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

当前位置:首页 > 国学古籍 > 国学普及读物 > 老子

出版社:山西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3-3
ISBN:9787805985329
作者:[春秋] 李耳
页数:120页

作者简介

今本《老子》共81章,前37章为上篇道经,第38章以下属下篇德经,所以又称《道德经》。全书的思想结构是:道是德的“体”,德是道的“用”。    《老子》一书中含有精彩的辩证法命题,如“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等,早已为学人所周知。其他关于社会、关于人生的种种思考,也都耐人品味。

书籍目录

前言
老子哲学辨微(代序)
一章
二章
三章
四章
五章
六章
七章
八章
九章
十章
十一章
……
《老子》名言警句
《老子》重要研究著作

图书封面


 老子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3条)

  •     很怀念的一本书·· 山西古籍出版社的·· 送了朋友一本,这个版本的已经买不到了···· 真的是道法自然··
  •     http://gc-daniel-0318.spaces.live.com/blog/cns!B6826F6CF83C99E!1435.entry2007/1/28也来说说无意看到上海社会科学院一个叫周山的写了篇关于儒道学说的文章,居然还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报上,真让我有点反胃文章里反复说什么道家思想如何如何的博大精深——这个倒没错——但是都被儒家人给打压下去了,还说什么古籍里有记载老子其人,还记载了孔子向老子求教的事,但是因为古代尚儒,所以这些记载都被儒家的人给否定了。这人怕是不懂得历史的,老子其人在史书里的记载,不过就是史记而已,但是我们也都知道,史记在某些人物的记载上存在以传说代替史料的现象,难说老子这段是不是也有这问题。史记说老子是楚苦县厉乡曲里人,而查查史书可以看到,苦县,也就是大概现在河南鹿邑的那周围附近,这地方曾经是陈国的地盘,陈被楚灭掉,那大约是孔子死的时候的事了,也就是前479年左右,所以,按照史记的说法,老子是楚人,那么老子就是在孔子死后才出生的,既然这样,一个死鬼怎么去向老子问礼?道德经的行文也不像春秋时代的样子,更类似战国时代的文风。按史记说法,老子是周朝国家图书馆国家档案馆国家史料中心总主任,所以他有机会读到很多世人未见之书,那么他的文章应该更古典才对,怎么反比春秋诸子更加前卫,像是之后的战国时代文章呢?论语孟子里有大段的评价当时思想学派的文字,怎么从不谈老子?难道是文字狱?我们都知道,一个学说的产生不可能脱离当时的时代背景,而道德经里取天下、归农、盗夸、小国寡民和归隐的思想哪是在那个礼未崩乐未坏的春秋时期该想到的?什么五色五音五味之类的反奢侈反浪费反朴归真的言论,更加像是战国后期社会环境下才提出的。OK,这些都可以当他老子太牛太超前,看到了几百年后的问题所在,所以写了本书放在这等着。那么,什么偏将军上将军之类的官衔也是战国才有的,这总不会是后代从道德经里学的吧?除非道德经非常流行,可是真要流行,为什么孔孟评论天下学派的时候没提过它呢?这个周山不谈历史,单是一句“这些资料在崇儒抑道的年代里,多有被认为后人伪作”,实在贻笑大方不过有一段他说的有些道理,就是关于庄子里记载的老子孔子对相濡以沫的看法。“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若相忘于江湖。”短短几十个字,把儒道学派的分歧体现出来了其实就是说,水干了以后,两条鱼相依为命,彼此用自己的唾液保持对方的潮湿,孔子认为这种奉献精神是“仁义”,但老子却说,还不如他们虽然谁都不认识谁,但却都能生活在江湖里现在我们这个时代其实还在受着儒家思想的影响,追求相濡以沫的关爱,当遇到困难时,有人表示出相濡以沫的关心,大家会认为这个人很好,虽然是滴水之力不解决任何实质问题,但如果有人用“相忘于江湖”的方法来解决,大家不会看到鱼在江湖里能得到更好的生存状态,只会去说他们居然“相忘”,不“仁义”。这又让我想到了一句话:死是最简单的,中国人自古就不缺不怕死的人,只要摆出民族大义,就会有无数的人愿意去死,但是,这能解决问题吗?借机会发句牢骚:小P孩居然说要请我去看暗恋桃花源,我知道她是要显示一下她看过这个戏,还和“站立的赖皮”聊过这个戏,不过,孩子,你想多了吧,呵呵,我第一次看这出戏的时候你还没上中学呢——大约是十多年前的事了,那时候我也才上初三——————————————————————————————附:周某人的文章原文儒道融通: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定位上海社会科学院 周山   老子与孔子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最大的两位思想家。孔子问礼、问道于老子,有古籍资料可证,只是这些资料在崇儒抑道的年代里,多有被认为后人伪作。《老子》一书乃至老子其人,也以疑为由,被挤兑至战国中后期,甚至老子的存在,也在疑案之中。儒家这种做派,由来已久。以《论语》而言,孔子的几位后期弟子如子张、子夏等,一度把持了孔子死后的话语权,以致后来另一些派别的传人如孟轲、荀况等绝口不言《论语》,甚至将子张、子夏等人称为“贱儒”。自从汉代独尊儒术,《论语》成了华夏民族的“圣经”。直到20世纪初的五四运动,推倒儒学、砸掉“孔家店”,华夏民族方能摆脱了儒学的桎梏。  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潮流,传统文化的当代定位已成为我国社会文化生活中的重要问题。传统文化的当代定位,首先涉及儒、道两学。儒、道融通的可能性,主要涉及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准确理解老子“礼者,乱之始”与孔子“克己复礼”的一致性。孔子忧以天下,以“克己复礼”作为儒学的行动纲领。他要恢复的“礼”,不仅是在损益夏礼、商礼基础上的周礼,而且还添加了新的内容“为仁”;克己复礼的理想目标是“天下归仁”。老子认为“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表面看来似乎乱因礼而起,礼成了社会动乱的祸首。其实不然。从他的“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这一条脉络延伸下去,“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讲的是“失礼而后乱”,亦即乱的原因在失礼。礼是社会稳定的最后一道防线,一旦失礼就要社会动乱。在老子看来,用礼来阻止动乱是不够的。他对儒家企图通过克己复礼来约束人心、规范秩序表示怀疑。社会稳定的根本在“道”不在“礼”;只有按照人类社会的基本规律去治理社会,才有真太平;等而下之,只有用“上德”治理社会,才有真太平。在他看来,孔子宣扬“克己复礼”的危害性,就在于过分夸大了仁义与礼的止乱作用,忽视了道与德在止乱中的治本作用。我们发现,老子、孔子虽然在切入点上各有不同,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目的:止乱。通过道与德,从根本上止乱,还是通过仁与义,从“复礼”上止乱,这是老子与孔子之间的区别。平实而言,老子要从“道”这个根本上平治天下,孔子要从“克己复礼”的个人行为出发平治天下,都有一定道理,也都存在片面性。漠视已经战乱动荡的现实,高谈道与德,固然有流于清淡之弊;企图用已为“先人之迹”的礼仪规范暴力,也确实是一种与虎谋皮的奢望。孟子曾经向齐王称将来统一天下者必为不杀人者,结果却是凭借军事实力的秦始皇一统天下。只有儒、道融合,道才能成为搏动的血脉,礼才有厚实的依托。  第二,从孔子的“闻道”走向老子的“为道”,表明先人对道的追求,不仅是认识,更在实践。孔子与老子都很重视“道”。不同的是,孔子满足于闻道,“朝闻道,夕死可矣”,要明明白白地活,即便死,也要做个明白鬼,表达了他对真理的追求和敬畏。“闻道”又称“得道”;孔子曾经老子指点而“得道”,欣喜无限。老子则更注重“得道”之后的“为道”。“为道”亦即“履道”。《老子》一书,就是老子“为道”思想的全面展开。大而至于“治大国若烹小鲜”,小而至于“埏埴以为器”,总而至于“无为而无不为”,细而至于“洼则盈”,无不体现着老子从道的层面上对万事万物的剖析,将道的原则贯彻于人生和社会实践之中。他不赞成儒家张扬“仁义”和“复礼”,原因就在于他认为只有“为道”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社会动乱问题。他主张的国家要小、民众要少的“小国寡民”蓝图,也是“为道”的展示。今人批判“小国寡民”为倒退复辟,实为误读。儒家主张王道大一统和“大同”社会的理想,是希望社会稳定;老子主张“小国寡民”,让民众少一些束缚,也表达了他对社会稳定的思考。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尤其当今时代霸权主义的猖獗,似乎证明了老子从“为道”层面上展示的“小国寡民”蓝图,较儒家的王道大一统蓝图,并不见得落后。孔子满足于书斋中“闻道”的追求,若不与老子立足于社会实践的“为道”相融合,难免要脱离时代的进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愿望,不可能成为现实。  第三,从孔子“相濡以沫”的“仁义”到老子“相忘于江湖”的超越,是从维护社会稳定走向促进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孔子见老子而语仁义,老子给孔子讲述了一个故事:“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若相忘于江湖。”这个故事仅23个字,却尽显孔、老两人之分歧。  “相呴以湿,相濡以沫”,是孔子的主张。一群鱼在泉水干涸的池塘中,互相用哈气湿润对方,用口中仅有的一点点唾沫涂抹于对方的体表,使对方苟延残喘,尽可能延长一些生命。在生存危机降临时,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这是何等高尚的道德品性。“相呴以湿,相濡以沫”,极其形象地把“仁义”情怀推向了极至。孔子的“克己复礼,天下归仁”学说,正是从这里起步。当时一心图霸的诸侯们不能用他,原因也就在这里。“图霸”是弱肉强食,要挤压别人的生存空间,而“仁义”则要人们“克己复礼”。但是,汉以后的历代封建统治者,却看到了孔子的“仁义”价值。他们在不择手段夺取政权以后,无一例外地向人民宣教“仁义”,要求人们“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中国历代最优秀的知识分子,也都围绕这个课题做文章、求功名,乐此不疲;中国的老百姓,也便封闭在统治者倡导、知识分子营造的“仁义”氛围中生活。中国古人创造了独一无二的漫长的封建社会世界记录,“仁义”帮了封建统治者的大忙。  在老子看来,“相呴以湿,相濡以沫”这种“仁义”之举,根本不能解决“泉涸”这一生存危机。在“泉涸”的环境中,“仁义”的结果,必然是死亡。回到江湖中去,是鱼的唯一生路。在江湖之中,鱼忘掉了“仁义”,因为它们根本不需要“相呴以湿,相濡以沫”。因此,老子提出了“相忘于江湖”的主张。老子的主张中,包含两层意思:  一是不让“泉涸”这一生存危机出现。其办法,就是按照“道”即客观规律治理国家,让民众生活在适合于他们生存的环境之中,如同鱼生活在江湖之中。在这种社会里,因为不存在严重的生存危机,所以,人们毋须“相呴以湿,相濡以沫”。  二是当“泉涸”这样的生存危机不幸降临时,人们应该积极应对,创造条件,改变“泉涸”现状;或积聚力量,冲向江湖,可能还有一线生机。“相呴以湿,相濡以沫”,是一种消极被动的行为,不值得提倡。实际上也于事无补,没有一线生机。老子用“不若”两字,表达了对这两种应世态度的基本看法。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多元文化。选择哪一种哲学作为主流哲学、官方文化,有其偶然性。一旦选定,便决定了以后社会发展的必然性。中国封建社会历时数千年,决定于当年以“仁义”为主导的文化选择。“仁义”在社会稳定方面功不可没,同时也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阻力。因此,如何对多元的传统文化进行当代定位和重新选择,是现代中国的当务之急。  二千多年的历史告诉我们,“仁义”应该退居二线;而被儒家、新儒家以及当代新儒家贬低、边缘、歪曲的老庄哲学,应该重新回到我们的视野中来。老子的先于天地而生的“道”,他的“命不可变,时不可止”的辩证思想,他的相忘于江湖的积极进取精神,都可以融入社会文化生活中来。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报14:23:03 | 查看引用通告 (0)
  •     《老子》是本奇书,无为思想放之天下皆准。道生万物,万物归道···天道,地道,人道····同归自然···················································································································································

