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极理论之梦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读物 > 百科知识 > 终极理论之梦

出版社:湖南科技
出版日期:2007-3
ISBN:9787535736888
作者:S·温伯格
页数:276页

作者简介

《第一推动物理系列:终极理论之梦》讲的,是一场伟大的理性的历险,去找寻大自然的终极理论。中级理论的梦想激发了今天许多高能物理学的研究,虽然还不知道那终极理论会是什么样子,也不知道还要过多少年才能找到它,但我们相信已经开始模模糊糊地看到了它的身影。在《第一推动物理系列:终极理论之梦》中,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最初三分钟》的作者温伯格讲述了对自己然的统一理论的伟大追求――一个能解释从原子内部的联结到太阳与地球的吸引等不同的力的理论。全书令人眼花缭乱去清澈透明,引导着我们从相对论和量子力学走到今天的超弦以及可能与我们同在的别的宇宙。

书籍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序幕
第二章 一支粉笔
第三章 为还原论欢呼
第四章 量子力学和它的遗憾
第五章 理论和实验的故事
第六章 美丽的理论
第七章 反对哲学
第八章 20世纪的布鲁斯
第九章 弦上得终极理论
第十章 直面终极
第十一章 上帝怎么了
第十二章 落户埃利斯
新版后记 超级对撞机:一年后
注释

内容概要

S·温伯格  1933年出生,1954年毕业于康奈尔大学。1979年因弱电统一理论与格拉肖和萨拉姆分享当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是美国科学院院士、文学和科学院士,英国皇家学会外籍会员,国际天文学会会员,美国哲学和科学史学会会员,美国中世纪学会会员。曾任美国军备控制和裁军机构顾问,美国防御分析研究所顾问等职。他的《广义相对论与引力论》、《最初三分钟》等书曾风行世界。

章节摘录

  还在1915年,爱因斯坦就立刻意识到,他的理论解决了太阳系观测与牛顿理论之间的一个老矛盾。从1859年开始,水星轨道在牛顿理论框架下总是难以理解。照牛顿的力学和引力理论,假如宇宙除了太阳和一颗行星而外没有别的东西,那么行星将围绕太阳在一个理想的椭圆轨道上运行。椭圆的方向——长轴和短轴的指向——永远不会改变;行星轨道仿佛就固定在空间。因为太阳系实际上包含着大量不同的行星,它们对太阳的引力场会有小小的干扰,所有行星轨道都在进动——就是说,在太空缓慢地摆动。19世纪,人们已经知道水星轨道的方向在100年里会产生约575秒的角度改变。(1度等于3600秒。)但牛顿理论预言水星的轨道应该在100年进动532秒,差43秒。换一种说法,你等待225000年后,会看到那个椭圆轨道摆过360度,绕一圈回到原来的方向;而照牛顿理论的预言,你得等244000年——这原不是什么可怕的差别,但天文学家为它困惑了半个多世纪。爱因斯坦1915年得出新理论的结果时,发现它能解释水星轨道那多余的每个世纪43秒的进动。(在爱因斯坦的理论中,多余进动的来源之一是引力场本身的能量产生的引力场。在牛顿理论中,引力只是质量产生的,没有那个能量的引力场。)爱因斯坦后来回忆,他曾为这场胜利狂喜了好多天。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天文学家让广义相对论经历了进一步的实验检验。在1919年的日食中,他们测量了光线经过太阳的偏转。在爱因斯坦理论中,光线里的光子会被太阳的引力场偏转。光子仿佛一颗遥远的彗星,进入太阳系,在绕过太阳时,在太阳的引力场中拐一个弯,然后远远离去,回到星际空间。当然,光线的偏转比起彗星来要小得多,因为光飞行太快;如果彗星跑得更快,偏转也会小一些。假如广义相对论是正确的,掠过太阳的光线应该偏转1.75秒,即万分之五度。(只有等日食来了,天文学家才能观测光线的偏转。因为他们需要寻找来自遥远恒星的光线从太阳近旁掠过时的偏转,而太阳附近的恒星,只有等日食的时候月亮遮住太阳,才容易看见。于是,天文学家在日食前6个月测量几颗恒星在天球的位置,那时太阳在天球的另一端;等日食来了,他们测量从太阳身边经过的光线偏转了多少,这可以从恒星在天空显现的位置的移动看出来。)1919年,英国天文学家分别远征去巴西东北的一座小城和几内亚湾的一个小岛观测日食。他们发现几颗恒星的光线的偏转,在实验不确定性的范围内,等于爱因斯坦预言的数值。于是,广义相对论赢得了世界的欢呼,成了鸡尾酒会和街谈巷议的话题。  那么,广义相对论取代牛顿引力论不是很显然了吗?广义相对论解释了一个老的反常现象,那多余的水星轨道进动;成功预言了一个惊人的新效应,光线经过太阳的偏转。还需要说什么吗?  水星轨道的反常和光线的偏转,不过是故事的一部分,当然也是重要的部分。但是,跟科学史上的任何事情一样(我想,其他任何历史也是这样的吧),如果走近去看,就没有那么简单了。  ……

