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盈余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 经济通俗读物 > 认知盈余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12
ISBN:9787300148120
作者:[美] 克莱·舍基
页数:232页

作者简介

“互联网革命最伟大的思考者”克莱•舍基 继《未来是湿的》之后最新力作
看自由时间如何变革世界的未来
如果说《未来是湿的》揭示的是“无组织的组织力量”,
那么《认知盈余》揭示的就是 “无组织的时间力量”。
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首度亲笔作序倾情推荐
克莱•舍基说,美国人一年花在看电视上的时间大约2 000亿个小时,而这几乎是2 000个维基百科项目一年所需要的时间。如果我们将每个人的自由时间看成一个集合体,一种认知盈余,那么,这种盈余会有多大?我们已经忘记了我们的自由时间始终属于我们自己,我们可以凭自己的意愿来消费它们,创造它们和分享它们,我们可以通过积累将平庸变成卓越……

书籍目录

推荐序  互联网时代的晨光
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 马化腾
译者序 认知盈余作为一种可能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新媒介批评者 胡泳
第1章 当自由时间累积成认知盈余
美国人一年花在看电视上的时间大约为2000亿个小时,这几乎是2000个维基百科项目每年所需要的时间。想像一下,如果我们将全世界受教育公民的自由时间看成一个集合体,一种认知盈余,那么,这种盈余会有多大?我们已经忘记了我们的自由时间始终是属于我们自己的,我们可以凭自己的意愿来消费它们,我们可以通过积累将平庸变成优秀,而真正的鸿沟在于什么都不做和做一些事情。
第2章 工具赋予的可能性
当韩国民众在首尔市中心展开轰轰烈烈的的示威游行时,谁也不会想到,在游行中,一半以上的参与者,竟然都是十几岁的小女孩儿。是什么让这些年幼到连选举权都没有的小姑娘接连数周,夜以继日地出现在公园里抗议?对认知盈余的利用使人们得以用更慷慨、更公开、更加社会化的方式来表现自己。现在,除了时间,我们还拥有任由我们支配的工具,并不是我们的工具塑造了我们的行为,但是工具赋予了行为发生的可能。
第3章 分享,无酬的动机
为什么“葛洛班之友慈善组织”的参与者不仅没有报酬,还会搭上自己的钱,却乐此不疲?为什么一群业余爱好者做的连专业设计师的作品的边儿都够不着的网站,会风靡美国?网络意味着我们最终发现,人们真正感兴趣的领域是如此之广阔,广阔到疯狂的地步。数字网络让分享变得廉价,让全世界的人都成为潜在的参与者。想要分享的动机才是驱动力,而技术仅仅是一种方法。
第4章 “我们”为“我们”创造机会
20世纪70年代,一群自称“西风少年”的滑板玩家,创造了现代滑板文化;19世纪70年代,印象派画家的团体聚在一起,通过互动产生出新洞见;音乐分享软件Napster的发明,既不是因为青年们比老一辈更加有犯罪倾向,也不仅是因为他们胸怀分享的伟大精神。将我们的自由时间和特殊才能汇聚在一起,共同创造,做有益之事,构成了这个时代巨大的新机遇之一。谁能充分利用这一机遇,谁就能就能改变人们的行为方式。
第5章 创造慷慨的共享文化
当日托中心对接孩子迟到的家长增加了罚金,迟到的家长没有减少反而增多了;同样靠酒精灯和天平起步,“无形学院”却能从炼金术飞跃到正儿八经的化学学科;“同病相怜”网站不再是医务人员单方持有信息,不让病人知道,而是让患有相同慢性病的病友分享信息,人人受益。有些价值是市场创造不出来的,这些价值的创造只能靠一系列分享和相互协调性的假设,当更多人开始期待业余参与作为一种开放的选择时,这些期待就会改变文化。
第6章 从公用价值到公民价值
一个是“沙发旅行”网站,一个是“粉色内衣”运动,前者为寄宿在他人家中的女士提供参考,后者则以一种公开的女权姿态保护妇女的利益。从面向参与者的公用价值,到受益对象是所有女性的公民价值,两者大不相同。作为人类,无可救药地既想满足个人的需求,又想实现集体的效率,全心全意致力于为社会或公众服务的团体很难长久维持。从个人、群体到公众、社会,我们在多大程度上愿意利用认知盈余来创造真正的公民价值?
第7章 寻找鼠标,世界是“闲”的
一个四岁的小女孩在看DVD,突然她毫无征兆地从沙发上跳起来,围着屏幕背后的电线绕来绕去。爸爸问:“你在做什么?”小姑娘从屏幕后方探出头来说,“我在找鼠标。” “我们在寻找鼠标”,后来成了我的座右铭。我们四处寻找读者、观众、患者或者市民,他们有的被锁在创造和分享之外,有的享受着消极的或被禁锢的经验,我们发出叩问:如果我们能开凿出一点点认知盈余,加以利用,我们能让好事发生吗?我敢打赌,答案是肯定的。

编辑推荐

《认知盈余:自由时间的力量》:看自由时间如何成就“有闲”世界,看克莱•舍基如何引领“有闲”经济与“有闲”商业的未来。《认知盈余》作者克莱•舍基被誉为“互联网革命最伟大的思考者”,他对互联网给人类所带来的行为举止以及文化的变迁洞若观火。其作品《未来是湿的》曾在国内掀起阅读风潮,《认知盈余》一书在国内尚未正式出版,就得到包括腾讯CEO马化腾在内的社会各界读者一致关注。腾讯掌门人马化腾首度亲笔作序,克莱•舍基 继《未来是湿的》之后最新力作!《未来是湿的》预言了“无组织的组织力量”,《认知盈余》将开启“无组织的时间力量”。当每个人的自由时间累积成强大的共享资源,每个人都将是这个慷慨时代的设计者和参与者……克莱•舍基说,美国人一年花在看电视上的时间大约是2000亿个小时,而这几乎是2000个维基百科项目一年所需要的时间。如果我们将每个人的自由时间看成一个集合体,一种认知盈余,那么,这种盈余会有多大?马化腾,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舍基不愧为“互联网革命最伟大的思考者”,他对互联网给人类所带来的行为以及文化的变迁洞若观火。“认知盈余”是新时代网民赋予互联网从业者最大的红利之一。舍基的每一次发现,其实都是在提示我们,未来人类世界的一个全新的发展维度。