精彩短评 (总计101条)

  •     十四岁开始读,几年来抄了几十遍。到现在也还是时不时翻阅。庆幸很小的时候就接触了这本书,读懂的部分都筑进了我的世界观。受益无穷,妙不可言。
  •     如果能读懂老子,就。
  •     天地尚不能久,何况于人乎。是个悲观主义者。若是道家而不是儒家,早八百辈子太平天下了
  •       很怀念的一本书·· 山西古籍出版社的·· 送了朋友一本,这个版本的已经买不到了···· 真的是道法自然··
  •       孔子被中华民族尊为圣贤顶礼膜拜,但这样一位伟人,在拜老子为师的日子里,甚是郁闷,不得要领,以至于他感叹:“鸟,我知道他会飞,鱼会游,兽会跑。跑的可以用陷阱制服,游的可以用网捕捉,飞的可以用箭射落。而龙有时在云端,有时在天上,我不知道怎么办。老子就是龙啊!他的思想境界就象遨游在太虚中的龙,使我干张嘴说不出话,舌头伸出来也缩不回去,我心神不定,我已找不着自己了。”!这样的牛人,不看他的书,可是要遗憾了~~~
  •     哦?找找看,道家怎么“通过人民的角度来思考”了
    这是我见过的对道家学说评价的最有新意的一句了
  •     我自然
  •     有法,但是不完全依法,给执法的人足够的自由度,但是这需要“君子治国”“士为秀民”的前提成立,可是经常,因为不成立,所以出问题。但是这个思路还是很好的
  •     百家最喜道家,道家喜老庄。
  •     天地不仁
  •     大中華道家学说的开山之作。李聃自称言不清“道”,喻之其“相”,那我就称其为神秘主义。
  •     你好,问下这书是白话文的吗?买给孩子看,要不他看不懂
  •     有些東西讀一遍還理解不到,但為什麼一個人可以想得如此深遠呢?以至於幾千年之後還有道理
  •     阴阳五行和道家不道家没关系,易经是毫无争议的儒家经典吧?里面全是阴阳学说
  •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看了老子,未必知“道”;不看老子,未必不知“道”。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     kindle上读的,不分版本,半懂不懂。
  •     有道理!
  •       老子这本书,大学的时候就开始接触,但并没有去仔细看,很多时候是为了满足自己那点小小的虚荣心,告诉别人自己看过了。等自己真正能看懂的时候已经过了而立之年,对于有些问题能够形成自己一点点看法的时候,再读的时候就发现,个人还是非常喜欢这本书,这里面首先需要澄清一个错误的观念,很多人认为老子就是消极避世的代名词,这是个大大的错误,老子里面确实提到“无事而去天下”,但这个无事并非无所事事,其实这个无事可以用子产的治国论来说“治大国如烹小鲜”,就是不要打乱大家的生活秩序而言。至于里面有感触的东西太多了:“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溃,”人的欲望无穷无尽,越是不断挖掘与难以满足,“有以为利,无以为用”想想我们的思想是怎么来的,没有脑袋我们会有思想吗?唯物论啊 呵呵!那些将欲掖之,比故张之,这些都是自然的道理在生活中的运用,并非什么阴谋论,我们经常能发现贪官如果不加制止,最后结果就是走向灭亡。天之道,损有余而奉不足,人之道,损不足而奉有余,这点和圣经里面说的是一样的,上帝说,拥有很多的人我要让他更多,没有的人 我还要不停的剥削他(不是原句大概意思),不觉得超经典吗?月圆了就会缺,缺了就会开始慢慢圆,但现实生活中,穷的人会更加穷,富人会更加富有的现象经常发生,当然这个都是自然的一种辩证法,实际上有人的参与很多事情就变的无线可能了,穷也会变成富有等 这里就不探讨了。水居于众人所恶,故几于道,天长地久者,天地之所以长生,因其不自生,大成若缺,大巧若拙、大象希音,朗朗上口,真希望自己可以把这本书都背下来。
  •     工业商品环境看老子,真歧路红尘,真不可说,说出来就必然下坠。东方的辩证和西方的辩证不同流,然则上升的一切必将汇合。
  •     道家研究房中术我认为是入世的一个很好明证,哈哈
  •     绝不是老生常谈
  •     一颗星,因为老子这么谦卑,肯定不希望我们打五颗星。道是万物之源,一切始于道。道是什么,老子自己也没法阐释。当然,道能表达出来,那就不是道了。 说实在的,老子的思想真的消极,但这对我们没啥影响。道的基础是德,有德才能成道。扪心自问,谁敢说自己有德。你说了你有,那就更没啥德。
  •     什么道家被儒家打压下去 真是搞笑 自古政府都是披着儒家的外衣 用着法家的理论 而人民深层意识中永远是道家的精神
  •     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       老子的书内容晦涩,内涵新颖,在春秋时代是一种文化风尚,因此辩证法的思想触及到这里就是真实的方法,而非不知所终的和不知所以的方法,这就是老子,老子写的很具体,因此没有什么不具体的和抽象的事物存在,因此我们就将这种写法称为具象写法。
  •     一本书的好坏与年代有什么关系?即便道德经是现代人写的,它也照样是人类历史上最好的书,没有之一。
  •     卦不敢算尽,畏天道无常。深奥天机,几人能窥破?相比天地,人实在太渺小了。惟愿始终心怀敬畏,终日乾乾,夕惕若……
  •       读老子,越读越有意思。
      刚开始读时,有些玄。再读有点感觉了,多读几次后,感慨不已。
      或许老子生活在天下纷争,战乱不止的年代,渴望安定,和平。希望寄望没有圣人,没有大盗的社会。殊不知,自己被推上了圣坛。
      
