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大博弈(下)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 国际经济 > 石油大博弈(下)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9
ISBN:9787508612454
作者:丹尼尔·耶金
页数:270页

作者简介

《石油大博弈(下):追逐石油、金钱与权力的斗争》是对石油历史的一个全景式的扫描——对财富与权力的争夺总是伴随在石油周围。这种争夺动摇了世界的经济、支配了战争的结果并且改变了人和国家的命运。《石油大博弈》既是20世纪一段波澜起伏的历史,也是一段石油发展史。这部历史的场景极其宏大——从宾夕法尼亚第一口油井的钻出,到两次大规模的世界大战,再到伊拉克对科威特的入侵和“沙漠风暴”行动,最后到2008年,作者又把锐利的眼光瞄向了全球迅速大飙升的油价……
《石油大博弈(下):追逐石油、金钱与权力的斗争》的角色众多,从石油投机商、市井无赖到石油巨头,从温斯顿·丘吉尔、伊本·沙特到乔治·布什和萨达姆·侯赛因。作为一部关于石油的权威性作品和理解我们这个世纪的文献性作品,《石油大博弈》是一部非常有深度、意义非凡的经典作品。

书籍目录

第五部分 碳氢化合时代:新角色与新危机
第二十一章 新的重心
第二十二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石油秩序
第二十三章 五五平分——石油交易的新协议
第二十四章 “老摩西”与伊朗
第二十五章 苏伊士运河危机
第二十六章 “发现大象了”
第二十七章 复杂局面中的欧佩克
第二十八章 碳化氢人的时代.
第六部分 争夺世界控制权
第二十九章 相互交织的年代:国家VS.公司
第三十章 石油武器
第三十一章 “以生存作赌注”
第三十二章 欧佩克对石油的统治地位
第三十三章 各国石油政策的调整
第三十四章 第二波震荡:大恐慌
第三十五章 “我们命在旦夕”
第三十六章 石油成了极端重要的商品
第三十七章 让人冷汗直流:石油价格会下跌到什么程度?
尾声
致谢
大事年表
译后记

编辑推荐

《石油大博弈(下):追逐石油、金钱与权力的斗争》荣获普利策大奖,《财富》杂志推荐的商业人士必读书。  石油就是财富,石油就是权力。  历史上的历次石油危机引发了怎样的政治斗争和国际冲突?现在全世界正在面临新的石油恐慌,石油消费大国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吗?  全球石油问题顶级权威学者集大成之作;《财富》杂志推荐的商业人士必读书,荣获普利策大奖;商界、学界、政界知名人士和权威媒体倾力推荐;自出版以来,在全球合图书排行榜一直名列前茅。  《石油大博弈》是我所看到的最吸引人手石油著作。它通过叙述石油历史将其巨大政治作用生动地展现给读者。读了这本书我们能更深刻地领悟到国际关系的本质。                 ——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教授 阎学通  《石油大博弈》一书所涉及的场景是错综复杂的,既有国家和公司利益的相互交织,也有利益冲突、战略制定、局势误判等的精彩博弈。                 ——美国前国防部长、前能源部长 詹姆斯·施莱辛格  如果不读一读丹尼尔·耶金先生的这部《石油大博弈》,我们根本就无法了解20世纪这个石油的世纪……

内容概要

丹尼尔•耶金不论是在国际问题或是石油产业的研究上,都是当今全球顶级的权威专家。除了创作出版了经典名著《石油战争》之外,他还写作过两部著作,它们是:《粉碎的和平》与《能源的未来:哈佛商业学院能源项目报告》。《粉碎的和平》一书成为探讨冷战起源的经典巨著;而后者在欧美、日本也都广受欢迎。
丹尼尔•耶金是耶鲁大学的硕士,剑桥大学的博士,并曾经任教于哈佛大学商业学院和肯尼迪政府学院。目前,他是剑桥能源研究协会的总裁。这个公司称得上是当今全球顶尖的能源咨询公司。《石油战争》自1991年1月在美国出版以来,不但在学界备受推崇,在全球畅销书排行榜上也一直名列前茅。