前言

认知盈余作为一种可能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新媒介批评者胡泳自由时间的利用克莱·舍基很高产,2008年出版了《未来是湿的:无组织的组织力量》,仅隔两年,又推出一部力作《认知盈余:互联时代的创造与慷慨》。《认知盈余》可以说是《未来是湿的》一书的续篇。《未来是湿的》关注的是社会性媒介的影响;而《认知盈余》的核心主题是,随着在线工具促进了更多的协作,人们该怎样学会更加建设性地利用自由时间也即闲暇,来从事创造性活动而不仅仅是消费。用舍基自己的话来说:“本书从上一本书遗留的地方开始,观察人类的联网如何让我们将自由时间看待成一种共享的全球性资源,并通过设计新的参与及分享方式来利用它们。”该书进而分析了这些崭新的文化生产形式背后的路径和动机,它们无一例外地与人类的表达相关。舍基对传统媒体在相当程度上采取了鄙夷的态度,他认为,哪怕是网上最愚蠢和疯狂的创造和分享的举措(例如汇集数千张“大笑猫”的图片)也比坐在电视机前被动消费数以千亿计小时的节目强。(根据舍基的统计,美国人一年花在看电视上的时间大约两千亿个小时。)认为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判若鸿沟的人通常也强调代际的变化。旧媒体对新媒体感到不安,很大程度上缘于上一代人对年轻人所拥有的新科技感到不安,尤其是上一代人对于已进入年轻人文化核心的新媒体感到不安。从过去媒体恐慌症的历史(如漫画、摇滚乐、电子游戏机、电视等等)来看,大人对网络内容的一切恐惧,不过是来自于对孩子自主与自行界定媒体品味需求的不安感。比如,年轻人接受游戏,而年长的人则大多拒绝它。一旦年轻人长大,年长的人逝去,游戏也会像昔日的摇滚乐成为无足争论之事。所以,反对游戏的人不仅需要面对事实,还需要面对历史。舍基这样的新媒体鼓吹者一般坚信,历史站在自己的一边。他观察到,在电视历史上首次出现了一部分年轻人看电视的时间少于他们父辈的现象。拥有更快捷的互动媒介的年轻一代正在把他们的行为从单纯对媒介的消费中转变过来。甚至当他们观看在线视频的时候,看似和电视没什么两样,但他们却有机会针对这些素材发表评论、分享、贴上标签、评分或者排名,当然还可以和世界上其他的观众一起讨论。这个区别实际上是参与同围观的区别:参与者会给反馈,而围观者不会。对参与社区的人们来说,电影、书籍和电视剧创造的不仅是一种消费的机会;它们创造的还是一种回应、讨论、争辩甚至创造的机会。舍基把媒介消费的这种转变称为净的“认知盈余”。导致媒介消费量减少的选择可以是微小的,同时又是庞大的。微小的选择是一种个人行为;某人只是简单地决定下一个小时要用来创造一些事物,而不是单纯地看电视。然而数以百万计的微小选择的集合最终可能导致庞大的集体行为。全世界的认知盈余太多了,多到即使微小的变化都能累积为巨大的结果。而一旦改变了认知盈余的使用方法,我们将不得不重新界定“媒介”(media)这个词能代表什么。媒介在过去意味着一种商业的集合,今天,由于我们不仅消费,也创造和分享,并且我们还有能力彼此联系,所以,媒介正从一种特殊的经济部门转变为一种有组织的廉价而又全球适用的分享工具。舍基最爱讲的故事是一个四岁小姑娘的轶事。他在公开演讲中提过这个故事,在本书中它也出现了,甚至成为本书最后一章的标题:“寻找鼠标”。这个故事是这样的:舍基的一位朋友和他四岁的女儿一起看DVD。电影放到一半时,小姑娘毫无征兆地从沙发上跳起来跑到电视机屏幕背后去。他的这位朋友以为她想看看电影里的演员是不是真的躲在屏幕背后。但是这并不是小姑娘要找的。小姑娘围着屏幕后面的电线绕来绕去。她爸爸问:“你在做什么?”小姑娘从屏幕后方探出头来说,“找鼠标。”这个故事可以再一次看出舍基对年轻人使用新媒体的方式寄予的厚望:年轻人足以开始吸收身处的文化,但是对其文化的前身却知之甚少,所以完全不必受过去的媒介文化的污染。消费、创造与分享关掉电视的人干什么呢?年轻人越来越多地用电脑、手机和其他联网设备取代电视。这并非简单的硬件转移,而是用户习惯的重大迁移:人们现在可以一起做很多更有用、更好玩的事情了。舍基在书中列举了大量协同行动的例子,比如维基百科的编纂就是他最爱引证的证据之一,还有些例子听上去颇有些匪夷所思:在韩国民众持续抗议进口美国牛肉的事件当中,一群某个韩国男孩乐队组合的少女粉丝通过在网上的松散联系,竟然几乎迫使政府下台。对旧媒体、旧机构做事方式的憎厌,对新技术的拥抱以及对下一代年轻人的期许,所有这些混合起来,导致舍基倾向于讲述从电视中解放的社会革命故事的一半:在《认知盈余》中,以及在更早的著作《未来是湿的》里面,舍基笔下的几乎所有网络集体行动都是积极的,每个人似乎都在使用互联网令我们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对于这样的论证方式,那些反技术决定论者当然也会乐于举出成打的例子,证明数字科技在生活品质的创造上,其摧毁能力大于贡献能力。舍基的另外一个问题是,他低估了文化消费的价值。在网络上创造愚蠢的东西的价值,果真高于比如说阅读一本复杂的侦探小说?是不是只要是创造就拥有了某种神圣性,而只要是消费就显示了低级智慧?美国的文化批评家史蒂文·约翰逊在他2005年出版的著作《坏事变好事》(Everything Bad Is Good for You)中,曾以游戏和电视剧为例,直接向下述说法发起挑战:大众文化是一种致人愚蠢的东西。例如,约翰逊争辩说,情节简单、黑白分明的电视剧早已失去市场,今天再看《豪门恩怨》,我们会十分惊异于它的天真做作。现在的电视剧叙述线索纷繁错乱,人物暧昧难明,常常含有需要观众主动填补的隐喻空间,要靠观众自行猜测人物与事件、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甚至连真人秀节目都在调动观众的预测性想象。在这种情况下,电视也和游戏一样,向人们提出了更高的认知能力上的要求。由此,大众文化使现代人变得聪明了,而不是相反。约翰逊的结论很难说是证据充足的,但同样应该指出,责难大众文化消费对大众的头脑充满损害性,也并不完全站得住脚。舍基低估了创造性生产的质量问题——平庸是创造性生产的供应增加所必然带来的副作用。由此,我们是不是可以确定,消费一些伟大的文化产品,要胜于创造另一只“大笑猫”?在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到舍基犯了其他媒介消费的批判者(比如说波兹曼)所易犯的同样毛病:我们不需要引用德里达的观点也可以知道,文本阅读本身就是一个创造性行为,我们必须不断地向字句的模糊性之中注入意义。头脑在这里并不是简单地被浪费;我们要怀疑舍基对于创造的定义:并不是只有我们的想法结晶为物理的或者可见的剩余物才算是创造。况且,在我们真正创造出任何有意义的产物之前,我们必得经历一个消费和吸收的过程,并对我们所消费和吸收的进行思考。这也就是尼采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所言,我们必须先变成啜饮一切水的骆驼,才会成为狮子。当然,只要舍基不把他对媒介和认知盈余的观察弄得那么两极化,这些批评其实也是无的放矢。舍基正确地指出,人们使用媒介具有三种目的:消费、创造与分享。二十世纪的媒介作为一种单一事件发展着:消费。但眼下我们正在越来越多地创造和分享媒介,这是件值得大书特书的事情。不过,消费的行为并不会全然消失,甚至会继续扮演重要作用。

