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1993-凉山民族研究-1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民族史志 > 1992-1993-凉山民族研究-1

出版社:民族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11-01
ISBN:9787105118373

作者简介

凉山民族研究1:1992-1993,ISBN:9787105118373,作者:马尔之

书籍目录

翻天覆地四十年论彝族人民对祖国的卓越贡献凉山州贫困问题和对策研究昭觉扶贫开发调查与思考发挥政策优势加快民族地区的发展步伐凉山彝族传统社会中社会结构的变迁原始宗教对彝族传统文学的影响毕摩文化研究三题经书·法事·毕摩管见彝族毕摩经书《孜孜宜乍》初探凉山彝族的占卜观念变革与彝族经济发展加速发展凉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思考凉山山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取向从历史上南方丝绸之路经济的兴衰论攀西发展出路南方丝绸之路与宁属商贸凉山彝族服饰资源的开发应用论民主改革前凉山彝族社会的等级结构南诏--彝族古国凉山彝族社会历史研究中的几个具体问题对旧凉山彝族社会结构的再认识及“黑彝”“白彝”的辨析嘉道咸时期清政府对凉山彝族地区的民族政策初探清末对凉山彝族地区的统治政策

章节摘录

  论彝族人民对祖国的卓越贡献  周锡银  祖国,这是一个非常亲切而富有魅力的名词。历史已经证明,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是各民族人民共同缔造的,中国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的。作为祖国大家庭的重要成员的彝民族,包括他们的每一个普通劳动者和领袖人物、民族英雄、科学家、文学家,在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与巩固的过程中,为了开拓西南边疆,繁荣经济、文化和科技,为维护祖国的独立、统一和主权的完整并最终创建新中国,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和牺牲。本文就是以众多而具体的事例来证明这一普通但非常重要的道理。  一、彝族人民为开拓西南边疆、为全国大统一所做的贡献  (一)彝族人民是祖国大西南的开拓者之一  勤劳勇敢的彝族人民是我国西南滇、川、黔、桂广大地域最早的开拓者之一。他们的祖先自古就辛勤劳动、繁衍生息在云贵高原之上。彝族地区向来便是祖国疆域不可分割的部分之一。  半个世纪以来,彝族地区先后发现了一些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为我们研究彝族地区的原始社会提供了物质资料,特别是1965年在金沙江龙川江江畔的楚雄彝族自治州元谋县上那蚌村发现的“元谋猿人”化石,意义重大。据古地磁法测定,元谋人的生活年代距今170万年,比蓝田猿人、北京猿人还早100万年。1973年,又发现旧石器17件、炭屑和火烧过的骨头,说明元谋猿人已经学会制造工具,并开始用火。制造工具标志着人类真正劳动的开始,用火则扩大了居住范围和可以熟食,这些对于元谋人自身的生存、繁衍及其社会的发展和地域的开拓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另外,在云南省路南彝族自治县板桥河沿岸、贵州省黔西县沙井乡观音洞、水城特区艺奇乡硝灰洞等地都出土了旧石器(包括打制石器),说明距今1万年以前,滇、黔等省一些彝族地区就有人类在那里劳动生存。  至于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则在川、滇、黔、桂等彝族居住区到处都有发现。云南的滇池周围、官渡、晋宁海源寺十余处及昭通闸心场和元谋大墩子等地;贵州的威宁中河、赫章可乐、平坝白云、毕节青场、清镇、盘县等地;四川的安宁河流域,特别是西昌礼州遗址最具代表性。从滇池周围遗址中存在着大量螺蛳壳来分析,当地原始居民是以采集滇池中的介类作为食物的重要来源,又从陶器内壁的谷物痕迹清晰可见来看,他们已开始经营农业,使用的工具则有长方形石斧、有肩石斧、石锛等。元谋大墩子新石器遗存距今约3500年,保留很完整,其中有一个村落遗址--房屋15座、墓葬37座。该遗址为我们提供了当时人们的社会、文化生活的具体材料。他们在平地上建筑房屋,采用四周挖沟、排列柱洞的建筑方式;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种植业主要是粳稻;狩猎和畜牧业也较发达,家畜有猪、羊、狗等;手工业不仅有陶器,还有用玉石、骨料制成的各种装饰品。墓葬出土有生产工具、石镞、陶器和装饰品等。上述考古文化,同时得到了彝文典籍和历史传说的佐证。《西南彝志》等文献都记载,彝族由猿猴逐渐变成人,由狩猎、采集而发展成农业、畜牧业、手工业,由母系氏族的血族群婚到对偶婚。可见,众多的文化遗存和彝文典籍、历史传说都证明:彝族地区和许多地区一样,曾经历过漫长的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说明彝族地区很早就有人类的活动,很早就有人在这里劳动、生息和繁衍。他们用非常简陋的生产工具,在生产技术极其低下的条件下,用自己辛勤的劳动最早开拓了祖国的西南边区。  ……

图书封面


 1992-1993-凉山民族研究-1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1条)

  •     彝学研究必备。孤本重新问世。好样的~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