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诗与狂想曲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 区域经济 > 田园诗与狂想曲

出版社:语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01-01
ISBN:9787802412910
作者:秦晖,金雁
页数:384页

作者简介

本书为我国著名思考型学者秦晖的成名之作,初版于1996年。
作者以七十年前毛泽东与梁漱溟之间一次有关中国社会是否存在阶级对立问题的争论为契机,从分析旧中国“关中模式”入手,在掌握大量社会调查数据的基础上,运用西方社会学科学的分析方法,重新审视封建社会三要素(即自然经济、宗法共同体与依附人格)在中国的社会表征,指出权贵与平民的矛盾是社会主要矛盾;进而对社会构成主体——农民(农民人格、农民心态、农民文化)进行深入研究,纵观中国历史上多次农民起义的成功与失败,深刻分析农民的“双重性”,揭示中国社会长期固守“农业文明”之根源;横向结合苏联集体农庄和美国式农业发展道路,对农民及农民社会进行共时态的逻辑分析,从源头上探寻农业社会现代化的发展道路。
此次再版,尽管经历了十几年的社会变革,但作者对中国社会的深刻分析与认识依旧令人信服:中国是一个农民的国度。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归根结底还是农民社会的改造过程。这一过程不仅是要变农业人口为城市人口,更重要的是改造农民文化、农民心态与农民人格。让农民“从田园诗式的农业文明中走出来,以发达的自由个性谱写出中国现代化的狂想曲。”

书籍目录

序言:“前近代”研究的当代意义
绪论:农民、农民学与农民社会的现代化
第一章 欲识庐山真面目——什么是封建社会
一、“农民(peasant)”与封建社会
二、“似乎不成问题”的问题
三、从一场争论谈起
四、马克思的封建社会观怎样变成农民的封建社会观?
第二章 羌笛声中杨柳怨——旧关中小农社会分析
一、封建社会的“关中模式”
二、关于“关中无地主”
三、关中无租佃
四、关中有封建
第三章 问渠哪得浑如许、——“关中模式”的社会历史渊源与宗法农民研究中的理性重构
一、民国中前期的关中模式
二、清初以来的关中模式
三、长畛、土地流通及其他
四、“自然经济的经营地主”与“过密化”问题
五、关中模式的若干背景
六、关中模式的经验意义与逻辑意义
第四章 束缚与保护的协奏曲——封建关系的三要素
一、自然经济与“命令经济”
二、宗法共同体的“公”与“私”
三、人身依附关系:强制的与“自愿”的不自由
四、束缚与“保护”:一张恢恢天网
第五章 “朱门”之外有平均,“冻死骨”中无分化——宗法时代的社会分层
一、等级分化与阶级分化
二、宗法小农的分化与“恰亚诺夫循环”
三、宗法式社会的分化模式及其定量分析
第六章 “自由封建主义”质疑——中国封建社会特点问题
一、“亚细亚生产方式”、“商业资本主义”与“自由封建主义”
二、家-国一体的宗法共同体与“私有财产”
三、“伪商品经济”与租佃制
四、封建共同体的三种形式——我国封建人身依附关系比西方中世纪“松弛”吗?
五、“抑兼并”——仅仅是一种“欺骗”吗?
第七章 农民的塞文与农民的万代——农民在封建社会中的位置
一、农民的“两重性”质疑
二、挣脱束缚的私有者一一农民的革命性
三、渴求“保护”的共同体成员——农民的保守性
四、宗法农民的“阶层”——亚等级分析
五、既是动力,又是对象——农民与民主革命
第八章 “难对付的阶级”及其心态——宗法农民文化的社会整合
一、“东方型嫉妒”及其他——种族文化观与社会文化观
二、阿Q的劣根性是赵太爷教育出来的吗?——宗法共同体文化整合中的农民文化
三、“都市里的村庄”——为什么城里人比农民有更多的“农民意识”?
四、农民文化与“有文化的农民”——从中国知识分子传统心态谈起
第九章 “天有万物与人。人无一物与天”——“具体农民”与“抽象农民”的二重价值系统
一、宗法农民社会价值取向的二重性
二、“天有万物与人,人无一物与天”——关于“农民领袖反农民”问题
三、“农民民主主义”与近代民主制度的不同价值论基础
第十章 人性的萎缩与人情的膨胀——农民文化的伦理观探析
一、人性与人情
二、“贫农的性自由”与礼教的性禁锢
三、“人情同心圆”与农民社会的信息传播模式
四、“家族凝聚力”之谜
五、“人情同心圆”的消解与亲缘组织的“现代化”
第十一章 非理性种种——农民思维方式探析
一、中国文化是一种“理性文化”吗?
二、“理性的小农”与农民的非理性
三、宗法农民非理性的各种类型
第十二章 农民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古典小农与古典文明
二、“五月花精神”与“美国式道路”
三、广义民主革命与农民国家的社会主义改造
四、严重的教训
五、世界“后现代化”时代的农民改造问题与社会主义民主革命的两种前途
结束语 从田园诗到狂想曲