内容概要

克莱·舍基,被誉为“互联网革命最伟大的思考者”、“新文化最敏锐的观察者”,从事有关互联网的社会和经济影响的写作、教学与咨询,特别关注社会网络和技术网络的交叉地带。目前在纽约大学的互动电信项目中任教,其咨询客户包括诺基亚、宝洁、BBC、美国海军和乐高公司等。多年来,在《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哈佛商业评论》、《连线》和《IEEE计算机》等报刊上发表文章,广受读者追捧,并经常在技术会议上充当主题演讲者。

章节摘录

版权页:新方法,解决老问题交通问题,尤其是上下班高峰时段的交通问题,是现在亟待以社会方式解决的现实问题。上下班都要历尽一番周折,更有千百万的人一周有5天都要忍受这样的折磨。乍看之下这个问题似乎和媒体毫无关联,但有效解决交通拥堵的重要方法之一就是合伙搭车(carpooling),合伙搭车的关键并不在于汽车本身,而在于协调。合伙用车并不需要新车,需要的仅仅是现有汽车的最新消息。PickupPal.com是众多新消息渠道之一,它是一个为协调路线相同的司机和乘客而设计的合伙搭车网站。司机提供报价,如果乘客同意的话,系统就会让司机和乘客彼此联系。就像任何一份一句话商业计划书一样,有太多的细节藏在后面,大到如何找出相近路线、相同时间以达成一宗可接受的组合,小到如何在最少泄露个人信息的前提下令让司机和乘客相互联系。PickupPal同样面临着规模的问题——当司机和乘客的数量处于某一临界数字以下时,系统很难运行,当然超过临界数字越多则越好。同样是使用该系统的两个人,一个三次中配对成功了一次,另一个十次中配对成功了九次,这两者对该系统的认可程度一定截然不同。三中一是备选方案,而十中九则变成了常规。解决PickupPal规模问题的最基本方法是从社交可能性较高的地方着手,再向其周边扩展。由于该系统对大城市周边通勤最有效,与PickupPal合作的是可以向员工或成员发布拼车信息(该策略亦能协助增强使用者之间的信任感)的公司和组织。PickupPal同样整合了像facebook这样的现有社交工具,以便尽可能容易地找到合适的拼车伙伴。上述这些策略显得很有效:到2009年底,PickupPalcom已经拥有了107个国家的超过140 000的用户。PickupPal提供的服务和我们所知的认知盈余大致相似。当每个人都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上下班高峰的拥堵问题时,办法只能是每个人买辆车自己开。然而这样的“解决方式”无疑只能使问题雪上加霜。一旦我们把上下班高峰问题当做协调问题来看,我们便能想到不仅是一两个而且是一大堆解决办法。在合伙用车的情景中,马路上的汽车数量会演变成一种机会,因为每一辆有空位的汽车都有可能找到同路人。PickupPal将过剩的汽车和驾驶员重新整合,把他们当做潜在的共享资源。只要能使用允许群组交流的媒体,人们就可以依赖司机和乘客间的信息变化寻求解决交通问题的新方法,此一方法使人人都受益。对大多数人都有益,却未见得对公交公司也有益。2008年5月,位于安大略湖区的汽车公司Trentway-Wagar聘请了一位私家侦探来使用PickupPal;侦探确认了PickupPal的运营方式如广告所述,并以书面文字陈述了他支付司机60美元搭车到蒙特利尔的事实。凭借这一证据,Trentway-Wagar向安大略公路交通管理局(Ontario Highway Transport Board, OHTB)请愿,要求关闭PickupPal网站,理由是PickupPal以帮助协调司机和乘客的名义启动,但它运作得太好了,已经不像一个合伙搭车网站了。Trentway-Wagar引用了《安大略公用机动车条例》(Ontario Public Vehicles Act)第11章,其中规定合伙搭车只能发生在家庭和工作两种情况下(学校和医院除外),并须在政府规定的线路内。同时,每天的司机必须是同一个人。此外,汽油和途中的开支应按周支付。Trentway-Wagar主张鉴于合伙用车曾经很不方便,因此应当一如既往地不便,一旦这种不便消失,就应当有法令重新介入。奇怪的是,一个机构在担负起协助解决某一社会问题责任的同时,亦扮演着保护该问题的角色,因为这种机构的存在是以社会对其管理行为的持续需求为前提的。公交公司提供着至关重要的服务——公共交通运输,然而它们亦放纵自己去限制竞争,阻止把旅客从一个地方送到另一个地方的替代性方式,就像Trentway-Wagar所做的那样。安大略公路交通管理局支持Trentway-Wagar公交车公司的诉讼,下令禁止PickupPal在安大略的营运。PickupPal决定就此事进行抗辩——但在听证会上失败了。然而公众开始关注此事,在油价飙升、重视环境、财政缩减的年代,几乎没有人站在Trentway-Wagar一边。从在线请愿书到T恤销售,公众从各种渠道的回应都传递着同一个信息:保护PickupPal。人们对于无法享受PickupPal网络服务所带来的不便讨论激烈到令政府无法回避。在Trentway-Wagar赢得了短暂几周的胜利之后,安大略立法机关修改了公用机动车条例的相关规定使PickupPal重新合法化。PickupPal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利用社会化媒体:首先,PickupPal能够迅速为其用户提供充足的信息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PickupPal无法在缺少令潜在司机和乘客共享其各自路线的信息交流媒介的条件下独立存在。其次,它创造了集合价值(aggregate value)——用户越多,匹配的可能性就越大。原有的逻辑,如电视逻辑,仅仅把观众当作个体的集合。每个个体都无法为彼此创造真正的价值。而数字媒体的逻辑则不同,它承认这些从前作为受众的人们每天都可以为彼此创造价值。同时,PickupPal依赖摒除网络媒体和“现实生活”的隔阂而存在。PickupPal以一种极端琐碎的方式提供网络服务——它通过把用户配对而创造价值。但这种价值只能通过真实存在的司机和真实存在的乘客在真实存在的高速公路上驾驶着真实存在的汽车体现出来。PickupPal是社会化媒体作为现实社会一部分而真实存在,同时又在改进而不是脱离现实的一个例子。对为千万普通市民提供协调性资源的公共媒体的利用,标志着现代媒体已经和我们熟悉的媒体大相径庭。

