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历史挺靠谱1》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历史普及读物 > 这个历史挺靠谱1

出版社:武汉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6
ISBN:9787543068759
作者:袁腾飞
页数:331页

历史也就这么回事

原本对历史不太感兴趣,而且历史知识极度欠缺,所以提到什么都是盲区,有意识的想读点相对浅显的历史书,所以就在网上找了找,正统的历史书读不进去,这种语言诙谐幽默的相对还好,顺道就在网上把三册都买了,但是这些书买了都快一年了,今天才读完了第一册。只怪自己太懒。这本书该有的历史事件都没有错过,不像历史课本那样看着那么枯燥,所以读起来还是很轻松,只是没能记住多少。我在想朝代的更替,国家政权的更替,放在历史里面的长河里面太不显眼了,皇权并非天生的,也没有什么不可撼动,朱元璋都当了明太祖,出生论什么的说多了也没啥意思。个人是多么的渺小,时势才可以造英雄,有时候真不是你想做什么,而是历史选择你做什么。经济,国防是硬实力,礼仪文化是软实力,要想发展的好,哪个都不能少。看着这些朝代更替,让人觉得历史也就这么回事。

数千年来的兴衰成败,被浓缩在这样一本书中

在《枕上书》里,天上的神仙东华东华坐在妙华镜前听凤九和小团子聊了几句,镜中人间已经风云变色一派金戈铁马,迅速的上演完一世兴衰。 其实在看《这个历史挺靠谱》时,我便恍惚有这样的感觉,数千年来的兴衰成败,被浓缩在这样一本书中,翻几页,已经迅速改朝换代。 所以,阅读的时候很慢很慢,希望能将时间留住,让朝代的更替,更慢一点;让自己的脚步,行走在时光隧道时,轻一点,静一点。好记住多一点。 作者袁腾飞让人感觉是个生动的讲故事高手,其丰富的历史知识更是让他讲故事的水品与众不同。和当年明月一样,都是致力于将深奥的历史剖析得通俗易懂,令人过耳不忘,过目不忘。但是当年明月更愿意停留在某个点上,比如明朝,将其中的内容深深的挖掘而出;袁腾飞则喜欢将通史,将中国史、世界史都一一点评,让人对历史的总体有一个概念。在阅读中,我还经常会觉得有些惭愧,为自己过去一些过于简单、粗暴的想法而惭愧。 小侄子每次周末回来时,都会抱怨历史课之枯燥无趣已经到了极致,不仅课文内容死板,且老师都是照本宣科,毫无创意。学生们一上历史课便集体打瞌睡。 听起来真是令人悲哀。 回忆我们的历史课本,令人想起的只有很多大事记的条款,比如公元XX年,谁谁在哪里建立了什么什么朝,历史上称之为什么什么年……而且为了与我们的时代特征相匹配,还会时不时插入几句什么什么封建王朝统治,充分暴露出封建时代贵族和皇朝罪恶的嘴脸,农民如何如何推翻了什么什么,又建立了新的什么什么。 诸如此类的话基本每一个朝代都可以套用,所以我当年的历史、政治一直都非常高分,就因为我对这个套路非常熟练,别人都埋怨这两科难度大,需要如何背诵,但在我看来确实是易如反掌——只要把这个模式记住,活学活用,不用背书,老师也绝不会给低分的。 只是这样读书后出来的学生,你让他们讲一点历史,十个绝对有九个哑口无言,还有一个在胡言乱语。 所以,阅读的时候总想着,假如我们的历史课本换成这样子的多好?假如我们的历史老师都会懂得讲故事多好?本着这样有点遗憾的心情,我一边看,一边大笑,还一边大声的朗读给老公和儿子听,老公听后时不时会点头附和和增加一些个人的看法,儿子则听得非常紧张,惊恐万分的说:“好在我不是生活在古代!”就这样,这一本书,在我的致力普及下,我身边这两位几乎都用耳朵读完了。遇到有趣的地方,他们便哈哈大笑;听到有争议之处,则不断的讨论。我相信儿子以后的历史成绩会相当不错,且也一定会对历史这一门功课非常感兴趣的——因为我已经决定到时把这套书和那套《明朝那些事儿》一起推荐给他。估计这也是作者的心愿吧,普及历史知识。 对于喜欢深入研究历史的人而言,本书则还是过于浅显了,只能属于敲门砖。毕竟翻几页就写完几百年的历史,确实是过于简单了。但假如有人和我一样,在看完这本书后,就开始翻读典藏已久的《中国通史》,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呀。

一个精神病的胡言乱语

一个精神病的胡言乱语一个精神病的胡言乱语一个精神病的胡言乱语一个精神病的胡言乱语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

是挺靠谱

把中国从尧舜禹写到大清,整个历史给串了起来,对中国历代王朝有个大概了解,但不够详细,春秋战国主要写了秦,其它小国一句话带过,如何被干掉,就没了!看完1正常在看2,2直接从大清1841鸦片战争开始,还没看完,接着看

历史可以写的这么好玩

这本书是“袁腾飞讲历史系列”中的第一部,讲是中国的古代史。通读这本书以后,总的一个印象是把历史写的这么好玩,挺好的!这本书的作者是袁腾飞,他在网络上的名气很大,我早就耳闻,只是没有阅读过他的作品。早就想领略一下这位被网友誉为“史上最牛的历史老师”的风采。听说其人授历史课幽默犀利、灵活多变,学生很买他的帐。他上过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口才当然没话说,不知道他的书是否同样精彩?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我阅读了这本书。老实说,通过阅读这个书,到底获得了多少关于中国古代历史的知识,对于我这样一位对中国历史比较了解的读者来说,实在没有多少新的斩获。不过如果你是一位对中国古代历史不大了解的高中学生对说,这样的历史书还是值得阅读一下的。比起现在课堂上通行的中国历史教科书,这样的书的可读性还是强不少的。书中的语言是比较幽默的,打的比喻也是比较贴切,通俗易懂的。用这样的方式来传播历史知识是比较容易被学生接受的。怪不得,他的讲课的视频公开,便迅速走红。据说,一些关于他授课的视频片断在一个月内的点击量突破100万次。应该说,袁对传播历史知识还是有功的。上面是我对袁腾飞讲史总的看法。接下来,我具体对这本书中几个我比较感兴趣的点谈一些自己的看法。这本书的第50页上谈到:汉朝有一套非常好的制度,叫做察举制。接下来,他说到察举即选举,由下而上,推举人才为官。察举制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说这个制度比较好,这没有问题,但说察举即选举,我觉得表述上还是有些问题的,容易产生歧义,必将现在“选举”的含义和察举还是有一定距离的,表述成察举即推举,这样可能更好一点。这本书的第51页谈到了汉朝的户口簿。中国的两汉时期就对老百姓实行编户,被编入户籍的百姓,称为编户齐民,具有独立的身份,依据财产承担国家的赋税、徭役和兵役。为什么要户籍?袁的理由是“好管理!”。中国的户籍制度出现的真的够早的,到现在都二千多年了。看来中国自古以来,对老百姓的管理真的够严的。无论过去这个制度多么好!现在这个制度真的要改改了。城乡二元体制问题真的太多,户籍制度对人才的流动的约束实在太大。用德国队踢中国队比作骑兵打步兵,的确是一个有趣的比喻,不知道中国足球队的队员听到这个比喻做何感想?呵呵!总的来说,这样的通俗讲中国历史的书还是值得学生看看的,至少可以培养他们对学习历史的一点兴趣。

