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史上的科学技术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读物 > 百科知识 > 世界史上的科学技术

出版社: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3-8-1
ISBN:9787542832092
作者:詹姆斯·E·麦克莱伦第三
页数:494页

作者简介

本书是一本从全球观点审视不同文明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科学与技术发展的科学史著作。作者以科学和技术在历史上一直并行发展这以观点为主线,并将注意力集中在科学与技术发展的社会历史环境之上,深入探讨了古埃及、古希腊以及古代中国、印度、中东和美洲的人民在不同的自然与历史环境下,沿着各自的轨迹“毫不相干”地发展各自的科学与技术的历程。在此基础上,作者又以独特的视角,分析了欧洲人经过中世纪“黑暗时期”的积累之后,先后经过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的洗礼,最终一跃成为世界科学技术中心的背景和原因。书中配有大量精美的插图,既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也有很强的可读性。

书籍目录

插图目录
开篇语
第一编 从猿到亚历山大
第一章 人类的出现:工具和工具制造者
第二章 农民时代
第三章 法老和工程师
第四章 得天独厚的希腊
第二编 世界人民的思与行
第五章 永恒的东方
第六章 中央帝国
第七章 印度河、恒河及其他
第八章 新大陆
第三编 欧洲
第九章 犁、马镫、枪炮和黑死病
第十章 哥白尼掀起的一场革命
第十一章 伽利略的罪与罚
第十二章 “上帝说,‘让牛顿出世!’”
第四编 美妙的新世界
……
结束语 历史的透视
进一步的读物
译后记

内容概要

詹姆斯·E·麦克莱伦第三,美国史蒂文斯理工学院科学与艺术学院副院长、科学史教授。著有《专家控制:巴黎皇家科学院的出版委员会(1700-1793)》等,并荣获美国哲学会颁发的2003年度刘易斯科学史奖。
哈罗德·多恩(Harold Dorn),美国史蒂文斯理工学际人文与社会科学

