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在中学

当前位置:首页 > 教材 > 学习方法 > 赢在中学

出版社:中国城市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10
ISBN:9787507426786
作者:陈天泽 吴振邦
页数:349页

作者简介

在美国有“第56号教室的奇迹”,在中国有北京十一学校的传奇!
这里有因痴迷实验而被剑桥大学录取的孩子;有入学成绩倒数第二,但在高二时就被保送清华的孩子;有最喜欢历史和音乐,却获得“丘成桐数学奖”全球第三名的孩子;还有在维也纳金色大厅获比赛金奖、跟钢琴王子李云迪同台演出的孩子;有在校园里开广告公司、开咖啡厅,甚至开银行的孩子;有在校园里办报纸、办杂志、办电视台的孩子;有创办公益社团、为名人组织策划公益活动的孩子……他们是一大批学习成绩好、社会工作能力强、有激情、有想法、有担当的孩子。没有人会怀疑他们的未来,因为他们用行动证明了自己已经在向美好的未来全速前进。
2012年高考成绩更是闪亮耀眼,位列北京市前三甲,有61名学生被北大清华录取。十一学子遍布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剑桥大学、帝国理工大学等世界一流世界名校!
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英才又是怎样造就的?

书籍目录

前言
试着序一把/崔永元
一、光荣引航
“叛逆青年”的选择和梦想 /陈嘉证
狗狗未来不是梦 /李雨晗
二、学习的多路径
方圆世界 /程加宁
在实验中发现科学之美 /孔德泽
我的始发站 /郑沛倞
保送“害”人? /曾文远
不走寻常路 /陈博轩
从倒数第二到保送清华 /庞天宇
最好的时光 /张裕笛
三、告别青涩
活着 /叶枫
十一的味道 /钟杉
闪光的日子 /张菲旸
相约精彩 /厐若竹
拒绝平庸 /毛佳钰
青春乐章 /寇思涵
寻梦之旅 /马静怡
四、从兴趣到执著
梦想,在指间跳跃 /陶司聪
勇敢的心 /王栊正
我为歌狂 /王凯基
逗号的世界 /沈睿洁
指尖上的瞬间 /韩可意
花开的声音 /卢梓仪
我笔画我心 /沈天戈
五、校园创业家
我在学校开银行 /张天实、李梦天
策划就是“推动力” /魏冬
数春秋,成长在目 /魏心颖
从“谏客社”到“小木屋” /夏冰梦
我的“异想”故事 /李元杉
倾注爱,生长爱 /果珈亦
七笔画写“我” /武岢
六、益达人初长成

我的WONITA,我的小破社团 /蒋家龄
与“志协”一同成长 /王光霁
我付出,我快乐 /林天依
爱心满谏客 /腾明璇
我的“志协”故事 /吴帆
七、蜕变的声音
更快、更高、更强 /蔡立德
第一笔,浓墨重彩 /李筱佳
荣光模联路 /王颢然
破茧成蝶 /李博特
原来我也可以 /刘佳琪
破土而出,向十一的天空生长 /路姝钰
蜕变 /贾佳
7点29分,16点11分 /徐子晗
那个名字是李睦麟 /李睦麟
绽放在阳光下 /秦雨菲
八、我要出国
我的外籍老师们 /王柯元
拼尽全力,努力生长 /黄靖媛
在路上 /李慧
每个人的青春都没机会重新来过 /邹成星
我的“十一样”/张航达
九、成熟的味道
梦开始的地方 /陈天泽
一些人,一些事 /陶泽平
青春与梦想,让我与众不同 /石嘉雯
历练不止,成长不休 /黄启皓
左岸右语 /左烜晅
在十一 /赵森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韩雨晨
时光走过,笑容留下 /姜又升
活出属于自己的人生 /吴振邦
静态的快乐 /蔡艺璇

编辑推荐

  ★崔永元倾情作序,白岩松、俞敏洪郑重推荐  ★在美国有“第56号教室的奇迹”,在中国有北京十一学校的传奇!  ★分享京城“提升学生能力最强”学校的智慧  ★来自北京十一学校的60个历练故事,看过的是故事,见证的是奇迹,获取的是成功、光荣与梦想  ★继推出全美最优秀教师雷夫的“56号教室的奇迹”之后,揭秘京城传说中“提升学生能力最强”学校——北京十一学校  ★如何让孩子成绩、能力、素养都兼顾,梦想、责任、个性更不能少

内容概要

陈天泽,十一学校高二学生。任十一学校少年社科院院长、学生会副主席、模拟联合国骨干等。曾主持美国文化周、2次奖学金颁奖典礼、高一年级诗词朗诵会、感恩十一欢乐午宴、名家大师进校园、名师大讲堂、社团表彰、升旗仪式。参加过两期凤凰卫视一虎一席谈节目的录制、3次十一学校模联大会。获北京市三好学生、海淀区优秀学生干部、卓越学生、优秀特长生、校长奖学金2次、令德奖学金1次、英才奖学金1次。
吴振邦,十一学校2014届剑桥高二1班学生。校学生会主席,国际部社联副部长,社科院骨干、人大代表助理团成员,音乐之声国际部剧组导演。曾参加哈佛辩论夏令营,在联赛中进入十六强,参与2012HSYLC哈佛领袖峰会等活动。曾策划蓝洋筑梦主题舞会,参与策划和组织夏季慈善舞会、2011年度狂欢节、法兰西文化周、“为爱而跑”加拿大文化周、国际部社团巡礼,策划多次十一新闻发布会。曾获校长奖学金,令德奖学金。

媒体关注与评论

  在一个大一统的教育语境中,我们感受到一股清新的风,当然,良好的教育氛围和教化系统也让这里的同学面对应试时依然得心应手,只不过他们的目标不只是清一色的清华、北大,还充满了远渡重洋的机会。  ——崔永元

图书封面


 赢在中学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7条)