图书封面


 终极理论之梦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8条)

  •     终极理论就是有根据的按照自然发展而演变的理论,这个理论的最终版本已经确定,这就是世界的奇点和终点一样多,理论与设计实际上完全符合,这就是终极理论。神创论。
  •     对自然不敬畏的是无知的混帐,对人文不敬畏的是狂妄的异教徒对于正牌科学家或正牌精英来说,对人文的不敬畏往往来自对自然和社会优秀的洞察和理解。知识让人狂妄,唯有爱心造就人。作者是读过哲学的人,科学的伟大成就却使人文哲学的力量在他身上起不到太多积极作用,于是他不相信人文哲学。他承认人文哲学、宗教对很多普通人是异乎重要的,然而对于他自己,他宁愿相信技术科学和自己。科学哲学的确像他说的那样尴尬,然而,对于科学的过度信仰则不是应当提倡的。对科学的过度信仰对于每个正牌精英来说或许都没什么,因为正牌精英对于自身的控制力足够,如果社会上每个人都对人文哲学失去了敬畏,那这个世界就完了。书中写到,文化理论家认为科学是一个意识形态代替另一个意识形态而不是认识的进步、进化,因此对文化理论家嗤之以鼻。其实,科学就是一个意识形态代替另一个意识形态,意识形态的变化的确伴随着认识的进步、进化,然而更加伴随着认识领域的偏向转移。古代人研究神迹,现代人不研究神迹,的确因为很多神迹可以被科学解释了,但是还有很多是因为人们不屑于研究了。这就是科学的意识形态变化。这一点科学家或许不愿意承认,更不必说普通人了。总结,不能因为科学的成就而把科学当成一切,终极理论远远不是当下科学可以窥视的,否定一切神秘的世界观绝不是当下值得赞扬的。
  •     这本书从名字就可以知道是关于终极理论的,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关于终极理论的思想;关于终极理论的物理学;超级对撞机。其实关于终极理论的书有不少,这本书从内容上来讲并没有关于终极理论的特别引人注意的地方(我没有看到,不排除我有误解的可能)。但是作者温伯格作为一个哲人式的物理学家,对于物理问题的观点有非常独到的见解。温伯格是物理学家中比较喜欢参与公众讨论的,甚至我在上自然辩证法课的时候那什么老师还提到了温伯格对于科学问题的见解,可见他的影响已经不止于物理学界了。科学理论,特别是这种能影响哲学观点的理论是有品位这一说的,这本书的品位就很高,同样的问题作者的见解就很有启发性,终极理论的思想就是从中学物理课本上的那些内容开始的,但是有多少人在学这些内容的时候想到了终极理论了呢?读这本书是可以提高自身对于物理理论的品位的。这本书里的具体内容既不是物理学理论,也不是纯粹的议论,而是从物理学的实际出发探讨终极理论的。这些东西应该由教师带给学生,但却是不适合写入教科书。对于物理事实,争论比较少,谁对谁错实验说了算;但是对于实验解决不了的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我想这就是学派产生的基础吧。国内的理科教育在这方面和其他国家相比真的是有很大差距的。想要读懂这本书需要很多的专业知识,我不具备这些知识,所以我并没有完全读懂。阅读的过程中可以发现,温伯格的阅读范围真的是很广泛,他如此厉害不是没有道理的。顺便说一句,对于中国读者不熟悉的一些背景知识,译者也给出了必要的注释。最后用费曼的一句话结束这篇书评:对于终极理论,我希望它存在,但是如果它不存在也没有什么关系。(原文不记得了,大意如此)

