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幸福的教育

当前位置:首页 > 教材 > 教师用书 > 让人幸福的教育

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1
ISBN:9787533651992
作者:孙云晓
页数:312页

作者简介

《让人幸福的教育:孙云晓教育随笔精粹》内容简介:童年是心灵的故乡,是幸福的源泉。让孩子像孩子一样生活是成年人的神圣责任。改革开放30年中国教育风云人物,新浪网2008年度教育博客20强博主。

书籍目录

第一编 教育时评 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在危险中   在日本马关,为何又让中国人感到耻辱   有自由才会有成长   我怎样采写《夏令营中的较量》   科学为安强壮为康   良好习惯缔造健康人格 教育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不可以神圣的名义伤害未成年人的健康   莫让等级考试成为童年的祭坛   惩罚是高难度的教育手段   警惕巫毒娃娃入侵儿童的心灵 再论夏令营   亲历日本夏令营   孩子需要怎样的夏令营   为什么又发《夏令营中的较量》   “鸟巢一代”塑造中国新公民形象 学生为何有时那么残暴   校园暴力为什么越演越烈   当代中国未成年人犯罪的现状和原因及预防对策   名校应警惕培养文质彬彬的罪犯   校园暴力是一种可以传染的“病毒” 性教育刻不容缓   少女妈妈为何犯了故意杀人罪   孩子需要科学的性教育   不要让性成为脱缰的野马   天空依然蔚蓝   关于中学生性问题的五点声明   中学生应当具备避孕知识 教孩子成为网络时代的主人   为什么中国孩子特别容易患上网瘾   网络时代的青少年特别需要养成读书习惯   网络如何才能让青少年如虎添翼   学习做网络时代的主人   手机正在异化我们的生活   克隆短信可能导致集体失语  艺术是童年的天堂  小学生至少应看十部儿童剧  贫穷的世界里阳光依然灿烂  重拍《红楼梦》不如重拍《东京审判》 ……第二编 我的成长历程第三编 教育思想的碰撞