图书封面


 认知盈余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62条)

  •     这本是下载的电子书,不知道内容全不全,挺惭愧,以后尽量买正版的。虽然是大师的书,但是我感觉章节逻辑挺混乱的,但是里面列举的很多事例我感觉很让人惊奇,印象最深的就是“同病相怜”网站,国外的信息交流和个人时间利用确实够厉害,这个网站本身的创意就够赞的。也许我自己不了解,但是国内目前确实没有这样的网站吧,也就几个可以免费询问病情病因的网站,目的是以引导病人去相应医院。根本没有人愿意真正分享病因和相应的治疗方法。可能在中国这个环境下要出个“同病相怜”很难吧,呵呵。
  •     几年前,克莱舍基曾著书《未来是湿的》(Here Comes Everybody),解释了互联网经济下无组织的组织力量。时隔几年,舍基又带出新著《认知盈余》(Cognitive Surplus, Creativity and Generosity in a Connective Age, 互联时代的创造性和慷慨)。阅读克莱舍基这样站在时代前沿的互联网思考者论著,无疑是一件令人愉悦和兴奋的事情。这本书从表面内容上看,是在探讨人们空闲时间在互联网时代的使用,然后深层的含义又不仅限于此。规模的力量“多带来不同”(More is different)本是一个物理学术语,用来指述大数量级物体。随着互联网的信息量级不断升级、涌现,这也越来越成为解释互联网现象的最佳表述。在互联网和未来的互联时代(connected age),规模成了世界的主流和坐标。工业时代向数字时代、信息时代的转化过程中,规模成了轻而易举容易获得的事物,因为相比起工业品被制造,信息的被复制无疑更容易,也更容易私人化。舍基用了大量警示性的语句来强调规模在信息时代的重要性:“对于我们每年消耗的一万亿小时的空闲时间来说,任何转变——不管多么微小,都可能是很大一部分。”“当群体足够大时,不可预见的可以变得可预知。一个时间发生的可能性就是它可能发生的次数和频率的或然率。任何人类活动,无论看上去多么不可能,在人群中发生的可能性会增加。规模较大的盈余和小盈余就是不同。”自由的时间与时间的自由在英语中,Free有两重意思,一重是免费,另一重是自由。在互联网世界,或者说未来的互联时代中,它们都是对的。社会学家一直惊异于为何人们愿意在网络社区中做无偿劳动,例如维基百科的志愿者,微博中转帖的博友和公知。无酬工作的动力来自何处?在工业革命时代,工人们曾提出如下口号:“八小时工作,八小时睡觉,八小时自由时间”。电视时代带来了消耗自由时间的利器——电视。然而,在信息时代,人们的需求显然不能被电视所满足。舍基在书中一直在反复陈述一个段子:一个四岁的女孩子到电视背后寻找鼠标。人们不仅希望消费,也希望创造和分享。这是一个对自由时间于工业时代不同的解释。在人类的内在动机中,同时隐藏了自私和共享两种截然相反的基因,前者创造了市场、自由资本主义;后者创造了社区、慈善、NGO、信息共产主义。霍金曾悲观的认为,人类在两百年内面临毁灭,因为其内在的自私基因会导致人类无节制的消耗地球资源,所以应该尽快移居其他星球。乐观者则认为,人类内在的另一种基因——利他基因会从更大的范围内保护环境和生物的可持续发展,从而最终保护人作为种群的繁衍。自由的时间创造了认知盈余,互联网创建了创造和消费认知用于的平台,而以上两者为人们带来了时间的自由。这一切,源于数字时代的如下事实:一,复制、分享的边际成本趋近于零;二,互联网在创建网络市场经济的同时,也构建了对等交换的公益型社区,例如沙发驴友(couchsurfing),拼车网 (pickuppal)二象性法则——新的时代注解舍基对于互联网时代消费、创造与分享的见解可以追溯到这一个理论的始作俑者,未来学家托夫勒。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提出了产销一体化的概念解释了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前沿思想——人们在未来时代将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这种二象性的提法在西方逻辑学中是个异类,但是现在已经越来越普遍。传统的西方逻辑学注重于事物非此即彼型的无限分割,意图追溯出世界创建的本源。然而事物的二象性,同时性,甚至多象性越来越成为解释世界的新法则。二象性法则可以追溯至量子力学的“波粒二象性”。量子力学以大量严谨的实验,在上世纪早期终于不可辨驳地证明光同时具有波和粒子两种不同的特性,从而突破了经典物理学的囿见,为人们认识世界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和维度。