  •     其实我不喜欢书名中的“赢”字,千百万千不一样的孩子,有红花有绿草,有高木有矮丛林,“赢”字功利性太强,又将这些孩子们规整划一,失却了独特的个性。现在的孩子课业多,目睹他们的日子,真是觉得有点可怜。虽然他们现在物质条件比之我们当年生活不知好了多少倍,接触的事物比我们当年多得多,看起来也聪明了许多,但是却不快乐,每日里除了忙学习还是学习。虽然有许多特长生,但那些都是凤毛鳞角,大多数的孩子都在家长老师学校的升学压力之下不快活地挣扎着。 《赢在中学》其实也是名校学子的故事,大部分都是他们自己的集体创作。这种事以前我们读书时也做过,召集一次作文大赛,集合一些优秀作文,结集小范围内出版。但是这本书又与当年大不同,因为内容更丰富,涉及范围更宽泛,不仅仅是课堂作文:孩子们的科学院、经济学院、文学院、校刊等等,俨然自成一派。看着这些孩子们,比之当年的无心的自由快乐,似乎也更进了一步,更有目标,更有梦想,可这样的孩子们谁又不喜欢,当年的自己不也是希望加入各种夏令营活动组而不得? 有时候也想一名好孩子的成长,到底几分家长,几分在学校。十一中有这样的孩子我想离不开好校长好老师的支持和爱护,而这些努力背后,又有多少家长放下种种担心,敢于放手让孩子们这样“随心所欲”地玩,并玩出精彩,这些素质教育的背后更多考验老师与家长的信心与坚持。所幸,他们的模式成功了,他们的努力以及孩子们表现出来的成果,提供给我们一份“玩出精彩”“学于玩中”的信心,因为一切为了孩子,一切也是孩子自己在说话。 去年曾看过黄冈中学的一本书,也颇为启发,与十一中也非常相似,看到这种寓学于“玩”并玩出精彩的成功,深觉未来的中国教育依然有希望。愿这类的成功例子越来越多,也愿更多的孩子既开心地学到知识,也在这种互动中有好品格。 2013-02-05 16:35:00
  •     《赢在中学》不失为一本好书,你可曾想到本书作者之一陈天泽是个不折不扣的90后呢,小小年纪如此成就可谓了得,在北京十一学校这样的人才比比皆是。   21世界最缺的是什么,人才,特别是复合型人才,何为人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说法,不一定说在学校学习成绩好就是人才,各个方面能力强才是真正人才,翻看书中60个人,60个故事,60个精彩人生;十一学校影响带动不仅仅这60位出众同学,而是千千万万的学生。真可惜本人告别校园已久,翻看此书觉得自己的学生生涯白过了,枯燥无味,学生时代每天应试教育的影响,学习学习再学习,无丰富课余生活,最终目标争取考一好大学;考上大学希望有丰富的校园生活。看到十一中学生们多姿多彩的校园生活,汗颜,都说大学校园文化多样,各种社团活动应有尽有;而在我的记忆中远不如十一学校。   在中国中学中像十一学校这样的少之又少,没有永远的课业,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如果我的中学生涯在此度过何其幸福啊;不一成绩作为唯一鉴定学生的标准,注重学生多方面发展,挖掘潜质,特长,鼓励他们为梦想努力,增强社会实践等诸多方面;用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学生快乐的学习,在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口号压力下,还能如此轻松快乐的度过学习生涯,着实羡慕。   十一学校传奇通过本书60位同学的自述60篇文章分为9部分,单看这9个标题就知传奇的成功之处在于何。光荣引航、学习的多路径、告别青涩、从兴趣到执着、校园创业家、公益达人初长成、蜕变的声音、我要出国、成熟的味道。哪个标题吸引你呢,从兴趣到执着,校园创业家,公益达人是最吸引我的,在我的中学时代这些从未敢想过,如今出来工作也未有勇气实现或挑战,而堂堂中学生在校园就可以尝试体验,厉害。可以在学校开银行模拟真好;公益无小事从你我做起,培养公德心,献爱心,从此世界充满爱;感兴趣的事情很多真正持之以恒的再少数,如身在那种氛围或有人在旁边鼓励坚持成功的不在少数。在十一学校这种大氛围的影响下,一切皆有可能。知识是学不完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最重要,追求自己梦想,学会承担责任坚持自我个性。   十一学校是梦想的起点,荣耀奇迹伴随着她成长的脚步,为广大学生提供支点。可能我们没那么幸运成为她其中一员,但我们要学会借鉴他们的优点提升自己,实现自己的梦想。
  •     这是一个讲中学生的故事。《赢在中学》告诉了我们来自北京十一学校的六十个历练故事。十一学校是什么,在读本书之前,我先向度娘求索。北京市十一学校原为中央军委子弟学校,1952年在周恩来、罗荣桓等老一辈革命家的亲切关怀下建立,聂荣臻元帅用新中国的诞生日为学校命名。学校于1992年提出并实行“国有民办”办学体制改革,自此,学校得到快速发展,成为师资力量雄厚、环境设施一流、办学质量优秀的现代化学校,享誉京城内外。2004年被评为北京市示范性普通高中。2009年底,学校回归公办。学校校园面积15.6万平方米,现有107个教学班,5500余名学生,是一所拥有初、高中的完全、优质中学。学校拥有一支师德高品位、专业高学识、能力多方位、科研高水平的优秀教师队伍。现有特级教师27人,高级教师145人,博士44人,博士后3人,硕士120人,省级劳模和全国优秀教师13人,全国骨干教师和校长培训班成员10人,市级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16人,区级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77人,美、英等国家的外籍教师42名。此外,学校建立了由中科院、北师大等科研院所的专家组成的教师成长指导团队。这些都是十一学校的硬性数据,说明不了什么。关键能够说明这个学校的,其实就在本书的这六十个历练故事。这六十个故事个个精彩,每一个都能够完全吸引我们做家长的注意。六十个故事中的学生是各色各样的,也许他们当中的某一些并不符合您对成功的传统认知,但我们必须得承认,在他们的生活中,他们绝对是成功的,也是赢家,赢在中学这四个字,对他们来讲是名副其实的。品味完故事的精彩之后,也令我们家长的内心产生了深层次的反思。什么样的孩子才能算是成功,孩子们上学的目的是什么,还是那个简单的从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转变嘛。虽然我处在全国的三线城市,对于这些大城市孩子们的心理把握不清楚,也没有人家见识广博,但我清楚,孩子们是一样的,孩子们需要的成功也是类似的,到底什么样的教育是成功,什么样的教育才是对子女真正的好,这些都是我们要想的。也许这几个自己想到的问题并没有答案,但是我知道,我们必须要不断地想下去。只有不断地想,我们的教育才会不断地进步,我们的孩子才能得到最好的教育。

精彩短评 (总计48条)

