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中药

当前位置:首页 > 教材 > 研究生/本专科 > 实用中药

出版社:人民卫生
出版日期:2009-6
ISBN:9787117118392
作者:严振//谢光远
页数:320页

作者简介

《实用中药(供中药制药技术专业用)》密切结合专业实际和岗位实际,力求突出实用性和针对性,注重知识的应用和技能的培养,突出高等职业教育特色和中医药行业特点,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全书分为总论、各论,后附相关知识介绍。总论共4章,主要介绍中药的发展概况、中药的性能、中药的应用和中药的分类;各论按主要功效分为19章,每章药物均按来源、处方用名、性昧归经、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项,分别介绍了87种重点药物、108种常用药物、72种一般药物,并介绍了131种附药。各章均先列出学习目标。《实用中药(供中药制药技术专业用)》主要供高等职业教育中药制药技术专业使用,也可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中药、医药营销、中草药栽培技术、药学等专业的教学参考用书,以及成人教育、医药卫生类职工的培训教材。

书籍目录

总论  第一章 中药的发展概况    第一节 中药的起源    第二节 古本草学时期    第三节 现代中药的发展  第二章 中药的性能    第一节 四气    第二节 五味    第三节 升降浮沉    第四节 归经    第五节 毒性  第三章 中药的应用    第一节 配伍    第二节 禁忌    第三节 用法    第四节 用量  第四章 中药的分类各论  第一章 解表药    第一节 发散风寒药      麻黄、桂枝、香薷、紫苏、生姜、荆芥、防风、羌活、白芷、细辛、藁本、苍耳子、辛夷    第二节 发散风热药      薄荷、牛蒡子、蝉蜕、桑叶、菊花、柴胡、葛根、升麻、蔓荆子  第二章 清热药    第一节 清热泻火药      石膏、知母、芦根、天花粉、栀子、夏枯草、决明子    第二节 清热燥湿药      黄芩、黄连、黄柏、龙胆、苦参    第三节 清热解毒药      金银花、连翘、板蓝根、大青叶、牛黄、蒲公英、紫花地丁、鱼腥草、穿心莲、射干、山豆根、白头翁、马齿苋、土茯苓、贯众    第四节 清热凉血药      地黄、玄参、牡丹皮、赤芍、紫草    第五节 清虚热药      青蒿、地骨皮、银柴胡、胡黄连  第三章 泻下药    第一节 攻下药      大黄、芒硝、番泻叶、芦荟    第二节 润下药      火麻仁、郁李仁    第三节 峻下逐水药      甘遂、京大戟、芫花、巴豆  第四章 祛风湿药    第一节 祛风湿散寒药      独活、威灵仙、木瓜、川乌、蕲蛇    第二节 祛风湿清热药      秦艽、防己、络石藤、稀莶草、雷公藤    第三节 祛风湿强筋骨药      桑寄生、五加皮、狗脊、千年健  第五章 化湿药      广藿香、砂仁、苍术、厚朴、佩兰、豆蔻  第六章 利水渗湿药    第一节 利水消肿药      茯苓、泽泻、薏苡仁、猪苓    第二节 利尿通淋药      车前子、木通、滑石、萆薜、海金沙、石韦    第三节 利湿退黄药      茵陈、金钱草、虎杖  第七章 温里药      附子、干姜、肉桂、吴茱萸、高良姜、小茴香、丁香、花椒  第八章 理气药      陈皮、青皮、枳实、木香、香附、川楝子、沉香、薤白、大腹皮、乌药、佛手、柿蒂  第九章 止血药    第一节 凉血止血药      大蓟、小蓟、地榆、槐花、白茅根、侧柏叶    第二节 化瘀止血药      三七、茜草、蒲黄    第三节 收敛止血药      白及、仙鹤草、棕榈炭    第四节 温经止血药      艾叶、炮姜、灶心土  第十章 活血化瘀药    第一节 活血止痛药      川芎、延胡索、郁金、姜黄    第二节 活血调经药      丹参、红花、桃仁、益母草、牛膝、王不留行    第三节 活血疗伤药      乳香、没药、马钱子、骨碎补    第四节 破血消癥药      莪术、三棱、水蛭、穿山甲  第十一章 化痰止咳平喘药    第一节 温化寒痰药      半夏、天南星、芥子、旋覆花    第二节 清化热痰药      桔梗、川贝母、浙贝母、瓜蒌、竹茹、      竹沥、天竺黄、胖大海、海藻、昆布    第三节 止咳平喘药      苦杏仁、紫苏子、百部、紫菀、款冬花、马兜铃、枇杷叶、桑白皮、葶苈子、白果  第十二章 平肝息风药    第一节 平肝潜阳药      石决明、牡蛎、赭石、珍珠母、罗布麻    第二节 息风止痉药      羚羊角、钩藤、天麻、地龙、全蝎、蜈蚣、僵蚕  第十三章 安神药    第一节 重镇安神药      朱砂、龙骨、磁石、琥珀    第二节 养心安神药      酸枣仁、柏子仁、远志、合欢皮  第十四章 开窍药      麝香、冰片、苏合香、石菖蒲  第十五章 补虚药    第一节 补气药      人参、西洋参、太子参、党参、黄芪、白术、山药、甘草、大枣、饴糖、蜂蜜    第二节 补血药      当归、熟地黄、白芍、阿胶、何首乌、龙眼肉    第三节 补阳药      鹿茸、淫羊藿、巴戟天、肉苁蓉、补骨脂、益智、杜仲、续断、菟丝子、蛤蚧、冬虫夏草    第四节 补阴药      北沙参、南沙参、麦冬、天冬、百合、石斛、玉竹、黄精、枸杞子、龟甲、鳖甲  第十六章 消食药      山楂、神曲、麦芽、鸡内金、莱菔子  第十七章 驱虫药      使君子、苦楝皮、槟榔  第十八章 固涩药    第一节 固表止汗药      麻黄根、浮小麦    第二节 敛肺涩肠药      五味子、乌梅、五倍子、诃子、肉豆蔻    第三节 固精缩尿止带药      山茱萸、桑螵蛸、海螵蛸、莲子、芡实  第十九章 外用药      雄黄、硫黄、蟾酥、白矾、蛇床子、炉甘石、砒石附录  附录一、中药的性味归经分类  附录二、处方常用的并开药名及应付  附录三、毒性中药品种简表  附录四、常用中药的别名主要参考文献目标检测参考答案实用中药教学大纲(供中药制药技术专业用)

