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

当前位置:首页 > 教材 > 研究生/本专科 > 社会心理学

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1
ISBN:9787501956395
作者:E. Aronson
页数:517页

作者简介

《社会心理学》(第5版)(中文第2版)作者是美国杰出的社会心理学家,第一作者Elliot Aronson教授是美国心理学会(APA)成立110多年来唯一包揽杰出写作奖、教学奖和研究奖这三个主要奖项的心理学家,《社会心理学》(第5版)(中文第2版)凝聚了作者们多年的教学经验和研究成果,内容全面完整、系统连贯,涵盖了社会心理学的基本问题和研究方法,以及个体对社会和自我的认识、个体态度和从众行为、团体过程和人际沟通、亲社会行为和攻击行为等社会心理与行为特征,反映了在健康、环境、法律等领域中社会心理学的应用价值。

书籍目录

第1章 社会心理学导论
第2章 研究方法论
第3章 社会认知
第4章 社会知觉
第5章 自我认识
第6章 为我们的行为寻找理由的需要
第7章 态度与态度的改变
第8章 从众行为
第9章 团体过程
第1O章 人际吸引
第11章 亲社会行为
第12章 攻击行为
第13章 偏见
第14章 社会心理学与健康
第15章 社会心理学与环境
第16章 社会心理学与法律
参考文献

编辑推荐

  《社会心理学》(第5版)(中文第2版)的特点在于详尽描述了社会心理学的经典研究和当代前沿进展,从解决现实问题的角度出发开展研究,从人们身边发生的故事中阐发深奥的理论。阅读《社会心理学》(第5版)(中文第2版),读者既能领略社会心理学丰富的研究内涵,又能更深入地理解人生和社会。

内容概要

埃里奥特·阿伦森是世界上最负盛名的社会心理学家之一。2002年他当选世纪百名最杰出心理学家之一。他现是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克鲁兹分校的名誉教授和斯坦福大学的特邀访问教授。

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我们生活在反犹太情绪严重的街区,而我们是那里惟一一家犹太人。我不得不在每天傍晚的时候去犹太学校。我是这个街区中惟一一个去犹太学校念书的少年,这使我很容易地成为街区中一些年纪较大的恶棍的攻击目标。在天黑以后从犹太学校回家的路上,我经常被游荡的歹徒抢劫,他们还高喊着反犹太的侮辱性的字句。

我非常清晰地记得,在被一顿暴打之后我坐在围栏上,为流血的鼻子或撕破的嘴巴止血,我为自己感到难过,并且很想知道这些小孩为什么会如此讨厌我,即使他们根本就不认识我。我思考着,那些小孩到底是被教育成憎恨犹太人的,还是由于某种原因,他们天生就是那样。我想知道他们的憎恶是否能被改变——如果他们多一点了解我,他们会不会就不那么恨我了呢?我反思了自己的性格。如果情况正好相反——也就是说,如果我比他们块头更大、身体更强壮的话,我会没有什么原因地把他们痛打一顿吗?

当然,那时候我并没有意识到,但最终我发现这些都是很深刻的问题。大约30年后,作为一个社会心理学家,我很幸运地得到一份工作,它使我能够回答其中一些问题,并创造一些技术来减少这种使我成为一名受害者的偏见。

图书封面


 社会心理学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7条)