编辑推荐

  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归根结底是农民社会的改造过程。这一过程不仅是要变农业人口为城市人口,更重要的是改造农民文化、农民心态与农民大路。

内容概要

秦晖,生于1953年12月 。1981年作为中国文革后首批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兰州大学,1992年起曾任陕西师范大学教授,现为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经济史学会理事,中国农民史研究会理事,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理事、青基会社区文化委员会委员、研究委员会委员,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特邀研究员,《方法》、《开放时代》、《中国学术》和《中国社会科学季刊》等学术刊物的编委。

章节摘录

  “农民(peasant)”与封建社会(1)一、“农民(peasant)”与封建社会  如今的人们不会对“新时代的农民”之类词组感到别扭;仍然断言农民是现代化之弃儿的言论,也比过去少多了。然而无疑,当人们提到农民的时候,更多地还是联想到人类的农业文明时代。在古汉语中,甲骨、金文时代就已分别有了“农”与“民”这两个词,但作为一个词的“农民”则出现得稍晚。《礼记·月令》有“农民毋有所使”句;《春秋谷梁传》成公元年条称:“古者有四民:有士民、有商民、有农民、有工民”;《吕氏春秋》则提到“古圣之重农民”。在这些较早出现“农民”一词的典籍中,“农民”这一概念已经有了职业与身份等级这双重意义:  “农(農)”主要是个职业概念。“農”字下为“辰”,古时指贝壳制的农具,是为意符;上为“曲”,曲古音奴,是为音符。但远古汉语多同音义通,因而曲亦有“奴”义(后之“部曲”、“委曲”诸词仍然保有此义痕迹),于是“农”也就有了身份低下的意思。  “民”主要是个身份概念。“民”,古同“氓”、“萌”,指卑贱的下人。后世无论是贱民、下民、草民、子民等称呼,还是官民、绅民、君民等对举,都显示了“民”的卑下身份。这种身份是传之子孙的。包括“农民”在内的“四民”最初几乎就是四个种姓:“农之子恒为农”、“工之子恒为工”等等。那时绝大多数“民”自然是务农的,于是“民”在很多场合也有了职业含义:“农者,民。”董仲舒:《春秋繁露》卷十三。“农”、“民”成了近义。因而古字书《六书略》作了这样的“解字”:“民:象俯首力作之形”。  清代的《康熙字典》不满意《六书略》的解释,认为“四民兼士农工商,岂力田始称民乎?《六书略》之说,穿凿不可从”。这一批评当然是有分量的。不过如果我们注意到一字可有广、狭、古、近诸义的话,则《六书略》之说也未必为“穿凿”。即如《康熙字典》本身对此亦有旁证,该书“萌”字条曰:“耕亦曰萌”,而古时萌与民通,这是《字典》也提到的。其引《说文》曰:民,“众萌也,言萌(懵)而无识也。”又氓:“《说文》:民也”,“《石经注疏》作甿,甿与氓通。”又《汉书·刘向传》“民萌何以戒勉”条注曰“萌与甿同”。可见,古时民、氓、萌皆训“甿”,而“甿”就是农奴。《周礼·地官·遂人》曰:“凡治野:以下剂致甿,以田里安甿,以乐昏扰甿,以土宜教甿。稼穑:以兴锄利甿,以时器劝甿,以强子任甿。”郑玄注曰:“变民言甿,异外内也。甿,犹懵懵无知貌也。”  可见,尽管从广义、近义而言,“民”为士农工商之总称,但从狭义、古义而言,民(氓、萌)本同甿,指务农的下等人。他们在“田”边“忙”碌,“俯首力作”,而被上等人视为“懵懵无知”、“萌而无识”的贱者。他们以凝固的身份被置于公社之中,致之以“下剂”,安之以“田里”,教之以“土宜”,劝之以“时器”,任之以“强子”。在后世“民”的概念广义化以后,上述“民”的狭义仍然处处可见。如农时被称为“民时”(《国语·齐语》:“无夺民时,则百姓富”),农事被称为“民事”(《孟子·滕文公上》:“滕文公问为国,孟子曰:民事不可缓也”),农兵被称为“民兵”(《玉海》卷一三九《庆历兵录》:“凡军有四:……曰民兵,农之健而材者籍之”),农具被称为“民用”(《国语·周语上》:“民用莫不震动,恪恭于农”,注:“用,谓田器也”),农业被称为“民功”(《国语·越语下》:“不乱民功,不逆天时,五谷睦熟”),等等。而最明显的是在户口管理上,直到明清仍把农籍称为“民籍”。明代有军、民、匠、灶(盐户)诸色户籍,皆世代相袭,不得更易。明时的屯田又有军屯、商屯与民屯之别。这里的“民”非军非商非匠非灶,实专指农户而言。清代亦然,《清会典》卷十七《户部》称:“凡民之著于籍,其别有四:一曰民籍,二曰军籍,三曰商籍,四曰灶籍。”“凡民之别:有民户,有军户,有匠户,有灶户,有渔户。”所谓民籍、民户,即指农籍、农户。农者民也,民者农也,职业概念与身份等级概念混而为一了。  显然,这个意义上的“农民”只能是个前现代的概念。因为现代文明可以有农业这种职业,但不可能有身份等级制。  人们一般用“农民”一词去翻译英语中的peasant(总称peasantry)与farmer两词,这自然只能是近似的:不同文化背景使两种语言中的词汇间难以精确对应。不过西方也有过存在身份等级制的农业文明时代,因而他们的“农民”也是职业概念与身份概念的结合。其中farmer这个词是由farm(农业、农庄)派生的,主要是个职业概念,常与fisher(渔民)、artisan(工匠)、merchant(商人)等职业并列。现代社会中仍有农业,自然也就有farmer,?当今发达国家的农业主要由市场经济中的农场构成,因此在现代语言中,farmer已逐渐含有“农场主”之义了。