古典经济学“供应”和“需求”两个维度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逻辑分割,凯恩斯在他的体系中增加了“投资”一个维度,但是他遵循的仍然是严格的逻辑体系。而我一直认为托夫勒的产销一体化是信息时代革命性的认知,他承认了人们同时具备消费者和生产者两种截然不同的属性。托夫勒的洞悉已经被无数互联网世界涌现的事实所证明。文明的每一次进步,都建立在对过往大厦的颠覆,以及对新秩序的建立的基础上,不断清空过往思维大厦的残余,迎接拥抱新的认知体系——这是世界不断进步的动力之源。市场机制与公益世界舍基讲道,在互联网上,人们既喜欢消费、也喜欢创造和分享,这是一种二象性,或者多象性。同样的原理,市场机制和公益世界也同样存在于互联时代(注意,舍基用的是互联时代 connected age,而不是互联网,我们未来的互联程度将远远超越互联网的局限),它也存在着二象性。市场行为和公益行为代表了人的两种不同动机外延。市场行为通常被认为更具效率,源于利己基因,而公益行为源于利他基因,更来自于兴趣、分享或同理心等动机。公益行为相较于市场行为,通常被认为效率更低下,但是可以组成规模更大的社区。一个典型案例是统治网络世界十多年的Apache Web服务器软件,这是一个由纯粹公益性的程序员社区发起的。市场机制是至今为止最有效率的组织形态,而在信息时代也许会面临着新的定义和注释。人们出于分享、兴趣、利他、成就感、社区虚荣心等各种原因为社区贡献智慧,而在无心插柳之间成就了社区的繁荣和辉煌,并且这是天然全球化的。公益行为的缘起往往是随机、偶然的。例如,舍基解释Apache社区的形成,是因为资源、资金的限制,试想如果IBM要完成同样规模的工作,雇佣几千名工程师需要多少成本?而当市场、公益混杂的行为与人们大量的自由时间结合时,属于互联网时代的奇迹就发生了。古登堡经济与工具的革命 十五世纪古登堡印刷机改变了未来五百年的媒体、印刷品法则,也定义了“古登堡经济学”。我们目前所处的媒体世界,基本接受“古登堡经济学”的解释——通过高成本的固定资产投资,大量生产、印刷、复制纸面内容,并大量发行,从而获得高额经济回报。这个法则在数字经济时代被新的游戏规则颠覆,这是题外话。舍基的一个重要观点是,工具的便利性推动了这个世界的进化——有许多世界的变化来自于工具产生的偶然性事件,正如古登堡印刷机推动了《圣经》和基督教在全世界的普及。而在今天,新的互联化工具层出不穷,软件、大数据计算成了统治世界的王者,推动着人类的效率从一个阶梯迈向另一个天梯。工具的诞生,刺激着组织形态的不断演化:个人分享、公共分享、公用分享,直至公民分享。我们能看到那个无限憧憬的未来吗?数字时代法则最后,讲一讲数字时代法则。工业时代的关键词是物质化生产和稀缺性。任何生产与需求之间的矛盾就产生了稀缺性。在信息时代,信息的复制、分享的边际成本为零。在一个规模化社区中,效能与社区规模成正比,而边际成本为零——你可以想象这其中的信息和经济落差,以及带来的经济效益。这种新的互联时代经济学法则在迅速地接管旧的经济学法则——如果从古登堡经济学开始计算,前者花了500年,而后者,如Facebook,花了10年时间。在工业时代经营的关键词是:垄断、保密、圈地、竞争;在信息时代的关键词是:开放、分享、透明。组建属于你的社区,链接尽可能多的人、信息或节点,分享你了解的所有信息,让信息迅速地通过你这个节点,并且不断扩大属于你或经过你的信息和社区规模,这是在信息互联时代聪明人应该做的事情。我们仍不能确知这个时代将为我们带来的美好未来是什么,但我们确知它另我们无限憧憬,并将会为我们带来无限的自由。
  •     cognition翻译成认知总是有点不知所云,通篇在讲的是人们被一条叫因特尔的大网里从以前的tv,广播,等被动的(认知)行为中捞了出来,当人们突然意识到屏幕开始受自己的意识所支配,(就像猴子选择红色按钮可以得到香蕉奖励),于是开始将自己的富裕时间有目的的组织起来,通过新技术赋予的各种可能性,以创造出不同于以往的文化。最后,包括马老板在序中的预测一样,新型的认知盈余已经成为一笔巨大地,没有被开发尽的资源,就像如今被炒得火热的大数据,新能源一样,或许有些先驱已经嗅到了风中的咸味儿,但是真正的海啸到底多强烈,没有人知道。整个世界的创造主体由以往的媒体,机构,统治者变成了所有在移动设备的个体,以往无尽的空闲时间被逐渐转化成充满创造欲望的劳动,而且是无偿及自愿的,资本家如马老板之流已经无法按捺心中的狂喜,那种控制这种免费的盈余的欲望简直就是本能的不能再本能的事情了,以往的喂养者就好像发现了免费的养料,只要适当的引导,宣传和控制,强烈的海啸终将让他们surf的更加愉悦。他们只需要扮演好内容传播者的角色,在一片分享的呐喊中,收割者全民的认知盈余。

精彩短评 (总计101条)

