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历史学基础考试重点、难点及模拟考场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 > 考研 > 2010-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历史学基础考试重点、难点及模拟考场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11
ISBN:9787308071475
作者:计翔翔 编
页数:365页

作者简介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历史学基础考试重点、难点及模拟考场》是一部针对教育部自2007年开始新设的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历史学基础全国统考而编写的权威的实用的备考用书。《2010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历史学基础考试重点、难点及模拟考场》对考试大纲中规定的所有内容予以精确、精练的解读,并提供了完全契合全真试题样式而编写的10套模拟试题,可以为考生进行全面、系统和针对性强的复习提供充分的指导,有助于考生进行考前热身训练,掌握应试技巧。

书籍目录

一、重点、难点 Ⅰ.总体分析 Ⅱ.考查内容解析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现代史    世界古代中世纪史    世界近现代史二、真题解析 (一)2007年历史学硕士研究生入学全国统一试卷解析 (二)2008年历史学硕士研究生入学全国统一试卷解析 (二)2009年历史学硕士研究生入学全国统一试卷解析三、模拟考场 模拟试题(一) 模拟试题(二) 模拟试题(三) 模拟试题(四) 模拟试题(五) 模拟试题(六) 模拟试题(七) 模拟试题(八) 模拟试题(九) 模拟试题(十)参考答案

编辑推荐

《2010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历史学基础考试重点、难点及模拟考场》由名校名师精心打造,深入解读综考大纲,把握重点、剖析难点、强化训练,模拟试题针对性强、命中率高。

前言

从2007年起,历史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历史学基础”科目改为全国统一考试。虽然为此制定了考试大纲,但是,由于出题的范围很大,不仅包括从上古一直到1992年的中国史和从上古一直到1991年的世界史,而且包括史学理论、史学史、历史文献学、历史地理学、专门史等方面的内容,同时,又没有指定的参考书目,这就为考生的复习应考带来了较大的压力。我们深知有效地进行复习对每个考生的重要意义。因此,在浙江大学和浙江大学出版社领导的支持下编写了这本《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历史学基础考试重点、难点及模拟考场》。我们在编写前对教育部编制的考试大纲进行了认真研读,仔细琢磨了2007年以来的试卷,又参阅了许多现行的优秀教材,并参考了一些考研辅导资料,希望能对考生有所帮助。本复习资料由“重点、难点”、“真题解析”和“模拟考场”三部分组成。考试大纲对考试范围、考试要求、考试形式、试卷结构等作了详尽规定,因此,我们希望在考试辅导部分,紧扣考试大纲,给考生整理出主要线索,妥善解决既要突出重点又尽可能不要有大的遗漏的矛盾。考生在复习时应努力把握考试要求,在规定的考试范围内,按照考试形式(选择题、名词解释题、史料分析题、简答题等)有的放矢地进行复习。例如为了准备选择题的考试,应把有关人名、著作名、事件名、典章制度(含机构)名、基本概念及其属性用一句话牢记;为了准备名词解释题的考试,就必须把上述“一句话”转化为简明扼要的一段话。哪些内容可能会出选择题、哪些内容可能会出名词解释题,需要我们仔细揣摩,但是,不管怎么说,上述“一句话”是基础、是关键。而准备史料分析题和简答题的考试从根本上说是一致的,即掌握解决有关问题的基本史实和基本理论,从而以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解读史料或以确凿的论据严谨地回答问题。一般来说,史料分析题很难具体准备,要在对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或现象、关键人物、重要典章制度出现的背景、主要内容以及历史影响了然于心。史料分析题无非是出题者进一步限制了范围,或者提供了具体材料,从而不仅考察考生对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或现象、关键人物、重要典章制度的掌握情况,而且考察考生辨析史料的价值、偏颇或局限,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当然,中国古代史以及部分中国近代史的史料分析题,还要考察考生对古汉语的阅读能力和对古籍的了解程度。顺便提一下,我们在重点、难点部分,为了精确起见,出现了很多具体的年代,这些年代中的相当一部分,考生不必精确掌握,一般只要定位为“唐代”(如有必要则区分为“唐初”、“唐中期”、“唐朝安史之乱以后”、“唐末”等)、“埃及古代”或“英国近代”,诸如此类。只有重要年代,才需精确记忆,例如公元前841年、公元前221年、843年,等等。在真题解析部分,我们对历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历史学基础考试试卷进行解读,在列出题目和参考答案后,对出题的用意、答题的要点以及考生应注意的事项等方面进行分析,让考生在复习时得到有益的启示,从总体上把握试卷与考试大纲的关系,预测2010年入学考试试卷的难易程度,从而更加切实有效地进行复习。