图书封面


 田园诗与狂想曲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6条)

  •     最早是在秦晖先生其他的文字中引用《田园诗与狂想曲》这本专著,当时看所有能够找到的秦的文章,觉得真是太牛了,当然也想找到这本。可是找不到。2001年碰见秦晖先生,他说书卖完了,他也没有。后来搞到了电子版,是2006年的事情,阅读完毕。不过一直还想找到原版,没想到kongfuzi这样的二手书网站上,秦先生的这本专著已经过100大洋,开始我犹豫了一下,一转眼就没有了。后来我想,就是120我也下单,可是书流的太快,基本上上架没两天就卖了,我总是没赶上,这可是市场的力量。感谢语文出版社——不知道有没有版权纠纷,有没有给秦先生稿费。本书的重点反对了一些观点,试图构建了一个新的理论框架,对于新的框架,我还有疑问,暂且不提,对于他反对的几个错误认识,心悦诚服。第一,主佃冲突是否是中国历史上的主要冲突?在有些地方,是否存在。农民起义或者暴动,是反地主,还是反ZF?第二,是否存在私有化、土地市场与地权集中这样的历史事实?中国历史上的土地分配基尼系数到底有多高?存在土地无限集中 的历史事实吗?这个问题赵冈和社科院的几位经济史老大也作出了相同的结论。第三,共同体,小共同体与大共同体,保护与束缚,双方面的功能,如果存在选择的自由,那么是否进入共同体是对保护与束缚之间的权衡,否则,是被共同体。什么情况下共同体更加容易出现?大共同体与小共同体、个人之间是何种博弈?能够产生何种不同的结果?
  •     看过秦老师的《传统十论》,对秦老师的大共同体抑制小共同体的说法印象很深,但是没有想到还能将这一说法继续深入分析传统社会。对这本书的过程就是我对于中国及其他国家传统社会在认识的过程。1 所谓传统社会,主要特征不是土地是不是归少部分人所有,而是权力所有者才能集聚土地,而作为平民的地主其实是收到权力所有者的压迫的。2 等级的划分不应以拥有土地的多少而应该以其在共同体中所处的地位决定。3 在历史的大部分时间里,中国的大共同体发达而小共同体较弱,大共同体抑制小共同体,从而使得压迫农民的主要是大共同体。4 共同体不仅压迫、束缚农民,同时还能给予相应的保护。农民的问题在于期望得到共同体的保护而自愿的成为奴隶。5 要走出传统,不仅要打破束缚,还要放弃共同体的保护,也就是使人成为自由的人。6 《阿Q正传》《狂人日记》描述的是处于共同体束缚下的传统农民的事。7 中国特色的人情关系不仅给你保护,同时也是对你的束缚。读完之后想到一个问题,传统社会束缚被统治者的同时是不是也束缚统治者呢?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里对正德皇帝和万历皇帝的描写是不是就是讲的这个问题呢?
  •     http://www.dfdaily.com/html/1170/2010/11/21/539330.shtmlhttp://www.dfdaily.com/html/1170/2010/11/28/542054.shtml

