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土地制度史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 经济学理论 > 中国土地制度史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7
ISBN:9787802250901
作者:赵冈,陈钟毅
页数:325页

作者简介

本书摈弃断代研究的方法,针对中国经济史上的几个专题,研讨其演变的过程。其中包括土地所有权制、耕地面积的变动、人口与耕地的比率、农业经营方式、租伽制度等,不但提供贯通历史的纵向观察,也澄清一些以西方经济史观为基础来研究中国土地问题的错误观念。书中有许多有关土地制度的一手资料,辅以科学的分析,并提出独特的诠释与看法。

目录:

第一章 土地所有权制
一 上古的井田制
二 秦以后的土地私有制
三 限田与均田
四 政府及皇室直接经营的公地
五 禄田、勋田及赐田
第二章 耕地面积之变动
一 度量衡之变动
二 土地清丈与地籍
三 鱼鳞图册之研究
四 土地丈量的方法
五 整理历代耕地统计
第三章 人口与耕地
一 历史上的人中统计
二 人口循环的成因
三 人口与耕地的比率
第四章 耕地的分配
一 影响耕地分配的因素
二 历代耕地分配实况
第五章 农业经营方式之比较
第六章 历史上的经营地主
一 经营地主的演变
二 奴婢、部曲、雇农的身份
第七章 历史上的租佃制度
一 租佃制度之发展
二 地租的形态
三 佃农的身分与生活
第八章 结语

书籍目录

序第一章 土地所有权制一 上古的井田制二 秦以后的土地私有制三 限田与均田四 政府及皇室直接经营的公地五 禄田、勋田及赐田第二章 耕地面积之变动一 度量衡之变动二 土地清丈与地籍三 鱼鳞图册之研究四 土地丈量的方法五 整理历代耕地统计第三章 人口与耕地一 历史上的人口统计二 人口循环的成因三 人口与耕地的比率第四章 耕地的分配一 影响耕地分配的因素二 历代耕地分配实况第五章 农业经营方式之比较第六章 历史上的经营地主一 经营地主的演变二 奴婢、部曲、雇农的身份第七章 历史上的租佃制度一 租佃制度之发展二 地租的形态三 佃农的身份与生活第八章 结语

内容概要

赵冈、陈钟毅,都毕业于台湾大学经济系,在美国密歇根大学分获博士、硕士学位;后分别在美国两所大学长期任教。两人合著有《中国棉业史》、《中国经济制度史论》等多种著作。