要北京烤鸭,更要满汉全席

我很想向大家形容我读完本书的心情,突然地,我就想到了我母校红房子的麻辣烫,那是我到了哈尔滨之后吃过最好吃的麻辣烫,不放麻酱,用骨汤配上蒜泥、热油浇上的辣椒和花椒,三块钱一份管饱,再来俩韭菜盒子,简直绝了。后来到了大连,也算大小上下吃了好几十家的麻辣烫,都不是那个味儿,心情极为沮丧。后来找到的杨国福麻辣烫,还算是撒盐空中差可拟,空具其形而已。我觉得袁Sir的历史系列在我看来就是杨国福麻辣烫,有人会说那是因为初恋总是难以忘怀,先入为主吧。那我换个比方,就像一个人如果平时总吃兰州拉面,给个北京烤鸭,能乐上半年,但是如果给一个总吃满汉全席的人一只北京烤鸭,也觉得不错,但是总能给你挑出点毛病来。我就是个被满汉全席惯坏了的人,而袁Sir不幸就是那北京烤鸭。当然,这并不妨碍北京烤鸭全国闻名甚至蜚声国际。(我庄严宣誓我吃过饭了,当然我也绝对不会否认我吃货的本质。)袁Sir开篇也说了,这个历史挺靠谱系列是在中学历史教学大纲的知识点基础上,补充了大量的课外知识,让读者读来更有趣味性,本来想以《课本中的中国史》以及《课本中的世界史》来命名,因此,本系列书籍本来就是针对中小学生,以及历史知识较为匮乏,一直觉得历史枯燥难读的成年读者。要让绝大多数人喜欢,就不能讲的太艰深,看人家于丹,愣是把论语讲成了心灵鸡汤,你得让老百姓听懂啊不是,这也勉强算因材施教的现代版吧。所以到了袁Sir这里,郭德纲+单田芳式的风格,甩包袱抖机灵耍嘴皮子,京油子卫嘴子让你听得舒舒坦坦,读的顺顺当当,知识点清晰易懂还富有趣味性,是您出门把妹打破僵局Hold住场面的不二之选。可是,就这样了吗?我总不甘心。我高中时候的历史老师姓苏,是一名女老师,她当时40多岁,普通话并不标准,人也不漂亮,也不会说俏皮话逗我们开心,但是这么多年来我一直记得她。因为在讲到抗战的时候,她让我回答一个问题,问说应该如何评价国民党在抗战中的表现,我照着书上答:“消极抗日,积极反共。”那是她第一次说我错了。通过她的讲述,我们才第一次知道了淞沪会战的激烈,长沙会战的惨烈,才第一次听说了“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的中国远征军的历史,第一次听说就发生在我们家乡的松山战役和腾冲光复战……尽管她的叙述很平实,但是那种冲击力带来的余波至今仍在影响着我,尽管历史书如此的政治正确四平八稳,但是真正负责的老师,还是会教给我们什么叫独立思考、决不轻信,这是苏老师给我最好的礼物。历史本就是过去的事情,但是历史绝不是死去的,它的鲜活,不仅仅在于它的趣味或是恶趣味,趣味这种东西,就像是一种窥私的行为,了解那么多历史背后隐藏的故事,像是王安石不爱洗澡浑身发臭,或是王羲之之所以坦腹东床是因为服食五石散血气上涌以至于不能洗澡,只能穿宽袍大袖的柔软衣物防止皮肤磨损出血等等,知道这些,除了让我们在茶余饭后有了笑谈的内容以外,还能给我们什么?我想要的历史,是有态度的历史,我不介意你说你的个人看法,我需要看到你运用你的的思维方式把整个历史串联以来给我们看,我需要的是一个完整的历史观,而不是分隔开来的小标题小知识点12345,各说几百字,那不是历史,那只是历史上的趣味小百科。当然,我代表的只是小众观点,作为一道北京烤鸭,袁Sir的这本书是合格的,何况北京烤鸭喜欢的人也多,对于普及中国传统美食文化也是居功至伟。但是,真心希望袁Sir也能在做烤鸭的时候顺带着钻研点满汉全席的做法,毕竟,满汉全席不是大家不喜欢吃,而是好厨子实在太少了。

没事儿多读点历史

我从小就对历史感兴趣。小时候一直觉得历史就跟故事一样,特别生动有趣,所以平时不仅爱看历史类的书籍,也爱听大人们在茶余饭后讲历史故事。上了高中之后,由于学的是文科,历史也就自然成为了必修课。遗憾的是,课本上讲述的历史与我小时候所喜爱的历史相差甚远,除了枯燥、刻板的内容叙述,就是模式化的历史影响与历史意义。但为了应付考试,又不得不死记硬背老师在课本上给我们划出的重点。就算是对历史再感兴趣的人,久而久之也会不免感到厌烦。上了大学后,因为学得不是历史专业,与历史的关系似乎就更渐行渐远了。09年暑假在家闲来无事,无意中在央视的“百家讲坛”栏目里看到了袁腾飞老师主讲的“两宋风云”,刚看一集就迷上了,此后每天中午一直追着看,几乎一集不落都看完了。袁老师讲课很有特点,一口流利的京片子,语言甚是诙谐幽默,教科书上那些原本枯燥的历史知识,在他绘声绘色的讲述下变得十分有趣,听过一遍之后想忘都忘不掉,也难怪他被学生们称为“史上最牛历史老师”。不过,随着袁老师的迅速蹿红,对于他那种嬉笑怒骂的讲述风格也就一直争议不断。有人说他哗众取宠,喜欢用语不惊人死不休之语调来评说;还有人说他对待历史没有严肃的态度,有戏说历史之嫌。不过我倒觉得这些说法未免言重了。在我个人看来,袁老师不是一个严肃的史学专家,他的任务只是向更多的人普及历史知识。前不久看到一则新闻,说一个理工科教授在其个人博客上公然叫嚣称文史哲贻害社会,看完后心里特别不是滋味。在眼前利益的驱使下,文史等社会科学一直以来饱受冷落,导致我国公民的人文素养普遍不高,许多理工科出身的博士甚至连最简单的历史知识都模棱两可,我国的历史教育着实让人堪忧。在这种情形之下,袁老师这种普及历史知识的尝试未尝不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你可以批评他不严肃、不严谨,但是在他的努力和推动下,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了历史、了解了历史却是不争的事实,这也是值得我们去肯定和支持的。这套《这个历史挺靠谱》是袁老师旧作《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系列的全新修订版。由于种种原因,之前的《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系列还存在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此次经过袁老师的重新修订,不仅改正了一些史实性的错误,还补充了大量的课外知识,使这套书更加严谨,更具知识性与可读性,是一套不错的历史普及读物,特别适合那些对历史知识不甚了解的人们阅读,甚至就连我这个自诩文科出身的人读完此书也有不少意外收获。其实不论是历史专业人士也好,门外汉也罢,没事儿都应该多读点历史。

闲暇小品历史书

历史是读书时期最头疼的科目,用这种方式来说历史应该还是比较另类的,也有趣,如果说这是我们那时候的历史老师,成绩应该还是可以再好一点的哈哈。但缺乏一定的严肃性吧。本身对历史知识的缺乏实在没有办法对内容做出什么评价,因为出于一句话“读史使人明智”,选择去读一些历史方面的书。对于了解基本的历史来说,这应该算得上一本入门不错的书籍吧,浅显易懂,也有一定的条理性。美中不足的是也多有一定篇幅的口水文章。古代史是读书时期最喜欢的历史部分,阅尽中华千千万光辉历史。本书看后,对很多朝代有了一个比较不一样的认识。现在很多人了解历史的途径大多是看古装剧穿越剧获得的,真实性堪忧,真正有态度的剧很少。本书虽不够严肃,但还是真实还原了历史(凭仅有的历史知识记忆),也有趣,可以看看。

《这个历史挺

《这个历史挺靠谱1:袁腾飞讲中国史(上)》(升级修订版)是由中国通俗讲史领军人物、百万级畅销书作家袁腾飞的成名作《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1》升级修订而成。   生脆、凶猛、一语中的,是袁腾飞最大的讲史特色。而这种风格,在本书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在《这个历史挺靠谱1:袁腾飞讲中国史(上)》中,袁腾飞从先秦时代一直讲述到清末,生动活泼地再现了这段风云激荡的历史,精彩纷呈地演绎了诸多著名历史典故,如“烽火戏诸侯”、“商鞅变法”、“武帝汉匈之战”、“隋炀帝下扬州”、“玄武门之变”、“杯酒释兵权”、“岳飞遇害风波亭”、“蒙古横扫中原”、“明成祖夺天下”、“康熙擒鳌拜”等。

要读就读靠谱的历史

我从上学起就特别喜欢历史课,感觉老师讲课就像讲故事一样。长大了也读过一些写历史的书,很想把中国历史好好的清清楚楚的研究一下。奈何这些介绍中国历史的书籍真的是良莠不齐,在历史年代、历史人物等等问题上居然屡有出入,让人不知相信谁好。《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刚出版时就有意要收齐一套,结果到现在它的升级修订版《这个历史很靠谱》都出版了才完成夙愿。不过也好,这套《这个历史很靠谱》比《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真的靠谱了许多,书中的内容都是源于袁sir在精华学校的网络授课视频,也经过了袁sir的认真修订,在最大程度上还原了他讲课时的原汁原味,真正做到了去芜取精,去伪存真,是一部幽默的严谨的讲中国历史的普及读本。这本《这个历史很靠谱》上册是从远古的先秦讲起,一直讲到明清结束。袁sir用他风趣幽默、浅显直白的讲解使得枯燥难解的历史变成了一段段精彩的故事,他像一个优秀的说书人一样知道如何吸引听众的注意力,知道在哪儿要使包袱,在哪儿要使扣儿,用郭德纲的话来说,这可都是心理学的范畴呀。袁sir讲历史最大的好处就是不困不累。袁sir把很多现代的名词和理念套用在他讲解的历史之中,既显得新鲜有趣,又显得合情合理,让人很有共鸣。其次,听袁sir讲历史的好处是容易记忆,容易理解。袁sir讲课时的语言是非常平民化、口语化的,非常易于听众正确的理解他所讲述的内容。另外,袁sir讲课重点非常突出,在理解的基础上牢记突出的重点,是不是很容易的一件事呢?感觉袁sir的书对学生们的帮助应该是相当大的,有了如此靠谱的通俗历史书,考试中就再也不会犯愁了吧。历史是鲜活而生动的,无数古人用自己的心血创造出了无数的文明,无数古人用自己的生命去捍卫自己的理想和信仰,无数古人用自己的智慧书写出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了解历史,尊重历史,把中国历史中的正能量最大限度的释放出来,把中国历史中的经验教训牢记于心,把中国历史中蕴含的文化传承下去应该是我们最应该做的事。

