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研究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 行业经济 > 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研究

出版社:化学工业
出版日期:2009-6
ISBN:9787122058706
作者:张玉臣
页数:224页

后记

自2004年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战略研究启动之时起,区域科技发展问题就被提到了国家层面和战略层次。在当时确立的20项专题研究中,专门设置了区域科技发展研究专题。2004年9月,科技部决定开展长三角区域“十一五”区域科技规划前期研究工作,以探讨在区域层面制定科技发展规划,以规划手段推进区域科技协同创新和联动发展的客观需求和现实可行性。作者有幸参与了由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科技部计划司领导,上海市科委、江苏省科技厅、浙江省科技厅参与组织,由同济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江苏省科技情报研究所等多个单位有关专家组成的长三角区域“十一五”区域科技规划前期研究课题组,并担任了研究工作组组长。出于庄严的责任意识和严谨的科学精神,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并没有简单地认同借助行政力量推动、区域科技规划自然可行的观点;而是对欧盟及全球大都市圈等区域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系统回顾、对上海经济区及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历史进行了认真反思、对长三角两省一市的科技合作愿望及需求进行了深入了解。在此基础上,我们对超越行政主体的区域科技合作动力机制进行了分析,对以规划手段推进区域科技一体化进程的前提条件进行了界定;提出了区域科技合作是区域经济合作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化发展的结果等观点。明确主张:并非具有一定经济技术联系的区域,都具备编制区域科技规划的现实条件。基于上述认识,在对长三角区域科技发展现状进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得出了长三角区域初步具备了以规划手段推动区域科技合作及一体化进程的条件,并对区域科技规划的基本功能定位、编制主体、行政机制与市场机制的关系、规划编制及实施的基本措施与方法等进行了研究;初步提出了长三角区域科技规划的战略构想、基本框架、总体思路、重点内容及政策措施等。我们的研究成果,得到了科技部领导的高度赞赏和两省一市科技主管部门领导的高度认同。2005年6月,科技部决定启动“长三角‘十一五’区域科技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笔者接受委托主持规划研究并参与规划起草工作。尽管由于种种原因,该规划并没有出台;但使我们在如何推进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的思考上又前进了一步。2007年3月,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对“长三角联合推动区域战略产业发展的领域和路径”课题进行招标,笔者及研究团队应标并获准主持该项研究。在该项目的研究过程中,我们对区域科技合作、协同创新的着眼点、切人点、关键点等都进行了系统和深入思考,得出了以区域战略产业科技协同创新作为推动区域科技一体化进程的重要抓手和有效路径的认识。

作者简介

《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研究》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侧重于探讨在长三角区域层面推进协同创新机制的战略,包括推进协同创新的必要性、可行性分析,构建协同创新的机制,开展协同创新的战略定位等问题。下篇侧重于探讨在长三角区域层面推进协同创新机制的领域和路径模式。从区域层面筛选确定具有共性需求和前景的战略产业,以联合推进的方式促进区域协同创新,是提升区域合作层级、深化区域合作内容的重要抓手,是长三角携手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有效载体,是联合应对跨国公司挑战、增强区域国际竞争力的必要途径。 长三角区域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桥头堡和试验区、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和发动机、自主创新的主力军和排头兵。研究如何在长三角区域层面构建协同创新机制、形成协同创新力量,寻找推进协同创新的领域和路径,是摆在人们面前的战略性课题。
《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研究》主要针对各级政府科技工作人员,从事区域经济、区域科技及战略产业研究的研究员、教授、本科以上学生及社会中从事区域协作方面研究的工作人员,亦可供大型企业集团、相关行业协会领导及负责科技管理的人员参考。