章节摘录

第五部分 碳氢化合时代:新角色与新危机 第二十一章 新的重心   战争期间,在沙特工作的美国石油专家减少到一百人左右。在全球的武装冲突中,沙特的石油开发被忘诸脑后。然而1943年末,埃弗里特•利•德戈尔耶的到来无疑标志着沙特并没有被那些在战争将要结束时思考着未来的人们所忘记。 没有人比德戈尔耶更能体现20世纪上半叶美国的石油工业及其突飞猛进的发展史。作为地质学家、企业家、革新者、学者,他几乎涉及了石油工业的每一个重要方面。德戈尔耶出生在堪萨斯州的一所小茅舍,成长在俄克拉何马州,曾在俄克拉何马州大学地质系学习。当他还是一名大学生时,就曾离校前往墨西哥。在那里他于1910年发现了巨大的波特罗德拉诺4号油井。这座油井每天喷油11万桶,开辟了墨西哥石油的“黄金走廊”和黄金时代。该井是已发现的油井中产量最大的一口,它为考德雷/皮尔逊集团的石油好运和德戈尔耶无与伦比、经久不衰的声望奠定了基础。那还仅仅是开始。在将地球物理学应用到石油勘探方面,德戈尔耶的贡献比其他任何人都大。他首创地震仪,这是石油工业中最重要的创新之一。20世纪30年代末,他创办了德戈尔耶和麦克诺顿公司,该公司成为世界上一家主要的石油工程咨询公司。这一创新满足了独立评估石油储量这样一种新的需要,为银行及其他投资者投入资金提供了依据。德戈尔耶在40多岁时已是腰缠万贯的百万富翁。他当时每年的收入平均在200万美元左右。后来,他对挣钱变得有些厌倦了,并放弃了许多赚钱的机会。他的兴趣比石油和金钱要广泛得多。他是得克萨斯管弦乐团的创办者,并且是一位著名的研究墨西哥的历史学家。  许多年间,有着狮子般脑袋、矮小、直率而精悍的德戈尔耶,是石油工业界中一位人人熟悉、受高度重视的人物。在那里他的话很有分量。战争爆发时,他被召到华盛顿,在战时石油管理局担任哈罗德’依克斯的一名重要副手,负责协助组织和合理安排美国全国的石油生产。1943年,他受命率领一个特别的外交代表团去评估沙特和波斯湾其他国家的石油潜力。当时,在事关重大的激烈争论中,中东石油问题成为争论的焦点。在这之前三年,即1940年,德戈尔耶曾在得克萨斯的一个团体做过一次关于-中东石油的谈话。他说:“我很冒昧地预言:我们所考虑的这个地区在今后20年内将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石油产区。”现在,他有了亲自去考察的机会。在战时,到中东去不是件容易的事。第一站是迈阿密,飞机在着陆时,一只轮胎爆了。就近等待转运之后,德戈尔耶和代表团的成员终于搭乘上军用飞机,飞越加勒比海到巴西,再到非洲,最后抵达波斯湾。他们的旅行路线是依次到伊拉克、伊朗、科威特、巴林,最后到沙特阿拉伯,去察看现有的油田和其他已经探明的储油结构。德戈尔耶在给妻子的信中说:“在这次旅途中,我们只看到一片相当贫瘠的土地……事实上,与我们到过的一些地方比较起来,得克萨斯是一座花园。”主人以羊眼大菜盛情款待,德戈尔耶则吃法娴熟。他沿途注意观察许多奇特的景致。地质学触发了他的联想——在沙漠旅行中,他以富有经验的眼光发现调查线索,又从地图、油井报告和地震勘探中找出进一步的线索。在沙特,3处已经喷油的结构估计储量有7.5亿桶。但是,相似结构的鉴定表明储量还要大得多。在海湾沿岸的其他国家情况同样如此。物质条件虽然艰苦,但却值得花费几倍的努力。