编辑推荐

  改革开放30年中国教育风云人物,新浪网2008年度教育博客20强博主。

前言

  童年的生命之树需要扎根  (代序)  让孩子拥有一个幸福的人生,这句话可能谁也不会反对,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剥夺孩子童年快乐的现象却比比皆是。甚至还有人以威胁的口吻断言:谁给了孩子快乐的童年,谁就会断送孩子幸福的成年。这番话的逻辑是,孩子童年快乐了,就不会勤奋学习,自然不会有好成绩也考不上名牌大学,那么,其成年后的生活一定不会幸福。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快乐的童年与勤奋的学习一定是对立的吗?必须经历苦难的童年才会迎来幸福的成年吗?我表示深深的怀疑。在我看来,一切都是从童年开始的,童年的快乐是一生快乐的源头,童年的不幸是一生不幸的开端。  我认为全部儿童教育的使命就是发现儿童和解放儿童,真正的好父母和好教师都是童年的捍卫者。我之所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固然源自我36年从事儿童教育和研究的深刻感悟,也与我个人的成长经历密切相关。  按时下的某些流行标准,我的童年绝对是荒废学业,我的表现绝对是问题儿童。1955年,我出生在青岛一个清贫的工人家庭,11岁之前几乎没看过任何课外书,而11岁那年又碰上“文化大革命”,连学也不上了,整天就是一个字——玩。我发现,对于孩子来说,最大的幸福不是吃啊穿啊,而是玩。最令人陶醉的是与伙伴们一起玩。我们一起上山下海,一起做各种各样的游戏。那种自觉自愿地全身心地投入,那种专心致志、聚精会神,那种充满创造精神的动手实践,几十年过去,依然让人魂牵梦绕。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玩耍的快乐抵御了贫困和愚昧对一个孩子可能造成的伤害。  或许因为玩得太开心了,或许因为知识学得太少了,当我偶尔接触到一批文学名著时,我真如同别人说的那样,就像一头野牛冲进了菜园子狂吃疯嚼,然后,不合时宜地做起了文学梦,并且至今40余年不醒。  我敢对天发誓:说一句肺腑之言,在十年浩劫中,是玩耍保护了我的自然天性,是文学拯救了我的文化生命。我一生对生活的热爱,我对青少年朋友的一往情深,我对于梦想的执著追求,都源自快乐的童年。这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根基。在我出版的所有著作中,几乎都浸透了快乐童年的丰富营养。  作为《少年儿童研究》杂志的总编辑,在审读2009年第一期理论版的稿件时,我被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李敏的文章吸引住了。该文题为《学习vs游戏:儿童的“拔根状态”省思》。李博士受西蒙娜·薇依《扎根:人类责任宣言绪论》一书的启示认为,人在世界中的生存需要拥有多重的“根”,不仅有物质上的需要,还要有精神上的满足。人人都需要拥有脚踩大地、坚实稳固的“扎根’’的存在感。然而,“扎根也许是人类灵魂最重要也是最为人所忽视的一项需求。”李博士提出,在现代学校教育中,学生的生活境遇也表现出“拔根”的典型特征。教育生活本来可以因为有了学习和游戏而变得更美好。然而,学习让儿童连自己的身体活动都舍弃了,那么游戏无论如何也不会真正进入学习的视野。现代学校教育中由于学习的奴役而伴生的游戏的缺位,是学生最不幸的“拔根”状态。  在我看来,儿童的生命犹如一棵小树,若想经得住风吹雨打,必须把根深深地扎入沃土。那么,什么是沃土呢?显然应当包括趣味无限的游戏、丰富多彩的运动、神奇迷人的知识、终身难忘的社会实践等等,从而达到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正常,而这一切都来自适宜并且持久的体验。著名小学教育家李吉林告诉我,她给孩子们的赠言是:美美地想,乐乐地做,天天有进步。我很喜欢,并认为这正是儿童的生命之树扎根于沃土的有效途径。  我非常理解今日父母和教师的困境。在竞争激烈且应试教育猖獗的时代,谁不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呢?可是,一个真心爱孩子并对其终身发展负责的父母和教师,又怎能不关心孩子的生命之根是否扎得深牢呢?不可否认,应试是一种能力和素质,但以升学考试为中心的应试教育则是“拔根”教育,拔掉人生命的根基,让人变成学习的机器。古今中外的教育史证明,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其核心应该是培养健康人格。健康人格是最重要的生命之根。  大约是2005年的冬天,应新浪网的热情相邀和女儿的鼓励支持,我开通了博客,至今转眼三年了。博客本是私人日记,但我觉得与博友讨论教育问题似乎更有价值,于是就一篇篇写了下来,居然有近300万博友阅读和评论。回头细想一下,我所写的文章不外乎就是“拔根”与“扎根”之论。当然,与其说我是研究理论的学者,不如说我是科普作家。因为我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将科学的理念和知识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告诉大家,所以,我介绍的许多方法都是比较实用的。如今,安徽教育出版社将我的这些文章汇集成两本书出版,分别名为《教育是人的解放》和《让人幸福的教育》,可以方便读者阅读和使用。  特别开心的是,在这两本博客书中,第一次收入了我拍摄的一些照片,读者朋友可以由此发现我生活的另一个侧面。我从未学习过任何专业的摄影技术,却为摄影艺术而痴狂。摄影镜头是我审美的眼睛。每当我拿起相机,仿佛就回到了童年,在五彩缤纷的大自然里奔跑。我之所以总是拥有一种幸福感,因为我是大自然的孩子。  常有读者朋友表示希望与我探讨成长与教育的问题,我也很愿意与大家深入交流,因为这是青少年研究的生命之源。

内容概要

孙云晓,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副主任,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少年儿童研究》杂志总编辑,北京师范大学兼职教授。1999年被国务院表彰为有突出贡献的教育科学研究专家。2000年被授予“全国优秀儿童工作者标兵”称号。2008年,被媒