图书封面


 世界史上的科学技术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我是詹姆斯三世的学生,有幸受他在科技史方面的教导。当时用的课本就是这本书的英文版。具体细节不表,我只谈你能从这本书所获得的珍贵的东西。历史的解读千千万,科技史也是如此。一个优秀的历史学家,应该能够拨云见日,以其深厚的积淀与哲学思考带领读者在纷繁复杂的线索里画出一个圆。 詹姆斯常爱说的一个口头禅就是:“ it's just a story.(不论是科学、工程还是哲学历史,这都只是讲故事)" 从本书里,你可以从公元前的石器时代一路回溯至今,将人类发展大刀阔斧的切出5个断层,每一个断层,都是一个特殊的时段在科技发展的生命里。詹姆斯很好的强调了这种历史的大格局,这对于一个需要打基础的历史系的读者或者想拥有宏观的人文发展在科技领域的脉络的读者来说,非常重要。其次,故事与故事之间的起承转合,因果相续,詹姆斯都给予了深刻的思考后的结论,在充满不确定性与复杂性的世界科技发展的故事里,他可以尖锐而有理有据的剖析出核心因素以及演化的根本。举例而言,在殖民时代,资本 是如何与政权、战争、技术发展和科学发展相互缠绕最终导致了”新世界“的发现,以及殖民时代的到来。而这种逻辑,往往可以数次的呈现在人类历史里,不管是文艺复兴时期,还是当代 ---背后的逻辑往往殊途同归。科学技术从来都是在一片混沌中拨开明天的太阳,越是了解人类发展的艰辛和无奈,越是赞美这一路的神奇。最后,詹姆斯是一位很大方幽默的白发老头,至今还在执教,是美国斯蒂文斯理工文学院的终身教授。笔耕不辍,很多其他著作并没有在国内出版。他的文风是很有文学熏陶的,又不失严谨,很有画面感。适合科技哲学与历史方面的科普 或打基础。此书是考试必读书籍在北大科技哲学与历史专业博士入学时作为参考。
  •     :),先看了此书部分,再看科学的历程,接着再看此书,感觉此书比科学的历程好看,科学的历程只是简单的事实的罗列,几乎很少有作者的观点!看了就是一大堆事实,很乱的感觉!……另外这书翻译的不错,:)
  •     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不买书了,吝啬之外,也是因为没了买书的冲动。但是这一本书有点唤回我原先的感觉,不过最后我还是没买,呵呵。我猜想作者们受了汤因比不小的影响,或者说,他们从另一个角重新诠释了汤因比的思想。贯穿全书的一种看法就是:人类的每一点进步都是由于受到挑战而产生的。比如说,旧石器时代的人们长时间停滞不前,仅仅是因为那样的生活方式足可以维持;但是当人口增长到一定的数量,现存的资源不足以让他们按照原先的方式生活的时候,他们就不得不迈入了新石器时代。同样的情况发生在世界各地,比如四大文明的发祥地。这些古代文明无一例外起源河流的附近,这显然不是巧合。对此的解释是,无论是灌溉还是防洪,这些地方都需要水利工程,而浩大的水利工程只有中央政府才能负担,这样就迫使这些地方的人类产生出集权政府,进一步——或者说同时——产生文明。这种观点应用在中华民族的身上,显然又和黄仁宇不谋而合。但是这里有个问题:希腊。为什么希腊会产生不同于其他任何地方的、非实用的科学?这本书没有给出完美的解释。不过对于欧洲为什么会继承希腊的传统,作者们给出了自己的观点:欧洲有充沛的雨水,它们不需要中央政府来兴修水利,于是“独特的生态条件”、“独一无二的技术创新”,“必然产生出现代科学”——可惜我看不出来。这样的归纳未免太简单了吧。当然,随后的推理还是很有说服力的。人口的增长导致土地压力,于是引发十字军东征(作为缓解压力的一种手段);骑兵成为最具威力的兵种,但是装备的昂贵费用使得只有大地主才能负担,由此形成欧洲式的封建制度(骑士-领主);大炮的出现同样给地主带来经济压力,他们不得不向集权政府转化——正是在这样的压力下,欧洲才出现了集权式的政府。不过还是稍停片刻,让我们回顾一下柏拉图。柏拉图认为行星应该(这两个字应该再次强调)以匀速圆周方式运动,而观测到的行星运动却不是那个样子;反过来说,我们本来可以认为行星就是如我们观测的那样运动,这样他们的观测方式根本就不成为难题——就像我国古代的史官年复一年的做法那样,只记录,不解释。于是,柏拉图首次在自然哲学中为一个难题的解决作出了界定:天体运动的模型,必须能够用匀速圆周运动来解释表面观测到的非均衡运动,初次之外,别的答案都不能算是解决了这个难题。让我想想,爱因斯坦说的,“宇宙最不可理解的就是它可以被理解”,也包含着这样的意思吧。书中的另一个主要观点我竟然一直都没有提及:科学和技术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其实一直到近代,人类社会的发展主要都是由技术推动,而非科学。具体地说明以后再补吧……今天该睡了……世界史上的科学技术 2 伽利略,致大公夫人克里斯蒂娜的信,1615,关于如何使用《圣经》中涉及科学问题的引文:信仰和理性不应对立,因为《圣经》是上帝的话,而自然是上帝的造物。但在似乎出现了对立的时候,就所讨论的关于自然的问题,科学要代替神学。因为《圣经》是语言,可以作不同的解释;而自然是一个已然的实体,无法更改。这就是说,在伽利略看来,如果科学家揭示出自然的某些情形与《圣经》冲突,那么神学家就应该以此来重新诠释《圣经》文字的意思。这种文字当然会引起神学家的强烈反对,再加上随后的一系列事件,伽利略最终的结局大家都很清楚了。关于这一段历史,作者评论道:不管政治环境如何,关键在于让科学共同体保持独立性。无论民主社会还是非民主社会,社会体制同科学的发展其实没有多少关系。这一章节中还有一些其它的东西,比如伽利略的实验。作者强调的是,伽利略的实验和如今普遍的做法不同,他做实验只是为了证实他的原理与感官的经验是一致的。他并不给出实验数据,而后人重复他当年的实验时也不能得到满意的结果。这一点让我想起爱默森验证相对论时的情况。据说那时的实验结果也是粗糙的,并不能真正作为相对论的有力证据。与其说科学界是被实验说服的,还不如说是被理论本身的美说服的。话题回到书上。伽利略之后,一种观点开始出现:科学应当应用于社会。这种思想有好几个历史根源。