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史话

当前位置:首页 > 教材 > 拓展读物 > 三国史话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12-10
ISBN:9787108040077
作者:吕思勉
页数:171页

作者简介

这是著名历史学家吕思勉先生为数不多的文史普及著作之一。二十篇短文,列举了大量《三国志》、《三国志注》等文献中的文字证据,分析人物性情、政治背景、地理环境、军事实力对比等,如何成为每一个历史事件的动因,并将史书记载与文学作品中塑造的人物故事进行对比,“或者纠正从前的谬误,或者陈述一些前人所忽略的事情”,支撑观点的证据个个都似行首拈来,行文平易近人,却颇有启发性,令人信服。

书籍目录

三国史话
楔子
宦官
外戚
黄巾
历史和文学
后汉的地理
董卓的扰乱
曹操是怎样强起来的
曹孟德移驾幸许都
袁绍和曹操的战争
赤壁之战的真相
刘备取益州和孙权取荆州
替魏武帝辩诬
从曹操到司马懿
替魏延辩诬
姜维和钟会
三国史话之余
孙吴为什么要建都南京
司马懿如何人
司马氏之兴亡
晋代豪门斗富

编辑推荐

《中学图书馆文库:三国史话》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

前言

吕思勉生于清光绪十年(1884年),字诚之,笔名驽牛,江苏武进(今常州市)人。中国现代著名史学家。他自幼学习文史典籍,青年时即开始从事文史教育和研究工作,曾先后任教于东吴大学、常州府中学堂(在此教书时曾为钱穆业师)、上海沪江大学、上海光华大学(1949年后院系调整并入华东师范大学)等。1957年病逝于上海。有《白话本国史》、《中国通史》、《先秦史》、《秦汉史》、《两晋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史》、《中国近代史》等多部通史、断代史和近代史,另有《理学纲要》、《宋代文学》、《论学集林》、《史学四种》等专著,多达八九百万字,述作宏富,方面广阔。    注重排比史料、分类札记、长于综合研究和融会贯通,是吕思勉先生史学著作的特点,同时他也很注意广泛阅读新出报刊、关注西方新知。他相信仔细读古书是可以一定程度地挖掘出历史真相的。有限的证据罗列出来,可以给出一些暗示;证据不足时亦不刻意追求结论,而是留待来者。这一行文特点在《三国史话》这本小书中也有所体现。    《三国史话》是吕思勉为数不多的文史普及著作之一。作者的每篇短文皆寥寥数千言,即列举了大量《三国志》、《三国志注》等文献中的文字证据,分析人物性情、政治背景、地理环境、军事实力对比如何成为每一个历史事件生发的动因,并将史书记载与文学作品中塑造的人物故事进行对比,“或者纠正从前的谬误,或者陈述一些前人所忽略的事情”(见本书“楔子”一篇),行文颇为口语化,支撑观点的证据亦个个信手拈来,且颇有富于启发的见解,令人信服。    作者曾经说过,学习历史最重要的在于获得分析问题的能力,矫正从前观点的误谬。任何问题都有其深远的原因,皆可溯源而上,寻根究底。《三国史话》正是作者将他的观点贯彻实施的绝佳范例。读者在阅读这部历史通俗读本后,或可对作者的治史主张有更深的理解。    本书包含“三国史话”十六篇,1943年曾由开明书店出版;1987年上海教育出版社编订《论学集林》时曾补入“三国史话之余”四篇,亦收入本书中。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编辑部    2012年6月

