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鬼凯恩斯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 经济学理论 > 魔鬼凯恩斯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8
ISBN:9787508616353
作者:阿兰·曼
页数:245页

作者简介

《魔鬼凯恩斯》内容简介:危机是英雄思想家的舞台。只要这个世界有需要,凯恩斯的思想就会一直存在下去。作为宏观经济学的伟大奠基人、第三条道路的理论诠释家,凯恩斯和他的“主义”在21世纪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中再度被唤醒。但在法国经济学家阿兰·明的笔下,凯恩斯本人却比其著述更加伟大,他是永远充满矛盾的传奇:在战争期间替政府卖命的拒服兵役者;出没在权力核心的边缘人;成为全世界左派旗帜的大资产阶级精英;回归家庭的同性恋纨绔子弟;对市场充满质疑的投机家;憧憬政治家生涯的知识分子……
在经济学占据主流地位的现代社会,为何只有“另类的魔鬼”才能掀起“革命”,为何对凯恩斯的崇拜会永垂青史。这部“非正史”中包含着出乎意料的答案。

书籍目录

前言第一章 如此典型的英国式家谱第二章 精英教育 第三章 公务员还是纨绔子弟 第四章 全才人物的开端 第五章 布卢姆斯伯里还是边缘人的胜利 第六章 战争:被思想前沿动员起来的凯恩斯 第七章 《和约的经济后果》与终获解脱的凯恩斯第八章 变化的开始 第九章 萦绕不去的欧洲重建 第十章 反对野蛮圣物的斗争第十一章 面对一个衰落的国家 第十二章 1929,凯恩斯式的暴跌 第十三章 从凯恩斯到凯恩斯主义 第十四章 对历史悲剧的缓慢见习 第十五章 从前线经济到经济前线 第十六章 寻求美国的资金援助 第十七章 探索新的世界秩序 第十八章 布雷顿森林的模糊加冕 第十九章 最后的冲突 第二十章 结语:矛盾的遗产参考文献

编辑推荐

《魔鬼凯恩斯》:只要这个世界有需要,凯恩斯的思想就会一直存在下去。走出危机,一切从阅读凯恩斯开始。约翰·梅纳德·凯恩斯(1883~1946),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开山鼻祖,他出身学术名门,有着最令人艳羡的教育背景,并著有一系列影响至今的经济学经典之作。更为重要的是,凯恩斯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的终结者。每当面对经济不景气、需要刺激经济增长时,人们往往会想起他,想起他对经济萧条的说明、给出的政策建议及其实践效果。那么,如果凯恩斯面对今天的经济危机,他还会是一名凯恩斯主义者吗?阅读《魔鬼凯恩斯》,你将发现,凯恩斯不会接受自己的思想被教条化。这个人从不会停止寻求问题的解决办法,他不断地改变观点、调整角度、集思广益、去伪存真、反复论证,始终在不知疲倦地求索。今天,他依然会这样做,他不会把为解决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而作的,《通论》当成灵丹妙药来应付如今的全球化世界。历史潮流滚滚向前,所有人都无法不受到凯恩斯的影响,而这一点正是不断超越自、我的凯恩斯的真正伟大之处。

前言

为什么要写凯恩斯?因为他的著述?因为感谢改变了过去半个多世纪、无意中发明了“社会市场经济”的凯恩斯主义?因为对英国的崇尚带来的反射?或许如此,但更主要的还是缘于这样一种信念,即凯恩斯这个人要比他的著述更加伟大,缘于人们对这个无与伦比的全才的兴趣,对这个永远充满矛盾的传奇的崇敬:一个拒服兵役者,却在战争期间替政府卖命;一个边缘人,却出没在权力机构的核心;一个大资产阶级的精英,却成为全世界左派人士的旗帜;一个投机家,却质疑市场的良好运作;一个唯美主义者,却献身于最严谨苛刻的研究学科;一个知识分子,却憧憬政治家的生涯;一个顾问式的人物,却总把自己想象成行动家……