图书封面


 中国土地制度史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书很好,不剧透了,自己看。看完之后觉得悲哀,现在中国所希望的农地制度改革方向不就是像传统中国农地制度靠拢?比起来传统土地制度的精密和巧妙,现在的土地制度和土地市场以及相应的配套制度还差很远。问题在于,传统的中国农村几千年的发展也不过如此,养活了更多人,同时陷入贫困深渊而难以自拔。解决农村问题的途径,还是在农村之外。不论后现代学者如何反思城市化和工业化带来的种种弊端,回到农村和农业来解决中国的发展问题仍然是错误的途径。BTW,中国分成租赁比例在50%是个伪命题,即使从书中的资料来看,也是30-70%之间摇摆,就其他的资料来看,还有分成高达80%的情况,而且这些分成比例中没有强调地主投入的差异。关于土地市场与地权配置之间关系的解释说不通。按照赵先生的解释,土地是个好东西,有地的人不愿意卖,所以导致了地权配置的分散化和零分碎割。按照我的理解,如果土地这么好,唯一的结果是价格上升,价格上升和土地分配的零碎化之间不会有必然的联系。
  •     近年以来,由于“三农问题”、土地纷争愈演愈烈,土地私有利弊之争随之而起。到底是维持有名无实的集体所有,还是索性效仿当年默认“土地承包”的做法,放开对于农村土地流转的围追堵截,授民以土地产权,买卖自用、听其自决。两派都占据为民请命的道德高度,各执一端,闹得不可开交。倡行土地私有者的理由是:目前的土地集体所有制名存实亡,土地分配、处置之大权往往操弄于少数村干部手中,腐败之风由此兹盛。加之以半数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村中仅剩羸弱妇孺,对于土地腐败更少制衡。目前尚未尘埃落定的乌坎事件正是因为村长私自变卖村中土地,村民却浑不知情,一无所获,遂激起滔天民愤、震动朝野、牵动海外。农民土地之所以被官员侵吞,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产权不明。产权不明的弊端远不只如此。没有明确的产权保障,则土地市场就如同无本之木;无正规土地市场,则土地资源就不可能合理配置,合家进城者只能任其土地荒芜;种田有方者却不能尽其所能。虽然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近年来,各地农村的土地流转、租佃一直在地下运行,有声有色。但是缺少政府的产权认定,双方之契约则无法律效力,有随时毁约之可能,土地使用者不能制订长远规划,不能倾全力投入机械、人力、大规模耕作,土地使用效率不能不因此大打折扣。资源浪费的另一面就是农民收入持续在低水平徘徊,自家耕种仅得糊口之粮,出租所得更不过聊胜于无。索托在《资本的秘密》中指出,发展中国家的贫穷乡村乃是“守宝山而不得用”,城中人有房产可作资本,御金融之风,借贷、投资,不断增值。而农民的土地却无产权保护,被排除在“资本的盛宴”之外。反对者则把土地私有视为洪水猛兽,一旦开闸出笼,农民必将深受其害。与放眼未来的“产权派”相反,他们上穷碧落下黄泉,在治乱兴衰的历史循环中寻找“封条”,声称土地私有必然刮起成兼并之风,土地分配两极分化,“富者田联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其结果就是农民揭竿而起,王朝土崩瓦解,一切推倒重来。2000年间,没有哪个朝代能够逃脱这个“土地魔咒”,今人又岂能幸免?有几十个朝代的兴亡之儆做靠山,在于“未来派”的争论之中,“历史派”往往能够占据上风,在民间也有深厚广泛的群众基础。然而,如果土地私有不一定造成两极分化,也不是朝代更迭的“魔咒”呢?如果“历史派”的论断本身就站不住脚呢?赵冈先生的《中国土地制度史》用旁征博引、互相印证的史料勾勒出了历朝历代土地制度的发展沿革,用实事求是的学术精神破解了“历史派”赖以自立的“土地魔咒”。根据他的研究,自秦商鞅“废井田,并阡陌”,土地私有合法化以来,除了485——780三百年间的均田制之外,其余朝代奉行的都是土地私有制,而且产权分散、决策权分散,产生了买卖兴旺的土地市场、劳动力市场,高度弹性的市场经济形成了超稳定的结构。由于历史上往往地少人多,农民所分之田零星分散,农民往往不是一下子把地卖光,而是将“大额钞票兑换成若干小额钞票,慢慢花用”。田块如何切割主要由卖方决定,形成所谓的“卖方市场”。所以,农民与地主的交易并不一定处于下风。双方自愿交易,皆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考量。而且,2000多年来,中国土地的基尼系数大都在0.5以下,20世纪30年代,自耕农的比例占到70%,“历史派”闻之变色的大规模土地兼并并没有发生。当然土地私有制也分化出了地主、佃农、佣工、奴婢等阶层。但是,除了范围极小的“主奴(地主——奴婢)”关系外,佃农、佣工和地主大部分时间都是平等的市场关系。劳动力市场的价格随着供需之变化而涨落,农民的工作、退出权受到法律的保护。从秦汉开始,雇工经营的地主与租佃地主并存。由于土地是“卖方市场”,地主所购之田分割四散,不宜整合,租佃地主渐渐成为主流。在租佃制下,田租由地主和佃户双方协议商定,地主无法单方面强迫佃户签订不平等条约。而且,由于田块分散的特性,主佃双方进而形成一种多头关系,佃户们有相当实力与地主相抗衡。到了明清时期,地主甚至被一步步边缘化。取得永佃权的农民据有“田皮”(使用权),地主仅据有“田骨”(所有权),前者的价格甚至超过了前者。地主已经退化成仅有“收租权”的类政府角色,却没有政府的强制手腕,不得不借助于“租栈”等非法机构强制收租。“历史派”津津乐道的一些“兼并狂潮”往往都不是因土地私有而起。比如均田法恢复为私有制过程中出现的庄园,其实是类似于“圈地运动”的公田私有化。而禄田、勋田、赐田等授权方式造成的土地集中也并非土地兼并的结果。至于朝廷官员强抢民田则是法制废弛、权力无制的结果,不仅不能赖账到土地私有制头上,反而正说明政府保护私有土地不力。而纵观历史上土地基尼系数的周期性变化,与朝代的兴衰更替并不合拍。发生农民起义的几个时期,土地集中度都不算是历史最高的。如此看来,土地私有制并非“黄宗羲定律”的罪魁祸首。
  •     赵冈先生的著作开始在国内出版主要是有:   1.《历史上的土地制度和地权分配》,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年版;   2.《农业经济史论集——产权、人口与农业生产》,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年版;   当然还有上面有位仁兄提及的“《中国经济制度史》,中国经济出版社,1991年出版”   ——新星也出版了《中国经济制度史论》,赵冈、陈钟毅著,2006年8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赵冈先生论文:   《地主经济制质疑》,《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9年2期   《中国古代的井田制私有产权与市场经济》,《中国文化》,1990年2期   《论中国传统社会的性质》,《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4年2期   《重新评价历史上的小农经济》,《中国经济史研究》1994年1期      新星出版社的赵冈作品系列还有:   《中国传统农村的地权分配》和《中国城市制度史论集》