  •     看了只有“望洋兴叹”了,教育资源的问题。
  •     看推荐买的。还没看应该很不错
  •     包装很幼稚,有种像初中生阅读的书一样。
  •     一口气读完,很不错,对提升教育理念有很大帮助。
  •     书是正版的,包装很好,内容也很好。
  •     拭目以待
  •     消费观念和
  •     值得学生家长和教师认真阅读
  •     作为一个接受中国传统应试教育而出炉的社会一员,我其实与生俱来地排斥着中国原本一贯的教育模式。因为自己是过来人,所以我深感其中的缺陷和弊端;因为自己是过来人,所以我更觉得如此的畸形教育模式值得扭转。然而,这其实更是一个社会大趋势造就的。又岂能是单凭我一己之力可以扭转。这多少令人有点惋惜和心痛。至少让很多的中国人身在其中,恨在其中,却更是身不由己。不是不想变,只是大趋势如此;不是不想改,只是怕另类的作法而被淘汰和排斥。
    然而,在这次读到的《赢在中学》一书后。我着实地长吁一口气。原来,在中国根深蒂固的教育模式下已经有了革新的转变。尽管这里的一切仅仅只是发生在京城传说中“提升学生能力最强”学校——北京十一学校。但是,从这里的缩影我们却可以发掘和感知有据可查的转变。毫无疑问,相较于以往的无作为,这里所能展示的却是告诉我们一个全新的教育突破。《赢在中学》---今日的英才由此铸就。
    作为一本比较有说服力的书,这里当然不是光靠泛泛而谈的空喊口号。在书中,我们可以接触和见证到一个个鲜活,生动的例子。书中分享京城“提升学生能力最强”学校的智慧;书中例证着那些个真实的北京十一学校学生的60个历练故事;书中更集结入了总结分析的培养孩子注意点。教育是一个非常庞大的话题。如何可以让我们的孩子既可以实现成绩、能力、素养都兼顾,又可以确保梦想、责任、个性更不能少?我们着实任重而道远。事实上,本书的另外一个很重要的看点还在于书作本就出自那些个孩子们的手下。他们通过自己的所言, 所想,所感向我们一干众等徒然为孩子们操心的家长搭建着沟通和交流的平台。书中有着太多的实例值得我们观摩和聆听。在学习和成长的天空下,家长对于孩子其实更应该给予的是自由的空间和积极的引导。有时候,我们更应该尊重自己孩子的心愿和兴趣爱好。今日的竞争是多方面的。我们身为家长的更应该从一个长远的角度来为我们的孩子做好合理的规划。每个孩子其实都有自己的理想天空,我们不应该为了自己的某些狭隘的理念而阻碍了孩子们正常的成长和提高。于书中,我们其实便可以真真实实地看到诸多的鲜明实例。还有什么会有比这些真实的历历在目的故事更有说服力的吗?我们得到的答案是肯定的。正如本书所说的:成功的教育在于让我们能寻找到适合自己的梦想。而我们的未来英才其实也就是由此而铸就。
  •     应该不错,可能还没看。。。。。。。。。
  •     十一学校,特别的学校。这样的校长难得啊。教育部不能做推广吗
  •     在应试教育重压的现实情况下,北京十一学校不仅给孩子提供了最优越教育资源、优秀有爱心的老师、完美的教学硬件设施,更重要的是,给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自由生找的辽阔土地。真正的优秀不再是梦想,卓越非凡的学生把最美的青春绽放到了世界各个角落。成绩优异只是一方面,完美的青春一生无悔!
  •     有的环境造就学生,有的学生创造环境,后者很不容易做到的
  •     很好的内容,学到很多~
  •     不知道是否喜欢,我家小朋友看了一两篇就不看了
  •     身边有不少从事教育业的友人,从他们口中我常常听到诸如此类的抱怨,过去我们什么补习班都没上过,还不是照样考上大学找到工作,现在连小学生都忙得陀螺转,一晚上居然要连续上两三个补习班,到了他进行辅导课业的时候,那副憔悴可怜的模样,让友人看在眼里心痛不已。
    中国的教育制度存在有弊端,这一点想必过来人都知道,可是同样的,我们也应该看到它正在努力变革,从传递千年的八股文应试教育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同样教育革命的进行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寒窗苦读何止十年,早已经从泥潭中脱身而出的我们,又有不少人前赴后继的继续跳进泥潭,为了什么?为了我们自己的日常生活,为了孩子们下一代的成长,同样也是为了这个国家的将来。
    初中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作为从小学到高中的过渡阶段,它肩负着将一个孩子教育成长的重要使命。初中和高中是连在一起的,这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的几年时间,是他们将来进入大学迈入社会不可或缺的阶段。无论如何,如今我们似乎在黑暗中找寻到一丝光明,那就是这本《赢在中学》所提到的实例,让我们能够心怀希望打起精神的,北京十一学校!
    这里一个又一个传奇相继诞生,可是他们并非天生如此的优秀,而是通过自身的努力与家长老师的辅助,才能够展现出各自的才华和天赋,并且获得成功。英才的造就背后充满艰辛与汗水,这是一个励志与成长的故事集,其中讲述了六十个震撼人心的故事,每个孩子都是有想法有激情有担当的好孩子,所有人都相信他们在未来会拥有更为光明的明天。
    那么,同样身处中国经历过或是正在经历教育中的我们,通过这本书不仅仅可以获得经验与知识,更重要的是我们看到了某种希望之花正在缓慢而顽强的绽放,盛开。或许达到全盛还要一段漫长而艰辛的过程,不过我们可以坚信,明天又是崭新的一天!
  •     正在读,还不错!
  •     一看到书名,就想到了现今流行的一句话: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就因为这句话,把中国孩子原本快乐的童年给糟蹋了。当我们走在路上,看到一些家长围聚在一起时,话题都离不开成绩。如果这中间有人的孩子成绩特别好,那感觉就像高人一等。而家里孩子成绩不好的家长就只能羡慕地说上几句奉承话。这就是我们当代的教育趋势——成绩说明一切。可是,成绩真能代表一切吗?说实话,我对中国传统的应试教育抱有极大的不满,应试教育到底带给我们孩子什么!
    现今,有太多的学生在高考后迷失了人生的方向,太多的人才在标准化考试中消磨了自己的青春,这就是应试教育带给我们的。感谢这本书,让我看到中国教育的希望。这本书里面有60个成长故事,主人公就是生活在十一中的孩子们。虽然他们从初一到初三不同年级,但其中涌现出不少的佼佼者。有竞赛达人,也有艺术天才,每个孩子都展示了一段不平凡的精力。通过这样一个个生动的故事,我们会看到未来中国的教育方向。
    2012年高考成绩位列北京市前三甲,有61名学生被北大、清华录取。十一学子遍布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剑桥大学、英国帝国理工大学等……当我看到封底这些闪亮耀眼的数字时,我会跟其他人一样,觉得这些成绩都是尖子生带来的。可是翻开内文,仔细研读一个个孩子的成长轨迹时,才发现这些孩子的起点都不一样。有调皮捣蛋的机灵鬼、也有一直目标很明确的智者。静静地阅读每一个故事,发现在这本20万字的书中,多次提到了快乐、梦想、追求。我想,成功的教育在于让学生们能寻找到适合自己的梦想,然后为了这个梦想而坚持不懈地努力。梦想是在遥不可及的未来,并不仅仅终结于进入某个学府。
    这里的老师说经常说:好的学生不仅仅是哪些高考状元、竞赛奖牌得主。最聪明的学生不一定要学习竞赛,选择的大门为每一个学生敞开。学习成绩不再是衡量所有学生的标准——这是每个老师根深蒂固的思想。根据每个孩子的不同特质,老师会成为真正的引导者,带领他们找到自己的梦想方向。