  •     其实我是很想力推这本书的,但是每次想到我的痛苦- 一些句子,如果不反复读出声来,只凭我们的中文功底居然是理解不了的。我看翻译人员有先把中文译英文,再把英文译成中文之嫌。呵呵,有点刻薄了,当然不是每句都这么费劲,要有耐心。内容非常好,条理清晰,图文并茂。心里学就研究是两个变量的之间的关系,太精确了。人不就是变量吗
  •     我买的是第五版。社会心理学的权威及集大成之作。花了大半个月,终于读完了,超级有成就感。按照国际惯例:感谢党,感谢国家!感谢CCAV!感谢BTV!本书的易读在于:1、每章均以某案例为引子,结尾再分析案例,非常有针对性。2、文中穿插大量的实验和事例辅助解释,很容易理解。本书探讨的是,人物心理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无论是东方文化还是西方文化,都注重探讨人性本身,而忽略了一切事件的发生均是在某种环境中。环境对当时当地人们的心理和会采取的动作,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将社会纳入心理学考量的范围。从认识自我,到团体决策,从偏见到攻击,从压力到心理健康,本书的研究非常之全面。因为研究的正是我们自身的心理以及思维过程,读来分外亲切,然而又有理论上的拔升,亲切至于又有了一定的理论深度。人的心理确实很微妙,但并不神秘,这本书,可以帮我们打开一扇通向心理学的大门。
  •     书籍连载参见http://v.book.ifeng.com/read/book/ts/free/2/31573.htm 第二章 研究方法论后见之明偏见(hindsight bias):当人们得知某一事件结果后就会夸大原先对此的预测。社会心理学研究方法——观察法(observational methor)研究者观察人们的行为与所采用的系统地对其测量值或行为的印象加以记录的技术。人种志(ethnography):研究者试图通过不加任何预成观念的内部观察来理解一个团体或一种文化的方法。参与观察法(participant observation):观察法的一种,观察者与被观察者之间会产生互动并尽量不对情景进行任何改变。档案分析法(archival analysis):观察法的一种,由研究者检视一个文化中所积累的文件记录或档案(如日记、小说、杂志、报纸等等)。社会心理学研究方法——相关法(correlational method):系统地测量两个或多个变量并评估其相关性(也就是说,根据一个变量在多大程度上能对另一个变量做出预测)的方法。相关系数(correlation coefficient):这项统计技术用于衡量你根据其中一个变量对另一个变量做出的预测程度。例如,在多大程度上可根据一个人的身高对他的体重做出预测。调查(surveys)选取一些人作为样本进行调查,询问他们的态度或行为。随机抽样(random selection):让总体中的每个人都有同等的机会被选为样本,以确保该样本能够代表这个总体。社会心理学研究方法——实验法(experimental method):在这种方法中,研究者会将参与者随机分派到不同的情境中,并确保这些情景除了自变量(被认为会对人们反应产生因果性影响的自变量)之外,其他的条件应完全一致。自变量(independent variable):研究者操纵或改变的变量,目的是了解他是否会对其他变量产生影响。因变量(dependent variable):研究者所测量的变量,目的是了解他是否会受到自变量的影响。研究者假设,因变量取决于自变量的不同水平。随机分派(random assignment to condition):让所有被试都有同等的机会被分派到实验的任何一种情境中去的过程。通过随机分派,研究者能够相对地肯定被试在人格或背景上的差异,能够被平均地分派到不同的情境中。概率水平(p值)[probability level (p-value)]: 运用统计技术计算出来的一个数字,它告诉研究者,其研究结果起因于随机因素而非起因于自变量的可能性有多大。科学界(包括社会心理学)的惯例是,当研究结果起因于随机因素而非研究的自变量的概率水平低于5%时,便认为该研究的结果是显著的(可靠的)。内部效度(internal validity): 确保除了自变量以外,没有其他因素会影响到因变量。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控制所有额外变量,并且把人们都随机分派到不同的实验情境当中去。外部效度(external validity): 指一项研究的结果能够被类化到其他情景或其他人身上的程度。现实真实性(mundane realism): 实验与现实生活情景相似程度。心理真实性(psychological realism):一项实验所引发的心理过程与日常生活中所发生的心理过程的相似程度。一项试验即使现实真实性很低,心理真实性仍然可能很高。掩饰故事(cover story): 用来告诉被试关于研究目的的一套说辞,与真实的研究目的不同,目的是为了维持心理上的的真实性。重复性试验(replication): 重复进行的研究,通常针对不同的被试总体或者不同的场景来进行。元分析(meta-analysis): 一种将两项或更多试验的结果加以平均的统计技术,目的是了解自变量的效果是否可靠。跨文化研究(cross-cultural research): 跨文化研究在不同文化成员中进行,目的是探究我们所感兴趣的心理过程在两种文化中是否都存在,还是在哺育人们成长的不同文化中各具特色。现场实验(field experiment):在自然环境中而非实验室内进行的实验。基础研究(basic research): 此类研究纯粹出自知识上的好奇,目的是为了找出关于人类为什么会表现出某种外在行为的最佳答案。应用研究(applied research):此类研究的目的在于解决特定的社会问题。知情同意(informed consent):在实验开始之前就充分获知实验的性质,并同意参与一个实验。释疑面谈(debriefing):在实验结束时向被试解释研究的真实目的与实际发生的事情程序。欺瞒(deception):误导被试对研究的真正目的或即将发生的实际情况产生错误预期。第二章 摘要社会心理学,一门实证科学社会心理学的目的是科学地解答有关社会行为的问题。由于“后见之明偏见”,尽管一些发现事后看上去是显而易见的,但必须进行研究来判断人们可能会做出什么行为以及他们为什么出现这种行为方式。假说和理论的形成社会心理学所检验的假说来源很广泛。有时研究者的灵感来自以前的研究和结论,他们有时想要验证不同的解释。其他时候,研究者从他们自己对社会实践的个人察言观色中建构假说。观察法:描述社会行为观察法主要是执行描述功能,它使研究者得以观察并且描述社会现象,人种志是一种研究者试图理解一个群体或文化的观察法,研究者从外部观察并且不会加入他们自己的任何外部预成观念。观察法通常指参与观察法,及研究者与被观察者进行互动。另一种观察技术试图检验特定的假说,其中观察的客观性有评分者信度来测试。在档案分析法中,研究这对一个文化中积累的文件或档案进行监视。相关法:预测社会行为相关法使研究者得以确定两个或更多的变量之间是否相关,也就是说,其中一项能否预测另一项。相关系数是一种统计工具,它显示了一个变量能够在多大程度上预测另一个变量,“调查”是通过随机抽样从一个较大的总体中选择一个样本来进行的;而“相关”通常就是从这种“调查”资料中计算出来的的。这保证了样本的反应能够代表其总体。不能决定因果关系是相关发的主要缺点。我们无法根据相关性就判断是否A引起B或者B引起A或其他变量引起A和B。实验法:回答因果问题实验法是社会心理学偏好的设计,因为它使研究者得以推论出因果关系。实验既能在实验室内进行,也能在实地进行。现场实验是在自然情境下进行的。在实验中研究者改变自变量的不同水平,该自变量根据假说对行为具有影响作用。因变量是测试变量,假说认为他们有自变量所引起或受其影响。研究者须确保除了自变量之外,被试在其他方面受到相同的对待,并且被随机分配到不同的实验情境中。随机分派到不同情境中去是真正的实验设计的重要标志。它最大限度地确保了不同类型的人被平均分配到不同的情境。概率水平(p值)是一种计算数值,告诉研究者研究结果起因于偶然机会或自变量的可能性。实验设计应拥有尽可能高的内部效度(确保除了自变量以外,没有其客观存在因素影响结果)与外部效度(确保结果能类化到不同的人群与情景上)。现实真实性反映实验室情境和现场生活情境的相似程度。心理真实性反应实验所涉及的心理反应和现实生活中所发生的心理反应之间的相似程度。对外部效度最好的测试时进行重复性试验,以观察实验结果是否一致。通过一种被称为元分析的统计技术,研究者可以得知一个自变量在多个重复性试验中有多可靠。社会心理学家越来越多地使用跨文化研究来考察思维和社会行为上的文化差异。在某些文化中的发现并不总是能类化到其他文化中去。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研究者从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虽然两者之间的界限不甚清楚,基础研究旨在获得对人类社会行为的了解,并不试图解决某个特定的问题;而应用研究旨在解决特定的问题,通常具有社会政策意义。社会心理学的伦理问题对待被试所涉及的伦理道德问题,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重点之一。美国心理学会的指导原则应谨慎遵守,其中包括知情同意(能够随时离开实验的自由)、确保匿名性、私密性以及试验后的释疑,尤其是使用了欺瞒手法(暴扣对于研究目的、自变量或因变量所做的友谊的掩饰故事)的时候。第三章 社会认知社会认知(social cognition): 人们如何思考自身和社会性世界,或更准确地说,人们如何选择、解释、识记和使用社会信息来做出判断和决定。自动化思维(automatic thinking): 无意识的,不带意图目的的,自然而然的并且不需要努力的思维。图式(schemas): 人们用来组织他们关于某个主题的知识、关于周围的社会世界的心理结构。这种心理结构会影响人们所注意思考和标记的信息。可提取性(accessibility):图式和概念在人们的头脑中所处位置的优越性以及当我们对社会世界做出判断的时候,使用这些图式和概念的可能性有多大。启动(priming):最近的经历提高了某个图式特征或概念的可提取性的过程。固着效应(perseverance effect): 这项结果发现,人们关于自己和社会世界的观念会保持下去,即使知道支持这些信念的证据是虚假的也是这样。自证预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在这种情况下,(1)人们对另一个人产生一个预期;(2)这会影响人们如何对待他人;(3)而这种对待方式又会导致那个人的行为与人们最初的预期相一致,使得这一预期成为现实。判断法则(judgmental heuristics):人们为了迅速而有效地作出判断所使用的心理捷径。可用性法则(availability heuristic):一种心理经验原则,即根据一件事进入脑海的容易程度来做出判断。代表性法则(representativeness heuristic): 一种心理捷径,人们根据一事物与某典型事物的相似程度来加以归类。基率信息(base rate information):关于总体中不同类别的成员所占的相对比例的信息。锚定与调整法则(anchoring and adjustment heuristic):一种心理捷径,即人们以一个数字或数值为起始点并根据这个起始点进行调整,但这种调整往往并不充分。控制性思维(controlled thinking):有意识的,有意图目的的,自发的以及需要努力的思维。思考抑制(thought suppression):试图避免想起一些我们宁愿忘记的事物。反事实推理(counterfactual thinking):在心理上改变过去的某些环节,以便想象事情可能有所不同。过度自信障碍(overconfidence barrier):们对于自己判断的正确性,往往自信过度。事实上,人们的判断通常不像他们自己所认为的那么正确。第三章 摘要自动化:低付出思维社会认知是关于人们如何选择、解释以及运用信息来做出判断和决定的研究。自动化思维是社会认知的一种类型,它不带意识、意图和目的,不需要努力。例如,人们自动使用图式——一种认知结构,来组织相关主题的信息。图式对我们的所识、所思和所记都有强烈的影响。尽管图式通常来说非常有用,他们也存在缺陷。图式可能会导致人们自动形成刻板印象。例如,研究发现,一部分人自动地把美国黑人与枪支武器联系起来。可提取性是人们在特定情形中运用图式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它是指图式和概念在我们头脑所处位置的优先性以及我们在做关于社会世界的判断时使用这些图式和概念的可能性。图式经过启动,其可提取性就会大大提高;启动是指近期经验提高图式、特点或概念的可提取性的过程。依靠图式在一定程度上是可取的、有效果的,但是人们可能会变得过分热衷。例如,正如在有关固着效应的研究中所显示的那样,有时我们会对自己的信念固执己见,即使当他被证实是错误的时候也是如此。最后,图式也会影响我们的行为,因为我们的行为是以图式为基础的。对此最具说服力的例子就是自证预言,即通过无意识中与我们的图式相一致的行为对待他人,从而使图式变为现实。除了图式,人们还会自动运用判断法则来帮助他们处理所面对的大量的社会信息。法则是指人们据此行事的经验法则,从而迅速有效地作出判断。可用性法则是指我们能够想起某事的容易程度,它对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具有巨大的影响。代表性法则帮助我们判断一事物与另一事物的相似性;我们运用这一法则,以人物或情境与某典型事例的相似性为基础,来对他们进行分类。在使用这一法则时,我们和可能会忽略基率信息,即某事物或某物属于某个类别的初始概率。人们也会依靠锚定与调整法则,即人们明知样本信息有偏差或不具代表性,仍然从中得出普遍性结论。虽然三种法则都很有用,但是他们可能会导致错误的结论,研究发现自动化思维具有相当的普遍性。控制性社会认知:高努力水平思维社会认知的第二种类型是控制性思维,即有意识的、有意图目的的以及需要努力的思维。人们通常可以自由地开启和关闭这类思维,并充分意识到他们在想些什么。此外,从他需要心理能量的意义来说,这类思维是需要努力的。人们在同一时间内只能对一件事进行有意识的、控制性较强的思考。然而当人们动机水平较低或者心不在焉时,很难进行控制性思维。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更有可能接受错误的信息并很难进行思考抑制,即尝试避免想到那些自己宁愿忘掉的事情,控制性思维的另一个例子是反事实思维,即对过去的某个环节做心理上的改变,从而想象可能的情况是什么。这种类型的思维会影响人们对事件的情绪反应。重返阿默多迪阿诺事件人类具有惊人的认知能力并由此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和智力成果,但与此同时,人类也很可能犯下悲剧性的错误,比如开枪打死阿默多迪阿诺。也许对人类思维最恰当的比喻就是人类是“白璧微瑕”的科学家——一个才华横溢的思考者,但经常对与其理论相悖的事实视而不见,并且有时以使得那些理论成为现实的方式对待他人。尽管人们经常有效地使用策略,但在社会思维中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首先,人们必须抵制过度自信障碍,即对自己所做的判断的正确性过分自信。幸运的是,近期的研究已经指出,人类推理所存在的一些缺陷能够得到完善,尤其是通过统计训练。第四章 社会知觉社会知觉(social perception): 关于我们如何形成对他人的印象及如何对他们做出推论的研究。非言语交流(nonverbal communication):人们在不使用语言的情况下进行有意或无意的交流的方式。非言语线索包括:面部表情、说话的语调、姿势、身体的位置及动作、身体碰触以及目光注视等等。编码(encode): 表达或做出非言语行为,如微笑、拍他人的肩膀等等。解码(decode):解释别人所表达的非言语行为的意义,例如,将别人拍你肩膀的行为理解为他在显示优越感而非善意。情绪混合(affect blend): 情绪的一种,指脸上的某些部位表达一种情绪,而其他部位表达另一种情绪。表达规则(display rules):由文化所决定的关于何种情绪适合表达的规则。标志(emblems): 在某一特定文化中具有清楚、明白、易懂的定义的非言语姿势。这些姿势通常转译成直接的言语表达,比如“OK”这种手势。社会角色理论(social role theory): 该理论主张,社会行为上的性别差异,源于社会所指定的良性劳动分工。这种分工导致了性别角色期望及性别类型技能上的差异,两者都促成了男女在社会行为上的不同。内隐人格理论(implicit personality theory):人们将多种人格特质归入同一类的一种形式。例如,很多人以为,善良的人也大方。归因理论(attribution theory):对人们解释自己及他人行为的起因的方式的描述。内部归因(internal attribution): 这种推论方式认为,一个人之所以出现这样的行为,其原因与己有关,如人格、态度或个性。外部归因(external attribution):这种推论方式认为,一个人之所以出现这样的行为,其原因与他所处的情境有关,并假设大多数人在同样的情境下会做出同样的反应。共变模式(covariation model):该理论主张,为了对一个人的行为起因做出归因,我们对可能归因的存在于否和该行为的发生与否两者间的模式,进行系统化的观察。一致性信息(consensus information): 这类信息是指对相同的刺激,其他人做出与行为者相同行为的程度。独特性信息(distinctiveness information): 这类信息是指某个行为者对于不同刺激做出相同反应的程度。一贯性信息(consistency information): 这类信息是指在不同的时间和环境下,某项行为出现于同一行为者和同一刺激之间的频率。一致性偏见(correspondence bias):推论人们的行为与他们的性格(人格)成一致的倾向。