      
  •        因为喜欢而选老子作为毕业论文,可是发现自己的解老落入窠臼,根本就没有静下心来认真解读,明白自己在糟蹋,很悲哀自己的才智就只能写下这些:
      
      
      老子哲学的魅力在于它是一套对生命诠释的哲学隽言,其哲学视野并不限于历史的框架,具有时空超越性,五千字的言语字字珠玑,故当下有众多学者来解说老子的生命智慧。
      孔子问礼于老子,《史记•老子韩非子列传九》载老子劝言:“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於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因为老子生平不详,这也许是杜撰,但是《道德经》中明确提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十二章)箴言极有警醒意义。老子也许仅是针对当时上位者的过欲而言,但放之今天,很多读老的人会感叹,多切合当下物欲横流造就精神困苦的实际,佩服千年之前的老子预见性的真知灼见。其实老子并不预见,他不过是洞悉了人类困苦的本源所在,说“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十三章),“身”为人生大患,是人类对 “五色”、“五音”、“五味”、“驰骋畋猎”玩乐、难得之货等欲望的执着,使得人们迷失了老子所以为的“道”,故而产生“目盲”“耳聋”“口爽”“心发狂”“行妨”等“大患”, 所以老子也修身,只是孔子论修身没涉及到此,故孔概叹“老子犹龙”。
      老子修身说要“为腹不为目”,什么是“为腹不为目”,“为腹”你可以理解是我们基本的生存需要的温饱,不要贪求“为目”的声色之欲,那是奢侈淫欲,所以老子又会说“治人事天莫若啬”(五十九章),啬乃长久之本。再延伸出去,老子说“为腹”指不单单是肚皮问题,他强调的自我需求,回归内在的安宁,“为目”则是为外在眼花缭乱的生活所迷失令心发狂。看到老子劝谏我们要祛欲。
      读老的人并不满足于此,有志一同的都发现老子塑造的“圣人”人格的美学价值,其中我心有戚戚然便是老子要求“回归自我的真实”。
      回归自我的真实是什么样的,老子比之为“婴儿”“赤子”。婴儿赤子予人的感觉是天真烂漫、无忧无虑,我们也不会特意责难婴儿无知的举止,相反会觉得其可爱。在襁褓时期,我们认知大门尚未打开,所以不会强求过多的欲望,哭喊不过是为了“为腹”的生理之感,可是当人的感知大门打开之后,烦恼便源源不断的侵扰我们的心灵,令人早生华发,可是一个人是不可能滞留于婴儿的形态。老子讲“复归於婴儿”(二十八章),绝不会是叫我们发明创造时空机,然后穿越时间隧道而变回婴儿。老子说“婴儿”是希望人们保持“婴儿”的心态,达到“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抟””(五十五章)的境界。
      婴儿的无忧无虑源自其“无知无欲”,我们不可能说咱们就不要知识,就可以不学无术这样就会“无尤”,老子的“无尤”是 “不争”, 因“不争”而摆脱约束对自我执着,不再痴迷万物纷扰而无虑。“为而不争”“功成而弗居”的姿态,这种姿态依旧贯串老子的“道”理,是“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的“玄德”。这种“功成而弗居”“为而不争”的姿态,并不是某一具体领域具体可行规则,它具有超越性。
      你可以说它是政治观中 “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的“自然无为”,是“功成身退”的“天之道”,“ 利而不害”。 是生态学中天人合一的鼻祖,“万物作焉而不辞”,万物是由“道”而生,可是“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於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而成“道”“大”。你可以用于教育学中,我们熟悉孔儒讲求孝道,从孩子角度要求,父母乃孩子的天,是故“事父母能竭其力”,而老子则要“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这是从父母的角度提出的要求,不能将孩子视为私有物而依恃他,更不要恃养育之恩而主宰他的命运。“为而不争”还是一种人生观,是“处卑”的姿态,“功成而弗居”,不要标榜自己所做的贡献功劳有多少,“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自以为是认为自己功劳反得不到彰显,惹人厌恶,功则为“无功”。
      这种姿态来源于老子的“柔弱”观。老子以水来喻说柔弱,说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四十三章),而“天下莫柔弱於水”(七十八章),“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因水不争其滋养万物的恩泽而功成而不去,故要从“柔弱”之“道”。 老子很早就发现反者道之动”,一切事物都是在相互对立的矛盾中存在,“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後相随”,而且对立的双方相互转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与今日马哲的矛盾观点相通。
      柔弱的反面便是刚强,老子说“弱者道之用”,“道”是“无为而无不为”, 故“柔弱胜刚强”。举例“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老子让我们看到柔弱不仅仅是虚弱,它拥有的无坚不摧的力量。老子所说“柔弱”之“道”,补充开创哲学的新视角,由《易经》传承的中华民族是尚“刚强”,故衍生出孟子刚毅进取的浩然之气,老子则以“柔弱”姿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孔子修“君子”之格也讲到“真”,但孔子讲求人的社会性,看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以会每日自省“与朋友交而不忠乎”,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所以孔子说的是“真诚”,而老子谋求的是赤子般真实人格,前面我分析了其要求 “祛欲”“为而不争”“ 功成而弗居”“柔弱”之“道”,可以老子忧患是“不知己”,他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我以为老子重“明”甚“智”,他说要“绝仁弃智”,不知这 “知人”之“智”是否也要抛弃,尚不明确,但是依照他的“无为”理念,“反者道之动”“知人”是一种对他人的有为,掌控不当尺度,便是对“他”的干扰。所以会觉得老子忧患思想的深邃,才会肯定他所提出“虚静”: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十六章)
      只能是明了万物生长“虚静”的根本,才能排除人事纷嚣浮尘,返回到自我清净的状态,方“复归于婴儿”。
      