有趣的历史与历史课

袁老师流侃的文风很好读,时不时地冒出几个未曾听闻过的冷知识,赶紧仔细记下来,以为谈资。这里想仔细谈的是另一方面的事。袁老师的故事尽人皆知,结合自己上学时的经验,深深感觉到中学历史老师对学生而言是一种重要的存在,会深刻地影响学生历史与价值观念的形成。上大学后,在大学中发现很多现象,有些人对待历史想法片面偏激、不接受他人观点、难以进行讨论;而有些人对待历史是种“无所谓”的态度,亦或对一切历史都抱有强烈的不信任感,故而对历史的认识保留在”玩味“的层次不肯深入。我觉得这些状况的共同原因是不肯思考或不会思考,中学的历史教育除了灌输史实以外并没有教多少对待历史的态度和思考历史的方法,而这是对于一个现代公民而言非常重要的素质。历史的重要作用不只是开眼界,还能培养一个人的健全人格,进而影响社会更加健全。所以说,重任就落在中学历史老师身上了。在完成课程大纲要求的同时,能否引导学生更加多元地看待历史,让他们在历史中寻找到自己喜欢的部分,主动地更多了解历史。当然,如何”趣味学习“和”主动学习“是所有教师的课题,而多元化思考、培养正确的历史观念则是历史教师的重要课题了。多元化观点是由于看了些外国人写的中国史书籍后想到的。我惊讶的发现其对中国历史中国家、地区、民族的认识是非常平等而多角度的。比如写我们所说的”古代北方的少数民族政权“,其是从其游牧民族的自身写的(本想在这里举个例子,但是突然觉得这个问题上我们历史课的讲法可能跟国家意志的要求有关,就不过多展开了)。写这么多”牢骚“源于自己上高中时的经历,那时对历史学科和历史本身都很有兴趣。当时几个同学一起做一次关于三国的研究性学习,其中一项是调查问卷。调查对象是同学、老师和家人。做那次调查问卷我有两个重大认识,一个是我自小以来认为应该所有人都读过四大名著(现在想来当时就都读过的我才是凤毛菱角),然而统计结果是超过一半人都没读过《三国演义》,一些人除课文外唯一接触过的三国相关作品是之前热映的电影《赤壁》。第二个重大认识是当给我的高中历史老师做问卷,问卷涉及到一些存疑的史实(比如赤壁之战是否发生过、位置以及规模),老师说”这些我只能填教科书上的版本,因为我是历史老师,balabala“。当时只是觉得这老师好古板。现在回想起来真是可怕的现象。只教”书“,即使连自己最积极的学生主动来讨论问题都不会引导学生多样化思考,然而我保守地想他只是历史老师中中庸的代表(他并非那种不认真的老师)。还是有许多老师在轻松课堂气氛的同时抛出问题让学生自由思考的(而不是让学生思考怎么答能压上得分点),毕竟历史不是语文,可以更加灵活。教改还在持续进行,幅度好像前些年更大。希望历史课能够越变越好。任重道远。

这个历史挺轻松

我一直都不是个爱读史的人,这样的历史倒是读来也觉得有趣,尤其是书中那些很Q的漫画,立马让历史人物形象生动了起来,也让严肃的历史亲切可人了很多。不过适度的闲扯是一种幽默,但如果闲扯过度就显得有那么点不靠谱了,这书适合作为历史知识普及读物,闲来读读即可打发时间又可增加知识。最早知道袁腾飞这个名字,是因为大热的《百家讲坛》,虽然我个人并不太看节目,但是也常常听身边有喜欢袁Sir朋友说起,多少也知道一点他的风趣幽默又活泼生动。袁Sir的风格确实是很讨年轻人的喜欢的,他把历史书中原本冗长而乏味的文字变得生动而犀利的语言,听他讲课,就如听古时候的说书先生“说书”,严肃的历史事件经他一说,顿时变得有趣了很多,想来袁Sir应该带动了不少年轻人开始喜欢上历史了吧。在这本《这个历史挺靠谱1》中袁Sir侃侃而谈中国历史,从夏殷商到元明清,用300多页梳理了一遍中国史,这样的知识量有点过去庞大,好在内容相当浅显易懂,对于我这样的历史盲来说也大概理清了一二。记得中学时候上历史课,我最喜欢的是世界史,而对于中国历史,近代史是太多的屈辱太让人胸闷,古代史又被各朝各代各位皇帝奸臣搞得辨不清方向,如果当时能读到这样的历史书一定会颠覆我对历史的印象,或许还也不会这么坚决地弃文从理了。现在我们常常说“富不过三代”,可是看中国的古代历史,发现几乎就是“帝不过两代”,最普遍的剧情就是老爸辛辛苦苦打下天下,继位的儿子不是暴君就是傻子,老爹的在天之灵都还没安息呢,家已不是家,国也不是国了。这大概跟古人崇尚近亲结婚,亲上加亲不无关系。正所谓“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还真是亘古不变的真理。这是一部读起来让人觉得轻松的历史,既是没有任何历史方面的背景知识也能很快“入戏”。我很喜欢的一个观点:“人生就如一场电影,如果你用特写镜头去看,就是一部悲剧;如果你用长镜头去看,就是一出喜剧。”其实历史也一样,如果把历史一块块的分开来看,看到的基本上就是一场场的悲剧;但是如果我们在当下的角度和时间点上回头去看,一切似乎都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悲剧也好,喜剧也罢,都是一段躲不过的历史。

通俗,故事性强,值得一读!

袁Sir这本书挺不错的,经过上本《历史就是这个玩意儿》的失败,显然,这本书是升级的,非常好看!不管你历史有没有基础,都读得懂,就算历史好的人也可以再读之。因为,它的的趣味性一定会让你感到历史的新魅力!

凝练又诙谐的趣味历史

凝练又诙谐的趣味历史——我读《这个历史挺靠谱》文\蠹鱼《千年书法》、《昆曲六百年》、《于丹论语心得》、《杨雨解密李清照》等等等。这些都是自己喜爱的。网上都有解说词。有的还可在新浪、腾讯读书里搜来电子版阅读。有的觉得珍惜,看得不过瘾,就厚着老脸求人打印。有时候每次打印一份都有一本两本书的厚度。拿到手里慢慢读,是再幸福不过的事了!对于《百家讲坛》和《探索与发现》相比,我更喜欢后者。因前者质疑之声四起。比如前面我提到过于丹和杨雨她们的讲座,以及都已经成书的这些,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但是,对我而言,我还是欣赏,也翻来阅读。主要是想从各位作家思想里了解一下真实历史在她们眼中的样子。借着这些铺垫,是想为这本《这个历史挺靠谱》发表一下言论。袁腾飞,大家不算陌生,是通俗讲史人物。他的幽默诙谐,他的言辞犀利;用凝练诙谐的语言,把历史写得有生有趣,更易于吸收。因这是升级修订版,也就让我们联想到他修订的价值和意义。据说已经出版的那套《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遭受众多质疑,史实错误等等。我倒觉得也是件好事,最起码给你纠错的能力。但是,事情背后有出书人的苦恼在,那就是:“自己的忽视”,“乐得省事”。由先期出版社编辑代劳,又因编辑擅自改动,使得一些历史错误发出怨声载道的声讨。比如“把宋真宗时的殿帅高琼写成宋徽宗时的高俅”等等。提到这些,我也想起自己一篇上《青岛日报》的稿子,其中同样出现了编辑擅自修改的地方。失去原本正确的。有时候真的就会因几字之差,就谬以千里。这样在读者看来,笑话的是作者而不是编辑。所以也深能理解袁先生内心的感受。这是修订版的,也就是说作者更加认真完善它。这是袁先生修订版的第一本,从先秦写到明清。这个历史挺靠谱的,并且会给你带来阅读的享受,起码不会令读者再失望。本书是根据中学生的历史纲要来完成的,内容并不是大家想象中的枯燥乏味,没有照本宣科,课内课外的知识外延,更是古今结合,给你带来生动有趣的最佳的阅读效果。非常适合中学生阅读,能起到引导的作用,使你对历史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又轻松记忆历史。我们先从标题入手,你就会领略到作者的特有风格,而这些是无法效仿的。效仿的结果只能是东施效颦。《从远古走来的牛人们》(先秦)、《文治武功大一统》(秦汉),若觉得这些大的章节标题还不够,那我们再找小的标题,你再来听听,《晃晃悠悠的周王朝》、《皇帝开始追时髦》、《刘邦玩儿法》、《舶来者居上》、《哲学大佬们》,这些诱人的小标题,你会不会觉得一语道破,耳目一新呢?把一个沧桑巨变的历史,写得这样诙谐,似玩世不恭,但在沉重中多了一份诙谐的趣味。在这样的一种情境中阅读,不但乐趣无穷,还记忆深刻呢。这样一本“去芜取精,去伪存真”的修订版,作者所付出的心血等你来翻阅。我想作者的目的并不单纯想赚钱,而是要把知识传播吧!