章节摘录

版权页:   凉州 大略是现在的甘肃和宁夏两省。 青州 山东省的东北部。 兖州 山东省的西部和河南省的东北部。 豫州 河南省的东南部和安徽的江北。 徐州 山东的东南部和江苏的江北。 扬州 江苏、安徽的江南及江西、浙江、福建三省。 荆州 河南的西南部和湖南、湖北两省。 益州 陕西省的南部和四川、云南两省。 交州 广东、广西两省,还包括现在的越南。因为越南在汉时,也是中国的郡县。 司隶校尉河南省的西北部,山西省的西南部,陕西省的中部。 汉朝的行政区划,下级的是县。这和后世的情形是一样的,是官治的最下级。自此以下,就只有自治的机关,而没有官治的机关了。上级的是郡。郡的幅员,在中原繁盛之地,和前清时代的府差不多。县的长官,户口多的称为令,少的称为长;郡的长官,称为太守;都是地方行政官。郡以上更大的区域称为州。每州有一个刺史,却是监察官而不是行政官了,所以他只查察人家的失职与否,而自己并不办事;而且所监察的专注重于太守,县以下的事情,即非其所问。 原来秦汉时代的县,就是古代的一个国。诸位总还有读过《孟子》的。《孟子·万章下篇》说古代国家的大小,不是说“天子之地方千里,公、侯皆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么?《汉书·百官公卿表》说,汉朝承袭秦朝的制度,每一县的地方,大概是方一百里。我们读《左传》等书屡见当时的大国灭小国而以为县;而秦汉时的县名,和古代的国名相同的很多;就可见古代之国被灭之后,在大国中仍成为一个政治单位。 春秋、战国之世,次等国大约方五百里,如《孟子·告子下篇》说“今鲁方百里者五”便是。大国则方千里,如《孟子·梁惠王上篇》所说“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齐集有其一”便是。其大小,就是《万章篇》所说的天子之国了。所以孟子说梁惠王,说齐宣王,都希望他们行王政而王天下,因为他们实在有这个凭借。在春秋以前,大国或次等国灭掉了别一国,大概都把它作为自己国里的一县,直隶于中央政府,其上更无何等等级。战国时的大国,才有在边地置郡的,内地还没有什么郡。郡的兵力比县要充足些。

