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的“原子弹”》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历史知识读物 > 希特勒的“原子弹”

出版社: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0-6
ISBN:9787801739902
作者:赖纳•卡尔施, 海科•彼得曼
页数:398页

二战历史揭秘小说的翘楚

德国著名历史学家赖纳·卡尔施教授、著名电视新闻记者海科·彼德曼历数年之心血完成的巨作《希特勒的“原子弹”:纳粹德国核武器密档》,由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出版。此书没有用悬疑小说的惊悚笔法,但足以颠覆传统:在二战时纳粹德国与同盟国之间激烈的原子较量中,德国人并非战后人们所认为的那般“一事无成”,而是差一点就在制造第一颗可用于实战部署的原子弹竞赛中拔取头筹。两位作者遍访国内外各大档案馆和文献机构,对核实验目击者进行了采访,经过五年的素材集结、调查取证,完成了这部足以改变世界核技术发展史的惊世之作。除了对已为人们知晓的二战期间德国曾开展核反应堆和同位素分离等研究工作的描述外,该书还提供了某些尚且不为人所知的内容,比如,世界公认的第一次原子弹试爆成功是美国,而事实上,早在美国成功试爆之前,就已经有过了三次成功的原子弹秘密试爆……

原子弹,原子弹

今天早上还听了,关于那年美国设计原子弹的一些新闻,据说当年美国研制原子弹的时候全美国只有几个人知道,连美国的副总统都不知道,研制原子弹只是为了抢在德国前研制出来,但是,整个研制过程前苏联却了如指掌1945年7月16日凌晨在新墨西哥州的阿拉莫可德沙漠中进行了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的爆炸实验,使用的是劳伦斯法制取的铀235。估计原子弹的爆炸当量约相当于2万吨TNT炸药。

重读发现价值:制度与资源

为什么德国人没有抢先造出可用于实战的原子弹?作者史海钩沉,尤其是获得了红军格鲁乌收集的档案,并集合现代核物理学家作现场勘测,试图找出答案。根据本书披露的史料,结合《原子弹秘史》一书,我觉得问题不在于海森伯格是主观上故意拖延(已被作者否定),还是客观上误入技术歧途,最根本的答案是制度与资源。纳粹德国,一个独裁的帝国,在科学上其实也是专制的,姑且可称为海森伯格的专制,无人可以撼动他的重水堆研发思路。即使别人的试验已初露端倪,也难以动摇最高领导层对海森伯格的膜拜与信任,更无力与他分享有限的物资与加工能力。海森伯格有车但走错了路;格拉赫与迪布纳等人识别了正确的道路,但不是没有一辆好车,就是缺一张官方路条。总之,海森伯格式的技术专制,加之德国有限的资源,遏制了纳粹核武器的出笼。反观美国和英国,民主的国度,在科学上也是如此。他们接纳了被纳粹驱逐的一批核物理顶尖高手,加之自身的各路牛人,没有学术沙皇;当无法判定哪种方案更能走向成功时,足够的专业人才、强大的资金实力、工业加工能力、以及丰富资源,可以让决策者们放手各种方案齐头并进,条条马路,总有一条通向三位一体的罗马!---------------ps重读后,发觉海森伯格的学术专制说也是个误读。一个致命的原因,是国家强力资源的党派化。希特勒自己就是把国家军队私人化的倒行逆施者;下属陆军军械部,格林的空军,希姆莱的党卫队,乃至帝国邮政部,自然也把发展核力量作为增加本部门实力的一种手段,把核知识与核资源视为部门与个人的私有财产;在核资源严重短缺的情况下,各利益团体不但难以相互合作,反而屡有拆台行为。由此,败给整合了全部人力物力财力的曼哈顿计划,就是必然了。阅读建议:由于本书是分事件专题,而不是时间顺序撰写的,跳跃性很强。没有读过相关核物理或核武器历史书籍的,不妨先读译者写的前言,在脑中建立这段历史的整体框架,更有助于阅读全书。而接触过这段历史知识的,可在读完全书后再读译者前言,帮助捋清思路,串起时间线索与各事件的钩稽关系。全书翻译整体通畅,也颇具中文文采,为此类书籍中罕见。网上书店55折,还是物超所值的。但关于内爆的那个章节,几处关键译文不知所云,莫非恰好是译者知识上的短板?另外,字号太小,有损视力。


 希特勒的“原子弹”下载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