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筑学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 >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 城市建筑学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9
ISBN:9787112083985
作者:[意]阿尔多·罗西
页数:220页

作者简介

英文版前言
在意大利的建筑历史中,很早就有建筑师兼理论家的传统。从文艺复兴到19世纪,系统的论著已经成为某些建筑师陈述自己观点的特有方式。在维特鲁威(Vitruvius)写作模式的基础上,阿尔伯蒂(Alberti)创立了文艺复兴的写作模式。塞利奥(Serlio)和帕拉第奥(Palladio)又发展了这种模式。塞利奥的一系列著作如同一部建筑手册,从古代建筑一直写到对未来建筑的构想。与他本人那些已经完工的质朴作品相比,书中那些未被建造的设计方案更为重要。这些方案已经超出了本身作为设计作品的意义,因为它们被开始用来阐述许多建筑类型。这种写作模式后来为帕拉第奥所借鉴。在临终的前10年,帕拉第奥写下了有点儿像其生平简历的《建筑四书》。在书中,他重新绘制了自己的设计方案和作品,以记录自己的思想观念和实际工作。无论是描绘古罗马的遗迹,还是重新绘制自己的设计方案,帕拉第奥都首先关注现有建筑原型中那些类型的起源、创新和变形。绘图和写作之间的这种相互关系因而成为建筑传统的一部分。
在意大利,这种传统一直延续到本世纪(指20世纪--编者注)。斯卡莫齐(Scamozzi)、米利齐亚(Milizia)和洛多利(Lodoli)等人的著作,更不用说最近帕加诺(GiuseppePagano)的论著和设计,自然都是这种传统的产物,罗西的《城市建筑学》一书也不例外。为了理解罗西的建筑,我们还有必要去研究他的著作和绘图。《城市建筑学》一书与以往的论著很不一样,因为它一方面和文艺复兴时期的论著一样,意在论述一种科学理论,另一方面又奇特地预示了罗西后来的作品。
建筑师撰写理论著作是意大利的传统,这篇前言的目的是向美国读者表明本书在此传统中以及在意大利60和70年代时期中的地位。本书由罗西的演讲稿和笔记组成,在1966年推出第一版;在那个学生们心怀不满的创伤年代中,它对城市的现代建筑运动进行了论战性的批判。意文第二版连同新写的绪论于1970年出版。以后,此书被译为西班牙文、德文和葡萄牙文。1978年问世的意文第四版新增了图例。现我们以英文版的形式,重新发表这部著作以及在其出版历史过程中出现的所有补充材料,目的是为了使人们认识此书产生和不断发展的特定文化背景;所有这些材料都是本书历史的一部分。采用这种方法,本书就能独特且平行地记录罗西在过去15年中,在绘图和其他论著中所发展的那些思想。本书因此也是一个"类比作品"。
英文版并没有对原文进行逐字翻译,而是对之做了审慎的修改,以便在保留原文风格和特点的同时,又不为其中那些过度修饰和重复的段落所拖累。意文中那些颇具学术味的表达方式有时在英文中显得造作。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宁可选择了行文的明确性和简洁性。
在后面的序言中,我从某些方面对本书以及它所预示的罗西进行了讨论。序言因此有点像关于罗西思想的类比文章。同罗西的类比绘图和可以被视为类比工具的写作一样,序言试图消除和摆脱罗西思想演变的时间和空间局限。我研读了罗西后来写的著作,其中包括《科学的自传》一书;我也与他进行了多次私下交谈;根据罗西的论著和这些交谈,我写成了后面的序言。同《城市建筑学》一书意文第四版一样,本书汇总了其出版史中的所有具有独自记忆的文章,从而同样甚至在更大程度上成为一个"集合"的作品。我的序言力图加入到这个记忆的行列之中,成为一种类比的类比,以创造出另一个具有自身历史和记忆的作品。我试图运用这种方法来揭示贯穿于罗西绘图和论著中的那股来回冲击的类比激流。
彼得·埃森曼
(Peter Eisenman)
录:
绪 论 城市建筑体和城市理论23
第一章 城市建筑体的结构31
城市建筑体的个性31
城市建筑体是艺术品34
类型学的问题37
批判幼稚功能主义43
分类的问题49
城市建筑体的复杂性55
纪念物和经久理论59
第二章 主要元素和区域概念63
研究区域范围63
居住区是研究区域65
单体住房70
柏林住房的类型问题72
田园城市和光明城市82
主要元素85
城市元素的动力87
古代城市92
转变的过程93
地理和历史;人类的创造96
第三章 城市建筑体的个性;建筑103
建筑是科学107
城市生态学和心理学112
如何定义城市元素114
古罗马广场119
纪念物;批判环境关系概念的总结126
城市是历史128
集体的记忆130
雅典131
第四章 城市建筑体的演变139
城市是各种力量的作用场;经济学139
莫里斯·阿尔布瓦什的论点141
对土地征用性质的进一步思考144
土地所有制152
住房问题155
城市规模158
政治是一种选择161
意文第二版序言165
葡文版引言169
德文版评注179
注释 180
图片来源 205
《城市建筑学》出版史208
英汉人名地名对照209
作者生平216
译后记 218
校后记 220