基本归因错误(fundamental attribution error):在解释别人的行为原因时,高估内在的性格因素,低估情境因素的倾向。知觉显著性(perceptual salience): 成为人们注意焦点的貌似极具重要性的信息。归因的两阶段过程(two-step process of attribution): 在分析别人的行为时,人们通常会先自动地做内部归因,此后才会想到行为可能的情境因素,然后可能会对原先的内部归因做出调整。探照灯效应(spotlight effect):高估自己行为和外表在他人眼中的显著程度的倾向。当事者与旁观者差异(actor/observer difference):在观察别人的行为时偏好做性格归因,在解释自己的行为时却更加着重于情境因素的倾向。自利归因(self-serving attributions):将某人的成功归功于内部、性格因素,将失败归咎于外部、情境因素。防卫归因(defensive attributions):我们不受脆弱及难免一死等感受困扰的解释。不切实际的乐观(unrealistic optimism):一种防卫归因,认为好事比较可能发生在自己身上,而比较不可能发生在别人身上;坏事则比较可能发生在别人身上,而比较不可能发生在自己身上。公平世界的信念(belief in a just world):一种防卫归因,即认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第四章 摘要非言语行为社会知觉是对人们如何对他人形成形象和做出推论的研究,人们时时刻刻都在对他人形成印象,因为这样做会帮助人们理解和预测他人的社会行为。人们使用的信息来源之一是其他人的非言语行为。非言语交流被用来编码或表达情绪、态度、交流人格特点,并协助和规范语言表达。许多研究都标明人们能够准确地构建微妙的非言语线索。例如,全世界的人都能准确知觉六种主要的面部情绪表达。有时表情是一种情绪混合,即面部的一部分表达一种情绪,而其他部分表达另一种情绪。因文化所规定的表达规则不同,面部表情也会有所不同。这些规则说明了流露出哪种情绪是合适的。标志,即具有特定含义的非言语姿势,也是由文化所规定的。女性总体上在用非言语形式理解和表他情绪方面做得更好。但是有一个例外,即在观察非言语行为时,女性侦查欺骗的准确性就下降了。根据性别差异的社会角色理论,这可能是因为在许多社会中,女性要学习不同的技能,其中一种就是在社会交往中保持礼貌,并忽略某人可能撒谎的事实。内隐人格理论:填补空白如果仅从一个人的非言语行为出发,我们很难判断个人的感受或者他或她是什么样的人。因此我们会超越人们的行为所透露的信息,对他们的感受、特点和动机做出推论。我们这样做的方法之一就是依靠内隐人格理论来填补空白。这种理论是由我们对何种人格特点会组合在一起的一般观念构成。文化在我们的内隐人格理论的信息中扮演着重要作用。因果归因:回答“为什么”的问题根据归因理论,我们努力对人们的所做所为做出判断是为了发现隐藏在其行为背后的感受和特点。共变模式的重点是在不同时间、地点、任务和不同行为目标的条件下对行为进行观察,并且研究知觉者是如何在内部和外部归因之间进行选择的。我们可以通过使用一致性、独特性和一贯性信息来做出这样的选择。在进行归因时,人们也会使用多种心理捷径,包括图式和理论的使用。一个常用的捷径就是一致性偏见,即相信行为与性格相一致的趋势。这种偏见会导致基本归因错误,即高估人们行为对内部和性格因素的依赖程度的趋势。这个错误的原因之一就是一个人的行为具有比周围环境更大的知觉显著性。归因的两阶段过程显示,对于另一个人行为最初的自动归因和可能是性格式的,但这可以通过第二阶段有意识的、努力的思考来进行纠正,即想到可能的情境解释。当事人和旁观者差异是基本归因错误的一个条件:我们在解释他人的行为时,比解释自己的行为更容易犯这个错误。当事人和旁观者效应是因为知觉显著性和信息便利性对当事人和旁观者得效果不同而产生的。文化与归因最后,文化在归因的行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文化中的人们都显示出一致性偏见。然而,集体主义文化的成员更能够认识到行为的情境解释,所以只要情境变量是显著的,他们就会比个人主义文化的成员犯更少的基本归因错误。西方国家的人们凭直觉理解基本归因错误的发生,因此落入探照灯效应的陷阱,过高地估计了他们对于别人的显著性。自利归因人们的归因也会受到他们个人需求的影响。自利归因是指人们对他们的成功进行内部归因,而对他们的失败进行外部归因。这可能是仅存在于个人主义文化中的归因风格。防卫归因帮助人们避免对死亡的感受。有一种防卫归因就是对外来不切实际的乐观,即我们认为好事更倾向于发生在自己身上,而坏事更倾向于发生在别人身上;另一种类型的防卫归因是公正世界的信念,即我们认为坏事在坏人身上而好事在好人身上发生。我们进行归因和形成印象的准确性有多高毫无疑问,我们对人们的了解越多,我们对他们性格和动机的描述会越准确。然而即使在对我们熟识的人进行判断时,我们使用的捷径有时也会导致错误的印象。例如,我们倾向于对其他人进行不必要的性格归因。第五章 自我认知自我概念(self-concept): 自我的内容;换言之,就是我们对于“自己是谁”这个问题的了解。自我觉知(self-awareness): 以自我为思考对象的行为。自我图式(self-schemas): 帮助人们去组织对自己进行了解的心理结构,它会影响人们所注意到的、所思考的和所示记的关于他们自身的信息。自我参照效应(self-reference effect):人们对于有关他们自身的信息识记效果更好的倾向。独立的自我观(independent view of the self): 以自己内在的想法、感受和行动来定义自我,而不是以别人的想法、感受和行为来定义自我的方式。相互依存的自我观(interdependent view of the self): 以自己和他人的关系来定义自我,并认识到自己的行为经常会受到别人的想法、感受及行动的左右。内省(introspection):往内心深处探索,并检视自己的想法、感受及动机的历程。自我觉知理论(self-awareness theory):该理论主张,当我们将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身上时,我们会根据自己内在的标准与价值观来评价和比较自己的行为。因果理论(causal theory): 关于自己的感受及行为的起因的理论,通常是我们从文化中学来的(例如小别胜新婚)。原因所导致的态度改变(reasons-generated attitude change): 思考态度产生的原因而导致的态度的改变。人们认为自己的态度应该温和合理且容易表达的原因。自我知觉理论(self-perception theory): 该理论主张,当我们的态度和感受处于不确定或模凌两可的状态时,我们会通过观察自己的行为和该行为发生时的情境,来推论自己的态度和感受。内在动机(intrinsic motivation): 因为喜欢某项活动或觉得该活动有趣(不是因为外在的奖赏或压力)而想从事该活动的欲望。外在动机(extrinsic motivation): 因为外在的奖赏或压力(不是因为喜欢该活动或觉得该活动有趣)而想从事某项活动的欲望。过分充足理由效应(overjustification effect): 认为自己的行为是有难以抗拒的外在原因所引起的,使得他们低估了内在原因引发该行为的可能性。以任务为条件的奖励(task-contingent rewards):根据执行任务与否而非表现好坏所给予的奖励。以表现为条件的奖励(performance-contingent rewards): 根据表现好坏所给予的奖励。情绪的二因素理论(two-factor theory of emotion): 该理论主张,情绪经验是一种两阶段的自我知觉过程的结果:首先,我们必须体验到生理的激发;接着,再为这个激发状态寻找适当的解释。唤起的错误归因(misattribution of arousal):对于自己的感受的起因做出错误推论的过程。情绪的认知评价理论(cogni-tive appraisal theories of emotion): 该理论认为,即使没有任何的生理唤起,一个人对事件的构建或诠释,也可能会造成情绪的产生。社会比较理论(social comparison theory): 认为人们通过将自己和他人比较来了解自己的能力和态度。上行的社会比较(upward social comparison):将自己和在某种特定的特点或能力上比自己出色的人进行比较。下行的社会比较(downward social comparison):将自己与那些在特定的特点或能力上比自己差的人相比较。印象管理(impression management):人们试图让他们以自己期望的方式来看待自己。逢迎(ingratiation):人们奉承、赞美的过程,一般是为了得到他人(地位通常比自己高)的喜欢。自我妨碍(self-handicapping): 人们为自己制造障碍和借口,以便在表现不佳时避免自责的策略。第五章 摘要自我的本质自我概念是自我的内容,即关于我们自己是谁的认识。自我觉知是指思考我们自己的这一行为。尽管灵长类动物已经具有了初步的自我概念,但只有人类才具有复杂及多面性的自我意识。自我概念有两个重要功能:第一是组织功能,即人们将信息储存在自我图式中(人们用来组织对自我的认识并影响到他们的注意、思考及记忆的内容的心理结构)。例如,如果人们把信息和自己关联起来,他们会更好地记住这些信息,这就是所谓的自我参照效应。第二是管理功能,即管理人们的行为、做出选择以及形成对未来的计划。最近的研究发现,管理功能像人体肌肉那样依赖于消耗性能源供给,所以成功的自我控制取决于它疲劳的程度,以及通过锻炼他得到加强的程度。自我概念存在非常有趣的文化和性别差异。在很多西方文化中,人们具有独立的自我观,即他们主要通过自己的想法、感觉和行为来定义自我。而在很多亚洲文化中,人们则拥有相互依赖的自我观,即他们主要通过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来定义自我。最近的研究表明,在美国,妇女拥有更多关系上的相互依存性,并更关注亲密的关系,而男子则具有更多集体上的相互依存性,并更关注他们在大集体中的成员资格。通过内省来认识自己人们怎样认识自己?一种方法是通过内省,即人们以内省的方式检查他们自己的想法、感觉和动机的过程。对自我觉知理论的研究发现,我们自己的内省可能是令人不愉快的。因为它会使我们注意到自己与内在标准的差距。思考我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也可能产生问题。很多研究都显示,人们对于自己感受和行为原因的内省通常是不正确的,这部分是因为人们依赖于因果理论来解释自己的行为。更重要的是,思考原因的行为会引起原因导致态度改变,让我们觉得突然想到的原因正是我们有此感觉的原因。通过观察我们的行为来认识自己自我知觉理论认为我们通过观察自己的行为来认识自己,就像局外人会做的那样。特别是当我们对自己的内部状态不清楚,而且我们的行为似乎没有外部原因时,更会采取这种方法。自我知觉理论一个非常有趣的应用就是过分充足理由效应,即由于推断我们参加某项任务是由外部动机引起的,而降低我们对这个任务的内在动机。也就是说,奖励以及其他的外部影响将会减弱我们的内在兴趣;我们曾经喜欢的一项活动更像是工作而不是娱乐。当进行针对任务的奖励时,过分充足理由效应更容易发生,因为这项奖励是为任务的完成而发放的,而不管人们的表现情况。针对表现的奖励则是以人们完成任务的表现为基础而发放的。所以这些奖励不太会降低对于任务的兴趣。如果这些奖励能够传达人们是有能力的这一信息,并且不会引起他们对于被别人评价的紧张和担心,那么他们就不大可能降低人们对任务的兴趣,甚至还会使之提高。另一个自我知觉的例子是情绪的二因素理论,即我们通过观察自己是怎样被唤起的,以及推断被唤起的原因来确定自己的情绪。对唤起的错误归因,即人们将自己的唤起归结到错误的来源,有时也会发生。对于唤起的归因并非是情绪的唯一来源;情绪的认知评价理论认为情绪也是由我们对缺乏生理唤起时对所发生事件的解释所导致。通过他人认识自己人们也可以通过将自己与他人比较来认识自己。社会比较理论认为在我们对自己所有品质中的某些不确定而且没有客观的标准可以使用时,我们就会将自己与他人进行比较。通常,我们选择将自己和与自己相似的人相比较,因为这最为有用。上行的社会比较,即在相应的品质方面,将自己与比自己更强的人相比较,可以帮助我们定义优秀的标准。下行的社会比较,即在相应的品质方面,将自己与比自己更差的人相比较,这样可以使我们对自己当前的状态感觉更好。印象管理:世界是个大舞台一旦我们认识了自己,我们通常会尝试通过自我表现和印象管理的过程来控制在他人面前表现出来的自我。社会生活就像是一个剧院,我们在其中向他人展示自己(通过扮演自己的角色)。逢迎和自我妨碍是自我表现的两个策略。自我障碍需要将行为、特性或是情境事件先排列一下,如果后面我们的表现不是很好,可以以此作为借口。然而,预先准备借口存在的一个问题是我们自己可能会相信这些借口,所以在任务中就不会那么的努力了。但自我妨碍也可能会阻止我们对自己的失败做出不利归因,这通常会产生可怕的差劲表现等害处。第六章——为我们的行为寻找理由的需要认知失调(cognitive dissonance):一种不舒服的行动或感觉,最初被定义为,由于持有两个或更多不一致的认知而引起的;后来责被定义为,因为做了一件和自己习惯的而且通常是与正面的自我概念不符的行为而产生的。决策后失调(postdecision dissonance): 一个人在做了决定之后所产生的失调。消除这种失调的方法通常是:提高被选择对象的吸引力,同时降低被拒绝对象的价值。低价进入(lowballing):一种不道德的销售策略:销售员先以极低的价格诱使顾客答应购买一项产品,接着宣称他搞错了价格,需要提价,然后消费者只好以高价购买。为努力寻找理由(justification of effort): 对于个体努力追求来的事物,他们倾向于提高自己对它的喜欢程度。外部理由(external justification):为解释自己的失调行为所提出的存在于自身之外的理由(例如,为获得大笔的奖励或避免受到严厉的惩罚)。内部理由(internal justification): 通过改变自己的某些方面(如自己的态度或行为)来减轻失调。反态度辩护(counterattitudinal advocacy): 指一个人提出与其个人信念或态度相反的意见或态度。不充分的处罚(insufficient punishment):当个体缺乏足够的外部理由来解释自己为何要克制去做一件想做的事情或取得一个想要的事物时所引发的失调。通常会导致该个体降低对这个被禁止的活动或事物的评价。自我说服(self-persuasion): 自我合理化所造成的一种长期的态度改变。自我差异理论(self-discrepancy theory): 该理论认为,当人们对真实自我的感受与其理想自我有差距时,人们会经历痛苦。自我评价维护理论(self-evaluation maintenance theory): 该理论认为,个人的自我概念可能会因为别人的行为而受到威胁,威胁的程度则取决于对方于我们的亲密度,以及该行为与我们的相关程度。自我肯定理论(self-affirmation theory): 该理论认为,为消除某个会造成失调的威胁对自我概念所带来的冲击,人们会将注意力放在他们在某个与该威胁不相关的领域上的能力,并予以肯定。自我证实理论(self-verification theory): 该理论主张,人们有想要证实其自我概念的需求,无论这个自我概念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在某些情况下,这个倾向会和一个人想维持正面之自我概念的期望产生冲突。自我合理化(self-justification): 为维护自尊而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合理化的倾向。合理化陷阱(rationalization trap):减少失调的行为可能会导致一连串的自我合理化,并最终造成一个愚蠢和可耻行为的恶性循环。第六章 摘要保持一个稳定、正面的自我形象人类行为最为有利的因素之一是我们对与自己行为进行合理化的需要。这是怎么发生的呢?根据认知失调理论,无论什么时候,人们对自己行为某些方面的认知与自我概念不相符时,总会感到不舒服(失调)。通过改变我们的行为,或发现为我们过去行为进行合理化并使之与我们通常所持的正面观点相一致的方法,可以促使人们减少这种失调。这个过程所导致的态度变化我们称之为自我说服。通过自我说服的道德信念和态度比源于外部(例如媒体所传达的信息)的信念和态度更加深刻、持久。当一个人做出一个重要决定的时候,失调会不可避免地发生。因为“我选择了方案X”的想法和“我选择方案Y可能会更好”的想法是不一致的,这被称为决策后失调。人们通过增加谁对所选择方案的喜爱和减少对其他方案的喜爱来减少这种形式的失调。我们已经知道,不道德的商人通过使用被称为低价进入的策略来利用人类的这个倾向,这个策略就是让顾客感到他或她要购买商品的可能性,而事实上这样的承诺并不存在。另一个失调主要发生在人们为了获得某样东西付出了大量的努力,而这些努力被正式并不值得之后。这通常会导致对努力的合理化,引导人们将它们获得东西的消极方面最小化。例如,花费了很多努力进入某个团体的人们会比那些毫不费力进入该团体的人更加地喜爱该团体。第三个失调的来源,是发生在人们做出了愚蠢、不道德或荒谬的行为之后,后果因为没有好的理由而没有去做一件值得做的事情之后。于是,当人们说出一些与他们自己的态度相反的话(反态度辩护)之后,由于很少或根本没有外部理由,他们会为通过说服自己相信自己所说的话来为自己的行为寻找内部理由。与此相似,如果人们在没有充分惩罚的情况下没有做他们本应该做的事,他们会逐渐相信那不是他们真正应该做的事。自我合理化主题下的变式近年来,社会心理学家已经将失调理论扩展到新的方向上,失调理论的后续发展之一就是自我差异理论,认为人们的行为方式反映出他们保持其各种信念之间的一致性感觉的需求以及对自我的知觉。大多数关于失调的研究关注的都是我们的自我形象如何受到自己行为的威胁,比如行为和态度相冲突。自我评价维护理论认为,只要我们亲近的人在于我们的自我定义高度相关的领域比我们做得好,人际关系中就会产生失调,人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减少失调:通过与这个人疏远、改进自身的表现或减少这一任务的相对性。