精彩短评 (总计101条)

  •     今年 看过的 最好的一本书之一
  •     秦晖先生博闻强记,全书新见迭出,很多颠覆我们传统想法的观点,秦氏夫妻档可以说是目前学术界的明星夫妻,两人都是功力深厚,秦晖先生师承赵俪生先生,但较老师可谓更上一层楼。
  •     宗法共同体的约束-保护功能仍未打破,后现代主义的浪潮一波接一波,自由意志何去何从,值得深思。如何走出田园诗式的农业文明,谱写现代化的狂想曲,值得探寻。
  •     秦晖一辈子就写了这一本好书,扎实的功底,鲜明的观点。关中无地主,让我们从新审视中国的小农社会。建议配套阅读胡平的《战争状态》
  •     奠定了秦晖在农民学研究领域的地位,是一本经典的著作
  •     深刻反映社会现实,又不失文人风度。属于“可以获得知识并且提升境界”这个层次。
  •     比较时日久远,只能说观点一般般了。
  •     读了本书与《传统十论》,你就懂得了簇新时髦但从骨子到面子依旧古老不变的中国。
  •     重读二周目,对宗法共同体下的一系列问题的理解更深刻了,
  •     虽然这本书的很多观点我并不认同,但并不妨碍我认为这是本好书。
  •     秦晖的观点和思路都很有趣,然而大段的论证太专业、太枯燥
  •     千百年的农民发展史,值得当今中国建设新农村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
  •     略显艰涩
  •     想了解中國真正的歷史,秦暉先生之書為必讀。秦書思想之深刻、行文之精妙,在目前市上同類書中極為少見。若將此書與秦暉先生的《傳統十論》同讀,龐雜的中國史便去偽存真,其基本脈絡即會了然于胸。讀秦暉先生的書是對智慧的一種享受,尤其是在今天的閱讀,更難得。
  •     秦晖先生和他夫人早几年的作品,读完很有感触,对土地和农民有感情的人才能写出这类书
  •     非常喜欢,第一次读完这本书时,激动且感动。总体来讲,对于“关中无地主”现象的解释鞭辟入里,当然也自带作者的价值关怀。作者思辨能力和价值关怀俱佳。
  •     秦老师的书,每本都坚持一个字一个字的读完,抱着非常崇敬的态度。这是对做学问的态度和人格的魅力而去的,每一页,都能给人莫大的启发。读他的书,增长了许多知识和思考的维度。要真正了解中国社会和世界发展的脉络,非常推荐读秦老师的书。当今,许多学者写很多书,基本都是对材料的垒砌,研究社会的人,自己对社会都糊里糊涂的。怎么能把读者说明白呢?非常建议读他的书。
  •     拜读了秦晖和金雁先生的大作《十年沧桑》、《二十年再回首》和《田园诗与狂想曲》,我只想说两位先生与其说是学者不如说是社会活动家和政治宣传家。他们俩的书根本就构成上什么学术著作,而是地地道道的政治宣传品。
    秦晖先生的书选取的资料是有所本的,这非常只得大家学习,可是在对资料加以解释的过程中却对材料任意裁剪!
    你就是所有的材料都是正确无误的,但是按照秦晖的把戏,都可以经过他老先生的妙手裁剪,搞成与历史完全不同的编造!
    首先,秦晖先生讲的关中地区极端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私有产权没有得到彻底保护、土匪恶霸横行、官匪一家,所以租佃制度不发达,解释力不足,纯属其主观臆测,是不符合历史情况和正常人的逻辑的。如果秦晖所言是真,那怎么解释更为落后的陕北和陕南、甘肃陇东、四川北部的大规模租佃制度?
    其次,关中租甸制不发达的直接原因是土地买卖少,土地买卖少的真正根源是生产力比较发达、谁会比较安定,而不是秦晖说的什么落后;是因为法制良好,而不是什么官匪不分,私有产权得不到保护!正是因为生产发达、法制较好,所以农民才没有买地的需要,所以有权有势者才不敢巧取豪夺、生抢农民土地。至于江浙地区生产力更发达而租佃制也更发达,是由于当地工商业发达,破坏了农业社会的生产方式造成的,本质上是城市工商资本在战乱时期为了保有硬通货而进以土地的方式是进行的一种“储蓄”行为,是另一个根本不同的问题,没有可比性。
    再次,说官僚没有买地的需要,因为私有产权保护不足,宗法共同体的严重干扰社会进步,根本就是心口开合,没有事实依据。我采访过的当地老地主及其后代没有一个不觉得这是一种及其可笑的言论,简直荒唐。在历史上,工商业不发达、土地几乎是唯一的硬通货,关中地主少的原因在于地主找不到卖地的农民,有迫于当地良好的法治和民俗不敢明目张胆强巧取豪夺,才不得已放弃土地兼并。也正是因为如此,关中地区外出经商的人比较多,参与形成了近代历史上著名的“晋陕商人”。
    又次,秦晖先生的描写与书中对象地陕西省关中地区人民的历史记忆大相径庭,在当地学术界名声扫地。我爷爷是国民党军官,地主出身。我拿着秦晖的书询问了好几家老人,大家都觉得秦晖的观点简直莫名其妙,特别是上述关于敲诈勒索横行以至于竟然可以叫权势者不产生买地冲动的状况,简直叫人啼笑皆非。
    第五,秦晖一会儿说自己写“关中模式”只是讲述另外一种可能性,一会儿说是一种逻辑替代,做出一副在理论上否定中国古代以土地私有为基础的封建剥削的样子。本质上是要以“莫须有”的“关中模式”愚弄观众,否定私有制是剥削压迫的基础,否定土改和革命,为彻底私有化鸣锣开道。
    最后,秦晖的目的无非就是否定土改、否定私有制的剥削、否定共产党的革命和执政的合法性、为推行彻底私有化张目而已。采用这种“影射史学”的方法,为“四人帮”学术招魂,其实就是文化大革命时代“学术政治”的借尸还魂!
