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台农村转型的比较研究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 区域经济 > 闽台农村转型的比较研究

出版社:中国农业科学技术
出版日期:2010-1
ISBN:9787511600820
作者:丁中文
页数:244页

作者简介

《闽台农村转型的比较研究:从台湾农村转型看福建新农村建设》内容简介:中国又是一个人多地少、人均农业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度,农业、农村的繁荣与否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发展,直接关系到社会安定与国家自立。几千年来,农业与农村经济一直是历朝历代政府的头等要务,农业政策也因此成为历届政府必须首先关注的问题。
1949年以来,新中国一直把农业视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农村政策随着形势的变化不断调整。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大陆的农业政策与农村发展经历了一个较为曲折和反复的历程,从土地改革到人民公社,再到“包产到户”,其中的多数政策对农业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但也有一些政策则显然不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延缓甚至阻碍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1978年开始的“包产到户”成为全面推动大陆改革开放的标志性政策之一。

书籍目录

前言第一章  台湾农村转型的主要历程  一、台湾农村转型的主要历程与趋势    (一)注重农业增产时期    (二)注重农民增收时期    (三)注重农村建设阶段  二、台湾农业转型的主要趋势    (一)农业的经济地位快速速下降    (二)农村人口与农业从业人员持续减少    (三)农产品贸易的目的逐步转向满足生产与生活需求    (四)农业生产结构不断调整    (五)非农收入逐步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三、本章小结第二章  台湾农村转型的政策选择  一、台湾农村不同转型期的主要政策    (一)注重农业增收时期的主要政策    (二)注重农民增收时期的主要政策    (三)注重农村建设时期的主要政策  二、台湾农村转型的政策分析    (一)及时调整农业政策    (二)始终保持对农业的重视和扶持    (三)政策调整循序渐进    (四)注重发挥农会组织的作用    (五)逐步推进耕地的规模化经营    (六)坚持政策的延续性  三、本章小结第三章  台湾农村转型中的科技创新  一、台湾农业科技发展概况    (一)良种选育从引进改良向自主选育转变    (二)技术研发从引进消化配套技术向高新技术发展    (三)农业科技体系随农业结构调整而不断完善  二、科技在台湾农村转型中的作用    (一)科技进步支撑了台湾早期农业的成功和工业化起步    (二)科技进步带动了台湾传统农业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    (三)台湾农村经济发展离不开农业科技的导向作用    (四)食品加工业对农村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三、台湾农业科技的主要特点    (一)重视品种引进与改良    (二)科技机构组织精干    (三)注重不断发展农业高新科技    (四)重视培训农业科技人才    (五)注重发展社会化科技服务  四、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台湾农村转型中的科技服务组织  一、台湾农村科技服务组织概况    (一)农会系统的推广组织    (二)行政系统的推广组织    (三)农业科教系统的推广组织    (四)公营企业的推广组织    (五)其他类型的农民生产合作组织  二、台湾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主要特征    (一)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完善    (二)农科教联系紧密    (三)适时调整农业科技推广工作重点    (四)农业推广形式贴近农民及生产需要    (五)农会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举足轻重  三、本章小结与启示第五章  福建农村转型的主要历程与政策选择  一、以粮为纲时期    (一)互助合作阶段    (二)农业合作化阶段    (三)“文化大革命”和整顿恢复阶段  二、多种经营时期    (一)工作重点    (二)主要政策措施  三、“脱贫致富奔小康”时期    (一)加快扶贫与建设小康社会    (二)增加农业投入,发展现代农业    (三)深化农村改革,创新工作机制    (四)加大扶持力度,促进农民增收  四、新农村建设时期    (一)主要政策措施    (二)主要进展  五、本章小结与启示    (一)关于土地制度    (二)关于支农投入    (三)关于农民组织化    (四)关于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第六章  闽台农村转型历史与现状比较  一、闽台农村转型的历程比较    (一)相似性    (二)差异性  二、闽台农村转型的若干政策比较    (一)土地政策比较    (二)农业扶持政策比较    (三)农村经营管理政策比较  三、闽台农村发展现实基础比较    (一)农业资源    (二)农村经济基础    (三)农村人口与农民生活    (四)社会经济与科技文化基础  四、本章小结    (一)共性问题    (二)差异性问题    (三)必须正视闽台农村发展的差距第七章  新时期福建农村转型的方向与重点  一、加快推进农村社会转型    (一)加快推进农村人口的非农化转移    (二)规范和推进农民组织建设    (三)提高农民综合素质  二、着力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一)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二)建立健全农业救助制度    (三)加快农村生活性基础设施建设    (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三、推进农业生产转型    (一)扩大经营规模    (二)持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三)打造品牌农业    (四)加快发展农村流通服务业    (五)加强农业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  四、本章小结第八章  新时期深化闽台农村合作的战略选择  一、加强农村社会发展领域的合作    (一)加强农村环境建设层面的合作    (二)加强农民组织层面的合作    (三)加强乡村治理层面的合作  二、加强农业产业与科技合作    (一)加强台湾农业良种与技术的引进    (二)完善闽台农业合作平台建设  三、推进闽台农村转型期合作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协调与政策引导    (二)加快建立闽台农业合作的多元化投入机制    (三)加强闽台农村工作者的互访及人才培养  四、本章小结第九章  研究结论  一、闽台农村总体发展水平存在近30年的差距  二、新农村建设中必须改变将发展生产放在第一位的做法  三、要尽快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与农业保险体系  四、健全的农民组织是农村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社会基础  五、必须进一步调整现行的土地管理政策  六、必须尽快改变现行的人口转移政策  七、科技的问题根源并不完全在于科技自身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鉴于经济百废待兴,1953年起,台湾实行为期4年的经济建设计划,选择了“以农业培养工业,以工业发展农业”的策略,试图通过转移农业剩余来启动工业化。其农业政策的重点相应确定为:增加农业生产,以换取更多的外汇、供应充足的粮食和工业原料,稳定社会局面,促进工业发展。  为实现上述目标,这一时期,台湾将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加以优先发展,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为手段,以增加粮食产量为农业增长的主要目标,加大对农业的扶持与投入,强力推行土地制度改革以及一系列旨在提高农业生产力的措施。通过土地改革实现了“耕者有其田”,土地归于农民,使农民由佃民变成自耕农,地位的改变,极大地调动了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在调动农民积极性的同时,台湾还努力提高单位耕地劳动力的密集使用,鼓励农民积极参与农业生产,实行精耕细作,提高单位土地产出率。同时,充分发挥岛内优越的自然资源及劳动力成本低廉的优势,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农业,使农产品产量特别是粮食产量迅速增加,努力满足短期内迅速增加的人口的生活需要。  对农业的重视以及合理的政策推动,大大激发了农民的热情,使台湾农业获得了极大发展,为岛内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图书封面


 闽台农村转型的比较研究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1条)

  •     农业与农村经济一直是历朝历代政府的头等要务,农业政策也因此成为历届政府必须首先关注的问题。通过闽台比较,为我们农村转型提供经验。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