精彩短评 (总计32条)

  •     现代经济学的视角+扎实的文献功底,古代中国土地制度的经典
  •     专业性太强
  •     用经济学的观点将人与土地的关系厘清,很有启发!细节处观点有待推敲
  •     厉害!
  •     論辯確實,是本不錯的論文。
  •     比较有深度的
  •     土地制度事关社会经济结构的核心
  •     很好
  •     关于历史上的土地制度产权问题租户与地主的关系流变。。耳目一新。台湾的一些学者的书很有看头啊。
  •     半懂不懂地看完了。。。
  •     书还可以,只是有两个问题:以纯经济观点阐释土地制度,是否可行?摒弃某些第一手资料,而采用二手资料,原因为何,意识形态还是学术倾向?
  •     非常好的一本书,值得一读。
  •     看了这本书发现脑子里关于土地兼并的想法原来全是洗脑
  •     赵冈、陈钟毅夫妇查阅了大量史料,论证充分、结论鲜明,读者可以从土地产权、数量、人口的变迁以及人地关系的演变重新审视中国历史。
  •     很值得关心当今土地问题的同志们看一看,我们的很多担心真的历史上出现过吗,中国历史的土地问题到底是什么?
  •     喜欢赵冈简洁有力的逻辑!
  •     中国土地制度史研究的力作,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梳理了历代的土地制度。
  •     澄清了一些基本问题,值得一读。受过西方训练的学者写出来的东西比较清楚,中国传统历史研究者受到意识形态和逻辑缺陷的双重束缚,读来总隔了点什么。
  •     适合理科生更多
  •     第五章起对内卷化有精妙描述,并引述张五常。 但是总觉得说人口压力导致经营农场被家庭租佃替代,有哪里怪怪的,想不明白。人口压力下,长工可以忍受只需要养活自己一个人就可以的极限低工资,但家庭佃户则不可以,那为什么家庭佃户还会比长工更有竞争力呢?想不通。(现在想通了,生产力不同尔)
  •     学术史欠缺,史料不足,论述单薄,最后一章看不懂,但观点新颖
  •     拿汉志说明周井田制有点不妥
  •     内容和他的《中国经济制度史》以及《中国传统农村的地权分配》有重叠。
  •     一般
  •     第五章很牛逼啊~~总的来说把土地制度史叙述了一遍,是在做学术~
  •     备份一下。
  •     還不錯!
  •     大學教科書
  •     虽然几本书内容都差不多,但读后确实学到了好多东西。
  •     读这种论据充足论辩思路清晰的研究类书籍总是特别过瘾,哪怕研究课题和我的生活与专业所学几乎没有任何交集,还是能从中捕捉到让自己获益的东西,无论是思维方式,还是从小课题中反映出的中国史实。
  •     挺好。清楚明白。陈述条理,有质疑有证据有结论。
  •     不错,篇幅适中且有内容,理论功底也可以,适合希望大致了解者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