书籍目录

英文版前言英文版编者序言英文版作者引言绪论 城市建筑体和城市理论第一章 城市建筑体的结构  城市建筑体的个性  城市建筑体是艺术品  类型学的问题  批判幼稚功能主义  分类的问题  城市建筑体的复杂性  纪念物和经久理论第二章 主要元素和区域概念  研究区域范围  居住区是研究区域  单体住房  柏林住房的类型问题  田园城市和光明城市  主要元素  城市元素的动力  古代城市  转变的过程  地理和历史;人类的创造第三章 城市建筑体的个性;建筑  建筑是科学  城市生态学和心理学  如何定义城市元素  古罗马广场  纪念物;批判环境关系概念的总结  城市是历史  集体的记忆  雅典第四章 城市建筑体的演变  城市是各种力量的作用场;经济学  莫里斯·阿尔布瓦什的论点  对土地征用性质的进一步思考  土地所有制  住房问题  城市规模  政治是一种选择意文第二版序言葡文版引言德文版评注注释图片来源 《城市建筑学》出版史英汉人名地名对照作者生平译后记校后记

内容概要

罗西是意大利理性主义建筑运动的领头人,也是当今最有影响的一位理论家。本书是他有关建筑和城市理论的一部重要著作,是最受建筑师和设计师欢迎的一部理论论著。罗西在本书中对现代建筑运动进行了重新评价,同时也分析了城市建设的规则和形式。罗西并不着重于评论乏味的建筑形式,或是摒弃现代建筑中的标准形象,而是如其书名那样,突出讨论了作为“人们集合记忆”宝库的城市所遭受的忽视和破坏。他一方面抨击了功能主义和现代建筑运动,另一方面力图恢复建筑工艺自身的地位,并使其成为建筑研究的惟一正确的研究对象。 本书将为我国城市规划师、建筑师等专业人员及相关专业在校师生提供许多启发和教益,是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开发等专业很实用和具有极好参考借鉴价值的图书和教学参考书。

图书封面


 城市建筑学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7条)