历史科普读物

比较好的历史科普读物,主要是高中历史知识,但加入了很多课外的内容,包括袁老师的一些见解。语言幽默有意思,很容易读下去。作为全民性的历史科普读物来说还是很不错的,改变了历史枯燥的印象。至于历史的真实性,见解的客观性,受本人知识所限,不能下结论,但个人感觉真实性还是有保证的,毕竟是脱胎于高中历史教科书,观点见解嘛就见仁见智了。

历史知识大串烧

看完袁腾飞先生这本《这个历史挺靠谱01》的那个晚上,和同事到夜市去吃烧烤。突然灵光一闪,手中的羊肉串给了我灵感,解决了如何写评的问题——这本书与羊肉串烧何其相似——整个儿就是一个历史知识的羊肉大串烧嘛!在自序中,作者袁腾飞这样写道:“这套书其实是我依据《中学历史教学大纲》的知识点给学生们授课的讲稿。当然,我不是照本宣科,我还补充了大量的课外知识。”你看,袁老师自己一点儿都不回避这本书的串烧性质——历史年代就是串烧中的钢钎,鲜美的羊肉就是教学大纲中的知识点,而他所补充的大量的课外历史知识不就是那些调味料?再加上袁老师的北京腔和特有的幽默感,这种烧烤火候的独到把握,一个历史知识的大串烧就制作完成了。同样是羊肉,为什么烧烤摊上的羊肉串就比简单煮成的羊肉更让人垂涎欲滴?原因就在于它独特的烹制方法——味道鲜美而风味独具。这让我想到一句话——人们对于你表达的信息的接受程度,关键不在于你说了什么,而在于你怎么说。同样道理,袁老师的历史课能够大受追捧,其秘密正在于他极富个人色彩的讲史方法——依靠自己深厚的史学素养和丰富的历史知识对课本内容进行的延伸,对历史与现实的融汇,以及补充进来的各种历史杂闻趣谈,极大的激发了学生们的学史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好成绩的起点。老子说,治大国如烹小鲜。老师授课又何尝不是?袁老师无疑是此中高手——所烹制出来的历史知识大串烧,就象一道美味大餐,让学生们胃口大开,大快朵颐,历史成绩要是不“腾飞”才是怪事?遗憾的是,象他这样的老师太少。前段时间,因为工作的关系,我对镇里所有的中小学校教师进行了座谈,了解到现在的学校还是对学生管得太多、太死,历史等副科还是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即使有,也差不多是照本宣科——对原材料不加任何形式的烹制,直接“填鸭”,学生又如何能够喜欢、消化、并有效吸收呢?又怎么会有好成绩呢?袁老师能够把自己的教案变成畅销书,让自己的上课视频被成人们竞相下载观看,不能不说是一个牛人。但我始终不明白他这个所谓的“靠谱”是什么意思,是因为直接脱胎于中学历史课本,使得这道串烧有菜谱可循吗?不得而知。不过,因为是授课讲稿,书中很多地方能直接看到课本的痕迹。最后还要说一下他这个“大串烧”的适宜食用人群——虽然他引经据典、旁征博引,让书的内容有了极大的丰富,但仍显浅白,比较适合作为历史知识的普及读本。当然,如果把这本书当作中学生的课外读物,估计其历史成绩会立马拔高一节吧。所以,我推荐所有的中学生,都来尝尝袁老师这个“历史知识大串烧”,真的是极其进补的。

一个靠谱的历史老师

上学期放假之前,女儿的老师给学生们推荐了几本建议在假期阅读的书目,其中不乏励志色彩鲜明的《居里夫人传》和《拿破仑传》,还有《欧也妮•葛朗台》、《鲁迅杂文》、《水经注》、《今昔物语》等名篇,不过《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也赫然在目令我有点诧异。早就听说过“史上最牛的历史老师”和他诙谐幽默的历史教学,但是我总感觉像当年明月版的《明朝那些事儿》和袁鹏飞版的《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这样的读本,做为普通读者市井阅读需要,扫扫盲普及点历史知识还可以,但是做为严谨的学生读本,可能就存在随意性太大和知识点不够准确的嫌疑了。说来有点惭愧,我欣欣然地给女儿准备了书目中除去《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之外的所有书,然后,很快地我就将这件事给忘记了,直到有一天女儿回来一定让我给她买这套书,原来小家伙儿偶然一次听某位同学头头是道地讲了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等人生活和写作的时代背景,感觉特别吸引,据说他所讲的就是《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中的某个片段……我就奇怪了,无论是虚拟世界里的网民,还是现实课堂里的学生怎么都被袁腾飞吸引了?看来我真得好好地读一读袁鹏飞和他笔下的历史了。我就是在这个时候得到《这个历史挺靠谱》这本书的,非常值得我庆幸的是,它恰是《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经过袁先生认真审校之后的全新修订版。这是一个靠谱的历史老师写的靠谱历史,本书是它的第1册,从先秦写到明清,应了袁鹏飞“在中学历史教学大纲的知识点基础上,补充了大量的课外知识,让读者读来更有趣味性……”的写作初衷,刚刚开始阅读,我就被《这个历史挺靠谱1》给吸引住了,首先是它的趣味性极强,袁鹏飞浅显直白的语言,通俗易懂、诙谐幽默却不失严谨,毫不夸张地说不管那段历史那些人距离我们多么遥远的距离,他都可以把“死去”的历史“活生生”地带到大众面前,或者说他令那些早已如出土文物一样僵化了的历史重新获得熠熠生机,还原它丰润以及美丽;其次就是袁鹏飞在讲史的过程中,从来都不忘记将他笔下的历史时代、历史事件以及历史人物之间的各种联系性一一捋顺清楚,还有这些史实与今天的现行政策体制下现实境况的微妙联系,在这里历史俨然就是一个电视连续剧,而那些历史人物也就是此剧中的各种角色,他们依照剧情需要次第登场……从这个角度看,做为一直被历史这门学科枯燥难懂所桎梏的中小学生以及渴望对历史有所了解,但又苦于没有合适的读本轻松读史的普通阅读者,我们要记住某个历史人物和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很显然就像要记住某一位曾经令自己怦然心动的明星和他所饰演的角色一样,成为一件非常轻松的事情。再有就是他的说古论今令人不能不在阅读的过程中,展开更多的思考。这些都是我在读过《这个历史挺靠谱1》之后的所有感受,虽没有什么溢美之词,但是我的心里却装满了感激,对从平淡归于绚烂的历史,对不遗余力非比寻常地记录以及分享的历史老师。

