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多少钱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
ISBN:9787111301424
作者:大卫.克鲁格,约翰.大卫.曼
页数:241页

作者简介

我们需要很多钱:买车子、供房子、教育子女、孝敬父母、体面生活……有钱即使不代表绝对幸福,也至少保证了相对幸福。对于我们的生活,钱说了算。
可钱到底说了什么?为什么钱越多,越觉得不够花?为什么物质水平提高了,生活质量反而下降了?
本书将引导你一步步探索金钱的真正价值,反躬自省对待钱的态度。你会吃惊地发现,钱的背后潜藏了很多隐晦的故事。你的故事又是什么?
本书集结了25年的心理师经验,一个个真实案例涉及行为金融、决策互动、大脑科学等,并伴随着各种有趣实用的金钱测试,助你一探自己的金钱心理和金钱底线。在直面我们的金钱行为后,我们终究会明白,自己到底需要多少钱。

书籍目录

译者序前言第一部分 你的金钱故事  第1章 钱说了算,可它到底说了什么    金钱、金钱满天飞    未曾发现的冰山  第2章 钱意味着什么    可能的答案    金钱意味着占上风    金钱意味着任何东西    你的金钱等式  第3章 钱的成本    昂贵的爱好    钱的成本    金钱金钱告诉我    钱之密语从何而来    再读“昂贵的爱好”    尽在不言中  第4章 生活就是一个故事    两个故事    我们的故事影响着我们的人生    事实上,故事成就人生    你的故事是什么    你的角色    仍在继续工作  第5章 金钱的故事    你的金钱故事    不为人知的秘密    秘密的解剖    故事的真相    三个灵魂的到访第二部分 故事情节跌宕起伏  第6章 你对金钱的感知    同质化的大脑    理性的金钱和感性的金钱    放逐在右脑    金钱、大脑和满足感    金钱、大脑、风险    得与失的化学作用    管理你的精神状态    身体训练基本指南    六条建议:做出切实可行的理财决策  第7章 泡沫和泡泡浴    框架效应    损失厌恶倾向    外推误差    不可征服感    锚定效应    确认偏见    主观价值    沉淀成本效应    投资辩证效应    投资合理化作用    自我协商    怀旧倾向    乐观主义倾向    移情效应    亲和力倾向    模式偏见    可得性偏见    群体动力(从众心理)    17种常见的投资陷阱  第8章 宝贝,放手花钱吧!    恶性循环的强迫消费    攀比型消费和表现型消费    报复型消费    病态低消费    矛盾的金钱    他的钱和她的钱    金钱欺骗  第9章 债务密语    摇钱树和大骗局    虚拟的金钱    大错特错的幻象    “卡瘾”剖析    债务循环    说出真相的力量    感受还款    切实面对财务现实的七条箴言    建立健康的金融生活的七条箴言  第10章 骗局密语    卡罗的优惠券和山姆大叔的汉堡包    我们为什么会落入骗局    人类脆弱的大脑    信仰的需要    证明自我价值的需要    专属的需要    归属的需要    被照顾的需要    容易冲动    花言巧语的企图    骗局、中套、重蹈覆辙    同一主题,不同变体    反诈骗的七条箴言第三部分 新的金钱故事  第11章 赚多少才够    “再一次,一次就好”    “先生,再给我一点吧”    中年危机    来来来,来工作    “优秀”的黑暗一面    健康工作六法则    书写一个全新的故事  第12章 什么是根本    热情之火    幸福之路    六大法宝助你找到热情    理想、需要、愿望:对齐的力量    了解你的理想    四大法宝帮你实现理想    了解你的需要    你的愿望    如何根据理想、需要来决策和衡量目标    功败垂成的教训    成功是一种心态  第13章 书写新的金钱故事    人生故事,尽在掌握    因为熟悉,所以吸引    选择的力量    你现在的故事是什么样子    四大问题帮你写就完美新故事    创作金钱任务书    你的金钱任务书:制定工作表    让你的故事成真    怎么和自己讨论钱  第14章 活出新的金钱故事    财商    开口谈钱,可以吗    有效金钱沟通的七项指南    25项法则助你演绎全新故事致谢参考文献