  •     作为集合记忆的时间使罗西产生了类型概念的转变。随着记忆的引入,物体既表现了自身,又带有以往自身的记忆。类型不再是历史中的中性结构,而是可以作用于历史构架的一种分析和实验的结构,一种度量的仪器。如上所述,这个力图成为科学和逻辑的仪器不是简化的,它使被考察的城市元素总有一种初始和真实的意义,尽管这种意义在类型上是事先注定的,但却常常无法预见。因此,这种意义的逻辑先于形式而存在,同时又以新的方式产生了形式。P10序言那些犹如船只片段的渔家白屋和与灯塔相呼应的教堂塔楼,所有这些似乎都是由原先存在后来在具体环境中变形的元素建成的。p17只要建筑物或形式并不是抽象和空想的,而是从城市的特定问题中发展而来的,那么它就通过自身的风格、形式和多种变形来延续和表现这些问题。这些变形或改变的意义是有限的,恰恰是因为建筑,或城市的建设组成了基本的集合建筑体,城市从这些集合体中获得自身的特征形象。p20城市的复杂结构出现在一种涉及范围至今尚未得以充分发展的论述中。这个论述也许正像控制个人生活和命运的法则一样;虽然每部传记都限于生与死之间,但都包含了很复杂的事物。显然作为人类卓越成就的城市建筑就是这部传记的真实体现,他甚至超越了我们对城市的情感和对城市意义的认识。p20类比在建筑设计过程中表现自身,其元素是预先存在和规定的。p21我们也许会冷漠地看待现在城市,但假使我们具有在麦锡尼工作的考古学者的眼光的话,我们就会在建筑物的立面和片段之后,看到人类文化中最为古老的英雄形象。p21体现美学意图和创造更好的生存环境是建筑的两个永恒特征。p23这种方法就是建筑物的理论,来源于城市是为建筑物的思想,来源于城市划分为单体建筑物和居住区的特性。p24我们所看到的现实,只是城市历史中部分结局的作用与延伸。人们一般通过将历史分不同时期的方法,来解决城市历史中最困难的问题,因而忽视了城市变化力量的普遍和永恒特征;再此,比较的方法显得相当重要。p29正如布拉什所写的那样:‘野地,树木,耕地和荒地相互联系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留在人们的永久记忆之中。’这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是自然与人工相结合的人类家园,它所包含的有关自然物的定义也适用于建筑。这是我想起了米利齐亚关于建筑在本质上就是模仿自然的定义:‘虽然在自然中并没有建筑的原型,但人类却从最初的房屋建筑劳动中获得了另一种原型。’p29
  •     这几天一直在阅读《城市建筑学》《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城市意象》,对于城市建筑的问题,思考很多,特别是中国当代城市对于西方建筑理论的适应性问题,值得去琢磨,这几本书中所探讨的城市或者建筑的方法,是基于西方价值体系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而对于这样一个一二年左右就走完了西方需要百年甚至更多年的城市化道路来说的中国,这些理论是否完全起作用呢?今天刚好读到《Domus》上有篇朱培的对话,他指出了城市化(urbanism)与城市性(urbanity)的问题,城市化是指一个城市的物质化程度,城市性是指城市文化,城市活力,前者是物质的,后者是精神的,在当今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背景下,如何定于一个好的城市呢?标准只有一个,就是在高度城市化的前提喜爱所体现出对人性的关怀。只有这样才能解决好我们自己的城市问题。“城市建筑学”是建立一个从上到下的结构体系,从城市到建筑,是一套自上而下,严格的逻辑清晰的体系,一个类型学的层次体系,他最终依托城市建筑原型,这种原型包括城市原型与建筑原型。而张永和提出“建筑城市学”,提出一种自下而上的体系,就像在一个池塘各个角落扔进石头荡起涟漪,而各个涟漪之间相互交织,相互影响,产生最终的效果,我觉得这种方式或者理论可能更适合于中国的国情,在这样一个高速城市化的中国,那种自上而下的体系是很难适应以及发生作用的,只有打破这种思维的束缚,从本国的实际出发,我们的城市才有活力。中国城市化的现实问题会造就一种理论,也就会造就一种实践,我们实践的理论出发点就是对现实的批判,而批评的基础则是对现实城市状态的洞察与体验。
  •     第不知道多少次重头开始读,读了大半发觉自己之前读不下去,一大部分原因还是这个翻译。在读了很多gre阅读之后,不难理解译者碰到一大堆形容性词句时候翻译得坑坑洼洼。算了,本来对于专业书籍的翻译质量就不能抱太大希望的毕竟在做这件事情的人太少,而事实也是,翻译这样一篇信息量巨大的作品,译者本身的专业性要求也是相当高。(关于良心译者嘛,参见TJ童明——脑残粉神经过敏了又)昨天在知乎上我答了一个关于建筑类型学的问题,把书中罗西的论点摘抄了上去,觉得是我看到过解释得最为清楚的一个版本,后来有同学在下面说,看这本书仍然看不太懂。在回答的时候,我完全脱口而出 “看了也没必要一定求懂,总有时间可以悟到的吧。毕竟还有那么长的路要走。”事实是,在读专业书籍的时候,我常常抱着这样坚定的态度跟自己说“不要功利地去读任何一本书”,并非读了当下就能消化,同时,你读了和你有没有做好设计又是两件不一样的事情了。我希望的是,能够通过读书建立起自己的标准,知道自己在设计中“不该做”什么。我仍然相信没有人可以扶持你一路不走弯路,但是我能做的是一路跌撞,我不想犯“错”。比起这些,这本书始终让我觉得很感动,从卡尔维诺到罗西,我整整读了4、5年,现在回过头想起来,他们的精神是如此的一致。不得不说,我对于意大利建筑师的好感基本全部都被是被胡滨灌输的,有这样一位良师带着自己去发现,真的是光想象就要眼泪涕零了。我想做那个极右的人,我关心的是我们还能留下些什么,不灭的、短暂的永恒点。这样的关怀心,我如果能做到片刻,已经心满意足了。还有太多的事情等我去发现和追逐,读书就是让我这样了。-用作自省。

精彩短评 (总计101条)