    看到崔永元的序我笑了。当他回忆同校长一同参观学校时。校长会将自己的身份放下,跟孩子们说打扰了。当崔永元做完演讲时,孩子们会当面说讲得不好。当他随手掏出烟时,孩子会说请勿吸烟。孩子们通过自己的举动告诉我们,学校是他们的,不是老师的、校长的。这份自信来自哪,相信你看了书就会更加明了。
    教育拒绝空谈口号,实例说服一切,希望能有更多的学校加入到教育改革之中,将更先进的教育理念带给孩子。
  •     亲爱的韩梦朵同学:
    好久不见了呀,最近你过得怎么样?
    你是不是又要撅着嘴说上课很没意思呀,是不是很多同学都和你一样不喜欢枯燥无聊的课本啊?请你相信,我是真的能理解你的。因为大概在十五年前,我也是一个和你相同年龄的中学生呢。
    说起来我比你还要悲惨,那个时候啊我们只能做题,除了准备要考试的科目,根本就没有别的内容,连美术课音乐课都也没有的,所以我真是羡慕你会吹葫芦丝,会游泳,可怜的我到现在也没学会一样乐器。对了,还有你的图书馆,我上中学的时候是不允许看课外书的,我们看课外书都要偷偷摸摸的,不然被老师看到一定是要没收的。
    是不是很恐怖啊?现在我想起来都觉得很气愤呢。多么好的年纪啊,如果只是绑在课本和试题上简直真是太可惜了。
    你是不是又在撇嘴,以为我又在拿过去的苦日子来劝你好好读书?又被你冤枉啦,我说我的中学经历只是想表达这样一个意思——把注意力全部放在功课和成绩上是不明智的。当然,我也不是鼓励你完全就不去学习功课了,我希望你能知道,还有很多事情同样值得用功。
    好了,还是先说正经事吧,这次送给你的这本书是《赢在中学》,是说北京十一中的,只要随便一翻就能发现,这本彩色印刷的书是中学生们自己写的。我相信在那些照片里,你一定能找到和你身边同学很像的人来,但是你的同学大概没有书中的他们那样自信和快乐。
    可以说,这本书里的每个同学都是很厉害的哟。他们当中有的是学生会的干部,有的是辩论赛的冠军,有的组建了自己的社团,有的办起了杂志,还有的开办了银行呢。
    他们在努力的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并且还取得了好成绩,你看他们的笑容,多么灿烂啊。他们当中可能有一些高中生,但也有不少初中的同龄人啊,相比那些只知道考个好分数的孩子,他们明显有更多的“正事”要干。他们练就了一身本领,勇敢又乐观,这种成功的经验,和处理问题、达成愿望的能力是很多学校里学不到的,也会是他们将来更受人们欢迎的原因。
    韩梦朵同学,我们都知道你是不喜欢课本试卷的小美女,家长一直在为你的分数发愁,担心你考不上一所好学校。但是我希望你能喜欢你的中学生活,注意哦,喜欢中学生活和喜欢上课不是一回事哟。
    希望你能像《赢在中学》里的孩子们一样找到自己特别喜欢做的事情,用心,努力,自信,勇敢。虽然目前还不是所有的学校都能像北京十一中一样开明自由,但依然是可以有精彩的中学生活的呀。
    祝开心,胃口好,并苗条!
    你的英俊哥
  •     我没有看,孩子说还行,哈哈,就给4颗星吧
  •     有点不值价格
  •     给同事买的,他给孩子看,其实老师看更好。
  •     一定要让美好经历中学除了学习还有很多很多
  •     其实我不喜欢书名中的“赢”字,千百万千不一样的孩子,有红花有绿草,有高木有矮丛林,“赢”字功利性太强,又将这些孩子们规整划一,失却了独特的个性。现在的孩子课业多,目睹他们的日子,真是觉得有点可怜。虽然他们现在物质条件比之我们当年生活不知好了多少倍,接触的事物比我们当年多得多,看起来也聪明了许多,但是却不快乐,每日里除了忙学习还是学习。虽然有许多特长生,但那些都是凤毛鳞角,大多数的孩子都在家长老师学校的升学压力之下不快活地挣扎着。
    《赢在中学》其实也是名校学子的故事,大部分都是他们自己的集体创作。这种事以前我们读书时也做过,召集一次作文大赛,集合一些优秀作文,结集小范围内出版。但是这本书又与当年大不同,因为内容更丰富,涉及范围更宽泛,不仅仅是课堂作文:孩子们的科学院、经济学院、文学院、校刊等等,俨然自成一派。看着这些孩子们,比之当年的无心的自由快乐,似乎也更进了一步,更有目标,更有梦想,可这样的孩子们谁又不喜欢,当年的自己不也是希望加入各种夏令营活动组而不得?
    有时候也想一名好孩子的成长,到底几分家长,几分在学校。十一中有这样的孩子我想离不开好校长好老师的支持和爱护,而这些努力背后,又有多少家长放下种种担心,敢于放手让孩子们这样“随心所欲”地玩,并玩出精彩,这些素质教育的背后更多考验老师与家长的信心与坚持。所幸,他们的模式成功了,他们的努力以及孩子们表现出来的成果,提供给我们一份“玩出精彩”“学于玩中”的信心,因为一切为了孩子,一切也是孩子自己在说话。
    去年曾看过黄冈中学的一本书,也颇为启发,与十一中也非常相似,看到这种寓学于“玩”并玩出精彩的成功,深觉未来的中国教育依然有希望。愿这类的成功例子越来越多,也愿更多的孩子既开心地学到知识,也在这种互动中有好品格。
  •     这本《赢在中学:来自北京十一学校的60个历练故事》一书,用一个个鲜活的个体案例,全面细致地展示了北京知名中学十一学校的办学智慧和培养的特色人才的情况。十一学校与一般的中学不同,它真的可以算得上所有高中生梦想中的学校,用扉页上一个毕业生的一句推荐语来说就是:“十一学校是一所梦的学校,不只因为她创造出了令人瞩目的奇迹,更因为每个十一人对崇高梦想与现实奋斗的由衷认同。”读罢此书,我感觉十一学校对中学生的培养方式之多元,机会之丰富,硕果之丰厚,甚至连国内一般的大学都很难超越。它培养出了许多高分高能的学生,其毕业生不仅有许多被清华北大等国内一流大学录取,还有许多被哈佛、耶鲁、普雷斯顿等世界一流名校录取。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十一学校,来感受一下孩子们快乐、成功的成长经历吧!
    本书的60个故事,真实记录了十一学校从初一到高三的各类有所特长的学生的成长经历,是孩子们自己写作并结集出版一本精美的成长记录表本。著名主持人崔永元为本书作序,他在序中写道:“在一个大一统的教育语境中,我们感受到一股清新的风,当然良好的教育氛围和教化系统也让这里的同学面对应试教育时依然得心应手,只不过他们的目标不只是清一色的清华、北大,还充满了远渡重洋的机会。”十一学校之所以成为国内中学的典范,正是因为他们有着先进的办学理念和优质的教育资源,就像一盏灯塔照亮了中国基础教育的前进之路。
    十一学校的孩子们都很有理想、有才华、有个性,这是我的读后体会。比如有的同学从一个在课堂上捣蛋的“叛逆青年”成长为保送到清华大学的优秀学子,他还给校长写信,从中国和世界的大背景出发,洋洋洒洒地制定了一个从高中到大学的“个人战略发展规划”;有的同学参加各种有特色的学生社团,比如校辩论队、校学生电视台、合唱团等,锻炼了自己的综合素质;有的同学参加模拟联合国社团、担任校刊《十一说》主编、还获得科技创新大赛和生物联赛奖项;有的同学获得过各种钢琴比赛的重量级奖项,还与著名钢琴家同台表演……这些孩子真是太棒啦!他们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成长平台,培养各种才艺、特长和爱好,当然还有许多学习成绩特别出类拔萃的孩子,那就不用说啦。
    北京十一学校真是一所“梦之校”,真羡慕在那里读书的孩子们。希望中国会有更多这样的好学校,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
  •     对孩子很有帮助,非常喜欢。