  •     概念性的文字,有些啰嗦。1、“认知盈余”是新时代网民赋予互联网从业者最大的红利之一。受过教育、拥有自由支配时间的人,他们有丰富的知识背景,同时有强烈的分享欲望。这些人的时间汇聚在一起,产生巨大的社会效应。2、简单的主动创造,比阅读吸收经典文本的行为更高尚吗?并不这样认为,因为,阅读本身也是一种具备创新精神的剖析。
  •     消费,创造与分享
  •     第一次用kindle完整看完一本书。可能是因为更喜欢纸质书一些吧,觉得书整体一般。翻译体读起来很吃力。观点还不错。
  •     小马哥很少推荐书,这次推荐了两本,一本是未来是湿的,一本就是认知盈余,期待
  •     我记得小的时候,大人对我说,情愿你玩电脑也不要看电视,一个是动脑子的一个是不动脑子的。作者是不是想说明这问题。现在有互联网了,出现了social media了,更高级了,分享转发评论的过程等于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输入信息再转化成自己的语言。分享和创造的过程使得自由时间变得更有价值了。
  •     老师推荐的,还没有来得及读,但知道是关于业余时间管理的,相信应该会有所获的。
  •     有点枯燥,按耐不住静不下的话,很难读下去。
  •     可读性强,强调时间管理
  •     这本书在结构上或许有点问题,很多点全篇都在反复地说,偶尔又会插进一个看似离题的例子。这使我在断续不定的情况下阅读它时感到一些心塞。但核心点依然是具有吸引力而令人激动的,再加上作者前一本书的基础,书中零散地分布着许多对于我这样的线上社群探索者而言价值十足的讯息和观点,最后的社群构建意见也是十分具有启发性,有必要找个时间再集中梳理一遍。
  •     首先没必要写这么些洋洋洒洒的篇幅,其实核心意思很短。其次,翻译中采用长句太多,不少容易发生断句误会,读来很不顺畅。
  •     方式、动机和机会三者的融合,从累计的自由时间,这个原材料中,生产出了认知盈余。 —克莱·舍基
  •     无组织的时间力量,在网络的今天成为可能,新的思维
  •     樊登读书会
  •     很好的强化了人们对时间的意识,虽然还没有看完,但是感觉很好
  •     舍基的书都不错,马化滕的序没有另一个写的好
  •     随着人们受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科技的发展,于是人们产生认知盈余,在此基础上诞生了像Wikipedia、豆瓣、twitter、blog、Linux、Apache、Nginx等一系列的需要公众利用认知盈余积极参与而诞生的产品。 提到了几个有趣的现象:1.delicious在做收藏夹相比backflip成功的关键是将分享作为了默认选项。2.ushahidi项目是从网页开始起步,但真正成功是的关键是短信。3.nupedia是wikipedia前身,开始采用peer review的方式严格控制内容,提倡内容的严谨性和正确性,后面Wikipedia反而因为开发和低门槛参与而成功。
  •     还没看完,不过知道这个作者的《未来是湿的》,挺不错的
  •     克莱•舍基说,美国人一年花在看电视上的时间大约2 000亿个小时,而这几乎是2 000个维基百科项目一年所需要的时间。如果我们将每个人的自由时间看成一个集合体,一种认知盈余,那么,这种盈余会有多大?我们已经忘记了我们的自由时间始终属于我们自己,我们可以凭自己的意愿来消费它们,创造它们和分享它们,我们可以通过积累将平庸变成**……
  •     看得云里雾里的,虽然粗浅的明白了“方式、动机和机会三者的融合,从积累的自由时间这个原材料中,生产出了认知盈余”,例如豆瓣应该算是很好的案例,但没想明白对于自己的收获是什么?
  •     认识自由时间的力量,真不错
  •     译者用心了,这本书的可读性较好,从全新的视角解读了互联网现象。
  •     大量案例引用。然而也没明白到底要说什么。似乎只是在解释认知盈余这个概念?真的是读不下去。20161212-20161219。翻到第三章P88
  •     了解社交网络必看的一本经典
  •     好啰嗦,不厌其烦的重复,让散落的“金句”像做阅读题。对信息处理的方法由印刷术时代向电视,向互联网时代的转变过程越发缩短,知识似乎碎片而廉价。如何重新连接,重构知识的价值,回归对人的价值的再现,将是对人类创造力的不断挑战。
  •     认知盈余告诉我们,让知识分子的知识和文化更有效率。是一本互联网时代工作者及任一位知识工作者必读书目。
  •     把大家无聊的时间充分利用起来,就可以创造广大的消费群体,就可以创造财富
  •     几年前的书今天来看,很多事情做到了预见,虽然国别差异导致很多文化和案例不方便理解,但一些概念可以对应到目前这些国内互联网公司业务。(很多内容来来回回唠叨)
  •     正如其所说:引领“有闲”经济与“有闲”商业的未来,值得一看,会有所收获或思考的
  •     正在阅读中,个人觉得挺有帮助的,对于自由时间的认知和把握。
  •     有史以来的好书。。马化腾
  •     认知盈余的力量,可从现今表情包的井喷状态,微信公众号的大热窥见一斑。好好利用,我们必将收获意想不到的东西。更多的,作为个人,要学会从这种力量中抽身出来,将注意力集中到自己感兴趣的地方。互联网时代存在太多可能性,人们感兴趣的领域是如此广泛,这使得专注一件事并获得成就感成了一种难得的幸福。
  •     自由的时间带来“思考”,我们有分享这不靠谱的爱好。爱是稀有的,经济利益带来自由还是根本的追求。这本书告诉我们:1.亲密度不扩大;2.追逐“行动”带来机会。
