思汗那段太主观 其他的真的好棒
  •     帮助我对蒙古史温故而知新。此书只可观其大概,不可细读,因为翻译的实在太别扭了,太多句子语法不通。
  •     对治蒙古史的先生们,又多了一些敬畏。
  •     终于看完了,但是老感觉意犹未尽。历史总是大人物和大事件的历史。
  •     内容很丰富,视野广阔了许多。这样的历史书值得尊敬。
  •     太多的民族,地名和人名,读着有点累。不过对这个民族性还是有了更多的了解。
  •     译名看着累。比如苏丹用的是算端。 作者很看不起蒙古的文化水平
  •     看通古斯人是怎么如蝗虫一般糟蹋地球文明的。最终还是被打回原形。武力终究不敌文明
  •     据说较为权威的读本,多是根据波斯等记载来写的,对蒙古有了更深的了解。但是不知道是翻译还是什么问题,文字较为艰深晦涩,加上各种神奇译音名词,读起来十分累,和俄国作品有过而无不及,只能说俄国不愧是蒙古(鞑靼)继承者……orz
  •     看的是另一个译者译的,但阅读起来蛮平顺的,而且作者对比多处史料再采用,很客观的治学态度,对于我这种业余人士挺好的
  •     即使经典,便不免时代局限
  •     经典之作。
  •     光看文章后面的注释就知道这本书功力有多深厚。作者的总结性话语有时会震撼到我,一瞬间有电流穿越古今直接击中我,让人感慨人类的历史竟然这样多姿多彩。有点感动,还有点想像Izaya一样大喊“人类love!”哈哈哈哈哈 还有我好喜欢成吉思汗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