  •     作为一位从中国传统应试教育模式走出来的母亲,我在此时,孩子仅仅是小学一年级的娃娃的时候,便开始了对他未来的谋划,也开始了对未来不可预知的担忧,这种担忧从孩子的小学无意识的延伸到了中学!
    其实想想做家长真的是一件很痛苦很煎熬的事情,在孩子可以咿呀学语,对读书产生兴趣后,疯狂的囤书,到各个论坛里泡着,潜着是我经常要做的事情,为的就是给孩子能够搜罗到更好的书单,然后把它们搬回家给娃娃!在育儿的路上,很多的人肯定如我一样,心力憔悴,却也乐此不疲,且育儿书也是一堆一堆的看,一本一本的读,只是为了能够让孩子更好的在前行的路上而已!
    《赢在中学》是我特别的“超前阅读”,本自以为是的认为书中一定会有大量的在孩子中学阶段各方面教育的经验帖,教育经,却不曾想这本书却是一本由“孩子们写的给大人读的书”,对于北京十一中,我不甚了解,作为漂泊在另一个城市的我来说,了解本地中学可能对自己和孩子来说更切合实际一些,但看着书中对北京十一中的介绍及从这个摇篮里飞出去的那许多的孩子们,我怎能不流淌出些许的羡慕,还有那无比渴望的眼神呢?作为家长而言,都特别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如这些可爱的孩子们一样,在青春的路上便已找好了方向,且行且珍惜的时光,这一切不仅仅是对孩子最好最真实的教育,更是对家长对教育体制最有力的冲击!
    把成绩看作一切,把素质教育抛在一边的陈旧教育模式和理念,在中国乃至世界的现行发展趋势下都已经表现出了脱节及不合时宜的症状,对于国人来说,如何更好的健全教育模式,不仅仅是将孩子在应试教育中解脱出来,更解脱了上万家庭及父母,让孩子更好的回归本性,自然的生长,寻着自己的梦想,一步一步的大步向前,这是我们的期望,也是我们无限的渴求!
    《赢在中学》的宝贝都是一个个开放思维,自我发展的成功例子,作为其中的家长而言,我想很多人起到的作用不是督促和监督,而更多的是鼓励和陪伴,这种用孩子的视觉来阐述世界的书,在我看来是不可多得的事情,让我们体会孩子世界里的思维变换,让我们在青春的洪流中感受青春的张扬和无比的动感!青春就该如此,少些责骂,多些鼓励,不苛责,多支持,陪伴在路上,是我们家长需要做的事情,如此而已!
  •     这是一个讲中学生的故事。《赢在中学》告诉了我们来自北京十一学校的六十个历练故事。十一学校是什么,在读本书之前,我先向度娘求索。北京市十一学校原为中央军委子弟学校,1952年在周恩来、罗荣桓等老一辈革命家的亲切关怀下建立,聂荣臻元帅用新中国的诞生日为学校命名。学校于1992年提出并实行“国有民办”办学体制改革,自此,学校得到快速发展,成为师资力量雄厚、环境设施一流、办学质量优秀的现代化学校,享誉京城内外。2004年被评为北京市示范性普通高中。2009年底,学校回归公办。学校校园面积15.6万平方米,现有107个教学班,5500余名学生,是一所拥有初、高中的完全、优质中学。学校拥有一支师德高品位、专业高学识、能力多方位、科研高水平的优秀教师队伍。现有特级教师27人,高级教师145人,博士44人,博士后3人,硕士120人,省级劳模和全国优秀教师13人,全国骨干教师和校长培训班成员10人,市级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16人,区级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77人,美、英等国家的外籍教师42名。此外,学校建立了由中科院、北师大等科研院所的专家组成的教师成长指导团队。
      这些都是十一学校的硬性数据,说明不了什么。关键能够说明这个学校的,其实就在本书的这六十个历练故事。这六十个故事个个精彩,每一个都能够完全吸引我们做家长的注意。六十个故事中的学生是各色各样的,也许他们当中的某一些并不符合您对成功的传统认知,但我们必须得承认,在他们的生活中,他们绝对是成功的,也是赢家,赢在中学这四个字,对他们来讲是名副其实的。
      品味完故事的精彩之后,也令我们家长的内心产生了深层次的反思。什么样的孩子才能算是成功,孩子们上学的目的是什么,还是那个简单的从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转变嘛。虽然我处在全国的三线城市,对于这些大城市孩子们的心理把握不清楚,也没有人家见识广博,但我清楚,孩子们是一样的,孩子们需要的成功也是类似的,到底什么样的教育是成功,什么样的教育才是对子女真正的好,这些都是我们要想的。
      也许这几个自己想到的问题并没有答案,但是我知道,我们必须要不断地想下去。只有不断地想,我们的教育才会不断地进步,我们的孩子才能得到最好的教育。
  •     昨晚一口气翻完,十一我向往的学校,真正的素质教育
  •     还没具体看,应该还不错吧
  •     我不是一个很着调的人。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在千方百计引导自己的学生学习自己所教学科的同时,还总想自己也能提高一下。有时候学生们太油盐不进了,我就觉得我不能白唠叨了,他们不听我自己一边说一边听,自己给自己捧场。在教育的路途上屡经周折的我,看到了这本《赢在中学》,眼一亮,心一跳,惯性的觉得又遇到给自己看的一本书了。而这本书实际上,绝对是学生,老师都受益的一本书。
    学习是人类的一个永恒的话题。而高考这一话题在中国是始终居高不下的。每个家长都望子成龙,希望自己的孩子学习好,出人头地。可是学习好一直以来似乎都是少数优等生 的特权,所以它是最让老师和家长头疼的大难题。大人们上下求索,从主观客观两方面夹击,奈何心有余而力不足,经常是铩羽而归。这是为什么?因为二十一世纪的中学生,已经具备了自己的独立头脑和个性,想要让他们说啥听啥几乎是不可能了。而他们的学习状况,心理状态也基本上是定型了的,想要轻而易举的改变他们,那几乎是不可能。有的老师坚持不懈的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最后还是不得不打退堂鼓。让自己学习已然是一个困难,更何况是让别人呢,更何况这个别人是十几岁的少年呢。老师们已经在不断学习,不断更新观念了,可显然速度还不够快,力度还不够大。要想让学生放下包袱,开动机器,我们已经口吐莲花口沫横飞东挪西借了,还是效果不理想。那么就不如从学生的角度来让学生开窍了。《赢在中学》的亮点是让60个从初一到高三年纪不等的优等生来亲自讲述自己的经历,实实在在,毫不浮夸的经历。这60个优等生,并不是我们想当然的那种生来便成绩优异的学生。他们也和我们的学生一样,可能会偏科,可能会有自己独特的爱好,也可能并不是对每个学科都努力。他们的共同点是都成功了,他们的不同点却是异彩纷呈。这使得这本书脱颖而出。并没有浮夸的大道理,并没有大家都听厌了的什么学习态度问题啊,不能偏科啊,等等这些教导学生的老调调。60篇文章,60个灵魂,活灵活现的孩子的文字,似60篇文学作品一般,内容风格各不相同,却实打实的不是文学作品,是真实的人生经历。这样的一本书,让学生读了能感受到来自同龄人的这股清新的风而有所开窍有所得到,让老师读了也同样觉得有如清风拂面,实在是茅塞顿开,不可多得。看问题的角度是个关键。我们以为我们一直在钻研教育学和心理学,可我们的钻研结果可能真的不如这60个孩子的自我展示。从他们的个性的文字里,我看到了不一样的东西,看到了自己以往于教育中的思想偏差及错误,获得了来自多角度多层面的灵感,这样的集思广益不同于老师在一起备课,也不同于大家在一起听全国优秀教师演讲。同孩子们的自我呈现比起来,似乎再优秀的教师也逊色起来。也许是孩子的事情,孩子才更有发言权吧!