书籍目录

上篇 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战略研究  第1章 区域科技与区域协同创新   1.1 区域科技发展与区域协同创新   1.2 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及协同进化   1.3 区域协同创新发展及现实需求  第2章 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现状分析   2.1 长三角区域科技创新的现状与特征   2.2 长三角区域科技创新的机遇和挑战   2.3 长三角区域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  第3章 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的必要性   3.1 产业科技具有关联性,但没有形成协同的互动机制   3.2 区内科技具有梯次性,但没有建立合理的分工格局   3.3 科技需求具有紧迫性,但没有建立自主的技术能力   3.4 科技协作具有积极性,但需要建立更高的协调机制  第4章 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的可行性   4.1 推进区域协同创新的条件分析   4.2 推动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的现实基础  第5章 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的机制研究   5.1 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的机制分析   5.2 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的机制选择   5.3 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的基本手段  第6章 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的战略定位   6.1 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的战略思想   6.2 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的战略目标   6.3 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的总体思路   6.4 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的战略重点  第7章 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的组织实施   7.1 欧盟区域协同创新计划机制和经验   7.2 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的组织实施   7.3 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的政策建议 下篇 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的路径研究  第8章 欧盟成员国推进区域协同创新的路径与经验   8.1 欧盟成员国推进区域协同创新的政策措施   8.2 欧盟成员国推进战略产业协同创新的战略   8.3 美国推进生物技术产业协同创新的政策体系   8.4 发达国家推进战略产业协同创新的特征  第9章 长三角区域战略产业的界定与选择   9.1 长三角区域战略产业的界定   9.2 长三角区域战略产业的选择标准   9.3 长三角区域战略产业的选择过程   9.4 长三角区域战略产业的选择结果  第10章 长三角区域战略产业现状及类型   10.1 战略产业总体发展状况及分类   10.2 各个产业发展现状及类型  第11章 长三角区域推进区域战略产业协同创新的路径   11.1 影响战略产业协同创新路径的主要变量   11.2 战略产业协同创新路径选择模型   11.3 长三角区域战略产业协同创新路径选择  第12章 长三角区域推进区域战略产业协同创新的对策   12.1 区域战略产业协同创新的基本机制   12.2 区域战略产业协同创新的基本模式   12.3 长三角区域推进战略产业协同创新的长效机制 附录  附录1 国家及两省一市“十一五”确定的重点发展产业  附录2 2005年全国及两省一市重点产业产值统计表  附录3 重点产业全国重要度计算表  附录4 重点产业区域重要度计算表  附录5 重点产业竞争力计算表  附录6 江苏省战略产业成长性计算表  附录7 浙江省战略产业成长性计算表  附录8 上海市战略产业成长性计算表 参考文献 后记

编辑推荐

《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研究》是由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