内容概要

作者:(法国)阿兰·曼(Alain Minc) 译者:余江

章节摘录

第一章 如此典型的英国式家谱与18世纪的法国贵族或者19世纪的普鲁士容克相比,还有什么人对自己、对自己的阶级和地位更充满自豪感的吗?毫无疑问,那一定是维多利亚鼎盛时期的英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当时,大英帝国主宰了地球,知识阶层统治着大英帝国,剑桥则是知识的摇篮。约翰·梅纳德·凯恩斯从来就坚信,自诞生之日起,他即拥有这样强大的优势地位,对于他自身才华的认识则将为之锦上添花。在梅纳德刚满5岁的时候,他的曾外祖母简·伊丽莎白·福特就给他写信说:“你一直在剑桥生活,这让我们对你的聪明才智充满期望。”那时的人们相信泰纳在文学批判中提出的三个要素:家族、环境和时代。梅纳德很快就从中找到了自信,作为伊顿公学的学生,他在16岁的时候花了数十个小时泡在图书馆里,认真梳理自己的家谱,结果发现其先祖乃是历史上登陆英国的“征服者”威廉一世的部下。家族的辉煌谱系的缔造者——“最早进入最高阶层的那个人”——则是威廉·德卡哈格(William de Cahaguer),此人参加了哈斯汀战役,并由此从他的领主(诺曼底公爵的同父异母兄弟)那里获得了5 000英亩的封地。不过,就像梅纳德所记载的那样,他们家族并非好战分子,只是因为害怕受罚才偶然出现在战场上。唯一的例外是威廉·凯恩斯(william Keynes),此人在1141年的林肯郡战役中擒获了斯蒂芬国王,因之受封于德文郡的温克莱城堡(Winkleigh),随后受洗更名为温克莱·凯恩斯(Winkley Keynes)。12~14世纪,几次成功的联姻让凯恩斯家族进一步扩大了自己的地盘。到了16~17世纪,由于笃信罗马天主教和效忠斯图亚特王朝的缘故,凯恩斯家族的封地全部被剥夺。从那时起,他们便从封建领主向知识分子阶层过渡,梅纳德也特别强调过这个分岔口的重要性。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其实也就是家族中不少头脑灵光的人物,其中最出名的是约翰·凯恩斯(John Keynes,1625~1695),此人担任过比利时列日大学的逻辑学教授,颇具影响力。梅纳德认为,这位先人在历史上扮演过不光彩的角色,他的错误建议要为詹姆斯二世的失败承担部分责任。这位先祖既有学术方面的成就,又担任过君王的顾问,是否表明家族中流传着某种特殊的基因?但不管怎样,由于这位也叫约翰的凯恩斯先生的蹩脚表现,整个家族被迫陷入沉寂。直到19世纪,凯恩斯家族才重新抬头,但比过去少了些知识分子的色彩,多了份商人的气味。梅纳德的曾祖父为家族打下了资产阶级的坚实基础,他在萨里斯伯里(Salisbury)成功创建的毛刷制造企业,成为当地社区的支柱之一。梅纳德的祖父则进一步巩固了家族的财富积累,他舍弃自己父辈的毛刷生产业,进入了新兴的市场空间。在铁路建设刚剐兴起的时代,他在康瓦尔郡(Comouailles)的土地上大量种植玫瑰花和大丽花。梅纳德后来猜测,祖父从事这些生意主要是为了投机——梅纳德也是这方面的行家。梅纳德的祖父是典型的维多利亚时代的企业家,凭借对工作的激情和对宗教的虔诚为自己积攒下了丰硕的财富。但另一方面,缺乏教育和学识成为他永远的遗憾,他因之资助了无数学校,并特别希望自己的儿子内维尔能够有成功的大学职业生涯。母亲家族的来历要平凡些,梅纳德没有将母亲的家族史的考证追溯至蒙昧时代。母亲家族谱系的开端是18世纪末的一位圣公会牧师,家族后来的传统也总是围绕着宗教,出了许多教士和神学家,其中包括梅纳德的曾外祖父,此人写过有关人性堕落题材的著作。梅纳德的外祖父也投身宗教,把持一个教区长达30年,他写过有关清教主义的专著,而且在外孙看起来还是一位令人敬畏的预言家。父亲这支谱系有着悠久的贵族渊源乃至对宫廷生活的遥远记忆,然后是可观而殷实的财富积累,非常符合马克思主义式的标准分析;至于母亲那支,则是漫长的宗教传承,充满了牧师的宣讲与神学家的著述。再没有比这更传统、更具维多利亚时代风格的家庭谱系了。