章节摘录

一、重点、难点Ⅱ.考查内容解析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史包括从远古时代一直到清前期(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前)的历史。《考试大纲》开列“中国历史的开端”、“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西夏、金、元”、“明清(前期)”等八章。一、中国历史的开端本章包括“中国远古时代的人类”、“氏族公社”和“中国远古社会的传说”等三节。(一)中国远古时代的人类中国远古时代是指夏建立以前的原始社会时期。在原始社会,人类使用的主要劳动工具是石器。我国境内发现的猿人化石主要是元谋人、蓝田人和北京人。元谋人化石发现于云南省元谋县,距今约170万年,是我国境内迄今发现的最早的猿人化石。蓝田人化石发现于陕西蓝田县,距今约65万-80万年。北京人化石1927年首次发现于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的洞穴里,有用火的痕迹。距今约70万年。三处均发现有打制石器。(二)氏族公社从社会组织的角度,原始社会被分为“原始群”和“氏族公社”两大时期。原始群是人类最早的社会组织形式,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十几人或几十人组成一个群体,共同采集或狩猎。原始社会后期人类的基本社会组织被称为“氏族公社”。公社成员人人平等,财产归全氏族共有;共同劳动,共同消费;氏族首领由氏族成员推选产生,没有特权。氏族公社又分成“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两大阶段。1.母系氏族公社母系氏族公社开始于距今10万年前,距今约1万年前进入繁荣时期。母系氏族公社中妇女处于支配地位。山顶洞人是早期的典型代表。母系氏族公社发展繁荣阶段的代表文化是仰韶文化,又称彩陶文化。其中,半坡遗址是母系氏族发展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址。河姆渡遗址是迄今江南地区发现的最早的新石器文化.也是母系氏族公社繁荣的代表。这时,黄河流域以种粟(谷子)为主,江南地区则普遍种植水稻。2.父系氏族公社父系氏族公社是由氏族公社向阶级社会过渡的社会组织形式。父系氏族公社内部以男子为中心分裂成若干个大家庭,各大家庭内部又分裂成若干个一夫一妇的小家庭。以血缘为纽带的氏族公社瓦解,代之以地缘为纽带的农村公社。在家庭内部,男子居于支配地位,妻子从夫而居,辈分、财产继承按照父系计算。父系氏族文化的代表是龙山文化,又称黑陶文化。3.新石器时代远古历史上的“野蛮时代”,即新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早期主要文化遗址有:裴李岗文化、老官台文化、兴隆洼文化、彭头山文化等;中期主要文化遗址有: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红山文化、河姆渡文化;晚期主要文化遗址有:龙山文化、齐家文化、良渚文化、石峡文化。(三)中国远古社会的传说1.炎帝炎帝即神农,居于姜水流域,是农业生产和医药的发明者。他用木制作耒耜,教民耕种;又遍尝百草,发现药材,教人治病。2.黄帝黄帝号轩辕氏,传说中黄河流域著名的部落首领。他与炎帝联手,在涿鹿之野与九黎族作战,取得胜利,九黎族首领蚩尤被杀。后黄帝和炎帝大战于阪泉之野,黄帝胜,在黄河流域长期繁衍。他的妻子嫘祖发明养蚕,臣属发明舟车、文字、音律、医学、算数等。传说中国文明起源于炎帝和黄帝时代,旧时常以“炎黄”代表中华民族的祖先。3.三皇五帝三皇的说法有多种类型:一说为伏羲、女娲、神农;一说为伏羲、神农、燧人;一说为轩辕、神农、赫胥;一说为伏羲、神农、祝融;等等。总之,这一系统中的伏羲、女娲、神农、燧人、祝融、轩辕、赫胥等,都被战国秦汉时人视为华夏远古时期有发明创造、有功于文明进步的人物。五帝一般公认为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传说颛顼进行了一次“绝地通天”的社会变革,设立了官吏,使各司其职,说明国家权力和国家机构已处于萌芽之中。帝喾又称高辛氏,据说“能序三辰以教民”,即能观测天象并据日月星的四时运行规律安排农业生产,使百姓安居乐业。尧所属的部落是传说中的陶唐氏,故称唐尧。舜出自有虞氏氏族,又叫虞舜。尧舜时期,属于中国氏族社会的末期。4.