我们应该多读点历史——评《这个历史挺靠谱》

   前几天一个朋友问我有没有什么值得一看的历史类读物,我就推荐了袁腾飞。朋友说并不觉得怎么样,他看过袁腾飞的《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觉得很一般。我就说那主要是那套书的编辑没有编好。我敢这么说,是因为我刚刚看了袁腾飞写的《这个历史挺靠谱》,袁老师在《自序》里对《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出版的前前后后公开做出了回应,解释有之,检讨也有之,总而言之言而总之,袁腾飞对那套书很失望,于是就又出了《这个历史挺靠谱》。   实际上,我之所以推荐袁腾飞,倒不是因为他前面的《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主要还是因为这本《靠谱》。在这本书之前,虽然袁腾飞这个名字如雷贯耳,但我并没有看过他的书,他的讲座倒是看了一些,不过说实话,不太喜欢他的京片子。而这本《靠谱》最大的优点就是深入浅出,很适合对历史不是太了解的人。我以前写过一篇文章叫《要“英格”更要“历史”》,说的是我们现在的教育过于忽视历史,如果有重视英语的一半重视历史,我们的文化也就不至于这么苍白。很多已经读到博士的人都不知道明朝和宋朝哪个在前哪个在后,“关公大战秦琼”的相声基本都听不懂。如果这只是一两个个例倒也没什么,但如果全社会都这样,那就很悲哀了。袁腾飞在《靠谱》里讲到北京这座“四九城”的时候发了一阵感叹,说真正的故都北京早就没有了,现在只剩下一座钢筋水泥城,欧洲人到北京一看,这根本就不是一座东方的城市,而是对西方建筑的拙劣模仿。造成这种结果一方面是时代的原因,另一方面和我们社会浅薄的历史观也有直接的关系。其实后一个原因也是前一个原因的原因。再看充斥银幕的那些胡编乱造的“历史剧”,其文化素养上的浅薄让人作呕,但是依然有观众有收视率,其原因就是因为我们太不懂历史。   所以不管喜欢不喜欢袁腾飞的风格,我都认为他做了一件很好的事。他的书很值得那些学理工出身的人想要了解历史的人看一看,一本在手,对中国古代史基本就能有个大概的了解。而且了解的不是那些数字和名字,而是了解当时的社会形态、经济格局,成败得失对于今天有什么意义。袁腾飞的侧重点就是在政治和经济制度,谁怎么得的天下经过了哪些战役一般都一表而过,有的甚至表都没有表,比如朱元璋的鄱阳湖大战根本就没有提,却着重说了明朝在制度上的缺陷。实际上,明朝制度上的优劣对于今天有着很深刻的借鉴意义,明朝死板僵化的政治形态和我们建国以后改革开放之前的那段日子非常相似。   袁腾飞讲的历史就是为今天作为参考,所以你看他时常都会联系到当下的现实。他的语言风格也是完全当代化的,轻松诙谐,但又不显得轻浮。现在很多追求轻松文风的往往都失于为调侃而调侃,不幽默而故作幽默,其结果就是飘在天上。而之所以会画虎不成反类犬就是因为文化底蕴不够,袁腾飞这一点尚可圈可点。他的行文是IT语言和古诗一色,英语和文言齐飞,不拘一格游刃有余。   不过,袁腾飞有时候也会有把话说得太满之嫌。比如他说全世界只有中国画世界地图是以东经160度为中心,外国都是以零度经线为中心,这话说得就太满,据我所知,至少日本也是这样画的。当然,日本的画法是和中国学的,但日本至少也是“外国”之一,除非它“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   这个当然是咬文嚼字了,或许无可厚非。但是有一些属于观点性的错误,就非常值得探讨了。比如袁腾飞认为清官一般不会有太大的成就,并以包拯为例,说包拯是历史上著名的清官,但却没有什么业绩。包拯作为开封府尹其清廉本身就是一种业绩,至少可以杜绝“衙门口朝南开有理没钱你别进来”的弊病,能够为民请命。当然太大的功绩并没有。不过,历史上有一些清官是很有一些功绩的,比如袁腾飞书里提到指挥京城保卫战的于谦,在功勋卓著的同时,也是一位有名的清官。所以,个人觉得袁腾飞老师在这个问题上略有偏颇。   不过,总的来说,袁腾飞的《历史》确实很“靠谱”,而我们也应该多读读历史,因为真正的历史,会都会我们很多东西。

和中国历史的一次亲密接触

和中国历史的一次亲密接触 评《这个历史挺靠谱》 对于历史的书写,我认为“靠谱”在于尊重历史,在于与时俱进,最主要的是在于亲民。近年来历史被写得越来越生活化、时尚化,由此走近了更多人的生活当中,很多写史人由此进入了公众的视野,袁sir本人被网友为“史上最牛历史老师”,但他对这个“最”字却不感冒,并表白说:“史上最牛的就是一个恶搞,谁也不要当真,谁要当面跟我说,我跟谁急!”毕竟是在历史中浸泡过的,见识、胆略、姿态都很不一般。袁sir本人旨在将历史讲得生动有趣,并结合社会现实进行解读,以期让读者得到更深刻的理解和领悟,他本人在研究和讲授的过程中已经得到了成就感,不需要类似“史上最牛”之类的虚无称号,他可能需要的只是那种实实在在的认可和支持,比如说读者的一句“靠谱”。 要说靠谱,袁sir本人说自己当然不算,编辑说了也不算,要读者朋友们说靠谱才是真正的靠谱。从书中袁sir的《自序》中我们可以猜到了取名《这个历史挺靠谱》的原因:对原来的《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进行修订,其中那些不靠谱的玩意儿删去,原来靠谱的玩意儿改进,让作者讲授的历史变得更靠谱。这种自我改进的行为,本身就是一种靠谱,当年在学校看到人家外国人写《经济学》、《管理学》一写写到第十几版,我还纳闷这些老外怎么这么闲,写完书你还修修改改显摆什么,要修改的话早干什么去了?后来我才明白这就是一种靠谱的与时俱进、精益求精,作者不断地将自己研究成果公布于世,并不断深入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在书中更新。 以前听过袁sir是一位将历史活灵活现、生动活泼讲解的老师,这一次阅读他的著作,感觉内容翔实客观、语言诙谐有趣,不失为一本优秀的中国历史读物。每个人对中国历史的认识和了解,都有自己的范畴,而听着袁sir的讲授,让中国历史在自己的思维中重新游走一回,又会得到很多的历史知识,以及在袁sir启发下的感悟。他的语言让我们感觉不到学究上的严谨,超过了课堂讲授的气氛,更像是在一个沙龙里一个绘声绘色描绘自己研究成果的宣传员。从先秦到晚清,所有的当权人物被请下神坛,仿佛就是我们身边的张三李四王二麻子;所有的历史情节被生活化,就像我们生活中的柴米油盐酱醋茶;那些在科学文艺等方面取得的成就,就像我们生活中获得老板表扬或者中彩票一样令人惊喜……就是在这种气氛下,我和中国历史进行了一次亲密接触。 有领导说:文化工作要面向生活,面向老百姓。对于生活,老百姓都比较实际,谁当官没关系,只要让我吃饱穿好有烟抽有话说生活过得下去就行。对于生活中的娱乐,老百姓都比较讲实惠,谁让我更欢乐我就喜欢谁。近年来的国学、历史越写越欢乐,科学也越来越有文艺范,带来的好处是越来越多的文化进入老百姓的生活,而他们谁更靠谱?我觉得,老百姓喜欢的当然最靠谱。

这个历史到底靠谱吗

袁腾飞,从当年的一举成名,到现在的幕名人,你到底是个什么人,是满怀民主报复的新一代知识分子、是头脑清醒的愤青、还是脱不了世俗金钱的俗人?当初的《历史是个什么玩应》如果说不是您亲历亲为、一厢情愿的产物,那么这个《这个历史挺靠谱》又是什么?甚至在您的微博中力挺。

《这个历史挺靠谱》这本历史书挺值得读

历史这个东西其实真的很难说,很难评定。在古代,相关的史书可能更多的是基于统治者治理国家的需求而记录或者变更了某些相关的史实。然而,历史又毕竟是历史。在这些众多的讯息和资料数据里面,终归可以让感兴趣的读者朋友们找到真正的关于逝去历史的某些记载和刻录。不可否认的是读历史,的确很是有趣。因为在历史背后的相关史实记载之下可以让我们了解或者知晓那段逝去的岁月;更因为在历史背后的相关文献记录之中可以让我们明了社会或者朝代的发展走向。这就是历史的精彩所在。相较于以往所读的历史书籍,在《这个历史挺靠谱》书中,我们可以领略到一个非比寻常的历史记录。虽然以前没有读过《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这本书,但是我却是在看《这个历史挺靠谱》这个升级修订版中领略到了某些有别于以往的历史精彩面。相比于以往那些正统的历史类典籍,这本书的味道便是来自于那种酣畅淋漓,富有感情,风趣幽默,通俗易懂,简洁直白,掷地有声般的重叙历史。说的是靠谱的历史,其实更是道不完的混合入作者某些见地或者调侃的语气;看的是精典的历史,其实更是放松心情般的重温那段逝去的史实。也许正是如此独特的写作和表现手法,这里的历史变得不是那么地枯燥或者乏味。相反的,我们读者也在读史之中把握或者触及到作者透过文字而调笑调侃之下的历史原味。看这样的历史书,我们不再是书外的旁观者;读这里的历史书,我们更是其中的参与评论员。身份的不同带领着我们可以换一个角度来重读历史,感知其内在的深意,品味其内在的趣味,欣赏其内在的精辟。尽管历史还是那段历史,尽管故事还是那段故事,在作者袁腾飞独特的表现手法之下,的确让此书展现出了其他历史书籍所无法呈现的风貌来。也难怪乎这本书的前身如此受欢迎而得到了修订再版。除此之外,虽然这是一本历史书籍,但是书总同样还配套入了国内顶级插画师精心配制的20幅精美插画。在读文学史的过程中,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放松和享受。妙趣横生的画面之下,我们不仅看到了搞笑的背景,更在搞笑的背后领略着作者想要透过这些图画表达的历史背景。尽管画面不多,但是却能够引发我们对当时历史场景的相关联想。细细读来,我还真的挺喜欢这部比较另类的历史著作。说实话,借鉴本书的书名,我觉得可以给予这本书如下的定论:这本历史书挺值得读。