  •     一个人业余时间做的事,将决定一个人的未来。书中讲的当样本量足够大,就能做可能的预测。感觉和实验也类似,样本量越大,越能够接近真实值~用新的方式方法解决老问题~为未来提供一种可能,也是改变世界的能力!
  •     好像就是将『分享』这个概念的
  •     分享经济的崛起
  •     聚合所有人的空闲时间来创造奇迹
  •     我相信作者的水平绝对是很可以的,这本书的问题在于翻译。翻译过来的文法,用词枯燥,机械,读到一半读不下去了。总结一下已读的:1)除了工作时间外,人们的闲余时间很多,全球的人把这些时间加起来不得了。2)以前这些时间只拿来被消费,看电视,其实现在这些时间也是大部分被消费的,看电影 打游戏 等等 3)为什么不把这些时间用来做一些创作? 4)激发内在动机比加入外在动机靠谱。内在动机分为 自治(这翻译是醉了)和胜任力。例如打游戏时让人沉醉的不是那些凌厉的画面效果,是玩家在精通这个游戏后能够控制并胜任的感觉。 5)胜任感最容易产生在当工作处于能力范围边缘时。
  •     一起买了2本书,先看的未来是湿的,因为觉得这本书更好,所以后看,当做给自己的新年礼物吧,呵呵
  •     创造平台,利用时间。
  •     这个是马化腾推荐的,挺好的,值得看,必定我也是想往互联网发展的。
  •     认知盈余已经成为事实。书中对人们为什么乐于分享那块还是蛮能引发思考的。其中谈到交易会让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关系发生微妙的变化,让我联想到当下的微商。感觉微商如果仅限于朋友关系是很难有可持续性发展的。
  •     笔记:反驳新古典经济学把情感排除出决策因素;最后通牒游戏;社区环境化解公地悲剧;驱逐效应让金钱消解了人们对任务的内在动机(控制感和成就感);决定软件命运的往往是文化语境即人们是否做好准备;人的深层动机很少变化,变的是方式和机会;成员感和归属感能与内在动机一起促进协作圈的正向反馈环;协作圈的边缘成员往往变成往外部传播核心成员理念的大使。
  •     用十几页ppt就能讲完的事情,写了一本书。
  •     这本书里提到的概念,原来一直听到同行说起,所以拿到此书就认真阅读了一遍,确实有开拓思路的作用,准备过段时间再读一遍,结合目前的工作,应该会有帮助,推荐互联网从业人员阅读。
  •     有时间的可以看看
  •     没有时间的人是小人,有时间的人,有可能成为大人
  •     一本好书值得拥有 会读书的阶级,基本上是对自己生活不满意,显示出要改变的欲望,所以要到另一个地方去寻找;无论是知识、人生的道理,甚至于包括休闲,所以这种人的阶级地位是永远在上升的。
  •     从这本书中知道了几个未曾接触过的名词,松子酒狂热,认知盈余,公民盈余,大笑猫,同人小说,古登堡经济原理,无形学院……公民盈余的概念很赞,工业革命时代的杜松子酒是电视,那么互联网+时代的杜松子酒又是什么?是微信么?能从微信中分一杯羹的公民盈余产品又将会是什么?还是很赞的一本书。
  •     其实我们并不像书中所说每天有八小时的空闲时间。现在人为了生活和家庭。每天有大量的时间都在工作以及挣钱上面。剩下的几个小时就觉得除了该放松休息就不想做其他事了。我们不像中世纪的法国人,我们就是我们,我们也未必不能创造。相反,互联网上的垃圾创造已经越来越多了。如果我们真的可以共同去做什么,是不是应该先努力改善我们的环境
  •     如何有效地发现人们的盈余,并且加以利用。这将具有巨大的商机。目前看来是智能手机里的各类应用填补了人们的盈余时间,所以它火了。房产填补了人们的盈余财富,所以它也火了。下一个风口在哪里?
  •     自由的作用,时间的作用。合理利用我们的时间。
  •     克莱·舍基的前一本书《未来是湿的》也细读过,感觉是最好的基本互联网研究著作之一,经常给学生推荐,这一本同样写的很好,值得一读。
  •     有启发,但无从下手。
  •     一个新的视角看待新鲜的事务,碎片化时间带来的巨大的认知盈余,而这些盈余的积累可以产生巨大的作用
  •     互联网提供了新的渠道发声,类比古登堡印刷革命,认知盈余这标题有点慌
  •     比较经典的移动互联网看法之一,书写的浅显易懂,很好
  •     挺有意思得,闲时阅读,能有所得。
  •     08年未来是湿的一书的延续之作。经历时间的变迁,互联网的发展已经呈现出进一步的变化。
    对于我来说,最为可贵的是,在故事,理论,实验穿插中,有很多对同类或相关著作结论的引用,这样我就不必阅尽群书了。
    唯一觉得不可理解的是书名的翻译-认知盈余-读了一遍,也没搞懂这个词的含义。
    是对盈余的认知?还是人类认知上有盈余???
  •     利用大家的碎片时间,同样可以有很多商机~
  •     浓缩成一句话——方式、动机和机会三者的融合,从累积的自由时间这个原材料中,生产出了认知盈余。
  •     如果是十年前看到这本书,可能会很有收获。看了下出版日期,2010年,快七年了,没必要看了。
  •     不错的,有一定启发,好好认识时间
  •     很好的书,看了真的原来日常生活中有这么多“盈余”的时间。
  •     “自由时间的力量”不错!
  •     了解互联网时代最好的思想巨著
  •     商业模式的核心是认知人们自己还不知道的需求和习惯。
  •     笔记记了小半本~看完还想再看一遍很有启发
  •     几乎所有的互联网UGC类的产品和服务都是在利用人类的“认知盈余”资源。当然,不同的参与程度会导致不同水平的盈余收益。