由于德戈尔耶是一位石油专家,对他来说,阿拉伯半岛的贫瘠沙漠是传奇故事中的福地。在半个世纪的石油生涯中他从未见过如此巨大的储油量。1944年初回到华盛顿时,德戈尔耶报告说,这个地区(包括伊朗、伊拉克、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巴林和卡塔尔)已探明和可能探明的储油量总共约达250亿桶。其中,沙特阿拉伯约占20%(约50亿桶)。他是一个谨慎稳健的人,实际上他觉得储量要大得多。一个听起来好像精神错乱的估计——这个地区的储量高达3 000亿桶,仅沙特阿拉伯就达1 000亿桶——就是来自他的旅行的结论。比任何数字更重要的是德戈尔耶对这些巨大储量的重要性的评估。他说:“世界石油生产的重心正在由墨西哥湾一加勒比地区向中东一波斯湾地区转移,而且这一转移会继续下去,直到重心在这个地区牢固地确立。”由一位深深植根于美国工业界的人士说出的这个评价,宣告美国在世界石油中的地位正在下降以及它的主宰地位的终结。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生产了90%盟国所用的石油,但那只是它充当世界供应者的角色达到顶峰的标志。它作为出口国的日子会很快消逝。然而,德戈尔耶的讲话不仅仅是一席颂词。它是石油工业发生重大转向的预言,这对于世界政治趋向将会有深刻的影响。  英国政府长期以来积极参与中东的政治和石油生产,而美国却大大地忽略了该地区。小心谨慎地打交道反映了这样的事实:毕竟中东的石油生产仍然极为有限。1940年,这个地区(包括伊朗、伊拉克和整个阿拉伯半岛)生产不到世界石’油产量的5%,而美国的生产占世界石油产量的63%。然而,当时就有人看到“重心”正在转移。1941年春,加利福尼亚一阿拉伯美孚石油公司的副总经理詹姆斯’特里’杜斯给德戈尔耶写信说,他正“越来越密切地注视着波斯湾”,“我们在那个地区拥有的油田与在美国甚至东得克萨斯的任何油田是不可同日而语的。石油的储量是不可思议的,我不得不经常擦亮自己的眼睛并像农夫一样说——‘哪里有这样的牲口’。”但是,那时轴心国还在进攻苏联和北非。中东处于危险中。结果,在沙特阿拉伯剩下来的美国人大都不是致力于开发石油,而是在做相反的事:他们计划在遭到轰炸的情况下如何保护油井(用水泥封住油井)和在他们抵抗德国军队进攻时如何毁坏油井。由于同样的理由,在科威特和伊朗的油井也都堵塞了,所有这一切都是在英国和美国军队与政府当局的协作下完成的。即使如此,美国对沙特阿拉伯和中东的方针也将要改变。战争阻止了朝圣的人流。干旱及其带来的谷物歉收使事态更加恶化。传统的工业——刀剑制造业、皮革作坊——难以创造足够的收入来弥补损失。到1941年,伊本•沙特再次面临严重的财政危机。这位国王不得不面对严酷的现实。正如他在1942年向一位美国人表白的:“阿拉伯有宗教,但是盟国有钱。”于是,伊本。沙特再一次向英国——他的一举一动都是在英国的政治势力范围之内——和加利福尼亚一阿拉伯美孚石油公司以及其他的两家美国母公司——加州美孚和德士古公司请求援助。这些公司不想为未来的生产提供任何更多的贷款,特别是在其自身的发展受到束缚的时候,但是它们无论谁都不愿冒失去特许租让权的危险。也许华盛顿会进行援助。或许还进一步暗示:某些援助可能按“租借法案”规定的租借办法来提供。