      老子思想博广精深,“仰之弥高,钻之弥深”,犹如海洋,浩浩汤汤,我能讲的不过是沧海一粟罢了,难以如其采纳万象。思想包容源其胸怀博大,既有求和谐的社会构思,又含对民生关怀的人文情怀,《道德经》中所折射出的老子的影像,不仅仅是一位睿智老人,还是生命的导师,是 “古今博大真人”。所以说老子思想犹龙,也在说其人“犹龙”。
      
  •     呵呵,那您谈的是什么?
  •     看的今注今译版,浮躁的时候可以降火~
  •     老子都说自己说不清楚“道”,只能寓之于“相”。老子的思想不光超越了他那时代,连2000年后的现代都不可及其言述。读过国外一些哲学作品后,发现也未能超过老子“道、德”之外。老子之“道”未可言明。
  •     中国古代文学
  •     小书大智慧。
  •     上善若水
  •     东方思维标本
  •     万物都是相对的,无有
  •     以用世之心读老子,此乃不端之过啊
  •     那是政府一直意图控制人民的社会秩序崩溃了以后 人们才发现道家的好处 道家在千年封建统治中一直是通过人民的角度来思考的 这也是政府不喜欢的原因
  •        最早读老子好像是两年前,当时每天都到学校的图书馆读一点,读的很慢。我总觉得自己读不懂老子,好像读懂了一些,又没有完全读懂。当然字面的意思也许很容易懂,但是他的哲学则很难理解。
       一直以来,我都把老子的哲学越读越复杂,复杂到自己理解不了的程度,越读越觉得自己对老子理解的少,老子成为了神,也许他说的东西只有神才能明白。
       或许是因为我烦了,我想以简单的角度来理解老子,或许老子的哲学是很简单的呢?只不过自己不曾相信呢?
       也许我永远也读不懂,但我已经不想把《老子》此书做为玄学来读了,我不想把自己的话说的让人听不懂来显示我的深奥,我宁愿别人认为我是幼稚的人。
       于是我形成了对《老子》此书的偏见,首先我认为《老子》的确是一本关于道德的书,而不是关于阴谋的书,把老子读成阴谋家是把老子想复杂了,也是把他读坏了。说老子是阴谋家的人(以下简称这种人为阴谋家),喜欢从文中找句子来说明,比如《老子》中的:“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他们的方法似乎很科学,既然要给《老子》定性,当然要引里面的句子了。而我觉得,这正是一些“聪明”的读书人犯的最严重的错误,因为一旦这么做,就断章取义了。更有甚者喜欢断句取义,不然他们怎么会骂陶渊明的“不求甚解”呢?他们懂他吗?
       通读《老子》,此书其实是老子想对当时的统治者说的话。他们生来就是统治者了,不需要通过阴谋来成为统治者!这是理解《老子》此书的关键。《老子》说:要想置身于人民之先做领导,一定要把自己的利益摆在人民的后面。阴谋家们认为,这就是老子的阴谋:为了做领导,暂时把自己的利益放在人民的后面。哈哈,如果是整体来看《老子》,阴谋家的这种想法不是很白痴吗?他们不用为了做领导,他们已经是领导了!你要我说几次才明白啊?老子的意思是说,领导要把自己的利益放在人民的利益之后,这样他这个领导才当得长久。难道不是吗?这就是《老子》整本书的思想,说出来很简单,但有几个领导做到了?
       其次《老子》也不是消极哲学,老子说的“无为”,并不是今天说的无所作为,当时统治层的“作为”就是今天劳民伤财大造宫殿,明天全国动员选宫女。老子说的无为是不要有这些做为,不要为一己私利而做为,没有了这些作为,身为统治者,就算很有作为了,所以说无为而无不为。因此《老子》又名《道德经》,因为他的人生观是极高尚而极适用。
  •     老鼻祖
  •     洋洋五千字~感觉是高纬度生物在我们四维空间留下的投影。
  •     洪荒太初,宇宙洪蒙,有一为始,复则万物生,百态现,白泽至,圣人出。
  •       如果说老子是一个函数,而且是个隐函数,那么他的哲学就是自变量,而他的一生就是相对应的因变量Y。
      
      说实话,我不喜欢这个函数,倒不是艰深难懂,而是他是个三角函数,上下变化范围比较大,很难从微观上看到他下一步将滑向何方。
      
      司马迁说他是个隐君子,可是按照古代“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山”的理论,他隐的并不成功,躲到函谷关去最后又受人之邀著文立书,这样的人我比较BS,活得很假,纵使你的理由千山万水。
      
      还有一个问题,张岱年老先生或者许许多多的老前辈都是以研究一个时期的代表人物进而来研究历史,可是白岩松曾经说过:“你代表不了任何人,你只能代表你自己。”那么这样会不会产生一定的局限性,况且一本书能反应出该作者一辈子的思想吗?牛顿研究个苹果落地可是最后还是皈依了天主教,进了基督的门下。
      
      但是历史家们从来只是要说明顺应符合当代潮流的思想是进步的思想,说到落后却总是用局限回答。高中学历史就有很多问题,可是历史老师的解答最后总是让我很无语,现在看来,中学时代的学习就是顺应时代潮流的发展学习就行,整这么多问题自找苦吃,还是成熟点时去想比较实际。想想,当时作为一名优秀的少先队员竟然就这么被意识形态所强奸了,可笑可悲可怜。
      
      老子的微积分实则一种极限,用洛必达法则求解,而看似相互矛盾相互对立的正弦曲线就是他的图形。与某些女子堆砌的苍凉手势完全不同,这是一个古代男子关于他心中社会的向往,无论是无为还是无不为,无论是无治还是无不治,“希言自然”,在这个社会中总能找到那个时代留给我们的生存法则。
      
      这样,足矣。
      
      “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     易经是儒家经典,但易经不是儒家的。
    孔子到死也没看懂易,还跟弟子说不知生焉知死,连生死都还没看透,而易经是通达天地的,参悟生死自然也在里面。
    孔子对易经做的最大贡献就是做了简化,但简化的同时也使易经的很多东西都失去了。朱熹对易也做了大量注解,也同时使易经失去很多东西。
    易经包括像数理,儒家只关注其中的理,而且只是深入进去一点点。
  •     这是在谈道德经的作者,而不是道德经。不知道作者写书的时代背景,怎么理解作品?当然了,您大可读出您的与时俱进的味道来,管它作者当年为什么要写这个。这样读书当然也不犯法,否则那些研究红楼梦的怎么混
  •     佛和道有一个共同的努力是消除人的妄想,回归本原。
  •     感觉老子比孔子更得我心!
  •     以下这些盆友可能很容易与老子产生共鸣:郁郁不得志,床头挂一幅“潜龙勿用”的人、从一盘红烧带鱼就能感悟出宇宙真谛并写下1万字心得体会的人、管不住下属急得嘴上冒大泡的小领导、大领导们,还有祖国花园的园丁们。
  •     中学时抄过几遍。每每想起老子灯下读史,而后悟道遁世,不禁神往。
  •     以无为达到无不为
  •       雅安地震了,我们怎么办?
      
      
      今晚9点多走出了图书馆,在空旷的校园看到了好几只孔明灯飘忽在深蓝的夜空下,风清气爽,再继续走到了宿舍楼门口,看到那些孔明灯是从灵湖广场飘出来的,于是就走到了广场边,看到有的同学在广场点孔明灯,有的同学手持蜡烛,原来是同学们在为雅安人民祈福。
      
      雅安地震了,我们怎么办?
      