    知识真的要转化为生产力还是需要一段转化的过程的。如此宝贵的一本书,也要有知音才能发现其光芒的。这本书我以为,可以推荐给自己的学生读。但是在推荐之前,最好老师们先读一下。心灵的沟通,不需要言语。在教育的过程中,要让学生有积极的改变,老师就先得有改变。我从这本书里面看到了过去多年里我教育的不足之处,而也唯有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才能更有效的引导学生,让学生信服。而至于学生们呢,我觉得他们亲自阅读了这本书之后,是会有所顿悟有所改变的。师生一起阅读,一起赢在中学吧!中学搞定了,将来才更有把握稳定。
  •     记得以前看过《成功无捷径——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一书,心灵受到震撼,被雷夫 艾斯奎斯老师的教育激情所感动。书中处处传递给我们雷夫作为老师的信念:要达到真正的**是要做出牺牲的,需要从错误中汲取教训的同时付出巨大的努力,成功是无捷径可走的。
    如果说雷夫老师“第56号教室”创造了美国的奇迹,那么可以说北京十一学校是中国教育界的奇葩。北京十一学校赢在尊重教育规律。学生在这里个性充分张扬,潜能被最大化地发掘。联想到前几天开会提到的“教育的内涵建设”,下面我结合本书谈谈我对教育内涵的几点认识:
    1、兴趣。十一学校的学生们为兴趣而学习。喜欢漫画的学生可以在这里开办漫画工作室、个人画展;喜欢唱歌的学生利用学校录音棚出个人专辑;喜欢文学的学生可以创办诗社,出版个人诗集;痴迷微生物实验研究的学生可以参加北京农林科学院的实验;热衷理化学科的学生,可以参加全国奥林匹克竞赛……学生自主选择导师,自主研习课程,自主选择社团。在选择的过程中,学生们一方面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体验着追逐梦想的快感,正如有的同学说的:“我知道什么样的东西才能算是梦想,只有精神上的成功,才是值得奋斗终身的目标。”学生另一方面懂得了如何选择、如何取舍,懂得抓住每一个锻炼自己的机会。
    2、能力。十一学校的学生们为能力而奋斗。学校平等、开放、自由、包容的校园文化,使学生们坚信“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两个中学生开设了校园银行,真切地体验到了商业活动的甜与苦;富有想象力的学生成功策划了多项校园大型活动;腼腆的女孩创建了校园学生纪念品公司……学生们体验着破茧成蝶的成长快感,收获着青春梦想的精彩。他们是幸福的,在同龄人为考试而机械地学习时,他们却理智地规划自己的人生,唱着青春之歌,一路欢畅,成为自信而有思想的人才。这不仅是十一学校的教育理念使然,更是一所中学所应具备的优良品质。
    3、感恩。最让人感动的是十一学校学生都有一颗感恩之心,有社会责任感。有的学生策化组织海洋星空基金会活动,通过各种渠道募捐资助自闭症儿童;有的学生创立“十一慈善基金会”帮助不幸的人们;有的创办“蒲公英社”,举办支教活动和为红斑狼疮患者义卖活动……十一学校的学生用稚嫩而执著的肩膀给那些弱势群体增添了温暖,也实现了自身价值。
    其实,教育就是培养人,十一学校不只看重学生的成绩,而且通过课程活动、环境熏陶完善学生的人格,使学生身心健康地成长。我觉得这就是教育的内涵!
  •     非常值得一看,学生写的,很真实。
  •     并不是说一定就要念重点中学,而是人生大部分的终生朋友基本就在那时奠定了.女生里出名的学校还有执信,就是珠珠那个学校,她们非常有主见,个性张扬,每一个跟每一个都鲜明的不同;二中的女生一直是漂亮,秀气,心灵手巧,还有文科比较好著称,还是比较文静一点的.
  •     里面的案例非常丰富多彩
  •     提升学习能力,希望孩子有更大的进步。
  •     我的孩子上中学了,感觉和小学完全不同,每天都在机械的上课做题背单词,从早到晚感觉不到一点学习的快乐。回想我上中学的时候,特别喜欢学习数学,甚至到了痴迷的程度,同时也特别喜欢看课外书,经常和同学一起出去玩,做模型,下棋,踢球,玩各种各样的游戏,感觉真的很快乐。可是现在的孩子根本没有时间,上中学就是学习,而且是反复枯燥重复的学习,虽然学校也有艺术节,有校报,有摇篮工程,看着有很多活动,也有很多人才,其实谁都知道,好的中学,学生的素质高,那些艺术人才都是家长自己带着孩子培养出来的,和学校无关,一年只是在艺术节上有一个展示的机会,甚至连元旦的联欢会都取消了,哎,现在的中学真的太可怕了。
    十一学校是我梦中的学校,如果我能够再上一次中学,我一定会选择十一学校,只是对于这样的贵族学校,肯定不是我这样普通的学生能够随便上的。北京的学区房多少钱!所以北京好的学校家长都不会是普通人。十一学校对于我们这些外地人来说只是一个梦想。
    这本书就是十一学校的学生们自己写的一本书,虽然很简单很幼稚,但是这是他们自己的劳动成果,看看我们身边的中学生,就知道差距有多么大了。这里面可以看到十一学校有自己的模拟联合国,有自己的科学院、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院、文学院,有自己的校刊,有自己的银行,有创意孵化公司,广告公司,乐队舞蹈队那就算不得什么了,人家十一学校有专门的录音棚,能够为喜欢音乐的孩子开始一对一的专业辅导,这才是真正的牛!而且这些都并不是学校组织的,而是学生自己自发弄出来,这才是十一真正的魅力,你无论喜欢什么都可以组织一个自己的组织,并且让自己的梦想得到实现,在这样的环境中,你怎么能够不拼命的学习,拼命的成长呢!
    当然所有的这些成功都离不开他们的校长李希贵。一位传奇式的教育家,一位我最佩服的教育家。早就看过李希贵的书,特羡慕这位有思想有魄力的校长,不过也特别羡慕在现在的中国,竟然有人能够给这样一位比较另类的校长一个机会,挺不容易啊。后来李希贵做了教育局局长,也很另类,首先放权,竟然放弃了很多人梦寐以求的捞钱的机会,的确很值得佩服,后来又去了中央,可是还是无法适应中国的官场,最后还是去做了一个校长,他选择的学校就是十一学校,看过他关于十一学校的书,真的感觉那里真是中学生的天堂,中国素质教育的梦想所在。