    认识“认知盈余”就是认识人类如何在使用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如何在这些时间资源内发挥自己的才智进行“盈余性”或者“公益性”社会创造。

    “认知盈余”的本质是,如果把人当成一个有限社会资源的集合体(时间,智力资源),在传统媒介时代,这种资源在投入到谋生目的之外的剩余部分大多用于个人娱乐消耗,而在网络媒介时代,剩余资源通过群体协作和个人行为聚合汇集成公共性的社会资源,进而创造出丰富的文明成果,于是我们有了维基,有了twitter/ facebook,有了youtube,有了知乎。。。。

    如果给“认知盈余”一个形象的比喻,那就是“认知盈余”是信息时代的剩余价值。信息时代的繁荣有赖于各种商业机构或非盈利机构对这种剩余价值的引导和利用或者“压榨”。

    在网络时代,即使单纯的个人娱乐行为,也不再仅仅是简单的个人时间资源消耗问题,而是变成了分享和参与特征的互动性社会行为,比如:单纯的盯着电视发呆傻笑变成,在视频网站上边看边留言并分享内容。几乎消耗同样的时间,做着同样的利己性娱乐行为,前者就是纯粹的“时间盈余”,后者就进化成“认知盈余”了。感觉有只“无形的手”再操纵人类的这种利用“认知盈余”的行为,以利己为出发点,以利他为终点。

    有个我也在琢磨的问题可以作为这个问题的引申问题:
    为什么我们这个时代的人,会倾向于使用“认知盈余”,而不仅仅是消耗“时间盈余”?
    有很多可以想象的情境中,人的这种行为并没有明显的自我实现的收益。而往往表现的是一种无意识和下意识,比如回答个简单的问题,添加个内容分类和标签,转载和分享一下。
  •     这本书是朋友推荐的,我看完之后也想推荐你们买,然后我觉得这本书的作者写的未来是湿的也很不错的
  •     做自己时间的管理者
  •     这书非常好,到货也很快,非常满意!如果当当能发展到此书里面讲的,能提供一个更为开放的读者交流互动平台,那就太棒了。
  •     APP上听的。以后应该搞一个文件夹,名字就叫“用一小时听完即可的书籍”。
  •     过气的书
  •     人民的力量不容小觑
  •     读书应该是个人爱好,一本书的阅读价值是因人而异的,我觉得对自由时间没什么概念的人可以读读看,或许会有启发
  •     这本书作者把自由空余碎片时间作为一种全球共享的资料来了解,见解新颖,这种资源的量非常大,数以百亿计的小时,如果能够巧妙设计利用这种资源将会创造非凡的经济价值,希望阅读者有所裨益,创造奇迹;从阅读体验来看,这本书的排版、印刷相比《未来是湿的》要好的多。
  •     众包 共享
  •     一个道理写了一本书。
  •     能将散落的时间、精力和资源有效集中起来成就工作以外的事业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
  •     可能四五年前这本书观念还比较新颖,现在看好像一般。
  •     当今社会,人们可以享有在工作之外的空余时间去获得、分享以及创造信息的机会,这种共享的机制给很多领域提供了新的可能,颠覆传统去开辟新的时代。
  •     个人段位不够,没法从中获得什么启发
  •     观点很好,废话太多
  •     真是给作者跪了,好多观点单拎出来都可以成一本书。是近似道德经那种影响思维方式的书,强烈推荐。
  •     比较有趣
  •     湛卢文化出品的,一直都不错,我打算只要对我有用的都买
  •     学文科出身,对于技术革命方面缺乏敏感性。建议文科类的朋友好好地看看此书。人类社会发展后人类自由时间的支配,结合技术的力量,将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
  •     明明只用3000字可以搞定的,硬是写了一本书哈哈哈哈哈哈。
  •     认知盈余这个概念对于如今社会的知识共享,付费经济来说有很大启发。
  •     很好的书,但是感觉并没有学到什么
  •     很赞!堪比《美国大城市死与生》的好书。对创意阶层的观念阐述超越了普通的阶层划分,而更深入到生产资料重新分配带来的一系列转变与未来转变。一旦深入到这个层面,其对经济发展、社会生长、空间组织、生活方式的转变都将是根本性、革命性的。对书中的观点你可以不同意,但绝对能带来思考。
  •     如何认知盈余,看看
  •     认知盈余的确是互联网时代下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资源。 作者写的有点乱,偏啰嗦。
  •     不认为社交软件上的一些评论有什么实际的价值,现在社会的整体受教育水平越来越高,人们有更多的时间拿来消遣,电视娱乐和一些社交媒体占据了不少的闲暇时间,真正创造的价值能如果按照基于巨大的基数来计算应该也是惊人的。书中列举了一些例子: 病友的交流,社区的活动和公益以及一些基于共同爱好的社群。这是不同以往的新的组织形式,公司这种组织形式感觉会越来越失去吸引力,拥有专业技能的人联合或者爱好者的联合趋势会越来越多。互联网提供了一种更加廉价的连接可能,而且人们也越来越认可。对于绝大部分来说,互联网知识带来了一种新的娱乐和消磨时间的办法罢了。
  •     公司策划推荐的基本学习运营的好书
  •     小米的《参与感》腾讯的《分享经济》以及一度大热的《粉丝经济》在观念上都是这本书的门徒。
  •     人们喜欢消费,但他们也喜欢创造和分享。奶昔错误 milkshake mistakes。方式、动机、机会三者融合,累积自由时间作为原材料,生产了认知盈余,带来了仍我们为彼此创造机会的机会。传统媒体不再是稀缺资源。媒体被重新定义为:社会的连接。要努力去挖掘和使用认知盈余的长处。很多的产品设计初衷都不会得到很好的体现,反而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学习,不断的调整中生存下来。
  •     学习管理时间
  •     一寸光阴一寸金,大家应该学会利用琐碎的时间,值得一读。
  •     还行 用浪费时间来认识浪费时间的kechi
  •     并没有逻辑性的阐明某个观点,农耕年代的村内传播,工业年代杜松子酒的火热,再到如今的电视网络文化,人们的自由时间越充裕从而转化成认知盈余,大家共同创造分享某一个媒介,形成目前的大众文化。大众在媒体上开始自由发声,冲破固有阶层的思想新闻枷锁,就像2008年韩国解禁美国牛肉,东方神起粉丝团游行被殴打,后李明博解散内阁并致歉事件。自由相对的质量存在下降的危险,在图书出版界就是如此,责任本由印刷厂承担,今言论自由在网络发表,完全打破了15世纪古登堡经济原则。网络自由发表,使民众参与度更高,讨论的自由度也提升一个等次,但出版的图书质量堪忧,人们挑选商品时的选择综合症,多即是少。多也会增大可信度,当某一过程可以预知结果,改善目前状况,如大数据,多是好。新工具的诞生总会改变一次社会的财富分配,分享正在路上。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