图书封面


 三国史话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读老吕的文章,可以知道做学问之不易。需要读多少书,还要经过自己的比对思考,才能知道事情的真相。对于评论每件事情和每个人,还是需要仔细地研读。才能还原事实真相。然而现实的流言,只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而断章取义,一知半解。甚至有人故意妄解。所以对于每个人要区分什么是道理,什么是真相。切不可用流言来代替真相。书是不错,但是到了后半部分,读来枯燥难解。通篇文言,所以草草读读结尾。
  •     《三国志》与《三国演义》均记载,赤壁之战前夕,刘备被曹操的兵马追击,节节败退,路过襄阳时,诸葛亮劝他攻击刘琮,荆州可取,刘备说:“吾不忍也。”玄德的仁义,这可做个明证。不过认真思量,拿下襄阳固然不难,但曹操大军即将席卷而来,如何去守一座孤城呢?这计谋似乎有点儿“馊”,依孔明先生的谨慎性格与过人才智,能连这么明显的事实也看不出?若接着往下推论,这其中的问题恐为信史的不“信”,为给刘备添点光彩,信手编了几句,不过编得不够圆,犯了逻辑的错误。这是史学大师吕思勉的“文本细读”功夫,随手拈来,举重若轻,小处指谬,大处契领,《三国史话》即为如此的一本书。三国的故事流传之广,大约是中国漫长历史中普及程度最高的一个阶段了,但也正因为此,谬误的传播亦极广。吕思勉说,研究历史,倒还不重在知道的、记得的事情的多少,而尤重在矫正从前观点的误谬。就此而言,《三国史话》极难得,学术大师愿放下身段,为普罗大众写本小书,让我们看到历史迷雾后的不确定与多元性。研究历史,时时如探案。如魏延之事,不论是史书抑或演义小说,都坐实了他在诸葛亮死后即谋反的罪状,但这一事件中漏缝甚多,吕思勉一一条分缕析:诸葛亮病危时预定退军计划,是要传给全军的,岂能置先锋军于不顾?如果魏延真要造反,杨仪便有剿灭反叛的大功,回蜀后怎会不重用,反而架空实权?若一件案子中不合情理处比比皆是,那只可能是某些事实被掩盖了。魏延已死,无从剖白,胜利者自可编造于己有利的证词,不过以谎言去遮掩,终究会留下太多的马脚。另有如曹操杀伏皇后一事,《三国志》记载,是因为伏皇后写信给父亲伏完,说了很多怨恨的话,后被发现,导致为曹操所杀。吕思勉从曹操的性格与地位上去分析,这样一个雄才大略的人,岂会怕人家骂?骂几句就把人杀掉,那得杀多少人呢?再说因这样一件小事杀掉有重要且敏感身份的皇后,得不偿失,政治家是做不出来的。《三国志》注引《曹瞒传》,说伏完一族因此事被族诛几百人;但事实上,伏完死于建安十四年,是这件事五年之后了。这样的漏洞显示了整件事的编造痕迹,吕思勉推论,伏皇后的死多半是卷入一场政治阴谋中,但事已不传,会有现在的说法,一是为伏皇后回护,再是抹黑曹操。稍举几例,可见出吕思勉的“探案”功力,大师的信手拈来,轻巧自如,其根基扎在对史料的极为熟稔与非凡的见识上,于表面无疑处有疑,剔抉杂芜,矫正谬误。吕思勉的研究思路与方法,给予我们极大的启示在于史书的不尽可靠,须睁大眼睛辨识之。《三国志》、《汉书》、《后汉书》流传甚久,名声极大,但在认真的史学家眼中,错漏处处,一定要细心明辨。这些谬误或者由于作者不能识别,将错误的材料收录了进来,或者干脆就是作者出于偏见,对史料进行歪曲、篡改,乃至编造,流传后世。揆诸三国历史,正史已是谬误不断,再经过演义小说的肆意发挥,以讹传讹的东西就流传得更广了。这其中,最大的受害者当属曹操,许多污水都泼向他,成为反面的“箭垛式”人物。吕思勉著文为曹操辩诬,当是近代以来做翻案的重要声音之一。研究历史还应有深远的全局观,这种洞察力我们可以在《三国史话》中处处看出。吕思勉探究关羽失荆州,近而言之,的确是关羽刚愎自用的错;但总体揽观,刘备的急于吞并刘璋才是潜伏的远因,刘备急功近利、心机太过,不愿替刘璋扫清北患,倒替曹操腾出了平定关中与凉州的时间,马超、韩遂皆失败,最后变得自己没有援手,只好独当大敌,“于是不得不令关羽出兵以为牵制,而荆州丧失的祸根,就潜伏于此了”。