前言

进入21世纪以来,区域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成为两股平行发展、相互促进的时代潮流。欧盟一体化进程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东亚地区区域合作跃上新的台阶;纽约、东京、伦敦、巴黎等大城市群相继崛起,区域成为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充分调动和协调区域内的各种资源,有效实现区域层面的协同创新,是区域合作深化的必然结果和重要内容。长三角区域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桥头堡和试验区、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和发动机、自主创新的排头兵和主力军。正因如此,胡锦涛总书记要求上海实现“四个率先”;温家宝总理要求:“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推进改革开放,充分发挥区域优势,促进长江三角洲地区实现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尽快把长三角地区建设成中国最具活力的创新型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发布了进一步推进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意见。长三角必须立足于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主动迎接创新国际化的新挑战;必须着眼于全国发展大格局,勇敢承担建设创新型社会的新使命;必须服从于区域一体化大趋势,快速跃上区域联动、协同创新的新台阶。研究如何在长三角区域层面构建协同创新机制、形成协同创新力量,寻找推进协同创新的领域和路径,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战略性课题。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侧重于探讨长三角在区域层面推进协同创新的战略问题,包括推进协同创新的必要性、可行性分析,构建协同创新的机制,开展协同创新的战略定位等问题。上篇包括以下七章内容。第1章,区域科技与区域协同创新。主要介绍区域及区域科技的概念,介绍协同创新的基本含义、协同创新与区域科技发展之间的关系,分析欧洲区域协同创新的发展,以及我国推进区域协同创新的现实需求和客观基础。第2章,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现状分析。通过翔实的数据分析和比较,分析长三角区域科技及协同创新的现状,包括科技资源、科技能力、科技创新体系等;剖析长三角区域科技在全国的地位。从国家自主创新战略的角度阐述长三角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使命。第3章,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的必要性。通过揭示长三角两省一市经济在快速发展过程中暴露出的诸多问题,如产业科技具有广泛关联性,但没有形成广泛的合作,反而存在一定程度的恶性竞争。从区域内在需求的角度说明在区域层面推动协同创新的必要性。第4章,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的可行性。通过对区域层面开展协同创新的基本条件分析,以及对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现实基础的解剖,论证在长三角区域层面推进协同创新的现实可行性。第5章,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的机制研究。根据区域特别是长三角区域超越行政主体的基本特征,以及推进协同创新的工作性质,通过对市场机制及行政机制作用的比较分析,探讨了推进区域协同创新的机制选择。第6章,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的战略定位。根据长三角区域科技合作的现实基础以及开展协同创新的迫切需求,提出了在长三角区域层面推进协同创新的战略思想、基本目标、总体思路和战略重点,以及推进战略落实的重要措施。第7章,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的组织实施。在介绍欧盟组织实施尤里卡等区域协同创新计划机制的基础上,提炼可供借鉴的基本经验,提出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的战略措施,以及相关政策建议。下篇侧重于探讨在长三角区域层面推进协同创新的领域和路径模式。欧盟等区域的发展经验表明:以战略产业科技协作创新及联合推动战略产业发展为切入点是区域协同创新的重要路径模式;同时,从区域层面筛选和确定具有共性需求和前景的战略产业,以联合推进的方式促进区域协同创新,也是提升区域合作层级、深化区域合作内容的重要抓手,是长三角区域携手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有效载体,是联合应对跨国公司挑战、增强区域国际竞争力的必要途径。因而,下篇主要以联合推进区域战略产业科技创新及发展为载体,探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的实现路径问题。下篇包括以下5章内容。第8章,欧盟成员国推进区域协同创新的路径与经验。研究欧盟成员国在区域层面推动协同创新的主要做法;总结归纳欧盟成员国在区域以战略产业科技协作创新及联合推动战略产业发展为切入点,实现区域协同创新的成功经验。第9章,长三角区域战略产业的界定与选择。在对战略产业定义进行分析比较的基础上,提出对战略产业范畴的认识,论证以战略产业作为协同创新载体的重要意义,提出界定长三角区域战略产业基本原则和标准。第10章,长三角区域战略产业现状及类型。依据第9章提出的战略产业选择的基本原则和标准,提出长三角区域战略产业选择模型,对长三角区域战略产业进行比较选择,并依据选择结果对长三角区域战略产业主要特征进行分析。第11章,长三角区域推进区域战略产业协同创新的路径。通过对国内外战略产业发展路径的比较,分析影响战略产业发展路径选择的主要变量,构建战略产业发展路径选择的基本模型,提出长三角区域战略产业协同创新的基本路径。第12章,长三角区域推进区域战略产业协同创新的对策。根据战略产业协同创新路径上的核心要素和关键问题,探讨区域战略产业协同创新的基本机制和模式,依据长三角不同战略产业的性质,给出各种产业不同发展路径下的长效机制。

内容概要

张玉臣,清华大学工学学士(机械工程)、硕士(管理工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管理学博士。同济大学中国科技管理研究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研究所执行副所长,上海世茂股份公司独立董事。研究方向为科技创新与创业。

主持国家及上海市科技管理相关研究课题20多项,发表论文50多篇,出版《创业投资管理》等专著4部。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研究奖,世界管理大会优秀学术论文奖、上海科技论坛优秀建议奖等奖项。