    那么,为什么秦晖先生不遗余力地眼干这种学术政治呢?其实说白了就是要推行彻底“私有化”,不惜随意组装历史材料进行。秦晖先生是先有观点、后找材料,形式上很严谨,而且运用了聊以标榜自己实证研究地位的一些数字图表,实质上是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故意标新立异,大搞“四人帮”“文革”式的“影射史学”,读他的书叫人厌恶。
    秦晖先生不是一个合格的史学家!在历史学界,你不入流,是一个政客,另一种形式的右派“党棍”!
  •     当下许多讨论所不假思索认同的假定都可以再商榷。不能把自然人的私欲与作为一种社会规范的私有权混为一谈。
  •     秦晖也算是名家了,现在能认真做研究写书的人不多啊,也算难得。
  •     秦晖先生十余年前的经典之作,多次欲购而无从下手,终于有了新版!不问出版社,不问价格,直接入手。
  •     涉及面广,启发甚大。
  •     秦晖老师的分析堪称完美!
  •     秦晖一以贯之的思路,中国农村改革的根本任务就是让农民成为人……
  •     秦晖是中国少有的具有独立思考精神的学者!本书以批判的思维论述了中国社会宗法社会的特点,即人的依附性。即便现在的中国也是如此,革命或者现代化的任务,就是完成人自身的解放,摆脱人身的依赖关系,实现人的独立性和自由!
  •     秦晖的书 很好 值得看 书的质量也可以
  •     秦晖老师敏锐的问题意识和深厚的理论功底,使得此书为史学界的一部杰作!
  •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农民和地主的矛盾没有想象中那么厉害,主要还是皇权与百姓的矛盾
  •     秦晖、金雁伉俪的书本本好!
  •     一直很欣赏秦晖的严谨和执着,夫妻档作品值得期待
  •     被书名和序言吸引而读。八十年代的转型思考在今日读来未必新鲜,马克思理论的框架、全文处处可见的辩证唯物式的推导似乎也以过时,但作者对权力依附的鞭挞、对民众个性尚未独立的疾呼,想必在那个时代是振聋发聩。全书由关中模式的提出作为思辨开端,纵横历史、旁征博引、秦晖先生强大的逻辑条理和纵深式的思索的确让人赞叹。不太喜欢之处是本书后半段的文化解释,认识论的视角探讨农民思维方式未免狭隘,应该说作者一开始便有了“人身依附、宗法共同体的依附-保护桎梏,独立人格未开”等等对农民文化的预设,最后加以人格、思维方式等方面的论证,对民主革命的主张也是停留在社会主义框架之内。
  •     白璧微瑕,不掩光华
  •     表述有点学术化了点,但观点还是很具突破性意义的 探讨社会性质的时候,不仅要考虑经济因素,更需要涉及社会关系因素。可联系马克思的“阶级”与韦伯的“阶层”及两者的划分标准 农民性是人的发展史上一个必经阶段
  •     看这本书的时候才发觉高中时期拼命死记的各种历史,政治都得放置一边。最大感触是,自古农民群体其实最易被煽动,因为受益少且愚昧,所以一旦发生清扫活动,才越容易被煽动,机灵点的还能转换阶级。政府把农民定位于高处,但其本质对其根本不作为,与其说农民是个人,不如说把其当作群众背景板一般的存在,面目模糊,溶于庞大的集体。
  •     对传统中国宗法共同体的研究,于现实仍有重要意义。
  •     自由天性与宗法共同体。农民的问题就是人的问题。不管观点是否符合时代潮流,但作者对此书的写作用力很深。4.5/5
  •     《走出帝制》,解放个人,独立自主,制度改革。。
  •     读罢此书,先有水落石出,豁然开朗之感,后有悲天悯人、可怜苍生之忧啊!
    秦晖的书,是要需要耐心读的,因说理极细,举证极广,初读难免枯涩,但对苦求真相之人,越读越有滋味,愈读愈感天地广阔,真有大师级手笔。
  •     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中社会结构
  •     学者秦晖对中国土地问题的调查与反思,有价值
  •     已购
  •     未必都很坚实,但确实是经典中的经典。
  •     探讨农业现代化之路
  •     秦晖金雁,一段佳话
  •     一直都想买这本书,可以前没找到,现在有新版的了,非常值得一看的书!
  •     秦晖老师的名著,好书
  •     秦晖是中国的良心,愿他平安,愿他能够畅怀谈笑,这个国家就有福了
  •     洞见
  •     原来都是农民啊,还以为是城乡都有。 自由个性、经济理性、社会交换关系 中国历史的主旋律仍未完成从宗法小农的田园诗向现代化的狂想曲的转变。
  •     秦制下的中国土地是按权分配的,所以秦制下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不是租佃矛盾,而是官民矛盾
  •     很好的书,值得一读,秦晖是一个学养深厚的学者。
  •     秦晖在书中指出的当下(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主要问题在于“宗法共同体”仍然存在于社会之中,很多人向往农村田园诗般的惬意生活,其实这只不过是掩盖在宗法共同体上面光鲜的外表,本质上是共同体内部人们独立个性的缺乏。这不仅仅是存在于农村,同样也存在于城市,在中国,都市只不过是“都市中的农村”。书名所谓的“狂想曲”,则是秦晖对打破宗法共同体之后出现的充满独立个性之人的现代社会,真正实现陈寅恪先生所希望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而不仅仅是对于大学的期望。

