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区复垦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 各部门经济 > 矿区复垦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

出版社:中国农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1970-1
ISBN:9787109123885
页数:160页

作者简介

《矿区复垦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是关于研究“矿区复垦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的专著,书中具体包括了:国内外矿区土地复垦工作比较、国内外土地利用结构研究的不足、矿区复垦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的理论基础、系统状态变化的可能方向、矿区复垦土地利用结构生态优化研究等内容。

书籍目录

摘要1 绪论1.1 问题的提出1.2 国内外矿区复垦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现状综述1.2.1 国内外矿区土地复垦工作比较1.2.2 国内外矿区土地复垦技术比较1.2.3 国内外矿区土地复垦目标比较1.2.4 国内外矿区复垦土地利用结构差异比较1.3 开展本课题研究的意义1.3.1 国内外土地利用结构研究的不足1.3.2 开展本论文研究的意义1.4 本文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1.4.1 研究内容1.4.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1.4.3 本论文研究背景与数据来源1.5 本章小结参考文献2 矿区复垦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的理论基础2.1 可持续土地利用理论2.1.1 土地与土地利用2.1.2 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内涵与实质2.2 土地合理利用理论2.2.1 土地合理利用的内涵2.2.2 土地合理利用系统2.3 系统结构理论2.3.1 系统结构原理2.3.2 系统状态变化的可能方向2.4 土地利用优化评价理论2.4.1 合理性与可持续性的关系2.4.2 土地利用景观优化2.4.3 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方法2.5 本章小结参考文献3 矿区复垦土地利用结构生态优化研究3.1 矿山-周边土地复合系统3.1.1 矿区的概念3.1.2 “矿区飞地”3.1.3 “矿区飞地”可持续发展3.1.4 “矿区飞地”土地复合利用系统3.2 生态足迹法模型3.2.1 生态足迹的概念及内涵3.2.2 生态足迹的计算模型与步骤3.2.3 世界及我国生态足迹成果3.3 矿区生态足迹表达3.3.1 “生物生产型土地”在矿区生态足迹计算中的修正3.3.2 我国主要矿区生态可持续类型评价3.4 矿区土地利用类型数量结构优化3.4.1 生态足迹的多样性指数3.4.2 生态经济复合系统发展能力3.4.3 矿区复垦土地利用数量结构优化3.5 本章小结参考文献4 矿区复垦土地空间结构优化研究4.1 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要素4.1.1 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的实质4.1.2 土地景观空间结构的生态要素及组合4.2矿区生态景观变迁及驱动因子4.2.1矿区生态景观4.2.2矿区生态景观变迁及定量分析4.3 矿区复垦土地利用结构优化4.3.1 当前我国矿区复垦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模式4.3.2 我国矿区复垦土地利用景观格局优化4.4 本章小结参考文献5 矿区复垦土地利用结构产权优化研究5.1 传统的矿业用地模式产生的问题5.1.1 社会问题5.1.2 经济问题5.2 当前矿业用地模式和土地复垦制度实践及问题5.2.1 当前矿业用地模式和土地复垦制度实践5.2.2 当前矿业用地模式和土地复垦制度实践存在的问题5.3 矿山复垦土地利用结构新模式总体设计及实践5.3.1 模式设计原则5.3.2 矿山复垦土地产权新模式设计思路5.3.3 矿山复垦土地产权新模式设计实践5.3.4 矿业用地“股份制”新模式的社会效应5.3.5 政府优惠政策的扶持5.4 本章小结参考文献6 矿区复垦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实证研究6.1 华丰矿区概况6.1.1 华丰矿区自然特征6.1.2 社会经济情况及土地利用现状6.2 华丰矿区生态持续类型评价6.2.1 华丰矿区生态足迹计算6.2.2 华丰矿区生态承载力计算6.2.3 华丰矿区生态赤字6.3 华丰矿区复垦土地利用结构优化6.3.1 华丰矿区复垦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原则6.3.2 华丰矿区复垦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目标6.3.3 华丰矿区复垦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方法6.4 结果与分析6.5 本章小结参考文献7 结论与展望7.1 研究成果与结论7.2 本研究的创新点7.3 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章节摘录

  2矿区复垦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的理论基础  2.1可持续土地利用理论  2.1.1土地与土地利用  (1)土地的内涵  土地不仅是重要的生产资料、劳动对象,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与保障,一方面由于人口的不断增加,打破了在原有技术条件下实现的人地平衡,造成土地资源短缺,使人们不仅关注土地的生产力功能;另一方面,人类正在运用新的技术拓展土地利用的形态,使土地利用由平面形态向立体形态转变,并通过调整土地生产关系扩大土地生产力的内容(并通过制度要素)。由此促进了土地内涵的不断变动。国内对土地的认识目前主要有以下几个层次:  一是[1]土地即土壤。土壤学家、农学家眼中的土地通常都是指土壤,因为农业生产对土地的利用主要是土壤。这是对土地较低层次的认识。  二是[2]土地是地球的陆地表面,包括内陆水域与滩涂。这是通常对土地的狭义的定义。地球表面一般包括海洋、大陆、内陆水面、高山和南北极冰川。而人们通常把地球外壳的陆地部分、由泥土与砂石堆成的固体场所、也包括内陆水域等称为土地。目前土地管理部门调查统计、登记和管理的主要是指这部分土地。  三是[3]土地是指地球整个表面,包括了陆地和海洋。地质研究结果表明,几乎所有的大陆在漫长的历史时期经过反复升降运动,时而下沉被海水淹没,并接受巨厚的沉积,时而上升,露出海面,遭受侵蚀,陆地与海洋并没有绝对意义的划分,现代的海洋只不过是因下沉而被海水淹没的大陆,即所谓沧海桑田之变化,大陆架则是两者之间的过渡。因此,土地还包括地球表面的海洋部分。地球表面海洋与陆地面积之比为2.4:1。  四是[1]土地是地表上的立体垂直剖面。澳大利亚地理学者克里斯钦等人编写的“综合考察方法论”中认为“土地是地表上的一个立体垂直剖面,从空中环境到地下的物质层,并包括动植物群体,以及过去和现在与土地相联系的人类活动。”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先生提出建立“地球表层学”的主张,并认为地球表层上至对流层的顶层,下至岩石圈的上层,其层厚约10~12公里。这一概念包括了地下矿藏、可利用的地下空间和地上的大气、水、环境等,是一个立体的土地,即所谓土地的立体观。这一定义被反映到FAO(联合国粮农组织)发表的《土地评价纲要》中,进一步将土地定义为:包含地面以上和以下垂直的生物圈中一切比较稳定或周期循环的要素,如大气、土壤、水文、动植物密度,还包括人类过去和现在活动及相互作用的结果。  上述定义体现了土地生产力内容的不断扩充过程。本文更推崇土地的系统观,土地的内涵不仅是土地生产力的扩充过程,也包含了土地生产关系的不断完善。土地系统是由耕地、林地、牧草地、水域、建设用地等子系统组成的物质大系统,每个子系统都是由植物、动物、微生物等生物成分和光照、土壤、空气、温度等非生物成分共同组成的,通过与经济、社会系统进行物质、能量与信息等的交换实现土地系统质的变化。土地本身有三种功能,即实现要素报酬的经济功能、为社会提供食物的社会功能和确保社会稳定的政治功能,土地的经济功能是土地生产力的内涵,社会功能和政治功能是提高土地生产力效率的基本保障。

图书封面


 矿区复垦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下载



发布书评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