    可是很多时候却感觉很纠结,十一学校的成功是不是建立在教育不公平的基础上的呢?十一学校的财力抵得上很多地区一个区一个市对教育的拨款,十一学校的老师都是硕士博士毕业,可是我们市的所有中学教师中,不要说博士硕士,就是名牌大学的本科生都找不到几个,再看看学校的条件,那就更没法比了。如果说李希贵在某个普通的学校中办了很成功的素质教育我们都会很佩服,也可以去学习,可是十一学校本来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学校,学生都是从北京各个重点小学选拔出来的,他们本身的素质就非常非常棒,所以十一学校不过是锦上添花罢了。
    当然即便是锦上添花的事情在中国也没有几个学校是愿意做的,这才是中国的教育的真正的悲哀。
  •     在读这本书时恰巧在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一个教师创造的教育奇迹,如今在北京十一学校同样地发生了。
    一直以来我都在思索一个问题,为什么世界上总会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孩子成长起来,真的如父母或者旁人所说,那孩子天性如此吗?在我看来,一个孩子成长成什么样子,更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周围的教育环境。当人们对那些看起来叫做“坏孩子”下了定论时,为什么在56号教室却能改变孩子的一生,为什么,十一学校能够走出那么多有能力的孩子?这不能不说,引导者的作用是非常强大的。孩子们无法选择社会这个足够大的教育环境,也无法选择自己的父母,当然很多人还无法选择学校这个小小的社会。我想能够走进56号教室和十一学校的孩子们,都是足够幸运的。
    这本书是60个孩子的自述,是60个神采奕奕的孩子对于自己在十一高中学习、能力、梦想、责任、个性的一次思考,也是一次回顾。从那流畅的有思想的表述中,我们不能不说,现在的孩子真的需要刮目相看,想想自己当年在此时还是迷茫得很,从来没有想过任何未来,再看看现在的孩子,真让人觉得不可同日而语。
    在这些孩子的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学校的包容理念。它并不只是单单抓住孩子的学习成绩不放,造就一个又一个成绩的巨人,行动的矮子,而是注重孩子们多方面素质的开发与培养。在这里,孩子们不是学习的机器,而是一个个充满了朝气的花朵,尽情展现着自我,我相信,走入社会的他们,一定会有着更强大的心灵以及更如鱼得水的工作能力。
    在这个学校里,每个孩子都在创造着一个奇迹。因痴迷科学实验而被剑桥大学录取,入学成绩倒数第二,高二时却被保送清华……还有各种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的孩子,学生记者,创作社团,……其丰富实在是我们当年所不能想像的。我想,这些奇迹,如果单单靠着孩子自身,若没有一个培养他们天赋的沃土,没有一双双发掘他们才智的慧眼,这些孩子有可能依然混迹于平凡之中。
    我们的国家需要这样的学校,孩子们都是奇迹,只是这奇迹需要善待,需要包容,需要引导,这样的孩子有理想,有梦想,有担当,有个性,我想,我们的国家需要这样的孩子,我们的孩子需要这样的学校。
  •     中学生挺适合用的书,非常不错!
  •     没有怎么看呢,不知道到底有没有用,其实有点不相信...
  •     很好的书,不过是记流水账,好像有60个人的,可操作性不强。
  •     学吧。
  •     《赢在中学》读来有些与众不同,它的作者是六十个来自北京十一中的学生,记录了他们在十一中蜕变和成长的故事,看过之后感触颇多。每个孩子都不凡,但这些十一中的孩子是更加的不凡,我想说他们的不凡不是因为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小小年级就荣誉满身,而是因为他们在如此灿烂的年华便读懂了人生的真谛,了解自己的内心,知道自己的梦想,并且在坚定的向着梦想前行。我不得不说十一中是一所不凡的学校,它为每一个孩子提供着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十一中是一个摇篮,让每一个孩子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个起点。教育总是会面对困惑,成长总是会伴随迷茫,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路上我想无论是教育工作者还是每个家庭都不得不去思索一些问题,我们的孩子要成为怎样的人,如何才算得上是成功的教育。
    这也正是《赢在中学》这本书让人受益的地方,每个孩子都各有所长,正如书的前言中所说成功的教育在于我们能寻找到合适自己的梦想,在于学会如何去追求自己的梦想。看了每个孩子在十一中的成长经历,不得不感叹孩子有这样的学校真是值得骄傲,让每个孩子发挥自己的特长,让每个孩子提供最大的创造空间,十一中的孩子生活是如此丰富多彩,做自己想做的事,向着自己的目标前进,他们激情,他们坚韧,他们朝气,他们阳光,他们在人生的黄金时期就读懂了自己的人生路。要知道这是多么不容易的事,一所中学却让如此多的孩子都做到了。教育是多么神奇的一件事,并不是每个进入十一中的孩子就多么的优秀,他们中也曾有叛逆少年,也曾有胆小鬼,有反面典型,但却在十一中这个开放、创新、包容的环境中最终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了解自己的与众不同,找到属于自己的精彩。
    读过这本书我甚至有些心潮澎湃,并不是每一个孩子都能有幸成为十一中的学生,真的希望更多的教育工作者能读到这本书,从中悟出教育的真谛并给更多孩子提供这样的平台,也希望有更多的孩子能够读到这本书,从这些闪光的历练中得到感悟,找到自己的梦想并努力去追寻。
  •     透过书本讲述的故事,可以给自己很多启迪