又文天祥殉国联想到的

我不是个喜欢写东西的人,尤其是书评。所以下面也不是什么书评,只不过是读这本书的时候一点随感,于是就记录下来而已。为什么文天祥宁死不从要殉国呢,这个问题我一开始没有想明白。1. 因为我觉得如果真的为天下苍生考量,那么出任元朝宰相推行汉化政策才是上上之选,忍辱负重遗臭万年这都是小事。2. 我觉得文天祥和劝降他的人们都会考虑到这一点,那么原因可能就是文天祥看到元朝对待汉人的残暴,使得他认为只有早日结束元朝才是真正的为天下苍生考量。3. 考虑到这里我开始好奇为什么忽必烈不杀他,直到南方开始因此而有了些暴动才杀了文天祥。4. 从忽必烈的角度来讲,巩固自己在中原的统治才是最重要的,上上之选自然是让当时“反抗精神”的化身的文天祥来出任元朝重职,以显自己宽容博大。而文天祥宁死不从也就把忽必烈推向了一个两难的境地。留着他不杀,南方起义暴动;杀了他,舍身取义,就像是一个反抗元朝的符号一样印在了历史之中,也会号召汉人反抗。5. 这样想的话也说明文天祥很清楚,自己就算是出任丞相,也没有任何实权,一个摆设而已。与其这样,莫不如一死。6. 所以忽必烈在杀和不杀之间犹豫了很久很久,估计最后也是演了出戏,免死令来晚半步显得自己多么爱护人才。7. 但是元朝的尿性很有可能直接抹杀掉这段历史,杀了那么多人,为什么只对文天祥如此纠结呢。8. 我于是想到这一段估计也是后来人们润色的历史吧,尤其元末明初的时候,这样的故事是最能够鼓舞士气,弘扬大义之类的了。其实一番分析下来也就是我自己随便胡想不过这也就是我看历史书最主要的兴趣。

数路英雄,各领风骚

和这套书结缘是央视《百家讲坛》,袁腾飞讲历史不枯燥,通俗地说历史让我这个理科生很好地消化了历史风云人物的方方面面。这套书分三册,今天刚读完第一册,从夏商周开始一直写到了清朝末,算是中国古代史的阶段吧。对中华文明的传承、流变是有了清晰的轮廓,朝代的更迭免不了各路英雄的丰功伟绩,历史文明的留存也少不了前人的牺牲与贡献,无论明君、昏君都为华夏文明的发展发挥着作用。每次看史书,都会觉得自己特别的渺小。五千年的悲欢离合,似乎就是弹指一挥间的事,300多页纸又如何完整勾勒出每个朝代的千秋伟业、辛酸悲哀,看似轻轻一句总结性的文字,却凝重、深沉。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也许我们只是流年里微乎其微的一粒流沙,释然……

读史要读靠谱的

说实话,我不喜欢这本书的装帧风格,也不喜欢这个名字,虽然“靠谱”应该是写史的基本原则,但这样的名字不可避免是为了迎合当前社会快餐式读史的大潮,多少透着书商的炒作气味,反而缺少了历史本应有的庄重感。我是冲着袁腾飞读这本书的。前几年百家讲坛出了个袁sir,其风头直逼易中天等明星学者,据说其敢说敢讲,让人耳目一新,当然负面评价也不少,甚至一度传言袁sir的某些言辞曾遭到当局的审查。我也曾偶尔看过几次袁腾飞的讲座,但没有追着听完,所以无法对外界对其的褒贬做出评价。后来他先后出版了《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一套4本书,由于手头书多,也没有买来看。这次看到出了升级版,而且袁腾飞在序言说的很诚恳,坦陈了出前几部书的仓促以及由此造成的许多史实错误,我便拿来一看,也算填补一下自己对这位风云人物的认知空白。书读下来很顺畅,就像袁sir站在你面前讲述一般,从远古至大清,几千年的历史一气呵成,让人备感流畅舒润。幽默风趣,嘻笑怒骂而又不失立场的语言风格时而让人宛尔一笑,时而让人唏嘘叹息。历史不过如此,曾经雾非雾,花非花,是非对错,自有后人评说。武则天让自己的墓志铭留白,功过留于后人定,仅此一点就能凸显这个女人的胸怀之广,非一般男儿所能比肩。因为是一代女皇,后世诽议颇多,野史秘史层出不穷,人们渐渐迷失了对他的合理认知,阴狠恶毒、淫乱宫廷成为许多人对她指摘攻讦之辞,却不看她治下社会的“贞观遗风”。试想一个女人如果没有些非常手段又如何能够成为一代君王?回头看看历史上那些雄才大略的帝王们,又有几人敢对着乾清宫的“正大光明”匾说:我问心无愧,一身清白?我不是为武则天辩护,而是想说读史论史应尽可能做到客观,一分为二的看待历史问题。不掩光芒,不避丑恶,以为是的还他一个是,以为非的还他一个非,总之是非对错,尽以客观论之。袁sir在对历史的书写中很好的把握了这个原则,所以我们看到这本书不同于中学时的历史教材,它没有各种意识形态的强加干预,虽然不免带有一些袁sir个人的观点和态度,但这种观点和态度的出发点也是客观的,这就已经难能可贵了,毕竟这世界不存在绝对的公正和客观。对有的人来说,读史可知兴替,把握社会潮流所向,而对有的人来说,读史只为消遣,并能捕获许多茶余饭后的谈资。无论是哪种目的,都得读些真实靠谱的史书才行。即使拿来吹牛,也得吹的有逻辑有依据才显品味才有格调不是?而且,更关键的是,只有在靠谱的史书中我们才能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知其然”只能说明我们对历史事实有了表面的认知,而要从历史中获得我们需要的知识,则要“知其所以然”。掌握历史事件发展变化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我们才能真正读懂历史。袁腾飞这本书不仅向我们叙述了中国几千年历史发展变革的过程,还通过对比分析揭示了王朝兴替,制度变革,社会变迁背后的潜在动力。宋太祖杯酒释兵权一举解除了藩镇割据对朝廷的威胁,但为此设计的复杂官制却造成了大宋朝文官当道,武备不修的孱弱体质,以致有宋一朝从未一统过中国,最后还落得被异族吞并的下场。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正是历史的吊诡之处,却也正是历史之迷人所在。作为历史爱好者,我还从袁sir这本书中读到了一些以前我不甚明了的细节。比如“半斤八两”一词虽然我们理解的都是“相差无几、不相上下”的概念,但却不知古代曾以“十六两”为“一斤”的,故而才有“半斤八两”一说。我百度一下,却是如此,遂汗颜自己无知至此。总之,读袁sir 这本书一方面让我快速重温了中国大历史的发展脉络,另一方面填补了我许多方面认知的不足。由于这本书定位就是通俗历史读物,目的是能让更多的人来了解历史,所以,我们不能苛求它如何深刻,只要轻松愉快,并有所裨益就足够了,而它也的确做到了。现在想想,如果我们当初的历史教科书也能这样写,那中国的学子们该少走多少弯路啊!

幽默好玩的历史普及读本

《这个历史挺靠谱》是《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的升级修订版,书拿在手上的感觉明显是厚了,重了。因为作者增加了1万多字。无论是原来的“什么玩意儿”,到现在的“靠谱” ,从书名就可以看出,被亲切称为袁sir的这个曾经的中学历史教师,语言口语化,通俗化,他能将复杂的历史讲得浅显直白,讲得通俗易懂,幽默好玩,被誉为“史上最牛的历史老师”,他的名字就是一种号召力。如果我们说一个主讲者讲得好是好得不得了,天花乱坠,但是听的人啥也没有记住,这个主讲者未必是个好的主讲者。袁sir的好处在于讲得更容易让人记住,他的幽默风趣使自己在百家讲坛声誉鹊起。这种风格的形成应该是跟袁sir的中学教师身份有关,在沉闷的课堂里,一两句精彩的语言往往能换来学生的开心一笑、哄堂大笑,一扫沉沉欲睡的气氛,学生也应为袁sir的幽默而记住了该记住的知识点。不仅在书名,还表现在他所讲的内容中,比如,一本正经的历史老师可能会说下面我们来讲讲先秦时代的圣人、霸主,而袁sir则说这是从远古走来的牛人。一个“牛人”想必会让年轻的读者会心一笑,可不是牛人吗?这是袁腾飞讲中国史的上半部分,从先秦讲到明清。读这本书,就是对先秦到明清的历史来一次知识普及。袁sir的书相比较中学历史课本,更能让你看进去。同时,袁腾飞也是人教版高中历史新课标教材编写者之一,所以也有着本质上的严谨性,不会对历史过度戏说,误人子弟。一些宫廷剧、帝王戏火爆荧屏。有些人甚至从中学习历史知识。袁sir因为其知识的渊博,所以,常常看出不符合历史的地方错误的小细节,指出来。还有一些小知识,比如古代的兵器,帝王的谥号,这也是一种小趣味。有人不喜欢这种幽默风趣的行文风格,认为不够严肃,不够严谨。我倒觉得挺好,这是普及读本,又不是学术著作,能大家笑着把书看完,了解中国历史不是件很好的事吗?定位不一样嘛。就像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并不是嬉皮笑脸胡说八道。我觉得这本书是比较靠谱的,对中学生而言,可以和课本结合起来看,可以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也可能会产生一些历史问题看法产生一些新的角度。