编辑推荐

  我们需要很多钱:买车子、供房子、教育子女、孝敬父母、体面生活……有钱即使不代表绝对幸福,也至少保证了相对幸福。对于我们的生活,钱说了算。可钱到底说了什么?为什么钱越多,越觉得不够花?为什么物质水平提高了,生活质量反而下降了?  本书将引导你一步步探索金钱的真正价值,反躬自省对待钱的态度。你会吃惊地发现,钱的背后潜藏了很多隐晦的故事。你的故事又是什么?本书集结了25年的心理师经验,一个个真实案例涉及行为金融、决策互动、大脑科学等,并伴随着各种有趣实用的金钱测试,助你一探自己的金钱心理和金钱底线。在直面我们的金钱行为后,我们终究会明白,自己到底需要多少钱。

内容概要

  大卫·克鲁格(David Krueger),大卫是一名具有25年心理学和心理分析从业和教学经验的医学博士。现任一家名为“精神指导”培训公司的首席执行官。这是一家主要为公司高层领导人和职业人士服务的培训学校。同时,他还担任CTA组织的指导教练和课程主任。大卫·克鲁格博士现居住在得克萨斯的休斯顿。  约翰·大卫·曼约翰(John David Mann)是一名具有20多年写作经验的专业作家,写作的主题包括商业、领导力以及成功法则等。他是《华尔街日报》畅销书《做一个积极的付出者》的作者之一,同时还是诺提勒斯书奖银奖获奖作品《致命误解》的作者之一。他的其他作品还包括《直销的禅理》等。约翰现居住在马萨诸塞州。

媒体关注与评论

  这是一次对自己金钱观念的有趣探索。更重要的是,通过此书,你会发现应该如何改善自己的金钱观念。我力荐此书!  ——戴维·巴赫 《纽约时报》畅销书作家

章节摘录

  在邦兹把那颗小球击向看台的那一刻,全场球迷欣喜若狂——这一次,用“疯狂”来形容当时的场面,可真是一点也不夸张。  一些具有商业头脑的球迷早就料到邦兹会有这非凡一击,并且知道他喜欢打右场球,所以早早就把观众站立区挤了个水泄不通,都想抢到这颗破纪录的小球。结果,只有两位球迷得偿所愿:一位是伯克利绿色食品餐厅的老板波波夫,另一位是软件工程师帕特里克·林。当波波夫接住球时,一大群志在必得的球迷立刻蜂拥而上,把波波夫扭倒在地,团团围住。林在随后的混乱中冲上前,抢到了球。有目击者称(其证言随后受到了质疑),林为了抢到球,咬了一名男孩,甚至还抓了波波夫的下身。有位摄影师用录像记录下了整个混乱过程,但事后人们认为这不足为据。  波波夫和林的官司持续了好几个月,两人在法庭上唇枪舌剑,争吵的激烈程度一点也不亚于那些争夺抚养权的案子。20个月后,也就是2003年6月,法官裁定拍卖此球,所得由二人平分。小球最终以45万美元的价格成交,买家是《再生侠》漫画系列的创作者托德·麦克法兰。波波夫和林各自净得22.5万美元。可是,这点钱还不够他们支付诉讼费,光是波波夫一人的诉讼费就高达45万美元。更倒霉的是,他二人还得承担拍卖所得税。  在将近两年的时间里,波波夫和林在法庭上你争我夺,到头来却双双债台高筑。麦克法兰在拍卖中付出的竞价高达45万美元,但他也只是收藏了个没怎么用过的小球而已。  可是,更奇怪的事还在后头呢。  邦兹打破的单季全垒打纪录,之前是由迈克·麦克格威尔在1998年以70支的数量创造的。当时那个球也是被麦克法兰以320万美元的高价买进的,他还对记者说,这几乎花光了他的全部家当。在这之前,麦克法兰还花了30万美元买下了麦克格威尔在98赛季打出的第1支和第67、68、69支全垒打球。  对于制造商来说,每只球的成本不过区区5美元。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花大价钱买一只成本只有5美元的球,这确实有些不合常理,让人捉摸不透。虽然波波夫、林还有麦克法兰的故事听起来有点极端,其实与发生在我们熟人身上的事情并无二致。  38岁的单身母亲芭芭拉的日子可不好过。年近中年的她刚刚离婚,独自抚养两个正值少年的孩子,艰难地维持着生计。固定的薪水和微薄的赡养费勉强够她维持家里的基本开销,往好处说,手头上的钱只够她紧巴巴地过日子。芭芭拉“钱”景堪忧啊!  应对这种拮据的生活,芭芭拉自有对策——她不停地购物。这招即使称不上合乎逻辑,却简单易行,只是这个想法实在不靠谱。  芭芭拉频繁地疯狂购物,全然不顾自己极不稳定的收入状况。有一天,她一个人逛街,买回来一件250美元的真丝衬衫、一枚175美元的银戒指和一对825美元的银耳环。日子一天天过去,无度的购物一次次发生,而芭芭拉也正一步步将自己和家人彻底地逼向金钱危机的边缘。然而,越靠近危机,她就越频繁购物。  接下来再说说罗伯特。与芭芭拉拮据的窘境截然不同,罗伯特当初可是个有钱人。  12年前,罗伯特的父亲去世,给他留下了2000万美元的遗产,他从此发迹。这是一笔足以让他一辈子衣食无忧的财富,但是当我遇见他时,他已经没几个铜板在身上了。  罗伯特的父亲生前不常和他在一起,也少有感情交流,所以在钱的问题上出手大方,还总是送他昂贵的礼物。罗伯特明白,慷慨不过是父亲内疚的表现,金钱也不过是父亲对角色缺位的罕见补偿中的一种可怜的替代。他一直怨恨着父亲。用他的话来说就是:“用父亲的钱鬼混、滥赌、乱投资,可以泄愤!”投资屡屡失败,赌博的亏空越来越大,输钱的次数越来越多,有时一次就能输上好几千美元。P3-4