精彩短评 (总计69条)

  •     最终的问题是为什么世界是我们看到的样子,而不是其他。显然简单的随机性答案并不能满足我们。是不是有可能从开头,我们就错了,科学那么固执的拒绝唯心主义是不是最终只换来唯物主义中膨胀的各种粒子各种方程,却总是缺损?人择原理也有点tricky...
  •     这本比那本宇宙的琴弦短很多,也难懂很多,反正讲什么的已经差不多忘了。
  •     优秀的物理学科普著作有惊人的相同之处。
  •     尚在世的诺贝尔奖物理学得主作品,虽未科普,文采斐然。此书论调清楚明快,给人启发极大。特别推荐“反对哲学”一章,痛快淋漓。对于还原论的力挺,也相当精彩。
  •     这本书没能吸引我爱不释手,可能是我的问题。
  •     其实就是一个批不下来研究经费的人的牢骚。看在翻译还凑合的份上,3星。
  •     一个纯粹的粒子学家能做怎样的科普?处处深奥难懂的物理和哲学。
  •     多维度宇宙海洋泡沫宇宙超弦本体
  •     为寻找终极理论而活
  •     谁出的500字的馊主意,是谁?
  •     看看作者,这个才是物理学大家之手笔啊
  •     错别字还另讲,我觉得他们能出版一些值得一看的书已经很不简单了
  •     从经典物理大厦如何倒塌到近几十年物理学发展史。温伯格,物理学诺奖得主又兼文学院院士头衔,挺难得的。
  •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的第一推动丛书系列,是很好的科学读物,每本必买。希望多进些这种读物。
  •     science is not at all like this. this series of book is quite misleading to young achievers.
  •     不喜欢这样的书籍,但是我还是读过 有点后悔
  •     跪~~~~
  •     第一推动的书都挺好的!
  •     这本书给我最大感受是物理学的美也是极简的,不能去除一个字母、符号。看了很多物理天文的书,觉得爱因斯坦真的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太牛了。
  •     很好的书。有本事去看英语原版
  •     这一系列的图书是最喜欢的
  •     趣味科学史。少了点袁腾飞式一针见血的大白话
  •     Reductionism
  •     温伯格就像一个内力深厚的武林高手。他的书,自然而雄辩。
  •     高能物理学家能写出如此哲思般的著作,令人叹服。作者并不是简单地如”内容简介“中所说的一味介绍如何追寻物理理论的大统一,而是对几套科学哲学思想进行了比照论述。估计原版的书读起来会更有味道。给五星,是因为作为一名社会科学实践者,也从书中受益匪浅。
  •     原来是温伯格写的 当年不认得他
  •     看名字就让人觉得振奋吶。。
  •     今年陆续读了一些第一推动丛书,拎起对科学的热爱~
  •     终极理论之梦
  •     温伯格
  •     举重若轻,游刃有余。远远不是简单地按顺序罗列科学研究过程那么简单,而是提升了一个层次,从粉笔引出的一串“为什么‘追问尤其精彩。
  •     很详细的介绍了物理学的发展史,认识近代物理学的开篇书
  •     学习中,理论深入浅出,不错
  •     或许大家都在追求这个梦吧
  •     前几章废话太多。已经植根的观念就不用刻意反复的强调了。
  •     温伯格作为研究终极问题的物理学家才会把科学尤其物理学的发展看的比较清楚,作为还原论者,他并没有在书里表现出对其它物理学科的轻视;最重要的是正是由于他研究的内容而经常受到社会公众的质疑或者询问,他才会清楚现代科学已经站在了哲学尤其宗教的对立面,而且反对任何相对主义,科学是目前解释世界的唯一的最好标准。
  •     这本书很实惠,很适合科普增长见识
  •     1993年出版的书,即使当时很有价值,是否在20年之后,价值打了折扣?是否还值得阅读?基于以上疑问,我没有读。
  •     至少长了点见识,虽然不是太看的懂
  •     作者是我们死不悔改的理想主义者的活神仙。
  •     最爱看温伯格的书,这本书是我看他的第一本书,后来专门去找温伯格的书看,全来自于这本书的感觉