其一是法术、炼金术和神秘主义,它们相信人可以控制自然的力量;其二是由于培根的影响(“知识就是力量”);其三则是笛卡尔所倡导的“实用哲学”(“知识应该为所有的人谋福利”)。这样的思想当然是进步的,但是其中也隐含了掠夺和蹂躏自然的意思。培根即说,“必须把自然锁住”。这大概可以说是近现代环境问题的思想根源。除此之外,书中提到,这种新思想更符合欧洲新出现的中央集权国家的利益,也跟有利于商业资本主义的发展。而我想,这些东西应当是相互影响的。或许本来有一种最基础的影响力,比如经济发展,它导致了各方面的变化,然后引发了更进一步的发展——一种正反馈?这里也写到了技术与科学的关系。作者们指出,在伽利略所作的弹道计算之前300年,炮手和军事工程师们就已经搞出了很多使用规则。也就是说,如果一定要说科学和技术之间的关系,那么应该是技术更多的影响科学而非相反。下面是牛顿的时代。牛顿的确是个不世出的天才。他不但引领着整个近代的科学研究,而且更引领着整个近代的思想启蒙运动。他将上帝构想成伟大的钟表师,我们的世界按照上帝的意愿有序地走动。据作者们说,“人人生而平等”的政治主张,其实就是牛顿体系的政治翻版。当然,我们也不应回避他的狭隘与癫狂,也许这正是创造力所带来的代价。这一章里作者们再次提到了实验的作用。在17世纪,科学家们对此的态度并不相同。来自炼金术的传统将实验当作证实那些秘方之类的实用“秘密”的方法;培根认为实验是为了提供事实以便日后的归纳分析(!);笛卡尔则主张哲学化的演绎,轻视实验的作用,他认为实验主要是为了在多种可能的理论中进行选择。事实上,在那个时代,重复实验和重复实验的结果也难以预料,而公众的立场和态度往往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作者们说,我们可以从中清楚地看到,产生新知识的过程基本上是一个社会性过程。接下来,我们终于要进入第四编——美丽的新世界。但是,我只有四天的时间了。世界史上的科学技术 3 美丽新世界这本书和其他的介绍科学史的书籍的不同之处大概在于它没有把自己的视线局限在科学和技术的层面上。作者们始终关注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等等各个层面的动向,整理出其中千丝万缕的关系。经济生活是由于许多活动环环相扣联结成的一个过程,某一个方面出现短缺,就会导致整个系统的崩溃——但这只是旧系统的崩溃,同时也预示着新系统的建立。工业革命也就是遵循着这样的规律而发生的。教科书上的著名例子就是纺纱和织布的相互促进;而本书则给出了炼钢、采煤、铁路之间相互促进的例子。工业革命一旦发生,人类社会便发生了不可逆转的变化:工厂出现,新的劳动阶级(工人阶级)形成。新兴的工业文明促使新的思想观念出现,其中以宣传自由贸易的亚当·斯密和反对资本主义的马克思最为著名。和前文一样,作者们指出,18和19世纪当中,科学仍旧没有起到实际的作用。作者们举出了18、19世纪之交的伦敦建造泰晤士河上的桥梁的例子来说明这一点:议会组建了两个委员会,一个由科学家组成,另一个由工匠组成。显然工匠一方由于缺乏理论知识而注定失败,但科学家的一方甚至更加让人失望。作为读到这个故事的读者,我想,这说明的是科学与经验的结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特别是面临一个极端复杂的大型工程的时候,它需要的绝不仅仅是某一方面的知识,而是需要各个方面的统筹配合——甚至这一配合本身也足以成为一种科学。所以,尽管19世纪的数学其实已经超出了如今一般大学理科的学习范围(当然不包含数学系),但是那个时候的数学家们依旧不能拿出一个完整的模型来解决这种复杂的实际问题。其后的内容大都是我很熟悉的,包括达尔文的进化论在内。不过关于“社会达尔文主义”,倒是有必要再说几句。这是个臭名昭著的词,但是我们无法否认生物个体之间的差异。我并不是要给种族灭绝作辩护,我只是想说,社会达尔文主义应当研究人的差异性,而不是去研究什么人中的优劣。其实根据相对论的哲学观点,优劣本身就是相对的。某一个角度的优势就是另一个角度的劣势。甚至文化也是这样。比如西方的掠夺性文化占据了当今世界的主流地位,但是如果这种文化最终只能将全人类带入同归于尽的深渊,那么东方文化大概就会成为更具优势的选择。下一章里,作者们回顾了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的历史变迁,并讨论工业化对人类社会的深刻影响。第十七章,爱因斯坦。显然每个人都会从19世纪末的物理学危机进入到伟大的爱因斯坦的时代,但是本书更关注的是爱因斯坦和牛顿之间根本性的差别——特别是为了纠正传统教科书的说法:“牛顿物理学是爱因斯坦物理学的特例”。书中指出,爱因斯坦和牛顿有着截然不同的时空观,在F=ma和E=mc2的背后完全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物理学。这里也讨论了量子物理学。关于测不准原理,我理解的是,观测行为本身会影响观测对象。就像我上初中的那会儿,把一包石蕊试纸扔到小便池里,从而导致了小便池中液体的PH值改变一样。这一观点的深层含义是,观测行为本身也成为了观测对象的一个组成部分。而所谓的“观测导致概率波‘坍缩’为被观测实体”其实就是指,当我们在看时,我们就是在一个确定的范围内进行寻找;我们不在看的时候,除了概率云,什么都没有。作为本章的结束,作者们又一次指出,对于大统一场、宇宙模型之类的研究来说,它们几乎毫无实际的用处,其价值主要在于满足智力和精神的需要。最后一章,今天的科学和技术。即使在今天,即使应用科学和技术之间的区别不再像以前那样明显,但差异依然还是存在。科学只是解决范围很窄的课题,而技术则为了满足实际的需要而不得不涉及一系列难题(一项复杂的工程!)。另外这句话也很有意思:“当代科学的大部分产出都消失在文献的黑洞里(不过这个比例比起人文学科来还是要小得多)。”还有一点:旧的科学知识毫无用处,比如牛顿的著作,对于当代物理学家的研究就毫无价值。“科学告别了她的过去。”最后,作者们指出,政府关注的是实际的科学,那些耗资巨大的纯科学很难得到支持。也许这就是他们在结束语中所说的“科学的终结”的论据之一?总之——这是我的总结——技术是人类改善自身生活的手段,科学是人类了解世界的手段。结束。