另一项后续发展史自我肯定理论,认为人们在处理对自尊的威胁时是非常灵活的,当不能通过直接消除,对他们的自尊的威胁来减少失调时,人们通过肯定自己在其他无关领域的力量或能力会让自己对自身的感受好些。为什么有些人愿意保持糟糕的自我形象有关自我证实理论的研究指出,维持自尊的需要有时会和确认自我看法的需要相冲突。由于持消极自我看法的人可能会发现他们并不是表面上的那样,他们往往更偏好能够证实其消极自我观点的反馈,而不喜欢具有自我提升作用的反馈。关于失调的最后几点思考:从错误中学习通过让自己对自身感觉更加良好减少失调的这一做法所存在的问题是,他可能会导致合理化陷阱,即我们为更加愚蠢和不道德的行为提供了舞台。正如自我肯定理论所指出的那样,我们可以这样来避免这个陷阱:即提醒自己,我们从整体上说都是善良高尚的人,所以不必为自己所做的每件蠢事或不道德得行为寻找理由。再谈天门教事件当个体作出决定,并向这一决定中投入时间、努力、牺牲和决心的时候,他们就有了为这些行为和投入寻找理由的强烈需要。天门教的教徒为他们的信仰做出了巨大的牺牲,抛弃了朋友和家庭,辞去了工作,散尽了钱财——所有这些都让他们更加笃信其信仰。因此,即使飞船并未出现,他们也不得不相信,抛弃他们的“躯壳”会将他们带入重生。从这一点来说,如果相信别的说法就会导致难以承受的巨大失调。第七章——态度与态度的改变态度(attitudes):对人、事、物、理念等等的评价。以认知为基础的态度(cognitively and attitude): 一种主要根据人们对于态度对象的性质所持的信念所持的态度。以情感为基础的态度(affectively based attitude): 一种根据人们的感觉和价值观而不是对态度对象本质的信念而形成的态度。经典条件作用(classical conditioning):某种能引起情绪反应的刺激不断与一种不会引起情绪反应的中性刺激相联结,知道中性刺激本身也能引起该情绪的反应。操作性条件作用(operant conditioning): 个人自由选择的行为,根据行为结果得到正强化或惩罚,而在频率上增加或减少。以行为为基础的态度(behaviorally based attitude): 这种态度是基于对态度对象所表现出来的行为的观察。外显态度(explicit attitudes):指我们意识到的并易于报告的态度。内隐态度(implicit attitudes):指自然而然的、不受控制的,并且往往是无意识的态度。说服性沟通(persuasive communication):在某一问题上支持特定观点的沟通,如演讲或电视广告。耶鲁态度改变研究法(Yale attitude change approach): 研究人们在何种情况下最可能因为说服性信息改变自己的态度,聚焦于“谁对谁说了什么?”——即沟通的来源、沟通的性质和听众的特性。精神可能性模型(elaboration likelihood model): 主张有两种说服性沟通方式可以引起态度改变:一是中心路径,人们有动机、有能力专注于沟通中的逻辑论证;二十外周路径,人们不去注意逻辑论证而受表面特征(如演讲者是谁)的影响。说服的中心路径(central route to persuasion): 指当人们具备专注于信息的动机和能力时,对说服性沟通进行精细化、专心聆听并思考论据内容的情况。说服的外周路径(peripheral route to persuasion): 指人们不仔细思考说服性沟通中的论据,而受周边线索影响的情况。认知需求(need for cognition): 反映一个人从事和喜欢费劲的认知活动的程度的人格变量。引发恐惧的沟通(feararousing communications):通过引发人们恐惧感的方式来改变人们态度的说服性信息。启发式系统性说服模型(heuristic-systematic model of persuasion):说服性沟通改变态度有两种途径:一种是系统性处理论争的优点;另一种是运用心理捷径(启发式)的方法,比如“专家永远是对的”。态度的预防免疫(attitude inoculation): 通过让人们事先接触少量反对其观点的论证,使其能够对改变他态度的企图产生免疫。抗拒理论(reactance theory): 认为当人们感到自己的自由收到了威胁时,一种不愉快的抗拒心态被激发,并且人们可以通过从事受威胁的行为来减少这种抗拒心理。有计划行为理论(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认为对于一个人的有计划性、有意的行为最好的预测方法,是考察人们指向行为的态度(人们对行为的特定态度而非一般性态度)、主观规范(人们对自己在乎的人会如何带自己的特定行为的信念)、知觉到的控制感(人们认为表现出某种行为的容易程度)这三个因素。阈下信息(subliminal messages): 指某些不能被意识所察觉,但却可能影响人们的判断、态度和行为的文字或图像。刻板印象威胁(stereotype threat): 一个社会群体中的成员所体验到的恐惧,担心他们的行为可能证实社会的刻板印象。第七章 摘要态度的本质与根源态度是指一个人对人、事物、观点的持久性评价。态度含有情感、认知、行为三个部分。以认知为基础的态度主要建立在人们对态度对象的属性信念的基础上。以情感为基础的态度更多的是建立在人们的情感和价值观的基础上,它可以通过经典条件作用和操作性条件作用形成。以行为为基础的态度是建立在人们对态度对象的行动基础上。态度一旦形成,就可以分成两个层次。外显态度指我们意识到的并易于报告的态度,而内隐态度是指自然而然的、不受控制的、并往往是无意识的态度。态度是如何改变的按照认知失调理论的研究结果,当缺少外部正当理由未与参与相反的行为辩解时,人们的态度就会改变。当这种现象发生时,人们为他们的行为寻找内在的理由,使得他们的态度与行为一致。说服性沟通也可以导致态度改变。根据耶鲁态度改变研究法,影响说服性沟通的有效性的因素有沟通者或者说是信息来源、信息本身(如它的内容)、听众等方面。精细可能性模型区分了两个情况,人们何时被沟通中强有力的论据说服,何时被表面特征说服,例如演讲者的魅力。当人们同时具备动机和能力去关注演讲内容时,他们会采取说服的中心路径。这种情况很可能发生在沟通主题与个人有密切关系或当事人拥有很高的认知需求时。当人们极不愿意也无法关注演讲内容时,他们会采用说服的外周路径。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会因为演讲者的魅力或演讲的长度等周边线索而被说服。人们态度的改变如果是通过中心路径实现的,则会比较持久而且更能抵抗攻击。情感通过多种方式来影响态度的改变。引发恐惧的沟通如果能引起人们中等程度的恐惧并让人们相信信息内容可以缓解这种恐惧,就能导致持久的态度改变。与启发式系统性说服模型一致,情绪可以作为判断个人态度的启发式。如果人们看到某件事物心情很好,那么他们通常推测自己喜欢它,即便这种好心情是几时有其他事物引发的。最后,说服性沟通的有效性也取决于人们的态度类型。如果态度是建立在情感和社会认同的基础上的,那么利用情感和社会认同的方式最有效。抗拒说服信息态度的预防免疫通过让人们事先接触到一小部分反对自己观点的论据,使得他们更容易去抗拒之后听到的类似的论据。这种方法也同样能抵抗一些利用情感和价值观来改变态度的信息的攻击,当然需要人们能事先接触到少数同类型的论据。另一种抗拒的方式是事先提醒人们有人可能企图改变他们的态度。当然们得到事先的警告,就会更仔细地分析他们的所见所闻,这样就更可能避免态度改变。不过,操纵人们态度的手段不可以使用过度。过分强烈地阻止人们从事某种行为,恰恰会增加人们对该活动的兴趣。根据抗拒理论,当人们的自由选择收到威胁时,人们会体验到一种不愉快的感觉,称为抗拒。一种减少不愉快感觉的方法就是去进行那些受到威胁的行为。态度何时能够预测行为要理解态度何时能预测行为,我们需要先区分自发行为与经过计划和思考的行为。只有当态度能够迅速呈现在人们头脑中时,态度才能预测自发行为。态度的可接近性是指某一事物对该事物的评价之间的联系强度,通常可以通过人们报告对该问题或事物的看法的速度来衡量。当态度的可接近性低时,行为更可能受到环境和社会因素的影响。有计划行为理论探讨我们如何预测人们的有意行为。这里我们需要知道人们指向行为的态度、主观规范(一个人认为他会如何看待他的特定行为),以及他们认为自己对行为的控制程度。广告的威力分离电视市场测试等研究发现,广告在改变人们的态度方面是相当有效的。当广告是按照人们的态度类型而设计或者让产品看来和消费者个人密切相关时,是最有效的。有一种引起大众关注的广告是通过使用无意识知觉到的文字和图像——阈下信息。尽管人们对此心存恐惧,但研究并未证明这类广告能有效影响消费者的行为。在控制良好的实验条件下,阈下信息可能对人们的偏好产生微弱的影响。但没有证据证明阈下信息能够成功运用与真实世界的市场营销中。而且,运用这类信息的自主磁带也同样是无效的。一般广告不仅影响消费者的态度,同时也通过文字和图像传递文化的刻板印象。比如,按照刻板印象刻画女性形象的广告可以引发刻板印象威胁。刻板印象威胁是指一个社会群体中的成员所体验到的一种恐惧,担心他们的行为可能证实社会对其所属群体的刻板印象。在一个研究中,与观看按照反刻板印象刻画女性形象的广告的女性相比,那些观看按照刻板印象刻画女性形象的广告的女性在数学测验中表现的更差。第八章 从众行为从众(conformity):因为真实或想象的他人的影响而改变自己的行为。信息性社会影响(informational social influence):当我们把他人视为指导行为的信息来源从而顺应其行为时,这宗影响就被称为信息型社会影响。我们从众是因为我们相信他人对某种模糊情境的解释比自己的解释更正确,从而可以帮助我们选择一个适当的行为方式。私下接纳(private acceptance):由于真诚地相信他人言行的正确性而顺应他人的行为。公开顺从(public compliance):在公开场合顺应他人的行为,但私下不一定相信他人的所言所行。传染(contagion):情绪或行为在群众之间迅速传播的现象。群体心因性疾病(mass psychogenic illness): 一群人身上出现类似但原因不明的症状。社会规范(social norms): 一个团体关于可接受的行为、价值观和信念的内隐或外显的规则。规范性社会影响(normative social influence):为了获得他人的喜爱和接纳从而从众,这时他人的影响就称为是规范性社会影响;这类从众会导致个人公开顺从团体的信念和行为,但并不一定导致个人的私下接纳。社会影响理论(social impact theory): 认为社会影响下的从众行为取决于三个因素:团体的强度、接近性和人数。特异信用(idiosyncrasy credites):个人因为长期服从团体规范而获得的信用:一个人如果获得了足够的特异信用,那么偶尔偏离团体的规范也不会受到团体的惩罚。少数人的影响(minority influence):指团体中少数人影响多数人的行为或信念的情况。命令性规范(injunctive norms):人们知觉到的他人认同或反对的行为总和。描述性规范(descriptive norms):对特定情境中人们真实行为的知觉,不论他人是否认同这一行为。第八章 摘要从众行为:发生的时机与原因我们的焦点是从众行为,也就是人们如何因为真实或臆想的他人影响而改变自己的行为。我们发现从众主要有两个原因:信息性社会影响与规范性社会影响。信息性社会影响:确认“真实”情况的需要信息型社会影响发生在人们不知道怎样做怎么说是正确的或者最好的。这种反应通常发生在某个全新的、令人困惑或出现危机的情境中,此时情境的定义是模糊不清的。人们观察他人的行为并将其看成是重要的信息来源,并据此选择合适的行为方式。信息性社会影响通常可以导致私下接纳,人们相信他人的言行是正确的。当情境(同时人们应该如何行动)模糊不清时,人们最后可能以他人作为相信的来源。这里人们是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的。专家是强有力的影响因素,因为他们通常具有做出合适反应的丰富信息。模糊情境中一种特殊的情况是危机时刻,害怕、疑惑、恐慌使得我们更加依赖别人来帮助我们决定应该如何做。但是,以他人作为信息来源可能会导致相反的效果,因为人们之所以恐慌是由于发现别人也处于恐慌之中。传染病是指人们的情绪和行为在一大群人当中迅速传播的情境。一个例证就是对群体心因性疾病的研究。通过检验你得到的信息是否与你的常识和内心的道德准则相违背,这样你就能够抵制不适当地以他人作为信息来源。规范性社会影响:希望被接受的需要规范性社会影响发生作用的原因则有不同:我们改变自己的行为与他人保持一致,并不是因为他们看来更了解情况,而是因为我们希望能维持团体成员的身份,继续获得这种身份带来的好处,并避免遭到嘲笑和拒绝带来的痛苦。我们顺从于团体的社会规范,包括内隐和外显的各种可接受的行为、价值观和态度的规则。规范性社会影响甚至在明确情境中也能发挥作用,人们会因为规范性原因而服从他人,即使他们知道自己所做的是错误的。规范性社会影响通常可以导致公开顺从,但不一定在私下可以接纳他人的想法和行为。社会影响理论认为有三个因素影响到规范性社会影响是否发挥作用:强度、接近性、团体的规模。当团体对我们而言非常重要、团体成员在观点或行为方面保持一致、团体的成员是3-4人时,我们最可能出现从众行为。没有按规范性社会影响作出反应可能会遭受非常痛苦的结果。规范性社会影响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发生着作用:它影响着我们的饮食习惯、爱好、时装、体型等,而且它可以促进社会中正确而礼貌的行为。如何抵制规范性社会影响的作用我们可以通过积累一段时间的特异信用,从而实时地抵制不适当的规范性压力的影响。而且,团体中的少数派也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影响多数派的观点和行为,称为少数人影响。利用社会影响以促进有益行动社会影响技术可以用来促进有益社会的行为。传达命令性规范的信息比传达描述性规范的信息,在改变人们的行为方面,作用更大。服从权威通过一系列社会心理学研究中最著名的实验,米尔格拉姆研究了对权威人士的服从行为。信息性与规范性压力交织在了一起,导致了令人战栗的服从倾向,大多数实验的参加这身对会对另一个人实施他们认为接近致命强度的电击。而且,参加者纠缠于矛盾冲突的社会规范之中,并被指示以一个小增量逐渐提高电击的强度。既然他们已经有了事实某一强度电击的正当理由,人们就很难判断轻微提高电击强度有何不对。不幸的是,在米尔格拉姆的实验室条件下出现的这种极端的反社会行为,也出现在真实生活中,酿成了悲剧,譬如纳粹的种族大屠杀以及在越南美莱的集体屠杀。第九章 团体过程团体(group):两个或两个以上彼此互动、彼此依赖的人,他们的需要和目标使得他们相互影响。社会角色(social roles):团体对特定成员行为的共同期望。团体凝聚力(group cohesiveness):团体将成员联结起来并发展共同爱好的品质。社会促进(social facilitation):在他人在场并且个人的表现将会得到评估的情况下,人们在简单任务上表现较佳,而在复杂任务上表现较差的倾向。社会懈怠(social loafing): 当有他人在场而且他们的个人表现无法得到评估时,人们会在简单任务上表现的更糟而在复杂任务上表现的更佳的倾向。去个体化(deindividuation):当人们处于群体当中时,对行为的规范限制就会宽松,导致冲动行为和偏差行为的增加。过程损失(process loss):团体交流过程中,导致无法达成最优解决方案的情况。交互记忆(transactive memory):比个子单独的记忆要更有效的两人分工合作的记忆。团体思维(group think):注重保持团体的凝聚力更甚于务实地思考事实的一种思维方式。团体极化(group polarization):指团体决策化比成员先前的个人决策倾向更极端的现象。伟人理论(great person theory):不管领导者面临的情境性质如何,造就一位良好领导者的是一些固定的关键人格特质。领导权变理论(contingency theory of leadership):领导的有效性取决于领导者的风格是任务导向型还是关系导向型,取决于领导者对团体的控制和影响的程度。任务导向型领导(task-oriented leader):更关心组织的的任务是否完成,而不太关心员工的情感和人际关系的领导者。关系导向型领导(relationship-oriented leader):主要关心员工的情感和人际关系的领导者。社会困境(social dilemma):如果多数人都采纳对个人最有利的行为,就会对所有人造成不利的影响。一报还一报策略(tit-for-tat strategy):通过首先表现出合作的姿态,但接着总是按对方上一回合的表现(合作的或者竞争的)做出回应,来促进合作出现的策略。公共产品困境(public goods dilemma):指个体必须对公共财政有所贡献才能维持公共产品的供给困境。公共地困境(commons dilemma):指如果每个人都适度使用公共资源,公共资源就能自我补充;如果所有人都过度使用资源,则公共资源将处于告罄的困境。协商(negotiation):指冲突双方通过提出要求和反建议,最终达成双方都同意的解决方案的沟通形式。整合式解决方案(integrative solution):指冲突双方根据彼此不同的利益,达成利益交换;每一方都在对他而言不重要的方面但对于对方却很重要的问题上做出让步,从而达成的解决方案。 第九章 摘要什么是团体团体由互动的的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人组成,共同的需要和目标促使他们相互影响,相互依赖。团体有许多好处,事实上,人类也许有一种先天的归属需要,驱使人们与他人建立关系。团体倾向于同质的成员组成,部分原因在于团体的社会规范要求人们服从。团体内也有明确的社会角色,是对人们应该如何行动的普遍持有的期望。人们在团体中扮演的角色,以及随之而来的行为的期望,都是人们在团体中情感和行为的强大决定因素。团体凝聚力是指一个团体将成员维系在一起,培养成员之间友爱的品质,它是影响团体表现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团体与个人行为当人们在某一任务上的个人努力能够得以评估时,他人在场能够导致社会促进:人们在简单任务上的表现得到改善,但在复杂任务上的表现却下降了。当人们的个人努力不能得到评估时,他人在场导致社会懈怠:人们在简单任务上的表现下降,但在复杂任务上的表现却得到改善。