      雅安地震了,很多同胞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我相信我们都有不忍之心,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做点什么呢?有一句话叫做知易行难,人人都知道仁义是非,人人都知道真实真诚,人人都知道宽厚自强,可惜就是在每天的一言一行中做不到这些“道理”,有时候有的人一说话就会让别人皱眉,很多时候计划得很完美明天干什么就是做不到。如果长此以往,那么那些“仁义礼智信,宽厚温柔”等等就会在心里慢慢地遗失,失去约束的力量,表现在思想上就是越来越麻木不仁,表现在行动上就会越来越无为漠然。
      
      曾经被孟夫子的那句话骂醒了: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我们在社会环境的熏陶之下绝大多数都有此四心,但是我们能够把仁义礼智运用于生活中吗,在生活中在一言一行中做到吗?可以做到,足以保四海;如果做不到,连供养父母这样最基本的责任都尽不到。
      
      为什么做不到仁义礼智就连供养父母这样最基本的责任都尽不到?原因大概有两种:一是做不到仁义礼智就基本上无法在社会上立足;另外一种是做不到仁义礼智但是有关系比如一个家伙他爸爸是李刚,那么他照样可以做官或者从商,可是要知道后果:那家伙做官一定会贪污腐败,从商一定是偷税漏税,监狱多半是那家伙最终的归宿吧,怎么还能供养父母呢?
      
      最近重读老子,收获颇多,原来发现老子的学说的根本是“为”,无为是暂时的,无为是为了有为。那句“功成身遂”,身遂的前提是功成;“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就是说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每天都要有进步,在学习基本到位之后才是损,损去那些贪嗔痴。为什么要先刻苦学习再损,因为那些个毫无学问之人都不知道自己的缺陷,学习就是发现自己,认识自己——我是谁,我从哪儿来,我要到哪儿去?就是要在人生路上找到自己的责任和目标并为之而奋斗;“上士闻道,勤而行之”,明白了道理之后就去实践,做到知行合一;“反者道之用”,无为是为了有为,反着来也是为了那个目标,殊途同归而已。等等言语数不胜数,老子其根本就是“为”呀,也是和孔夫子一样的以天下为己任,只不过方法不同。
      
      我越读老子就越觉得自己太消极,越觉得自己麻木不仁,没有把自己融入这个社会,长此以往就会成为一个井底之蛙,未来还有什么作为?知易行难,知易行难,知道是知道,没有实践过的知道是浅薄的知道,不是真知。比如我们都知道要珍惜粮食,但是食堂每天要剩下好多饭菜,如果让我们学校的每一个同学都在5月去插水稻苗10天,再在8月份去收割10天的水稻,那么我的同学们一定会对“珍惜”有更深刻和真实的体会,自此以后我们学校食堂每天的剩饭剩菜多半会减少太多吧。
      
      雅安地震了,我们怎么办?我们可以做一点是一点,比如祈祷,比如捐点零花钱,比如身体好的训练有素的可以去求援,前提是要找到组织并且通过灾区政府的批准,比如去做募捐活动的志愿者……
      
      只要我们动心了,就听从心灵的声音,去做吧;不要让那童真之心的声音越来越微弱,静静地听从我们心的声音;远心是为了安放那颗躁动不安的心,云游是为了求得尘世中的宁静。
      
      
      
  •     中国元典时代的一部力作,迄今我还一直以为,老子是为了守住周朝的文脉而西去的,其中对于生命的思考,迄今为止还没有被中国学人开掘出来,都在研究制度,礼法,权谋,器物,而无一人研究个体的生命。老子是第一人。
  •       对道家思想一直不甚了解,写文章之前就去翻了一下道德经,看完觉得好像什么都谈到了,又好像什么都没说。老子似乎是个异类,对天下常理都要反过来说一通。但,冥冥之中又有种说不清的吸引力,而且,直觉告诉我,随着阅历的增长,我会越发坚信,这是人世间关于自保阴谋最高妙的智慧。
      
      有人会觉得儒家宣扬入世,道家宣扬出世。我认同前半句,不认同后半句,我认为道家比儒家更加偏重入世。如果说入世的路途上有一级级的台阶,那么道家肯定比儒家站得高,儒家明确告诉我们要实现人生价值,就要入世;而道家却隐晦的告诉我们怎么入世,怎么跨上台阶。儒家像是一个站在江湖之上,踌躇满志,眺望高高庙堂的青年,道家则更像是一位在庙堂之上呼风唤雨的老者,饱经沧桑,把为人为官的道理娓娓道来。仕途好比蛇蝎美人,儒家装点外表,漂亮而美好;道家是里子,阴柔却真实。一个是世界观一个是方法论,一个明确的指向一个是委婉的表达,却都是为入世而服务的。
      
      儒家本来就倡导治国平天下,入世是无疑的。道家表面不关心入世,实际却也是入世的哲学,我的理由如下:
      
      第一,清静无为、置身事外是道家的方式,其目的依然是自保和前进。道家的学说云里雾里,看似飘渺、飘忽不定,甚至有几分道骨仙风,像是再说哲学。可是老子所说的哲学并非世界的本源,辩证法的思想而已,而是一本活脱脱的政治哲学。老子不是教人放任自然、消极抵抗,而是教人以守愚之为智,处弱之为强,以浑浑噩噩藏拙韬晦为人生战争的利器。当时,老子任洛阳图书馆馆长,他看见周天子躲在洛阳城里当缩头乌龟,天下闹成一锅粥,他也不管。他受周天子“缩头乌龟”价值观的启发,创造了道家哲学。主张天下事少管为妙,逞强者不得好死。相反,柔可以克刚,雌可以胜雄。表面上的示弱不是真的懦弱,只是为了明哲保身,才隐忍不发。用句俗话说,表面上能装糊涂,心里要清楚的跟明镜似的。所以说,老子的这种糊涂完全不同于普通的糊涂,一般人糊涂,是本来的糊涂,老子宣扬的糊涂,是揣着明白装糊涂。相比于儒家的入世,道家的入世更加野心勃勃、更有策略,把阴柔发挥到了极致。太阳底下最高傲的动物是鹰,阴处最聪明的动物是蛇,道家就是蛇。
      
      第二,道家所阐述的道理与仕途权力斗争的规律也暗暗想合。老子就有个好朋友叫单襄公。单襄公观察晋厉公走路,发现他眼望远处(意味着不合实际),脚抬得的很高(意味失去应有的德行),所以认定他必定心高志傲,不得好死。果然,晋厉公由于打压军权在握的三郤过于猛烈,打击面过大,引起了其他大家族反扑,最后死在了卿大夫手上。所以老子说,“月满则亏,水满则溢”,把事情做得太过火,反而遭殃。
      
      总之,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和道家创始人老子宣扬的都是入世哲学,都认为天下无道,都批判现实,都怀揣理想,鼓吹复古,主张愚民,只不过老聃贵柔,孔子贵仁。所以,人们总结中国千百年来的统治之道,只用八个字——内用黄老,外示儒术。我觉得,换一个字更准确——内用黄老,外饰儒术。
      
  •     道不可道
  •     谁跟你谈这书的好坏
  •     您前面写的一大段都是在“考证”道德经的成书年代,我觉得这好像没太大必要。
  •       《老子》是本奇书,无为思想放之天下皆准。
      道生万物,万物归道···
      天道,地道,人道····同归自然···················································································································································
      