以史为镜

一 国天下,家天下曾听历史老师说过,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是人类社会的一种进步。这是我困惑了好久,毕竟我们现在都知道民族共和的国家形式要远远好于君主专制。个人独裁往往会因统治者无能而使这个国家遭受重创。但是,我沿着子传父业这个思路一想,可能是这样。由于古代物质资料缺乏,知识传播渠道有限,所以子承父业,知识通过口耳向传,是保证文化延续的最有效手段。所以大环境诞生下的思想便是各司其职,代代相传。只不过前任是无法料到自己儿子是否合格,不合格硬上,这就是这种方法的弊处。每个人都有铁饭碗,做手工业的还好,想吃这碗饭就要有这样手艺。而作为政客,时好时坏就很难说了,所以混的人会更多。二 有争议的纣对于纣王,有人说他残暴无道,有人说他贤能精干不过触动了旧贵族利益。历史面前是是非非有谁能说的清楚,但我想在通讯闭塞的古代,上级被下级向人们抹黑成大坏蛋,人们也只能相信吧!毕竟,相信谣言的本领我们天生就有,何况是神仙鬼怪满天飞的古代!说到底,这是天真,还是太傻。有时为了相信流言蜚语对自己的亲人痛下黑手,有人说朴实单纯是好,我不知道这些人到底为了愚民,还是以为缺乏任何判断和自我保护能力是好。总之历史纷纷扰扰,充满争议,但是我们还是要讲个“理”字才好。三 水能载舟 亦能覆舟历史兴亡更替有目共睹,顺民者昌,逆民者亡。凡是把百姓逼到绝路者,国家灭亡。凡是最受百姓拥蹙者,终成帝王。无论是分封制,还是郡县制,都保护不了腐败的政权,懦弱的政府。而嫡长继承制注定了会产生无能的统治者,而无能的统治者注定会激起政局的动荡,政局的动荡注定会影响百姓的生活。因果循环,反复证明了,没有人民当家作主,没有擅长政治的人执政,家国便是溢满的水堤,不知何时就会决堤。最起码我们找到共和制,已是一大进步,但我们依旧前路漫漫。

历史普及书

这本书写的诙谐有趣,浅显易懂,普及中国历史,这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不过也是太短了,对一些历史问题的分析缺乏深入,比较适用于学生,对历史爱好者来说内容太少了,不耐看。期待以后会有讲中国近代乃至1949年后的历史。

通俗易懂的口水书

《这个历史挺靠谱》系列到底靠不靠谱,有多靠谱或者有多不靠谱,我这个历史小白说不上来。不过对于我这种对历史感兴趣又没什么基础的人来说,这不失为一本有一定可读性的口水书。 这个系列的第一本书大体按时间顺序讲述了上至尧舜禹下到清末的历史,同一朝代的章节则会稍稍打乱次序。每个朝代所花的笔墨不多,大致描述了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风土人情等等。这可以说是优点,也可以说是缺点——好在读者的注意力比较容易集中在一条线上,随时可以前后对照,对由古至今的历史形成一个系统性的概念;不足之处在于什么都是泛泛而谈,缺少细节上的挖掘。 读下来之后觉得每一次改朝换代都像是一个系统的平衡被打破,彻底崩溃,清理、重组的过程。而后开启一轮新的“生老病死”,循环往复。系统失衡最常见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地方势力坐大,不满于现状想要得到更多,于是主动推翻旧的统治力量。二是占主导地位的阶级对系统的某一部分,通常是以农民为代表的普通百姓的索取压榨超出了他们可以负担的范围,最终导致系统的毁灭。其实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外部力量的介入,比如蒙古人入侵和清末外国势力介入,以及随之而来的思想、文化、经济、科技等等的全方位渗透。 个体是渺小而脆弱的,所以依靠人进行统治有很强的不确定性。法律和制度,如果能得到切实的执行和实施,而且与系统的稳定性一致,赖此运行的系统可能会长寿得多。所以治理国家其实很像一个不断测试、调整、优化,以维持系统稳定的一个过程。 全书语言非常大白话,通俗易懂。很多时候会觉得作者的主管感情色彩太强,阐述太随意,简直像是在说书。网络上也有很多对袁腾飞的批评,例如不加考证、前后矛盾、缺乏逻辑等等。所以,带着批判、怀疑、思考的态度去读这本书吧,我想或多或少会有一些收获吧。

读史要有自己的态度

文\Shirleysays在五十年代批判胡适时,其中有条罪状就他说,历史是个小姑娘,可以任人打扮。其实,胡适说这句话时的情形与历史无关,是在介绍詹姆士的实在论哲学思想时说的,谈的是哲学。结果,不懂哲学的人以讹传讹,说他不尊重史实,把他批得够呛。胡适本人是个尊重史据,追求真实的人。如果史实是真实的存在的,证据充实。那么,就要看用如何解读了,这要依靠历史观。历史观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读史是件很有趣的事儿,不同的人解构历史各异。所以,历史观应该是个人基于对社会的认识而形成的,不是别人强加给你的。所以,袁腾飞的《这个历史挺靠谱》里面有高考需要的历史知识,也有他个人的解读方法,就是他的历史观。这是在历史教学中难能可贵的精神。我们在学校中学习的历史,那是为了应试教育,与观念没多大关系。随着高考结束,也都还给历史老师了。记得高三时,每次考历史,我都是全班第一,因为我能够准确地记住这个人名、时间、地点出现在历史书的第几页第几行。靠死记硬背和短期记忆就能考上大学,也是历史交给我这样不求甚解的人的一把金钥匙。不曾思考过对于某段历史,我应该会什么看法,也是学习历史的一种缺憾。这个时代能够有袁腾飞这样努力普及真实历史知识的老师,算是时代之幸。袁腾飞最早是因为授课视频红遍网络,才得以成名。我也是“藤枝”一枚,袁腾飞的粉丝。他在本书的序言中说,之前的《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与出版方的配合问题,造成一些不应有的错误。所以《这个历史挺靠谱》,他是经过认真的审校的。尤其是“中国古代史”和“世界史”。有许多爱好历史的读者,总是拿讲史者对于中国近现代史的观点和解读说事儿,要求他们去伪存真。真实的历史永远只有一面,伪历史的存在只是暂时的,时间会解决一切问题。不要苛求别人告诉你真历史,自己要学会发现真历史,去解读它。这是才是热爱历史的人应该做的。袁腾飞潇洒风趣、信手拈来的讲史风格是深受学生喜爱的。读历史是为了照亮未来,书中有几处对于历史的解读对当下却有现实意义。比如唐代的科举度,“五十少进士,三十老明经”,文人一辈子都去考试了,还有功夫琢磨别的事儿吗?就像今天的名目繁多的考试,从上幼儿园就开考,一直考到博士后。毕业都三十多岁了,还得想办法考个公务员。然后,就成家立业生小孩。真正想干点自己想干的事儿时,身体不给力了,就得琢磨养生。一辈子就干两件事儿,考试和养老。中国的科举制度,其实一直未灭,只不过换种形态存在而已。书中在讲到宋史时,讲了一个典故。元朝汉族名将张弘范在逼着宋宰相陆秀夫背着八岁的小皇帝投海自尽后,在崖山立碑,上刻“镇国大将军张弘范灭宋于此”。明建立后,将碑上的字刮掉,改为“宋丞相陆秀夫殉国于此”。同样一件事儿,两种崖刻的态度是截然不同的。就像看待元朝,你是为蒙古铁骑纵横亚非欧大陆而自豪?还是为华夏民族被异族统治数载而气愤?或是这些都无所谓,那些遥远的事儿与我何关!这就是我们读史时需要自我选择的态度。

