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鉴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材 > 研究生/本专科 > 美术鉴赏

出版社: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1
ISBN:9787532273966
作者:丁宁
页数:143页

作者简介

《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系列教材:美术鉴赏(第2版)》以凝练和生动的文字阐述了美术的经典意义和文化效应,通过对美术的功能、形式、题材以及各大门类的描述和阐释,尤其是对精选的作品示例条分缕析,彰示了美术作品的人文涵义和美学价值,将会对高校学生和美术爱好者提供诸多有益而又趣味盎然的入门启迪与深造导向。《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系列教材:美术鉴赏(第2版)》是一本非常优秀的通识教育教材!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美术的价值
 第一节 视觉文化与视觉读解
 第二节 亲近经典与审美慧眼
 第三节 美术创造与文化财产
 第四节 魅力四射的人文意蕴
第二章 美术的功能
 第一节 认知延伸
 第二节 会心无言
 第三节 仪式体验
 第四节 回溯与创造
第三章 美术作品的形式构成
 第一节 “用一根线条去散步”
 第二节 “奏响色彩的交响乐”
 第三节 美是至高的徒刑灵魂
第四章 美术作品的题材类别
 第一节 神话与信仰
 第二节 历史的分量
 第三节 人的主题
 第四节 风景与山水
 第五节 静物与花鸟
第五章 绘画:五光十色的视域
 第一节 错觉和心象
 第二节 窗口、抑或平面
 第三节 细节之美
 第四节 画里与画外
第六章 雕塑:立体的诗篇
 第一节 仰观和平视
 第二节 取舍的眼光
 第三节 个性的流淌
 第四节 精神的氛围
第七章 建筑:凝固的音乐
 第一节 形式的探求
 第二节 精神的格调
 第三节 没有界限的艺术景观
第八章 设计:走向生活的美学
 第一节 巡视历史
 第二节 无所不在的美
 第三节 创意和深度
 第四节 呼应时代流变
图版目次
后记

编辑推荐

《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系列教材:美术鉴赏(第2版)》是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系列教材之一。

内容概要

丁宁,1960年生于浙江宁波。1988年获北京师范大学文学博士学位,1993年赴英从事博士后研究,1998年作为高级访问学者在美国哈佛大学作短期研究。1989年至2000年执教于中国美术学院(原浙江美术学院)美术史论系,教授、系主任。2000年起任北京大学艺术学系教授、副主任。现任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主要著作有《接受之维》、《美术心理学》、《绵延之维--走向艺术史哲学》、 《艺术的深度》等,译著有《传统与欲望--从大卫到德拉克罗瓦》、《毕沙罗传--光荣的深处》和《注视被忽视的事物--静物画四论》等。曾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五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奖(研究类)一等奖。被北京大学学生公评为北京大学十佳教师。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第二节 亲近经典与审美慧眼 哲学家卡西尔指出: “没有一个人会否认,艺术品给了我们最高的愉悦,或许是人类本性所能有的最持久、最强烈的愉悦。”当然,卡西尔所指的艺术属于精品甚至极品的范畴,而非所有的艺术品。 对于经典,人们有着太多的不同理解。不过,没有人会否认经典是那种可以存留在美术史上的作品。也就是说,那些被称为经典的艺术作品必定是那种为美术史贡献了独到价值的作品,否则,就只能是—般意义上的艺术品而已。 为什么要如此郑重其事地界定经典呢?因为,真正的经典是不可逆的,也就是说,它在美术史上的位置是唯一的,是不可重复的。后世的仿作在原作面前永远是等而次之的存在。美术史的内在逻辑就在于,永远只承认具有第一意义的创造。对此毕加索的体悟敏锐而又准确,他说:“艺术中任何有趣的事物就在开头发生,一旦错过起始,你已身在终结”。所以,经典往往就是历史上最具创意和活力的作品,因而也是当时和后来的人们激赏不已的杰作。 一、接受者与艺术经典 对于接受者来说,这样的经验之谈是值得记取的: “薄海内外,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这是明代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两游黄山留下的名言,其中的体会颇有启发性。只有品味了最高意义上的对象,才有可能形成不同凡俗的审美趣味,对美到极点的艺术产生激动不已的响应,也才有可能对品质不一的艺术品有较为切中肯綮的评断,不至于迷失在鱼龙混杂的作品中而心烦意乱。 从心理学的意义上看,人接受怎样的艺术,就可能有怎样的趣味或水平。更糟的是,沉湎于趣味低下的作品中,审美的眼界就会随之下跌,而且要抽身摆脱是颇为困难的。那些离经典作品很远的人,久而久之,在面对经典的时候都可能是一片的茫然,不知道经典的伟大究竟落实在何处。现实中太多那种到了像卢浮宫博物馆那样的经典宝库而得不到由衷的审美愉悦的例子。在很多时候,经典并不迁就低劣的趣味,也并不一定是自然而然的欣赏目标。 因而,接近经典,形成一双审美的慧眼,是一种需要自觉提升的过程。有人误认为,提升审美趣味的过程只要理论的佐助就可实现的。事实上,纵有多么高深的学说,如果没有对经典本身的亲睹与亲验,那么,所谓的趣味的提升也大抵一句空话而已。甚至像温克尔曼这样的美术史大家也偶有失手的时候。在缺乏对原作的亲验条件下,温克尔曼甚至断言,埃及艺术之所以是不好的艺术,其中有一个原因就是,当时的艺术家们只能描绘丑陋的人像……14这完全是无的放矢的怪论,而口出此言的最要害的原因就是他对埃及艺术不曾有过足够充分的经验。不能忘记,德国文豪歌德是在面对哥特式大教堂时才发觉自己原先对哥特风格的偏见是多么地荒谬,陀斯妥耶夫斯基在博物馆的名画前才感动得热泪盈眶……对于经典的怦然心动,更是一种经验世界里积累的结果,是无数次心理证同的效应,没有任何东西可以代替对经典艺术品的直接体会。只有从经典的实际接受入手,才能造就对于经典的刻骨铭心的记忆和重温,也才有可能在更为丰富的参照体系中一步步地深化对经典本身的把握,所谓“聆《白雪》之九成,然后悟《巴人》之极鄙”。激赏经典的能力的确不是与生俱来的。当然,没有人不期望自己获得一种洞悉和激赏经典的能力。可是,正如哲学家卡西尔曾经提到过的那样,达’芬奇就认为出类拔萃的绘画和雕塑都是教会人们“如何去看”,毕竟艺术家在描绘对象的深处发掘出了完美的形式。透过艺术家的眼睛,我们得以看到更高的美的存在。因而,对最经典的艺术的接受,乃是形成理想之眼力的重要途径。

图书封面


 美术鉴赏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6条)

  •     涨姿势了比高中美术书好看很多!
  •     一直觉得自己缺乏发现美的眼光,所以买了提高下艺术修养
  •     整个感觉不错,时间匆忙,还没看
  •     很好,普及教材,
  •     跟第一版相比,只是升了价钱,不过这本书作为课本还是很实用的,整体简洁概括,里面的故事很生动……
  •     这本书总的说还不错,值得一读。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