精彩短评 (总计15条)

  •     事实证明点子准 为了世界文明中的科学技术一课选了好读易读的一本 书对于科学技术的交叉发展过程有挺独到的见解的
  •     非常喜欢的一本书,科技发展的历史很有趣。
  •     : N091/5444
  •     北大名师吴国盛把它列为考研科学史专业唯一参考书。
  •     比较一般哦
  •     能增加你对科技史的知识!有用的一本书!
  •     把科研那点事说得太透彻了
  •     2008年2月29 GSCAS
  •     这个译名比《世界科学技术通史》好
  •     印象深刻
  •     对西方的科学史讲得很好,对东方文明的略微缺乏了点。不过根据课上老师的观点,只有西方希腊文明发源出的才是真正的科学。中国古代或许只有技术称道。
  •      “用欧洲人的标准去评判中国科学那是大错特错,错在回过头去用后期欧洲历史比对中国的科学历史,因而断言中国必然能够和应该走那条欧洲依然走过来的道路。实际上正好相反,传统中国的科学尽管具有相当的局限性,在它所在的官僚体制和国家环境下其实运作良好 ,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这才是真正的历史,而不是对中国高度发达的古代文明进行道德批判。” “我们所进行的研究已经证明,在人类历史中,技术起到了基本推动力的作用。历史表明,在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以及在此后的任一种文明中,技术都是塑造和维持人类社会的决定性因素。毫无疑问,只要人类还存在,只要人类还住在地球这颗行星上,人类必定还将
  •     总感觉看科技史就像看小说一样
  •     读过另一版,改了个名叫《世界科学技术通史》
  •     第一本科普书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