    “宗法共同体”一词在书中出现的频率很高,在这样一种社会形态中的农民是由于对“共同体”的人身依附而联合在一起,是建立在人的联系之上,这是一种不自由的关系,有别于现代西方社会建立在物(私有财产)上的联系。这种人身依附关系使农民无法取得独立,同时农民对共同体又有很强的依赖关系,农民必须依附于共同体才能够得到保护,即便农民对共同体也存在反抗的心理。

    书中对什么是封建社会的解释也值得一读。在作者看来,如果我们用索绪尔语言学的观点来看待封建社会这一词,关键意义不在于“封建社会”这个词的能指,而在于其所指,即中国前近代社会所谓的封建社会到底是一种什么形态,而不必拘泥于马克思对于“封建社会”所作的阐释。这样就可以抛弃对中国历史划代的纷争,而进行具体社会形态的研究。在这个理解的基础上,秦晖把通常意义上的“封建社会”称之为前近代社会,并对这一时期的历史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出了关中模式这一全新的前近代社会的模式。

    所谓关中模式,是秦晖对陕西前近代社会研究之后总结出的一种农村社会模式,是与学界热衷的“太湖模式”相对而言的。秦晖之前的学界把中国封建社会的形态建立在太湖模式之上,因此得出了在封建时代,西方的农民是农奴,中国的农民是佃农;西方的是庄园制,中国的是地主租佃制,凡此等等,不一而足。实际上,关中一带农民以自耕农占大多数,佃农的比例远远低于太湖一带。这对于重新了解前近代中国社会形态具有重要的意义。

    这里摘抄书中两段富有见地分析:

    封建自然经济最本质的特性,与其说是几乎没有或少有劳务与产品的社会流动,毋宁说是没有或少有商品流通;这种经济与其说是“自给自足”的经济,毋宁说是不自由的经济,它所容纳的劳务与产品流动量可能相当大,只是不经过市场渠道,不能以自由人之间等价交换的方式进行。……所以,封建自然经济的真正含义应该是“自然人”的经济,而就其运行机制来说则是“命令经济”。

