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随笔》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读物 > 地理 > 人文地理随笔

出版社: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05-01
ISBN:9787108021397
作者:唐晓峰
页数:353页

五岳归来不看山?读唐晓峰《人文地理随笔》

前段时间,一篇在天涯杂谈上发表的《五岳归来不看山!中国必须选出新的五岳!》文章掀起了不大不小的波澜。文章的作者认为,五岳是远古山神崇敬拜祭、五行观念和帝王巡猎封禅相结合的产物,汉代以前对五岳的称法不一,直到汉宣宗神爵元年(公元61年)颁布诏书,才确定以东岳泰山、中岳嵩山、南岳天柱山、西岳华山和北岳恒山为五岳。后来隋文帝又改南岳为衡山,之后始成定制。“但撇开各种文化渊源不说,五岳被定为这几大名山其实一是汉代的疆域没有今天中国这么广阔,二是当时条件限制,对名山大川考察得并不细致,如衡山发现后,天柱山就此‘下野’。三是皇帝们不方便前往一些偏远的大山封禅,因此,就近选了几个大山做了五岳。时至今日,我们的足迹早就遍布全球,对任何一座大山都有了解,个人认为,有必要重新评定五岳”。作者同时推出了自己心目中的“新五岳”——“综合海拔,风景,文化,政治等诸多因素,我个人认为五岳应该如是:东岳长白山,西岳珠穆朗玛峰,中岳峨眉山,北岳天山,南岳阿里山”。一时间网上舆论大哗,有板砖伺候的,也有击节叫好的。其实如果抛开五岳的历史渊源和文化传承,这位作者提出的“新五岳”之说,倒也符合现今中国的自然地理现实。我当时在网易新闻看到这篇文章综述的时候,只是当做了一篇普通的新闻而已,没有太多的注意。直到昨晚,当我躺在床上看到唐晓峰所著《人文地理随笔》书中的一篇文章——《 中国古代王朝正统性的地理认同》时,我才觉得这件事情真是非常的有意思起来。唐晓峰在文章中所言,从先秦时代开始,所谓一统的地域观念,包括九州、五服、五岳等这些东西逐渐与华夏文化中的“大义”相联系,成为很经典的地理观念,支撑着后来的王朝地域建设和王朝的地理认同。九州的范围以及完整,是中国古代王朝在疆域上正统程度的一项标准。在九州之内建立的王朝,无论是谁,都可以获得几分正统性,并在“正史”里面占正位。而“五岳”,亦是一个重要的具有法统意义的地理概念。是在自然山河中感受到了一种可以认同的人文国家品格。这种依托自然山川的人文国家品格,来自根基甚深的“名山大川”的礼法传统。“名山大川”在古代,绝不是游人多往而“俗成”的胜景,而是由王朝正式确认、有严格祭祀制度的特定的高山大河。这些山川以其显赫的景观形象、均衡的地理布局,逐渐成为王朝国家的疆域坐标、国土象征与地理框架。“五岳”就是其中最具有疆域象征性的名山,它是庄严的“地德”的神圣象征,曾有各类封号,它们大跨度的东西南北中的布局,在人们的观念中升华为华夏世界整体性的擎天巨柱。五岳的范围(岳域)是九州、神州、华夏地域的又一表达,讲华夏地域安宁,可以说“五岳之安”,讲华夏地域之乱,可以说“九州波骇,五月尘飞”。文章中,作者还列举了一些王朝的都城与岳之间的关系,同时还着重描述了历史上进入中原的北方民族统治者,为了华夏地域正统性的重要问题而进行的一些举措。比如北魏迁都洛阳、清朝实行的一些岳以及名山的调整措施等等。通过对中国古代文化地理与政治地理的分析,唐晓峰最后得出了一个关于五岳在中国文明中的地位阐述:“五岳从概念到事实的确立,是这一政治——文化地理过程的重要侧面,它一方面以礼仪道德的形式支持着对辽阔国土的一统性的建设,另一方面则展现了中国文化是如何向自然景观灌注浓厚的礼法政治含义,而使其成为独特的描述华夏文明的地理语言。”看到这里,真是豁然开朗。那篇引起网络争鸣的文章作者之立意,可能更多地考虑到五岳在当下经济环境下的式微以及自然景观方面的新审美乐趣。而忽视了五岳在华夏文明中的文化传承地位。而假如“新五岳”能够成立,如果仅从风景与自然地域方面入手,不注重这种可以认同的人文国家品格建设,我相信这是完全无法抗衡强大的传统五岳认同的。而悲哀的是,现在中国的政治人文环境,连传统的五岳认同都逐渐让位于经济第一的发展思路,更别提“新五岳”的品格建立了。唐晓峰的这本《人文地理随笔》,虽然在封面设计上是三联版图书中少有的失败,但是文章内容精彩绝伦。将有关空间观察、景观解读以及环境感知等现代人文地理的观念,以一种简明和富有情趣的笔法铺陈开来。读着很是滋味。比如有一篇文章,讲到中国地图上的长城标注。按理说长城既不是自然的地理形态,也不是人类的聚落、交通线,那又为什么要在从宋代以后所有的中国地图中要标注长城呢?哈哈,真是非常非常的趣味。所以,给大家推荐这本书。唐晓峰,《人文地理随笔》。