  •     周先生的文章很有启示意义。值得一读。
    上文关于老子来源时代的争论恐怕尚无定论,也不可能如此情义做出结论。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中对此有较详细的说明。
    周先生打通儒道,展示了中国哲学中实质相同,形式不同的两种思考,儒家和道家。其结论较牵强,对老子哲学意义上的道,做了曲解。应该跟古希腊的Plotin联系起来读。简单来说,中国今天的问题,很多是在于法/儒礼制与道的脱离——即法治的制度,人治的统治。
  •     玄之又玄 众妙之门。
  •     世界上最伟大的心理学神作
  •     万幸现在我们是人治法治混合
  •       老子不像马哈维亚,他根本不是数学的,但是在他的疯狂裏面,他还是非常非常逻辑的。他有一个疯狂的逻辑!当我们透过他的那些话时,你就会感觉到它;它并不那麼明显、那麼清楚。他有他自己的一套逻辑:荒谬的逻辑,悖反的逻辑,一个疯子的逻辑。他会当头棒喝。       即使瞎子也能理解马哈维亚的逻辑,但是要理解老子的逻辑,你必须开慧眼。它是非常微妙的,它不是逻辑学家的普通逻辑---它是一个隐藏的、一个非常微妙的生命逻辑。无论他说什麼,在表面上都是荒谬的;然而在深处却活著一个非常伟大的一致性。一个人必须穿透它;一个人必须改变自己的头脑去理解老子。你可以理解马哈维亚,根本不需要改变你的头脑;就像现在这样,你就可以理解马哈维亚。他还在同一条线上。不管在你前面多远,他或许已经达到目标了,他也在同一条线上、同一条轨道上。       当你试著理解老子的时候,你会发现他在左弯右拐。有时候你看见他朝东走,有时候朝西走,因为他说东就是西,西就是东,它们是一起的,它们是一体的。他相信对立的统一。生命就是这样。       所以,老子正是一个生命的发言人。如果生命是荒谬的,老子就是荒谬的;如果生命具有一种荒谬的逻辑,老子对它也有同样的逻辑。老子只是反映生命。他不给它增加任何东西,他不在裏面选择;不管它是什麼,他都只是接受。       一个佛的灵性很容易看见,非常容易,你不可能错过它,他是那麼非凡。然而要看到老子的灵性就困难了。他是那麼平凡,就跟你一样。你的悟性必须成长。一个佛从你身边经过---你马上就会认出那是一个超人在经过你。他浑身散发著一种超人的魅力。你很难错过他,几乎不可能错过他。然而老子……他也许是你的邻居。你也许一直都在错过他,因为他太平凡了,他太不平凡地平凡了。那就是它的美。       要变得非凡是很容易的:只要努力,只要提炼,只要培养。那是一种很深的内在训练。你可以变得非常非常地精纯,变成某种完全不属於尘世的东西,然而变得平凡才是真正最不平凡的事情。努力是没有用的---需要不努力。训练是没有用的,方法、手段没有任何用处,只要悟性。要成为一个佛,静心是有用的。要成为一个老子,甚至静心也没有用---只要悟性。只要按照生命本来的样子去领悟它,勇敢地去经验它;不要逃避,不要隐藏,勇敢地面对它,不管它是什麼,好的还是坏的,神圣的还是邪恶的,天堂还是地狱。   我说佛陀飘浮在天上,他的裏面没有地的成分。老子是两者,天和地一起。佛陀,即使在他的完美裏面也似乎是不完全的;老子,即使在他的不完全裏面也是完全的、完美的。佛陀在他的完美裏面也是不完全的,地的部分漏掉了。他是精神的,像一个灵魂,肉体的部分漏掉了;他没有身体,是一棵没有根的树。       你们是根,但仅仅是根;它还没有发芽,树还没有开花。佛陀只是花,你们只是根---老子是两者。他看起来也许并不像佛陀那样完美,他无法完美,因为另一部分永远在那裏---他怎麼可能完美呢?但他是完全的。他是全然的。他也许不是完美的,但他是全然的。这两个词必须永远记住:不要设法完美,要设法全然。如果你设法完美,你就会跟随佛陀,你就会跟随马哈维亚,你就会跟随耶稣。如果你设法全然,只有这样,你才能感觉到,接近老子意味著什麼、跟随「道」意味著什麼。       道就是全然。全然不完美,它总是不完美的--因为它总是活的。完美总是死的---任何变得完美的东西都是死的。它怎麼可能生活呢?当它已经变得完美的时候,它怎麼可能生活呢?--它不需要生活了。它已经拒绝了另一部分。       生命通过对立面的张力、对立面的会合而存在。如果你拒绝了对立面,你可以变得完美,但是你不会全然,你会错过某些东西。不管佛陀多麼美丽,他都错过了一些东西。老子不那麼美、不那麼完美。       如果佛陀和老子都站在你的面前,老子看起来将是平凡的,而佛陀看起来则是非凡的、卓越的,但是我要告诉你,老子裏面有千千万万个佛陀。他深深地扎根在大地上--他扎根在大地上,他又高高地站在天上;他是两者,是天和地,是对立面的会入口。       有3个词应该记住:一个是依赖,另一个是独立,第三个是相互依存。       佛陀是独立的。你们是依赖的,丈夫依赖他的妻子,父亲依赖他的儿子,个人依赖社会--有成千上万种依赖。你们是依赖的。佛陀像高峰一样地屹立著--他是独立的。他切断了所有跟世俗的联系:跟妻子的、跟孩子的、跟父亲的---他切断了每一条联系。他抛弃了一切---是一根独立的柱子。你是一部分;佛陀也是一部分,是另一部分。你也许是丑的---他是美的。然而他的美之所以存在,仅仅是因为你的丑,如果你消失了,佛陀也就消失了。因为你的愚蠢,所以他看上去很聪明;如果你变得聪明,他也就不再聪明。       老子是相互依存的现象---因为生命是相互依存的。你无法依赖,你也无法独立---两者都是极端。就在中间,生命是一种平衡,生命是相互依存的。每样东西都和其他的东西一起存在,每样东西都是相互牵连的。   要有一个很大的空间,让两者同时存在。不需要在它们中间制造战争;没有战争。战争来自你的头脑、来自你的教育、教养和制约。整个世界一直都对你说:要爱,不要恨。没有恨你怎麼可能爱呢?耶稣说:「要爱你的敌人。」而我告诉你:「也要恨你的爱人。」---这样它就成为一个完全的整体了。否则耶稣的话就是不完整的。他说,「要爱你的敌人。」你只会恨;而他说也要爱,但是另一部分漏掉了。我告诉你,也要恨你的朋友;也要恨你的爱人。不要害怕。然後渐渐地,你会发现敌人和朋友之间没有差别,因为你对敌人既恨也爱,你对朋友既爱也恨。问题只在於硬币是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这样朋友就是敌人,敌人就是朋友。这样差别就消失了。
  •     你的评论写的不错
  •     写得好!年级越大,越发觉得老庄之智慧。和佛的对比,也很精到。
  •     看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史》才知道了一点,释儒道三家是如何得不同但如果 又相互依存深深的生根在中国文化中。
    董仲舒在汉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奠定了儒家在中国历史的地位,但他本人确是个大道家,对阴阳,五行等理论做了很多阐述。
  •     只看译文
  •         嗯,最后两句,
        天之道,利而不害。
        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我觉得 些就是老子的道,主道是天之道,利而不害。而圣人的无为,是有前提的,就是圣人知道天之道,并且世界也是按照天之道在发展,如果世界混乱,圣人就要有为了,需要广收门徒,而让天下回到大道之上。
        看下古代,每个朝代都是这样的规律:战争-》和平-》战争。 而战争就不是天之道,需要大量人才来让局势回到天道上,就是和平。
        而和平时代,圣人们,只要观察世界就好。 不用干预的。
        个人意见。。
      
  •     自老子至庄周,这一自然辨证的思想和以形代性的写法逐渐登峰造极,且毫不冗赘艰涩,甚是华美壮观。其后之人,难为逾越。
  •     什么叫人治法治混合?
  •     呵呵,难道吏就不要监督?难道官就不能灵活?我看吏更需要监督。水浒电视剧里有句词:“朝廷?你见得到吗?”问的好,老百姓一般见不着官,打交道多的还是吏,直接和和老百姓相关的就是这些基层公务员。而官,如果不灵活,那么吏也灵活不到哪去,起码是不敢太灵活的
  •     这个社会很奇怪地不提倡这本书,这给了有如我这样的勤奋者可乘之机。
  •     为而不争
  •     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     不是,我看的是古文,不用全懂,先诵读一下就可以了
  •       2006-12-03
      
       《老子》中有言: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系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君。”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抱阳,冲气以为和。”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
       生活在公元前五百多年的老子,留下洋洋洒洒五千言便骑青牛而去,不知所宗。却构造出了一个朴素、自然、豁达、飘逸宇宙观的宏大框架,奠定了一个民族的思维模式,有别于西方的三值思维模式。中国的一切文学,艺术,思想,社会形态,都能从中溯源。
       陈珂先生讲述中国艺术最核心的精神时,我又一次看到了一个玄妙的道学世界。
       然而我们从小到大,受到的是“法”的教育,离经叛道。而今进入艺术院校,方知凡好的艺术家定然是法的背离者,道的皈依者。
       从“德先生”“赛先生”进入中国,中国就被法统帅了,当今的诸多社会问题甚至缘于过分的注重工程技术,缺少理论支撑,美学和观念落后于科技之后。中国最高领导阶层一派大清天下北大荒的局面,实在可叹。法到极致,道何存?
      