章节摘录

上篇 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战略研究第1章 区域科技与区域协同创新1.1 区域科技发展与区域协同刨新1.1.1 区域与区域科技(1)区域区域是地理上的某一范围,是按照特定标准在地球表面上划出的、不间断的空间单位。显然,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可以形成不同的区域概念。如按照行政区划,区域可以指特定的省、市、县;按照内部均质性,区域可以是特定土质区、雨量区、温度区、民族区等;按照执行的功能分,区域可以有开发区、工业区、居住区、旅游区、生态区等。基于本研究的目的,这里主要探讨以省级行政区划为基础的三个层次的区域。第一个层次,跨省区域。指超越省级行政主体,在某些方面具有同质性特征的区域,如按照经济发达程度划分的东部地区、西部地区;按照技术经济关联性划分的长三角地区、京津冀地区、东三省等。第二个层次,省级区域。具有明确的行政权力依托和清晰的地理边界,对辖区内次级区域具有管辖权,对辖区内资源具有统一调配权的行政主体。如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等。第三个层次,省内区域。指在一个省级区域内、具有某些共同特征或具有明确行政区划的次级区域,如具有共同经济特征的苏南经济带、浙南地区等,具有明确行政区划的次级区域苏州市、宁波市等。(2)区域科技区域科技是科技在区域层次的界定。按照管辖和调配关系,区域科技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区域科技包括在区域地理疆界之内的一切科技资源(科技人员、科技条件、科技设施等)和科技活动,包括区域所属、具有管辖和调配权的科技资源和科技活动,也包括没有管辖权但坐落在区域内的科技资源和科技活动,如设立在上海的中央直属研究机构,跨国公司等海外机构在上海建立的研究中心等;狭义的区域科技指区域具有管辖和调配权的科技资源和科技活动,如上海市所辖的科研院所、企业科技资源和活动等。与科技本身的构成类似,不论是跨省区域,省级区域,还是省内区域,区域科技都包括科技投入、科技活动、科技产出、科技体制等构成要素。但区域概念不同,区域科技具有明显的不同特征。如果区域是具有明确行政区划的行政主体,则区域科技管理只是政府行政管理的一种职能,可以依赖明确的行政权力和资源运行。当然,由于科技本身具有先导性、复杂性、风险性等特征,科技管理的难度远远高于一般社会活动的管理。如果区域不是具有明确行政区划的行政主体,而是具有某些同质特征的超行政区域,由于缺乏明确、统一的行政权力和资源依托,则区域科技管理的难度明显增加。1.1.2协同与协同创新(1)协同所谓协同,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主体通过协调、合作,在共同完成某一特定目标或任务的过程中,实现各自能力的提升和总体业绩的倍增现象。简单地说,就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主体通过合作,产生大于每个主体单独完成任务时所能够创造业绩的总和,即出现1+1+1远远大于3的效应。协同作为一个词汇,来源于希腊文synergos,本意是共同工作;赋予协同特定的学术意义,则是原联邦德国理论物理学家H.哈肯。哈肯在20世纪60年代深入研究激光理论的过程中,发现在合作现象的背后隐藏着某种更为深刻的普遍规律。1969年,他首次提出协同学这一名称。1971年,哈肯与R:格雷厄姆合作撰文介绍了协同学。作为一个学科,协同学立足揭示系统在外部参量驱动及内部子系统相互作用下,以自组织方式在宏观尺度上形成空间、时间或功能有序结构的条件、特点,以及从无序到有序演化的规律,以使系统形成协同效应。应用基本的经济学和管理学原理进行分析,协同效应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通过不同主体之间的合作,实现了各自能力的互补、拓展和延伸。随着人类社会专业分工的不断深化,以及经济、社会、科技等活动的日益复杂,很多活动远非一个主体的能力能够承担。如完成科技创业任务,既需要掌握先进科技成果、具有驾驭技术发展趋势和能力的专业技术人才,也需要能够有效组织资源、敢于做出决策的创业企业家,还需要具有运作管理经验和能力的职业经理人。这样的三个人才合作创业,由于有了足够的资源支持,专业技术人才的技术开发和创新能力得到拓展;由于有了施展空间,职业经理人的运作才能得到延伸;由于有了创业活动,创业企业家的组织和决策才能得到发挥。