但是,国会授权的“租借法案”是对“民主的同盟国”提供的。可沙特阿拉伯偏巧是一个王国,不是民主国家,而且伊本.沙特不像英国的国王,不是一位立宪君主。终于,经过艰难的辩论之后,罗斯福决定芙国完全不予提供任何援助。1941年7月他指示他的一位助手说:“请你告诉英国人,我希望他们能够关照沙特阿拉伯国王。这个国家距离我们是远了一点。”英国人前来提供援助,其中包括价值约200万美元的新铸硬币,而且英国的谖助将会继续大量增加。但是,美国的石油专家极力使伊本•沙特国王相信,英国的这种援助实际上是美国的,因为英国也是美国援助的接受者。石油专家解释说,那意味着这种援助实际上来自美国。它正是由美国间接提供的。  “我们正在耗尽石油”美国参战后,在1942年和1943年,根据新的前景全面地重新确定了中东的重要性。石油被看做是战争的紧要战略物资,是国家实力和国际优势的基础。如果说有一种资源正在影响着轴心国的军事战略,那就是石油。如果说有一种资源能够挫败它们,那也是石油。由于美国几乎是独家为整个同盟国的战争努力提供燃料,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消耗着自己的资源,对资源短缺的担心开始增长。同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相似,这是对美国的石油地位抱悲观主义的又一个时期,但是这次由于战争而更为紧迫得多。普遍和持续的短缺对美国的安全及其前途将意味着什么呢?在20世纪20年代末和30年代初,美国新“发现的和新增加的探明石油储量曾急剧的增长。但是,从30年代中期以来,虽然美国对现有的油田进行新的条例管制,然而新油田的发现率却下降得非常厉害,从而导致形成这样的看法:将来再发现石油会更加困难、更加费钱和更加有限。石油新发现的急剧下降吓坏了那些负责为全球战争供应燃料的人。1943年战时石油管理局的石油储量管理部负责人说:“收益递减律正在变得有效,”“由于新油田没有形成和石油储量毕竟有限,石油供应耗尽的时间迟早会到来的。”他补充说:“对美国来说,发现石油的幸运日子基本上已成为历史。”内政部长哈罗德•依克斯同意这个观点,他在1943年12月发表的一篇文章用了一个明确无误的标题——我们正在耗尽石油!在这篇文章中,老吝啬鬼警告说:“如果发生第三次世界大战,那将不得不利用别人的石油作战,因为美国将没有石油……美国的王冠——象征着这个世界石油帝国至高无上的地位——眼看正在滑落下来。”   这种悲观的分析只能导致一个结论。这就是,虽然那时石油从美国港口流向整个战争前线,但是美国注定会变成一个石油净进口国——这是一种历史性的转变和一种带有潜在重大安全含义的转变。战时围绕美国石油资源的悲观情绪产生了有名的“保护资源理论”——它主张美国特别是美国政府,必须控制和开发国外的石油储藏,以减少国内供应的消耗,为将来保存石油,从而保证美国的安全。私人企业中的共和党人甚至要求政府直接干预国外的石油租让权。为此,共和党参议员亨利•卡伯特•洛奇声称:“历史没有使我们确信,私人企业能够独力捍卫国家利益。”至于何处能发现这些国外的石油储藏,答案只有一个。国务院经济顾问赫伯特•菲斯是这样说的:“在所有的情况调查表中,铅笔赫然停在一点上,这个地方就是中东。”  ……

