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结构与纵向分权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 经济学理论 > 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结构与纵向分权

出版社:经济管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1
ISBN:9787509619797
作者:沈尤佳
页数:229页

作者简介

《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结构与纵向分权》最终的落脚点不是一般的纵向分权,而是把当代中国的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权力分配的性质、有效性及趋势的研究置于肇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那场深刻影响和改变整个中国经济社会关系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结构的变革中予以讨论,主张把经济运行的矛盾性方面看做探索混合所有制恰当的实现形式过程中遇到的暂时的困难,从而以辩证和发展的眼光看待经济社会矛盾的化解。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相关文献述评
第三节 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所有制的演化与历史上的集权分权
第一节 分封制与土地王有制
第二节 郡县制与地主土地私有制
第三节 资本主义地方自治与财产私有制
第四节 传统社会主义中央集权与单一公有制
第五节 纵向分权的所有制解释
第三章 全民所有制与纵向分权
第一节 全民所有制实现形式的变革
第二节 经营性国有资产流失与实际控制权的地方化
第三节 社会性与国有部门改革
第四章 集体所有制与纵向分权
第一节 集体所有制实现形式的变革
第二节 农村基层财政赤字与集体经济式微
第三节 粮食安全与农村合作经济
第五章 非公有制与纵向分权
第一节 非公经济的增长
第二节 地方政府对非公经济的土地、财政与产业政策
第三节 资本积累与劳动力再生产
第六章 混合所有制结构与纵向分权的界限
第一节 纵向分权的基本性质和未来趋势
第二节 维护中央政府权威、调动地方政府积极性的所有制安排
附录一 美日两国财政收入制度比较
附录二 美日两国事权与支出责任比较
附录三 苏联、中国(1949-1979年)中央集权程度比较
附录四 苏联、美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分权情况比较
参考文献

编辑推荐

  《经济管理学术文库·管理类: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结构与纵向分权》以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纵向分权为研究对象,试图揭示错综复杂的利益纠葛和利益调整背后的根本制约因素。《经济管理学术文库·管理类: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结构与纵向分权》最终的落脚点不是一般的纵向分权,而是把当代中国的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权力分配的性质、有效性及趋势的研究置于肇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那场深刻影响和改变整个中国经济社会关系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结构的变革中予以讨论,主张把经济运行的矛盾性方面看做探索混合所有制恰当的实现形式过程中遇到的暂时的困难,从而以辩证和发展的眼光看待经济社会矛盾的化解。

前言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间纵向分权的内涵,在私有制占统治地位的国家表现为以集权和分权为中心的政治关系。这里的权,仅指政治、行政资源的支配权。在公有制占统治地位的国家不单纯表现为以集权和分权为中心的政治关系;更丰富地,它表现为以集权和分权为中心的经济关系,具有双重性。这里的权,更多地强调经济资源,尤其是公有财产的所有权。尽管一般意义上,纵向分权属于“政治的上层建筑”的范畴,然而,公有制占统治地位的国家的纵向分权,并不是简单地被“经济基础”决定的“政治的上层建筑”:而是政府的中央、地方两个层级,围绕公有财产的所有者代表的身份,围绕公有制的具体实现形式,产生错综复杂的经济利益纠葛,属于广义生产关系的范畴,本身构成经济基础。  本书以纵向分权为研究对象,试图揭示错综复杂的利益纠葛和利益调整背后的根本制约因素——生产资料所有制。但本书最终的落脚点不是一般的纵向分权,而是把当代中国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权利分配的性质、有效性及趋势的研究置于肇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那场深刻影响整个中国经济社会关系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结构的变革中予以讨论。全书依循具体到抽象、抽象到具体的逻辑次序展开。  第一,史料研究,理论建构。建立“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及其实现形式规定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纵向分权的界限”的理论。注重史料研究,利用具体到抽象的方法发现共性规律。依次剖析四种历史形态(中国古代分封制、中国古代郡县制、以日本和美国为典型的资本主义、以苏联和中国(1949-1979年)为典型的传统社会主义)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和对应的纵向权力结构。据此证明三方面的理论观点。首先,所有制性质不同,纵向权力结构的特点、矛盾产生及解决的方式效果、演化规律(包括不同阶段的演化和向新的社会形态的演化)各不相同。其次,集权与分权没有简单的好坏之分,唯一的评判依据是“是否适应生产力释放的需要”,顺应和推动生产力释放的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权属分割就是恰当的。进一步地,任何社会形态的纵向分权不应当是一成不变的,因为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原来与生产力相适应的方面可能会变得不适应。生产力标准是判断“集权”或“分权”到何种程度才算恰当的客观标准。最后,尽管一个国家纵向分权的界限在根本上由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加以规定,但在纵向分权的具体形式方面,要由历史传统与特殊的国情来加以解释。  ……

内容概要

  沈尤佳,女,1981年生,江苏苏州人,博士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政治经济学专业,毕业后留校任教。在《经济学动态》、《教学与研究》、《政治经济学评论》、《经济学家》、《经济日报》等报刊发表论文30余篇。

章节摘录

  冯兴元等(2002)指出,地方市场分割和地方保护的主要动因之一是地方政府想方设法扩大可支配财力,其背后的动机是地方政府及其官员利益最大化,尤其是地方政府财力的最大化。动因之二是促进本地经济增长,维持和扩大就业,减少失业。此外还与干部制度和政企不分有关。  周业安(2003)指出,地方政府对纳税企业进行保护的最直接手段是保护纳税企业的产品市场。  平新乔(2004)根据全国第二次基本单位普查数据,分析了地方政府通过国有资产控制进行产业保护的现象,发现生产要素边际产值越高的产业,地方政府越有动力对之实行保护。  郑毓盛(2003)利用实证方法,将中国的宏观技术效率分解为省内的技术效率、产出结构的配置效率及省际要素配置效率。结果表明,在改革初期,中国的主要问题是省内技术效率不高,多年的改革措施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省内技术效率已改进不少。目前的问题越来越集中在产出结构和省际间要素配置不合理的问题上。该研究发现这个问题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已开始恶化,其中省际产出结构不合理所导致的低效率在20世纪80年代已有所上升,90年代一直未见改善;省际间要素配置的低效率,仅在1985年以前出现下降,1989年以后始终在较高的水平波动。中央政府在改革过程中逐步放开要素和产品市场,资源配置理应越来越有效率,现实中出现的扭曲,必然是地方市场分割造成的后果。  白重恩等(2004)指出,分税制和地方政府相对独立利益的存在,使得纳税企业对于地方政府有重要的财政收入来源的地位,因此,地方政府倾向于采取措施保护当地企业免受其他地区企业的竞争威胁,以维护当地企业的产品市场份额。地方政府的保护主义做法不利于形成全国统一的有序市场,也不利于区域市场的规范化建设,形成了所谓的“诸侯经济”。  ……

图书封面


 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结构与纵向分权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1条)

  •     尤佳姐姐的资料一向是极其扎实细致的。。。但是总感觉限于理论整理,缺少深入。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