       最近听一禅联,前句颇有道学意味:
       世上法法无定法 然后知非法法也
       而后句更为绝妙,
       天下事了犹未了何不以不了了之
       往往那个残缺点才是最动人的地方
       终究是有些世外高人的, 千年前有,今天也有。
       中戏图书馆常有一傻子出没,是天生的还是儿时烧坏了脑子,无法得知。
       一日傻子在皱纸上写着什么,有人前去调笑,你在干嘛?
       傻子不慌不忙地认真说道,我在给自己写信。
       旁人笑道,写些什么?
       傻子头也不抬,不知道,我还没有读。
       众人默然,才知眼前竟是哲人。
      
  •     修身养性居家必备 心性水平之高 望尘莫及
  •     读完了,还是不太懂。只懂浅层次的东西,太深奥的东西看不懂。
  •     那是吃亏受罪别的走不通的时候才转回求于道家
  •     有时真的看不出这是古代哲学思想。
  •     只喜欢除了讲治国和修仙之外的部分,虽然只有几句。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和众人熙熙如享太牢
  •     格局很大,世界观很大,有些部分读不懂,有些地方却觉得文字运用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现在的我仍然写不出这种境界的东西,怕有些注解会误导我,等有个好版本的注解,会再读一次!!!
  •     经典就是经典,没读之前对老子的印象停留在语文书里的几小段,觉得老子是一个主张愚民政策,啥都不管,避世不出的人。读完之后才发现自己的无知,老子言简意赅,内容博大精深,真的需要用一生去感悟。
  •     如果说自古以来中国的所有的知识分子全都是外道内儒,那么,我相信其实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可以表里如一。要善始善终的读完尚且不易,更何况达到某种自以为可以达到的境界。先秦百家,仅此一位,只需感受,而非学习。
  •     随便找了一个译本浏览了一遍。完全是胡扯嘛。
  •     当然有区别,官需要政治监督,比如选举;吏当然要有一定的灵活度,但是要保证执行像打卡一样严格,所有的灵活他都要对对应的官负责。
    没有监督的权力,必然腐败。
  •       用西方的那些东西往老子头上套?我给你套,一套一个错儿——也一套一个准儿。所以说,噤声,噤声,全都跟我噤声,嘘~
  •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     第一遍,摸不着头脑读……
  •     无名,万物之始也。
  •        读老子不止一次,也不止从一个角度来读,却仍是无法完全了解他老人家的想法。一本书,表达出作者的想法和见解,目的便已达到,老子也是这样,他把自己的想法,具体来说是自己的人生观、宇宙观、价值观原原本本地表现了出来,没有一丝的虚伪与做作。
       不错,他希望人能够像水一般处下,善利万物而不争,他希望天下太平,没有圣人,没有邪僻,他希望统治者可以无为而治。在我看来,老子已经是从新的高度来思考人与自然的种种,天道恒在,唯有顺其自然,方能活的自在。
      
  •       http://gc-daniel-0318.spaces.live.com/blog/cns!B6826F6CF83C99E!1435.entry
      