而后来刘备讨东吴之失败,亦根源于此,“吴蜀的兵力,本在伯仲之间,荆州既失,断无如此容易恢复之理。旷日持久,就转招致猇亭的大败了”。历史中的事件,从来就没有孤立而存在的,总是环环相扣,前环压着后环,或一因多果,或一果多因,蝶翅的轻轻一扇,惊起多少风暴。《三国史话》写作于上世纪四十年代后期,难免也有对其时时局的关注。如“司马懿如何人”、“司马氏之兴亡”、“晋代豪门斗富”,都可看出吕思勉的意有所指,讨论特务手段、恐怖政策等,影射所在一目了然。作为严谨的历史学家,吕思勉谨守着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的规范,但面对腐败糜烂的现实,也不能不借古事加以讽喻了。
  •     读完才知道什么叫“大家”。资料翔实,旁征博引,自不用挖空心思,乃至哗众取宠。说易中天讲三国,观点方面多依吕本,堪称明智。其余众人中,马亲王当然有其骨骼清奇之处,但他自己也明了,是由文学创作出发的别出心裁,并不是严谨的历史研究。而再往下的其它三国“研究”,看看也就算了,不能全信。当然,吕本的观点,我也不全信。比如对于曹操的全盘肯定,认为“公忠体国的文臣,舍死忘生的武士”……“这两种美德,魏武帝和诸葛武候,都是全备了的”。将曹的做法都看成是对汉室之忠。对于司马懿则认为是专谋私权私利的小人。对于这种线条分明的两分法,我是不认可的。哪有什么大忠大奸啊?都为名来,都为利往。只是手段隐不隐蔽,时势允不允许罢了。但是,吕老先生的史学家识见,还是令人开眼。特别是讲明了很多史学小知识,非常受用。《楔子》说前车之鉴:“史事哪有真相同的?我们所谓相同,都不过察之不精,误以不同为同罢了。事实既不相同,如何能用同一的方法对付?”《宦官》:宦者,为“学”,为“仕”,可视为公务员,又一训为“养”,即门客,则宦官为皇帝之门客也。真实未必阉人,到后汉光武帝之后才是,故《后汉书》说“中兴之初,宦官悉用阉人”。当时宦者以自行阉割为多,至隋文帝时废宫刑,则全是了。《黄巾》:古人认为有青赤白黑黄五天帝,又与五行对应。朝代更换,即一位天帝的子孙换成另一天帝的子孙也。故张角说“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存疑,更像说黑天或赤天已死。但更换朝代之心无疑。张角这帮人即是道教之源。黄老在秦汉之时即为并称,像海外寻仙之举,都是依附于黄帝的。但黄帝无书,老子有书,所以因黄及老,就拿老子的书来当经典,来作咒语,反正也不管什么意义合不合。所以老子冤枉得很。《后汉的地理》:此篇学了很多常识。东汉分十三州,十二州有刺史,一州属司隶校尉。特别是朝鲜属于幽州,越南和两广属于交州。最下级是县(户口多者称县令,少者称县长),再往上为郡(称太守)。郡以上为州,刺史只监察(只限于太守),非行政官也。秦汉时代的县,即是古代的一国。春秋之前,灭一国即置之为县。战国之时,才开始在边地设郡,兵力较厚。秦灭六国,六国人民都非心服,有镇压之必要,才在内地跟着设郡了,天下分为三十六郡。又怕郡守坐大,就每郡派一御史。汉时就不派了,转派刺史。所辖曰“部”,也非行政区,后来才改为“州”。东汉末年,四方多乱,非强者不能镇一方。刺史就慢慢变成了州牧,也就是一方的行政官了。当然有实力的人,也不受名称的束缚。要注意汉末的十三州,大小极不相等。因人品多则设治官,所以南方当时未甚开发,故吴国地方大,而实力则逊于魏,人口少也。《曹孟德移驾幸许都》: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又令得了谁?所以关键还是他实力雄厚,政治清明。另外吕认为《汉书》的班固识见差,是不配做历史的。只是国人崇古,又没有它书同它校勘。《替魏武帝辩诬》一章真是全为曹操说话了。总体上这是本挺好的书。我都要买一本来收藏了。