最后,他人在场可以导致去个体化效应,对行为的规范限制放松了,使得人们更可能出现冲动行为和偏离行为。团体决策:两人(或者更多人)的决策一定优于单独决策吗?团体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决策。如果团体成员善于共享信息并听取团体中的专家意见,团体决策必然由于个人决策。但是,团体决策时常会出现过程损失的情况,因为最有能力的个人无法动摇团体中其他成员的想法。此外,团体通常把注意力集中在所有成员都了解的信息上,却忽略了独特信息。如果团体能够让不同的个体成员负责特定区域的信息,那么这种情况就可能得以避免。许多夫妻都清楚自己要负责记忆部分信息,而另一方负责其他信息。结果,他们就拥有了有效的交互记忆,通常比各自记忆更为有效。联系紧密、凝聚力强的团体常常会出现团体思维的现象:对团体成员而言,维持团体的凝聚力和团结比务实地思考事实更重要。团体极化导致团体做出比个人决策时更极端的决策,在方向上与个人决策相同。因此,团体决策可能会更冒险或者更保守,取决于团体重视的程度。领导常常在团体决策中发挥关键作用。伟人理论认为好的领导来自于个人拥有合适的人格特质,但支持的证据不足。领导的有效行使领导者的类型与工作环境的性质共同决定的。对费德勒(Fiedler)的领导权变理论的研究发现,领导效能取决于两点:一是团体的领导者是任务导向型还是关系导向型;二是工作环境的情境控制程度高还是低。女性领导者存在着双重束缚:如果她们顺从社会期望,表现的温暖而热心公益事业,就会被知觉为缺乏领导潜质;但如果她们取得了领导地位并按人们期望中的事业型、强硬的方式行事,人们仍对其持负性态度,认为她们不具有“女人应有的行为方式”。冲突与合作通常人们的目标无法兼容,使得双方置于冲突的境地。其中一种特别有意思的冲突是社会困境,如果多数人都采取对个人有利的行为,则会对所有人造成不利的后果。研究最普遍的一种社会困境是囚徒困境。在该困境中,两人必须选择是仅照顾自己的利益,还是同时考虑同伴的利益。一报还一报策略是解决该冲突的有效方法。它用对方的反应为参照,以合作或竞争的方式回应。建立信任感是解决此类冲突的关键所在。另一类社会困境是公共产品困境:每个成员都必须对公共利益做出贡献以维持公共产品的供给。还有一类社会困境是公用地困境:每个人适度使用公共资源能保证其自然再生,但过度使用则会导致公共资源匮乏甚至消失。最后,我们讨论了在何种条件下敌意会增加或者减少,以及危险和无效沟通是如何恶化冲突的。在协商中,寻找整合式的解决方案是相当重要的,每一方都在对自己而言不太重要、但对于对方却很重要的方面做出让步。第十章 人际吸引接近效应(propinquity effect):我们接近并与之交往最多的人往往最可能成为我们的朋友和恋人的心理效应。曝光效应(mere exposure effect):研究发现我们暴露在某一刺激下越多,就越可能对其产生好感。社会交换理论(social exchange theory):人们对人际关系的感受取决于他们对这段关系的收益与成本的知觉,它们对应得到何种关系的知觉以及从其他人那里得到一段更好的关系的可能性的知觉。比较水平(comparison level):人们对于他们在特定关系中可能的收益和成本的水平的预期。替代性比较水平(comparison level for alternatives):人们对于在一段可替代旧关系的新关系中,收益和成本的水平的预期。公平理论(equity theory): 人际间双方体验到的贡献成本和得到的收益基本相同时,人际关系是很愉快的。友谊式的爱(companionate love):当我们对某个人非常在乎时所感觉到的亲密和情感,但当那个人在场时,我们并不感受到激情或生理唤醒。激情式的爱(passionate love):对某个人强烈的渴求,伴随着生理唤醒。当爱是相互的时候,我们感觉到极大的满足和狂喜;当爱是单方面的时候,我们感受到痛苦和绝望。爱情三元论(triangular theory of love):这一理论认为,不同类型的爱包含的三个变异的成分:亲密、激情和承诺。爱情的进化论取向(evolutionary approach to love):脱胎于进化生物学的一个理论。这个理论认为,两性为异性身上不同的特征所吸引(男性被女性的外表所吸引,女性被男性的资源所吸引),是因为这样能够最大程度地保证它们繁殖成功的概率。进化心理学(evolutionary psychology):使用根据自然选择原则,随着时间进化的基因因素来解释社会行为的理论取向。依恋方式(attachment styles):基于个体在婴儿时期与主要的教养者之间的关系发展而来的个体对人际关系的预期方式。安全型依恋方式(secure attachment style):以信任、不担心被抛弃以及人为自己是有价值的、很受人喜爱为特征的依恋方式。回避型依恋方式(avoidant attachment style):因为建立亲密关系的尝试被回绝,而以压抑依恋需要为特征的依恋方式,有着这种依恋方式的人发现建立亲密关系十分困难。焦虑/矛盾型依恋方式(anxious/ambivalent attachment style): 一种特征为关注他们的伴侣不会以同等方式回应他们对亲密的需要的依恋方式,这种依恋方式导致个体比正常水平高的焦虑状态。投资模型(investment model):这个理论认为,人们是否会忠于一段关系不仅取决于他们就收益、成本、比较水平和替代性比较水平而言的对关系的满意程度,还取决于他们对关系进行的那些离开关系就会失去的投资水平。交换关系(exchange relationships): 受到公平需要(例如寻求收益和成本的均衡)支配的关系。共有关系(communal relationships):在这种关系中,人们最关注的是对他人需求作出回应。第十章 摘要什么导致人际吸引两人之间最初吸引,其一是物理上的接近性,或是说接近效应:那些出于偶然和你有最多接触的人最有可能成为你的朋友和情人。这一效应发生的原因是曝光效应;通常,任何刺激的暴露都会引发对它的喜爱。任何人之间的相似性,无论是态度、价值、人格特点或是地缘特征上的相似性,对引发吸引力和好感也是非常有影响力的。相对于——即“异性相吸”,在预测人际吸引的发生上,近似性是更为有利的预测变量。他人对我们的行为显然也是很重要的。互惠式的好感认为,通常我们会喜欢那些表现出喜欢我们的人。外表吸引力在好感的产生中也起了重要的作用,尽管多数人并不愿意承认这一点。容貌的吸引力有着文化共通的成分:来自不同文化的人在评价照片时,他们的反应是非常相似的。“美即是好”的刻板印象标明,一般人认为外表吸引力与其他那些令人愉快的特质相联系。究竟哪些特质会被人们与外表吸引力联系在一起,还得取决于个体的文化背景。社会交换理论可以解释吸引力的许多决定因素,这个理论认为,人们对人际关系的感觉取决于他们所知觉到的在这段关系中的得失。此外,为了决定人们是否会维持一段关系,我们必须知道他们的比较水平——对自己的人际关系结果的期望,以及替代性比较水平——他们对另一端可能关系的快乐程度的期望。然而,社会交换理论也有些例外的情况。在某些情境下,人们并不偏好那些在关系中收益最大的人。例如,一些理论学者认为,关系满意度最重要的决定变量是关系中的公平程度。公平理论提出,当我们在关系中体验到的收益和成本比例大致与伴侣体验到的相等时,我们是最为快乐的。亲密关系接着,我们考察了在长期的亲密关系中吸引力和爱的情况。社会心理学家已经提出了几种对爱的定义方式。一种重要的定义方式是区分友谊式的爱——不伴随强烈渴望和生理唤醒的亲密感,和激情式的爱——伴随强烈渴望和生理唤醒的亲密感。爱情三元论区分了爱的三种成分——亲密、激情和承诺。尽管爱是全世界普遍共有的,在不同文化中,对爱的定义仍然存在着差异。爱情关系进化心理学试图以根据自然选择原则而随着时间进化的基因因素来解释社会行为。这种思想应用在这里就形成了爱情的进化论取向,这个取向提出,两性为对方身上不同的特征所吸引是出于最大程度上保证繁殖成功的考虑。这个取向坚持认为,在选择配偶时,女性更多关注男性的资源,男性更多关注女性的外表。依恋方式理论指出,人们在过去与他们父母之间的关系是他们成人之后的亲密关系质量好坏的重要决定因素。婴儿和他们重要教养者之间的依恋方式可以划分为三种:安全型、回避型、焦虑/矛盾型。有证据表明,那些具有安全性依恋方式的成人在三种类型中间有着最亲密和最令人满意的关系。亲密关系的社会交换理论,例如投资模型理论认为,在预测伴侣是否会留在这段关系中时,我们需要知道个体在关系中的投资水平和他们的满意度,以及个体的比较水平与替代性比较水平。在长期的亲密关系中,成本和收益公平的意义与在短期关系中的意义有所不同。短期的人际关系通常是交换的关系,即在关系中人们更多注重的是成本和收益的均衡分布。长期的亲密关系通常是共有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人们较少关注付出能否得到即时的收益,更多关注的是在关系中能做到“有难同当”。亲密关系的结束不幸的是,亲密关系还是会结束的。分手是由不同阶段组成的,他并非是单一的事件。在浪漫关系中应对问题的策略同时包括建设性和破坏性的行为。一段关系的问题可能来自于“致命吸引力”的产生,即时说,那些原先吸引你的特质最终成了破坏你好感的元凶。尽管分手的过程总是不愉快的,在预测个体面对分手将会有何种感受时,一个强有力的预测变量是他或她在决定分手的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第十一章——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prosocial behavior):任何以利于他人为目标所采取的行动。利他主义(altruism):即使需要助人者付出代价,仍愿意帮助他人。近亲选择(kin selection):自然选择偏好那些帮助近亲的行为。互惠规范(norm of reciprocity):望帮助他人后,能够增加他们将来帮助我们的可能性。移情(empathy):把我们自己置于他人的位置,并以那个人的方式体验事件和情绪(例如快乐和悲伤)的能力。移情-利他主义假设(empathy-altruism hypothesis):当我们对另一个人产生移情,会试图出于纯粹的利他主义理由来帮助这个人,无论我们会得到什么。利他人格(altruistic personality):在各种情况下使个体帮助他人的品质。内团体(in-group): 个体认同为其成员的团体。外团体(out-group):任何个体不认同的群体。消极状态减轻假设(negative-state relief hypothesis):认为人们助人是为了减轻自己的悲伤和苦恼。城市过载假设(urban overload hypothesis):认为住在城市中的人经常被刺激所轰炸,使得他们独善其身以避免被信息淹没。旁观者效应(bystander effect):目击一件紧急事件的旁观者越多,他们中的任何人帮助受害者的可能性越小。人众无知(pluralistic ignorance):因为没有其他人看上去关心这件事,旁观者在紧急事件中假设一切正常。责任分散(diffusion of responsibility):当目击者的数目增加,每个旁观者助人的责任感减少的现象。第十一章 摘要亲社会行为的基本动机:人们为什么助人几个世纪以来,人们一直争论亲社会行为——以他人得利为目的采取的行动——的决定因素。人们特别感兴趣的原因是利他主义,即使助人者要付出代价,仍愿意帮助他人。一种取向是“进化心理学”,试图用根据自然选择法则长时间进化来的基因因素来解释社会行为。根据这种趋向,亲社会行为有基金根源,因为其通过三种方式来选择:人们通过帮助基因近亲来使他们的基因绵延下去(近亲选择);遵循互惠规范有生存优势,由此人们帮助陌生人,希望当他们需要是会得到帮助;以及学习和遵守各种社会行为规范的能力有生存优势,包括利他主义。社会交换理论把助人行为看作衡量汇报和付出的结果;助人行为出于利己,即在助人的回报大于付出的情况下。回报包括公认、赞赏以及减轻个人压力。这些理论都不把助人行为当做利他主义的一种形式;自利总是在起作用。移情-利他主义假设把亲社会行为看作只是对那些求助者的移情和同情。个人品质与亲社会行为:为什么一些人比其他人更多助人亲社会行为是由多种原因决定的,个人和环境的因素都能压制或推动助人的基本动机。个人的决定因素包括利他人格,指一些人比另一些人更乐于助人。虽然很重要,但人格并不是亲社会行为的唯一决定因素。性别是另一个起作用的个人因素,虽然一种性别并不比另一种更利他,但是男人和女人助人的方式常常是不同的,男人更可能以英雄主义、骑士精神的方式助人,女人更可能以长期承诺的方式助人。人们的文化背景也有影响,相比较个人主义文化的成员,富有相互依赖观的文化中的成员更可能帮助他们认为是内团体成员的人,而较少可能帮助他们认为是一个外团体成员的人。心境也对助人行为有影响。有趣的是,无论好心情或坏心情——相对于中性情绪而言——都能增加助人行为。好心情增加助人行为有几个原因,包括使我们看到他人善的一面,使我们更愿意帮助他人。坏心情增加助人行为是因为消极状态减轻假设,帮助某人使我们感觉很好,使我们摆脱忧郁。亲社会行为的情境决定因素:什么时候人们会助人亲社会行为的社会决定因素包括乡村与城市的环境,在乡村环境中助人行为更可能发生。这其中一个原因是城市过载假设,它认为人口拥挤的城市有如此多的刺激,以至于他们独善其身以避免负荷过载。旁观者效应指出旁观者数目对是否给予帮助的影响——旁观者越少,一个人月可能得到帮助。旁观者决策树显示,一个潜在的助人者在提供帮助之前必须做出5个决定:注意到事件;把事件解析为紧急情况(人众无知会发生,如果每个人认为没有异常,因为没人看上去关心此事——一个信息型社会影响的例子);承担个人的责任(几个旁观者在场会使得我们认为采取行动不是我们的责任,产生责任分散);知道如何帮助;实施帮助。另外,助人者和需要帮助者之间的关系性质是很重要的。在交换关系中,人们关心的是公平和明了谁做出了贡献。在共有关系中,人们较少关心谁得到了什么,更多关心其他人需要多少帮助。怎样增加助人行为教给人们亲社会行为的决定因素,会使他们对于为何有时不去主人更加注意,以及随着得到愉快的结果,以后更乐于助人。如果人们感到之所以做这些是因为把外部要求的话,要求社区服务的计划会降低人们在志愿服务中的兴趣。在鼓励人们志愿服务的同时,保护他们自由选择做这些事的感觉,可以在今后增加人们再次志愿服务的意愿。新的子研究领域“积极心理学”聚焦于人们的长处和优点(例如,什么使得人们乐于助人)更甚于研究人类行为的黑暗面(例如,人们为什么不去助人)。最近的研究显示,当人们对另一个人产生移情的时候,他们变得对那个人更加乐于帮助,以及对那个人所属的群体更多同情心(例如,无家可归者)。第十二章——攻击行为攻击行为(aggression):以引起他人身体或心理痛苦为目的的故意行为。敌对性攻击(hostile aggression): 一种源于愤怒、旨在将痛苦加于人的攻击行为。工具性攻击(instrumental aggression):以攻击手段来达成某种目的,而非以造成伤害为目的的攻击行为。生本能(eros):弗洛伊德所提出的生之本能。死本能(thanatos):弗洛伊德提出的死之本能,会产生攻击行为。杏仁核(amygdala):脑核心的一个区域,和攻击行为有关。5-羟色胺(serotonin):脑中存在的一种可以抑制攻击冲动的化学物质。睾丸素(testosterone):和攻击有关的荷尔蒙。挫折-攻击理论(frustration-aggression theory):这个理论认为,挫折——人们自己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遇到的阻碍的感觉——会提高一个人做出攻击反应的可能性。攻击刺激(aggressive stimulus): 一个与攻击反应有关的物体(例如枪),它一旦出现,就会增加攻击行为的可能性。社会学习理论(social learning theory):该理论认为,我们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来学习社会行为(例如攻击)。脚本(scripts): 我们从文化中学来的关于在社交中如何举措合适的方式。宣泄(catharsis):认为依靠攻击的行为、观看他人涉及攻击的行为,或进行涉及攻击行为的幻想,可能减轻积累的攻击能量,并因此降低进一步攻击行为的可能性。第十二章 摘要什么是攻击攻击指的是意图伤害他人或者造成他人痛苦为目的的故意行为。敌对性攻击指的是以给人施加痛苦为目的;工具性攻击指的是在达成其他目的的过程中给人施加了痛苦。由于美国暴力犯罪的迅速增加,尤其是在大城市更为明显,攻击成为了美国人越来越关心的问题。几个世纪以来,学者们对攻击行为是天生的还是后天习得的,一直存在争论。弗洛伊德认为,人生来就具有生本能和死本能。当死本能向内发展时,他会以自杀的方式出现;当他向外发展时,就是以敌意、毁灭和谋杀的方式出现。弗洛伊德的水压理论认为,攻击能量必须加以释放,以避免日积月累而爆发。由于攻击具有生存价值,大部分当代社会的心理学家都接受攻击是进化遗传的一部分这一主张。同时,我们知道,人类已经发展出控制攻击行动的特殊规则,而且人类行为是有弹性的,能够适应环境的改变。因此,攻击性是否会表现出来,取决于我们的生物习性、天生与后天习得的抑制反应,以及社会环境的实际本质三方面的互相作用。神经和化学对攻击的影响有许多因素,包括神经性因素、化学因素和社会因素,会导致攻击行为。脑中的核心区域杏仁核被人们认为是用来控制情绪的。最近的研究表明,化学物质5-羟色胺能够抑制攻击行为。当人体内的5-羟色胺分泌受到抑制时,攻击行为就会增加。睾丸素和攻击行为具有正相关关系,暴力犯的睾丸素含量要比非暴力罪犯要高。这与男人比女人更为暴力的发现一致。至少有一个其他化学药品酒精和攻击行为的增加相关。根据这样一个事实,酒精能够降低人们的自制力,减轻人们对暴力和其他社会所不允许的行为的抑制作用。研究也发现,痛苦和其他的生理不是也会增加攻击行为。社会情境和攻击许多导致攻击行为的原因是社会原因。其中,最显著的就是挫折。挫折与攻击理论认为经历挫折会增加产生攻击行为的可能性。然而,挫折本身不会自动导致攻击;如果一个人在达成目的的过程中,遭受非法或意料之外的障碍,则更可能产生攻击行为。攻击不是简单地被剥夺的结果,而是相对剥夺的结果——一中获悉自己所获的比应获得的少所产生的感觉。攻击同样会因为社会激怒或者仅仅是攻击性的刺激,或者核攻击反应有关的物体(比如枪)而产生。社会学习理论认为,攻击能够通过对有攻击行为的人的模仿而产生,不管是面对面或者观赏电影、电视暴力。