    只要我们不把自然人和欲作为一种社会规范和私有权这种本质上不同的东西混为一谈,就可以看到农民那种鼠目寸光的狭隘的“自私”而导致的人的社会性的不成熟,作为“自然人”的动物个人主义本能直接表露的结果。

    第二段话读来有些拗口,里面谈到的内容与费孝通在《乡土中国》里谈到的内用有些相似,这里把他们不妨放在一起来解释。自然人的私欲和私有权是完全两种不同的概念,前一种“私”是伴随着人的降生随之而来的,像一个小孩不让别的小孩吃自己的东西,这就是自然人的私欲,与动物没有区别。而后一种“私”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私有制产生之后随之而来的一种私有权利,是是商品经济中自有交换的基础,也是人作为一个“自由人”的基础。在宗法共同体之中,农民就是因为没有私有权,这方面受到压抑之后作为一个社会人的社会性还没有成长起来,所以作为自然人的私欲就表露出来了。这就好比弗洛伊德所说的“本我”和“超我”之别。因此,如果我们嘲笑资本主义社会人情冷漠、自私自利那将显得是多么的浅薄无知。

    这里还还谈一下所谓的“传统文化”,当人们看到一种不良的社会现象之后,总是趋向于在文化上寻找历史原因,诸如“中国人怎么怎么了”“千年以来”“传统社会”“传统文化”等等。实质上,这就是一种文化本质主义,字里行间无不透露出一种自卑的心态。秦晖理清了社会学意义上和种族意义上两种不同的文化分类方法,并且认为就其本质来说,文化是社会性的,而不是种族性的。文化是社会现象的反映,并不是什么“传统文化”遗留下来的影响。当下人们列举的各种东西方之间的差异并不是中国人和西方人在“人性”上的差异,而是自然经济下农民共同体与商品经济下的独立个性之不同。作者的言外之意,就是中国农民(包括城市居民)仍然缺少独立的个性,而这种个性是建立在私有财产之上的。
  •     我觉得秦晖就是中国当代的马克思
  •     远接黄宗羲、谭嗣同,近承严复、张东荪,嘎嘎独造,洵属难能可贵~~《明夷待访录》《仁学》《救亡决论》《论世变之亟》《原强》《原富》《知识与文化》《思想与社会》《理性与民主》~~秦晖的思考置身于其间,无愧色也!
  •     被秦晖先生鞭辟入里,入木透彻的分析所折服。真正的公知就应如此。如今的中国需要像秦晖先生一样有良知有水平的学者给中国未来的改革指明方向。而不是充当既得利益者的喉舌!
  •     秦晖老师的书确实不错
  •     秦晖作品——值得一读
  •     像秦晖、金雁这样有良心、有社会责任感的学者现在已经很少了,这样好的学者写的这样好的书也很少,这实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读完对我国古代历史、古代社会、古代国家结构,对我国农民,对于农民与土地实有很深的感触。
  •     秦老师的书不用多说
  •     *“亚细亚模式”(特点是对集体的依附性)作为一种价值追求(而非历史事实);美国式道路vs普鲁士道路;亚细亚、商业资本主义、自由封建主义;关中模式;pesantology,peasant—身份等级含义;
  •     二刷 几十年过去可取之处依旧颇多
  •     与传统的历史教科书不一样的解读
  •     这是秦晖和金雁比较有系统的一部著作,考证精细,论辩精辟,是为了解中国传统社会不可少得经典之作!
  •     秦晖是当代知识界少有的有知有识有良知之人,致敬。
  •     秦晖的代表大作,值得一读!!
  •     去陕师大晚,没赶上秦老师的授课,读读他的书,弥补下遗憾
  •     太过专业,看不懂……
  •     在读赵俪生回忆录时发现秦晖是赵俪生弟子,后来在网上找到秦晖《农民学》《秦汉史》的视频,这个太牛逼了,见解很深邃,所以就买了他的这本书和《田园诗与狂想曲》。
  •     非常值得珍藏的一本名著。本来我已经下载了电子pdf版的书。但是看过后还是决定花钱在当当上买一本纸质书,果然,重读之下,有新的收获。
    这本书应该是作者的成名作了。
    对中国当代政治,尤其是关心农民问题的可以细读。
  •     这个老头驳斥反驳自己观点的人那序言挺有意思的哦
  •     此书听闻亲朋推荐,真知灼见,可开茅塞。
  •     在八十年代即已预言集权专制体制下民主革命将无法成功并有走上法西斯的可能,今天读来真是后背一凉。无论是叫封建社会、农民社会还是前现代社会,我们面对的问题本质究竟是什么,要如何走出这种困局,本书厘清这些概念之深刻犀利,让我第一次觉得站在了巨人肩上。[奋力摆脱迷妹心态而不能。。。