  •     北京十一中学,学子遍布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剑桥大学、英国帝国理工大学等世界一流名校。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美国有“第56号教室的奇迹”,可是,在中国却有北京十一学校的传奇,让人侧目让人仰视让人思考,为什么这样的一个学校培养出来的孩子有这么强的能力?在这里,是否能够改变一个人的一生?
    赢在中学,60个历练小故事,60位学生主人公,用淡淡的口吻讲述自己在十一的故事。是十一成就了他们,还是他们传奇了十一?现实很残酷,不是每个梦想都有快乐的结局,但是在追求梦想的路上,我们是快乐的。这本20万字的书里,提到了68次的“快乐”,以及109次的“梦想”。是的,梦想是一个人的人生坐标,引领着一个人的前行。没有梦想的人,是可悲的,有梦想的人,是快乐的。因为快乐,就是在追寻梦想的过程中。
    成功的教育在于让学生能寻找到适合自己的梦想,在于学会如何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对于太多的学生而言,梦想或者是在遥不可及的未来,或者仅仅终结于进入某个学府。虚无缥缈的梦想不能称为梦想,只能被称为梦。而只有当我们知道自己如何一步步走向梦想时,才算是真正拥有了梦想。
    在十一学校,学习成绩不再是衡量所有学生的梦想。在这里,只要拥有梦想,并且付诸实践,都会获得尊重。这里有人学习成绩倒数第二,但在高二的时候却被保送进了清华大学。这个只是其中的一朵奇葩,还有:
    爱咖啡,爱奶昔,不爱柚子茶。
    爱品读经典,爱享受生活,不爱枷锁的束缚。
    爱16点11分的自由,不爱7点29分的慌张。
    成不了学霸,也不期待大神。
    我只是特立独行与非主流的代表。
    我和你一样,都是世界的奇葩。
    这是十一学生徐子晗的一段文章。再来看:
    思维缜密是我在辩论队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想事情要顺着一个脉络往下进行,浮于表面且平铺面很广,其实并没有扎到深入的东西。就好比说一个印章和一根针在纸上,透过纸面进去的一定是针。这是十一的学生左烜烜的《左岸右岸》。
    面对应试,面对扑面而来的升学压力,这些“孩子”哪来的这份自信?这些同学,成天忙于工作,却一点不耽误学习。他们怎么会如此优秀?一个老师说:“学习能力是综合素质的反映,同时应该与特长相结合,而它的提高需要依靠课堂外的各种活动去培养。”十一学校恰恰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
    获“**学生”称号,获奖无数的陶泽平同学,如是说:“十一学校给我提供许多机会和平台,让我能根据自己的需要和选择来锻炼自己,让我认识许多优秀的、有独特想法的人。她不像一些把你囚在在教室里让你背书做题考试、让你在单一价值观里活着的学校,她能帮你打开面前的门,让你走出去,让你知道:世界原来是这样。”
    一心向着自己目标前进的人,整个世界都会给他让路。我坚信这句话的内涵。看完这60个小故事,希望自己也有所收获。事实是,每看一个小故事,都让我信心满怀都让我斗志昂扬,仿佛又回到了我的18岁,那个遥远的青葱年代。而今,当我站在三尺讲台上,给我的学生讲述十一学校里那些优秀学生的股事时,我总会看到下面那些晶亮晶亮的眸子里闪过的那道光。我清楚地知道,那些一闪而过的光亮,是希望之光。
  •     《赢在中学》不失为一本好书,你可曾想到本书作者之一陈天泽是个不折不扣的90后呢,小小年纪如此成就可谓了得,在北京十一学校这样的人才比比皆是。
       21世界最缺的是什么,人才,特别是复合型人才,何为人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说法,不一定说在学校学习成绩好就是人才,各个方面能力强才是真正人才,翻看书中60个人,60个故事,60个精彩人生;十一学校影响带动不仅仅这60位出众同学,而是千千万万的学生。真可惜本人告别校园已久,翻看此书觉得自己的学生生涯白过了,枯燥无味,学生时代每天应试教育的影响,学习学习再学习,无丰富课余生活,最终目标争取考一好大学;考上大学希望有丰富的校园生活。看到十一中学生们多姿多彩的校园生活,汗颜,都说大学校园文化多样,各种社团活动应有尽有;而在我的记忆中远不如十一学校。
       在中国中学中像十一学校这样的少之又少,没有永远的课业,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如果我的中学生涯在此度过何其幸福啊;不一成绩作为唯一鉴定学生的标准,注重学生多方面发展,挖掘潜质,特长,鼓励他们为梦想努力,增强社会实践等诸多方面;用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学生快乐的学习,在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口号压力下,还能如此轻松快乐的度过学习生涯,着实羡慕。
       十一学校传奇通过本书60位同学的自述60篇文章分为9部分,单看这9个标题就知传奇的成功之处在于何。光荣引航、学习的多路径、告别青涩、从兴趣到执着、校园创业家、公益达人初长成、蜕变的声音、我要出国、成熟的味道。哪个标题吸引你呢,从兴趣到执着,校园创业家,公益达人是最吸引我的,在我的中学时代这些从未敢想过,如今出来工作也未有勇气实现或挑战,而堂堂中学生在校园就可以尝试体验,厉害。可以在学校开银行模拟真好;公益无小事从你我做起,培养公德心,献爱心,从此世界充满爱;感兴趣的事情很多真正持之以恒的再少数,如身在那种氛围或有人在旁边鼓励坚持成功的不在少数。在十一学校这种大氛围的影响下,一切皆有可能。知识是学不完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最重要,追求自己梦想,学会承担责任坚持自我个性。
       十一学校是梦想的起点,荣耀奇迹伴随着她成长的脚步,为广大学生提供支点。可能我们没那么幸运成为她其中一员,但我们要学会借鉴他们的优点提升自己,实现自己的梦想。
  •     学生自己写的书,非常有趣。
  •     书印刷质量好,内容挺激励人的,孩子喜欢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