由于美国境内暴力节目的普及,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特别关心观看媒体暴力所产生的影响。媒体暴力已经被证明不仅仅会导致观众更强的攻击,也会造成麻痹效果,是我们更容易接受社会中的暴力。观看色情题材看起来相对无害,然而,如果色情题材描述了直接针对女性的敌意行为,他就会增加对女性暴力性攻击的接受度,并且几乎确定是一项与对女性的攻击行为实际相关的因素。如何减少攻击有许多办法可以减少攻击行为,包括让人们的注意力从愤怒中转移出来、讨论生气和敌意的原因、模仿非暴力行为、训练人们用非暴力方式解决冲突、训练人们沟通和协调的技巧、培养人们的同情心。培养同情心对于防止人们故意贬损受害者的倾向特别有效。以惩罚来减少攻击行为需要技巧;如果惩罚并不是过分严厉,并且在攻击行为后马上进行,可能会有效。但严厉地和延迟的惩罚并不是减少攻击行为的有效措施。类似的事,并没有证据支持宣泄理论——这个理论认为进行一项攻击举动或者观赏别人的攻击行为,是舒缓攻击冲动的好办法。相反,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进行一项攻击行为,会引发人们将这些行为加以合理化,最终导致攻击行为增加。科勒拜恩屠杀本来可以避免吗科勒拜恩屠杀的根本原因可能是羞辱性的社会环境在中学的盛行。改变这个环境可能会有效地降低这类行为发生的概率。第十三章 偏见偏见(prejudice):对特定团体的人所持有的敌意或负面的态度,只因为他们属于那个团体。刻板印象(stereotype):将某群人概括化,即将同样的特征分派到该群体所有成员,而不管成员之间实际上的差异。歧视(discrimination):仅因为他或她是那个团体的成员,就对其作出不公正、负面或有害的行为。外团体同质性(out-group homogeneity):认为外团体的成员彼此之间较为相似(同质性),而且相似性比内团体的成员更高。错觉相关(illusory correlation):将实际上不相关的事视为相关或者互有关联的倾向。最终归因错误(ultimate attribution error):习惯对一整个团体做性格归隐的倾向。刻板印象威胁(stereotype threat):弱势团体成员所体验到的以下这种恐惧,即自己会强化到某个既存的文化刻板印象。责怪受害者(blaming the victim):将个人的受苦受难责怪道他们自己身上的倾向(做性格归因),原因通常是因为我们希望把世界视为一个公平的地方。自证预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人们对另一个人是怎样的有所预期时,将会影响人们对待那个人的方式,从而导致他以人们最初期望的那样做出行为反应。现实冲突理论(realistic conflict theory):认为有限的资源导致了团体间的冲突并导致偏见与歧视的增加的观点。替罪羊(scapegoating): 人们在遇到挫折或不快时,将攻击转向被厌恶的、可见的、相对弱势的团体的倾向。制度化种族歧视(institutionalized racism):绝大多数人所持有的种族歧视态度,因为我们活在一个刻板印象与歧视被当作规范的社会。制度化性别歧视(institutionalized sexism):绝大多数人所持有的性别歧视态度,因为我们活在一个刻板印象与歧视被当作规范的社会。规范性从众(normative conformity):与团体合作以满足他们的期望并得到他们接纳的倾向。相互依赖(mutual interdependence):两个或以上的团体为了达成对他们都重要的目标而必须相互需要、相互依赖的情境。拼图教室(jigsaw classroom):以降低儿童偏见,提高儿童自尊为目的的一种教室安排。学生被安置在非隔离的小型团体中,每个学生都必须依赖其团体内的其他成员来学习课程内容,提高课堂上的表现。第十三章 摘要偏见:无所不在的社会现象“偏见”是所有社会的普遍现象,社会心理学者将偏见定义为:一种对独特团体成员的敌意和负面的态度,只因对方属于那个团体。“刻板印象”是偏见态度的认知成分,是对某个团体的统一概念,将同样的特征赋予该团体的所有成员身上,无视成员之间的实际差异。“歧视”是偏见态度的行为成分,只对特定团体成员的不公平、负面或伤害性行为,只因对方属于那个团体。偏见的起因偏见作为一种广泛而强有力的态度,他有很多的原因。我们讨论了造成偏见的社会生活的四个方面:我们的思考方式、赋予意义或归隐的方式、分配资源的方式、遵从社会规范的方式。社会认知过程是产生并维持刻板印象与偏见的重要因素。将人们分入不同的团体会导致对“内团体”与“外团体”的知觉。“内团体偏好”指我们会以较积极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团体成员。分类的另一个结果是“外团体同质性”的认知:内团体成员认为外团体成员之间的相似性,比内团体成员之间的相似性更多。刻板印象在文化中广为认知;即使你不相信他们,他们也能影响你对外团体成员信息的认知处理。例如,研究已经显示,人们对信息的自动化处理会激发刻板印象;他们必须借由意识控制处理来加以忽略或抑制。“错觉相关”是认知处理保有刻板印象思维的另一种形式,我们倾向于看见实际上不存在的相关性,特别在人或事显得独特的时候。“基本归因错误”会造成偏见——在理解他人的行为时,我们倾向于高估性格的作用。刻板印象可以被描述为“最终归因错误”——即对整个外团体作出负面的性格归因。党当外团体成员的举止不符合刻板印象的时候,我们倾向于对他们进行情境归因,以维持我们的刻板印象。对外团体的成员而言,他们会经历所谓的“刻板印象威胁”,也就是担心自己会强化社会对自己所属团体的刻板印象。公平世界信念使我们贬损遇难者和外团体成员,认为他们是自作自受,这是众所周知的“责怪受害者现象”。最后,“自证预言”是一种归因过程,我们对待外团体成员的方式使他们不知不觉地表现出刻板印象式的行为,然后我们从中肯定并证实自己的刻板印象无误。“显示冲突理论”认为偏见是团体间竞争有限资源——无论是经济、权利或地位,产生实际冲突后不可避免的副产品。资源竞争导致对竞争性团体的贬损与歧视。“替罪羊”是受挫和愤怒的人们,将攻击转移到一个现成的对象,一个令他们讨厌的、看得见的、相对弱势的外团体上。“社会学习理论”认为,我们从成人、同事和传播媒体等,会学习到文化中的适当规则,包括刻板印象与偏见态度。“制度化种族歧视与性别歧视”是运行于社会结构中的规范。“规范性从众”或者渴望被接受与融入团体,会使我们遵循刻板印象信念,而不是对其进行挑战。“现代种族主义”是偏见规范的改变:如今人们已经学会在可能被贴上种族主义标签的情境中隐藏他们的偏见。由于目前的偏见本质更为隐蔽,类似假导管的技术被用于研究人们对外团体的真正态度。如何减少偏见减少偏见的最重要方式是接触——让内团体与外团体的成员一起相处。然而,光是接触并不够,而且可能使原有的负面态度恶化,就如同公立学校开始实施种族混合教学产生的情形一样。接触的情境必须包括下列六项条件:相互依赖、追求共同目标、平等地位、非正式的人际接触、频繁接触、平等的社会规范。在拼图教室里学生必须相互依赖,一起学习,以达到共同的目标。研究已经表明,这是减少不同种族学生之间刻板印象与偏见的最有效方法。第十四章——社会心理学与健康压力(stress): 当一个人觉得无法应付环境要求时产生的负性感受和消极信念。知觉控制(perceived control):相信自己可以用各种方式来影响周围环境,至于后果是好是坏,则取决于自己所采取的方式。自我效能(self-efficacy): 认为自己有能力执行特定行为以达成期望目标的信念。习得性无助(learned help-lessness):将负性事件的起因归于稳定、内向与全面性因素所带来的悲观状态。稳定性归因(stable attribution):认为事件起因于某些不会随时间而改变的因素(例如智力),而不是随时间而改变的因素(例如在一项任务上所付出的努力)。内在型归因(internal attribution):认为事件起因于你自己(例如能力或努力),而非外在的因素(例如考试的难度)。全面型归因(global attribution):认为事件起因于某些广泛应用于许多情境的因素(比如说,智力会影响你在许多方面的表现),而非某些只适用于少数特定情境的特殊因素(比如说,音乐才能虽然会影响你在音乐课的表现,却不会影响你在其他科目的表现)。应对方式(coping styles):人们在面对压力时间的反应方式。接受挑战或者逃跑反应(fight-or-flight response):应对压力时或者与压力源作斗争或者逃避压力。趋向和表现友好的反应(tend-and-befriend response):应对压力时采取抚育的方式保护自己及子女(照顾),并建立社会网络以防止受到威胁(表现友好)。社会支持(social support):即个人需求获得他人回应和接纳的感觉。缓冲假设(buffering hypothesis):该理论认为我们仅在处于压力下才需要社会支持,因为它能使我们免受压力的破坏性效应。A型人格(Type A Personality):该人格类型的人面对挑战时通常争强好胜、缺乏耐心、带有敌意情绪、控制欲强。B型人格(Type B Personality):该人格类型的人面对挑战时通常较有耐心、比较轻松、不好竞争。第十四章 摘要压力与人类健康压力被定义为人们觉得无法应付环境时所产生的负面感受。压力会带来许多负面的影响,例如免疫系统的损伤。压力的一个主要决定因素是,个人对周围环境的自觉控制有多少。一个人对一件事情的自觉控制越低,这件事就越可能对他造成生理或心理上的困扰。比如,许多养老院的老师所感受到的控制力丧失就可能会对他们的健康造成负面的影响。对人们来说,在某一特殊的领域,指的是个人认为自己有能力执行特定行为来达成所要达到的目标的信念。此外,负面事件的解释方式也会影响该事件所带来的压力大小。当不好的事情发生时,假如人们采取稳定、内在、全面式的归因方式,那他就会产生习得性无助。习得性无助会导致情绪沮丧、努力减退、学习新东西时感到困难等状况。刻板印象威胁,指的是担心自己会强化社会对自己所属团体的刻板印象是压力的另一种来源。它会导致健康问题,比如高血压。解除刻板印象威胁,比如,告诉非裔美国男人或者女人他们在一项特殊的测试中没有种族或是性别歧视,结果发现他们的表现有所提高。压力的应对应对方式指的是人们在面对压力事件时的反应方式。最近的研究表明,男人在压力面前更倾向于表现出接受或者逃跑反应,也就是说他们在压力面前或者与压力源做斗争或者逃避压力;而女人在面对压力时则会出现“趋向和表现友好的反应”。妇女们不采取斗争和逃跑应对方式,她们肩负着抚育孩子的责任,在面对压力时,就会做好保护自己、保护孩子的准备,并且会创建社会关系网使自己和孩子远离危险受到保护(表现友好)。另外,所谓社会支持指的是个人需求获得他人回应和接纳的感觉,这对男人和女人都是有益的。根据缓冲假设,一个人在处于压力下时,社会支持特别能够提供帮助。因为它可以帮助一个人比较不会把一件事情解释为压力事件,这样就能帮助他应对压力。关于人格特质的研究,比如乐观、A型人格、B型人格,重在讨论人们应对压力的典型方式,以及这些应对方式和生理健康的关系。乐观的人通常比较能够更好地应对压力,身体也比较健康。A型人格者,尤其是那些敌意特别高的人,比较容易患冠状心脏病。其他研究者则注重探讨人们面对压力时所采取的应对方式。有几项研究表明,敞开心扉,就是实用写作或者谈话的方式来谈论自己的问题,从长期来看是有益于健康的。预防之道:改善健康习惯探讨人们如何采取更健康的行为方式也是十分重要的事情。一种方式是对人们使用会引起恐惧的说服性沟通。为了取得成功,传达的信息应该引起适度的恐惧,这样就能够促使人们更关注广告以及那些包含告诉人们如何减轻恐惧的信息(例如使用安全套)。另外,根据你希望人们采取的行为类型来相应地制作你的信息,这也是十分重要的。为了使人们采取检查行为时,比如做皮肤癌检查,最好使用受损的表述方式,强调不采取该行为的负面后果。为了使人们采取预防性行为,例如戴太阳镜,最好利用活力的表述方式,强调该行为带来的正面效果。最有效的方法是引起人们的认知失调,例如让人们因为自己没有使用安全套而觉得虚伪,为了降低这样的失调,就必须改变自己的健康习惯。第十五章——社会心理学与环境密度(density): 一定空间内人的数量。拥挤(crowding): 由于他人存在而引起的主观不舒服的感觉。感官超载(sensory overload):当接收到的环境中的刺激超出个人的注意力或处理能力范围之外时,即为感官超载。强制性规范(injunctive norms): 人们对行为能否被认可的认知。描述性规范(descriptive norms):人们对于他人在特定环境中实际行为的认知,且不管该行为是否为他人所认可。摘要环境成为压力的来源当人类不断以惊人的速度在地球上繁衍的时候,我们的物质时间变得更加拥挤和嘈杂。对此,社会心理学家特别讨论了人们对于拥挤和噪音的理解。其中一项重要的解释是,人们认为对此事件的“自觉控制”程度。如果自己感觉无法控制,那么时间对于身心都会带来问题。例如,一个生活在人口高密度区域的人,如果觉得对这种状况无法控制的话,那么他就会觉得拥挤,且会具有负面的连锁反应;如果拥挤引起感官超载就会造成反感,这就使我们注意力承受极大负担。此外,人们对负面事件的解释方式,也会影响时间产生压力的大小。利用社会心理学来改变破坏环境的行为我们也讨论了人类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如何运用社会影响技术来鼓励民众从事更环保的行为。这并不是简单的事情,因为,许多环境问题正是典型的社会性两难。在运用许多验证过的成功技巧方面,社会心理学家已经成功地使人们的行为更健康,更符合改进环境品质的要求。其中有一种办法是,是人们认为自己的行为与自己所宣传的事情相互违背,例如,有些人虽然相信节约用水的重要性,自己却花很长的时间洗澡。另一种方法是,提醒人们注意一些反对与乱丢垃圾等破坏环境行为与强制性规范和描述性规范——也就是让他们意识到在地上乱丢垃圾是一件不被社会所容许的事情——这是个非常有效的方法。另外,去除环保行为的障碍,例如设置路边资源回收桶或提供资源回收箱,也是相当有效的方法。第十六章——社会心理学与法律获得(acquisition):是人们注意到环境中信息的过程。因为人们不可能知觉到发生在他们周围的所有事情,他们仅仅能获取一种一部分信息。贮存(storage): 人们将从周围环境获取的信息存储的过程。提取(retrieval): 人们回忆起贮存在记忆中的信息。同种族偏见(own-race bias): 人们更容易识别同种组人群的脸,而不易识别异族人群的脸。重构记忆(reconstructive memory): 事件发生后出现的信息扭曲了对事件的记忆。来源监控(source monitoring): 人们试图识别其记忆来源的过程。测谎仪(polygraph): 一种测量人们生理反应的机器(比如心率);测谎仪操作者试图检测出一个人是否在说谎,检测的途径就是观察这个人在回答一些问题时的生理反应。认知访谈(cognitive interview):这是一种技术,又经过训练的访谈者,通过把目击者的注意力集中在事件的细节和背景上来改善目击者对该事件的记忆。恢复的记忆(recovered memories):对那种被遗忘或压抑的事件的回忆,如性虐待。虚假记忆综合症(false memory syndrome): 对过去创伤经历的回忆,而这种创伤经历实际是假的,可回忆者却把它当做事实。威慑理论(deterrence theory):该理论认为,法律刑法只要被认为是严格、确定级迅速的,即可威慑人们避免从事犯罪行为。程序公平(procedual justice): 人们对于决定结果的程序的公平性的判断,比如他们在一个犯罪事件中是否有罪。第十六章 摘要目击者证明许多心理学的原理可以预测人们在法律的相关情境下的行为表现。由于人类记忆的限制,目击者的证词常常不正确。许多因素会扭曲人们所观察到的信息的获得、贮存与提取,有时甚至会导致对嫌疑犯的指认错误。例如,同种族偏见的研究显示,异族人的脸要比同组人的脸更难辨认。重构记忆的研究显示,来源监控错误可能会发生,因而使人们不清楚他们曾在哪儿看见或听过某件事。陪审团非常重视目击证人是否撒谎。此外,由于测谎仪并非完美的测谎工具,也就意味着目击者(或其他人)的伪证有时候不能被检测出来。由于目击者证词可能会出现上面这些问题,研究者便尽力找出改进的方法,虽然试过像催眠和认知访谈这样的方法,但是没有一个在改进目击证人证词准确性上行之有效。有关目击证人记忆的另一种形式存在着大量的争议,也就是人们对他们过去创伤性经历记忆的准确性。恢复的记忆多有效呢?相对突发事件的回忆,比如性虐待等事件,是被遗忘了还是被压抑了?虽然,恢复的记忆可能在有些情境下是真实的,但是很可能是虚假记忆综合症的结果,即人们开始相信实际上是不真实的记忆。特别是当他人告诉我们某事的确发生的时候,这是虚假记忆最有可能产生。陪审团:行动时的集体决策过程由于陪审团作出判决的方式与社会心理学家的团体决策过程研究以及社会互动研究有直接的联系,因此社会心理学家对陪审团特别感兴趣。我们在前面的章节中曾经讨论过一些偏见和社会压力,这些同样会对陪审员造成影响。有时候,他们会受到审判前媒体报道的影响而产生偏见——即使他们努力要忘记这些报道的内容。审判过程中,陪审员会尽力判断证词的合理性,并且经常看哪一个故事最能够解释所有的证据。因此,律师呈现证据的方式如果能够讲述一个前后承接一致的故事,就能对陪审团造成最大的影响。在陪审团成员进行商议的时候,观点属于少数派的陪审员经常会因为团体的压力而屈服于多数派的观点。因此,最后的判决往往和多数陪审员最初的观点是一致的。美国最高法院认为,6人的陪审团和12人的陪审团一样好。但是社会心理学家认为,12人的陪审团要优于6人的陪审团。原因是,在人数较多的陪审团中,比较容易出现少数派,而且他们的看法也比较不容易屈服于压力之下。公民为何守法另外,检测人们对司法制度的认知也是很重要的,因为这些认知和公民在多大程度上守法也是有很密切的联系的。举例来说,威慑理论认为,如果一个人认为法律刑罚是严格、确定、迅速的,他就会避免犯罪。对属于经过理性思考而犯下的罪行而言,威慑理论可能是正确的;但是就许多因为冲动而犯下的非理性罪行而言(比如许多谋杀案),这套理论就不太适用。比如说,并没有证据支持死刑可以阻止谋杀,相反的是,有证据表明,死刑反而会提高谋杀案的发生率。最后,当人们强烈感受到程序公平时,也就是说,当他相信法庭所赖以决定有罪或无罪的程序是公平的,那么人们守法的可能性就会大大提高。