唯一出格的地方是在19世纪,他们与当时显得过于自由化的福音教派走得越来越近,以至于站出来(当然是战战兢兢地)谴责了奴隶制度。出现这个小小的叛逆很适合后来梅纳德的崛起。他们家族此时只缺学术方面的慧根了,而本书的主人翁的父亲——约翰·内维尔·凯恩斯——很快就将着手填补。生于1852年的内维尔有着再传统不过的教育履历:从名牌中学到伦敦大学学院,随即成为剑桥大学彭布罗克学院数学专业的学生,后来当上那里的研究员。这条直线式的晋级之路实际上并非一帆风顺,内维尔饱受各种疾病的困扰,其中某些可能有精神方面的原因。令他苦恼的事情包括各类身体上的不适以及个子矮小和发育迟缓——直到21岁,他才开始长胡子,内维尔为此深受折磨,他的母亲看到这些情况后惊慌失措,给他尝试了所有用于精神并发症的药物。此外,还有学术生涯方面的难题:内维尔到剑桥来研究数学,可他十分憎恶这门学科。吸引他的是伦理学,但作为一门崭新的学科,伦理学不能给他带来研究员的资格。悲伤、犹豫、不安乃至放弃剑桥的打算……若干烦恼困扰着这名优秀的年轻人。由于父母的反对,经过对数学研究前景的多次讨论,最终达成了这种情形下的典型协议:内维尔答应留在剑桥,作为条件,他可以放弃数学研究,当然这将牺牲他成为研究员的前途。接下来,内维尔在21岁的时候开始痴迷于亚当·斯密、李嘉图、斯图亚特·穆勒等人的著作,并且和阿尔弗雷德·马歇尔、亨利·赛吉维克等人建立了直接联系。这些人已在他之前跨越禁区,放弃了传统的数学、形而上学和伦理学。于是内维尔也随之转入新兴的政治经济学,那里充满了离经叛道的人物和荒唐可笑的思想。内维尔对自己的最终选择充满信心,忘我地投入了工作,除去对国际象棋的痴迷以外,他为学业献上了全部精力。成功也正在等待和他的约会:1875年,他以全年级第一名的成绩毕业,并在一年之后被聘为研究员。在他接受这项学术界的“主教”职位时,社会形势也正在发生巨大变化:对于大学研究员,已不再强制要求保持独身了——以前的英国真是个令人难以理解的国度,牧师可以结婚,大学研究员却必须清心寡欲。研究员的任期只有6年,并非终身职位。可惜的是,内维尔在整个任期内都没写出任何著述。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因为对马歇尔太过依赖,让大师的光芒遮蔽了众多优秀的学生?是因为内维尔不能接受大学的游戏规则和学界的文人相轻?还是说,只是因为他把心思放到别的地方去了?的确如此,内维尔在1879年5月17日遇到了当时年方18岁的弗洛伦斯·艾达·布朗,一年之后向她求婚,并在1883年成家。弗洛伦斯深受当时的清教主义和自由主义的影响,倾向格莱斯顿的观点,坚信女性应该拥有和男性平等的受教育权利。她本人则成功考入了剑桥大学第一所为女子开设的学院——纽恩汉姆学院,并成为最早的毕业生之一。这些经历尚不足以把一位自由派资产阶级女性升格为女性参政家,梅纳德的母亲更重要的成就是,她毕生致力于提高妇女的地位。当她于1958年2月14日去世的时候,《泰晤士报》把她誉为“妇女权利的先驱”。弗洛伦斯身上充满了值得学习的战斗精神,除了从事女权运动之外,还投身各种慈善事业。对于她所处的社会环境而言,慈善活动是良心表达的最好方式,此外就是大量涌现的著作。那可是个封闭与开放交锋的时代,剑桥正处于漩涡的中心。在1916年剑桥出版的《人物志》里面,人们这样描写弗洛伦斯:“无论哪一项社会运动或公众活动,几乎都能见到她的身影或各种与她有关的联系。”一旦法律给女性开辟了某条新的可行路径,她都会立马冲上去。1914年,弗洛伦斯当选为剑桥的第一位女市议员,并在自己的金婚年——1932年——当选为市长。她对各种事物都充满好奇心,多次在BBC发表讲演,最后一次更是在92岁高龄。毫无疑问,母亲积极参与的慈善活动培养了梅纳德的社会良知,再加上仁慈的父爱主义,这些对他产生的影响远远压倒了阶级斗争。对知性的追求、对道德的推崇、从博爱中得到的友善、对整个世界尤其是当时最重要的政治话题——爱尔兰地方自治——的开放态度,以及对格莱斯顿的无限尊敬:这些就是梅纳德最早沐浴的世界观。但弗洛伦斯有多么坚定顽强,内维尔就有多么焦虑、善感和自恋。