精彩短评 (总计78条)

  •     大致就是个白话压缩版三国,没什么太有价值的思考。
  •     评价人物,只看手段、战功、轶事都是不够的,历史背景下,绕不过的是政治文化制度,冲不破的是思想道德体系。世间事纷繁复杂处,细节的真实性多无可考,由大背景中看,才能有人物动作的合理,才能识别史书中诸多附会语句,才能更显人格光辉的闪耀。
  •     关于三国的冷知识让人着迷,而且还有小维的专属章节,很棒,吕思勉是考据狂和大师的结合体,谨守着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的规范,其他的作品过于专业化而不易读,唯有此本,精巧可爱又通俗易懂。
  •     吕思勉先生,很佩服!好书!
  •     刚收到,很小一本书,和想象中不一样,不过质感还不错
  •     读的是商务版,豆娘没有。书里提及的许多问题在今天看来都已成为常识,还有少数地方因为强烈的“有我之境”而显得缺乏实证性。然而这些都不妨碍我通过此书窥见吕师既根深蒂厚又举重若轻的史学功力。
  •     这个作者貌似不懂道教,又妄加评论
  •     K2「4」。看了一小半,先标记一下。「唯一一本通俗史话」可还行,只好感谢吕大师不再虐我了……
  •     浅显易懂,见解独特,颇具大家风范。
  •     这个价钱和这本书还是匹配的
  •     精装小开本,拿着顺手,读着顺口。
  •     用另一种心情,品味三国味道!
  •     可见我以前读史太不带脑子哩。吕老很怀疑主义~
  •     应该是一本好书吧。啊
  •     吕思勉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一生从事历史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著作等身。《三国史话》是他普及历史知识的通俗读物,读之颇为有趣。三联版比起中华书局2006年版的感觉差些,中华书局版还附录了三国人物和三国社会一些考据性的文章,建议看中华书局版的《三国史话》。
  •     说是轻松的史话,但是信息量很大,都是实实在在的知识
  •     吕著的书很好,内容平实、精炼,读来有物。
  •     很不错的一本三国知识的小册子
  •     超级大师,真正的以理服人!
  •     吕老是曹魏粉!而且是铁粉。所以整本都在为孟德辩诬……说封建道德败坏始于之后那些武人,我还以为有铁证呢,结果,没有展开,倒是给钟会的论断太过自由心证了。作为孔明粉还是很高兴看到孔明和孟德最后站在了一起的,哈哈哈!
  •     文章写的浅白易懂,去伪存真,学史者绝不可错过。
  •     三国演义可谓是家喻户晓,但是三国背后的许多小故事,想必鲜为人知。思勉先生通过大量的史料,尽最大可能还原了当时的一些历史面貌,呈现出一幕幕不同以往的三国故事,让人欲罢不能。反正我拿到书以后,快速读完,又看了一遍,久久回味,如品佳酿。
  •     嗯,好味道
  •     帮同学买的。看样子还不错。。
  •     我想告个白:从此喜欢上了吕思勉。
  •     没看过三国的人,直接上来看这本,只能说看的我云里雾里。
  •     矫枉过正= =。
  •     读史在度我们自己
  •     语言较晦涩,没有我想读到的内容。为曹操洗白太过了
  •     三观正有文化的爷爷,就是看着好费脑
  •     被嗯多人名搞晕了@~@
  •     深入浅出的历史普及书籍
  •     我是看着大师的手笔买的,在看
  •     在图书馆每次上完厕所的间隙读完的...
  •     虽然温酒斩华雄是假的,过五关斩六将都是假的,拖刀回马斩蔡洋也是假的,斩颜良倒是斩了,诛文丑又是假的,幸好已经过了那个怀有横刀立马,美髯红袍的美梦年代,从历史的角度剖析三国,闲适通俗的一本小书,又因其专业性力排谬误,值得一读。
  •     虽然书中有些观点在如今社会已成共识,但仍然无法掩盖吕先生的大家风采。
  •     这一系列书就不多说了,总之选编很好!
  •     中学图书馆文库 书签列了49种
  •     切合史实,例举大量文献史稿,剖析人物性格特点,结合历史北京分析军事实力对比
  •     有分析没证据,没展开,不过瘾。
  •     跟着理了一遍三国时期历史,杂乱之处,画图记录,很有收获。研究方法值得学习。
  •     中学图书馆文库:三国史话
  •     早就想买这本书了,我是中文专业的,在读完《三国演义》之余有必要对三国的史实有所了解,然而又不能像研究历史那样花大量时间去阅读这方面的专著,所以《三国史话》就成了一部很好的帮你从文学过度到史学的著作,语言言简意赅,行文流畅,作者严谨认真,不失学术价值。
  •     老先生讲东西就是好玩。
  •     这么好的历史解读,看的懂的都是大神
  •     选历史书不可随意,如选到思想偏颇、哗众取宠的书籍,则非但无益而还有害了。《三国史话》却是一本好书,不少观点现在看虽不新鲜,但仍值得重温。
  •     论三国的精品,书不厚,内容不多,字字珠玑,精彩有趣又不失严谨与思辨
  •     从书中看到了历史人物的不得已,人物总是因为片面描述变得让人印象深刻,而因为被还原了历史场景变得真实