  •     #沐雨斋悦读#我应该脱离看科普的阶段了…毕竟终极理论还没有出现。这书到后面有点吵架的意味,虽然行文还算中肯。不过,超级对撞机之类的东西真的很烧钱,然而谁真能搞出终极理论,那就赢大发了。
  •     呵呵
  •     当作科普读物,了解物理学的根本理论发现事理总是通的,在工作中,偶然会醒悟到一些东西
  •     同是追梦人
  •     除了这个封面没有什么设计感外一切都很好
  •     今年希格斯粒子获诺奖,看完这本书,在思考,若是当年美国没有否定SSC的建造,希格斯粒子会不会早十多年发现?Brout在未去世时是否也会分享诺贝尔奖?
  •     已读科普书之最佳
  •     一个好的理论应该具有一种刚性,如果用数学公式表示应该不能替换任何一个参数符号,否则将导致整个理论本身的崩塌,其实很多看起来别扭不美的理论最后都是要被丢弃的是不是?如果研究量子物理这样的基础科学不需要这么巨大的资源投入的话,猜想也没有这本书出现的必要了,为了论述终极理论的研究必要性,作者还算诚恳的没有瞎鼓吹,但让一个普通民众没有量子物理入门基础就想理解量子物理是什么是很困难的,不过这也不阻碍让读者认识到终极理论的必要性,好似人类对于真理的追求或是冠名着真理的东西的追求有着一种本能的冲动,每个人生来都对未知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因果联系总是存在的,但是因却不是为了目的去推导果的。
  •     这是我买的第九本第一推动的系列了,这个系列的书给人的感觉就是深入浅出。
  •     看看
  •     总是早早地把我带到像太阳系一样旋转的粒子之梦里。
  •     2006-3-31 11:37:23借书
  •     出于对作者的尊敬,我给四星。但是说老实话我不是很喜欢作者的调调。本书的调调我相信大多数的理论物理学家都不由自主的会有。理论物理本身带有的那种致命的美感诱惑着从牛顿开始的一代代青年人。但是,今天的我越来越怀疑这种信念的意义到底在哪里。即便是物理学家们找到了可以解释一切相互作用的终极理论,我们真的就可以宣称我们---抛开计算复杂度不谈---我们掌握了这个宇宙中的一切了吗?我的意思是,从微观原理到宏观现象之间的鸿沟,从简单系统到复杂系统之间的鸿沟。当然,这些关于复杂系统,关于混沌,关于生命系统,关于意识等等的知识我相信作者比我要了解的更多。只是,他可以轻蔑的无视,或者宗教般的执信终极理论的力量。
  •     在严谨的科学里透着浪漫主义的色彩。
  •     或许这本书的启发不仅仅是科学,关于终极理论的思考悬而未决。
  •     2012-
  •     温伯格为了显示自己的博学,旁征博引了太多东西,虽然它名叫终极理论之梦,但并不适合拿来当了解终极理论的入门读物,阅读它需要一定的知识积累,而且我也并不是太喜欢这本书的叙述风格。
  •     怀疑是作者醉酒后的异想天开。
  •     彻底的理论总是有吸引力,温伯格在还原论上与很多科学家有过争论,他被誉为科学家中的诗人。
  •     大师作品,依然经典。
  •     还是那么些东西,反正我还没能看出什么新意
  •     讲述了理论和美的问题
  •     自我重新回归的时候,总是让人破碎。
  •     作为一个弱电统一理论的提出者,作者从此切入,希望有更多资金投入到粒子物理学中。依旧是,标准模型,自发性不对称,量子场论加弦论。
  •     据说是“鸟类学之于鸟类”的名句的最早引述处。作者自称为还原论和实在论者,声称哲学家于科学无用,因为哲学从未提前为科研提供过目标、路径和方法。因为作者自己也厉害,所以就比较有说服力,引述现代科学史的时候都类似:“狄拉克说过xxx,我跟他说,这错了。”
  •     maybe有一个终极理论,但如果没有呢?
  •     我的科学哲学观点与作者的大不相同,我对还原论可没有什么兴趣,作为一个伪生物学家,我也不认为夸克就要比蝴蝶更重要,我更不认为政府对于科研的资助是必要的或者可取的。
  •     这是一本科学随笔,很多思想是你在温伯格的专业文章中见不到的。非常值得一读。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