图书封面


 石油大博弈(下)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石油战争》一书所涉及的场景是错综复杂的,既有国家和公司利益的相互交织,也有利益冲突、战略制定、局势误判等的精彩博弈,甚至还穿插了一些愚蠢而荒唐可笑的行动。但它的叙述是极其巧妙的。”
  •     “如果不读一读丹尼尔•耶金先生的这部《石油战争》,我们根本就无法了解20世纪这个石油的世纪……《石油战争》极其精彩,石油开创者、实业家和政治人物等角色在他的笔下显得有血有肉……它虽然包含了大量的历史细节材料,但却写得精彩、生动,读起来让你精神振奋……”
  •     本书关于石油起源、发展的描述让人不忍和卷,但是结尾部分关于近代、当代石油的斗争却语焉不详,再次让读者认识到有关石油的核心利益仍然被严实的包裹着。书中明确透露的信息是石油很重要,但不是不能替代的,既得利益者有着合谋维护石油作为主要能源地位的极大动机和事实行动。但是,读者只能从书中接近白描的表象中隐约猜测,中东诸国的独立是冷战产物,核能及其他新能源的发展受到石油的压制。本书作为了解历史的读物是不错的,但是期望不能过高。

精彩短评 (总计58条)

  •     快递员还挺好!
  •     价格再便宜些
  •     深入浅出的叙述,非常值得一读
  •     对于石油发展史不是很了解的人此书是不错的选择!
  •     不许多说,质量可靠,就等着读内容了。
  •     分析的透彻!
  •     再读一遍
  •     好评!!
  •     正在阅读中,感觉故事般的叙述中隐藏着智慧。
  •     对作者丰富的史料感到惊讶,很详细,可读性强。通过此书,可以对西方国家的石油战略的来历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对我国缺乏对石油战略的研究感到惋惜。同时,对我国现在采取的全球化石油开采规划感到担忧:我们没有相应的军事保障,而石油富开采区多是政治不稳定地区,投资这些地区的风险值得关注。
  •     杰作,用另一个视角看世界经济的变迁
  •     了解认识世界的不同角度,心灵会有不同的震撼。这书值得读一读
  •     书还是相当相当不错的,很喜欢,推荐一下,强烈推荐
  •     石油大博弈,是了解石油,以为整个世界经济的风向标
  •     石油是工业的血液,石油也是战争的原因!这本书写的非常好,希望大家多读下,你就会理解为什么会有伊拉克战争,为什么普京那么牛!
  •     太严肃了, 想把石油历史宏观而全面的叙述太难了. 还要配合一战 二战 经济危机等书一起看才成. 太麻烦.而且现在的战争石油未必是主角了, 只不过对于国家消耗来说作用很大. 现在战争早就是电子化了
  •     石油大历史
  •     这本书的上部是看的同学的,写得很好,很透彻
  •     是我目前所看到的反映人类石油能源开发、使用、争夺最精彩的大国战略搏弈史,比恩格尔的那一部肯定是好得多吧。
  •     就是书的纸质太差了
  •     Audio Book
  •     在图书馆看到了“石油大搏弈”(上),待看下册而未得。但已对工业能源时代的石油开发与地缘政治搏弈有了很深的印象。感觉比恩道尔的“石油战争”要详实、生动些。
  •     终于把上下册两本都干掉了,每一次读都很专注,就好像崔守军的魅力无法不让人陷进去。虽然很多人名倒最后也没有记住,但是带着对崔守军的热爱和对美国与中东的关注,还是吸收了很多知识。
  •     值得收藏并研究的一套书
  •     挺方便的,送货挺快,还可以到付,质量也不错
  •     老耶的书,还是推荐读读
  •     了解历史和内幕有利于了解全局。
  •     但名字挺吸引人
  •     opec
  •     了解近代史和经济史的一条重要线索。有些部分稍显啰嗦。
  •     叙事手法有问题,不易读下去
  •     了解世界了解石油,你会发现你真的很多事都不知道,多看看书吧,受益无穷。
  •     好一个大历史
  •     书挺大挺厚的。就因为看了这个,我职称英语考试翻译题就简单多了,因为翻译考的就是早期开采石油用于煤油的提炼。哈哈。不错。
  •     一本相当不错的石油史,我应该早一点看到它。
