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的文化与传播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 各部门经济 > 广州的文化与传播

出版社:中山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9
ISBN:9787306034625
页数:147页

作者简介

什么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谁引导了广州的文化潮流?《广州文化与传播》不进行理论抽象,而选择一批领潮流之先的“行业”现象作为载体,阐释广州独步时代的必然性——也说明广州的被仿效,实际上是人们对自主、多元、个性化生活方式的选择与尊重。
第五卷《广州的文化与传播》延续了对广州先进一步探索聚焦。

书籍目录

文化是一种生活方式(代序)一、“珠江模式”先知先行  孕育于竞争中的“珠江模式”    多种压力一种选择    总体改革新思维    “珠江模式”一石千浪  三大板块锐意创新    活用新闻信息服务市场    个性化主持的出台    热线电话的互动革命  旧平台新功能    功能定位的更新    致力于办看得见的广播    广播创造大众娱乐二、“广货北伐”的启示  不仅仅是“北伐”    “广货”源流观    作为现象的“广货北伐”    “广货”引领的观念更新  创新求变为道    求变制胜创造市场    专业创造品牌    “广货”扩张新战略  文化平台的内强策略    文化:既是内核也是外延    文化产业也“北伐”    关于“新粤商”的主题词三、岭南文化时报:在岭南看中国  上世纪90年代的思考转换    反思、检讨与设计    边缘与批判立场    批判是建设的前提  以小报为大报    担当大报的作为    专版组织中的事事关心    岭南文化的更新视野  价值标尺的检验    阅读.精神高地    参与:面向田野    一个城市与一份报纸四、先行培育的市民社会  市民社会的基础    单位的“解构”    公益:互助作为组织资源    民意调查第一步  第三种力量的先知先动    始于身边的社区管理    转变中的行业社团角色    网络平台与网络公民  民主政府的推进与成长    “广东现象”的由来    “家常便饭”听证会    维权意识在苏醒后记

图书封面


 广州的文化与传播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昨天晚上,在台灯白炽的灯光下,读这本书,不是因为这本书的价值多么高,只是拿来消遣,让我读下去的,是第一篇讲了“珠江模式”的发展过程,了解了我曾经采访到的,曾经大举推进这一模式的前广东电台的副台长(后来在香港亚视和凤凰卫视从业)让我了解那段历史,值得回味。而最让我意外的,是《岭南文化时报》的存在,这个由广州社科院主办的所谓小报,却引领了一个时代的潮流。这本书所还原的《岭南文化时报》历史,一直以小报、远离主流、边缘和批判联系在一起。“由青年学子创办的这份《时报》,是一块新开垦的精神实验园地。面对以大众传媒为主体的功利化文化洪流,我们想记者这块小小的阵地,寻觅、团结更多的精神同道,联手对世纪末的通俗化倾向作顽强的抗击。在这里,真理、理想之类日益被淡忘的价值观念,公正、客观之类监趋逸夫的新闻立场,将得到应有的重视。”在人语喧哗的当代环境中顽强的表达自己的声音。而时报的姿态与立场是鲜明的:拒绝主流,追求边缘化,与一致性保持距离——这种激进,突然让我想到了五四,想到了第二次国人的板报高潮!没错,她依旧发生在广州!发刊词中,“办报是一种文化行为,但它又不是孤立的现象,许多本来应有的声音与颜色,都会在世俗生活得滚滚红尘面前变弱、变淡。为了达到‘应该’的目标,不仅需要学养,更需要毅力和勇气,这,我们愿意担当”。“严肃的、向公众负责的报刊恰恰是敢于批判流行趣味、敢于得罪公众的,它所发出的,常常是一种批评的声音,一种甚至是少数人的话语。这种声音并非刻意地与大众对着干,而是要提醒公众不要被匿名的‘他人’牵着走,不要被虚假的需要遮蔽心灵。”刻意与主流保持距离是出于办报立场的自觉,但这样的“反主流”是要冒风险的,这样一种与众不同的独立立场,是要成周来自各方面的压力的。但后来,时报的这一立场已经不仅仅是报人自己的坚守了,而成为了学界的一个共同的市场,一种合力,一种趋势,形成了真正的团结与集合不同声音的阵地。作为一份以文化传播作为号召的地方报纸、旗帜鲜明地批评现实,以文化批判为手段,倡导的是被遗忘、被掩藏的社会精神价值。在极短的时间内,时报奇迹般地集结了一大批同仁,制造了一个文化圈,而这一阅读平台也成为一个精神的阵地,同时成为学界与大众共同关注的目标。如今,这样一种革命时期的语言已经有点“不合时宜”了,由于时报提供了不同于其他媒体的立场与视野,尤其是对问题的解释的不同方式,时报由此而营造了一种特殊的阅读品味和感召的力量。在思想力量游离的广州,时报不仅成为一个思想的集结点,而且还是一个精神追求的标尺。如果今天还有机会继续办报,有可能办成这样形式的报纸吗?吴重庆直言做不到了。直到今天,我们都还未当日时报产生的背景、成长的过程感到不可思议。一是没有商业因素,不受商业目标的控制二是没有被意识形态所左右,它的出现于成长是思想控制的“游散期”三是自己“操刀”,几本没有主管部门的干涉,编者的立场思想得以贯彻其中。198年12月30日,在时报上的黑底白字上印着一则简单的启事,内容很简单“上级指示,本报必须在1999年暂停出版”。而现在我们能做到的,又有什么?

精彩短评 (总计3条)

  •     我只记得里面有一个吴重庆,办了一个岭南文化时报。后来就没有后来了。
  •     对《岭南文化时报》的介绍记忆深刻,我觉得广州高校的新闻学院应该开一课时介绍下这份报纸的来龙去脉。
  •     讓人對廣州(粵)文化有更進一步的認識。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