图书封面


 魔鬼凯恩斯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提起凯恩斯这个名字,熟悉而又陌生。对凯恩斯的着迷是从比格斯的《对冲基金风云录》最后一章开始的。作为一本关于对冲基金的书,却用经济大师凯恩斯作为压轴戏,这倒是反映了凯恩斯在对冲基金业界的无人能及的地位。也就是说,凯恩斯不仅是众所周知的现代宏观经济学之父,而且是对冲基金的开山鼻祖。此外,早年的凯恩斯还是一名同性恋者,凯恩斯具有典型的英国精英分子身上的傲慢,但同时在经济学上光芒四射,才华横溢;至今,仍然无人能及。最重要的是,凯恩斯身上的那种并存的的双重个性和矛盾统一体,以及无与伦比的全才特征,则是本书的精髓所在。在法国的阿兰-曼的笔下,这种双重个性和全才特征体现得淋漓尽致。以下为截取自本书的两段文字,一段为凯恩斯去世时的描述,一段为本书结束时对凯恩斯的评价。我想这两段最好反映了这本书描述的主人公:片断一:凯恩斯于1946年4月21日的复活节周末因心脏病发作去世。莉迪亚在吊唁仪式上垮掉了,她围绕《泰晤士报》的讣告用语打转:“我们需要追溯到亚当斯密,才能找到一位同等类型的经济学家。他是一位光芒四射、才华横溢、激动人心、充满快乐、总是说着最有挑战性的笑话的人……一个真正为公众利益献身的人。”……按照英国人的传统,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举行了宗教仪式,以表彰“国家的荣誉”。凯恩斯过去曾经指责和不断嘲弄的政府及其成员,他与之长期战斗的英格兰银行,一直有着密切联系的学术界,布卢姆斯伯里社团的最后成员,媒体、剧院、舞蹈和歌剧界的人士,博物馆的收藏家们:各色人士纷至沓来,这在某种形式上代表了凯恩斯人生的多个侧面……国王学院的院长在最后的致辞中引述了宗教经典:“对于未达到此地而经历的一切苦难,我并不感到后悔。我将宝剑交给继承自己朝圣之旅的人,将我的勇气和才华交给那些能够领会的人。”片断二:如果凯恩斯来到今天,他会是一名凯恩斯主义者吗? 毫无疑问,他不会接受自己的思想被教条化。这个人从不会停止寻求问题的解决办法,他不断改变观点、调整角度、发动思考、抛弃、捡起、反悔、自相矛盾、继续求索,始终在不知疲倦的寻找。到了今天,他依然会这样做。他不会为了解决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而作的《通论》当成灵丹妙药来应付如今的全球化世界。。。凯恩斯的信条不同于爱因斯坦的“我不是寻找,我是发现”,而属于“我不是在寻找理由,我是希望进步”。