  •     你以为读完了,后面还有八部半;四星的原因:我同意“所有的文本都重新统一于读者”,那么还有一颗星就要看读者是谁了。暂时不敢给自己一星)
  •     形式的独特性和功能的多样性~一个斗兽场就那样在历史的流动中转变成了一个市场~读了一个学期也只读懂一点,keep goin'~
  •     老旧
  •     关于罗西和类型学必读的书
  •     这套书总体来都是60年代外国规划的重要理论,在阅读时,最好多思考,做笔记,千万不可教条化
  •     自己准备买来了解了解建筑的
  •     还想再读,因为没懂!
  •     是正版的,纸张不错,字迹清晰
  •     没读下去。
  •     翻译简直坑爹,对类型学有兴趣的话推荐旁敲侧击地看,别磕死在这本书上
  •     囫囵吞枣.
  •     非常喜欢——这本书非常好看,经典
  •     [常读常新吧。。]
  •     有一本书封皮有点脏了,剩下的两本都还不错。但是快递有点不给力,我16号买的,预计17号到,可能是因为高速问题,推到18号,又19号,最后20号收到的。还好是在我出门前收到了,整体还可以吧,4颗星
  •     只能用经典来说了阿尔多-罗西是意大利人,原文也是意大利的,后来被翻译成好多中文字,这本中文的不知道是哪个语言版本翻译过来的。“《城》作为一本经典之作,在中国也早已为业内人士所熟知,但是由于其理论深奥,行文辨证,论题广泛,用词典雅,因此很少有人能全面了解其真谛。
  •     难懂
  •     令人思考
  •     罗西的这本书不是一本容易能看懂的书,建议先从他的建筑类型学等一些建筑的角度思考后再看,听难懂的,不过当然,这时本好书
  •     读不下去。。罗西读过多少书啊,这引一段那引一段弄得我就是不知道你要说什么。。好像就明白了两个意思,一是人造物的质量就是城市的意义,二是规划没有决定城市的空间形态。。。还是艾森曼的序好看。。
  •     我想我会重读的
  •     good,very good
  •     很棒的理论书籍。
  •     书不错,内容挺好的。建议大家购买
  •     索绪尔 结构语言
  •     建议购买,至少能让你明白城市规划本身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城市应该建成什么样,看看你所在的城市是个什么规划水准,不被所谓的规划专家和机构蒙住了。
  •     仅仅是刘先觉的翻译有点难懂而已
  •     11.2 雅典 我已走得太远
  •     双12买的,感觉还好,据说比较经典~~不错
  •     同学推荐的,听说很好,希望物有所值
  •     好书,不错,图文并茂,值得研读
  •     意大利建筑的精神支柱,同时也是意大利当代建筑的枷锁
  •     更吸引我的是,探索成为一个卓越建筑体的内在力量,而不是永远隐藏自己。
  •     不是我这个段位读的...
  •     似懂非懂
  •     晦涩,一直在讲术语,空谈理论 这是我对第一张的看法,小罗,能不扯鸡巴蛋吗?水平不到,过断时间再读
  •     完全是啃,一点一点的啃,有时候连啃都啃不懂,直接就吞了啃下边的
  •     本来想读这本书来稍微了解一下罗西,结果发现是徒劳的。在前半部批判幼稚功能主义的时候,似乎还能略微理解他在讲什么。在后半部,基本已经不能理解他所说的了。特别是牵涉到经济政治的议题的时候,已经没法理清思路了。呵呵呵。。。
  •     一切都满意
  •     值得阅读以及城市设计相关领域研究参考
  •     这本书无疑对提高我的厨艺有相当大的帮助
  •     翻译的那个叫渣
  •     以后得再反复的读~~
  •     太晦涩了,原来是翻译的问题
  •     非常好,但还没有看完
  •     论述中国古建筑 确实不错 但是总觉得难有启发
  •     就是读起来艰涩
  •     精心方能读懂
  •     永远不要问我罗西在这本书里讲了什么……
  •     鵝
  •     1214,城市建筑学
  •     就是有点晦涩!
  •     最近在研究关于城市建筑的东西,正好里面的内容帮到我了
  •     果然消化不动 待再读
  •     为什么国外的建筑师都有自己的一套深刻的理论呢?学习中
  •     我想打死翻译
  •     不可多得~
  •     就是看起来累了点
  •     认识城市建筑,了解城市文脉。
  •     经典但是晦涩难懂
  •     受结构主义影响较深,接连提到了索绪尔、列维-斯特劳斯等人。罗西将城市视为一个整体,正是结构主义整体论的观点。有诗人气质。