禅让制传说中传贤不传子的制度。尧为部落联盟首领,年老时,选择舜为继承人,在四岳十二牧同意后,传位给舜。舜年老时,用同样方法传位给禹。这种职位禅让的做法仍是氏族公社选举制的传统,史称“禅让时代”。二、夏商西周本章包括“夏朝的考古发掘和文化遗址”,“夏朝的巩固和发展”,“商族的起源”,“从盘庚迁殷到武丁中兴”,“周族的兴起和灭商”,“西周后期的社会矛盾及其灭亡”,“商、西周的制度和社会结构”,“夏、商、西周的社会经济”和“夏、商、西周的文化”等九节。(一)夏朝的考古发掘和文化遗址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1.二里头文化1959年,在河南省偃师县发现“二里头遗址”。此后,还在豫西和晋西南地区发现数十处遗址,统称为“二里头文化”。这些遗址中挖掘出大量小件青铜器,还有兵器和礼器,这是国家建立的重要标志。出土的农业生产工具有石、骨、蚌制作的铲、斧、刀、镰、耒等。陶制酒器的发现说明粮食产量较高。还发现有制造骨器的作坊和陶窑遗址。发现的“贝”被认为是作为货币使用的,说明交换也有了发展。墓葬反映出阶级分化。有些尸骨身首异处,有些像双手被缚活埋,被认为是奴隶的尸骨。二里头遗址发现有大型宫殿建筑群。河南登封发现的古阳城遗址有可能是禹都阳城。多数学者认为二里头文化属于夏文化。2.夏的建立夏被认为是奴隶制社会。它的建立标志着我国历史正式进入文明时代。有的学者认为,夏王朝的建立是从禹开始的。禹的主要功绩是治水,所用的办法是导(他的父亲鲧用堵的办法治水,失败,被舜所杀)。“茫茫禹迹,划为九州”,所以中国也叫“禹迹”、“九州”。禹因禅让制而成为部落联盟的领袖。禹死后,“禅让”给伯益。但禹生前纵容儿子启扩充势力。羽翼丰满的启杀了伯益,确定了王位世袭制度,我国历史上“家天下”的局面开启。因此,有的学者认为,夏是启建立的。夏的建立是公元前21世纪。据“夏商周断代工程”确定,夏的起始年代是公元前2070年。(二)夏朝的巩固和发展1.太康失国和少康中兴启的儿子太康当政时,耽于游乐而不恤民事,东夷族首领羿夺取了夏政权。太康弟仲康儿子相的遗腹子少康长大后恢复了夏朝的统治,史称“少康中兴”。2.夏代的国家机构最高统治者称王,也称“夏后氏”。夏代刑法称“禹刑”,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刑法。夏代著名的监狱叫“夏台”,也叫“钧台”。(三)商族的起源1.商族的先世商族的远祖可追溯到尧舜时代的契。契母简狄吞玄鸟(燕子)卵(“子”)而生契。即“天命玄鸟,降而生商”。故商族为子姓。由此可知,契以前商族还处在“只知有母不知有父”的母系氏族公社阶段。商族的图腾是燕子。2.成汤灭夏汤是契的14世孙,以伊尹为相,励精图治。此时是夏桀统治时期。他暴虐元道。“汤武革命”,推翻了夏,建立商,都于亳。汤也叫“成汤”、“商汤”、“武汤”(武功显赫)、“汤武”。(四)从盘庚迁殷到武丁中兴1.盘庚迁殷商朝从仲丁至阳甲,前后五代九王,内乱不断,史称“九世之乱”,国都也变迁不定。盘庚将首都从奄(今山东曲阜)迁到殷(今河南安阳小屯),考古学上称该地为“殷墟”。商朝后来也被叫做“殷朝”、“殷商”、“商殷”。盘庚迁殷是商历史发展的转折点,从此迎来了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辉煌时期。以后200多年,一直没有迁都。2.武丁中兴盘庚迁殷后,国势上升。到武丁时,任用傅说为相,大力改革政治,不断对外用兵,扩大了商的版图和政治影响,成为商朝的鼎盛时期。史称“武丁中兴”。(五)周族的兴起和灭商1.周族的兴起周族姬姓,居住在今陕西渭水中游的黄土高原。周的始祖名“弃”,据说其母姜螈践踏了一个巨大的脚印而感孕生弃。弃善于经营农业,号“后稷”,是尧时的农师。古公父率领周族迁居到岐山下的周原(今陕西省岐山县),周有了更快的发展。古公父被后世尊为“太王”。古公父的孙子是周文王,名昌。迁都于丰(沣水西)。文王勤政,重视发展农业生产,礼贤下士;制定“有亡荒阅”之法(大规模清查逃亡的奴隶),获得奴隶主拥护;实行“怀保小民”政策,缓和阶级矛盾,为武王伐纣奠定了基础。

图书封面


 2010-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历史学基础考试重点、难点及模拟考场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1条)

  •     这本书是帮妹妹买的,听她说真的很不错,模拟题比较新,值得看一看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