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上海计划"启示录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 >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 "大上海计划"启示录

出版社:东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1
ISBN:9787564124984
作者:魏枢
页数:335页

作者简介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大上海计划”可以称为是近代上海城市规划史的分水岭。《"大上海计划"启示录:近代上海市中心区域的规划变迁与空间演进》将上海城市规划体系的变迁放回特定的时间与空间,嵌入特定的制度脉络,将其视为都市计划在中国的移植转化,对“大上海计划”的时代背景、重要内容、技术特征、运作模式及延承与变异进行考察;最后,以史立论,对上海城市规划变迁和空间演进的历史意义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和展望。
《"大上海计划"启示录:近代上海市中心区域的规划变迁与空间演进》可供城市研究人员、城市规划人员阅读,也可供社会学研究人员及相关专业师生学习。

书籍目录

0 导言
0.1 研究的缘起
0.2 核心概念的界定
0.2.1 华界
0.2.2 大上海计划
0.2.3 都市计划
0.2.4 市中心区域
0.3 现有研究文献
0.3.1 上海城市史研究
0.3.2 上海规划史和建筑史研究
0.3.3 有关“大上海计划”的研究
0.4 研究的目标和方法
1 “大上海计划”的由来
1.1 近代上海的都市空间
1.1.1 繁荣与病态的城市
1.1.2 空间特征形成的原因
1.1.3 繁荣表象下的危机
1.2 “大上海”的空间概念
1.2.1 华界早期的市政机构
1.2.2 淞沪特别市
1.2.3 淞沪商埠督办公署
1.2.4 上海特别市
1.3 都市计划的动机
1.3.1 华界的困境
1.3.2 都市计划的动机
2 “大上海计划”的内涵
2.1 理论背景
2.1.1 民族复兴的社会思潮
2.1.2 西方规划理论与市政技术的引入
2.1.3 建筑体系的移植与建筑观念的转变
2.1.4 早期的华界发展构想
2.2 计划的动态过程
2.2.1 “大上海计划”的形成和演变过程
2.2.2 决策过程中的考虑
2.2.3 新市区的选址过程
2.3 内容及关联域
2.3.1 “大上海计划”的总体框架
2.3.2 《市中心区域计划》
2.3.3 行政区的计划
2.3.4 功能分区概念的引入
2.3.5 道路计划的进步与局限
2.3.6 港口、铁路、机场计划的变迁
2.3.7 空地及园林的变迁
2.3.8 公用事业与卫生设备的演进
2.4 建筑设计与风格
2.4.1 行政中心的建筑
2.4.2 市中心区域的其他建筑
2.4.3 旧市区建筑的整理
2.5 计划的特征与评价
2.5.1 技术特征和核心内容
2.5.2 文化特征与思想内涵
2.5.3 成就与局限
3 “大上海计划”的运作
3.1 市政制度的形成
3.1.1 法律框架和政府组织
3.1.2 土地制度
3.1.3 市政管理章程及规范
3.1.4 市政机构的组成及代表人物
3.2 建设方式与资金来源
3.2.1 建设主体与建设方式
3.2.2 建设时序及构想
3.2.3 资金来源
3.3 运作及终结
3.3.1 旧市区的整理
3.3.2 市中心区域的土地征收
3.3.3 市中心区域的土地招领
3.3.4 市中心区域的建设过程
3.3.5 市中心区域空间与场景演进
附:市中心区域相关建设遗产统计表
3.4 运作模式及效用分析
3.4.1 集权政府下的市政制度
3.4.2 建设模式与土地运作
3.4.3 公共资本与相关政策
3.4.4 效用评价及原因分析
4 “大上海计划”的延承与变异
4.1 日据时期的都市计画
4.1.1 都市计画的背景
4.1.2 近代城市规划理论的发展
4.1.3 都市计画的演变及主要内容
4.1.4 建筑设计
4.1.5 都市计画的实施
附:日据时期建设遗产统计表
4.2 “大上海都市计划
4.2.1 城市背景
4.2.2 都市计划理论和法规体系的转变
4.2.3 “大上海都市计划
4.2.4 “大上海都市计划”的影响与局限
4.2.5 “大上海都市计划”时期的江湾五角场
4.3 计划经济时代的江湾五角场地区
4.3.1 计划经济体制与城市规划
4.3.2 江湾五角场地区规划与建设的变迁
4.3.3 计划经济时期的江湾五角场
附:1945-1966年江湾五角场地区建设遗产统计表
4.4 规划变迁与空间演进
4.4.1 规划理念与规划模式的历史演变
4.4.2 城市规划对城市空间的影响
5 结论与展望
5.1 “大上海计划”得失的历史经验
5.1.1 永远的土地问题
5.1.2 谁的规划,谁的城市
5.1.3 中国式大规划
5.2 聚焦新时期的江湾五角场
5.2.1 新的规划前景
5.2.2 规划运作的成果
5.3 “市中心区域”的空间遗产及再生展望
5.3.1 都市计划的空间遗产现状
5.3.2 保护与再生的前景
附:江湾五角场地区建筑遗产统计表
附:“大上海计划”大事记
参考文献
图片来源
名词索引
致谢