  •     在19世纪70年代,建筑的发展与意识形态、政治经济紧密挂钩,导致Aldo Rossi开始思考建筑学科的独立性,认为建筑不应依附于艺术、政治而存在,应拥有自主性,因此作者的这本书从城市角度来探讨建筑的这种自主性,而这个自主性作者则理解为使建筑之所以这样形成城市的背后的深层的规则,正是这个规则区别出建筑和其他领域而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这也是他认为属于建筑本质的东西。
  •     内容不是那么晦涩,通俗易懂
  •     很经典,专业。
  •     读了两遍了 每遍有不同体会啊
  •     质量不错,印刷可以,内容丰富,
  •     阿尔多 罗西的书,很是经典,适合收藏。不过老师让一周给看完,时间紧迫,有些东东不好消化理解哦。
  •     类型
  •     这是关于建筑类型的理解,从城市及精神分析,有收获
  •     还没看,应该很不错~
  •     翻译有点难懂。不过还不错
  •     城市建筑规划必读,得细细研究
  •     1知识面给满分。 2观点,你之科学,我之玄学。 3城市层面的研究还是太早,已经有点过时。不如那些专心写蔓延或者紧凑型城市的更有意义。 4本书有强大感染力,阅时请注意区分观点和论据。
  •     受结构主义影响不小,History as donor
  •     真心太难读懂了。。。
  •     王澍硕士论文思想的来源,书挺不错的`!~赞
  •     建筑基础书,值得看
  •     终于看完…翻译很烂,后半本是快速翻过的,像一本杂论集,印象最深的是集体记忆的观点和建筑的城市性的讨论,很多只言片语很有启发【一个小彩蛋是看到了恩格斯论下阶层永远被土地压榨的引用,正好戳中最近房价的点】还会再读
  •     我感觉极度晦涩难懂
  •     很好的城市与建筑的书籍
  •     蛮有趣
  •     奠基石。
  •     :-)一边看英译本一边随意浏览,呵呵哒。
  •     从大一读到现在 .......最大得问题还是在翻译和图解上
  •     又是一本啃了N年的书,读毕我翻到扉页,赫然看到用扭曲的字写下“06年购于军俱”。相传很难读,但是真正读下去还是去了欧洲,真正看到了那些城市,读下去很多相关论著,研究过柏林的城市发展和住宅问题。罗西的这本书一点也不虚无缥缈,对于建筑体构成城市的重要性,住房问题、土地机制等有着详尽的描述。每一个专业都有自己的骄傲,建筑学很容易将建筑视为城市的主体,其他学科也同理,也许对于社会学来说,市民对于记忆的传承比“死物”的建筑更为重要。但也许对于罗马、巴黎这样的城市来说的话,建筑物的重要性对于标识城市的传承来说更为重要。罗西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并成为理解城市和建筑物的关系的重要一环。
  •     大家对罗西和他的类型学的感受差别真的很大,,,,我就觉得现在用滥了的都是模式或者是模型,根本就不是类型学 ,,,,
  •     待看……
  •     值得看的理论书
  •     老实讲 造诣不够 真的看不懂@.@ 囫囵吞枣看了下来
  •     “.....探索形式的独特性与功能多重性之间的关系的意义...这种关系构成了建筑的意义。” 近十年后,在有了一定实践和旅行体验后,重新慢啃此书,又有了更加清晰的体会;又顺带明确了按某种逻辑规划出若干城市建筑体的探访计划。PS:值得反复研读!
  •     似懂非懂,能力还是不够啊
  •     不错很好看,内容还好,正在看
  •     质量还行,字体非常清晰,图片也不错,有些图片不是很清晰应该是原图就那吧,有些黑,其他的都挺好
  •     意大利建筑哲学的根本,一种重要的建筑设计方法论。需要多读几遍。
  •     全程恩恩...以解城市设计之伤 还得再来一遍,只看懂了大的篇章框架
  •     还没开始看 应该不错 可惜插图是黑白的
  •     断断续续看完,罗西批判幼稚功能主义这点真的是有理有据。其他有印象的是城市是人造物,住宅的重要性的观点。
  •     没怎么看懂其实。。。
  •     这本书买来一直没时间看,不过据说不错,不然我怎么会买呢。好像语言有点难!
  •     这本书需要大家细细品读
  •     还没有阅读,但是商品完整崭新
  •     有一些收获 尤其关于类型学的那一块儿 但是还是忍不住怀疑这种对城市的论述是否只适用于欧洲城市 。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