      2007/1/28
      也来说说
      无意看到上海社会科学院一个叫周山的写了篇关于儒道学说的文章,居然还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报上,真让我有点反胃
      文章里反复说什么道家思想如何如何的博大精深——这个倒没错——但是都被儒家人给打压下去了,还说什么古籍里有记载老子其人,还记载了孔子向老子求教的事,但是因为古代尚儒,所以这些记载都被儒家的人给否定了。这人怕是不懂得历史的,老子其人在史书里的记载,不过就是史记而已,但是我们也都知道,史记在某些人物的记载上存在以传说代替史料的现象,难说老子这段是不是也有这问题。史记说老子是楚苦县厉乡曲里人,而查查史书可以看到,苦县,也就是大概现在河南鹿邑的那周围附近,这地方曾经是陈国的地盘,陈被楚灭掉,那大约是孔子死的时候的事了,也就是前479年左右,所以,按照史记的说法,老子是楚人,那么老子就是在孔子死后才出生的,既然这样,一个死鬼怎么去向老子问礼?
      道德经的行文也不像春秋时代的样子,更类似战国时代的文风。按史记说法,老子是周朝国家图书馆国家档案馆国家史料中心总主任,所以他有机会读到很多世人未见之书,那么他的文章应该更古典才对,怎么反比春秋诸子更加前卫,像是之后的战国时代文章呢?
      论语孟子里有大段的评价当时思想学派的文字,怎么从不谈老子?难道是文字狱?
      我们都知道,一个学说的产生不可能脱离当时的时代背景,而道德经里取天下、归农、盗夸、小国寡民和归隐的思想哪是在那个礼未崩乐未坏的春秋时期该想到的?什么五色五音五味之类的反奢侈反浪费反朴归真的言论,更加像是战国后期社会环境下才提出的。OK,这些都可以当他老子太牛太超前,看到了几百年后的问题所在,所以写了本书放在这等着。那么,什么偏将军上将军之类的官衔也是战国才有的,这总不会是后代从道德经里学的吧?除非道德经非常流行,可是真要流行,为什么孔孟评论天下学派的时候没提过它呢?
      这个周山不谈历史,单是一句“这些资料在崇儒抑道的年代里,多有被认为后人伪作”,实在贻笑大方
      不过有一段他说的有些道理,就是关于庄子里记载的老子孔子对相濡以沫的看法。“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若相忘于江湖。”短短几十个字,把儒道学派的分歧体现出来了
      其实就是说,水干了以后,两条鱼相依为命,彼此用自己的唾液保持对方的潮湿,孔子认为这种奉献精神是“仁义”,但老子却说,还不如他们虽然谁都不认识谁,但却都能生活在江湖里
      现在我们这个时代其实还在受着儒家思想的影响,追求相濡以沫的关爱,当遇到困难时,有人表示出相濡以沫的关心,大家会认为这个人很好,虽然是滴水之力不解决任何实质问题,但如果有人用“相忘于江湖”的方法来解决,大家不会看到鱼在江湖里能得到更好的生存状态,只会去说他们居然“相忘”,不“仁义”。这又让我想到了一句话:死是最简单的,中国人自古就不缺不怕死的人,只要摆出民族大义,就会有无数的人愿意去死,但是,这能解决问题吗?
      借机会发句牢骚:小P孩居然说要请我去看暗恋桃花源,我知道她是要显示一下她看过这个戏,还和“站立的赖皮”聊过这个戏,不过,孩子,你想多了吧,呵呵,我第一次看这出戏的时候你还没上中学呢——大约是十多年前的事了,那时候我也才上初三
      ——————————————————————————————
      附:周某人的文章原文
      儒道融通: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定位
      上海社会科学院 周山
        老子与孔子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最大的两位思想家。孔子问礼、问道于老子,有古籍资料可证,只是这些资料在崇儒抑道的年代里,多有被认为后人伪作。《老子》一书乃至老子其人,也以疑为由,被挤兑至战国中后期,甚至老子的存在,也在疑案之中。儒家这种做派,由来已久。以《论语》而言,孔子的几位后期弟子如子张、子夏等,一度把持了孔子死后的话语权,以致后来另一些派别的传人如孟轲、荀况等绝口不言《论语》,甚至将子张、子夏等人称为“贱儒”。自从汉代独尊儒术,《论语》成了华夏民族的“圣经”。直到20世纪初的五四运动,推倒儒学、砸掉“孔家店”,华夏民族方能摆脱了儒学的桎梏。
        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潮流,传统文化的当代定位已成为我国社会文化生活中的重要问题。传统文化的当代定位,首先涉及儒、道两学。儒、道融通的可能性,主要涉及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准确理解老子“礼者,乱之始”与孔子“克己复礼”的一致性。孔子忧以天下,以“克己复礼”作为儒学的行动纲领。他要恢复的“礼”,不仅是在损益夏礼、商礼基础上的周礼,而且还添加了新的内容“为仁”;克己复礼的理想目标是“天下归仁”。老子认为“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表面看来似乎乱因礼而起,礼成了社会动乱的祸首。其实不然。从他的“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这一条脉络延伸下去,“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讲的是“失礼而后乱”,亦即乱的原因在失礼。礼是社会稳定的最后一道防线,一旦失礼就要社会动乱。在老子看来,用礼来阻止动乱是不够的。他对儒家企图通过克己复礼来约束人心、规范秩序表示怀疑。社会稳定的根本在“道”不在“礼”;只有按照人类社会的基本规律去治理社会,才有真太平;等而下之,只有用“上德”治理社会,才有真太平。在他看来,孔子宣扬“克己复礼”的危害性,就在于过分夸大了仁义与礼的止乱作用,忽视了道与德在止乱中的治本作用。我们发现,老子、孔子虽然在切入点上各有不同,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目的:止乱。通过道与德,从根本上止乱,还是通过仁与义,从“复礼”上止乱,这是老子与孔子之间的区别。平实而言,老子要从“道”这个根本上平治天下,孔子要从“克己复礼”的个人行为出发平治天下,都有一定道理,也都存在片面性。漠视已经战乱动荡的现实,高谈道与德,固然有流于清淡之弊;企图用已为“先人之迹”的礼仪规范暴力,也确实是一种与虎谋皮的奢望。孟子曾经向齐王称将来统一天下者必为不杀人者,结果却是凭借军事实力的秦始皇一统天下。只有儒、道融合,道才能成为搏动的血脉,礼才有厚实的依托。
        第二,从孔子的“闻道”走向老子的“为道”,表明先人对道的追求,不仅是认识,更在实践。孔子与老子都很重视“道”。不同的是,孔子满足于闻道,“朝闻道,夕死可矣”,要明明白白地活,即便死,也要做个明白鬼,表达了他对真理的追求和敬畏。“闻道”又称“得道”;孔子曾经老子指点而“得道”,欣喜无限。老子则更注重“得道”之后的“为道”。“为道”亦即“履道”。《老子》一书,就是老子“为道”思想的全面展开。大而至于“治大国若烹小鲜”,小而至于“埏埴以为器”,总而至于“无为而无不为”,细而至于“洼则盈”,无不体现着老子从道的层面上对万事万物的剖析,将道的原则贯彻于人生和社会实践之中。他不赞成儒家张扬“仁义”和“复礼”,原因就在于他认为只有“为道”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社会动乱问题。他主张的国家要小、民众要少的“小国寡民”蓝图,也是“为道”的展示。今人批判“小国寡民”为倒退复辟,实为误读。儒家主张王道大一统和“大同”社会的理想,是希望社会稳定;老子主张“小国寡民”,让民众少一些束缚,也表达了他对社会稳定的思考。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尤其当今时代霸权主义的猖獗,似乎证明了老子从“为道”层面上展示的“小国寡民”蓝图,较儒家的王道大一统蓝图,并不见得落后。孔子满足于书斋中“闻道”的追求,若不与老子立足于社会实践的“为道”相融合,难免要脱离时代的进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愿望,不可能成为现实。
        第三,从孔子“相濡以沫”的“仁义”到老子“相忘于江湖”的超越,是从维护社会稳定走向促进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孔子见老子而语仁义,老子给孔子讲述了一个故事:“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若相忘于江湖。”这个故事仅23个字,却尽显孔、老两人之分歧。
        “相呴以湿,相濡以沫”,是孔子的主张。一群鱼在泉水干涸的池塘中,互相用哈气湿润对方,用口中仅有的一点点唾沫涂抹于对方的体表,使对方苟延残喘,尽可能延长一些生命。在生存危机降临时,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这是何等高尚的道德品性。“相呴以湿,相濡以沫”,极其形象地把“仁义”情怀推向了极至。孔子的“克己复礼,天下归仁”学说,正是从这里起步。当时一心图霸的诸侯们不能用他,原因也就在这里。“图霸”是弱肉强食,要挤压别人的生存空间,而“仁义”则要人们“克己复礼”。但是,汉以后的历代封建统治者,却看到了孔子的“仁义”价值。他们在不择手段夺取政权以后,无一例外地向人民宣教“仁义”,要求人们“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中国历代最优秀的知识分子,也都围绕这个课题做文章、求功名,乐此不疲;中国的老百姓,也便封闭在统治者倡导、知识分子营造的“仁义”氛围中生活。中国古人创造了独一无二的漫长的封建社会世界记录,“仁义”帮了封建统治者的大忙。
        在老子看来,“相呴以湿,相濡以沫”这种“仁义”之举,根本不能解决“泉涸”这一生存危机。在“泉涸”的环境中,“仁义”的结果,必然是死亡。回到江湖中去,是鱼的唯一生路。在江湖之中,鱼忘掉了“仁义”,因为它们根本不需要“相呴以湿,相濡以沫”。因此,老子提出了“相忘于江湖”的主张。老子的主张中,包含两层意思:
        一是不让“泉涸”这一生存危机出现。其办法,就是按照“道”即客观规律治理国家,让民众生活在适合于他们生存的环境之中,如同鱼生活在江湖之中。在这种社会里,因为不存在严重的生存危机,所以,人们毋须“相呴以湿,相濡以沫”。
        二是当“泉涸”这样的生存危机不幸降临时,人们应该积极应对,创造条件,改变“泉涸”现状;或积聚力量,冲向江湖,可能还有一线生机。“相呴以湿,相濡以沫”,是一种消极被动的行为,不值得提倡。实际上也于事无补,没有一线生机。老子用“不若”两字,表达了对这两种应世态度的基本看法。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多元文化。选择哪一种哲学作为主流哲学、官方文化,有其偶然性。一旦选定,便决定了以后社会发展的必然性。中国封建社会历时数千年,决定于当年以“仁义”为主导的文化选择。“仁义”在社会稳定方面功不可没,同时也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阻力。因此,如何对多元的传统文化进行当代定位和重新选择,是现代中国的当务之急。
        二千多年的历史告诉我们,“仁义”应该退居二线;而被儒家、新儒家以及当代新儒家贬低、边缘、歪曲的老庄哲学,应该重新回到我们的视野中来。老子的先于天地而生的“道”,他的“命不可变,时不可止”的辩证思想,他的相忘于江湖的积极进取精神,都可以融入社会文化生活中来。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报
      14:23:03 | 查看引用通告 (0)
  •     我想我最近可能是三观有些不稳固了
  •     这样的书理应熟读成诵 身体力行
  •     官还是吏其实无所谓,都是公务员,只要这部分人的素质有保障,那么就不必要对制度卡的太严。全看制度很可怕的,说9点上班,9点1分就是迟到,这种打卡考勤就是没人性。所以我以前做过的一家就相对稳妥,规定9点上班,但是不打卡,而是在前台签字,只是要保证前台不是没原则的人
  •     读一遍,再读一遍,希望可以理解的深一点,再深一点。
  •     每次读都会有新体会,然而,做不到
  •     问题就在这
    易经是经学,经学是诸子的共同基础,所以阴阳和哪家哪派哪教无关,中国人都讲这个,不管跟的是谁
  •     阴阳学说是儒家的?
  •     执法的人属于吏,而不是官。将官与吏分开,你的说法是成立的。法治的严明体现了行政效率;官为秀民,充分自由的发挥创造力,拥有足够的权力。当然这与法治不是矛盾的,反之所谓混合的馄饨状态才是无法长久的。
  •     昔日能尽诵,今已忘大半,哀哉。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