前言

  百年来在世人的心目中,昔日上海的都市形象就是洋街、洋房、洋货、洋装,就是洋人租界那块不大的地方。租界周边都是“乡下”,从咫尺近旁的周边去租界才算是“去上海”,即使七百年历史的上海老城厢,与之相比也是相形见绌,被抢去了古“上海”的旧时风光。  但是上海毕竟是中国的上海,对于上海近代都市发展而言,洋人“永租”了苏州河-黄浦江交汇段并扩向西南,华人便立足黄浦江-长江延伸段而经略东北;洋人造就了西式的摩登上海,华人便另辟中式的本土上海。华、洋之间于是各倚天时,分享地利,在共处分治中持续展开空间的博弈,构成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城市中的独特历史画卷。  产生于1930年的“大上海计划”,就是在民国地方政府的主导下,以上海东北的江湾五角场为中心形成的一部兼具现代性和本土性的宏大都市计划,也是近代上海较早、较完整的一部城市规划文献,并得到了部分的实施。回顾“大上海计划”,对上海近现代都市演进脉络和未来走向的把握,都会有比较特殊的启迪作用。  魏枢的这篇博士学位论文以此为题,对“大上海计划”的始末、在都市营造中的得失,以及西方近代城市规划理论在中国的本土化运用和发展,进行了整体深入的探讨,是一项具有历史研究价值和实践参与价值的重要学术成果,相信出版后会得到学界内外的关注。

章节摘录

  4.2.1城市背景  1945年8月15日,经过中国人民八年艰苦卓绝的浴血抗战,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在抗战期间,以英、美废除对华不平等条约为先导,百余年来列强强加在中国身上的不平等条约基本废除,大部分租界收回,领事裁判权被废除,被日本强占半个世纪的台、澎列岛即将回到中国的怀抱,中国在联合国任常任理事国,百年积弱的中国一跃成为“五强”之一。这一切,使国民政府、国民党的威望空前高涨。  日本的失败,使国民党突然面对一笔巨大的财产,然而具有讽刺意义的是,正是这笔财产使得国民党的声誉在几个月内从高峰跌到了谷底,“接收”很快变成了“劫收”。1945年9月,上海成立了“敌伪机关及资产接收委员会”,10月又成立了“不动产处置委员会”和“敌伪侵占平民工商企业处置委员会”。以后各种有关机构越来越多,甚至谁只要有一两杆枪,就可以军管之名横行,以搜捕卖国投敌分子为名,抢占房产,强行抓人,“接收”各种财富。日伪的许多财产其实是掠夺中国公民的私产,理应归还原主,但“接收”者往往找出各种理由拒不归还,甚至将其盗卖。金融稳定是经济稳定的最重要方面,但许多接收大员却正是金融投机的“推手”。日本投降,使沦陷区使用的伪币作废,但中央政府不可能在短期内向沦陷区投放大量法币,所以一时还不能不继续使用伪币,其“身价”自然大贬。不少接收大员随身携带大量法币进行黑市兑换,同时“利益集团”居然有意推迟确定法币与伪币的兑换率,以牟取更多非法暴利,加剧金融动荡。混乱的金融管理,导致通货膨胀和物价飞涨。  当时的上海市市长吴国桢在回忆这段历史的时候,对此痛心疾首。“由于事先并未对接收作周密的安排,没有制定一个确保良好和有效管理的计划,以致出现了狂乱的抢夺”,“政府所有的各种机构均受权接收敌产,但却没有作集中监督”。接收大员们“表现得就像是自己人民的征服者”,“正是由于他们的恶劣行径,国民党政府开始很快失去威望”。吴国桢认为这和蒋介石当时的特殊处境及国民党的不善体制有密切的关系。蒋介石“太专注于共产党问题了”,以至于没有注意到接收中严重的腐败问题。此外,他还反复强调:“这正是由于我们政府的整个体制不好”,“一个独裁政府的问题就在于,没有一个人,敢于对独裁者直言这些事,除非他们有确凿的证据,即使有,也仍然会犹豫不决,因为害怕可能因此树敌”。