地理不只是地理

中学的时候,很喜欢地理。一直觉得那些经纬度后面多么神奇,迥异的地貌气候,一度热衷于推算七七八八的某些太阳直射点之类的东西,对千里之外的风景垂涎已久。但我和很多人一样一直只认为地理只是单纯的一门自然科学,没有或者很少意识到地理其实和历史,社会政治等众多人文科学有着众多庞杂的联系。不一样的地理风物会对该地的政治,经济的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人类族群也会受地理的影响,自发的或是被动的采取一种或多种发展方式。不同的地理状况会产生不同的族群,不同的经济形式,进而形成不同的政治和军事团体,当然文化形式也会不同。最常被提起的就是长城南北的游牧民族和农耕社会。在中学阶段,我们更多的是接触单纯的自然地理,就是热带有什么植物,寒带有什么动物这样简单的进行自然研究。而其实更深厚更广大的是将地理和以其作为载体的人文性知识结合起来进行的研究。通过这样一种被称为人文地理或是历史地理的研究方法(我不认为他们是单独的学科,更倾向于他们是地理学之下的一种研究方法),我们后人可以窥探到某个特定时期的人们的生活状况和文化情况,进而可以从个体到宽泛的社会,从中可以获得很多历史社会的细节。而这样的研究方法是更值得推广和提倡的。打一个比喻,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这两种研究方法相比,前者就好似好莱坞超猛动作大片,只触及表面,而后者就像欧洲更厚实的剧情片,努力的接近内核。这本书(前面费了半天话,终于讲到书了)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作者的一些随笔,我觉得偏向于日记形式,简单记录作者的一些心得体会。第二部分则更集中于学术文章,但我认为出彩的就正是在这一部分,此处行文较之前严谨,勾勒出人文地理的粗略的发展和现状,包括西方人文地理的几个主要学派与他们之间的争议点。哲学啊哲学啊,由于不知道哪里听来的一句鬼话,哲学就是教人怎样去死,我竟愚昧的对哲学敬而远之。我浅薄了我浅薄了。要努力学习哲学知识。最近在迷英剧《骨迹迷踪》,和这本书却也有些类似之处,建议各位筒子阅读之余可以看看这部剧。

人不离地,地不离文

内里的知识性错误我这号人就发现不过来的啦。不过,这书真的挺值得一读的,文笔浅显易懂是最大的优点。不像那些学术专家,一个劲地卖弄专有名词,慌张人家不知道他学问高深似的。

千万别买

烂书啊,烂书.买了这本书真的很后悔,30元钱啊,就这样被人给骗走了.书中的那些小散文和垃圾一样,每篇文章末尾还要高声歌唱伟大的祖国,令人作呕.


 人文地理随笔下载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