  •     操你妈我可以给十星吗?????!!!
  •     深刻而激烈 鞭辟入里 持续的阵痛 十多年后依然能真切感受到
  •     作为一个自由主义者,秦晖是导师级的人物啊。偶像啊
  •     这绝对是一本振聋发聩的著作,你只需拿去读就是了。秦晖在书中表现出来的对中国历史的洞察力及穿透力足以让一大帮所谓农民史专家汗颜。
  •     读懂的人少
  •     秦先生颠覆了太多教科书灌输的所谓常识,比如说教科书说皇帝和地主是穿一条裤子的,共同欺压农民,秦先生说,农民和地主才是一条心,抗税不抗租。教科书说自古皇权不下县,秦先生说历来皇权都是一杆插到底。
  •     书很了,值得一看,对于关中可以了解一下
  •     内容充实,对于一个理工男来说有些枯燥无味,结论确实铿锵有力,江南缙绅兼并土地,关中陕商不置田产,说白了就是权利兼并。
  •     独立意识的公民,哈哈。
  •     什么叫历史研究的深度,读秦先生此书可知。看完秦晖先生在清华大学开的公开课《农民学与中国传统社会》系列课程后再读的此书,很多观点秦先生已经在课上讲过了,但是读完此书依然极富启发性,仍然有很多东西未能体会得透彻。要打破束缚——保护宗法共同体,必须培养人们的独立人格意识,以期望达到马克思所认为的理想状态——自由人的自由联合。
  •     宗法共同体:物的孤立性与人的依赖性,知识分子表现出的,是宗法农民性格二律背反精英化,农民性散漫与禁欲,炒鸡牛
  •     出发~
  •     这本书算是比较难读了,第一遍我是硬啃了下来,第二遍还是要反复体味,鉴于秦晖行文的严密逻辑和分析推理的起承转合,要努力揣摩才好完全跟得上作者的思路。但这是本伟大的书,从有清一代关中地区农民的土地状况分析入手,联系东南地区农民的基本状况,将我国两千多年来帝制的政权实质做了精彩的剖析,威权下的“超经济强制”对于农民经济对于工商业对于我国各方各面的渗透和影响一目了然。
  •     这样的当代史家名著,值得一读,推荐啊!
  •     每次看秦晖老师的文章,都很有收获!金雁老师我也非常喜欢,她的文章都是从经济观察报的专栏里得到的,非常好,对俄罗斯的历史有了新的了解。
  •     从宗法共同体到私有制 按权分配 依附型社会到契约型社会 社会主义民主改革?
  •     在一些问题上和金观涛的理论暗合,中国社会千百年来的组织方式未变(宗法共同体和宗法社会),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未变(依附性人格导致的直觉经验主义的非理性原逻辑思维方式),因此历史无法跳出“循环”,陷入新地主高举道德大旗打到旧地主的轮回之中。不同的是金教授认为是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造成的独特社会结构,秦的观点是宗法共同体结构导致了中国人独特的思维方式。/对中国人思维方式的解读,秦教授的理论更透彻更具说服力/秦教授的文字更富激情和穿透力,对未来趋向乐观并提出了首先培养农民的“自由个性”这一良方。
  •     好看!!精彩!!就是有点玄乎。。最后那点。。
  •     研究中国农村问题或者说关中农民问题必备啊
  •     一本书,是作者灵魂的体现,没有灵魂的人写出的书都是没有灵魂,秦晖,一个有良知、有灵魂的学者,他的书是有深刻洞见和丰富灵魂的,他是我尊敬的学者,这也是集中体现他的思想的代表作,极力推荐!
  •     好难的一本书。大写的破除束缚,向往自由竞争,否定之前的路径,然后就是对未来深深的担忧。
  •     不得不服
  •     中国当下问题的历史渊源
  •     现代化农业的狂想曲,要由农民自己来谱写。能指与所指,意味深远。
  •     大陆思想界有名的学术夫妻搭档。
  •     非常好的一本书、特别好 、特别好 、推荐大家阅读
  •     前面的不大好读,熬下来后发现关于传统很多都和以前想的不一样。。
  •     我们总是对熟悉的东西太陌生。
  •     #翻书#秦先生的第②本书,读懂了三成左右,但已只认为秦粉了…好书解惑,值得再看…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