图书封面


 我们需要多少钱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当金钱真正能为你所用的时候你就能感受到财务自由的乐趣,其实处理金钱和处理工作以及感情、生活没有太大的区别,只要掌握正确规则,就会得到想要的结果。不知道作者能不能算是个成功的理财者,我的感觉而言,至少他不能算是顶级的。整体上来看主要介绍的是一些入门级的基础理财技巧,不过书中提醒我们审视自己对待金钱的态度还是值得多推敲的。再来有不少有趣的心理实验的小故事,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关于四岁小朋友的“延迟满足”的实验。
  •     可能作者主要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阐述钱的内涵,在个人理财的操作层面比较笼统,没有具体的实施步骤。和The Net Worth Workout这本书比较起来, 立见高下。

精彩短评 (总计17条)

  •     1.钱只是钱,所买的东西要是能用到 2.所支出的开销是能力范围内的 3.在为享乐买单时候也要为将来所打算
  •     整本书可以直接浓缩成几句心灵鸡汤。
  •     多是鸡汤,列举了太多太多的例子,对于我这个不用信用卡的人来说 其实这本书 并没有什么卵用
  •     泛泛吧
  •     role play
  •     写的很好,不只是关于我们和钱的关系,还有关于生活、人生,有许多很有意思的观点,可以得到很多很有益的启发
  •     需要的总是比已有的更多更多
  •     作品一般、文采一般,没有想象的那么好。
  •     不管你挣多少钱,多觉得自己要挣两倍的钱才能获得幸福。///借回来忘记看了,在去图书馆的地铁和公交上翻了翻。
  •     很棒的书,虽然读得人不多,印象最深的是,你要找到属于你自己的金钱故事,并合理规划,还阐述了很多人生哲理,我觉得很实用,看的是kindle版,我觉得非常收益的一本书。
  •     无论我赚到多少钱,都会觉得赚两倍的才能幸福。不单单是我的想法,而是很多人的想法,所以哪有什么财务自由,只有再一次,一次就好。但是感觉书中的观点比较分散空洞。书针对大手大脚花钱的人,像我这种贫穷瘾的就一带而过。
  •     非理财书 是经济 医学 心理学书。。。
  •     关于财务建议写的太少,而行为经济学写的又太浅。最近的读物似乎很流行这么写?开篇倒是挺吸引人但虎头蛇尾了。
  •     其实就是找个方法大家沟通下金钱观,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     5月11号下的单今天5点到,纸张还不错,内容没来的急细看,送人的,等朋友看完了再评论
  •     比较杂
  •     因为都是我知道的理论,所以就没有认真细读。总体而言会对从没有从心理学层面去了解金钱观的读者来说,会比较有帮助~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