  •     对曹操的评价算中肯,但有些地方用词太激动,文学不收敛容易出事,放在历史上就更容易出事了,这是一个缺憾,曹操毕竟说了自己要做周文王的呀。对刘备的梳理确是少见,刘备一生易主不比吕布少,心机如同工笔画。不过最后给司马懿戴了那么大一个帽子,说以后的祸乱都是从他开始的,其实曹操杀孔融才是这些事情的前因吧?把古代的大义杀光了,后来司马昭杀嵇康,不是向先人致敬吗,至于后来五胡杀人如麻,就更不在话下了。不过书里提到曹操哭郭嘉之死时说想在自己死后把天下交给郭嘉,如果郭嘉不早逝,后世的政治也许不止于此吧,但如果郭嘉又像荀彧一样反对曹操称帝,郭嘉又会有什么下场呢?
  •     终于买到了梦寐以求的书,开心。
  •     一本很不错的书,可以买来看下。
  •     孙坚斩华雄。。。。对于魏延的辩护有理有据
  •     三国史话 作者根据真实的史料还原三国中真实的人物 事件!
  •     向喜欢三国演义的朋友推荐!它可以讲述一个真实的三国杀!向喜欢历史的朋友推荐!它可以让你从更加客观的角度来分析历史!向喜欢读书的朋友推荐!它是一本深入浅出的好书!缺点是:喜欢三国志的朋友可能会觉得意犹未尽……
  •     很小很薄但是信息量无比大的一本书,看目录就明了,从宦官制度的起源,黄巾党这类在民间兴起的波澜,后汉的地理管制开始介绍,完整的说了从董卓之祸到最后三家归晋,而且还说了司马氏的晋造就了个如何的环境。可能是由于自己的理解问题还有作者吕先生的时代和我相距太远,觉得读起来无甚共鸣,除了长了很多知识之外没有太多的感想了……只记得吕先生觉得《后汉书》是不可信滴,编书的那帮人只是把手边的资料凑起来,完全不去考究其真实性。再有就是,这本《三国史话》对于历史人物的点评,前一章还在表达着批判的不屑,后一章突然一转开始夸,看的我也是有点晕_(:3」∠)_不过,就长知识来说,这是一本值得看的书。2015.07.22.
  •     学了点新知识
  •     总是能在出其不意处提出新论
  •     太坑了吧,书印翻了,看还得倒着拿
  •     儿子挺喜欢的,他已经看完了《三国演义》,再看这本书,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     吕老此书通俗易懂,但是其对于治学研究思想,对我大有启发。一是读史学习应该不以识记多少史实为标准,而应该细心体会个中意义与用处。二是读史应自出眼手。三是其在分析曹操时讲到,不论何种社会,总有一种道德条件,规定各人应守的本分,该条件合理与否是一回事,人遵守与否是另一回事。
  •     小书一本,尽是常识,然时人仍不悟,更觉可叹。
  •     老先生讲故事的感觉
  •     读书要学会思考
  •     大家就是大家。小书很薄,内容却十分丰富。用不长的时间重温了三国故事,然而这次不同的是,故事都是最大程度上真实发生的,每个熟悉的人物都似乎在鲜活的基础上厚重了起来。很欣赏吕先生的历史观,不迷信史料,从当时的历史背景出发,结合各方面丰富的知识,旁征博引,尽量还原哪怕一点点甚至无法证明的真相。也许这才是读历史最大的乐趣所在吧。另外,先生是魏粉,却也欣赏诸葛亮,可惜这本书里他并没有为诸葛武侯写上一篇,很想看啊。
  •     虽然我也是个曹魏粉吧……说周瑜赤壁骂曹操汉贼其实东吴自己才是割据政权,这很对,但是转头就说钟会是维护曹魏反司马的烈士?说魏武怜悯百姓愿得一统,这很对,说他光明磊落汉室忠臣??#懂不起#
  •     一般一般世界第三。讲的都是政治体系,讲打的太少
  •     对三国其实没有多么大的兴趣,但是我喜欢这本书讲历史的方式。历史都是主观的,可是从边边角角的拼凑中,也不是不能发现一丝一缕的事实。这才是历史精彩和好玩的地方。
  •     学校推荐的,还没读。但物流真的神速,书质量也非常正版,非常满意。
  •     之前就听说吕思勉先生有点疑古,寒假读《三国史话》感觉就很强烈,比如他质疑作为五斗米道创始人张道陵的真实身份,因为《三国志·张鲁传》引魏文帝的《典略》说五斗米道本起于张修(本刘焉手下,后为张鲁所杀——见三联2012年版P30)。当然独出机杼处更多,比如对曹操的高评价与对司马懿的贬低相映成趣,还有对班固的苛评(P71),还说“两汉之世,正是封建主义的尾声”(P120)——不知道吕先生眼中的唐宋算什么主义时代?
  •     站在史学家的角度来分析三国演义,重塑那些曾经人物中或被演绎过的角色,学术大家的小品也是如此生动。
  •     有些想当然了
  •     真得可捧读~过去的学者的通俗读物吧
  •     虽然页数不多,但是值得细读
  •     從古英雄 堅貞坦白 無如魏武者
  •     吕老是史学大家,他的另一本《中国史》太学术化了,翻了一章就被我搁置了,好书慢慢读嘛。 这本三国短小许多。对我最大的帮助就是终于理清了三国乱局那乌七八糟的开场,其后已知的发展便一顺百顺。 PS: 吕老是曹操铁杆粉丝,谓其为大忠似奸,雄才当世。 我一如既往地爱亮哥。以前爱他颜高才绝多智近妖,现在更爱他丹心一片一往无前浩气长绝。
  •     虽是散文,很多观点还是让人有醍醐灌顶之感
  •      正文部分挺好,够白话。附录几乎是古文,没有很仔细看。
  •     被《三国演义》搅乱的历史。。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