精彩短评 (总计101条)

  •     社会心理学基本上是现代版处世格言啊,读着压力好大,消化不了的感觉.推荐给腹黑系的众们
  •     大学时期的课外读物!读过不少心理学的著作!
  •     根源性的知识
  •     内容充实,引例丰富且富于趣味。
    对于心理学爱好者和研究者来说都是不错的社会心理学习书籍。
  •     社会心理学专业课教材,很喜欢很喜欢~~~
  •     这本书可读性很强,不是枯燥无味的理论知识,而是附有许多有趣的小故事,很值得一看哦
  •     初步了解社会心理学,当课外读物的话挺枯燥的
  •     书刚到还没开始读,但是作为南京大学商学院工商管理某门课程的博士研讨课指定教材,书怎么会不好
  •     就感觉所有国内的教材都删了很多内容。。。
  •     社会心理学帮助人更好地认识人与社会,不过还不够『核心』
  •     家居旅行必备
  •     心理学必读,这本书非常好哦,很通俗易懂,特别适合心理学爱好者阅读,超喜欢
  •     通俗易懂 喜欢
  •     这次我订购的5本书,发货速度超快,前天下的订单,因本人网银的问题,到昨天才付款,今天下午就收到了,太快了,给予表扬,望当当网再接再厉。支持!
  •     社会心理学的经典之作啊,我非常喜欢的一本书。
  •     有許多可談
  •     这本书非常好看,心理学专业的推荐看一下
  •     阿伦森的这本社会心理学是社会心理学领域的专业之作
    当初在本科学习的时候就对之超级有爱,这本书资料翔实,用实验来建构起整体的叙述框架,实验过程也有详尽阐述,可以很直观地了解专业人士在做什么,用什么方法做的。并且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都是由现实生活例证入手,来一层层解释问题、理论。很多实验是阿伦森自己参与的,故而科学性很强。对于专业人士来说,是学习的良好教材。
    侯玉波老师翻译的也很好,专业性与趣味性兼具。毕竟,侯老师也是专业领域的专业人士,当属得心应手。
    当当送货也很快,对其服务业满意。
  •     真是好书呀!让我喜欢上社会心理学~
  •     我对心理学只是业余爱好,但读本书却很有兴致,以前在网上读过,买来收藏的。
  •     这应该说是心理学的入门,但是像我们讲述了很多我们之前司空见惯的事情,你会感觉:哦,原来如此----。是的,让我们懂了别人也知道了自己,值得一读!
  •     没有戴维迈尔斯的好读,相对缺少人文关怀。
  •     虽然还没看,但是听说是很好的心理入门读本,以后慢慢研究
  •     讲故事的风格,很有趣~颠覆了我的很多观念
  •     经典的社会心理学教材
  •     对于初涉心理学的人来讲,这真是一本绝对的好书,爱不释手。
  •     阿伦森写这本书的结构基本是用故事,事例来引出基本理论,在理论中又穿插事例现象或者是一些测试,接着再介绍一些学术前沿的东西。我比较喜欢的一点是,引用了大量论文片段和数据,有深有浅。 他是冰糖葫芦式的,由一个个知识点串成串。跟一般的中国教科书结构不太一样(比如高等教育出版社周晓虹的社会心理学)。
  •     超喜欢的书。越看越想看!比(美)戴维·迈尔斯写的《社会心理学》好,因为比较有条理。
  •     虽然看起来很深奥,但是喜欢心理学的朋友们请不要错过,这本书实在是入门者的必读圣书!
  •     没有应试教育的那种感觉!心理学还是外国的好!课后习题很有意思!
  •     刚开始看呢就觉得提供了很多不同的角度让我去思考,很不错。
  •     受教
  •     研究生教材,前前后后加起来近两年时间终于读完这本书。理性的论证和解释让你知道人并非情感动物——很多看似疯狂的冲动行为也是有理论依据的,收益很多,至少未来在冷静的情况下能分析自己的想法了。
  •     比迈尔斯版本好
  •     看了国外的课本才知道中国的孩子为什么不喜欢课本
  •     与戴维迈尔斯的书风格不同,很多理论术语不同,大同小异,同样非常值得学习研究。我最爱社会心理学了,读过之后,我再次肯定,大多时候,民众是愚蠢的,眼睛是瞎的
  •     很好的一本心理学书籍。说的都是心理的社会现象,很通俗易懂。也是因为这样总会觉得学的心理学知识比较少。
  •     纸张看着摸着很舒服,内容也很好,是心理学书籍好选之一
  •     因为考试,导师推荐读读,结果发现了自己想要研究的方向,真是无心插柳,开心。
  •     这本书版本较新,是国内引进的最好的两本社会心理学教材之一。比国内的书要丰富有趣易于阅读。建议不要使用国内教材了,心理学的任何一科都用外国教材。
  •     很不错的一本书,也开始思考自己的一些问题,呵呵
  •     一本值得细读的书,书中理论多带有实验案例,生动易懂。
  •     呃, 如果早10年看到这书就好了!
  •     虽然到现在还没看完,但是觉得这本书挺好的~对心理的剖析并不会让我觉得枯燥~书中总是举出很多示例~对心理学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一看!
  •     很有用又很经典的教学参考书
  •     此书和迈尔斯的那本社心都是非常好的教材,入门教材。