图书封面


 "大上海计划"启示录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终于一字一句的读完了本书。对我来说,也许是第一本如此用心阅读的中文学术书。因为自己看过一些原始材料的缘故,所以也会关注作者使用了哪些材料。如何写规划史,一段时间以来我觉得是非常棘手的事情。甚至比写(与思考选取何种路径写)“科技史”更棘手。我想,更棘手的原因是,“规划”活动本身就是一个具有多面向,多维度的活动。政治、经济、技术、文化、人物等等混杂交织。导致“规划”的历史比一般意义上的“科学与技术”的历史来说,更不能就技术论技术。当然,因为多面向与多维度,你有很多种选择,但也容易不小心掉入各种陷阱中。但无论是思想史还是实务史(这里是想说规划理论或者规划实践的历史),我们总不能忘记本质上,它们都是历史。对于一本建筑学博士论文改编的书来说,我们当然可以默认如同扉页所显示的“学科”,它走的是“建筑历史与理论”的面向。但不能否认的是,规划,比建筑可能更需要考虑到历史语境。虽然如同以前与朋友瞎聊,说,“写历史写到建筑啊规划啊,人们很容易就能联系当下”。或者,“搞建筑史的也更喜欢(或者更容易)指导当代的生产生活。”但用当代规划语境解释八十多年前,总是有些不妥。比如,作者认为大上海计划的缺陷之一是:道路计划与公共事业等专项计划没有考虑租界。(p.82, 95)这样的评价方式,就有点忽略历史语境,而为评论而评论了。也许因为是建筑学背景出身,本书的历史叙述方式/书写方式(这里指一些非常“革命”的句式)与误用已有固定用法的若干词藻(如开国元勋孙中山)导致读起来有些不畅。除此之外,章节的安排也有一些问题,导致重复太多。写计划那一章(2.“大上海计划”的内涵)已经写过的东西,到运作的地方(3.“大上海计划”的运作)还要再提一遍。商港与铁路计划没有实施这件事提过太多遍,我都要数不清了。很多地方更像是材料的堆砌。本书跨越的时段非常之久,虽然是以国民政府1927-1937年的“大上海计划”为中心,但是,也用了大量的篇幅(接近三分之一)来讲述1937年之后的上海,直到当代(1949年以后主要着眼于江湾五角场地区的规划、更新)。问题在于,即便作者声明,“大上海计划”一词“从广义的概念来讲,指国民政府以新市区建设,带动整个大上海城市发展的构想,在1930年形成的总体框架下,具体内容不但涵盖了相关的新城建设计划,也包括旧市区的整理计划。”(p.6)但从实际上处理材料的角度来讲,却不得不更关注“市中心”(指1930年代的新市中心)及其之后(作为江湾五角场地区)的演变。这么一来,就有了他对本书结构的声明,“以两条轴线来展开:一条轴线是以上海都市计划的发展过程为线索,对都市计划在上海移植与转化过程进行分析,‘大上海计划’是这一过程中的代表;二是以大上海市中心区域即今天的江湾五角场地区的历史变迁作为线索,考察都市计划的实施对于城市空间的真实影响。”(p.17)正因为作者要处理的问题如此之多,我想,这也是因为他更偏重于运用规划文件以政府工作报告这样的材料的缘由。档案材料基本是使用“上海市市中心区域建设委员会档案”,而没有引用任何一份工务局档案。(这与作者一开始对“大上海计划”的“广义”声明多少有些不恰)相比之下,把“大上海计划”=“市中心计划”的郭奇正,引用各种档案还要更多一点。(台湾东海大学的郭奇正在2001年发表“泡沫化了的新國族召喚:大上海計劃與1927-1937年間上海的都市政治”,我除了不同意他对“大上海计划”范围的定义之外,认为其他部分写的都很好,他讲“政商网络”在近代上海都市计划与建设中的作用,还讲国府统治时期“都市/国家意象的营造”。)采用“业务报告”之类作为参考文献的问题在于,你获得的信息是带有“炫耀”色彩的。一些事情的前因后果也很难看出。比如“1928年2月,在工务局拟定了路线后,规模宏大的中山路开始筹备动工,为了节省资金和成本,驻沪卫戍司令熊式辉提出由士兵和工人同时参加修筑的建议,获得了市政府的首肯。”(p.170)此处参考文献是工务局业务报告(1928)。但读者如我看完之后,满脑子问题:驻沪卫戍司令怎么就参与到了筑路的过程中?通过何种程序参与?为了节省资金和成本究竟是谁考虑的?这些问题作者都没有解答。因为业务报告是不会解答这个问题的,只可能是告诉你发生了什么。这些问题的答案,从档案中得到的可能性更大。再说对材料/文献的解读,总多多少少有一些瑕疵。比如,作者认为,“不少学者……或者干脆将“大上海计划”等同于《上海市市中心区域计划书》。如郑祖安认为,……安克强认为‘大上海计划’的正式文本就是《上海市市中心区域计划书》”。作者引用的是2004年中译本(p. 135),那是一个脚注——“在各种资料来源中可找到大上海计划的正式文本(《上海市市中心区域计划书》)。”脚注对应的正文是:“下文概述这项计划和研究地方当局执行的情况。”但我们如果仔细看安克强《上海》一书接下来的那一节,虽然另起了一节“市政规划”,但按照上节末尾“下文概述这项计划”云云的意思,这一节还是讲大上海计划。仅在一个自然段之后,安克强明确表示“原有的城区(南市和公共租界)包括在计划里,但他们被严格的划作商业区块。”(这表明,安克强明白,大上海计划不仅仅是市中心计划。)当然,使得本书作者混淆安克强愿意的可能是因为翻译,安克强脚注原文是“The official text of the Greater Shanghai plan (Shanghai shi shi zhongxin quyu jihua shu) can be founded in various sources.”——如果没有过度阐释的话,我们也可以把这串拼音当做大上海计划能看到的官方文本(之一)。或者也有可能就是安克强本人拼音注释没有很严谨的缘故。另外还有处理史料的问题,我在之前的笔记里仔细说过(https://book.douban.com/annotation/38131573/)。作者做出的一些“声明”,更像是我们熟悉的搞规划的人士们所做出的,细琢磨,有可能不那么有确实的证据。比如我在上述笔记里提到的,作者说,“都市计划也从来没有完整地实施过,几乎从一开始,市政府和市中心区域建设委员会对于计划的侧重点就有所偏差。前者最关心的是行政中心的建设,后者希望能够尽快开始码头和铁路的建设。”——这看起来是一个很重要的论断,但作者给出的参考材料(《沈怡自述》111-114,详情请参考刚才贴出的笔记链接)不足以支撑这个论断。当然,本书也有一些优点。或者说,因为有那些瑕疵,才注定有这些优点。第一,引用的图件丰富,还包括上海市城建档案馆里搜集到的图。(这个档案馆并不那么容易能进)第二,全书最精彩的段落是“5.结论与展望”这一章里第一节“5.1‘大上海计划’得失的历史经验”。这一节分为三个部分:“5.1.1永远的土地问题”、“5.1.2谁的规划,谁的城市”和“5.1.3中国式大规划”。说精彩,是因为,没有规划实务经验的史学背景写作者很难写出来这些。以往同一主题论著大多蜻蜓点水,即便联系当代,也只是像安克强那样模糊地更偏向猜测地联结。(也许也和篇幅所限有关,毕竟这是第一本该主题专著)。这一小节,用“对当代中国规划的批评”来形容更为恰当。这样的“批评”应不应该包含在规划史的写作中也许各有观点。我是觉得作者在第五章这样处理,也算是发挥了自己的优势。