  •     凯恩斯是欧洲社民党树起的偶像,以对抗马克思;相应地,通论也是用来比拟资本论的,虽然就学识而言,两人确实不在一条水平线上。更好玩的是,马克思说自己不是马克思主义者,而凯恩斯若活着,恐怕也不会认现在的口头老是“积极财政政策”的徒子徒孙。世人对凯恩斯的误解在于:其提出的政府支出以拉动潜在消费需求只是针对当时大萧条的过渡之策,更重要的是,后续的政策还有强制储蓄,而非通货膨胀来为财政支出提供资金。经济学更像一门动态的艺术,在“看不见的手”无力之时,人为拨动一把。凯在一战后努力从事的事情是:减少德国赔款负担和领土割让,同时保全其工业,以换取德国未来“不再西顾一心向东”,这不仅是从经济角度着眼,担心过大的赔款数额会将德国拖入萧条而使欧战再起,还有俄国的共产主义问题,甚至后者的严重性超越了对德国的惩罚。这可以看作是共济会精英人士的共识。凯预测到凡尔赛条约引发的更残酷的战火。两战之间的动荡,在于英镑的衰弱已无力担当国际货币,而美国人阴忍不出,任由旧大陆陷入债务危机。二战后英美霸主地位交接,才有之后数十年的和平。所以当老大的必备条件是:阴狠。美国人为什么在二战后推行自由贸易?因为其国家实力已强,而大部分国际市场处于英联邦中,所以殖民地独立狂潮,推翻“帝国主义”都是应有之举。英美谈判之实质,在于新旧霸主地位交接中的讨价还价,一切以实力为准,任凭凯恩斯再怎么风度迷人也无用。据说谈判的艰辛加剧其病情。
  •     这本书的着力点并非凯恩斯的人生历程,更多的是体现他身上所具有的种种矛盾的交织,他可以是一个理论家同时又参与了诸多具体的经济问题。身受标准的精英化教育却对由此所培养出的精英的表现失望。在作者看来,凯恩斯一生所经历的事情及他在这些历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特质,与他的家庭背景、所受到的教育及学校时期的经历都密切相关。凯恩斯的家庭背景:父亲是大学教授、母亲是位成功的女权主义者,爷爷是位成功的商人,再往上追溯家族的源头是受封的贵族。财富、地位、名望兼而有之。自小聪明,各门学科不是第一就是第二。考入剑桥,并担当了学生会的主席。学识渊博又善于交际,游走于各个组织社团并有着强大的影响力。毕业后先去了印度局,也就是进入了体制内,但是不太适应,辞职后回返剑桥研究经济学。前期的背景就是这样,虽然我写的像流水账一样,但是深入分析,便能在这些早期的活动中,看到凯恩斯在以后的辉煌岁月中所展露的特质。良好的知识背景、聪明的头脑,受家族积累财富的影响。父亲在家中居于弱势以致产生的恋母情结(我觉得是作者过于夸大此种影响),高中社团以及大学社团同性恋氛围的影响。他成长在大英帝国接近顶峰的时期,却一步步的看着自己为之骄傲的国家逐渐走向衰落;是个和平主义者却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预见了历史发展的走向,却无法阻止。信奉自由主义,最终却写出了政府干预的经济理论。纵观其一生,若说他的成功存在哪些因素?剔除哪些我们所不能掌控的诸如良好的家庭背景、聪慧的头脑、参与重大历史事件的机会。我想唯有勤劳和热情,足以让我铭记。