章节摘录

  当我举目四望,愕然发现此类现象比比皆是。如清华大学学生刘海洋泼熊事件,如浙江金华高中生徐力杀母案,如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杀人案等等。或许有人会说,这种极端案例哪个国家都有。是的,从表面上看是这样的,但值得注意的是,中国这些极端案例都与以升学考试为中心的应试教育密切相关。也就是说,在中国孩子成长悲剧的背后,有一个庞大而威猛的怪物在兴风作浪。  在许多人看来,今天的中国人对儿童教育的重视程度似乎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我们在全国做的系列调查研究,也屡屡证明这是一个事实。在所调查的学生父母中,91.7%的中小学生父母希望孩子获得大专以上学历,其中54.9%的父母希望孩子读到博士学位。另外,83.6%的中学生父母要求孩子考试成绩要在全班前15名;76.4%的小学生父母要求孩子考试成绩要在90分以上;65%的中小学生父母给孩子布置过学校以外的作业。学校和家庭过于偏重知识教育的结果之一是,全国半数以上的中小学生学习超时,睡眠不足。自1999年至今愈演愈烈。我们不能不回答一个尖锐的问题:这是有利于儿童身心协调健康发展的教育吗?这是在捍卫童年还是在摧残童年?  2004年8月,国际心理学大会在北京举行。刘彦好在《中国教育报》上向我们介绍了中外学者对中国孩子发展中的隐患的高度关注。  美国心理学家琳达·卡姆拉斯在研究中发现,美国3岁孩子的微笑要比中国孩子多55.6%。美国孩子比中国孩子爱笑,意味着美国孩子比中国孩子更快乐。一些中国专家认为,造成中国孩子微笑少的原因,与父母对孩子生活大包大揽以及对孩子的高期望有关。卡姆拉斯指出,高期望和高标准的要求,往往给孩子造成巨大的压力,也容易使父母在面对孩子时产生不良情绪。中国父母在易发怒程度上要比美国父母高出26%,在严厉程度上则要高出52.2%。父母焦虑、急躁等不良情绪,同样会对孩子的心理带来消极的影响。另一位美国教授卡罗尔·亨青格的研究成果表明,与美国儿童相比,中国儿童发生内向孤僻、焦虑和社交问题的比例分别高出92%、31.3%和138%。  澳大利亚专家莫尼卡·屈斯克利博士,曾设计了关于一个儿童自制力的实验:孩子们面前有两盘巧克力,一盘多一盘少,只要能忍耐15分钟,就可以吃到多的那盘,反之则只能得到少的那盘。这项延续了7年之久的跨文化实验结果是,在参加该实验的上百名3~4岁的中国儿童中,超过80%的儿童只忍耐了几分钟就按铃呼唤实验人员要求得到巧克力,而66%的澳大利亚孩子都得到了多的那盘。这意味着:中国孩子的自制力不容乐观。  性格内向和自制力差与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有很大关系。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教授雷雳博士发现,自制力较差的孩子容易受到网络的消极影响,那些注重现时享乐的孩子极易出现网络成瘾的症状。而那些性格内向的孩子,由于在现实的交往中遭遇门槛,他们往往求助于在网络的虚拟世界中建立自己的交往系统,这使他们在现实中更加封闭和孤立。  有趣的是,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心理学系教授琳达·杰克逊对130个平均年龄为13.5岁的美国孩子的跟踪调查表明,美国孩子不经常使用网上聊天工具。在她的调查中,许多孩子都表示,既然有父母和朋友,为什么还要同陌生人交谈?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中国的教育在高速发展,但在应试教育的高压之下,许多学校和家庭的教育也出现了高度扭曲。这已经成为对青少年一代的最大伤害,也是中华民族发展的第一隐患。我在全国各地的调研中发现,相当多的中小学生父母经常对孩子说:“只要你把学习搞好了,别的什么都不用你管。”这句话非常值得警惕和令人深思,因为它反映出一个明知错误而为之的国民共识,成为“教育荒废”的宣言。从本质上来说,中国出现了“教育荒废”的严重现象,也就是说,学生的学习负担虽然越来越重,但真正的教育被荒废了,因为教育的核心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培养健康人格。

图书封面


 让人幸福的教育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2条)

  •     有些观念还不错。不过既然是博文、讲稿和在线谈话集合的话应该还是看博客更好一些的。涉及到比较多的是如何培养孩子的习惯。
  •     让自己学到很多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