  •     当当发书的速度又提高了,4号晚上下订,昨天就到了,比上个月提高了不少,是不是有分销仓库了哦。在网上一看到这部书,马上就来买了。这是部老书,旧书新译。十多年前就有了中译本,只不过那时书名不同罢了。这部书在美国1991年就出版了,1992年获得了普利策纪实文学奖。1992年新华出版社就翻译出版了,名字叫《石油·金钱·权力》。刚才把电脑里旧版的调出来看了下,新旧版本都是一个叫艾平的领头翻译(旧版版权页上说钟菲翻译,看译者的话中找不到钟菲这个人,什么简称,猜不到,只看到艾平带队),翻译团队中还有些人新旧版中都有,十多年了还在一个团队真是不简单,凝聚力强悍。好像就那几年上海译文出版社也有一个中译本,书名叫《石油风云》,懒得去查了,应该大致不差。书怎么样,新版本才拿到,只翻了下目录,与旧版本相比,章节、目录内容有些调整,估计本质没有什么变化,毕竟是旧书。有兴趣大家可以去核对下新版的译后记与旧版的译者的话,粗看之下,老艾(艾老?)只改了些译者的名字,改了落款时间,四化建设改成了发展建设,还有最后一句话删去了。(我的习惯,看书先看前言,后记,目录,简介)书怎么样,说实话,不打算细看,只打算收藏。旧版看过几次了,去年石油涨价都再次复习了一遍。旧版年代较早,等我知道,早已没有了踪迹,只找到了电子版本解馋。新版上市,先买为快。暑假时,在当当买了本书,《石油战争》,结果晚上发现中央电视台在推荐。结果,觉得有些过了,内容不说了,看看书名就清楚了,英文名字和中文名字说的是一个意思吗,遭了翻译者或者出版商的道了,取了个最时髦、最时尚、最眼球的书名。话说回来,书名真的重要,本书才该是真正的石油战争。
  •     速度快,书的质量也很好!喜欢!
  •     这本书上海译文出版社在97年出版过,书名叫《石油风云》现在是中信出版社,纸张差了点。
  •     终于读完了上下两集,感觉还是震撼。读得仔细就是在读一部历史书,其中的“石油”一词贯穿了世界一百多年的历史,现在热点的“地缘政治”,“外交政策”,“全球一体化”都是与“石油”息息相关,历史应该了解并且被记住和借鉴。书中鲜有中国的身影,但是现在的中国发展却不能与之分割。这段时间中国的外交举动也有“石油”等能源的影子,中国也在为自身的发展寻求更稳定更安全的世界环境,这是我们应该和必须做,而现在正是时候。
  •     一本关于石油历史全景式的书,厚重,读了很长时间。从石油勘探、开发者,到实业家,从公司到国家之间的利益冲突,战略制定,战争格局,形形色色各种人物粉墨登场。气势恢弘,一部以石油为视点的世界历史。
  •     质量很好,经典的书了
  •     既然是一套书,怎么没有套装在一起卖?而且下册的折扣把上册的价格提升了很多,这样一来就是逼着大家同时买两本高价书。这也太不厚道了!虽然很想买,但是由于以上原因,一直没有订购.
  •     同上
  •     好书是绝对的 没得说 不过送货有点慢 不给力 比京东差一天
  •     08年的时候买了上册 看下来发觉不错 当时金融危机 国际石油价格大幅度下跌 3年多后再买了下册 读起来感觉不错
  •     非常非常好的一本书让我读得很入迷
  •     全城雾霾,应个景儿,把这个系列看完吧。(上)看的津津有味,(下)有点读不落去啊,,,读到一半是在读不动了,缓一缓先
  •     石油,不是花生油,所以不是你想象的那样石油,不是花生油,所以不是你想象的那样石油,不是花生油,所以不是你想象的那样石油,不是花生油,所以不是你想象的那样石油,不是花生油,所以不是你想象的那样石油,不是花生油,所以不是你想象的那样石油,不是花生油,所以不是你想象的那样石油,不是花生油,所以不是你想象的那样石油,不是花生油,所以不是你想象的那样石油,不是花生油,所以不是你想象的那样
  •     还没来得及细读,但包装至少是完好无损
  •     凑合着看吧,不是特别喜欢。
  •     作者比较完整的阐述了石油的历史与博弈,必看经典经济学读物!
  •     事实清楚。但文学性不强,翻译不很通顺,出版太早,观点过时。
  •     无法弄懂为何出版社总喜欢弄上下集。作者可能由于上集写完了,就立马出版了,等过段时间再出下集。而中译本难道不能等两部都出来了放一起吗?
  •     正在看,价格合适
  •     三月中旬听完,将近600分钟很好的享受,发人深省。无论石油还是电力,起步艰辛还走了很多弯路。石油垄断照明燃料没多久就被横空出世的电逐步取代。加上供给暴增,一通石油最低几美分比不上一桶水。直到动力燃料用油的确立,财富和权利伴随黑金至今—左右世界! 自问,而今或以后那种变革的影响媲美油、电?互联网应用、物联网可堪重任?怕是不能。核呢?
  •     下部基本上是一部当代史,中东史
  •     分上下两册,算是巨著了。资料很丰富,行文也很流畅,可读性很强。若有注解,学术公信力会更强
  •     这是一本关于石油历史的书籍,与石油相关的任务有投机商人、垄断商人、独裁者、石油巨头、共产主义、民族主义等等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