精彩短评 (总计16条)

  •     mmp这是我近几年来第一次读完一本书(最后十多页没翻的那种),这本书客观得来说还不错,隐含的信息量大,描写丰富,但是我看不懂太懂毕竟 我不在那个时代很多只是一笔待过没有注释,印象可以说基本没有,妈的,再去看一遍,否则看了一本白看,读这本书还是很享受的,不是我贬低我自己,凯恩斯有些地方还跟我真他妈像。
  •     这是一部由法国经济学家所撰写的《凯恩斯传》。实际上,凯恩斯的经济学思想在法国的声望一向不高,这倒不是因为法国人崇尚其对立面即新自由主义的思想,而是法国一向有国家干预经济的传统,因此凯恩斯主义对法国人来说不新鲜。这部法国人写的著作,能给我们带来不同于英美人的视角。
  •     不断砥砺的精英之路,足以千古留名
  •     很好有知识性,受益匪浅。
  •     凯恩斯居然是个GAY
  •     写的不错,什么时候中国出一个真正的经济学家。
  •     凯恩斯的传记.
  •     是让人嫉妒的像个魔鬼吗?
  •     肉身之后,泥塑描金
  •     感觉没把他思想的转变写的太清楚
  •     刚买来还没读呢。
  •     仰视凯恩斯
  •     本来想找《凯恩斯传》但在图书馆没找着就看了这本,看完就一个想法:作者你为啥老揪着人家同性恋身份不放?
  •     《魔鬼凯恩斯》是一本法国人写的关于一个英国经济学家的传记。当然,你也可以说,凯恩斯是世界的。凯恩斯是英国人,凯恩斯主义的发展主要在美国,凯恩斯是个亲德的经济学家,诸如之类的表述都不会太离谱,充分说明了凯恩斯的世界性。这本书只能算是略读,略读的效果是增强了距离感,可以离开作者想要给凯恩斯画的那幅肖像,而拥有自己对于凯恩斯的判断。凯恩斯是一个入世极深的经济学家。他家世显赫,从伊顿公学到剑桥国王学院,教育背景几乎完美,也给予了他作为传统欧洲知识分子渊博的学识、卓越的思辨和出众的社交能力。他生逢其时,大萧条和两次世界大战,都亲身经历,而且深度参与。对于一个希望在理论上有所创见的经济学家来说,这应该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倘使萨缪尔森在他的时代,应该不会输他。凯恩斯性格鲜明,在强大的智慧和深厚的知识修养基础上,以学界为后院,以政界为舞台,操纵舆论,长袖善舞,逞欲而为,终于烧成一炉气势磅礴的大火,把古典经济体系不愿意面对的那些残破缝隙,熔化再重新鋳就。与书斋里的那些理论经济学家相比,他的气度和视野,以及始终关注经济现实特征的取向,是尤为可贵的。他的学问做得并不清苦,之所以能够取得几乎比肩亚当斯密的地位,完全是因为经济学本身的实践性。斯密处江湖之远,苦思深究,兼得经济学之博大与幽微;凯氏居庙堂之高,汲汲以求,补得经济学之合理与实用...。可以说,经济学最重要的理论架构,在斯密那里已经完成了,此后的无数经济学家,无非都是让这门学科更有用一些。全能天才,双重人格,同性恋经济学家,等等这些,是凯恩斯魔鬼的部分。但把镜头拉远一些看,这无非是伟大人物年少轻狂的一些表现,凯恩斯真正可以教给我们的,是遵从自己的秉性生活的才能。他是经济学史上一个最为重要的电焊工,而已。 阅读更多 ›
  •     对于一个4岁半就懂了利息的全能型天才 我们除了学习 还有什么好说的呢 翻译挺生动的 对我眼睛
  •     多重人格,极端自负,,,,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