如果他是我历史老师就好了1

说实话,从小打大,文科就不行,尤其是历史,啥都不懂,听说这套书不错,就买来看了看,刚刚看完第一本,觉得真的不错。中国悠久的历史,里面有许多值得人感叹、感动的事件、人物,本书以时间为主线,叙述一些生动的事件,让整个历史有了声色,有了感情,因此,他们也就印在了我们的脑海里,哎,中国就是少这种的老师,教材当然不能太过口语化,可以稍微编的生动些,而老师真的很重要,要是都是这种老师我们的历史还能考不好么,就应该把老师的工资加到年薪30W,挑选特别优秀的人去当老师,而不是找不到工作的人才去当老师,这样下一代才有希望,优秀是可以教授的,而老师的水平起着决定作用。扯远了,这本书带给我很多,轻松的同时,也学到了很多,记起了那首小时的顺口溜:唐尧虞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时代还在发展,过去的时光被镌刻在历史的卷轴上,我们一路向前,朝着远方

这个历史不靠谱

袁腾飞被称为“最牛历史教师”,在我看来,这个牛是靠哗众取宠的来的名气,他在百家讲坛上关于毛主席的言论,无疑等同于歪曲事实,夸大其词。对于一个历史人物,不能单纯地用好与坏来评论,而袁腾飞就犯了这样常识性错误。可以说,他并不是在评论,而是带着一种偏执、极端的情绪曲解历史,曲解共产党。中国没有完全的言论自由,袁腾飞正是在盲目的曲解中无意触犯了这种体制。将毛泽东同志的过失夸大,以此作为调侃材料,而这些,我们除了在饭后茶余是调笑一番,又能学到什么呢?甚至这些偏激的言论是在误人子弟!就如他的书,除了有些地方有像冷笑话一般的意味之外,几乎没有什么鲜明特色,个别地方还语序不通,甚至不如查百度更直接。历史,迂回曲折,有时灿烂辉煌,有时又令人悲哀。对于历史,我们应当本着严肃认真的态度,而袁腾飞几乎是一笑到底,通篇调侃,我并不是说不能幽默,而是在该哀悼该惋惜的时候绝不能幽默,否则则是对历史的亵渎。此书中没有多少精辟的讲解,没有多少对历史的深思,是历史普及读物式的书,为什么袁腾飞还这么火呢?因为现代教学学习西方,主张“以人为本”的治学理念,提倡让学生在乐趣中学习,袁腾飞打破了以往古板的教条,即使深度不够,也自然而然被媒体炒得火起来了。但是,能让我们在乐趣中学到历史固然好,但我们主要目的是“学到历史”,而不是“乐趣”。但“乐趣”在本书中呈现给我们的就是几句主谓不分明的话,加上几个网络词汇,是低级趣味的“乐趣”。总而言之,袁腾飞这样讲历史,适用于教学,不适用于文学。这种如同笑话一般的书,也是出版界的一个笑话。

有态度的历史

我前段时间读了一本当红的言情,里边有个东华帝君,被描述成“风度和器量这些东西于他都只是些俗物”,这种态度被我用到方方面面去,都不只是风度气量的范畴了,因此对这位虚构出来的人物很是感到惺惺相惜。譬如说历史,中国人老是说文史哲不分家,哲学根本就一直没发展起来不好么,至于历史,嗨,我对于董狐没什么好感,天朝的兄弟向来分不清什么事真正的面对权威敢于有自己的思想和二杆子挟嫌报复当正直。再加上整天声讨日本和美国的我们自己历史教科书编的也够没溜的,我坦诚的说,作为语文老师,典故我是记了一肚子,历史数据啊什么的真被我忘光了,比方说你要问我,抗战几年啊,不知道;国共内战几年啊,不知道,我特意把忘得一干二净。我上课的时候经常课本内容讲完了就跟学生一块读文言,学生也都喜欢学,跟老师一样不相信历史书。《这个历史挺靠谱》的前身是《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前后好像出了五部,我没看过,问了教历史的同事,也都没看,绝没有同行相轻的意思。只是不太喜欢看“热”书,炒的越火,越是敬而远之。相反有的书,不大容易热,去年的一套《南渡北归》三部曲,虽然在真正的爱书人眼中都是近年难得的好书,但我们却瞅见,官方主持的榜单基本上都咬牙切齿的决不能让人知道,看来没泼脏水就觉得自己已经对作者恩同再造了。你看,在我们这个国家里,想写点有用的又真实的东西是很不容易的,尤其是关于历史的。自封建社会以来,就一直官方告诉你前朝是混蛋,我代皆圣主的。有人说你胡扯。那汉武帝不是也允许司马迁在《史记》里面说自己有不对么?你说的没错,不过汉武帝说过民间可修史的话了么?丫虽然整套匈奴把国库给捯饬完了毕竟还算是贡献不小的,你司马迁说点不好就说呗。秦朝等于别人不准识字自己也不修史,汉武帝独尊儒术反正天地之间一共主,你得忠君。再往后你扳着指头数数,有几部私修的历史流传下来了,有几个民间修史的得以善终了,别睁着眼睛说瞎话,鬼才吃你那套呢。古代的官修史书,甭管什么纪事本末体编年体纪传体,写的再不济,粉饰的再厉害你都能拿来学点掌故摆龙门阵感悟一下文言之美吧~现在的呢,什么发展历程啊,这皮书那皮书的,春风没事就可劲儿的吹遍神州大地,世界老是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别人没夸你就都是别有用心,被民众骂的没法子了就说勿谓言之不预。别的东西我不大懂,但真理部擅长无知即力量的干活我们还是懂的。照我看来,我觉得大伙都应该好好干活,无论也为官还是为民,官方著述的时候摆数据画图表就行了,我们不需要你有态度,根据历史经验,你们一般给出的嘴脸除了把布衣们往坑里带没第二样结果。百家争鸣是我们生而即有的权力,不是你给的。所以应当鼓励民众有自己的态度,哪怕这态度不是很恭敬(我们凭什么要对你恭敬,我们吃自己的喝自己的),对于袁腾飞老师的这本书,我前面叽叽咕咕书说了那么多看起来似乎都离题了,其实还是在赞扬袁老师有自己的历史态度。我们民众应该多点自己的态度,不论对什么。因为你自己要是没态度,别人就来代表你,最后连真相都摸不着。上头给你个脑壳罩子跟你说是防毒面具,谁知道是不是因为空气里飘的全是真相啊。

有着袁老师一惯的讲课风格

袁腾飞,算是我比较喜欢的百家讲坛的讲师之一,他讲解的东西很有幽默性,并且很是通俗易懂,可能这个也和他的老师职业有一定的关系。本书通过一共分为六大章。从夏朝一直讲解到清朝。我个人认为是一本可以普及中国古代历史的书籍。本书也秉承他一惯的风格,通俗易懂并有一定的幽默性。如果你听过他讲的课的话,你会发现其它这本书和他讲课的内容差不太多。

简单的中国历史大纲

历史这个东西,在小学初中无太多的判别意识的时候,已经被人灌输了一个特定的模式,因为那个时候的我觉得老师说的话都是“至理名言”,从未怀疑。而到了高中,在文理分科的路上,开始听到了一些不同的声音,但是因为并不涉及到那关键的一步,便忽略了了其中的分别。不管大学是怎样的熔炉,他的确让我接触到了书本以外的更多东西——比如袁腾飞的“牛13历史。”给我的感觉是,身边的很多人去看袁腾飞的历史课,并不是因为历史本身而吸引,而是因为他讲课的风格,以及那种有些全盘推翻我们之前教育的气势。这种充满着“叛逆”情绪的态度,也是让袁腾飞能够“火”起来的重要因素吧——毕竟能够接触到这种想要激发同学兴趣的老师,是少数,大多只是按照课本教参来讲。历史,究竟是什么东西?他的真实性是客观因素多一些,还是主观因素多一些?我更倾向于后者——毕竟历史是人写成记录的,即使到了现今社会这么多的书本、讲师为我们讲述,更是有太多的人文气息在里面。当然,看这本《这个历史挺靠谱,袁腾飞讲中国史 上》,并没有夹杂着某种排斥情绪。因为书上的言语虽然类似调侃,却在内容上随着一个时间轴来。虽然说此书是《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的升级修订版,却因为之前没有看过,觉得和名头相比起来正经很多。只是文字上虽然轻装,却不轻浮,用的大多数是口语化的东西。当然,在阅读过程之中,也是有很多小幽默在其中的。但是见不到那些犀利的言辞,恐怕这点上的“重口味”是很多人想看到的。而这种重口味的东西,我觉得是很多人喜欢他的一大亮点。虽然书名叫做“这个历史挺靠谱“,但是我也不知道到底什么叫历史靠谱。或许本身我就是一个历史观上的怀疑论者,所以我对历史的态度一直暧昧不定。虽然有段时间会去看各种重口味、与众不同的历史,却也抱着一种看热闹的心态。所以我更愿意将这本书定义成为一本历史大纲白话版。让更多的学生看课本看吐血的人换一种场景去看应该看的东西,觉得书名可以改为“这个历史说得挺有意思”。而对于喜好比较广泛或者特定的人来说,这本书还是算了吧。


 这个历史挺靠谱1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