    入门教材的重要之处在于能用清晰但不死板的体例,引导初学者。
    显然这两本书具备了这样的特质。

    从介绍理论、点出关键术语、罗列例证、大量的图表、采用形象的图式介绍理论、趣味小测验。这些都是亮点,也是欧美学者著作的优良传统。一本书打了折四十,但是能给我们带来的受益远不止四十块大洋。

    本书的价值在于一遍精读之后的细细回味,和生活中的事实相结合。
  •     该书好适合心理学兴趣者与初学者
  •     大一的课本~~~~
  •     教材都写的这么棒。有些书看了就忘了。但这本书看了一遍,我记住了一些解释、一些现象。读书时,我觉得愉悦。
  •     可惜我還差最後一個章節;畢業后就再也看不了了,不知道會不會像降龍十八掌里差得最後一掌?
  •     写的很好,主要是翻译的比较顺畅,而作者则用了不少的案例,文笔不做,建议有兴趣的人都读一读,能够帮助解释不少社会现象,
  •     社会心理学(第五版·中文第二版),很不错的一本书。
  •     在众多心理学教材中,这本书相对简明易懂,不少案例饶有趣味且具现实意义。在内容编排上也相当严谨。思考。
  •     这一版可以和迈克尔的社会心理学相提并论,如果比照着看,可以发现两位大师的不同风格。
  •     启蒙读物,通俗易懂且有趣,有吸引人读下去的能力
  •     国外的心理学教材很好
  •     正版心理学书~~
  •     很有趣的教材 提到很多实证研究 和崔丽娟版本差别很大 建议不要买国内的社会心理学教材
  •     收到书后蛮开心的,书多排版印刷都挺好的,最重要的是书里的内容比较有趣,虽然书很厚,但还是能看下去的
  •     樂觀主義看到的是甜面圈,而悲觀主義者只看到了中間的洞。當知覺到的事物跟期望發生衝突時,在決定知覺與記憶內容方面,期望會比真實情境更占上風。人們的記憶運作方式並不簡單。重構記憶所得結論,由於事情發生後接受了其他信息,導致對事情記憶的扭曲。所以人的回憶可能會不正確。
  •     书写的不错,就是这排版太不人性化了,这个年代了居然还搞分栏,看得好累。
  •     我刚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吓了一跳。又厚又大。但是看了里面的内容后真是越来越喜欢了。。这本书真是好书、、、很适合入门者看、、、又不会生涩难懂、、、我非常满意、、
  •     社会心理学是我比较弱的部分,这本老外的书还不错,需要慢慢看,慢慢消化
  •     写得很棒,翻译的也很好
    资料详实
    阅读有趣
    没有心理学基础的人也一样可以看
  •     我买了两本社会心理学的教科书,为的就是更好的理解心理学这个东西。希望它对自己有帮助。
  •     本书的装订文字都没有问题,不错
  •     深入浅出……
  •     阿伦森是社会心理学大师,这本书可以说是大师力作了,文字浅显易懂,道理清楚透彻。
  •     最近突然喜欢上看心理学的书,可能最近想找寻一点安慰吧,这本书还不错
  •     对我的教学太有用了
  •     书很好的,终于买到了,阅读中,期待有新的收获。
  •     9分,不错。教材开始三位作者用自己经历讲的三个故事和问题就吸引住了我。通俗易懂,娓娓道来,引人入胜。
  •     很权威的一本社会心理学教材~
  •     不知道是不是这本啦
  •     看心理学的书的时候,最开始的解剖对象往往是自己以及最熟悉的人。这是一本很好的导读
  •     这本书配着社会心理学的实验把很多理论的东西讲得很透,不象中国人写的心理学偏教材的书那么的全理论轰炸
  •     条理清晰,观察锐利
  •     非常深入浅出
  •     读了几天,感觉写得比中国的作者写得好多,通俗易懂,最主要的是不枯燥,给人一种读下去大的欲望。
  •     阿伦森作为社会心理学方面的泰斗,编书寓教于学理论联系实际,很容易被他的书折服。
  •     C912.6/69-2
  •     经典,不爱看译本的建议看这个
  •     大一上高数课的时候看完滴。。。
  •     这本书涉及范围相当广泛,但是还只是一门学科导论书籍,更深入的学习还得有更多自己的观察分析
  •     终于读完。要记得笔记一直没有时间来写,可能十一会再略读一边吧。总的感觉某些章节的趣味性要比剩下的一些章节大。对于观点的阐述有点含混,有的时候一个小标题的段落与小标题的关系看来不怎么紧密。例证比较少,这点不如津巴多的普心。但是好的地方是不罗嗦。
  •     是一本有趣实用的心理书,看了很有启发!
  •     但是社会性动物那本来学社会心理学会更好
  •     确实很不错,读的时候会经常发现自己的问题,经常陷入反思。
  •     最爱的一门课嘤嘤嘤【虽然老师有点囧……
  •     这是老子的课本。。
  •     比戴维迈尔斯的《社会心理学》更简洁,更晓畅,深入浅出,明白易懂,逻辑性更强,也更缜密,好。
  •     因为是初次涉猎心理学,看起来有些吃力,不过作者用了大量的实例,还是能看懂的,很不错的一本书。
  •     我的选修课
  •     看了两年,断断续续,实在不应该是一个读书人的姿态
  •     万千心理的书看起来果然是比较有趣味 虽然是老师让买过来当教材的 但是自己看也不会觉得晦涩 例子特别多 果然是国外的书和国内的区别啊
  •     还不错 就是版本有点年头了 打算去AMAZON入手最新的第八版
  •     : C912.6
  •     理论与实际很好结合的一本书
  •     看完了一遍,感覺非常值得一看,通俗易懂,看了後,對很多‘人生XXX條建議’之類都能明白其最基本的原理
  •     书中的实验较多,符合西方人的习惯,从中吸取了许多实验的经验,原来知识的产生并不复杂
  •      没有读完的图书馆馆藏。很有趣。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