第二,通过建立在不同主体合作基础上的专业分工,实现各个主体的业务专精,进而带来总体效益的提高。亚当?斯密在他的《国富论》中,详细地考察了一个制针厂工人的分工合作。在实行专业化分工前,每个工人一天生产20枚针都非常困难;通过建立在彼此合作基础上的专业化分工,每个工人各做一段工作,不仅做到了业务精,也减少了不同工作环节间的不必要移动,每个工人一天平均完成400枚针的生产任务。显然,合作分工导致的业务专精,对提升整体工作效率有重要贡献。第三,通过不同主体之间的合作导致生产规模扩大,进而实现规模效益。从事任何技术经济活动都需要一定的固定成本,在技术经济活动规模较小的情况下,单位技术经济活动分摊到的固定成本相对较高,使得单位技术经济活动的成本也处在较高水平;不同技术经济活动主体开展合作,扩大了总体活动规模,降低了单位活动分摊的固定成本,进而实现总体活动效益的提升。第四,通过不同主体之间的合作导致业务流程的重构与优化,减少了不必要的工作停滞和工作环节。具有紧密联系和前后衔接关系的技术经济活动,前后主体之间的活动往往具有一定的重叠和交叉,不同活动主体开展合作,可以使彼此之间的衔接关系更加紧密,降低和减少活动中的重叠和交叉工作量,进而实现合作活动的效益的提升。(2)协同创新创新是一个由技术知识产生、发展,到不断转移进化,最终借助不同生产要素组合,在商业上实现其价值的复杂过程。从本质上说,创新是不同要素或资源所有者之间的融合。显然,完整的创新必然包含不同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高效的创新应该建立在不同主体协同的基础之上,高效的创新系统应该是一个协同系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创新过程的协同特征。第一,创新的最初形态往往来源于个体的知识、观念、意识和思想,是源于个体的创造性活动;但创新的发展、特别是重大创新的发展和实现需要知识在不同主体之间的传递和交换,需要不同主体的互动和交流。因而,从创新的知识发展角度而言,需要实现不同知识主体之间的协同。知识的交流和互动,是实现协同的最常见形式。正如人们通常所说:“你给我一个苹果,我给你一个苹果,每个人仍然拥有一个苹果;你给我一个知识,我给你一个知识,每个人至少拥有两个知识。”第二,创新是以市场实现为标志、以追求超额垄断利润为目的的商业性活动。初始的技术知识创新动机可能各不相同,但创新根本的追求在于获取超额垄断利润。为了实现创新的商业价值,需要不同产生要素所有者的相互认同和彼此承诺;为了保证创新的超额垄断利润,需要外部市场对创新的有效保护和激励。因而,从创新的经济价值实现角度出发,需要不同要素拥有主体和市场的不同责任主体实现有效协同。第三,创新是充满风险的创造性建设过程。创新需要胆识、毅力,同时,脆弱的创新也需要必要的要素支持、环境支撑和制度保障。因而,尽管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家,但成功的创新需要政府、研究机构、客户、金融机构等的综合作用。因而,从破解创新风险、提高创新成功率的角度出发,需要企业家、政府及桥梁中介之间的协同。第四,创新活动不仅是一个系统工程,而且是一个在更大背景下的社会经济系统,创新与外界有大量的信息和资源交换,受外部环境的制约与影响。因而,创新需要构建一个能够不断产生、识别、评估创新机会,并促使其发展转化、实现潜在价值而相互联系和作用的动态网络。因而,从实现网络有效联结和运作角度出发,居于不同位置及环节的主体之间应该实现协同。1.1.3区域科技协同创新将区域科技与协同创新的概念结合起来,便形成区域层次的科技协同创新。当然,不同类型的区域,其科技协同创新的形式和类型也不相同。具有明确行政区划、作为一个独立行政主体的区域,由于具有共同的发展目标定位,实现区域科技协同是一种必然要求。对于超越行政主体、不是一个独立行政区划的区域,是否存在区域科技协的必要性?以及区域协同创新的目标和形式等,都需要进行深入研究。下面我们从相互依赖关系及追求利益最大两个角度来说明非独立行政区划科技协同创新的必要性。

图书封面


 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研究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1条)

  •     纸张不错,内容挺好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