精彩短评 (总计14条)

  •     其实全书写的最有意思的是最后一章结论与展望的第一部分,相当于规划学者在规划史书里对当代规划的大吐槽。
  •     稍显枯燥,但关于大上海计划的,也就这一本书……
  •     以這本書為指引,去五角場附近掃過街。
  •     江湾地区的变迁历史。摘“大上海计划”以来逐步形成的城市空间遗产,毁于同样具有宏伟目标的大规模建设,真是莫大的讽刺。
  •     相较外国的同题材写文就发现时间顺序上很多讨论安排的不是很好,但资料比较全~不错
  •     历史部分整理得很好
  •     即使現在用google地圖看上海,江灣五角場一帶仍舊是全上海道路規劃最清晰的地方,不過航運與交通不便註定它先天不足,最好的結果恐怕是租界為老城,江灣為新城,政治中心另選,不過這些都是後人臆斷了。ps.看了才知道日本人本來準備在陸家嘴興建慰靈塔,然後拆除包括外灘到跑馬場這些原租界核心地帶重新規劃上海市都市中心,簡直嚇尿。
  •     专业性很强……
  •     车轮滚滚 一地鸡毛
  •     非常棒!近来看过的有关上海史的博论中最给我启发的一本。作者完成了很扎实的史料整理工作,在讨论城市规划史时,不会只停留在意识形态、权力空间等层面,而是将涉足点扩展到区位地理、规划制度、资金筹集、管理人事、执行单位等具体方面,从而实现以史带论。可见作者的用功和常老师的严厉要求。对我来
  •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来的上海城市变迁。
  •     资料比较多,偏规划,包括相应的政策与实施,也涉及公共建筑、住宅以及里弄改造。
  •     认识大上海计划的实施和挫折,就是理解民国社会的一条捷径。它对所谓“一穷二白”的论断一直无声地进行抗议。抱着致敬的心愿,我在六年前曾经两次步行穿过五角场地区。今天只能在资料上回忆这些历史了。
  •     很好的博士论文,很有意义的研究领域。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