前言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指导思想、培养目标日益明确。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以及教育部的有关精神,将教材建设工作与强化学生职业技能培养、体现以就业为导向、加强课程建设与改革等工作密切结合起来,使教材建设更加符合课程建设与改革的要求,适应当前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需要。按照中药制药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在卫生部教材办公室的组织规划下,确立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编写教学大纲和本教材。本教材是高职高专药品类专业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之一。  本教材以200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为准,参考资料主要依据国家现行的法律法规及较权威的教材及教学参考书。在编写本教材过程中,认真贯彻基础理论“实用为主,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严格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编写,密切结合专业实际和岗位实际,力求突出实用性和针对性,注重知识的应用和技能的培养,突出高等职业教育特色和中医药行业特点,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全书分为总论、各论,后附相关知识介绍。总论共4章,主要介绍中药的发展概况、中药的性能、中药的应用和中药的分类;各论按主要功效分为19章,每章药物均按来源、处方用名、性味归经、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项,分别介绍了87种重点药物、108种常用药物、72种一般药物,并介绍了131种附药。各章均先列出学习目标,正文后附学习小结及目标检测,以帮助学生了解学习目标、方法及检测学习效果。部分药物增加课堂互动、知识链接与知识拓展模块,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习兴趣,拓宽知识面。附录部分以简表的形式分别介绍了中药的性味归经分类、处方常用的并开药名及应付、毒性中药品种以及常用中药的别名。书末附有经过反复讨论修改、最后审定的针对本专业的《教学大纲》,可供教学参考。  本教材主要供高等职业教育中药制药技术专业使用,也可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中药、医药营销、中草药栽培技术、药学等专业的教学参考用书,以及成人教育、医药卫生类职工的培训教材。  教材编写分工如下:总论第一章由严振编写;总论第二、三章由谢光远编写;总论第四章,各论第八、十四章,附录一由刘友儿编写;各论第一章由姚丽梅编写;各论第二章由高莉莉编写;各论第三、四章由高红莉编写;各论第五、六章由王光富编写;各论第七、十三章由龙凤来编写;各论第九、十章由黄丽萍编写;各论第十一、十七章由姜醒编写;各论第十二、十六章由陈静编写;各论第十五章由王社利编写;各论第十八、十九章,附录二一四由黄毅编写。

章节摘录

  总论  第二章 中药的性能  第一节 四气  一、含义  四气,又称四性,是指中药的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反映药物作用的寒热倾向性,是药物作用的定性概念。  二、确定依据  中药药性的确定,是以用药反应为依据,病证寒热为基准,与所疗疾病的寒热性质相反。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一般属于寒性或凉性。如黄芩、板蓝根对于口渴、咽痛等热证有清热解毒作用,表明这两种药物为寒凉之性。反之,能够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一般属于热性或温性。如附子、干姜对于腹中冷痛、四肢厥冷等寒证有温中散寒作用,表明这两种药物为温热之性。  四气的中医哲学基础是阴阳学说。  三、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  临床用药的一般原则是“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或“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这指出了药性寒热与正治法的关系。阳热证用寒凉药,阴寒证用温热药。反之,则会造成以热益热、以寒增寒的不良后果。对于寒热错杂之证,当以寒药热药并用;真寒假热之证,当以热药治本,必要时反佐以寒药;真热假寒之证,当以寒药治本,必要时反佐以热药。  四、所示药物的作用  温热属阳,寒凉属阴。在药性程度上,温次于热,凉次于寒。对于有些中药,通常还标以大热、大寒、微温、微寒等予以程度区别。  四气之外,还有平性,是指药物寒热偏性不甚明显。但这只是相对而言,实际上仍有偏温偏凉之别,并未超出四气的范围。  ……

图书封面


 实用中药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1条)

  •     该书分类清晰,常用药材介绍到位。初学者实用的好书。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